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风险点范文

时间:2023-07-06 09:30: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安全生产的风险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安全生产的风险点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识别;层次分析法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safety production;risk identific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026-04

0 引言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万起,死亡4.1万人,其中电力行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45起[1],近几年电力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如图1[2]所示,纵观整个电力生产行业,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发生。

这些事故在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也反映出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水平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降低和消除安全生产风险,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转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3]。

1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识别

1.1 安全生产的范围界定

电力安全生产主要包括电力生产安全、力基本建设安全、电力多种经营安全三大部分[4],本文研究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要指电力生产安全。

1.2 风险识别

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识别,调研的多位具有电力行业专业背景的专家,其中包括45%的工程师、55%的高级工程师,工龄少则6年多则17年,分别来自电力行业的不同领域,包括技术支持、运行生产、财务及行政管理等;专家单位或者主营电力生产,或者承包电力工程,或者电力多种经营,充分保证了调研对象的广域性、全面性、权威性。

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方式,了解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有人身伤亡事故风险、设备事故风险、电网事故风险等。通过对访谈结果和文献研究的整理,归纳出主要影响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风险因素有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劳动管理失误、违章指挥、交叉作业管理混乱等二十多个,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问卷,进行细化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特性(系统整体性、过程连续性、劳动环境复杂性、高度密集性等),进行归纳整理,可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分为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其他风险等五大类。

2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分析

2.1 技术风险

安全生产过程中因设备、工艺技术等引起的风险统称为技术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工艺流程,生产工艺自身未有充分的安全保障,人机界面设计是否符合人因工程原理,工艺规程有缺陷以及再设计及变更可能导致人身、电网、设备等的事故;功能设计,主要包括抗震设计、强电设计、暖通设计等;设备系统,指生产设备尤其是关键设备,如变压器设备、开关设备、调度自动化设备等,因具有一定的寿命周期,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隐患等危险;应急预案,指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设计出的应急处置方案,必须保证它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

2.2 管理风险

安全生产过程中因管理不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管理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力因素(生理及心理),例如作业人员的身体素质、作业能力、行为方式、随机应变能力等会直接左右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影响工作效率,严重时引发安全事故;管理组织,管理者需具备沟通、协调、决策等的能力,应注意防止出现管理决策失误、违章指挥等问题;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责任制度和操作程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模式等,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懂,都记的清楚,也不可能永远保持警醒状态,安全意识差,凭老经验办事、侥幸心理的存在以及员工教育与培训的落后,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以上因素均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3 环境风险

安全生产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期间必然受来自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然环境,指不可抗因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恶劣气候条件;作业环境,包括空气状况(有害气体、固体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噪声状况和微气候等因素,而作业现场涉及的高压和低压电气设备多,高速旋转机械多(如发电机、风机等),特种作业多(如高处作业、焊接作业等),因工作场地光线不足或光线太强,容易使视线受阻而引发操作失误等风险;市场环境,主要指行业竞争和市场消费需求变动引起的风险。政治环境,国家的政治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稳定性,一旦涉及到企业,就会使企业发生十分迅速和明显的变动,而这一变动是企业掌控不了的。

2.4 经济风险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利率,法规,汇率。外汇汇率引起的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等会直接或间接促使电力企业调整生产进度而可能引起生产风险。目前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并不健全,其中甚至出现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导致我国电网事故频频发生。

2.5 其他风险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金风险,能源风险,合同风险。相当一部分电力事故发生是因为企业资金链的短路、合同管理的不规范,雇佣缺乏专业知识的临时工,采购劣质个体防护用具等;电力生产的能源类型有火电、风电、核电、水电等,客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3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评估

基于上面风险识别、分析的结果,本文采用AHP法[5,6]进行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3.1 建立风险评估层次结构

结合以上风险分析结果得出一级指标有5个,分别为环境性风险、技术性风险、管理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其他风险;二级指标为18个,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层次结构图,如图2所示。

3.2 判断矩阵和相对权重的确定

抽样选取调研专家中的部分专家(50%),采用九分位比率标度法[7]进行指标间两两重要性的比较、打分获得判断矩阵中的系数,根据比较判断得分表可直接得到比较判断矩阵结果,如表1-表6所示。

采用方根法求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w1,w2,…,wn)和最大特征根λmax。经过对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总排序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略,详细计算可参考文献[8、9],结果如下:

W=(w1,w2,w3,w4,w5)

=(0.3403,0.3248,0.2037,0.0789,0.0523)

w1=(0.3452,0.3701,0.0997,0.1850)

w2=(0.1320,0.5541,0.1715,0.1423)

w3=(0.1504,0.0901,0.6017,0.1578)

w4=(0.5499,0.2402,0.2098)

w5=(0.2000,0.2000,0.6000)

根以上计算结果,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表,如表7所示。

3.3 重要度排序

依据W中各因素的相对权重大小,按相对权重从大到小顺序给出下列风险因素重要度排序结果:

因素层:技术、管理、环境(权重>0.1);其他、经济(权重

指标层:技术风险:应急预案、功能设计、设备系统、工艺流程;

管理风险:人力因素、规章制度、安全文化、管理组织;

环境风险:作业环境、政治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

其他风险:能源、合同、资金;

经济风险:汇率、利率、法规。

根据上面结果可知,技术性风险中“应急预案”指标和“功能设计”指标分别约占37%、35%,管理性风险中的“人力因素”指标约占55%,环境性风险中的“作业环境”指标约占60%,应将其作为关键风险因素重点研究,如图3所示。

4 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

控制风险是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落实“ 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措施。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电力企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

4.1 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落实安全教育与培训

管理风险在系统中占32%,其中人力因素指标占该类风险55%,针对这类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①必须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首先,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个体防护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维模式;其次,定期举办电力生产风险控制方面的讲座和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最后,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员工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严格执行标准程序、实施安全检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实践中去,保证员工有章可循,防止人因差错的发生。

③定期进行安全文化宣传、安全技能竞赛和安全培训,树立员工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个体防护意识,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操作失误。只有进行适时、内容合理、方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才能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位。

④监督管理是搞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因,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对安全生产起决定作用。只有加大安全监督的管理力度,从已发生的事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有效地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发展。

4.2 不断优化技术设计,做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

技术风险在重要度排序中以34%排在第一,而其中的应急预案和功能设计两项指标又是该类风险中的重中之重,分别占37%、35%,针对这类风险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①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尤其是火灾应急预案、防地震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等的管理。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和事故演练,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的处理能力,并在演练结束后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改意见。同时,电力企业应针对情况的不同,遵循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包括预案体系及相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②定期M行设备系统的维护检查和更新。通过对设备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对过时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不断降低故障设备诱发的风险事故。在土建安装阶段,严格做好检查和监督;在设备系统的运行阶段,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员工熟练掌握设备的详细性能,依据指南操控设备,从而降低设备破损,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在设备的检修阶段,应严格执行检修制度对设备进行拆解检查,保障设备系统的安全性、整体性。

③不断优化功能设计,如抗震设计、给排水设计、强电设计、弱电设计、暖通设计等,以降低后期因技术变更带来的安全生产损失和风险。

④及时调整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的人机界面,充分考虑人的特性,满足能见性、清晰性、易操作性要求,避免不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人机设计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4.3 提高作业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安全性

环境风险在整个系统中占20%,其中作业环境指标占该类风险60%,针对这类风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①对于定义极高风险的作业,提前做好防范,及时关注空气浓度,做好疏散工作;如遇极高危险作业,或者放弃改选其他方案,或者使用机器人代替,避免人身事故等发生;针对危险区域,加强保护措施,如适当地屏蔽电源、热源等;通过实施现场6S管理,改善作业环境等。

②针对性地选择个体防护装备工具,不仅是预防和减少风险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亡的必要手段,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屏障。例如进入生产现场配备安全帽、防砸鞋,焊接作业配备护目镜,粉尘超标的场所配戴口罩,带电作业配备屏蔽服,进入高辐射区域配戴防辐射服等。

5 结语

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是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将风险管理理论与我国电力行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任重而道远。我们需不断深入研究电力领域风险管理的特点,切实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力求为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北极星电力网.国家能源局2016年12月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电力安全事故[DB/OL].http://.cn/special/?id=805156, 2012-08-03/2017-01-22.

[2]http:///newpage/.

[3]田振雨.安全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4]杜明峰.电力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化工管理,2013(10):41-41.

[5]钟登华,张建设,曹广晶.基于AHP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35(2):162-166.

[6]苗后营,王伟,宋波,等.改进AHP方法在工程评标定标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1(2):23-25.

篇2

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s power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site work risk statistic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the site's personal safety risk control from the aspects of safety,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measures, technical measures, safety measures such as the request control measures,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body to prevent power accident control measures, put forward a special 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personal safety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power accident work.

Keywords: electrical safety; safety; ris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电力生产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建立各项安全制度的出发点,“安全第一”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基石,只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要求,各项安全制度才能落地。长期以来安全工作天天做,预防工作经常抓,但安全问题仍然不断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抓安全只是注重表面和现象,没有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从细节着手,抓事故风险防范和管控。

1.电力生产的问题和人身风险的分析

1.1存在问题。一是制度执行方面,作业班组执行管理制度刚性不够,不按流程执行,执行过程的记录不全。作业表单执行问题。二是项目建设管理方面,配网、农网项目的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缺乏规范化管理手段,验收工作把关不严;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以包代管”。三是一线人员的能力与培训方面,基层单位的培训策划、过程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县级企业班组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缺乏技能培训,或培训针对性不强,工作能力不足。四是班组安全管理规范化不足,信息系统、作业表单应用不规范,从而也导致了工作质量下降。

1.2主要风险。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主要的人身风险涉及触电、坠落、外力外物伤害、车辆伤害、烧烫伤、中毒、窒息、坍塌八个类别,广东电网评估出年度人身风险12254项。据统计,风险主要分布在触电、外力外物伤害、坠落伤害等三大类,占总数83.4%。其中,触电风险识别出4337项,占总数的35.4%;外力外物伤害风险识别出3526项,占总数的28.8%;坠落风险共识别出2354项,占总数的19.2%,原因在于攀登杆塔等高空作业相对较多,带来坠落风险。而根据风险等级统计,中高风险中,触电、坠落、外力外物致伤分别排名前三类,三大类风险所占比例达80%以上。

2.人身安全风险的管控

安全生产工作应贯彻以风险管控为主线,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以基层风险控制措施执行为重点,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风险可控在控。现场安全生产工作重在基层、重在班组、重在现场,要从安全生产管理特性要因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涉及人身安全的内因和外因着手,按照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的“四分管控”的原则,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一方面明确安全职责,促进安全责任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统一规范生产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为现场人身安全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使命。

2.1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安全责任的落实,事关风险管控措施的成败。

2.1.1责任清才能作风正。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必须严格落实并执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制。各单位应完善安全生产组织架构,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基层的安全,作为战斗堡垒的重点在班、站、所和项目管理部,班站所长和工作负责人的职责落实情况直接影响一个安全生产的作业面,安全作业的现场勘察、作业组织、方案审核、现场措施、人员组织、工作分工、安全交底、现场监督、过程检查、执行落实以及工作的中断和结束各个环节都彰显了责任制落实的重要性。作为负责人应认真组织现场勘察,做好记录,主要是查看现场施工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并根据现场勘察的结果编制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经本单位主管生产的管理人员批准后执行。

2.1.2规章制度的刚性执行是作风的体现。安全工作必须以规程的刚性执行为前提,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有些人总是依照经验办事,认为自己多年来就是这么做的,从未出过事,慢慢就助长了骄傲和自满的情绪,思想上就会逐渐暴露出消极和心态,遇事不注重事实依据凭经验判断。这就是安全意识逐渐淡化的表现,是违章的引子、事故的前奏。一个人再有经验的人如果丧失了对安全风险的判断,缺乏安全意识,工作中就会马虎从事,一时疏忽,最终酿成大的事故,祸及无辜,或累及几代人,伤亡和惨痛教训给自己带来终生的愧疚,带来痛苦和负担。因此,每个都要在自己头脑中打下一个烙印,“条条安规血写成,不必再用血来证”。

篇3

电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又是电力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因此,如何加强电力安全生产,从电力设备维护的角度处罚,加强对电力维护的管理,预先检查出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以及建立一整套合理完善的维护方法系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现实课题。

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电力维护主要内容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而电力维护则是为了保障电力在生产、运行以及供应等阶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包括电力设备维护、电力运行维护以及电力系统维护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加强电力维护是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合理有效应对风险的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

1.电力设备维护

电力设备维护是电力维护中最基本的内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有了合格的电力设备作保证,电力维护的工作才有意义。电力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基本工作主要是:绝缘子清扫,杆塔各部紧螺栓,修补防鸟网,混凝土、杆接头钢箍防腐,拉线地下部份防腐,杆塔倾斜扶正,并沟线夹紧螺栓以及防护区内砍伐树竹等。加强电力设备维护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内容,只有有了良好安全的生产设备做保证,电力生产管理才能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2.电力运行维护

变电运行从业人员主要职责在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包括对所管辖设备的维护,按调度命令正确进行各种方式的倒闸操作,配合完成状态检修、技改、设备缺陷处理工作,准确判断并正确处理各种异常、事故。其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变压器与互感器,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电抗器和电容器,防雷与接地装置,组合电器,电气测量,电气识图,直流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原理、结构;实际技能包括设备的运行、巡视、倒闸操作,设备的异常运行与事故的处理等。变电运行维护虽然不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最为核心的内容,但是良好的电力运行是电力行业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也应该加强对电力设备维护中,电力运行维护的管理。

3.电力系统维护

电力系统维护的主要任务有:首先,收集相关的数据,主要是指由收集站收集一些关于电力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通信网络信号,电流等数据;其次,传输收集到的信息,即将收集站的相关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传送到主机系统,包括前置机或者服务器等;再次,建立用户和电力系统的联系,使得用户能够很方便的了解到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及轻松实现遥感和遥控的功能;最后,对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时时监督。通过以上步骤相信一定能够很好的实现电力维护中的系统维护功能。电力系统维护是电力维护的核心,也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安全有效的电力系统的指引下,电力生产才有保证。

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应对风险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力度

电力行业的操作人员处于电力运行系统的最前线,其工作繁杂、业务量大,需要非常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若不具备上述特点,则会在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中,极易出现不规范的操作手法,轻则造成财务上的损失,影响电力行业的信誉,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付出生命的代价。一线的业务人员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情况引起的。一个是技术手法不熟练,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达标。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安全意识薄弱,没有保持必要的谨慎性。因此,为了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必须在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两个方面加大对电力维护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了对一线从业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技能培训,并对在培训过程中表现优秀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相对差的给予一定惩罚。恩威并施,相信一定能取得有效的成绩。除了开展培训课程之外,经常召集从事电力生产管理操作的员工,开展工作经验交流,讨论对各种复杂棘手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实施方案,从不同角度提高电力生产管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

2.组织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和案例反思

开展部门车间的讨论会,分享切身的体会,做好笔记。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会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当然,这并没有好坏之分,组织经验交流可以让工作人员取长补短,并且吸收他人在工作中处理棘手问题的办法,也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别人进行交流,让同行帮忙出主意。

案例辅助教学,主要是通过在电力生产管理中比较有名的案例,反思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铺路搭桥。

3.加强对故障设备的排查

对设备进行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即设备建设基期、设备运行时期以及设备修理维护期。首先在设备建设基期,应该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设备在建设时期不存在安全漏洞,十分可靠合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故障问题。在设备运行时期是对设备进行检验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对待。特别是对其在出现故障时的报警装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设备修理维护期,应该仔细分析设备的安全效能,以及其是否值得修理等内容。

三、小结

电力行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是否幸福、社会是否和谐稳定。因此,开创一个良好的电力运行系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从电力维护的三个方面,即电力设备维护、电力运行维护以及电力系统维护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的分析等角度出发,了解了电力维护的大体目标和方向,为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参照。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加强电力维护的主要措施和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力度,加大对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力度,组织电力维护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和案例反思以及加强对故障设备的排查四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世帧.电网调度运行技术[J].电力系统调度规程汇编.2012(2)

[2] 尤垚.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保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篇4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确保企业安全及优质用电的基本保障。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电网的安全管理压力逐步增大,电力企业要利用安全生产技术,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供电安全,控制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以及在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其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但现实情况里,这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因此,随着风险管理这一理念的革命式的普及,其自然也被引入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在电力企业中,通说观点是指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处置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纵览我国电力安全管理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电力企业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指导下,逐步在总结事故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比如,以行政正职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级安全网、建立、健全了安措与反措计划、两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规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紧急救灾预案等一系列安全保证制度。同时,为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了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事故调查、定期安全活动、隐患整改、事故演练、监察违章作业等落实、检查、监督和评价体系。采用现代风险管理后,将会进一步对固有的体系进行有效整合,传统管理系统中的合理成分不仅不会被丢弃,而且会在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系统。

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观念陈旧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要求技术进步,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和重视。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观,安全生产的全局观。但是现在好多电力生产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墨守成规,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常处于被动状态。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远未实现标准化、正规化

现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离正规化、标准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观念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哪一个企业能够切实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培训教育相衔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其次,电力生产企业中还缺乏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也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馈,各级管理机构缺乏有效地协调和配合,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管理。

3.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不能有效处理安全和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片面的追求业绩,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缺乏对操作程序的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违章操作,检修的时候,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严重导致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

4.基层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只重视对大型作业的管理工作重视,而忽视了企业的日常管理。据调查显示,近几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多是出现在企业的小型作业和分散作业时发生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层管理观念存在偏差,平时的管理工作时紧时松、管理松懈;企业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尤其是在跟踪检查和指导帮助这方面做的不好;对于企业的检修记录和报告管理不妥当,操作人员不能真实了解情况,导致设备在存在隐患的时候违规运行;对于发生的事故处置不当,尤其是对那些安全生产责任人,在发生问题后,纵容姑息、处理不当,不能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5.安全工具管理不当

性能良好的安全工具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工具质量不达标,尤其是一些小的电力生产企业,在基层供电时用的工具质量标准不高;此外,一些企业不重视对安全工具的检修,检修意识不强,往往是等到工具严重毁坏的时候才直接换掉,对于一些小的破损根本无视,往往导致这些工具负伤上岗,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技术

1.辨识风险。

辨识风险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建立有效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评估准则,实现有效的风险源辨识,逐步改善人机料法环,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标准是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点。应开展作业风险辨识。以防控人身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误操作等典型事故风险为重点,组织开展输电、变电、配电和调度等专业领域典型作业项目的危险因素边式,通过建立静态风险数据库、典型作业风险辨识范本库和编制标准化监督检查表,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风险源评估。

电力生产作业具有显著的多专业、多工种特点,决定了风险因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集中的不利因素也因此而来,如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危化品及废料多、势能设备多、特种设备多等。 

 电力生产风险分类:(1) 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接触的直接风险因子进行排列集合,危害类别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个类型。 (2) 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对上述九个类型的风险接触,在特定条件下引起暴露就会触发安全生产事故或事件,依电力企业事故事件的分类可将风险源划分为电力企业的五类风险,分别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设备风险、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社会影响风险,其中,前四类风险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产生社会影响风险。

五、建立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措施

安全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是安全风险、就是事故隐患。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辨识和控制这些隐患和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控机制,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提升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电力行业的基本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切生产工作的进行必须是要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安全来开展工作。目前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祸”,包括对安全生产的落实不够,预防工作没能够扎实的开展,安全措施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健全完善各级的安全措施,并且要强力执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安全思想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能够在全体电力职工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2.建立风险评估体制保证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已有的安全制度规定,经过风险评估后,逐步发现风险与防护制度之间的差距,对于发现的实际问题,如高风险低对策问题,需要根据风险评估情况采取替代、改进、或者利用修改技术规程、修订工艺标准等措施进行风险预防。根据风险评估对原安全保证制度进行评价,根据逐项评价结果,检查保证和防护制度更加系统、有效,以真正达到预防的目的,进一步丰富安全保证制度的内容。

3.安全风险管理责任。

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是执行,而执行的前提是有相关的责任制度,风险管理责任制就是按照风险评估后作出的,以风险项目为基础划分的项目责任制,同时辅以区域责任制内容,风险管理的项目责任制根据风险值的高低进行树状式分级管理,风险高的项目由企业安全管理核心负责。以此类推,分别由部门、班组、专责员工负责。发生危险状况后根据风险级别进行不同的处置,这种责任制的落实方式不仅提高了管理效能,而且体现了企业分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有责。特别是将安全管理工作细节化,细致化,从而使所有危险源的管理都能落实到位,确保了各项保证制度和评估、监察制度的有效实施。

4. 完善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直属部门领导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对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全本部门安全管理组织,同时要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要明确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实现一岗一责,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落实,把基层的工作现场当成抓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并且要有计划的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使各岗位职工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把安全生产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来。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来提高全员的参与积极性。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以线路及配变台区为单位,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各级承包。二是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5. 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即超前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但在实际工作中事故仍不断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不尽相同,有的还很低;二是电网设备的运行状况不一样,有的隐患还未被掌握;三是外力破坏和事故防不胜防。因此,电力企业应树立风险忧患意识,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机制,把问题设想得复杂些,后果设想得严重些,措施考虑得周全些。

6. 加强安全管理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一定要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明确管理思想。树立切合本所工作实际的变电管理思想。在职工中长久地坚持宣传贯彻,要使之成为全所职工的共识。结合不同的时期,提出阶段性目标,加强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认真实践这一思想。安全是生命。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认认真真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这些,都是电力系统长期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变电所必须认真贯彻。近些年来,由于变电所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更新,所以应及时修订变电所的现场运行规程,自查并完善各种记录,利用机自动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把好自己的关口,以确保变电站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为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制度基础。变电站规范化管理应该注意两点:首先要从运行值班记录抓起,要做到清晰完整、方便查询。其次要把加强技术管理作为运行管理水平升级的根本,为设备升级改造,技术改进提供依据。班组不但要强调熟悉安全规程,更应注重规程的掌握和正确运用。值班质量关键是认真监屏、巡视设备、交接班的检查、班上的检查、值班人员的精神状态等等。值班质量提高了,事故处理自然就能灵活快速,倒闸操作准确快捷。

六.结束语。

电力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等特点,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蒯狄正.基于风险理念的电力技术管理[J].江苏电机工程,2003,22(6):13-15.

[2]唐群.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2.

篇5

引言

受地下开采特殊条件影响,煤炭行业的安全风险系数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准。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虽然我国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投入了不少物力和财力,但每年还是会发生数起重大矿难伤亡事故。在笔者看来,多数事故无关于矿山机械装备水平(已处于领先地位),而在于我国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不够完善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前者为客观条件,只能通过一些手段消除部分影响,后者则是主观因素,也是我们强化安全意识、降低风险系数的主攻方向。建立和完善必要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提高煤炭开采效率与实现安全生具有重要意义。

1、煤炭生产的风险来源分析

1.1生产环境的影响

我国相当一部分矿井建设于20世纪中后期,受当时经济因素知和设计水平的牵制,该时期建立的矿井内存在巷道布置不合理,通风设施设置不科学的现象,是煤炭开采的历史遗留问题,且仍对当代煤炭行业产生消极影响。具体而言,非科学性、非安全性的设计和艰苦的劳动环境决定了安全管理机制的发展程度,在落后管理机制的影响下安全管理和技术生产水平普遍不高,是老矿井内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以上是历史原因分析,即使进入到技术和装备水平发展程度较高的年代,我国煤炭生产也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进入深井开采以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应力猝然增大,地温也比以往显著提高,瓦斯和水文状况难以把握,巷道维护愈显困难,可见开采环境随深度增加趋于复杂化,无疑为安全管理增添了许多难度,给安全生产机制的建立埋下隐患。

1.2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程度

受资源分布的限制和投资环境的影响,多数煤矿企业实行分区管理。旗下矿井分布在多个区域,管理上存在困难,同时缺乏对分区管理者的监督力度,导致分区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程度较低。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影响矿井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因利益的驱使,对于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部分领导视若无睹,其直接后果是完整而科学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机制难以建立,缺乏对事故后的信息分析与评价,也就不能为事后的安全工作提供有效的防治建议参考。这种片面的追求经济价值的做法最终会给安全生产隐患埋下伏笔,也会阻碍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扩大。

1.3事故评价与控制理论

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制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物的危险特性两方面的潜在影响,构成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观与客观因素。作为主观因素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事故安全控制理论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矿井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世界范围内每年都会爆发诸如瓦斯爆炸、矿井突水、顶板坍塌等事故,而每一例事故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虽然事故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引发事故的导火线不尽相同,但事故的发生机理是有规律和内在联系的,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形成安全控制理论,否则类似矿井事故还是会因主观因素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进而严重阻碍我国煤炭的生产安全。

2、建立煤炭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措施

2.1安全风险管理的技术保障机制

煤矿生产安全的风险管理的技术保障工作的关键在于解决煤炭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风险的识别问题、风险的评价体系和风险的管理控制问题等。对于风险的识别技术,因为煤炭生产中存在的风险是不能消除的,因此需要控制可能导致煤炭生产发生事故的因素。在各种产生风险的因素中,需要有效的识别出异常的风险,需要根据统计学的原理,使用相关的图纸进行分析。其次,对于风险的预测技术,也是需要在大量的算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预测,通过进行相关的预测,能够有效的掌握风险存在的状态,做出科学的评价和控制。再次是风险的评价体制的建立,结合煤矿生产的复杂性可以使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有LEC法、安全检查表法和事故的树形分析法这三种进行风险的评价和分析。这三种方法中树形分析法是最为健全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需要确定其中发生事件的基本的概率。最后对于风险控制的技术保障机制的建立,需要根据风险的具体类型,做出相关的技术指导。

2.2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

煤炭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含有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和文化教育保障机制三方面。其中组织保障机制是促进技术保障机制建立和实行的前提,只有建立相关的组织保障机制,才能够保障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各种技术和原则的确立和实施。因此建立组织保障体制需要首先确立具体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明确组织的结构和制度等。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方针主要是遵守安全为首,结合预防和综合性的治理原则,这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大前提。对于组织保障机制的目标和方针的确立,需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政策。首先,目标需要保证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同时具有可实施性,与技术水平相互协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且目标要注重体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以安全为目标不断的进行煤矿生产。制定了科学可行的目标和方针之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最后建立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具体的实施模型。

2.3安全风险管理的文化保障机制

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是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主要部分,需要重点确定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对象,明确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其中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煤炭生产的安全进行。不仅需要对煤炭生产企业中的员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工作,还需要对领导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工作,选定了培切{的对象之后需要确定适合对象进行学习的内容,对其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在教育培训中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注重对培训效果的检查,根据反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培训计划。在煤炭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人,所以不仅需要注重员工进行人文方面的关怀,关注在地下工作的员工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状况,增加员工的奖励机制,可以加强员工自身的被认同感,同时还需要加强员工之间的监督和互相教育工作,以树立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理念。

3、结语

煤矿事故不仅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也会阻碍煤炭行业的前途发展。针对我国煤炭生产事故率较高、威胁性大的这一情况,本文所提出的关于从技术保障、组织保障和文化保障几方面共同建立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措施,对于逐步削弱主观因素在矿井事故原因占有率中具有重要作用。

篇6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97-01

前言

电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是在社会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自行积极寻求转型的一种解决措施。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不断加快,同时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一直是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关注焦点。文章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简要概述入手,对其在电力企业的应用进行研究,确保企业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

一、风险管理体系

1.概述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就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面对的一切风险问题进行评估、辨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小风险的管理体系。并且改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马后炮”的管理模式,改事后处理为事前预先管理,并针对自己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案例进行记录,针对案例分析,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管理过程的完整性,以安全管理为目标导向,重视对于生产班组、基层等的过程控制,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与“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大唐精神相一致的制度规范,确保进行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

2.意义

有关电力企业方面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是对设备的生产进行风险监控,其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意义主要为,保持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活力。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焦点问题,同时在全球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却不断增大。这两方面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都是一种刺激,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被证明不再适用于目前的情况,因此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应运而生。除此之外,电力生产以及应用过程极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实际电力生产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而电力企业作为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实际经济增长问题,并且由于我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电力企业逐渐出现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情况,并且由于其内部管理模式和管理结构的复杂性,其抗风险能力一般较差。

3.具体内容

3.1安全风险识别

电力能源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识别是进行企业的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企业对于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提前准备。一般来说,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有:生产流程分析法,通过对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邀请风险行业的专家对于企业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调查,最后给予电力企业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主要使用于财务管理比较详尽的企业,通过资金流的走向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情况。

3.2安全风险衡量

安全风险衡量在电力企业上的运用主要是指,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识别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信息之后,对于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各种试验调查方法如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概率统计等方法,以用来模拟和预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风险以及其所发生的概率问题,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相关风险决策提供相关的数据依据,确保决策工作实施的科学性、系统性。

3.3安全风险控制

在电力企业进行安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梳理。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电力企业也是如此。安全风险控制实际上是对企业各部门人员提出的相关意见及时的进行反馈,它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的人员情况,对于企业内部的相关意见的反馈及响应速度就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同时企业部门需要及时对于反馈意见进行整改或者改革,不断简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使得生产流程也更加便捷。

二、实际应用

大唐新能源蒙西公司一直奉行“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大唐精神,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将大唐精神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相结合,发挥出巨大的效果。

1.操作流程

其一,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对于电力能源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而言,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意味着要将生产人员作为首目标,通过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的知识的培训,实现生产人员对于问题的认识和思想上的统一性。同时,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实际上也是对于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专业素质的一种提高,提高其业务能力与水平。

其二,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在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它需要一批有关风险预测的高精尖人才,对于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记录、分析,运用多种方法系统地、科学地认识各种风险事故的潜在发生原因,并在其发生之前就能发现,并且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其三,进行风险衡量。风险衡量是对发生风险情况之后产生的p失范围进行估算或者预算该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风险衡量既需要风险管理人员的多年的工作经验,同样需要提高其对于现代科技产品的使用能力。

其四,进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主要发生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之后,针对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预案实施,在对于预案的实践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之后,观察方案对于风险问题的控制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其五,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对于监督部门而言,便于对于存在不同问题的企业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进行风险评估需要对进行的开展的项目活动进行提前的预估,对可能产生风险问题的关键节点进行有效控制。

其六,进行风险处理。风险处理一般由两个环节组成,对于评估结果的反馈对比以及对于反馈后结果的回应。对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记录,将预计评估结果与实际产生结果进行对比,进行数据分析。同时,整理成记录表格的形式上交给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留存,作为下次的风险评估的资料。

2.过程总结

风险管理必须覆盖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或领域当中,否则就无法实现风险管理本身的预防目的。同时,风险管理需要全体成员都积极参与,其并不是一个口头上的口号,相反它需要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实际的调查和收集,避免形式主义。在实际进行风险评估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管理的系统性,即管理流程或者环节能够形成一个圆的形式,下一步必然是对上一步的检查与改进,确保风险预案实施的可靠落实,有效的避免工作过程中没有反馈的问题。除此之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强调对于生产工作和风险工作的有效管理,使其上下形成一个整体协同共生,使得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风险预控。在进行实际的管理过程,要注意对于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其对于风险的意识。

三、结束语

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从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入手进行风险问题的监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前期需要对于生产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同时收集整理有关企业内部的意见或问题,根据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积极与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交流反馈。在整体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尤为突出的便是风险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进行实际的风险控制与风险处理等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2]邢仁杰.浅谈电力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173-173.

[3]祖政伟.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170-170.

篇7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一、电力单位生产安全管理内涵

电力单位生产风险管理主要是说的是电力公司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对于风险控制原理、预防、处理方式的科学合理性,借由分析研究、评价系统、电网营运、技术人员、交通物流等各个方面,有目的得创建出预防控制风险的科学方式,创造出高效、性价比高、实用的管理控制风险的方法,经由生产风险控制,电力单位能够有效的防止单位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有人员出现伤亡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对电力单位的安全管理控制、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标准。电力单位在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当中,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服务范围较广,牵涉到国防军事、教育机构、农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我们不难看出电力企业的生产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电力安全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的对于电力运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不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有可能引起分布广泛的电网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电力单位风险管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对此,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认真、细心、踏实等工作态度,并且对于各种电力运营设备和理论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电力运营突况、排除机器以及线路故障,从而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电力单位负责综合配电、发电以及电力供输等主要职能,对此系统资产和风险预防能力都要有最高级别的指标要求,只有把电力企业生产安全工作做好,才可以发挥电力公司各个方面的核心服务价值,并且保证其运营效益。

二、电力单位生产风险管理和实际运营

电力单位风险生产管理可以将其划分成一项管理理论课程,其主要是针对管理控制和引发规律所展开的体系研究。电力单位在安全生产过程当中,实行风险管理、应当建立起工程科学管理的概念,围绕着识别、评估以及监督管理处置风险,保证电力供应正常、生产营运安全、高效、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应该确定电力生产管理目标,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最大化降低经济损失。再者,需要注重事故预测系统的研发,从而进一步的优化电力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成果。电力单位的安全生产是风险识别的切入点,能够对电网系统当中潜在的隐患进行认定。评估是认定的关键环节,借由定量定性分析研究来实现风险量化;控制是电力生产风险的重点,经由适应性策略和技术引进来预防电力事故风险的发生;监督管理就是电力单位减少风险的保证,综上所述,这些风险综合控制环节就组成了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经由风险控制实际研究分析,对电力单位安全生产合理的进行风险管理,必须注重各个事项管理控制内容的正常运行,把风险控制及时有效的运用到电力单位日常运作当中去,从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把安全管理效能发挥大最大化,让电力企业更优质、持续以及全面的发展。

三、完善电力单位现场生产的风险管理

电力单位应该把生产环节作为切入点,有效的加强风险管理,对于实际作业当中可能出现以及包含的不同危险因素提前做好分析研究一识别,并且使用科学合理的预防管理控制手段,最大化的减少安全事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理应在管理实践当中明确主要管理目标,就是针对现在生产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行为、机器设备不良运行状态以及不健康工作环境的隐患采取综合管理的手段,有效减少不良影响。对于电力单位现场所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机器设备磨损情况、应该借由概率计算分析、严重程度评估、风险预计等预防控制手段。对关键性电网设施应该做好其生命周期研究分析,对于有可能会发生的不良事故风险以及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识别、深入发掘、趁早把其风险进行管理、预防和消除,可以根据事故风险的严重程度、探测标准以及频度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及等级分析研究,从而设计合理的管理控制方案。

在电力单位安全生产过程当中,为了能有效的提高风险预控,应该创建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控制预防系统,围绕着生产安全理念,建立起识别、评估与预防风险的信息数据库,这样可让风险职责、控制方式目标明确,就危险控制点位。可以借由图片、讲解等综合方法进行系统识别,这样更有利于员工深入了解、有效率学习以及目标掌握。对于电力生产机器设备进行风险控制,使用科学的方法对风险有效的使用规避、预防管理和风险移除等方式,最大化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与探测度,将其风险潜在隐患及时消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风险管理在任何管理领域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需要对其任何环节风险都实施评估和管理,在风险管理执行以后再进行评估、岗位责任落实、复查以及改进等部分,这就说明这需要电力单位上下整体一心,全员参与,这才有利于风险管理工作全面展开。我们需要明确其特征、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创造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完善现场风险管理、严格执行监督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力单位安全生产风险预防控制能力,排除潜在隐患,减少不良影响。让单位运营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发挥行业核心作用,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有明,武丽,于强等.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0(2):25-26.

[2]黄绘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2):27.

篇8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b)-0079-02

新形势下,国家电网也进入了全面改革更新的时代,各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也顺应政策的号召纷纷开展起来[1]。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思考改进,由此造成的安全问题必将影响到电力生产的稳定进行。因此,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给广大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电力产品和服务,电力企业应该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并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和构建合理可行的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 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是企业根据一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有计划管理的过程,重点强调的是生产经营中可能遭受的风险后果,在正式生产经营实施之前,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特点来运用科学的方法或者经济技术手段等对风险进行提前分类识别、判断与分析,并且采取可行的措施来规避或者有效化解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2]。因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过程是动态的,具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和偶然性的特点,事先对风险进行合理评估,能够起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效果,从而尽最大限度地将风险带来的事故损失减到最小。因此,风险管理是必须实施的活动。

(2) 风险管理的步骤。①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风险识别。即认识和判断风险。只有认清风险管理的类型和可能面临的风险事故,才能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管理计划和方案。因此,风险的识别可以运用生产流程分析、调查列举、资产状况分析、分解分析等方法。当然为了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衡量确定,管理人员应该在工作之前增强自身风险管理的观念和意识,并提高技能和素养;②风险衡量是基于风险识别基础之上的,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的范围、影响程度、造成的损失数量等。这个环节可以采用定量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等来预估[3];③风险控制和风险处理。控制和处理是针对预测的风险采取应对措施的环节。一般而言,风险控制采用的方法是转移风险、控制风险、回避风险等;处理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已经制定了具体的控制方案后,企业应该总结和统计各个部门的反馈建议,及时跟踪整改,并且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考核后投入实施。

2 风险管理对于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生产生活中人们用电量的增大,电网安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不仅关系到生活生产的正常运行,也影响到电力企业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所以电力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然而,人们需要认清的现状是,尽管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更好的体验,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变化无常的天气和趋于复杂的生态系统。尤其是自然灾害层出不穷,有些甚至无法提前预估,对电网的正常运行增加了困难,也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电力企业的市场形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为了保障电网的正常安全地运行,为了实现电力部门的“安全永远第一,预防主要任务”的宗旨,减少事故发生,迈入新的台阶,应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3 运用风险管理构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策略

3.1 运用的原则

(1)全员参与的原则。这要求电力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的时候,要将风险管理的意识渗透到每一个部门当中去,力争全体成员在各自的岗位和职能范围内,积极落实风险管理,并且按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进行分工安排,确保各司其职的同时能够做到协调一致。

(2)动态管理的原则。在电网的生产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要坚持全程管理的原则,即以电力生产的周期为基础,贯彻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上来。根据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灵活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持续性推进的原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部门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这时候,可能遭受到的风险也会随着发生特点、类型等方面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避风险,因此一定要结合环境的变化对生产管理中的风险进行评估,不断优化衡量方案、处理方案等,保证用持续更新的措施和体系进行电网的生产管理,从而促进生产管理实现科学性和先进性。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管理人员要将电力生产的实际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充分结合起来,将理论指导实际,并在生产实践中去加强检验。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促进问题得到更妥善的解决。

3.2 运用的策略

3.2.1 加强电力现场生产的风险管理

生产现场是正在生产的状态,很容易发生各种意外状况,引发风险和事故。因此,电力企业在构建风险管理的体系时,要将重心放在电力现场生产这一环节中。因此,电力部门首先要对电力生产部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展开业务技能的提升培训,确保他们都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从事生产活动;其次,风险管理人员应该要尽量优化生产环境和生产纪律,约束生产行为,及时定期排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和处理,以此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3.2.2 强化电力生产设备的风险管理

生产设备是影响电力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开展风险管理的时候,除了加强对生产现场和工作人员的管理,还应该进一步深化对电力生产设备的管理。电力企业应该安排专业的仪器仪表检测人员对变压器、线路,以及其他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更新;要对仪表展开校正的工作,确保各类设备的精确性。此外,尤其要注意的是,对于关键的重要生产设备,应该结合设备周期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并且及时预估到风险并采取措施化解事故。

3.2.3 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

完善的监督与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各部门的风险管理的实施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因此,电力企业部门应该在深入了解企业电力生产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的状况制定出监督评价的管理方案。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管理氛围,切实提高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不管是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监督还是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都要严格按照监督评价体系的细则和标准进行。争取将风险管理全面系统地落实到电力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

4 结语

总之,电力安全生产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保障和保证稳定生产的前提。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并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电力企业化解风险的能力,进而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篇9

所谓的风险管理主要就是指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针对具体的生产经营流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为恰当的一种处理手段进行控制和管理,进而避免这些风险隐患危及到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程度上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

1.2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必要性

对于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面临着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其发展也必须要得到一定的改善,尤其是随着用电量以及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只有在保障自身安全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升其服务的水平和效果,而对于这种安全生产经营工作来说,必要的风险控制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做好了风险的控制工作才能够避免其正常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受影响,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这种必要性在当前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比如早在2008年我国就颁布了《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进而对于电力企业发展中的一些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给予了相应的肯定和重视,督促相关的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风险控制工作的完善和提升,确保用电的安全和稳定。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来说,其风险控制的具体执行必须要首先明确其相应的管理流程,然后才能够按照这一流程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保障其最终的风险管理效果,具体来说,其主要的风险控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风险管理教育培训

在具体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工作开始之前,应该首先针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这是提升其风险管理效果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只有确保相应的管理人员具备较为充分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素质才能够保障相关工作的落实效果,基于这一点来说,其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安全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提升其安全风险管理的关注力度;安全风险的分析和识别能力,提升其对于风险的敏感性,为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具体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2.2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也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充分有效的识别出相应的风险,然后才能够保障其控制的有效性,其主要的风险识别对象就是潜在的一些安全风险问题,有效的识别出具体的风险类型和关键环节所在,进而为具体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2.3风险的衡量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工作中,风险衡量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所谓的风险衡量主要就是针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判断,进而预测其可能会在后期造成的损失和威胁程度,进而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详尽的资料支持,对于这种分风险的衡量工作来说,因为其风险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应该尽可能的依靠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和有关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提升其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险的控制

风险的控制是主要的工作环节,即针对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和管理,进而最大程度上保障其相关风险的控制效果,降低其危险性,其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应该制定好合理的风险控制方案,集合前期风险识别和衡量的结果来恰当的选择合理的处理手段进行控制,把握好控制的要点和重点内容,进而提升其控制的实效性。

2.5风险的评估

风险评估其实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其不仅仅要针对相应的风险内容和隐患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还应该针对上述提到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控制的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估,进而针对其评估的结果了解其相应的控制现状,其最终得出的评估结果也就能够給最终的风险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其最终风险处理的效果。

2.6风险的处理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中,相应的风险处理是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其直接决定着风险控制的效果和水平,对于这种具体的风险处理工作来说,其主要就是针对前期所提供的各方面资料和信息进行风险因素的实际处理,尤其是对于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利用和反馈更是其风险处理的核心所在,基于全面可靠评估基础上的风险处理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篇10

1.引言

1.1电力企业贯标和实施安风体系的现状

目前电力企业为提高综合竞争力,普遍采用qms、ems、ohsms、nosa等管理体系标准,甚至是多种标准的同时使用。另外,为南方电网公司服务的电力企业正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提高电力工程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水平。但是,多个管理体系的实施,也给企业带来了压力,企业必然要面对实施的各个管理体系标准进行分别认证的现实问题,导致了企业标准认证的多次性与重复性,导致了企业各项资源的浪费,甚至导致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降低。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只有南方电网公司指定的三家单位有资格进行外审,而这些单位又不具备审核ems、ohsms、qms等体系的资质,造成大部分电力企业无法邀请同一家认证机构同时进行ems、ohsms和安风体系的审核和颁发证书。所以,电力企业一般需要每年接待几个按照不同评审准则和程序进行审核的认证机构。

由于各个管理体系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所以大多数电力企业在实施以上体系时都采用了各自独立的体系,而且是多套标准体系各自独立实施。同时,认证工作通常都是分开进行的。所以,它们会形成若干套文件系统,每套文件相互独立,由各自主管部门受控发放。由于文件的独立编制和沟通欠缺,就必然导致文件要求相互矛盾的地方。为了应对各个体系的认证,不得不设立相应的几套组织机构,并配置相应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极大的浪费了资源和降低了管理效率。

1.2安风体系与ems、ohsms融合的趋势

很显然,单元化的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体系之间的融合必将是大势所趋,能够带来管理效率的提高,体系建立、认证和维护费用降低等好处,将作为企业全面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推动企业管理向国际化、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迈进。

目前,国内管理体系之间的融合还仅限于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有三位一体的,也有两两整合的。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的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现有的ems、ohsms进行融合。

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ems、ohsms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2.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2.1.1安风体系产生的背景

国际知名的五星安全系统(nosa),是南非矿业的管理体系,偏重于设备管理。为了更好地让管理体系适用于南方电网和电力行业的特性,落实“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提升公司管理软实力,2008年南方电网公司基于nosa管理实践,丰富和发展nosa的风险控制的思想,结合电网企业的特点,组织人员对体系进行了调整、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正式形成并出版发行南网企业规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1年南方电网公司安委会会议上提出,在2012年全面推进体系建设工作,实现50%以上的基建单位外审达到一钻的目标,2013年实现100%的基建单位外审达到一钻,20%达到两钻的目标。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基于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不扎实,管理较为粗放,缺乏系统性,安全管理以关注事故为主,安全生产形势时有反复等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和企业发展要求而建立的,体系从风险控制出发,希望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解决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2.1.1安风体系发挥的作用

(1)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将防范事故的关口前移,建立了预先识别和控制的前瞻性管理模式,由以前的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转变成强调事前风险分析预控,提升了电网的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2)通过管理使工作向精细化、量化转变,实现管理要求落地。

(3)由以前的粗放管理逐渐系统化、规范化,明确安全生产的管理对象

与内容,建立了管理与作业标准,实施pdca闭环管理,通过闭环达到安全管理水平持续上升的目的。

(4)促使了全员参与风险管控,按标准做事,将工作做到位。

2.2环境管理体系(ems)

2.2.1ems产生的背景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环境迅速恶化的严峻形势,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iso14000系列标准在此大趋势下产生了。我国于1999年正式推广iso14000系列标准,并陆续的将iso国际标准转换成国家标准进行颁布实施。

2.1.2ems发挥的作用

(1)能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改善与相关方的关系,满足顾客环保的要求,降低环境风险,有效促进企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2)能够尽可能降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节省能源与资源,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3)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企业竞争力。

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2.3.1 ohsms产生的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职业健康安全逐渐纳入国际贸易范畴,与经济贸易挂钩,职业健康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1999年,全球都在对ohsas标准化问题进行研讨。1999年英日标准协会、挪威船级社等13个组织总结各国的经验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ohsas)标准。我国于1999年正式推广ohsas标准,至2011年底,颁布了最新版gb/t28001-2011标准。

2.3.2 ohsms发挥的作用

(1)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方法、模式上与国际接轨,有效克服旧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弊端。

(2)能够使安全管理的消极服从变为自发的积极主动参与,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地位。

(3)开展的员工系统培训,提升员工职业健康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4)能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改善与相关方的关系,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企业竞争力。

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ems、ohsms的融合

3.1融合的意义

现阶段,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广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ems、ohsms互补,能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水平。建立系统的、科学的综合管理体系,使之成为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相互协调的统一整体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ems、ohsms在融合后产生了统一的标准,减少了因个人的认识差异导致的不平衡和各自倚重现象,有利于完善体系运行基础工作,使各部门发展均衡。

(2)提高了体系运行的效率,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不同管理体系要素之间的交叉、重复要求,避免了相互不协调或者矛盾,保证管理体系的统一、有序,方便文件的管理,减少了编写的工作量,方便日后文件的修订。减少了审核成本,可以同时内审、外审、管理评审等。

(3)能够满足企业多方认证的要求,还能对安全、健康、环境进行综合性的管理。

3.2融合的可行性

电力企业建立、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ems、ohsms的融合是完全可行的。因为,首先电力企业愿意对安全、健康、环保三个方面实施综合控制,已经在ems、ohsms等体系上有着丰富的运行经验,有满足体系融合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其次,融合体现了三个管理体系本身的要求,能够更好的揭示三个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性。再次,三个管理体系既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也有很多共同之处,能够体现很强的关联性和兼容性。比如,三个管理体系均采用了pdca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都要求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强化自身,通过运行pdca动态循环,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的循环递进,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又如,三个管理体系在方针、目标、内审、管理评审、纠正与预防等结构和要素上有相似之处。最后,目前已有部分电力企业正在尝试进行三个体系的融合,取得了一些成果。

3.3融合的方法

不同的管理体系进行融合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直接建立管理体系和对现有的各个独立的管理体系进行有机的融合。前者比较适用于刚刚建立的、规模较小或组织结构较为简单的企业。后者即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探讨如何在各个体系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管理体系要素,并对它们进行有效融合。

融合的思路是首先

将ems和ohsms两者进行整合,构建出整合后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e&ohs),再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融合进整合好的e&ohs体系,但应将pdca循环贯穿始终。体系融合示意流程如图1所示。

3.4融合的成果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ems、ohsms进行有效融合后称之为安健环管理体系,实现对现有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的改进和优化。安健环管理体系应能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对三个体系的所有要素进行过有机的整合。同时,构建完成的安健环管理体系应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能够兼容质量管理体系、nosa、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其他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

3.4.1构建原则

融合意味着建立一个同时符合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ems、ohsms管理体系标准的管理体系,把三个体系所有要素、所有要求不遗漏、不重复地结合在一起,构造一个“使用共有要素”的安健环管理体系。所以,为将各要素进行有机融合,需要将相同的要素合并,相近的要素融合,不同的要素各自独立。

合起来安健环管理体系同时符合三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必须符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在这个管理体系中,共有要素只出现一次,要素的要求涵盖原三个体系标准中该要素的要求,所有的共有要素和特殊性要素都被定置于一个合理的结构框架的适当位置。三大体系都是基于pdca管理模式,所以合起来的安健环管理体系应基于pdca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兼容性强、持续改进和不断循环的管理体系。

3.4.2体系文件结构

在编写安健环管理体系文件时,应以某一个标准(比如ems、ohsms)为主线编写,程序文件必须满足三个体系标准对文件的要求,除了标准规定的强制性程序文件外,还要根据电力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安健环风险因素增加必要的程序文件,但是文件数量不易过多,以适用有效为原则。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的体系文件应包括管理手册、管理标准和工作文件三个层次。管理手册包括电力企业的安健环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组织机构、管理职责、职能要素分配表、体系的范围及要求等内容。管理标准是电力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方法、进行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具体标准、进行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

在编制体系文件时,应关注整体标准的格式是否统一,引用文件的有效性,管理流程pdca循环的充分性,标准的可操作性(5w1h,明确由谁,什么时间,在哪,做什么,怎么做),标准与标准之间的衔接,标准是否根据管理流程进行有层次性地划分等细节。

3.4.3融合难点探讨

篇11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45-0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是南方电网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贯彻落实“南网方略”和实现“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安全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安全型企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在县级供电局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形成自我检测、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 县级供电企业在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难点

难点一:各级员工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识不足,认为对安全生产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对体系建设工作存在消极、抵触情绪。

难点二:各专业部门错误认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只是安全监察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不自主开展所管辖专业范围内的体系建设,被动等待安监部门的工作安排。

难点三:由于大部分原有制度不能满足体系的要求,由此带来新旧管理标准、制度交替,各级单位需要对标准逐一进行消化,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能出现对标准理解存在偏差,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难点四: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确保推进工作能按照既定的方向迈进,同时也要确保推进的质量。

2 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面临难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处理这些问题,将影响到体系推进工作的进程及在基层运转的质量。通过文化培育,提高员工对体系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落实分工,使各专业部门自主开展体系建设;做好“二次”策划,正确引导员工执行管理标准;完善过程监控,扎实推动体系工作开展等对策确保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2.1 文化培育,提高员工对体系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管理者的理解、重视是推进体系建设的保证,员工的参与是体系落地生根的基础。

(1)要充分发挥“有感领导”作用。

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体系,在各类会议上讲体系知识、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定期深入班组调研体系建设情况等,让员工体会到领导对体系建设的重视,为员工树立榜样,感染和带动员工参与体系建设。

(2)要促进全员参与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各单位内训师的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体系知识宣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系知识测试,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举办知识竞赛,提高员工的参与热情,引导员工正确、深入理解推进体系建设的意义。

指导班组持续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通过员工参加班前班后会、班组周安全活动、月度会议等各种会议介绍体系知识、本单位的体系运转情况、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结合班组内部的工作分工,引导员工熟悉、理解与工作相关的管理标准,使每个员工成为所管类别的专家;鼓励员工主动收集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利用纠正与预防系统跟进措施的落实。进一步促使安全风险控制思维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2.2 落实职责分工,促进体系建设融入日常工作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涵盖了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作业/办公环境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用具、职业健康、培训等方方面面,与各专业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在推进体系建设的初期就要对体系各要素与原有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进行梳理,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明确各要素的归口管理部门及职责分工,由各职能部门按照分工,落实责任,自主将体系建设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保证体系的落地,避免出现“两张皮”。

2.3 成立骨干队伍,确保体系落地不走样

为帮助各级员工正确理解、执行体系,建立由体系推进办人员、职能部门专责到供电所安全管理人员及供电所专业部门技术骨干组成的,分层级和专业的“四级”体系建设骨干队伍。按照专业管理的原则,实施区局职能部门直接管理对口供电所专业部门,供电所专业部门直接管理对口专业班组的模式,各层级骨干负责统筹、指导、检查好自己管理领域的建设情况。通过对这批骨干不断地进行深化辅导,提高其对体系的认知和理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责任心,培养出一批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的骨干队伍,实现以点带面,推动体系深化,确保体系落地不走样。

2.4 做好“二次”策划,指导员工正确执行管理标准

体系建设过程中,为规范管理,带来大量制度、标准的更新。为使员工能正确地执行各项标准,从面确保管理标准落地不走样,需各专业结合日常工作特点,做好管理标准落地的“二次”策划。首先是明晰管理标准的牵头部门,其次是梳理出职能部门、供电所、班组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完成标志及管理标准执行过程记录的保存形式等,将管理标准化繁为简,使员工清楚了解自己在体系建设中的位置、负责的工作以及如何完成等,提高管理标准的执行力和依从性,促使体系运转常态化。

2.5 完善过程监控,扎实推动体系工作开展

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建立统一指导、质量进度控制、沟通协调、联合检查、考核激励等“五大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促进和指导体系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体系思想、方法、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1)统一指导。制订工作方案,对各单位推进工作进行部署;制定年度、月度工作计划,统一指导各部门、供电所推进体系建设工作。

(2)质量进度控制。定期跟进各单位的体系建设情况、年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对计划完成情况实行“红、黄、绿”横道图评价制度,监督实施效果,确保各项工作进度清晰、可控。

(3)沟通协调。以月度会议、体系建设简报、现场辅导计划为沟通载体,了解基层单位体系建设情况、掌握体系动态、协调解决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需要持续进行现场辅导、解答释疑。

(4)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阶段性自查自纠工作,不定期检查各单位管理标准的执行情况及依从性,对工作计划、改进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得分较低的薄弱要素,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防范不符合项重复出现,形成持续改进的态势。

(5)绩效考核激励。利用绩效合约的经济手段,推进体系深化。在绩效合约中,对于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归口管理的要素在外部审核中所得分值情况分别给予加、减处理,迫使职能部门加快推进体系建设;对于供电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内部考评,各供电所的各要素执行情况进行评分,得分排名靠后的将被扣绩效分,排名靠前将获得相应的奖分。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基层单位的潜力,逐步实现你追我赶的体系建设良好局面。

3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支撑体系运转的“四大机制一系统”落地情况

3.1 安全区代表巡查机制

建立起责任区域的自我检查机制,安全区代表每月踏踏实实对所管辖区域安健环进行认真细致的巡查,如实记录体系运转中,责任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作业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跟踪其改进和完善的情况,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持续改进。

3.2 事件报告与分析机制

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按时按质开展故障调查,对事件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系统原因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制定、执行、跟进障碍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推动障碍管理实现闭环。对未构成事故的不符合事件实施管理,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和实现事故的预防性管理积累基础数据、明确改进方向,防范同类型事故、障碍的重复发生。

3.3 任务观察机制

对安全生产作业活动实施任务观察,收集管理和作业活动中人员行为、作业方法、管理标准存在的问题,跟踪员工接受培训后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的效果。通过所收集问题的统计分析与改进,为规范员工行为习惯、收集培训需求、完善作业方法和管理标准提供依据。

3.4 审核机制

根据体系内审、外审情况,开展自查自纠,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按照改进计划开展整改工作,及时跟进完成情况和效果,实现持续改进。

3.5 纠正与与预防系统

对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通过安全区代表巡查、任务观察、体系审核、日常检查和事故/事件报告等机制,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改进措施、落实责任单位/人员、工作要求、完成时间,预防和控制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四大机制一系统”的运转,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体系的思维和方法逐步形成为工作习惯。

4 持续改进,全面提升体系建设水平

4.1 持续开展体系改进工作

按照体系PDCA闭环管理的思路,回顾每年内审,外审等审核情况、体系运转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落实改进工作,定期跟进、回顾改进工作情况及效果,以确保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4.2 总结归纳,全面提升各单位体系建设水平

对各单位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研,总结提炼各单位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亮点,形成并固化一套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做法,通过组织供电所、班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在试点单位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方法及时向其他的供电所、班组推广,全面提升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在县级供电局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点及其相应的对策,总结了体系建设的经验。

篇12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5-0194-01

安全生产是一个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当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也是自始至终需要一直进行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电力形势已经比较严峻的情况之下,安全生产的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必须要确保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而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当中,变电的运行往往是电网在进行运行管理,进行倒闸操作以及进行事故处理过程当中的一个执行机构。所以变电运行的值班员往往就是保证整个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的最直接的一个执行者。因此在电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当中,安全员可能出现的任何的不规范的操作和行为都是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和稳定的运行的,严重的就可能会造成比较重大的事故了。

1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在变电运行过程当中的运用

1.1 要力求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较高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在这项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每一个安全生产体系之间,以及它们之间各个的不同环节当中的实际联系,然后争取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都可以逐步的来形成有效的、链条式的、必要的控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要有意识的在每一个工作的环节当中都要进行有效的危害辨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十分必要的评估体系,这样的话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起到非常好的控制作用了,另外,我们还必须在实施的全过程当中都及时的来做好一些检查工作,并进行充分的回顾,然后就可以得出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结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工作。

1.2 实施一些非常必要的措施,来改进和提高电网的安全生产状况

在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很多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就必须要进一步的进行改进工作,这往往也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企业主管的一个主要的目标,因为这样的改进工作不仅是可以来促进所有的安全生产环节的管理,同时也可以大大的提高整个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

1.3 必须要以先进的管理体系做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要实时的与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一些管理体系进行联系和比较,对出现的设备不完善等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善,这样可以保证电网能够更加安全的运行并便于管理。

1.4 进一步的来熟练的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不断的来加强整个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学习,尤其是要开设必要的基础培训班,对于研究这样一个系统的那些专家来说,就要不断的来加强一些讲课活动和交流活动,这样就可以非常好的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进一步的、熟练的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也可以了解安全生产风险的管理体系究竟是什么样的,从而就可以做好更加系统的各项准备工作了,而且这也有利于他们可以从现场的实际来出发,做好具体的风险评估工作,并认真的填写每一次的风险评估报表。

2 当前变电运行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各种技术的操作还不是特别规范

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变压器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而且很多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没有设置一些必要的、相关的安全操作的规程,因此对于大多数的变电运行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极有可能会忽视工作当中的某个操作的安全性。

2)第二方面主要就是母线的倒闸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安全操作问题。

3)第三个主要是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倒闸的具体操作记录不能通过记录表来及时的填写,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对整个过程的操作记录都不是特别准确,从而给后续的操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隐患。

4)第四个主要是在直流的回路操作的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5)第五则是可能会由于天气的因素所出现的一些危险情况,比如说在外界的环境由于某种特殊情况而发生变化的时候,实际的变电运行工作也都必须要采用一个相应的、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来规避可能出现的危险操作,也只有做到了这样,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来保证变电运行的整个过程的安全性。

2.2 变电运行的整个过程里面,人们的安全意识还不够

电力运行的安全,是涉及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的安全的,但是在很多的情况下,电力运行的职工由于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变得大意了,从一开始还非常重视安全运行的心理,到后来由于越来越熟练,就慢慢的变成了忽视变电安全的心理。

2.3 变电运行的基层单位的执行力不足

很多的电力企业往往是更加的注重效益的,尤其是注重它们眼前的利益,而不是安全和长久的利益,所以在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整体体系当中,很多时候会因为一些人为的地误导而导致基层的工作人员不能够进行安全的生产,尤其是为了提升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的各种安全的规范和管理,而正是由于这种由上至下的一种不好的思维,而导致的忽视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行为,自然就会产生一些不重视整个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现象。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在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各个地区的变电运行过程当中的应用不断的深入,各个地方的变电运行事故也是在不断地下降的,本文主要是结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变电运行的一个实际的情况,对安全的风险体系的实际内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各个企业需要不断地来提高他们企业的变电运行人员的实际素质和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的风险体系能够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