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06 09:30: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经济建设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建设概念

篇1

景观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出现在西方等发达国家,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如英国在1863年就有了景观建筑设计的理念,而在我国,建筑建筑设计的兴盛,只有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的一段历史,而在现在将其提上议事日程并引起重视的,是源自遍地开花的广场、市政道路、城市公园的建设以及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提高其楼盘品味而推崇的景观建筑设计。

可是现在,人们对于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有许多误解,以为就是修一些宽阔的、有绿化的道路,或者在城市广场上立个雕塑、设个喷泉、搞一片绿化等等。产生这些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真正理解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忽视了它同时也是一门科学。首先,如果我们要认识它,就需要科学的分析土地、认识土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和恢复,如此,才能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然而,我们现在来单独定义"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而我们常常接触到的"景观建筑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这里的环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并应该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具体的景观建筑设计,它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因此,这里景观建筑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它们两者的有效统一体。因此,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他的工作是以景观设计为主体,他所要解决的是一切有关户外空间设计中的问题,比如户外空间中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植物、建筑与人、人与植物等关系问题,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同周围的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生活生命的地球和谐共处,并且在其过程中要考虑历史和文化的继承性。而这明显的不同于建筑师设计时仅仅考虑建筑单体的设计。

我们在理解景观建筑设计时还应该区分好它和园林规划及设计概念的区别,如果我们将景观设计同“园林规划及设计”、或者“造园”混为一谈,这种理解会过于狭隘,景观不仅仅是大广场上的花园或开发出来的风景旅游区(当然也包括产生的园林及园林建筑等),景观是不同尺度的大的综合体,包括的建筑、道路系统、生态系统等,其实质是土地的概念。确实,"景观建筑设计"最早是从设计漂亮的园林和花园衍生而来的,但这个专业发展至今,早已跳出传统"园林设计"的小圈子,而逐步延伸到设计大众的公园、绿地系统、城市,现在甚至已发展到区域景观设计、沿高速公路沿江地带的景观设计、国土及地球景观设计。因此景观建筑设计

本质上应是在不同尺度的土地上,建立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比较园林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的多,这也是这二者的主要区别。

前面提到了景观建筑设计的一些主要内容,但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它,还是要进行一些较为详细的介绍。景观建筑设计包括那些内容,这根据我们研究它的出发点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而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的景观建筑设计,通常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国外将景观建筑设计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类,这也为将来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评价景观建筑设计的标准。一般认为,景观评价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从规划设计角度来看,评价景观设计的好坏,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的是其是否解决了功能,氛围等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融洽等等。而从总的大局来看,要看设计解决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的效果。

篇2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49-0111-02

前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现阶段,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关注对低碳生活的追求。在城市建设的设计工作当中,建筑设计师肩负着引领低碳生活的重要责任,其设计理念是实现建筑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建筑设计质量、品味和格调实现的关键。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高能耗的建筑设计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建筑设计中必须要实现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建筑整体环境和功能上的最优化,以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低碳建筑概念

低碳建筑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基础之上,在21世纪又提出了低碳建筑这一新的概念,从内容上来看包括了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主要内涵,只是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低碳建筑,实际上是指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范围之内,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施工和建筑的运行、拆除等整个阶段,能源消耗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的建筑。从本质上来讲,低碳建筑是节能建筑概念的延伸,但是与建筑节能又具有一定的区别,低碳建筑是以提高需求终端的能源利用率为目标,其节能减排的实现有一个约定的基准线,且这一基准线是历史某一时间节点的实际排放量,要求未来的减排目标必须要低于这一基准线。

2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原则

2.1环境友好型原则

低碳建筑要求在其规划设计阶段要切实的考虑到与自然环境友好共存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合理自然通风和日照等,尽可能的保留原来场地中的自然环境;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的选取当地的材料,且在施工建设阶段要对场地内的乡土植物进行必要的保护,且减少在自然环境对废弃物的排放。

2.2低能耗原则

从低碳建筑的概念可以看出,低碳理念是贯穿于建筑的整个全生命周期过程当中的,具体表现在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维护阶段,在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方面要充分的考虑到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和降低能源消耗;另外,还要对自然界中的太阳能、风能等可持续能源进行应用,为建筑提供必需的能源供应。

2.3居住空间舒适性原则

大力倡导低碳建筑,不仅仅只是为了实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更主要的目的是对人们生活的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因此在对低碳建筑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要对热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和光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考量,保证自然环境的亲和性,实现自然环境的高清新性和融合性。

3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途径探索

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的设计、构造形式、长期使用等环节中,对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等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同时重视建筑的易拆性和资源节约等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探索:

3.1建设形式与地区条件统一

建筑形式的合理,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而且还能够与建筑地区的降水量和温湿度条件相结合形成可再生的循环环境系统。光和热是气候因素中两大最基本的要素,其在建筑当中的直接体现就是窗户的采光作用,因此在对低碳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在标准采光条件得以满足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选择较小的窗墙,并且配合铝制窗框或者隔热玻璃等设备材料,以实现减少废气的释放量。另外,建筑遮阳散热的方式也要合理适度。具体的遮阳散热方式包括了很多种类,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例如利用植物遮挡阳光和吸收热量、建筑物之间相互遮挡、设置人工遮阳构件等,一方面能够使建筑表体对外部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提高,另一方面还能够为建筑的内部空间提供较为通畅的气候回流循环环境。

3.2建筑材料的选择

3.2.1绿色材料的选取

在建筑施工和装修等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的生产和使用等环节当中,都会对环境的改变和能源消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混凝土材料会散发出一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氡气,而人造板材中又会挥发出大量的甲醛,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所使用的水泥会造成较大的能耗,在拆除之后的废弃物处理方面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低碳建筑设计要尽量选取绿色材料。例如,在黄土高原地区,生土材料主要是对黄土进行直接的加工,并在其中混入了麦草和芦苇等,能够有效的避免建筑结构出现开裂的问题;而且,从生土结构建筑来看,其施工方法十分简便、取材容易、能源消耗较低、适合长期使用;以土坯砖为例,其制作成本仅仅是混凝土的20%,但在维护结构上面却与混凝土具有相同的效果,甚至比混凝土的效果更好,且土坯可以被反复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2.2提高材料利用率

在对低碳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材料资源节约设计进行重点把握,争取实现材料利用率的最大化,并且从建筑垃圾的减排方面着手,最大程度的避免材料的浪费。①要保证建筑设计和室内室内设计的一体化,尽量减少建筑结构要素,以减少材料的损失;②对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进行全方面的掌握,结合建筑设计的实际来发挥出不同材料的优势;③尽量选择低碳、节能、环保的新型建材,如自身重量较轻,且具有可再生性的钢结构构件,减少废弃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3.3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建筑墙体的保温性能是影响建筑节能指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众多国家建筑节能开发工作中的重点,其墙体的颜色、构造方式等都会对建筑的能耗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例如,在屋面的节能设计和构建当中,采用屋面绿化和墙体垂直绿化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增加建筑的保温设计;同时,水分的蒸发还可以对空气环境进行净化,对建筑的室内温度进行有效的调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4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在对低碳建筑进行高度节能设计的同时,还应该对其能源利用方式进行优化,重视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对可再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建筑的能源消耗存在地区差异性,因此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能源利用方式,例如北方城市建筑设计要考虑保温层的设计;同时还要对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进行考量,以满足建筑和环境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面临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且低碳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核心思想,要求在建设设计的各个环节当中都必须坚持低碳的原则,通过选择绿色建材、提高材料和建筑空间利用率、利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注重建设形势与地区环境相统一等途径来对实现低碳建筑的设计,并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让人们切实的感受到低碳建筑所带来的实际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加和.试析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242.

[2]彭娟.如何应对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J].门窗,2014,11:242+247.

[3]王飞,周海源.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策略探讨[J].四川水泥,2015,04:269.

[4]刘晓东,毕克新.基于低碳创新系统的我国建筑设计突破性创新模式研究[J].华中建筑,2015,06:60~62.

篇3

1 无障碍设计概念

广义的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是为适应大众的需求而设计的产品,能方便的为人使用,同样也适应于残疾人。建筑及环境的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是自身残疾的美国建筑家罗纳德梅斯(RonadL.Mace)在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无论残障与否,无论残障的程度和状态如何,任何人均能便捷使用的制品和环境设计。所指对象小到个人生活的身边物品,大至城市环境、包括一切人工制品。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和儿童,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1]

2 无障碍设计基本原则

日常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对此应当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空间环境。空间环境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行人对所去之处,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毫无障碍地通行,不能因为某种形式或程度的残疾而被剥夺参与和利用建筑环境的权利,或不能与他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为此应遵循以下七项基本指导原则。

2.1 可及性原则

能使人方便地感知、到达、进入及使用环境设施,并对环境施加作用与影响,以完成自己的行为和目的。可及性包含三方面含义:可感知性、可到达性及可操作性。可及性是无障碍设计最基本的原则。

2.2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建筑师不容忽视的一个设计上的功能元素。无障碍设计的对象对环境的感知力较差,有时难以客服某种障碍,易发生危险,因此需要从环境设计方面给予弥补,使其安全使用。

2.3 适用性原则

建筑及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目的是为所有人都能使用,这是面向全体公众改善人工环境的重要原则。无障碍设施在考虑特殊人群的同时,也要考虑健全人的使用,设计师应作出适宜的决策,不能偏重于某一类人群而对其他适用人群造成伤害。

2.4 系统性原则

无障碍设计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不能局限于某个局部,关键是系统化、体系化,达到建筑环境的全面无障碍,要求建筑师持有动态、系统的观点进行设计,适时地形成点、线、面、体的动态空间网络,实现全面的无障碍环境。

2.5 自立性原则

通过为有障碍的人提供必要的辅具和便于活动的空间,帮助其提高自身的机能去适应环境,使他们能够独立行动,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并形成精神上的自立。

2.6 开放性原则

人际交往是与社会发生联系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这对于残疾人尤为重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残疾人满足了基本生理无障碍需求后,需要广泛的人际交往以满足自身对精神、心理及信息的需求,开放的无障碍空间有助于这一需求的实现。

2.7 舒适与艺术性原则

无障碍设施不仅要便于使用,同时应具备美感与舒适,优秀的无障碍设计不能局限于功能要求,还应是丰富多彩的空间设计。

3 无障碍设计的对象人群分析

3.1 残疾人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残疾为:任何以人类正常的方式或在正常范围内进行某种活动的能力受限或缺乏(由损伤造成)。根据1975年第30次联合国大会提出并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宣言》的规定,残疾人是指那些具有先天性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身体某些部位中的功能或精神方面的能力不健全,对于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完全不能或是一部分不能料理的人。

根据国际社会提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在1987年,我国首次确定了残疾人的定义,并写入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原文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2]在研究无障碍设计时必须明确下列概念:

残疾(Disability):定义同上。

伤残(Impairment):从病理学的概念上来定义,身体或精神的某一部分的损伤或失去机能,且持久不能恢复的叫伤残。

残障(Deformity):由于残疾而使某人处于某种不利地位,以致限制或阻碍该人发挥其根据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因素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或与他人同等程度地参与群体正常生活。

障碍(Handicap):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障碍是由于自身的伤残或失能,或者外界环境的制约,而失去或限制其发挥参与群体正常生活的作用,特别是参与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功能障碍。其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障碍,例如:盲人看不到红绿灯,是由于自身的视觉残疾;另一方面是外界环境的障碍,例如建筑入口的旋转门、曲形栅栏、高台阶等是轮椅者的障碍。

3.2 残疾人的分类

世界各国对残疾人的判定标准不同,因此划分残疾的类别也存在差异。美国根据残疾人生理缺陷的具体部位和心智不健全的特征,将其分为:智力落后、重听、聋、语言障碍、重度情感紊乱、畸形损害(包括肢体伤残、侏儒症)、其他健康损害、又聋又哑、多重障碍和特殊学习困难;日本则把残疾人分为8类,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落后、肢体缺陷、病弱、精神和情感障碍、语言障碍、多重障碍。

我国根据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将残疾人分为5类,分别为:视觉残疾、听力和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对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残疾人,另列为综合残疾。

2006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如图1所示。此次调查与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最大特点是:肢体残疾人数量超过了听力和言语类残疾人的数量,达到2400多万,占到所有残疾人数量的将近30%。(数据来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公报)[3]

图1 各类残疾人数量占总残疾人数比例

4 结论与建议

总体而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内容已经由单纯的物质环境建设推进到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建设。无障碍设计满足的是残障人士最低物质环境需求,以弥补“通常”环境设计都是围绕着正常人需求而带来的制约与不足。然而,实践证明,早期的无障碍设计有其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无障碍设计不仅在服务对象上发生了改变,而且特殊需求人士具体的需求点和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无障碍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也应作出相应改变。无障碍设计由于主要考虑如何独立解决残障人士的问题,因此应将建筑及环境的无障碍性、实用性及美学需要共同考虑,同时满足残障人士和非残障人士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1.引言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作为人类的认知工具,被人类用来建构抽象范畴的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科技论文,事件结构。(Ungerer&Schmid, 2007:114-126) 隐喻的功能是借助熟悉和具体的概念来表达、或者解释一些抽象的概念。

语言学家对经济语篇中的隐喻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隐喻在经济领域普遍存在。吴恩峰和全晓云(2007)在研究中发现:在以经济认知域为目标域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交通”隐喻概念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陆路、水路和航空三个子系统。在“经济是交通”概念隐喻中,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是抽象概念,而交通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包括空间,运动等概念。通过隐喻这一认知工具,抽象领域经济可以通过交通域的空间、运动等具体概念构建。例如,实业创业走到十字路口,央行加力踩刹车,大唐电信驶入快车道。

本文拟根据当代隐喻理论,对 “经济是交通”隐喻的映射结构作探讨。我们采用的语料来自于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金融时报》的经济报道标题。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概念隐喻“经济是交通”的映射机制是什么?

2.理论基础

2.1事件结构隐喻

莱考夫和他的学生(1993:15-18)总结了事件结构的一般规律:事件结构的不同方面,包括一些概念,比如状态、变化、过程、行动、原因、目的、方式都被隐喻成空间、运动和力量。科技论文,事件结构。一般的映射过程如下:

目标域:事件

源域:空间

状态是位置。

变化是运动。

原因是力量。

行动是自动驱动的运动。

目的是目的地。

方式是路径。

困难是运动中的障碍。

预期进展是旅游计划。

外部事件是运动的实体。

长期有目的的活动是旅程。

上述隐喻结构表明了,一些常见的抽象概念如:时间,状态,变化,原因,行动,目的和方式可以借助隐喻来建构。

2.2蕴含层次

莱考夫(1993:18-20)提出,各种隐喻映射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它们有时以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低一级的映射包含于高一级的映射中。下面的例子显示了三个层次。

层次一:事件结构隐喻

层次二:有目的的生活是旅程。

层次三:事业是旅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