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09:30: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治理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ecological risk)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环境的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组成或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损害,危及生态系统安全的可能性。生态风险既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等全球化现象,也表现为人炸、资源浪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区域性现象。现代化的生态风险具有一种内在的全球化的趋势,“风险的普遍化伴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全球扩张,不管风险在哪里被生产出来,实际上,食物链将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联系起来,它们超越了国界。”[2]36在生态风险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代中国的生态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炸
人炸是指世界人口增长率的急剧上升和人口基数呈指数增长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2010年末总人口为13.41亿人。人口问题在我国已经成为弱化一切优势,冲淡一切成就的公分母。当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人口数量对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人口素质正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瓶颈。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四是人口分布不合理影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布局不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适应[3]。总之,为了满足大量人口的消费需求,中国对生态资源进行过度开发,造成了资源供给紧张,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形成了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压力。
(二)资源浪费
资源浪费就是资源的配置的方式不合理或是资源配置的机制不科学所产生的浪费;因资源的未充分利用或过度消费性使用造成的损失。自然资源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但是人炸势必加大自然资源的压力,出现资源短缺,这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全面性的压力和危机。然而,资源浪费更是加大了中国的生态风险。首先,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重化工业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从而加剧资源供求的紧张状况。其次,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再次,城市化推动了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最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严重滞后。
(三)能源危机
由于石油、煤炭等目前大量使用的传统化石能源枯竭,同时新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又未能建立,导致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工商业等产生一系列问题,这就是能源危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很大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四)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引起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命活动或者破坏生态与环境的现象。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复合型环境污染加剧。具体来讲,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同时,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水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形成了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态势。在某些区域已出现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作用的格局,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4]167-168。
(五)生态恶化
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由于无序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生活,导致因盲目开发带来的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减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原始林已所剩无几,森林质量降低;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加速,沙尘暴现象频现,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外来物种入侵频繁,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
二、防范生态风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路径
在当代中国,生态风险日益加剧,环境问题逐步突出。应对生态风险,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之路。
(一)预防式生态治理贯穿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过程
所谓预防式生态治理,就是指治理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过程,不仅要治疗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要前端预防各种潜在的生态风险,防患于未然。源头严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治本之策,也是预防式生态治理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初步构建了源头严防的制度体系[5]321-322。首先,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这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其次,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最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此外,我们还要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各种生态风险。
(二)系统性生态治理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体系
二、构建生态保护制度之动因分析
生态保护作为生态利益反向供给的重要方式,其兴起和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再认识,也是人类探索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生态保护是人类社会探索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创新,是在尊重自然规律和梳立生态理念的前提下,破解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的重要实践。
(一)构建生态保护制度是生态伦理的衍进与发展生态伦理通常是指人类与其生存于其间的自然环境以及生命物类之间的关系伦理。生态伦理是人类对其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性认知,即相互依存的自然规律和共存共荣的生态足迹,显示出人类伟大的生存智慧。生态伦理是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哲学,是人类在地球家园中如何与其他物种同舟共济、共同繁荣的必修课。具体而言,生态伦理的内涵表象为人类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和共存共荣。一方面,人类生命与生态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间存在着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生命物质间的相互渗透和彼此互补具有整体上的协同性。另一方面,人类在积极获取生态利益的同时,利用自身技术创造了先前环境所没有的物质,改变了环境形态,造成了环境污染。与此同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绝对要素,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不为人类所乐见的生态灾难。生态伦理确立了以生态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唤醒了人们对地球家园的情感、良知和责任意识,体现了人类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规范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行为,对于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需求矛盾,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生态保护制度是生态伦理的衍进与发展。生态环境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而且关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以来,在错误的自然观、价值观的引导下,人类对生态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造成了物种灭绝、土地沙化、温室效应、森林锐减、草场退化等严重后果,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极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促使人类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价值观、生态伦理观,要求人类实行以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变革,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动成为人类践行生态伦理观最鲜明的表征。而且,生态伦理思想为生态保护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持和应有的价值向导。生态伦理并不反对人类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但其开发利用应以承认并尊重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为前提,并着眼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具有保育生态资源、保障生态安全、保持生态条件等作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实现生态伦理的重要前提。
(二)构建生态保护制度是生态管理的善治与流变生态管理是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5]目前,我国生态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于生态系统管理和区域生态管理。一方面,生态系统管理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承载力等内容,以此评估生态质量和生态效率。根据我国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国情,采取多种管理形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另一方面,区域生态管理是以城市、乡镇、乡村等为划分标准,用生态学理论对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提供决策支持、科学依据和管理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通过对各种生态资源的统筹安排,有效管理规范人群的生态行为,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结构,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生态影响降至最小的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生态管理是对生态系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也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治理的转变。生态保护制度是生态管理的善治与流变。生态保护的各项政策、制度、措施以及相关的规划、计划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生态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管理制度以及改进管理方法和工具等,才能推进环保事业的顺畅发展。而且,笔者认为,生态管理主要是国家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与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颁布政策法规、制定规划和各项标准,实现生态目标的综合活动。生态保护是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为重任,最终体现了保护人类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涉及每个社会主体的切身利益。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现实,要求生态保护行动迅速变为强大的国家意志,依靠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发挥统领作用,举全社会之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政府在预防和禁止人们损害生态环境、优化生态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生态利益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生态保护是实现生态管理目标最为直接的手段,也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柔性治理的有效方式。
(三)构建生态保护制度是生态责任的重构与履行生态责任是指追求人与实现自然生态平衡和稳定或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作为价值目标的特定责任,其本质反映的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责任关系。
生态责任的内涵包括生态治理的义务或职责,以及对没有切实履行生态保护或对生态破坏的相关责任主体实行严格问责的制度。人类为了满足经济的持续增长,肆意过度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不友好行为。严格地说,社会任何一个主体都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破坏负有一定的责任。然而,保护生态并不是不允许人类利用和开发其生态资源,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使人类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获取可持续的生态利益。生态责任主体具有多元化表征,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由于生态环境和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这就决定了政府生态责任是其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逻辑延伸,并在承担生态责任中扮演了重要而关键的角色。由于企业向社会提品和服务时,必然消耗生态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因此企业也应当承担生态责任。公众既是生态资源的消费者,又是生态环境的污染者,还是政府生态管理体系中的实施者与监督者,必然在承担生态责任方面处于主体的地位。生态保护制度是生态责任的重构与履行。生态保护既是一种管理方法,又是一种社会责任,还是一种历史使命。生态保护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生存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利益,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国家生态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载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存在着对生态利益需求的现状,而对生态需求的满足建立在生态资源存量的基础之上,唯有坚持生态保护原则,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态福利。虽然生态责任的履行结果最终表象于停止侵害、恢复原状、经济赔偿等方式,但是该制度的目标是有计划地防治生态破坏和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生态保护与生态责任在目的与宗旨上具有一致性,前者是对后者的塑造和价值实现。
三、构建生态保护的强制制度
生态利益是人类一切利益中最基本的利益。没有生态利益,物质、经济等其他一切利益就没有了存在的现实基础和源泉。为保障人类分享生态利益的可能与实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保护强制制度亟待创新,以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消费制度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行为中注重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购买环境友好的产品以取代会对环境造成损害的传统产品。传统的消费生活方式以过度消费为特征,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忽视了人的社会心理和精神需要,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而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价值理念,它在满足人们健康合理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要求,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树立了典范。绿色消费者体会到人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感恩的伦理情怀,要求人们按生态保护的要求,既要做到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又要做到对消费品的包装物、废弃物的环保处置,还要做到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以生态经济为出发点,以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为基本准则,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宗旨,将经济、生态、社会文明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一种理性消费、公平消费、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制度可以使消费者把遵循制度的强制行为转化为一种自我约束的行为习惯,使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所崇尚的、具有伦理性和普遍性的消费活动。但该制度的不完善是阻碍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对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整合、优化,以促进绿色消费。首先,完善与绿色消费有关的税收制度。绿色税收是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税收,对不同产品根据其对生态环境的友好程度设计出差别税率,特别是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产品列入具有较高生态保护税收含量的税种。其次,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在GDP中所占比例很大,无疑是发展绿色消费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在采购中选择符合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或服务,促进供应商绿色清洁技术的发展,既可降低绿色产品的成本,也可促进生态产业的形成。最后,完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为避免消费者难以辨认及查询绿色产品,或绿色产品的认证质量参差不齐,严格规定设立绿色认证机构的条件及程序,建立便捷的绿色产品或服务的查询途径。
(二)生态功能区划制度生态功能区划是指依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敏感度与生态服务功能等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生态功能区划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开发为理念,系统管理一定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要素,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该区域内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的目标。政府在制定生态功能区划之前,既要考虑区域内受气候、地理条件影响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又要顾及区域规划的生态性、协调性和层次性。良好的区域生态保护目标对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护起到关键作用。生态功能区划的最终形成,有利于生态保护决策的科学化、管理定量化、资源开发合理化,同时也可为各级政府在制定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开发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生态功能区划制度能够实现功能区域内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反映功能区域内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阀值,能够预测功能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自原国家环保局2008年《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文件以来,国家级层面的生态规划蓝图已经成形,但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生态规划的落实并不到位。生态功能区划本是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为解决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积极构建生态功能区划制度具有实践意义。首先,确立生态功能区划的空间基础。政府应当明确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生态区域,引导相关部门和资源等多方力量,率先在重点区域进行保护和恢复,提高生态治理的效率。其次,确立生态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政府以生态功能区划为依据对建设项目进行管控,对资源开发设定量化标准,并禁止一切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定位的工程和项目。最后,确立生态功能区划的政策基础。政府应当在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区域属性的产业政策、资源价格政策、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政策等。
(三)环境责任问责制度环境问责是指对环境污染或破坏的行为主体的责任追究机制。个人和企业所承担的环境法律责任是有明确规定的,而政府作为较为抽象的实体,却没有一个切实的问责制度,可以说是生态保护工作的缺失和遗憾。为此,这里仅着重讨论政府的环境责任问责机制。政府环境责任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的环境公共需求而承担的环境义务。[9]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度是实现政府生态责任的保障,也是维护公众对生态需求日益增长的保证,更是民主理念在生态保护中的融入与延伸。一方面,环境责任问责制度能够全面提高环境行政效率。该制度缩小了公众环境权益与政府环境管理之间的隔阂,公务人员可以倾听到民众的环境诉求,减少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环境责任问责制度是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权的内部监督方式。在生态保护过程中,行政机关对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管理和事后的处理均享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唯有政府本身才最清楚是否履行了生态保护中的法律义务。因此,政府环境责任的问责是一种内部监督机制。
2006年2月20日,监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了我国首个环境问责规定,但该规定因机制不健全并未发挥其预期的作用。责任政府应当有决心将国家公权力置于法律约束和公民监督之下。环境责任问责制度的完善,不仅需要明确问责的条件、主体以及责任体系,而且需要相应的程序规定。首先,明确政府的环境责任。政府不履行环境责任以及履行环境责任不到位,已成为制约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此,将各级政府规定为生态保护第一责任人,明确其责任和义务,是改变政府环境责任空洞的有效方法。其次,设计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特别是细化问责制度中的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内容、问责程序等规定。最后,建立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制。为调动行政官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将其任内的生态保护目标和状况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或标准,使环境绩效考核制实际上与环境行政问责制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181-01
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捕捉而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又只有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
在上述资料中,狼之于鹿,表面看来狼是鹿的天敌,狼的存在威胁着鹿的生命,狼应减少或杀之。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正是因为有狼的存在,鹿才会在它们的生活空间中时时保持警惕,为了最大可能的生存下去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比如保持健壮的体魄、加强格斗能力、知晓优胜劣汰、进食时不可吃太饱等等。只有提高危机意识,才会在面对问题、困难时变得聪慧、机智。
试分析引狼捉鹿与“磨难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磨难教育”字面看来就是在或艰苦、或困难的环境中进行自身素养提升的教育。不可否认有“磨难”的环境有助于增强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力等。
历史上的成功人士面对挫折时是怎样尽快走出逆境的?奥福瑞德・安德尔认为人类最奇妙的能力就是“把负变正的力量”。
确实是这样的,很多人都能在逆境中奋起,实现人生价值。
1276年蒙古铁骑兵围临安,文天祥受命出使蒙元大营被拘留。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文天祥冒险出逃,逃脱了虎口,历经真州、扬州、高邮、通州、温州、福州,一路颠沛流离,饥寒交迫,九死一生。经过磨炼,文天祥已经把艰难险阻和生死视作等闲了。南归后,他号召各地义兵勇士继续抗蒙,后不幸被俘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这难道不是在逆境中实现人生价值的佐证吗?像这样的人,在中外历史上是不计其数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适应逆境,在逆境中寻求动力、取得成功。
玄奘,唐朝著名高僧,“因慨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于贞观元年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从长安出发,经今新疆省北路,中亚地区、阿富汗而进入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迤逦南行,至摩揭陀国。遍学佛法五年,游学十二年。贞观十七年,经由今新疆省南路、于阗、楼兰而回国,往返共历十七年,行程五万里。回国后在长安译经,凡十九年,共出经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译出之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于印度所学遂尽传至中国。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等138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110国,传闻者28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重视。
我越是研究这些成功的历史人物的经历,我就越深刻的感受到:他们之所以成功,总是因为开始的时候,他们就经历了一些磨难,而正是因为这些磨难,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摆脱困境,从而得到更多的回报。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我们的缺陷对我们常有意外的帮助!”
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使他们尽快走出逆境呢?我可以告诉你几个理由去尝试一下:
1、从内心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不应受限于生存的环境,而应担负起自己的使命,无论来自何方,去向何处,他们的性格将带给他们真正的幸福。
2、要进行适度的“磨难教育”。介绍容国团、李宁、邓亚萍、熊倪、王军霞等体育名将的事迹和取得成绩原因――为国争光的目标、顽强的意志力,引导启发学生建立信心,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力所能及的劳动。
通行本《周易》由“古经”和“十翼”两部分组成。“古经”即64卦卦爻辞,据高亨先生研究表明“大抵成于周初”[1],而“十翼”即十篇《易传》则作为注解“古经”的作品成书较晚,其各篇的问世时间已不可考,大致在战国后期至汉初才最后定形。《周易》古经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阐发天人合一的最初形态观念、展示中华先民智慧的著作,包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的发韧之作。
《周易》古经《小畜》卦上九爻提出了一个与生态伦理相关的命题——“既雨既处,尚德载。”即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该停雨的时候就停雨,这是因为人们有至高无上的道德能够载物(容纳天下万物,既对人讲道德,也对万物讲道德)的缘故。句中“雨”为动词“下雨”,“处”为动词“停止”,“载”,按《周易·象》的解释是“德积载也”,也就是人类效法大地“厚德载物”之“载”义,指人们积蓄了高尚的道德,可以容纳天下万物。这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我国古代传世文献中最早提出的一种生态伦理思想,说明在西周初期我国先民已经将风调雨顺生态平衡的自然现象与人类自身拥有的高尚道德联系在一起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这种文明的出现和长久不衰,当然与风调雨顺生态平衡的自然景观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如何保持“既雨既处”的理想生态平衡景观,就成为我国古代先民现实生活中最关注的重大问题。西周初期的知识精英们从总结周这个小邦国取代大国殷商的政治现实出发,思考周兴商败的哲理,发现“德”这个因素十分重要,统治者有道德、能顺应民心,就能取得天下,而一旦失去“德”就会天下大乱,所以周人提出“天命”取代商人的“帝命”,用敬天重德的伦理政治取代商人重帝神、轻德性的神权政治,这无疑是具有历史的进步性的。这种伦理政治观折射到农业生产上去,就出现了“既雨既处,尚德载”的生态伦理思想。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在商人的神权政治下是不可能产生这种重德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这种“尚德载”思想只有在小邦周取代大国商以后才可能问世。这种思想第一次见诸于西周初期和文献《周易》古经中,决不是偶然的。
“尚德载”的生态道德观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中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资源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夏朝时天文学就相当发达,有非常适宜农业生产的“夏历”即俗称农历问世,这正是用天文指导人事,具有丰富“天人合一”思想的有力证据。)这种体现着农业文明智慧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在西周初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西周的创立者们提出了“天”这个概念,使“天人合一”的最初形态观念有了可以明确表达的方式。《周易》作为西周统治者们推广其敬天重德政治伦理的一本著作,第一次用适当的方式阐述了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周易》古经《乾》卦九二爻辞和九五爻辞分别出现了这样的文字——“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两句皆是十分明显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表述文字。《周易》古经文字中象这样的语句不胜枚举。可以说,整部《周易》古经六十四卦就是按照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写成的。西周初期的先民们一方面看到了“敬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发现了凸显“重德之人”的主体地位亦相当重要,所以“敬天”与“重德”不能分开。只有发挥“重德”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敬天”“事天”,得到“天”的佑助;不是“重德之人”,“天”是不会给他带来好运的。《周易》古经《大有》上九爻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了这种思想,即“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西周初期的先民们已经相当自觉地把人的命运与如何对待上天结合起来,认为只有从上天得到了佑助,出现“既雨既处”的自然景观,生产、生活才会吉祥而无所不利。所以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把我国古代先民这种敬天重德的“天人合一”自然观称为“有机的自然主义”(organic naturalism)。他说:“对中国人来说,自然界并不是某种应该永远被意志和暴力所征服的具有敌意和邪恶的东西,而更像是一切生命体中最伟大的物体。”[2](P338)我们说,正是“天”这个自然界,是“一切生命体中最伟大的物体”,所以西周初期的先民们才如此“敬天重德”。他们不但认为只有自己本身高尚的“德”(“载物”之德)才会得到“天”的佑助,而且认为“天”本身也是有至高无上的道德的“重德”之物,正是由于这个“德”字才把天人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即所谓“天人合德”观。这一点,《易传·乾文言》和《易传·系辞上传》的作者在讲解《周易》古经时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为战国时期杰出的儒学思想家孟轲和荀况所明确揭示。
“天人合德”的命题是在《易传·乾文言》中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原话是这样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句话是解释《周易》古经“乾”卦九五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为什么“飞龙在天”与“利见大人”有“天人合一”的关系呢?就是因为“天”与“人”之间存在“合其德”的关系,即“天人合德”,这样才把天人关系有机统一起来,出现“乾”卦九五爻的“天人合一”景象。这种“天人合德”关系包括了四种相“合”关系:与天地同德,厚德载物;与日月同辉,普照一切;与四时同律,井然有序;与鬼神同心,毫无偏私。这实际上将“大人”(君子、大丈夫)的个人品格及其为人处事的高尚行为作了全面的概括。只有具备这四种德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君子、大丈夫)。这种思想与战国中期杰出的儒学思想家孟子的高尚君子(大人、大丈夫)人格论和以德治国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孟子讲“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者……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又讲:“圣人,人伦之至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离娄上》),并强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主张“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孟子之所以有这种“大人”仁德重义思想,与其“天人合一”价值观是分不开的,孟子认为“天之道”与“人之道”是有诚相通、相互感动的,主张“乐天”、“畏天”。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并提出“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孟子·梁惠王下》)的以德治国主张,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以德行仁者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把“德”通过天人合德关系从个人品格修养拓展到治国理念与实践上来,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情怀。我们说《易传·乾文言》与《孟子》都是同时代的儒家文献,因为受《周易》古经“尚德”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才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天人合德”观,这是《周易》古经对儒家思想影响的佐证,也说明了儒家在汉代为什么要将《周易》纳入儒家经典文献之一的合理性。
“天人合德”观还在与《易传·乾文言》同时代的解《易》文献《易传·系辞上传》中作了充分的阐发。《易传.系辞上传》最末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这段文字由讲“卦”与“辞”、“变”与“通”的关系,推而广之讲“人”与“天”的关系。最后的那句“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学者多有误解,以为也是讲人,如宋儒朱熹就在其《周易本义》中作注道:“卦爻所以变通者在人,人之所以能神而明之者在德。”实则不然,这是讲天“德”而非人“德”。全句用排比句式讲解三对范畴、三种关系,即“卦”与“辞”、“变”与“通”、“人”与“天”,何以见得呢?原来“默而成之、不言而信”是先秦思想家对“天”德的常用赞语。天不会说话,所以只能是“默”和“不言”的样子,但它能通过“成(通“诚”)”和“信”这些德行被人们感知到它的存在和运行规律。荀子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感知到天的存在和运行规律即所谓“天行有常”(“常”即运行规律)时,指出:“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荀子·不苟》)荀子告诉我们,虽然天、地、四时这些自然界“不言”,但因为它们有“诚”这种美德,所以被人们称赞并感知到它们的运行规律。正是在这种认识前提下,荀子才将“天之道”与“人之道”通过“诚”这种美德连在一起,进而提出自己的生态伦理观的。《周易·系辞上传》这句话,可以说对荀子影响巨大。因为“人”是有“神而明之”的高级动物,所以才能从“天”这种“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的“德行”中体会出之所以会有“天人合一”关系存在的奥妙来。这也是《周易》古经提到具体的天人合一关系时,为什么往往与“大人”相连的奥妙所在(“大人”即有德行有地位之人,西周初期的知识精英们认为没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不配也不能做“大人”的)。也正是由于“天人合一”中,天与人皆有高尚德行(“天人合德”),所以才会有《周易》古经主张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思想出现。
《易传·乾文言》和《易传·系辞上传》的解释是符合《周易》古经本义的。得到上天佑助的“神而明之”的人,的确是重视“德行”的。《未济》卦六五爻辞说:“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把“有孚”即有诚信,看作是“君子之光”即君子的光辉所在。“有孚”马王堆帛书《周易》古经写作“有复”,有学者认为这个“复”是“返回”之义,这是不对的。“复”并非仅仅只有“返回”之义,这里“有”为动词,“复”显然为名词或名词词组。我们认为当为“实践诺言”亦即是“诚信”之义。《论语·学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说明“信”与“复”同义相关。所以马王堆帛书《周易》古经将今本《周易》古经中所有的“孚”字写作“复”,完全可作“诚信”之义解。
“君子之光有孚吉”明确给西周初期先民们的“重德”思想作了最好注脚,因为只有讲诚信,老天爷才会佑助,否则就会失去天助,出现“羞辱”之事。《恒》卦九三爻辞说:“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即不能永久地自守德行,就会有羞辱之事发生。这句话曾被孔子引用过。《论语·子路》记载道——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可见,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也很看重《周易》古经这句重视“恒德”之言。由此可见,孔子儒学受到《周易》古经之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周易》古经讲了“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后紧接着例举了一件“羞辱”之事,即“九四:田无禽。”因为不能恒守德行,所以打猎一无所获,得到了天的报应。《周易》古经作者这种“重德”观,把人之德与天之德紧密相连,体现了“天人合一”最初形态观念的德性价值取向,这是《周易》古经最为突出的一大特征。这种德性价值取向也影响了“亚圣”孟子的生态伦理观。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人之道”与“天之道”能够相合一就在于有“诚”这种德性。这种价值取向,成为历代儒家生态德性伦理思想的共同特征。从中,我们也可体会出为什么《周易》在汉代地位突出,成为“六经之首”的深层原因所在。
《周易》古经的作者看到了风调雨顺对农业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主张通过“尚德载”这种厚德载物的美德感化上天,达到“既雨既处”的生态平衡目的。但是自然界并不总是风调雨顺的,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灾害也是经常会遇到的。《周易》古经就描绘了诸多灾害现象:《离》卦九四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一场大火灾,不仅烧毁了森林,也烧毁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井》卦初六爻:“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严重干旱,连古井都变成了废井,井里只剩下干巴巴的泥土,再也不见鸟儿光顾。《既济》卦上六爻:“濡其首,厉。”洪水泛滥,人头在洪水中挣扎,多么危险呀!……正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火灾、旱灾、水灾等的危害对人们的生存带来的可怕情形,《周易》古经的作者才充满了生态忧患意识,提出了生态爱护和资源节用思想。
在《否》卦九五爻中,有一个生态忧患的呐喊,真是扣人心弦,即“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桑叶是喂养蚕的基础,一旦桑树死亡,蚕也会因失去食物而死亡,所以蚕农们小心翼翼地精心种植桑树,时时刻刻心系着苞桑树。这种“心系苞桑”的生态忧患意识是华夏农业文明得以开创和发展不衰的原动力。《否》卦九五爻记载的中华先民养蚕业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得到了证明,公元前3000我国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养蚕业和丝织业,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我们说,正是由于有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农民们注意保护生态资源,确保资源不枯竭,生产生活有保障,才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农业文明乐章。
为了爱护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周易》古经提倡一种节俭消费观。《大有》卦九四爻辞讲:“匪其彭,无咎。”程颐《伊川易传》作注道:“彭,盛貌。”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奢侈就不会有过失。这个“彭”有两层含义:既指饮食穿着太奢侈,也指居住豪华、大兴土木。饮食穿着太奢侈势必过多消费粮食和布匹,而居住太豪华,大兴土木则势必耗费过多的土地空间和建筑材料,这都是没有做到节俭,故会有咎。《周易》古经借助天人合一的力量,通过讲解“有咎、无咎”来推行自己的节俭消费观,强调节俭就“无咎”,否则就会遭天的处罚。
爱护资源,节俭消费,也包括对动物资源的爱护和节用。《周易》古经特别提倡古代天子打猎用的“三驱”法,不主张对野生动物一网打尽。《比》卦九五爻辞说:“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意即:最明显的比附措施是用“三驱”之法,放走前面的野兽,使周围的邑民百姓没有戒备之心(意为不搔扰狩猎地区民众),这样才是吉利的。什么叫“三驱”之法呢?《周义正义》解释说:“凡三驱之礼,禽向己者则舍之,背己者则射之,故失其前禽也。”即打猎时将三面包围,放开一面,进来的野兽,凡是面对自己直冲过来的,一律放走;凡是背朝自己的则可以射杀。这样就可以保证野生动物资源不枯竭。
《屯》卦六三爻辞讲:“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即”,意为追逐,“无虞”指没有经过虞人的同意允许,古代虞人是专门管理山泽资源的官员。这是一句保护动物资源的劝告辞。盲目追杀野鹿,误入虞人管辖的森林中,如果你真是君子的话,就见机行事,不如放弃追杀吧,再往前走就会有麻烦了。这是在苦口婆心地劝告猎人做“君子”,放弃一味盲目猎杀野生动物,服从虞人管理。其目的也是出于节用资源,反对赶尽杀绝的行径。
《师》卦六五爻辞揭示了这种既反对赶尽杀绝行径,又要保护好资源的生态伦理辩证法思想。这句爻辞是这样的:“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意即:野兽来到田地里损坏庄稼,捕捉它是吉利的,没有过失。但是兴师动众,打围歼野兽之仗就很不好了。你看哥哥带头追杀,弟弟抬着野兽们的尸体,把野兽杀得“舆尸”遍地,这是典型的赶尽杀绝的极端行为,是凶的征兆,故曰“贞凶”。这里前后两句话,一句“无咎”一句“贞凶”,反映了《周易》古经作者在保护动物资源上的清醒立场,这在近三千年前的西周初期的思想家中是十分难得的宝贵思想。这种生态伦理思想对儒家、道家等各家各派的生态伦理观是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智慧的活水源头,值得我们珍惜,并加以发扬光大。
《周易》古经作者倡导生态资源的爱护、节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源枯竭,危害人类的生存。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周易》古经还看到了“生态之乐”,提出了自己的生态和谐观。
《中孚》卦九二爻描绘了一种将动物拟人化的“生态之乐”——请听:“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一只鹤鸟在树下阴凉的地方鸣叫,它的好伙伴声声应和:我有好酒,想与你共同受用。这是一幅生态和谐的美景画,大树为鸣鹤提供乘凉的栖息地,大自然为这对声声相应的鸣鹤提供了“好爵”,好令人羡慕,它让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这实际上是作者借鸣鹤抒发自己的生态社会理想。
为什么说是“生态社会理想”呢?这从《履》卦的有关卦爻辞可得到很好说明。《履》卦生动地描绘出了这种生态社会理想——请听:“履虎尾不咥人,亨。”朱熹《周易本义》注释这句爻辞为“履虎尾而不见伤之象。”为什么象老虎这样凶猛吃人的动物,踩着它的尾巴,也不伤害人呢?《履卦》提出了四种不伤人的原因,即“初九:素履往,无咎。”“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这四种不伤人的情形都与人的德行有直接关联。首先看“素履往,无咎。”这句是讲与老虎保持和平的,没有非份之想的往来,所以“无咎”;再看“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这句是讲不乱来的人(“幽人”)与老虎交往,保持诚信坦然的胸怀,独守正道,所以“贞吉”;其次看“履虎尾,愬愬终吉”。这句话讲与老虎交往是持恭敬之心,所以踩着虎尾也是“终吉”的;最后看“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这句是讲看着老虎就想到自己要态度祥和,一举一动都相当圆满,所以是“元吉”的。《周易》古经作者大胆地提出这种“履虎尾不咥人,亨”的生态社会理想(“亨”这里作“太平盛世”解),并一再强调人们只要真正用和平、诚信、恭敬和祥和的一颗心去与老虎这类猛往都会平安无事的。“老虎不伤人”,这在三千年前的中国社会是决不可能出现的社会景象,所以我们称之为“生态社会理想”,仅仅是一种“理想”而已。这种理想的太平盛世,与统治者、老百姓推行德治,讲究道德修养是分不开的。《周易》古经强调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相统一,才会有“亨”的太平盛世出现。否则,不会有太平盛世。《履》卦六三爻辞明确指出:“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为什么踩着老虎尾巴而被老虎伤害呢?这是因为“武人为于大君”的缘故呀。“武人”即不讲仁慈,不讲和平,滥杀无辜(包括动物)的人。这种人一旦干政,当了“大君”(国王),国家就不会安宁,不仅那种理想的生态社会不能维持,反而会造成天下险象横生的局面。《履卦》泾渭分明地展现了两种政治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景象出现的情形,即“幽人”(这里指“无为而不为”的统治者,他们是不乱来的人)政治,就会出现“虎不咥人”的社会景象,而“武人”政治则会出现“虎咥人”的社会景象。显然,《周易》古经作者是很反对“武人”政治的。《履卦》用占了全卦5/7的篇幅描绘虎不伤人的生态理想社会,并详细探讨了实现这一社会的四条德性措施,而对“武人”政治,则只是一语带过,其不肖一屑的态度跃然于纸上。我们说,《周易》古经这种生态理想社会思想对后来儒家提出“大同”社会理想和道家提出“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汉儒董仲舒明确提出儒家理想生态社会蓝图,可以说是直接导源于此,这是毋庸置疑的。
《周易》古经“生态社会理想”的提出一方面当然与其追求“鸣鹤在阴”的生态和谐观分不开,另一方面也是与其安邦治国、推行德治和共同富裕的政治道德观息息相关的。《周易》古经政治上重“君子”,看不起“小人”。《师》卦上六爻辞明确提出:“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主张“大君(国王)”应该远离“小人”。《遁》卦九四爻辞说:“好遁,君子吉,小人否。”好的无为而治的国度,因为用了“君子”才吉利,而“小人”就不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君子”讲“有孚”(诚信)之德,而“小人”则不讲道德,这样“君子”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而“小人”没有德性不能与天沟通,当然得不到天的佑助了。《解》六五爻辞赞扬“君子”的“有孚”之德,不仅用之于个人自身修养,而且用之于与“小人”关系的处理上:“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君子胸怀大度,一派仁人志士的气魄,即便对小人也能用诚信之心去化解矛盾,这是多么高尚的人呵。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儒家“以德报怨”思想的源头。《周易》古经还主张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真正实现理想生态社会。《小畜》九五爻辞说:“九五:有孚挛如,富比其邻。”挛,即心连心、手牵手而有仁爱之义。这句讲人人有诚信、讲仁爱,就会共同富裕起来。这种“有孚挛如,富比其邻”的政治社会理想与“履虎尾不咥人,亨”的生态社会理想二者相结合,才是《周易》古经作者所追求的完美的太平盛世理想。显然这种理想在古代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种理想象光芒闪射的一轮太阳,给华夏民族自强不息提供了巨大的热能和动力,推动着中华文明穿越古今时空,迈上新的征途……当今世界生态失衡,全球各种危机四伏,有识之士都在自觉倡导生态道德,以便从根本上扭转危机,寻求维持新的生态系统的法宝。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智慧的奇葩——《周易》古经所阐发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无疑是一剂济世良药,是拯救地球、解决危机的有效法宝。试想,如果全世界那些富裕国家都能“富比其邻”,不肆意掠夺别国的资源、制止好战的“武人”政治、和平共处,讲究“有孚挛如”,保持“尚德载”的胸怀,那么全球“既雨既处”、“虎不咥人”的美好生态社会降临的日子还会那么遥远么?!
参考文献
[1]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准格尔旗地处黄河上中游,地貌以丘陵沟壑山区为主,境内沟壑纵横、沟网密布,共有大小沟谷2.4万多条,其中黄河一级支流15条,二级支流62条,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5000多万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砒砂岩面积915平方公里,潜在砒砂岩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最高达3万吨/平方公里,被国内外专家喻之为“地球癌症”,界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长期受自然条件限制和诸多因素制约,农业生产起伏不定,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牧业生产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可以说,背倚极度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怀抱先天不足的农业生产条件,在支离破碎的土地上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在荒凉闭塞的梁峁山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准格尔人过去的真实生活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变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准格尔旗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努力,先后实施了“两翼一体”战略和以“3153”工程为重点的一系列水保生态项目,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解放农业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基础太弱、欠账太多,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1998年到2000年,连续三年大旱,准格尔大地荒山秃岭、寸草不生,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严峻的考验。正因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长期制约准格尔旗发展进步的重要“瓶颈”。此外,由于早期的煤炭开采缺乏规划、乱采滥挖,引起43处、20.9平方公里煤矿火区,对当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一些低端的高载能企业也带来环境污染,使准格尔旗戴上了“黑三角”的帽子。
多管齐下扭转生态恶化局面
面对现实,在经济发展出现可喜局面的准格尔旗,把生态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并确立了“生态立旗”的发展战略,坚持生态这条“高压线”谁也不能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首先,全面推行禁牧舍饲养畜,变索取为不取,突破这个涉及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农民思维模式的艰难门槛,通过主体的主动退出求得客体的自然修复。通过几年的政策约束和观念引导,配合畜种改良、养殖小区建设,生态恶化局面得到了控制,畜牧业也得到了发展。从2000年到2006年,植被覆盖率从46%提高到64%,牲畜饲养量从35万增加到120万。为了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2007年旗委决定专门设立禁牧禁垦办,坚持不懈的推进禁牧舍饲养畜、坚决杜绝乱垦乱牧。
其次,大力推进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采取免费培训、政策支持等措施,引导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务工,通过农民的转出、产业的转移减少生态索取,加快生态修复。“十五”以来,乡镇由过去的27个撤并到9个,村由256个撤并到159个,累计转出农村人口8.1万人,实现了城镇居住人口超过农村的历史性突破,为保护和恢复生态创造了基础条件。2007年,准格尔旗委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进一步将全旗按13.4∶25∶61.6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重点支持优化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牧业发展,逐步转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设想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由现在的1000多个调整到60个左右,使80%的土地形成无人居住的生态自然恢复区。
第三,创造性实施“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矿区环境治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治理”的原则,采取政府组织、企业投资、专业队伍造林、林业部门验收的模式,吸收企业力量广泛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通过几年的推进,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好转,企业的生态道德和环保美德得到较大提升,关心生态和支持生态的生活理念得到不断深入。
第四,高标准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淤地坝建设等生态水保项目,规划一步到位,项目分年实施,保证国家的项目按国家的标准实施,发挥出国家预期的效益。沙棘、沙柳、油松等防风固沙、耐干旱植物,既治理了生态,又提供了农民增收载体。目前水土治理保存面积达到3500多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一半以上,每年减少入黄泥沙800多万吨。治理区土地利用率由治理前的17%提高到现在的55%,人均收入由治理前的不足千元提高到现在的5000余元。同时,不断创新植树造林机制,实行干部职工捐资、专业队伍造林的义务植树办法,落实“谁造谁有、允许继承转让”的造林政策和民间造林奖励办法,鼓励各种民营主体发展林沙产业,林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272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4572万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231元。
维护生态安全确保经济永续发展
生态环境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和特殊的生产力,是财富的体现和发展的象征。保护生态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主管工业的常务副旗长郭银泉告诉记者说:“这些年来,正是因为坚持了科学发展观,树立了正确政绩观,准格尔旗才没有走入发展经济、牺牲环境的错路和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从而实现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也正是因为持之以恒地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优化了整体环境,创造了资本、项目、人才、科技流入的“洼地”效应,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增收致富。”
从2000年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7亿元增加到200亿元,财政收入从3亿元增加到4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07元增加到541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405元增加到14032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从全国第320位提升到第57位,从西部第37位提升到第3位。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达到256亿元;财政收入增长38.5%,达到60亿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区大致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阔区域。主要包括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由于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大多为内流河,补给来源单一。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影响下,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包括盐渍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
1.2 荒漠化产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致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个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剧发展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也容易引发贫困问题,使东部和西部、边疆和内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因荒漠化问题,每年损失大面积的农田,使土壤更加贫瘠、粮食减产。全国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见的是春季沙尘暴频发。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发的季节;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流沙掩埋庄稼、农田、房屋交通干线的报道屡见不鲜;沙质土造成生物多样性变少,物种、群落遭到破坏,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积,致使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尤其以黄河为例,悬河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2.1 生态经济模式
所谓的生态经济模式就是遵照生态经济系统原理,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进生产就业、节制公共财产的使用、调控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减弱地区贫困,通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产业技术变革、发掘可更新的能源、增进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在贫困化程度降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通过政策管控和机制创新,努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协调投入产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费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胜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市场前景,增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商品流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生态化小城镇(城镇的垃圾产业,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生产,乡镇工业的清洁环保生产,城镇的环保设施,周围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清洁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自然、人文、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下,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进行荒漠化治理,发展产业经济。因此,这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这三条主线间又互相联系。
2.2.1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太阳能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风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善,将会限制荒漠化地区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调节水肥因子技术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使用新技使大范围推广防沙、治沙技术由可能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光的配比组合,如果改变荒漠化地区农业的水、肥、气、热等要素的配比,将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地区的人口负担。发展沙区高效型农业,应当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选择适宜沙区生长的作物,提高产量。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①通过在沙地建立温室、塑料棚等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植物生长的温度,营造适宜农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②节水保墒增效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就是通过在农作物上增加覆盖物来改变作物的外部环境,如通过覆盖地膜、秸秆等措施来增加地表温度,防止水肥渗透和散失,从而提高产量;③通过不同作物间进行套种,使用立体栽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层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④进行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选择适宜沙地种植、抗旱抗贫瘠、低耗水高产值的经济优良品种。
2.2.2 进行荒漠化治理,恢复沙漠生态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为手段,恢复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阻截外侧流沙,以减少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减少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来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辅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设置机械沙障、喷洒化学试剂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种非生物措施。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会更多采用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两种措施,达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农牧产品,发展产业经济
由于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重,农业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鉴于此,在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展农业工业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快农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干旱区沙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复植被、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而这将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产业发展之路,以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个方面构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模式旨在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形成生态、产业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因而区别于传统的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续性。构建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进荒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区动植物资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逐步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达到持续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系统的治理工程,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大力增加投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让企业、社会也积极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来,实现防沙治沙产业化,带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创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人工草场,因为建设人工草场不仅能保证牲畜的数量,保证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负荷,实现草场的持久利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饲草料匮乏的局面。针对当前草原生态退化的问题,实施此战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在态脆弱的农牧区必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对超载、过牧十分严重的荒漠草原区必须休养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学治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攻坚技术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坚持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大大减小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坚持划区域治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
The clinical guiding c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haracteristic diagnosed pregnancy placenta implantation PAN Ji-rong,WANG Xi-gong,WANG Xin,LI Yan-song.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Qingdao 26607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ltrasound about the placenta accret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ultrasound to the clinical guiding value.Methods Summarized the post-natal placenta accreta cases confirmed by clinical pathology in May 2004 to January 2011 in our hospital, analyzed the placenta accreta degree and th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haracteristic.Results In the 76 cases of the pre-natal placenta accreta, about 31 cases were diagnosised by ultrasound. The masculine gender rate is 41% 18 cases of penetrability placenta accreta had a total or subtotal hysterectomy,another 7cases had the two-sided uterina arteria embolization.Conclusion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about the placenta accrete had important Clinical reference value before the orperition,and coul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emorrhag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Key word】 Placenta accrete; Supersonic
胎盘植入系因蜕膜发育不良而导致的蜕膜基底层部分性或完全性缺乏,致使胎盘的绒毛层侵入或穿透子宫肌层的一种异常胎盘附着,是产时、产后出血及围生期死亡的常见原因。随着人工流产及剖宫产手术的增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产前准确的超声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避免大出血至关重要。本组对资料完整的76例胎盘植入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5月~2011年1月于本院产后临床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的患者76例,年龄23~40岁,中位年龄33岁。
1.2 方法 采用GE V730及MEDISON ACCUVIX V2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经腹及经阴探头,频率为3.5~7.5 MHz,采用各切面仔细检查胎儿及胎盘、子宫情况。观察胎盘位置,胎盘与子宫肌层及周围组织关系,彩色多普勒观察胎盘实质及子宫肌层血流情况。
2 结果
产前超声提示胎盘植入31例占41%(31/76),其中19例合并前置胎盘,其超声声像学特征为,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壁薄,胎盘局部异常增厚,胎盘及血窦血流丰富呈漩涡状等。另有23例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占30%(23/76),中央性前置12例,部分性前置6例,边缘性前置5例。76例胎盘植入者中,合并产中、产后出血39例,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18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7例。
3 讨论
3.1 胎盘植入为胎盘绒毛侵入或穿透子宫肌层,系因原发性蜕膜发育不全或创伤性内膜缺损,例如子宫畸形、子宫腺肌病、子宫术后疤痕等所致,分娩时胎盘剥离困难,导致产中、产后出血,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其发生与刮宫、剖宫产、宫腔操作等引起的子宫内膜受损关系密切。胎盘前置、孕妇高龄等为胎盘植入的高发因素。胎盘植入分粘连性、植入性、穿透性三型,正常子宫胎盘植入发生率为0.004%,合并高危因素人群中发生率可达3.33%,产前超声检出率报道不一,较低的为1.9%,较高者为62.5%[1,2],但总的检出率都在较低水平。本组胎盘植入检出率较高的原因,首先是与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超声诊断医师专人从事产科超声诊断有关,另外合并前置胎盘者检出率明显高于未合并前置胎盘者。
3.2 胎盘植入的超声表现 (1)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后间隙是由子宫蜕膜基底层的血管扩张而形成,胎盘植入时此无回声区部分或完全消失。(2)胎盘内漩涡形成,胎盘正常附着时,血管扩张仅限于子宫螺旋小动脉,而胎盘植入时,高脉压的弓形动脉及宫旁血管扩张产生了超声可观察到的胎盘内腔隙状结构,内见漩涡状血流。(3)子宫肌层菲薄,植入胎盘部分使局部正常肌层结构消失,Comstock等分析15例产后经病理证实的胎盘植入病例,其产前超声表现中最为常见的为胎盘内漩涡形成(73.3%),其次为胎盘后间隙消失(53.3%)[3,4]。本组31例诊断为胎盘植入的病例中最常见的是胎盘后间隙消失74%(23/31),其次是胎盘内漩涡形成68%(21/31),与上述报道有一定差异。
3.3 本组合并产后出血的胎盘植入病例,产前检出率较高,提示胎盘植入深度对产前检出率有较大影响。其原因为胎盘植入较深时,绒毛滋养细胞侵入子宫肌深层导致肌层内小动脉直接向胎盘绒毛间隙开放,高压血流产生的漩涡结构容易被超声检查者识别和重视,不易漏诊。另外,合并前置胎盘时,胎盘附着处子宫内膜薄弱,导致蜕膜层发育不良,胎盘绒毛容易侵入肌层,使胎盘植入发生率增加。本组结果中,临床有42例合并前置胎盘,这说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比例相当高,所以对超声提示前置胎盘的产妇,临床应高度怀疑合并胎盘植入的可能性,应及时采取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本组中有7例超声提示胎盘植入的患者产后大出血,采取急诊股动脉插管,超选至双侧子宫动脉,然后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的介入疗法,取得相当满意的疗效,术后7例患者均无再出血,并保住了产妇的子宫,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首选保守治疗方法。
总之,深入了解胎盘植入的超声声像学特征,并仔细观察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情况,注意与单纯性前置胎盘的鉴别,可有效避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围生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Gielchinskya Y,Rojansky N,Fasouliotis SJ,et al.Placenta accreta-summary of 10 years:a survey of 310 cases.Placenta,2002,23(2-3):210-214.
[2] Wu S,Kocherginsky M,Hibbard JU.Abnormal placentation:twenty-year analysis.Am J Obstet Gynecol,2005,192(5):1458-1461.
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现代人所追求的价值是自由、平等、博爱,整个伦理学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一价值体系展开的。生态危机发生之后,生态伦理学迅速崛起,为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了道德合理性证明。当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平等和博爱这两个价值理念展开的,而对自由和自由意志尚未涉及。按照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解,道德是在自由意志基础上生成的,法是自由的定在。由此可以确认,生态伦理还应有一个自由意志的维度。由于生态伦理关涉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作为其哲学基础的自由意志应当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生成的生态自由意志。探讨生态自由意志问题,澄清人在自然面前的何种自由是合理的,对澄清生态伦理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生态伦理缘何回避自由意志
目前的生态伦理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另一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的利益是生态伦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合理性就在于它能够维护人的生存和发展。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自然存在物本身同人一样平等地拥有天赋权利和内在价值,而自然存在物本身所拥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则是尊重自然的伦理基础。人类中心主义所谓人的利益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意指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环境人类就根本不能存在,所以人类必须无条件地保护自然环境。由此不难理解,人类中心主义将生态伦理何以可能的根据置于人类所欲求的对象,即自然环境本身,而不是置于内在于人类自身的自由意志基础上。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根据自然环境对人类存在的这种基础性作用,确认人类必须从道德上关怀自然环境。人类中心主义所确信的这种生态伦理属于他律,即生态道德存在的根据不在人自身之内,而在人自身之外。“一般理性存在者的感性自然就是以经验为条件的法则之下的实存,因而这种感性自然对于理性而言便是他律。”[1]45非人类中心主义尽管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但从道德根据的来源来说,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与人类中心主义异曲同工,仍然属于他律的道德,即生态伦理的合法性根源于自然存在物本身所拥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生态道德即是对其权利和内在价值的尊重。“如若意志在它准则与自身普遍立法的适应性之外,从而,走出自身,而在某一对象的属性中去寻找规定它的规律,就总要产生他律性。”[2]94由此我们可以确认,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是用人自身之外的某种“它在”为人自身立法。生态道德生成的根源在人自身之外,势必使生态伦理成为他律的伦理,而他律的伦理则使人的自由受到毁灭性伤害。也就是说,目前的生态伦理研究不仅没有将其哲学基础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反而还面临着使人丧失自由的风险。康德对这种他律的道德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无论是近现代的以幸福为目的的幸福主义伦理学,还是中世纪以上帝为唯一道德准则的基督教伦理学,都回避了人的自由意志,没有将道德的哲学基础立足于自由意志之上。在康德看来,自由意志恰恰是整个伦理学大厦的拱顶石。“在思辨理性的所有理念里面,自由是我们先天地知道其可能性却仍然不理解的唯一理念,因为它是我们所知道的道德法则的条件。”[1]2自由和自由意志是等同的,有自由而无意志,有意志而无自由,都是一句空话。自由和自由意志源于人为自身立法,而人为自身立法是人的自律性体现,因此,自由概念和自律概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康德始终坚持,道德的唯一原则就是人的自律性和人的自由,只有从作为先验本体论原则的自由意志出发,才可能正确讨论道德问题。“道德法则事实上就是出于自由的因果性法则”[1]50,“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以及合乎这些法则的职责的独一无二的原则”[1]34。康德对幸福主义伦理学和基督教伦理学的批判,无疑也适用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念,因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伦理观念就是幸福主义伦理学和基督教伦理学的翻版。
为什么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所确认生态伦理原则要逃避自由呢?难道他们不熟知康德对他律道德的批判和黑格尔的“法是自由的定在”吗?实际上,康德在反对他律道德的同时,也为生态伦理的他律性提供了庇护,为生态伦理逃避自由提供了合法性理由。众所周知,在康德那里,自由是先验的本体论原则,正是其先验地预设了人的自由,才合乎逻辑地演绎出人的道德。“如果设定了意志自由,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就可以从这一前提,把道德及其原则推导出来。”[2]101然而,作为本体论的先验自由却只存在于由人与人关系构成的“目的王国”之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于由人与自然关系构成的“自然王国”之中。康德认为,人本身就处于两个本体论性质的王国之中:一是“自然王国”,另一是“目的王国”。“一个有理性的东西,就从两个角度来观察自己和认识自身力量运用的规律,认识他的全部行为。第一,他是感觉世界的成员,服从自然规律,是他律的;第二,他是理智世界的成员,只服从理性规律,而不受自然和经验的影响。”[2]107作为感觉世界的成员,人处于自然王国中,在自然王国里人所追求的对自然界的改造完全被自然必然性所决定,根本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在目的王国中,由于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既是其成员又是这一王国的首脑,既是普遍的立法者又是法为己立,因而目的王国是一个自由的王国。这样一来,康德的自然王国和目的王国之间就有了天壤之别:自然王国是人的动物性存在的场所,没有自由,只有无情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因果性;目的王国则是人之为人存在的场所,充满着人的尊严和自由。既然康德已经确认,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王国中无任何自由可言,那么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就不可能从自由中引申出来。进而言之,康德所谓的建立于自由意志基础上的道德,只发生在人与人关系的目的王国之中;而生态伦理属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这种伦理是在缺失自由的自然王国之中建构道德法则,那么,其所建构起来的生态道德法则就只能是他律的道德,而不属于自主自律的道德。
生态伦理虽然以回避自由的方式建构起来一种他律的道德,但随着这种他律道德的建立,人之为人的存在和尊严却受到了挑战。按照康德的理解,以道德他律的方式约束人的行为,就如同动物的行为被身外的无法控制的自然必然性所约束是一样的。道德他律给人树立道德规范的同时,却将人贬低为动物的存在。康德之所以强调自由和自律在道德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因为人只有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为,自己为自己立法,才能超越动物界而进入目的王国,并且,只有在目的王国才能使人获得人之为人存在,获得人之为人的尊严。自由不自由,自律还是他律,在康德眼里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如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为了人的利益而保护自然环境,这不仅使生态伦理成为人类谋求私利的工具,还将生态伦理视为人类谋生的手段,生物还原主义倾向明显。非人类中心主义坚持以自然存在物本身拥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为生态伦理的生成根据,这无疑使人的尊严屈从于自然存在物本身,使生态伦理成为约束人的桎梏。道德本来是人之为人的象征,正是通过道德才担保人的尊严得以无限的提升,如果生态道德伤害了人的尊严,那么人们就有理由对这种生态道德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表示怀疑。
二、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意志
要将生态伦理置于自由意志基础上,从而摆脱其对人的尊严的伤害和对其的诟病,那么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证明人在自然王国中能够获得自由,填平康德所制造的自然王国与目的王国之间的鸿沟。在这方面,黑格尔已经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黑格尔运用他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将自由意志看作是一个由低到高辩证发展的过程,从而使自然王国与目的王国的贯通起来,并使人在自然世界面前获得自由。
黑格尔首先确认,意志与自由是同一的,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规定,有意志而没有自由,只是一句空话;自由只有作为意志,作为主体,才是现实的。自由意志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纯无规定性的“自在意志”,这是由自身的自然需要而引起的意志,具体表现为个人主观存在的、冲动、倾向等内容。自在意志的主观内容由于仅仅局限于意志自身之内,是远离自然世界而没有指向任何具体对象,其仅仅局限于主体有所欲,但无任何欲求的内容。有所欲而无任何所欲的内容,人们可以任意所欲;有所求而无任何所求的具体对象,人们可以任意所求。黑格尔由此认定,这是意志的一种自由,但此自由是片面的自由或不真实的自由。黑格尔确信,逃出一切规定和限制的意志自由是一种否定的意志自由,无规定性的意志自由是一种不自由。如果把这种自由当作意志本质的话,那就是否定的自由、抽象的自由、空虚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种主观任性。自由意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有规定性的“自为意志”。自在意志作为无规定性的冲动和欲望是抽象的,不能落到实处的;要想真正满足冲动和欲望,自在意志则需要指向具体的对象。当自在意志指向那些能够满足冲动和欲望的具体对象,就发生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此时自在意志就走出了自身而进入了它的对立面,变成了被对象有所规定、有所限制的自为意志。有所规定的自为意志由于指向具体对象,从而使自由意志成为现实的自由意志,有了具体内容的自由意志。但是,有规定性的自为意志是在与自然对立中,是在占有和消耗自然物中,实现意志自由的,因而这种自为意志仍然是有限的自由意志,一是因为其自由意志的实现总是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二是因为仅仅以占有自然物为自由意志的显现,这与动物占有自然物以满足生存需要并无任何区别。自由意志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自在自为的意志”。自在自为意志是自在意志与自为意志的统一,是真正实现了自由的意志。这种自在自为的意志拥有的是具体的、普遍的自由。这种真正自由,既有现实的具体内容又有普遍性的意义,既指向外在自然物又不与外在自然物对立。具体来说,自在自为意志使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既是满足物质需要的活动,又不纯粹是满足物质需要的活动,而是体现和证实人的自由本质的活动。自在自为意志,希求的是自由本身,希求的是在自然面前的自由。自由意志达成了自在自为,人就在自然面前获得了真正自由。
黑格尔通过对自由意志辩证发展过程的考量,确认人在自然面前存在着真实的自由。这种自由就在于自在自为意志把握了自在意志和自为意志的必然性,并将其必然性置于自由意志之中。在黑格尔看来,自由与必然具有统一性,“必然性的真理就是自由”[3]322。然而,人们对黑格尔的这种自由思想仅限于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认为认识了自然必然性,人们就能够控制自然、掌握自然,并成为自然的主人,从而将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理解为征服自然的自由。实际上,这是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误解。黑格尔本人就坚决反对对自然仅就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因为仅认识论上的自由意志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意志自由。黑格尔表明:“我们从知觉开始,我们搜集有关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规律和形态的知识,这样做法本身就可以向外、向上、向下和向内达到无穷的细节,正因为在这些方向上看不到终点,这种做法就不会使我们满意。”[4]4-5黑格尔之所以不满意这种做法,一是因为人们的认识不可能穷尽自然必然性而达到认识上的终点,既然对自然界的认识根本不可能达到终点和大全,意味着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可能获得绝对的自由。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未知的奥秘也随之越来越多,由此就可能推出自相矛盾的结论:人类越来越不自由。二是因为运用这种认识方式就使自然界成为一种现象的集合,使人与自然界分裂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在黑格尔视域里,自然界根本不是现象的集合,“自然界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4]34。面对自然世界这个整体,采用知性的认识方式只能产生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人在自然面前既自由又不自由。按照康德的理解,知性的认识方式只适合认识现象界,其获得的知识也仅仅是自然界中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别事物的必然性,知性根本不适合把握作为整体的自然世界。知性不可能掌握整个自然世界的必然性,作为整体的自然世界是不可能被完全认识的,因而根本不存在征服整个自然的自由意志。
黑格尔反对对自在自为意志作认识论的理解,意味着黑格尔否认自由意志是征服自然的自由意志。如果自在自为意志不是征服自然的意志,那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志呢?如果我们细心领悟黑格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就可以确证其所指认的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是与自然和谐的自由,自在自为意志是生态自由意志。黑格尔对自然的本质把握与对人的本质把握的方法是一致的,即以整体的、有机的方法去认识自然与人自身的关系。“在考察伦理时永远只有两种观点可能:或者从实体出发,或者原子式地进行探讨,即以单个的人为基础而逐渐提高。后一种观点是没有精神的,因为它只能做到集合并列,但是精神不是单一的东西,而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5]用整体的方式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即人与自然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黑格尔的研究理路中,精神在逻辑学中自我达到绝对理念的境界,就将自己外化到自然界,从而使精神本身有了一个对立面。但是,精神在与自然界对立的同时,又能够扬弃二者的分离而与自然界保持统一。“神圣的理念恰恰在于自己决然将这种他物从自身置于自身之外,又使之回到自身之内,以便自己作为主观性和精神而存在。”[4]20精神之所以能够与自然界保持统一,一方面,因为精神在自然界中发现它自己的本质,发现自然界就是它的复本;另一方面,精神“是在自然内生成的”,精神就是自然,并通过自然达到实存。“自然不能离开精神而存在,精神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3]257,精神在自然中,自然在精神中。精神与自然对立统一,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因为只有人才有精神。黑格尔确认的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主体既是实体等思想,无不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自然对立,意味着人与自然相互束缚和限制,人与自然都不自由;人与自然统一,意味着超越了限制和束缚,双方进入了自由状态。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精神的无限自由也允许自然界有自由。”因此,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的自由,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意志是生态自由意志。“唯有精神同自然和现实性的这种调和才是精神的真正解放。”[4]618所谓“精神的真正解放”即是精神的真正自由,这种真正意志自由只有与自然界现实的“调和”即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三、生态自由意志视域下的生态伦理
通过对黑格尔的自由意志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确信: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不是征服自然的自由,而是与自然和谐的自由;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意志不是征服自然的意志,而是与自然界谋求和谐的意志。所谓与自然和谐的自由是指自由意志唯有与自然处于和谐、平衡状态,并升华为生态自由意志,才能真正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意志自由。尽管黑格尔本人并未提出生态自由意志概念,但我们可以通过对黑格尔自由意志思想的细细解读,发现其自在自为意志蕴涵了生态自由意志的思想。从现实来看,近现代所确认的征服自然的自由意志已经陷入绝境,生态危机的发生宣告了人做自然之主人的失败。大自然是不可能被征服的,因此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保持生态平衡,才是自由意志的归宿。因为人只有与自然维持在和谐与平衡状态,才有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在、共荣;自然世界被人类毁灭了,人本身也就无家可归。
当我们承认人在自然面前的意志是生态自由意志,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是生态自由时,生态伦理的道德合法性与社会正当性才能得到合理说明。如果说道德彰显着人的自由,是自由意志的结果,法是自由的定在,那么,生态伦理的道德合理性与社会正当性就在于它体现人的生态自由意志,并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真正的意志自由。按照黑格尔的阐释,判断一个“法”是否合理的根本性尺度是自由,“法”只有蕴涵且表现了自由精神,从根本上说才是合理正当的。生态伦理作为道德规范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置于道德考量之中,确认保护自然环境是一种善,破坏自然环境是一种恶,其本质是从道德方面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说,生态伦理不是不要人们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界,而是主张在与自然维持和谐、平衡的限度内改造和利用自然界。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即是人的生态自由;所谓在与自然维持和谐平衡的限度内改造自然界,即是在生态自由基础上改造自然界。生态伦理正是担保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即担保着人的生态自由的实现,体现着人的生态自由精神,所以其本身才具有道德价值,其本身才是人们应当追求的普遍的善。
自由是人的本体性规定,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是自由的,除了自由,人与万物无异。既然人是注定要自由的,人是不得不自由的,因此,康德和黑格尔都将自由或自由意志视为道德和伦理的出发点,认为道德和伦理并不是对人的一种限制性规定,而是人的自我规定,是人为自身的立法;人唯有自由,才有道德责任可言,才可担当道德责任。自由意志正是通过为自身立法、人的意志自由才得以实现。从这一意义上讲,道德和伦理以自由为基础,并彰显着人的自由本性。生态伦理作为人对自然的道德和伦理,同样也应该以自由为出发点,不过,生态伦理中的自由不是社会自由,而是生态自由。正是人拥有生态自由意志,势必要求自我用生态道德规范自己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以保证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生态自由。因此,生态伦理绝不像人类中心主义所确认的那样在生物学强制下成为人类谋求一己私利的工具,也绝不像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的那样是外在权利对人的束缚与奴役,而是生态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和自我规定。生态自由意志为自身立法而生成生态伦理,才能真正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生态自由。生态伦理是自由精神的体现,是人之为人的象征。违背了这一基本法则,生态伦理便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
自由意志一般理解为理性行动者按照自己欲望、意愿来选择做或不做某事的能力。从人与自然关系维度上说,这种能力的普遍现实性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生态自由意志和生态自由的确认,就在于使人类对自己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担当道德责任,即有道德或合乎道德的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传统观点认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被抛到这个世界上之后而获得的一种天命,属于人类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因此人类改造自然世界是天经地义的,天然具有道德合理性,根本不需要再对其进行任何道德考量。不可否认,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不可剥夺的天命,但是,仅仅用这种自然必然性来论证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去道德化的,却是不尽合理的。生态危机的产生已经证明,不负道德责任地进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最终将导致恶果。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天命,但是怎样进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用什么方式开展这一活动,却是人的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古代人选择了顺应自然的方式来体现人的自由意志,现代性则选择了用征服自然的方式来表达人的自由意志。生态自由意志则要求人们选择与自然和谐、平衡的方式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唯如此,才能实现人的生态自由,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
生态自由意志担保着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生态道德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这种生态道德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用黑格尔的术语表示,就是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和对自然的理论态度的统一。所谓对自然的实践态度,是指由利己的欲望所决定,为了人的目的和利益而纯粹利用自然;所谓对自然的理论态度,是指要求人们退出自然,让自然自在存在,并使人们以自然为转移。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只考虑人类的满足感,而忽视自然本身的存在;对自然的理论态度虽然让事物听其自然和持续存在,但制造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且忽视了人类自身的利益。黑格尔既反对单纯地对待自然的实践态度,又反对单纯地对待自然的理论态度,主张扬弃实践态度和理论态度的片面性,实现二者的统一。“我们使事物成为普遍的东西,或成为我们特有的,然而它们作为自然事物还被认为是自由地自为地存在的。”[4]11按照黑格尔的意思,自在自为意志作为绝对精神进入自然界之后,意识到自然界是自己的对立面,同时又发现自然界是自己的复本。正是在自然界不是自身而同时又是自身的条件下所产生的道德合理地对待自然的态度是:我们既要利用和使用自然,又让自然按其内在本性自由存在。进而言之,在生态自由意志规定下,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既是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活动,又是让自然界实现其存在本性的活动。我们活着,也让自然活着,在这一生态伦理要求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才真正成为普遍性现实。
黑格尔的“精神”(Geist或God)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人的精神,但是因为他认为唯有人才有精神,而且唯有经由人类,Geist才能成其为精神而存在,故可以在宽泛的意义上将精神与人等同。
参考文献: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欲了解详情请致电:(010)88559497
或发邮件至 .cn
安全、便宜、灵活、带宽……看好这种种便利,用友伟库网在创办之初就选择了服务器托管的方式。一晃10年过去,机房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库网也已经发展成为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典型代表。
依赖互联网平台,在成就SaaS服务便利性的同时,也对SaaS服务商提出了挑战:必须保障IT基础设施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在过去10年间,伟库网在亲身见证了国内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对托管机房的选择和应用深有体会。
在伟库网IT运维总监黄瑞看来,绿色节能并不是自建机房用户的专利,托管型用户也可以通过应用多核处理器、虚拟化等技术来实现设备的效益最大化。
动态控制:化解托管环境用电难题
在过去10年的机房托管历程中,黄瑞关注的重点逐渐从带宽转移到能源上。
紧靠骨干网,是10年前互联网企业普遍采取的策略,这为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带宽资源提供了便利。伟库网也不例外,受到当时网络状况的影响,它选择了将自己的服务器托管在中国电信西单电报大楼的机房。随着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更多服务商的出现,多线路机房成为伟库网等互联网企业普遍采取的托管方式。
刚开始托管的时候,因为服务器功耗不是很高,没有高密度的问题。但服务器走向机架化,对伟库网恪守的机房托管准则带来了直接冲击――高密度计算设备对电力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机房建设和维护的重点,逐渐从限制空间,到考虑建筑物的承重性,再后来就开始考虑电量了。”黄瑞说。虽然机房服务商逐渐将电力、制冷等基础设施纳入建设重点,但针对托管型环境设计的超薄服务器等设备仍然面临一系列应用瓶颈,而电力供应正是其中的关键。
机房托管同样受电力制约
对于选择机房托管的用户来说,机柜和带宽是最主要的两部分费用。如果服务器节能性差,就意味着需要占用更多的服务器机柜位置。
据了解,当前IDC服务商提供的每一个机柜都有电流的限制,如果供电控制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摆放在机柜中的服务器数量。
“四路四核的服务器功率相对两路四核的服务器更高,因此在同样的机柜中摆放的数量也不一样。”黄瑞说,在机柜固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选择节能性好的服务器来提升设备应用效率。
在黄瑞看来,IDC服务商是按机柜来卖服务,但说白了就是按照电流来。随着服务器密度越来越高,原来影响用户成本的空间问题已经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电流问题,因为机柜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供电的限制。
“不管是托管型,还是自建数据中心,电力都很重要。”黄瑞说。伟库网至今没有应用刀片服务器,其直接原因就是电力条件的限制。相对传统服务器来说,刀片服务器对电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耗控制 释放机柜成本压力
在黄瑞看来,伟库网化解托管机房用电难题的办法是动态控制。
“这好比公路上的错峰设计。错峰,路上同时走的车会多一些;而不错峰,对路宽的要求就会比较大。”黄瑞说。采取了动态控制后,同样的电力条件下,机柜可以摆放更多的服务器。
黄瑞表示,作为托管的用户,多核计算技术和虚拟化技术是实现效率提升的最主要的方式。而多核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伟库网对设备实现动态控制提供了可行性。
作为托管的用户,像供电、制冷等基础设施不是用户能够控制的。但是在服务器端,包括服务器内部的温度、电量等,都是可以考察到的,而且也能实现一些相应的智能管理。
与此对应的是,伟库网对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各个重要环节采取了层次化的管理架构。比如网络层面,伟库网针对网络流量、用户访问量、网络攻击等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监控,并配合IDC服务商做了针对安全性的相关部署。在服务器层面,伟库网则对各个托管机房服务器的状况,包括内存、温度等做了监控。此外,伟库网还针对应用层面做了监控和数据分析。
“目前我们已经能看到,大概从哪个地区来了多少用户。这些访客大概都进入了哪几个页面,其在网页上的停留时间等内容也能看到。”黄瑞说。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为伟库网的产品运营提供帮助。
动态控制更直接的好处,是让伟库网几百台规模的服务器提升了成本竞争力。一方面,服务器的规模随着用户量的上升而增长;另一方面,通过与英特尔等厂商的合作,提升了既有服务器的应用效率。
英特尔很早就注意到,既要不断地把自己芯片的处理能力提高,也要关注散热怎么解决以及能耗怎么降低。体现在其最新的多核处理器中,英特尔已经加入了能耗控制。而在伟库网选择服务器产品时,也在能耗控制方面设置了多种模式,比如最低能耗的模式、最高能耗的模式,以及动态的模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触碰机房机柜的电流限制。
此外,通过对服务器等硬件的监控,伟库网也可以看到每台服务器的电流情况。
伟库网正在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可以更进一步降低服务器设备的能耗――让服务变得可以伸缩。
以财务服务为例,以往伟库网不确定自己的服务到底需要多少台服务器,在部署的时候就要估算这一服务的高峰值。而设备的往往是针对高峰期,最坏的情况下配置的。
“但是按照二八原则,80%的时候达不到高峰值。只有在月底、年底做结算的时候,财务服务的使用量才会达到最大。”伟库网技术总监陈水超说。
应用了新的方案后,用户的应用体验不变,而伟库可以通过监测CPU利用率,对计算资源做一些调整,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例如连续一天或者几个小时,CPU的利用率处在很低的状态,系统会自动地做一些调整。而根据监测,如果CPU的利用率达到80%,而且持续了一分钟,系统又会自动地启用一些空闲资源。”陈水超告诉记者,这种精细化的举措,可以实现计算资源的最佳配置。这是非常有价值和竞争力的,可以有效降低自己的成本。
此外,服务产品架构的好坏也同样重要。“如果产品的架构不好,可能需要10台机器,而架构好的话,可能只要1台就可以了。”他说。
未来数据中心:能源第一位
“未来的数据中心会跟我们的业务、应用结合到一起去,这就是我们今后要自己做数据中心的考虑。”陈水超告诉记者。去年用友就提出了客户经营的思路。给客户提供的不仅是一套软件,而是一个服务,未来将提供给用户包括软硬件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从1999年就开始选择服务器托管的伟库网,将在不久后建成自己的数据中心。“我们的应用到了一定规模,这种模式可以很大地降低应用的成本。尤其是用户量做大之后,硬件、网络成本也将逐渐提高。”黄瑞说。
Abstract: taking into mud riv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linyi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engineering measures of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sums up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design.
Key words: the city riv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陷泥河发源于兰山区大岭镇南道村西,流经兰山区的大岭镇、城区银雀山金雀山办事处,罗庄区的盛庄、西高都、册山等办事处,于册山办事处的黄墩村西穿邳苍分洪道入武河。河道长度31.0km,流域面积193.2km2。陷泥河是临沂城区一条重要排水河道,其过流能力严重不足,积涝难排、涝灾频发。并且随着临沂市城市工化发展和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河道水质和底泥污染严重。河道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了临沂城的整体形象。
1、陷泥河现状特点分析
(1)、流域污水直接排水河道,致使河道水质和底泥污染严重,已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小黑河”。
(2)、河道淤塞,断面窄浅;侵河建房、封盖河道、过路桥涵造成“卡脖子”河段较多,过流能力严重不足,积涝难排、涝灾频发。
(3)、河道内无景观拦河工程,形不成水体景观效果。
(4)、历年不彻底的治理工程严重破坏了陷泥河的自然形态。
2、陷泥河治理主要工程措施
针对陷泥河现状存在的问题,本着生态治河的理念,陷泥河治理应着重从疏浚护岸、截污蓄水等几方面入手。
2.1河道疏浚护岸工程
河道疏浚的目的是清除现状河底多年形成的淤泥及生活垃圾,保证河底平顺,水流通畅,满足五年一遇城市排涝要求,彻底解决河道排涝能力不足的顽疾。
护岸本着自然生态、形式多样、利于亲水的原则,主要采取了格宾网填卵石护岸、植物生态护岸、台阶式护岸及干砌块石护岸等。在保证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建设生态河床和生态护岸,重塑一个相对自然稳定和健康开放的河流生态系统,最终构建一个人水和谐的理想环境。
2.2截污工程
进行河道的生态治理,首要任务是要进行流域污水的截流。将排放入河的污染源截污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但是,由于城市排水管网雨污混流的现状,如何实现污水管网既能截污又能溢流的双重功能将是本工程设计的难点。截污工程主要包括三项工程内容:沿河两岸主截污管网工程、小型排污支管接入工程、五大排污方涵的截污闸工程。
2.2.1主截污管道工程
陷泥河两岸主截污管线布置在护岸外侧,距护岸10~20m。管道经多方案比较,采用承插式柔性接口钢筋混凝土管,管径为1200mm和1500mm两种。污水管道底部设置C20素砼管座,包角为135°,个别特殊河段污水管道采取全包C20素砼方案。污水管道穿越重要的或质量较好的交通道路时,本次设计采用了顶管施工方案,以大大降低噪音、粉尘的危害及对城区交通的影响。
2.2.2现状排污口类型分析
经过沿线调查,现状入陷泥河的排污口主要有如下两种类型:一是数量众多的小管径排污支管,管径大多在0.8~1.0m之间,数量众多,经调查整理有51处;二是老沂蒙路、临西三路、临西五路等五处大的排水方涵或明渠,这类排污口的特点是数量较少、孔径大、流量大,污染严重。
以上查明的排污口应全部接入主污水管线,但是由于现有的排水体制仍然是雨污混流,所以如何实现各排污口既能截污又能溢流的功能则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对以上两种排污口分别采取如下两种处理方案:
(1)、对第一类型小排污口的处理方案:
由于数量大,管径小,所以方案的要点是如何实现截污与溢流的自动运行功能,即污水多则溢、污水少则截,并且还有保证河道内的水不能回灌至污水管道内。经多方案比选,最终采取在排污口接入的检查井设溢流管并在管末端设鸭嘴阀的方案。这种方案能大大减少管理成本,大大减少工程量及工程投资,方便管理及运行,避免了因管理人员不到位而造成的排水不畅。
(2)、对第二类型大排污方涵或明渠的处理方案:
对这类排污口采取在排涵末端设置液压截污闸的方案。污水量小时,通过截污闸截住污水,将污水引入主污水管道,并通过截污闸防止陷泥河正常蓄水倒灌截污管道;雨污水量大时,开启闸门,将雨污水排入陷泥河。这种方案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人为控制。
2.2.3截污闸工程
5大排污方涵的截污闸工程主要起截污、防陷泥河蓄水倒漾及提闸排涝三大功能,能够很好的解决截污、排涝、蓄水三者的关系。截污闸由于需要双向挡水,最终闸门型式采用了比较新颖的顶导轨液压横拉钢闸门,这种门型具有土建简单、隐蔽性强、安全可靠等优点。
新建5座沿河截污闸,分别位于陶然路桥上游处、通达路桥上游和下游处、开源路处、老沂蒙路桥上游处,截污闸建成后有效减轻了城区污水对陷泥河河水的污染,对改善河水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2.3蓄水工程
陷泥河蓄水建筑物共有7座,6座新建,1座现状保留。从下游到上游分别位于:清河南路下游、通达路下游、兴隆路下游、陶然路上游、金雀山路上游、工业大道上游和解放路下游。
蓄水建筑物建成后,形成梯级拦蓄,最深处水深达2.7m,最浅处水深达1.7m,正常蓄水位与5年一遇排涝水位基本持平,即保证了蓄水高度,又大大减少了汛期对岸坡植被或亲水甬道的过水污染。景观拦河坝是一种用于城区河道工程的新型可调控液压底横轴翻转闸,它具有使用寿命长、启闭时间短、安全可靠、可溢流、景观效果好等优点,立门时起到蓄水作用,卧门时即可行洪排涝;适当开启调节水位,利用闸门门顶过水,即可形成人工瀑布的景观效果。7座景观拦河坝已成为临沂城的又一靓丽景观。
3、工程设计特点
(1)、平面布置合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拆迁、占地,保护了沿线的古树、古迹等。
(2)、兼顾了河道护岸的型式多样性、生态美观性、经济实用性。
(3)、实现了狭窄河段的护岸与截污管道的有机结合。
(4)、解决了截污管道的复杂地基问题,如流砂地基、沉陷型地基、岩溶地基等。
(5)、两侧截污管道的埋设,5座液压横拉式截污闸工程的实施,沿线大量排污口的接入等截污工程有效的解决了河道污染问题,实现了陷泥河一河清水的根本目标。
(6)、景观拦河坝是一种用于城区河道工程的新型可调控液压底横轴翻转闸,它具有样式新颖美观、使用寿命长、启闭时间短、安全可靠、可溢流、景观效果好等优点。该景观坝立门时起到蓄水作用,卧门时即可行洪排涝;适当开启调节水位,利用闸门门顶过水,即可形成人工瀑布的景观效果。
(7)、顶轨道横拉式截污闸也是一种新型可调控液压钢闸门,具有双向止水、动水启闭、结构简单、隐蔽性好等优点。
(8)、很好解决了新老污水管道带水对接的技术难题。
(9)、设计手段先进,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鸭嘴阀、液压底横轴翻板景观闸、液压顶轨道横拉式截污闸等在设计中第一次等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03-04
教师生态管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尝试将生态学思想渗透在教师管理中而提出的建构性概念。对其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必须解决一些诸如定义与本质等基础性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第一,厘清教师生态管理的定义,以避免产生认识上的歧义;第二,揭示教师生态管理的本质,以把握研究的出发点和关键。
一、教师生态管理的定义
从字面上理解,教师生态管理就是对教师进行生态管理。因此,要给教师生态管理下一个较为确切的定义,厘清生态管理的定义是关键。
(一)生态管理的定义探讨
生态学原本是“讨论生物与环境及共同生活的各个体间种种关系的科学”[1],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后来逐渐发展为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智慧、理念和方法。生态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催生了“生态管理”①一词,但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词条,已有的相关学术文献对此概念进行讨论的也并不多,所以,要明确何为生态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有限的已有文献资料中,学者们对生态管理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如Robert C、Szaro等人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这样一种方法,它试图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为人们与其生活环境的互动来参与制定可持续的方案,目的是修复和维持健康、生产率、生物多样性和全面的生活。[2]陈向阳将生态管理定义为“用系统的、全面的、有机统一的生态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去研究整个管理生态系统及其规律,把整个管理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体’,注重这个‘有机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互动性’,偏重于运用生态模拟的方法,去建立管理的生态模型”[3]。王琪指出,生态管理试图把系统整体的生态观念运用到组织管理领域,用生态学的思维范例来指导组织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的变革。[4]刘海认为,生态管理作为一种理念,是在尊重发展主体的内在特性及具体管理领域特殊性与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强调管理的和谐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5]佘正荣将生态管理的特点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它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可持续发展;二是它将传统的直线型管理转为循环的渐进式管理(又叫适应性管理);三是生态管理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认知到所有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及生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彼此间的复杂影响;四是生态管理强调更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更广泛的参与,它是一种民主的而非保守的管理方式。[6]周建平则认为生态管理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强调整体性;其二,强调平等性,打破那种等级制;其三,生态管理也打破封闭性,注重相互作用,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可创生性”;其四,生态管理强调组织、个体的自我生长性,共生互动则赋予生命机体以自我生长的内在动力。[7]
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说明了生态管理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生态管理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由各种相互依存的生态因子构成;第二,生态管理基于事物发展的内在特性,强调管理的合规律性;第三,生态管理渗透着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多元共生、平等参与、开放、自我生长等思想;第四,生态管理追求系统各要素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生态管理定义为:管理者基于管理对象的内在特性,在有机整体、动态和谐的思维指导下,通过积极互动、共生合作等手段强化管理系统中各种关系的有益联结,进而实现该系统各要素的协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生态管理的定义
将生态管理的思想应用于教师管理领域,管理者、教师、管理活动以及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等要素共同构成了管理生态系统,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通过管理活动形成广泛的有机联系,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建构。教师生态管理就是指管理者基于教师发展和组织运行的内在特性,在有机整体、动态和谐的思维指导下,通过积极互动、共生合作等手段强化管理系统中各种关系的有益联结,进而实现教师和组织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讲,教师生态管理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意蕴:
1.教师生态管理是一种适切性管理
由于每个教师的先天禀赋、成长环境和发展水平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其性格气质、行为风格、需求内容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在管理过程中渗透这种差异性。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在考核评价标准、激励方式、培训形式等方面不宜采用完全统一的方式、方法,而应贴切特定主体的实际样态,将差异性、选择性、灵活性、权变性的思想渗透于管理之中,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诉求和彰显。
2.教师生态管理是一种去中心化管理
生态管理建立在有机整体论的哲学基础之上,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关系。在教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在人格、权利等方面都是平等的主体,片面地“一切为了组织目标”或“一切为了教师”的管理都是一种“中心论”的管理价值取向,机械地把管理者和教师对立起来,使整个管理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遭到破坏。
3.教师生态管理是一种对话的管理
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有着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他们有各自的价值观念、认知水平、需求指向和理想信念等,在面对同一问题的时候,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诉求。各主体之间需要通过真诚、平等、开放的对话,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认识的相对统一性和行为的协调一致性,即通过对话实现“组织的人化”和“人的组织化”,使二者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创造生成的过程,个体的思想、情感、实践智慧等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传递、碰撞、升华和分享,促进管理者、教师在民主的氛围中互相学习、互相建构。
注释:
①在相关文献中,关于生态管理有生态型管理、生态式管理、生态系统管理等多种表述方式,本文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将上述概念均纳入“生态管理”范畴。
参考文献:
[1]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7.
[2]Grumbine,R.E.What is Ecosystem Management[J].Conservation Biology,1994(8).
[3]陈向阳.学校隐性管理[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12.
[4]王琪.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99.
[5]刘海.高校后勤生态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内蕴价值――基于高校绿色发展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6]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周建平.生态管理与教学管理制度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8]安世遨.对话管理:超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新范式[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9]陈光辉.心理科学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诠释[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Teach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Definition and Essence
HU Fang
中图分类号:S727.2;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 3168(2012)01 - 0033 - 04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Noncommercial Fores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in Guangdong
DING Sheng
(Guangdong Forestry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Guangzhou 51053,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ecological Noncommercial forest manage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using ArcGIS Engine technology and Oracle database technology, we build the Guangdong Province ecological non commercial fores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achieved standardiza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n the ecological noncommercial forest management。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described technical routing of syste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database design and system functionality and realization etc。
Key words: ecological noncommercial fores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rcGIS Engine; Oracle; Guangdong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1 - 12 - 22.
作者简介:丁 胜(1981 - ),男,安徽怀宁人,硕士,工程师。从事林业信息化工作。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后,对公益林落实到地籍小班管理已成为紧迫的任务,现行公益林的管理主要以传统的图件、卡片方式进行,表现为资料老化、数据单一、图面数据与属性数据脱节、数据管理混乱, 无法方便快速地查询所需信息,统计和更新的过程也十分繁琐,而且生态公益林管理涉及广泛,包括面积界定、补偿资金发放、管护队伍建立、管护措施落实、变更调整等,以人工管护等传统手段己经满足不了当前的工作需要。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将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化结合起来,建立基于ArcGIS Engine和Oracle的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各类生态公益林监测成果及其他有关数据,为林业部门提供一个网络共享的、标准统一的、数据详实的基础平台,实现生态公益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为各层林政的宏观决策、规划设计等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全面提高广东省公益林管理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1-3]。
1系统分析
1.1需求分析
系统主要用户是县林业局管理及其工作人员,省、市用户可以根据县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汇总、统计分析。管理员用户主要是权限分配、生态公益林调整和变更。基层单位管理者的这类用户重点解决能够直观查看生态公益空间分布情况,能够方便查询生态公益林小班数据以及所在区域护林员信息,打印生态公益林专题图等,由于基层单位日常处理的事务繁杂,与之有关的上级部门及工程项目比较多,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方便地提供生态公益林统计表、生态公益林补偿统计表等各类统计报表。
1.2系统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系统数据采用以Oracle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平台、ArcSDE作为空间数据引擎、以Geodatabase数据模型来建立生态公益林管理数据库,开发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生态公益林所涉及的基础地理资料、林业调查数据的有效的数据组织存储、安全管理、灵活的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直观表现、制图制表等功能,实现基础地理数据、生态公益林数据的有机结合与集成,精确掌握生态公益林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情况。具体包括以下2部分:
1)建成基于Oracle的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栅格数据库以及生态公益林专题数据,实现公益林多级数据的统一管理。
2)基于ArcGIS Engine研发的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标准的GIS用户界面,具有查询显示、统计汇总及专业制图功能,方便对生态公益林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进行更新,为技术人员提供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护林员区域管理等的系统工具。
2系统开发环境
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1期
丁 胜: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系统涉及到空间数据浏览、查询、更新、制图打印等功能,采用ESRI公司的ArcGIS Engine作为二次开发组件,ArcGIS Engine是一组跨平台的嵌入式Arcobjects,包含有低层次的API和高层次的控件,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地开发出功能强大、适应各种需求的GIS程序和系统。它拥有强大和完善的GIS服务架构,支持高度的可伸缩性二次开发。ArcSDE是应用程序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引擎,用于高效地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各种空间数据,支持多用户,支持长事务处理和版本管理,对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多用户并发访问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尤其是ArcSDE提供版本控制的能力,该功能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编辑一个图形数据库,甚至同一个空间要素,从而实现多用户高效的并发访问机制。Oracle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数据库之一,是一个功能强大、使用灵活和复杂的系统,满足面向空间数据应用的需要,实现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在同一数据库对象关系表中的统一存储与管理,可以用于构造从小型的单用户系统到支持数千个并发用户的大中型应用项目[4-5]。根据生态公益林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特点,最后确定系统开发环境。
3系统构架
考虑到林业信息化所涉及的海量数据管理以及系统的覆盖面、整体性,系统总体逻辑框架必须严格遵循“数据层(Oracle数据库)/逻辑层(ArcGIS Engine,ArcSDE)/表现层(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的3层体系结构,以C/S结构实现对生态公益林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在生态公益林数据中心设服务器、数据库、安全认证系统,通过本地局域网、城域网或专线(政府专网等)连接省、市、县各单位。
4数据库设计
4.1数据库体系结构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量庞大,数据种类多,多尺度与多时态并存。根据数据来源与数据结构特性,数据库主要由4个子库组成,包括:栅格数据库,基础地理矢量数据库,林业专题数据库以及属性数据库。
1)栅格数据库。目前,广东林业上已拥有覆盖全省的多时期、多分辨率的TM,SPOT 5等卫星遥感影像以及1∶ 10 000栅格地形图 和以及1 ∶ 10 000和1∶ 50 000 DEM。
2)基础地理矢量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主要是 1∶ 10 000和1∶ 50 000数字化地形图,包括行政区划、道路、水系、建筑物、绿地、轨道交通和铁路、等高线等地理要素。
3)林业专题数据库。多年度落实到地籍小班资源档案数据,包括矢量化小班面、小班线。
4)属性数据库。包括地名表、用户管理数据、系统日志数据、数据字典、逻辑规则表、系统元数据以及各类统计表、护理员工资统计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统计表等。
4.2数据组织
根据数据库功能的实际需要以及ArcSDE,Oracle10i 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的优势,确立了ArcSDE + Oracle10i进行数据库建设与管理的方案。系统采用以Oracle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平台,ArcSDE作为空间数据引擎,以Geodatabase模型来管理生态公益林数据库,分县区建立栅格数据集,矢量数据集,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将海量的空间数据导入并存储在Oracle大型商用数据库中;对于属性数据,则可直接在Oracle中创建属性数据表,完成数据库各数据基表记录的加载。
4.3数据标准化入库
数据入库包括适量数据入库和栅格数据入库,根据国家林业局的《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和《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标准》,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生态公益林数据库标准与规范,对原始适量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数据采集过程中涉及到诸多人为和非人为因素,使得数据质量有时不能得到保证,所以在建立GIS 空间数据库之前还必须进行数据的质量检验和控制,包括定位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等检查和控制以及数据逻辑检查过后元数据的填写。在设计好地理数据库模型基础上,把数据导入Oracle数据库。栅格数据入库前需进行数据配准、数据压缩以及建立影像金字塔。
5系统功能与实现
根据生态公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原则,将系统分为七大部分。
Fig.1 The Structure of System Function
5.1GIS基本功能
GIS基本功能包括地图放大、缩小、地图导航、图层管理、小班查询、面积测量等常用GIS功能。
5.2统计报表
公益林数据庞大,各种业务表格繁杂,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快速统计和输出各类公益林报表,满足管理部门上报各种报表的要求。包括市、县生态公益林统计表(区划林种统计表、生态公益林统计表、生态公益林森林、林木面积统计表、森林健康度统计表等),护林员工资统计表(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工资表、省级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工资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统计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损失性补偿费)分配计划明细表,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划拨委托代付代管金额总表,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管护经费及县级林业部门管理经费)计划表等。
5.3专题制图
林业专题图包含大量信息,能直观地显示森林面积、树种、林种等多项林分因子的分布状况。除了固定形式的专题图(地类分布图、林种分布图等)以外,通过专题图模块可以方便地定制不同的专题图,包括唯一符号专题图、唯一值专题图、分级专题图、密度图、饼状专题图、柱状专题图等,如图2所示(林种分布图)。
5.4生态公益林调整
生态公益林因规划调整、征占用林地等原因需要调整(包括内部调整、核减、增加)小班界线,系统提供对小班空间数据添加、修改、合并等编辑操作,以及属性数据(林种、权属、地类、面积等)更新。
5.5护林员管理
管护人员管理主要用来查看、修改、删除和录入管护人员信息以及护林员所管辖片区修改等操作。
Fig.2 Distribution of forest types
5.6生态公益补偿资金管理
生态公益补偿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人员账号名称、身份证号码、权属类型、界定面积、补偿费用、开户行、开户账号等信息录入、修改以及查询。
5.7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是给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用于对整个系统的初始化、维护、监控和定制工作。包括数据维护、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林分模型管理、元数据管理、代码表维护,逻辑规则库管理等。
6结论与讨论
1)系统从生态公益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出发,建立基于ArcGIS Engine和Oracle技术的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实现了对基础地理数据、遥感数据、生态公益林数据集成统一管理,方便用户查询、变更公益林小班数据,制作各类生产需要的专题图以及统计报表,规范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等管理流程,提高了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2)系统采用C/S系结构,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GIS技术的发展,WebGIS是未来GIS发展方向,因此,生态公益林网上系统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庞丽峰,毛炎新,唐小明,等.基于ArcGIS Server的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管护系统建设[J].林业资源管理,2010(6):113 - 118.
[2]李土生,莫路锋,应宝根,等 浙江省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3):331 -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