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09:30: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成人教育伦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成人教育目标设置过程中,需要谋求帮助成人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成人教育不能单纯地依照“当前取向”,即只是满足于帮助成人解决当前的各种问题;更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中确立未来取向,即注重对前瞻性知识的强调,更为看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受教育者获取完备的知识,得以持续发展。
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知识社会是世界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社会中,原本人们较为看重的学历与证书变得无关紧要,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则成为社会发展最为看重的要素。对此,成人教育也需要实现转变,需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完备性,注重成人能力的塑造。对于成人来说,单纯的勤奋好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而需要在具备完备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包括自学与自修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做人做事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等等。
实际上,早在1979年,罗马俱乐部就曾形成一份题目为《学无止境》的报告。这份报告强调:现代社会发展日益增速,成人的继续社会化就需要注重两方面:一是“维持性学习”,这种学习主要是对以往的发展进行审视、对当下的变革予以适应;二是“创造性学习”,这种学习则是面向未来变革的学习。与第一种学习相比,创造性学习集中表现在前瞻性与主体性两个方面,即成人教育不能仅仅注重对以往落伍知识的学习,而是应当看重“如何学习”。因此,成人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不仅仅需要在特定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还需要人们对相关专业以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予以了解,乃至于融会贯通。这是因为21世纪的发展是综合、平衡、全面的发展,所以,成人教育则需要依照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谋求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以及国际化的人才。对此,成人教育机构要把握机遇,积极实现自我变革,使得人才培养模式不再受限于专业结构,不再停留在静态的知识学习或者职业技能的训练之上,而是从终身学习、开拓进取、创新实践等角度,深度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强调道德素养的提升与人文关怀
成人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受教育者伦理道德素养的提升,并强化对其的人文关怀,以消除现有教育目标中的片面化色彩。对于成人受教育者来说,他们在接受成人教育时,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学生,还是一个正在工作、生活的社会成员,因此,就需要注重自我伦理道德素养的有效提升。
教育哲学家彼得斯·谢弗勒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目标与伦理目标,其中,认知目标着重于对“受过教育的人”的培养。“受过教育的人”应当具备以下特征: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来说,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门技能,还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以概念图式为主要表现形式;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说,应当掌握大量充满活力的认识,这些充满活力的知识够使得受教育者形成较高的推理能力,继而对个体的信仰、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从价值准则的角度来看,在面临不同类型思维方式时,应当信奉特定的价值准则:最为重要的,“受过教育的人”应当具备认知透视力,即在看待各种事物时避免狭隘眼光的存在,充分意识到各种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但是,彼得斯·谢弗勒认为,教育目标不仅仅局限在认知领域,还要强调其道德教化性,彰显教育的道德教化价值,从而培养一个具备健全人格、拥有特定道德性格的成人。与之相类似,伦理学也十分强调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中的伦理道德性,认为幸福至善既是个体的“善”,又是社会的“善”,是个体与社会共同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假如成人在接受教育时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无法辨清是非善恶,那么其能力越强越会给他人造成越大的伤害。
成人教育在强调受教育者伦理道德素养提升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引导个体不断提升自我道德水平、升华自我人生境界。实际上,一个确立终身学习信念的人,不仅仅只是注重自我知识素养的提升,还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社会上拥有自我的特定身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由此也积累着特定领域的经验、知识、文化素养等,进而对其人生态度、个性发展以及未来方向的抉择产生影响。对此,成人教育对人文关怀的强调,不仅仅是提高个体对未来世界的认知水平,还要努力提高其人生境界,引导个体实现知识人与高级道德人的有机统一。
(三)扩大成人教育的社会覆盖面
学习、全民化学习的必要性出发,对知识学习重新定义,从知识经验的反思学习、个人主义危机下的学习以及责任伦理学习几个方
面论述了风险社会理论下成人教育的新内涵。继而从“使能”角色和“经纪人”角色论述了风险社会中成人教育的新使命。最后,在
国家提倡的终生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政策指引下,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从反思学习、品德学习以及社群学习等角度提出了成人
教育的新要求。
[关键词]风险社会理论成人教育新要求
[作者简介]皇甫伟(1980-),男,河南商丘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及课程
与教学论;金朋荪(1954-),男,北京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及课程与教学论。
(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69-02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
1986年发生事故以后,学者们就开始
十分关心由现代技术失误所引起的巨大风险。2011年日本福
岛核电站事故对全球造成的影响更预示着全球风险社会的到
来。全球风险社会的概念自
Beck在
1986年提出后,学术界就
一直在热烈讨论着与之相关的议题。成人教育被视为国家社会
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社会建设,不论是个人所需,还是社会进步所
需,都需要通过成人教育来补充实现。成人教育的走向如何,首
先需要探究社会发展的趋势与状况,相比较后现代、后工业社会
的提法,Beck的风险社会理论(risk
society)是比较能够解释当
今社会形势面貌的。风险社会,顾名思义就是指社会中充满了
许多的风险,风险社会的来临,让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个人、
群体、种族、国家在当今社会里都应该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
本文以此为基础,从风险社会的角度论述成人教育的必要性,同
时寻求它对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一、风险社会理论下成人教育的新内涵
从
Beck的风险社会理论寻求成人教育的启示,首先需要了
解
Beck对现代化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当前社会是第一现代工
业社会后的第二现代,认为没有一种学习是可以持续不变有效
的,所以人们需要随着时间进程的演进而不断学习。风险社会
的成人为应对风险社会的来临,首要任务就是要认清学习是人
之必需。风险社会要求个人需要有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对环
境也要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所以需要个人积极地学习,永不停
止地学习。另外,在风险社会里,不只是弱势者需要学习,全体
人民都需要继续学习。因此,成人教育必须要突破以往的救残
补缺式的社会福利式或者社会救助式的学习方式,需要所有人
一起去创造一个共同解决问题的网络。
第二现代社会的学习内容,首先来自于对知识和经验的反
思,不仅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反思,对实践经验的学习也需要
反思。因为,第二现代社会的风险依附于实践知识的更新,所
以,理论学习必须与经验学习相结合。另外,面对高科技与生态
环境等风险,成人还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从不同方面了解
各种风险议题的内涵,从不同的观点中解读与诠释,进而建构自
己的风险认知体系。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
个人化,个人主义化的危机使得成人教育工作需要把原本属于
私领域的内容、与个人相关的生命重大事件等内容也纳入到成
人教育范畴。最后,成人教育还要提升艺术教育和精神教育的
课程,提升个人的能力与品德,以帮助个人学会更有品位地生
活,学会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任何的知识理论是可以独霸
一世的,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学习标准、固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风
险社会更强调人们灵活应变的知识与能力。
二、风险社会中成人教育的新使命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人们只有投入社群,方能有真正的习
得,认为社会需要有一个协调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公共领域
机制,让各个不同的群体可以相互对话、达成共识,同时,还需要
通过所隶属的团体进行对话以求共识顺利达成。因而,为了培
育公民的积极参与,促进社会改革,成人教育的工作重点就是要
营造多样化的学习社群,让民众终生可以通过社群来学习,培养
他们适应社会风险所需的品德与能力。由此,我们可以从两种
视角来看成人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一)“使能”角色
1.充实相关知识。面对高科技与生态环境的风险,成人学
习内容更多应是与高科技与生态环境等相关的知识。目前,民
众所掌握的知识许多只是与生活相关的常识,而对于高科技与
生态环境等相关知识内容并不是很清楚,但应对风险的智慧更
多来自于风险知识的拥有,绝非个体经验所能察觉到的,若只限
于个体实际生活经验所得,恐怕会导致陷入危机而不自知。所
以,成人教育需要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场所,使人
们了解到相关方面的知识。人们还需要注意的是“风险无专
家”,因为目前所知并不完全可靠,专家的观点也不完全是正确
的。诚如
Brookfield所言,成人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民众
质疑、解读、批判社会文化中习以为常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除了风险相关的知识外,人们还应该要知道的是一些程序、
行政方面的知识,比如在社群中如何参与讨论,进行风险分析,
作为决策的参与者,能迅速在知晓背景的前提下分析出政治经
济的基础、科技决策的正当性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也就是说,
知识必须与经验对话,通过讨论为成人提供思考以及协调知识
经验的机会。成人教育所要做的就是要让人们有机会更多地了
解相关知识,希望所有的参与者都能根据已有的信息知识和理
性来应对有争议的问题,形成自己清晰的理解。
所以,在全球风险社会里,人们需要把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大
环境相联系,教育的内容不仅需包含个人日常生活的私领域内
容,还需要关注社会公共领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众更充
分地理解全球性或全国性政治经济危机的结构,明晰科技与生
态环境的风险,也才能真正参与到公共事务决策和监督过程中
去,充分掌握自己的决策权力。
2.促进社群动能。Beck提出民间“次政治”团体的原因主
要是对正式官方组织的不信任。但次政府作为自行组织的团
体,其参与运作者主要是拥有个人主义意识的个体,个人要与他
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不那么容易,这便是个人主义所带来的负面
影响。然而,危机就是转机,个人主义化的另一方面,能促成人
们创造新关系,学会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的契机。虽然组
成成员拥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但这正是成人教育所要做的,
即培养真正有独立意识的个人。成人教育所要扮演的角色,便
是要在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中介团体中,促进
社群的动能。在社会的基层,如小区、工厂、部落、社团、学校中
创造个人参与式的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引起社会变革,促进全社
会共同学习。
(二)“经纪人”角色
风险社会的来临,使人们所遇到的困境成为一种集体性或
公共性的问题,所以需要重新创造出一个公共范畴的社会来解
决这个问题。要求人们除了学习个别行动能力以外,还需要学
习合作行动的能力。所以,成人教育要汇聚不同个人或不同团
体的关注焦点,以期共同面对社会的难题。也就是说在各个不
同群体间,人们仍然需要有合作行动的能力,所以,在“使能”角
色之外,成人教育还需扮演的是“经纪人”角色,即要促进各个团
体能相互协调、沟通,能一起创造一个共同解决问题的网络。如
前所述,就是要把亲朋、邻里、志愿性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公共性
的文化教育机构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精细有机的沟通网络。
三、风险社会对成人学习的新要求
时代的变迁使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众多学者提出,当今社
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里明确提出终身教育这一学习型社会
目标。可见,政府也希望能借助政策的推动,促使中国社会成为
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希望给人们提供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机
会,使人们在面临时代转变带来的不确定风险时,能依赖终身学
习社会里所习得的知识与能力,适应新时代的生活,促使社会更
加稳定和谐地发展。
从风险理论中“以学习激发学习从而不断学习”的提法我们
也能看到风险社会理论对终身学习的重视。因为现代化持续不
断地快速发展,使现今社会面临种种威胁,在充满威胁的进程
里,问题会不断出现,所以我们也需要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
式。然而,人类的理性并不是万能的,所得出的解决之道,当然
也会有局限。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有一种更宽广的态度
与胸怀,需要更谦卑地生活,不能只依靠知识,还需要有爱心。
人们除了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学习不同的知识以外,还需
要有包容、谦卑、积极面对未知的态度。所以,在成人教育过程
中,我们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人们的爱心,培养
人们拥有良好的品格与德性,这也是家长教育下一代所必需的
一种思想态度,不应该只看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更重视品德的
培养。
总结
Beck的风险社会理论对成人学习的启示,有以下两点
最为值得关注。
第一,重视反思学习,强调品德。风险社会的危机,归根到
底是工业社会过度自信所致,也可说成是人类的过于自信。危
机的出现,使人们要开始反思,不只是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反
思,还要对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行反思。所以风险社会的来临,愈
发凸显出反思学习的重要。正因为反思,让我们看到了所学知
识并不完全正确,也让我们认识到学习的重点应从知识能力的
培养转为对品德形成的重视。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科技决策
所及的影响甚大,使人在决策时,需要有一种为自己、为他人、为
下一代负责任的态度,稍有不慎便可能会引起很大的社会灾
难。所以成人学习的重点,不应只是学识上的增长,更多需要培
养他们的爱心以及社会责任感。
第二,学会在集体中学习。虽然现今社会很重视个人的独
立性,但个人的全面发展,却离不开与他人共同相处,因为品德
的培养最后也必须通过社群集体才能最终实现。通过协调与人
接触,与人相处时所产生摩擦,才能更好地塑造出关爱他人,
1.1基准课程教学层次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成人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达到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其课程属于基本阶段英语课程。
1.2学位英语教学层次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在完成医学成人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在达到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及应试能力,顺利通过成人学位英语三级考试,并尽可能取得良好成绩。其课程属于提高阶段英语课程。
1.3专业英语教学层次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今后从事医学领域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将有利于其实际工作,也为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或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下基础。该课程属于拓展阶段英语课程。
2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医学成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汉互译能力和初步的听力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为此,成人学位英语三级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重点是考核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熟练程度。这里重点讨论学位英语教学层次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实行传统的面授教学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即在校的面授课程和计算机上的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面授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学时,面授课程应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内容,综合语言功能,把讲解词句、结构难点以及英语三级学位辅导内容等语言形式放在面授课程的重要位置上,并把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渗透在每次在学校里面授课的内容当中,以便让学生能够抓住并掌握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动因素,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分析,从他们的思想及语言表达中抓住信息反馈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的薄弱点并做进一步的加强。在课堂上无论从课文的朗读到词语的讲解,尽量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锻炼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尽快提升他们的英语能力和水平。网络学习内容主要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操练,也是面授课堂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每学期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网络课程训练,其英语学习任务占英语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学时。网络学习内容对应教学大纲中的单元内容和三级水平考试内容,学生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并认真完成网上布置的单元作业,并且在网络上完成每一单元的测试题目,最终完成规定的网络学习任务。
3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3.1医学成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整理并制作出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的大学英语完整课件,包括大学英语1~4册每课授课要点、语法结构、词汇用法、难句分析及精彩、优美、实用的句式等。以确保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即使授课教师发生改变,但授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及学生的运用仍能得到不间断的贯彻落实和执行。针对推行的医学成人专升本英语课程分层次教学,对所选用的教学材料进行调整。保留已选定的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以及郭杰克主编的《大学英语快速阅读》。
3.2扩充学生学习资料为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资源进行网络学习,对教材及学位考试中所涉及到的全部语法要点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并配合以相关支撑的大量配套练习题目,如:词汇(介、副词,词组的固定搭配,三级必备词汇)选择、完形填空、挑错、阅读理解、翻译(中、英互译)。收集汇总了近十年的英语三级学位考试真题,并配有相关分析讲解及参考答案,自行组卷整套三级题目或模拟试卷供学生学习练习使用。
3.3配套的三级考试辅导教材为了满足我校医学专业学生参加英语三级学位考试的需求,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三级英语学位考试,应用语言学系增加了校内教材,即《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位英语统一考试辅导用书》,作为配套的英语三级考试辅导教材。书中涵盖了三级考试中所要求掌握的全部语法点并配有大量的对应练习题目,供学生复习时参考使用。其中包括名词与主谓一致;常用时态;被动语态;动词的非谓语形式;虚拟语气;强调句;倒装句;附加疑问句;情态动词;各种从句(主、宾、表、定、状、同位语从句);介词搭配等。此教材先在学校课堂面授教学中进行使用,待使用成熟后再正式出版发行。
例如,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补偿型学历教育人数的锐减,社会从同质的农业社会向异质多样的工业社会转型,移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搜索技术等的日趋成熟。由此使命的新界定与外部环境剧变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转型,这已是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共识。
那么,如何转型呢?理论界与实践界对该问题众说纷纭,未能达成共识。苏文虹、白莹洁研究发现,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方向与策略进入了丛林时期,即转型的方向与策略有定向说(包括目标定位说 和市场导向说),转变说(包括观念转变说 职能转换说 形式改变说 对象转变说),以及提升说(包括管理规范说 资源整合说 师资优质说同时,徐君[2]研究认为成人教育有六个转向,即向内涵式发展、研究生层次教育、专业提升的非学历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校本培训、农村培训的转向。丛林乱象 与多元转向,说明成人高等教育如何转型缺乏有效理论与典型范例的支撑。为此,本文将依据长尾理论,探讨成人高等教育如何转型的战略、策略及相关机制。
一、理论依据长尾理论
美国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通过研究谷歌、亚马逊等企业认为: 我们的文化与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与市场) 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与市场。随着数据挖掘技术、模块化设计、智能搜索技术、移动终端等的广泛应用,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获取产品的边际成本都持续下降,由此需求曲线就会扁平化。热门产品与市场、利基产品与市场都同时受到追捧,但前者(头部或短头市场)的流行度会相对下降,后者(尾部或长尾市场) 的流行度会相对上升。基于丰饶经济学的长尾理论是需方规模经济,其强调的是供方如何以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式去满足需方分层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分析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市场是由需方驱动的。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具有分层化、多元化、个性化等显著特征,形成了头部市场与长尾市场并重的双重市场格局。
(一)头部市场:补偿性的学历继续教育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1986年至2004年为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上升期和成熟期,并于2004年达到巅峰,2004年招生人数为2212万,在校人数为4198万。2004年后进入下降衰退期,2005年-2013年年度招生规模均低于200万,2013年招生人数为1038万[4],部分省市甚至出现招生人数大于报考人数。由此可看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缓慢的发展时期,并呈现出衰退的迹象。但是,随着成人高等教育不断与职业、行业、区域发展的调试与融合,逐步构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育模式,凸显其职业性、技能型、适用性。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学历继续教育需求即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研究生层次教育,依旧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市场。
(二)长尾市场:提升性的非学历职业技能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这为非学历教育提供了宏观指导和实践依据。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高等教育非学历注册学生由2004年的3564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55932万人,增长了1569倍。其中,2010年至2013年注册学生人数均值为56052万人。
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继续教育专题规划》指出,到2020年,从业人员参与各类继续教育35000万人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年参与培训人数达到13000万人次;企事业单位职工都有条件和机会按照岗位要求,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年参与率60%以上;新就业职工都有条件和机会接受岗位培训;高技能人才参与培训人数达到3900万人次。现实的需求、宏伟的政府规划及其相关工程的推进,表明高等院校开展非学历教育,特别是资格证书培训、岗位证书培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已经超过学历教育。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在非学历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表明,成人高等教育的非学历教育有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和现实的可行性。
(三)长尾市场:自我需求型的人文教育
谢明荣、孙进研究认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现实目的,即关注职业和生计,为受教育者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使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二是终极目的,即追求人性的完美和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居民价值观的改变,居民对教育的需求从外部适应向内部需求发展。在以美国、英国、法国等九国为样本的研究发现,人均GDP达3000美元为居民消费结构转变的临界点,即社会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显然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发展型、享受型阶段。以新妈妈哺乳、老年教育为例,可看出当前我国内部教育需求呈现出显性化、规模化、多元化等特征。据卫生部门抽样调查1802例新妈妈,调查结果显示:4个月以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只占35%,混合和人工喂养的高达65%,2013年美国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比例为77%。母乳喂养是预防营养不良的最佳措施,喂养母乳的孩子,不但身体健康状况与智商程度都出众,而且成年后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比例低。研究表明,阻碍母乳喂养主要有哺乳知识,技能的匮乏和其为4个月以内阻碍母乳喂养的关键因素,工作的距离与压力,工作单位不能提供母乳喂养的设施和时间,同事、雇主对母乳喂养态度消极以及奶粉广告干扰等。
那么,为新妈妈提供哺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辅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老年教育产业。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326%。同时,中国老年人口正以年均约3%的速度增长。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2051年中国老龄人口达到最大值437亿,预测203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群体收入水平的提升,老年群体消费观念的转变,由此跟老年群体相关的继续教育需求,急需开发与满足。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教育可划分为五类:养老教育,主要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教育需求,包括老年产业咨询、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养老管理人员培训等; 健 老教育,主要为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开发的教育,包括养生、保健等; 乐 老教育,主要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包括文艺、竞技、美容等;智老教育,主要满足老年人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包括继续教育、课题研究、人生哲学等;富老教育,主要满足老年人投资理财方面的需求,包括老年资产管理、理财规划、遗产保护与开发等。中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群体等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成人教育需求亦是潜在的市场。成人高等教育将社区作为载体,与社区中的文化站、图书室、娱乐中心等进行深度合作开展公民教育、女性教育、健康教育、养生教育等,这将是践行终生教育、全纳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路径,亦是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本科成人院校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前进道路。美国的社区学院与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大学便是成功典范。从上述需求分析来看,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形成了学历教育、非学历职业技能教育。例如,新型农民培训、教师培训、人文教育包括老年教育产业,产妇康复、哺乳、育儿等教育三个相互区隔又相互交融的细分市场;同时,每个细分市场又可细分为更为细小的市场,这将为众多逐鹿中原 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机会,当然也带来了挑战。但是,当前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行政化的招生配额、封闭的培养计划、教育教学的普教化 倾向、匮乏的教育资源等问题,若不进行有效的转型与整合将面临生存危机
根据业内领先的实体经济O2O解决方案,提供商随视传媒的《2015年中国O2O市场观察报告》中对O2O的定义,结合教育行业将O2O整合型学习平台定义为:将线下小众化的潜在学习需求聚合到线上进行消费与管理,从而实现线上学习、线下实践 的良性循环,构建客户驱动、学校主导、服务外包 的成人高等教育全价值链整合战略。客户驱动 体现以创造并满足客户现实与潜在的需求为导向,从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来规划、开发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项目、学科专业及课程资源,并将受教育者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教育项目、学科专业及课程资源等的质量评价尺度和绩效改进的依据。学校主导 说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整合政府、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捐赠者等的资源,以市场机制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有效的教育产品,学校从战略的角度主动扮演资源整合、流程管控、质量监管等角色。服务外包 说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导向下将需求调研、招生、培养、就业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价值链环节的非核心业务 进行科学合理的打包,按照市场机制 进行外包。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个人等均可凭借其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声誉等进行竞包。从而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效分离与整合,充分发挥客户自主选择,借助第三方比较优势,根本上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产品供给效率与效益的不断提升。
(一)成人高等教育全价值链构建
从教育价值链来看,教育产业可分为需求者、平台提供商、技术提供商、教育产品供给者或内容提供商。在图1中,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职业技能教育、人文教育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者。在需求分析中可以看出学历教育为红海市场,非学历职业技能教育、人文教育为蓝海市场。从战略的角度看,从红海市场 向蓝海市场 转移与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必经甚至是唯一的路径。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机构的存在为横向专业分工的成功提供了必要条件。自由内容提供者,即学生、自组织者如《罗辑思
教育联盟包括不同类型、差异化的课程资源整合、营利组织如蓝翔技校、新东方、阿里大学等、非营利组织如爱达迅助学行动、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乐龄合作社、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等为内容提供商,提供教育项目、课程资源,包括讲义、课件、音频、视频等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提供商,如edX、Coursera、Udacity则为内容提供商和终端客户提供无缝链接的中介或渠道;IBM、联想等则为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据IBISCapital报告推算,平台商被认为市场规模最大,约占全球行业整体规模的70%,其次是技术提供商,约占行业的21%,内容提供商的规模最小,仅占行业整体的9%左右。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拥有庞大的用户和较高的市场信誉,同时拥有或整合高质量的内容提供者。谁能领先半步,并能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教育项目和整合众多的内容提供商,那么,该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则可转型成功并拔得头筹。由经济学家茅于轼、国务院参事汤敏等创办的投资型股份制社会型企业北京富平学校,可作为弱势群体教育的范例,构建了民办公助的,集融资、培训、就业及权益保障一体化、平台化、联盟化的成人教育模式。又如,在儿童早期教育方面与北京小橡树幼儿园、乐平基金会及相关专家共同创办社会型企业北京谷雨千千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该公司以千千树作为网络平台,线上提供教师培训、幼儿园公益课程、千千树课程园等服务,线下则为湖北丹江口市、湖北十堰市、甘肃宕昌县、四川大邑县等贫困地区的44所幼儿园提供师资培训、幼儿园管理培训、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系统服务。
(二)成本分担机制构建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综合平衡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或收益。收益机制或成本分担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者,特别是农民、农民工等大多为弱势群体或经济困难者,科学合理的收益机制或成本机制有利于鼓励需求者进行教育投资,进而实现教育的机会公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安格斯迪顿等认为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收入的匮乏,更是基本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机会、能力、手段的匮乏或不足;同时,美国社会学院实践表明,社区学院具有帮助低收入者劳动者获得职业和教育提升的最大潜力。显然,构建科学合理、兼顾受教育者、政府、社区、用人单位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机制或成本分担机制,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构建呢?评估教育项目或课程的公共收益、私人收益。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产品供给可分为三种方式,即政府供给、市场供给、政府与市场混合供给。若教育项目或课程的收益完全属于私人,则通过收益来补偿成本与获取一定利润,供给者与用户遵循市场机制,实行商业化运营;反之,收益为公共,则由政府无条件、免费供给。成人高等教育产品大多为混合产品,借助外包服务模式,以客户需要为导向,政府资助,第三方即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个人等生产的供给模式;评估受教育者的支付能力和内容提供商供给的动机及合作机制倾向。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分担机制。具体而言,政府可通过购买公共服务、补贴、减免税、发培训券或教育! 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支持成人高等院校的转型发展和降低教育需求者入学障碍,进而实现教育的机会公平;用人单位与内容提供商则可以通过投资、捐赠、共建等方式构建利益均衡与共享的长效机制;受教育者则可通过缴纳费用、志愿活动、反哺行动等方式进行生产性投资。例如,北京富平学校与安徽政府扶贫基金进行合作,采用成本分担模式解决农民培训、就业等方面的困境,即务工证、体检证、婚育证等证件的费用、到北京的交通费、旅途中的伙食费等均由政府承担,学费含食宿600元中,政府承担50%,富平学校则以小额贷款的形式为其垫付剩下的50%学费,这部分学费在其上岗后的3个月内还清。
(三)学习平台构建
为满足受教育者利基市场或小众市场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调整运营模式,即从教育内容与服务的自我生产者与销售者转变为教育生态链的整合者与营销者,构建一个以教育生态链为核心,类似于AppleStore或小米,线下线上相互支撑,由合作伙伴提供内容、开发新业务。
当前,在线学习平台运营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主导公益模式,以学堂在线、edX为代表,其具体形式为B2B、B2C;另一类为营利机构主导盈利模式,其又可分为以果壳网、100教育、Coursera、Udacity为代表的运营商主导模式和以第九课堂、猿题库、新东方为代表的内容提供商主导模式,前者的具体形式为B2B、B2C、C2B、C2C,后者的具体形式为B2B、B2C。在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缺乏资金、技术、网络运营等方面支持的情况下,如何打造整合型的学习平台呢?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借鉴二者在运营模式、内容开发、社会化学习、智能化学习诊断等方面的经验,尤其可分享在线学习教育机构的优质网络课程。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把自身的网络教育课程转化为基于反转教学模式的线上课程,并借助地方高校教育联盟、营利机构(如培训学校等)、非营利机构(如环境保护、临终关怀等NGO提供的公益课程),以收益分享、学分互换等方式分享各个机构的优质课程资源。教师、学习者等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地方经济社会文化需求,开发地方性课程,并借鉴中国移动开发者百万重奖计划、APP收益分享模式,即内容提供者与运营机构收益分享比例为7:3,构建内容提供者的扶持与激励机制。
四、成人高等教育全价值链整合战略机制构建
英国学者高夫斯坦顿提出的整合能力模型研究显示:能力由两个方面构成,即一般素质(知识、技术、态度)与对工作情景的理解。若只有前者,则在具体工作中会出现有力 使不出;若仅有后者,则会出现心有而力不足,二者必须有效融合。一般素质与工作情景的理解有各自不同的维度与水平,二者融合便会产生不同的能力类型与水平。显然,一般素质属于显性知识或坚硬的高地,工作情境的理解等则属于缄默知识 或湿软的低地。唐纳德A舍恩认为,后者现有的知识、技能等不起作用,学习者借助的是行动中反思和行动中认识,学习者的实践是以一种不确定性和艺术的方式努力探究的过程。显然,基于共性与个性的线上理论学习与模拟是满足学习者显性知识学习的有效路径,还必须辅以基于现实情境的线下学习以实现对缄默知识 的培育,唯有两者有效整合,方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或学以致用。现实的情况是成人的学习更多是处于湿软的低地 的行动中的认识与反思。那么,如何构建成人高等教育全价值链整合战略的运行机制,以支持显性知识 和缄默知识 的有效融合呢?在整合战略的前提下,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搭建科学合适的组织与高胜任力的管理教师团队以及有效执行的机制。
(一)矩阵式组织机构构建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组织模式为科层制组织结构。科层制是以生产为核心的纵向专业分工体系。通过部门之间的分工与权力进行制衡与监督,比较适合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组织。为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动态的需求,必须构建基于战略业务发展和客户需求的矩阵式组织,即在纵向上,构建扁平化组织,精简组织层级,缩短命令指挥链;在横向上,构建基于项目或跨团队、跨职能的团队,以适应人才市场复杂而多变的需求。由此,借鉴华为集成财务系统 即建立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或借鉴海尔自主经营体 的柔性组织机构的成功经验,构建扁平化的倒三角 组织。比如,项目小组、工作团队、创新团队、创业团队等,员工在最上面,基于流程的、直接面对受教育者的需求;领导在下面,搭建平台与整合资源帮助员工去满足与开发顾客需求。同时,构建基于战略目标的绩效管理体系与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以激励员工。
(二)打造高胜任力的教职员工队伍
高校的中层管理者与一线教师是学校转型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效能的发挥与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胜任力的中层管理者与一线教师。甚至在一度程度上,其素质与工作质量决定转型战略的执行情况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最终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命运。杨曦等采用随机调查方式发现高校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 职业倦怠率为7549%。陈莹等以一线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表明一线教师职业倦怠率为805%。因高校成人教育机构与高校其他机构属于同构,其职业倦怠率亦非常之高。显然,中层管理人员与一线教师均存在较高的职业倦怠。那么,怎么构建高胜任力的团队,以支持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转型与发展呢?构建分类分层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即横向上按照业务性质将岗位分为教学研究类、科学研究类、教学类、技术研究类、实训指导类等,为校内外不同类别的人才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纵向上按照责任的大小、工作难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术高低分为若干职级、职等,以构建不同层级人才差别化的管理战略与激励机制。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级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作为不同岗位选聘、培训、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标杆。例如,董晓林、马连杰研究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胜任力指标按其重要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职业技能、知识素养、民主责任、同僚关系、性格特征、教育视野、学习适应、影响力。以此为依据,评估华中科技大学等8所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绩效,并提出了培训、绩效改进方案,最终达到了改进与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的目的。显然,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亦可借鉴其理论与实践,为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转型与发展找到有效的管理策略。营造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提升教职员工的心理契约。前二者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正式契约,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有限理性的局限,以及响应急剧变化环境的需要等原因,教职员工与学校之间无法就所有契约事件进行预估并加以规定。那么,营造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契约管理机制便是关键。白圣豪研究表明, 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以心理契约为测评工具评估教职员工的管理现状,从而作为管理政策的制定依据,定能提高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微型学习的反转教学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
当前没有公认的概念界定,笔者比较倾向PeterA.Bruck[16]的定义,其认为微型学习是把知识分解为小的松散的但相互关联的学习单元,并且是在人们日常交流和工作中就可以进行学习活动。显然,微型学习比较适宜以移动终端为载体、时间碎片化的、自主学习的成人学习方式。根据反转教学的内涵,课前自学、课堂辅导、课后实践的学习模式是对传统讲授学习模式的再造,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那么,在操作层面上,基于长尾理论的成人高等教育全价值链整合战略的实现在反转教学的支持下方能实现。反转教学是流程化的学习,遵循020混合型学习流程。国外的可汗学院、Coursera、Udacity、edX,国内的腾讯课堂、爱课网、传课网等均可按照此流程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社会化学习。
1.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的目标不够明确
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很多学校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其目标是不断扩大学校的规模,以期获得更大的效益。这种片面性的办学理念影响着医学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管理机制等,使得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失去特色。医学成人教育目标是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进行专业调整,但是其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也应该考虑学生个人的成长,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
2.医学成人教育的对象层次不一
医学成人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面对的对象更为广泛。其一是医学专科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进行了医学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有较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且这一部分学生通常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开始进修和学习,这一部分学习的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其二是一些高中或者中专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迫于社会形势的需要,为了能够找到工作而不得不开始学习。这一部分学生没有医学的基本知识,学生的基础知识底子也比较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部分学生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方面会出现一些困难,也不能按时完成一些课余作业。正是由于学生层次的层次不齐,也要求医学成人教育的管理要更加灵活。
3.医学成人教育的在校人员学习时间约束性强
医学成人教育的在校人员大部分都是医疗单位的在职人员,他们不仅在单位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而且还得兼顾工作和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在校人员的精力被严重的分割,学生只能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即使是一些高中和中专尚未取得工作和成家的在校成员,也面临着找工作和满足自我物质需求的压力,在学习时间上也无法像普通高等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这些特征也表明了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二、促进医学成人管理的有效策略
1.突破传统的讲授制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医学成人管理大都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先不说这种模式中学员的被动和机械,学员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因为学员面对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学员对于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全部参加,这就要求要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制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建立网络课程和资源,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学员的学习。网络课程的建设一方面可以购买由专业成员开发的网络资源。各商业网络公司和专业训练团队、重点大学合作开发的医学精品课程,通过数字化处理转化为网络资源;另一方面是由本校教师自己制作和开发的教学课件。专业成员开发的医学教学资源,是面向全国医学教学的一般需求,教学的针对性较差,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资源都能够得到运用,或者经过本校教师的微变动进行运用,这就需要本校医学教学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制作充满学校特色的医学教学资源。
2.结合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目前医学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参照普通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的,但是医学成人教育是由自我特色的。医学成人教育更加主要对学生业余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课程所占的比例过高,不能满足解决学生实践困难和指导实践的功能,同时,理论课程讲授的内容范围广泛,而内容浅显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医学成人教育要结合自我发展的特色,系统考虑学员的特征,制定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从实践出发,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和设备,利用学生的实践经验推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现实的研究语境和话语系统中,成人教育理论常常表现出三种取向,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尽管主观上研究者往往并非此意,但客观上的三种研究倾向,导出了有关成人教育理论自身存在的“价值性”问题。
1.成人教育理论即政策诠释
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是教育研究关注的两个命题,二者存在多方面的联系,政策研究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有助于澄清政策和实践面临的理论问题。但是政策诠释不能取论探求,因为二者存在着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区别。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过多的政策诠释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理论的政策化——偏离了理论的学术精神,不利于成人教育知识的积累;
其二,是理论的口号化——用各种政策口号取代学理探析,容易走向理论的俗化。
2.成人教育理论即经验总结
经验,是成人教育实践话语的一种归纳,蕴含着成人教育的实践智慧,但往往带有感性化和零散性的特点。在成人教育的研究文献中,经验总结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至于出现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经验化的倾向。理论来自于经验,但从经验升华为理论,有着复杂的理论抽象过程和精致的思维加工过程,简单地将理论研究视为经验总结,往往会导致理论的粗糙与板结,不利于成人教育学术话语的独立、发展和完善。
3.成人教育理论即教育理论的演绎
还有一种误读现象就是忽略成人教育的“个性”,而将普通教育理论直接拿来加以演绎的倾向,其目的在于希望由此获得类似于“成人教育学”的学术衣冠。这种做法乍看颇有几分“科学”的味道,似乎使成人教育理论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了。但是,应当明确,大部分的普通教育理论,以非成人的教育实践为蓝本,简单的话语移植并不能解决成人教育理论的贫瘠,更无法矗立起成人教育理论的脊梁。成人教育的立“命”之本,在于其教育对象的成年性;成人教育的立“学”之基,亦在于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换而言之,成人教育理论必须确立它的无可替代性,而这种无可替代性的确立惟在成人世界中研讨成人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有所探获。回归成人,回到成人世界,永远是成人教育及其研究的根本。
(二)成人教育理论的解读
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困扰着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永恒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往往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术观点,但同时这又是一个非确定性的问题。也许我们寻求的不只是“应该”,而是带有几分“规定”的色彩,是一种规定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兼而有之的东西。在中国成人教育的实践情景下,在当代我国成人教育知识的背景中,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理论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诉求。
1.探求成人教育知识
西方的哲学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知识论传统,也激发了学者们探寻真理的愿望,使得哲学成为“爱智慧”的别名,“认识你自己”,成为高高悬挂在理性天空的一面明镜。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首先是对成人教育哲学的研究,为自己的持续性发展奠定根基,解决困扰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浑厚成就高远,在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初期,知识积累尤其重要。在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极大程度上是其相关知识的匮乏,显然,构建和丰富成人教育知识及其体系是摆在未来几代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无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2.完善成人教育学科
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领域,成人教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地,是一块潜在的沃土,相信随着人的进一步解放,社会将更多地关注到成人群体的教育活动。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科,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研究者队伍,需要自己的理论空间和专业杂志,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成人教育学课程体系,这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现实使命。
3.审视成人教育问题
如果说美国“成人教育学”之父诺尔斯(MalcomKnowles)“重新发现”了成人教育价值的话,那么保罗·朗格郎(PaulLegrand)的终身教育理论则在全世界宣扬和拓展了这一价值,而赫钦斯(RobotHotchins)又在他的“学习化社会”中高高扬起了成人教育的大旗。但是,成人教育的进程总是伴随着种种问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给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成人正在期待教育世界的热切关注,社会也正在关注成人世界的教育问题,只有发现并解决了制约成人教育实践的症结,才能走向和谐的成人教育。对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同样需要理论工作者的投入。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植根于实践的土壤,在问题领域中汲取养分,为实践提出一种理论的审视与理论的导向。
二、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与分析
理论与实践,是成人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决定着成人教育研究的基本面貌。在成人教育的研究视界和日常的经验视界里,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基本范式,这三种关系范式背后存在着某种一致性的东西——二元论的哲学观。
(一)理论高于实践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经常听到“理论高于实践”的论调。倘若仅在知识形态的层面上谈的话,还有一些道理,然一旦延伸到理论者与实践者的层面,则容易导致误解。
“理论高于实践”,本意上是指理论在知识的抽象形态上高于实践中的经验性知识,它较多地表现为一套专业化的术语,从而与经验的情绪性话语有别。尽管存在抽象程度的差异,但丝毫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无关或隔离。理论知识源自于实践的土壤,而不是理论研究者闭门造车的产物。没有实践的根基,只能筑起“主义”的乌托邦,最终陷入“为理论而理论”的清谈,其结果及其价值必然遭受怀疑。同样,这也不意味着理论者与实践者之间存在“高”与“低”的关系,事实上,二者同是成人教育知识的创造者,理当互相尊重彼此的劳动。
(二)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或许是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话语。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对实践有着各个层面的影响作用。但是在知识越来越走向细化的当代和未来,应当分析: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同时理论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指导实践?
从应用的角度看成人教育研究,至少可以区分三种形式,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开发研究”。开发研究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在各种环境变量背景中对基础理论进行的一种应用设计和实践。开发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决定了这种“指导”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这种媒介性、中介性的设计和开发,理论的指导只能是宏观的和面向理念的,而不是实践者所真切需要的、面向问题的和情景的指导。也许,这也正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三)理论解释实践
理论解释实践,是又一种现存的关系范式。在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曾长期存在着解释论的取向,成人教育的研究者们将注意力置于实践的诠释方面,而缺少了一种研究的中立性和价值理性。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使命,不仅是解释,更重要的是批判;不仅是描述,更重要的是反思;不仅是讴歌,更重要的是比较。理论不仅要建构,理论还应当去解构。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中国的理论研究者们必须从书斋回归实践,从本土拥揽全球,在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在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世纪走向中去探索、去研究。“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也许是这个时代对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新的诉求。
(四)对范式的反思
通过对成人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有着一种共同的倾向——二元论的观点。它将理论研究视为一种知识的生产,因而研究者控制了知识,掌握了话语的霸权;它将实践视为一种知识的应用,因而实践者被排斥在“正统”的知识研究之外,而理论研究者也由此走向闭锁,成为一种“自言自语者”,其理论未有机会在实践中证实或证伪。这是一种研究的惯性,阻碍着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与缺乏一种理性的研究范式存在一定关系。
我们不禁要追问,有没有走出藩篱的路?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在新的理念旗帜下重新关照理论与实践呢?
三、走向对话
(一)对话的价值
对话,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参与,也意味着理解。这种尊重、参与与理解,正是这个召唤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时代所倡导的新的价值观。走向对话,是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重要选择,在重建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传统的视野中,成人教育研究一分为二,于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研究者各执一端,许多人包括理论研究者自己,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归为某一群体,由此产生了一种观念上的鸿沟。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这种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提升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的认同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
其次,重建对话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理论的繁荣未必意味着实践的提高,实践的扩张也未必导致理论的发展,只有二者在“对话”的前提下相互参与,理论才能获致丰富的研究资源,实践也才能获得理性的关照。
说到底,对话关系要求理论与实践在“理解”的旗帜下建构一种理想的“沟通情景”,这就意味着二者应当走向一种崭新的关系范式——“行动研究”。
(二)对话的实现: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旨在提高具体社会活动的行动质量。其源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经历了由盛到衰又重新兴盛的历程,行动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转移:从重视量化方法的运用,到偏重定性方法研究,再到强调“批判性”的探索。然而,紧密联结理论与实践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旨。行动研究是成人教育实现研究与实践的合一,缔结理论与实践对话关系的现实途径。
1.走向研究共同体
走向行动研究,从本质上要求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建立一种新的存在关系,即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为此建立“研究共同体”成为一种必要。“共同体”(community)的思想发端于德国社会学者藤尼斯,其核心理念就是“分享”,而走向研究共同体,就是旨在树立起“学会分享”的新的研究精神,即理论界和实践界以对问题的关注为核心,相互分享彼此的经历和困惑,彼此的挑战与智慧。这种研究共同体可以确立起二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在对话的前提下共同面向实践中的问题情景。
研究共同体,既是一种合作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形式。为此,构建研究共同体要求确立起相关的合作机制。首先,应当有共同的研究愿景,各个层面和领域的理论者和实践者在共同愿景的前提下走到一起,形成一个充满“研究精神”的行动团队。其次,消除研究共同体中的组织智障,理论者与实践者相互尊重,重建起一种理解的关系,实践者不再只是理论者研究的对象,而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伙伴。再次,建立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实现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分工相结合,以至在研究的每一具体问题上都能见到群体的智慧。
2.研究与行动过程合一
在行动研究中,专业研究人员参与到实践中去,与实践者一起面对问题情景,这种角色立场的趋同,使原来处于摩擦与隔阂的两类人员能够达成沟通与理解。倡导成人教育的行动研究,即是倡导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走向合一性。
一方面,实现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不是在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的书斋中完成的,也不是单纯的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而是研究者在“现场”的行动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其效果的标准,可以说行动推动着研究的进展。
另一方面,实现在研究中行动。行动研究不同于经验的“行动”,要求人们把关于成人教育的假设付诸检验与实证。为此,要记录、搜集和分析关于行动背景、事件、行为和结果的证据。行动研究中的行动具有系统程序,与研究过程密不可分,与理论密切联系,从而,研究的过程就成为直接改进操作或改善实践的过程。
3.关注问题情景和反思
1.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的目标不够明确
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很多学校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其目标是不断扩大学校的规模,以期获得更大的效益。这种片面性的办学理念影响着医学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管理机制等,使得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失去特色。医学成人教育目标是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进行专业调整,但是其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也应该考虑学生个人的成长,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
2.医学成人教育的对象层次不一
医学成人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面对的对象更为广泛。其一是医学专科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进行了医学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有较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且这一部分学生通常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开始进修和学习,这一部分学习的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其二是一些高中或者中专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迫于社会形势的需要,为了能够找到工作而不得不开始学习。这一部分学生没有医学的基本知识,学生的基础知识底子也比较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部分学生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方面会出现一些困难,也不能按时完成一些课余作业。正是由于学生层次的层次不齐,也要求医学成人教育的管理要更加灵活。
3.医学成人教育的在校人员学习时间约束性强
医学成人教育的在校人员大部分都是医疗单位的在职人员,他们不仅在单位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而且还得兼顾工作和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在校人员的精力被严重的分割,学生只能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即使是一些高中和中专尚未取得工作和成家的在校成员,也面临着找工作和满足自我物质需求的压力,在学习时间上也无法像普通高等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这些特征也表明了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二、促进医学成人管理的有效策略
1.突破传统的讲授制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医学成人管理大都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先不说这种模式中学员的被动和机械,学员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因为学员面对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学员对于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全部参加,这就要求要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制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建立网络课程和资源,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学员的学习。网络课程的建设一方面可以购买由专业成员开发的网络资源。各商业网络公司和专业训练团队、重点大学合作开发的医学精品课程,通过数字化处理转化为网络资源;另一方面是由本校教师自己制作和开发的教学课件。专业成员开发的医学教学资源,是面向全国医学教学的一般需求,教学的针对性较差,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资源都能够得到运用,或者经过本校教师的微变动进行运用,这就需要本校医学教学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制作充满学校特色的医学教学资源。
2.结合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目前医学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参照普通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的,但是医学成人教育是由自我特色的。医学成人教育更加主要对学生业余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课程所占的比例过高,不能满足解决学生实践困难和指导实践的功能,同时,理论课程讲授的内容范围广泛,而内容浅显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医学成人教育要结合自我发展的特色,系统考虑学员的特征,制定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从实践出发,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和设备,利用学生的实践经验推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Abstract: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important measures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it’s also an effective way and important content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As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factors overlooked, college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cess faces many obstacles on the concept.The paper from the relationship theory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inting out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some proper perspective must be established .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education college for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educ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现代化相辅相成的社会系统进步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方兴未艾,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日益受到关注。教学管理处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其信息化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益。高校中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应如何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成人高等教育信息化与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包括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是指管理人员按照教育方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指挥和协调与教学管理有关的各方面人员的活动,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成各种教学管理任务,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所进行的各种管理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程序化内容,常规性工作内容、中心内容和专项内容。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优劣成败,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真正学到知识的综合发展水平。
管理信息化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日常和教学过程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的状态或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受到了普遍重视,在信息化条件下,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与方法实施贴近时代要求与发展的教学管理,用先进的计算机与多媒体等科学技术作为完成管理任务的基本途径。
通过信息化,可使管理、教学、输出融为一体,更加安全、准确和高效,充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网络信息化,学院领导可以随时了解各部门科室、各办学单位的管理全貌,并可迅速下达各种指示到各部门和办学单位,提高了办公效率;通过网络信息化,可以树立高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形象,同时解决存在的各种弊端,提高自身的竞争活力,促进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学管理的升级。网络化管理可以大大减少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实行网络化全校集中管理后,学生通过网络选课,课程学习情况都记录在案,各有关部门可以及时掌握,较好地杜绝随意删减不合格学习记录等情况,严格规范了全校学生的选课与成绩管理,这为公正、公平、合理地执行教学管理规定提供了保障。在信息时代,作为支持和服务教育活动的教学管理,正向着信息网络集成和在线决策支持阶段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将不再是单个和孤立的信息单元,或只作为信息的储存、加工处理与传输的工具,而是以集成网络的形式更多承担在线决策支持作用,使决策更准确、及时,在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普遍走过了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校园OA 、Email等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学(教务)以及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或购买,使学生网上选课、教师网上登录成绩等成为普遍应用。应该说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已经跨越了发达国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走过的建设历程,教师、学生和各级管理者已经从校园信息化的转变中获得了诸多益处,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的推进,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忽视总体规划,导致数据无法共享,系统集成困难。由于对管理计划职能的忽视,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购买(或开发)了管理信息系统,当多个业务系统实施应用后,人们发现各职能部门间存在着信息沟通困难或根本无法沟通,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无法共享,当需要数据沟通时,人们不得不采用传统的方式。当需要提供决策支持需要的数据时,又往往发现数据因部门而异,这此现象我们称之为“信息化的尴尬”,如果此类问题经常发生的话,人们就会怀疑信息化的效能,甚至进一步质疑信息化投资的正确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统筹规划,或者不能严格遵循规划的要求,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孤岛”。由于系统开发平台不同,数据平台各异,数据结构多样,信息标准缺乏,使数据交流变得无法实现或成本极高,这种情形的出现使信息化的两个重要目标―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比如:我校的成高管理系统与学校的财务管理系统在数据和信息上无法对接,数据无法共享,网上无法查询学生本人的缴费信息等。最终结果只能是停留于简单的业务处理,推倒重来的话成本太大,最坏的情况是返回传统方式,信息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2.重硬轻软,重投入轻管理,重建设轻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校园网经过几期工程,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先进的网络环境,购买了多个管理系统,这时人们认为信息化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可以享受信息化的成果了。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是,信息化后续推动力不足,保障不力,阻力重重,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快陷入停滞,系统建设因深入推进不力而止步于使用简单业务替代的初级状态。
3.信息系统缺乏管理制度配套、机构及人员的配备支持。信息化的推进,必然会打破组织中原有的权力、义务和责任等的均衡状态,因此会产生新的冲突和组织阻力,当系统需要改变原有的工作习惯和流程的时候,领导层的支持就更不可缺少,如果来自管理层的缺乏或支持的力度不够,就会最终导致系统被束之高阁或被迫推迟使用。
三、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
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及管理,是―种围绕工作目标进行的信息交流和目标管理,它实现了管理系统与技术真正的二合一,这必将对管理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也将带动管理人员的结构发生变化。由此,迫切需要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真正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
1.适应发展需求,革新管理方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要适应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教学管理的方式应该进行转变。要从封闭的局域性管理向开放式的网络化管理转变,由手工的定性单项管理向网络化的定量综合科学管理转变。教学管理人员应努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胆探索教学管理工作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在管理手段上,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对日常教学管理中的课程基本信息、教学计划、教师授课、网上选课、考试与成绩管理、学籍处理等进行高效率的管理。
2.抓好队伍建设,增强人员素质。在信息化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根本保证。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整体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这就要求加强管理制度的制定,抓好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理论素质,管理人员要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教与学的规律。强化学术管理,积极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和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围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改革专业课程设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新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建立一套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日臻完善的校内管理体制,理顺关系,分清职责,加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宏观管理和决策功能,充分发挥院(系)从事教学和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精心选拔教学管理人员,可在学院(系)这个二级教学单位配备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通过设岗定编,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来稳定队伍。创新意识是进行管理创新的必备条件,管理人员创新的源泉是创新行为发生和持续的重要因素,要激发管理人员的创新动机,使教育教学管理始终适应社会发展和办学的需要。要因势利导,创造必要条件,提出努力要求,如进一步运用评估、奖惩等手段激励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调动积极性。再次,建立培训机制,是否拥有一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是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在不断创新。面对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教学管理人员要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学校要依托现有条件大力开展专门的业务学习和在职培训,注重提高教学管理者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其在教学过程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优化组合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3.依托网络平台,提升管理水平。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效的管理,各办学单位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利用有效的成高管理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行弹性管理制度,特别是学分制的实施,要求建立现代化教学管理制度,准确及时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信息监控,形成有效的组织保障。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校园网络进行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引进或自主开发功能先进、运行可靠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软件,实现教务工作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要注意对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和取舍,根据信息时代对教学管理的要求,凭借网络平台,充分借鉴国内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机制。
4.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环境。与各种制度相比,人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高校成高管理的动力和重要的因素。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体现人文精神,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自主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服务人,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达到和谐与统一。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科学、严谨、民主、开放的人才培养与成长环境,人本管理是从对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体。在学校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学改革等方面,都注意充分尊重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在教学管理中,依靠专家、学者,使行政管理职能和学术管理职能有机融合。当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地位受到尊重,人们的价值得到体现,工作就会充满激情,焕发出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4 ,10.
[2] 周梦君.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3] 伦蒂亚兹.JC.全球企业管理一一信息时代的全球竞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面对目前高师成人音乐教育、尤其是西部音乐理论课程的实际教学状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识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确实感受到了对其进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高师成人教育教学中音乐理论课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高师成人教育的学生来源与别不同,可以说是“职后教育”,大多数人来自于西部各地区的中、小学教学第一线。因而,学习音乐专业的不少人均有一定理论基础及实践能力(有些学生还是当地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接受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制能力都远远超过同级的源的学生,同时,由于他们的音乐观念落后,理论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着自我摸索出的严重乐感错误),加之感性思维的匾乏和对接受新事物、改换旧事物的能力不足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过程中的一定阻力;除此而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学成之后又是教育西部下一代人的教师,责任可谓重大。因此,针对他们的音乐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具有特殊性的、不能一概而论。进而,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应首先基于这一实情。
二、高师成人教育的音乐理论课程是音乐教育教学当中的重头戏
综观古今中外一切有音乐造诣的人或是有思想的习乐者,没有谁不经过先进而正确的音乐理论知识的长期、甚至终身的学习和熏陶。例如舒曼、李斯特、傅聪等等的大音乐家,他们不仅仅只是钢琴演奏大师,同时也是音乐理论、作曲和音乐评论集于一身的大学问家;许多音乐教育战线的老教师中(包括西部的教师)“‘一专多能”的也不乏其人。对于将要继续教育后代的西部“成教生”来讲,针对他们的实际状况和重大使命,使其接受并吸收广泛音乐理论知识的滋养用以提升全面的音乐素质和修养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音乐理论能够为每个学习音乐的人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可以从思想上使某些技术性手段得以完善和系统化。
音乐理论课程的科目林林总总,是一个理论知识的巨大宝库。从最浅显的乐理到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各个方面都可以给予任何细节的理论依据。总体上讲,音乐理论课其课业量的覆盖面是广泛的。高师成人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音乐技巧的训练不是主要的,因为成人学生已经过了技巧训练的最佳时机—幼儿、少年时期,因此,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观念的重新定位及组合就相应的要成为学习重心:虽然他们的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不至于如上述的那样完备细致,但也应是涉及到其中的许多领域.差异只是在于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而已否则,不符合成人教育的客观实际。
三、西部地区成人音乐教育的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
西部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落后地区,信息资源非常康乏。音乐教育如此,高师成人的音乐教育、音乐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更是如此。西部(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的共同点是: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较弱,思想不够活跃,这主要是地域条件限制的结果;同时,这些学生普遍优势是求知欲强,学习肯下苦功,比较踏实。西部地区不仅需要活跃的音乐氛围和土壤,更需要经过科学准确的理论指导的基层音乐师资。这些成人学生就是西部各个地、县、市(区)的能给予孩子们第一次音乐理念的关键的人—音乐教师,他们的音乐理念来自于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培训,因此对于他们的音乐理论知识素养的培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严肃。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环节的取舍、侧重都是很关键,措施的得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否接受到最适合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而这又将影响到以后他们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中。
笔者认为西部高师成人音乐理论的课程改革应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音乐理论课程的涉猎面。形成有时代气息的理论课程体系
在以往的理论课程设置中,乐理、初级和声、曲式、小型乐队编配等理论课程是形成程式的,教材保守而单一,所涉及内容均为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中最原始的部分,并且完全占用了所有的教学时间,这是很不明智的行为。事实上,这些理论知识是西方二、三百年以前的音乐事态(以’‘和声”最为典型),而且经典教材的选择面也很宽,并不仅限于多年来所采用的这些教材(在教学中,许多教材被证明是冗长和乏味的)。当今,西方音乐理论的发展及创作已是超越传统、迈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世界在发展,音乐作为上层建筑也已改天换地。因此,在集中而精练地学习传统理论知识之外,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加强到近现代西方理论知识体系及创作技法的了解、训练和掌握中去,应注意结合西部“成教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日后的工作环境,有取舍、分重点地进行。20世纪作曲技法、现代乐理、现代记谱法、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流行音乐和声技法方面的许多教材都是可以选择的。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时代的音乐脉搏,了解时代的音乐动态,也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二、改变音乐理论学习观念,努力继承民族音乐文化传统
学习观念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最终结果。有时候,观念的及时调整会避免理论学习的“走弯路”的情况,甚至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观念错了,往往是南辕北辙、碌碌无为。西部高师成人教育中的音乐理论学习存在着较严重的认识和观念问题,需要在教学及课程改革中得到及时地调整。
目前音乐理论教育现状,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表现出一个观念:重视西学,轻视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我们所大量接触到的来自于本民族的音乐理论真是少之又少,几乎全部是被西方的理论体系所占据的。作为世界文化精华的西方体系固然是先进的和科学的,但是,中国人也亦应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理论体系—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中国的民族乐理、汉族调式与和声、五声性调式和声等等优秀的民族理论知识板块急需要继承和发扬,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中国人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成一体的音乐理论,有独特的理论框架下的创作原则。如果只完全学习西方理论体系,是不能够做到‘’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西部的高师成教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大力加强此项项目的建设和挽救工作。
三、突出实践课程比例,加强素质课程质量,全面拓展学生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成人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年代,成教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将近半壁江山,是中国高等教育以毛入学率计算跨入大众化阶段的巨大推动力;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今天,则成为当代中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备要件。同国家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一样,成人高等教育今天也面临着质量提升和结构调整的历史任务。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职后教育,必须较好地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较好地满足广大成人学员多样化学习、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改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分制是在扬弃学年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它起源于普通高等教育,但实践已经证明学分制改革更是成人高等教育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学分制的选课制、导师制、弹性学制等制度与措施,又契合了成人学员的“在岗性”“成人性”及其学习的“即用性”“灵活性”“非连续性”“终身性”等特点。显而易见,当前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与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
(一)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1.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1920年,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公布了“七点原则声明”,阐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杜威依据詹姆士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因此,教育应该是主动的,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联系。他批评学校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儿童的主动发展;认为教学应该“使儿童将经验中所接触的各种东西不断地形成明确、生动和成长中的表象”。
2.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因此主张教育的开展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对既有的科学知识组成的文理科目的系统学习。儿童学习的内
容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活动所形成的直接经验。在学校课程中,应该给予各种活动形式的课程以突出地位,让儿童“实践那些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主要的典型活动”,从而很好地认识、继承社会遗产。
3.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杜威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的习惯”的过程,他从机能主义心理学出发,指出人们是在一种遇到疑难问题的情境下,开始思维活动,解决疑问,获取知识(经验)的。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教学的过程应该体现思维的过程。杜威指出,依据思维的顺序,教师首先应给学生设置一个使其感兴趣的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内部产生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占有学习资料,观察问题;最后通过应用来检验学习的想法。这种教学步骤以“活动”形式贯穿始终,以儿童的需要为中心。
4.淡化权威意识的教师观。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他认为,那种由上级的权威者把所必须接受的东西传给下级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体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输、宣传。他说:“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做出适当的反应。”“教师的职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因此,在进步主义教育家们看来,教师的“权威”只能体现在他的“经验”和“学识”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权威意识。
5.强调合作精神的学习观。杜威认为,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合作,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他的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学校应该是一种生动的社会生活的真正形式,而不仅仅是学习功课的场所;社会是一些循着共同的路线,具有共同的目的而活动的个人集聚在一起的。杜威批评了学校忽视对学生社会动机、社会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相关性分析
1.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与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在学分制下成人高等教育中就是以尊重成人学员个性和需要为前提的选课制。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用书、教师配备、教学时间安排等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必须以学员的需求为导向。这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或应用。
2.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与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课程应适应每个儿童的成熟水平。并根据儿童的兴趣、创造力、自我表现和人格发展实现个性化。我们知道成人学员与儿童相比具有独立的自我导向型人格,而且成人的经历构成学习的背景,经验本身成为他们进行各种学习的丰富资源,也是知识和技能类化的重要先决条件。与其说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适合儿童,不如说对成人更合适。
3.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与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成人教育,即“按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为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一生任何阶段所提供非传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活动。”这个概念强调了成人教育的“学决定教”按需施教的特征。成人学员不是以学习作为主要任务,他们大多是一定的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多工作在第一线。他们参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成人教育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不但是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要求,也是符合成人生活和工作实际的。
4.淡化权威意识的教师观与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由于成人学员的自身特点:成人性、在职性、社会交往的多样性、学习情况的独特性等,决定成人教育教师与成人学员是完全平等的。在学习上,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在管理上,应以学员自我管理为主,同时师生还可以共同制定一定约定,以学员的自觉遵守为前提。教师特点发生明显的变化,成人学员和教师的相互关系变得积极,更加灵活和不拘形式。正如劳伦斯•托马斯((Lawrence G. Thomas)分析说:“在进步主义的观念中,教师仅仅是用他的高明和丰富的经验分析当前的情景。……教师在作为舞台监督、向导和调度员上是十分重要的,但他不是唯一的权威。”
5.强调合作精神的团队观与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人类有合群的天性,并从彼此交往中得到最大的满足。进步主义者主张:友爱和合作关系比竞争与追求个人成功更适合于教育,因为前者发展人性的更高的、社会性的一面。教育像文明生活一样必须是一组经验。而且我们知道:成人的经历构成其学习的背景,经验本身成为他们进行各种学习的丰富资源,也是知识和技能类化的重要先决条件。同时,由于成人的个性差异、受社会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等原因,成人的经验表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这样,每一成人的经验对其他学习者来说都是一种学习资源,每一成人本身就能为他人的学习提供帮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成人学员之间的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三、存在主义教育理论与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
(一)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个人生活的哲学,它一定会对教育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因为教育是一种个人塑造自己或是被塑造的过程。”存在主义者批评学校教育的现状,认为以往的教育理论都忽视了人的存在问题。在否定的同时,存在主义者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教育目的
存在主义认为:“全部哲学的核心必定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人。只有以人的个人生活为起点的思想才是有价值的。”从这一点出发,存在主义者认为,教育首先应该以个人为中心。奈勒认为,“真正的自由和个人的独特性的坚决肯定是存在主义为今日的教育哲学提出的动人的使命”教育应该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本性要求的那样自发而真诚地生活,这意味着“学校并不只是一种社会制度,它也是一种‘个人的’制度,即一种为个人而设立的制度。”
2.课程
存在主义反对理性,反对永恒不变的知识体系,所以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教育问题与其说是“教什么”的问题,不如说是“怎样教”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提倡没有课程的教育。只不过他们以为,学校的科目仅是实现主观性的工具而已。在存在主义者看来,“知识之所以重要,并不是由于它本身重要,而是由于它帮助我们取得个人自由”,相应的,教育“既不应当把各科教材,也就是编纂成册的知识本身看成是目的,也不应当把这些教材看作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出路做好准备的手段。反之,应当把这些教材用来作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
3.师生关系
不同的存在主义者以及同一存在主义者在不同时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都可能不一致。一般来讲,多数存在主义者赞同布贝尔的“对话”理论,主张“教育中的关系是一种十足的对话关系”。
按照布贝尔的观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我与你”的对话,“我”与“你”的对话是两个主体、两个自由人的对话。首先,从目的上讲,教师与学生同等重要。“我们的目的必须是师生都得到自由自我实现。”其次,由于处于合理的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能够向儿童提供知识,帮助学生知道如何从世界中做出选择,把自己的最佳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人之为人的实质。所以,“儿童需要用来构建其实质的世界力量,必须所有教育者从世界中选择并汲入其自身。”
(二)相关性分析
1.存在主义对现行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持尖锐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存在主义者批判传统教育偏重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轻视了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专注于理性的发展,强调抽象概念和科学客观性,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完善;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纪律和控制,忽视了个体的自主性。这样的结果导致教育的“非人性化”和“非个人化”。
这种对当前教育制度及学校教育的批判,也为高校以及高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学分制改革提供契机和切入点。特别是对摈弃学年制统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培养标准,以社会需求为唯一导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声援。当然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有着巨大的优势,但这种体制忽视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个性是不可忽视的缺点。
2.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具体的个人服务,帮助每一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存在主义者强调,教育必须以“人的存在”和“人的生成”为立足点,帮助人发展自我意识,培养人具有自由地、合乎道德地做出选择的能力和发展自我的责任感,促进他们顺利地投入到有重要意义的生存中去,养成对生活的正确态度。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目的划分上一般有两种导向:一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一种是以个人发展为导向。当然这两种导向如果走向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两种导向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主义宣扬的“为每一具体的个人服务,帮助每一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的教育目的,对改革我国高校当前的过分关照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制度,具有一定的“矫枉过正”的作用。同时这也为学分制的教学目标既注重个体的自主性和个性需要,又能兼顾社会需求,提供了理论支持。
3.存在主义注重人文学科的学习。存在主义者认为,在学习人文科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了解思想家们“对于世人的本质以及对于自由、内疚、苦难、冲突、胜利和死亡”的“真知灼见”。
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过分关注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而无形中弱化了教育的文化功能。这导致我们培养的学员不能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道德意识弱化、人文关怀缺失、冷漠的心态蔓延、人生及生活体验麻木等,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编制的目的与结构。
4.存在主义主张个别的、民主的、“对话”式的教育。在存在主义者看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学生“从他在学校里所接受的社会控制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并使他感到学校固然是社会全体的学校,但同时也是个人自我的学校”。存在主义者对学校教育积弊的批判和对理想教育的主张,的确有值得人们进行反思和借鉴的方面。
在学分制下,基于学员本位及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成人学员根据自己的知识及能力结构、兴趣趋向、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课程,并且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师。只有在学分制下,学员才有可能真正具有与教师相当的或近似等同的“选择话语权”。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凌玲(1978-),女,硕士,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学、远程教育研究。(广东广州510091)
马尔科姆·谢泼德·诺尔斯(MalcolmSherperdKnowles,1913~1997)是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一生致力于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其成人教育学理论经过不断完善,最终在学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开辟了成人教育学研究的新方向。诺尔斯是第一位试图完整建构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学者,他对成人教育学的理论建构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诺尔斯的学术生涯是从探索非正规成人教育开始的。如果以诺尔斯1967年接触andragogy概念为分界点,可以把诺氏关于成人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诺氏对自己成人教育实践的探索,研究非正规成人教育理论,后期致力于对成人教育学理论构建的研究。
一、非正规成人教育的理论探索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诺尔斯进行学术研究的早期,《非正规成人教育》(InformalAdultE-ducation)一书即是这一时期的标志。该书是诺尔斯对自己在美国国家青年管理中心和波士顿基督教青年联合会长期从事成人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主要阐述对非正规成人教育的意义、教学过程及教学原则等方面的理论思考。
书中,诺尔斯没有直接对“非正规成人教育”下定义,而是对正规成人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成人教育课程作了区分:“正规成人教育课程是由固定的教育机构组织发起的,如大学、高等学校、商业学校;非正规成人教育课程则普遍由类似于YMCA、社区中心、工会、工厂和教堂等社会机构组织发起。有组织的正规课程适合于传授新知识的教学,非正规的课程形式能够为人们实践知识和检验知识提供机会,有助于激发成人的学习兴趣。”[1]
诺尔斯从著名成人教育哲学家和实践家奥弗斯崔特(H.A.Overstreet)的《成熟的心智》(TheMatureMind,1949)一书中借用了“成熟概念”。关于“成熟概念”,奥弗斯崔特主张成人应当不断成长,以形成儿童和青少年无法拥有的生活智慧。他提出,成人教育课程学习是实现成人成熟的重要途径,达到个体成人的成熟应该是成人教育的责任与任务。书中提出“在未来几年,成人教育要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帮助全世界千千万万的成人转变为成熟的人”[2]。因此,走向成熟的成人是成人教育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对于成熟的成人应具备的能力,诺尔斯尤其重视成人在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认为成人所具备的生活智慧集中体现在他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诺氏提出,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人际交往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可以通过学校、家庭、教堂、工作单位以及任何人群聚集的地方习得。
诺尔斯提出成人教学的13条原则[3]:(1)学生应明了并认可课程目标;(2)学生需要学习;(3)创造亲和的、非正式的学习气氛;(4)外在环境须有益于学习;(5)学生应参与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6)成人学习应当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7)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8)教师要对教学充满热情;(9)学生能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学习;(10)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掌握自己的学习结果;(11)教学方法多样化;(12)教师要有不断成长的意识;(13)教师对教学计划能作权宜变通。
通过非正规的成人教育课程学习,成人至少要达到七个目标[4]:(1)对自己有成熟的认识,能了解自己的需求、动机、兴趣和能力,能客观地看待自己;(2)对他人形成接纳、关爱和尊敬的态度,能区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观念;(3)对生活拥有积极的态度,经常思考如何不断地改变自己以应对社会变迁,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经验都视为学习的机会;(4)学会弄清行为的因果而不是停留在行为的表象;(5)掌握发展个人潜能的技能,如工作、社交、娱乐、生活和艺术修养技能等;(6)对人类文明宝库的价值有深刻的认识,熟知整个世界历史所传承下来的文明遗产;(7)在民主社会中,人们共同参与制定方针政策,每个人都能充分了解自己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及其它社会事务。
早期诺尔斯的成人教育研究仅局限于非正规形式的成人教育范围,他在非正规成人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但相对的,诺尔斯只是以某一组织或某一机构的狭隘视野看待成人教育,未能在成人学习心理及成人教学组织等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也没能借助其它学科领域对成人教育学进行学科理论基础方面的探索。因此,当时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还只是片断的、单向度的,属于他自己本人教学实践方面的发现,未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但是这些关于非正规成人教育的理论碎片式的思考已经涉及到了成人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此后,诺尔斯所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能高度概括的概念将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二、成人教育学的理论构建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90年代是诺尔斯学术研究的后期。其学术声誉在这一时期形成,此期的诺尔斯潜心研究成人教育学的理论构建。
(一)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前期探索
1967年,诺尔斯接触到了“andragogy”这个单词,中文翻译为成人教育学,诺尔斯对此欣喜不已。在他看来,他“找到了一个术语,这个术语使得我们能够讨论一个正在逐渐形成的,与儿童学习的教育学模式(pedagogy)相并行的,关于成人学习者的知识体系”[5]。随即,诺尔斯于1968年发表了题为《成人教育学非儿童教育学》(Androgogy,NotPedagogy)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诺尔斯当时没有找到单词“andragogy”的正确拼写形式,所以在第一次发表文章时,将单词误拼写成“androgogy”,直到他自己后来查阅MerriamWebster字典后才更正这一错误。文章肯定了成人教育学的存在,提出儿童教育学不适合于成人教学,成人教学应当有自己的教学模式,那就是“andragogy”。
诺尔斯第一次将自己的成人教育学理论完整呈现是在1970年发表的著作《现代成人教育实践: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对照》(TheModernPracticeofAdultEducation:AndragogyVersusPedagogy)。该书对成人教育学作了全方位的俯瞰与诠释,将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作了全面的比较。如前所述,因为儿童教育学是教育儿童的艺术和科学,因此,诺尔斯对照儿童教育学的概念,将成人教育学定义为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
此期的诺尔斯不再沿用《非正规成人教育》中的“成熟概念”,而是提出“人类自我淘汰”(HmanOsolescence)。诺尔斯认为,人类文明的最大危险“不是核战争、环境污染、人炸、自然资源枯竭,不是任何其它当代危机,而是以上危机的根源———人类日益加速着的退步。现在唯一的希望似乎就是制定一个应急计划,给这一代成人以各种能力,以便他们在永远变动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6]。
由此看来,教育成人是当务之急,鼓励成人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防止人类退化,避免社会退步。由此,教育成人的理论指导———成人教育学的构建便是一个“惊人的挑战”。然而长久以来,人类似乎将所有的目光都给了儿童教育学,就连那些大谈儿童教育学的专家学者们,都似乎遗忘了包括他们自身在内的、作为一个成人应该如何接受教育、如何学习的问题。诺尔斯对这一事实作了深刻的剖析,指出“直到20世纪中期,我们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实际上还是一无所知。当时,我们对成人学习只有一种理论模式,即儿童教育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来自我们对儿童的教学经验。因此,大部分成人一直被当作儿童来教授”[7]。诺尔斯进一步指出:“人们总是认为,儿童教育中所采用的原则和方法在帮助成人学习时也会有同样的效果。(于是乎,)把儿童的教师招来教成人。……然而,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随着成人教育研究和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累积,人们日益明显地感到,成人不仅仅是长大了的儿童,作为学习者,他们具有某些特点,需要有与儿童教育不同的原则和方法。”[8]
于是诺尔斯从儿童教育学关于学习者特性的假设不适合于成人学习者这一问题出发,提出了成人教育学理论,并对成人教育学独立于儿童教育学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诺尔斯认为成人教育学存在四个基本的理论假设,而且这四个理论假设是与儿童教育学“大不相同”的理论假设。它们是:“当个体成熟时,第一,他们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人格转变为独立的人;第二,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日益成为他们丰富的学习资源;第三,他们的学习计划日益结合他们的社会职责;第四,他们的时间观念出现了变化,从推迟运用知识的观念变为以操作为中心。”[9]
诺尔斯最初的观点是将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相剥离,认为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是“一分为二且相互对立的”(dichotomousandantithetical)。成人教育学是好的,儿童教育学是不好的,或者至少可以说,儿童教育学是指向儿童的,成人教育学是指向成人的。此时的诺尔斯在著作的副标题使用的是“对照”(Versus)这一字眼。这一倾向也可以从他书中第三章的标题反映出来,第三章的标题是“成人教育学:一个新兴的成人学习技术———向儿童教育学说再见”。
(二)成人教育学理论假设的修正
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一经推出,就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诺尔斯将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一分为二的观点更是掀起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批判与质疑诺氏理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然而,任何的批判与怀疑都没有来自实践检验所得出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在随后的十年时间里,诺尔斯不断收到来自中小学教师的来信,他们反映在某些情况下,运用成人教育学模式对儿童教学有时效果更好。同时,诺尔斯也从成人教育教师处了解到,在某些教学情况下,运用儿童教育学模式有时也是必须的。
于是,诺尔斯重新思考自己的学说。在该书1980年再版时,诺尔斯对自己的观点作了修正。他将原书的副标题从“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对照”改为“从儿童教育学到成人教育学”(FromPedagogytoAndragogy)。他在书中提出,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不是相互矛盾的,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到底是使用成人教育学模式还是儿童教育学模式,取决于当时的教学情境,而不是学习者的年龄。诺尔斯倾向于认为,成人教育学只是另一种有关学习者的模式,可以与儿童教育学的理论模式同时应用。这两种模式都可以用来检验某些理论是否适应于特定的教学情境。[10]然而,尽管诺尔斯承认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两者之间的非对立性,但基于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差异性,探寻一种适合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理论仍然是诺尔斯为之努力研究的课题。
(三)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完善
《成人学习者》(TheAdultLearner)是诺尔斯关于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另一本著作。该书对成人教育学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重点在于探讨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力图将成人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建立在哲学、社会学,尤其是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之上。诺尔斯认为,以往的学习心理学大多以动物学习和儿童学习为实验对象,不适合于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要科学说明成人学习的问题,不能照搬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而应当开拓对成人心理特点及心理发展的专门研究。为此,诺尔斯在先前总结出来的关于成人学习的四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了每一假设所具体包含的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以及这些心理特征给成人学习及成人教学带来的启示。
收稿日期:2006―10―16
作者简介:王智星(1971―),男,汉族,四川达州人,西南政法大学继续(成人)教育学院硕士学位,招办主任,教务科长,2002年获教育管理助理研究员职称,主要从事高校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工作。
一、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的范围
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涉及的范围较广泛,包括教育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组织方式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课外辅导,自学的组织,作业的评定、批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教育教学管理的建章立制和落实,函授站管理等。
二、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的建立及评价体系的构成
(一)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建立的依据及原则
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过程质量标准及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就必须对制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的依据、原则等进行必要的探讨。
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建立的依据与其他教育类型一样,有其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及政策依据。唯物辩证法及全面发展学说、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是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质量标准建立的重要理论依据;而现实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现实状态、特点是建立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的重要现实依据;同时,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制定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政策依据。
建立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除应遵循上述理论依据外,还应把握好一定的原则,其中主要应把握好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及适应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指成人学历教育要牢牢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和业务方向,政治方向简而言之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业务方向则是看学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是否得到了加强,动手操作的职业技能是否得到了提高,即要用该职业的基本要求去衡量其质量;整体性原则指确立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质量标准必须具有系统的眼光,把握整体性的特点,全面完整地看问题,充分考虑影响教育质量的各方面因素,立足于从整体的角度来构筑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质量标准;针对性原则指成人学历教育标准必须根据成人教育本身的特点制定,在基本质量规格大体相当的前提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各有侧重。普通高教主要偏重于理论与研究的理论型、学术型高等教育,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偏重于技术与操作的应用型、职业型教育;适应性原则指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标准的确立,必须充分考虑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根据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反映这些变化。
(二)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及评价体系构成
在对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建立的依据、原则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笔者认为,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应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应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和成人学习的优势,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充分体现“少而精”的原则,体现培养目标需要,反映成人教育特点,贯彻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原则;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的选择和采用上,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特点,符合成人学习的需要;在教学基本环节上,函授和夜大各专业面授时数,各课程的面授次数和时数符合规定,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达到教学计划要求,面授辅导安排合理,取得应有效果,作业的收发、批改、登录等有严格的制度,并有相应的资料,考试过程管理严格,考场纪律严明,监考记录清楚,成绩真实,教学档案健全、齐备,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符合规定要求;建立健全成人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制定应具有完备性、可行性、可测性,使成人学历教育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提高成人学历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对函授站的管理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函授辅导站暂行规程》的规定,设站符合建立函授站的原则和条件,建站的协议和手续完备,学校与函授站分工明确,对函授站管理制度严格,对函授站辅导教师的聘任制度健全,传达国家有关成人教育尤其是函授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等。
根据成人学历教育的特点及其自身发展规律,结合上述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成人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针对这五个方面设定具体的评价子项(见《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评价表》),对成人学历教育过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估。
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标准评价表
项目具体内容备注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学生清楚学习目的2.符合我国成人学历教育定位,体现成人教育的目的补充学科领域前沿知识,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创新型人才3.正确把握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和业务方向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和实践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充分体现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宗旨是为区域经济服务教学内容1.紧密结合实际充分反映社会需求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2.符合成教学生自身特点并尽可能满足其学习需求根据成人“年龄大”、“记忆力差”,“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自学为主”等特点设计教学内容3.随社会发展变化动态灵活地设置教学课程根据社会变化适当增减相应课程4.教材及教学大纲的编写和选择适应成人学习需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酌减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实用性、技巧性、应用性知识)编写和选择教材及教学大纲教学方法1.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能满足不同成人群体的需要根据不同需要分别采取脱产、函授、业余、电大、夜大、周末班等方式组织教学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成教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启发型、案例分析型、讲座型、讨论型等多种方法教学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彰显课程特色,增强教学效果根据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教学4.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安排合理的时间保证学生实习、见习,并对实习、见习的情况严格考核、鉴定;理论联系实际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管理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注意规定的可操作性将管理规定、制度等汇编成《学生手册》、《管理手册》下发相关人员学习并遵照执行2.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监控有力,管理到位每个教学环节均有相应的完善的管理规定,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3.加强函授站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函授管理工作规定等;管理用表,如《教师面授情况表》、《函授生注册情况统计表》、《函授辅导教师登记表》等4.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证教学效果班主任、学生干部严格考勤,填写《教学日志》,领导、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随堂听课或查课等5.加强课外作业及自学管理制定学生作业管理规定及《学生作业收交登记表》、《学生自学进度表》等管理用表6.加强考试管理,力求公平、公正、严格设置标准考场,实行考试资格审查,教考分离,函授站巡考,密封阅卷,阅卷登分分离等制度教学评价1.同行教师评估2.学生评估3.管理人员评估4.社会反馈信息评估通过同行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填写《课堂教学工作质量调查表》、组织学生座谈、收集毕业生追踪调查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以上方式改进教学上的不足,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我校成人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我校成人学历教育自1981年复办招生迄今25年来,为西南四省市和全国其他省市的公、检、法机关、律师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了310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为推进我国法制化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尤其近年来我校成人教育质量有显著提高,据统计,近三年,我校全日制成教毕业生有20余人考上研究生,还有相当部分毕业生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而且,多数函授毕业生已走上领导岗位或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在成教生源质量日益下降(近年普教连续扩招带来的必然趋势)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值得引以为豪。
(一)明确成人学历教育目标,围绕该目标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并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
根据成人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我校成人教育定位为:在稳定成人教育现有各类本专科学生规模的同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德才兼备的实务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以逐步构建学校终身教育体系。
(二)编写、选用符合成人学历教育的教材及教学大纲等
我校成教院组织具有丰富成人学历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了29种教材并已投入使用,选用了13种适合成人学历教育的非自编教材,并对法学专业22门主干课程编写了22种教学大纲,现已印发到授课教师及学生手中,以指导教师教学及学生自学。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监督与管理
1.查课制度。为加强对成教教师教学行为及学生出勤情况的监督,成人教育学院规定了查课制度,并设计了相关表格,要求查课人员详细记载检查情况,如实反映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上课情况。
2.领导及教务管理人员听课制度。为了直观地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听课情况,学校规定主管成教教学的院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学时,其他院领导和教务部门管理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学时。并将听课情况与任课教师及时进行沟通,促进教师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3.函授站工作人员听课制度。为加强对函授教学的管理,学校规定面授期间函授站工作人员必须随堂听课,全面了解和监督教师教学行为,以保障函授教学质量。
4.教学日志制度。我校成人教育学院长期推行该制度,要求学生干部对每天上课情况做详细记载,并定期交教务管理部门存档,以便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总结。
(四)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督促和管理
由于成教学生文化基础素质普遍较低、学习自觉性较差,尤其是函授生由于面授时间较少,主要靠自学,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督促和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作业和思考题,而且要求教师全面细致地为学生批阅作业,写出确切的评语,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并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及到课情况评定出成绩,其成绩计入该课程期末考试总成绩(校内脱产生按20%折算,校外函授生按30%折算)。
(五)加强对考试各个环节的管理,坚持标准化考试并实行考试资格审查制度、巡考制度(包括到各个函授站巡考)、教考分离制度、密封阅卷制度、阅卷登分分离制度。
(六)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学生实习的管理,我校成教院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成教院本科学生专业实习意见》、《实习意见反馈表》等相关规定和管理措施,并专门安排人员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查;为了加强对学生论文各个环节的管理,我校成教院对学生从选题、撰写提纲、初稿、定稿以及论文的评阅、答辩等环节都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制定了《论文写作管理办法》及《论文答辩办法》等。保证了成教本科学生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
(七)注重对教学信息的收集,并将之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此促进教学
我校成教院不定期组织班主任及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收集他们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促进相关教师对教学的改进,对个别反映突出、意见较大实在无法继续承担教学的教师及时更换。同时,注重收集社会反馈信息并加以吸收和利用。成教院设计制作了毕业生各种追踪调查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以促进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我校成人教育的发展。
(八)注重教学评价,以此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我校成教院专门设计了教师教学情况测评表,组织学生、同行教师、管理人员如实填写,对成教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量化管理,以此促进教师改进不足,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