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06 09:30: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基本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医基本特点

篇1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脏腑、器官和组织所组成,各脏腑、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通调水道和朝百脉之功能等。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脏腑、器官、组织在生理上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根据阴阳、水火升降理论,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而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心火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肾水凝聚,这样就会出现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等“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的病理表现。又如心与肝也有同样的关系,只有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运正常,肝才有藏。若肝不藏血,血运也必然失常。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器官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

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除口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证候表现。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食清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使口舌糜烂痊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和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万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等相应的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如:《灵柩・五癃津液别》中记载:“天暑诮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胱,由为溺与气。”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故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

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在昼夜黄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虽在幅度上不象四季气候变化那样明显,但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记载:“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的阳气这种昼夜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活动能动地适应自然变化。昼夜晨昏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疾病。如《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第四十四》中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明一般疾病,大多白天病情较轻,夜半加重,是因为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因而疾病也随之出现慧、安、加、甚的变化。综上所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

了解人与自然统一性后,在护理上应做好气象护理,加强夜间的病情观察及行为情志护理。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则,做好四时的生活起居护理。如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以春气之应养生;夏三月,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以夏气之应养长;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使肺气清,以秋气之应养收;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以冬气之应养藏。只有按照自然变化的特点,做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理,才能防止六之邪的侵袭,确保疾病早日康复和预防病症的发生。同时,根据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夜间应加强病情观察,以防邪气独居于身,导致病情的突变。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但“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如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这就是说病可概括证。如《伤寒论》对伤寒病以六经分证,可分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温热论》对温热病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但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辨证的。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如见一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病。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病所表现的“证”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应采用避风寒保暖,室温宜偏高。饮食上可给

豆豉汤、生姜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若属风热感冒,根据“热者寒之”的护理原则,应采用室温宜低而勿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

但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护理时可以在辨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方法处理之。

篇2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30

一、话语标记语的特征和作用

1.话语标记语的特征

语言学百科词典(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1987)将话语标记语定义为“认知的、社交的、表达的和语篇范畴内的一整套语言项”。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话语标记语是在互动式言语交际中从不同层面上帮助建构持续性互动行为的自然语言表达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话语标记语指书面交际和口语交际中表示话语结构以及连贯关系、语用关系等的所有表达式,这一定义就包括联系语(比如因果连接词、对比连接词等)、插入性结构等独立成分。(何自然,2006:147)

话语标记语来自各种范畴,包括动词(look),副词(now),介词短语(in particular),习语(by and large),叹词(well),并列连接词(and),从属连接词(so),还有无法归类的表达式(ok, right)等。从音位系统上讲,话语标记语短小、缩略,形成独立的语调单位,不和所在的语段融为一体。音调一般偏低、不重读,后面常常稍作停顿。从句法上讲,话语标记语一般出现在句首,大多为句首位置左侧插入语,不构成句法结构的一部分,和句法结构关系松散。即使出现在句中,也是插入性的,与句法结构分离。省略话语标记语不会使句子不符合语法规范。从语义上讲,话语标记语不具有命题意义,不影响真值条件。尽管种类不同,话语标记语在与具有一定命题结构的话语的关联上表现出规律性,组成说话人语言能力的重要部分,通常编码语用而非内容意义。(Watts,1988:246)

Mascheler (2002:2)指出话语标记语必须在其发生的语境中具有元语言意义。换言之,话语标记语不是指向语言外世界,而是通过元语言手段指向语篇本身(语篇性话语标记语),指向会话参与者的互动(人际性话语标记语),或者指向参与者的认知程序(认知性话语标记语)。

2、话语标记语的作用

(1)话语操控权

Lakoff (1985:3)指出:话语标记语本身听上去没有权势,但实际上话语标记语给予说话人发挥权势的方式。所以说话人经常使用话语标记语来实现很多不同的话语功能。这叫做“语言的政治”(politics of language):

我们总是急于通过语言手段和其他手段表达我们建立亲密关系、平等关系和友好关系的愿望,而我们日常交谈的大部分言语(包括亲密的话语)总是涉及权势的分配和使用。

除了通过调节和控制他人的口头行为来施展权势,说话人还可以使用话语标记语作为语言性的面具,来实现隐含的目的。

(2)语境化提示

社会语言学家Gumperz在1982年提出“语境化提示”这个概念,认为它们是“一组信息形式的表面特征,说话人和听话人分别运用这个手段来暗示和理解活动的性质、语义内容以及每个句子与之前和之后句子的关系。”(131)。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衔接手段,通过指出命题之间的关联帮助参与者作出会话推理,所以是一种“语境化提示”。

话语标记语出现在因说话人或话题改变而使话语衔接出现断层的时候,以及话语出现添加、口误和自我修正等时候,能够为听话人在理解话语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 actually, as I was saying,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mean to say that等单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路标,使前面的话语产生一定的语境效果,指出听话人应该怎样认识前面话语的贡献,为听话人理解后面的话语作铺垫,并保持听话人的兴趣。熟练使用话语标记语使说话人有效操控语境化提示,将语言使用置于语境当中,有目的地进行交际。

(3)顺应性管理

H·lker (1991:77)指出话语标记语“具有一定的情感功能或表达功能”。由于人的认知力、语言表达力等的局限性,说话人有时很难将前后话语即时地整理成一个有序而连贯的整体。为了组织和管理话语,说话人常常需要借助语言或副语言手段。

Vershueren(1995:339)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选择过程受元语用意识的指导和调控,是交际者在做出符合语境的顺应性选择时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他把话语标记语称为“元语用意识标记”,能够在说话人建构话语时指出语篇和其他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关系,标示说话人对话题内容所持的态度或认识属性,或说明说话人话语的来源。

Romero—trillo(2006:640)指出话语标记语是“口头交际中需要用来构建互动关系的、填补语篇和认知空档的因素”。话语标记语是进入会话结构,有助于保持会话继续进行的自我调节因素。会话参与者彼此发出信号,使彼此与会话状态保持同步,即对听话人和说话人的交际做出符合语境的判断和解释。说话人使用话语标记语来维持参与双方的面子,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通过提示、推导和反馈,共同实现会话目标、策略和理解的动态磋商。

篇3

第二个字母“T”或“N”中,“T”代表设备的外露金属部分和其他能导电的金属均直接接地,“N”代表电气设备的外露金属接到电网提供的接地线,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第三和第四个字母中的“S”或“C”中,“S”代表中性线和保护地线完全分开,“C”代表中性线和保护地线合在一起。

通过上面的定义,我们对供电系统TN、TT、IT的概念就清晰了,对于TN供电系统又分为TN―S(三相五线制系统),TN―C(三相四线制系统)及由三相四线制系统再分出的TN―C―S(三相四线半系统)需要说明一下,“三相五线制系统”是我国独有的名词称谓,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中没有此说法,IEC将带电导体系统分类为:“带电导体指工作时通过电流的导体,相线(L线)和中性线(N线)是带电导体,保护接地线不是带电导体,带电导体系统按带电导体的相数和根数分类,在根数中都不计PE线。IEC规定有如下几种带电导体系统:单相两线系统,单相三线系统,两相三线系统,三相三线系统和三相四线系统。

现在介绍下TN、TT和IT系统的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

(1) IT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直接接地。

IT供电系统中,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触摸外壳,经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回路,就会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电流流经人体,对人产生伤害。为避免设备因漏电对人造成伤害,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接地保护措施,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由于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阻值大,在发生单相碰壳时,即使电气保护装置不能及时动作,此时大部分漏电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

IT系统的接地保护一般有3种形式,如下图示:

(c)TN-C-S接地系统,如下图8:

TN-C-S系统中工作零线N与专用保护线PE是相联通,PEN线在经过总开关时,分成工作零线N和保护线PE,其中工作零线N是需要经过电气保护装置的。因为三相用电的不平衡,如果总开关后线路不平衡电流较大时,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受到零线电位的影响。特别是N线在总开关前的线路很长时,当N线的负载不平衡电流越大,通过PE线使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偏移就越大,危险就越大,所以三相负载的不平衡电流不能过大。

在现实接地保护的检验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在现实检验中,很多用户对桥式起重机的每条轨道只有一个接地点,并且在轨道的连接处缺电线的跨连接;有的两条轨道只有一个接地点;还有的就是把路轨的支承钢结构或爬梯的金属体作为接地点,这是不规范的,也是危险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1996)第10.11.3条规定,起重机的每条轨道,应设两点接地,在轨道端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跨接。

2、对那些采用三条滑线供电时,要检查有无以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作为220V照明的工作零线来构成回路,这是不允许的,因为此时无工作零线接上起重机,接零保护的保护线也只能与大车轨道相连接,一旦大车轨道与车轮接触不良时金属结构对地的电压可达到损害人身安全的电压。此时的220V照明电源须取自380V/220V隔离变压器次级端。

3、检查同一供电系统中是否存在直接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并存的情况,如下图9示,这是不安全的。因为:设备A采用接零保护,设备B外壳直接接地而未接零,当设备漏电时,电流通过RE和RN构成回路。因电流不会太大,线路的电气保护装置未必能及时断开,故障可能长时间存在,从而使设备B外壳对地电压UB和零线对地电压UA是危险电压的可能。而且该设备及其他所有接零设备都可能有危险电压。所以,当存在直接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并存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在设备B的线路上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设备B的外壳改为与设备A相同的接零保护即可。

篇4

纵观整个章节,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习题遍布在例题及其变式、练习、习题以及复习参考题中,其题量统计如下表:

章节例题及其变式练习习题

2.1173037

2.29918

2.3131921

2.4125

2.5675

2.6345

复习参考题 30

从表可以看出,就这一章节中的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和习题多达182题,而函数这一章节基本内容多,题型方法多,高考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又高,表明了本章教材编写依然重视传统的“双基”教学,依然坚守“熟能生巧”的学习传统,通过利用大量的练习和习题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以巩固新知.

2.探究题与应用题所占的份量加重,更加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课标的发展,强调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在习题设置上,除了传统的计算、概念性习题外,还有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以推理、图表等形式出现的探究题,在阅读与思考中出现的研究性开放题.以下是对教材后出现的练习与习题进行的分类,统计如下表:

章节计算、概念性习题应用题探究拓展思考题

2.15488

2.22425

2.33714

2.4611

2.512 1

2.6261

复习参考题2622

从表可以看出,开放型问题的份量在习题设置上较以前的教材大大加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同时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以及数学建模的能力.

3.习题中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函数知识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学生通过习题加强对这些思想方法的运用,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例如在判断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问题中涉及数形结合思想,在处理 这类“准二次函数”问题中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讨论超越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中涉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等,在解决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中,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再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即涉及转化与化归思想.

二、教学建议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基本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灵活应用,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与数学能力的高低水平.函数知识作为高中数学的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在习题设置上,习题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重要材料.

案例1P94复习题27:若关于x的方程3tx2+(3-7t)x+4=0的两个实根α,β满足0

这是一道简单的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题目.我们来大致分析一下解答过程:首先将方程3tx2+(3-7t)x+4=0转化为函数f(x)=3tx2+(3-7t)x+4(函数与方程思想),再利用二次函数根的分布列出不等式组解出t的取值范围(数形结合思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教会学生机械地套入步骤过程,而是要站在一个“为什么”的高度去解题,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在解题中得到自觉提升,真正发展数学能力.

2.组织和安排研究性和探究性学习,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函数习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研究性,因此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性素材,建议在课本习题基础上设计一些研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索解决.

案例2P33探究拓展第13题: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x2,它的值域是[1,4],这样的函数有多少个?试写出其中的两个函数.

这是一道看似简单但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素材,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函数三要素的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篇5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中宝贵的文化形式,是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的进步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有过不能以其它文化形式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其坚实的本体论基础而持久的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路,“儒必通医”就是最好的说明。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历程,西方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模式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之国人在医疗实践中能够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正是这种实用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对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现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数典忘祖、思想浅薄、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医学也成为被否定的内容之一。为了提供否定中国文化的理性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能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证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医学的否定就是对中国文化理性自觉的背叛,而成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时至今日,随着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的一系列误区的深入认识,中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疗效被肯定,中医学也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肯定仍然是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远没有在哲学理性上实现自为而自在的统一。尤其对于解决这一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继续发展的理路问题而言,就更需要哲学的根据和支持。

问题表明,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及其发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医哲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然而,以我们已经熟悉并习以为常运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学思维进行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的。以西方哲学的模式为坐标系进行中医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确的方法是,应对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产生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进行发掘,进而研究中医学的科学性,以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作出推定。这些是研究中医学发展应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应当成为一切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应投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的问题。

但是,对于中医学发展方向的困惑而言,面对的问题既是中医哲学带来的也是以哲学对中医学提出的本体论承诺出现的。这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及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与我们所熟知并运用自如的现代科学和哲学对其进行研究而产生的误区,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医学本身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和哲学基础,即中医学的学科性在本体论哲学的支持下表明其科学形式与哲学方式的统一──中医学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自在自为的统一。

就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其表明的哲学原理与中医学有怎样的相关性以及中医学表现出怎样的规律,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的统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学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由于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生成了中医学的学科形式,从而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特点,那么,中医学就在其内容和形式中展现出的基本规律将代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说,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国哲学奥秘、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具有独立的哲学形式,就应在《周易》、《道德经》和《内经》及《论语》等儒家和道学经典的研究上下功夫,这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同样,这也是研究中医哲学的基本方法。

篇6

2采取“双导师制教学”,实施个性化中医思维培养

“校院一体、双导师制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中医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结合中医学自身特点,在现代院校教育基础上,融入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互为补充。学生从入校开始,除要完成正常中医高职教育所要求的学习内容以外,同时在附属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骨干医生中,为其选配临床指导教师,让学生在跟师实践过程中,零距离感受带教老师的职业道德、临床技能和学术魅力,一对一实施个性化培养,提升中医思维能力和临证悟性;尽早接受医院环境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专业实践教育;尽早与患者接触,通过亲眼目睹患者的痛苦,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其刻苦训练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增强感性认识,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诊治技术水平,有效缩短学生临床实习期的岗位适应时间,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岗位需求相对接。

3结合课程特点,凸显中医思维特色

在中医专业基础课、临床课教学中,要善于结合不同课程特征,加强中医思维方法教学,学会用中医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中医诊断学的辨证思维、司外揣内思维,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课程的形象思维、中和思维,重视农村常用草药、单验方的介绍,突出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疾病、心理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代谢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3]。围绕教学内容,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可设计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容,用中医思维方法去分析讨论问题,提高中医思维综合运用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中医思维运用能力

(1)连贯性病案教学。高职中医学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最终应与今后顺利通过国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和较强临床能力相对应,其中病案教学是必要的环节。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收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一定复杂度的病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训使用,形成连贯性的中医案例教学体系,系统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中医基础类课程通过简单病案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特色思维和方法,逐步形成中医思维方式,学会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理解中医学理论,培养中医专业兴趣;临床课通过案例分析,边学边练,学生从最初的思维程式化模仿,逐渐过渡到娴熟运用,循序渐进,其临床诊疗水平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并萌发出新的思维。(2)系统性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教学医院,通过实验实训课、实践技能强化训练、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环节,开展临床综合实训课程,融教学做一体,实行项目驱动、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编写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制定各门专业课程操作技能考核项目及标准。课终对各门专业课程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并将成绩按30%~80%计入总分。(3)台阶递进式病历书写训练。病历书写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也是训练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直接关乎到毕业生临床工作能力。对学生分阶段从处方书写、门诊病历到专科病历、完整病历等各种医疗文书进行强化训练。一年级完成处方书写,熟悉门诊病历书写;二年级掌握门诊病历书写;三年级通过临床实习完成10份完整病历,要求甲级病历80%以上。(4)反复临床实践。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能力,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5],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双导师制教学、课间见习、暑期见习及毕业实习等一切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由浅入深,不断强化中医思维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从了解中医,到感悟中医、领略中医,直至学会中医。

5传承中医文化,建立系统中医思维模式

中医学是在浓厚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在校学生是在现代科学知识环境下成长的,经过严格的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依托学校地处医圣故里的人文优势,以传承与创新中医文化为切入点,营造科学严谨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中医文化底蕴,让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领略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传承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读懂医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加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课程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逐步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分两个阶段开设中医思维方法课,低年级以中医思维基本知识为主,高年级加强中医思维综合训练,从而形成系统的中医思维体系。

6多元化学生成绩评价,加强中医思维方法运用的考核

围绕高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改革学生成绩评价办法,建立多元化、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加强对中医专业基本功考核、中医思维方法运用考核、学习态度考核等,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修正教与学的方法、内容;终结性评价主要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等形式,加大中医思维能力考核内容;毕业综合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篇7

自古时起,中医便以养生、保健、治病为其核心思想,人们对于中医的看法,便有说法:上医养生,治病于未然;中医保健,治病于萌芽;下医治病,治已病之病。传统的中医学中郎阔我国五千年的中医精华,在现阶段医学水平不断发展提升、单纯地依靠手术和西药治愈疾病的困难也日益增加,如何将中医与疾病预防结合起来,加强人们的养生保健,治病于未然,是现代中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1 中医养生简介

所谓中医养生,是指利用中医的各种方法如针灸、推拿等,颐养生命,实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的一种医学活动。其主要思想在于治病于未然。

中医养生的观念主要注重几个方面,其一,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由于世界上的万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因而一切生命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起居有常,顺应季节,顺应自然。其二,养生要注重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生理上的养生,还应涵括心理上的养生,良好的心理能让人处于轻松愉快的境地,能有效抵御外病入侵。

2 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

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包括顺应自然、起居有常、形神合一、动静结合以及综合调理等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养生方法。

2.1 顺应自然

自然的规律是地球上任何生物都无法打破和违反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遵循规律,适应规律,有效地利用规律。自然分四季,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而,养生要结合季节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春天要适当进补甘性温和食物,夏天要进补清淡泻火食物,而秋天要进补滋润水分多的食物,冬天则应进补脂肪较厚的食物。在药补上,春冬宜用贵重补药,夏秋则不宜进补。

顺应自然还应包括起居有常,即作息时间要有规律,符合自然白天黑夜交替的规律以及各个阶段人体发展的需求。如幼儿需多睡,老年人则不宜多睡。春夏适宜早睡早起,秋天适合晚睡早起,冬天适宜早睡晚起。人体若能坚持起居有常,保证合理的作息时间,则身体便会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反之,则会生命力衰竭,精神萎靡不振。

2.2 形神合一

人体是包括基本组成的机体器官组织,如骨骼、经络、五脏六腑等,以及支配这些组织进行基本活动的意识、精神、知觉等,强健的身体是人类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前提,建立良好的体魄,能让人类在开展活动中精力充沛。人的“神”对人体起着支撑、调度作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有效帮助人体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心态,减少消极、忧郁、悲观等不良情绪,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专注度。所谓形神合一,便是指养生要注重身体,也要注重精神。中医学中认为,形神合一的养身方式,不独重视进补来弥补,也要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以形养神,以神促形。

动静结合,是指适当的运动之后要有精神上的些许弥补。对于长期从事脑力活动的人来说,闲暇之余可以进行跑步、打球、做瑜伽等休闲项目;而对于体力劳动者,在长久的体力劳动之后,下棋、聊天等休闲项目能有效帮助缓解身心的疲惫和压力。动静有机结合,促进人体身心愉快。但是,运动中要注意结合个人的状况,切忌运动过度,引起不必要的损伤。

2.3 饮食有节

篇8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为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称为“医学信息学”,主要通过一些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来实现临床诊疗过程的计算机管理、控制、数据交流和分析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常见的有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图像处理、知识与决策支持系统、远程医学系统等。随着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普及,医院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流与交换的需求不断增加,信息的标准化已成为医学信息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标准化与信息化

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并以促进最大的社会效益为目标制定的一种“共识”;根据其适用范围、作用对象和性质的不同,分别有国际标准、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等很多种类。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生产、流通的统一”,而标准化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秩序和社会效益”[1]。

医学(或医疗)信息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的实施是实现医学信息网络化和确保信息、数据交流以及资源共享的基础。医学信息的标准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术语的标准化,二是交换技术的标准化。医学术语的标准化,主要包括信息的分类与编码、医学术语和专用词汇的标准化;而交换技术的标准化则是对网络信息交换和流通的一种规范[2]。

由于缺乏客观、规范的标准以及临床诊疗信息的主观性特点和个性化倾向,目前的中医信息化发展整体上还相对落后于西医,尤其是很少涉及到日常的诊疗活动。因此,中医临床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是实现中医临床信息化的重要前提条件[3];而信息分类则是中医信息标准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2 中医临床信息分类标准的框架设计

信息分类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统一和交流的前提。准确地界定中医临床信息的范围并对其进行符合中医临床诊疗特点的分类是制定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和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对中医临床诊疗过程和特点的分析,我们对中医的临床诊疗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概括(见图1),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定了以理、法、方、药为中心的中医临床信息分类框架(见图2)。同时参考和借鉴现代医学的临床信息分类,将中医的临床信息重点划分为患者信息、诊察信息和治疗信息三大类。

其中患者信息主要包括4个部分:①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②病情及症状,主要是患者的主诉及对症状描述;③中医特色信息,如生活、居住环境,个人生活习惯,体质等;④相关现代医学信息,如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以及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相关检查结果和数据等。诊察信息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和辨病、辨证分析。治疗信息则包括治疗大法、方药、针灸、按摩等药物、非药物治疗及生活指导、注意事项等内容。目前,基于上述分类的中医临床信息及相关内容的细化和完善工作正在逐渐展开。

3 讨论

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化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医临床信息、数据等进行适合于计算机处理的标准化作业。准确界定中医临床信息的范围是进行中医临床信息分类和设计、制定中医临床信息分类标准框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主要特征,理、法、方、药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因此,以理、法、方、药为中心的中医临床信息分类标准框架设计基本上可以如实地反映中医的临床诊疗特点和过程。在“理、法、方、药”四大项目中,涉及“理”的部分最为关键,是全面地获取患者信息并准确地进行辨证以及确定治疗原则和选择相应方药的基础环节。由于其中既包含了四诊八纲、内外妇儿等中医诊察以及辨证、辨病等临床内容,也涉及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所谓的“中医临床信息”实际上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中医知识和内容。此外,从目前的临床实际情况来看,中医的日常诊疗活动当中已经不可能不涉及到现代医学的内容,特别是邀请北京各大中医院院长和档案管理专家的两次咨询活动更使我们对现代医学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是否或如何将现代医学的相关临床信息融入中医的临床信息分类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考虑到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研究将重点锁定在中医临床信息分类标准的制定上,基本上没有考虑现代医学的诊疗信息对中医辨证论治的直接影响。而对于所涉及到的现代医学相关诊疗内容和临床信息,将单列一个项目,并按照现代医学的术语标准加以记述。医学信息的标准化是医疗信息系统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构架既可充分体现中医自身的特点又可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中医临床信息分类标准,则是完善中医临床信息规范,促进中医临床信息和经验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篇9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敏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篇10

目前很多中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着许多困惑,能把中医作为毕生事业来追求的人逐渐减少,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于学生来说中医理论知识深奥、复杂,很难在头脑里形成简洁、易学、易用的理论体系,临床实践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疾病感到茫然,不知如何面对,从而丧失学好中医的信心;其二,目前中医临床教学缺乏规范的临床指导原则,医生看病“随意性”较强,对于刚上临床的学生来说很难掌控;其三,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在时间上明显脱节,可能使前期教学效果薄弱化。

作为儿科临床课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理论框架,能缩短从书本知识到临床的过渡,这是笔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现将常用的对策介绍如下。

1 理论教学详略得当,建立认识疾病的基本思路

1.1 简化总论教学,突出儿科特色 按教学计划的要求,总论时间安排相对充裕,许多知识点与其他科目重复,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一笔带过,该部分选择一些具有儿科特色的内容重点讲授。例如小儿的体质特征“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之体”的含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三常有余,四常不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脏器轻灵,易趋康复”的内容及意义,小儿特有诊法“察指纹”“摸囟门”,常用的望诊手段“审苗窍”及小儿6种基本脉象的检查等,让学生掌握小儿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及特殊的诊治手段。

1.2 强化各系统总纲教学,凸显其理论框架 在各章节的教学中,突出各系统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主要的用药原则。以肺系疾病为例,强调肺的生理功能,即宣发肃降功能,为水之上源等基本概念;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特别是与大肠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病理变化,如肺气上逆,水聚为痰等;由此产生的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喘息、痰多等;治疗原则因病机而设,采用宣肺降逆,止咳平喘化痰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临床常用药对的用意:“麻黄杏仁”意在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化橘红京半夏”意在行气化痰。由此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肺系疾病的基本理论框架。

1.3 以病机为核心阐述病证,建立认识疾病的思路 采用以病证的基本病机[1]为核心来阐述知识点的讲授法,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利于学生把握该病的主线条。以哮喘为例,由病案引出教学内容,首先明确哮喘基本病机为肺脾肾不足,水液代谢失调,导致伏痰流饮停滞体内,遇诱因引动,则痰气交阻气道,导致哮喘发作。由病机引申出主要临床表现,发作时以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呼吸延长为特征,未发作时表现为肺脾肾不足。因此家族史、诱发因素、反复发作史及典型临床表现为其诊断要点,基本治疗原则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发作时祛痰止咳平喘,平时以补肺固表、健脾化痰、补肾益气为主。

2 病案讨论步步深入,训练学生临床思辨能力

2.1 指导学生收集四诊资料的方法 资料收集要有的放矢,取病所需,熟悉四诊资料收集的方法和技巧。望诊以望精神状态、面色、舌质及舌苔、咽部、指纹(3岁以下)为主。问诊按照中医“十问”歌的内容进行,并围绕主诉展开。就哮喘而言,问诊主要询问关于咳嗽、喘息发生的时间,加重的时间及原因,以及治疗经过、相应的变化,强调主诉、现病史、家族史、过敏史、饮食及二便情况的收集;闻诊以闻呼吸声、咳嗽声、语言声;嗅气味为主;切诊主要包括切脉、按头囟(1岁半以下)、皮肤、胸腹等,根据患儿的病情而定。

2.2 熟悉常用辨证方法及辨证思路 儿科辨证以八纲辨证为首,以脏腑辨证为纲,温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按首辨表里,次辨寒热,三辨虚实、四辨脏腑为序。临床凡见水气调节失常的病变、外感疾病、鼻部疾患及部分肠道疾患均可归属肺病证候;凡食物受纳、消化、吸收障碍,气机升降失常、气血不足、出血诸证,诸湿肿满,口唇、四肢、肌肉的病变,考虑为脾胃证候[2];依次类推进行脏腑辨证。具体运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病证选用一种或多种辨证方法。

2.3 引导学生分析四诊资料 以哮喘为例,首先依据主诉判定疾病的部位,以咳嗽、喘息为主诉的病证,病变部位首先考虑肺;其次询问发病时间及伴随症状判断新病还是久病,是外感还是内伤;再问家族史、过敏史判断是否是哮喘;结合望唇、舌、咽及问二便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望精神状态、面色,闻呼吸声、咳嗽声、语言声判断疾病的轻重及虚实。

2.4 确立治疗基本原则及治疗方药 就哮喘而言,根据有无明显的咳嗽、喘息症状来判断是发作期还是缓解期。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基本治疗原则,发作时以痰气交阻气道为基本病机,因痰为阴邪,当以温肺化饮为主,临床多运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治疗方法,常用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寒哮;若饮邪化热则选用麻杏石甘汤;平时未发作时表现为肺脾肾不足,常用玉屏风散、六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加减以培补肺脾肾。

3 临床教学三步曲,巩固强化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学完了中医的课程,并不意味真正懂得中医,中医的精髓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去体会和领悟。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完善、巩固、强化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

3.1 实习前总复习,做好临证前理论储备 针对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时间上脱节这一现象,安排实习前系统理论复习,指导学生巩固已学理论知识。全面复习儿科常见疾病,重点复习诊断要点;辨证纲要及其主要内容和方法;常见病证的基本方药及适应证,以图表或提纲的形式阐述知识点,并将资料分发给学生;最后要求学生熟悉病历的书写格式,讲述病历书写的要点,病历语言规范化等内容。通过上述措施,让学生作好实习前知识储备,做到临证时心中有数。

3.2 正式临床实习,培养实战能力 为使临床实习带教规范化,多与实习医院沟通,重点锻炼学生四诊资料收集的能力,辨证分析的能力,遣方用药的能力。门诊实习时让学生独立试诊,写出门诊病历,由带习教师复诊、审阅;住院部实习时要求学生熟悉病历,做到床边报告病历;重视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定期抽查评比;同时要求学生参与病例讨论,并提前作好准备;定期参加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知识面,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3.3 实习结束,做好从实践到理论的回归 要求学生写出实习心得,重点反映一种疾病的诊断过程,并以真实病案为例,写出完整病历,阐述自己的思辨过程。同时建议学生阅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万全《育婴家秘》《幼科发挥》,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等古代儿科医家的原文论著,进一步深化中医理论知识,做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升华。

通过上述理论教学及临床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衔接,逐渐培养、完善、巩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不断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中,学生才能逐渐树立临床思维模式,才能逐步认识中医的特点规律,学会运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诊断治疗疾病,才能热爱中医并成为真正的中医人才。作为一名儿科临床课教师,应遵循培养名中医的三字箴言:“读经典,上临床,跟名师,练悟性”,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多上临床,多跟名师,逐步形成中医的临床思维方式。

篇11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医院信息化水平,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国中医药发〔2003〕53号)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建设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下简称“《功能规范》”,两套规范统称“基本规范”),2011年10月12日颁发(国中医药办发〔2011〕46号)实施。基本规范的,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规范性、权威性和方向性的指引,必将有利于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领域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有利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制定和出台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信息化成为了医改的重要支撑。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近年来,卫生部启动了一系列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试点和信息标准的研制,取得了包括《电子病本文由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电子病历研发,改变了中医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构建、应用系统集成、运行维护模式、信息安全保障等实现方式,开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制定,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需求的变化,原《规范》内容不完整,功能欠完善,中医药特色不强,在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把《规范)》修订项目正式列为为中医药临床基本信息标准项目(XBZ—001)重要任务,积极开展《规范》的修订工作。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规范》修订符合应用需求、适应医改形势、突出中医药特色,规范修订把握国际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贯彻、落实和体现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中医医院管理的规范、办法、指南,广泛进行调研,充分进行论证,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并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严格规范审定,正式颁发了《建设规范》和《功能规范》。

    基本规范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组织、管理、运行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有关基础设施、应用开发、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运维等要求,突出了中医药特色,明确和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指导性,是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

    基本规范颁发的意义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财务管理、临床信息系统转为“以病人为中心、以医院服务为主体、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医院在整体实力、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基础等方面存在着显着的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基本规范整合多重标准、融合多方需求,综合考虑全国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适应新形势的建设航标,为统一规范和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制度保证。

    基本规范作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和规范性文件,将成为确保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不缺位、不滞后、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是卫生部颁发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重要补充。两套规范各有侧重点,又紧密关联,不仅具有中医药特色、适用于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也适用于综合性医院,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套规范的颁发,有利于在新医改形式下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帮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更好地引导中医医院落实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和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实现各级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对中医医院的电子监管。

    基本规范内容解析

    基本规范遵循现有的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的国际标准,初步建立起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规范中医医院应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构建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为提升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今后开展和实施中医医院信息服务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打下了基础,也为指导建立我国医院信息平台的认证管理规范和技术测试标准奠定基础。

    1.《建设规范》内容解析

    《建设规范》立足我国国情、确立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基础框架,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运行、维护、安全的规范要求,以及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从管理与技术层面规范了保障信息安全的措施。

    《建设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并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在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上紧紧与新医改形势、卫生信息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相联系,做到了借鉴、吸收、整合、为我所用,符合中医医院管理理念、业务流程、思维模式和市场环境。

    2.《功能规范》内容解析

    《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为基本分系统和推荐分系统,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基本分系统是必需建设的系统;推荐分系统是可选择建设的系统。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基本功能是指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推荐功能是指目前可以暂不具备,但在下一步发展中应当重点扩展的功能。同时,《功能规范》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各分系统与功能点的划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进行分类和组合,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应用的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鼓励建设新系统,增加新功能。

    《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类为基础功能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临床服务部分(26个分系统)和医院管理部分(17个分系统)三个部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基本功能规范首次成为规范的内容,它规范了临床服务和医院管理各分系统之间、院内信息系统和院外第三方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的共享平台基本功能。临床服务部分中,中医电子病历、中医临床研究分析、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医辅助诊疗、中医特殊治疗管理等5个分系统极具中医药特色。档案管理、医院网站、协同办公、客户关系管理等分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也是首次进入医院管理部分。

    基本规范的特点

    基本规范全面贯彻新医改的政策,紧跟卫生信息和信息技术发展新的形势,要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全面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规范,重点强调相关规范、标准应用和落实,提出了保障系统安全运行规范要求,旨在实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规范管理的理念。具有以下五个显着特点:

    1.系统的构建了基本规范

    《建设规范》涵盖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从组织管理、机构人员、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系统全面的提出了整个过程的规范要求,基本建立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功能规范》对中医医院常用45个应用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规范,对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2.贯穿“实用、共享”的理念

    基本规范强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集成、互联互通、实用高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两套规范严格遵循卫生部已颁发的规范与指南,《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V1.0)》是对整个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设计和规范指南,侧重于医院信息系统中各主要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不涉及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内部功能,基本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兼容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规范要求,增加大量中医药特色功能,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

    3. 突出中医药特色功能

篇12

教材既是教师教学的蓝本,也是学生的学习材料,因此,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和阅读心理,全面系统地运用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阅读心理学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编者的教学经验。根据以上条件,我们对比了多家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中药学》教材,最终选择了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实用中药》,此教材有以下特点:①2009年6月出版发行,内容有一定的时效性。②以中药的功能应用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主要介绍中药生产、经营人员必备的中药知识,密切结合专业实际和岗位实际,突出了实用性和针对性,注意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培养,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中医药的行业特点。③各章均先列出学习目标,正文后附学习小结和目标检测,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方法及检测学习效果;部分药物增加课堂互动、知识链接与知识拓展模块,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④书末附有针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供教学参考。

2围绕岗位需要,制定课程标准

我们围绕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就业面向以及主要岗位群制定《中药学》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根据中药生产岗位和中药营销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及中药购销员、中药药剂员的考核内容制定了课程标准,突出中药制药的职业性,强调就业岗位的能力培养,课程标准详实具体,内容包括课程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以及每一章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及复习思考题等。课程标准是授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定授课计划的主要参照依据,不仅规范了教师教学,而且做到不同班级同一课程的教学水平差别不大,体现了教学的公平性。

3精心设计课程,突出重点难点高职高专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中药制药公司、连锁药店、医院药房及医药公司等单位就业,从事的工作对《中药学》的教学内容有了新要求,我们根据中药制药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知识够用,能说会干”的原则,对《中药学》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精心设计,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药学》与《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多的重复,因此对中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鉴定等内容只作为简单了解或自学,重点阐述每一味中药功用分类的方法、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尤其强调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鉴别与主治应用,教学内容既有针对性、又有实用性,突出重点难点。通过课堂互动、拓展知识、目标检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由于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在校的后续课程不开设临床各科,在教学中融入一些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施治,增加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这样设计《中药学》课程的优点在于:内容更符合高职高专层次教学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

4温习中医基础,帮助理解掌握

《中药学》理论知识干涩枯燥,但它上联中医基础,下联中医临床,这一桥梁学科的特点包含着中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把握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是学好《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不断温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可以使中医药知识前后衔接,融汇贯通《。中药学》总论包含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中药学》课程的精华所在,蕴藏着中药学几千年发展的文化内涵,在讲授时更要重视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知识讲清、讲透,并结合中药学的发展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的专业意识教育。在讲授每一味中药的功效和应用时,也要联系中医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会药物性味与归经的结合,避免死记硬背。

5善于归纳小结,不忘目标检测

《中药学》理论知识多,实用性强,药材种类繁多,且同一章节讲授的中药在功用等方面存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情况,教师讲起来感觉繁琐,学生听起来感觉混淆难记。中药学的各论章节按功用分类,应对每个章节中药的共性加以归纳,以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祛风湿散寒药这一章节共有十几种中药,其共性为味多辛(能发散)苦(能燥湿)、性温(能散寒)、主入肝脾经(肝主筋、脾主肉),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舒筋通络等作用,用于风寒湿痺证的治疗。先讲清本章节中药的共性,然后列出每一种具体中药的特点和其它功效,这样本章节的内容也就基本掌握了。如祛风湿药,除基本共性外,独活性善下行,尤宜于下半身的肌肉关节疼痛,且能解表;川乌辛热散寒力强,尤宜于寒邪偏盛之痺证且能散寒止痛;蕲蛇性善走窜,尤宜于风湿顽痹且能止痒止痉等。每一章节学习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目标检测,了解教学和学习效果。

6采用直观教学,重视实践拓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