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3-07-05 15:59: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

篇1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没有运动就无所谓静止;没有静止也无所谓运动。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在确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时,《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与原有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相比,没有沿袭将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做法,而是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自财政部1994年《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来,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无论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都是站立在收入和费用两大要素的立场去考察所得税问题。《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对于暂时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就是在每个会计期末计算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并据此计算其对纳税的影响。从会计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收入和费用两大要素是动态的要素,是“虚要素” ,而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是静态的要素,是“实要素”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收入和费用体现出运动的特征,而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体现出静止的特征。虽然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是绝对运动的“收入”和“费用”这两大要素最终将通过“利润”要素向所有者权益要素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量”相对于期初来讲也会出现增减变动。由于所有者权益所代表的是企业净资产,从量上考察也就是是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在某一时点的差额,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静止”观念实质上是“运动”观念的表现形式,而资产、负债于某点的静止相对于期初来说也是运动的产物。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诸多要素(不少于两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和要素这对范畴在现代社会、现代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丰富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网络的多维坐标扩充了人的认识空间,而且提供了分析复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方法,即系统论方法。会计作为一个系统,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并且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虽然会计系统呈现出目标性、边界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及动态性等诸多特征,但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考察,会计系统无非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所组成的核算系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站立在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的立场考察所得税问题,而资产和负债两大要素在时点的“量”也并非空穴来风,它们是由六大要素通过一个会计期间的综合运动在一个时点的存量,本质上还是体现了六大要素对会计核算系统的影响。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现象的依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它才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从属于本质的。从哲学的层面观察,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收益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问题更能揭示所得税会计问题的本质。会计核算系统表面上是通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的内在变化来加工、处理和提供信息,然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要素只是我们为区分投资者的投入本金和投资所得而设置的辅助要素。随着会计期间的人为终结,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要素最终会向所有者权益要素转化。收入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因而收入、费用要素的变动与资产、负债要素的变动是同步的。因此用收益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问题揭示的仅仅是“现象”,而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问题揭示的却是“本质”。

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为矛盾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虽然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相对于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无疑更具有理论上的说服力,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收入和费用两大“虚”要素来考察所得税问题,因而可将它们合称为收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过资产和负债要素考察所得税问题,收益表债务法则通过收入和费用要素考察所得税问题;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这两种方法也存在同一性,即两者都是通过会计核算系统所提供的“指标”和税法所核算的“指标”进行对比的产物。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比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收益表债务法对比的指标是“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可以说,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收益表债务法是“对立的统一,对立的斗争”。

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篇2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新的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新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会计理念的更新,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更新就是企业收益计量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伴随着这种观念转变,我国企业业绩报告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新会计准则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年度报告主表,并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在2009年5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征求意见稿)》,从2009年1月1日起,企业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项目。综合收益的披露将对企业当期业绩报告产生重大影响。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

在企业收益计量理论中,主要存在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大流派。

收入费用观是以利润表为中心,收入、费用被看作是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资产和负债是次一级的要素。在计量企业的收益时,先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根据配比原则,将收入和费用按其经济性质的一致性联系起来,据以确定收益。收入费用观强调对具体交易进行核算,收入定义为经营业务中已实现的营业收入,资产就相应成为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过去交易中形成的经济资源。收益的基本公式为“收益=收入-费用”。

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报表重心,资产负债表成了利润表的“附表”。收入费用观下,会计目标限定于报告受托责任,在受托责任观目标指引下,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借助历史信息来解脱受托责任,因此财务报告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强调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强调收益的平滑。

收入费用观下,由于强调配比原则,导致一些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本质是费用损失的项目作为资产、负债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例如旧制度规定的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强调所得税费用与当期收入的配比,首先根据会计利润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当期应缴所得税额,最后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资产负债表中出现的递延税款借项和递延税款贷项仅仅是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产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和负债,而是以利润表为中心的结果。

资产负债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资产、负债项目被视作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收入和费用是次一级要素。资产负债观下,首先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资产负债观认为,收益是扣除本期所有者投资和本期所有者分配项目后企业净资产的变动额。即: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本期所有者投资+本期所有者分配。

新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资产和负债围绕是否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进行定义,资产和负债项目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了面向未来的信息。资产负债观下确认的总收益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资产、负债价值的全部变化,而不管交易是否实现。

与收入费用观相比,资产负债观更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要满足决策有用性,信息就要面向未来,因而资产定义为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在资产负债观下,资产和负债的计价优先于收益的确定,收入和费用围绕着所有者权益变动,被定义为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和总流出。资产负债观更多考虑如何真实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它要求资产和负债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计量,并将价值的变动在当期确认为收益。

二、全面收益的概念及国际进展

(一)全面收益概念

全面收益这一概念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3)中正式提出的。1985年,FASB在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6)中对全面收益和全面收益构成要素进行了规范的定义。全面收益被定义为:全面收益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由源于非业主的交易、事项及情况所引起的业主权益(净资产)之变动。它可以简单解释为一定期间内除业主投资与分派业主款之外所有的业主权益变动。全面收益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四个要素。

虽然全面收益与净利润在会计确认上都使用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四个要素,全面收益比净利润涵盖内容更丰富,全面收益除包括企业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经营成果以外,还包括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经济交易或物价变动所带来的未实现的资产变动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即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从全面收益概念来看,其反映的是一种损益满计观(有时又被译作总括收益观,all-inclusive income concept),按照损益满计观,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项目(不包括业主投资和分派业主款)属于当期业绩组成成分,尽管一部分项目被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但应该作为其他全面收益进行报告。

(二)IAS1对全面收益业绩报告模式的改进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03年修订的“第1号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IAS1)中要求企业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其他全面收益。自2004年开始,IASB和FASB共同开展“财务报表列报”这一项目研究,研究如何改进财务报表列报以满足财务报表使用人的需求。

IASB在2007年9月正式修订并IAS1,修订后的IAS1在全面收益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方面均发生变化。IAS1不允许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可以在单表法中列示,既含有非业主权益变动的总计数也包括净收益项目的小计数,或者采用双表法,一张报表报告当期净利润,另一张报表报告全面收益,如果企业使用双表法报告全面收益,报告全面收益的第一项内容应是净利润,然后是其他全面收益,汇总金额为全面收益。

IAS1规定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包括:重估价值的变化;设定受益养老金计划所产生的精算利得和损失;国外经营部分财务报表折算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新计量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的利得和损失的有效部分。

篇3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非会计、非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均将《会计学原理》与《财务管理》作为核心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均由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讲授,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课程与专业知识相容性差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笔者所在高校通过专家论证、实地调研,调整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将两门课程合并为《会计与财务》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对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且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一、《会计与财务》课程教学目标

管理类专业《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应与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有所区别,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如何生成,掌握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管理理念,并掌握如何利用已生成的会计信息与财务信息进行预测与决策,帮助学生树立会计思维方式与财务管理的理念,以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认识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与自身专业的联系;(2)理解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的基本方法与理念;(3)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有一定的理解;(4)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原理,能够运用报表数据进行指标的计算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分析;(5)树立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的观念,理解筹资、投资、营运、利润分配活动管理的理念;(6)了解会计、财务工作组织与相关法规制度,了解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内部控制制度等。

二、《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教学内容

由于管理类专业未选修过《会计学原理》课程,因此在《会计与财务》课程中,会计部分应主要讲解《会计学原理》的知识,财务部分应主要讲解《财务管理学》的知识。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将二者联合进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两门课程是从不同视角研究企业的资金运动,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会计与财务》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可安排如下。

(一)总论部分

本章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引出会计的内涵、研究对象、职能。根据会计的发展历程,引出会计学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会计作为一项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即会计假设,会计工作所提供的最终产品所应具备的质量特征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从研究资金运动的另一视角,引出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目标。本章的重点为会计假设、财务管理概念与目标,难点为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以及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二)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本章从会计研究的对象即资金运动引出会计要素,通过对会计要素的再分类导出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可由资金来源等于资金占用这一经济原理解释会计等式,由单式记账的缺点引出复式记账,由收入与费用确认的时间不同引入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本章的重点为复式记账与会计处理基础,难点为借贷复式记账法下会计账户的结构,理解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三)资金时间价值

本章从不同时点上相同金额货币的价值问题引出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通过如何将不同时点上的资金进行比较这一问题引出终值与现值的概念,分别从一次性款项收付和系列款项收付两种情况说明复利与年金两种情况下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此外,根据投资风险概念引导学生学习风险报酬与必要报酬。本章的重点为复利与年金两种情况下终值与现值的计算,难点为学生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观念的确立。

(四)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与相关财务活动管理

本章从制造业企业主要的经济业务过程,即筹资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讲解资金运动的会计核算及资金的管理理念。针对筹资过程,应既从核算角度讲解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核算,又从管理角度讲解权益资金、负债资金的筹资管理理念。针对供应过程,应既讲解固定资产、原材料的核算,又从理财角度使学生认识到内部长期投资的管理理念。针对生产过程,应既讲解原材料、工人工资、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又从理财角度讲解现金、存货的管理。针对销售过程,应讲解销售业务的核算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针对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应既讲解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的核算,又讲解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则、股利分配政策等。这种授课内容安排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与财务所研究的内容均为企业的资金运动,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所处的视角不同。本章的重点为借贷记账法下各种账户所代表的含义,难点为各种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学生对主要经济业务过程财务管理理念的建立。

(五)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本章从常见的原始凭证之一发票引出会计凭证,由会计凭证所反映的信息不完备这个缺点,引出会计账簿。讲解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内涵和内容时,由于原始凭证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与填制要求;记账凭证主要是会计工作处理流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了解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与填制要求。对于会计账簿,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会计账簿的启用规则、登记规则、结账、对账,同时理解账簿的内涵、作用与分类。

(六)财务会计报告与财务分析

本章通过对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的回顾,引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原理。介绍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强调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报表。要求学生理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理解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的填列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所代表的含义。在这一基础上,引入基于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偿债能力分析。介绍利润表的定义,强调利润表属于动态报表,简要说明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求学生理解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理解利润表中各个项目的填列方法,熟悉利润表中各个项目所代表的含义。引入基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的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对于现金流量表仅需进行简要的介绍,强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重要性。

三、《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由于开课对象为非会计学、非财务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因此基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且对该课程不够重视的现状,必须改变针对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更多地引入案例式教学、仿真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例如,对于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与相关财务活动管理以及财务分析部分,应较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互动式学习。对于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以及财务会计报告部分,应进行仿真式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制支票、发票、记账凭证等凭证以及账簿,利用资料编制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此外,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方面,应要点突出、色彩配比协调、文字简洁明快,更多地将课本之外的信息展示给学生。

四、《会计与财务》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所在高校在每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均会组织学生通过问卷方式匿名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评价。评价项目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三方面,每方面满分均为100分,2009年至2010年学年学生网上评教结果见表1,2011年至2013年学年三个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发现,相较于2009-2010年学年,2011-2013年三个学期学生对该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数均有大幅度提高。主要由于该课程于2009-2010年第一学期首次纳入教学计划,并开始授课。教师对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均不具备较为准确的认识。而在开课两个学期以后,任课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了梳理,最重要的是对所开课的学生进行了分析,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将该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提高教学水平的相关对策。从学生网上评教结果来看,这些对策的实施效果较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篇4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本来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后来,人们将之引申到会计准则制定中,使其成为统驭会计准则制定与发展的两种制定理念。在会计准则制定中,资产负债观即是指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首先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和计量,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要求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与计量。在这种观点下,资产负债表成了损益表的附表,包含了资产、负债和其他用以保持资产负债表平衡的应计项目和递延项目。明辨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差异并从两者中作出适当的选择相当重要。以下笔者选取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财务业绩报告等关键观察点来考察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重要差异。

(一)会计目标的比较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会计界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的产生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在受托责任观下,投资者更关注资本的保值增值、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由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主要是反映经营业绩的信息,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基于历史成本的经营业绩,即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坚持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受托责任观无疑受到收入费用观的青睐。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规模不断壮大,资本的快速流动,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受托人)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已变得比较模糊,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更加关注整个资本市场的可能风险和报酬以及所投资企业的可能风险与报酬,大量的投资者依据公司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这就要求会计系统应当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决策有用观成为资产负债观会计目标的首选。

必须明确的是,无论会计目标倾向受托责任观或决策有用观,为如实反映报告期内一切交易和事项,都必然选择资产负债观作为指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可靠、及时地提供企业真实的资产负债数额及其变动信息。

(二)会计要素比较

资产负债观优先定义资产和负债,再以资产和负债这两项最基本要素的变动来定义其他要素。例如FASB首先定义了资产和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得出权益的定义,即将权益定义为“资产减除其负债的剩余部分”,进而用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定义其余的营业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等要素,即将营业收入为“……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获得的或其他增加的资产、或因而清偿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费用定义为“……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利得定义为“是某一主体除来自营业收入或业主投资以外,来自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来自一切其他交易和其他事项与情况的权益(或净资产)的增加”;损失定义为“是某一主体除出于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出于一切其他交易和其他事项与情况的权益(或净资产)的减少”。美国会计准则研究的著名学者泽夫教授认为,于1980年12月的SFAC3(1985年12月SFAC6取代SFAC3,但未改变SFAC3企业各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是FASB对偏好资产负债观而不是收入费用观的一个公开宣告。

收入费用观以收益为重。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中没有将资产和负债放在优先地位,其他要素的定义并不依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除了注重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及其结果,其他各会计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所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最为重要的质量特征。

资产负债观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资产负债观并非将相关性置于可靠性之前,不惜牺牲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去实现相关性。恰恰相反,会计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正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加准确、及时地提供有关企业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影响的真实可靠信息。

收入费用观则侧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它要求会计确认与计量一定要符合实现原则、强调客观性。在可靠性与相关性发生冲突时,往往牺牲后者而力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四)会计计量比较

1.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

在计量中需要研究的是计量属性。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在计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成本抑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选择上。

著名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有一句名言:“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一切使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面向未来、面向市场作出适合于现在的正确的经济决策。而本质上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以反映经管责任为目标的历史成本会计已难当此任,因为它不确认和计量企业外部发生的许多对企业价值及其变化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和情况。公允价值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对公允价值的认识日益加深,认识到广义的公允价值是发达的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会计计量追求的一种目标,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念,是几种计量属性的综合,即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

资产负债观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负债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求会计收益中全面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项交易和事项的影响,因此必然内在地要求会计计量中全面采用公允价值,全面反映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并由之计算确定企业报告期的收益。

收入费用观强调基于实现原则、采用交易法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因此倾向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历史成本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但不能充分揭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应该认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并不矛盾。相反,两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即历史成本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内涵于广义的公允价值计量。

2.会计计量重心的比较

资产负债观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资产计价。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会计要素的定义和计量都同资产计价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产的定义几乎完全抛弃了重视成本的倾向,强调资产的价值;并且不是资产的现实价值,而是资产未来的服务潜能,或在未来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流入的能力。资产的定义侧重面向未来,必然要求资产计价的定量化过程也要面向未来,改变了历史成本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入了现行成本、现行市价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计量属性,由之带来的资产账面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及时确认并计量。可见,资产计价成为整个会计计量工作的基础。

收入费用观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确定。资产计价附属于收益确定,资产也更多的是作为从属于收益确定的一项会计要素存在,收益通过收入和费用的直接配比确定。

3.收益计量模式的比较

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收益是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加额(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造成净资产的变化),收益确定就转化为对期初和期末资产与负债的计价。但在资产负债观下,只能提供企业收益总额,无法提供收益的明细信息,减弱了收益数据对使用者的有用性。

收入费用观下,收益的确定强调配比原则,即收入大于费用为收益,收入小于费用为亏损。收入费用观以会计期间假设为基础、根据企业经济业务中收入与费用的变动来计量利润,可操作性强,并可提供各种性质的收益明细数据。但在强调收益的配比原则下,那些不符合配比原则而又对收入或费用产生影响的项目,将作为跨期项目暂计到资产负债表中,以后会计期间逐步转入收益表。这样,资产负债表沦为收益表的过渡表,其有用性大打折扣。

(五)财务业绩报告的比较

资产负债观下对企业财务业绩报告的显著影响是要求增加报告综合收益的会计信息,扩展了收益表。

1.英国增设“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

1991年6月,由英国和苏格兰两个特许会计师协会的研究组联合发表了一份题为《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的报告,提出在传统损益表之外增加一个利得表,以便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全部业绩。利得表的主要特点是按资产负债观来定义利润,且以“现行价值”为基础来计量净资产的变动,还考虑到了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这样,势必增加了利得表编制的复杂性。

因此,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考虑了另一思路:坚持“满计当期全部损益”观点,把一部分未实现的利得(损失)绕开损益表,在资产负债表的业益――准备部分予以确认。同时,设计一个与损益表相互配合的新的财务业绩表,作为企业业绩报告的重要补充。1992年10月,ASB了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报告财务业绩》,使上述思路变成了现实。该准则规定一个企业的财务业绩是由损益表和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共同表述的。在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中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净损益、未实现的资产重估价盈利(损失)、未实现的交易中投资利得(损失)、外币净投资上按现行汇率折算的差额。

2.美国要求在收益表之外报告“全面收益”

1997年6月,FASB正式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30号《报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也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并将全面收益的报告分成两个模块: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仍然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计入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例如外币折算项目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在特定债券或权益证券上投资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等。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计了表述已确认未实现利得(损失)的表式

1997年8月,IASC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1)进行了重大修订。修订后的IAS1题为《财务报表的列报》,它要求补充编制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或在业主产权变动表中详细披露已确认的未实现利得,并在附录中提供了相应的表示,便于人们操作。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先后英国的ASB、美国的FASB和IASC(后为IASB)都在资产负债观下,增加了企业的财务业绩报表。

二、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思考

(一)我国会计准则理念选择的基本态度

正如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所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进步、是方向、是大势所趋。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重视历史信息转向关注未来信息,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的扩大,对收益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变化(刘玉廷)。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应顺应潮流,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积极向资产负债观靠拢,把它作为会计准则建设与完善的指导理念,以便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开展会计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会计的社会性一面及会计准则就具有经济后果的性质。我国准则制定不能立即、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观。例如,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关注程度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差距(如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还不够发达,资本市场上投机气氛严重,散户对信息的解读能力不强等)。从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法律法规因素来看,我国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仍不发达、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刚刚起步等,一些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没有办法取得,使得我国会计准则不可能完全体现财务资产负债观。正如美籍日裔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所指出的那样:会计准则及其制定理念的转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因为大量的合约及其他法律关系已经建立在依照当前准则得出的会计数据之上,“这就好比从海底抢救一名潜水员,要慢慢地、小心地把他举起来,否则他很容易死亡”。FASB也曾指出,会计理念及相关准则制定的观念转变是一个逐步演进、总体方向不变的、一如既往的过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