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07 09:21: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

篇1

引言

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表征,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更多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在方法上更多的是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大学生消费异化的这一社会现象和问题。本文将运用理论与大学生异化问题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大学生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组成,是个人劳动成果的价值表现形式,是主体为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资金并非来自于其个人劳动所得,他们大多数的消费花销是由家庭所给予的。这就造成了劳动与消费的相脱节,父母等监护人进行了劳动,并把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更多收入用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大学生没有经过劳动的过程,体会不出劳动的艰难,很难把握消费的合理度。这种脱节在过去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较低,所以矛盾并不凸显。现在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使得大学生消费异化的矛盾在社会中凸现出来。

(一)对教育时代性的探索

1.社会的急速发展对人才的渴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力水平还较低。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多的表现为粗放性经济,依靠原材料、对环境的破坏大、赚取代加工劳动费用、产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这就造成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人才的培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大学教育。所以,对大学生的培养就成为了我们的时代需要。这就使得人们对培养大学生有种狂热的追求,在这种狂热的外表下是对大学生个体关注的缺失。社会关注的是大学生的技术性发展。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的生活。关注的方式就是拿钱,让他们消费。而他们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反而很少去涉及。

2.传统观念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当今的中国社会依然有许多的封建观念的残留。其中的许多观念造就了人们对大学生教育的过分崇拜,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学习才能出人头地”。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这样的观念下使得人们无法对教育有清醒的认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这样的“唯教育”思想论会促使人们只关心教育的成绩和结果,而忽视了对受教育者全面人格的建立,这种观念会使得家庭的中心观念全部转移到教育上来,这种观念会滋生受教育者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其他社会生活应具有的能力的缺失,也是因为这种观念使得人们对教育产生盲目性的支持和补偿性的观念。这就促使家庭对大学生教育的资金大力投入,但投入的结果他们并没有做细致的考查。

(二)对大学生群体的探索

1.对大学生的独立性探究

在很多人看来,当代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中学生活是被学校、家长、老师所约束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去丰富个人的独立人格。这里我们应当看到几点,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性的状态和存在,而非“志于学”。“学”不仅仅指的是书本的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所以当他们进入大学的生活时,面对突然来临的独立,他们无所适存。面对各种各样的商品消费文化的耳濡目染,大学生并不能辨别什么样的消费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样的消费是被灌输的。在消费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大学生无意识的接受了这种价值观体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逐渐丧失,他们失去了选择商品和需要的理性,成为了消费异化的群体。

2.大学生的学习的探究

当今的中国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平民教育,这在教育的公平性上无疑是进步的,让更多的人接受大学教育这也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在这种教育使得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变得良莠不齐。又因为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这就使得对单个大学生而言大学生的教育投入必然的减少。这样的环境下上来的许多大学生,他们并没有形成大学生已具有的学习能力。而大学是一个学习完全自我独立的地方,学校不会再干涉大学生的学习。这就使得许多的大学生忘记了上大学的目的和任务,许多大学生整天无所事事,消费就成为了他们在大学中关注的热点。而他们在大学的证明自身存在方式也就是消费,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大学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他们这个群体的不理解。

(三)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

1.物的占有欲的膨胀

篇2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51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84- 02

大学生是对新鲜事物敏感且乐于尝试的群体,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递增和网络消费实力的凸显,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问题,对于网商们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特征,了解市场现状,开发市场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庆师范学院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发放与邮件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安庆师范学院学生网络消费比例,网络消费特征,并探讨了网络消费中存在的阻碍因素等问题。

1 问卷调查方案

1.1 问卷设计

《安庆师范学院龙山校区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问卷》共设置17个问题。划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1~4题了解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年级、生活水平等,便于分类比较。第二部分5~13题,主要了解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包括网购比例、消费水平、网购特征等内容;第三部分14~17题设置目的为挖掘阻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及促进消费的对策。

1.2 调查流程

首先,根据主要研究目的设计初始问卷,小范围前测后发现问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周末在食堂、教学楼等地向所有同学随机分发。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离校的大四同学发放、搜集问卷,保证调查范围全面,数据准确。本次调查实地发放问卷170份,网上发放30份,共收回178份,其中20份无效问卷。问卷收回后,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2 问卷结果分析

2.1 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网络消费实力

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消费实力首先表现在其群体数量持续增长上。《中国统计年鉴2011》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相比过去20年增长了将近10倍[1]。在158份有效问卷中,共141人有过实物网购经历,达89.2%,94人有过虚拟网购经历。

调查显示,安庆师范学院学生月基本生活费情况呈枣核型,月花费位于中间的“500~800元”的学生数占调查总人数的57.6%,“800~1 200”元的占25.3%。其他区间人数很少。如表1所示。

大学生还没有赚钱能力,生活费用大多来源于父母。与社会人员相比,群体平均收入不高,因此用于网络消费的费用也整体偏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年消费总量的数额仍相当可观。

2.2 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网络消费偏好

2.2.1 商品种类偏好

调查显示,服装箱包和书籍音像是大学生平时浏览、购买最多的商品。性别对商品偏好也有一定影响,男生大多喜爱浏览电子类产品,女生则偏爱服装箱包类。随着年级的增长,网购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

2.2.2 价格偏好

表2显示,大学生通常购买的商品价格在50到200元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有2方面:① 受收入限制,② 出于谨慎。价格过于低廉的商品质量难以保证,价格过高的商品如果因质量以外的问题,如与想象不符等主观理由退换,手续不便。因此,最受学生喜爱的价格区间使学生们愿意为尝试新事物付出代价。

2.3 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网络消费心理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大学生追求时尚个性是驱使其网络消费的主要动力,然而,调查发现,出于理性思考进行网购的同学占大多数。盲目消费现象随着网络消费的普及,已经得到改善。当然,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同学们也希望获得个性化服务。网络消费使得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这为学生们追求自我开辟了新途径[2]。

调查显示,品种多样、节省体力、价格便宜是大学生网购的主要原因。也有不少同学因为需要的商品在本区买不到或难以买到而选择网购。此外,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通过网络购买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物品会是很多学生的选择[3]。

3 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3.1 互联网使用环境不够便利

网络消费离不开互联网,更需要终端设备的支撑。安庆师范学院77.2%的同学使用个人电脑进行网络消费。但是,校园内目前唯有中国电信一个网络服务提供商,由于缺乏竞争对手,资费相对偏高,网速慢且很不稳定。而网络消费网站页面多以图片、视频为主,在网速低时难以显示,消磨了消费者浏览消费网站的耐心,对促进学生网络消费十分不利。

3.2 交易风险难以控制

调查显示,安庆师范学院学生使用最多的在线支付工具是支付宝和网上银行。尽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各银行的密切合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防范支付风险。但网络欺诈手段多变、隐蔽,电子欺骗、网络窃听、病毒入侵等均可能盗取消费者个人重要信息,干扰计算机正常运行[4]。网络消费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造就了很多“新兴”行业,职业差评师,专业刷信誉,一度触犯消费者忍耐底线。调查显示,62.4%的同学遭遇过实物与描述不符的购物经历,40.5%的同学认为信用评价体系不可信。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已然成为一种潮流,热爱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消费中表现出的强大购买力,高校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消费主力军,其消费领域开始从传统的书籍、衣物等商品,逐步向数码产品等高消费品发展。大学生由于正处在由学校向社会、由少年向中年过渡的特殊阶段,其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仍具有不稳定性,外部消费环境的深刻变化也会影响其行为导向的变化。本文拟从狭义的角度从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出发,简要探讨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策略。

1大学生网络消费主要问题

互联网交易渠道的快速打通打破了交易的时间及空间限制,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完善也使得互联网交易如鱼得水。“90后”大学生作为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庞大群体,易被网络购物的快捷、丰富直观所吸引,慢慢地对网络购物产生了依赖。网上购物的物品从生活用品到学习娱乐、旅游产品一网打尽,当前大学生对互联网消费已经存在盲目冲动消费、跟风攀比、过渡娱乐、消费超前等显著特点。

1.1盲目冲动消费

目前在校大学生拥有相对自由的消费环境,消费水平也相对提升,但自控力还很欠缺。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生活费没有明确的预算或计划,抱着不管结果会怎样总有解决的办法的心态只要手里有钱就随意花;另一方面,电商早已经盯上高校学生膨大的消费潜力及消费弱点,他们针对大学生采取了各种营销手段,营造一种低价促销的氛围加速大学生的消费频次,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所营造的疯狂降价促销氛围使得大学生对于促销产品的热衷演变为互联网消费的冲动性与刺激性。

1.2跟风攀比消费

跟风攀比消费是指消费者效仿和追求他人高水平消费的行为。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自尊心较强,往往不顾自己家庭的实际承担能力及自己的实际需要一味与他人攀比,比穿着,比时尚,从而达到在他人面前炫耀的目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殊不知,这样的跟风攀比习惯只会毁了自己,不利于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1.3过度娱乐消费

进入大学就像进入了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的类型相比高中时期繁杂许多,为了增进彼此的关系,老师、同学、朋友之间难免会有需要聚会娱乐的时候。本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无可厚非的,但有的大学生选择毫无节制地进行人情消费满足自我的虚荣心,导致消费项目增加,消费水平上升,消费金额超支。

1.4随意超前消费

现在的生活大多呈现出快节奏的一面,生活节奏越快,产品的更新速度也快。

随着经济发展节奏的加快导致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在日趋超前,在一些大学生中,超前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借贷”、“信用”、“透支”等新的消费情况普遍存在,各种大学生线上贷款APP和信用卡应用铺天盖地。由于大学生对于生活费缺乏合理的预算,生活上开支较为随意,关注时尚,容易发生毫无计划地利用信贷消费与囊中羞涩的矛盾,花明天的钱满足今天的欲望的现象。

2大学生消费行为主要成因

2.1家庭――直接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念

家庭是孩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起源的地方,也是影响孩子消费行为的直接单位,不同家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会更倾向于感性消费,而家庭条件稍差一些的大学生在消费中会更注重实际需要和消费能力。如果一个家庭注重对孩子的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便能更快地适应大学里面相对自由的消费环境,更能把握自己,在理财观念和能力上也会趋向于理智化。反之如果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消费任由为之,家长铺张浪费,支出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也会在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那么在大学时期他会在消费习惯的养成上出现理财意识和自我控制意识薄弱,盲目从众等问题。

2.2学校――后期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念的重要环境

大学校园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地方,如果一心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大学生其他各方面整合能力的培养,将会偏离其教育的宗旨。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消费教育意识上,目前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学校在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了解不够,相关课程尚未设置。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与人生观、价值观、自我发展观密切联系的消费教育专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

2.3社会――潜在塑造大学生的消费主义

当今社会西方世界流行的消费主义观念席卷中国社会,社会上形成一股消费新思潮,大学生作为新知识的首批接收者深受其影响,部分大学生大力推崇西方消费主义,并在社会交际中体现出忽视精神追求的不利价值取向,追逐功利、拜金主义与物质享受,盲目超前消费。

3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的主要对策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对于他们的消费主义理念的需要进行合理引导,让慢慢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在对待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问题上,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教育和消费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科学理性消费,以构建大学生健康的网络消费心理。解决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需要社会、高校、家长共同努力。

3.1学校重视网络消费教育

学校应从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来重视高校网络消费文化教育,开展合理的消费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勤工俭学、理财专家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网络消费具体实际情况的了解,并且主动利用激励措施敦促大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网络消费课外活动。

3.2加强社会引导

对大学生的消费,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及个性选择。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会影响踏入社会后的消费习惯和行为,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观念。良好的社会网络消费环境将会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社会媒体也应发挥其正能量的社会舆论作用,传播优秀、与时俱进的传统消费观念。此外,购物网站也要从网络世界的整体利益和自身的长远发展出发,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感,摈弃各种不良信息,净化网络消费环境,倡导网络文明,以消费者的信赖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

3.3明确家庭责任

家庭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文化建设有着无可代替的责任,家长也应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地给孩子传输合理健康的消费文化。同时,家长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节制地供给生活费,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理财意识,同时,大学生们也应该多学习消费和理财方面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自己的判断力。

基金项目: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课外开放实验项目(编号:KSP15335)。

参考文献

篇4

一、高校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总体水平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是必然的。在这个必然中,存在着大学生的理性和非理性消费。从大学生的生理年龄来说,当前大学生年龄普遍处在18至2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身体发育成熟,智力达到高峰期,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有自己喜好的风格。他们能够通过对比,对商家进行选择,并结合自身进行合理的消费,因此大学生已经成为理想消费的群体。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由于生活优越,动手能力不强,父母溺爱,心理年龄还不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定型和矫正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存在着非理想消费的因素。

为了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笔者在鞍山师范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6份,比例为91.2%,其中生源比例中,城市生源240份,农村生源215份,男生67份,女生389份,大一学生115份,大二学生113份,大三学生109份,大四学生119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有以下现象及问题。

(一)喜欢有个性的商品,重视商品的质量和品牌

当代大学生喜欢张扬个性,喜欢特立独行,因此选择的商品比较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当被问及购物会如何选择的问题时,67%的受访者认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够体现自己风格的;89%的学生都非常重视商品的质量,当被问及购买商品时,是否重视商品的品牌时,63%的学生会选择知名或者熟悉的品牌,因为有质量保证,当所购买的物品比较贵时,他们会选择一些盗版的但是质量相对不错的产品,或者购买打折的品牌产品[1]。

(二)网络消费日益增长

当前的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通过手机和电脑紧密联系起来。以上网为例,大学生上网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重大国际和国内热点问题,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获取的,朋友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都主要通过QQ和飞信来实行,因为网络便捷高效和足不出户的优点,使学生愿意通过网络购买商品,通过调查,70%的学生通过网络购买一般的商品。在手机费用上,因为在大一期间,学生普遍与高中同学和父母联系密切,大四期间因为找工作需要频繁地打接电话,因此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的手机费用比大二和大三的消费高[1]。

(三)非理性消费比例增大

当前影视作品中不少是描写西方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消费观的,讲究高档,有气派,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年轻气盛,容易产生炫耀性消费,购买一些不符合身份或者价格高昂的商品来表现自己,而忘记了大学里应该拼学习,讲奉献,提升能力,从而把我国勤劳简朴的生活习惯抛在脑后,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喜欢不停地换手机,比颜色,看重功能,讲究新潮,100%的学生拥有一部手机,在数码产品中,73%的学生拥有MP3,60%的学生拥有电脑,40%的学生有数码相机。50%的学生购买数码产品超出了自身的购买能力,30%的学生在从众的心理下购买这些产品[2]。

(四)休闲和享受性消费逐渐成为普遍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创造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从以前温饱型向现在的小康型生活过渡,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和穿暖这样简单的生活要求,而开始追求健康、美丽,讲究享受和休闲。通过调查发现,学生6%的费用用来购买护肤、护发、美白和洗浴品,20%用来购买小食品和改善伙食,12%用来购买服饰,学生寝室中日益增多的商品和各种各样的日用品,表现出了他们追求休闲和享乐性的消费观。

(五)教育和培训的费用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大幅增长

当今社会也是个知识的社会,谁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越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为此,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家长,在学生考证、过级、专升本和考研等的投入上都不遗余力,比如在考研方面,85%的学生在大三就开始购买考研材料,大四学生报名参加考研辅导,98%的学生为英语过级和考取计算机等级证投入过,正是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步入社会竞争力的教育和培训费用的大幅增长,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养和能力。

(六)消费两极化增强

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条件的差异,在校消费行为上,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存在着城二代和农村二代的差别,这方面表现是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学生的消费,在大学生中消费存在的两极化并不是说城市和农村的区别,而是富二代和穷二代之间的差别,通过调查,生活费用在500元左右的18%,1000元左右的为40%,1500元左右的为35%,2000元左右的占12%,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速,大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会逐渐缩小[3]。

(七)情感消费经常透支

大学里的交往比较社会化,学生之间避免不了要请客吃饭,要唱歌喝酒,要谈情说爱,并且现在大学里同窗四年是很难得的,所以这部分消费比重也非常大,很多学生因为一次请客会花掉几百元,将近一个月的伙食费用,要是谈恋爱,所花费的费用就更多,会产生吃饭费用、礼品费用、旅游费用等。

二、当代学生正确消费观构建的途径

对于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构建,一定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加大学校的教育引导,从而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发挥高校的德育引领作用的主体作用

高校德育是全员教育,主力军是学生工作者和德育教师。作为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新生报到后的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合理消费的引导,做好大学四年的人生规划和日常的消费规划,可以利用学生社团进行合理消费方面的宣传,例如可以举办辩论赛,讨论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问题,可以开展大学生文明交往的报告会,把大学生好朋友和男女朋友交往中的不合理消费问题作为一个话题展开论述,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合理消费意识;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关合理消费的演讲和班团会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网站、标语和广播等媒体开展大学生合理消费方面的宣讲,从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校园环境。作为高校的德育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人生理想、价值方面的讲授,还可以通过实践环节,例如在讲道德和人生价值时,可以邀请社会知名公益人士来学校做报告,在讲爱国主义的时候,可以请老英雄到校做战争年代人们是如何节俭和生活等方面的报告会,同时利用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爱心进社区、奉献进养老院和孤儿院等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

(二)发挥家庭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篇5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黄冈师范学院15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75名,女生75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立问卷调查表,对我院的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表150份,回收150份,有效问卷142份,其中男生67份,女生75份,有效率为94.700。运用SPSS16.。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从可以看出,支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这说明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目的非常明显,消费动机是健康、积极的,这与我国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是相适应的。但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在从事体育运动时必须掌握体育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时影响我院大学生积极的体育消费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娱乐休闲、审美、明星效应、从众与攀比等等。其中娱乐休闲占的比重最大,可见我院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是健康的,而且在审美的影响因素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但是也不乏有一些不好因素的影响,像从众与攀比就占了15.6%,所以对我院大学生体育消费必须正确地引导。

2.2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可用价值单位来表示。

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100元至20。元之间,男女平均占75.400,可见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层次。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生活费普遍来自家庭,消费能力受到影响,体育场馆数量偏少也限制了大学生的消费。但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能力正逐步提高。

2.3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

2.3.1参与类体育消费

主要是指为了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体育教育培训等所支付的各种费用。从表3看出此项消费女生要略高于男生,是由于女生比较乐于参加俱乐部的锻炼,以求达到健身、健美的效果。

2.3.2观赏类体育消费

主要指为了观赏运动竞赛、体育表演而购买门票的费用,统称观赏类体育消费。调查结果显示此项消费的比例不是很高,这主要还是跟学生的经济支付水平不高有关系。

2.3.3实物类体育消费

主要指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所消耗的实物产品,如运动服装、鞋袜、球拍、球等小型体育用品。表3显示,此项消费男女大学生占体育总消费的比例较大,男生占65.200,女大学生占58.700,男女生差异不大,说明男、女生都乐意花钱购买体育服装及体育用品进行体育锻炼与健康投资。

2.3.4精神类体育消费

主要是指大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或获取体育赛事、体育明星、名牌球队等背景材料或信息所购买的体育书刊、报纸、杂志及音像制品等消费。表3显示,此项消费男女生总体较高,男略高于女,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当代大学生偏重于运动实践的锻炼效果,在讲求实惠的同时,也注重对体育知识、体育信息的获取及知识面的拓宽。

2.4大学生体育消费方式

2.5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度与体育消费的关系体育消费水平与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关系十分密切。表5的调查结果表明,每周参加3-4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学生,体育消费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中男生占56.7,女生占50.2000说明体育锻炼已经必不可少,同时体育消费已成为体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6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2.6.1经济条件不允许

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家庭供给,消费承受力亦随着家庭的供给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大学生经济上首先满足基本的生活和学习的需求,然后才会去考虑和承受其他各方面的消费支出。由于各自地域经济对其体育消费能力的影响,大学生之间体育消费水平不均衡,因此经济支付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实现程度,从而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水平。从表6可以看出此项对我院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很大,这主要是跟大学生自身的经济来源有关。

2.6.2体育设施太少

体育设施对大学生提供的体育项目、服务价格、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等,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现在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学校场地数量有限,场馆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下降。从表6可以看出此项对我院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也很高,这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2.6.3学习任务重

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准备考研上,这样用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减少了。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进一步深化“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

篇6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有能力懂创新的大学毕业生。但是,当代大学生却为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苦恼。目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可以获得高职位,高薪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很多大学生包括985、211、2011工程类的在校大学生都在努力的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严峻的问题。 而当代大学毕业生对于社会需求而言,人才不是太多,反而是太少,大部分企业都为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而感到无奈。很明显,这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一、目前非985、211、2011工程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面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通过自己对沈阳市各个大学的大概了解,我们选取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和我校展开了调查和研究,前后收回了大部分问卷,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并根据收回的问卷做出了详细的数据总结分析,以此确定了沈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调研成果包括:对于非三类院校来说,对工作环境有要求的占28%,没有要求的占72%;不自信的占44%,有自信的占56%;有目标的占24%,没有目标的占76%。对于三类院校来说, 对工作环境有要求的占81.5%,没有要求的占18.5%;不自信的占70.4%,有自信的占29.6%;有目标的占77.8%,没有目标的占22.2%。

因此,对于非985、211、20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来说,制定好详细的规划和周密的计划是战胜三类院校学生的“秘密武器”。另外,数据还表明非三类院校的学生自信与不自信各占一半,而三类院校的学生有明显不自信的趋向。经过实地调研与分析,得出这是由于三类院校的高材生相对比较多,竞争比非三类院校激烈,所以难免会有点畏首畏尾,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非三类院校的学生虽然起点比较低,但都自信满满,希望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考研,给自己树立了信心。

二、非985、211、2011工程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分析

1、就业观偏差

就业观上的误区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不切实际、就业期望值理想化,错误的自身定位、突出自我,缺乏就业准备,消极等待等就业观上的偏差。很多大学毕业生一味蜂拥沿海、沪京津地区,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东部沿海的岗位往往让应聘者趋之若鹜,而西北地区有些条件优厚的工作却无人问津。一方面,东部惊呼人才过剩,大学生预期薪酬屡屡跌破底线,甚至有人主动提出零薪上岗;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急缺人才,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引不来金凤凰。[1]

2、心理因素

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焦虑心理、自卑、自负心理、盲从心理、依赖心理等等。我们通过实际调研,通过对沈阳市各大高校的90后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探索导致大学生缺乏自信的因素。因为90后大学生年龄较小,在大学期间,面对经历过高考的转折后的另一个新的转折期,正确的认识自我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大学生未来能够更好的就业的前提。只有首先很好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目前由于大部分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都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使现在的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认知的时候存在偏差,影响其对职业的选择和理解。

3、理想的缺失

对2010、2011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这些大学生中,具有社会理想的占14.28%,具有道德理想的占7.56%,具有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均占100%。对2010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具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的人数依然很少,分别占24.83%、8.48%;具有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的人数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占26.87%、5.78%。更值得关注的是,明确表示无理想、正在寻找理想、写不出或不愿写自己理想的学生占9.52%。将新世纪的大学生与上世纪大学生相比,其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呈现出明显的质的差异;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中具有社会理想的高达94.12%,高于2007~2011级大学生72.33个百分点;具有道德理想的高达83.75%,高于2007~2011级大学生75.28个百分点。【2】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理想的缺失。大学生都处在盲目期,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的经验,高不成,低不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必然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激情,缺乏上进心和责任心。

三、如何解决非985、211、2011工程类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来丰富自己,多看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面的书,这样可以比较容易的另谋它业。其次,要向高年级的学生询问就业情况,使自己先有所了解,明确以后的就业方向。再次,提高交际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尽量去找一家企业实习,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欠缺工作经验的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另外,除了自身的问题之外,各企业也应调整好自己的应聘体制,建立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只有两种方案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以上是对于研究题目“沈阳市非985、211、2011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形势调研分析”的总结,此次调研紧跟时代热点,反应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心理、理想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就业观、心理、理想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能充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情况,并为各大高校建立良好的参照平台以供各高校很好的解决大学生这些方面的问题。希望此次调研结果能为当代大学生敲响警钟,为各大企业挑选人才提供良好的依据。

篇7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物流公司服务的不断提升,网购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而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在网络应用上较为熟练,网购也成为他们的选择。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他们将是主宰未来网络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网购消费的重要群体,他们对未来网上购物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在校大学生的网购现状,分析大学生的网购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1.1 大学生网购的用户特征分析

对常州地区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在被调查的232名大学生中男生网购的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79.2% ,女生网购的人数占女生总人数的73.4% 。男生对电脑的掌握程度要比女生好,并且由于恋爱、游戏等因素网购支出颇多;而女生喜欢逛购物网站,在网购上的花费也不少。并且,高年级学生网购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大一的学生。大一的学生刚进入大学,对网购还不够熟悉,而其他年级的大学生已有相对丰富的网购经验。

1.2 大学生网购参与度和消费状况分析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接受并尝试这种消费方式。在对传统购物和网购的看法上,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特别倾向,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网购视情况而定,说明网购只是大学生日常消费的辅助手段。

根据调查,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一般在600~1200元之间。这样的经济现状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购买能力。51.4%的大学生平均每月的网购花费占到每月生活费的10%~40%,很少有大学生每月网购花费超过生活费的70%。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虽然网购,但在网购上花费的钱比较适中。

1.3 大学生网购消费选择偏好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网购时选购的商品类型的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的网购消费偏好。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倾向于在网上购买服装类、礼品和书籍影音类产品。电子产品、化妆品等高档消费品由于真假难辨,大学生在购买时比较谨慎。可见,大学生的网购商品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

大学生网购时的网站选择也体现了他们的消费偏好。大学生网购时主要选择知名网站,价格、商品质量、交易安全性均是其参考因素。在各大网站购物时,大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倾向,淘宝上一般是购买服装鞋帽类,当当网上主要是选购图书等学习资料,京东上主要侧重于3C类产品。

2 影响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的因素

2.1 外部因素

2.1.1 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是影响消费者需求和购买行为的最基本因素。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但由于网络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对网络存在信任问题。另外,大学生所处的校园是个小社会,其消费行为难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周围的大学生频繁的网购会促使许多没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尝试着接受这种新的购物方式。

2.1.2 品牌和口碑

在网购模式下,品牌和口碑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很明显。消费者根据品牌和口碑可以减少购买时的搜索成本和认知努力,降低购买风险。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大学生在网购时有明显的品牌意识,并且他们在购买时注重口碑。

2.1.3 价格

价格是刺激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是网上商品的价格较实物店有所降低,物美价廉是大学生考虑购买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价格越低,大学生的购买概率越高。

2.2 个人因素

2.2.1 个性心理

大学生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在各方面都比较追求个性。大学生冲动、好奇心强,追求流行文化。网上商品丰富可供挑选,可以减少“撞衫”等现象,并且在创意品这方面实体店比较缺乏,因此大学生出于个性追求会选择网购。

2.2.2 生活水平

家庭富裕的大学生的生活水平较高,那么他们可用于网购的支配金额就会相对提高。如果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比较高,他们会更多地购买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其他产品或服务。大多数大学生由于经济原因在选择商品时注重物美价廉。

3 大学生网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网购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商品质量问题和卖家诚信问题、支付方式的安全问题、不理性消费问题。据此,针对大学生、高校、网络运营商和政府提出建议如下:(1)对大学生来说,在网购时不仅要熟悉相应的过程,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若收货不满意,应通过与店主协商和法律维权等方式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水平理性消费。(2)各大高校在日常教育中应加强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传播,同时可以将网上代购和个体网店变得规范化和集中化,即建立校园网购平台。这不仅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对高校的实训建设也有推动作用。(3)现阶段的网络交易平台存在许多漏洞,导致网购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网站经营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不断完善网购平台,并进行具体的市场细分,开拓大学生这片市场,制定差异化销售模式,最大程度调动大学生的消费积极性。(4)目前,虽然政府一直在推进网络交易的发展,但是政府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并不明显,网站仍然充当着执行者和监督者的双重角色。政府应完善网络立法,规范网络交易行为,营造良好、公平的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海懿.从大学生网购中分析高校学生的消费特征与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1(6).

[2] 吕静,吕会宁.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西安:陕西农业科学,2007.

[3] 郑秀福.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2.

[4] 肖风桢.大学生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篇8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大量出现,物流行业不断完善发展,网络购物安全性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消费。根据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中在校学生的比例高达28%。其中大学生因每月有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费,消费有一定的自主性,成为了网络消费的重要群体之一。大学生受到西方超前消费观等因素影响,从倡导节约的消费观逐步发展为提前消费的消费观。2009年起,以招商银行为首的多家商业银行纷纷暂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大学生信用消费市场瞬间遭遇冷流。大学生所支配的生活费无法满足所需要的消费,很多民间小额借贷公司及平台趁势介入。作为电商巨头的京东向大学生开展了“京东白条”服务,支付宝也推出了“蚂蚁花呗”信用消费贷款服务。《2015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1%的在校大学生倾向于使用网络分期购物。

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借贷,网络借贷不需要繁琐的手续资料,操作流程简单快捷,使得其快速发展。但在这同时,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自我规划意识浅薄以及对自身的还款能力了解不到位,让他们面临高手续费风险以及无法还款风险。还有一些不良商家与信贷公司联手,向学生推出高利息的业务和商品。甚至有一些网贷平台在利益驱动下,为大学生提供放贷业务,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形成诱导。网络借贷实质上是一种金融投资,缺乏可靠的信用凭证,同时在没有严格资产与信用审核的情况下,其中包含的风险不可小觑。

一、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为研究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的影响因素,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大学生网贷消费的数据来源。遗憾的是,现有研究未能提供过多公开可利用的数据。为解决该问题实现本文研究目的。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设计一份具有充分效信度的问卷是本文研究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已有网贷研究现状的回顾设计了初稿,然后在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预调研,最终形成了《大学生网贷消费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网贷的了解情况及使用情况设计了23道题目;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对影响网贷消费风险的各因素强弱程度的看法,选取了六个风险因素,按照强弱程度分别赋予1-5分。

2.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江苏省各地区部分大学生。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35份,剔除部分答题不完整的问卷,有效问卷回收共计182分,有效回收率为77%。样本具体描述情况见表1。

根据此次调查问卷统计,本次调查受访者主要集中在大四学生,女性受访者较多于男性受访者。从表中可以看出,使用网络借贷的大学生比例占到受访者的一般。由此看来,网贷已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关于大学生网贷消费现状的特点:

(1)大多数学生生活费固定且有限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较强的生活工作能力,有超过80%的学生生活费来源于父母。有少数学生通过校外兼职打工与获得奖助学金来增加自己的生活费。学生的生活费固定而有限。大多数学生可支配的生活费在1500元以下,导致部分同学的生活费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后无法满足额外的消费需求。这样的情况下,这部分同学可能会选择贷款消费。

(2)生活消费与电子消费成为大学生网贷消费的主要用途

从图1可以看出,服装鞋包、化妆品等生活消费类的商品在大学生网贷消费用途中占比最大。其次是电子产品。珠宝等高档消费品以及教育学习消费品仅占小部分。生活类消费品是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商品,是学生在日常必要支出外花费最大的一个部分。快速更新迭代的数码产品也是大学生追求的商品。大学生对科技新品的兴趣加上或多或少的攀比心理,进一步加快了网络借贷的发展。一些分期购平台与电商合作推出电子设备分期购买活动,推动着大学生消费。

(3)学生自身偿债能力不足,发生逾期还款情况

在使用网贷的学生中,仅有18.07%的同学觉得还款无压力,其余很大一部分同学多多少少会感受到还款的压力。有34.94%的同学发生过逾期还款的情况。大学生拖欠还款现象较为严重。

总体而言,目前使用网络借贷的大学生除了在贷款前缺少慎重的考虑外,还比较缺乏信用意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逾期未还款的严重性。发生欠款后,有些同学对欠款得过且过,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由于自身缺乏偿债能力,会选择向父母寻求帮助。这种不理性的贷款行为让逾期情况不能得到本质上的改变。

二、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

大学生注重享乐,比较容易获得借款会让大学生的消费欲提高,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还会在同学之间形成相互攀比的不良心理,这对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有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在诸多的风险问题中,大学生网贷消费中逾期无法偿还欠款的风险是最突出的问题。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各个风险赋分1-5分,五个风险的评分都在3分以上,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都认为网贷消费存在较大的风险。其中无法及时还款的风险得分最高,成为了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中最值得重视的风险。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下面将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大学生网贷消费逾期风险各因素的强弱程度。

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因素实证研究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网贷消费面临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生借款逾期还款问题。选取了贷款金额、消费用途、月贷款频率、个人月生活费、选择网贷的利率高低、个人还款信用意识这六个与逾期问题相关的变量,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1.问卷结构效度检验

在对问卷调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考量本次问卷调查所收集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如何,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KMO与 Barlett检验结果来看,KMO的统计量为0.617,一般认为,KMO值小于0.5时,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值大于或等于0.6时则表明该问卷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本研究问卷的效信度是令人满意的。同时Bartlett检验中的sig值为0

2.提取主要因子

本次研究使用SPSS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因子提取的方法为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nents)。在表3中,前两个因子的累积解释的总方差之和达到62.631%,已经可以较好的解释网贷消费逾期的风险因素。同时按照碎石图上因子的排列来看,前两个个因子的特征值都接近1且差异较大,从第三个开始,特征值差异很小。因此,可以删去剩余四个相关程度较低的指标。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两个因子。作为研究影响网贷风险的主要因子。

3.因子命名

因子命名是对公共因子进行理论解释的过程,一般根据因子旋转前后的成分矩阵图将得分靠前的因子与得分靠后的因子进行区分,探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赋予相关的因子概念。

表4为因子旋转前和进行了方差最大因子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图,通过对旋转后的因子进一步分析,给出因子命名结果。从前面三个步骤中确定选取了两个因子,分别为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第一因子在贷款金额、个人月生活费和月贷款频率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贷款数量因子。第二因子在个人还款信用意识、消费用途以及选择网贷的利率高低上载荷较大,命名为贷款主观因子。

4.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因子回归分析

表5为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即为回归得出的因子得分函数,由系数矩阵将2个公因子表示为6个指标的线性形式。因子得分函数为:

这两个因子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网贷消费中最突出的逾期无法还款的风险问题,但是单独使用某一公因子并不能对该风险问题的认识做出综合评价,所以,可以按上面表3解释总方差表中的两个公因子对应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出综合统计量为: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一系列描述统计分析后,我们看一看出大学生网贷消费中风险问题最为突出的在无法及时偿还欠款上。根据已有研究选取六个影响因子,利用因子分析对大学生网贷消费的逾期风险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从综合统计量方式可以看出,第一因子的系数大于第二因子系数,这说明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贷款金额、月贷款频率以及个人月生活费这三个因素是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用途、个人还款意识还有选择的网贷种类与之相比还是其次的。可见,贷款金额与贷款频率是最直接影响逾期风险的因素。往往使用次数越多,申请金额越大,所需要偿还的欠款也越高。而个人月生活费直接反应个人的偿债能力,学生的偿债能力越高,能够偿还的欠款就越高,这样可能发生的逾期欠款就会相对减少。根据因子得分函数,大学生如果进行网贷消费,最首要的,就是考虑自身的情况使用网络借贷,这样才能降低网贷消费中的风险。

四、大学生网贷消费风险的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大学生面临的风险问题,可以从学生自身、学校及政府政策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从而降低大学生网贷消费的风险。

1.学生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影响大学生网贷消费逾期欠款风险主要在学生贷款金额、贷款频率和个人偿债能力方面。首先要对自身的偿债能力和消费能力有深刻的认识,在能保证还款的基础上进行提前消费,控制自己每次贷款金额以及使用贷款的次数。同时需要学生深刻意识到个人信用的重要性,产生贷款欠款要及时处理,以免生成不良信用记录。学习有关的理财知识,增强风险观念。在进行网贷消费前谨慎选择网贷平台同时对自己所要选择的网贷平台进行详细的了解,防止有些非法借贷平台骗取自己的有效信息。

2.学校加强管制,进行风险意识教育

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不仅知识对经济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财知识教育,同时也应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供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同时应该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和风险意识,借助一些媒介,实施反p骗教育和学生诚信教育。

3.政府规范市场,完善相应监管制度

政府应该推进自律监管体系,同时可以颁布条例完善监管制度。网络借贷没有完全纳入政府的监管范畴,其独特性使得它的监管模式与传统银行大相径庭。由于其发展还处于起步加速阶段,还未成立较多的相关法令和条例。首先应该倡导平台自律监管,然后政府进一步建立行业性规范和专门的法律法规,加速健全社会征信系统。出台市场准入政策,严格控制高利率高手续费的借贷平台交易。最后,政府也应该像学校一样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适当合理的提前消费。

五、结束语

网络借贷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学生提前消费需求的同时还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对于探讨大学生网贷消费的风险以及控制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利用网贷进行消费并成功偿还欠款可以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实质性的贡献。但进行网贷消费也会出现欠下巨款无法偿还的情况进而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进行网络借贷消费应该趋利避害,针对风险实施相应的管理对策,规避风险,正确利用网贷进行消费,最终实现社会社会、网贷平台和学生之间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毛能.新生代大学生微消费贷款研究[D].浙江大学,2016.

[2]季振华.大学生P2P网络借贷风险研究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

[3]张瑜.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业务模式及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经济视角(上),2013(12).

[4]王永峰.大学生分期市场成长与问题浅析[J].科技经济月刊,2016,01:132.

[5]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4):32-35.

[6]黄震.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经济导刊,2012(11):61-62.

篇9

在实践方面,大学生非理性消费作为一个关乎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问题,对它正确全面地认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本文运用一系列量化指标对这一问题的各个方面作了充分的描述,这对于解决问题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 研究方向的动态及本文创新点:

当前,对于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文章并不多,撰文者多将视角放在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原因分析和消费引导方面,借助心理学方面知识进行分析的占多数。但这些研究的共性问题是对于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调查材料的收集和量化分析显著的缺乏。这使得建立问题本身情况之上的一系列解决方案显得苍白无力。

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的这种状况,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有关消费形态和消费具体行为的资料,并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对我校的非理性消费作描述,以期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点补充。

三、 主要研究内容及提纲:

一、 引论

二、 文献回顾

三、 研究方法

四、 大学生为理性消费

(一)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消费状态描述

(二)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具体行为描述

五、结论

四、 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问卷调查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刘佳刚、刘乐山. 非理性消费行为模型建构及启示.经济消费.XX(4)

[2]傅晓华.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及其道德防范.云梦学刊.XX(6)

[3] 徐磊.当代大学生消费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北京社会科学 XX(2)

六、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1.选题 XX年09月05日——XX年09月13日

2.开题报告 XX年09月14日——XX年09月27日

3.收集资料及实施研究 XX年09月28日——XX年10月27日

4.完成初稿 XX年10月28日——XX年11月17日

篇10

[2]史薇.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结构与媒介使用――以首都高校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6,(5).

[3]黄健柏,黄飞.我国网络消费研究述评――对364篇大学生网络消费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新宇,何亮坤.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问题及破局之策――以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5,(6).

[5]继光.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研究――以南通大学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0).

[6]谢S.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水平观察[J].北方经济,2013,(8).

[7]黄冬兰.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道德观的构建[J].龙岩学院学报,2012,(6).

[8]徐洪升.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商业时代,2009,(32).

[9]胡立源.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探析[J].硅谷,2008,(10).

[10]王东.浅析我国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8,(11).

[11]陈晓.浅析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正负效应[J].图书馆学研究,2007,(2).

[12]刘志杰.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J].天中学刊,2004,(2).

[13]蔡怀舜.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4]林豪慧.高校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探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2,(5) .

篇11

一、引言

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进入全球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大学生不仅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利用网络进行消费也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国内外频繁发生的网络欺诈事件,加上众多的钓鱼网站等,都为网络消费的安全性敲响了警钟,网络消费的非安全支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有关于网络消费安全支付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如下四个角度展开:其一,研究当前我国网络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康贻建(2010)[1],李茂春(2010)[2];针对存在问题,李庭春(2009)[3],龚冬梅(2010)[4]等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其次,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结构和特点,如杨立峰,吴婷(2009)[5]。再次,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心理,如宋晓欣(2010)[6],杜经纬(2010)[7]。最后,研究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网络支付存在的问题,如刘纪峰(2010)[8];此外,雷怀平等(2010)[9]学者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范。总之,现有研究文献为网络消费安全支付问题提出了众多宝贵意见。由于大学生的支付能力有限,加上各种外界影响因素,大学生更需要关注网络消费安全支付。那么,大学生网络消费非安全支付受到怎样的因素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

(一)网络消费规模

从整体来看,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社会经济形式,本土化的各种网络购物商务模式已由最初的模仿引进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商务形式,主导了国内网购市场,并成为国际网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长忠,2011)[10]。根据CNNIC于2011年7月19日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另据2011年11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包含除网络零售之外的企业级B2B贸易)将突破18万亿元人民币”。可见,中国的网络消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规模也呈快速上涨之势。据CNNIC的互联网调查显示,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有超过1/4的大学生青睐网上购物,网购规模达到430万人。

(二)网络消费类型

消费经济学指出,消费水平是考察一种消费行为的重要指标[1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不断增加。据2011年9月出炉的《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生人均月支出980元,这也为大学生更多的选择网络消费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具体来看,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娱乐消费以及人际交往消费等四大方面。加上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涉及到的网络消费类型将会更多。

(三)网络消费的网站选择

当前,大学生网络消费经常光顾的网站比较多,如淘宝网、当当网、卓越网、易趣网、凡客等等。据调查显示,通过淘宝网购物的大学生占35%,其次是当当网(占30%),再次是卓越网(占25%)。大学生选择淘宝网、当当网和卓越网是由于网上的商品种类比较齐全,价格更为低廉(宋朝阳,2009)[12]。可见,大学生网络消费所涉及的网站相对比较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网络消费安全支付。

(四)网络消费的支付方式

据2011年7月CNNIC的《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数从2010年年底的1.37亿增至2011年中的1.53亿,增长11.7%。大学生网络消费支付方式主要采用线下支付和网上支付两种方式。其中,线下支付比较传统,包括货到付款以及通过邮局、银行汇款;网上支付即在线支付,买方在互联网上直接完成款项支付,这种支付方式又包括银行卡在线转账支付、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支付和移动支付等[13]。其中,通过第三方支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网络消费支付的安全。

总之,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通过网络消费能够带来效用的同时,在支付方面也面临着众多非安全因素的影响。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非安全支付的影响因素

(一)法律监管层面

篇12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年上升,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慢慢变成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研究和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对于培养大学生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引导其理智消费,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

山东省内几所在校的大学生

三、研究方法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买书、考证、培训班)、休闲娱乐消费(看电影、看杂志、旅游)和关系消费(人际关系的处理、恋爱)这四个方面的消费。对此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大学生消费心理问卷,对山东几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2份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达96%。本次调查中,共有男生75人,女生111人,男女比例为1:1.5,家庭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为62人,乡镇的为124人,城乡比例为1:2,大一大二(低年级)和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各占一半,比例为1:1。

四、研究现状

(1)基本生活消费

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基本生活消费,其中最主要的是伙食。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大学生的生活费需求也不一样,本次调查显示:每月生活费在400元以下的占39%,400元至700元之间的占48%,只有13%的大学生消费在700元以上,而且男生的花费比女生要多,高年级要比低年级的多,由此可见,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可以分为高中低三档,大部分大学生消费处在低中档,而且在动态上成逐年增长趋势。

(2)学习消费

大学生的学习消费包括了学费、书杂费、考证费等。大学生的学费因学校所处地域、类别、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发达城市比边缘的城市学费要高,热门专业比冷门专业学费要高,对于书杂费,不同的大学生选择的也各不相同,在本次调查中——“关于书籍消费问题的问答”中,有28%的同学选择娱乐杂志,学习类、励志类及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书各占26%,只有10%左右的人选择文学书籍。

(3)休闲娱乐消费

主要是指为丰富大学生活,扩展自己视野,娱乐放松而花费的数额,在大学生活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例如旅游、看杂志、看电影、打球等。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节假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旅游,表明旅游是大学生比较热衷的一项活动,旅游同时也被大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健康消费行为。此次调查显示:如果你有充足的钱,你会选择做什么?有70%的大学生首选旅游。而在日常生活中,女生倾向于看杂志、看电影和逛街等,而男生更倾向于上网,请客吃饭、打球。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相当可观,一般而言,每月的生活费的六分之一贡献在娱乐上。

(4)关系消费

这一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获取社会认同、群体归属和情感交往的需要而进行的消费。关系消费主要源于同学朋友之间的消费和恋爱消费,而与老师之间的消费并不多。本次调查中问到你是否会定期出去聚餐或请同学吃饭?结果显示98%的同学存在这种行为,55%的同学在这方面每月消费数额在50元以下,27%的同学消费在50到100元之间,只有16%的人超过100元,可见同学之间的花费并不占很大的比例,在关系消费中,花费最大的要数恋爱消费。

五、大学生正确、健康、科学消费的对策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消费特点,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他们在消费中出现的问题,除了自身的原因外,与社会的消费风气和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作为一独特和新奇的消费群体,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各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

主观方面:大学生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个性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抵制不良消费。大学生要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合理有计划地进行消费。现在大学生仍然要以学业为重,应学会对超前消费说“不”。学会勤俭节约,懂得艰苦朴素,克服攀比,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大学生对钱财的理性认识和运用。

客观方面:从家庭考虑,家庭消费观念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无形的反映出来,本次调查显示:有56%的家长对孩子每月的消费有限定,44%的家长对孩子的花费没有限定,其实,对孩子每月的花费有一定的限定是必要的。作为家长,要做的不仅仅局限于正常消费观念的引导,坚持正面教育、科学引导,给予孩子一定的消费支配权和劳动任务,促进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六、结论

总之,大学生健康正确消费观的建立是一个相当漫长和严峻的问题,我们应当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来重视,把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作为一项系统来抓,举全民之力,为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培养创造条件,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和消费价值观,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