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09:30: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工环境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前言:
从总体情况来看,人工环境实验的具体操作模式是利用了制冷、加温以及增加湿度等环境调节手段,来模拟现实环境中所遇见的种种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在进行具体的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温湿度计等数据分析设备来为实验项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其中,人工环境实验室温湿度计时间的控制的过程就是应用实验设备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一、人工环境实验室的基础框架结构以及温湿度计时间控制的目标分析
(一)浅析人工环境实验室的基础框架结构问题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构建人工环境实验室的初衷不尽相同,有的机构是为了设计某项产品,而有的机构则是为了测试或改进某类型产品的性能,因此,实验室的使用效用有所差异。但尽管如此,人工环境实验室的基础框架结构大体类似。通常情况下,人工环境实验室的温度度调控的指标类型大致相同,具体包括有:实验的上限温度、湿度要求以及下限温度等,而且,还对实现风度与温度的稳定性等内容有所要求,这些都是构成人工环境实验室研究的基础框架内容[1]。
(二)人工环境实验室的温湿度计时间控制的目标分析
从基础概念上来看,人工环境实验室的温湿度计是用于测定环境当中的温度及湿度指标的器具,进而利用相关的测定数据来辅以完成产品的生产或物质的储备等项目工作[2]。人工环境实验室当中的温湿度计的主要功用是为了测量企业或机构所设计的目标产品的性能,以及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中的适应性。从总体而言,人工环境实验室的温湿度计时间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找出有利于待测产品的最佳适用温湿度环境。
二、人工环境实验室温湿度计设备的时间控制策略研究
(一)人工环境实验室使用的具体步骤分析
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人工环境实验操作。人工环境实验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科学化的操作步骤来实施,首先,需要考量人工环境的风向、风速等因素,还需要结合设计内容来配置制冷机组、加热器等设备,并对各类型设备进行调试操作;其次,根据设计要求,执行好人工环境当中温湿度计的时间控制,如若发现高温区向低温区的跨度时间过长等状况,则需要借助基于热力学理论的温湿度调整、设备技术调试等有效手段来改善环境;最后,将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此外,从理论上而言,人工环境实验室的监控用温湿度计是需要进行有效计量的,这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措施之一,尤其是对温湿度要求高的检测设备,例如:MS系列,其温湿度不达到仪器规定的要求,则就不能够开展正常的产品检测等具体的实验项目[3]。
(二)针对人工环境实验室温湿度计设备的时间控制问题及其调整措施分析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了解到,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工环境实验室运作的经济性,则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予以维护,尤其是要控制好人工环境实验室温湿度计设备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工环境实验室的实际效能。从具体情况来看,有关人工环境实验室温湿度时间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在最初构建人工环境实验室的过程中,就避免建造一种温湿度指标跨度较大的模拟实验环境,这便能够有效避免实验室在温湿度跨越的过程中消耗一部分能量,以此来削减人工环境实验室的建造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采取人工环境分区建设的策略来加以改善,即将整个人工环境分为高温实验专区以及低温实验区两个部分;其二,当人工环境实验室的温湿度指标需求过于宽泛时,需要采取个性化的设计方案来有效控制人工环境实验室运行成本,并适度控制好温湿度计的时间标准[4]。实际上,对于人工环境实验室的温湿度设计的要求在高温情况下才更具现实意义,所以,为了改进实验室的使用效能,需要对相应的实验要求进行具体的设计。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人工环境实验室温湿度计时间的控制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能够更加明确构建人工环境实验室的目的,并根据不同机构的实验需求来调整各项温湿度指标,以此来营造逼真的现实环境,获取相应的数据计量结果,记录好待测对象在具体环境中所发生的变化情况。实际上,人工环境实验室使用的具体步骤较为简易,有关人工环境实验室温湿度计设备的时间控制问题的分析结论与理论研究相契合。通常情况下,我国较大规模的生产制备类型企业在生产某项产品时,往往需要进行人工环境实验研究,借此来改进或预估产品的实际效用。实际上,为了建设高效的人工环境实验室,使其温湿度计的时间控制更具经济性,则可以采取分区建设等策略来执行。
参考文献
[1]李录平,刘胜先,谭海辉,等.气温和空气湿度对桨叶覆冰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2,05(05):610-614+629-630.
[2]高寿云,何嘉鹏,朱顺兵,等.多功能人工环境实验平台的研发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2(12):49-50.
[3]付传清,金贤玉,金南国.人工环境中模拟海洋潮汐作用的试验装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4(04):54-56.
Abstract: the Italian city morphology in general has the following three context feature. First study occurred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 the subject, building as a bridge to a typology architect and urban designer to enter into the city level. Second study to design as the guidance, "the Italian architect, urban designer from a unique perspective. We will look at the whole city introduced, and the theory of rossi murat.", because the former Italian school in the core status and the latter in methodology. This paper to its own detailing.
Key words: urban morphology, murat. "and, delio rossi
2. 穆拉特尼,基于历史理性的类型学研究
赛维奥•穆拉特尼(Saverio Muratori)是意大利形态类型学研究的集大成者,继承了早期学者如Giovannoni关于城市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有机体的理论,并将其建立在一个有关历史理性的先验的哲学基础之上。除了哲学的思辨和推理,在方法论上穆拉特尼还兼有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故而被誉为意大利的结构主义之父。认为“不能孤立的理解一个建筑或形式的意义,其意义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层级结构中,存在于不同的尺度中。只有不断的参照建筑的组分和建筑物所属更高一级的形式系统才能把握建筑的丰富意义……他为认识人工环境建构了一个结构主义的理论框架。
运作的历史(operative history)。穆拉特尼的哲学受到黑格尔哲学和意大利的后唯心主义(post-idealistic philosophy)哲学的影响。其历史理性的概念类似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柏拉图的理型,认为存在一种超验的、个人意志之外的理性和逻辑。针对关于现代主义的风格之争,认为艺术品是这个抽象的历史理性、逻辑的再现,个人性在艺术品中并不居于主要地位。这样就辩证的解决了个人的多样性和历史理性的唯一性之间的矛盾,艺术品中的个人性服从于统一的历史理性,前者是后者的多样化表达。在这个先验历史理性哲学基础上,穆拉特尼提出了其唯心主义的城市历史观,所谓的运作的历史(operative history)。历史对于穆拉特尼具有多重的含义,基本要义在于历史的意义不是客观的,而是建构的。历史是一种建造的工程,历史是主体对城市物质环境――各种历史机体、机理的重建;是主体对先验的历史法则的重建。主体重建的历史本身也在超验的历史法则历史理性之内。城市的连续性并不是个人的假设,而是历史理性的体现,同历史理性一样是先验的,无法经验证明也不需要证明。穆拉特尼于是得以将城市的连续性建立在了一个看似无从辩驳的先验哲学基础上,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提。现代主义的历史危机是历史理性法则的运动,主体对该危机的解决将通过历史的重建完成,正如前所述,这个重建本身也是历史理性的体现。简单的理解,即历史理性将加诸于主体的历史重建工程来解决历史的危机,主体的意义正体现在其对历史的重建上。穆拉特尼关于历史的哲学思辨无疑是晦涩的,但对于理解他的类型学研究则是根本性的。
类型学过程(typological process)是对类型在历史长河中的阶段性演变的重建。所谓阶段性的演变涉及到一个相关的概念就是阶段(phase)指类型的发展总是呈现一定的阶段性,一个阶段跨越一定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对应类型的变化。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主导性的类型(leading type)。后一阶段中的类型通过对前任的部分改进和超越得以进化出新阶段的类型。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种有关类型的进化发生。在新发展的区域,新的主导性的类型占据主流,对应的产生新的城市机体;在老的历史区域,由于城市旧的机体的物质性抵抗,往往在新的类型和旧的机体中折中。二者的交织,决定可能同时出现两种的新的类型的变体:在建筑内部对构成要素进行革新和突变而不改变总体结构;完全抹去旧的类型而重建。穆拉特尼区分了住宅和特殊功用的建筑。前者的类型较后者要稳定,变化缓慢,不易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传递。后者源自前者,应对变化较快的社会需求,因而类型的变化相对快速。类型学过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类型在历史中的进化,是历史理性的具体体现;二是指主体对这个类型进化过程的重建,以在历史的危机阶段通过主体的反思意识重建类型,这同样也是历史理性的体现。
3.罗西,城市建筑学研究
意大利的形态学研究在共性之下更多的呈现了差异性。如果说以穆拉特尼为核心、以罗马为基地的形态类型学研究尚表现出统一的学派特性,则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无疑是游离在在这个主流之外。“罗西在对城市形式的诠释上被认为是独树一帜的” (Marzot,2002)。由于罗西本人行文风格和语言的翻译问题,往往容易形成对其理论的误读。此处并不打算讨论这些问题,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罗西城市研究的方法论上。在有限的篇幅内,我们强调将罗西理论和他所运用的方法论置于一定的学术语境内,从整体上把握该理论的结构,方有可能穿越罗西游移不定的行文,捕捉其中闪烁的思想火花。这部分的参考资料主要是罗西的《城市建筑学》。
城市建筑学:针对意大利的战后重建和城市扩张,60年代意大利的学术话语重心发生了变化,城市研究成为中心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了关于城市形态的无政府主义,学术讨论话语中充斥着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学科舶来的专业术语和理论。罗西一方面同意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规模,一方面并不赞同这种无政府主义立场,《城市建筑学》正是针对前者作出的有力回应。因此,该书的宗旨皆在建立一门自治的城市科学,该科学试图通过类型学和形态学的分析阐明城市动力和城市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关于城市科学的自治性,罗西有如下表述:“我相信城市科学有其自治性……只有我们将城市作为一个给定的事实,一个建造的工程,作为建筑学;只有面对城市人工环境(urban artifacts)本身,将其作为一系列复杂操作最后的建造结果――而所有这些操作是不能被如建筑史学、社会学或者其他科学所把握的――城市科学的自治性才得以实现”(Rossi, pp.22)。“城市建筑学触及城市这个复杂体的可被实证(verifiable)的部分,为我们研究城市问题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位置(concrete position)”(Rossi, pp.29)。
一、城市风貌特色评价参量
“从‘演出时间’到‘戏剧时间’再到观众的‘感受时间’的过程,就好像参观者从三维空间中读取四维空间信息的过程。”正如,大多数学者所认识到的城市风貌一样,它是一个的多维概念,但是很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又很难避免以文人骚客的姿态较为主观、片面的去确定某个城市的风貌特色。而本章旨在第二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风貌特色的评价参量。
(一)空间环境参量的解读
城市风貌特色形成的影响因素大体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内容,其中客观方面包含空间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时间环境和行为环境;而主观方面包含主体体验(或主体认知)。本文风貌特色的评价参量又与其影响因素是一脉相承的。本文将对各个评价参量进行解读,最终得出风貌特色评价因子。
风貌特色评价首要解读的是空间环境、时间环境、行为环境。空间环境参量一直以来是有关于风貌评价研究中老生常谈的参量之一,而它所包含的自然环境多数属于先天内容,对于城市来说,是与生俱来的风貌特色要素。
(1)自然环境
古代中国就建城选址方面对风水颇为讲究,简而言之就是对自然环境比较重视,并把它视为一种风貌特色的营造基础。
明代南京城(图1)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城与山水紧密结合,相互交融,城墙依山傍水曲折穿行,“襟江抱湖” ——北依天堑长江、玄武湖,西临莫愁湖,南有秦淮河流经,城内河网交错,“虎踞龙盘”——东有紫金山,南抵雨花台,加上小九华山、五台山、清凉山等山脉环抱,自然环境上形成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使南京成为一座风貌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图1 南京古城平面图
明代诗人沈玄诗作:“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其中“琴川”就是指古代常熟(图2),诗句的颔联“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道出了常熟在自然环境方面极具特色之处——十里虞山的一角穿城而入,城外环抱尚湖、昆承湖。至今,常熟仍保留着这种独特的自然格局,形成极富盛名的风貌特色。
图2 常熟古城平面图
国外一些城市也同样注意到自然环境在城市风貌特色形成中的特殊地位。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是由美国规划师格里芬规划设计,在设计之初考虑了堪培拉特有的地形地貌,设计者匠心独运利用所有可能的山峦和水面,规划了相互间形成对景的三条轴线,并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保留了最初的城与自然环境的构思,保证了风貌特色的延续。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自然环境的确在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中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自然环境无非就是山体、河湖,但是广义的自然环境不仅仅指纯自然或人工痕迹较少的山体、水体、地形地势的大地肌理,还有气象、资源物产、植被等。
详细地剖析自然环境包含的这些因子:水体包含江、河、湖泊、水网等;地形地势包含山体、丘陵、坡地等;植被包含植物种类、种植状况等;气象包含光照、风向、雨水、湿度、温度等;资源物产包含矿产等。自然环境中应用于风貌特色评价的因子,必不可少的是地形地势、水体分布、资源物产三个因子,而其他因子在筛选时可根据具体城市情况进行加减,遵循足够表达该城市风貌特色或对风貌特色影响较大的原则。
关于上述三个基本自然环境评价因子:水体分布、地形地势、资源物产,最后落实的城市载体主要是自然景观格局。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也是影响风貌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体现不同时代、地域民众的创造力。
①组织形态
“民居枕河而筑,小桥流水人家,街巷幽深静谧”这些朴实无华的辞藻常常用来形容江南水乡,其中最具代表的城市要数苏州了,而这种风貌特色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它“三横四直,水陆双棋盘”的城市道路水系骨架,至今仍给苏州城的风貌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此后苏州城市更新建设中,仍然延续这种古城肌理——“一河一路”、“两路夹一河”(图3)的组织方式。相较之下的南京,拥有与自然地势河流紧密结合曲折蜿蜒的路网,却呈现“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的风貌景致。由此,人工环境的组织形态给风貌特色的形成同样带来莫大的影响。
图3
②特殊建筑
“坡屋顶,粉墙黛瓦”是江南传统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至今保存较好的已经为数不多,典型的是昆山的周庄,苏州同里、山塘、平江路;“石砖、拱门”常形容海派建筑风格,如上海的石库门、田字坊;“朱门黄墙”可谓是中国佛寺标志性的建筑风格,包括苏州的西园寺、昆山锦溪(图4)。于是,特殊的建筑风格造就不同的风貌特色。
图4
法国巴黎的香舍里榭大街有世界上最漂亮的街道之美誉。由于它严格限制大街上所有外加的附加物都必须是白色的,就连“麦当劳”的标志,标准的红与黄颜色,在这里也变成了白色。于是,在这样一种整体感十分强烈地人工环境的背景映衬下,一位妇女稍加打扮装饰,就十分抢眼——说明人工环境中具有特殊整体色彩也能增加风貌的特色。
古典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认为上海城隍庙的特色是四个“小”——小街、小巷、小店、小商品,这说明尺度也对人工环境是否能成为风貌特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国纽约 9.11 事件发生之前,世贸中心可以称之为该地区的标识建筑,因为该地标高 411.5 米,在众多摩天大厦中鹤立鸡群;同样,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双子塔是吉隆坡的标志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双子塔,无论是纽约先前的世贸中心还是吉隆坡双峰塔,它们都是在高度上取胜,可见,建筑尺度与高度也是风貌特色形成的关键。
③关键构筑
“可变美学”理论提出:“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的东西,这是一些周期变化不明显的,能起统一作用的点。依靠这些点人们才能对短暂的东西(如住宅、商店、门面等)进行评判并使之统一,反映出对象恰如其分的循环变化。”把这个理论理解为它是承认城市风貌中有些元素的变化是极其甚微的,是地方特色的一种象征,容易产生有效的城市风貌特色,即风貌符号的有效比。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享誉中外,而中国水城苏州被称为“中国的威尼斯”,在过去的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来自两个不同地方的城市被巧妙地安排在同一个场馆,这两个城市都有密集的水网,提到水网自然少不了渡河的关键构筑——桥,虽说两者都是水乡但是桥的形式风格迥然不同,形成各自城市的风貌特色。
城市的雕塑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法国赠送了一座自由女神像作为纪念,耸立在纽约港口(图5),这座雕像因其庞大闻名遐迩;而中国三亚也有相类似的雕像,它是一座三面观音像矗立在南山风景区海湾内,这样的雕塑为城市风貌也增色不少。
当然关键构筑所涉及范围不仅仅只有桥和雕塑,也包括其他城市家具如独特的花坛、路灯、喷水、市政设施等。例如,英国街头公用红皮电话亭、新颖的城市小品等。
④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在达到一定的尺寸时可以聚集大量的人群进行各种各样的室外活动,而城市的开放空间主要包含广场、公共绿地两类。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行政中心,每个到过北京的人想必都去过天安门广场,那里缺乏商业感但是到处弥漫着政治气息,广场北面是故宫外城墙,南面是纪念堂,西面是人民大会堂,周边的建筑性质决定天安门广场政治性风貌氛围;广场在国外被誉为城市的“客厅”,意大利圣马可广场(图6)周围有大量的宗教性和市政性建筑,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现城市特有的风貌。而今出现了很多商业广场,如苏州石路商业广场、无锡崇安寺商业广场,这类广场周围主要是商业性建筑和纪念性建筑,体现本城市的商业风貌。
图6 意大利圣马可广场
公共绿地中公园是最常提及的,如苏州古代私家园林、杭州西溪湿地等,无论古代的瑰宝还是现代的设计品都对城市的风貌特色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⑤空间功能
现在的城市建设大部分先有规划然后进行开发,而建立起来的新城所含有的文化、历史积淀都不如老城,在城市风貌特色调查问卷中,如图 3-7 的统计显示,撇去通常群体首选的城市旅游景区外,受访的 81 个人为了解他们一无所知的话题城市会做出如下目的地选择:足不出户的 7 个人提议使用网络工具,同时也有个别例外的人挑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地,而这些选项中获得票数最高的是城市文化展览点、其次是繁华的商业网点、再者是城市的公共绿地——这些反映当今人们有依靠城市空间功能来了解陌生城市的心理,人们比较喜欢打听空间功能中的公共场所,如商业网点、文化博览中心、游乐场等。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更加发达的人类社会文明状态,其坚持的是健康有序的原则。本文主要就是从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指标体系。
1.城市生态建设的含义
所谓城市城市生态建设就是在城市建设中加入生态以及环境的内容,让人工环境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城市的人工环境建设必须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至上,自然环境是人工环境的媒介,人工环境的建设必须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可以反作用于人工环境的建设,两者可以实现整体有效的统一,这也是城市保持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生态建设主要以人工系统自身的组织结构以及发展规律为前提,坚持实现生态建设在城市空间上的融入为原则,把城市发展的生态,以及经济效益等其他方面的效益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期推动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2.城市生态建设形势与现状
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取得迅猛发展,但是在生态建设方面却缺少足够的重视,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对于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逐渐开始显现。但是,人们的现代化生态意识却还没有真正培养起来,人们对大多数破坏生态的行为以及现象很多都是保持容忍,有时直接不管不问。所以在我国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困难程度非常大。我国当前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过程,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研究机构,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没有进一步研究,实践经验匮乏,还不够丰富,存在对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误解,匮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其他方面的深入认识。大多数城市只是单纯的追求类似“森林城市”“生态城市”以及其他内容。尽管这些措施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生态退化,在环境质量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其整体上同生态城市的内涵还有很大的区别,很难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建设生态城市的水平[1]。
3.城市生态建设的指标
一般来说,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分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制度保障等几个方面。其中,生态经济是环境和经济相融合的基本表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表现以及物质基础;生态文化利用文化理念制约着社会行为,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源泉;生态制度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律规章制度上的保证。
4.评价方法及分析
通常对指标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归一化处理,根据城市的各项指标参数值,确定指标的高低值,使用归一化方法对指标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设定第i个指标的原始值Xl的对应的高值水平为Ki,低值水平为km,那么归一化的指标为Ri,对于不同特点的指标归一化公式为:首先是效益型指标,其次是成本型指标,最后使用AHP原理对不同指标经过构造互相判断矩阵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具体的矩阵记为:
其中Cij体现评价某项评价目标时,第i个指标的关键性对第j个指标的关键性的比值,通常采取1-9标度法表示Cij的值,Cij的取值从1/9到9分别表示在评价某项目标时,i指标同j指标的重要性从极端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同时利用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点同对应的特点向量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5.评价实例
本文从山东济南市的生态城市为实例来进行充分的评价,表一是济南市2008-2013年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不同指标参数。
表1济南市2008-2013年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不同指标参数
指标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人均绿地面积(m²/人) 7.1 8.1 8.3 9.1 9.8 10.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7 39 39.5 40.1 39.1 36.5
城市空气质量(天/年) 278 292 234 210 258 311
环保投资GDP比率(%) 0.03 0.05 0.25 3.17 1.04 2.76
6.评价影响和总结
通过对济南市生态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分析出济南市的生态城市的具体指标参数,其主要是建立在在科学认识城市生态建设内涵的前提之上,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等角度对济南市建设实践进行具体的分析,使用建立的城市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济南市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评价与深入研究,从中可以找到济南市生态建设具有的优点和阻碍,为济南市生态建设提供可以充分参考的资料,另外通过评价可以对济南生态建设的不力方面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的相关的具体对策与方法,这样才可以不断的提高济南市在社会生态以及文明等方面整体的发展和进步[2]。
综上所述,本文从城市生态建设实际的现状入手,根据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前阶段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本文的实际研究结果,不但可以为经济发达城市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方法,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其地区生态文明指标参数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3]。
参考文献
西方发达国家主要运用紧凑城市概念进行城市设计,可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人地冲突的问题也愈加明显,所以在未来,我国的城市设计中也应该将紧凑城市的概念融入进来,这样才能对城市的蔓延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1紧凑城市概述
1900年欧共体在《城市环境绿皮书》首次提出紧凑城市的概念,到目前为止,紧凑概念已经广泛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设计中,它主要用于对城市的外延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紧凑城市概念中紧凑的含义不同于以往我们对于它的理解,它主要是对城市单元在空间中的分布同交通方式直接的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理解的,它的重点是对城市具有的高密度、具有的边界、功能的混合以及步行的尺度等方面进行强调,从而实现城市集约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高楼大厦层出不穷,土地资源严重短缺,因此怎样将土地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紧凑城市的设计理念,正好符合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想,现在正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的建设中。在这种城市理念下对现代城市进行设计,在减少土地使用面积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减少人们对于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频率,进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另外,紧凑城市的设计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
2紧凑城市概念下的城市设计
在紧凑城市的理念下对现代城市进行设计,要考虑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例如: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政治上的政策实施,以及土地的分配,环境、能源的使用,交通运行情况等都是在实行紧凑城市建设前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因此,在对城市建设进行紧凑设计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建设。
2.1明确城市设计优势
在对城市进行紧凑设计之前,设计者们首先要明确城市设计中的优势,然后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解决在紧凑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例如:在实现紧凑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人们首要面对的就是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密度性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密度较高的城市居住环境,居住的舒适度就会有所下降,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还是提高居住密集度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上,人们往往是矛盾的。这就要求设计者们要针对每个城市的特色,在紧凑城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有针对性的城市设计,满足人们对于居住城市的心理与生理上的需求,对城市的形态进行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在保证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城市进行紧凑性的设计,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
紧凑城市理念的实行,不可避免的会将城市变得高密度化,因此在高密度化的城市中,优化城市的内部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该对城市空间的外部形态结构进行甄选。因为一个城市的外部形态结构它会对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进行划定,同时对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整体框架进行构建。另外也会通国对交通的组织模式以及功能结构的分布来来实现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了每一个空间里合理的人口密度[3]。其次,要对城市内部进行紧凑单元的构建。密度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情况是城市形态整体模式的本质。因此,引导密度在城市内部的合理分配是其工作的重点。可以通过建设紧凑城市发展单元来实现对城市密度的合理分布。而紧凑发展单元指的是将生活区、办公区以及劳动区利用公交节点混合起来,形成一个一个的单元中心。然后在围绕一个一个的单元中心由内而外的进行城市建设,其中中心的人口密度最大,越靠近边缘人口密度越小,这样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紧凑城市的建设。
2.3提高城市空间使用率
对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直接影响紧凑城市的建设成果,因此要充分提高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来达到建设紧凑城市的目的。首先,要注重使用混合空间。所谓混合空间指的是对空中、地面以及地下还有室内、室外等多种空间层次进行合理、协调的充分利用,将城市的多种功能进行混合使用。利用混合空间可以将城市空间的使用强度大大提高,共享空间内的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空间的地面环境,从而解决人地矛盾,让城市发展更加和谐有序。其次,要提升城市空间的可达性。所谓空间可达性指的是可以到达理想的使用目的与能力[4]。城市使用者同城市空间的联系程度越高,说明空间的可达性越好,从而能够更好的实施紧凑性的城市设计理念。而交通运行的效率和城市土地的利用模式决定了城市空间可达性的高低。因此城市空间的分布应该根据人们的喜好,同时也要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来增加城市空间的可达性,从而实现紧凑城市的建设。
2.4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紧凑城市的设计理念是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因此在进行紧凑城市的建设中,要使城市环境的质量有所提高。第一,城市的环境质量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工环境。所以我们应从这两方面入手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自然环境中的阳光、水源、空气、土壤等因素影响着城市设计结果的好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配置、建筑物的布局设置、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这些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条件,从而保证居民可以享受到充足的阳光、水源以及良好的空气质量等。将高密度的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提高人工环境质量[5]。人工环境质量是指人们对于空间的使用感受,在进行人工环境的构建时,应注意运用良好的色彩、尺度、细节的设计来避免高密度城市下所产生的拥挤、隐私程度差、缺乏安全感等问题的出现,进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紧凑城市的建设进程。
3紧凑城市概念下城市设计的意义
将紧凑城市的概念融入到现代城市设计中,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频率,减少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另一方面,紧凑型城市可以增加市民步行的机会,减少对交通工具的依赖程度,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紧凑城市的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现代化城市的设计中,它符合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可以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
作者:黄杰祥 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力然.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山地小城镇新城拓展城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王一名.基于紧凑城市理念的重庆中心步行区现状调查及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3.
[3]寿劲秋.基于学生行为的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1.室内设计
室内生态设计是指在室内设计中结合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的观念,将自身纳入生态循环系统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强调的是整体性。我们将室内看成是一个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这个空间其实是与室外环境中的一些事物相关联的。比如阳光、空气以及雨水这些事物。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当代设计师从生态角度出发所进行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室内布置装修,而是将生态观注入到室内设计的方方面面,以更高层次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进行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考量材料的应用,室内环境的整体规划以及未来会产生的结果。室内生态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室内物理环境、室内环境美学、能源、材料以及建造、运行和维修。
2.“生态”的室内设计
设计是应具有前瞻性的。未来的室内设计应是众多学科的适性整合,包括艺术、人文、自然、科学、技术等。它应创造出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并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间。未来的室内设计是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从概念上讲,这三个词的概念是基本相同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侧重点不同而已。对于未来的室内设计,似乎生态设计更为贴切。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设计就应该处理好人、环境和自然的关系。设计要在创造舒适的人工环境的同时,又要保护好自然环境。具体讲,人工环境的创造包括提供给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们以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和声环境,以及长效多适和灵活开敞的室内空间等;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表现在:对自然界有节制的索取和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
3.实现室内生态设计的几个要素
3.1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因素
若想实现室内生态设计,方法之一就是改变原来无视建筑周围环境的做法,把建筑的外部环境所起的效用放在重点考虑的地位,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因素。因土壤、绿化、水及空气组成的外部环境和其他建筑组成的现实环境,有可能为室内设计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如:利用地貌、地势特点、外界气流及日照特征,解决建筑与室内的结构、功能和通风、采光等问题。又如,利用当地的地热资源,既可改变室内的物理环境,节省其他能源,又因它是无污染的能源,可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作为整个生态设计的组成部分,外部环境因素的利用将在未来的室内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2用自然要素改善人工环境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自然的要素与人有一种内在的和谐关系。人不仅仅具有进行交往活动的社会属性,更具有亲近阳光、空气、水、绿化等要素的自然属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生态设计就是强调建筑内部的自然观,强调亲近自然,发挥自然因素的作用。
在建筑中自然光的使用有着漫长的历史,设计大师勒•柯布西埃的朗香等;均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的特性,塑造出了一种神圣、脱俗的室内空间氛围。自然光的引入,除了可以创造空间氛围外,还可以满足室内的照明。这样既可以减少人工照明,节约能源,又能够使人们沐浴阳光,增强室内空间的自然感。
在办公室的设计中,“景观办公室”成为时下流行的风格,它一改过去家具布置僵硬而单调,气氛紧张而枯燥的面貌,充分引入自然光照明,利用水体,绿化及自由布置的办公家具和轻松便利的交通动线,营造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和人文关怀,高效而亲切的人工环境。这是自然要素为人工环境带来的最大实效。由此可见,在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高楼大厦已不再是环境美的追求,亲近自然,引入自然,与自然相依存是人类的本性需求。
3.3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3.3.1太阳能的应用
自地球形成生物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在室内生态设计中,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例如将太阳能与室内环境中的温度调节、电力供应以及灯光照明等进行结合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
在墨尔本环保节能时尚家居展上,一种太阳能照明装置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它的特色是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同时,阻断太阳光带来的热能,即可防止居室内部温度过高,节约空调用电,又增加了电力供应来源。
此外,在德国有一位建筑设计师另辟蹊径,在室内地面上铺上太阳能电池板来发电。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建材的使用量,节省资源。在技术上,为了让太阳能电池能做地板,设计师专门和一些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厂商进行合作,制造了一批厚度和牢固度都优于瓷砖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些太阳能地砖的承重能力很强,即使强壮的成年男性在上面蹦跳也不会损伤电池板,室内的使用寿命长达30年。在造型上,为了能够使地板顺利采集到阳光,设计师将整栋建筑设计成一个类似巨大鸟笼的样子,采用木制框架作为外墙和房顶。在木制框架内,是可以随意地拆分并重新组装的落地移动玻璃门,屋顶也是可拆分的玻璃顶棚,这样屋子的四围和房顶都可以透射太阳光。如果你嫌太晒,也可以拉上顶部的反光布帘和窗帘。可以让各个房间和客厅厨房轮流晒太阳,这样接收到阳光可以提供住户生活所需的所有电能,做到能源自给自足。
3.3.2自然风的应用
近几年来全球变暖趋势日渐明显。到了夏天,人们基本上都采用空调降温,更加重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重了地球的负担。如何利用自然风来改善人居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运用自然风进行室内生态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上的合理规划,调整门、窗位置,合理的引导室内空气流通,从而有效的调节室内温度。在自然风运用的设计上,1962年由印度设计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管子屋就是一个典范。连续、顺畅的室内空间以及符合空气流通原理的结构组成,加上特殊的窗口位置及合理的门窗大小都成就了一个能自然调节温度的舒适室内环境。
3.3.3雨水的应用
对于雨水在室内生态设计中的应用,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室内植物造景、屋顶花园的设计与水循环系统做结合设计,将收集到的雨水作为植物生长的水源保障。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将雨水转化为生活中的部分用水,主要通过收集储存,并经过一定过滤,最后藉由管道输送来满足一些非饮用用水需求。在雨水收集方面丹麦算是一个典范。他们通过屋顶收集雨水,每年能从居民屋顶收集645万立方米的雨水,占居民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实际用水量的68%,相当于居民用水量的22%。
3.3.4生物能的应用
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在室内生态设计中,生物能的运用,可以通过将食品废弃物和有机物质等我们平时生活中产生的生物垃圾混合,进行生物厌氧过程降解,产生电和热以实现生物能的释放。比较适合食品废弃物和有机废弃物较多的地方,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以提供燃气或转化成电能。此外,生物能在使用时也可以与太阳能结合应用。
3.4妥善处理,减少污染
生态城市是当前人类在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时所提出的一种对策,对世界各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又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迅猛的阶段,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的伤害,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城市建设领域,走生态城市之路亦是大势所趋。因而,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予以实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认真研究城市生态规划,使生态学思想深入人心。
一、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根据前人和他本人对森林动态的研究,把物理学中的“系统”引入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其空间范围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
“城市生态”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中心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态系统却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体。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人工性。除了人这一主体之外,还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义生态系统观,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按照这种组成方式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在社会学中,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城市空间则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集合。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命系统,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动植物)。二是环境系统,包括次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广域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广域环境是在更大的范围上来说的环境,包括城市周边的郊区环境以及整个区域环境。 这种组成形式严格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关系。在城市中,自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安排的,在人的干预下,城市生物种群单一,优势物种突出,群落结构简单,空间分布也受到人为的限制
三、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规划
(一)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归根到底,城市生态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作为城市中的主体,在生态规划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主体――人来展开各种规划措施。城市生态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又集中体现在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宗旨,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J].华中建筑,1997.
[2]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城雕显现出一种在当代城市文化中获得其存在意义上的态势,传统惯性的力量的要素逐渐被重组或消解,当代中国城雕已初步显现出现代城市文化归属感。”①城市雕塑,是城市美化的主要形式所在,具有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作用。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
建筑物的社会功能性之一就是提供给人类生存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对于城市雕塑来说,它的客观属性更多地被赋予精神内涵的品质,很多大型纪念性城市雕塑给予人们的并不比纪念性建筑少,在建筑所围合的某些公共交流空间中(如文化广场、城市广场等),建筑与雕塑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更显出一种互补关系:建筑为雕塑确定一个场所,而雕塑的精神则充盈了建筑围合的空间,各自为对方提供文化上的诠释。比起建筑来,雕塑的另一个特性是可移动性,室内的架上雕塑一旦移至室外,架上雕塑就可能成为城市雕塑,其个体文化性随之转化为社会文化性。因而城市雕塑必须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道德,其精神的辐射面常常会涉及周围的建筑,某些建筑因为雕塑的存在,而不得不做出退让,在互补的同时互为作用。建筑兼有使用功能和作为艺术形态的审美功能,雕塑通常因仅具有审美功能而归属于美术学科。当建筑空间结构的形态注重以形式美感来折射建筑的文化内涵时,建筑与雕塑就相差无几了。②由此可见,建筑更多地受到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的影响,而城市雕塑则更多的是影响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城市雕塑的特殊性,它必须与城市、建筑和空间构成以及与文化形态紧密相连。建筑与雕塑艺术都可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的再创作,所以,更应重视建筑与雕塑之间的互融性,彼此构成具有综合的视觉效果和历史、文化地域的特征。
对雕塑艺术语言的准确把握,对设计中的作品和置放的环境二者空间形象的直觉反映,并巧妙地融合,恰到好处地把握到一个切入点,这对环境中的雕塑主题设计成功与否是个关键。“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必须从空间环境出发,它不仅是为人们营造一道视觉艺术的风景线,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必须作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达到协调与统一。”③也就是说环境空间的结构性质,具备魅力的环境雕塑作品,不能脱离环境因素,必须使每一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于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艺术气息和整体环境的内在联系所带来的视觉美感,陶冶公众美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司徒兆光在创作《郭沫若》时,把铜像设计在30厘米的磨光贴面红色花岗岩石板上,远看仿佛摆在草地上。这也是考虑到故居的庭院环境,不宜置于高台上,考虑的是雕塑与观者之间的情感关系。这种潜在于客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街道的风貌。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环境雕塑与建筑、绿化共同创造出反映人们良好生活质量的生活环境,环境的艺术语言是朦胧、概括、象征性的。许正龙认为城市雕塑艺术对空间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正因如此,在雕塑的创作中他总是强调雕塑设计的隐喻性、象征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以期让人深思作品,反复琢磨,而非就事论事地表现某种单一的具体内容,以此增加环境与雕塑的可读性内容,通过材质美、手工美、肌理美、环境美的创造共同传达个体的、连续性的、有意味的设计意识。 转贴于
雕塑的艺术语言,可以是鲜明的、具体的。因此它能赋予环境以鲜明确切的思想性,用形象来突显环境的主题,这种显现不是简单肤浅的说明,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加以升华,创造并赋予艺术感染力。王克庆谈到创作《和平少女》在选择适合的环境时提到:作为城市室外雕塑,需紧密配合环境进行创作,不仅研究选点和作品的形体及姿态,还研究了日本长崎和平公园的光线节奏及人流视觉效果等方面的课题。为了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室内进行泥塑创作时,灯光照明尽量按照和平公园的环境的光线进行设计。安装之前我们要用小样探索光线的效果,最后才确定雕塑安装的方位……④城市雕塑比起建筑和环境艺术小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其完整的艺术性更容易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缓解现代城市的躁动不安,进行文化上的交融,以弥补建筑师在建筑作品的艺术创作中所受到的工程技术的约束。城市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构成,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城市越来越重视人工环境的建设和开发,环境建设与开发的优劣,其艺术性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城市雕塑则是评价指标的一个部分,雕塑与建筑同为人工材料筑成,但雕塑能够弱化现代材料的冷漠感,从纯艺术中提升出来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艺术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受到环境的制约。正所谓“环境制约雕塑,雕塑充实环境。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雕塑起着凝缩维系空间的作用,并作为人与环境交流的媒体”。⑤雕塑的尺度、色彩、材质、形体以及所表达语言的抽象或具象性,都与城市的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文化艺术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和雕塑忠实地记录了城市的这些特性,记录了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变和人工环境的兴衰。因此,城市雕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环境对它的认可。城市雕塑与环境如此紧密地结合,也是雕塑与环境独立个性的协调统一。雕塑的作用,从整体文化角度而言,是与其他社会行为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个体参与、社会承认的创作行为。因此,雕塑家的创作不应是对环境的强加,也不应是对历史概念和历史形式的重复。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在交流、实验中求变,在探索和继承中扩大视野,适应变化,使环境因雕塑而得到一个理想的定位。
注释:
①张坚.中国当代城市雕塑文化属性的理论思考.雕塑,1998(1):6.
②郭瑞本.雕塑·建筑·环境——论城市雕塑的整体和谐.雕塑,1997(4):6.
③于美成,邹广天,李大为.当代中国城市雕塑警言.雕塑,1998(2):7.
④王克庆.参加和平纪念像的创作体会.美术研究,1985(4):55.
⑤许正龙.走出雕塑的误区——有感于当前雕塑的现状.美苑,1996(4):64.
参考文献:
“城雕显现出一种在当代城市文化中获得其存在意义上的态势,传统惯性的力量的要素逐渐被重组或消解,当代中国城雕已初步显现出现代城市文化归属感。”①城市雕塑,是城市美化的主要形式所在,具有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作用。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
建筑物的社会功能性之一就是提供给人类生存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对于城市雕塑来说,它的客观属性更多地被赋予精神内涵的品质,很多大型纪念性城市雕塑给予人们的并不比纪念性建筑少,在建筑所围合的某些公共交流空间中(如文化广场、城市广场等),建筑与雕塑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更显出一种互补关系:建筑为雕塑确定一个场所,而雕塑的精神则充盈了建筑围合的空间,各自为对方提供文化上的诠释。比起建筑来,雕塑的另一个特性是可移动性,室内的架上雕塑一旦移至室外,架上雕塑就可能成为城市雕塑,其个体文化性随之转化为社会文化性。因而城市雕塑必须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道德,其精神的辐射面常常会涉及周围的建筑,某些建筑因为雕塑的存在,而不得不做出退让,在互补的同时互为作用。建筑兼有使用功能和作为艺术形态的审美功能,雕塑通常因仅具有审美功能而归属于美术学科。当建筑空间结构的形态注重以形式美感来折射建筑的文化内涵时,建筑与雕塑就相差无几了。②由此可见,建筑更多地受到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的影响,而城市雕塑则更多的是影响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城市雕塑的特殊性,它必须与城市、建筑和空间构成以及与文化形态紧密相连。建筑与雕塑艺术都可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的再创作,所以,更应重视建筑与雕塑之间的互融性,彼此构成具有综合的视觉效果和历史、文化地域的特征。
对雕塑艺术语言的准确把握,对设计中的作品和置放的环境二者空间形象的直觉反映,并巧妙地融合,恰到好处地把握到一个切入点,这对环境中的雕塑主题设计成功与否是个关键。“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必须从空间环境出发,它不仅是为人们营造一道视觉艺术的风景线,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必须作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达到协调与统一。”③也就是说环境空间的结构性质,具备魅力的环境雕塑作品,不能脱离环境因素,必须使每一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于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艺术气息和整体环境的内在联系所带来的视觉美感,陶冶公众美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司徒兆光在创作《郭沫若》时,把铜像设计在30厘米的磨光贴面红色花岗岩石板上,远看仿佛摆在草地上。这也是考虑到故居的庭院环境,不宜置于高台上,考虑的是雕塑与观者之间的情感关系。这种潜在于客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街道的风貌。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环境雕塑与建筑、绿化共同创造出反映人们良好生活质量的生活环境,环境的艺术语言是朦胧、概括、象征性的。许正龙认为城市雕塑艺术对空间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正因如此,在雕塑的创作中他总是强调雕塑设计的隐喻性、象征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以期让人深思作品,反复琢磨,而非就事论事地表现某种单一的具体内容,以此增加环境与雕塑的可读性内容,通过材质美、手工美、肌理美、环境美的创造共同传达个体的、连续性的、有意味的设计意识。雕塑的艺术语言,可以是鲜明的、具体的。因此它能赋予环境以鲜明确切的思想性,用形象来突显环境的主题,这种显现不是简单肤浅的说明,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加以升华,创造并赋予艺术感染力。王克庆谈到创作《和平少女》在选择适合的环境时提到:作为城市室外雕塑,需紧密配合环境进行创作,不仅研究选点和作品的形体及姿态,还研究了日本长崎和平公园的光线节奏及人流视觉效果等方面的课题。为了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室内进行泥塑创作时,灯光照明尽量按照和平公园的环境的光线进行设计。安装之前我们要用小样探索光线的效果,最后才确定雕塑安装的方位……④城市雕塑比起建筑和环境艺术小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其完整的艺术性更容易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缓解现代城市的躁动不安,进行文化上的交融,以弥补建筑师在建筑作品的艺术创作中所受到的工程技术的约束。城市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构成,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城市越来越重视人工环境的建设和开发,环境建设与开发的优劣,其艺术性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城市雕塑则是评价指标的一个部分,雕塑与建筑同为人工材料筑成,但雕塑能够弱化现代材料的冷漠感,从纯艺术中提升出来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艺术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受到环境的制约。正所谓“环境制约雕塑,雕塑充实环境。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雕塑起着凝缩维系空间的作用,并作为人与环境交流的媒体”。⑤雕塑的尺度、色彩、材质、形体以及所表达语言的抽象或具象性,都与城市的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文化艺术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和雕塑忠实地记录了城市的这些特性,记录了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变和人工环境的兴衰。因此,城市雕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环境对它的认可。城市雕塑与环境如此紧密地结合,也是雕塑与环境独立个性的协调统一。雕塑的作用,从整体文化角度而言,是与其他社会行为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个体参与、社会承认的创作行为。因此,雕塑家的创作不应是对环境的强加,也不应是对历史概念和历史形式的重复。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在交流、实验中求变,在探索和继承中扩大视野,适应变化,使环境因雕塑而得到一个理想的定位。
注释:
①张坚.中国当代城市雕塑文化属性的理论思考.雕塑,1998(1):6.
②郭瑞本.雕塑·建筑·环境——论城市雕塑的整体和谐.雕塑,1997(4):6.
③于美成,邹广天,李大为.当代中国城市雕塑警言.雕塑,1998(2):7.
④王克庆.参加和平纪念像的创作体会.美术研究,1985(4):55.
⑤许正龙.走出雕塑的误区——有感于当前雕塑的现状.美苑,1996(4):64.
参考文献:
“城雕显现出一种在当代城市文化中获得其存在意义上的态势,传统惯性的力量的要素逐渐被重组或消解,当代中国城雕已初步显现出现代城市文化归属感。”①城市雕塑,是城市美化的主要形式所在,具有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作用。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
建筑物的社会功能性之一就是提供给人类生存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对于城市雕塑来说,它的客观属性更多地被赋予精神内涵的品质,很多大型纪念性城市雕塑给予人们的并不比纪念性建筑少,在建筑所围合的某些公共交流空间中(如文化广场、城市广场等),建筑与雕塑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更显出一种互补关系:建筑为雕塑确定一个场所,而雕塑的精神则充盈了建筑围合的空间,各自为对方提供文化上的诠释。比起建筑来,雕塑的另一个特性是可移动性,室内的架上雕塑一旦移至室外,架上雕塑就可能成为城市雕塑,其个体文化性随之转化为社会文化性。因而城市雕塑必须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道德,其精神的辐射面常常会涉及周围的建筑,某些建筑因为雕塑的存在,而不得不做出退让,在互补的同时互为作用。建筑兼有使用功能和作为艺术形态的审美功能,雕塑通常因仅具有审美功能而归属于美术学科。当建筑空间结构的形态注重以形式美感来折射建筑的文化内涵时,建筑与雕塑就相差无几了。②由此可见,建筑更多地受到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的影响,而城市雕塑则更多的是影响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城市雕塑的特殊性,它必须与城市、建筑和空间构成以及与文化形态紧密相连。建筑与雕塑艺术都可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的再创作,所以,更应重视建筑与雕塑之间的互融性,彼此构成具有综合的视觉效果和历史、文化地域的特征。
对雕塑艺术语言的准确把握,对设计中的作品和置放的环境二者空间形象的直觉反映,并巧妙地融合,恰到好处地把握到一个切入点,这对环境中的雕塑主题设计成功与否是个关键。“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必须从空间环境出发,它不仅是为人们营造一道视觉艺术的风景线,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必须作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达到协调与统一。”③也就是说环境空间的结构性质,具备魅力的环境雕塑作品,不能脱离环境因素,必须使每一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于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艺术气息和整体环境的内在联系所带来的视觉美感,陶冶公众美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司徒兆光在创作《郭沫若》时,把铜像设计在30厘米的磨光贴面红色花岗岩石板上,远看仿佛摆在草地上。这也是考虑到故居的庭院环境,不宜置于高台上,考虑的是雕塑与观者之间的情感关系。这种潜在于客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街道的风貌。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环境雕塑与建筑、绿化共同创造出反映人们良好生活质量的生活环境,环境的艺术语言是朦胧、概括、象征性的。许正龙认为城市雕塑艺术对空间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正因如此,在雕塑的创作中他总是强调雕塑设计的隐喻性、象征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以期让人深思作品,反复琢磨,而非就事论事地表现某种单一的具体内容,以此增加环境与雕塑的可读性内容,通过材质美、手工美、肌理美、环境美的创造共同传达个体的、连续性的、有意味的设计意识。雕塑的艺术语言,可以是鲜明的、具体的。因此它能赋予环境以鲜明确切的思想性,用形象来突显环境的主题,这种显现不是简单肤浅的说明,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加以升华,创造并赋予艺术感染力。王克庆谈到创作《和平少女》在选择适合的环境时提到:作为城市室外雕塑,需紧密配合环境进行创作,不仅研究选点和作品的形体及姿态,还研究了日本长崎和平公园的光线节奏及人流视觉效果等方面的课题。为了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室内进行泥塑创作时,灯光照明尽量按照和平公园的环境的光线进行设计。安装之前我们要用小样探索光线的效果,最后才确定雕塑安装的方位……④城市雕塑比起建筑和环境艺术小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其完整的艺术性更容易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缓解现代城市的躁动不安,进行文化上的交融,以弥补建筑师在建筑作品的艺术创作中所受到的工程技术的约束。城市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构成,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城市越来越重视人工环境的建设和开发,环境建设与开发的优劣,其艺术性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城市雕塑则是评价指标的一个部分,雕塑与建筑同为人工材料筑成,但雕塑能够弱化现代材料的冷漠感,从纯艺术中提升出来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艺术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受到环境的制约。正所谓“环境制约雕塑,雕塑充实环境。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雕塑起着凝缩维系空间的作用,并作为人与环境交流的媒体”。⑤雕塑的尺度、色彩、材质、形体以及所表达语言的抽象或具象性,都与城市的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文化艺术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和雕塑忠实地记录了城市的这些特性,记录了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变和人工环境的兴衰。因此,城市雕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环境对它的认可。城市雕塑与环境如此紧密地结合,也是雕塑与环境独立个性的协调统一。雕塑的作用,从整体文化角度而言,是与其他社会行为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个体参与、社会承认的创作行为。因此,雕塑家的创作不应是对环境的强加,也不应是对历史概念和历史形式的重复。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在交流、实验中求变,在探索和继承中扩大视野,适应变化,使环境因雕塑而得到一个理想的定位。
注释:
①张坚.中国当代城市雕塑文化属性的理论思考.雕塑,1998(1):6.
②郭瑞本.雕塑·建筑·环境——论城市雕塑的整体和谐.雕塑,1997(4):6.
③于美成,邹广天,李大为.当代中国城市雕塑警言.雕塑,1998(2):7.
④王克庆.参加和平纪念像的创作体会.美术研究,1985(4):55.
⑤许正龙.走出雕塑的误区——有感于当前雕塑的现状.美苑,1996(4):64.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中心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态系统却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体。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人工性。除了人这一主体之外,还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义生态系统观,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按照这种组成方式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在社会学中,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城市空间则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集合。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命系统,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动植物)。二是环境系统,包括次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广域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广域环境是在更大的范围上来说的环境,包括城市周边的郊区环境以及整个区域环境。这种组成形式严格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关系。在城市中,自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安排的,在人的干预下,城市生物种群单一,优势物种突出,群落结构简单,空间分布也受到人为的限制。
三、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规划
(一)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归根到底,城市生态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作为城市中的主体,在生态规划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主体——人来展开各种规划措施。城市生态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又集中体现在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宗旨,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J].华中建筑,1997.
[2]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Abstract: the landscape urban concept is to its survival,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human thinking, its purpose is to pursue the harmony of man, nature and city. Shanshui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hall comply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feng shui theory and landscape concept, constitute elements inclu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artifici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elements in a collection. Combined with example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concept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landscap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mbining.
Key words: landscape tow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spat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城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的同时危机突显,很多小城镇的发展建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加剧了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失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应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在生态规划基础上建立生态城镇,开创小城镇发展新格局,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山水城镇空间概念
1、山水城镇
山水观念与意识影响了我国传统城市格局,大到城市,小到建筑,都十分讲究选址、布局与周边山水环境的联系,长久以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城市文化景观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除了由“地景”和“聚落”共同构成的图底关系外,还包括了人工环境和自然山水在空间结构中表现出的对景与借景的构图关系,这是我国传统城市文化景观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城市的重要表征,也是我们过去的工作中所忽视的。
近年来,山水城市的概念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进而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实践,山水城市理论得到了不断地扩大与深化。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虽然名字不同但内涵却是相似的,提倡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以城市为代表的人工环境与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居环境。
2、城镇空间构成及分类
城镇空间是城镇中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具体而言指城镇内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所能直观感受到的空间,它是城镇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部分,是城镇的魅力所在。
城镇空间的客观形象是通过人的感官,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意向,也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城镇形象。因此城镇空间的五个要素就是一种对城镇空间基本形态的分类:道路、边缘、区域、节点、标志。
2.1道路
大多数人是通过在城镇的大小街道、小巷或步行过程中使用和体验城镇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类城镇空间。
2.2边缘
边缘是指两个不同区域之间形成的一条边,它不一定是一条道路的立面。有时从城镇的某一点,透过郊区的田野观看城市,也能看到这种边缘。
2.3区域
区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城镇区域,人们在其中活动能得到与其它城镇地段明显的不同感受。
2.4节点
节点是指城镇中的广场或道路的交叉口,或河道方向转变处等非线型空间。在城镇的入口处或者城镇人流聚集的核心往往会出现典型空间。
2.5标志
它是人们感受和识别城镇的重要参照物。它可能是城镇中的电视塔或有特征的山,或是城镇中极有特征的建筑或群体。标志可以使高大的或者矮小的,它能引起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记忆和回想,或者是对一个区域或街道产生深刻的印象和留恋。
二、山水城镇建设的思想基础
1、山水城镇与古代城镇规划思想
我国山水城镇的规划主要受到以下礼制思想的影响。《周礼》的礼制思想。《周礼》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一部全面、深刻地影响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理论著作。在哲学方面,追求阴阳刚柔对比、“五行”变化的空间序列;在政治制度方面,充分表现封建国家秩序的等级性、社会的程式化;在文化、美学观念方面,以形象、色彩等空间环境要素传输礼制思想,强烈影响人的心理;在伦理、民俗观念方面,以造就天地、自然、祖宗的显赫地位,作为沟通人与人感情的最高联系纽带,在城市中广泛体现出礼乐伦理思想。受此影响,也为山水城镇理念的提出提供了建设性的的规划理念依据。
2、风水格局与景观
以上的风水格局,形成了基址周围环境良好的景观:以主山、少祖山、祖山为基址的背景和衬托,形成多层次的立体轮廓线,增加了风景的深度和层次感;以河流、水面为基址的前景,形成开阔平远的视野;以案山、朝山为基址的对景、借景,形成基址前方远景的构图中心;以水口山为障景,使基址内外有所隔离,形成空间对比,使人进入基址后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作为风水地形之补充的人工建筑物(如风水塔、楼阁、牌坊、桥梁等),经常是环境的标志物、控制点、视线焦点和构图中心。
3、风水格局与生态环境
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看,风水的基址选择这样一种较为封闭的空间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和良好的局部小气候的: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北来的寒流;面水可以面迎夏日南来之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的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运交通及生活、灌溉用水,且有利于养殖;缓坡可以避免淹涝之灾;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三、基于生态环境整合的空间结构布局
1、总体空间布局
1.1遵循生态原则,逐步改变沿巫水河建房的模式;清出沿河用地,建设沿河绿带;结合城镇的组团布局,严格保护周围自然山地,使城镇的发展始终融合在生态环境中;结合花卉苗木基地布置以林木为主的生态林带,形成与城镇空间布局相融合的生态网络。
1.2遵循适度紧凑集中和有机疏松相结合的原则,组团内部集中发展,组团之间以绿地为纽带有机组合;居住与工业相对集中,形成新的布局结构。高效建设和使用有限的城市基础设施,节约土地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在保持城镇空间紧凑集中的同时保持组团之间的绿色空间,形成城市建设区与农田、绿地和水体等生态要素间隔相嵌的空间肌理。
2、遵循用地布局结构最优化的原则
以旧城改造为契机,重新整合用地布局与用地结构。老城区采用“退二进三”的原则进行用地置换,搬迁出不适合在老城区发展的企事业,增大老城区的道路交通用地、商业服务设施、教育文化设施等用地比例,保障城市各项功能的有效运转。对置换出的用地,应结合土地的级差地价进行用地性质、绿化指标和基础设施配置等控制性指标的规划,为用地的再次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减少投资风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3、遵循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优先发展的原则
改善道路系统,扩展多种交通模式。以现有道路网和交通设施为基础,理顺城市道路网骨架,明确道路分工,增加道路交通用地和对外交通设施用地。完善步行交通系统的建设,并将这些支路纳入总体规划设计范围,这样的步行系统将大大缓和机动车道上的人车矛盾。建立功能完善、主次分明、管理先进并具有安全、快捷、高效、经济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带动城市空间扩展。
4、遵循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原则
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统一考虑城乡建设与生态空间(河湖水系、生态林地、农田)的协调发展;统一建设用地分类,加强对城乡用地的建设管理。
四、强化山水格局,营建山水城镇
下面以某山水城镇为例
1、城镇特色
该镇境内有两条重要的常年性河流,河面开阔,一般为200~500米。一条河流经香水、西坪,在该镇区南2.5公里外汇入另一条河流,经九岭而南下,形成相互环绕的特殊景致。镇域内动植物资源多样,山川秀美,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上的重要景点,也是九寨沟——黄龙旅游主环线上的一个重要分支景点。该镇区内人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保留有许多古代名人的遗物,为该镇平添了不少古镇色彩。
2、城镇性质
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以某古代著名诗人故里风景名胜区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为载体的山水园林历史文化名镇 ,以该文化旅游与生态型城镇休闲度假为发展主题,是该市重要的旅游经济开发区。
规划突出与古代文化内涵吻合的自然山水与文化特色,强调城乡旅游环境资源的整合。
3、城镇形态
城镇形态是城镇物质实体的地域投影,是城镇自身动态发展与其所处地域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形态与城镇结构相辅相成。
针对该镇用地条件、城镇结构以及城镇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规划采用的是团聚状城镇形态,符合青莲实际,有利于烘托该城镇效应, 节约市政投入,并能体现山水格局。
规划以建立面向全国的古代文化景区和生态型城镇休闲度假区为目的,顺应城镇发展客观规律,形成整体集聚,紧凑的城镇区与广阔的地景相融的空间结构模式,其优点是:有利于塑造山水城镇整体形象,创造城镇环境特色;功能明确,方便生产生活;景区内旅游线路体系化生态品质良好,公共空间网络完整,利于建立生态城镇总体格局。
规划确定利用该镇的两条江水,结合该城镇山水格局,形成三水城中穿越,城中有绿、绿中建城的结构形态。利用南北主干道规划城镇近远期建设用地,以南为近期建设用地,以北为远期建设用地。由于规划用地范围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规划引江水进入镇区,同时联系和结合该镇的小溪,形成具有小城特色的城中水系,以溪流为依托,两侧各留出15~20米宽绿带,形成城镇绿化主环,沿线布置行政、商业、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广场用地,构筑集公共活动环境、旅游线路、古文化场景展示、城镇景观建设于一体的复合山水城镇回廊。
五、结束语
该地区的山地城镇具有独特的山水特征,规划设计中在巩固城镇山水特征的基础上,适时正确地引入生态理念指导城镇用地布局,无疑将会使之更具特色和内涵。而且山地城镇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和自然生态特点决定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以及空间形态结构,具有自身的规律性以及规划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该地区的山地城镇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生态理念必须融入城镇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当中。山地城镇的建设必须吸取大中城市发展的经验,实现城镇发展模式的合理跨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