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用语文总结范文

时间:2022-11-03 13:55: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学应用语文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篇1

一、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在高职阶段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但在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实际上被边缘化了。以我院为例,有的专业将大学语文定为选修课,有的干脆不开设,以应用写作取而代之。即使开设大学语文,课时也不足,选用的教材是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压缩饼干”。大学语文遭遇尴尬,现状堪忧,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从学校层面来看,重专业、轻基础这一思想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专业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就业难的形势长期存在,使学校层面格外重视专业教育。在设置课程、分配课时,专业课总是享受“优先”的待遇,基础课就只能充当“填空”的配角。当然,注重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忽视语文的基础作用,一味把专业教育当做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却失之偏颇。因为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无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无法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教师层面来看,绝大多数对高职语文的人文性、实用性等特点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教学改革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将语文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发展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只是一句空话。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片面地认为写好了公文、计划和总结、调查报告及条据类的应用文就能满足就业的需要。这样就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把语文局限于单一的程式化的应用文写作上,对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极为不利。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缺乏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老师也会面临语言贫乏、底气不足的危机。

高职语文应设置“经典文学”模块,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弘扬民族文化,而且使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开展“实用写作”模块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要贴近市场,强化经典阅读和实用写作功能,并且要增加实践训练模块,突出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通过开展实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分析及实用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并为其实现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职业活动对实用语文能力的要求

实用语文能力是一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工作岗位和创新发展的语文应用能力,它包括“语文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实用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重识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模式有本质的不同。高职语文旨在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学习语文,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搜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规范汉字书写能力、言语交际能力及实用文书写作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实现为专业服务、为职业生涯服务的目的。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以就业岗位为导向设置课程,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教学,从而使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这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语文必须走出学科教学的藩篱,主动融入职业教育的系统中。教学时理应同社会实际和职业活动挂钩,因为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相互渗透中“呈现不断交融,共同发展的态势”。因此,语文教学一方面要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衔接,另一方面要与职业活动相结合,使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人文性,突出专业性,体现职业性。

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现实要求。在职业活动中,那种知识结构单一、缺乏人文底蕴的专业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即动手能力强,人文素质高,发展潜力大)这一心理需求来看,职业活动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需要有文化、有后劲的职业人。因此,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内涵,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是高职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公共模块。通过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为今后从事职业活动准确的表情达意奠定基础,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浸润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格品位的过程中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这样,高职语文才能真正达到为就业服务,为职业生涯服务的目的。

篇2

二、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广大中职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服务工作岗位,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从读懂到读通,为从事职业活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引导中职生正确筛选、整理专业信息,特别是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能有效获取职业岗位所需信息。同时,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的文章。如会计专业学生要阅读会计从业人员入职以后的酸甜苦辣的人生感悟文章,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范的修订或新颁布的文件,为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基础。要引导学生搜集职业相关的信息,在阅读理解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

(二)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中职生走向社会后,从事某项职业,适应某项工作岗位,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际,有目的地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提升适应职业工作情景的交流能力。同时,要提升中职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特别是密切联系职业活动需要的应用文撰写能力,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启事、单据、合同、协议等应用文的书面表达格式与要求。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职业素养

中职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广大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一是围绕职业生活确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以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形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努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特别要针对相关行业的职业活动要求和典型任务环境,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如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说明书,会计专业财务状况说明书、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说明书等。

三、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

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首先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要有明确的语文知识传授目标、语文能力培养目标、语文素养培育目标以及基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任何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素养培育形式,将会弱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甚至产生无效课堂。

(二)确定职业素养培育的组织形式

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在明确语文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需要选择恰当的、合适的组织实施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我们可以合理选择说、演、唱、赏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

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教师需要事先谋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全面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一方面以活泼、生动的组织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发挥语文课堂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积极作用。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28-01

英语是目前国际的通用语言,有很多国家都在大学教育中开设了英语学习的课程,我国教育部在近几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之一不仅具有人文性而且具有工具性,该课程既能够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也是大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并创新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让学生能够通过此类选修课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领略与东方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魅力。

一、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及课程设置

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既丰富又复杂,英国的一位语言文化学者威尔・琼斯曾经说过语言文化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复合体,因此在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的选修课教学上应着眼于多个方面进行推进,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的词汇文化、交际文化及语言文化背景上,这样才可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并且能够真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1.1加强词汇文化的教育

词汇是组成一门语言最基本的成分也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重要纽带,不同国家在同一个词汇之间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英语中“宣传”(propaganda)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在汉语里“宣传”是一个带有积极色彩的词汇,再比如形容颜色的词汇在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在英语中蓝色多表示高贵优雅或者忧郁的心情而在汉语中蓝色多表示安宁、祥和等,以上这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词汇文化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性,大学英语语言文化选修课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着重了解英语词汇文化蕴藏的意义。

1.2增加英语交际文化的教学

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应用,英语和汉语一样能够在日常的交际或谈话中体现丰富的文化现象,正确理解并应用英语中的问候语、介绍用语、应答语及致谢语或电话用语等等是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的关键,英语的问候交际文化既体现在言语交际上也体现在非言语交际上,非言语交际包括肢体或面部语言或声音、音量、语调等其他方面,言语交际能够直白的表达人们所想的内容,而非言语交际则是渲染润色言语交际的核心,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应将英语交际文化列入重点教学范畴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

1.3增加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教学

使用英语的国家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的范围广泛,大到地理历史小到社会生活,了解并体验这些文化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英语国家概况或外国文学赏析及外国电影赏析等课程,这些关于英语文化背景的选修课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英语的魅力,也能够帮助他们拓宽视角去提高自己的思想内涵,同时在这些英语文化背景后也蕴藏着他们的民族精神,比如使用英语的国家大多都崇尚个人主义并且有很强的冒险精神,他们也十分尊重个人隐私,这就解释了西方国家并不喜欢被人问到收入、家庭及年龄等问题,也能解释他们为什么孩子从婴儿时期起就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等,这些能够体现英语文化的精神与体现汉语文化的精神存在很大的差异,掌握好这些蕴藏在背后的文化才能掌握英语文化。

二、增强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方法途径

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决定了学生能够吸收多少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置身于学习英语文化的环境中。

2.1教学方法以任务型为主

英语课堂中的任务教学曾经被人归纳为六大要素,其中包括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信息输入、增加教学的活动形式、加强授课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定位课堂角色以及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以任务的形式作为英语教学的动力,同时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活动中深入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这种将学生定位主体教师作为主导的教学核心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加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每节课之前进行预习以明确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讨论相关话题,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估总结,在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跨文化思维,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设置问答的形式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安排合理的教学环境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从浅至深的学好这门课程。

2.2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和第二课堂

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有着一定的课程限制,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增强对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英语文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聘请外国教师以更加直观的感受语言的文化和魅力,除此之外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质的英语文化资料并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一些趣味的英语知识竞赛和英文演讲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增强英语应用的能力。

2.3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授此门课程的教师水平,一位优秀的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师能够准确的抓住学生心理,用多样的形式和有趣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英语的学习能力,因此,高校应该投入部分精力在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上,请外国学者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或派他们出国学习一段时间,这些都能够帮助英语教师更好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只有教授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才能让大学生更好掌握这门充满乐趣的选修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高校应从丰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及优化教学方法上提高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以帮助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语言文化的乐趣并且帮助他们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既丰富又复杂,英国的一位语言文化学者威尔•琼斯曾经说过语言文化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复合体,因此在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的选修课教学上应着眼于多个方面进行推进,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的词汇文化、交际文化及语言文化背景上,这样才可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并且能够真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1.1加强词汇文化的教育词汇是组成一门语言最基本的成分也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重要纽带,不同国家在同一个词汇之间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英语中“宣传”(propaganda)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在汉语里“宣传”是一个带有积极色彩的词汇,再比如形容颜色的词汇在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在英语中蓝色多表示高贵优雅或者忧郁的心情而在汉语中蓝色多表示安宁、祥和等,以上这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词汇文化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性,大学英语语言文化选修课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着重了解英语词汇文化蕴藏的意义。

1.2增加英语交际文化的教学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应用,英语和汉语一样能够在日常的交际或谈话中体现丰富的文化现象,正确理解并应用英语中的问候语、介绍用语、应答语及致谢语或电话用语等等是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的关键,英语的问候交际文化既体现在言语交际上也体现在非言语交际上,非言语交际包括肢体或面部语言或声音、音量、语调等其他方面,言语交际能够直白的表达人们所想的内容,而非言语交际则是渲染润色言语交际的核心,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应将英语交际文化列入重点教学范畴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

1.3增加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教学使用英语的国家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的范围广泛,大到地理历史小到社会生活,了解并体验这些文化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英语国家概况或外国文学赏析及外国电影赏析等课程,这些关于英语文化背景的选修课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英语的魅力,也能够帮助他们拓宽视角去提高自己的思想内涵,同时在这些英语文化背景后也蕴藏着他们的民族精神,比如使用英语的国家大多都崇尚个人主义并且有很强的冒险精神,他们也十分尊重个人隐私,这就解释了西方国家并不喜欢被人问到收入、家庭及年龄等问题,也能解释他们为什么孩子从婴儿时期起就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等,这些能够体现英语文化的精神与体现汉语文化的精神存在很大的差异,掌握好这些蕴藏在背后的文化才能掌握英语文化。

二、增强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方法途径

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决定了学生能够吸收多少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置身于学习英语文化的环境中。

2.1教学方法以任务型为主英语课堂中的任务教学曾经被人归纳为六大要素,其中包括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信息输入、增加教学的活动形式、加强授课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定位课堂角色以及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以任务的形式作为英语教学的动力,同时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活动中深入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这种将学生定位主体教师作为主导的教学核心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加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每节课之前进行预习以明确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讨论相关话题,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估总结,在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跨文化思维,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设置问答的形式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安排合理的教学环境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从浅至深的学好这门课程。

2.2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和第二课堂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有着一定的课程限制,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增强对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的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英语文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聘请外国教师以更加直观的感受语言的文化和魅力,除此之外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质的英语文化资料并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一些趣味的英语知识竞赛和英文演讲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增强英语应用的能力。

2.3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授此门课程的教师水平,一位优秀的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师能够准确的抓住学生心理,用多样的形式和有趣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英语的学习能力,因此,高校应该投入部分精力在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上,请外国学者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或派他们出国学习一段时间,这些都能够帮助英语教师更好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只有教授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才能让大学生更好掌握这门充满乐趣的选修课。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