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07 09:21: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

篇1

一、抓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多年来,在农村开展的“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农村财务体制改革之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改革,“十星级文明户”的奖励机制遇到了新的困难。因此,要把大面积评比转变成评比“十星级文明户”和“标兵户”上来,每评比一次比例为十分之一为宜。要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奖励,主要是表彰为主,宣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激励周围的群众向他们学习。奖励不必很重,不要把这项活动变成为了得奖而得奖。

(二)在其它的群团组织中也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列为重要的内容,如共青团、民兵、妇联组织都要抓好一定的载体,要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办些实实在在的事。例如妇联组织开展的文明致富能手活动、文明家庭活动;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开展的“园丁杯”、“好少年”优秀团员活动,都是改造人、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好载体。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载体,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各个领域。

(三)环境的改造、建设和美化工作非常重要。目前,我们村屯的主要干路周边还存在着很多的不雅之景,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一些野广告遍地都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我们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设置了障碍。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环境建设列为重点,动员社会的力量努力创造好环境,保护好环境,爱护好环境,使人们生活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之中,花坛锦簇,处处盛开着文明之花,用优美的环境提升人们的思想格次。

(四)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军警民共建结合起来。军警民共建主要是以地方爱国拥军为出发点,关心和支持部队的国防建设。向广大群众宣传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和英勇献身的崇高风格及优良的革命英雄主义光荣传统。同时,把地方改革发展的经验成果和社会进步的文明象征讲给部队官兵们听,使官兵安心国防,守卫边疆。军队把好传统好作风带给地方,使军民之间永保渔水深情,增进军民之间的团结友爱,也使军民共建结出文明的果实。

(五)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形势和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偏重于形式,而有时实际效果并不是太好。必要的形式要搞,扎实有效的活动更要有序进行,要把形式和实际有机的结合。一些不必要的形式要减少,多把一些典型经验进行广泛有效的传播。

二、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以弘扬精神文明主旋律为主,把握住舆论宣传导向,突出党的中心工作,把目标锁定在党的事业上。

(二)大力宣传典型,学习典型,把典型事迹的宣传列为工作之首。例如:六十年代全国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名扬海内外,甚至美国的基层部队也开展学雷锋活动。我们要坚持把好的精神发扬光大。但现今存在的问题是“宣传一阵风”,刮过去就无影无踪了,没有把典型留在人们的心中。抓好典型的宣传非常重要,可以用典型的事迹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让他们向典型学习,提高自身的认识和综合素质。

(三)正确把握舆论宣传导向。舆论的宣传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引导人们的视野,改变人们对世界观的一些看法。现在一些报刊、杂志、电影、戏剧等影视作品反映的精神食粮不纯,有些是超越时代,有些是陈腐的东西,有些脱离现实,没有客观、实事求是的宣传社会进步的东西,而是虚幻离奇的较多,这样容易误导人们的思想。因此,要加强舆论宣传方面的领导。

篇2

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受民族文化精神的滋润和哺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着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武德与诸家思想

武德,指“止戈为武,尚武崇德”,是习武者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武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左传》。他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兴盛,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奠定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础,也赋予了中国武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时是武术体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而且成为中国武术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的思想源泉。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年)为创造人的儒家学派,对中国武术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的内涵就是“爱人”和“忠恕之道”,这同时也是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而武术是战斗的力量、杀伐的手段,就必须纳人一定的伦理法则之中,这是中国武术伦理色彩浓厚的根本原因。在武术文化中,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其鲜明特色。这一特色,至今仍使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一种途径。

在先秦诸子中,与武术有更多联系并得到“侠”的称号是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约公元前479一公元前381年)为战国初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但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墨家祟尚武力,主张以武力反对一切侵略与不义。《墨子》书中有“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号令”、“杂守”等十余章,详述守卫城池、防御敌人之战术理论方法,对军事武艺有重要意义。而墨家子弟均精通武艺,并格守信义,重人轻己,重义轻生,慷慨侠义之士。墨家门徒的信义武勇与慷慨赴死的精神,正是中华文化二千余年来与武术有着紧密联系的“武侠”的历史渊源。

二、武德与民族精神

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有修身养性的功效,而武德教育中寓予的深刻的民族精神,也将激发着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近百年来,我国饱受帝国主义欺凌,许多爱国的武术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艺,挺身而出,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在中国的领土上耀武扬威。历史上具有祟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如戚继光、岳飞、瞿元甲等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许多练武术的人,他们不仅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更能够见义勇为,遇到坏人、坏事,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当前,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腾飞,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但尚武崇德,发扬民族精神,还是武德的基本原则。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思想,终于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屏弃了封建腐朽的东西,继承了精华,把武德教育与爱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其体现民族精神也包括热爱祖国文化、热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广学博览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等,为宏扬中国文化和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武德与道德修养

恩格斯认为:“人类道德的需要,无非来自于人类自身维持生产、分配、交换产品的共同秩序的需要;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不过是人类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共同行为的概括和表现。”“道”原指路径,后引申为原则、规律、本质、真理等;“德”原指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原则发展,后引申为发展的目标、框架等。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武德与道德的关系实质上是小道德与大道德的关系。在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里包括:四维(礼、仪、廉、耻)与五常(仁、义、理、智、信)等,而这些,是习武者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传统的武德中讲究“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持艺为非,以至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厚。而“德以艺生,艺以德显”,武艺精湛,也是习武者在武术事业上高尚武德的反映。如今,武术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知识,只有把武德教育贯穿于技术教学训练的始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武德修养不仅要继承发扬如上所述的优秀品质之外,还必须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道德观。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祟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我们理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

篇3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中老年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劳动力的整体情况。

2、收集样本市场中老年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挑战。

3、了解样本市场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需求,特别是培训需求,对劳动力进行培训过程中的培训需求、培训供给形式、培训费用,并进行比对分析。

4、了解样本市场中老年以上劳动力的类型、习惯、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些心得、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二、  调研方法:

1、用人机构、培训机构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中老年劳动个体进行的单独访谈调研;

3、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三、  调研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许多正值壮年的劳动力开始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向城市转移,但与此同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制约和影响,无法对过多的劳动力统一管理和吸纳,这就出现了部分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当中却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何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中老年以上劳动力转移时会遇到的就业问题,就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时面临的就业挑战:

1、 就业岗位缺乏,就业机会不足。随着地上建筑的拆除、位于拆迁地区的企业大批搬迁、关闭,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产生了影响。拆迁地区规划建立的产业项目,全部建成也需要3、5年的时间,在这段漫长的过渡期当中,缺乏足够的就业位置来支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需求。

2、 非工资性收入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农村而言,管辖片区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居住区之一,村庄房屋租赁收入已然成为了当地人的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瓦片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房屋出租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2-3万。另外,部分拆迁户往往已经获得了数百万的补偿款。长期稳定的租赁收入和拆迁款的一次性发放,使得部分农民安于现状,择业观念淡薄不愿意再出去工作。

3、外来人口不可小觑的竞争力。外来人口的价格成本优势明显高于本地劳动力。本地劳动力在选择就业过程中有时还是很挑剔的,拒绝工资低廉、强度过大、路程较远的单位,但相比外来人员,他们的此类工作的接受度就会高一些,用人单位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会更加偏爱外来人口,由此又增加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难度。

4、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就调查样本而言,中老年以上劳动力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劳动力的个人素质不够高导致可以选择的就业面也会比较窄,只能选择一些工作繁忙、任务量大、收入相对很低的工作来做,因此导致劳动力出现待业,没有收入来源引发社会问题的出现。

5、劳务企业的招聘条款约束。很多社会实例表明,一些劳务企业为了保障城市劳动力的就业率,出台了部分苛刻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歧视性,无法实现公平竞争,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方法:

1、建立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研究落实鼓励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和公益性安置就业的政策措施,根据不同群体的就业特点,合理整合划分政策功能,统一每项政策的扶持标准和操作程序,使其能随着就业形式的变化,分层次、有侧重地促进就业。

2、合理分配好拆迁资金。制定合理的拆迁资金发放制度,可以让农民也参与新企业的建设做“股东”,今后以福利、分红的形式领取拆迁款。开设理财培训班吸引农民过来参加,指引大家合理分配财富。

3、完善技能培训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农民们真的有了本领才能在城市里立足,首先要做好需求调研,找到农民培训需求的方向,就目前来说,服务业是一般的初始选择,接着装修建筑类也是紧要的需求项目;其次是整合资源,积极调动好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也欢迎企业、大学、广大志愿者的加入;再次是做好资金统筹,加大地方财政引导,拓宽民间投资渠道。

(1)建立起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培训体系

在调查过程中,涉及到培训费用的方面是劳动者很在意的内容,33.84%的被调查者不能承受目前的培训费用,54.59%的被调查者暂时可以接受当前的培训费用但是还是希望可以再降低一些。当被问及培训费用应该由哪方承担时,65.1%的被调查者希望费用由当地政府部门或用人单位统一支付,29.8%的被调查者希望由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自己三方承担,仅5.1%的被调查者愿意由自己承担。由此可见,目前政府的投入和资源已不能满足农民工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问题的出现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体,企业参与为辅助,农民适当承担”的多渠道资金保障机制,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缓解农民因为培训费用而放弃接受培训的问题。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行业组织、大企业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好培训资源,广泛吸纳社会多方资源,支持企业开展培训,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志愿者加入到培训活动中来为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机械、运输、建筑”是最受欢迎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农民们可以获得技能并找到工作。

(2)提高转移培训的有效性

在对涉及培训满意程度的调查时,被调查对象也反应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转移培训信息还不都公开化,不容易知道;培训过程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太过书面化,缺乏实践性,农民们更希望可以去到现场学习,多一些实操性的实践活动。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提高培训质量,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多的开展实践学习,可以安排学员先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去实地参观考察,最后在技能实训基地进行实操训练,帮助学员更好的掌握技能。

其次,对于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也不容忽视,农民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工作的城市化,其生活方式、文明素质也有待提升改善,因此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融入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会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农民工的现实需求。

(3)构建就业与培训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篇4

Abstract: the efforts to develop "youth civilization" activity is further implement cross-century youth civilization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engineering, youth, solidarity is an young, led an effective form of underdeveloped youth.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Yellow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 hospital create "youth civilization" activities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confirms the activity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of all kinds of hospitals to create "the youth civilization" activities,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establishing good image is instructive.

Keywords: youth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青年文明号”是以青年为主体,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创建的体现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成绩的青年集体、青年岗位和青年文明工程。

近几年来,山东黄河医院以医院文化建设为载体,把“一切方便于病人,一切有利于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培育“青年文明号”健康、优秀的主流文化,充分发挥其示范群体作用,对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有助于医院职工群体价值的实现

1、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医院群体价值观作为一种合力,是医院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是医院三个文明建设发展的动力源。“青年文明号”是以展示当代青年精神面貌,倡导高度职业文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工程。山东黄河医院在创建活动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敬业爱岗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使“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成为全院的共识。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转变,如何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让病人享受全面整体化的医疗护理,始终是被关注的问题。因此在“青年文明号”活动创办之初,就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认为这项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医院青年职工的职业道德及服务水平,是倡导职业文明,积极实施医院“服务兴院、科技强院”战略的好契机。为此,在院党总支领导下,根据“青年文明号”的创建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系列具体的活动方案及行为准则,全面发动青年,做到人人参与,齐心协力,从而拉开了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帷幕。

2、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是开展文明优质医疗服务的前提。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过程中,黄河医院团支部先后举办了多次以“如何加强医疗服务”、“创办省级青年文明号,从我做起”等为主题的团务会议,专题讨论就如何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展开讨论,体现了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在认真贯彻医院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基础上,提出了“以我真心、关心、耐心,换您放心、安心、舒心”的服务口号。在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就医环境的同时,黄河医院着重加强服务理念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各项服务工作都围绕着病人的需求而展开,同时我们还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制定了多项“贴心”服务,如:责任护士负责制、电话联系制、病人一日清单制。诸如此类的服务还有很多,如为行动不便的病人准备了轮椅,为住院的病人准备了口杯、脸盆、水瓶。至于替病人打电话、热饭菜、代办各项手续、抬送病人做检查等事情更是家常便饭。服务理念的更新,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使医院医疗服务工作做得更好,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医院职工群体价值得到全面实现。

二、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有助于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医院形象是医院通过自身行为向社会及公众展示其本质特征,进而给公众留下的关于医院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印象与评价,它是医院文化的综合体现及外在反映。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富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的一支有生力量。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直接面向广大患者在临床一线岗位上服务的主要是青年,他们的言行代表着医院的形象。

“青年文明号”活动旨在组织团员青年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文明从业,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展示当代医疗行业强捻的精神风貌,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山东黄河医院外科护理组在创建活动中,积极参加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开展了优秀护士评选活动,让病人每周评选一次本科的优秀护士,增加了护士的荣誉感,并且科室号召全体人员以优秀先进为学习榜样,促进了科室人员的共同进步。同时,大大改善了医护人员与病人的医患关系,在住院病人心中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创建活动要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发挥团组织的独特优势,注重内涵建设。要加强业务学习,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其一,创建集体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内容、要求,增强内功。其次、开展徒手心肺复苏急救技术操作,呼吸机、心电图机、监护仪、防汛急救技术操作等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反复学、反复练,做到人人参与 “三基”训练、人人达标。为安全医疗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三,要巩固学习成果,举办技术比武活动。在理论学习和岗位练兵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比武的具体方案,分阶段举办相应的技术比武和竞赛活动。从而激发青年立志岗位成才的热情,增强青年人的责任感。最后,要鼓励创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青年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激励青年刻苦钻研业务,锐意进取,培养创新意识。并通过参加 “科学创新”、“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活动,为年轻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青年人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精益求精的良好氛围,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四、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一是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围绕医院阶段性的重点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不同类型的活动,发挥创建集体人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例如,山东黄河医院开展创“文明礼貌服务” 活动过程中,针对具体要求,设计活动方案,开展以创优质服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先后举办护理礼仪、“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展示月”活动、“转变服务观念演讲”活动等。并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满意度为目标制订文明礼貌服务规范,增加便民服务措施,美化就诊环境。通过这些有利的举措,促使青年改正、克服自己不符合医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激励广大青年爱岗敬业,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观念。

篇5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85-03

中央16号文件强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在突出实效性。当前,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各高等学校广泛开展,在倡导社会新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磨砺学生思想素质 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规划性 不强、活动项目单一、活动层次有待提高、引导机制还不健全等问题。如何依托大学生志愿 者活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笔者略陈管见。

一、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的特征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虽然在世界各地名称有所不同,但所指对象和任务大体 相当。在西方国家,志愿者是指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而努 力的人们。在中国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将其定义为在不为任 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在中国大陆,中 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 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 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志愿服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自愿性。即是志愿者自愿选择的行为,非第三人或外界的强制。这是志 愿服务区别于 其他社会行为的前提,也是志愿服务与一般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的职务行为区分的标志。虽 然世界上很多志愿活动都是由政府或社会组织发动的,但作为志愿者个人而言,都是自愿参 与的。自愿性能够让志愿者在活动中唱“主角”,以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2无偿性。即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志愿服务的本质是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如果说志愿者也是有利益的,这种利益 也并不是物质上的利益,而是精神上的利益。一位资深的美国专家保罗•杰•伊尔斯利在分 析美国人积 极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因时指出,在美国那样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却有那么多人热心志愿服 务事业,原因之一是“这些人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的一种愿望的满足,并从中感悟人生的价值。

3全面性。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志愿服务在地域、空间上是无界的,目前 已遍布世界 各个国家;二是志愿服务的领域的广泛性,既涉及助老扶残、扶贫济困、环境保护,也涉及 社区服务、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服务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事务;三是志愿服务的 形式的多样性,既包括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还包括公益性及社区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等; 四是志愿者来源多元化,志愿者的队伍虽然多为年轻人,但他们中间有工人、农民、学生、 教师、医生、国家公务员、指战员等,同时具有完成服务内容的必要技能和水平,以 达到被服务者满意为目的。

4社会性。志愿服务并非存在于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而是在一定的公共 空间和特定 的人群当中进行的他助或互助,因而它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公共福利和社 会公益是志愿服务的价值目标,也是衡量志愿服务社会价值的标准。另外,志愿者自身也具 有社会性,通过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他们可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 生活、感悟生活,在志愿服务中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形式及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

1994年,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从此,志愿服务活动在包括高校在内 的各行各业蓬勃开展。以襄樊学院为例,目前,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员已经占到在校生总数的65% ,基本上每一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有过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扶贫济困活动。为老、孤、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服务是高校大 学生志愿者行动长期性的基本项目。以襄樊学院为例,大学生志愿者与襄樊市襄城区福利院 、襄樊盲聋哑学校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关系,照顾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学生还长期为襄 樊地区下岗职工及其他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义务家教;每年开展新生军训服装募捐及毕业生学 习用具募捐活动;开展为重大疾患同学专项募捐活动等。

2公益服务活动。如襄樊学院学生社团环保协会,常年开展废旧电池及 废旧物品回收、自然环保宣传等活动;艾滋病宣传服务协会常年开展防治艾滋病系列宣传活 动等等。

3社区共建活动。如我院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先后与襄樊市隆中居委会、 昭明台办事处等5个社区签订了志愿服务协议,与其建立了长期志愿服务的关系。学生充分 发 挥自己专业优势,利用休息时间,深入社区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物理系的大学生志 愿 者为社区居民义务修理小型家用电器,讲解安全用电常识;体育系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义务按 摩、保健康复知识的宣传活动;政法系的大学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等等。这些志愿服务对 于和谐社区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4支教支边活动。从2002年以来,我院共有150多名志愿者先后奔赴贵州 、湖南湘西、鄂西等老、少、边、穷地区开展支教活动,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 的贡献。

5专项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从2001年至今,每年一度的诸葛亮文化节在 襄樊召开 ,期间我院外国语学院多名青年志愿者利用专业优势,为会议提供翻译、接待、会务组织等 服务,受到与会人士的高度评价。我院重大活动如校庆、每年迎接新生等活动中,也都活跃 着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一,志愿服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既包 括常规活动,也包括专项活动,还包括自主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是实 践育人的重要渠道。实践证明,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新时期动员和凝聚青年学生的有效方式 ,是志愿者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是了解 国情、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历的过程,也是在社会大舞台上经风雨、见世面、砥砺品格、 锻炼成长的过程,为大学生 的道德教育和个人全面成长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渠道。

其二,志愿服务活动是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志愿服务精神的基本内 容是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传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借鉴了人 类文明的先进成果,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与核心内容的要求,与 建立和 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要求相一致。与传统的“学雷锋活动”相比较,志愿 服务更加体现了自愿性、非政府性等特点,反映了人类社会普世的基本价值观念,更加适应 时代特点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契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容易转化为大学生的道 德实践。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 响和感染被帮助对象,影响和感染周围的群众,进而影响和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这样 一种文明的传递过程,既是全社会高尚道德情操不断传递、发扬光大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 有效自我教育、实现自身道德境界提升的过程。

其三,志愿服务活动是对大学生开展公民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参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所谓公民精神,就是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回报和贡献 社会的理念。按照契约理论,国家、社会是由每个单个的人、不同的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个 人和一定的社会组织在享用国家、社会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也对国家、社会的正 常运转、协调运行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整个社会和谐。社会的现代化是多 维的现代化,其中,公民精神的培育是社会现代化最基础也是最富有原动力的因素。因此, 公民精神的培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志 愿服务所体现的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 作的精神,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精神的精髓,它体现了现代 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志愿服务正以其突出的社会 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的重视,成为这些国家加强公民精神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 效形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志愿服务意识为大多数公民所接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广 大公民的自觉行动。如1998年,美国约有1.09亿成年人参与了志愿者活动;56%~62%的 妇女每周奉献3.4个小时,49%的男士每周奉献3.6个小时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当前,我国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问题 和环境问题,许多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政府本身的能力,必须采取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型政 府、规范市场和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等综合手段来解决。从根本上说,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 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善治环境,即治理主体由过去单纯的政府变成为由政府、企业 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的合作集体;治理规范由过去单纯的国家法令变为法令、道德和社会组 织的公民自主契约并存;治理手段由过去单纯强调法制变为重视法制、德治和社会公民自愿 的合作相互补充。具体来说,就是要借鉴志愿服务的经验。这是因为志愿服务具有很强的实 践性,社会需求是志愿服务生存的基础,是将社会需要中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志愿服务活动内 容的一种公共服务方式。志愿服务是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庄重 承诺,体现了服务他人、锻炼自我、促进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社会功能,为政府职能转 变提供了经验,并为政府职能转变铺平了道路。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志愿服务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具体到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同和理解。根据抽样调查,14.7%的志愿 者反映在从事 志愿服务活动中曾经受到精神伤害,这些伤害主要表现在:公众对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 还很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行为不能理解;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等。实践中我们 还看到,校内外普遍存在对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内涵不明确的问题,经常出现将志愿服务组织 临时“拉差”的情况,把志愿者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许多志愿活动成为一种组织行为 而不是自愿参与行为。

2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有待加强。一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定位、 服务对象、服 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有效的界定和管理。二是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尚不完善。志愿服务是一种志愿奉献的无偿服务,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但在具体 实施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完全依赖共青 团组织这一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因而会大打折扣。法律 保障机制 的缺失导致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法律地位不明。青年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权利和义务、行动的 范围和形式、青年志愿者组织之间,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等 许多问题都缺乏法律上的界定。由于缺乏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相应的法律保障,青年志愿者 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权益更无从维护,从而也影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行动 的积极性。三是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还不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是不可能进行物 质激励的,所以精神激励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志愿者不但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 ,精神上的满足也很难实现。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化活动,光凭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是远 远不够的,必须以机制建设来保障志愿精神在社会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3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首先,尽管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 人数总量很多 ,但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其次,由于受到专业技能所限,高、精、专 的专业性志愿服务不够,使得高校志愿者的活动形式特点不鲜明;再次,有的志愿服务流于 形式,为了名利、宣传等而参加活动,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有些本来的善意帮助最后 却成为受助单位的困扰、负担等等。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前至少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促进社会观念转变,积极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高 校来说,要特别注 重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因 此,学校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侧重不同的主题,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 ,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篇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的灵魂,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更是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力量源泉。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有力的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和目前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存在文秘站网-的主要问题和状况的论述,浅谈了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强大动力及怎样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目的在于引起企业领导层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论文提纲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

1、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2、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提高效益的突破口之一

3、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热衷于追求产值和利润,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足够重视

2、企业中少量员工素质低,技能水平低,企业员工良莠不齐。

3、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口号化,形式化”现象严重。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1、企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优良传统,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

3、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加强员工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

4、加强敬业精神教育、提倡职业道德,

5、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有机的统一起来

浅议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的灵魂,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更是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力量源泉。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有力的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通过学习本人撰写了《浅议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强大动力》的论文,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

1、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因市场贫乏,需求大于供给,经济发展走规模扩张之路,再加上国家大力投资,国际资本的倾销,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的企业开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爆发出勃勃生机;企业的发展需要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只有稳定,才有发展,这是硬道理。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力量来源,发展经济,就是要提高各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企业,要在市场激烈撞碰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特别需要一个具有强烈集体主义精神的职工队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道德观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行为以及社会的经济行为,这有利于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经济秩序和市场秩序,而这正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杠杆。不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失去了发展的支撑点和前进方向。

2、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提高效益的突破口之一。企业要发展,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有一支技术高、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好的职工队伍,才能够生产合格的企业产品,才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买方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而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密切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随着各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企业利益与职工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有句古话:“安居乐业”,人们要“乐业”,首先必须“安居”,需要人们的“乐业”的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建立一个使大家真正“安居”的社会环境,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企业效益的突破口之一。

3、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人、财、物进行合理配置,使之能发挥最佳效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成功者。市场经济与企业之间的各种因素的竞争,人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是市场竞争中的决定因素。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所以,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的管理内容,不但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强调“人本管理”,它已不仅仅局限于对生产秩序和具体的生产行为的管理,而是促进企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只有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企业管理体制之中,用灵活、高效的管理方式,创造出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完成一个企业对社会、对国家、对政府和对人民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当前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热衷于追求产值和利润,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足够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企业发展资金不足,这在国有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同时部分企业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投资少,制度不落实,严重地干扰了企业建设和正常经济秩序,将使企业逐渐失去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2、企业中少量员工素质低,技能水平低,企业员工良莠不齐。一些领域道德败坏,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严重地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使部分企业渐渐失去了发展的社会环境。

3、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口号化,形式化”现象严重。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有效地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将使企业逐渐失去发展的机遇。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 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1、企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企业管理内容,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是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刚”、“柔”并济,既抓疏导教育,又不放弃经济、行政处罚,使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管理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关系,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企业中要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重点是要抓好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团队意识“三项”教育。在工作中一是切忌模仿化。要根据企业特点,找准切入点,激发起员工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使员工在积极向上的主旋律中为企业建功立业。二是切忌口号化。不能光喊口号,空讲奉献,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三是切忌表象化。不能认为环境优美、员工队伍外观形象整齐就是精神文明成果。它只是企业精神文明的一部分,重点是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整体形象;四是切忌形式化。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做好每项工作,惟有这样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2、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优良传统。这是解决国有企业客观困难的有效办法之一。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知难而上,不气馁,不失望,能吃苦,能打硬仗,使企业走出困境;在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不挥霍,减少开支,增加企业发展的储备。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于20__年4月份由兰炼和兰化合并成立,尽管合并前的兰炼和兰化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我们应该看到,在两兰合并之后我们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对企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也不足,因此,企业怎样才能稳定,企业经济怎样才能发展,这是我们每个员工都要深思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的艰苦创业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树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保证我们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党委领导企业的全体员工参加全民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仅符合中央的要求,也符合企业的特点,企业里的党员是员工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在企业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充分利用党员的榜样力量,倡导社会正气,在党员中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并以此作为党员的工作评价标准之一。加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树立人民公仆的形象;教育干部勤俭办事,反对讲排场、比阔气的恶习,杜绝挥霍公款、的现象出现。加强党员干部法制教育,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加强党员干部的业务学习,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使领导干部的形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力量。同时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紧紧围绕“政府放心、员工满意”的服务宗旨,加强员工的“爱国敬业”、“三满意”、“三爱”教育和工作技能教育,在企业推行责任制、承办时限制、服务承诺制、开展评优树模、公司经理接待日等活动,弘扬了正气。在员工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员工的情操。在开展员工文化活动中,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引导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教育员工以厂为家。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密切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这样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使公司上下形成了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近一年来,公司连续超额完成各项季度目标任务,受到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表彰。

3、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加强员工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企业要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每一个员工不是处于被管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指两种环境因素:一是指人际关系。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反之,则会影响工作情绪和干劲。二是指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人的大半生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必然会影响到人的心境和情绪。提高工作条件和环境质量,首先是指工作本身水平方向的扩大化和垂直方向的丰富化;其次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工具、设备、器材等的先进水平和完备程度;再次则指工作场所的宽敞、洁净、明亮、舒适程度,以及厂区的绿化、美化、整洁程度等。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

4、加强敬业精神教育、提倡职业道德。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队伍,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买方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以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创建为重点的文明创建工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中,使员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实践证明,以培育“四有”员工队伍为目标、以“三德”教育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化,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文化活动、办实事之中,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较好实效。

5、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有机的统一起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保证了企业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企业文化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拓宽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工作实践中,力求使两者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在构建职业道德体系中,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的主题,贯穿于“诚信、务实、创新”的工作方针,塑造企业职业理想、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强化职业道德责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在做法上,既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融合企业文化等西方管理文化的内容。如通过正面灌输、宣传教育等途径,引导员工弘扬企业精神、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等。如:坚持 “安全、快捷、准确、方便;第一次就将服务做好,第一回就让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在教育内容上,力求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如在创建文明班组活动中,制定了“四好三无”的标准:职业道德好、经济效益好、全面质量管理好、外树形象好;在活动形式上,实现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以丰富员工生活,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如:举办书画摄影展览、歌咏比赛、演讲赛,使员工形成爱国、爱社会、爱企业,并为之积极奉献的良好氛围。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互交融,令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活力,更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总之,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经济效益是它的生命,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之一,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突破口之一,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强大动力。我们相信只要企业领导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就会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

篇7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The Promoting of Confucianism to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ZHOU Yu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0)

AbstractConfucianism is profound, and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the traditional spirit of China, and had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to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it contains positive elements, can be taken as a valuable resour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play a role pf promoting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content of which there will be serious constraints of feudal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only to enhance the positive factors of Confucianism in the correct guidance, do keep the essence, remove the dross, to make Confucianism play an active role i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Confucianism;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1 儒家思想的主要精神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未曾止息的发展使它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它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处事,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深层次精神支柱。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系统,其主要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孔子在继承殷周对天的敬畏的同时,把天的人格内涵变成具有必然性特质的命运,其中既包含宗教的色彩,又包含人的道德与天的规律性的合一。孟子则在此基础上更多的强调人界定天,而不再强调天的主宰性和宗教意义。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汉代,演变成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他将阴阳五行的学说引入了儒学,由此提出“人副天数”之说,鼓吹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论。张载则把“天人合一”看成是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协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儒家繁杂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理论,但是从其对民族文化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来看,其思想是在充分肯定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以及对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相互协调的关注。

第二,“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儒家不仅维护“礼治”,而且还提倡“德治”,非常重视“人治”。 儒家认为国家是否有序应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礼”是法的一种形式,它的核心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如果违反了“礼”所设的规范,就必须受到“刑”的惩罚。 其“德治”主义则是主张通过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不是通过外在的纲条而是通过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向善,知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种积极的方式可以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法律制裁所不能从根本上办到的。 儒家的“人治”主义,是把人当作具有复杂变化性和有主动选择性以及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对人的特殊性、可能的道德发展及同情心的重视,“德治”强调道德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教化者本身的道德水平,所以这也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着巨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又发展为了“为政在人”等过于极端的“人治”主义。

第三,“忠恕”、“五伦”的处事原则。“忠恕之道”即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总的指导原则,所谓“忠”指忠诚待人。所谓“恕”,指宽厚待人,这是仁者爱人的两个不同方面。孟子将全部人际关系分为五大类,提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成为调整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儒家思想中严重的等级观念及男尊女卑的观点是典型的封建残留,是与当代社会完全不符的,应当被摒弃,然而其中的仁爱思想等一部分却又是可取的,这些正确道德行为取向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

第四,“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儒家思想主张义和利的结合,他们强调“富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义然后取”的原则,反对 “不义而富且贵 ”的行为。 儒家义利观强调的是重义轻利,重公义,轻私利,当利和义发生矛盾时,把义放在首位,舍生取义。

第五,中庸原则。历代儒家都把中庸看作是道统正传,它在儒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强调中和、和谐, 反对过犹不及,反对固执一端而失之偏激或片面,“叩其两端”来把握事物,这种中庸的思想不仅成为了儒学的主要思想方法,同时也成为了儒学的道德原则。当人的心性修养能达到“中和”境界也就能与天地万物相和谐。而儒家和谐观的重要内容也正是以中为度,中即是和。

2 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儒家思想作为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人们人生观、价值取向、行为标准的形成,我们若能将其积极因素发扬,必然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发扬儒家思想中的德治思想,使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推动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发展,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儒家很倡导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重视将这种忧患思想转化成为爱国爱民的积极行为,政治上的人治与德政。儒家清楚地提出来治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是修身、齐家,对于每个人而言,道德是立身、事业、理想这三者之本。儒家同时还非常注重执政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带头领导作用,要求执政者先正己后正人,要忠于职守和洁身为民。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就需要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在法治的同时做到以德服人。

(2)积极倡导仁爱思想,追求克己为人,有利于建立安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思想认为可以通过一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来推断他对国家、社会、他人的态度,家庭伦理可以作为教化社会的工具用来推己及人,提倡在全社会形成仁爱之风。儒家主张平等待人,提倡宽容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强调自责与自律,与人为善,不与人为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这些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人际关系面临着更加多样复杂的考验,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这些进入社会的八零九零后大多数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身上缺少的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宽容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不够成熟,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儒家的仁爱、平等、宽容的精神正好可以给他们正确的指导,处理好各种人际问题,建立安定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其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倡导重义轻利,反对利己主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复杂多样,利己主义乘风而上,儒家思想中重义轻利,重公义,轻私利,当利、义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把义放在首位,舍生取义的精神早就被人们遗忘,在物质水平飞速提高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儒家重义、重公利思想融进市场经济的个人意识中,可以抑制利己主义,更有利于引导人们在不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去追求个人利益,使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建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从长远方向取得生产经营的成功,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4)提倡中庸精神,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都有着贵和尚中的观念上,对实现和保持和谐局面的都有着共同的期盼,这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做事不采取极端方式,求大同而存小异,对于集体利益的着力维护,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普遍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各领域发展的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人口的环境的矛盾问题等等,必须要建立起合理的发展观是能继续健康的发展,儒家中庸精神的适度思想,以中和的方式做事,以维护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的观念正好可以为当今构建社会起到一定的思想指导作用,使人们在发展中循序渐进而非采用极端方式,构建和谐持续的发展观,使人们在积极进步的同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5) 加强诚信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儒家思想中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即崇尚信义,重视诚信。在当今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早已不仅仅是个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更是体现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整体的社会之间是否能融洽、协调的重要标准,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然而,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诚信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反而成为了社会健康发展的阻力,诚信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当前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国人的诚信意识,大力弘扬儒家诚信思想,全方位各方面地开展以诚信为中心的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各级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各级公务员的诚信建设,对全民起到带头作用,同时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从小培养正确的道德观,然后,对广大人民要做好诚信宣传工作,把几千年来中国儒家中的诚信教育推广开来,让人们在回归传统文化的时候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大力推动诚信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的主流意识,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一直都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但是由于中国意识形态的多种原因,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对儒家存在着偏见,不少人仍然认为“儒家思想”是“四旧思想”而需要破除,不可否认儒家思想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取的封建思想,但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仍然有着很大一部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儒家思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那一部分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保留发扬,创造出由中国特色、民族精神的精神文明,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思想与理论,得到更好的推动。

参考文献

篇8

一、引言

医院文化主要是指在现如今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时代主义的文化,医院文化与精神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如今医院已经成为了物质文化建设的场所。医院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只有明确医院文化建设和管理目标,并针对我国党的十主题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更好的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医院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概述

医院文化一般是指医院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就是医院的一些实际物质,这与医院成立的时间和历史有关。而医院的文化建设则与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有着联系。在现代化的医院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要尊崇患者至上、珍爱生命的内容,这些都是医院文化发展和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应该注重人才的裴炎和引进,只有积极的选择高素质的人员才会更好的促进医院的长期发展。

三、医院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分析

(1)医院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二者间的共同点

医院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必要保证,其中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文明建设是医院的前进方向,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在现代的医院中,医院精神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医院发展的前进动力。只有培养医德高尚、专业技术强的人员才会在实际的发展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树立医院文化形象,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医院文化形象的树立关系到医院的文明建设,医生一直被人们视为是一种神圣的职业,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所以在实际的发展中一定要注重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建设。在实际的工作中,医院文化形象的建设和树立首先就应该从医生人手,只有培养高素质,职业道德高的医生才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更强的实力,除此之外,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也是医院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近些年以来,我国多数医院的医生已经顺利攻克了很多医学难题,无论是在临床上还是在理论知识方面都已经获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也为实现医院文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

(3)完善医院物质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医院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欠缺,物质文化一般指的就是医院的医疗设备等内容,这些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如今很多医院仍然不具备较为先进的医疗体系。所以笔者建议医院的有关领导应该积极的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为病人提供优雅舒适的医疗环境,这样才会为树立医院良好的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建立医院制度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完善现有医院的文化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医院文化制度的规定和管理就需要符合现实,很多医院都是通过制定一定的制度来管理工作人员,实际上这种管理方式是较为传统的,如何促使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是提升医院综合素质的必要保障。所以笔者建议一定要加强现如今医院的制度文化,要让制度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定期的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完善的制度管理中能够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学会自觉的维护医院的整体形象。

(5)规范医院行为文化,指导精神文明建设

篇9

关键词:

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策略;分析

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电力企业设定了新的企业目标,以此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而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以及非常重要的职工素质建设。因此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加强文化建设,优化企业形象,这一切都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重点剖析了提高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意义

1.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样重要,就目前而言,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意识到企业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并且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相结合的方式,党群部门相互协调,部门各司其职,除此之外,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配合,企业相关领导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权责明确,分工负责,上下贯通,最终形成文明建设体系。电力企业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完善各个部门职责,发挥工会职能作用,带动全体员工共同推进精神文明,从全局着眼,保障职工能够在企业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确保民利,并以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比如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2.充分发挥精神文明的重要引导作用。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良好的精神文明作为依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企业行为、经营管理策略,还有制度以及价值取向。企业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形态,但是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上,企业领导者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文化与经营措施相结合。企业文化其实涵盖多项内容,不是简单的关心职工生活,企业思政工作,企业形象等。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时,首先必须要转变工作方法,从企业具体情况分析,进行具体经营实践,尤其是要从企业各项机制,或是企业制度着手,建立起新的制度体系,特别要注意的是要与企业配套使用。

3.企业文化符合市场所需。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对于中国市场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兼具一定的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要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长久的发展下去,必须从改变自身为主,在以往的建设中,电力企业主要以生产为主,但就现阶段而言,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逐渐向市场导向过渡。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紧随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电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融入以下元素,如市场、服务、效率以及效益,提高职工竞争意识,树立其市场意识,进而提升他们的效率意识,促进企业整体适应能力,提升应变能力。针对电力企业而言,盈利是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企业文化要以业绩为导向,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以下方面建设,比如用人机制、绩效机制,还有流程以及组织结构,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二、提高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

1.明确建设目标。电力企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在逐渐增多,国家以及政府对于电力企业精神文明逐渐引起重视。要想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企业领导必须拟定相关的建设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达到一定质量才算取得成功。因此针对电力企业而言,企业相关领导在制定建设目标时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必须以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并且要充分结合企业发展策略,并将以下元素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如较为先进管理理念、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等,这些内容逐渐融入建设目标。此外,电力企业在制定相关精神文明目标时要注意一点,即符合科学合理性,也就是说必须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并且在建设目标完成之后,安排相关员工仔细核对拟定内容,如若发现不合理之处及时进行修改调整,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促使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明确,实施起来更为有效,同时也保障了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质量。

2.建设有效载体。精神文明建设是现在社会建设的主流,它可谓是一种风尚。作为电力企业而言,其在进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时,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才能实现。精神文明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配合完成,这其中日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电力企业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比如相关的演讲比赛、知识问答活动等,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职工的日常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企业的整体规划中,让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还使他们具备专研与无私精神,最终促使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同时提高社会效益。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拟定发展对策时,必须将其与精神文明相融合,尤其是企业涉及到比较大的决策时,应该合理听取职工的建议,吸收员工的金点子,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积极参与意识,促进企业决策更具科学性,让员工有主人翁的归属感,同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另外,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此促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可谓是一个标杆,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使企业员工更加热爱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电力企业要倾听每一位员工心中的诉求,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让企业成为每一位员工的家。

3.注重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电力企业建设中,党员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尤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状态有助于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在教育内容上,必须把握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党员常规性建设,特别是在党规党纪方面,促使党员从内心意识到自身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第二方面,进行素质教育,积极促进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便他们能够起到榜样作用,带领全体员工认真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从教育方式以及方法角度分析,党员特点类型有所差别,按照他们的差异性拟定管理要求,同时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针对电力企业而言,将“”、党员活动日等充分利用,借助网络这个资源平善党员教育工作,从根本上促进党员在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4.注重物质与精神文化相融合。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物质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并且相互依存,电力企业应该做到双文明并举。就现状而言,我国电力企业存在着轻精神文明建设,而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现象,这对于电力企业长期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电力企业负责人应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并将其与物质文明实现有效融合,促使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电力企业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错误的观点,即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成果,精神文明必然随之提升,而实际证明,这样的说法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物质文明建设必须要有精神文明作为依托。对于电力企业员工而言,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非凡,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但是这一切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基于物质条件。总的来说,企业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作用,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可以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因此多数电力企业逐渐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引起极大的关注。文章中主要概述了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以此提高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篇10

创新 建设 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企业各种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我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

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广大干部和职工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企业面临着许多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企业生产形势严峻,企业内部关于精神文明方面的活动时间少。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首先面对的不仅是区域内的竞争压力,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资源配置方面进行最优化配置,紧张的工作节奏使精神文明建设在时间上和活动上无法得到保证,造成企业职工道德素质有所滑坡,责任感淡化,少有通过学习得以提高的机会,文化素质停滞不前;领导干部过分追求生产效益,经济利益,对职工生活困难关心不足等问题。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质量,对因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漠不关心。

上述新时期我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说明了我国企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新时期我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1、加快形成符合企业特点的思想文化理念。

现代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根据行业的特色和本企业的特点尽快形成自己的思想文化理念。新时期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都要求企业形成和构建和谐的、创新的、团结的、蓬勃向上的企业文明,创建文明和谐的企业环境,也只有在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中,职工才更有积极性,更有责任感去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而这正是企业得以创新最需要的软环境。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有一根绳子,任何职工都可以在发现生产中的问题时拉动它,一旦拉动绳子,日本国内和国外的所有生产线会因此而停止,没有人会抱怨生产停滞,反而大家会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同类的问题不会再次出现,能够及时调整生产中的错误,这正是丰田汽车成功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的国内企业也能够做到在企业内部建立平等的、开放的生产经营理念,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的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创造职工参与创新,改革和管理的条件,实现企业内部顺畅的信息沟通与共享,使每名职工都能成为创新和管理的主体,那还何愁企业发展呢?

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虽然粗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因和谐和创新而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和职工强大的凝聚力,二者形成的巨大精神合力会为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业内口碑,这是事半而工倍的。

2、强化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实效,首先,要实行目标化管理。除了要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外,还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确立道德建设的重点和具体步骤,并使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力学量化。

其次,建立激励引导机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基础上,为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创造参与管理的机会,让他们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鼓励职工参与到技术创新与文明生产中来。要善于企业中发现和扶持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职工。

再次,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有一整套规章制度,规范每个职工的行为,要求职工不折不扣的执行。

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发达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企业全员素质,必须从每个职工的素质抓起。抓学习,以科学知识武装人。要提高职工素质,重要的是抓好职工的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通过教育、培训,科技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级教育培训,职工文化室等。抓教育,以高尚的精神激励人。通过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职工在和谐,健康,文明有序,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氛围下生活,工作。

3、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快步伐,统筹兼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总结提炼能焕发职工激情,表现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利用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企业精神,广泛宣传企业目标,使全体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真正树立起与企业共存亡的群体意识,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企业应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生产为核心,把创建文明班组,文明部门、和文明行业作为生产中的重要内容。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落脚点。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信赖和认同,占领用户和消费者的心理并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内增职工凝聚力和外增企业知名度上下工夫。企业形象中领导者是企业的象征盒代表,所以领导者也要注意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提高整个领导集体的素质。

总之,新时期我国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还处在探索和发展进程中,我们的国企还会脚踏实地的继续创造和谐、创新的企业文化,并在积极的,健康的经济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篇11

实现统筹性,必须按规划循序渐进地开展创建活动,有规划地构建精神文明建设的格局、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再有,体现在要求的统一上。一方面对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规定共同的创建程序、验收标准;另一方面,根据不同行业工作职能的差异性,规定各行业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把一般性和特殊性要求相统一,形成科学、具体的创建要求。第三,组织统一验收,统一给予创建结果的认定。统一性,是保证创建活动高效、有序开展的必然要求。

综合协调性是实质

首先,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构建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第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的地区和单位,要把环境、民主政治、经济、道德风尚等内容纳入创建要求,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第三,各级党委、政府所授予的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单一的荣誉称号,而是指三个文明的共同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的荣誉称号,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经济发展任务等一项不达标,则不能授予或取消已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

典型性是特征

各领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必须达到两个层面的典型要求。首先在辖区行业内,与非创建单位比较,工作业绩最佳,在同行业中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在行业间相比较,在民主管理、人员素质、硬件设施、工作业绩等方面是比较先进的单位,在一个地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一个比、学、赶的过程,是一个争当典型、塑造典型的过程,也是典型带动的过程。通过在一个地区不断地扩展典型面,不断地提高质的要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

经常性是必要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的无止境的过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应地也应不断更新要求,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的过程。对各类文明单位称号实行任期制,就充分反映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渐进的变化特点。这就要求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动态管理,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复查,分年度提高要求,促进创建单位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切实克服重检查、轻自查,重创建、轻保持的倾向。

群众性是目的和归宿

篇12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175-01

虹山民间信仰以“圣妈祖”为主,“圣妈祖信俗”属于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圣妈祖各种习俗的统称,本质上是一种民间信仰文化。虹山“圣妈祖信俗”主要包括祭祀(民间大典)、民间习俗(信众日常生活、千米人龙迎“圣祖母”等)、诞辰日以及民间传说。虽然各地的圣妈祖信众会根据当地特色赋予圣妈祖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涵,但是洛江区虹山乡圣妈祖文化和信俗,始终拥有最多种形式和最深刻的内涵。此外,圣祖妈信俗列入洛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峰宫圣妈祖是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2012年由世界记录协会记载的“香客3200名,启动车辆504辆,世界上最大规模组团谒圣祖妈(法主仙妃)活动”的纪录,被泉州市宗教局列为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因此,将对虹山圣妈祖信俗的特征做出现代性的解读,揭示该信俗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并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一、虹山圣妈祖信俗的特征分析

(一)民俗性、民问性、民族性

按照民俗文化的分类标准,圣妈祖信俗属于民俗文化中的信仰文化,圣妈祖信俗虽然表现为一定的外在形式,但是其根本上来说是属于一种民俗信仰。

圣妈祖信俗已经与虹山百姓的日常生活水融,世代相传。在虹山地区,历代延续下来的盛大祭祀典礼、生活习俗和民间传说,都是对圣祖妈精神的景仰和礼赞,对人类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虹山圣妈祖信俗的民间性是指当地圣妈祖信俗是基于民众的认同、信仰而白发形成的,这种信俗并不是由官方提倡的,是一种典型的民间白发的信俗。

圣妈祖信俗文化的民族性是由信众群体信仰演化而来的整个华夏民族性。圣妈祖具有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不仅为儒家尊为人伦典范,更为平民百姓所敬仰。人间对圣妈祖共同的信仰增强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在一定意义上强化并凝聚了民族精神,这是任何外来民俗无法替代的。因此,可以说,圣妈祖信俗的民族性就深刻体现在其所展现的华夏民族的精神文化特质。

(二)包容性

圣妈祖信俗的包容性可以从两方而进行理解。第一,圣妈祖信俗的包容性是指信俗内容的包容性,也就是指圣妈祖本人的包容心,这是圣妈祖信俗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圣妈祖信俗的包容性是指这种信俗对其他信俗的包容,不排斥其他信俗的同时存在。

二、虹山圣妈祖信俗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

笔者认为虹山圣妈祖信俗的这些典型特点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民俗性、民间性与民族性

笔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要学会从民俗中汲取文化营养,中国民间具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很多内容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富有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更值得我们去充分地发现和挖掘,进而为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很多民俗文化属于文化糟粕,属于迷信的东西,是历史遗留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民俗文化精华的同时也要摒弃糟粕的东西。其次,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一定的民间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大的主体是社会群众,没有社会群众的认同,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那么精神文明建设不可能成功。有学者指出,民间信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①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把握民间信仰、民间文化的精髓,加强与民间文化的互动,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最后,我们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一定立基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如果没有坚持本民族的特色,那么这种精神文明建设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包容性原则

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重视包容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开放的原则,允许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励各民族特色文化的白主发展与个性的张扬。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各个民族内部之间的文化又存在差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甚至有的学者指出,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可以开展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②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尊重这一多民族特色共存的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使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多民族文化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特色。

三、结语

在虹山地区,凝聚在圣妈祖身上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以聚峰宫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人伦精义,并为佛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世间博爱、大气浩然的华夏民族的道德灵魂。总而言之,虹山圣妈祖信俗的特点对当下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