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09:30: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施工期造价精细化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0引言
新时期下,社会发展速度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建设工程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城市的良好发展,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建设水平以及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BIM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把控,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问题出现几率,进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1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应用意义分析
1.1BIM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尤其是BIM技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BIM技术是当前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其主要是指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由于其具有优化性、协调性以及可视化等优点,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一般情况下,BIM除了能够集成数字信息之外,还能够帮助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对数字信息进行科学应用[1]。并且,对BIM技术进行有效运用,一旦在工程建设阶段出现问题,那么其会及时的发现问题,然后第一时间制定解决方案,削弱问题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支出,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益。
1.2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应用意义
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合理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保证信息表达更加直观和高效,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效果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通常情况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施工周期较长、各个阶段工作主体不同等,致使信息在传递中经常出现丢失的情况,严重制约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但是,通过对BIM技术进行应用,其BIM模型,就可以很好的对这一问题进行弥补,大大降低了信息数据丢失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BIM模型,还可以将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和聚集,保证信息传递的更加完整和快速[2]。第二,信息表达可视化以及参数化。对于BIM技术而言,其具有直观化、参数化特点。在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期间,通过利用BIM模型的3D效果,可以更加直观且准确的将设计内容表达出来。并且,由于BIM模型具有较强的直观性,通过这一特点,使用人员以及审图人员在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建筑的虚拟形态展现出来。同时,通过BIM技术,还能够为设计单位展现建筑企业的项目预期目标,最大程度的防止施工期间设计变更而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有效降低施工期间出现的风险,有利于提升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水平。
2当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虽然在工程建设中已经加大了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但是由于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的制约,使得在工程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了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第一,工程造价管理前期预测准确度不高。当前,结合我国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水平来看,技术人员以及专业信息比较缺乏,并且虚拟模型也缺乏完整性,使得在进行工程造价决策阶段,经常会因为估算人员对项目工程了解不透彻等因素,致使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准确度不高,加大了管理成本,影响了工程的有序进行[3]。第二,信息处理速度的不快速。由于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涉及的范围比价广泛,内容也比较多,包括工程量清单编制等,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非常容易出现误差。并且,在以往的工作中,经常是采用人工数据处理的形式,不仅工程量的计算速度缓慢,工作效率较低,还会导致计算结果缺乏精准性.第三,工程各个阶段的信息传递不准确。一般来说,工程建设的周期较长,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如果将项目各个阶段分开,那么一定会出现信息脱节的情况,而要想进行后续工作,就需要重新收集信息。这种情况下,就导致阶段信息失真,不仅加大了信息处理的成本,还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质量的提高[4]。
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对策分析
3.1设计阶段分析
众所周知,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以及关键,对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有着很大影响。故此,为了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在设计期间,应该对BIM技术进行科学利用。第一,科学利用BIM碰撞检测,以保证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前期成本控制。在具体工作开展阶段,利用BIM技术开展设计工作,可以提供相应的信息数据库,将电气、结构、给排水等的碰撞冲突过程,通过3D效果,直观地展示出来,以便可以减少设计错误,保证设计的高效性[5]。第二,通过应用BIM,实现设计与造价管理的统一性、协同性。应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开展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将机电等BIM模型导入BIM造价软件,进行二次加工,提升工程量信息的精准度。同时,对于在工作中节省下来的人力和物力,可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进而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水平。第三,利用BIM,保证工程设计的科学性、经济学、可靠性。在具体的设计工作进行期间,设计人员通过对施工现场情况的分析和考察,可以采用BIM技术,利用制图软件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不断对设计细节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目标。同时,在设计概算方面,通过BIM技术完成,能够合理的计算出整个项目的工程用料等工程量,避免了实际建设与设计图纸出现偏差的情况,促进了精细化管理质量的提高。
3.2决策阶段分析
在任何一个工程项目中,项目决策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决策方案的可实施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后续开展。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实践得知,虽然,工程项目的设设计阶段、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移交阶段,都会对工程造价管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决策阶段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在对决策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从经济以及技术两个角度进行考虑,确保投资估算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6]。同时,在决策阶段,还应该对BIM模型进行运用,保证其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快速收集以及整理工程量信息,提升投资估算方案科学性,进而促进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
3.3招标阶段分析
在对工程项目招标阶段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时,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就是工程量的计算和预算的编制。所以,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对BIM技术进行高效的应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工程量进行计算,科学编制预算,并且,通过与设计阶段概算的对比,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有效降低了工程施工阶段出现设计变更的几率。在此过程中,投资方也可以根据BIM模型,及时的获取工程量的相关信息,保证可以对工程进行实时的管理和监督,提升建设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效果。与以往简单的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不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结合实际现状,制定合理且有效的招标策略,为建设企业编制招标文件提供更多的便利[7]。此外,投标人员也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投标报价,通过BIM模型来复核清单工程量,确保能够进一步提高投标报价编制进度,以便可以为报价分析工作预留更多时间,进而达到项目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目的。
3.4施工阶段分析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政给排水工程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为人们供给清洁健康的生活用水,还能有效排出城市的生活污水,避免城市中污水灾害的发生,为城市回收和净化城市污水提供必要的保障,促进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管理问题,这种管理问题给城市中给排水工程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阻碍。对此,使用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进行逐步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城市给排水项目的管理水平。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形成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它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就比如说文章重点讨论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方面,它在这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等多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所谓精细化管理,指的就是不同于传统管理理念的全新管理手段,它将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人,明确划分职责,充分发挥着每个人的能力。这样做可以使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要开展的工作,可以更好的将权利、工作、职责进行具体分配,使每个人都能很好的落实自己的工作,做到尽职尽责。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质量监督力度都是非常有利的。精细化管理将系统化、度量化、标准化、流程化、协作化以及严格化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融合,是一种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2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的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
2.1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监督缺失
在现有的社会背景模式下,我国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主要就是按照现有的建设主管部门进行直接的分工,由于这种分工的形势,导致最终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无监督的问题。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施工规范制度的确定,也没有建立相关的监督部门,导致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施工管理的不规范,从而影响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情况。
2.2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在市政工程给排水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工程质量的问题。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给排水工程的造价而选择比较低价的施工材料的情况不在少数,或者为了加快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进度而出现不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的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可能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
2.3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落后
在现有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想要节约成本,不进行相关施工技术的改进,这种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了现阶段施工技术不能全面符合施工质量要求,不能最大限度顺应社会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要求。
2.4 市政给排水管网后期的管理不完善
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排水管网的管理问题,导致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对于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情况也没有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对相关的管网进行定期的检修以及维护,在出现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修复。
3 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应用要点
3.1 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要点
在市政给排水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对精细化管理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想加强,在该过程中,应该将管理者以及基层执行者进行有效地融合,保证这种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实施,管理者属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最为关键的组成人员,只有将管理者的思想进行全面的提升与完善,才能使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推进,保证在具有针对性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模式的改革,推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3.2 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技术要点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按照相关的施工设计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施工操作,以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在市政给排水的施工前期,应该按照设计部门设计的相关图纸进行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尽可能的设置比较多的参考点,在进行给排水工程管网的建设时,应该尽可能细致的做好施工的测量工作,保证最终的管网建设准确。
4 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做到精细化管理不单单是规划了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集中管理,同时也使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大。
4.1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前精细化管理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前期,应该按照实际的施工状况进行相关的工作准备。首先,应该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文件以及施工图纸进行进一步的审核以及查证,保证最终的图纸设计内容能够最大化的切合相关的实际施工情况,保证预埋、预留等施工项目都能够进行最明确地内容表述;然后,还应该对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行进一步的规格审核,在这种规格的审核下,进行实地的考察以及抽样,使最终能够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材料能够符合相关的施工质量要求;最后,还应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学习,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以最好的状态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资金节约以及资源节流。
4.2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的精细化管理
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就是对于质量的管理,质量管理应该按照实际市政给排水的施工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确定,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最终的质量能够顺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保证城市的需求;然后,还应该对成本进行进一步的控制,成本的管理就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最后,应该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进度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与审核,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能够有序进行。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加强考核管理,责任到人,保证给排水工程的各项工序都能够顺利实施。
4.3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后期的精细化管理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后期,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施工单位负责人应该在给排水工程施工后期,积极联系相关的业主以及质量监理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道、水泥、混凝土等施工材料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抽查,对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与完善,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质量的符合要求,降低市政给排水工程后续的修复费用。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完工之后,还应该定期进行给排水管道的修护,最大限度的防止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5 结语
总之,传统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精细化管理可以使市政给排水工程现阶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改进。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以系统化、全面化的现代管理理念运用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工作中。运用管理精细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使用寿命,满足城市生活的基本需要以及安全,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运,全面实现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以促进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西南给排水, 2016(01).
[2] 徐勇.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 (20).
[3] 刘博.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45).
[4] 何唱.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 田英茹.精细化管理是市政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J].时代金融,2015(08).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building enterprise energy and competition strength to reflect, does well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can produce good benefits. Successful management,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proje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lso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arket constantly,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alk about their views, is only for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近些年来,施工项目都是以合理低标价中标,施工企业在项目中获取微利,因此如何在施工项目中取得利润最大化,只有依靠施工企业在项目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把“三控三管一协调”认真落到实处。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涉及工程的各种因素实施全过程、无缝隙的管理,因而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管理链。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加强组织结构建设、完善各种制度保障、强化各目标管理。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优化各工序施工工艺,克服各个细节质量缺陷,形成整体工程质量优良。笔者项目经理部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合到工程管理中,力求“人”和“事”的细致、细化、有机结合管理。
2.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目标化管理
2.1明确目标,组建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提供组织保证
为贯彻企业“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信誉”的经营理念,“质量兴企、科学管理、诚实守信、创优树碑”的质量方针,项目工程交竣工验收优良率95%以上,争创全优工程的质量目标,确保工程项目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环保水保控制目标。项目经理部对项目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环保水保目标统一组织、决策、协调、控制,配备满足合同要求的人员和设备,充实各目标控制的组织机构,确定各自职责和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建一项目培养一批人才”的要求,选择专业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人员充实项目各管理部门,根据项目特点和现场管理需要项目部下设计划统计、工程技术、质量与测试、财务物资、安全生产与环水保、现场施工管理分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以各种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素质培训,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和文化建设以增强管理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2.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提供制度保证
为了有效实施项目目标控制,项目部提出“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自检体系,制定、完善《岗位职责》、《质量控制措施及要求》和《项目管理办法》(技术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生产和环保水保管理)。对各项目目标实施细化、分解和动态管理,要求各管理部门对各自目标运用PDCA法推进工作,要求各项工作做到痕迹化、无缝隙管理,部门员工实行自主管理,以绩效考核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
3.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施工技术方案和工序质量控制,促进质量与进度协调发展
项目部组织所有技术和管理人员对设计图纸会审,开展路线施工环境条件、料源调查与分析,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划分制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本单位机械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编制一套切实、经济、可行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严格进行逐级技术交底,使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进一步具体化;编制工序质量控制措施,加大对施工质量巡查力度,降低工程质量成本。项目部选择劳务组织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质量信誉好的桥梁和路基等专业工程队;坚持统筹兼顾,优化资源配置,有计划的加大人员机械设备投入,编制网络计划图,根据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工期,做到工序衔接有序和均衡生产。劳务人员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主要力量,加强对劳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作业班组中建立对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环保水保控制目标考核体系,即把控制目标与劳务单价严格挂钩,采取合同、经济措施,实行奖惩制度,形成以质量促进度、以进度保效益,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和谐统一,有效促进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与文明施工步入良性循环。
4.实行施工阶段合同和成本控制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4.1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公路施工企业与业主签定的施工合同和内部劳务施工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人员中树立合同意识,实行合同会签、会审、交底制度,明确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及甲乙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建立明细的工程计算台帐和计量台帐,熟悉利用《技术规范》和单价分析资料,收集市场价格信息,充分挖潜工程量和合同、预算中未包括的工程项目和费用,及时办理现场签证,每月及时办理工程中间计量及支付签证,以防止工程资金积压;严格控制劳务施工单价和设备租赁价。
4.2现场管理
4.2.1工程变更
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加之施工图设计深度不足,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应重点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设计变更,将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设计图、料源、土石调配情况等,现场摸底、核实、超前规划,对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增减工程量的变更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施工技术方案的变更应遵循技术先进、便于操作、施工安全、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原则,对于工程量增减的变更应遵循先算账后变更和结合当地料源供应权衡综合考虑。及时办理变更处理卡四方会签、变更设计审报和跟踪审批。
4.2.2材料费用的控制
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控制材料价格。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据测算,一般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60%~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方案及有关技术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以免出现如水泥在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试验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质优价廉地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4.2.3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和设计深度、质量等方面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量、地质、进度的变化,工程承发包双方在执行合同中需要修改变动的部分,须经双方同意,并采用书面形式予以记录。合同、预算中未包括的工程项目和费用,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以免事后补签而造成结算困难。
4.2.4在施工阶段要加强索赔意识
按索赔目的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其中费用索赔是重点。工期索赔只是要求业主合理延长工期推迟竣工日期,这只能使施工单位工期得到补偿,但是由此造成的费用损失只能通过费用索赔来实现。施工索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索赔工作中施工单位要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签订的合同、补充协议及与业主、监理的各项往来文件,必须依合同、重证据、讲技巧、树信誉,踏踏实实地做好索赔管理基础工作,严格按程序办事。施工索赔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施工单位赢取利润的重要手段,只有把索赔工作处理好,才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取得效益最大化。
4.2.5竣工结算
建设工程竣工结算是施工单位所承包的工程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所规定的施工内容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后,向发包单位办理竣工后工程价款结算的文件。竣工结算编制的主要依据为:1)施工承包合同补充协议,开、竣工报告书;2)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3)设计变更令;4)现场签证记录;5)甲乙双方供料手续或有关规定;6)采用有关的工程定额、专用定额与工期相应的市场材料价差及有关预结算文件等。施工单位在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经验收符合合同要求后,根据以上原则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完整的结算,并及时保送建设单位。
工程完工后,必须对该工程的所有财产和物资进行清理,作为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依据。召集工程技术、计量、财务、材料等部进行成本分析,计算节约或超支的数额并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以利于下一个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5.构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
(1)施工生产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项目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设专职安全工程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部与各专业施工队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在施工技术方案中有针对性的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在开工前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事故的防范工作,重视施工过程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每一危险源,杜绝违章作业。加强对爆破物品领发使用管理,坚持当天领用,当天入库专人保管,杜绝爆破物品流失、被盗发生。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积极与地方政府、公安、消防等部门取得密切联系。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优化企业内部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的提高其使用效率。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更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越发明确,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精细化管理应运而生。精细化管理,顾名思义,其中体现了人们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思想,其渗透到了建筑项目的各个组织和单元中,能够改善项目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
2、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作用
现在的建筑行业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领域,人力资源利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的施工人员众多、工作的类型也不同,所以企业在进行管理时会比较麻烦,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现在的很多建筑企业都会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行逐级的分放或者外包,出现一个建筑工程分为了几个小的建筑工程项目,导致建筑工程的管理分散,很难达到精细化的施工管理要求。现在精细化管理的施工项目,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入和利益,这也是现在建筑企业慢慢重视精细化施工管理的原因之一。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完善工程项目的管理机制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使用创造性的思维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粗糙的发展管理模式,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建筑企业要在施工进度中不断地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保障各个项目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统一,减少浪费,控制工程的投入资金,合理规划工程的投入程度,精细化的施工管理要保证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只有规划好施工流程,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全面提升施工的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方法
3.1强化人员培训管理
人作为精细化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工程人员的专业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对人员的培训管理加以重视,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员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系统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工程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当集中在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经验的积累上,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对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二是针对施工人员,主要注重其技能以及责任意识的培养,让其能够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把控。
3.2强化施工精细化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的工程,由许多程序组成,其中还需要多个部门与单位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建筑项目的施工,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花费许多的财力、人力以及物力,而对这些进行有效的管理,将资源效率最大化就是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价值,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强调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培养各层级、
各部门以及各个岗位的人员管理意识,从而达到统一协调一致的操作目标,从根本上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相τΦ木细化管理体系是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其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3.3注重施工期的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质量是最关键的内容,其不仅与建筑整体质量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将施工工作的工作流程加以规范,并明确相关工作的责任,这样能够有效规范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行为。其次,采取分集管理的方式来对相每个工作的负责人进行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找到负责人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此外,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测评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一方面能够防止出现由于赶工期而忽视工程质量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工程质量而影响施工工艺的问题出现。最后,精细化管理中的质检工作是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其能够对工程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合理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防止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3.4健全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使得精细化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施工管理制度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才能对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震慑效果,从而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推行责任制管理,以此来对各个岗位中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加以明确,一旦相关岗位出现问题直接找到负责人,由其来对问题产蛋责任,进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促进责任人认真负责本身的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每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并选出相关的项目经理对每个项目的运行进行统筹管理,其管理内容通常包括物质、质检、技术以及设备等,项目经理需要对这些要求进行合理协调,进行组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在精细化管理中,总工程师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其身上不仅承担了对项目施工技术进行规范、指导以及监督的责任,同时其还需要通过组建质检队伍对工程的建设效果进行检查和监督,监督工作贯穿了整个项目的每个角落,一旦发现不规范的施工行为要及时制止,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作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其是否落实到位,一方面确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也与企业的施工成本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应当重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并通过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完善相关体系等手段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这不仅能够帮助自身节约成本,规范施工操作,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更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