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时间:2023-07-06 09:30: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篇1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98 -02

一、马克思的财富观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财富应由全体劳动者享有。由此可以引出财富的所有制问题,也是劳动与资本的对立问题。这一问题首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文本中对财富的主体本质以及财富私有制进行了批判。由此,财富问题的探讨便从劳动与资本的对立问题开始,这一起点不是臆想,而是结合资本主义的现实而言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财富观主要表现为对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的批判,即以斯密为主要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以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并以此为几点论述了马克思的财富观。

二、马克思的财富观的内容

马克思的财富观最初起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主要体现于《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财富的来源、财富的主体和财富的作用对其财富观做了阐述,其实,财富的来源和财富的主体本质是马克思财富观的精髓。

(一)财富的来源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并且充分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劳动创造财富,但是人本身的价值无法得到尊重与回报,因此,马克思在肯定“劳动创造财富”的同时,从哲学角度出发,创立并发展了劳动财富观,把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更具现实性与合理性。在阐释劳动财富观时,马克思从正确理解财富的直接来源为开始,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深刻地揭示了具体劳动创造财富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的道理,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财富的直接来源问题,最终创立了科学的劳动财富观。

(二)财富的主体和主体本质

马克思认为,既然劳动创造财富,找到了财富的来源,那么,财富的主体就应当是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对此,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财富的主体,指出:“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而且进一步对财富的主体本质进行了推断:“宗教、财富等等不过是人的对象化的异化了的现实, 是客体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了的现实。”。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居于财富的主体地位,并且不仅分析了财富主体还阐明了财富的主体本质,表明他对于人的因素的重视。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不仅十分关注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把劳动者置于财富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表明,马克思在财富观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视和突出,注重人自身的价值和全面发展,努力追求无产阶级与全人类的解放。

(三)财富的作用

在分析了财富的来源和主体之后,马克思对财富的作用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他认为财富具有推动人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积极作用。

首先,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类对财富的追求和创造和发挥人自身的生产力是相一致的,劳动创造财富,人类在不断追求、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注重并改善劳动,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因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财富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对人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财富基础息息相关,人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得以提升,而且能够推动人的发展。在财富的创造中,人作为一种生产力,自身的潜能也会得到提高与发展,甚至会获得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的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

马克思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考察财富,认为财富与人的发展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财富在生活中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也是财富的使用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财富在被人们占有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也能使人获得满足感,从而不断得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由于人们的学识、经历、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处理在财富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时的关注重心便不相同,因此,不同的人也具有不同的财富观,最为突出的便是两大对立的财富观:“以人为本”的积极财富观和“以物为本”的消极财富观。因此,马克思的劳动财富观和人本财富观便在人们选择财富观时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对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的财富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 “以人为本”的积极财富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消极的财富观也随之出现,并且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中,财富往往是人们地位的象征,尤其是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由国富向民富转型的理念,人们对财富的认识和追求的热情有了空前的高涨,甚至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而迷失自己,以至于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针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人们也应当逐渐地反思,财富是什么?财富对人们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财富观是科学的财富观?如何才能正确地追求与创造财富?面对存在的消极落后的财富观及其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正视财富和财富观,并且不断探索科学的财富观,以指导人们科学的创造、追求和使用财富。

人们在不断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应不断积累精神财富,得到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科学的财富观不仅包括劳动创造财富,追求财富的积累和创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财富的主体本质是以人为本,要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因素作为财富的价值尺度,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创造财富过程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也就是说,科学财富观应该是在人与财富的关系中,在追求与占有财富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财富的本质,正确合理地创造财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地位。因此,面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积极落后的财富观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马克思的财富观给我们指引了方向,对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财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重视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追求,提升自身的境界,释放自身的潜能,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最终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有利于抵制“以物为本”的消极财富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加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我国实行特殊的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等因素导致人们在面对财富问题时,逐渐失去了对获得财富的意义的关心,而更多的在意获取财富的途径与方法,因此出现了“拜金主义”、“金钱财富观”等消极的财富观,人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财富的主体本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财富观对转变当前人们的逐利心理,重新认识财富对于人生的意义,转变人们的“以物为本”的财富观、追求“以人为本”的财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在研究财富的本质时指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才是衡量财富的价值尺度,“以人为本”的财富观才是我们应当树立和推崇的科学财富观。只有认识到财富创造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财富的主体本质和目的,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的跨越转型和平稳发展;只有认识到财富创造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才能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地追求与创造财富,国家也才能更好更公平地进行财富的分配,从而努力实现由国家富强向人民富裕的转型。

(三)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领域也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财富分配的不合理与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积累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也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对财富观的正确理解和完善财富的合理分配政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理解人的价值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要义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财富的创造和人的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理解并实现财富的创造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必须正确、全面的理解马克思的财富观,并以此为指导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建立,力求在有效进行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真正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努力认识实现财富创造过程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才能科学地追求并享受财富,实现人们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更好更快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韩庆祥.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1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余源培.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月刊,2002,(11).

[5]汪帮琼.财富的历史性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界,2004,(04).

篇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篇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篇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篇5

关键词 人化自然 实践 自然界 感性

随着19世纪自然科学全面发展,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提出人类的活动不断改变着外部的大自然,即自然界不断被人化的本质。他的自然观,以实践为桥梁使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产生了相互影响。

一、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扬弃

把自然抽象化、直观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对复杂的自然界仅是从客体的方面去认识,而不是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去理解。这样,人和自然就对立了起来,自然是离开人的自然,人是脱离自然的人。

旧唯物主义者只看到了眼前的、静止的自然,却没有看到他生活其中的自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而是人类实践改变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只要人生存着,自然界就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分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自然观的直观性,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马克思从人类的实践去思考人类生活其中的自然界,把现实的自然与原始的自然作了区分,肯定了原始自然是人类存在的自然前提。因此,马克思把全部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人又依靠自然生活。正因为自然界进化出了人,自然界也就成了人改造的对象,自然史再不是没人参与的历史,而是和人类史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所以,马克思所关注的不是抽象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

二、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我们知道,马克思哲学的产生之所以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关键在于他的哲学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石上。那么,我们怎样理解他的实践本质呢?

首先,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不但它的辩证性、历史性本质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而且它们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内在统一。原因是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产生而言具有客观性、先在性,但是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马克思强调用人类发展、实践的眼光去观察先在的自然,只有以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为参照系,它们才能表征出先在性和客观性。

其次,马克思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去解读人生活其中的感性世界。人类的具体实践,引起了自在之物向属人的对象性存在物的转变,人是生活在经过人的活动改变过的自然界中,那种远离人类之外的,未被人的双手所触及过的存在物,对人类来说那只是潜在的、抽象的“孤独无用”之物,人类只能生存在在历史中形成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中。

再次,马克思从实践中去认识现实中有意识的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标志。人是从自然界中进化而来,人具有与其它各种物相同的自然属性――自然的人,但真正现实的人必须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实践的人。马克思把现实的人看作是“有形体的、赋有自然力的、有生命力、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等于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三、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从人的对象性、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自然,论述由于人类的实践对世界的影响,使人与自然界发生了联系。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是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象的自然界,即被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打上印记的那部分自然界。

这样,实践成为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自然再不是孤立的、与人无关的自然界,实现了人和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化的人。像其它物一样,人从自然界进化而来,有着相同的出现过程和物质本源性。并且人为保持自身机体的能量,维持生命的存续,需要不断与自然界相互交往,自然界犹如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在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正由于此,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存在物。

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人化的自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与外界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人类把自然作为自己生产生活加工的对象和材料,使自然界按照人类的目的改变着它原初面貌。

总之,马克思的自然观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历史的、实践的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同时还是人的产物,人不仅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也是人的一部分。

四、对马克思人化自然研究的理论价值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满足,但是对地球资源的无限索取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危害。诸如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危机人类生存的问题,迫切要求人类重新思考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在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的困境上提供了理论的指导:人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界,自然力又反作用于人,这种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力量正是人类要深深思考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98:21―22.

篇6

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古典哲学进行了辩证的批判,实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实践观也正是国内外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因此,我们研究实践观,是我们正确理解与把握科学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理论意义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有助于我们灵活运用哲学中关于实践观的方法论。只有不断的深入思考实践活动的内涵,我们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在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现实意义,从而实现哲学思维视野的开阔,进而深入探讨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价值取向问题,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世界。

一、马克思思想的变化及其对实践观的确立

马克思1843年大学毕业,他就立志改造世界,做职业的革命家,于是便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解释人以外的对象。《手稿》对黑格尔的旧辩证法和整个旧哲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劳动说成是人的本质,阐释了了人需要从事外部的实际(物质)活动才能称其为人,新理念的诞生突破了黑格尔用“绝对理念”解释一切的旧思维。而在这个时候,马克思还没有使用实践观来表达他的思想,但所有他的认识和论述都对他以后的核心思想形成作了最充分的准备,是走向“实践唯物主义”立场的必经之路。

1845年马克思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书。《提纲》是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彻底批判和改造,是马克思为创立新世界观拟定的纲领,用以区分自己的新哲学与费尔巴哈旧哲学。《提纲》共十一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内容精炼,而在这篇仅仅是提纲的著作中,马克思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新哲学的基调和核心――实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哲学基本有四个方面区别于费尔巴哈旧哲学来。分别是:自然观的区别、历史观的区别、对实践理解的区别以及目的和作用的区别,而其中最重要的要数目的和作用的区别,这对于人类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只是在解释世界,并没有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这正是由于他们不懂实践,没有把自己的的理论真正运用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而没有实践就没有阶级基础,即使他们想改造世界,但却由于他们的理论高居象牙塔,不能紧密的联系群众,在实际的理论指导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马克思懂得实践,用自己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其实践性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从而建立无产阶级出政权。

二、实践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也没有明确的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唯物主义”。但从马克思在他的著作《提纲》中对实践地位的强调,我们可不难看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也恰恰是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初步体现于《手稿》中,而后又在《提纲》有了明确的规定,最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整提出。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中可以发现马克思关于实践的系统阐释:人的实践活动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以实践为原则构建的;实践唯物主义是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提供的方法论。由此可见,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一小部分,而是哲学实质的阐述,更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的精髓和核心。

在早起作品《手稿》中,马克思就把自己的哲学称作“实践人道主义”。可见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概括之一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就为之后的“实践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两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实践观和唯物论的统一。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是哲学的不同表述,它们的内涵可以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想要完整的理解哲学就需要以正确理解实践唯物主义为前提,进而才能灵活运用哲学的精华服务社会指导群众。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意义及实践观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日渐成熟,也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更是一直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也是对于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升华,时刻作为我国国家进步的思想动力源泉,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扮演者先行者的角色。

首先,实践唯物主义更有利于对进行深度解读。其次,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能促进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再次,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也为今后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开拓了新大陆。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更有助于消除的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也让今后的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更有利于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精髓的把握。可见,实践唯物主义对哲学新形态的建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世界观变革的理解也就是对哲学变革实质的理解,而世界观变革也就思维方式的变革。一种哲学,如果它真正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精华”,凝聚着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反映和引导着时展的方面,它就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哲学派别的区别也正源于此,哲学理论的价值也在这里体现。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创立,不仅是为哲学增添了新的原理,更为我们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立足点、基本依据和方法。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一丝不苟的坚持马克思实践观,充分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7

写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实践”这一哲学范畴。实践是哲学看待哲学基本问题的钥匙,是哲学根本性的范畴。

一、阐释《提纲》中的实践观

任何问题的提出,都不是哲学家们任意杜撰出来的,而是时展的产物,是哲学家们对时展进行分析并给予解答的最实用的方式。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在哲学产生之前,众多的哲学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而《提纲》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哲学的基本观点,体现了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规定了哲学的本质特征,从而不仅从整体上使哲学同唯心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还为制定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纲要。在哲学创立时期,马克思就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从中提出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从而确立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提出是哲学发展的产物,是时展的产物。

马克思在《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们通常以为,马克思这段话的主旨是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理论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包含着这层含义,更涵盖着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透彻的批判。没有人的实践,在纯粹思想领域中从事哲学研究,这样的研究也只是空谈,哲学的研究方式不应该脱离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任何理论问题。实践正是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以前所有的哲学家,使哲学成为更为科学的哲学理论。

二、诠释实践观的本质含义

第一,实践是人对自然物改造的、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转换的过程。物质生产是以人自身活动来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交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此,马克思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以具体的“做”的方式把握客体,异与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能从人的主观活动中分离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这表明,实践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第三,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异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表现在,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运动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了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

三、把握“实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包含着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思维方式的意蕴,它体现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精神实质。因而把握实践的基本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是我们理解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理解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意蕴,才能掌握学习的其他理论学说的写作思路和出发点。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创立了唯物史观;从对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劳动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使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地追求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秘密暴露出来,给了资本主义社会致命的一棒,由此,建立剩余价值学说。以上两种学说的建立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所以,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从现实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篇8

一、当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实践的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不足,导致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存在程度不同的形式主义

三十年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的绝对主体,这些“天之骄子”享受了太多的关爱甚至是溺爱,以至现阶段大学生人格现状不容乐观,自身的不足清晰显现。笔者曾对某高校697名大一和大二的本科、专科生进行人格问卷调查,涉及性格特征、社交能力、协调品格、意志力、耐挫力、进取精神等方面的测试。从测试的结果看,显现了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情绪呈两极状态,自负、自卑的性格特征明显。如当被问“你的性格倾向于哪种情况时,选择“总是以为是”、“不能容忍他人”、“缺乏自知之明”、“放纵自己,苛求他人”四项的占26.8%。第二,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协调品格尚不尽人意。如当被告问及“在与别人的接触交往中,你属于哪种情况”时,选择“总对有些人看不惯”、“总喜欢让别人听自己的”、“喜欢独来独往”三项的占22.1%。第三,有一部分大学生的意志力水平欠缺,耐挫力较差,进取精神不强。如当被问及“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你常采取哪种态度”时,选择“不想再干下去”、“焦躁万分,无法思考”的占15.9%。以上三个方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凸现了大学生自身的不足,这些大学生自身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二)高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志愿服务实践的有效开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的由“精英阶段”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大量涌入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的家庭,使他们在学业基础、能力结构、人生经历、思想道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日趋明显,这不仅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强度,而且对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特殊背景下,大多数高校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狠抓教学质量上。于是,课堂教学就成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四有”新人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作为第二课堂的志愿服务实践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由于高校自身的原因,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高校对志愿服务实践的重视、支持与宣传缺乏应有的高度和力度。特别是有些院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存在着“作用不大,可有可无”等错误思想认识,以至在具体工作部署中,不能给予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应有的重视的支持。笔者曾在几所院校摸底调查,获悉大多数高校对志愿服务重视、支持的程度都比较低,即使是比较重视、支持志愿服务的院校所占的不重视或一般重视、支持的比例也只达19.8%。

二、实践观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启示

实践观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启示是深刻的,多方位的,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这里从唯物论和历史观的角度,着重揭示以下两个方面。

(一)正确把握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

1.忽视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一种思想倾向

按照实践观的要求,当前高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实践的认识程度如何,对实践观基本观点的认识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一社会实践能否坚持开展下去的问题,因而也关系到实践观在当代大学生头脑中是否能扎下根的问题。对此,笔者在某大学作了一次典型问卷调查。对实践观的基本观点的认识程度也不一致,如对“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观点表示理解的大学生比例占81.8%;而对“认识论和历史观是统一在一起”的观点、对“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观点、对“实践是哲学思维应有的立足点”的观点表示理解的大学生的比例仅为38.2%、45.2%、37.2%。

那么如何看待大学生的认识现状?通过深层座谈调查发现,一部分大学生口头上虽然表示要以理论为指导,而在行动中却摒弃的根本出发点,将认识作为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从而在根本上忽视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占总数12.9%拒不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据了解大都是对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实践有抵触情绪,对实践观的基本观点不理解甚至模糊不清。上述情况告诉我们,在现实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中,注重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是实践观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2.从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的高度把握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的实践世界观告诉我们,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但它也不是对人类的精神、价值以及客观对象的抛弃,它是以人的实践的方法把上述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生活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透过实践观,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于认识的,而应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原则应是唯物主义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要坚持实践性。因为实践观既不是如传统的唯物主义那样只从客观存在方面理解,也不是如唯心主义那样只从主观方面看待世界,而是实现主观性与客观性双向性的统一。

从上述内容,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必须承认和顺应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但决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无能为力的,恰恰相反,承认和顺应的目的是在于能更好的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去改造自然,重塑“人化自然”,并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第二,要坚持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就必须以客观实在性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自觉地把青年志愿者服务纳入实践观指导的视野,才能使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从科学实践观的高度把握实践的“双向性”,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的主体性

1.从科学实践观的高度正确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的“双向性”

科学实践观表明,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是一种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也就是说,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或物质活动。这种实践的“双向性”,就青年志愿者服务这一社会实践而言,是大学生这个主体见于社会环境这个客体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或物质活动。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大学生主体与社会环境客体是相互渗透、相互引导、相互转化,双向互动的,这是实践的本性,也是实践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应注重实践的“双向性”,这是科学实践观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两个尺度即对象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相统一的思想”,是对实践的“双向性”的最好的诠释。依马克思之见,“人的实践活动之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的统一表现为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价值原则与科学原则的统一。”也就是主体的需要和目的与客体的规律和本质的统一,即实践“双向性”的统一。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来说,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主体方面对于社会环境客体方面必须合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环境作为客体方面对于大学生主体方面又要求合乎目的性。这表明,只有合乎客体规律和主体需要的志愿服务实践,才合乎人之本性的志愿服务实践,才是真正的实践。所以说,志愿服务实践是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的改变的共同基础,是典型意义上的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对象化感性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在改造客观世界,改变周围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

2.把握实践的“双向性”,发挥大学生作为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把握实践的“双向性”,不仅注着重志愿服务实践在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中的重要作用,更要看到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因为自觉能动性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性的重要标志。而要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把握实践的“双向性”,发挥大学生作为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又必须找准切入点,这样才能实现主体与客体双向对象化的良性互动,以达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致性。

以大学生为主力军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其精神、宗旨、口号、行动,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对仍处于贫困状态的弱势群体、对需要帮助的人们的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当今时代,人文关怀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着眼于生命的关怀,注重人的存在、价值、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因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把传递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作为目的,就能在志愿服务中发挥自觉能动性,就为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找到了切入口,就能够以此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良性互动。

在传递人文关怀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自我表现、追求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从而弘扬了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主体性。大学生借助志愿服务这个社会实践平台,从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助人为乐出发,伸出友爱之手,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排忧解难,送去党和政府以关怀和温暖。通过这些平凡而具体的志愿服务,使大学生逐步加深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激发了大学生的道义、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他们在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关心和尊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篇9

一、哈耶克正义理论的“思辨性”:马克思历史正义观“实践性”视域中的检视 

马克思历史正义观的实践性是从批判古典自由主义正义理论而来的。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学者将论证正义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人性论观念之上,虽然这些资产阶级人性论观念自文艺复兴以来在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以之作为衡量正义规范的标准或依据,仍然是以一种观念去评判另一种观念,最终也无法解释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实践。马克思在普鲁士第六届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就看到了贫民的生命、自由和人道受到了侵犯而仍被资产阶级的自由之法判为“正义”的。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休谟的品德正义论,还是洛克的契约正义论,抑或是康德的理念正义论等,都是基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人性论观念的思辨推导,而在市民社会的现实中,自由只是资产者榨取剩余价值的自由,平等只是资产者剥削雇佣劳动的机会平等。他从实践出发,揭穿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学者关于“正义”的虚伪思辨。马克思也扭转了有史以来人们思考正义的方式,即实现了从思考“什么是正义”到思考“怎样才能正义”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之所以可能,在于其科学实践观的树立。马克思的实践正义观将衡量正义的标准或依据建立在了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之上。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础、第一性的活动。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拥有什么样的正义观念,所以他鲜明地指出:“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这里的正义与生产方式相一致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不能脱离社会的生产而空谈抽象的正义理念,否则正义就只能是“虚幻的形式”:二是正义的实践不能超越现实的社会生产,否则就只是乌托邦;三是正义也不能滞后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否则只会造成社会的极度两极分化。 

那么。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正义理论能否摆脱马克思所批判的古典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思辨色彩呢?哈耶克认为社会秩序可作性质不同的两类界分,分别是自生自发的秩序和人为组织的秩序。而他深受苏格兰道德哲学家,尤其是大卫·休谟所主张的进化论传统的影响,认为人们只有在自生自发的秩序下才有实现自由、正义之可能。哈耶克认为市场秩序是自生自发的,并且人在这种市场秩序下不可能自身主观去建构一种正当行为规则来行事,而必须遵循自生自发的市场规则来行事,推而广之。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也必须遵守自生自发的社会规则来行事才是正当的或正义的。哈耶克认为:“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念在下述两个重要方面与人们现在广泛持有的那种正义观念相区别:第一。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念所依凭的乃是这样一种信念,即人们有可能发现独立于特定利益而存在的客观的正当行为规则;第二,这种正义观念只关注人之行为的正义问题或调整人之行为的规则的正义问题,而不关注这种行为对不同个人或不同群体的地位所造成的特定影响的问题。” 

那么,此种决定人们行为正当与否的自生自发的市场规则或社会规则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哈耶克认为。此种正当的市场或社会行为规则绝不能由人的理性来建构,而只能随理性的进化而被发现。因为在哈耶克看来。人作为每一个个体而言所知道的关于事实的一些知识,是一种“现场的人”所拥有的关于“特定时空下的情势的知识”。人们对于这种关于事实的“分立的个人知识”,就个人而言,一开始也未必就能掌握,但它们是可以发现、可以传播、可以阐明的知识,所以人们能够经由互动、学习等手段而掌握这类知识。人们在获取此类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一般性无知”。然而人们因对未来处于无知或对其行动的非意图后果处于无知的那种“必然无知”状态却是根本无从克服的,而只能应对。因为这类“必然无知”是绝不能为行动者或个人所获致的,所以它也就更不可能被交流、传播。并被用作行动者或个人正常行动的直觉式指导。但人们即使在这种“必然无知”的情形下依然能够依凭“分立的个人知识”而正常行动,因为这种知识能自然而然地引导行动者或个人依循社会行为规则正常行事。总之,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下的规则正义,其理论之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无知”的知识观:二是进化论理性主义。 

综上可知,哈耶克的正义实为一种程序或规则正义,虽然他认为这种正当行为规则不是人为建构的,而是人的理性进化的结果。但这种程序正义观仍然充满思辨色彩。其理论之源。即“无知”的知识观和进化论理性主义带有神秘的思辨性,这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异曲同工。哈耶克的程序正义观表面上立足于现实的自生自发的市场。而其最终却将评判正义的依据落到了市场或社会规则之上。因此,这依然是以一种观念的东西去评判另一种观念的东西,与古典自由主义正义观一脉相承。哈耶克程序正义观实质上仍是一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正义观,只不过是从洛克、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摇摆到了客观唯心主义方向。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正义观不敢也不可能直面市民社会的真实,贯彻科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否则将瞬间崩塌。所以,哈耶克也只有狡黠地攻击马克思的实践正义观贯彻的是建构论唯理主义。(节选)

篇10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篇11

Abstract:Humanisaprocesswithhistoricaldevelopment,andtheclarityofitssubjectivityisalsoahistoricalprocess.Indifferenthistoricalcircumstances,philosophersendoweditwithdifferentconnotations.Onthebasisofpredecessor''''sachievements,Marxappliedhistoricalmaterialismtounderstandsubjectandhumansubjectivity.Hescientificallyrevealedandexplainedhumansubjectivity,andachievedthefundamentalchangeofitstheory.

Keywords:subject;subjectivity;practice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

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篇12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