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09:21: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诚信文化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企业经营运作离不开企业会计的具体工作,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无论是从经营方式上、经营模式上还是经营理念上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更以会计具体工作变化最为突出,过去的会计工作往往是比较被动的执行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命令,在具体工作的内容上也多是简单的收支管理、薪酬管理等,但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升级,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许多重要转变,会计已经不再只是简单被动的进行工作,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思路中,会计已经逐步的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运作与发展决策当中去,会计已经逐步成为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角色,因此对于古已有之的会计诚信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也不难理解。会计诚信说起来简单,真正要实现有效建设却并非易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困难就避而不谈,相反,我们应该积极的开动脑筋,努力寻求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积极方法,从而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一、会计诚信文化的实质、内涵和基本要素
会计文化包含于人类文化当中,是人类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是与企业文化共同产生的。会计诚信文化是会计文化的升华和发展,是会计文化的更高层次表现,会计诚信文化所表现的就是对企业和对社会的一种承诺,一种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承诺,承诺自己会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会计诚信文化包含了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以及会计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也正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三个着力点,只有全面加强了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工作,才能够真正提升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水平。
二、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对提升会计诚信水平的要求自会计这个职业出现之时就已经出现,但是随着近年来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企业会计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会计工作重要性的不断显现,同时会计诚信也日益突出,因此呼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够有利确保企业生产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也是积极实践我国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也是我国先进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加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工作人员对自我的更高要求,是规范会计行业及会计人员自身行为的重要标尺,是作为一个会计从业工作者所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只有不断加强会计诚信文化的自身建设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
其次,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举措。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追求诚信、追求公正、追求合法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形式,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业更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建设与完善,要肩负起维护市场正常健康秩序的责任,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制度有效施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我国的市场经济向着更加平稳健康的方向不断前进。所以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会计行业自身,更加关乎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会计诚信建设的目标,首先是要提升会计行业及会计从业人员的自律与规范。其次是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与提升,最后是要通过会计诚信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与稳定。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原则,首先是要坚持贯彻信则立的原则,有效树立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行业的良好形象。其次要坚持贯彻恪守独立的原则,帮助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最后是要坚持贯彻公正客观的工作原则,真正实现会计工作对企业对社会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
四、推动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措施
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必须从人员素质提升、监督机制建设以及法律法规完善三个方面入手。
(一)人员素质提升。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首先就是要切实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因为会计诚信问题的发生不仅有人员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够扎实等方面的原因。因此首先要加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的水平提升,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持证上岗制度、岗前培训制度,并加强兼具企业管理知识、企业资源管理知识、企业金融管理知识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同时还要结合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实际来加强会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掌握,通过专业操作技能的提升来防止日常工作当中的疏漏与错误,切实提升会计信息、数据等处理工作的总体质量。其次,企业要切实加强对会计人员在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提升,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进一步约束和自律,结合会计从业人员日常工作进行相关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自觉性、主动性与创新性,真正发挥现代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企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监督机制建设。在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方面,监督机制建设必不可少。监督机制建设方面要加强内外结合。内就是内部监督,内部监督工作的具体开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具体工作推进。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人员安排上为了兼顾审计人员队伍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内部审计具体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与独立性,应该以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与社会专业审计人才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编制。同时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相关工作的制度建设,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严肃性与权威性,此外还要针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特点进行绩效考评机制建设,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内部监督机制建设除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工作推进之外,还要进一步开辟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信息交流渠道,可以通过网络信箱开设及实体信箱设置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形成诚信监督、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各种活动,帮助会计人员更好的端正自身行为,切实履行作为会计从业人员所应该履行的各项基本职责。在外部监督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信箱和实体信箱设置以及加强与媒体互动交流等形式提升企业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水平,形成企业与社会的联动效应,最大限度提升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质量。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加大会计法规执法力度。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其实最终还是法制问题,要用法制增加违背诚信行为的成本。在我国,要从法律角度增强会计诚信,一方面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对法律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另一方面,应注意仅有强硬的法律制裁是不够的,法律制裁还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用。
五、会计诚信文化的环境及其对会计诚信文化形成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力,也是现代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才能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客户的利益,那么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实际上,诚信理念是企业存亡与兴衰的试金石。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的诚信缺失现象大量存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1.生产领域:⑴炮制虚假概念,蛊惑消费者。对一些高科技行业企业而言,一个新的概念似乎就代表了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的独特,但其中的很多往往是虚假和错误的概念,例如前些年出现的所谓“健康空调”、“数字电视”玩的都是一些概念,一方面有些概念根本就不成熟就急于抛向市场,另外一方面有些技术缺乏相关技术部门的鉴定,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实际的利益。⑵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小企业、小作坊盛行模仿和造假,一些大企业却擅长偷工减料,从而降低成本.对于那些食品、饮料产品不出现问题也许还属侥幸,一旦质量问题被曝光,企业将面临生死抉择。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在2000年全国打假联合行动中,查获的假冒伪劣主要商品多达70多种,从食品、药品、卷烟、到化妆品、棉花、服装,到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劣质钢材、计算机、航天飞机零部件等应有尽有。
2.销售领域:⑴虚假承诺,不实宣传。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但由于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夸大宣传等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现象却日益增多。当广告中宣传的内容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时,消费者就会对企业产生不信赖,企业的信誉将受到损失。⑵偷换概念,制造假象。在商业领域,竞争的加剧导致商家进入“促销战”的怪圈。如今的商家越来越精明,在很多诱惑巨大的促销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陷阱,消费者按照商家事先设定好的规则购物,最终却发现商家承诺的那些优惠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己。⑶包装上做手脚。目前社会上送礼盛行,有的企业借助收礼人的“虚荣”心理,在华丽的包装下面却是劣质,甚至过期的产品,坑骗消费者,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短期内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收益,但企业损害的却是长期的发展。
3.企业之间:⑴贷款和债务拖欠日趋严重。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帐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高达5%以上,而且这比例被远远低估。在国企改革深化的过程中,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则愈演愈烈。而且拖欠势头正在向银行利息、国家税收方向发展,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瘟疫。⑵信用方式退化。在欧美国家中,信用关系已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的支付活动和交易过程,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而我国国内企业却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任何信用交易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方式、以货易货等原始交易方式退化。
二、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是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内在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永续存在性,诚信建设也离不开对赢利的追求和对社会成本的权衡。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他们只盯着短期利益,根本不懂“君子生财,取之有道”,不懂诚信是企业的最大战略,不懂诚信是永远可靠的资本。
2.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市场制度和产权机制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市场监管的权利真空,转型期不成熟的市场制度成为企业信用缺失的导火索。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许多经济主体置信用于不顾,肆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逃废债务,拖欠贷款及任意毁约,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左右。与此相应,企业上当受骗,经济纠纷频繁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交易的实质就是产权交换。明确的所有权制度和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市场游戏运行的前提。目前,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企业和银行的产权改革都没有到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要靠银行信用维持,造成亏损严重,信用恶化。即使当前我国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相当多的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的信誉之间也没有长远的关系,对未来收益也不具有分享权,追求眼前的利益就是决策者最优的选择,从而失去诚信的动机。
3.企业信用法制的不健全。当前,我国已实施的法律中,《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从整体看,有关企业信用体系的规范授信、平等授信、保护隐私等方而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法对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策略
1.树立企业诚信的理念,建设诚信文化。企业的信用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从占至今,没有一项事业能够建立在无诚不信的沙滩之上。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关注诚信,并把不断加强企业诚信的可能性付诸实践。这种关注和实践,虽然也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作用,但最好能够是文化规范的结果,即把诚实信用、义利兼容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像血管一样流向躯体的各处神经末梢。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2.构建以产权为基础的企业信用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的支付等,无不体现有信用。目前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商业信用等尚未很好建立。同时,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必须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企业改制,企业将真正成为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企业的财产权益,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尊重私有企业的财产权,承认私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合法存在,承认并保护他们的财产,赋予他们公平合理的法律地位。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建立个人与企业的证信系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有序实现社会保障的个人基本账户与税收账户、收入账户、银行账户等并轨,使个人所有信用资料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编码上。充分利用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审计、司法部门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系统,出台强制性的数据收集政策,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可靠性强、权威性高、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
4.完善诚信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必须制定信用法律法规,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有涉及诚信的内容,但规定得很不整,需要对有关的条款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要加强信用立法,尽快制定《企业信用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征信管理条例》、《信用披露条例》等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为有关机构在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搜集、评级、服务等方而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使信用服务有法可依。
在征信国家良好的征信服务总是和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的。我国虽然尚未有全国性的征信体系,但各个地方己纷纷先行试点建立地方性的征信体系。比如2001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试行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并下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管理办法》。到2002年7月,试运行期间,己有346家企业和60名自然人被登上“黑名单”。甘肃、江苏、浙江等省都打算建设地方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在经济与社会交往关系中,只要查一下有关信息数据库,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一目了然,使守信者道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将对诚信体系的建设起激励和鞭策作用。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能建立起一种合理、合法、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关键词】成人教育 诚信文化 研究
一、诚信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诚信就是要求人们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过程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它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诚信文化是社会各个领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文化。在我国,诚信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了“诚”“信”概念。在当今,我们生活在物质丰裕的社会,同时也是诚信有序的社会。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将诚信作为言语行动的基本规范,将诚信文化视为社会不同领域和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养料,建设诚信文化是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二、成人教育中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的意义
1.诚信文化建设是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保证,也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追求。
2.诚信文化建设对成人类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成人学校要将诚信文化建设提高到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营造诚信校园氛围、拓展教育路径,将诚信文化植入学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
三、成人教育中诚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成人教育是全民参加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为了调查目前邢台成人教育中对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我们分别向邢台广播电视大学、邢台市成人教育学校及邢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成人教育机构的60名教师发放“成人教育中诚信文化建设状况调查表”,进行的调查。通过调查,在三所成人教育机构中,认为诚信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有作用的人数为62人,占调查总数的34.44%。对于单位是否经常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活动,选择不清楚的人数是148人,占调查总数的82.22%。对于学校是否有诚信文化建设资源的调查,选择不清楚的人数达到118人,占总数的65.56%可见在本地区的成人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对诚信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2.利益驱动下成人教育诚信文化缺失。
目前我国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成人教育存中存在招生宣传信息片面夸大、教学实践环节存在虚假、考试作弊及论文造假等,这些现象制约成人教育健康发展。由于利益的驱使诚信文化缺失,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发展必损害整个成人教育的声誉。
3.成人教育中诚信文化建设缺少制度支撑。
在成人教育中开展诚信文化建设离不开制度支撑,但目前我国处在新旧社会体制、结构的转换过程中,在成人教育中相应的社会诚信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或者其作用没能发挥到位,诚信数据库的建设仍处在起步状态,这就使我们的诚信文化少了制度的支撑。
四、完善成人教育中诚信文化建设的措施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改革开放30年,从成人教育的恢复到新型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成人教育向社会培养大量人才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受外界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影响,成人教育中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影响到成人教育健康发展。因此,在成人教育中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可以通过加强诚信文化学习、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大讨论、摆问题、出主意、想办法等等使成人教育工作者们充分认识到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要思想观念上有了进步,就会在实际行动上有变化;只要在精神上有了投入,紧接着就会有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就会全面推动诚信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2.建立“诚信档案”,鼓励学生做诚信之事。
诚信文化建设对成人类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成人学校要将诚信文化建设提高到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营造诚信校园氛围、拓展教育路径,将诚信文化植入学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给学生建立“诚信档案”,把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记录在案,包括上课情况、完成作业情况、考试有无作弊情况、论文造假情况等等记录下来,制成一份“信用记录”,断开“黑暗的利益线条”,鼓励学生做诚信的事,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使诚信之根植于学生的心底。
3.完善成人教育中诚信制度。
诚信文化建设需要严格制度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良心和道德的内在自律,不可能有效约束欺诈和失信行为,成人高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依靠制度的力量把一切诚信行为纳入制度的轨道,培育良好的诚信秩序,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01
1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现状
为了更直观了解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现状,笔者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于2016年5月至7月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5份,回收率为95.8%。其中,学生发放500份,收回482份;教职工发放100份,收回93份。问卷主要从诚信意识、诚信教育、失信行为、诚信缺失的原因、诚信文化建设等方面来调查独立学院的诚信状况。在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得出师生对诚信文化的认识大体一致,在极少数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
在对诚信问题的重视程度上,绝大部分师生对诚信问题都很重视。70.5%的学生对诚信问题很重视,23.5%的学生一般关心,但也有5%的学生觉得诚信与否无所谓,1%的学生甚至逃避谈论这类问题。而95%的教职工很重视诚信问题,5%对该问题一般关心。可见,学生中,还是有极少数人对诚信问题不够重视,诚信意识不强。
在对失信行为的调查中,多数学生认为失信最严重的是人际交流方面;而大部分老师则认为是考试方面。可见,在多数学生看来,相比考试中的失信,人际交往中失信行为更加普遍。
在诚信文化建设方面,大部分师生认为学校对诚信文化建设重视度一般,希望学校开展更多的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并表示会有选择地参加。可见,师生们都期待营造更加诚信、和谐的校园文化。
在诚信缺失原因的调查中,学校师生认为自我诚信意识低和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相应的宣传教育,受到身边家长、老师和朋友的不诚信行为的影响,也有极少数师生认为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针对以上造成失信的原因,师生们认为可以通过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来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
笔者在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并查阅大量我国独立学院的相关文献资料后,对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现状总结如下:第一,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有一定成效,诚信意识不断增强。张莉莹在2008年撰写的《独立学院学生诚信现状及其教育策略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例》一文中做了调查统计,独立学院学生对诚信重视和关心的比例只有56.67%,Q而在笔者2016年的调查中,独立学院学生很重视诚信的有70.5%,一般关心的有23.5%。第二,独立学院总体诚信情况和普通高校相差不大,大部分师生是遵守诚信的,但有关调查显示,基于独立学院办学方式的不同,独立学院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环境良好,学习上不如一般本科院校努力。因此,从这些方面来讲,独立学院学生道德自制能力相对较弱。
总之,独立学院逐渐重视诚信教育,诚信文化建设逐步完善,师生的诚信认知有大幅度提升。但要在校园内产生诚信文化效应,消灭一切失信行为,还需要对诚信缺失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原因。
2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2.1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诚信环境建设薄弱。在学校网页以及校园的宣传栏、橱窗等媒介上未能长期深入涉及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制度、诚信事迹等诚信专题的传播,相反,在一些醒目的地方有许多不诚信的广告,如考试包过、英语四六级答案等。
二是诚信教育建设力度不够。比如,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会组织学生学习校规校纪并进行考试,设有考勤制度,制定了考试作弊取消授予学位的资格等制度,但效果仍不够理想,还是会有学生违反校纪。此外,学校教师教风不严,也会影响诚信教育的效果。在调查老师看到学生作弊的做法时,有54.9%的老师选择制止作弊行为,但不向学校报告;有35.6%的老师选择制止并向学校报告;有9.5%的老师选择只是提醒注意,大部分老师没有采取最为严厉的制止方式,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诚信文化氛围的建设。
三是诚信制度建设不完善。虽然独立学院针对诚信缺失问题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但仍无法完全杜绝失信行为,使学生的诚信行为得不到认可,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约束,影响诚信文化的发展。诚信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且执行力度不够,诚信监督机制不到位。
2.2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影响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因素很多,笔者主要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四个方面分析。
在社会原因方面,社会大环境不诚信思潮和行为的负面效应是诱发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社会上的道德冲突会影响师生的道德选择,比如“老实人吃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会歪曲诚信美德的本意,容易诱导大家违背诚信原则,阻碍了诚信文化的建设。
在学校原因方面,独立学院的诚信教育力度不强,有些只注重诚信教育的形式,却未能跟踪教育的效果。而且,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理论说教,不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在家庭原因方面,部分家长诚信教育观念不强,看重成绩而忽略品德教育。有的家长自身存在失信行为,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家长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纵容或帮助子女做出不诚信行为的情况。此外,也有一些家庭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方法不当,效果不明显。
在个人原因方面,少部分学生诚信意识不强,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至上。有些学生在面对诱惑时,理性思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行为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做出违背诚信原则的事情。R也有极少数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不足,知行脱节,为了达到自身目的,明知是不诚信行为仍选择背离诚信。
3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信文化建设要以提升诚信理念为先导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品德修养,并且推行校务公开,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其次,教师要自觉提高诚信教育认识,如参加有关诚信的科研活动,关注国内外诚信文化发展的前沿动态等。最后,在提升学生诚信理念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进行宣传,开展与诚信相关的活动,如诚信征文、演讲等,对恪守诚信、道德高尚的学生予以表彰,对存在失信行为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
3.2 诚信文化建设要以营造诚信氛围为前提
目前,独立学院总体诚信状况为一般,大部分师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让少部分容易失信的师生重新树立诚信理念。这需要扩大诚信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营造出良好的诚信氛围。一方面,可以在校园硬件设施上进行诚信宣传,如建设诚信主题类的景观、诚信雕塑,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等。另一方面,营造诚信舆论环境,在学校网页、公众号等现代媒体传送身边的诚信故事和感人事迹。最后,不断改善诚信教风和学风环境,学校教师要严格执行诚信文化的管理,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在日常生活和考试中做到诚实守信。
3.3 诚信文化建设要以加强诚信教育为重心
独立学院的教职工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在课堂上,思政课老师应该使教学内容丰富、有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他课程的老师也应对学生三观的进行正确引导。另外,笔者认为,管理者一般都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可以尝试走进课堂,将诚信教育理念更加直接地灌输给学生。在课外,也要深化诚信教育,充分利用课余实践和寒暑假,在校内外开展“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诚信文化的活动,使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诚信文化的启发和教育。
3.4 诚信文化建设要以完善诚信制度为保障
独立学院的诚信制度作为诚信文化建设的必要保障,要积极响应与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完善。我国已经逐渐加大了诚信方面的立法力度,如2015年1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加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是犯罪行为。因此,学校应加大诚信普法宣传,使师生信仰法律,树立起法律至上的权威意识。
在学校诚信管理制度上,除运用现有的诚信管理办法外,还可以单独设立与诚信相关的管理办公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填补诚信管理中的空白。另外,建立师生诚信查询系统,方便个人和组织获取诚信信息,也有利于接受公众监督。这就需要有合理、公正的诚信评价机制,比如学生德育分的计算,老师思想品德的考核等都需要更加明确、有效的评价机制。
总之,独立学院的诚信文化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现实要求,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