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09:31: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新闻点评
“新闻点评”类试题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创新题型,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它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比短评更简短。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这类试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型”新闻点评,另一类是“争议型”新闻(即新闻人物的做法或言论能引起读者争议的新闻)点评。题料大多来自社会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洞察、剖析事物的能力和评判是非的能力,考量同学们的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
从近年来命题情况看,“新闻点评”类试题考查的难度不大,只要我们能准确把握材料中心,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较高的分数。但是,从实际运用情况看,仍有不少考生不得要领,屡屡失分。出错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对材料把握不准,偏离中心,漫无边际地说一些无关的话;②缺乏是非分辨能力,立场、态度模糊,甚至观点错误;③不能全面审视材料,答题时以偏概全,顾此失彼;④抛开内容,只是对新闻的写作特点如新闻的语言、结构、手法进行评析,发一通议论。⑤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和高度。⑥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的情况时有发生。
“新闻点评”要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为依据,对具体的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拓展。点评要做到褒贬分明,观点正确,对症下药,切中要害。
写新闻点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认真阅读新闻,把握内容要旨。阅读新闻时,要了解有关的背景,弄清主要的事实,把握中心要点,做到心中有数。②选好点评角度,切中要害,观点鲜明。要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以此为依据,或褒或贬,一语中的。③点评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点评时要以理服人,既不说过头话,又不能浅尝辄止。要深挖深究,适当拓展。④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要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做到严密、准确、新颖、连贯,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⑤要以议论为主,综合运用叙述与抒情的表达方式。
请看以下典型试题:
1.(2006年北京卷)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不含标点)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参考答案:(1)“爱心大巴”遭怀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育,折射社会现状。(2)“爱心大巴”免费接站遭受无端猜疑,折射出社会信任危机。
技法印证:这是典型的“常规型”新闻点评题。答案有以下显著特点:①准确、简洁地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②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③字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内容,参与讨论。要求:思想健康,观点鲜明,语句简明得体,70字左右。
目前,有教授称,现在是改变“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时候了。因为“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武断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这一言论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答案示例:(1)“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要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龙”的误解,靠的是宣传和交流。我们不应因为“洋大人”容易误解,就随便改变华夏子孙千百年来灵魂深处的图腾。(2)“龙”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精神图腾,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信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腾飞奋发的象征――“龙”的标志不能丢!(3)在中国古代,“龙”是帝王和王权的象征。历史上的一代代暴君独夫,哪一个不是借“龙”的威严来统治百姓?在建设民主和谐社会的今天,改换“龙”的标志正当其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争议型”新闻点评题目,既考查同学们的认知能力,要求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有“四要”:一要读懂新闻。熟读题料,熟悉主要事件及细节。二要评在点子上。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一语中的。三要评得有理。做到以理阐释,事理清晰,鞭辟人里。四要评得生动。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形象。答案正是根据上述要求,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个人观点,紧扣题料,观点鲜明。
3.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字数100字以内。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人找来古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再读《红楼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参考答案:①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传媒,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人往往觉得古典文化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流行歌曲、电视节目可以拉近这种距离,从而发挥现代传媒受大众喜爱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②人们盲目追随时尚,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心态浮躁。传统经典应被大众熟知,但如果只因流行音乐、电视节目而去关注它,那么,只是凑热闹,并不能深入了解其精髓,对传承优秀文化不利。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普通型开放性试题。答案从题料中提炼出不同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都言之有理。从人们的行为入手进行点评,挖根源,析利弊,寻措施,有一定深度。
二、品味语句
“品味语句”是近年高考试题的新题型。它的题料主要来自于名家名篇、经典名言等,主要考查考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准确、简明、连贯等。试题题型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是分析鉴赏表达效果,一般要从表达方式入手,体会情感、情趣、事理的完美结合。二是考查表达技巧,侧重于艺术手法的考查,一般要从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品味。三是从语体色彩入手,赏析面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因为是新题型,从近年来的命题来看,“品味语句”类试题设置的难度都不太大,题料比较浅显,不会为难考生。也正因为是新题型,临场失分还是很常见的。出错类型主要有:不得要领,随心所欲,答案游离于题料之外;语言表达逻辑混乱,不连贯,不简明;不能结合语境进行赏析,缺乏针对性;不能准确理解语句(特别是经典名句)的含意,挖掘不出其中的哲理等。
“品味语句”类试题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哲理、情趣、表达技巧等。解答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反复研读题料,做到精读细嚼,细心体会其中的奥妙,然后选取最“耀眼”的亮点进行赏析品味。赏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从内容入手,品味语句抒发的情感或蕴含的哲理,凸显思想性;②从情趣入手,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灵活驾驭语言表情达意的技巧,凸显理趣性;③从手法入手,品味语句的表达方式,如比喻、夸张、反复、对比、仿词、呼告、拟声等修辞格的运用,还要品味不同语体色彩表达效果的差异,凸显艺术性。④要全方位、多角度鉴赏,综合品味,不能只抓一点,不顾其余,以致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凸显全面性。
下面结合经典考题的解析,来领悟品味语句的方法技巧。
1.(2013湖北卷)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闯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参考答案:坟墓像馒头的比喻,把贫与富、死与生的尖锐对立揭示得多么深刻、多么意味深长啊!
技法印证:细心品读,可以发现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官地”中的“丛冢”,即层层叠叠的坟墓。为了表现坟墓之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祝寿时候的馒头”为喻体,形象生动,也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愤恨之情。参考答案选择表达技巧这一突破口,是非常准确的。
2.(201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以及表达效果的异同。不超过90字。
参考答案: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一视同仁。前者用对偶句、对比式,整齐优美;后者用排比手法,语势畅达,一气呵成。
技法印证:解答这道题,一要疏通文意,读懂原文;二要熟悉人物,明辨思想;三要明确表现手法。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侧重点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答案正是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的。
3.下面两段文字,内容相同,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不同,试作简要赏析。50字左右。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
天空蓝蓝的,一点儿云彩都没有。青青的草地上,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参考答案:两段内容相同的文字,一个用书面语尽情描摹,文采斐然,庄重文雅;一个用口语娓娓道来,质朴无华,亲切自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比较型鉴赏题。对于内容相同的文段,答案从表现手法和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品赏,同时,还辨析了表达效果的异同,是全面准确的。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据《都市热线》7月8日报道,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门口停满接送孩子的家长的车辆。通常情况下,早上7:15到8:00近百辆,晚上6:00有113辆,接送孩子的家长占两成以上。大量的接送车致使交通堵塞,车满为患。对此网友吐槽道:“那些开着车停在马路上接送孩子的家长们,我衷心祝愿你们的孩子考不上大学,然后去当交通协管员。
针对有些中学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40字左右。
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3年8月29日,李某某等人涉嫌案继续在海淀法院开庭。早上9:15分左右,梦鸽趁着一片混乱进入法院,过了安检。因为在李天一一案中梦鸽屡屡为儿子狡辩并诬告受害人,当她进入安检口后,有很多人直呼她的名字,现场围观者群情激奋,叫骂声不绝于耳。
针对这一新闻事件,你怎样看待?请作一简要评说。不超过60字。
新闻评论是包括消息、通讯、侧记、专访等在内的众多新闻报道体裁中的一种,但相对于其它新闻体裁而言,它更侧重观点与思想,因此新闻评论经常被视为媒体的灵魂与思想。
在广播诞生之后,评论,这一纸质媒体表达观点与个性的新闻报道体裁经过移植改造,成为广播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评论,在及时针贬时弊,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吁求社会公正、公平上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广播特色,决定了评论的地位
第一,广播的原生态决定了广播评论在广播中的地位。广播的原生态实际上就是人际交流,利用现代的手段,使人际交流得到迅速的放大。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是第一位的,而观点是形成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的第一要素。
第二,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中各种社群发育迅速,人群的垂直移动速度比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不同的社群对同一个事件的看法迥然不同。广播有时空合一的特点,可以让不同的社群、不同的观点,在同一个时空中交汇、交流、交融、交锋,以至于互相了解、理解,达到一种理性上的和谐。
第三,我们现在面临的受众结构复杂,因为文化、经济、社会地位甚至阅历的不同,对传播形式非常苛求。这几年,广播在分众化广播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以频率、时段、节目和栏目细分受众,确定不同节目栏目的不同听众,受众分割的集中度在不断加强。那么,某一个栏目的主持人在做节目的时候,心里就会有自己的目标听众,听众在选择节目的时候有自己心仪的主持人。所以广播主持人在传播方式上和受众接收方式上互相契合,增强了传播的效果。
以安徽交通广播的《小瑶乱弹》为例,这个节目的宗旨是:张口谈万象,乱弹有精彩。主持人通过一个话题和听众展开互动,或讽刺、或肯定、或赞扬、或批评,嬉笑怒骂间评说人间百态、时尚话题。一个主持人,两个小时的时间,丝毫没有让听众对节目产生收听疲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主持人通过其幽默而真诚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短信平台、热线)和听众互动,发表评论,从而引发听众共鸣,使整个节目的收听忠诚度大大提高,也培养了一批节目的忠实粉丝。这档节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对评论这一广播特色的把握。
二、评论,广播发展的内在需要
现今社会,信息的传递非常快,独家新闻报道已经鲜见,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要想站稳脚跟,富有特色的评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果有评论性节目,这就是一个标志,说明媒体是有思想有见解的。央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有一批思想性很强、很受观众喜爱的评论性节目,如《百家讲坛》、《对话》、《讲述》等。这些节目的特点就是拥有很强的思辨性,其中的一些节目,主持人、观众、嘉宾甚至是节目的策划者,都参与到整个节目的评论当中,这是一般新闻节目所不具备的。
而对于广播节目来说,线性的传播方式和伴随性的收听方式,导致受众在收听节目的时候,往往是听了前言、忘了后语,极易被打断,获取信息不完整。而评论则可以很好地避免广播在这方面的劣势,听众随时随地收听,都可以及时参与到话题的评论中来,与主持人、记者一起评说新闻事件、社会热点,这也是广播发展的必然。时下一些地方台也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比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2009年开办全新新闻评论栏目《热点评说》,宗旨是“说天下事,评天下理”。
《热点评说》在节目选材上注意观点的“交锋”。对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一条新闻会引发不同的观点。编辑着力条分缕析,归纳汇编,融会贯通,夹叙夹议,集中、深刻阐释各方观点,让观点碰撞,让听众自己去辨析。激发听众的思维,让人想听、愿听,听后还能引发一些思考,激发参与欲望。
三、评论,改造了广播
广播评论做得好不好,与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关系。南京电台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现在南京电台5个系列台10套节目,新闻专栏评论节目有13个。这些节目可以分成几个类型:或本台评论的形式,像《大家谈》;或本台评论员的形式,像《骨鲠在喉》;或以本台评论主持人命名,像《马青时间》。有论坛类的节目,像《午夜心桥》,有热线节目;有专业的行业的评论,像体育评论、交通评论,甚至还有一些住房类的节目,经济类的节目;此外,还有一些杂类。这些节目和栏目的主持人、作者大多是本台的业务骨干,很多稿件都出于新闻部主任、系列台总监以及台长之手。
这些节目的影响力,我们从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受众忠诚度高,在65%以上,与主持人形成了约会意识。第二,听众的质量高, 60%以上都是大专文化以上、25到50岁的社会示范层。第三,广告效益好。这些带有评论性质的节目,有的可以收获200万元以上的年广告额,甚至400万元。
广播评论已经成为时下广播媒体应对各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法宝。
四、评论,为广播媒体造就人才
未来媒体的竞争力主要将体现在评论节目的竞争上,而培养优秀的评论人才对媒体来说至关重要。出色的评论型主持人、记者将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也不例外。
以央视为例,《焦点访谈》、《高端访问》、《面对面》、《新闻调查》等一批各个时期的新闻评论性栏目,造就了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王志等一批具有敏锐观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优秀主持人、记者。中国香港的凤凰卫视更是将评论员这一角色的价值发挥到极致,阮次山、马鼎盛、何亮亮、曹景行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几乎成为了凤凰卫视的代名词,凤凰卫视对这些优秀评论员的培养无疑成为其最值得骄傲的投资。
五、广播评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传播技术发展迅猛,在给广播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催逼广播媒体不断与新媒体融合,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新型节目形态。中国的广播评论大致呈现如下走势:
首先,信息社会的发展,将使新闻与评论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体裁间的界限正逐步被打破,广播评论的形式将更多地服从于内容的需要。目前杂志型评论性栏目本身已成为不同节目样式的组合体;而现场直播和谈话类节目中,不仅体现了新闻与评论的穿插、渗透与融合,在节目的结构方式上往往也是多种节目形态的综合运用,有现场报道,有专题节目,也有演播室访谈或论坛。评论类节目的最终追求,已是追求评论本身“准不准”、“深不深”、“活不活”等问题。
其次,大众传播的分众化趋势,使广播评论的专业性与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评论栏目的划分,将更多地注重于评析范围与风格上的区别。正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新闻评论在评论的“专门化”、“专业化”,时事政治类硬话题与社会生活类软话题之间,专业的时事评论员、特邀嘉宾的评论与普通百姓的议论之间,社会性话题与专业性话题之间的划分将日趋清晰和明显。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置具有较强专业性或专门化的评论栏目的做法,适应了大众传播分众化的趋势。
第三,社会的开放性、价值的多元化,将使广播评论日趋开放化和多元化。2009年7月开始,央视新闻频道改版,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评论节目,或者新闻节目中的评论分量已经大大加强,新闻的播报更注重短小精干,而评论的方式、深度、角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央视聘请了多位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担当评论员,现场记者评论、嘉宾评论、连线评论等评论方式大幅增加。用事实说话已然不能满足现今媒体发展需求,用观点说话成为越来越多媒体的共识。
六、如何发展广播评论
一是内容创新。在广播评论中,新闻评论的选题范围不断拓宽,从以政治思想领域为主,扩展到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对新闻事件的及时评析,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捕捉,到对百姓话题的密切关注。广播评论在题材的选取和内容的表达上可以更加多元化,打破旧有的观念,根据“三贴近”原则,接纳新的评论选题。
二是形式创新。广播评论从对报刊评论的播报,到对报刊评论体裁的移植,继而进行广播所特有的评论样式的创新和探索,如今,主持人评论、谈话类评论及音响评论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广播评论节目类型。而现在,记者现场评论、连线专家评论,与听众互动评论等等一些新的评论形式也应用于广播之中,大大增加了可听性。
三是理念创新。在选题方式上,由过去常有的“被动反应”,到现在经常性的“主动策划”;在评论功能上,由“耳目喉舌”式的反映舆论,到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在评论方式上,由代表媒介的“一家之言”,到收集整合各种意见性信息的“百家争鸣”;在媒介追求上,由强调观点的鲜明性与正确性,到讲求观点的公正性、议论的互动性和结论的开放性,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风格。
社会多元化的今天,观点的碰撞与博弈更趋常态化,如何办好评论节目,引领舆论方向,成为媒体发展进步的一个新课题,而作为广播媒体,充分挖掘与发挥广播评论的作用,将使其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①吕智胜:《新闻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25
②王振业、李舒,《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00-219
③蔡妙芳、姚悦英、李曼,《广播评论:地方广播的“强音”》,《南方广播研究》,2009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观众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里的概念,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观众在面对一个电视栏目时,总是对自己接受的内容有一个预期、一种期待,这正是收视行为中“期待视野”的表现。观众的这种“期待”是由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状况、所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每个观众由于各种前提因素的不同,所具有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对于电视栏目的预期是有差异的,这也正是观众在面对不同节目类型或相同类型的不同节目时会做出不同选择的根本原因。观众更愿意对与自身“期待”最接近,最能满足自身预期的节目给予青睐。
观众对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表现出怎样的期待呢?这得从影响该类型节目的目标观众“期待视野”的因素去考虑。这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观众之间是难以具体统计和比较的,但对于具有相同收视习惯或倾向的观众来说又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观众多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如政府官员、公务员、企业干部、大学教师、大学生等。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对于社会的参与程度、社会经验积累与接受程度、自身素质等方面与一般民众相比较高,对于电视栏目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期待”。该类观众群体具有主动识别、归纳、分析传播信息能力较强等特点。在这样的收视“期待”下要求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不能仅仅对新闻事件做出简单的“告知”层次的报道,更不能设想用一些市井小事来满足观众的需要。他们所应提供给目标观众的将是最新、最热,具有一定重要性和全民关注度的事件,并且对于这些事件的报道深度应高于此类观众的一般经验性认知。一档电视栏目如果当作一件商品的话,便得在产品本身上对于目标观众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体现,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能够使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得以体现,让节目与观众的“身份”能够得以对位。这本身也是观众在接受时的一种“期待”。接受美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伊泽尔认为:在文学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面对自己的目标观众时,首先必须使自己具有与目标观众进行对话的水平和“资格”,因为该类型的节目面对的观众是社会最有力的一股力量,或“自认为如此”的一类群体,他们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总会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与革新意识。因此,他们对自己不知或知之较少的外部世界更加充满好奇和欲知的渴望,希望通过电视拓宽视野超越自我。这部分观众总会把通过电视节目接受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积累进行比较,这便是观众在收视行为发生之前“期待视野”的一种表现。为了适应这种期待,节目的内容必须提高文化品味,具有足够的信息量、足够的深度以及足够的权威性和学术性,这样才能与目标观众的“期待视野”相适应。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空白结构”
电视观众在面对电视栏目时具有较强的自主参与意识。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其目标观众本身具有的社会地位、所处环境及社会经验,决定了他们具有更强的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然而,媒体与观众之间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很难进行直接的接触和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参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与观众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召唤结构”也是接受美学对于文学研究提出的一个概念。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中存在的召唤读者的结构框架。召唤结构的实质是文本的语言和形象结构中存在着一些空白和模糊点,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地填补和连接,从而使模糊补丁的形象在头脑中明晰、确定起来。这一概念的核心便是文学作品中应存在一定的“空白”。所谓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这些“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诠释。这些理论和概念的提出目的便是让人们意识到读者在文学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地位。而这些思想对于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信息同样需要有足够的“空白”“召唤”受众的想象,增强受众的参与程度,而这些对于拉近传、受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大众传播早已告别了说教的时代,每个受众都有自己的对于新闻事件的心理预期与认知,他们希望在传授过程中能够参与其中,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媒介在为受众提供信息时需要“空白”的存在。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是为观众提供新闻事件全面深刻的剖析与点评,客观上要求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或评论员需要表达出自己的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但评论性节目中如果观点过于鲜明、话语说得太满的话又会使栏目没有“空白”,让观众失去足够的思考空间。此外,对于一个事物的评定和判断往往是没有唯一的标准或结论的,轻易下结论是不合适的,并且此类节目的观众基于自身较强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对于事物往往已有较为成熟的认知,已有自己的“期待视野”,这决定了对于不同的观点存在必然的抵制行为。这些因素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给目标观众提供内容时在“空白”把握上具有了比其他类型栏目更大的难度。“空白”给的太多,评的成分过少,便会出现“重论轻评”的现象,使得栏目失去该有的魅力。如果观点过于鲜明,以致不给观众其他的选择空间,使得内容缺少足够的“空白”,必然会引起观众的不适。面对这种状况,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必须要把握好论与评的度。一方面,评是一定要的,并且要占据节目足够大的比重,因为评得是否精彩将直接决定该类型栏目的魅力大小。另一方面,又得让观众看了以后能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产生基于自身实践经验的认知与评价。这要求节目评得要足够到位,有权威性,让观众信服,同时观点的阐述不以强加观众为目的,提出的观点应该具有建设性,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激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想象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既确保节目的魅力,又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空白”,使得他们的参与意识得到体现与满足。
此外,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还应注重解决节目的实用性、客观性、公允性、公正性等诸多问题。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不同电视台的,具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与央视的《焦点访谈》相比,前者的目标观众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知识背景,观众群较窄,是给社会上知识分子或精英阶层看的,而后者则是要适应广大普通老百姓的需求的。因此,前者更应具有学术性并追求深度,而后者则更应侧重平民化、大众化。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若想成功,应更加注重对观众的地域性和亲近性需求的满足。总之,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的需求,适合观众的收视习惯,契合观众的收视心理是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需要解决的。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 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两大类型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根据意见性信息与事实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占据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的组合形态分为:主评型和述评结合型两大类。
一、主评型。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的比例几近4:1,叙述性信息基本是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闻由头。这种类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平面媒体的新闻评论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电子媒介,必将要发挥它的传播符号优势。因此,在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承载意见性信息的最佳传播符号必定是口语,而最佳传播渠道便是谈话。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谈话的场景必将影响人们观点的表达,从而制约意见性信息的传播效果。为进一步加深对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认识,依据不同的交流方式结合成功的案例又将这类节目分为三种模式。
(一)以《时事开讲》为模型的对话式新闻评论。《时事开讲》作为我国第一档“个人化的新闻评论节目”①自1999年创办以来一直是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并引发了凤凰卫视评论节目的成型。该节目采用两人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评论员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扮演的却是“发球者”的角色,因此评论员成为此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凤凰卫视也因此成就了曹景行、石齐平、阮次山这些明星评论员。此外,这种模式的新闻评论节目还有《央视论坛》《新闻1+1》等。
(二)以《锵锵三人行》为模型的家常式新闻评论。《锵锵三人行》所表现的正是处于私密空间家人、朋友闲聊的场景。三个人,三杯茶,把大家关注的问题提出来,不设门槛,随意轻松地闲谈,甚至会经常跑题。这正是人们生活中每天都会体验的交流方式,跟家人聊天寻求一吐为快,这些话也是聊给自己听的。这也同样成为《锵锵三人行》的与众不同之处。因此,在家常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身兼“发球者”“踢球者”两个角色,主持人成为了此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有人评价《锵锵三人行》失去了窦文涛,也失去了它的品牌效应。苏州电视台的《三剑客》也是这种模型的代表。
(三)以《实话实说》为模型的沙龙式新闻评论。这里的《实话实说》是指早期由崔永元主持的以多方观点交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部分节目。这些节目坚守了“每周一个话题,每题一个热点,每点一次舌战,每战一道火花”的理念。这也正是沙龙式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一虎一席谈》《时事辩论会》以及央视新开播的《我的今日之最》都是沙龙式新闻评论节目的典型代表。沙龙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嘉宾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这时扮演的是“裁判员”的角色。主持人的不参与是为了保持辩论双方观点性信息的平衡,同时为现场嘉宾或者场外嘉宾预留第三方立场,最终使节目呈现出尽可能多元化的意见性信息。
二、述评结合型。述评结合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比例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比例近似1:1,另一类比例近似1:4。笔者将比例近1:1且以两种信息交替出现来表现节目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称为边述边评型,将比例近似1:4且以两种信息平行出现来表现节目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称为述后点评型。
同时,一方面,依据承载节目内容主要传播符号的不同,将边述边评型又分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焦点访谈》为模型的调查式新闻评论节目。在这种模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画面是承载节目内容的主要传播符号,“用事实说话”的“镜头”是叙述性信息的主要表达方式。另一种是以《新闻会客厅》为模型的新闻当事人访谈式新闻评论节目。这种模式则是以声音作为承载节目内容的主要传播符号,叙述性信息主要是通过新闻当事人的“现场口述”来表达。
另一方面,沿用人们熟知的节目类型名称,将具备鲜明的主持人点评风格的述后点评型分为三大类:一是资讯组合类,以《中国周刊》《世界周刊》为典型代表。在这类节目中,除了主持人尖锐的点评外,节目新闻信息的特别组合为主持人的点评起到了铺垫作用。二是民生新闻类,以《1860新闻眼》《南京零距离》为典型代表,主持人通过“说新闻”,一语点醒梦中人。三是读报类,以《第一时间・马斌读报》《有报天天读》为代表。主持人
通过解读后的总结来树立节目的舆论导向。
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辨析
根据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的组合形态所划分的两大类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的基本构成要素、时效性、审美性以及受众参与性等方面都具备各自的特点。
一、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基本要素辨析。主持人和嘉宾(或新闻评论员)是新闻评论节目的两大核心要素。随着近年来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已经走出了《焦点访谈》类评论节目“主持人核心式”的一元化模式,呈现出“主持人核心式”“嘉宾核心式”“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等多元化的形态,这些形态也是与新闻评论节目的两大类型相互对应的,主要表现为:
(一)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主要呈现“嘉宾核心式”和“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两大形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嘉宾核心式”体现在以《时事开讲》为模型的对话式新闻评论节目中。在这类新闻评论节目中,用“新闻评论员核心式”代替“嘉宾核心式”更为准确。另一方面,“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体现在家常式新闻评论节目和沙龙式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地位没有主次之分,缺一不可,两者都需要一定的稳定性,才能保证节目的固定风格。
(二)述评结合型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主要呈现出“主持人核心式”的形态。主持人在这些类型的节目中,既是叙述性信息的载体又是意见性信息的载体,虽然叙述性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同,但主持人(出境记者)对意见性信息的点评才是节目的关键要素。因此,主持人的点评与这类节目密切相关,是节目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思辨性辨析。新闻评论节目中思辨的过程即是论点、论据、论证的构成过程。论点、论据、论证成立的基础是客观性。因此,新闻评论节目的思辨性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客观性基础之上的。作为载体的电视对新闻事实客观性的表述方式,因为声画符号的优势,以至于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更多用纪实性来替代客观性。新闻评论节目应以思辨性为核心,当电视的纪实性凸现时,评论节目的思辨性也随之被弱化了,述评类新闻评论节目就是其典型代表。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节目的思辨性将逐渐被凸现出来,而新闻画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目思辨性深入发展的空间,因此,有声语言才是拓展节目思辨性较好的传播符号。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对话逐渐成为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表达形式。节目思辨性也并非因画面的缺失而失去了其依存的客观性,众多此类节目的成功说明主持人和嘉宾语言陈述方式的科学性能有效地保证事实的客观性。
因此,思辨性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其地位会越来越突出,发展领域也会随之扩大,表达手段更是多样化。目前,它既是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的最大特征,同时是所有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之本。
三、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受众参与性辨析。主评型和述评型新闻评论节目因为传播信息比例和节目形态的差异以至于受众参与性在节目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当新闻评论节目的早期形态――言论性短评和政论片出现后,有学者归结了“以言论为主的电视评论节目在接受学上的效果越来越弱化”这样的结论,同时将原因定为“节目对事实的转述及其结论,使受众‘可以选择’和‘参与选择’的内在要求基本不能实现。”②这种情形在《时事开讲》《实话实说》等一系列言论节目成功后得以改变。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其接受效果并没有弱化,受众“可以选择”和“参与选择”的要求也得以实现。受众的“参与性评论”已经不是《焦点访谈》制片人赵微所说的“通过对记者提供的事实的理性思考,共同参与完成对事件的评论”,而是受众具备了真正的发言权,我们可以在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中随时听到受众的声音,无论是在现场,还是通过电话连线或者网上留言。
述评型新闻评论节目中受众的参与性依然通过提供事实来获得,受众更多是作为新闻当事人出现在节目内容中。此外,众多述评型新闻评论节目的受众参与性还是有限的,主持人的单向主观传递,成为了这些节目的特色。
通过以上对两大类型新闻评论节目的评析,我们应该意识到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将是多元化的,新闻评论节目间的区别将更加细化。只有综合各方面的要素深入剖析,才能找到打造新闻评论节目品牌的关键点。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栏目责编:胡江银
一、节目的核心诉求是策划的中心语
纵观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照搬纸媒评论、口播评论、重述轻评以及对话与多元表达这四个发展阶段。评论节目的转变显示出“评”与“议”逐步“电视化”的探索轨迹。
评论节目中“评”与“议”是评论节目的核心诉求,一切策划活动都必须围绕评论节目中“评”与“议”的展开而进行。“评”通常表现为参与评论的各方在节目中依据其社会经验与认识、经过逻辑推理,对评论对象做出的价值判断。而“议”指节目中参与评论的各方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就同样的议题,各抒己见,在评论现场、甚至屏幕内外形成的交流与互动,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意见得以交换,在信息的流动中产生新的态度与看法。
“评”与“议”也是受众产生收视行为的根本原因。电视传播直观生动的符号特征使“议”的过程能够充分得以展示,言语以及评论员各式的身体语言传达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实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较好结合。受众对评论类节目符号价值的消费既满足了增长见识、认知社会的需求,又提供了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社会认同的心理体验。可以说,评议现场形成的张力正是评论节目的魅力所在,也正是策划的关键。目前评论节目的现场主持人与观察员往往相对而坐,也力图体现出多方位评析的立场。
差异的存在是信息有效流动的前提。“议”的动态过程的实现也必然要求不同的意见之间形成张力。“央视论坛”播出的两年间,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3次撰文分析节目的运作方式。指出节目邀请的嘉宾由于身份相似,研究领域相近,思想认识相仿,很难表达出有差异的观点。在节目中,只有温和的交流,没有观点的交锋,更不用说激烈了。节目的运行偏离了“论坛”的定位。??
观点间的差异决定了信息流动的剧烈程度。“叙事中的冲突因素”会引起人们努力去建立新的秩序以达到新平衡的心理活动,“结构中的不平衡”成了人们继续欣赏的动力和钩子,人们追求的就是欣赏冲突的过程中体会建构和寻找秩序的心理。??
这种冲突或不平衡并非只能是二元冲突形成的强对立,质疑、争论实际上都是差异的表现。作为“央视论坛”的改进版,“新闻1+1”在分析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了主持人与评论观察员之间在观点上的差异,比如今年5月31日播出的《刑讯逼供,法到“病”除?》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主持人:这两个规定仅仅是对已有的法律的一个重复和强调吗?
白岩松:那不是。首先我们要尊重普通人的质疑……但是我觉得大家不是法学家,所以要认定大家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可是另一方面我觉得要回到法律的范畴内,我们注意到,相当多的法律工作者对出台这两个法规是高度赞赏的……
主持人:公众有公众自己的解读,那么法律界又是如何看待这两条法规的?我们现在来电话连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教授。
……
主持人:公众都是非常关注刑讯逼供在这两条当中的相关规定,从一个专业人士角度来看,您觉得这也是重中之重吗?
樊崇义:对。这两条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
主持人:前面我已经问过岩松这个问题,我也想听听您的意见,这两条法规现在的出台是不是对已有法律的一个解释和强调,还有其他的意义吗? 樊崇义:它不光是对已有法规的解释……
在这一小节的评议中,主持人先提出了一个可能在公众的议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而观察员对此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并陈述了作为观察者的发现和所得。随后主持人通过连线的方式,就同样的问题请法学专家进行评议。这段对话中三位立场不同的参与者――代表受众的主持人、立场相对客观的观察员以及业内专业人士――由于认知或经验的不同,对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参与者与话题之间关系形成了非线性结构。评论因此层层递进、逐步加深了受众对议题的认识,节目也由于差异而显得真实,更有说服力。
二、评论主体个性化构筑节目的修辞
正如前文所讲,“评”与“议”是节目的核心诉求点,“评什么”、“如何议”则成为区分节目个性的标志。言论的生产者是参与节目的主体,他们的表现与个性的累积构建了整体节目的个性。正如提及“有报天天读”人们脑海中呈现的杨锦麟手执报纸圈圈点点的形象,正是这个自认“国语不准,英文走调,体型太胖,样子太老”的主持人和他的节目“不仅提供了别样的诠释方式,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幽默、机智、具有洞察力、充满激情”??;又如经济学家郎咸平,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郎眼看财经”这档节目充分展示了他的风趣与睿智。他将一个个看似宏观的经济话题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深入浅出地阐释着生活中的政治与经济。阐述中他表情丰富,神情投入,时常举起胳膊在空中比划,讲到兴起时甚至会拍案而议。同为专业人士,郎咸平却没有高高在上的疏离感,言谈间极具亲和力。正是他本人个性化的表现使整档节目始终处在轻松、诙谐的交谈氛围之中,收看节目成为一种享受,诸多“郎言郎语”也潜移默化地被理解和吸收。
反观一些评论员,参加节目时正襟危坐,语调平缓,几乎没有太多的身势语言,评议的语言也相当温和。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的所有的影响力中,语言占7%,音调占23%,表情及肢体动作各占35%。我们的众多评论员在表达意见时仅仅依赖语言的支撑,放弃了大部分能够影响他人的有效信息,使评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开放的言论场塑造节目的深层语意
手机、网络等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渠道多样、方便快捷。尤其是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使获知新闻事实的成本急剧降低。“信息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知识分子研究和批判话语的普遍民主化,每个人都成为知识分子并参与到新的电子集会当中。”??这一变化在评论领域的表现尤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所未有地拓展了评论的主体。网络中涌现出“山寨新闻”“火星新闻”等代表草根阶层的民间评论性节目,以诙谐的话语调侃权威,以民间的智慧解析热点。每天挑选一条或者几条时事热点或社会焦点进行回放、麻辣而大胆地点评,并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搞笑的演绎小品的形式还原该热点事件中的荒诞逻辑予以讽刺,最后还邀请网友一起对此事发表看法,这就是如今在网上颇为走红的原创草根新闻播报的基本模式。网站记录显示,山寨新闻和火星新闻的日均浏览量都超过10万,专辑的浏览量均超过了千万。大量的网友留言,显示了草根新闻播报视频的受欢迎程度。??商业化的运作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网络麻辣评论的盛行再次印证了“网友的评论比新闻好看”的网络流行语。从最早在节目中展示网友评论的“时事辩论会”开始,言论的生产者从精英阶层逐步拓展至草根阶层,随着公众媒体素养的提高,未来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言论的生产者。
央视经济频道“今日观察”在策划中大胆利用了这一趋势,率先将评论节目的参与主体扩展至网络之中。在电视的播出过程中,网民登录网站或加入QQ群就可以参加讨论,主持人则会挑选若干网友的评论在节目中展示,评论员还会就网友的看法继续发表意见。借网络扩展了议题的讨论范围,将专业人士的权威解读与普通网民的点评置于同一时空之间,形成观点的交集。既吸引更多的网友参与互动,培养了受众的忠诚度,又形成了相对多元的话语空间。当然这一做法对主持人把关的客观性与网友言论的真实性也提出了考验。
当网站、短信、QQ群吸引受众的参与逐渐普及之时,“今日观察”又开设了“网友视频表达”的参与方式,除了传统的“码文砌字”,网友更可以上传视频,“让自己的声音和形象直达全国权威主流媒体,直接与主持人面对面交流,与全国亿万观众实时分享个人精彩见地!”??
成功的评论节目告诉我们,节目与受众在互动中创造着节目的形态。节目策划关键就在于能否发挥电视传播的特性,营造出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对话场。目前越来越多的节目认识到了这一点,今年5月6日广东卫视开播的高端时事评论节目“聚焦中国”在开播之初就表示“在节目操作方面,栏目将提前在网上公布节目议题、征集网民观点,聚焦政府,关注民众;在演播室表现上,栏目侧重于解读的话语风格,并运用各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如举例、算账、对数字等形象化处理,使用生动的电视表现形式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展现评议的过程、评论员个性化的阐释与开放的言论场将成为评论节目策划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赵振宇、王黎妮,《“述”多于“评”:一年来节目调查及批判》,第117-120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5期。
②潘知常、孔德明主编,《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第96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一、研究背景
自2013年1月起,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了4次大规模的雾霾天气,PM2.5指数居高不下,空气污染程度保持在中重度污染区间,给公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影响面广并且公众身体安全密切相关的大规模空气污染事件的面前,公众表现出普遍的不安感以及不满情绪,他们通过各种意见渠道表达自己对空气污染的观点与看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受众获取新闻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对网络媒体的媒体框架分析就显得颇具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
1.理论基础。“框架”的概念最早由贝特森提出,之后由E.戈夫曼将此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进而作为在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点被引进大众传播学。他认为,“框架”是指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模式,我们对现实生活经验的所有归纳、结构与阐释都是按照一定的框架来进行的。新闻框架常常是指媒体框架,是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陈述与解释的一种持久稳固的方式,也是媒体对报道内容的选择与忽略一种法则。 [1]按照台湾学者钟蔚文、臧国仁等人将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细化为三个层次:在每一种已经形成的事实的框架中,都有类似的结构,分别由高层、中层以及底层环节组成。对新闻框架的分析旨在解读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是如何为受众呈现事实的,框架分析包括对文字、图片、评论、视频等方面,及其组合形式的分析。总的来说,“框架即是通过取舍和组合,可以影响人们如何解释外在世界的一种存在。” 2] 在新闻框架的理论基础上,关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这类公共事件的报道可以从主题设置、报道方式、消息来源、报道数量等方面展开分析,使研究结论在最大程度上接近媒体对于类似“雾霾天气持续”等公共事件报道的真实现状。
2.样本选择。新浪,是我国的主要门户网站之一,在中国互联网上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而其在新闻报道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是网民获取最新资讯的一大去处。在严重的雾霾天气出现不久,新浪就在新闻中心板块制作了“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的专题栏目,在不断相关新闻的同时,从多角度做出深层次的解读与评析,供受众参考。本文选择的是2013年1月11日至2月28日,即雾霾天气引发关注最强烈的一段时期,在新浪“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专题上的有关“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的消息、图片、评论、视频等形式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三、研究过程
1.关于“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报道主题的设置。笔者将相关主题报道分为以下几类:①关于雾霾出现地区和强度的最新消息;②媒体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呼吁;③专家及权威机构的解读;④关于雾霾天气的科普介绍;⑤国际社会的评论;⑥针对雾霾天气提出的人体健康方面的建议、贴士;⑦国家的应对政策;⑧其它。据统计,在1月11日至2月28日期间,新浪在“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的专题报道里共了相关新闻328篇,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关于雾霾出现地区和强度的最新消息有138条,占报道总数比例42%;媒体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呼吁有42条,占报道总数比例12.8%;专家及权威机构的解读有45条,占13.7%;关于雾霾天气的科普介绍11条,占3.4%;国际社会的评论有17条,占5.2%;国家的应对政策66条,占20.1%;其他9条,占2.7%。通过分析新浪对“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这一主题所呈现的总体状况,可以发现新浪在构建主题过程中的特色:①及时传达各地有关“雾霾天气”的最新事实性报道;②对国家应对政策的主题比较关注;③对专家的权威性解读以及媒体、名人的呼吁相当关注;④对国际社会评价的呈现相对较少;⑤对以知识科普类为主题的消息登载较少。
2.关于“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专题报道的报道方式。在专题报道网页的页面设置上,新浪采取了比较全面的方式来呈现新闻内容。在与各地雾霾天气相关的最新重要消息的同时,配发相关图片与视频,让表现方式更显直观。另外,在显要位置大量安排方便受众生活的“出行服务”、“雾霾天气小贴士”等服务类板块,贴近受众生活,显示出对受众的关怀。新浪关于“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专题报告的整体架构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关于雾霾天气的最新动态,包括各地的具体情况、图片新闻以及视频展示;②对受众的服务类信息,包括天气查询、出行贴士、应对措施等;③媒体、专家、社会名人的呼吁与评论,罗列各大媒体的评论以及业内人士的专业角度点评,以及各界人士对保护环境的呼吁;④科普类信息,包括污染物的介绍、雾霾相关知识的传达等,增进受众对雾霾天气的科学了解;⑤国外有益经验的介绍,包括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地治理雾霾天气的经验介绍;⑥微博信息,主要微博转发量较高的条目及网民的即时评论。
3.关于“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专题报道的消息来源。由于我国的新闻体制原因,媒体的消息来源比较集中,而作为网络媒体的新浪没有采写新闻的权利,它是以转载和引用其他新闻单位的报道为主要消息来源,对消息引用的倾向性也是显示新闻框架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统计,新浪在2013年1月11日至2月28日期间在“雾霾天气”专题栏目共发稿328篇,其新闻稿的主要来源是新华网(55条)中新网(31条)、新京报(39条)、京华时报(23条)、人民网(20条)以及中央气象台网(27条)等。从主要的新闻来源的构成来看,新浪在注重多元的情况下,较多摘引比较严肃、权威的报纸和网站的资源,如: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央气象台网;另外,作为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大型门户网站,新浪特别重视北京本地媒体对雾霾天气的报道,如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的报道,新浪均有较多的登载。
四、结论
本文基于主题设置、报道方式、消息来源、报道数量等方面对新浪网针对“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的报道方式展开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新浪网是基于市场化运作的大型门户网站,四大门户网站的地位使得其在进行新闻登载的选择中多倾向于那些权威、公信力高的新闻机构;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的影响,新浪同样极其注重对受众需求的满足,提供大量服务类信息,力求为受众提供更加贴心的信息服务;此外,还根据受众兴趣和大众品位进行排版编辑,运用较多的图片与视频对受众进行视觉冲击,大量转载权威机构与社会知名人士的呼吁与解读,并在专题页面设置微博互动版块,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其对相关主题报道的登载数量随事件的强弱程度发展而不断变化,与受众的关注视角和关注程度保持高度一致。
掌握主动,引导舆论,是党报发挥报纸功能的神圣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只有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各项工作,才能不断为党报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近年来,湖北日报将创新的冲动化作营造主流舆论、影响主流人群的主动追求,明确定位,差异竞争,巩固扩大党报舆论阵地,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不断改版,让创新成为自觉行为
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是党报应有的品质。
在市场化报纸走向繁荣的形势下,党报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报自身的不足也显露出来。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当前,读者反映党报可读性不够强,一般性工作报道多;编辑部内部反映稿件总体质量不高,平庸、空洞的报道较多等问题。读者的鞭策,新闻从业人员体现出强烈的改革意愿和迫切要求,是我们改进创新的强大动力源泉。正视问题,直面困难,是党报从业人员应有的品质。
面对严峻竞争形势,在新一轮的报业竞争中,中央党报和各地的党报无不高举改革创新大旗,适应舆论导向以及市场生存发展的需要,巩固党报在舆论阵地中的主导地位。
改版,就是党报从业人员奋起而为的主动创新行为。
2006年,湖北日报实施了创刊以来最大规模、最强力度的改版,提出了“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全新办报理念,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008年和2009年,《湖北日报》坚持不断改进。改进着眼于调动新闻工作者践行“三贴近”的积极性,不断寻求改进、创新、培育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
2010年,湖北日报全面总结2006年改版以来的经验,借鉴当今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改进创新的经验,经过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充分讨论和酝酿,再次进行了较大强度的改版。
湖北日报2010年改扩版的着力点是:
――明确湖北日报的战略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巩固湖北日报作为湖北省政经大报的地位。
――确立新闻主体地位、提高新闻报道水平为着重点。要以新闻立报,保障正常的新闻版面,让新闻唱主角,从而实现新闻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回归,新闻工作重心的回归,新闻价值的回归。
――着力转变传播观念,实现从宣传到新闻传播的转变。把准宣传声调,改进报道声调,强化新闻报道的社会性和人文性。
――报道策划制度化,建立统一会商、调度机制,为随机策划开辟快捷通道、提供版面保障。
――充分发挥深度报道、言论和舆论监督等党报的优势,做出影响力,体现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改变新闻视角,由上而下,由官方到平民,更多民生和人文视角,减少空洞叙事。
――改进新闻文风,更新语言系统,摒弃大话、官话、套话、空话。
――以改进考核激励机制作保障,充分体现奖励好稿的原则,调动编辑记者积极性,凝聚人心,激活人气,着力培养新闻队伍的职业精神和新锐之气,最大限度释放新闻生产力。
总之,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改进创新,做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报纸产品,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获得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加强策划,凸显新闻的主体地位
报纸的竞争是新闻的竞争。那么,党报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这是党报改进创新要首先回答的问题。
我们认为,深度报道是党报立报根基之一,要抓住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深度解读,化解矛盾,体现党报的思想高度和舆论引导作用。
因此,党报要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取舍:把海量留给网络,把快捷留给广电,把观点和思想留给自己,并做出深度、做出特色、做出影响。
为此,湖北日报2010年改扩版时,我们着力推动几级策划机制的形成,开辟了深度报道的“关注”版,使“关注”版成为读者的重点“关注”之一。我们通过加大新闻策划力度,强化报道的新闻性、显著性和深刻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负起党报的责任。
国家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湖北日报连续三天在一版重要版位刊发三篇“解读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深度报道,以“一个国家战略”、“一条辐射大道”、“一座城市复兴”为题,分别从国家战略层面、促进中部崛起、复兴大武汉三个层面,探讨建立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义与价值;派出记者深入北京中关村,看企业、访“老总”、观园区,刊发系列报道《问计中关村》,并附专家点评,领略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期待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锐意开拓、奋力前行,不负国家重托、不负时代厚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央2010年提出的全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湖北日报紧密围绕这一中心,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报道作为主线贯穿全年,采取典型解剖和深度分析的形式,分企业篇、行业篇、地区篇等,分步骤推进。报道注意抓住报道对象的特点,深入探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筹协调发展,给人以启迪。
党报创新,目的是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2010年11月17日,农家女魏霞成为湖北省第一例人体综合(器官组织)捐献者。湖北日报针对这一突发性的重要新闻启动策划预案,精心布局报道进程。
18日,湖北日报在一版开设专栏《“霞光”照耀爱心传递 》刊发魏霞的捐献消息,并在8版刊发整版《关注》,分别以《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愿望》为题表现魏霞的大爱境界,以《捐献,仍需各方努力》阐述人体器官(组织)捐献的现状以及捐献的社会意义,并撰文解释为何魏霞是湖北省首例综合捐献者,同时介绍了人体器官(组织)捐献程序。
随后,湖北日报在一版连续报道家乡父老追悼魏霞的情况,以及麻城市委市政府、湖北省红十字会领导探望慰问魏霞家人,为魏霞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的感人事迹。23日再次用关注版《霞光映天大地礼赞》,报道全省各地干群对魏霞事件的反映与思考。最后,以深度述评报道《永不消逝的霞光》精彩收官。
全方位、递进式报道,深刻挖掘魏霞爱心事件的精神内涵,弘扬真善美,倡导社会新风尚,充分展现了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这组报道有力推进了湖北省人体器官捐赠立法工作,湖北省红十字会已向有关方面提交了草案。
三、强化言论,把导向旗帜举高
当前,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人们不仅需要知道新闻,更需要解读新闻。党报新闻评论以其权威性、公正性、独创性而彰显出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成为纸质媒体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能够生存发展并最终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党报新闻评论的创新,也是时展和媒体竞争的必然要求。
湖北日报历来重视评论宣传。在坚守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阵地的同时,还设有“快评”等五六个时评和群众性言论专栏,仅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言论及述评性报道栏目就有“大家谈”、“三楚放谈”等。这两年,我们围绕着“把导向旗帜举高,把和谐主调唱响”这一目标,在创新、强化和优化评论宣传方面,又作了不少新的拓展和努力,言论宣传的老品牌有新发展,新栏目崭露头角。
湖北日报在一版推出的“快评”栏目,隔天就与读者见一次面。“快评”栏目,我们的要求是:快捷、简练、鲜明、生动、有力、可读、可信、可用。做到引导而不训导,深刻而不深奥,短小而不浅陋,犀利而不尖刻,增强了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说,新一轮改扩版推出的“快评”言论栏目改变了湖北日报的评论面貌。
新春新论引领荆楚舆论。2010年2月22日至28日,湖北日报推出一组共7篇“新春新论”系列评论,从多个侧面论述当年湖北的发展路径。《“高开高走”迎挑战》、《把“抓手”抓好》、《加快发展不犹豫》、《“弯道超越”不松劲》、《提升精神区位》、《强力推进自主创新》、《一条扁担挑两头》。精心策划的这组报道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精神,立意高远,针对性强,可读性强。
举旗性言论“龚信力”、“楚天舒”继续发挥着言论头羊的作用,《疾风袭来劲草立――评析对应金融危机的湖北答卷》、《大力彰显和弘扬湖北群星现象》、《平凡之中写非凡》等广获好评。加上“大家谈”、“三楚放谈”、“点题琢磨”、“茶座”和重点报道所加的“记者点评”,一起构成了报纸的旗帜和眼睛,引导读者享受思想佳宴,为改扩版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湖北日报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有读者认为,湖北日报的言论,深刻诠释了湖北发展的战略前景和战略选择,为把湖北建成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发挥了航向和旗帜作用,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
阅评组还专发阅评《点击现实问题琢磨解扣之道湖北日报点题琢磨解疑释惑细雨润物》。阅评员认为:“点题琢磨专栏文章抓住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难点和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解疑释惑,就事论理,犹如家常对话,细雨润物,效果很好,体现了媒体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贴近亲和,提高传播效果
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党报才能牢牢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不断巩固和扩大主流媒体的舆论阵地,提高传播效果。因此,要始终坚持“三贴近”,进一步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努力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办出水平,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身入、心入,才能真正实现贴近。虎年春节期间,湖北日报记者在欢度节日的同时,着力践行新闻“三贴近”原则,连续4年以“记者走基层”的方式,采访写作大量“热气腾腾”的新闻稿件。从正月初一到初七(2月14日至2月20日),“记者走基层”专栏共刊发报道33篇,图片30余幅。这些报道角度新,新闻性强,契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氛围,反映城乡历史变迁和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反映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营造吉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体现出党报的亲民情怀。
南水北调关键在中线,中线调水关键在移民。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需移民约33万人,其中湖北省移民约18万人。这是继三峡大移民后,中国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移民事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湖北日报记者赶赴移民搬迁和安置一线,走访库区和安置区,推出《南水北调中线移民踏访》系列报道,探访移民新村,倾听移民心声,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们的苦与乐。
这些报道实现了观念、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增强了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与此同时,湖北日报也十分重视新闻的呈现方式创新。
一版作为门面版,湖北日报进行了重点经营。编辑部紧密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策划组织报道,把那些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与反映人民群众愿望结合起来的稿件,把有时效、有深度、有可读性的报道发到一版,稿件内容有较大冲击力。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媒体面对的已经不是媒体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而是受众自由选择媒体的“买方市场”。媒体间的竞争首先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竞争,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又主要体现在新闻传播效果上。公众欢迎的是新闻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可信度高、可读性强并且能够让他们参与到传播活动中的媒体。而媒体的这些品质不可能自然地生成,必须靠有创意的新闻产品设计和有意识、有组织的新闻传播活动来营造。新闻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设计媒体的新闻产品和策划、组织新闻报道。
1.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体形象的设计师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创办或者改版,以总编辑为首的编辑委员会担负着制定编辑方针的任务,编辑方针规定了媒体的受众对象、报道内容和风格特色,成为编辑部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并指引所有新闻业务活动。新闻编辑还担负着设计新闻媒体产品的信息规模、结构和外在形象的任务。
每一个新闻版组、每一块新闻版面、每一个新闻频道、每一个新闻栏目都是由编辑策划的,它们作为新闻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向广大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媒体产品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水平,都直接受编辑水平的制约。目前正在不断向前推进的媒体融合,对新闻编辑的决策与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一个融合的媒体集团中,每一个媒体的定位要求更加精准和个性化,而同时对于不同终端产品,还需要有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促进“产品链”的生成和传播效果及媒体收益的最大化。
2.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报纸的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主编,电台电视台的总编辑、新闻频道总监、新闻部主任、栏目制片人、编辑策划人等都担负着策划和组织新闻报道的任务,这项任务在任何新闻媒体都常规性地、日益频繁地进行着。社会公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不断提高,他们不满足于获知新近变动的新闻事实,而要求媒介围绕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背景资料,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带来的影响,预测其发展的趋向。为此,新闻报道由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从单向性走向多向性,追踪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运用得越来越多,公众参与新闻传播也越来越多,新闻编辑设计和组织报道的任务必然越来越重。
媒介融合之后,策划内容生产与管理内容分配的高层编辑人员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如在大型媒体新闻编辑部中有分设“策划总编辑”和“分配助理”,也有分设“白班分配总编辑”、“夜班分配总编辑”和“周末分配总编辑”的。而在小型媒体编辑部中,通常只设一个“分配总编辑”,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负责内容生产。研究者认为,“在多媒体的或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制片人和分配总编辑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他们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在电视新闻中报道什么与如何报道,他们必须决定如何最好地同时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在线平台上完成新闻报道。”显然,高层编辑人员策划和组织传播的工作对象已经由单媒体变成多媒体,策划与管理报道活动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3.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新闻编辑不仅策划报道,而且是每一个重大报道战役的指挥者,他们向记者部署采访任务,协调各部门、各工种以及记者之间的关系,随时了解记者的工作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提供采访线索、提供资料、推荐合作者等。在记者的采访写作过程中,编辑还要为其做好参谋。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不同,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可与记者互补,加深对报道客体的认识,与记者一道找到更有价值的选题和更好的报道角度,生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可以说,新闻竞争越激烈,媒介就越需要足智多谋、指挥有方的新闻编辑。
二、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者和总把关人
如果说记者的工作对象是单个的新闻作品,编辑的工作对象则是报纸、频道、栏目等集合体。如在报纸编辑部中,由于编辑工作的目标是生产出由各类稿件组合成的综合产品――报纸,报纸编辑就必然处在精加工和总合成的位置上。编辑部的各类工作人员如记者、资料员、评论员、照排技术人员等,无一不与编辑工作发生联系,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编辑工作汇集成一体。在已经运用计算机采编系统的报社,网络系统上的一个个编辑工作站实际就是一个个枢纽,来自各方面的稿件都集中在这些工作站的“备稿库”中。各部门编辑对这些稿件进行分类、选择、加工,不合格的产品被退还,准备采用并编好的稿件则放进“成品库”中。总编室白班编辑根据当天版面的需要,从“成品库”中选取稿件再度进行加工和配置,经过这轮处理的稿件就进入了“上版库”,留待版面编辑将其设计成完整的版面。设计好的版面再由技术人员照相制版,印刷成报纸。采编系统中的三类稿库,既是编辑的作业场所,又是记者、评论员、资料员等劳动成果的集散地。采编网络系统的运行,使编辑在网络上与各工种对话、合作,而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编辑部门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在报纸上集中体现出来,向广大读者奉献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所以说,编辑工作是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
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编辑工作是新闻传达至读者的最重要的一个关卡。有人把编辑比作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如果说传球失误还可以寻找机会更正,或者被守门员拦住而不至造成败局的话,守门员的失误却无法修正,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虽然记者、作者对新闻都有自觉“把关”的责任,但编辑由于其特殊地位,在把关上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这种把关既包括杜绝新闻报道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的差错,也包括技术性的差错。新闻编辑无法阻止各种差错的出现,但必须把一切差错消灭在版面之外,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
当记者、作者把新闻稿交到编辑部时,这些稿件已是对原始的新闻素材的选择和加工后的成品,但是,这些成品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报纸的要求。编辑选择和处理稿件,首先是对新闻素材重新认识的过程。由于新闻采写与编辑工作的种种差异,编辑和记者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新闻选题和新闻素材的,工作在一线的记者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真实、深切,但也可能因为身在其中难以保持客观冷静,而且视野会受到限制。编辑所处的位置相对超脱,更多地从全局上考虑问题,对报纸的报道立场和原则把握得更加到位,对同类情况有更多的报道经验,因此有可能看到记者尚未意识到的问题,发现新闻素材中潜在的价值,找到更好的报道角度。编辑对于新闻素材的价值提升,还表现在编辑面对的新闻稿件众多,编辑可以通过对稿件进行对比、联想、拓展,从中提升出一个更深刻的报道主题,或者发现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重新策划和组织报道。
新闻编辑对于新闻稿件的加工修改,不是简单的“剪刀加糨糊”的技术性工作,而是根据编辑方针和报道意图对新闻素材进行再挖掘和再表现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当然,编辑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不能随意添加或杜撰,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一点来说,新闻编辑的能动性、创造性又是受制约的。
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新闻素材的选择、组合、提炼与创新。编辑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就是对新闻素材重新选择和组合的过程。二是对新闻表现形式的选择和创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的运用往往又关系到内容传播的效果。新闻编辑对于新闻表现形式的选择主要通过选择稿件的写作方式、编排手法、版面或栏目的设计包装等来实现。
四、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50余所院校开办了播音主持专业,加上其他专业出身的人,每年有近9000名毕业生,绝对是大大地供过于求。现有的主持人如果要想成为明星主持人,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知名度高。这是成为明星主持人的必备前提条件。虽然电视主持人有很高的曝光率,但是在众多的电视栏目、海量的信息冲击之下,大多数主持人虽然形象标致漂亮、嗓音纯美悦耳、语言标准动听,却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提高电视主持人的知名度,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选用体育明星、歌星、影星等已经是名人的担任电视主持人,借力打力;一种方法是让主持人积极参加本台或者台外的活动,如参演有影响的影视节目、著书写作、在网络开辟专栏、担任各种公关活动的形象大使等,借助这些平台展现自己的才能,提高名气。浙江卫视打造明星主持人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例证。
权威专业。电视节目将会朝着更细致的专业化发展,每个频道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范围,都有特定的观众群。明星主持人首先必须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以适应本节目的需要,同样还要是杂家,要成为涉猎面广、专业精深的T型人才。他在节目中所传达的信息,在节目定位的那个领域应当是令人信服的。他能够运用特有的语言,对某个新闻信息进行报道,对某个新闻事件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一步步地让观众了解事件背后的信息,得出全面的认识。他对某种社会现象能够分析各种原因,理清是非曲直,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凤凰卫视的杨锦麟、阮次山、曹景行等资深评论员,有的虽“国语不准,英文走调”,但是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使得他们评析新闻事件和现象铿锵有力,睿智幽默,颇具大家风范。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王志等也是此类具有权威性的主持人。
个性突出。随着电视传媒业"窄播化"进程的加剧,主持人节目必将分众化、小众化,以最大程度地吸引着自己节目所针对的特定观众,满足他们独特的收视需求和心理需求。品牌个性主持人,此时就承担起划分观众群的功能。这样,主持人的个性特色,包括其语言表达方式、用词选择,甚至着装风格,一定要得到这类观众的审美价值认同。崔永元便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主持人。他幽默风趣而不粗俗低劣,机智动情而不卖弄夸张,画龙点睛而不喧宾夺主的语言特色,始终“把精彩留给现场嘉宾”。
读报类节目主持人当中,凤凰卫视的杨锦麟,点评睿智而幽默,颇具大家风范。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的马斌,语调朴实,有如拉家常,偶尔带点小幽默;江苏电视台孟非读报时评论条理分明、观点明确且有理有据,嬉笑怒骂不着痕迹,但在痛斥社会阴暗面时,慷慨激昂,一针见血。①娱乐类节目主持人当中的毕福剑、朱军、李咏、汪涵、何炅、谢娜等都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
当然,要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除了动嘴之外,还要学会用眼,开动脑筋,能够在现场从对话当中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出事物的本质。
本土化、民族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积淀深厚,各具特色,除中央电视台需兼顾全国各地观众的口味外,其余都应该立足本省、本市,制作出本地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观众最欢迎的电视节目永远都是本土化的节目,因为这些本土化的节目更加契合观众的心理趋同性要求。方言新闻节目大行其道正是电视节目“本土化”“本地化”的具体表现。自从2003年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后,方言节目在广州、杭州、重庆、成都获得成功,成了各地方电视台着力打造的新闻节目。当然,方言仅仅是“壳”,蕴含在方言新闻当中的本地化的新闻才是吸引观众的核心。
借鉴于此,我国加入WTO之后,主持人未来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更加坚持民族化、地方化、特色化,只有这样才有望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员。
有品牌风格。主持人在遵循节目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发挥,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在得到观众接受认可后,在节目之外强化成为一个独有的品牌。
一个具有品牌价值的明星主持人往往是栏目频道乃至电视台的符号和标志。白岩松的雄辩冷峻、敬一丹的亲切自如、水均益的机警自信、方宏进的宽泛老到、撒贝宁的轻松洒脱、崔永元的敏捷幽默,他们主持的节目和栏目皆因风格各异而为不同的观众群所喜爱和认可。这些优秀节目主持人其特色长处各有千秋,可以说,他们主持节目的不同风格就是对频道和栏目极好的包装,而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它可增强观众对频道栏目的认识、关注以及喜爱程度。
主持人与品牌栏目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主持人可以在栏目中凸显自己的风格,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根据节目的风格来找主持人,主持人更多地还是为栏目服务。例如,在《焦点访谈》栏目中,无论是水均益、敬一丹还是白岩松,主持风格各有千秋,但是他们通过一致的合作将这一节目塑造成一个成功的品牌节目。第二类是品牌栏目专门为某一个主持人量身定做。主持人参与到更多的节目制作工程中,产生采编播独立的主持人。他们独立地主持一档节目,这样就有利于其个性及个人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例如凤凰卫视品牌节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主持人是比较固定,主持风格个性鲜明,主持人也都是采编播的多面手。这种风格的优点就是节目的风格可以贯穿始终,并且保持稳定的观众群。②因此无论是电视台还是电视节目、电视主持人都应该走品牌建设的道路。
品牌的累积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期待浙江卫视通过举办中国(浙江)电视观众节等大型活动、观众互动、主题节目等环节的逐步实施,让“中国蓝”具像化。塑造出品牌的栏目,塑造出品牌的主持人。当然,塑造节目主持人的品牌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过程,需要结合主持人的外形、学识、性格、经历等等,形成与之相对应、相协调的风格,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国外众多的知名主持人的经历就验证了这一点,而这无疑也是我国电视台,以及节目主持人孜孜以求、为之奋斗的目标。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在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三政治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门课程,并在其中培养形成自学能力,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当务之急。以下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课前:以学案导学,引导学生有效自主预习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在他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法中指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去获取知识,成为一个“发现者”。针对此情况,我精心编制了学案,引导学生有效自主预习。编制的学案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考点展现
学案要紧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课标和大纲要求,根据江苏省新下发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进行编制,学案首先展现每堂课所应复习的考点知识和能级要求,使我们的复习课有的放矢,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2.考点细化
考点细化是针对新课标、大纲和教学要求,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把每一考点进行细化,扩充其考点的内涵和外延,设计成具有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时代性、多方位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较准确全面地掌握每个考点。可设计填空题也可设计问答题,方法是可要求学生将其中的关键词作为填空内容把学案补充完整,也可用教材中的某一非常重要的一段来回答某个问题。通过考点细化来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主、高效地掌握考点的相关内容。
3.热点链接
高考政治试题有一显著特点,就是考点与热点紧密联系。因而在设计学案时教师要紧扣课标和大纲要求,围绕考点选取最近发生的与党、国家、人民和社会相关的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认识、理解和评析相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考点的理解。
4.精品导练
进行精品导练,要围绕自主预习内容并依据课标、大纲和教学要求,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精品材料,精心设计适量的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高质量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帮助他们在自练中做到心中有数,明白自己在预习中学会了哪些,还有哪些没弄明白。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历练能力。设计思维训练题,要力求考点化、生活化、社会化,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二、课上:创新课堂模式,引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当今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其内容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关注社会、科技的发展,重视体现师生、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使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那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关键在于创新课堂模式,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具体有以下四种做法:
1.增加课堂讨论
讨论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讨论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索的空间,课堂讨论能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从教师的满堂灌中解脱出来,留给学生更多的余地,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研讨问题,并彼此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学习来解决问题,能促使学生参与集体交往,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学会分享。经过课前的学案导学预习,教师在课上首先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前自主预习中发现的、自己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由教师、同学合作解决,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在老师手下学会做学问的平台。学生除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外,还会主动与教师、同学合作。教师以平等民主态度与学生进行合作,在和谐的课堂中,教师能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则能理解和掌握考点知识。
2.注重回归生活
有不少人认为政治这门功课只要念念背背,考试就肯定没问题。殊不知高中政治有其自身的特点,经济理论深不可测,政治理论离我们生活遥远,哲学理论又枯燥无味,文化理论又是那么千头万绪。如果教师总是教条条、背框框、满堂灌,学生只会感到厌烦,丧失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因而政治课教学就应要求学生去了解社会生活现象,并用政治知识、政治理论去理解、分析、解决社会现象。所以,政治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政治这门课。我在复习分配制度时,就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中的收入来源:有父母打工的工资收入,有卖农副产品的收入,有存款的利息收入,还有投资分红的收入。学生通过深入生活,加深了对抽象的考点知识的理解,并真正体会到政治就是生活,就是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只有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有趣。
3.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从作为学校教育源头的中小学就开始抓创新教育,才会“使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教师要诱导学生质疑,把学生的思路引到考点中去,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教材考点的理解,而且能大大提高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
4.强化巩固训练
让学生全部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主线和知识网络之后,教师要设计一定量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带有启发性的、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题,让学生当堂训练,限时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应在巡视中搜集答题信息,展示学生的答案及答题思路,师生共同点评。其中,对主观题要重点点评答题思路,规范学生的答案,力求学生的答案具有层次性、规范性和要点化。还要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矫正,并当即补充思维训练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给学生内化整理知识的机会,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课后:开展特色活动,引导学生有效自主探究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材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般采用以下四种形式:
1.收集时事资料
教师要求学生每天观看“新闻30分”、“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阅读《半月谈》、《新华日报》等时事资料,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外热点事件,以及我省的有关热点问题。学生在关心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的同时,要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可采用如下方式:一是做好剪报,可把相关内容按主题相对集中剪贴到笔记本上;二是做好摘录,把重要的、自己感兴趣的、与教材紧密联系的时事新闻摘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2.开展时事论坛
教师平时就要求学生关心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做好报摘、文摘,观看电视新闻等,把摘录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可通过时事论坛的形式在班会课上加以交流。交流完毕,师生共同点评,允许发表不同的见解。
3.组织专题讲座
教师可请一些专家来校做结合社会热点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来倾听专家的观点。专家一般在某些方面都有自己很深的研究。组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与专家零距离接触,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
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整体素质,因而历来受到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随后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强化。就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来说,上述两个“意见”均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但是,从跨学科的视野来看,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只有立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的客观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完善,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跨学科视野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专职人员,工作落实不到位。[1]这种概括尽管比较全面,所指出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但其只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归纳,针对性不强。笔者认为,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审视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其归结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偏重于宣讲政治理论,轻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意见,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选修课为“自然辩证法概论”或“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为“中国与当代”,选修课为“经典著作选读”。从课程名称可以看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基本都是政治理论方面的。研究生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高层次人才,倘若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清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指导意义,不熟悉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应看到,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偏重于宣讲政治理论的做法,虽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却也容易因忽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而导致一些研究生对其所产生的困惑难以排解,进而引发各种问题。无论是在婚恋、家庭、学业、信仰等个人事务中,还是在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就业等社会活动中,每一个研究生受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个体性格、生理状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研究生作为特殊的、接受专业化与高级培训的群体,在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经济、婚恋等方面的问题及困惑,使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困惑如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及时疏导,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2]现实生活中,研究生过劳死、自寻短见或者违法犯罪现象时而发生,让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不足。在解决研究生的某些困惑方面,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似乎显得力不从心。客观地分析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⑴过于重视政治理论的宣讲,可能会忽视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其他问题。长期以来,通过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向研究生宣讲政治理论既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实践中各高校的具体做法,这使得不少人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和片面认识,即在一定程度上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同于政治理论宣讲,误认为只要把这一工作做好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基本完成了。而研究生的身心健康、生活状况、业余活动等则相应地被忽视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内容也被省略了。即使是辅导员、班主任等一些专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也更多地是从管理角度对研究生开展教育。而能够给研究生带来心理、思想困惑的,往往是那些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细节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政治理论教育难以关注的。⑵过于重视政治素质的提高,可能导致其他方面教育内容的缺失。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当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主要是研究生的政治素质,而这种政治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引导研究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接受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应包含有培养研究生具有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明显的体现。然而,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政治理论教育,无论是在教导研究生树立人生理想方面还是遵守法律和道德方面,都是从“政治上更正确”的角度来进行教育而忽视了“学术上更专业”的问题。例如,当研究生在生活上面临着个人情感和物质利益的选择时,在学习上面临着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时,在处理某些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时,其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难以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可见,如果忽视与培养健全的人格相关的道德、法律、心理等课程,研究生在遇到与之相关的问题时因得不到专业性的帮助就有可能走向极端。
(二)教学方式:偏重于教师包干和独白,轻视团队教学和研讨研究生与本科生处于完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而对其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本科生有很大的区别,这在专业课教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样应当体现出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教学方式上的区别。然而实践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再加上一些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公修课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照搬本科生的教学模式。这样做不仅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几乎“沿袭”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不足,而且使研究生形成了轻视思想政治课程的错误观念。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教师包干某些课程和授课中实行满堂灌式的独白两个方面。由教师包干某些课程,自终至终只由一个教师授课是高校中比较常见的授课方法,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一方面,由于只有一个教师讲授某些课程,自然就不存在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学生对教师的评比,教师没有教学效果方面的压力,也就没有提高自己授课水平方面的动力。所以,一些讲课水平低、教学效果差的教师长期“垄断”某些课程,通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方式授课也就不足为奇了,研究生也很难对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在只有一个教师授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很容易带来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研究生合并上课的结果。“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忽视了教学空间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常采取大班上课,一个课堂往往学生人数达到200人。这种情况久而久之,竟习以为常。在高校扩展的情况下,则更为严重。班级过大,使教师忽略了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难以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和课堂检查。”[3]研究生的专业课一般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课还和本科生一样采取合并上课、大班讲授的方式,不仅授课效果差,还会给研究生造成学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不重要的错觉。在这种情况下,主讲教师没有压力而不认真讲授,研究生不重视而不认真学习,似乎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通病”。满堂灌式的独白方式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一直存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比较缺乏,使研究生的心理困惑、怀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解。随着困惑、怀疑程度的逐渐加深,研究生在心理上逐渐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在行动上逐渐拒绝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4]这固然有大班授课无法实现师生交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问题还是高校领导和相关专业教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过于强化这一功能也易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授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小心翼翼和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机械地完成上级安排的教学任务外,别的什么也不敢做,当然也不会加入自己的相关理解,更不敢直面学生提出的社会问题,从而避免自己因可能出现的不当言论而陷入麻烦之中。因此,本来应当以讨论、交流等研讨方式来促进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则变成了毫无生气的、消磨时间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使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无非是宣讲一些“官话”“套话”,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课程当然不会有吸引力,也不能达到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性
有学者认为,大学的专业划分太细会导致大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而建议大学开展“大文科”“大理科”式的教育。这种观点并没有改变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过细的专业划分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专业和研究领域的划分更为细致。不可否认,研究生教育阶段细致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划分能够促进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但过于精细的专业划分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思维和视野。因而,有学者建议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认为“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不仅是科技发展和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5]研究生教育中专业课程的设置过于精细确有其合理性,但是把这种更细致的专业划分带到属于公共必修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则显得很不合适。笔者认为,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应当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这是因为:从内在因素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从外在因素上说,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当前我国特有的教育内容,古今中外的教育者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头脑,确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当然,我国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原理的前提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掌握群众的活动。无论哪一个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运用一定阶级的思想来教育、影响、掌握和引导群众的活动。思想掌握群众,既是运用一定阶级的思想掌握本阶级群众的活动,也是运用一定阶级的思想影响和掌握其他阶级群众的活动,其实质都是力图让一定阶级的思想上升成为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思想,进而影响和支配全社会的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一定阶级的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6]思想掌握群众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完全局限于划分相当精细的理论学科,而必须实行跨学科发展。只有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进步。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讲授的主要内容,但理论从来都不是封闭和停滞不前的,它总是不断吸收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成分,使之成为自己不断发展进步的积极因素。这一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其他学科,以包容的胸怀对待不同的观点,以扬弃的方式借鉴其他学科中的有益因素。正如有学者所言:“当今社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蓬勃兴起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跨学科研究必将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7]具体到教学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当大力宣扬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还应当介绍与理论和方法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基本主张,并用的理论和方法对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基本主张进行评析。这是由于,每一种学科都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和批评观点的挑战,因而具有了相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许多观点和主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许多观点和主张,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充实和完善。广大研究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鉴别力,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识别判断各种理论和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和授课教师形成互动,这必然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并取得新的进步。如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概地拒绝其他学科,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自身的完善。只有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用政治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的目标。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要用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研究生的头脑,进而转化为促使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然而,用政治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的前提是其能够从思想上真正接受政治理论,这种真正接受尽管需要一定的宣讲来实现,但总体上说还要靠理论自身的说服力。毕竟,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更注重学术的争鸣和论辩,一种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其内心所接受,主要看这种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超越其他理论。所以,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讲授理论而对其他理论只字不提,甚至回避理论与其他学科在某些观点上的分歧和争论,既不利于研究生对理论的认可和接受,也不利于实现用政治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的目标。笔者认为,广大研究生不仅要从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角度来接受政治理论,而且还要为学术研究增加内容和色彩,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走进研究生的内心世界,进而武装他们的头脑。
(二)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对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也是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能够科学地解释研究生所思考的各种社会问题,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保守与开放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一直在上演,并不时地引发一些社会事件,形成一个个舆论热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勇于直面这些现象和问题,并用原理来分析和解释其中的复杂关系。由于社会现象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与不少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吸收借鉴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开展不同学科的专门教育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更富有理性,更喜欢思考,因而,一旦其关注了某一社会现象,往往会采用寻根究底的方式进行深入地探索,并希望得到专业领域的答案而不是泛泛而谈的解释。同时,他们也会积极寻求“自己的真理”,而一旦研究生对某些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后,会显得固执己见,难以轻易更改。更重要的是,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生遍及不同的专业和学科,有些研究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可能比单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为深刻。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讲解太“外行”,就有可能导致研究生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政治理论本身产生怀疑。因此,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针对研究生爱钻研的特点,用不同学科中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术语来帮助研究生解疑答惑,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培养研究生学习政治理论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兴趣,帮助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和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由对某一社会问题更有研究的专家就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来给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可能会更好。有学者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作用,调动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在施教中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评价、自主控制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汲取。”[8]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个性,不同研究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对政治理论课程的需求状况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仍对他们开展完全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有所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只有根据不同专业研究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科特点开展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
三、跨学科视野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建议。有的学者主张,针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树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积极推行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制,充分发挥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调动研究生会的积极性,有效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9]有的学者主张,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10]并强调深刻把握党建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内在逻辑,以党建“三步曲”带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11]在实践中,有的高校按照“构建导师团队是关键,研究生集体建设是重点,研究生辅导员建设是基础,明晰主体权责是根本”的思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12]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从跨学科的视野来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因而从这两个方面来推动改革,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探索。
(一)教学内容:开展政治理论教学的同时,兼顾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鉴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政治理论内容过多而缺乏其他方面素质教育内容的现状,可以考虑对教学内容做适度调整,在保持政治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加入其他素质教育的内容。这至少具有如下三个非常明显的优势:⑴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素质教育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研究生教育阶段也不例外。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加入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健全的人格,增强其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能力。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互补。思想政治素质与其他素质是互补关系,一个人文素质或者科学素质非常低下的研究生,不可能具有特别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过来,其他素质教育做好了,不但不会冲淡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反而会使广大研究生从更为全面的视域认识政治理论,并强化其影响。⑶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较多的困难是由于经济利益、学术研究、人际关系、情感归属、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因而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素质教育,才能更全面地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沁入研究生头脑的目的。总之,在对研究生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兼顾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整性。除了固有的政治理论方面的内容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所需要加入的其他素质教育内容,大致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研究生开展以法律和道德为主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当前受关注度较高的素质教育,其目标是把人们培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公民。现代社会里,人们无论存在多大的差别,都是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应当行使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和履行最基本的公民义务,都应当具备最基本的公民道德。因此,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和道德教育。而广大研究生所面临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可能更为突出,由于其是基本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又是独立劳动的成年人,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对待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科研成果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也必然会遇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理顺家庭生活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急需解决的,如果处理不好,则无法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研究生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为了让其做好科学研究,必须对他们进行知识产权法律和学术道德教育,依据法律和道德处理好自主研发和科学借鉴、个人成果与单位成果、个人劳动与集体劳动等方面的关系,实现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在人事劳动、社会交往、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顺利解决就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使其尽早走出适应期而奔向幸福的人生。二是针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开展不同的人文和科学教育。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对他们开展素质教育必须避免内容重复,并有效弥补其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这需要根据研究生专业的不同而分科进行。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各个专业的详细划分使人产生了“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一般来说,文科类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相对不高,理工类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则相对欠缺。因而,可以考虑根据大的学科门类划分,对研究生分别开展不同的素质教育。比如,对文科类的研究生加强基本科学知识教育,使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大致状况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对理工类的研究生开展人文社科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同时,对非医药类的研究生开展卫生保健、医药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等。只有通过这种区别对待的素质教育,解决不同研究生各自面临的问题,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为研究生所接受和喜欢。
(二)教学方式:组建专门的教学团队,并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比较庞杂,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很多,那种单纯地由理论专业的教师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显然已经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关注师资队伍和授课方法两个问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考虑组建一支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专职人员及其职责。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政治理论,因而专职教师主要应当是从事理论研究的教研人员以及热衷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素质课程教研人员。这一部分教师作为教学团队的骨干成员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者,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并根据每年形势的变化来修订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不偏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偏离有关的文件精神和管理规定。⑵兼职人员及其职责。兼职人员应由人文和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除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外,还应经常性地参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以高深的学术功底和专业水平向广大研究生开展人文、科技或者卫生健康方面的普及工作,使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能够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到不同专业或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最新进展,感受到其他学科或者文化的魅力,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动力。⑶专兼职人员的关系。教学团队的所有人员采取分段上课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每一个教师都只负责讲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某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可以让研究生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采,时刻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保持新鲜感,期盼着更好的老师带来更精彩的学术大餐。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新闻舆论热点的变化,可以适时调整兼职教师,扩充或者压缩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教学任务,使整个师资队伍始终保持活力,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授课方法上,除了坚持传统的课堂讲授外,更应当注意采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在这方面,不少学者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如有学者提出,通过微博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微博的集聚或明星效应,组建各种类型的微博绿色社区;以学生政治辅导员为纽带组建微博班级;以红色社团为先导建设基于同一爱好的微博社团社区;开设理论微博课堂作为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教学方式的新探索。[13]有学者推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专题讲座教学法,认为“专题讲座教学法,可以克服目前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满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14]还有学者主张发挥专业课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一世的。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承担主要责任,对学生的引导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术上,而要贯穿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整个过程中。”[15]这些建议都切实可行,只要组织得当,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比之下,笔者认为,进行专题讲座和召开专题研讨会的方式,更有利于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专题讲座往往是由某一专业领域的名家主讲,内容非常灵活,时间和地点也可以适度调整,因而更有利于研究生学习。而专题研讨会可以把研究生列为主要发言人,由教师对其发言进行点评。发言者为了确保发言精彩,必然会查阅很多资料,这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研讨会通过不同观点的争锋来说明某一问题,既能培养研究生的表达和辩论能力,又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专题研讨会,本身都是学术性的活动,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取代了讲授者的独白和自上而下的宣传,因而更能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自然能够实现。
作者:魏胜强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郑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白清平,陈巧玲.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05):16-17.
[2]马香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4,(06):112.
[3]杨业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深化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研究,2010,(06):137.
[4]蔡晓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接受效果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1):77.
[5]严伟.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09,(08):104-107.
[6]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J].研究,2012,(09):131.
[7]谢晓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3,(09):101.
[8][14]唐检云,龚婷.以专题讲座增强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实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4,(19):42-43.
[9][15]苗云飞.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03):151-153.
[10]顾慕娴,邹再金.构建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长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2,(09):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