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09:21: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保险公司县域发展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国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城市与农村的不平衡尤为突出。要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建立统筹城乡的金融体系,就需要弥补农村金融这块短板。本文结合黔南州实际,探讨在内陆不发达地区涉农信贷发展的有关问题。
一、涉农信贷发展面临的困境
1.从农业生产层面
(1)农业经营风险高,农业信贷风险大
农业生产的经营风险高,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差,导致农业信贷不敢轻易介入,农业信贷面临自然和市场风险导致的信贷损失机会很大。
(2)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承贷能力弱
我州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未能形成,龙头企业与经营农户的关系不紧密,专业化合作社运转低效。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实力有限,抗风险能力不足,在银行的信用评估中,很难获得高的评级,导致获得的授信额度小。
(3)农业收益率低,农业承担高利率能力弱
农业是技术进步比较缓慢的行业,农业的收益率比较低。但从国外比较成功的农业信贷的实施经验看,只有高利率,才能弥补农业信贷的高成本,才能维持从事农业信贷的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4)农民信用意识淡薄,涉农贷款不良率高
农业的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的商业意识不强。因此,导致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不能按时归还本息,不良贷款多,导致涉农银行不能大胆的发放贷款。
2.从农业服务体制层面
(1)农业要素流动性差,有效抵押物不足
要获得银行信贷就必须能提供有效的担保和抵押物,在目前我国的法律框架下,土地不能转让,不能成为农民的有效资产。农村房屋交易困难,流动性差,不能成为有效抵押物,这就限制了农业信贷的发放。
(2)农业担保缺失,农业信贷风险可控度差
有效抵押物不足,就需要农业担保的介入,来转移和承接银行的信贷风险,调动银行发放信贷的积极性。目前,我州没有专业的农业担保公司,农业担保主要限于农产品的加工环节,且农户也无法提供有效的反担保措施。
(3)农业保险薄弱,农业信贷风险转嫁能力差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保险机制。没有农业保险的介入,农业的风险保障能力差,农业信贷就无法有效的转移风险,也极大的限制了农业信贷的发展。
3.从金融机构制度层面
(1)合作金融机构成空白,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农村金融体系中合作金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现阶段,我国由农民自身组织参与的合作金融机构尚处于空白,我州合作金融机构欠缺,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2)农业信贷成本高,涉农银行积极性不高
对于单笔小额的涉农贷款,商业银行从事同样的贷前调查、贷中管理、贷款回收等工作,导致农业信贷成本高昂。因此,涉农银行在盈利的压力下,对于从事涉农信贷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涉农信贷发展思路1.农业产业化是基础
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实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的企业,才能承接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银行才能更好的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从而愿意加大涉农信贷的投放。
2.合作金融是关键
目前,我州的涉农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因多种因素,开展涉农金融业务困难重重。如果农民能够组建合作金融组织,将本地储蓄资金留在本地,农业资金短缺的状况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3.农业担保保险体系是保障
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的一环,它的重要作用不仅仅在于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和保障能力,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与涉农信贷进行合作,提高涉农信贷的风险控制能力。
4.抵押物创新是突破
一方面,目前我州仅有林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等少数抵押方式,抵押方式较为单一;另一方面,这些资源交易不易,也很难成为有效抵押物。因此,如何把这些资源转化成信贷的有效抵押物,是涉农信贷突破的关键。
三、加快涉农信贷发展的建议
一是扶持龙头企业成为信贷的主体。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种养殖大户,形成种养殖、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的农业产业链,提升我州农业的竞争力。
二是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农业市场。通过探索新的交易模式,真正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林权以及农村住房纳入其中,为这些产品能够充当有效抵押物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组建专业化的农业担保公司。农业担保是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的一环,农业担保的缺失,是涉农信贷不能做大的一个制约性环节,应该尽快组建我州专业化的农业担保公司,为涉农信贷的发展解决担保不足的问题。
四是积极参与筹建农业保险公司。目前,必须由政府组建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贵州省政府从全局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组建农业保险公司,我州要积极参与,寻求省农业保险公司对我州发展的支持,尽快在我州开展业务。
五是培育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引导,选择发展前景好、监管有力、具有高素质的管理者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的引导和培育,条件成熟时组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农民自己的“银行”。
参考文献:
[1]李强,简洁,梁锐锋. 基于信贷配给视角对金融支持涉农经济发展的思考[J]. 西南金融,2012,01:35-37.
[2]农业银行产险业务服务”三农”课题组,鲁蔚. 有效服务“三农”信贷业务 助推县域农行经营转型――加快农行产险业务发展的思考[J]. 农村金融研究,2008,02:72-77.
近年来,广西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各种大型金融机构扩展了涉农金融业务,同时成立一些新型农村金融结构。现有金融体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的资金需要,但是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广西农村金融现状,以探讨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覆盖全面、治理灵活、种类多样、服务高效的金融服务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广西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随着田东县等14个县(市、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明显提高了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三农”的能力。2011年,涉农新增贷款占全自治区新增贷款的40%,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达18%左右,高于全自治区贷款增速5个百分点。广西采取引导和支持涉农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创新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等方式,着力构建起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初步规范和创新了农户评级授信、涉农担保信用制度及担保资产评估、管理、处置的操作流程。同时在政府配套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及商业保险,目前主要以甘蔗、香蕉、芒果、森林以及能繁母猪、奶牛和养鸡为标的开展农业保险试点。
二、广西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广西初步形成了分工、合作又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广西农业发展资金筹措困难的问题仍然较为普遍,农业贷款及农业投资比例及农村金融发展创新不足、资金外流的“虹吸现象”仍然阻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
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普遍存在问题。政策性银行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灵活性,难以发挥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以满足农产品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对金融创新的要求。近些年,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为防范金融风险及追逐利益,大面积抛弃了运营成本高、盈利较差的农村市场。一方面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对部分县域存款达不到经营要求的分支机构进行了整合与撤销,营业网点数量逐年下降,以至于平均113个行政村才拥有一个网点。另一方面信贷收缩,信贷投入正在退出农村。2008年邮政储蓄银行开办农村小额无抵押贷款业务,但贷款额度较小,同时存在转移农村资金的问题。相对而言,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金融主力军作用,但其经营管理、资金实力,服务及业务品种等方面尚不能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同时农村信用社改革中过于强调商业化,无法实现服务三农的宗旨。从2008年开始广西先后在田东县等14个县(市、区)进行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但是由于在成立的初期,总体数量仍然有限,服务地域范围较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其金融服务的能力有限。
(二)农村存贷比例偏低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为广西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负债业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2年~2010年,同期涉农金融机构存款由22.37%上升到37.3%,而同期广西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存款市场占有率由77.71%下降到57.7%,贷款市场占有率则由75.28%下降到50.3%。由此可见资金实力的增长,并没有带动农村信贷投放的增加,存贷比例偏低等农村资金运用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在流动性过剩、农村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商业性金融在农村市场定位上强调负债业务发展,其机构网点基本把农村存款资金转移到收益率较高,资本充足的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村资金“虹吸现象”突出,对农村金融供给形成一个很大的缺口。
(三)农村金融创新不足,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第一,没有规范和完善适合“三农”特点的信贷管理机制。过于繁琐的农业信贷申请程序不符合农村经济“点多、面广、小额、流动”的资金需求特点。第二,农村信贷资金投放范围较窄,大部分仍局限于经济发展
较好的地区或者一些龙头企业,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小规模资金需求;第三,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不足。目前以提供存、贷、汇业务为主的广西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期限、额度、品种等基本与目前广西农业周期性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第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农村企业、个人融资模式及融资工具急需开发与推广。第五,信贷、证券、保险的联动机制不完善,各个金融业务只是在业务范围内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
三、广西农村金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相对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滞后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不完善的金融配套政策等问题很难承载信贷资金的投入。
(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信贷资金承载力不强
广西农村经济发展中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性问题,各地农业也存在资源禀赋、发展现状等不和谐因素。广西农业人均耕地水平低于全国,而且发展相对分散,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再者中央惠农政策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无法弥补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受农村经济薄弱的制约,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运作成本高、客户信用风险大等诸多问题,无法使资金有效地配置,从而制约农村资金回流以及农村金融发展。
(二)财政投入比例相对偏低,对商业金融的吸引力不足
广西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在投资理念以及农业对地方财税贡献度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长期以来地方财政对农村的直接投入偏低、投入方向不对,扶持力度不够。而且国家对广西农业投资补助资金到位缓慢,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低,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完善。与此同时广西财政对农村金融在税收、贴息等方面缺乏补偿机制,在政策上没有解决农村金融供给高成本、低收益的问题。
(三)农村担保机制不完善,金融发展受抵押担保瓶颈制约
一是农村资源担保的法律支持缺位,农村物权流转法规不健全,农村土地、沿海滩涂以及农作物收益权等资源的担保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农村信用手段缺失,使农民的资金需求无法转化为现实金融需求;二是农业贷款担保机构缺位,使银行信贷供给与农户、涉农企业间缺乏对接枢纽;三是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由于农业投资风险大,因此农业保险业务单一,且服务领域窄,服务网点缺乏。但由于缺乏配套政策支持,农贷风险补偿机制及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在广西尚处于起步阶段。
四、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路径探讨
针对广西农村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金融体系
广西政府应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组成一个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体系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银行应运用货币政策如放宽利率管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应主导为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且通过信贷活动,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使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村资源配置。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完善其内部管理体制,对其提供优惠政策,为其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农村信用社能够更好地解决“三农”发展的资金供给问题。同时广西政府应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配合协作,引导和推动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如近些年成立的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另外,广西政府应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配合信贷制度为“三农”发展提供多方位的风险保障。
(二)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广西政府应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建立灵活高效,服务多样化、特色化的农村金融经营格局。一方面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农村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例如扶贫贴息贷款、农户小额信贷、农业科技贷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同时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完善担保流程,丰富贷款抵质押形式,探索实行农村集体用地、林地、宅基地以及多种动产抵押、质押形式。另一方面加快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加大中间业务拓展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表外业务发展,有效增加农村社会信用总量,在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同时,实现自身盈利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加大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力
为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广西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完善农村财政投入机制,强化信贷政策的指导和引导作用,积极运用发放支农再贷款、减少存款准备金等手段,提升农村金融主体支农的实力。同时建立财政贴息、政策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制度,以补偿商业信贷成本高的不足,吸引信贷资金回流农村。在政府主导下,完善农村担保体系:政府可以出资建立农业信用担保机构,也可以进行财政扶持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业担保业务。充分发挥农村经济主体间信息公开、监督便利的优势,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及行业协会担保或组织会员互保的方式提高融资担保能力。同时广西应加强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主要负责农业险种的创新,风险的掌控,向商业保险公司及信贷机构提供保险或再保险等,利用财政杠杆作用,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公司介入农业生产等高风险领域。
(四)加快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信贷资金回流农村,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根本途径。一是发挥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巩固农村金融运行的制度基础。二是改进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管制方式,建立一个安全、公平、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引导金融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针对不同金融机构服务对象的特点,适当放宽注册资金和资产规模的大小,逐步放松业务及贷款利率限制。同时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四是建立农村金融突发性支付风险处置机制,完善保险制度,通过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合理分摊信贷机构产生的存款与财产损失。五是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政府加快出台征信资料开放的法律,积极倡导宣传诚信意识,完善信贷信息共享机制,大力培植“信用村”、“信用互助组”等信用主体,加强信贷政策与社会信用建设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黄良波.西农村金融供给问题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08第1期.
[2]李梦茹.谈广西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成效及发展思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第12期.
[3]刘明显.于广西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6年12月.
[4]姜霞.西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探究[j].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014-02
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
1.1农村与农业的先天不足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深化
我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执行严格的城乡分割制度,奉行“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的发展思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农村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目前,许多地区农业生产仍停留在传统小农经济状态,市场化程度低,无法形成规模化优势。而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不是孤立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发展程度。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使农村经济落后于城镇,资金实力有限;由于农业的投资回报率低,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农村与农业的先天不足制约了农村金融的深化,而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又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1.2 农业保险缺位,农业生产易受灾害影响
农业是一个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高风险性基础产业,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威胁着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必须通过设置风险分散机制来降低农业风险,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仍然非常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农业保险,遭受灾害的损失得不到保险赔偿,灾后复产非常困难。
目前我国农业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即民政部门主管的灾害救济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由于承保面小、保障程度低,赔付条件苛刻,使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十分有限,远不能满足农村和广大农民为应付自然灾害对保险的需求,农业保险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很不平衡。
1.3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
现行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在执行中没有真正符合合作制的精神要义。按照农村信用社章程,一是入股自愿、退股自由这个合作制最基本的原则,变成了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效益好的信用社,不愿增加股金,担心既得利益受到影响;而那些亏损的信用社入股却得不到分红,也就难以吸纳新股。二是社员是信用社产权的主要所有者,但实际上,有些社员的入股并非自愿,只是为了取得贷款权,而不是为了得到股东的权益。
1.4民间金融有待规范
非正规民间金融组织是指在央行或银监会监管之外从事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行为的农村金融机构,即民间金融,目前在我国各地活跃的民间金融活动主要有地下钱庄、亲友之间的个人借贷行为、个人和企业团体间的直接借款行为、高利贷、各种合会等。农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借款往往比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数额更多,利率一般也比官方利率更高。根据国务院1998年7月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的亲友借款之外,其他非正规民间金融组织或活动均属于非法。
这种不被法律认可的非正规民间金融形式在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它们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地区民间金融所占的市场份额甚至远远地大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对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民间融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趋利性,其资金流向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不相符。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难以落实,而且缺乏法律约束很难对其进行金融监管,潜在的金融风险较大。
1.5 农民、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困难
贷款困难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农村金融市场高度垄断,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设置呈收缩的态势,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而农户、农业企业以及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对贷款的需求却非常旺盛,因此贷款困难。二是农村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体制尚未建立,金融机构支农缺乏利益驱动,银行在办理涉农贷款时要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因此缺乏支农贷款的积极性。
2 金融支持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充分发挥各类银行机构的支农作用
(1)深化合作金融改革,发挥合作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真正成为产权明晰、资本充足、治理完善,内控严密、财务良好、服务高效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首先,要进一步理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处理好省级联社与基层信用社的关系,尊重企业法人的自。理顺各级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尊重和充分发挥基层法人社的经营管理自的原则,加快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第二,加快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在原有股权范围的基础上,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广泛吸引自然人、企业法人和经济组织入股农村信用社,建立有效内部制约机制和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第三,切实转换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以打造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从以企业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以产品为导向转向以客户为导向,确立人本观念,效益观念,引入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第四,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对农村信用社股金管理的有关要求,清理不合规股金,规范股金转让,做到科学、规范管理股金。
(2)增强商业银行服务和支持“三农”的积极性。
各商业银行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加快创新,改善服务,在商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增强服务和支持“三农”的积极性。应逐步恢复和增加在县域的金融服务网点,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农户”的金融创新方式,利用龙头企业掌握农户信息、控制农户资金流的优势,由龙头企业成立专业担保公司,为其关系密切的农户向银行提供担保,解决农业企业和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通过加大对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城市企业和工商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他们发展壮大,间接带动农业和农村民营企业、乡镇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应在农村积极开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发适合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产品,逐步将目前在城市地区开发、开办的新金融产品尽快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改进信贷管理机制,加大对县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2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1)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农业保险模式。
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东部
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程度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有的地区甚至还处在贫困状态。因此,在现阶段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对象以及抗风险能力的不同,采取政策和市场两种手段开展农业保险,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政策性和市场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在东部发达地区应以商业性保险为主,在中西部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应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对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实力较强的农村经济组织应以商业性保险为主,对普通农户应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对贫困地区的农户应完全实行政策性保险。
(z)对重要涉农领域实行财政统保。
对于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具有基础性或根本性的重要领域,比如粮食种植、生猪生产等,应实行统保,保费由省市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全额支付。关于保费的分担比例,各地可以有所不同。东部发达地区的财政实力较强,可以由县、市级财政适当多分担;而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则可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适当分担更多比例。
(3)建立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西方国家农业保险的共同特征是利用行政手段建立多层次的再保险体系,而这正是制约我国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应探索利用再保险体系支持农业保险发展,以财政补贴支持农业保险部分费用和经营亏损。农业再保险体系的建立,对农业保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支持推动作用。在现阶段,农业再保险可以由中国再保险公司兼营、鼓励外资再保险公司经营,也可待条件成熟时在各省市推行组建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专门经营,政府根据农业再保险公司的类型和业务规模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2.3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农户、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困难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可供抵押的资产,或者找不到合适的信用担保者。因此,要解决支农信贷困难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金融机构支农放款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具有先天的弱质性等原因,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无法依靠市场力量完成,也不能通过农民自发地组织而实现,必须由政府主导。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地领导、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积极为兴办农村和农业担保机构创造条件。第一,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应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基础,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第二,规范政府行为,防止行政干预,为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按照《担保法》、《公司法》,规范政府作为出资人(股东)的行为,确保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开展担保业务。
1.地域优势。****市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全境面积2****71平方公里,下辖南关、宽城、二道、朝阳、绿园、双阳6个城区及农安、德惠、九台、榆树4个县(市)。****市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新建的现代化龙嘉国际机场已投入使用。优越的地域条件,使****市经济和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在全省其它城市中居于中心地位。
2.人口优势。20****年末,****市户籍人口72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15万人,同比增长0.64%,人均可支配收入8900元,同比增长12.6%;乡镇人口409万人,同比增长0.94%,人均纯收人3906元,同比增长14.5%。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使****市经济和财产保险市场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优势。
3.产业优势。****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具有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生物药、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五大基地。著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和一汽大众座落在****,20****年,汽车产业产值占****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汽车产业的崛起,为****市经济和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4.文化优势。20****年,****市共有普通全日制和各类成人高等院校37所,招收学生12.8万人,年底在校生34.2万人。****有独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97个,专业技术人员45.2万人。****电影制片厂是我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新建的“长影世纪城”被称为“中国的第一个世界级电影娱乐园”。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市经济和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依托。
(二)****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年,****市国内生产总值153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同比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742.9亿元,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625亿元,同比增长13.0%。人均生产总值21285元,同比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60亿元,同比增长18.0%,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712.7亿元,同比增长13.9%。进出口总额53.2亿美元,同比增长2.4%。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市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给振兴****市经济提供了历史机遇。****市政府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具体目标是:20****年,调整改造初见成效,老工业基地突出矛盾得到缓解;到2007年,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将取得显著成果;到2010年,将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8000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00亿元左右。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左右,农村人均纯收入6000元左右,初步实现将****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未来15年内,为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国家将在投资项目、资金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给吉林省以倾斜,而受益最大的将是****市。****市财产保险市场理应发挥做大做强的领头羊作用。
(四)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为****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蕴涵了巨大潜力
20****年末,****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0.4亿元,同比增长9.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791.5亿元,同比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3亿元,同比增长13.0%;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93.8万平方米;新增私人小汽车3.6万辆。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增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
二、****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状况特点
(一)市场主体逐步多元化
****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初期,主体单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处于完全的垄断状态。1985年后,中国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增多,****市财产保险市场的主体也有所增加。截止20****年,有人保产险、平保产险、太保产险和天安产险4家;20****年,安华农业保险公司挂牌营业;20****年,大地产险设立分支机构。至此,****市财产保险市场主体已达6家,初步形成了多家并存、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市财产保险市场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保费收入持续增长。1980年保费收入315万元,1990年保费收入6673万元,2000年保费收入36574万元,20****年保费收入58072万元,保持了逐年增长的发展势头(见表1)。
(三)保险功能日益凸显
随着****市财产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大,保险的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功能日益凸显。承保金额20****年比2000年增长175.27%;赔款支出20****年比2000年增长58.78%;5年平均赔付率60.47%。特别是一些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及时给予经济补偿,在灾后恢复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见表2)。
三、****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偏高
****市财产保险市场虽然几年来经营主体有所增加,但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仍然偏少。尤其同经济发达城市的差距更大,外资公司没有进驻,仍是中资公司一统天下,市场集中度偏高。从****市财产保险市场份额分布看,人保产险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较为明显(见表3)。
(二)经济水平欠发达
在吉林省区域内,****市作为省会城市,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比省内其他城市快,****市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应当快于其他8个地市级城市。但是,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从20****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平均排位看,****市居第13位,略领先于东北的哈尔滨、西部的西安,与东南的厦门、东北的沈阳接近,同排位居前的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企改制不到位、改革开放步子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经济的发展。****市经济欠发达,****市财产保险市场也欠发达。
(三)保险覆盖面不广
20****年,****市财产保险密度为68.20元,保险深度为0.36%,与东北的沈阳、哈尔滨;西部的成都;中部的南京、济南;东南的广州相比,除保险密度一项指标略高于哈尔滨外,其余均低于这6个副省级城市。这说明****市财产保险市场的覆盖面不广,还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业务发展不均衡
20****年,****市财产保险市场保费总额58072万元,比20****年增长19.33%,但业务发展不均衡。从各险种发展速度看,货运、机动车险增幅较大,家财、企财、责任保险等业务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家财险达30.74%。从各险种占比看,20****年,机动车辆险占62.33%,居市场主导地位;企财险占16.09%,居市场骨干地位;其它险种占比很小,家财险仅占1.98%。业务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反映了市场供给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的保险需求,另一方面说明各家财产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不合理,亟待调整(见表4)。
(五)保险产品创新不够
1.产品缺乏个性。各家财产险公司推出的产品数量不少,但多为传统性产品,设计单一,真正满足市场需求、适合客户购买、贴近群众生活的产品并不多。
2.费率缺乏灵活性。保险总公司设计产品多从全国的普遍性考虑,统一的费率很难适应各地千差万别的特殊情况,执行难度较大。
3.条款缺乏通俗性。保险条款专业性强,有些术语群众读不懂,理解不准,容易产生误解,导致索赔纠纷。
4.开发权缺乏地方性。省、市级公司开发地方性产品权限有限,不利于抢占市场。
(六)公众满意度较低
20****年,****市对15个服务行业进行了民主测评,社会各界反映保险行业的主要问题是:保险理赔时承诺不践诺、理赔时间长、办事程序繁琐、服务态度差、服务行为不规范、查勘定损欠科学、人员业务技能较低等。虽然这次测评涵盖的是产寿险多家主体,但不能否认,****市各家财产险公司在服务上仍存在诸多令公众不满意的现象。
(七)保险人才馈乏
1.国有公司人才断档。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后,国有保险公司人员以部队转业和社会调入为主,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保险专业人员很少。机构体制改革前,受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公司进入以能否收保费为原则,使许多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被拒之门外,出现人才断档。几年来,公司通过业余、函授、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员工素质,但金融、保险、财会、计算机等专业的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很少。
2.新设公司人才短缺。新设立的保险公司白手起家,急需各类人才。从人才市场招聘大学生,某些专业人才需求可以满足,但这些人缺乏保险从业经验,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据初步测算,目前保险公司要培养一名业务骨干,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为解决燃眉之急,新公司只好用高薪、高职、高待遇等承诺从老公司挖人,尤其有多年保险经历的人才更为抢手。
四、****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保险公司的发展对策
1.做大规模。在业务发展思路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增长幅度,防止大起大落。在业务领域拓展上,围绕为****社会经济服务这个中心,突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和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物质、文化消费需求,扩大业务的辐射面。在业务发展布局上,在巩固挖潜城区业务的同时,抓住****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县域工业体系的契机,以相对滞后的县域保险为侧重,探索服务“三农”,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提供配套保险服务的新途径。在展业渠道建设上,开拓高效率、低成本并有利于控制经营风险的多种销售模式。加强产险营销团队建设,扩大个人业务;在充分发挥经纪公司等专业中介机构作用的同时,大力开展银行、邮政等行业系统业务,内外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销售渠道创新。在保险宣传上,要立足公众,加强对外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增强群众的风险保障意识,树立保险消费观念,激活潜在的保险需求。
2.做强盈利。在经营指导思想上,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克服重规模、轻效益的倾向,又要防止重效益、轻规模的倾向,要追求有效益的规模和有规模的效益。在业务结构上,合理调整车险与非车险业务比例,在发展效益型车险业务的同时,加大企财、家财、责任、货运等非车险业务发展力度。在成本核算上,坚持全面预算管理,认真执行成本、费用、薪酬预算指标,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对盈利险种给予财务支持,允许超标准手续费列支,依法纳税;在风险管控上,严格执行承保权限管理,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认真执行核保质量考核标准,做好商业分保,加强应收保费管控,严格理赔质量管理,落实防灾防损工作。
3.做精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授权经营,自觉遵守《财产保险市场行业自律公约》,依法合规经营,做到不违法,合大规,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强化数据基础管理,确保业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和数据系统间的无缝连接。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冲破计划经济思想束缚。在用工上,面向市场,招聘各类专业人才;破除身份界限,业绩突出的非在编骨干可聘为在编员工;实行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制,打开用工出口。在用人上,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在系统内打破公司、部门界限,不拘一格选人才。在分配上,完善以业绩管理为基础的分配机制,按岗定酬,按绩付酬,体现以业绩论英雄、效率优先、向一线倾斜原则。
4.做优服务。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作为保险工作的出发点,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帮客户之所需,为客户排忧解难,用真诚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在产品开发上,细分市场,改造传统险种,开发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导向性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潜在保险需求。在销售渠道上,着力发展行业和个人营销业务。探索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电子保单,开办网上投保、核保和远程理赔等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在服务作风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保险诚信文化,增强员工的诚信意识,开展员工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教育,践行服务承诺,杜绝误导销售,靠晶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对策
1.规范保险中介市场。实施机构、经纪公司、公估机构管理规定,鼓励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创新经营模式,发挥专业优势,形成规模。推广中介发票,严格从业人员资格认定,规范经营行为,惩处保险欺诈。
2.建立信用保证金制度。根据中介公司业务量大小,规定其缴纳相应的信用保证金,当出现失信行为时,以信用保证金承担责任,用经济手段制约中介人履行诚信原则。
3.实行失信惩戒制度。对那些不守信用,欺诈客户,哄抬手续费,扰乱市场秩序的人,不仅在经济上予以处罚,还应从声誉上予以制裁。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人员,不得再从事保险业,确保信用体系的有效性。
(三)保险监管机构的发展对策
1.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吉林省保险业“十一五”规划。其中,对****市财产保险业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步骤和发展措施进行统筹规划,解决政策性问题。
2.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完善保险市场准人机制,鼓励中资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进外资保险公司,扩大保险市场开放程度。
3.加强偿付能力监管。逐步建立符合我国保险业实际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制定监管会计准则,统一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计提标准和计提方式,保证保险公司足额提取风险责任准备金。
4.强化市场行为管控。监督经营主体和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对市场反映强烈和投诉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检查,重点查处弄虚作假、欺诈误导和违规经营行为,营造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
5.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明确保险公司信息披露范围,规范信息披露程序,建立中介机构和人“黑名单”档案,提高市场透明度。制定机动车辆、家庭财产等主要险种的《投保提示》,通过投保前向投保人提示收益和风险,规范从业人员的展业行为,提示投保人应履行的义务,共同构建保险信用体系。
6.完善产品审批制度。简化保险产品审批备案管理手续,鼓励保险公司建立贴近市场、效率高、反应快的产品开发机制。探索建立由政府扶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高风险行业雇主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积极推行保险条款的标准化和通俗化,条款更简明易懂,便于客户理解和购买。
(四)保险行业协会的发展对策
县是农业大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我县立足县情,调整完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工业化核心战略和招商引资主战略,主动融入合肥经济圈,对接“长三角”,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招商引资、旅游发展、民生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上下思想观念不断解放,发展意识日益增强,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经济社会取得了明显进步。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2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到位境内资金1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8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2554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9元,全年新增贷款8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3.6:38.7:
37.7。在全省2008年度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中综合发展指数位列第37位。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呈现出,工业经济强势增长,新扩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支柱行业,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23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优质农产品比重上升,农业产业化有序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业方兴未艾。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9亿元,财政收入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到位境内资金8.29亿元,新增贷款7.74亿元,后发优势进一步凸现。
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成长壮大。全县现有金融机构(网点)94个,从业人员871人,其中国有股份商业银行4家,国有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合作银行、邮政储蓄各1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担保机构18家、保险公司6家。截止8月底,全县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97.7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6.61亿元。累计担保金额为10.7亿元,在保余额8.3亿元。县惠民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5.7亿元。金融对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的保障作用日益明显,金融的平衡运行助推了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金融改革促进金融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监管力度加大,金融秩序保持稳定,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全县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已达到126.5亿元,实现盈利1.7亿元。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优质小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措施的促进下,国有银行开发小企业信贷业务积极性明显提高,努力创新适合县域小企业信贷产品,以提升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力。县工商银行推出发票融资业务,以发票所对应的应收账款为第一还款来源,能够使抵押品不足、担保能力弱的小企业快速获得贷款,累计为志诚机电、中天塑业等企业发放贷款1100多万元。县建设银行2006年以来相继开发了符合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信贷品种,如速贷通、成长之路、助业贷款,较好的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贷款的稳步增长,上半年企业贷款余额12287万元,较年初新增4757万元,增幅达63.17%。县农业银行推出的“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多户联保”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户提供融资服务。帅旺食品有限公司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食品研发和生产销售,公司资产1.6亿元,占地面积130亩,现有职工1200余人。今年签订土地流转承包协议承包耕地20950亩种植水稻,县农行以“公司+农户”形式投放贷款958万元。县中国银行选择了即可增加信贷规模,风险相对较低的票据贴现做为资产业务的主要品种,上年办理贴现8200万元,累计为11家中小企业的提供融资服务。县农村合作银行对县经济开发区和杭埠工业园区的小企业集中区实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方式,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贷款、承兑、授信多种金融产品来满足小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扩大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农行结合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加大对优质农产品产供销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今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5613万元,较年初新增4705万元,增幅43.13%。县农业发展银行对省产业化龙头企业友勇米业淀粉糖桨生产项目发放项目贷款3400万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资金保障。
3、支持消费经济发展,促使消费需求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点。截止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74亿元,比年初新增2.09亿元,同比多增0.73亿元。稳定的购房需求是个人消费贷款平稳增长的主要因素。建行是个人消费贷款发放的主力军,余额3.43亿元,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加大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农发行、徽行上半年向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公司、县城镇建设投资公司贷款11200万元,用于城区改造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5、支持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着力改善民生。各家金融机构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改善金融服务,认真履行承担的社会责任。县农合行承担全县22万户涉农补助资金打卡发放工作,为此在农村各个支行设立专门窗口配备专人服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176户373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229笔160万元。
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县域金融机构为促进本地县域经济发展做了积极贡献,赢得了自身的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金融机构缺乏经营自。目前国有银行将授信审批权限集中到市级、省级行,基层行基本没有授信品种。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因审批时间延长而流失一些优质客户,造成基层人员缺乏创新与开拓的主动性,制约了县域信贷投入,从而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失衡,存款持续强劲增长,贷款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资金外流现象严重。从近两年来金融运行情况看,新增存款转化为本地贷款的总量虽有所增长,但与县域经济增长对资金巨大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8月底各行存贷比为:徽行为82%、农合行79%、四大商业银行平均为24%(其中最低为4.8%,最高为70%)。县内存贷比例过低,本地经济建设资金缺口紧张。
2、县域经济结构与国家产业政策不协调。国家要求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环保、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审批项目。县域经济主要由资源加工类中小企业构成,大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能耗高、环保意识也较为淡薄,达不到国家环保标准,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3、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动力不足。受银行体制、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基层银行的创新动力较弱,对上级行经营管理更多的是被动执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开拓适合县域经济实际的金融产品意识不够。面对“三农”和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无论在投放贷款总量上,还是在金融产品上,都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企业普遍反映,现有银行贷款大多是流动资金贷款,缺少对技术改造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支持,仅有农发行投放一笔针对企业基建设备贷款业务。
4、抵押担保条件设置苛刻。目前绝大多贷款需要抵押担保,中小企业用以作为贷款担保的抵押物主要是房产地产以及通用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除县农合行可用机械设备抵押外,各家银行对抵押物要求是房产地产,抵押折扣率仅在40%~70%之间,限制了企业贷款的额度。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费率普遍较高,并须提供反担保,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通过担保公司融资也有局限,单笔担保按规定不得突破担保公司实收资本的10%,各商业银行也规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时需将10~20%的保证金存入贷款银行,也制约了担保贷款的规模。
5、地方性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当前县域金融机构仍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大企业大项目是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对中小企业强调风险控制较多,贷款准入门槛高,信贷操作过于审慎。新兴商业银行的触角还未延伸到县级,地方性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农村合作银行和徽行支行,是县域经济信贷支持力度较大的两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其存款占全县总存款42.7%,贷款占全县总贷款的70.2%,两家银行存贷比都达到或超过80%以上,均超出银监部门规定的上限。
6、信贷增长极不平衡。从信贷投放结构看,截止8月底的短期贷款中,工业类贷款8.2亿元,仅占17.5%;商业及其他类贷款6.4亿元,占14%;农业贷款20.8亿元,占45%。从行际分布看,四大商业银行8.88亿元,仅占贷款总额19%;地方商业银行28.5亿元,占61%。
7、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目前县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票据融资等只占其融资比例的很少部分。截止8月末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余额0.17亿元,比年初下降0.38亿元,占融资总额0.3%。县域中小企业大部分投资规模、资产总额等达不到直接融资条件,融资渠道单一。
8、信息不对称影响银企合作成效。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它与资金的使用者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带来了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县域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多数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知识,内控制度不健全,家族式管理模式较普遍。另外,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一般、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反映失真等多方原因,在银行信用评级系统中评级不高,达不到银行的信用等级要求。另一方面银行体系现有人员中大多为金融和会计方面人才,对企业产业的发展眼界不宽把握不准,也造成银行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
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
1、适度转授权限,增强基层行经营活力。统一的信贷管理模式和标准并不适应银行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合理界定经营资源配置权和分支机构职责,赋予基层行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层行应有的资金管理权、业务创新权,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使信贷改革创新更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创新适合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应根据欠发达县域经济结构以及民营企业的特点,开发新产品,形成特色化服务、多样化服务。按照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等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市场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提供具有独创性的特色金融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对需求个性化、差异化的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基层分支机构的盈利能力和服务当地的经济活力。
3、加快建立和规范地方性融资组织。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设立由民间资本投资参股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性金融服务组织,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改变企业融资难状况。
4、积极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是融通银行资金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县域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现阶段尤其要发挥担保资源的合力,共同出资或参股建立规模大、担保能力强的大型担保公司;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互助担保基金和互担保机构;积极支持个体工商户、农民实行联户联保。建立区域性的担保体系,提升担保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担保需求。银行应与担保机构建立长期的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做好互通信用信息和资源共享,共同分担经营风险,共同管好信贷资金,通过合作提高各自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政府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严密的政策法规制度,对担保机构进行有限的风险补偿和资金注入,对政策性担保业务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5、鼓励多种融资方式共同发展。一是积极谋求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二是吸收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通过产权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吸收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五、实现县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工作举措
1、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增加信贷投放总量。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金融工作的服务,及时解决金融机构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配合金融监管部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安全,谋划推动地方金融业改革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强化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牢牢把握自身发展和支持地方经济的契合点,在积极贯彻央行货币政策的同时,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就是壮大自我的意识,积极向上争取资源,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支持,努力争取贷款规模,增加信贷投放总量。
2、建立经济信息共享机制,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加强县域经济和金融信息的双向交流,相互通报经济、金融情况。一方面向辖内金融机构提供经济信息,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另一方面向县有关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协调化解贷款难、难贷款问题的症结,搭建银政企互惠合作平台,为金融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服务。推进银企合作共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和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举办的银企对接活动,初步构筑起了银政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惠双赢、共谋发展的新型银地、银企关系,政银企之间的长效协调机制日趋完善,银企合作工作成绩显著。县徽商银行等商业银行也自办了类似活动。要进一步推进银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强化市场意识,主动地去了解企业,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对企业推荐的项目,金融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其成长性和上级行授信的可能性。有关职能部门,要继续做好牵线搭桥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疏通金融部门与经济主体的连接渠道,建立完善的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在银企之间搭建起一种互信互利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银企双方坦诚沟通,精诚合作,互惠双赢,共谋发展。
去年以来,全县金融系统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金融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年,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26亿元,比年初增加6.59亿元,增长12.7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64亿元,比年初增加11.74亿元,增长26.15%,特别是以承兑汇票、保函、跟单信用证、承诺等为主体的表外业务取得了新突破,全县银行表外业务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14.6%。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县共有保险公司12家,完成保费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财险保费收入0.56亿元,同比增长36%,寿险保费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32.6%。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凤凰制药、三阳纺织、华津植物蛋白三家公司进入上市资源后备库,凤凰制药公司被推荐为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期货市场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棉花为主的农产品和以石油为主的化工原料期货投资,为期货投资企业带来了效益。二是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小额贷款公司建设进展顺利,金坤小额贷款公司和恒信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办理各种贷款业务1599笔,发放贷款6.98亿元。融资性担保公司建设不断加强,我县共有融资性担保公司4家,共计注册资本2.1亿元,累计担保贷款10.1亿元。政府融资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与天津渤海融资租赁公司洽谈融资租赁事宜进展顺利;采用BT模式,与天津海富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陈北水库和荣乌高速与国道220连接线工程,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单靠财政投入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政府融资平台达到8家,累计融资5.28亿元。三是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政银企合作效果突出,组织召开了全县政银企洽谈会,签约金额53.9亿元,资金到位率74.8%。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12.99亿元,比年初增加2.13亿元,增长19.61%;不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将有限的信贷资源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三农”、中小企业等,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及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险业务全面推进,围绕全县经济发展、企业改革和居民需求,优化险种结构、拓宽保险服务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金融环境进一步改善。各级对金融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地方金融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县金融办成立后,在加强组织协调、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构建金融体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整顿金融秩序,集中检查了8家公司和互助会,取缔从事营利活动互助协会5家,勒令相关企业进行停业整顿。县人行、银监办、保险协会认真履行职责,在加强监管、当好参谋、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巨大的发展压力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全县金融系统的同志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对金融工作,县委、县政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金融系统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县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加快追赶,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这也为各金融部门发挥优势,更好的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各金融部门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千方百计服务地方发展,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双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要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破解资金难题,就必须把金融工作抓紧抓好。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形势,抢抓机遇,有效应对,加快发展。当前,我县金融工作主要面临两大挑战和两大机遇。
两大挑战:
一是在政策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今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提出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今年以来,国家已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突破了十几年来的最高值,达到了20%,冻结了大量现金。1—2月份,全国人民币贷款新增1.58万亿元,同比少增4827亿元。年初央行预期今年广义货币增长量为16%,低于年17%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今年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预计今年全国信贷规模为7.5万亿元,少于去年7.95万亿元的信贷总量。因此,与前两年相比,贷款规模会适度缩小,增速将有所回落。加之国家相继出台的清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缩“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实行差异化房贷、表外业务转入表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预示信贷投放将逐步向常态回归,信贷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必将给我县争取更多的信贷投放形成较大压力。
二是在金融业自身发展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我县银行机构较少、总体实力不强、规模较小、体系不够完善、融资渠道较少、人才短缺、银行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保险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覆盖范围还不够广。受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部分“两高一剩”行业、房地产行业、出口行业和高负债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资金链断裂风险有所凸显,民间高息借贷和非法集资行为仍部分存在,金融安全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两大机遇:
一是面临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建设的重大机遇。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省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相继成为国家战略,东营成为全省唯一全部纳入两大国家战略的城市。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全市实施黄蓝两大战略暨对外开放动员大会上,张书记、姜市长深入分析了实施黄蓝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对做好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我们抢抓机遇、用好机遇指明了方向。县作为黄蓝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市在财政税收、投融资、土地和海域利用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今年省财政将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蓝色经济区内7个市共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总共2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加快省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省长助理、省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主任陈光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时明确表示,省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将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我县倾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对我县发展寄予厚望,将“突破县”战略列入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给我县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我县金融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面临县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把握一个基调,瞄准一个目标,突出两大重点,实现六个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大干苦干‘十二五’,各项指标翻一番,再造一个新县;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在黄河三角洲19个县(市、区)中争名次、往前赶”的目标任务,绘就了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3月23日,我县举行了春季重点项目(工程)集中开工仪式,对荣乌高速与国道220连接线、陈北水库、无内胎钢制车轮、六和祖代种鸭繁育基地及产业项目等总投资61.5亿元的21个项目进行了集中开工,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随着黄大铁路、德大铁路、东济高速、环渤海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宫家干渠闸前泵站和县水厂的投入使用,利华益集团丁辛醇、诚航新能源车辆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符合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或投产运营,使我县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重大项目的开工,其优惠的扶持政策和可靠的经济效益,都极大地吸引了各银行机构的目光,使县成为了银行投资的重要地区。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96.4亿元,今年的目标是增长30%,达到125.3亿元,对资金需求的进一步加大也为全县金融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纵观今年的经济金融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全县金融系统要切实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机遇,优化服务,乘势而上,推动全县金融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巩固发展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促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全县金融工作新局面
今年全县金融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二五六”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县委“把握一个基调、瞄准一个目标、突出两大重点、实现六个突破”的工作思路,以76项重点工程、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为总抓手,以搭建现代金融体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为目标,着力推进金融产业化,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金融发展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扩大信贷投放规模,确保信贷总量稳步增长。扩大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我县而言,经济总量小、经济实力弱的基本县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各方面加快发展的需求和愿望非常迫切。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要扩大信贷投放总量。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投入主渠道作用,科学把握国家货币政策,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深入搞好调查研究,了解资金需求状况,指导帮助贷款单位完善相关手续,积极跑上去争取信贷规模,千方百计增加信贷投放。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要发挥好“信贷补充器”的作用,各担保公司也要不断扩大担保能力,共同推动信贷总量的增长。二要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供给。今年,县委、县政府谋划了76项重点工程、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并筛选出了十大工程、十件实事、十大项目重点调度,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交通、城建、民生等各个领域,是今年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各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投放上予以优先考虑、重点扶持,保证重点项目信贷需求。三要加强政银企对接。年初,我们先后组织市建行与陈庄镇企业、市中行与开发区企业举办了政银企座谈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建行计划在1—2年内,重点扶持陈庄镇企业,投放资金达10亿元以上;市中行承诺在去年支持县企业总体授信金额21.88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我县企业的信贷支持。3月21日,我们又成功举办年全县政银企洽谈会,签约项目89个,签约金额62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促进了企业发展。近期,县里将组织农村信用社与盐窝镇畜牧养殖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举办一次座谈会,研究具体措施办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后,县里将继续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根据产业、区域布局,以各种形式组织政银企座谈会,加强银企双方的业务对接。四要抓好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建设。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建设已被列入我县76项重点工程、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今年的重点就是抓好与东营市民生银行搭建小微企业“政银通”信贷业务融资平台、与东营市建设银行搭建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融资平台工作,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完善金融体系。一要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县金融办和银监办要继续推进各类性质的银行引进工作,主动做好相关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引进证券、期货、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鼓励引导证券期货类机构和保险公司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二要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建设。鼓励担保公司扩大业务领域,丰富担保品种,重点扶持津源担保公司做大做强,积极争取汇美、普惠、融金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尽快获得省金融办批准确认,做好鑫昊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申报组建工作,争取今年新增融资性担保公司1—2家。三要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向省、市银监局沟通汇报,争取将我县纳入今年村镇银行设立规划;加大与县外商业银行联系力度,积极与成都农商行、广州商行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进行接触洽谈,争取其中一家发起行入股村镇银行,力争村镇银行建设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要支持各银行机构结合自身实力和专业特色,合理设置农村网点,逐步扩大“三农”客户的服务覆盖面。四要加强地方性金融协会建设。县金融办要切实负起责任,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成立地方性金融协会,加强经验交流和行业管理。同时,县金融办要对全县金融机构和将来可能入驻我县的金融机构进行调查摸底和估算,为建设县金融服务中心做好准备。
(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发展资本市场、推动直接融资,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途径。要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上市公司数量的多少,也是显示一个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县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县金融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与省证监局接触,推进凤凰制药公司、三阳纺织公司、华津植物蛋白公司等企业的上市工作,争取凤凰制药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加快上市步伐。积极探索研究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搞好调查研究,在论证可行的基础上探索采取BT、BOT等融资模式和利用海域使用权、林权抵押贷款、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等政策,进一步争取更多的资金。加强与外地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利用政府财政信誉,加快推进,争取实现政府融资新突破。
(四)规范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各保险企业要按照“转变方式、防范风险、调整结构、提升服务、依法合规、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做好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保险工作。一要充分发挥保险业风险补偿功能。要积极推动扩大保险覆盖面,大力发展企财险、货运险等险种,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以及“一区三园”建设提供保险保障。二要抓好重点领域的保险工作。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区域和试点品种,积极开展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和治安保险试点工作,大力推动健康养老保险发展。三要积极提升业务质量。要深入开展棉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鼓励保险公司开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配合人保局等部门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广工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五)努力优化金融环境,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金融安全,人心才能安定,经济才能稳定。当前,我县的金融环境总的很好,但也要清醒的看到各种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从1月17日开始,由县金融办牵头,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全市河南未来农业非法集资案清偿兑付工作,共计兑付集资人员323人次,清偿兑付金额909万元,案件虽已告破,但群众损失无法挽回。不难看出,目前我县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还比较淡薄。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警惕,高度重视新形势下金融风险的特点,密切关注企业资金链风险、金融机构内控风险,以及非法集资、非法证券等金融犯罪活动,努力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县金融办、公安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大金融秩序整顿力度,进一步巩固去年金融秩序整顿的成果,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情况通报、监管协调和工作联动机制。要严格把关互助会和投资公司的设立,加强对已成立互助会和投资公司的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年检,甚至依法取缔。
三、加强领导,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今年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高度重视金融工作。金融事业涉及各行各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在一定意义上,金融决定经济,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县来讲,做好金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金融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维护金融部门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经常到金融机构调研,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整合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完善对金融业发展的考核体系,发挥好政策的激励效应。
20世纪90年代中期,罗伯特・默顿(Robert C.Merton)和兹维・博迪(Zvi Bodie)等提出了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来分析和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功能观”。该理论认为,尽管金融机构的形式在各地区和各时期变化多样,但是金融功能却相对比较稳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变化以及金融工具创新都是围绕金融功能而变动的,金融机构的形式源于功能;金融机构创新和相互竞争会导致金融体系功能的提高。因此,分析金融问题应该从金融功能出发,而不应从金融机构出发。
同时,默顿和博迪在1995年出版的《全球金融体系:功能观点》一书中,较系统地阐述了金融体系的清算和支付结算、转移经济资源、管理风险、储备或聚集资源与分割股份、提供信息、解决激励问题六大核心功能。并认为这些功能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金融机构则会随金融发展的初始条件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导致金融功能发挥作用的方式、绩效和行使功能的机构主体的性质和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金融功能观的实质是从金融所处的系统环境和经济目标出发,考察金融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成本―收益原则,选择能满足系统环境对金融功能需求的金融形态和功能实现机制。这种制度构架,追求的不是金融机构的多变性,而是金融体系功能的相对稳定性,它致力于根据不同的金融功能来设计金融组织形态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这种组织形态和竞争机制将使金融体系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金融效率。由于金融基本功能具有稳定性而金融机构形式具有易变性,因此,功能观要求从功能视角来看待金融体系的机构变化,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公共政策,以保证金融体系更有效率地行使金融基本功能。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功能缺失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革,由于走的是一条“机构路径改良”的道路,使其长期以来注重的只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而忽视了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和农村金融制度整体功能的发挥,进而使农村金融体系出现了“空洞化”的特征,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要求。
(一)农村正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缺失
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中国的农村金融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在现行的运行框架下,当前的金融体系却出现了边缘化的倾向,导致了资源配置功能的严重缺失。
1.国有金融机构的收缩效应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政府提高了金融安全的意识,通过利率管制等措施设置了过高的金融市场“门槛”,对非正规金融实行严格的限制,同时,政府为化解国有金融长期服务于国有企业积累的风险,强化国有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发起了以企业化、商业化、股份化、市场化为特征的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使国有金融机构逐渐暴露出实现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的“嫌贫爱富”本性。在这种情况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大规模地撤离农村和农业,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但却保留了吸储功能,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逐步弱化。
2.农村邮政储蓄的吸管效应
农村邮政储蓄作为农村殊的金融机构,具有分布面广、网点多的特点,但其只存不贷的单一金融服务功能,使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起着抽血机的作用。据统计,2005年底,邮政储蓄网点已达到3.6万家,邮政储蓄余额突破13000亿元,在储蓄市场占有率达9.25%,成为仅次于四大商业银行的第五储蓄大户。其中60%来自农村,但净流出高达10000亿,农村资金的非农化过程不断加快。
3.农村信用社的错位效应
尽管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络覆盖了所有农村区域,并且在现有农村金融上占有了几乎垄断地位,但在商业化改革导向的影响下,农信社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选择性贷款的特征日益明显,贷款结构也出现了日趋严重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这大大降低了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同时加上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制度不明晰、不良资产比例高、历史包袱重、资金实力弱、亏损严重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又削弱了其有效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4.农业发展银行的缺位效应
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主要承担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从其运行来看,目前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实现收购资金的封闭运作。但随着粮棉油市场的逐步放开,其政策性金融功能逐步弱化,并且由于政策性以及自身体制性原因,面临着不良贷款比例过高、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继续向农业投入政策性资金的能力。
资金来源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导致农村经济体的发展陷入了贫穷的陷阱,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受损,经济主体融资困难,农村金融市场萎缩,农业发展步履维艰,农民收入低下。
(二)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的弱化
1.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单一
伴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缩减,竞争严重缺乏,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日益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农民的金融福利水平很低,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目标的实现。
2.农业保险无法对农业发展形成有力的保障
实现农业产业化,确保农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保险业“保驾护航”。但我国的农业保险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短暂的快速发展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村保险业严重落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仅有几家成立不久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方面的保费收入,尚不足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1%,农村金融体系管理风险功能的缺失,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3.资本市场的触角没有延伸到农村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只是在极少数经济发达的县级市设有证券服务部,县域范围内的企业很难通过直接融资手段筹措资金。深交所设立的中小企业板市场虽然有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但因其仍主要适用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对缓解包括农村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不可能发挥很大作用。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在正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户需求的同时,非正规金融却又受到国家法律和金融法规方面的限制。根据多项调查显示,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农户和农村的中小企业在此种情况下,只能转向非正规金融。由于非正规金融被排除在国家正规法律金融体系之外,尚处于一种非规范状态,因此除了部分私人借贷外,农户和中小企业从非正规金融获得服务的成本一般都很高,相当一部分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因支付不起过高的利息而被进一步排除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之外。同时,国家为了为正规金融的资源配置,人为拔高农村正规金融组织而打压非正规金融组织,既使得农村正规金融组织无法达到最优的交易水平,又使得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填补农村正规金融的功能缺陷所致的交易空缺时,由于合同属性和治理结构差异使交易当事人选择更高生产成本的非正规金融交易。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农民的交易成本降低,但生产成本却增加了,因此当前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无法实现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下降的总目标。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金融变革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融资效率的金融制度。所以,如果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依然沿着“机构路径”改革,则必然会忽略农村金融制度的功能问题,无法实现改革的终极目标。
功能观视角下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制度重构
根据功能观的基本范式,金融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相对稳定的,金融体系的发展遵循“外部环境―功能―结构”的发展思路。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制度要想发挥其完整功能,必须在以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为指导的前提下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重构,通过构建新型的以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政策性金融、金融担保为支撑的“四位一体”的金融制度,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形成多元互动、功能互补、竞争有序、合理分工的多层次体系,实现农村金融由劣均衡向优均衡的转化。
1.注重发挥正规金融的作用,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支撑
第一,商业银行应针对农业经济的特点,制定配套信贷政策,明确农村各商业银行承担支持“三农”的职能,确定从农村网点吸纳的资金要“用之于农”的比例。第二,要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各级政府要主动为农信社清收贷款服务,帮助化解历史包袱,制定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总、分行将资金调剂到对设置在县域的机构发放贷款,以满足“三农”的资金需求。改革农村信贷管理模式,扩大对基层机构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第三,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解决邮政储蓄资金吸收农村存款回流农村问题。可以发挥其农村网络分布广泛的优势,通过发放小额贷款业务,促进农村资金的回流。第四,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和效率。
2.加快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走出间接融资的单一渠道
中国的农业经济要朝着“高积累―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仅依靠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积累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是不够的。借助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农业发展资金,是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一个核心内容。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可以走“农业经济企业化―农业企业股份化―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的思路。第一,为了加快农村经济资源向产业化、都市化转移,对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农业经营性资产实行企业化运作,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企业组织形式,这是农村经济进入资本市场的前提。目前的农村经济联合体可以采取“农户+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政策机制”的模式,一方面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同时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力。第二,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向股份制转化,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奠定市场基础。农业股份企业的形式可采取农户联合兴办、农户参股、龙头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农户的收益。第三,通过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增加资金筹集。农村资本市场培育的根本就是要使企业能够借助于这一市场成功实现资本经营,把企业物化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等方式转化为增值资本,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效益。
3.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促进其健康发展
农村是民间金融发育的最肥沃的土壤,民间金融虽属非正规金融,但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制度优势、信息优势、成本优势和速度优势。因此,通过规范化民间金融,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民间金融立法,提高政府的监控能力,降低单位监控成本,根据不同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所具有的不同功效,允许相应非正规金融进入金融通道,切实改善民间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担保、转贷款、信息共享等方式加强与正规金融的联系和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使逃离农村的资本和正规金融重新返回农村。
充分肯定成绩,认真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金融工作责任感
去年以来,驻市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服务转型跨越发展、融资打造三大高地”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改善金融环境,全市金融业发展在规模、增幅、实力等方面实现了稳步上升,呈现出存贷增长趋快、投放结构趋优、融资渠道趋宽、风险防控趋强的良好态势。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金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2年,全市存款余额达到656.7亿元,同比增长20.96%,增速居全省第5位;新增存款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3.79亿元,占全省新增存款的6.82%,居全省第2位。贷款余额达到330.05亿元,同比增长21.42%。全面落实“双联”惠农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发放妇女小额贷款14.42亿元。二是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银行秦州区支行开业运营,兰州银行在麦积区设立支行;华龙证券在麦积和甘谷分别设立营业部。新增小额贷款公司11家,总数达到14家;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431个行政村设立了金融便民服务站,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认真组织实施全省金融服务“五大攻坚战”,抢抓省上支持58个贫困县建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机遇,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帮助麦积区和五县建立了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公司,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题。三是投融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去年,市城司融资规模达到4.18亿元,解决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困难问题。同时,多方筹资,积极组建成立了曲溪城乡供水工程(投资)有限公司、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商贸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有限公司、矿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6个政府投融资平台,探索了市场化融资的有效途径。众兴菌业公司通过证监局辅导验收和中国证监会启动的IPO企业核查验收,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四是银政银企对接日趋紧密。我市相继与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工、农、中、建、邮储等商业银行省分行以及银行、兰州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充分利用金融机构资金、实现借力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汇集各企业、各部门、各县区的建设项目和资金需求,与各金融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对接活动,签订银企合作项目187个,促成实际融资85亿元。五是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市委、市政府把金融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从解决机构、人员入手,组建成立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增加了编制,配齐了人员;制定出台《市长金融奖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
措施,扩大金融奖励基金,加大金融培训力度,各级领导运用金融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全市上下形成了重视金融、研究金融、运用金融的浓厚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主要是金融总量较小,直接融资水平较低,金融市场体系还不完善,金融业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存贷比长期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金融核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仍然较大,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三农”工作、社会事业、民生领域仍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做好金融工作,必须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因势利导。从宏观看,今年国家把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同时将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直接融资渠道拓展、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扩大等金融改革;中央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开局平稳。从我市来看,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今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的任务,同时继续把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作为重要抓手,安排实施“3341”重点建设项目384个总投资2447.44亿元,市列重大建设项目100个总投资1038.38亿元,初步估算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66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15%左右,将达到90—100亿元。这些目标任务的顺利落实,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为金融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搭建了广阔平台。与此同时,全市金融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对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和要求;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而我市高耗能产业占比较大,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小,转方式、调结构任重道远,信贷总体需求旺盛与需求结构不理想的矛盾比较突出,加大了全市金融业兼顾执行国家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谋求自身发展的难度;个别县区高利贷等违法金融行为时有发生,民间融资潜在风险增加,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依然存在。
面对机遇和挑战,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驻市各金融机构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又要强化忧患意识,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充分利用金融政策,创新思路,自我加压,加强银企对接,创新监管模式,优化金融环境,构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点,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转型跨越。
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做好今年各项金融工作
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按照省政府下达我市2013年第三产业发展责任目标,充分结合推进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和调整信贷结构的现实要求,经过讨论研究,确定今年全市金融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30.3%,各项存款余额增长25%,存贷比达到57%以上,提高6—7个百分点;新增上市企业1家,完成直接融资10亿元以上;全市保险业金融机构保费收入增长20%以上;加快发展信托、租赁融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实现双降双控。
各级、各部门、驻市各金融机构要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高度出发,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紧扣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心不放松,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扩大信贷投放,充分发挥支撑保障作用。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地区,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离不开金融机构强有力的信贷投放。目前,尽管我市存贷款余额增幅较快,但存贷比长期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差高达326.65亿元,存贷比仅为50.26%,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均相差20个百分点左右(2012年全省是71.04%、全国是71.4%),与相邻的定西市相差21个百分点;今年前4个月,全市新增贷款31.48亿元,存贷比为51.72%,仅提高了1.46个百分点。各级、各有关部门、驻市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服务,充分利用各种融资工具,加大信贷投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一要合理安排信贷资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市场细分原则,围绕“3341”项目工程,找准市场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信贷投放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有目的、有选择地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要加强信息互通,开展交流合作,防止有的项目多行扎堆、有的项目无人问津,避免银行之间一哄而上,形成恶性竞争。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筛选推荐优质信贷项目,争取信贷支持。有关企业和银行之间要加强项目对接,深化信贷合作,切实解决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问题,为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创造条件。
二要抓好签约项目落实。对银政银企签约的贷款项目,市政府金融办要会同银监分局,认真进行梳理,力促落地实施。对未落实贷款的项目,要查清原因,限期落实。要切实做好银企对接目录、招商引资项目对接目录、重点建设项目对接目录三个目录的搜集编制工作,做到项目对接常态化,为信贷供求双方信息沟通提供中介平台。
三要强化商业银行考核。要严格执行《市市长金融奖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的考核,加大奖励力度,切实把存贷比作为市长金融奖评定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存贷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取消评奖资格;对存贷比长期过低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适当调整财政资金存放,特别是对只存不贷或存多贷少的银行,各级财政资金要全部撤走,并通报驻市金融机构的上级机构。从今年开始,各县区及市财政、人社、国土等部门的财政性资金、项目资金不得托管或存放在存贷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0%的银行机构(存贷比以市级分行计算为准),市财政局要牵头尽快研究拿出方案,报市政府研究执行,相关部门务必在6月30日前完成资金托管转移工作,充分体现各级财政资金对放贷规模和力度较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二)破解农户贷款难题,助推扶贫开发进程。农户贷款难是多年来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要落实农户信贷扶持政策。要全面落实并用足用活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贴息贷款等一系列扶持农户贷款的优惠政策,整合各种支农资金,完善财政贴息制度,对农户生产性贷款给予适当贴息,对“双联”惠农贷款,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财政与农户共同分担利息的良好运行机制。
二要拓宽农村抵押担保范围。要抢抓今年省上将开展利用土地承包权、林权、宅基地和农户住房进行抵押担保贷款试点的机遇,以争取将我市列入试点范围为目标,提前组织做好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对确权并登记产权证的尽快组建农村资产评估机构,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为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创造必要条件,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
三要争取扩大涉农贷款规模。人行市中心支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用足用好支农再贷款、再贴息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涉农信贷规模,确保涉农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增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农行分行要紧抓“双联”惠农贷款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优势,争取贷款额度,加大信贷投放,扩大信贷规模。
四要借助扶贫资金开展融资。今年,省上将开展农村扶贫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财政、扶贫、发改、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扶贫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带动金融资本进入农村贫困地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前段时间国开行与省政府签署了开发性金融扶贫战略合作试点协议,将在我省投入800亿元用于扶贫综合开发,我市要超前行动,及早着手,争取主动,尤其是要结合扶贫开发规划,及早做好前期准备,编制项目目录,把项目做细、做实、做好,全方位、多角度争取更多的扶贫攻坚资金,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进程。
(三)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推企业加快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驻市各金融机构要以担保增信为重点,创新贷款产品,完善贷款模式,努力在企业上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薄弱领域实现突破。
一要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要通过财政注入、多方参股、积极引导和规范发展等方式,逐年提高市、县投资担保公司资本金,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融资担保行业,引导担保机构通过合并、重组、增资等方式做大做强,提升担保能力,提高资金放大倍数。要规范发展市、县商业性担保公司,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信用联盟体系,积极推广“金融机构+商会+企业”的融资合作模式。要依托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加快再担保体系建设,组建市级再担保机构,面向市内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要全力做好与国开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合作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二要开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在市级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和网点,加强职业化的小微企业信贷队伍建设,改进信贷审批发放流程,切实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抵押担保物范围,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等质押融资。
三要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方式方法。目前,发达国家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大体上是6︰4,全国大致为4︰6,全省为2︰5。可以看出,经济越发达,直接融资比例就越高。去年全省直接融资达582亿元,而我市为零。要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在保持间接融资增势不减的同时,动员和引导小微企业利用集合债券、信托、租赁、股权融资等新型融资手段开展直直接融资,探索开辟小微企业多元融资渠道。要聘请金融专家顾问参与融资工作,制定融资方案,用融智的办法解决融资问题。
(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目前,各级政府金融服务仍以政策担保、财政贴息、宣传引导为主,金融服务水平依然较低。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掌控公共资源优势和行政推促作用,加大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实效。
一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最近,我们正在麦积区以苹果专业合作社为金融服务试点对象,探索政府金融服务新模式,通过建立管理平台、公示平台、借款平台、担保平台以及合作社协会五位一体的四台一会形式,实现对广大苹果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普惠制,使广大苹果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更加便捷、更加经济。麦积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与银行加强协作配合,积极探索创新,共同为全市政府金融服务质量的大提升探路子、创经验。
二要转变金融服务理念。据调查,全市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客户不到20家,不少银行的小微企业客户屈指可数。各商业银行都紧盯着数量很少的大中型企业,对小微企业不感兴趣。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要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转变服务作风,扩大服务范围,把金融服务的重点转移到小微企业,深入调查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情况,对需求旺盛、符合条件的及时提供金融服务,把小微企业的融资从民间借贷市场吸引到正规金融市场,努力降低中小、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本,促进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要盘活政府公共资源。要不断盘活政府各类公共资源,以政府资源为杠杆,撬动金融机构为农户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难和贷款成本高的问题。各县区政府要整合农业及其他行业零散的、以奖补为主要性质的一般性、专项性财政资金,以5—8倍的杠杆率支持金融机构向同类行业投入信贷资金,支持相关产业跨越式发展。
四要逐步建立融资规划。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发展规划与融资规划有效结合起来,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尽快配套完善各类重大项目融资规划,制定融资措施,落实融资渠道、方式和工具,做到发展措施与融资措施互相衔接、配套联动。今后,凡是编制发展规划和项目规划,都要配套融资规划,都要有融资支撑,这要形成制度。
五要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扩大投融资规模,既需要健全市场机构,完善市场规则,更需要壮大投融资主体,进一步提高市场化融资能力。要在深化金融改革,为市场化融资提供保障的基础上,把发力重点放在加快培育一批市县投融资主体上,尽快解决投融资主体数量少、规模小、能力弱的突出问题。市城司等7家政府融资公司要努力做大资产,做实现金流,完善融资功能,真正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
(五)加快金融机构建设,完善金融服务网络。县乡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滞后,严重制约着全市金融业发展。要加大工作力度,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消除金融服务空白点。
一要加快县域机构网点布局。省上明确提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在今明两年实现县域机构全覆盖,这是一项硬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驻市各金融机构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加快县域机构网点建设,力争今年工、农、建三家银行实现县区机构网点全覆盖,2015年前中行实现全覆盖。银行和兰州银行要发挥优势,在机构网点建设上先走一步,做出表率。今年,这两家银行要确保在甘谷、秦安、武山设立分支机构,两年内实现县区全覆盖。同时,要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招行引资步伐,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业、外资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二要加快农村金融网点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上关于今年再建1000家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站的精神,按照夯实农村金融基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主动加强衔接,争取各类支持,全力抓好落实,力争全市新建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站80家,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网点覆盖面达到20%以上。
三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今年,国开行省分行发起在麦积区组建村镇银行。银监分局和麦积区政府要加强联系,密切协作,为村镇银行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年内建成运营。各级扶贫部门要加快发展农村各类资金互助组织,着力壮大资金规模,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能力,构筑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
四要不断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把创新信贷产品作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安排专项额度发展惠农信贷产品,做到服务农户有机构、有额度、有产品。农村信用社要不断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积极探索直接授信等行之有效的贷款发放方式。邮储银行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大力发展涉农零售贷款,多渠道引导储蓄资金回流农村,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强小贷公司监管,促进依法有序规范运营。各县区政府、市政府金融办要全面落实“积极鼓励、从严管理、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思路,严格按照申报审批相关规定,切实做好申报资料审核、把关工作,严格申报程序,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有序发展。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开业运营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管理、利率执行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吸收存款等现象要依法严厉打击,促其依法经营、健康发展。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是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责,一旦发现小额贷款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要立即督促其停业整改,防止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非法集资的窝点。市政府金融办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办法,提交市政府研究。
(七)把握保险工作重点,推动保险行业健康发展。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三大支柱之一,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各有关部门、保险业金融机构要把保险业的重点放到推进农业保险和引进投资方面。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财险近年来在“三农”保险方面做得比较好,特别是人保财险拿出专项资金,在每个乡镇雇用一名“三农”保险业务代办员的做法,值得在全市普遍推广。各保险公司要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三农”保险,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逐年提高财政补贴比例,稳步扩大设施蔬菜、马铃薯、林果业等特色农业的保险范围和品种,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机制,降低农业生产的因灾损失。要研究制定出台保险机构投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各保险公司要积极争取上级公司加大对我市重大项目的投资,为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做出积极贡献。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金融环境,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金融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要把金融工作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密切合作关系,实现提高金融效益与促进经济发展的互利双赢。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现代金融理念,进一步强化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把金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常务会要经常研究金融工作,建立金融工作制度,健全工作协调机构,加强目标管理考核,提高运用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市政府金融办要充分发挥协调、沟通、指导等职能作用,切实增强金融工作主动性,主动加强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建立新型银政银企合作关系,积极搭建银政银企合作平台,及时为银行提供更多的项目和需求。驻市各金融机构要把作为生存的土壤和安身立业之本,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健全与政府部门、企业的沟通机制,做到紧密合作,水融,促进更大发展。
一、“一县一色”战略的基本特点
竞争战略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必须谋求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持久竞争优势,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采取适宜的竞争战略,通常竞争战略有三种,即别具一格、集中一点和成本领先。“一县一色”正是谋求地方经济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思想,它具有别具一格、集中一点、成本领先及循序渐进的基本特点。
1.别具一格的特点。“一县一色”战略,首先突出一个“色”字,即县域经济发展突破要有特色产业,即要选择能提供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及产品系列,形成在全省或全国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如: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特殊原料、传统秘方、历史文化、自然特点、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别具一格的特点的实现,有利于形成客户对特色产品的忠诚,从而赢得较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能够成为赢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
2.集中一点的特点。“一县一色”战略,还突出“一色”二字,即县域经济发展突破要从一种特色产业入手,即围绕特色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其快速发展。从国内外成功和企业地区经济的实践看,其共同特点就是不寻求面面俱到,而是将战略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核心,才能把企业和产业做大,才能成为市场上竞争的领先者。
3.成本领先的特点。“一县一色”战略的结果,有利于在特色产业领域处于低成本地位,赢得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由于一县一色集中于某一特色产业发展,不仅能获得规模优势,还可以在研究、服务、营销、广告等多方面节约成本,使这一产业在激烈竞争中受到保护,因为它的低成本意味着当别的竞争对手已失去利润时,仍然可以获取利润,从而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4、循序渐进的特点。“一县一色”战略体现了经济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一个落后国家或地区不可能一下子发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或地区,总是从一个方面入手,逐步发展,逐步扩张,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县一色并不排斥一县二色、一县三色、一县四色的发展思路,而是强调了落后地区应从一个特色产业开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逐步发展的基本思路,一县一色发展到一定程度,各方面已积累了广泛的资源要素、知识要素、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营销能力之后,就可以迈开步伐,向一县多色方向发展。
二、“一县一色”战略的基本思路
实施“一县一色”战略的具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基础,以为龙头,以制度为保证,以科技为动力。
1.品牌创新
实施“一县一色”战略,首先是通过品牌创新树立特色产业的品牌。目前,一些农产品存在滞销、价格低,不同程度出现增量不增效,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宏观经济影响外,关键是农产品品种老化、品质不佳,品位低、质量不高、加工程度不深、缺乏品牌意识。大量事实表明,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品牌是竞争能力的综合表现,市场的占领和争夺必然集中到品牌竞争。品牌产品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乃至一个地方经济腾飞的的必由之路。特色品牌创新应当抓住以下环节:
①地方特色的挖掘。一是从环境优势中寻找特色;二是从资源优势中培植特色;三是从传统优势中筛选特色;四是从品牌优势中挑选特色;五是从历史、古迹中挖掘特色;六是从现代科技中创造特色。
②特色品牌的选择。可以根据以下因素进行选择:首先要有特殊性。一是特殊的资源原料供应,如婺源的大鄣山茶都在海拨1300米高山上,万年的贡米与其特殊土质有关;二是特殊的技术或秘方、诀窍,如万年的珍珠;三是特殊历史文化前景,如婺源的荷色红鲤鱼,万年的水稻发源地;四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如余干乌骨鸡、玉山的黑猪;五是特殊的设计、品质、口味等。其次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再次要有可观的经济利益。最后具有可观的降低成本潜力,能够抗御竞争对手的进攻。
③特色品牌的取名。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有备胎,即万一有危机出现可随时递补;二是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很好念,很好记,如“娃哈哈”;三是提升形象;四是标准字便于设计;五是不能暧昧;六是避免误想或误办,如梦丽莎被说成“蒙你傻”;七是要设法提高品牌的文化含量,通过品牌取名表达能为消费大众欣然接受的某种传统、某种信仰、某种价值观。
④特色品牌的质量。品牌从来都是以优质为后盾,质量是创品牌的根本,是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和重复购买力的最直接因素,是品牌大厦不可动摇的根基。一是要有过硬的质量标准,要努力贯彻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二是要掌握科技手段,以技术为中心,不断推动品牌产品质量上水平、上档次。
⑤特色品牌的宣传。一个产品要成为品牌就必须有知名度,提高知名度就必须要有持续的广告宣传及投入,将品牌的典型特征通过广告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形成消费者知品牌买品牌的趋势。品牌要有自己的营销网络,网络建设本身就包含了品牌的广告宣传功能。
2.营销创新
要跳出传统孤立营销的做法,把营销与特色产品生产、品质改进、深化及产业扩张结合起来,要有大营大市场观念,把生产与销售有机结合起来。
①广告宣传创新。要改变过去就产品论产品的广告宣传模式,创造全新的广告宣传模式。一是要树立特色产品系列具有独特性的某种理念,通过各种广告宣传,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市场营销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之争,只有使特色产品的某种理念在大众心目中扎根,才能持久地稳定市场和争取消费者。二是要树立特色产品系列在某些方面“第一”理念。“第一”胜过“更好”,在任何领域,第一是最容易被人们记住和想起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瞄准“第一”。因此,广告宣传要突出特色产品系列的“第一”的理念。如历史悠久第一,该产品开发第一,世界(全国全省、全区、全县)第一,深入人心第一,市场细分品种第一。总之,要通过广告宣传“第一”使之深入人心,为消费者所记住和购买。三是要树立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的企业形象,形象反应了一个企业的实力、理念、价值观,好的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广告、公益活动、公关活动等一系列行为使企业形象深入人心。
②营销网络创新。要改变过去营销组织与生产企业脱离孤立的状态,以资本为纽带,将营销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一是要以特色产品龙头生产加工企业为核心,组建由其独资控股的营销企业集团,由营销公司或龙头流通企业通过在外地收购、兼并、控股、参股、投资、合同、合资其他商业企业、商品市场、商业网点,建立巨大的营销网络。二是要跳出本地办市场,由县市主管部门组织龙头企业在外地重要市场租赁或买断一批摊点,专司经营特色产业系列产品,既扩大知名度又扩大销量。三是要广泛推行特色产业产品制,鼓励吸引有实力的销售企业经销特色产业产品。四是要积极参与全国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会、展销会,推动特色产业产品的销售。五是实力强大的特色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可以采用连锁销售方式,建立连锁营销网络。六是发挥驻外办事机构的作用,使其成为宣传特色产品、销售特色产品的重要窗口。七是建立特色产品专业市场、厂家直销中心、展销中心。
③营销方式创新。除通常的优待券促销、免费样品促销、有奖促销、包装促销等营销方式外,应广泛采用多种灵活促销方式。一是感性营销。就是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心理,情感需求把感情策略融入到产品设计、商标设计、包装设计、广告宣传、价格定位等生产营销活动中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感情需要。二是关系营销。就是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和发展同顾客及公众的一种兼顾利益和良好的、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取得人和,从而保持老的顾客群,发展新的顾客群。具体形式有组织顾客俱乐部,实行会员制等等。三是品牌忠诚营销。就是通过营销运动培育一大批忠于特色品牌的消费者群体。因为某个品牌吸引一个新消费者所花费用是保持一个已有的消费者的6倍,品牌商品相当大一部分销售量是来自一小部分高度忠诚该品牌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提高一点,会导致该品牌销售和利润大幅增长。特色产业品牌要想持续大规模占领市场,就必须重视品牌忠诚营销。为此,要重在强化消费者的行为,找出品牌忠诚者群体,避免惩罚忠诚者而奖赏不忠诚者。
3.制度创新
随着特色产业规模扩张,总产量扩大和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将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组织运作成本却呈上升趋势。这两种趋势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则特色产业红火一阵后必然会走向衰退。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降低组织运作成本,激发产业组织活力,推动特色产业持久发展。
①发挥个体私营组织优势,壮大经济规模。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的生产流通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从农户、个体、私营抓起,从激活经济细胞入手,最后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调动千家万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每个经济细胞搞活,才能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为此,要鼓励农民从事特色产品生产和贩运。
②发挥政府谋划协调优势,引导特色产业体系发展。政府要审时夺势,对于确立了的特色产业要成立专门组织规划协调机构,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落实特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组织特色产业产品流通、科技推广,开展特色产业整体形象宣传,进行特色产业产供销信息搜集和,组织特色产业产品向外地区拓展市场领地,培育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协调特色产业各环节利益关系,等等。
③推进特色产业工商一体化发展。一是鼓励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与专业市场结合,由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兴办特色产品专业市场,或建立特色产品厂家直销中心批发市场,由特色产业加工企业直接进入市场经营。二是鼓励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投资、合资、收购、兼并等形式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三是鼓励特色产业加工、流通龙头企业跳出本地建市场,参与外地市场建设或租赁购买外地著名市场经营柜台,经营特色产品。四是鼓励特色产业流通企业参股、控股、投资、合资、收购、兼并本地特色产业加工企业。
④推进特色产业加工流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一是市场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完全由市场联接,双方不签合同,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二是保护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护价购销合同,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由龙头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三是服务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签订合同,确定农户提品的数量、质量、价格及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服务的项目,一般是提供种苗、防疫、储芷、运输、供料等服务项目。四是返利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确定农户提供农产品数量、质量、价格和龙头企业返利标准。年终结算时,龙头企业按合同返还一定利润或反哺农业,用于产品基地建设。五是股份结合。即实行股份合作制,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要素入股,年终时参与龙头企业利润分配。
⑤大力推广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需要资本不断聚集,需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企业,以保证产品成本降低。还要防止加工企业盲目发展带来的恶性竞争、质量低劣、成本升高等致命因素。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大力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通过吸收农民、居民闲散资金、吸收小企业资产等入股,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大型股份制特色产业龙头企业。
4.科技创新
“一县一色”战略能否取得持久成功,关键取决于科技创新程度。因为随着特色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将发生作用,商品价格会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时,科技的作用就会表现出来,谁的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好、成本低,谁就能赢得市场,领先市场,获得持续发展。因此,重视科技创新不仅可使特色产业有丰厚的回报,更是特色产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重视特色产业加工产品开发创新。主要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适应消费者需求三方面进行加工产品开发创新。一是政府要建立特色产业加工产品开发研究中心;二是要鼓励龙头加工企业建立加工产品开发研究中心;三是引进外地外国先进食品加工企业并与之合资;四是建立特色产业科技进步特殊奖励政策。建立奖励基金,科技项目引者有奖,科技人才来者有利,科技成果转者有效,大规模引进技术和专家技术人员。五是注重先进设备、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特色产业加工产品更富地方特色、更具现代品位。六是引进利用国外的科研力量、资金、包装和配料,先打进国外市场,然后再占领国内市场。②重视特色产业基础产品创新。一是政府建立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研究推广中心。二是建立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种子繁育创新研究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特色产业基础产品县乡村三级科普网络,让新的优良品种得到迅速推广普及。四是培育可供鲜食和更适合加工的特色品种,要建立科研基地,投入足够资金、人才、科研手段、联合攻关,确保特色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和市场的久盛不衰。
三、“一县一色”战略的重要作用
1.“一县一色”战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一县一色”战略能够在许多方面获得规模优势。一是有利于特色产业生产加工等科学技术的推广、传播和共享;二是有利于特色产业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传播与共享;三是有利于特色产业产品形成专业化的市场体系,实现规模销售,降低销售成本;四是有利于特色产业产品形成地方品牌效应,扩大地方知名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总之,“一县一色”战略,能够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一县一色”战略有利于实现农民致富。“一县一色”战略以特色农产品作为产业起点,其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它可以把千家万户农民调动起来,共同发展市场经济,共同走向富裕“一县一色”战略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坚强的科技队伍及龙头企业支撑,农民无论资金多少,有无技术,素质高低,各个层次的劳动力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用武之地。经济实力强的农民可以发展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项目,也可以参股龙头企业分享企业利润;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户可以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项目,也可以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由龙头企业提前产中产后服务,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随着广大农户的资本积累增加,可以进一步投资办厂或参股龙头企业,分享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更大利润。
3.“一县一色”战略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一县一色”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富民,而且可以强县,加快改变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首先“一县一色”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得到有效发展,壮大了农业经济规模,能够直接间接给各乡镇财政增加可观的收入来源。其次“一县一色”以特色农产品加工、深加工为主体,可以实现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增大县域经济规模,壮大财政收入来源。再次“一县一色”广泛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为财政增收创造了条件。“一县一色”可以收到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财政增税的“三增效果”。
4.“一县一色”战略有利于推进城镇发展。随着“一县一色”战略实施和经济规模扩张,一方面,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资金、市场和食物,而且游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特色产业加工体系的发展,引起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产业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再一方面,特色产业加工体系发展,还具有其他外部聚集效应,需要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仓储、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系统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还有一方面,特色产业加工体系发展,还会引发第三产业、相关产业发展及科技文化教育等其他因素发展,进而推动城镇发展。
四、“一县一色”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1.“一县一色”战略要防止特色产业加工的盲目发展
加工是特色产业兴衰的关键,“成也加工,败也加工”,必须把加工纳入保证特色加工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价格不断下降,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有序发展轨道。为此,要建立大规模实力强大充满活力的龙头加工企业,防止小型加工企业的盲目发展,因为加工企业盲目发展会导致灾难性后果。①会使特色产业基础产品价格背离价值规律直线上升,产生两种不良效益,一是加大加工环节成本,增加加工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效益,甚至导致亏损停产。二是误导群众盲目发展,导致基础产品过剩。②促使一部分企业急功近利,不顾客观条件具备与否,争时间、抢速度、突击上、凑合干,引起特色产业加工产品质量下降、声誉下降、消费者不满,其后果是灾难性。③“一窝峰”式的大干快上,很快会使特色加工产品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出现加工行业内无序竞争、自相残杀,在特色产业基础产品价格一升再升情况下,产成品价格反而一降再降,最终使特色产业加工体系萎缩萧条。这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2.“一县一色”战略要建立保证各环节成本持续下降的制度体系
特色产业体系生存发展除了质量品种不断提升外,还必须要有成本持续下降,这是赢得市场持续扩张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为此,①要用优惠政策支持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科技投入与开发,以降低基础产品成本。②要用优惠政策鼓励特色产业加工工艺科技投入与开发研制,以降低加工制造成本。③政府要支持特色产业加工产品市场开拓,以降低流通环节成本。凡是以销售特色产业产品的商业企业、流通企业、专业市场经营者、营销公司销售特色产品部分给予地方税费减免或地方退税。④政府要努力降低特色产业的社会成本。包括要优先保障特色产业体系不受不法分子、“三乱”和腐败侵害,要优先保证特色产业体系依法纳税和地方税费优惠,杜绝对特色产业体系的败政竭泽而渔行为。
3.“一县一色”战略要协调好特色产业体系各方面、各环节的利益关系
一个产业体系持久发展必须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首要的是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除了品质保证外,特色产品的消费者价格必须进行控制,要防止短缺时盲目涨价,维护消费者利益,随着供给增大和市场逐渐饱和,要逐步地降低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其次要保障经销流通企业的利益。无论市场情况如何变化,都要保证经销流通企业的利润。如经销企业存货过期损失要有相应补偿机制,以刺激经销企业积极推销特色产品。第三是要让基础产品生产者与特色产业加工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制度体系。即市场价格下降和销售萎缩了,由双方共同承担损失,既要降低基础产品价格又要降低加工企业利润水平。市场价格上升和销售扩大、利润增加了,既要增加基础产品价格,又要增加加工企业利润水平。当然,由基础产品生产者与加工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加工龙头企业是最好的利益风险共担制度。第四是政府要建立特色产业体系风险保障制度体系。既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也可以由政府出面建立特色产业体系风险保障基金,基金由政府财政、基础产品生产者、特色产业加工企业、经销流通企业共同出资形成,主要用于特色产业体系因自然、市场、社会等各种因素而造成损失的生产经营者的补偿,以保障特色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
4.“一县一色”战略要注意特色产业发展极限和新特色产业转换
1、“1县1色”战略的基本特点
竞争战略理论告诉我们,1个企业,1个地方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必须谋求在某1方面或某1领域的持久竞争优势,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采取适宜的竞争战略,通常竞争战略有3种,即别具1格、集中1点和成本领先。“1县1色”正是谋求地方经济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思想,它具有别具1格、集中1点、成本领先及循序渐进的基本特点。
1.别具1格的特点。“1县1色”战略,首先突出1个“色”字,即县域经济发展突破要有特色产业,即要选择能提供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及产品系列,形成在全省或全国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如: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特殊原料、传统秘方、历史文化、自然特点、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别具1格的特点的实现,有利于形成客户对特色产品的忠诚,从而赢得较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能够成为赢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
2.集中1点的特点。“1县1色”战略,还突出“1色”2字,即县域经济发展突破要从1种特色产业入手,即围绕特色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其快速发展。从国内外成功和企业地区经济的实践看,其共同特点就是不寻求面面俱到,而是将战略的注意力集中于1个核心,才能把企业和产业做大,才能成为市场上竞争的领先者。
3.成本领先的特点。“1县1色”战略的结果,有利于在特色产业领域处于低成本地位,赢得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由于1县1色集中于某1特色产业发展,不仅能获得规模优势,还可以在研究、服务、营销、广告等多方面节约成本,使这1产业在激烈竞争中受到保护,因为它的低成本意味着当别的竞争对手已失去利润时,仍然可以获取利润,从而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4、循序渐进的特点。“1县1色”战略体现了经济发展是1个逐步演进的过程,1个落后国家或地区不可能1下子发展成为1个发达国家或地区,总是从1个方面入手,逐步发展,逐步扩张,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1县1色并不排斥1县2色、1县3色、1县4色的发展思路,而是强调了落后地区应从1个特色产业开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逐步发展的基本思路,1县1色发展到1定程度,各方面已积累了广泛的资源要素、知识要素、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营销能力之后,就可以迈开步伐,向1县多色方向发展。
2、“1县1色”战略的基本思路
实施“1县1色”战略的具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基础,以为龙头,以制度为保证,以科技为动力。
1.品牌创新
实施“1县1色”战略,首先是通过品牌创新树立特色产业的品牌。目前,1些农产品存在滞销、价格低,不同程度出现增量不增效,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宏观经济影响外,关键是农产品品种老化、品质不佳,品位低、质量不高、加工程度不深、缺乏品牌意识。大量事实表明,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品牌是竞争能力的综合表现,市场的占领和争夺必然集中到品牌竞争。品牌产品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乃至1个地方经济腾飞的的必由之路。特色品牌创新应当抓住以下环节:
①地方特色的挖掘。1是从环境优势中寻找特色;2是从资源优势中培植特色;3是从传统优势中筛选特色;4是从品牌优势中挑选特色;5是从历史、古迹中挖掘特色;6是从现代科技中创造特色。
②特色品牌的选择。可以根据以下因素进行选择:首先要有特殊性。1是特殊的资源原料供应,如婺源的大鄣山茶都在海拨1300米高山上,万年的贡米与其特殊土质有关;2是特殊的技术或秘方、诀窍,如万年的珍珠;3是特殊历史文化前景,如婺源的荷色红鲤鱼,万年的水稻发源地;4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如余干乌骨鸡、玉山的黑猪;5是特殊的设计、品质、口味等。其次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再次要有可观的经济利益。最后具有可观的降低成本潜力,能够抗御竞争对手的进攻。
③特色品牌的取名。要遵循以下原则:1是要有备胎,即万1有危机出现可随时递补;2是言简意赅,1目了然,很好念,很好记,如“娃哈哈”;3是提升形象;4是标准字便于设计;5是不能暧昧;6是避免误想或误办,如梦丽莎被说成“蒙你傻”;7是要设法提高品牌的文化含量,通过品牌取名表达能为消费大众欣然接受的某种传统、某种信仰、某种价值观。
④特色品牌的质量。品牌从来都是以优质为后盾,质量是创品牌的根本,是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和重复购买力的最直接因素,是品牌大厦不可动摇的根基。1是要有过硬的质量标准,要努力贯彻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2是要掌握科技手段,以技术为中心,不断推动品牌产品质量上水平、上档次。
⑤特色品牌的宣传。1个产品要成为品牌就必须有知名度,提高知名度就必须要有持续的广告宣传及投入,将品牌的典型特征通过广告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形成消费者知品牌买品牌的趋势。品牌要有自己的营销网络,网络建设本身就包含了品牌的广告宣传功能。
2.营销创新
要跳出传统孤立营销的做法,把营销与特色产品生产、品质改进、深化及产业扩张结合起来,要有大营大市场观念,把生产与销售有机结合起来。
①广告宣传创新。要改变过去就产品论产品的广告宣传模式,创造全新的广告宣传模式。1是要树立特色产品系列具有独特性的某种理念,通过各种广告宣传,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市场营销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之争,只有使特色产品的某种理念在大众心目中扎根,才能持久地稳定市场和争取消费者。2是要树立特色产品系列在某些方面“第1”理念。“第1”胜过“更好”,在任何领域,第1是最容易被人们记住和想起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瞄准“第1”。因此,广告宣传要突出特色产品系列的“第1”的理念。如历史悠久第1,该产品开发第1,世界(全国全省、全区、全县)第1,深入人心第1,市场细分品种第1。总之,要通过广告宣传“第1”使之深入人心,为消费者所记住和购买。3是要树立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的企业形象,形象反应了1个企业的实力、理念、价值观,好的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广告、公益活动、公关活动等1系列行为使企业形象深入人心。
②营销网络创新。要改变过去营销组织与生产企业脱离孤立的状态,以资本为纽带,将营销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1是要以特色产品龙头生产加工企业为核心,组建由其独资控股的营销企业集团,由营销公司或龙头流通企业通过在外地收购、兼并、控股、参股、投资、合同、合资其他商业企业、商品市场、商业网点,建立巨大的营销网络。2是要跳出本地办市场,由县市主管部门组织龙头企业在外地重要市场租赁或买断1批摊点,专司经营特色产业系列产品,既扩大知名度又扩大销量。3是要广泛推行特色产业产品制,鼓励吸引有实力的销售企业经销特色产业产品。4是要积极参与全国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会、展销会,推动特色产业产品的销售。5是实力强大的特色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可以采用连锁销售方式,建立连锁营销网络。6是发挥驻外办事机构的作用,使其成为宣传特色产品、销售特色产品的重要窗口。7是建立特色产品专业市场、厂家直销中心、展销中心。
③营销方式创新。除通常的优待券促销、免费样品促销、有奖促销、包装促销等营销方式外,应广泛采用多种灵活促销方式。1是感性营销。就是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心理,情感需求把感情策略融入到产品设计、商标设计、包装设计、广告宣传、价格定位等生产营销活动中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感情需要。2是关系营销。就是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和发展同顾客及公众的1种兼顾利益和良好的、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取得人和,从而保持老的顾客群,发展新的顾客群。具体形式有组织顾客俱乐部,实行会员制等等。3是品牌忠诚营销。就是通过营销运动培育1大批忠于特色品牌的消费者群体。因为某个品牌吸引1个新消费者所花费用是保持1个已有的消费者的6倍,品牌商品相当大1部分销售量是来自1小部分高度忠诚该品牌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提高1点,会导致该品牌销售和利润大幅增长。特色产业品牌要想持续大规模占领市场,就必须重视品牌忠诚营销。为此,要重在强化消费者的行为,找出品牌忠诚者群体,避免惩罚忠诚者而奖赏不忠诚者。
3.制度创新
随着特色产业规模扩张,总产量扩大和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将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组织运作成本却呈上升趋势。这两种趋势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则特色产业红火1阵后必然会走向衰退。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降低组织运作成本,激发产业组织活力,推动特色产业持久发展。
①发挥个体私营组织优势,壮大经济规模。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的生产流通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从农户、个体、私营抓起,从激活经济细胞入手,最后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调动千家万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每个经济细胞搞活,才能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为此,要鼓励农民从事特色产品生产和贩运。
②发挥政府谋划协调优势,引导特色产业体系发展。政府要审时夺势,对于确立了的特色产业要成立专门组织规划协调机构,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落实特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组织特色产业产品流通、科技推广,开展特色产业整体形象宣传,进行特色产业产供销信息搜集和,组织特色产业产品向外地区拓展市场领地,培育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协调特色产业各环节利益关系,等等。
③推进特色产业工商1体化发展。1是鼓励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与专业市场结合,由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兴办特色产品专业市场,或建立特色产品厂家直销中心批发市场,由特色产业加工企业直接进入市场经营。2是鼓励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投资、合资、收购、兼并等形式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3是鼓励特色产业加工、流通龙头企业跳出本地建市场,参与外地市场建设或租赁购买外地著名市场经营柜台,经营特色产品。4是鼓励特色产业流通企业参股、控股、投资、合资、收购、兼并本地特色产业加工企业。
④推进特色产业加工流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1是市场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完全由市场联接,双方不签合同,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2是保护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护价购销合同,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由龙头企业按保护价收购。3是服务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签订合同,确定农户提品的数量、质量、价格及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服务的项目,1般是提供种苗、防疫、储芷、运输、供料等服务项目。4是返利结合,即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确定农户提供农产品数量、质量、价格和龙头企业返利标准。年终结算时,龙头企业按合同返还1定利润或反哺农业,用于产品基地建设。5是股份结合。即实行股份合作制,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要素入股,年终时参与龙头企业利润分配。
⑤大力推广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需要资本不断聚集,需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企业,以保证产品成本降低。还要防止加工企业盲目发展带来的恶性竞争、质量低劣、成本升高等致命因素。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大力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通过吸收农民、居民闲散资金、吸收小企业资产等入股,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大型股份制特色产业龙头企业。
4.科技创新
“1县1色”战略能否取得持久成功,关键取决于科技创新程度。因为随着特色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将发生作用,商品价格会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时,科技的作用就会表现出来,谁的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好、成本低,谁就能赢得市场,领先市场,获得持续发展。因此,重视科技创新不仅可使特色产业有丰厚的回报,更是特色产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重视特色产业加工产品开发创新。主要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适应消费者需求3方面进行加工产品开发创新。1是政府要建立特色产业加工产品开发研究中心;2是要鼓励龙头加工企业建立加工产品开发研究中心;3是引进外地外国先进食品加工企业并与之合资;4是建立特色产业科技进步特殊奖励政策。建立奖励基金,科技项目引者有奖,科技人才来者有利,科技成果转者有效,大规模引进技术和专家技术人员。5是注重先进设备、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特色产业加工产品更富地方特色、更具现代品位。6是引进利用国外的科研力量、资金、包装和配料,先打进国外市场,然后再占领国内市场。②重视特色产业基础产品创新。1是政府建立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研究推广中心。2是建立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种子繁育创新研究体系。3是建立健全特色产业基础产品县乡村3级科普网络,让新的优良品种得到迅速推广普及。4是培育可供鲜食和更适合加工的特色品种,要建立科研基地,投入足够资金、人才、科研手段、联合攻关,确保特色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和市场的久盛不衰。
3、“1县1色”战略的重要作用
1.“1县1色”战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1县1色”战略能够在许多方面获得规模优势。1是有利于特色产业生产加工等科学技术的推广、传播和共享;2是有利于特色产业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传播与共享;3是有利于特色产业产品形成专业化的市场体系,实现规模销售,降低销售成本;4是有利于特色产业产品形成地方品牌效应,扩大地方知名度,从而进1步推动特色产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总之,“1县1色”战略,能够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1县1色”战略有利于实现农民致富。“1县1色”战略以特色农产品作为产业起点,其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它可以把千家万户农民调动起来,共同发展市场经济,共同走向富裕“1县1色”战略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坚强的科技队伍及龙头企业支撑,农民无论资金多少,有无技术,素质高低,各个层次的劳动力都能找到自己的1席用武之地。经济实力强的农民可以发展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项目,也可以参股龙头企业分享企业利润;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户可以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项目,也可以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由龙头企业提前产中产后服务,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随着广大农户的资本积累增加,可以进1步投资办厂或参股龙头企业,分享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更大利润。
3.“1县1色”战略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1县1色”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富民,而且可以强县,加快改变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首先“1县1色”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得到有效发展,壮大了农业经济规模,能够直接间接给各乡镇财政增加可观的收入来源。其次“1县1色”以特色农产品加工、深加工为主体,可以实现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增大县域经济规模,壮大财政收入来源。再次“1县1色”广泛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为财政增收创造了条件。“1县1色”可以收到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财政增税的“3增效果”。
4.“1县1色”战略有利于推进城镇发展。随着“1县1色”战略实施和经济规模扩张,1方面,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资金、市场和食物,而且游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1方面,特色产业加工体系的发展,引起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产业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再1方面,特色产业加工体系发展,还具有其他外部聚集效应,需要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仓储、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系统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还有1方面,特色产业加工体系发展,还会引发第3产业、相关产业发展及科技文化教育等其他因素发展,进而推动城镇发展。
4、“1县1色”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1.“1县1色”战略要防止特色产业加工的盲目发展
加工是特色产业兴衰的关键,“成也加工,败也加工”,必须把加工纳入保证特色加工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价格不断下降,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有序发展轨道。为此,要建立大规模实力强大充满活力的龙头加工企业,防止小型加工企业的盲目发展,因为加工企业盲目发展会导致灾难性后果。①会使特色产业基础产品价格背离价值规律直线上升,产生两种不良效益,1是加大加工环节成本,增加加工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效益,甚至导致亏损停产。2是误导群众盲目发展,导致基础产品过剩。②促使1部分企业急功近利,不顾客观条件具备与否,争时间、抢速度、突击上、凑合干,引起特色产业加工产品质量下降、声誉下降、消费者不满,其后果是灾难性。③“1窝峰”式的大干快上,很快会使特色加工产品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出现加工行业内无序竞争、自相残杀,在特色产业基础产品价格1升再升情况下,产成品价格反而1降再降,最终使特色产业加工体系萎缩萧条。这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2.“1县1色”战略要建立保证各环节成本持续下降的制度体系
特色产业体系生存发展除了质量品种不断提升外,还必须要有成本持续下降,这是赢得市场持续扩张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为此,①要用优惠政策支持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科技投入与开发,以降低基础产品成本。②要用优惠政策鼓励特色产业加工工艺科技投入与开发研制,以降低加工制造成本。③政府要支持特色产业加工产品市场开拓,以降低流通环节成本。凡是以销售特色产业产品的商业企业、流通企业、专业市场经营者、营销公司销售特色产品部分给予地方税费减免或地方退税。④政府要努力降低特色产业的社会成本。包括要优先保障特色产业体系不受不法分子、“3乱”和腐败侵害,要优先保证特色产业体系依法纳税和地方税费优惠,杜绝对特色产业体系的败政竭泽而渔行为。
3.“1县1色”战略要协调好特色产业体系各方面、各环节的利益关系
1个产业体系持久发展必须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首要的是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除了品质保证外,特色产品的消费者价格必须进行控制,要防止短缺时盲目涨价,维护消费者利益,随着供给增大和市场逐渐饱和,要逐步地降低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其次要保障经销流通企业的利益。无论市场情况如何变化,都要保证经销流通企业的利润。如经销企业存货过期损失要有相应补偿机制,以刺激经销企业积极推销特色产品。第3是要让基础产品生产者与特色产业加工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制度体系。即市场价格下降和销售萎缩了,由双方共同承担损失,既要降低基础产品价格又要降低加工企业利润水平。市场价格上升和销售扩大、利润增加了,既要增加基础产品价格,又要增加加工企业利润水平。当然,由基础产品生产者与加工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加工龙头企业是最好的利益风险共担制度。第4是政府要建立特色产业体系风险保障制度体系。既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也可以由政府出面建立特色产业体系风险保障基金,基金由政府财政、基础产品生产者、特色产业加工企业、经销流通企业共同出资形成,主要用于特色产业体系因自然、市场、社会等各种因素而造成损失的生产经营者的补偿,以保障特色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
4.“1县1色”战略要注意特色产业发展极限和新特色产业转换
任何产业在1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都是有1定市场极限的,且超出极限发展就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引致企业亏损和产业萎缩。因此,当“1县1色”战略发展到接近市场极限时,1方面政府要注意保持其规模和水平,另1方面,要引导资金向新的特色产业转换,逐步向“1县2色”“1县3色”的格局发展。自然科学证明,"3"是最稳定的结构,如3角形,因此,“1县1色”战略后期,政府还应扶持另外两种产业发展,使县域经济呈现“1县3色”的3足鼎立局面。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24-03
一、西安城市及经济发展概述
(一)西安市城市发展概述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现辖9区4县,总面积9 983平方公里,人口741.7万人。2005年,西安市加快推进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进程,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生产总值1 270.14亿元;财政总收入202.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3.97亿元。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内外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科技实力强,高等教育发达,是我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
(二)西安市产业发展概述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西安市的产业结构演进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农业为主转到由工业为主,时间从1952年至1957年。三次产业格局为二、一、三,工业从末位跃居第一位,西安市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第二阶段,工业主导地位不变,服务业攀升,农业下降。在1957年至1965年的八年时间中,工业继续发展,农业所占比例下降。到1965年底,西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2.76亿元,三次产业变成二、三、一。第三阶段,工业与服务业并重且服务业领先。时间从1965年至1990年,共25年。工业从1980年开始回落,农业逐年下降,服务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三次产业格局变成三、二、一。第四阶段,服务业稳步发展,工业调整。时间从1990年至2005年,共15年。这一时期,第三产业结构开始稳定,工业部门在调整中稍有增加,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农业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到2005年底,西安市的产业结构仍保持着三、二、一的格局。
西安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所占比重过小;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强;国有经济中军工企业比重过高,产业规模偏小,缺少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延伸不足,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统一规划,工业园区定位混乱;资源优势明显,开发利用不足。
(三)西安市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产业定位不清,缺乏清晰的产业发展思路。西安是老工业基地,在建国初期已经拥有相对独立、封闭的重型工业基础。20世纪80年代,轻工业发展的力度和强度没有达到目标,导致西安市的经济地位在国内持续下降。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新经济”的急剧膨胀,在东部省区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逼迫”下,西安市片面地将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定位成西安市“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忽视了西安市已有的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广阔的传统产业。事实证明,工业化阶段是不能跨越的,片面追求第三产业占GDP的高比例、过早地进入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是目前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许多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的根源所在。回顾过去,西安市经济发展不快、产业竞争力下降,都与主导产业选择不清、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思路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产业集群度不足,政府引导不够。近年来,产业集群在我国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相比较而言,西安市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效益还存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集群层次低、规模小、政府引导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产业集群度不高是导致西安市产业布局混乱、专业化分工不明、县域经济落后等问题的原因。西安市目前具有的一些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分布在临潼、长安、周至、灞桥等区县,如临潼代王的风机、蓝田小寨乡的建材、灞桥洪庆的锻造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了西安市很多乡镇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但是其在规模上还没有形成气候,还只是推动了局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西安市其他产业虽然具备了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二、西安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选择主导产业必须考虑该地区具体的资源情况、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上一阶段的情况。根据对西安市各行业多项统计数据的认真统计计算,结合西安市具体的经济情况,笔者将金融业、教育业、食品饮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六大产业作为西安市“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一)金融业
在过去的六年多时间里,西安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全面大发展的阶段。为把西安建成“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现代大都市,西安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市容绿化改造,以及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西安金融业对西安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安经济的发展,金融业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近几年,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或民间银行都在西安设立了分支机构,健桥证券、山西证券、南方证券等证券交易机构和保险公司也都在西安开办了各自的交易场所。西安已经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起了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由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业在西安的大力发展,促进了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渐确立了西安―西部金融中心的地位。
(二)教育业
西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6所,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把教育作为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理由有三点:第一,这里的“产业”是指包括教育、学校后勤以及学校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在内的“大产业”。第二,在学校内部,“产业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后勤改革,将学校后勤管理的经营权交给市场竞争决定,这既减轻了学校人事管理的压力,又提高了后勤服务水平。在学校外部,“产业化”体现在学校周边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西安市在南郊郭杜建立了大学城,随着各大高校建成和学生入住,学校周围的餐饮、住宿等行业很快发展起来,就业机会逐渐增多。大学城的建立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兴起。第三,西安作为全国第二大高校聚集地,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结合西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学子对知识的渴望,从20世纪90年代初,西安市的民办高等学校事业开始蓬勃发展。西安民办高校的发展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缺口,以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为代表的西安五所民办高校已经跻身全国十大民办高校的行列。
(三)食品饮料加工业
食品饮料加工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近几年,西安的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西安银桥乳业集团、华圣果业、秦美食品等为代表的西安本土企业以及青岛啤酒西安分公司、可口可乐、维维乳业、顶益食品集团等为代表的世界或国内知名公司在西安北郊经济开发区建立起了以发展啤酒、饮料、方便食品等产品为主的西部食品饮料集聚地,为提高西安居民生活和促进西安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到2004年底,西安市食品饮料加工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1.8亿元,占西安市GDP 6.6%,成为西安市经济发展中最具发展活力和后劲的主导产业。
(四)医药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尤其是生物制药业是在现代高新技术革命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产业。以杨森制药、利君集团、金花制药、东盛制药为代表的西安医药制造企业,重点生产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取的中药制剂、生物药品、生化药品等新型医药产品,研制并生产出了利君沙、白加黑等全国知名产品。一直以来,医药制造业都是西安市具有比较优势最大的行业,是西安市仅次于装备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04年,医药制造业为西安经济发展所作出的产业贡献率达到9.049%,行业产品销售收入62.14亿元,利润总额6.73亿元。
(五)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五大行业。本文将装备制造业作为西安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适应了国内外对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所建立的新环境、新秩序。目前,西安市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优势的企业和核心技术以及国内外知名产品。以陕西鼓风机集团公司、庆安集团公司、西安标准工业公司等企业为骨干的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生产大型工业鼓风机、工业缝纫机、空调压缩机等产品。陕西重型汽车公司、康明斯发动机等企业,主要进行商用汽车、汽车发动机、各种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形成了以商用汽车及汽车发动机为支柱的汽车产业集聚地。比亚迪、法士特、德国联合汽车等企业主要以生产小轿车、大客车、汽车变速箱、汽车底盘等汽车零部件为代表,形成了功能齐全、配套便捷的小轿车及客车生产基地。这些企业为西安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是西安市近几年发展最快的行业。
(六)旅游业
西安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第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碑林、钟楼、鼓楼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海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除历史古迹之外,近几年,西安市政府投入巨资新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大雁塔北广场和以集中展示盛唐文化著称的大唐芙蓉园两处西安旅游的新景观。南门外广场、钟鼓楼广场也都成为西安旅游的新亮点。现在西安市已经拥有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的景区20个,国家4A级景区9个。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 346万人次,海外游客77.6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2.8%、19.3%。旅游总收入178.5亿元,增长15.9%。到目前为止,西安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旅游产品结构日益合理,档次不断提高;旅游环境日臻改善,现代旅游功能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步入正轨,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和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上升。旅游业对经济做出的贡献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使旅游业成为西安最重要的主导产业。
三、西安市实施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制定和扶持西安市“十一五”期间主导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加快西安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西安市未来产业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正确分析和把握国内外以及西安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对西安市实施主导产业发展战略达成共识。面对国内外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趋势,西安市政府决策层、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要对西安市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予以充分认识、取得共识,要充分认识到主导产业对加速西安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应以主导产业的发展为核心,自觉地将培植主导产业置于今后一个时期整个经济工作的中心和主题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使资源能够及时从非主导产业中撤出,向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转移,促进西安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改进。
第二,制定主导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出台和实施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可以进一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提高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加速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在培植主导产业过程中,要更新发展思路,围绕主导产业的培植,有关部门应对原来的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制定专项主导产业及其他产业政策,以帮助主导产业专业化程度提高,加强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利于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有效流动和配置。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主导产业可以实行减免税收、差别利率的财政政策。
第三,优化主导产业发展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密切关注主导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要及时调整西安市产业整体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牢固树立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政府加强引导西安市整体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使同一产业的企业能够集中在同一地区发展,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加大政府行政审批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减少项目审批程序,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第四,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要把选拔、培养和引进人才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尤其要围绕主导产业的培植来做好所急需的各种人才的引进工作,努力创造出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能够施展其才华的良好环境和工作氛围,以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在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给予国内外优秀的技术开发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和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等人才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向企业流动,向主导产业所在企业流动。政府在技术创新成果评定、技术职称晋升、知识产权保护、科技荣誉授予、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也要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机制,为西安市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 西安市政府网xa.省略.
[2] 蒋昭侠.主导产业的确立及其实践方法[J].经济经纬,2004(5).
[3] 王子龙,谭清美.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应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67-70.
[4] 蒋昭侠.主导产业的确立及其实践方法[J].经济经纬,2004(5).
[5] 翁健明.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5).
[6] 张大松,赵英才.区域主导产业及其评价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2002(4).
[7] 龙茂发,马明宗.产业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8]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J].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9] 张魁伟.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8).
Research on Xian City Predominant Industry Choice
ZHANG Lin
二、主要目标
突出绿色高质量发展,坚持减量与增效并重、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结合,开展“三提升一示范”,即:土壤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农业服务质量提升三项攻坚行动,培育百村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到2023年,配合全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我县创建成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农业土壤质量目标:到2023年,全市农业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52.1g/kg,达到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一2016第一级标准。全县规模化种植基地土壤质量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以上标准;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到65%,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23年,全县共建设成高标准农田14万亩。
农产品质量目标:到2023年,全县以人参、中药材、食用菌、蓝莓、山野菜为主导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品种全部建立地方标准,粮经菜比例稳定在5:4:1,全县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到100%;标准化种植基地内生产的农特产品基本达到绿色食品以上标准,全部推行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制度,全县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农业社会化服务目标:到2023年,以乡镇为单位的农业绿色有机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达到乡镇辖区内绿色有机产业发展需要。形成集有机肥、生物菌肥、生物农药、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农业托管服务、农机推广、土地流转、农业土壤质量监测和主要农产品产地质量监测为一体的农业绿色有机产业服务中心。服务于绿色有机产业发展的市场预测、金融保险、物流运输等服务体系基本完备。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开展农业土壤质量提升三年行动。
1.建立农业土壤质量监测体系。按照市里统一部署,结合省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要求,建立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组织开展县农业土壤质量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指标和点位设定,具体负责组织县农业土壤质量监测工作,指导镇、村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2021年底前,全县建设8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每个监测点经费2万元,所需资金16万元由县财政列支。形成全县农业土壤质量监测数据第一期数据,每年10月底前完成年度监测任务,对耕地质量变化做出评价总结,形成全县农业土壤质量监测报告,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档案,数据汇总并上报。(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首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技术的入户、到田率,保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效果;其次结合本县实际,拓展技术服务领域。在巩固和深化大田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探索蓝莓、人参、平贝母、五味子等特色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试验数据及采样测试结果,科学设定测土配方监测点,建立测土配方数据库。制定推广“有机肥+生物菌肥+农家肥”配方技术,通过试验对比和投入产出成本核算,每亩补贴50元,引导农民转型施肥模式。(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推广有机肥、生物菌肥应用。长期单纯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退化,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因地制宜引进一批有机肥、生物菌肥和叶面肥料,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形式大力推广有机肥、生物菌肥和叶面肥应用。增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有机肥(国家农业部NY525-2012)、生物菌肥(NY/T798-2015)的,使用1吨以上(含1吨)的生产者享受300元/吨的补贴。同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制定的配方肥配合使用,可以改善作物营养,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施肥成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配方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叶面肥配合使用,每年推广面积10万亩,三年推广30万亩。(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推广生物农药、生物防控等新型技术应用。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方针,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控技术。结合我县产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生物农药、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化学除草剂、化学除虫剂使用操作规范,监督指导农民科学用药,严禁使用违禁、高毒农药,严管过量用药。鼓励生产者使用喷雾器更换高精量喷头,提高农药利用率。每个喷头补贴15元。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大豆食心虫,每亩补贴分别为6元和15元。推广使用玉米2:2空休闲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每亩补贴150元。鼓励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每亩补贴100元,所需资金由县财政资金列支。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绿色防控的长效机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促进我县农业绿色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的要求,大力开展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协调推进土地平整、灌排沟渠、田间道路、农田林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设施建设。统筹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同步采取农艺和工程技术措施。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标准。遵循“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分期建设”的原则,明确农田建设区域布局,优先扶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把“两区”耕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21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所需资金约3500万元,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列支。到2023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14万亩以上,达到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标准要求。(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专项整治。全县各行政村原则上选配1名农用物资安全员,报县政府备案。主粮作物按照40g/亩的农药废弃物标准收集,特色经济作物按照4g/亩的农药废弃物标准收集,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级要严格把关各村作物种植面积,并要求各村生产者根据农药使用具体情况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农用物资安全员负责本行政村区域内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保管和登记并建立台账,回收时应对照各生产者种植面积回收相应数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按照每村耕地种植品种测算出基本回收标准数量,农用物资安全员全年补贴1000至2500元,各乡镇党委政府按工作量确定补贴额度,在各行政村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农用物资安全员由乡镇政府负责考核,不胜任工作的予以调换,不发补贴。各村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统一归集,明确回收范围,科学设置回收点,各乡镇政府负责将本辖区内各村收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在规定时间内统一运到指定地点(地点选择地远离住户,远离河道区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将库存的农药包装废弃物送到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参照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每年所需资金23万元由县级财政资金列支。到2023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全部回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农作物秸秆禁烧、限烧有关规定,深入推进秸秆五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100%、90%以上。重点推广无抗畜禽养殖技术应用,通过研发推广应用中药制剂替代抗生素,实现源头无抗、过程无抗、结果无抗。同时为发展绿色有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原材料。(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总站、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开展农产品质量三年提升行动。
8、建立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种植体系。重点围绕人参、中药材、食用菌、特色浆果坚果、山野菜等优势品种,制定地方和团体生产标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差异化发展,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特色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展品种优化、纯化、扩繁和示范推广,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培育推广一批具有特色、绿色有机品牌效应的优良种苗,提升种植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每年需要资金10万元,由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列支。(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9、合理优化种植业结构。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稳定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补贴力度,合理实施轮作、防止土壤退化。大力推广玉米2:2空、玉米留茬少免耕、玉米秸杆还田等技术,扩大经济作物灰苏子、红小豆的栽培面积,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进蓝莓、五味子、平贝母、蒲公英、农田改造栽参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加工业、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达到耕地用养结合的目的。全县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粮经菜种植比例稳定在5:4:1。(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0. 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面落实“四个最严”,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执法和信用体系,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按照《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靖政办函发[2020]13号)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靖政办发[2020]9号)。到2023年,进一步提升县农产品检测机构工作能力,达到能够为全县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每年所需经费30万元;每个乡镇建设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工作。每个站建设费用10万元,每年工作经费3万元。以上所需资金134万元由县财政资金列支。(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畜牧管理总站、各乡镇人民政府政府)
11.鼓励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加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定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的奖补政策,鼓励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认证工作,全县每年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到2023年,全市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5个。每年开展认证工作费用5万元,所需要资金由县财政资金列支。(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2.建设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基地。重点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特色板块,在“50个百亩绿色基地”的基础上,沿袭“一谷一城”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做法,打造一批农业绿色有机试验示范推广基地,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周边种植户发展绿色有机产业。2021年全县建设1个100亩以上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到2023年,全县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面积达到300亩。每年所需经费50万元,由县级财政资金解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开展农业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
13.强化完善服务要素体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联合社建设大型保鲜加工和冷链仓储设施项目情况。一是政策依据。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依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本项目采用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形成“大主体”带动多个“小主体”发展产业、“小主体”带动农户增收的发展局面,不仅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同时有效衔接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二是建设主体。由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裕泰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前期联合21户农民合作示范社、15户家庭示范农场,同时吸纳100户农民合作社组成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联合社。三是投资方式。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其中:裕泰特产投资1.1亿元,农民合作示范社、家庭示范农场、农民合作社融资0.5亿元,银行贷款2.2亿元。项目建成后,裕泰特产负责运营并偿还银行贷款和农户融资的0.5亿元本金。同时,联合体争取到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冷链设施建设固投总额30%的1.14亿元项目补贴,作为农户的股份按比例分红,设置保底红利。四是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地点在国道504和国道222交汇处,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拟建设仓储库库容31万立方米,其中:贮藏窖9万立方米,通风库16万立方米,节能型机械冷库6万立方米,具备加工、储存、冷冻、冷藏、检测、包装、打包、集包农特产品和物流快递配送上下行物品等功能,打造集加工保鲜、配送服务、冷链仓储运输等为一体的长物农特产品公共服务中心。五是运营思路。本项目采用以冷链仓储物流为主体功能的运营模式,逐渐向绿色有机订单农业、农特产品保鲜、加工、检测、销售等多元化融合发展,附带粮仓功能,打造“绿色冷链、数字冷链、智能冷链”的物流体系,逐步建立长地区最大的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仓储物流集散配送联合体,带动农户分红、就业,辐射周边县区,做到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乡村振兴。一是订单农业带动农户种植绿色有机农特产品,探索智能生产、平台经济和资源共享等新模式,检测中心认证农户生产的绿色有机农特产品后,通过冷链物流配送至东北、华北等地区,解决农特产品滞销问题。二是通过保鲜延长农特产品生命周期,错峰出售将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可以集中批量仓储粮食、蔬菜,缓解“米袋子”和“菜篮子”压力,稳定市场物价。四是整合县内物流快递资源,彻底消除在城区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发挥仓储、加工、配送等一体化的资源优势,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农用物资等消费品集中采购配送到村,保证品质,降低农户生产、生活成本。
为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绿色有机农业,解决绿色有机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县将组建绿色有机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根据吉政办发[2019]8号和吉金局文[2020]208号文件和公司法要求,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不低于1亿元,县政府出资不低于34%、3400万元,否则无一票否决权,注册资本金今年年底缴齐,分两次出资,年初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入股3000万元,年末县政府出资14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入股3600万元,通过发挥财政担保和金融服务优势,创新银行贷款模式,重点解决企业融资、科研支持、农民贷款等方面的融资短板。搭建托管服务平台,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从土地托管和农业规模化服务入手,探索“村委会+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农户”以及“垫资托管+信用保障+收入保底+约定分成经营管理”分配模式,建立一条连接农民、新型经营主体、金融企业的纽带。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针对作物品种与保险公司制定个性化保险担保政策,凡是做绿色基地和有机认证的地块,其上种植的任何作物全部纳入保险品种,政府给予保费补贴。在做好成本保险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收益保险的开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4.强化技术服务。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大力推广质量控制技术,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制定和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适应配套的地方主要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入户率达到100%。鼓励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支持发展产业联合体等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5.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市绿色有机产业研究院”的建立,依托“政、院、企”合作服务平台,引进一批有机肥、生物菌肥、生物防控等领域的专家团队,根据市研发提供符合我市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有机肥、生物菌肥、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加快推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结合职业农民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创新创业培训等,科学制订农业绿色有机产业培训计划。重点抓好农村安全员、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培训工作,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绿色产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实现引领农业绿色有机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新局面。(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各乡镇政府)
16.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加强生产、经营管理。落实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诚信档案及购销台账制度,建立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全面推进放心农资连锁经营和配送,畅通经营主渠道。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县域内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镇域内主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规定。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行为,取缔无证无照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政府)
(四)开展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创建行动。
17.完善示范村标准体系。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结合,打造一批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建立健全政策引导、科技推广、技术服务、保险兜底、加工销售等一整套落实保障机制,从2021年-2023年,每年按照20%、40%、40%的比例,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发展示范村,到2023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基本达到绿色有机示范村标准,绿色有机示范村内全部实现农药化肥使用无超标、无残留,土壤无污染。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4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8.创新示范村发展模式。围绕“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绿色村庄”的绿色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五个一”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即:一村一社、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网。一村一社:依托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打造一个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合作社,合作社要具备与本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能力,具备初加工能力,形成良好的产加销融合体系;一村一业:依托中药材、食用菌、果蔬和鲜食玉米等特色品种,发展订单农业,确定优势品种形成规模,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绿色有机示范基地,每个示范村集中连片发展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示范村内耕地达到无残留、无超标和无污染;一村一品:积极借鉴大北山“老农夫”品牌经营模式,通过村村联合、村企合作等方式,每个绿色有机示范村要至少培育一个优势产品品牌,示范村整体达到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标准;一村一景:绿色有机示范村全部达到宜居示范村标准。基本实现道路硬化、边沟院墙整齐化、村屯主要区域亮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村屯环境洁净化、农户庭院整洁化;柴草垛定点堆放,畜禽圈养,有景观点和休闲广场,具备一定的乡土风情特色。按照串珠成链,串线成面的发展思路,实施休闲农业星级村百村创建行动,联动推进生态宜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培育打造一批休闲旅游农业示范村,实现村美宜居、村游富民,遍地开花的新局面。一村一网:依托互联网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发展网红经济。通过发挥市绿色有机产业联合会、市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等电商服务平台优势,采取一对一帮扶合作、第一书记代言、网红主播代言等形式,形成网上销售体系。(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补贴程序
(一)申报
1.生产者使用新型肥料生产者向耕地所在地村委会申报数量并提供购买新型肥料登记证、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据实申报施用地块。
2.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的“以奖代补”“因户施策”补贴政策,也可以享受本方案的补贴政策,但不能重复享受。
(二)确认
村委会、包村干部、包村领导负责对生产者使用新型肥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确认。
(三)公示
村委会、包村干部负责逐户、逐地块登记,要对进行使用新型肥料分类统计。在本村公示无异议后由生产者和村委会、包村干部、包村领导共同签字盖章报乡镇政府审核验收。
(四)审核验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负责对生产者申报使用新型肥料进行认真核实,要做到真实可靠,经得起检验。要组织乡村干部细化验收程序,严把审核验收关,确保申报数据真实,无虚报冒领。
(五)资金发放
县财政局及时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各乡镇政府,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力量迅速将资金发放到生产者手中。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在全县“一谷一城”建设组织领导框架下,成立县农业土壤质量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县政府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强力推动,要按照县级领导机制,成立本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二)强化政策保障。按照《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制定保障性补贴政策。重点针对有机肥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推广、种植业结构调整,整村绿色有机试点建设,制定奖补政策,引导种植户发展绿色有机产业,确保在降低农药、化肥使用的同时,达到农作物产品绿色有机标准,实现增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