时间:2023-07-05 15:59: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环境提升,乡村振兴是党在十四个五年计划的集中体现,搞好农村的环境治理,关键在思想认识,重点在农村。这是一场思想认知的彻底革命,也是一场环境治理的技术革命。作为一名农村支部书记,首先要从思想上颠覆旧观念,屏弃旧传统,改变旧认知,抛弃坏作风。政治上高站位,用新思想,新理念践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带着这个问题,我和两委班子一班人一起奋斗,不折不扣地认真完成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两年来,程庄XX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进行了水网改造,铺设主管道2000多米,入户管道2500米,入户水管150套。同时利用微信喇叭大力宣传厕所改造和环境治理的迫切性,必要性,重要性。在我村改造厕所145套,132户安装了天然气,4户进行了煤改电,75户建造了美丽庭院,重点打造了10户精品庭院。清理了陈旧垃圾点13处。彻底改变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的脏乱现象。
二:注重硬件打造,改变出行环境。
很早年前修的街道,如今真的变成了“水泥路”,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不便,我们精心谋划,积极争取资金,在水网改造完工后,修建了两条主街道,长1200米,计4500平方。修建连接线街道6条,计2673平米。建小游园5个,小文化广场1个,小健身园1个,小停车场1个,党建一条街1条,人文景观点2处,在街道两旁和空闲庄基上植树2000多棵。改造路灯30多盏,使村庄得到了美化,亮化,面貌焕然一新。至此,我村仍有2000多平米的小街巷没有硬化。我们正在想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年内完成小街巷硬化任务。把为群众办的好事做好。
三: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随着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突显,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1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农村实际需求,国家对于农村基建设施投入的资金也在逐年增加。新农村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也是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基础保障。农村经济管理模式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保障,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因为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农民的意识导致出现了较多的管理问题,常见的问题有款项使用不明确,土地的租赁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等,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之前首先要对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2农村经济管理的现存问题
2.1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是对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的主要执行者,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更是直接参与者,因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管理效果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1]。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进行经济管理的一般是村委会或者村支书,虽然全民的受教育程度在逐年提升,但是在农村地区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经济管理的问题,还要进行村务管理,需要完成的工作过多且繁杂。除此之外,在进行经济管理之前,其对于相关专业训练的参与度较少,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有较多的问题。
2.2农村经济管理的监督力度低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的监督人员是村民,因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低,在监督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形式化监督,随着对监督问题重视性的提高,虽然部分村民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监督中存在着监督力度小的问题,形成了从众性较高的监督现象。
2.3使用的管理形式过于传统
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因为交通和信息不畅的问题,导致村民受传统小农经济经营思想较深的影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般是较为传统的账本形式,在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问题和漏洞。在农村经济的管理过程中,虽然部分村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大部分的村落还处于待普及的过程中,普及后还涉及人员培训的问题,因此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也是农村经济管理中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3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效率的措施
3.1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农村经济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对后期的管理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提升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是主要的优化途径之一。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能培养,而且要进行廉洁教育和诚实教育,降低小官巨贪现象的发生率。
3.2加强监督力度
一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程仅是“调味品”,是减缓和释放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的减压阀、剂,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二是广大艺术教育教师,受“技艺不精”、“课程歧视”、“学生不感兴趣”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先行退却,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失去兴趣、热情和耐心;三是部分学生家长求子女成才心切,认为学习音乐、美术等课会影响孩子学习、升学,更有甚者,认为学习艺术的人轻浮,或会带来身体上损坏等。凡此种种观念,良莠不齐,从各个方面和层面冲击着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应有地位,严重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作为农村一般乡村学校,在艺术教育上都起步较晚。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已根深蒂固于社会、家长、学校的心目中,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学校对艺术教育无相应的统一的评价标准。只注重了对学科教学的评价。
2、学校未按课程标准编排艺术教育课
农村小学由于各种具体原因,没有很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并严格地按课程标准编排艺术教育课。在有意或无意上,始终都交织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矛盾,由于艺术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课时数较少,总份量小,相对于学科课程来说,它属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艺术教育课仍算不上一门独立的、完整的“课程”,在目前对教师或学校没有很好的评价机制的时候,只能以学生成绩(分数)来衡量教师或学校的得与失,在此迫使下,随意把艺术教育课程当作学科课程的点缀或附属物。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实质上仍把艺术教育课程定位于过去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层次上。但显而易见的是,艺术教育课程与这二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既然艺术教育课程被正式纳入了课程体系,但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在地位上、价值上不应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它们各有侧重地作用于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师资匮乏,艺术教育成果不显
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由于当前“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实际现状,导致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像我们镇小学,近150名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有130人,30岁以下的教师无一人。而40岁以上的教师大都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或八十、九十年代的顶岗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性艺术教育,教师本人艺术知识贫乏虽有上好艺术课的决心,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有效地高质量地开展艺术课教学。而30岁以上的几位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艺术课能力较强,能真正担任好艺术课教学,但他们虽然多才多艺,但长期担任学校行政领导,导致他们有心上好艺术课,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投入不足,艺术教育保障乏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一些文化课更需要动手操作和实践。而实践的客体则通常是价值不菲的易耗品或是高精密器材。近些年,农村中小学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而偏废了艺术教育软硬件的开发和投入,使得学校艺术教育缺乏应用的物质保障。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通过长期的添置积累,虽已有了一些从事艺术教育必须的简单器材设施,但与教育之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用具和场地设施,艺术教育课程中的有些内容就无法正常给学生教授,使艺术教育课程的魅力失色不少。
二、解决办法
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学习,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领导、管理。要抓好此项工作,必须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必须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艺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相比,虽然所占的比例小,但它却是绝对不能少的。否则,单一的学科课程会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科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运用、验证和创新机会,而最为根本的,则是违反了所提示的活动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方式这一人的本质属性,从而也就违反了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
2、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
众多事实证明,传统的“应试教育”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仅不影响学科课程,反而能促进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与进步,有效地改变手脑脱节、高分低能的状况。学校应加大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起关心学校的艺术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教育网络,使学生得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3、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真正认识艺术课对民族对社会对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作用。
(1)高度重视艺术课教学,不但从时间上保证,还应让艺术课教师真正上好每一堂艺术课。在考评考核艺术课教师时充分考虑艺术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劳动成果。制定一套符合艺术课教育教学规律的考试考核章程,充分鼓励艺术课教师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上好每一节艺术课。
(2)在暂时艺术课教师缺乏的情况下,不图表面形式,宁可少一点也要保证质量,让每一个班级每周真正开设一节高质量的艺术课。(3)建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招聘一些艺术类人才进学校,即使每年乡镇分配一个艺术教师也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4)实施“走教”老师,让有艺术才能的教师到各个学校巡回走教艺术类课程。(5)针对当前社会上一些开办假期艺术班的现象借调一些校外艺术人才到学校上好艺术课,否则假期取消他们办班的资格。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我县农村现代流通业有了较快发展,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对促进生产、引导消费、解决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经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影响到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网络,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利于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村消费安全,提升农民消费理念;有利于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卓有成效地推动实施。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结合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用现代流通理念创新流通方式,提升传统流通业态,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二)工作目标。培育一批机制灵活、管理先进、面向农村的大型农村消费品和农资流通企业,发展一批经营规范、扎根农村的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农家店,建设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一批贸工农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壮大一批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保障农村生产、生活消费便捷和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加快发展农村连锁农家店。综合利用中央、省、市、县有关财政资金,切实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千村百镇工程”工作,推动试点流通企业通过直营、特许经营等方式,加快整合供销、农技、邮政、粮食等现有流通资源,在乡村发展经营规范的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农家店。力争到*年底,全县新建、改造200个规范的乡村连锁农家店,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探索建立集生活消费、农资销售、文化消费于一体的综合中心。
(二)加强农村连锁配送中心建设。加强规划,引导试点。流通企业根据连锁网点布局、商品配送半径等情况,做好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建设工作。到*年底,全县新建和改造日用消费品、农资配送中心各1个,基本满足全县乡村连锁网点的商品配送需求。鼓励大型物流中心在满足本企业商品配送需求的同时,为其他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引导专业物流公司参与农村市场建设,为连锁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推动现有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促进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科学规划,培育建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的产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3年内,建设3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示范带动,构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全县规范化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或贴息;充分发挥城市消费品批发市场聚集、辐射的功能,为农村市场供应适销对路的日用消费品,满足农村市场需求。
(四)着力培育大型流通企业。支持大型消费品和农资流通企业通过吸引中小流通企业加盟、收购、兼并中小流通企业农村连锁网点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村市场组织化程度。鼓励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建设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冷链系统,扩大农产品连锁销售规模和比例。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推动农产品直接向连锁超市、便利店配送。支持大型区域农产品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推动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和规模化,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营销水平。3年内,通过上级财政的资金扶持,创建省级流通企业1个、市级流通企业3个,培育一批消费品和农资流通企业。
(五)大力开拓农产品国内市场。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名牌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组织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农产品生产企业、名牌农产品参加上海农博会等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展览展销会,大力开拓全国市场。在每年的徽商大会、中部博览会等重要活动期间,重点推介*大米、粉丝等特色农产品。
(六)不断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依托和利用我县农业资源,支持发展外向型农业,鼓励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重点围绕柳编、蔬菜、大米、粉丝、兔毛等优势农产品,推动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积极争取运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部地区外贸发展资金、省级出口促进资金以及出口担保资金等,加快培育和壮大我县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出口体系认证,强化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开辟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扩大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特色和绿色农产品出口。
(七)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充分发挥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快供销社体制和机制创新,通过改革、改制、调整、重组,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鼓励农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注册为企业法人,从事农产品运销。支持在农村建立以产品为纽带的各类协会、商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对农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及消费品流通的,在工商登记和税费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支持。
营林造林就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营林为基础方针。实践表明,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营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营林,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营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森林,其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林业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森林资源保护与营林生产是林场管理工作的两个方面。“三分种,七分管”充分阐明了林场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营林生产是林场利用森林资源的经常性活动,其在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和产出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森林的保护。因此,充分考虑营林生产对资源的安全影响,并在其生产过程中促进森林保护能力的提升,才能充分体现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发展是促进更有效保护的资源保护理念。
一、狠抓营林管理,提高林分质量,突出国有林场在地方林业的领先地位
随着林业地位的提升,林业得以迅猛发展,社会对林业的重视和社会资金大量投入林业,使得地方林业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林场周边的地方林业水平甚至超过了国有林场水平。一个不注重科学栽培科学管理,粗放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国有林场已经无法承担起“多产出木材”的社会责任,这种情况下,地方群众已经质疑建立国有林场的必要性。因此,国有林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科学栽培科学管理,大力推进林业从粗放林业向集约林业转变,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努力成为地方林业的排头兵,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获得地方群众的认可,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国有森林资源。
二、精心造林设计,统一规划,提高林地利用率
国有林地利用率不高,存在有大量的大小不等的低残林、灌木林及零星空地旱地等,成为地方群众越过界线种植农作物侵占林地的隐患。精心做好每年度的造林设计,无论交通道路远近,连片和零星的林地都统一规划,不留任何死角,不给不法村民企图侵占林地留下丝毫机会,不仅提高了林地利用率,也为国有林地增设了一道牢固保护墙。
三、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现代化农业之所以优质高产,关键在于选用了良种,林业生产也是同样道理。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种子园在林业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第三代,而我省很多林业局的红松种子园建设才向第二展。从长远利益观点出发,森工企业不仅要扩大红松种子园的规模,还急需建立水曲柳、柞树等阔叶种子园。森工企业现有母树林结构不尽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根据现有的政策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比重,为提高母树林的质量,应对现有的母树林的组成进行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四、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同时要做好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五、合理布局林区道路,堵塞流通过程木材流失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 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 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2)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大数据思维日益成为人们把握复杂系统的新思路,推动经济转型和增长的新引擎,提升国家综合能力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工具,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新手段。它的重要性已得到各界人士的共识。
1大数据驱动下农村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企业大部分属于低端产业,劳动力成本高,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处于弱势地位。大多数农村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例如,他们无法及时、完整地记录自己的财务状况。尤其是大部分财务经理不具有财务背景和经验,债务也缺乏财务信息的保障。因此,农村企业很难利用规范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农村企业的逐步成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农村企业将面对更高要求,农村企业不得不思考怎样通过电子数据管理形式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让数据管理务必上升到企业的核心资产高度,积极使自身的整个管理流程得到改进和一定程度的创新。
2大数据驱动下农村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大数据重视程度不足及管理流程不合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企业经营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然而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村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却不愿意接受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农村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目前,大部分农村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主要采用逆向思维方式,仅在发现问题后才上报给管理团队,然后通过讨论,管理团队制定方案,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很难找到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容易形成管理漏洞。许多农村企业由于缺乏对大数据的重视,采用单一的企业管理模式,致使整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如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效益低等很多问题。农村企业大数据平台构建需要领导足够重视及部门间的有效配合,否则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大数据分析支持将成为空谈。
2.2农村企业数据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大数据时代,农村企业更加迫切的需要数据管理类人才和专业类人才,管理层和生产层都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企业的发展资源和城市大中型企业相比差距甚远,因而农村企业的生存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数据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在企业创新战略建设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当前的农村企业中,薪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形势愈加严峻。农村不同行业人才的流失致使农村企业发展步履维艰,进而也成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另外,选择在城市发展的农民群体,面对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消费水平较高和子女求学困难等问题,在生活压力过大时,虽然会选择返回家乡,可这些返乡群体却基本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管理企业的能力,在乡村企业转型、发展全新产业方面,他们的贡献非常有限。因此,农村企业除了面临不能挽留创新型人才这一难题外,还面临着低素质“人才”回流产生的后果。
2.3农村企业获取数据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到信息网络时代,但农村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仍普遍不高,不能紧跟时展的步伐,制约了农村企业的创新。构建数据软硬件方面存在很多困境。首先,农村企业对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投入较少,硬件设施升级缓慢。其次,大数据软件设施建设没有引起融资企业的足够重视,软件程序与硬件设施不匹配。大数据软硬件条件的缺失,导致大数据在农村企业中的整体应用率较低,不能为农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缺乏大数据技术,最终导致企业很难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不能给企业决策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大数据驱动下,农村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在已有的技术上有所突破,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权威大数据进行相关信息的梳理和分析,可进一步提升农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大数据驱动下农村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农村企业难以适应大数据转型这一情形会让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大数据驱动下,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一是要积极创新农村企业的管理模式,跟上大数据时展的步伐;二是要重视振兴农村的国家政策。
3.1农村企业管理模式和大数据深度融合
过去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发展需求,农村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类问题存在的严重性。这就要求农村企业管理者要深刻理解大数据的内涵并充分利用,分析大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增加大数据的投资成本和研究力度,对真正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②为落实农村企业管理高质量化,注重员工的社交网络平台,在企业内部充分流通企业相关数据资料;③坚决摒弃过时的管理思想,借助大数据的海量信息对管理模式优化创新,进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④实现大数据和农村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切记不能忽视使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问题产生,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⑤企业还应深入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管理理念贯彻到运营管理的整个环节,依托大数据推进农村企业管理水平的现代化程度,实现农村企业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
3.2优化农村企业管理机制
3.2.1构建高水平农村企业内部网络化平台。深刻理解大数据技术的特征,加强企业内部网络建设,优化农村企业内的网络系统,增强企业信息处理的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需改善数据的安全、可靠和稳定性能,推进企业自身变革,以期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事实证明,在管理机制建设方面,企业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应重点关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在大数据技术驱动下改善农村企业运营管理模式,进而有效提高其管理效率。农村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还要关注大数据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诸如计算机和云存储之类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农村企业的整个经营环节和上述技术有机结合,可以很大程度提升该企业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的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同时为管理人员做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基础,实现价值选择最优化,提供农村企业管理模式得以创新的物质支撑。
3.2.2加强对农村企业人员数据分析思想的渗透。目前农村企业大部分员工对大数据技术了解不多或根本不知道,不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基于此,为保证创新管理模式的总体成效,有必要加强对员工数据分析能力的培训。达到此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定期在农村企业中开展专家讲坛活动并请专业人员莅临指导;建立和当地高校的合作教育机制,以此促进企业相关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深入运用。与此同时,农村企业应构建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决策机制,使农村企业管理取得更高程度的现代化水平。整合农村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和利用海量的数据,还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精准化和科学化。数据分析技术要贯穿农村企业运营的各层面如生产、财务、营销、人力、决策等,可以大大提高其管理水平。
3.3注重借助大数据分析,提升人才管理效能
生态林业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适应性广的现带林业经营模式,同时又以我国传统林业中具有生态萌芽的东西为起点,易于取得实效。在这一点上,生态林业为现代林业发展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统一的矛盾。这正是龙口市大力发展生态林的重要原因。
二、生态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差距
有些乡镇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有是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造成工程建设并没有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工作不扎实,不系统,进度不快,法律保障落实难,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未达到全民的共识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毁林事件时有发生。
(二)缺乏统一规划
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意识不强。林业生态工程未与总体生态环境建设和相关产业综合考虑、规划,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没做到因地制宜以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三)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少
一些地方的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偏少。尚有部分乡镇没有林业站,或者虽有林业站,但是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可靠的专项经费来源,形同虚设。
(四)资金不足
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去多是自然条件非常严酷,经济不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造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投资少,补助标准偏低,与工程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随着工程进展,造林难度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物价不断上涨,造林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三、关于生态林发展的建议与发展方向
(一)提高认识,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划
生态林建设的总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促进持续发展。各乡镇生态林建设必须服从全市的总体利益,在总体宏观规划调节下,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做到“全市一盘棋”的布局局面,实现总体利益最优化、长远化。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其次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搞好最佳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二)重视科技,搞好试点
增加科技含量和科技投入,是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在生态林业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林业科技人员在生态林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增加林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投入,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加速先进适用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生态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进程;要深化科技服务,市、区县林业部门的科技人员要与项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示范点、示范片、示范林带,引导农户象种庄稼那样种树栽竹,象管庄稼那样管林、管竹,大力提高生态林业经济效益。
(三)加强资源保护,坚持依法治林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生态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生态林工程的实施,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林地保护面积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严。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林政、野保、纪检等执法、执纪部门的作用,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要强化监督,规范执法。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惩处,确保森林资源、林区社会治安安全,为我市生态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四)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广大群众。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林建设的认识,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措施的正确制订。寻求造林和作者,允许承包经营转让,保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尊重承包者的经营自,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使经营者特别是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实行以国有林业和集体林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完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通过经营分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林场和股份合作林场,兴办绿色企业、专业户造林、合作造林、联营造林及股份制造林。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因素,按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的原则,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林,确保工程建设稳定协调发展。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将农机化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振兴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支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单位存在着办公条件简陋、推广经费不足、技术力量单薄并老化严重、推广设备手段落后、示范基地缺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由于技术推广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他们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小农心理、守旧心理、从众心理十分严重,并且深受传统生产观念束缚,导致对新事物认识、接受速度慢,对采用新技术往往持观望、怀疑、抵触态度,这对农业推广部门打破传统落后生产观念、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科技成果带来了巨大困难,延缓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周期,阻碍了成果转化。
2.管理制度混乱
随着近年来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受到影响,有些地方农机工作甚至空白。同时农机推广体系仍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推广机制未跟上时代步伐,推广人员观念落后,缺少危机意识,不明确工作职责所在,而推广方法仍依靠传统的言传身教和发放明白纸的方式,简单、单调,服务内容片面,难以适应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要求,满足不了目前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3.推广人员素质偏低
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然而调查显示,全国推广人员中具有与所从事推广活动相关专业学历的不到55%,县级农机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67%,初中以下无专业知识的人员占16%,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仅占总数的10%,知识陈旧、老化,后备力量不足,限制推广工作的开展。
二、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对策建议
农机推广部门和技术人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开拓农机工作新局面。对于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转变农机推广服务观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改造传统农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首先,农机推广人员充分认识农机推广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中的特殊地位,积极宣传《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依法确保农机推广组织的合法权益。其次,对于政府有关部门来说,要积极加强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合理措施,快速帮助解决在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困难,最大程度上发挥农机推广队伍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2.完善农机推广体系组织结构, 增加农机推广项目投入
完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整合区域内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资源,采取并、裁等方式,对乡镇农机推广机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对乡镇农机化机构的非专业人员要大力精简,合理科学地设置基层推广机构,优化农机推广队伍。国家增加农机项目投入,促进和推动推广资源作用的发挥,增强推广实力。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示范、试验、培训和推广等工作,让其逐渐实现示范带动基地化、推广技术标准化、推广手段现代化、项目实施规范化,引导农民自觉选用新技术、新机具,增强推广效果,提高推广效率,加快农机推广工作高效开展。
3.改善基层站工作条件
当前农村基层推广站工作条件比较差。许多农机站没有办公自动化设备,没有试验仪器,办公用品及设施简陋、陈旧。因此,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在财政预算的体系建设经费中,为基层农机推广站增加一些试验示范项目经费或承担具体工作的工作费用。
4.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推广技术的培训
首先,要进一步扩大农机驾驶员的培训力度,拓展培训范围。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总体工作思路,主动进村入户开展培训,一方面出动宣传车深入田间地头,在主要农贸市场、区镇,广泛宣传持证驾驶的重要性和违章作业的危险性,使广大农机手认清接受正规培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散发“服务新农村建设,培训新型农民”宣传教育材料,张贴在农机维修网点和乡村主干主要位置附近,让农机培训工作深入人心,人人皆知,营造培训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其次,要创新培训方式。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与推广站相联合,依据推广的先进农机具项目,和购置农机补贴新机型相结合,提前培训,给农村劳动力讲授操作农机具所需的专业知识,现场演示操作技能,使一批农机手在实际作业中发挥作用。
为了加快推广农业机械技术,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发展更从别人的道路。而要严格围绕市场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产业经营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组织形式,有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杨红.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推广鉴定,2008(4)
陵川县共有12个乡镇,371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37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389个村民小组,6.82万农户,23.11万农业人口。目前,全县各村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方案正在有序审批公示中,近200个村铺开了前期调查核实等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之后,我县立即行动、及早部署。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于6月4日召开了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攻坚会,全面安排部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出台了《陵川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陵川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明确了时间节点、工作任务、操作流程。紧接着,指导各乡镇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乡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组,以片为单位的乡镇工作小组。各村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组,以村主任为组长的清产核资工作组,以老干部为主的人口摸排工作组。并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经费35万元,用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正常办公,为全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培训,广泛宣传发动。为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尽量少走弯路,提高工作实效,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一是层层组织培训。县里6月9日邀请省农业厅经管局马向荣局长,对各乡镇分管领导、农经站长和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了专题培训。于6月中下旬分三期,组织各村会计、服务中心会计和部分企业会计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人数达1260人次。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分别举办了由支村两委成员和工作组成员参加的动员会、培训会,培训达到2000余人次。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积极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内容和重大意义,印发了《致广大村民(居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公开信》7万余份,广泛宣传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广大群众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和支持。
(三)试点先行,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新生事物,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历史因素多,极易引发矛盾纠纷。我们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思路,要求每个乡镇选择3至5个村先行先试,取得经验,稳妥推进。目前,已从全县12个乡镇中选择52个班子团结,群众基础好,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村,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农经员和试点村主干到城区北石店镇东王台村进行了参观学习,动员各试点村召开了工作安排会,全面铺开了清产核资和人口摸排工作,其余各村也按照方案要求,正在逐步有序推进。
二、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情况
按照省、市要求,今年这项工作主要是扫尾完善,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县378个村(社区)全部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权属调查378个村,占到行政村总数的100%;完成合同签订368个村,占到行政村总数的97.3%;完成359个村,367个发包方(六泉乡下河村和东岸上村都是以5个村民小组为发包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入库,入库率占行政村总数95%,涉及49687户、295091块地、438021.7亩耕地。其中:承包地涉及49687户、247305地块、面积388484.29亩,非承包地涉及20069块地,面积49537.41亩;退耕还林面积30290亩。完成经营权证书打印193个村,28800份,占到行政村总数的51.05%。发放经营权证书146个村,13800份,今年将全面完成这项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土地确权个别村遗留问题较大。全县仍有10个行政村(社区)土地确权没有完成。崇文镇后川村、礼义镇桃山头村、沙河村因征地问题影响了工作进度,正在核实公示。崇文镇七社区因土地纠纷进展缓慢,正结合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
(二)全县农村土地数据库还需完善。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档案整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仍有9个行政村正在收集整理数据,共涉及5028农户、12315块地块,实测面积17444.28亩,其中承包地面积15956.75亩。
(三)部分人员对产权改革把握不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项工作刚刚铺开,政策性比较强,表格数据任务多,部分乡镇工作人员、村级干部对工作中的具体环节、工作重点、问题处理等了解的还是不透,需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协同推进各项措施,扎实稳妥地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57-2
1 基本情况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于2001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东南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11个乡(镇),44个行政村,3.0万人。总面积4.73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0.91万公顷,占19.31%,集体土地3.82万公顷,占80.69%。有林面积4.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8.76%,森林总蓄积为34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环境,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现已鉴定的各种生物5084种,其中,高等植物有2582种,野生动物有2 239种,珍稀及特有动植物134种。
保护区面积大较、区内人口多,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区内群众历来有“靠山吃山”的习惯,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28年的建设和对区内群众的扶贫开发,区内资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在温饱线上徘徊,资源保护压力仍在持续。
2 存在的问题
2.1 由于历史原因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传统因素
雷公山保护区内居住的群众98%是苗族,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保护区内的资源得以生存。历史所形成的规律,自然给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活动频繁,为了生存,日常用的薪柴、砍树建屋或出卖,入山打措等事件不断发生。
2.2 自然环境影响和文化的落后
由于地势和历史原因,经济文化落后,苗族人民世袭依山而居,生活艰苦,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主要是传统农耕生产,效率低,农作物难以生长,部分群众还未达到温饱水平。由于地势偏僻,交通不便,接受文化教育受到相对制约,封建迷信、家庭劳动负担重等因素影响,科技文化、农耕知识难以普及区内群众。
2.3 保护区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间的矛盾
保护区建立和发展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在生态、环保等方面强制执行国家法定政策,规范了保护区的区域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内群众对资源的索取,限制了当地群众的生产活动,但是已经习惯了靠山吃山的区内群众,仍然不断地向保护区索取资源,砍伐林木、狩猎、采集野生资源等等,这一系列活动严重的阻碍了自然资源的保护。
2.3.1 资源保护与林木盗伐者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需要大兴土木,保护区的天然林,人工林自然成了砍伐的首选目标,加之个别人的偷砍盗伐,使其林木剧减,其中不凡珍贵树种,这些来的绿化树、行道树、观赏树的价值大飙升、盗伐者、收购者日趋馋于破坏、盗伐、哄抢、抬价、越演越烈,造成资源锐减,令人痛惜。
2.3.2 资源保护与捕猎者之间的矛盾 保护区境内群众长期生活山里,生活清苦,虽然国家三令五声严禁乱捕滥猎,但仍有部分群众于法律不顾,时常上山偷猎,滥杀野生动物。近些年来社会悄然刮起吃“野味”之风,更加刺激了盗猎者的“胃口”,助推“吃野”之风加剧。
2.3.3 资源保护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区内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的习惯往往只注意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生态效益,受利益驱使,仍有少数群众毁林开荒,乱搭乱建,这不仅影响群众生活,而且造对山林破坏、资源加剧匮乏。
2.4 管理上的局限性
保护区是国家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禁止人为采伐或狩猎保护其生态效益。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得到了相对的保护,但由于保护区人口众多,村寨密集,的确给保护区的管理上带来诸多不便,加上森林公园、乡村旅游、公路开发频繁进入到保护区来,无疑给保护区雪上加霜,造成管理上的压力。
3 对策
多年来实践证明,保护区在强化管理有一定成效,可如何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提高区内群众生产与生活为前提,解决诸多问题和矛盾,滞后思维是不行的,要想管好资源,不是少数人可以完成的,必然依靠当地群众的通力合作同时用实际行动加以解决,切入资源保护与生产生活的综合问题加以解决,从共识着手,加强协作。
3.1 社区共管
大凡居住山区群众,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上的影响,缺乏对保护区认识。他们觉得保护区的建立影响了他们的实际利益,剥夺了他们生产生活空间。从而在思想上厌恶保护区资源管理,所以,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群众利益关系,必须从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上下功夫,把农民生计、生产生活与资源保护紧密结合,以人为本,在区内实行社区共管,提高农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意识。
社区共管是解决与当地群众矛盾突出的最可行办法,即群众参与保护、实施和评估,并与保护区共同建立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以保护区提供科学技术,发展种养业,如药用的雷公藤、杜仲、黄柏、厚朴及茶叶等中长期经济作物,无污染蔬菜、野生山野菜、合理林下可再生资源、以及养殖山乡土山鸡、山羊等短期效益项目,实行共赢共管,互利互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当地农民尽快致富,也可增强当地群众与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感情及其加深信赖感。保护区内的乌东村的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结合是就是一个典型。
3.2 教育宣传
长期以来,区内群众对保护区的功能、管理上认识不足,盲目的依赖区内资源以获取其利益。所以,要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资源,让农民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3.2.1 广泛宣传,加强管理 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据当地实情进行多样性宣传,或广播、电视、电影放映,进行不间断的宣传。在区内以及周边乡村的学校。不妨开设一些资源保护法规的课程,将生态保护知识宣传到位。尤其偏远山区,结合国家政策宣传教育,利其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其深入人心,使其资源保护意识加强,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
3.2.2 树立致富典型,发展地方经济 在保护区境内有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带群众走致富路的代表性人物,且具有威信的人物加以总结,推广其先进事迹,有突出的加以表彰,以为榜样。例如:方祥乡陡寨村的“天麻大王”李世章等,以其影响力带动区内群众,发展地方经济,以激励区内群众爱山、护林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又能带来实际收入,逐渐消除历史存在的滞后与其怠慢的思想,促进资源保护的长期性与自觉性的形成。
3.3 科技扶贫
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滞后,信息闭塞,农民科技信息接受迟缓,迫切希望有路子发展当地经济,改变当前贫困现状,保护区要时刻掌握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协助好当地村民搞好农、林、果、牧的生产,辅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的栽培一些周期短、见效快、价值高的植物、花卉等增加农民收入。
3.4 争取项目支持
以科研项目为支点,不断增强保护区的社区经济发展,争取课题,多渠道找项目资金,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下功夫,力争到国家科技项目和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保护区还要争取一些国内外的帮扶资金、基金,搞好区内村寨建设,景观建设,如2009年引进资金40多万元,在平祥村、雀鸟村、格头村实施节柴灶项目和村寨路面硬化等等,使其村民得到实惠,提高对保护区的认识和看法。
3.5 完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全体村民以“饮血为盟”的立约方式来约束本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婚姻、卫生等方面行为,规范群众照章办事,违“法”必究的原则。在方祥乡七个村都有自己的一套村规民约,各个村民都必须按照村规办事,哪有违反者,将按村规照章处罚,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如发生森林火灾,对火灾肇事者处以三个“120”的处罚,即:120斤米、120斤肉、120斤酒,请全村人吃,即为扫寨,还补种苗木直至成活成林。此举既深得民心,又加强了社区管理。
完善村规民约,达到社区和谐、林区和谐,就必须继续完善制度,加强村民保护意识,提高群防群管的自觉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林业处罚条款,着力在偷砍盗伐放火烧山等的处罚力度,加强村民自治,确保社区稳定,林区平静。
3.6 继续深林权制度改革
明晰产权,完善政策,切实把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明确到户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精髓。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再生产。通过林改建立新的林地权属,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家庭经营权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山林地块的明确,增加了林地透明度,解决了林权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使其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促进。避免权属混乱,产权不明等现象发生。
保护和发展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讨,总结经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保护自然。促进山区人民健康,有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振兴保护区事业实现跨跃式的发展。
3.7 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雷公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林地全为国家一级重点公益林,国家虽从2009年开始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但金额太低,需逐年增加,逐步提高区内群众生活水平,有效保护区内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