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7-06 09:30: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

篇1

一、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认识不清

1、传统教育意识与观念的束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传统教育意识与观念对教育政策选择的影响作用特别明显,而且往往超过了其他的制约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是公办教育“一统天下”,在这种大“公”无“私”的格局下,“一切要遵循计划”、“越公越好”便变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而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民办教育一开始就被视为“异类”,长期得不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行政部门的重视,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在这种传统教育意识与观念的束缚下,大家不但对民办高等教育不关心、不重视,而且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也无所谓、漠然置之。即使到了现在,仍有一部分教育行政人员认为国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只是一时的权益之计,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也只是临时的、过渡的应急措施。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见,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总是“政策跟着现实跑”,出现什么问题就出台什么政策,制定的政策不但随意性大、系统性差,而且制定时也缺少必要的程序,致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不系统、不完善,也缺乏必要的前瞻性和指导价值。

2、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本质认识不清。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本质认识不足,最初制定民办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缓解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为政府分忧。所以,政府在我国高等教育压力相对得到缓解的情况下,就忽视了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真正的本质所在——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这种认识不清,使得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相关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时出现偏差,民办高等教育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总得不到政策有效的回应和落实,而相关的管制和限制却很多,并被严格执行。所以,这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3、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从勃兴到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改变了政府单一的办学体制,开创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以其自身的生命力和价值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官尊民卑”、大一统等观念的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并没有受到国家的重视,反而被政府视为另类,处于“二等公民”的尴尬境地,其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发挥。

二、政策缺乏总体规划和合理发展布局

1、政策目标不具体、不明确。一项好的政策往往是政策目标具体明确,政策措旄和行动步骤非常清晰。而那种政策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现象,往往会导致政策的随意变通。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其条文多为原则性、实体性的规范,没有多少程序性的规范,还只是对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内一般行为准则的总结,因而比较抽象,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缺少合法有效的权力监督和权利保障机制。

此外,政策的不明确、不具体使得政策执行者有了更多“灵活变通"的可能,造成了政策的严重失真。我国的政策法规对民办高等教育的产权界定一直比较模糊。例如,我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在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从相关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民办教育的出资人不能享有其所投入资产的产权,而民办学校只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实体,究竟由谁代表学校处理财产问题并不明确。正是由于产权界定的不明确,造成了政策的失真,导致许多民办高等教育的出资者、举办者出现了营利行为和违规操作的发生。

2、政策缺乏总体规划和合理发展布局。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国家明显缺乏总体规划和长远考虑,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也缺乏具体、有效的发展措施,主观经验决策方式大量存在,使得民办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之中。

政策的制定需遵循一定的程序,民办教育政策也不例外。可遗憾的是,我国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大都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总是有了问题才制定政策,政策制定程序不够规范。一般地,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确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方案论证、颁布实施等。而我国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由于主观上的认识和客观上的立法技术不高等原因的限制,并未严格按照这一程序进行。有的政策在制定时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有的没有翔实的方案论证,从而使制定的政策缺乏应有的效度,在实施中失真,甚至名实不符。

三、没有完整的民办高等教育法规体系

成功的公共政策必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单独的一项政策很难真正解决公共问题。民办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和庞大的命题,他的解决必须依靠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系统而不是单独的政策法规。政策系统是一个由政策主体系统、政策支持系统、政策反馈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政策巨系统,涉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相关政策机构及其运行机制。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因此,成熟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应该包括以上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正是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系统化建设上的缺失,造成了政策制定不合理、执行不到位、反馈不客观等问题。民办高等教育不能充分表达它们对政策的意见,不能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来,无法很好地保障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因此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系统化的不完善是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制体系的不完善,首先体现在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口径不一,从而造成执法行为的碰撞与冲突。例如,我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则要求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要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由于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特性一直未能得到认可和确认,所以还没有制定出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具体、有效的扶持措施,其主要依靠的仍然是“命令”、“通知”、“指示”、“会议纪要”等行政手段,使得“行政高于法”,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常常是“立法跟着现实跑”,等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这种做法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四、政策执行者自身的缺陷

政策执行者通常身兼执行者和目标群体双重角色,经常处于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之中。当前,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者主要有两类:一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二是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对民办教育政策的关注点各有不同,也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去解读和贯彻民办教育政策。如此,民办教育政策在实施中难免失真,甚至背离政策的预期目标。

五、政策执行缺少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

我国的民办教育政策还缺少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因为没有有力的监督评估体系,一些政策执行者我行我素,将民办教育政策玩弄于股掌,对于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大加宣扬,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政策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人为“篡改”、“替换”,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如此,同样的政策,在十个不同的利益主体眼中,就有十种版本,从而产生十种截然不同的实施效果。

1、政策的监督不力,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监督,实际上就是对民办高等教育设置政策的制定、执行等活动状态进行监督,以深入调查、分析政策运行过程的情况,进而采取措施纠正政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和偏差,以及对违反政策的责任人给予惩罚,旨在保证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此外,我国目前还没有单独建立一个针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监督评估体系,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评估管理也是由不同的行政部门负责,一直沿用与公办学校相类同的评估目的、原则和标准,而没有考虑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监督的渠道尚不完善,由于缺乏权威性的民间中介机构,使得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难以真正建立,从而不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2、缺乏对政策制定活动的监督。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监督,是指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政策制定主体选择、政策制定程序、政策决策等政策活动状态的监督,以保证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政策的实际效果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要求,尽量减少决策失误。从理论上讲,由于政策决策者代表利益的局限性,掌握信息的有限性,用以指导决策的理论存在一些不正确性,因而制定的政策难免出现错误和偏颇。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政策制定信息的收集、政策主体成员的选择、政策方案的选取等都由政府单方面说了算数,政策制定过程缺乏必要的听政,其透明度不高,因而对于可能违背政策制定基本程序和政策制定者的谋利行为都缺乏必要的监控。

3、缺乏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是指为了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的准确性、全面性而实施的监督,以防止抵制、违反、滥用政策的现象发生和及时纠正政策执行的偏差。由于政策执行者的价值取向、个人及其所代表的利益和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常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发生误解、曲解、滥用和抵制等现象。目前,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政府官员的意愿就很容易演变为政策,致使民办高等教育层次和种类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有效监督,一些地方政府不顾教育的公益性,把民办高等教育办成了单纯赢利性的机构、从而使得民办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不高、特征不鲜明。

六、政策执行中,辅助政策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政策资源,主要是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权威资源。国内外许多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都把政策资源列为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无论是肢解政策,选择性执行,还是搁置政策,象征性执行,抑或是曲解政策,替换性执行,其罪魁祸首就是政策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人力资源和权威资源的投入严重不足。

篇2

引言: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到日程,我省的经济发展将有更大的潜力和优势,而这些优势中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我们的人口优势与受教育程度的矛盾。河南人口全国第一,但经济落后于沿海,受教育程度偏低。河南每十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量为 6398 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位列倒数第一,远远低于湖北的 9533 人与山西的 8721 人。

整体来讲,科技和商业贡献率低于沿海发达城市。低素质劳动力无法与经济增长所需的人力资本相匹配,成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一大“瓶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必须认识到河南省人口红利的隐忧,未雨绸缪,重视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改善现有的人力资本结构,真正实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在此过程中,我省的民办高校在担任培养高技能人才,向社会输送更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力整体水平上,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为河南省人才红利的到来开创了很好的条件。

一、河南教育的基本情况

河南的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受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河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落后状态,这极大地影响了河南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进而制约河南经济的发展。

二、河南省民办教育对“人才红利“形成的作用

现阶段,我省仅依赖公办教育来发展教育产业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其中既有因国有资源规模的限制,也有因教育公益性的办学方向限制,但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公办教育体制与开发教育产业所必须的市场化要求难以相互适应。由于民办教育更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所以民办教育对教育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办教育是“穷国办教育的必经之路,可以说民办高校承担了一定的责任,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义务,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也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发展民办教育是缓解教育供给落后于教育需求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民办教育的发展,就起到了动员、组织、利用社会闲置教育资源的作用,使原来闲置的教育资源转化为增量教育供给。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意义上,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而且是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重新整合与配置。

(二)民办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多方面人才,进而提高社会就业率,推动经济增长。

现代经济理论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教育与再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经济适用人才、调整劳动力供需结构、缓解结构性失业的根本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创新的频率加快,新学科、新行业、新需求、新市场不断地出现,故而通过教育,缓解结构性失业,提高社会就业率的要求显得更为紧迫。

(三)民办教育的发展为改善我国的劳动力和人才结构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它可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元化、多层次办学,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从而通过调整劳动者供给结构,实现社会就业率的提高。如果我们把教育视作一个产业,则民办教育对社会就业率的提高就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民办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教育产业的规模,不仅其本身就能提供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在民办教育发展的拉动下,也会在其它部门间接增加就业机会。

民办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突破传统教育体系,在调整教育结构、改良教育内容、培养创新型人才各方面有所创新。民办教育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三.加大民办教育改革力度,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

1. 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良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氛围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制定政策、落实政策的先导,是营造民办高等教育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快速成长的关键。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民办高等教育不能与公办高等教育同日而语。实事求是地讲,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正是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更要求我们对民办高等教育实施政策倾斜与扶持,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民办高等教育在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其一,民办高等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应该大有作为。二,民办高等教育在传播文明、培养具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三,民办高等教育和广大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在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匾乏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的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已成为我省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对民办高等教育,求全责备的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和切实扶持的思想。为我省的人口红利深入彻底的转向人才红利作出贡献。

2.政府可以为民办高校提供一定的财政资助,促进其健康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以自筹经费为主,但政府也要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其所推动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繁荣等为全社会所共享,其培养的人才为整个社会服务。政府对不同学校的资助会有所区别,但因为是民办高校就不给予任何支持的观点是错误的。印度学者边拉克曾指出:国家不应放弃资助高等教育的责任,国家对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资助有助于推动、激励私人和社会团体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通过贷款、免税、设立基金会等不同形式减轻民办高校的负担。

参考:

篇3

在重庆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遵循中央提出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重庆的民办高等教育现已形成相当规模,在重庆市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2006年6月,经教育部、重庆市政府、市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置并已招生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有27家,其中,有普通高校独立二级学院7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5所,非学历高等教育学校15所(高等教育学历考试学校3所)。到2004年为止,12所独立二级学院和高职技术学院,共占地3831985m2,总资产12亿元,教职工3431人,其中专任教师2114人,共开设83个专业,其中文科类专业62个,理工科类专业21个,在校学生27990人。由此可以看出,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

重庆市公立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多,一共只有41所(不含3所军事院校),而北京有76所,上海有57所,天津有42所。重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00年为11%,2006年为21%,增长较快,但与北京、上海的毛入学率(均在50%以上)相比,差距还很大。高等教育入学紧张的矛盾比较突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重庆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

重庆的民办高等教育曾经只有学历教育一种类型,现在除了传统的学历教育机构,还有自考助学教育机构、延伸办学教育机构。传统的学历教育机构,有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巴渝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自考助学教育机构,有重庆民族专修学院、重庆经贸管理专修学院等。延伸办学教育机构,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的资格,主要任务是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岗位技能培训,满足学员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重庆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做得不够好。具体表现在:口头重视多,实际支持少;批评多,具体关心少、指导少;刁难多,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少。与公办高等教育相比,民办高等教育也没有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如在征地、贷款、税收、教师职称评定、科研立项、贫困生贷款、优秀师生表彰、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民办高教都没有享受到公办高等教育所享受的待遇。

第二,社会对民办高校还存在偏见和歧视。目前,比较突出的是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的认同度不高,民办高校生源不足和新生报到率低。特别是民办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普遍存在学生难招、入学率低、流失率高的现象。

第三,社会舆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宣传不够,有时还出现求全责备现象。社会上对民办高校存在一些偏见和歧视,如认为学生成绩差、素质低,学校管理混乱,这给民办高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第四,部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很弱。部分民办高校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良、队伍不稳、流动性大。从教师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骨干教师少,已退休老教师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多,教师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马鞍形分布状态,一部分教师知识老化,一部分教师又缺乏教学经验。

第五,少数民办高校教学及学生管理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及学生管理机构不健全,懂得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人不多,人员素质低;二是在教学上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随意性,教学及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全或者不够科学;三是教学文件不齐全、不规范,内容无特色;四是未建立和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尤其是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五是个别民办高校在招生时夸大宣传、弄虚作假甚至误导学生,造成学生家长、学生的不满;六是大部分民办高职学院和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对学生实行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这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相悖的。

二、促进重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重庆市民办高等教育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探索出一条长远的、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加强宣传,提高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和待遇要加强对重庆市民办高校的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意义。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及待遇,使民办高等教育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援和政策支持,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民众对民办高校的认识,理性对待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差别,从而改善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

(二)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市政府应该针对民办高校当前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地经验,出台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有关政策,就鼓励支持和规范管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进而结合重庆市高等教育总体发展部署,酝酿制定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在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和审批上,要坚持与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既要坚持标准,也允许其逐步到位,并加强过程的督促检查,要求按期达标。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应有的规范,在规范过程中力求更好的发展。在行政管理上,教育部门内部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到统一归口管理和分工合作相结合。在规划、计划、招生指标的划拨、教职工的聘用、信息的提供等方面,将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对待。

市教委应进一步加强对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的指导和督察。市教委应该牵头协调市级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对民营高校的扶持措施,牵头组织民办高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组织对民办高校投资者、办学者和管理人员的专门培训,建立健全对民办高校管理机制与办学质量的督导和评估制度。一直以来,重庆市有关部门在对民办高校的评估考核中,一般都是采用和公办高校一样的标准,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民办高校的特殊性问题。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和公办学校有差异,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重心也与公办学校的教师有所不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应该研究制定适合民办高教特点的评估标准和办法。当前,应着重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行为(含招生行为)、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督导与规范。对办学条件差、内部管理失范无序、办学质量效益低下的学校,要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停止其办学资格。在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中,要淡化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强化具体指导行为,确保民办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利。

(三)优化专业设置,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重庆市的传统主导产业为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产业、新型钢材、新材料加工产业。这些主导产业是重庆市的优势,但是现在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因此重庆市不仅要把传统的主导产业向纵深发展,同时也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制药专业、环保产业等。重庆市民办高等教育可以结合重庆市主导产业调整的趋势和特点来设置相应的专业,增强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的适切性,推动重庆市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要有长远的发展,必须克服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管理有力、学习型的教师团队。首先,要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民办高校应制定长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计划,建设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民办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应在坚持动态性、综合性等原则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和不断优化考核方法,执行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第三,建立教师在职培训和进修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民办高校要从长远出发,根据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教师岗位的需要,通过办培训班、建立本专业校内外教师联络制度、教学观摩、学术带头人帮带帮教、研究生课程班进修、教学科研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四,建立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兼职教管理机制。各个民办高校中兼职教师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必须加强对兼职教师从招聘到任用、考评的管理。

(五)创建民办高等教育要素市场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切实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可以通过建立教育要素市场,给民办高等学校创造了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使民办高等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去求生存和发展。一是和企业沟通,建立校舍设备市场;二是建立教师人才市场;三是多方位注入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篇4

当前,为彻底扭转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偏见,转变人们认为民办高等教育是不正规的观念,政府必须克服鄙薄民办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逐步增强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应彻底转变观念,通过各种渠道,改变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1]。

一、政府在引导江西省民办高校发展中的价值定位

首先,需要政府有力引导。江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定位,政府应引导社会民众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观念,并且加强民众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认知。使社会认识到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质和民办高校对社会教育事业的贡献。

其次,要深化江西省民办高校相关管理制度的改革。如民办高校的学历制度、教师聘用制度等,为民办高校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和运作平台。逐步改变公办高校在精英教育领域垄断招生的局面。政府还应尽快建立全国高校教师统一的保障体系,扭转对民办教师身份的歧视观念。

再次,政府应引导社会及各方面舆论,倡导其对江西省民办高校的性质进行客观的评价、对正确价值的认识,从而引导大众对民办高校的合理认识。

二、江西省民办高校政府管制存在问题的现实考察

1.注重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忽视民办高校的产业性。民办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一方面,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能,从而提高了自身在未来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能力,也增加了自己获得收入与享受生活的能力。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一样,同样具有外部正效应,因此具有公益性[2]。另一方面,江西省的民办高校自筹资金、自主经营、公平竞争,这决定了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具有更强的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而且“从民办高校的本质特征上看,其属于一种投资办学。民办高校也具有产业性。

2.注重社会公平与忽视民办高校公平。政府管制民办高校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要通过管制以确保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服务的公平利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一味强调社会公平而忽视民办高校本身的公平,这就不是一种真正的公平。事实上,正是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制才使得民办高校存在着种种不公平问题。

3.有效管制方式的匮乏。无论是经济性管制还是社会性管制,都是传统的政府管制方式。这两类管制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政府制定各种限制与控制政策来实现管制目标,并以经济性管制为主要方式。近几年,社会性管制方式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这两种管制都存在着管制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管制方式较为单一、不够丰富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管制方式匮乏已经成为影响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转变政府职能,充分保障和尊重民办高校自

1.制定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国务院、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有权制定不同层级的教育法规和行政规章,作为对民办教育的制度规范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并保持相当的稳定性。民办学校必须遵守国家的教育法规和规章,受国家法律的管辖和保护,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2.审批学校的相关办学活动。政府应确立民办学校的办学基准、具体设立条件、软硬件设置标准,并由政府各职能部门对民办学校相应活动事项进行审批,如公安部门应负责学校印章的刻制;物价部门应规范对民办学校的收费,审批其收费项目和具体标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负责审批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负责对课程标准的制定、文凭证书等的签发和认定等。

3.教育督导和教学评估。对民办高校进行教育督导和教学评估是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主管部门应经常组织有关专家,对民办高校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并进行相关的指导,依法对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资金的使用状况等进行监督[3]。此外,主管部门还应尽快制定适合民办高校发展实际的多样化与最低标准相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

四、结语

因此,有必要改进和优化江西省现行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即对江西省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进行重构,以便更好地实现管制目标,促进江西省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式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民办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民办高等教育要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关键是创建高效、稳定的知识型教师队伍,激发知识型教师的潜能,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因此,探索民办教育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式,是有价值的探索[1]。

一民办高等教育“知识型人才”的鲜明特色

民办高等教育中的“知识型人才”是已接受过系统性高等教育,具备较强的求知欲与开阔的视野,有着较强的学习、领域与求知能力,能对从事的教育工作有明确的认知,思维和行动方式能做到与高等教育、社会发展同步。民办高等教育知识型人才与一般人才相比,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自主创造意识强,创造能力突出

民办高等教育知识型人才经过系统性高等教育,具有各自研究领域的高级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深刻认识所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强调终身就业能力,在不断学习中更新知识。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中,希望自由支配更多的时间,在宽松、自由的空间中进行工作。同时,知识型人才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依靠自身的能力开展创新性工作,在推动科研发展的同时,也尝试将其运用到高等教育中,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2]。

(二)拥有自主择业权,流动性大

民办高等教育中的知识型人才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挑战新的工作,通过一定途径来展现个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所在单位不能为其提供科研、教学和办公等方面的诉求,就会“跳槽”,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以便更好发挥潜能,实现自我诉求。

二构建激励模式对激发民办高等教育知识型人才发展的效能

(一)有助于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民办高等教育的主体是知识型人才,采取何种方式来激发其在民办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成为推动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关键。构建激励模式,通过激励手段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新常态下知识型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对提升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效益将发挥核心作用。实行符合知识型人才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措施,激发创新性,提升教育质量,构建科学人力资源配置模式[3]。

(二)提升优势学科、专业发展水平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劲是优势学科、专业发展水平。知识型人才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通过激励模式的构建,留住人才,激发教师内部动力,创建优势学科、专业,尤其是瞄准学术前沿、找准优势突破点,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协调发展,做到真正投身学术、学科和专业发展,在实践中提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实力。

三新常态下民办高等教育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式创建策略

(一)民办高等教育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式创建的原则

(1)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民办高等教育知识型人才激励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互结合的原则,不仅要关注其渴望赢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以及通过荣誉奖励、晋升等相关的精神激励方式,还要关注其物质生活需要,满足基本生活,让其产生归属感。

(2)倡导竞争与公平相互结合的原则。竞争性原则要求从知识型人才的需要设定薪酬体系,结合知识型人才的实际,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与福利待遇,并注意在晋升、培训以及学术研究环境创建等方面都要适当倾斜,提升知识型人才的满意度,实现留住与吸引人才的目标。其次,还要突出公平性。公平性注重从内部职位与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劳动和报酬的公平性。内部薪资的公平行将会对知识型人才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展现公平性,要科学确定薪酬差异,展现知识型人才的岗位责任、努力程度和工作实效,创建公正科学的测评标准,实现有效激励、科学激励,做到人尽其才。

(3)坚持短期与长远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民办高等教育中,不仅要满足知识型人才的短期内的物质诉求,采取切实有效手段来做好物质激励工作,根据其岗位工作完成效果来予以奖励,这样做能让其看到短期效益,激发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结合民办高等教育知识型人才的特点,使用长期性激励原则,统筹兼顾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为其营造高品质的学术氛围、工作环境,保证好的职业预期,留住人才。

(二)建立科学的薪资激励体系,优化薪资激励

要从知识型人才的特点出发,设定科学的薪酬体系,结合实际提升奖金、薪资、绩效等的构成比例,建立符合实际的绩效考评结构,确保教师职称晋升、聘任以及岗位调整后,各方面的待遇做到有据可查,根据实际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实现报酬与实际工作相对接,实行带薪休假激励,为知识型人才留下充足的科研时间,确保其工作积极性。对于民办教育知识型人才来讲,薪资激励并不是最佳方式,但是对激励人才来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薪酬激励,提升知识型人才的薪资待遇,为此,要从激发办学的活力出发,提升市场价值,发挥好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生产服务方面的功能,向市场要效益,通过在办学实践中创建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建立校企、校地、校校之间的合作新模式,提升知识型人才的薪资待遇水平,激励其更加努力投身于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三)充分实现个体价值的空间,落实精神激励

考虑到民办高等教育体制实行的是企业化运作模式,这给知识型人才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缺乏职业安全感与归属感,因此,在对知识型人才开展激励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理念,将管理放在提高个体的发展空间上。其次,知识型人才工作性质与地位也就决定其在心理上也具备获得公正、受尊重的特点,对他们的管理应该全面认识到其是具有人格尊严、高知识层次、丰富情感与开展思维活动的人,要增加情感投入,让其能做到心情舒畅,增加其归属感与认同感。要善于将知识型人才的管理融入到和谐的氛围中,能在和谐氛围中产生强烈的精神动力,提升自信心,构筑内部的凝聚力,在情感上实现共鸣,有效调动起积极性,很好展现主人翁意识[4]。

(四)创建人才培训体系,改革用人制度,贯彻发展激励

知识型人才对新知的探索、新事物的创造等本身就存在欲望,如果这种欲望转变成具体行为,将化成知识资本。所以,在这方面要给一起必要支持,建立适宜知识型人才发展的培训体系,不仅要给予知识型人才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到国内外的高校去交流或者做访问学者,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帮助其掌握学术动态,提升学术水平。

(五)建立各项人才安全保障体系,开展科学沟通,强调保障激励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出发,建立知识型人才安全保障体系,让其满足安全感。假如在为知识型人才提供好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建立退休保险计划,让其能产生安全感,安心工作,与民办高校一起形成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还要看到要落实保障激励,要为知识型人才营造宽松、安定和谐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拉进与校园生活的距离,密切师生关系,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也要深入到知识型人才中间,与其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了解其现实诉求,通过沟通能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认同感,满足各类需要,更有利于发挥激励机制的正效应。

总之,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人才,特别是知识型人才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在明确“知识型人才”的鲜明特色基础上,构建合适的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式,发挥其潜能。

作者:吴舸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瑛.论高校知识型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3~78.

篇6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传统的“国有公办”高等教育无法使教育服务达到市场人才供求平衡的状态,在我国由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投资体制,高等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政府财政投资。历史地看,民办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曾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我国的小学、初中教育就是之前几经变迁的民间私塾教育。成立于1928年的西安培华女子职业学校,就是由邵力子、傅学文、杨虎城、谢葆真、等一大批知名人士的捐资兴建助学起来的,之后几经变迁为西安培华学院的。民办高等教育自1984年以来的20多年间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尤其在金融系统。以往,人们在谈论国外的高等教育体制时,总不免谈到西方发达国家最著名的一流高校,比如剑桥、牛津、哈佛、早稻田等民办院校,并把它们与我国的清华、北大、交大等高校比较。不论是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和拉美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民办教育都非常发达,在高等教育全民化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快和深化,加快改革调整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调整办学模式,灵活地利用海内外华人科技人力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多渠道地培养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刺激国内需求的需要。

一、“大浪淘沙后”民办院校需要精气神

在教育资源需求市场的推动下,2003年“非典”后,民办教育经历了一次“大浪淘沙式”的整合,接近半数的民办院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被淘汰。面对严峻的教育市场,民办院校适时地整合资源、正确定位,创造更具吸引生源和家长的办学环境和教育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招录着、聚集着、培养着求学青年,培养着在青春期年龄段渴望获取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培养着来自东南西北的、不分民族的青春期年龄段的求学群体。在社会广泛对人才的需求下,民办院校数目、在校人数持续增长,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60%左右。民办院校已成为一个庞大且不断发展的强大群体。在教育市场资源短缺和争夺教育资源利益的双重因素驱动下,大量民办教育机构的挺身而出和面对国有公办教育不断扩招的“撞击测试”同样要有精气神。近年来的教育质量测试出部分民办教育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后,逐渐走向成熟并向办学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民办院校的“体制孱弱”和部分国有公办教育专业设计脱节市场需求的现象已构成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的“短板”。虽然政府重视、社会支持有实力的民办教育,但被“国有公办”主导的中国民间对民办教育和部分国有公办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近年来也一直不高。在竞争、发展中,没有精气神的民办院校就会在充满“国有公办”扩招教育环境之下招不到素质较高的生源,生源就会更加紧张,办学气氛就会更趋恶化,百无聊赖、校风不正、秩序散乱、学生退学、学院停办、队伍解散、教师失业,民办院校就会失去独特的魅力,这样的事例别别皆是。有了精气神,民办院校就会树立起独特分明、勇往直前、朝气蓬勃、校风井然、学子崇拜、家长敬仰、社会尊敬、昂扬向上的办学校风、学风,就会冲刺教育高峰和迎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严峻挑选与考验。

二、民办院校的精气神源自于环境、管理和信任

民办院校的精气神,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其办学环境、管理水平和信任决定的。因为在目前的国有公办主导和市场发育条件下,我国民办教育的学生来源分布空间还太小,学生和家长对民办院校还持有怀疑目光,民办院校大量把目光“散步”在高考落榜生中,缺乏必要的素质较高的生源。在这种环境下,民办院校必须通过改善办学环境,加强管理和建立信任提升知名度,改变办学形象。所谓民办院校之精,就是指民办院校在参与教育资源竞争、生存、发展、壮大、提升、交流过程中,被学生和学生家长羡慕的活力之本源,追随校训发展教育之理念,办学创新之要务,提升知名度之更本。所谓民办院校之气,就是指学院在规划设计布局上同样之大气和气魄,敢与国有公办院校相媲美;专业设置之独特、别具一格;学子朗朗读书、学习之气氛浓厚。所谓民办院校之神,就是指学院学习育人环境同样之优雅、宁静、神美,敢与国有公办校园相提并论,求知氛围之宽阔、国内外学术交流之频繁如神造;学生面貌、精神之神采;教师队伍有理想、有气魄、有追求、有胆识、有风采、有水平、有能力和敢于创新之精神和志气。民办院校的精气神决定着一个民办院校的办学实力,决定着一个民办院校在国家教育中的地位,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以何种方式、何种手段面对高等教育全民化的方向问题。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的核心是要能够很好地结合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给自己合理定位。在办学中突出把培养人与市场挑选人结合起来;把培育人与锻炼人的智慧结合起来;把市场需要普通专业人才与培养市场精英人才结合起来,充分展示民办教育的活力和优势,这与国有公办高等教育不同。

三、提高民办院校教师的精气神

显而易见,民办教育树立这样的精气神,崇尚知识是第一要务。越是生源竞争激烈,越是加强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就越要强调精气神,越要增长学生的智慧和应对社会选择及挑战。传播知识靠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学生的智慧从何而来?源于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带动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学术讲座与广泛交流,源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认识社会选拔人才的机遇和挑战,才能使教师知识越来越渊博,学生眼界越来越开阔、胸怀越来越宽敞、学生知识素质越来越来高,应对挑战越来越自如,学院名气和社会知名度越来越大,素质高的学生越来越追求。可见,学院的生存、发展、未来在于制定具体吸引国内外年轻人才的办法和提升管理水平的精气神,而不是靠名校离退休教师“堆起来”的精气神。相反,在体制孱弱和实验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一种缺少激励、甚至制约人才脱颖而出的学院政策,是不可能吸引人才的,至少人们不可能积极地为之付出真正的创造力。因此,进一步加强、关怀年轻教师队伍的心理辅导和多渠道引进、培养学院骨干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这关系到民办教育未来的生存发展和对年轻教师的未来定位。这是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精气神,应该引起民办院校与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篇7

关键词:

辽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民办教育始于1988年,而民办高校出现在1994年前后,自1999年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以来辽宁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根据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统计的《2014年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止到2014年,辽宁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6所(含独立学院12所),其中民办34所,民办高校占29%;此外另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0所。民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9.4万人,占同级教育规模比例19.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机构学生2.0万人。民办高校是辽宁民办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归根到底是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因此,要想提升辽宁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清楚辽宁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辽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基本策略

(一)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1994年,我国政府在《21世纪议程》中,率先制定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我国在20末到21世纪初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作出了总体部署,对我国经济、法治、教育等众多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2016年我国政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指出,明确了对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教育领域中,就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言,其核心是辽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即要尊重辽宁民办高校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协调,又要遵循自身的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等因素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给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课题,从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教育决策;而辽宁民办高等教育除了按“十三五规划”发展指向坚持教育改革外,必须从辽宁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和深化民办高等教育创新的取向,找出适合辽宁区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

(二)辽宁民办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策略辽宁民办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明确其中心、发展的重点,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据策略。对辽宁的民办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策略可总结为:第一,发展是中心,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确立以学生为发展的中心基本点,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第二,发展的重点是质量。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三,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必须从的实际出发遵循基本规律;第四,做好基础工作。包括学校设施、师资队伍、管理、生源等基础;第五,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包括处理好民办高校校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关系、办学和规范性的关系、基础教育与特色建设的关系、满足社会需求与专业功能的关系。

二、辽宁民办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现状分析

为了阐明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有必要对辽宁省目前的民办高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作一个简要归纳。

(一)招生形势严峻,优势生源不高辽宁民办教育是辽宁高等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对公办高等教育的必要补充。其代表性的民办高校,补充说明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诠释了教育的精神和重要意义。但是,民众对国家对公办高校质量的认可高,及对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担忧,造成报考民办高校招生形势严峻,优势生源不高。近年来辽宁省在高等教育的招生上不断进行改革,在2016年4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对高职院校指出“推进职业院校分类考试和招生。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对民办本科的招生方面,明确提出“改进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继续实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从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民办高校多数原来基本上市第三批次上录取,该招生细则的实施方案的下达,表明民办高校要与公立学校在录取时同一批次录取,这无疑加重了民办高校的招生压力。

(二)辽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质量保障体系,促使民办本科必须加大投入自2012年以来,辽宁省教育厅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试行大学本科专业评价。该专业综合评价体系反映出对辽宁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量度,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使用通用的指标体系框架包括不同院校类别、不同专业种类的37种专业74个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专业综合评价的不断进行,辽宁省加强了各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对民办本科高校而言,随着近年的专业综合评价的不断进行,一些辽宁民办本科高校的一些指标劣势明显的显露出来,有些学校甚至在2016年限招和约谈。民办本科学校从各项指标与公办本科、其他民办本科的比较中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他们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师资、教学资源、专业建设等多方面必须加大了教育投入,加强专业特色建设,这给各民办高校带来了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

(三)制度、政策的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可进一步持续发展是“去”还是“留”,一直是辽宁各民办高校担忧的问题。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政府对民办学校规范办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面对民办教育的这个问题,考虑解决财政投入及对国民教育的公平,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国家在制度和政策对民办高校的支持与依法管理,给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支持,也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四)创新创业给辽宁民办高校带来巨大的生机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支持政策和举措。就高等教育教育上而言,2016年4月5日,“为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辽宁省关于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辽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016年4月6日,科技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这对于辽宁民办高校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生机。主要是因为:当前,辽宁省各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主要包括是一些公立学校退休、企业具有高级职称有实践经验的,还有就是一些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为学生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创新提供技术、理论实践的经验的指导,可以同时协同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创造被社会认可的机会。

三、辽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分析

辽宁民办高等教育要可持续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作用。民办高校要提升其竞争力,必须依赖政府部门支持,并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努力。具体实施途径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学生、师资发展为中心,吸引优势生源民办高校应该改变过去的多招生、快招生的招生策略为提高招生质量。2016年开始民办高校的招生录取与公办高校并入到一个批次,怎样与公办高校竞争到良好的生源?这个问题成为各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各高校应做好前期宣传工作的方式,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制定优厚的奖学金机制,吸引高考分高的学生就读,提升学校的生源质量。具体战略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学生就业的是大学生在高考时家长和考生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说,就业率是每一个大学校长都必须面对的难题。民办高校在招生问题上由于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民办高校的就业更为严峻。有需求,才有市场,辽宁民办高校现有的专业设置要与先进学校学习,在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建设上多从服务市场需求出发,深化专业特色的建设。未来民办高校要在专业设置上考虑,要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做好市场调查,尤其对公立学校不愿涉及市场的需求要重点调研,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培养出市场上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缓解招生压力。2.夯实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吸引优势生源质量是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它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考虑到民办高校在招生上的不利地位,怎样把录取分数较低的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是各民办高校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要提高办学质量,就要首先考虑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师资队伍密切相关。“社会经济较发达,高等人才需求多样化。”对于民办学校招聘教师而言,提出优厚的待遇、给博士生解决安置问题等,招聘了一些有能力的博士,努力充实学院的师资力量,提升办学实力;可以聘任一些在社会中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士作为专兼职的教师;对于原有的教师要坚持进行培养培训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多方位的夯实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吸引优势生源报考。

(二)夯实学校的基础建设,坚持创新教改辽宁民办高等教育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按“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体系的质量指标,进行分指标的建设。当今我省民办高校在基础建设上,随着各民办高校竞争意识的加强及“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的促进,各民办高校在教学资源、学生生活条件加大了投入,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大有好转。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基础建设的天然缺陷,其基础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这是由于民办高校学费普遍高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的学生得到的基础服务理应高于公立学校才能吸引学生就读。民办高校的学费是其基础建设的主要来源,为此民办高校要科学协调好基础建设与投资利润的关系,逐步夯实学校的基础建设。教学体系和教育理念,是一个高校发展的灵魂所在,而教改则是灵魂的灵魂。辽宁各民办高校都应以建设具有自身特色教学体系和教育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坚持教改不断创新。民办高校的发展提高一方面与学校的各项基础建设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关,现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各民办高校要加大教改研究并不断落实,比如可以把反转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利用互联网上的共享教育资源补充不足,把课堂的主体让位于学生,不断创新教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效率。

(三)加快民办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政府制度、政策的支持,为民办高等教育可以进一步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2015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辽宁的各级教育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课程共享与应用。民办高校应一方面利用公共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可以要不断探索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学校的教育管理,脚踏实地、因势利导地办出各自学校的特色,提高与公立学校的竞争优势,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四)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培训,改革学分体系面对各级政府对创新创业重视的不断提升和各自政策的出台,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会。各民办高校不应只是按政策参与创新创业,而是应积极的给各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系统的、定期的指导培训,让教师有创新创业的思维、有能力去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为此,各民办高校可把创新创业的培养与学生的学分结合,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把其创新创业学分与专业学分中的实践课程挂钩,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又加强了其对专业的认识,服务于学校的专业特色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对辽宁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其辽宁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辽宁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根本的和关键的因素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包括要以学生、师资发展为中心,吸引优势生源;夯实学校的基础建设的创新,坚持创新教改;加快民办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坚持创新教改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培训,改革学分体系等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周远生.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

[2]李爽.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市场培育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篇8

纵观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艰辛和曲折。由于几千年来的传统的精英教育思想,以及上世纪80年代末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造成的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政府对高等教育格外关注和重视,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放在公办高校特别是重点公办高校学校。而在对民办高校的筹建和发展更是慎之又慎,更多的只是一种供参考借鉴的试验性质的考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历史的夹缝里发展起来,最终在最近十几年重新实现了复兴和崛起,从我国高等教育的边缘区域开始向中心区域实现跨域和转移。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推进的形势下,民办高等教育该如何科学界定自身的作用和地位,在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框架内实现科学、健康而持续的增长,从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大局,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加之西方发达国家在民办高校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其本国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各方面的影响已经与公办高校平分秋色,不相伯仲。所以政府也希望能在机制和管理相对比较灵活、对社会影响相对较小、改革发挥空间较大的民办高校上,探索更为高效、灵活的高等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方面才逐渐放开,开始给予有限的关注和扶持,并从政策和法律方面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虑和筹划。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直接面向市场需求,自主配置教育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纳入竞争机制,增强了教育活力,并促使社会正视教育的经济价值和个人发展的直接功能。” 民办高校虽然因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支持以及自身各种优势而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时也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劣势和弊端。由于缺乏一种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很多矛盾和问题,民办高校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质量不高、创新不足、制度缺位及管理失范等直接影响和制约其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在生源数量持续减少的大前提下,民办高校的运营困难或倒闭,虽然是市场规律起作用的表现,但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优胜劣汰。

鉴于目前我国高校众多,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政府在各方面财力需求较大的情况下,重点放在一批对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影响较大,专业水平较高,研究能力较强等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公办高校,尤其是在复杂、高端、处于时代前沿的自然科学领域和基础科学领域专业研发能力较强的高校,以尽快拉近与世界先进国家间的差距。而对民办高校则是总体支持,在局部地区有选择性地扶持,逐步规范推进,侧重于扫清政策、法律障碍,具体操作上则稳妥支持,逐步推进,借力社会,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全面发展的态势。正因为国家对民办高校的这一总体政策方针,以及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和各方面经济、社会因素,使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劣势与优势、问题与成就并存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态势:

1.民办高校必须依靠自身各方面条件尤其是自身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来克服资金短缺,取得巨大成就后,才能获得国家的政策、财政资金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

由于民办高校普遍资金欠缺,来源单一,少有学校得到国家的财政资金的支持,主要依靠举办人或企业集团的自有资金和学校办学费用来支撑学校的运营,民办高校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直接面向市场、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的教育类法人实体。加之《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这样的条款,使得只有真正把教育当作社会公益事业,而非个人追求利润,具有教育管理能力和善于把握现实市场需求头脑的杰出人才举办的民办高校才能经历严酷的现实考验和市场竞争后持久的生存下来,并最终依靠所取得的成就获得国家的扶持和社会的认可。政府现阶段尽管已经认识到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重大价值也已经重视其发展,但自身用于民办教育的财政资金有限,最现实且最有利的选择就是分阶段、有选择性地扶持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已经获得市场和社会民众认可的民办高校。而不会不加区分地就盲目扶持一些缺乏战略眼光和良好经营管理水平的民办高校,因为这样做最节省政府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从而实现效应的最大化。当然,从社会而不是从政府角度来说,社会人士或企业因兴办高等教育而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也不容低估。

客观而论,国家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都已经大体完备,只是因为各地区各级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和水平各有异同。无法否认,我国有很多民办高校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每年都有相当部分的民办高校倒闭。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已经有一大批民办高校根据自身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管理水平、生源质量等各方面的实际状况,认识到自身目前最有利的现实选择应该是以培养职业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以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联系各方,并开始采取相互联合、资源共享,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向参与、优势互补来彰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有的民办高校甚至具备了国家化视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合作,极力避免与公办高校的趋同化以及与其他民办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靠良好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取得了巨大成就,最终得到当地政府积极扶持乃至中央政府的关注,以及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为将来向更高层次的教学学术型、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因为各自的历史现实条件和举办主体不同,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不同,导致两者在政策法律的理论层面和现实中的待遇存在很大不同,两者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也存在巨大的不同。

目前,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状况,由政府举办的公办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基本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教育、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国家的各项政策、法律不仅倾向于公办高校,而且在一些共有的政策法律方面,针对公办高校的具体落实状况也与民办高校的落实状况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民办高校相比于公办高校最大的劣势,也是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对于公办高校而言,由于其人、财、物方面都受政府部门的掌控,相关的教学科研制度和管理体制都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查核定。而民办高校是由企业和个人凭借自身资金以及社会捐助举办的,由于国家的政策、法律的落实不能与公办高校相比,普遍面临资金短缺,因而不得不专注于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注重人员分配调度和资金使用的灵活高效,追求实际办学效果和市场效应的最大化。很多民办高校自身规模相对较小,社会影响相对较小,也很少受政府的现实需求和教育的长远规划的影响,教学管理的独立性较强,所以它们能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策略将自身种种劣势转变为优势,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方式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学生培养模式等,凭借办学多样化、特色化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通过广泛、及时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最终也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有效扶持。

可以预见,随着强调知识、人才、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国民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化、大众化,民办高等教育在国家的有效规范、扶持下必然得到持续的发展,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多样化、高端化、国际化,最终在各方面与公办高校甚至是重点高校取得同等的成就与社会影响,甚至跟公办重点高校并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

参考文献:

[1]郭寒宇,毛晨蕾.打造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的战略选择[J],管理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2]李钊.防范办学风险:政府和民办高校的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7 (11)

[3]张辉.高等教育多元化体系的建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9)

篇9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097-04

近年来,随着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生源的逐年减少,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方式的调整,实际上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民办高等教育如何在生源质量、教师质量、学校管理质量和办学环境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现办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是新形势下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倒逼机制”及其形成

1.倒逼机制与倒逼理论

“倒逼机制”原是银行经济学的术语,最早出现于钟朋荣《中国通货膨胀研究》(1990)一书。钟朋荣把在强政府干预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迫使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这种起源于国有企业借款要求的自下而上的货币供给扩张过程,总结为所谓的“倒逼机制”。2011年,张瑞敏又提出了互联网高度发达下的“倒逼理论”新理念,就是从用户资源的原点出发,让消费者需求成为信号弹,倒逼员工提升素质、开发市场、做CEO做的事,进而推动整个组织结构和流程的变革,让组织结构由“正金字塔”变为“倒金字塔”,孵化出大大小小的自主经营体,把管理者转变成资源提供者。

“倒逼机制”,或者“倒逼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以组织或关系链的末端,通过变化来逼迫上端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的发展模式。这种机制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多个社会领域,如在服务行业,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倒逼”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型。在经济领域,证券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形成“倒逼”,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确保其信息披露客观有效。在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控制成本、控制污染等,形成“倒逼”,促使政府向节能管理转变,促使城市发展向可持续协调发展转变等。

2.民办高等教育倒逼机制的形成

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实际上也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正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倒逼机制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国家宏观教育政策转变的“倒逼”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经历了从重社会需要到重个人需求、从重外延发展到重内涵建设以及从重规模扩张到重质量保障的变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大致上是以引导、调整和规范为主。

但是,近几年来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一些以质量“倒逼”发展的色彩。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高等教育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原则和建立高校的分类体系,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的要求。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出发,鼓励不同层次的高校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办出特色,实现质量的全面发展。随后,教育部联合财政部部署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三个重要国家战略,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11计划”的实施将有力推动高校把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质量上,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形势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民办高校唯一的选择。

(2)生源要素的“倒逼”

据有关组织对2000-2050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18-22岁)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基数,在2008年达到峰值(12488万人)后将呈逐步下降趋势,到2020年,将下降到8208万人。民办高校最先感受到这种生源人口下降的变化。此外,学生的入学愿望和入学能力也在持续弱化。全球金融危机极大地削弱了中低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持续恶化的就业形势打击了普通家庭投资子女高等教育的愿望。自2009年起,全国多数省份高考人数呈现减少态势。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能力在逐步减弱,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即将步入生源短缺时代。

对民办高校来说,生源的压力不仅在于生源的数量,重要的还在生源的质量。由于政策的原因,很多民办高校都被安排在公办高校之后录取,录取批次靠后,很大程度上使民办高校难以招到优秀的考生。在办学经费渠道单一的情况下,生源减少就意味着办学经费的减少,降低有关专业的规模效益,影响教师待遇和优秀人才的引进。

(3)新的竞争态势的“倒逼”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全球化,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每个高校都成为竞争的主体。与发展的早期相比,除民办高校间的竞争之外,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成为新的竞争主体。港澳地区高校开始在内地招生,更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1998年,港校开始在内地招生,2006年,香港高校共录取1300多名内地生;2007年,香港共有12所高校在内地25个省份招生;2008年,除香港高校外,澳门6所高校相继在内地的25个省、自治区招生。每年都有大批高考状元报考港校。国外高校则通过合作办学打人我国教育市场,凭借其良好的经济背景、丰富的教育资源、灵活的办学机制、较高的办学水平,对国内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竞争态势的新变化,迫使民办高校不得不改变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二、倒逼机制下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倒逼机制的形成是势所必然,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绕不过、躲不开的过程。面对种种倒逼,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退路,必须逆势而上,寻找转机,择路而行。不能按照原有思路前进,需要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以全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局面,努力探索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新途径。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尽快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内涵式发展,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

1.以区域品牌战略,带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民办高等教育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到自身的合理定位,从追求达到量化标准转向对质性内涵的诉求。实施区域化品牌战略,进而带动整个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我国民办高校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2000年统计在册的1321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只有39所,而且绝大多数属于2~3年制的高等教育专科学校或职业技术学院。截至2011年5月,全国共有普通民办高校386所,其中本科高校79所,专科高校307所。位于省会以上城市者258所,占66.84%,其中本科57所,占本科中的72.15%。相对集中的布局,极易打造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增长极,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具有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先天基础。

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来看,在总体质量逐渐提高的同时,已有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较佳、资金实力雄厚、办学质量良好、社会信誉较高、学科特色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优秀民办高校开始展露风采和高层次的办学目标。北京城市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首批获得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民办高校在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工作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民办高校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实际成果,说明民办高校在自身、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已经初具向更高、更强目标迈进的实力。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品牌战略的形成,经历了由点到面、由规模到内涵、由分散到集约,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几乎同步,有着相似的逻辑过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把已经涌现的各个区域内的品牌民办高校群体,通过实施区域化品牌战略,由区域“现象”升级为区域“品牌”,并带动更多的区域性教育品牌,增强民办高等教育的实力,提高办学水平,扩大教育竞争力,是符合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和现实需要的,是不可扭转的发展方向。

通过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可以激发民办高校自身的能量,焕发拼搏向上的精神,改变学校的外在形象,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可以带动民办高校的转型,由过去注重发展规模向注重加强内涵建设转变,由注重学生数量向注重教学质量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民办高校办学实力的提升自然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政府进一步支持,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使民办高校走上一条具有较强竞争力、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一批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形成,将对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形成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格局,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做出更大贡献。

全社会对民办高校既要扶优扶强,又要突破陈规,共同推进民办高校的改革。建立国家层面的民办高校示范校建设制度,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民办大学,理论研究也要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开拓创新,支撑发展。

2.以服务区域发展,深化教育质量的内涵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的丰富化要求民办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1)区域化定位,务实创新与产业结构深度契合

要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首先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即从当地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发展状况出发,贴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民办高校自身在区域高等教育中的位置和优势,另一方面又要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找准学校的合理定位。实事才能求是,务实才能创新。贴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契合区域产业结构,才能制定出能够发挥出自身体制优势的发展战略。

首先,民办高校在办学定位与专业设置上要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适应主导产业的发展。我国地域广阔,经济结构、产业类型差异巨大,不同地区对人才的种类与数量的需求大不相同,民办高校找准自身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社会责任,调整区域布局结构,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的类型层次,突出鲜明的地方性特色。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黄河科技学院获批的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物联网工程和会计学。这四个专业都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

其次,民办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体现区域化。处于不同区域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不会相同,即使在同一区域内,各民办高校也可以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层次、多规格化为民办高校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区域内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比较强的民办高校要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与高新领域,如电子化工、生物制药等高精端领域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优势学科专业群。而高职民办院校要继续强化专科层次的教育质量,以满足地方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培养大量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面向地方产业机构调整,优先发展应用型专业和紧缺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官学结合等方式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地方品牌民办高校。

(2)错位化布局,以特色谋发展

实施错位竞争战略,引导不同地域的民办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地方政府应当认识到民办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树立民办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可利用资源和可依靠力量的理念,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高校间的联动合作在政策、制度、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例如地方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优化外部环境,切实加强高校与企业、政府部门、科技中介机构及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打破各地高等教育市场中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间的种种显性的政策壁垒,为民办高校创造一个开放公平、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鼓励高校间通过合并、改建、改制、合作等形式,进一步扩大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与办学实力。围绕错位化布局,打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增强民办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民办高等教育的布局、层次和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切实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最终建立公办大学与民办高校良性的发展生态系统。

3.以教育技术革新,促进教育质量的跨越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提出,“质量问题涉及高等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及活动”,“最终取决于教学科研人员,课程与学生的质量以及基础设施和学术环境的质量”,“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措施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学校和整个体系的自我完善。”民办高校必须主动以教育技术革新为手段,来促进教育质量的跨越式提升。因为与同类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这个方面有较强的竞争余地。

首先,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与办学初期相比,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如,北京城市学院专任教师中5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有博士69人,硕士学位的教师501人;江西科技学院启动了“四项人才工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六项工程”’等多项人才建设项目,引进硕士、博士近500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教师占47.6%,黄河科技学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青年教师中80%具有研究生学历。这样的师资水平已经具有了使用和适应教育新技术的基本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国际互联网的建立、知识社会的出现带来的第三代现代教育技术还处在发展中,只要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使用意识,就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打破了空间、时间甚至学习层次的壁垒,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除了传统教室之外,学生可从网络公开课、各类教学视频、音频甚至同类学生中间得到学习。

篇10

关键词: 机会主义;制度安排;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opportunism;institution arrangement;private univers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128-02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较大的发展,历经20余年。至2007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各类学生87.34万人[1]。民办高校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办学特色。现在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但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些问题也摆在了社会各界面前:民办高校的虚假广告、较低的教学质量等,这些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民办教育制度安排的缺陷和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使中国的民办高校教育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加发挥它的功能和效应,制度安排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不容回避的。本文从制度安排与机会主义的行为关系入手,探寻如何进一步规避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相关利益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机会主义与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可持续发展是民办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追求的目标,也是民办高等教育能够发展壮大的根源性发展路径。但现实告诉我们,一条社会收益最大化的道路,往往与个人收益的最大化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在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中,民办高校的各参与者会遇到种种利益诱惑,出现多种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导致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困境,无法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1 机会主义行为的定义机会主义行为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不完全如实地披露所有的信息及从事其他损人利己的行为。威廉姆森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机会主义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种形式,其对应着事前机会主义行为和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由于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任何一个个体在签订合约之初并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估合作对象的资源、能力和目标状况,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个体选择合格与合适的合作对象具有现实的难度。因此,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掌握私有信息的一方就会利用对方的无知为自己谋取利益,一方不可能完全阻止那些具有不良企图和素质较差的对象进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合作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而道德风险,则是指当合作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合约签订之后,合作一方因为观察困难或者成本太高,根本无法监控对方的行为。这样,就会产生一些类型的“道德风险”行为[2-3]。

1.2 机会主义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困境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质量、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发展的均衡,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以及民办高等教育与人口、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全面适应与协调,使民办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未来的发展。这一发展观念的实质在于更加重视人在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解决人的问题是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最大限度的协调满足各行为主体的利益要求,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行为主体主要是指与大学有利害关系的人或群体,包括民办高校出资者、社会公众、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4]。但人的行为是理性的,这种理性决定了一个决策者在面临几个可供他选择的方案时,会选择一个能令他的效用最大包括化的方案,而很少考虑这种方案是否对组织和社会发展有利,这种情况下,机会主义行为自然出现了。在这些机会主义行为下,个人效用最大化行为和组织与社会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背离经常导致了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出现。

2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出现的原因

经济学有一个重要的假设,人类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之上,如果投入的成本高于收益,这会使得经济主体由于对于收益的考量而放弃对于这项活动的选择。如果投入的成本低于收益,这对行为主体有利,就会刺激行为主体持续进行这种行为。当然,在这里的收益范围不能仅仅只局限于经济利益,这里所谓的利益最大化,绝非是经济利益、金钱的最大化,应该是经济与非经济利益、物质与非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综合的最大化。这种成本收益的判定是建立在人主观判断基础上的,也就是他有一个理性前提。但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理性,这种有限理性决定了人类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具有充分的预见能力,他只会考虑这种行为是否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于社会整体发展有利,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发生背离,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很鲜明的说明了这一个道理。因此,他就会采取这种我们看来对民办高校长久发展极为不利的事情,也就是说人的有限理想决定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机会主义源于人的自利本性,只要人的自利动机存在,机会主义就不会消除。在人们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发现这种自利性的天性对于整个社会组织的发展是不利,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组织的发展,我们必须规范人的行为,使其朝着有利于整体组织福利的方向发展。这时,完善的制度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系统[5]。柯武刚等[6]也指出:“制度是人类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 “现代行为科学表明,人的行为是一定制度的表象和反映,不能简单的说人的某种行为不合理,而要看这种行为背后的制度合理不合理。也就是说,没有不合理的行为,只有不合理的制度。”[7]正是现有的制度安排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对个体行为约束的不利,使得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个体行为存在机会主义动机,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1 制度供给不足制度政策是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各主体行为决定、资源配置与经济绩效的最重要的环境变量。创设一种清晰的、稳定的和均衡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政策环境,是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外部条件[8]。完善的制度对于规范个体的行为,使其朝着有利于整体组织和社会福利的方向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有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环境下,制度供给存在漏洞,在法人制度、产权制度、组织制度、财务制度、税收制度、招生制度、文凭制度、资本运作制度以及质量保证制度几个方面存在制度缺损[9],从而导致对个体行为约束的不利,进而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不管具体的制度安排是否合适,稳定的制度结构能够为行为主体提供稳定的心理预期,不稳定多变的制度结构使人的心理预期极不稳定。转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以渐进的方式边际地调整人们的心态和利益结构,逐渐向真理迈进。然而这一过程仍然十分缓慢,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如对民办高校的盈利性问题,公共财政的资助问题,民办高校的退出权问题的处理都处于立法停滞或空白状态,民办高校投资者很难准确预期到这些重要问题何时能够得以解决,这种方式带给人们的心理预期是,现行制度是不稳定的,于是,民办高校投资的可持续激励局面很难得以出现,追求短期投资收益和从事短期的近视行为发生了。

2.2 现有制度约束力偏低在收益一定的前提下,成本直接影响着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这种成本可以理解为达到一定目标所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除常规的人、财物以及时间之外,还包括违反制度约束所产生的负收益。为了获取个体收益的最大化,行为主体可能会采取一些损害组织和社会利益的行为,这时就需要由制度来约束个体的这种行为,以保证组织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制度的约束力越高,行为主体行为损害集体利益的代价越大,他采取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一些制度对于行为主体的部分利己行为控制不力,使得败德行为时常发生,从而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属于社会团体法人,而由于法律规定社会团体的法人形式和公益性质,出资者承担有限责任及因资产的特殊性而承担较小的风险,使部分民办高校才敢于在较高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的权衡中选择失信[10]。

3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路径探析

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各个利益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拥有自利动机的经济主体是否实施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实施这种行为的程度除了个体差异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既定的制度安排。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起到协调秩序的作用,也可以将合约执行过程中的机会主义限定在较低水平上。制度的形成均是基于行为主体的思维和行为逻辑,制度的效应也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实现。制度设计要有科学性,制度的作用是通过人们的行为选择实现的,如果一项制度对人们的行为不发生影响或者是激励与制度设计者初衷相反的行为,则这项制度是零效应或负效应。制度设计要有稳定性,经济行为是人们揣摩制度之后所做出的理性安排,只有稳定的制度才会使人产生稳定的预期,而有稳定的预期才会产生长期的行为,长期的行为便会使人们更加趋向于契约收益,同时减少谋取机会主义收益的冲动,一个朝令夕改的制度环境必然使机会主义横行。

3.1 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体系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供给主体依然是以政府为主导,其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特征。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政府制度供给不足,使得民办高等教育诸多领域的行为无法得到规范和激励。对个体行为约束的不利,进而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会导致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利益主体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缺乏稳定性预期,在利益的驱动下,机会主义行为自然无法避免。由此可知,为完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政府加强制度供给,修复目前存在制度缺损的领域,对于如盈利性问题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尽快给出合理解释,建立健全法制和行政法规方面的制度安排,强制性地促使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保护民办高等教育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3.2 增强相关制度的约束力民办高等教育相关制度设定的初衷是约束个体理,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前提是制度要有足够的约束力。但是,民办高等教育现有的制度对于民办高等教育行为主体的约束力不足,导致了制度实施效果与制度设定初衷的背离。为此,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纠正现有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模糊性问题,例如民办高校的产权界定问题等,为政策执行的好与不好划定一个明确的标准;其次进一步增强现有制度的约束力,将制度调整的方向基于对个体行为的约束,落实个体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责任,凡有违法违规的行为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蒙受损失的, 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再次,增大处罚力度,提高投机行为惩罚成本,增大投机行为的实施成本。成本――收益分析是决定经济人行为的主要依据,提高投机行为惩罚成本,增大投机行为实施成本,将在收益一定的前提下使得民办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净收益下降,甚至由正传负,这将极大的约束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徐二明.战略联盟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抑制因素研究[J].兰州学刊,2008,(4):53-56.

[3]赵昌平.战略联盟中的机会主义及其防御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0):114-117.

[4]刘颂.民办高校治理机制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8,(3):18-22.

[5]张文健.浅谈机会主义行为预测与制度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2006,(2):41-42.

[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6.

[7]任保平.经济发展成本分析视角度可持续发展模型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45-50.

篇11

[作者简介]阮玲,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干事,广西南宁530008

[中图分类号]G52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211―03

自从党的以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取得了迅速发展,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统计,2001年全国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56274所,比1996年翻了一倍,在校生总数923万人,占同期全国学生总数近5%。截至目前全国有民办高校1600余所,其中具备颁发国家认可毕业证书的民办高校达到173所,每年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达到100多万人,几乎与国办普通高校各占半壁江山,一种国办与民办并存的多元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进程中,认真研究广西民办高校的现状,研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民办高校在民办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探索一条具有广西民办高校特色的发展路子,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广西民办普通高校现状分析

根据2010年经济发展目标,现缺口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全国缺1000万,广西缺54万),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全国需投入建设费和事业费3800亿元,广西需要54亿元)。因此,必须采取超常措施,调动社会各界办学的积极性,加快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培养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

据了解,许多省市从政策上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已取得显著效果。陕西省注册民办高教机构已达113所,独立成校的66所,在校生13.9万人,形成固定资产20亿元。河南省拥有各类民办学校4290所,在校生61万人,近三年社会力量办学为国家节省财政支出50亿元。湖南省现有民办高教机构134所,独立成校的43所,在校生6万人,该省民办教育吸纳办学资金近30亿元,拥有固定资产23亿元。而广西民办高教机构,申请注册的只有10所,获得颁发大专文凭权的只有7所,在校生只有1.3万人。

广西民办高等教育自上世纪肋年代恢复以来,在“十五”期间得到了较快发展,民办高校学校数及在校生数均成倍增长,但是广西民办高等教育要形成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无论是在事业发展上,还是在行为规范上,都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是办学规模小。从整体上看,民办高校还只是一个很弱小的群体,规模与吸纳的资金不能适应高教大众化的要求。广西现有民办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分别只占全区高校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10%和5%。同时,现有民办高校校均规模偏小,在校生尚不到2万人,有的学校甚至不到3000人。社会和群众对民办高校的信心不足,致使招生不足,报到率低。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广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的报到率平均为50%(补录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顺利发展。

二是发展很不平衡。从发展区域来看,广西民办高校主要集中在南宁、北海、桂林等市,其他地区还未成立。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来看,专业单一;从办学条件来看,办学资金非常紧缺;由于办学时间、办学资金等原因,办学条件还难以保证教学需要。

三是办学质量、效益不高,办学行为不规范。目前,在广西民办高校机构中,真正质量高、有特色的品牌学校相当少。基本上还没有真正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还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抓生源、抓就业、抓资金”上。

四是管理行为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缺位”。

要解决当前民办高校面临的问题,推动民办高校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还需要解决认识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二、广西民办普通高校发展对策

为什么广西民办高校发展与全国差距这么大?根本原因是,广西尚未出台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法规文件,民办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

广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认真地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认准目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特别是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上,要正确引导。为此,,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筹兼顾、发挥优势、面向社会、分工育才的方针,逐步引导民办高校转向以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方向,为我国迅速发展的科技产业、基础产业和广大三产行业培养高级技工。进入新世纪,广西民办高等教育怎样才能继续发展?

1.办出质量和特色,以培养大批合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办学宗旨。民办高校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尤其要正确处理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既要重视质量又要注重数量。对一所民办学校来说,没有高质量和适度的办学规模都不能达到办学的高效益。其次,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质量的标准。合格的职业型专门人才应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

2.加快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靠兼职教师起家,获得了丰富经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机制的完善,只有兼职教师,已无法满足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的要求。“兼职”教师,其主要精力还是在其从业的“第一岗位”上。因此,要立即着手采取必要措施,吸引、培养一大批专职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3.进一步面向市场,切实调整学科与专业设置。积极建立和发展面向第三产业的学科专业,“面向市场”、“适应社会”、“节约经费”是民办高校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从广西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情况看,以社会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与此相适应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劳动力必将有较快速度的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造成了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的短缺。而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素质,需要依靠高校设置相应的学科专业,商业、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法律和会计、审计、咨询、居民服务等面向第三产业培养人才的学科专业来完成,从这些学科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分析,它们大多投资少,人才培养周期短,应用性和适应性强,见效快,正好适应民办高校的发展方向。

4.坚持多样化办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需要。只有坚持多样化,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

展的全面需求,民办高校才能有宽广的发展空间。多样化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办学规模、形式、层次、专业门类等的多样化;二是集资渠道、产权关系、举办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的多样化。

5.拓展以学养学,滚动发展之路。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大和竞争机制的形成,必须多体制、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改善民办高校的物质条件和增加优质师资。

6.积极推进“外引内联”,不断增强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外引”指的是发展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习别国教育、文化的有益经验。同时把海外和国际重要的力量吸引到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上来,扩大投资力度。“内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办高校之间联合;二是民办高校与国办高校之间的联合;三是民办高校与企业界的广泛联合与合作。

三、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起到积极引导、扶持与管理的作用。

1.对民办高等教育应树立正确的观念。目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的调控,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两种,其一认为,既然民办高校面向市场办学,政府主管部门就不必过多地去干预、控制,只要在政策方向上把握住就行了。没有必要去限制、用条条框框去“管”去“卡”,让其在市场中“自生自灭”。其二认为,高等教育有其周期性和规律性,不能放任自流,要吸取过去办高校“一哄而上”的经验教训,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完全应该参照公办高校的要求来进行,而对有些民办高校的专业,只需在现有的公立高校基础上扩大招生数就可以解决,因此民办高校不宜发展过快。

从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办学体制改革又是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只有搞活办学体制,才能促进管理体制改革、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招生与就业体制改革,进而促进整个高教体制改革。

随着办学体制的深入发展和经验积累,必将促进办学力量的多样化,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为促进办学力量多样化,各级政府应该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并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应运重生和蓬勃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民办高校要积极鼓励、积极引导,要引导民办高校与当地的市场经济发展、公立高校的教育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民办高校的优势来。

2.尽快制定必要的民办高校管理的政策法规。原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最近国家教育部又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但总的来说法规的原则性较强,缺乏针对“民办高校”本身的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因此,应当根据广西实际情况抓紧制订地方性法规来予以完善,对民办高校的筹办条件及监督、管理等问题加以规范。

2006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决定》,极大地加强了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建议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专门颁发关于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决定,并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采取超常措施,调动社会各界办学的积极性。法规文件应包含下列内容:(1)简化审批手续,全面开放非义务教育市场,鼓励、支持区内外和境外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个人来广西举办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2)对民办教育实行优惠政策,民办高校建校用地,向银行贷款、免税等方面,应同公办学校享受同等优惠;(3)依法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和举办者的合法权益,民办高校教师在连续教龄计算、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人员享受同等待遇,由人事、教育、劳动等部门受理,按相关条件予以认定或评定;(4)依法保障民办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升学、考试、申请助学贷款、暂住人口管理、交通、就业、异地就读、户口迁移等方面,享有公办高校学生的平等权利。在国家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以来的16年当中,民办高校呈现出兴起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社会力量办学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其占整个教育规模中的份额还比较少,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同教育发达省区还有较大差距。

3.要为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要依照有关政策法规严格审批民办高校,对民办高校筹办阶段所需的各方面条件予以充实,另一方面,又要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起到咨询、联络、协调等作用。可以定期对筹办中的民办高校进行评估、检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有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估指体系,有较为稳定的行政管理人员。民办高校的评估指标主要由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办学效益等若干大项组成。

篇12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既来自全国经2()〔):1年7月8日)中国老百姓历来重视教育,延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也来自高等教育发续了几千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民展的新形势。从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族传统,正在演变为当今“知识改变命运”的社景看,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会信条,文凭和能力在就业作用中越来越大。据标,强调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调查,“多受一年教育,可增加年收入约18(〕元,教育对收入的影响超过了劳动年限的影响。”(引自《2002年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第3页)这就使得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保持旺盛,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与现有供给不足的矛盾,高等教育要坚持继续发展才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的要求。在多年连续大规模扩招之后,公力、高校可以挖掘的潜力已经不多了,高等教育发展对教师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与政府能够提供的经费、师资等矛盾更加突出,虽然政府将加大教育投入,但主要是用于农村。因此,高等教育要继续发展,不能只靠公办高等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必然的选择。

二、民办高等教,发展的趋势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保证和政策支持,使民办高校的成长发展获得空前良好的历史机遇,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仍将继续,这种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更加解放,政策环境更加宽松

大量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政策扶持的先导,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政策扶持的力度,解放思想与政策扶持的交替推进,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包揽高等教育,在政府决策层和各管理部门形成了一种轻视、歧视民办高校的思维定势,直到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力学条例》还有“严格控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条文。此后,国家出台了积极发展民办教育,要求构建公办学校与民力教育共同发展新格局的一系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思想解放,并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全国进行正规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迅速增加。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1996年至2()()l年全国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数分别是21所、20所、22所、37所、43所和89所。

此后,获准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继续增长,20()2年为l()5所,2()03年达到167所(不包括独立二级学院)。这说明思想解放与政策扶持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面对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对《民办教育促进法》强劲的法律扶持和政策促进.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浪潮已经来临,从党政领导到民办高等院校,从教育界到人民群众,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已经或正在达成共识。一是要强化战略机遇意识,树立民办高等教育务它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大发展的思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二是要强化产业经营意识,树立民力、高等教育务必引入产业管理模式建立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机制的思想,既要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又要认识民力、高等教育的产业性,两者不可偏废;三是要强化特色办学意识,树立民办高等教育务必以创新求特色,以特色求质量求发展的思想,坚持走创新之路,走特色办学之路,为社会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用得上的人才。解放思想的新成果及其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不仅是时代潮流的反映,社会进步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创造性、超前性和引导性,是改革的基础,发展的先导,将推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全面贯彻和民办高等教育的更快发展。

2.办学资金多渠道,领导(管理)体制多样化

民力、高等教育要更快发展,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是关键。高等教育是有强烈社会需求的行业(产业),却常常找不到充足的资金和投资者,显然存在着体制上和政策上的障碍。要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摆脱高等教育是“纯消费性公益事业”的束缚,重视它的产业属性,按照产业运作机制,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扩大投资渠道,尤其是通过法律法规为多渠道投资民办高等教育创造制度条件。《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是结合中国国情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观念突破和政策突破,是国家把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公益性的特殊产业选择的一条积极扶持促进发展的政策,表明“取得合理回报”与“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并不矛盾的相容性。这项政策有利于民办高等院校吸纳民间资金增加教育投入,缓解长期困扰民办高校的资金紧缺问题。在民力、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民办高校资产增值,由起步时的几万元、几十万元发展到几千万元,甚至儿亿元。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鼓舞着民间资本的投资信心.必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民力、高等教育产业,并在出资方式、办学模式、管理机制诸方面大胆创新,出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领导(管理)体制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按照投资主体享有相应产权的法定原则,民办高校的产权构成将多种多样,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势必成为民办学校主要的领导(管理)体制,但是,由于有相当数量的民办高校,其校产是在长期办学中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形成的,产权归属尚不明晰,这类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往往有它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有校长处于最高决策地位的校长负责制。但是,不论是何种领导(管理)体制,都应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决策与管理分立的原则。

3.职业教育有优势,贴近市场求发展当前,我国多数民办高校基础研究薄弱,高精尖教师紧缺,只能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势必成为今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塑造人格、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技术人才角度看,民办高校有独特的优势,也有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不仅不比公办高校差,有的还胜过公力、高校。民办高校将一如既往地使无数由于考场失利、学习偏科或不用心而高考落榜的学生,重新找到人生支点,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就是民办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原因所在。目前处境艰难的民办高校要振奋精神,发扬优势,找准定位,走外引内联、优化组合的道路,面向市场调整专业,通过为国家培养紧缺的职业技术人才来寻求新的发展。政府或民办教育协会等中介机构,应当为外引内联充当牵线搭桥的“红娘”,促成差校与较好的学校联合或几个差校联合实现规模经营;也可促成公立高校利用民力、高校的教育场地和其他资源举办独立二级学院,借公办高校的力量救活这类民办高校。

4.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施行,其最直接的影响一是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二是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也规范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管理行为,将民办高等院校纳入依法办学的轨道,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三是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及其对策。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再度崛起只有2()余年的历史,许多民办高校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必须以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为契机,加强内部管理,严格依法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使学校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民办高校要在政府和教育行政等主管部门支持下,下功夫解决制约自身生存发展的三个关键性难题。

一是产权问题。《民办教育促进法》废除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关于民办学校产权的不合理规定(即学校停办后办学积累的财产收归国有),但是,办学积累的校产的归属问题并不明确,教育界专家认为这是有意留待今后在改革实践中解决。产权不明晰导致办学主体不清楚,办学主体不清楚的弊端,容易造成资产管理不善,不利于学校的继续积累,不利于调动办学者的积极性,特别是第一代办学创业者一旦退出,还有可能因产权引起纠纷。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民办高校产权改革指明了方向,民办高校将在这次全会精神指引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尽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民办高校现代产权制度。可以把股份制作为民办学校产权的基本形式,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积累的部分校产定为“国有股”,将举办者创业积累的校产定为“创业股”,另外,可设“智力股”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管理干部,并以赠股方式引进年富力强的高精尖教师以提高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招生问题。生源是困扰民办高校的重大难题,长期以来竞争激烈,民办高校招生只能吃公力、高校招生的“剩饭”,这既不公平,也严重制约民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除民办高校自身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树立形象,提高信誉,以增强对求学青年的吸引之外,通过深化招生制度的改革扶持民办高校,已是当务之急的大事。如压缩公办高校专科学历教育的招生指标,把大部分高职教育和专科教育的指标让给民办高校;给民力、高校单独划出略低于公办高校的录取分数;允许民力、高校招收预科学生,进校后先学一年高中课程,再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或专科学历教育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给当前处于明显弱势的民办高校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较快建立公办高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