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09:21: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负责人
编制人
教研室
系
教务处
签字
《建筑施工组织》实训指导书
一、 实训目标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性较强,实习过程中很难深入接触项目中各个岗位,针对目前各建筑单位出于经费和安全考虑不愿接收大量实习生的现状,我们通过调研考察,结合我院建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实训软件,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组织的实训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理论,熟悉相关专业软件,拓展其知识面,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施工组织能力和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建筑业市场化,国际化的需求。
1、知识目标
1) 通过实训掌握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原理、编制方法以及网络计划的优化方式;
2) 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图的绘制原则、相关规范中的具体要求;
3) 熟悉专项施工方案的分类和要求,具体掌握模板脚手架专项方案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2、能力目标
1) 能够用斑马•梦龙网络计划绘制单位工程的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2) 能够用广联达施工现场布置软件绘制施工各阶段的施工现场三维布置图;
3) 能够用广联达BIM模板脚手架软件编制模板或脚手架的安全计算书;
3、素质目标
1) 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施工组织专业课程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培养“争创一流”的企业管理理念。
5)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二、实训方案设计
(一)实训项目名称: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实训
(二)实训时间:26课时
实训时间安排
时间
学时
实训内容
注意事项
2
布置网络进度计划实训任务、熟悉实训工程资料、讲解课程的特色、价值、学生了解软件
发放任务书、主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解答、满足其对软件的好奇心
2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广联达斑马梦龙软件如何操作
课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操作规则,复习操作演练
2
发放实训操作作业 、学生自行上机操作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彩色打印
2
老师督促指导,学生自行上机操作斑马梦龙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
每人交一份网络进度计划实训作业(要求彩色打印)
2
布置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训任务、熟悉实训工程资料、讲解课程的特色、价值、学生了解软件,并发放操作作业任务
发放任务书、主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解答、满足其对软件的好奇心
2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如何编制
课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操作规则,复习操作演练
2
发放实训操作作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自行上机操作编写
每人交一份实训作业(打印纸质作业)
2
布置三维施工平面设计任务、熟悉实训工程资料、讲解课程的特色、价值、学生了解软件
发放任务书、主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解答、满足其对软件的好奇心
2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广联达三维施工平面设计如何操作
课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操作规则,复习操作演练
2
发放实训操作作业、学生自行上机操作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自行上机操作,教师督促指导
每人交一份实训作业,要求彩色打印
2
撰写施工组织实训报告2000字左右
每人交一份施工组织实训报告
(三)实训内容:网络进度计划,三维施工平面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软件介绍:1)梦龙网络计划编制软件:一款专业编制进度计划的软件,拟人化操作,支持 project导入进度计划,并自动生成网络图(快以秒计),可以和BM5D进行对接,计划导入BM,在BM中实现施工过程模拟,而且BM中的资源数据可以返回到梦龙,在梦龙中做资源分析。梦龙标书快速制作软件:-款标书编制与管理的软件,全面兼容ofce系统,可进行标书管理,模板库、知识库、样
2)B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BI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基于致力于为建筑工程行业技术人员打這施工现场三维仿真和施工模拟的专业轻量的BM产品。它以广联达自主知识产权的3D工业图形引擎技术为基础,内嵌数百种构件库采用积木式布模的交互方式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极为简单高效的全新BM产品。
3)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应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完成编制审核,编制时应认真、周密地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工程现场条件,各种客观情况,设计资料中的建筑工程特征和工期,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和本工程的施工合同以及公司施工能力、经济状况、保障能力等因素。在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工期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中规定,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要求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专业性较强的项目主要包括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基坑支护、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作业、塔吊、物料提升机及其他垂直运输设备。重点对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实训编制 。
本实训的前导课程有《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实务》,本实训的后续课程有《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顶岗实习》《毕业答辩》。
(四)实训过程
1、实训流程
本实训共分三个实训软件,下面一一介绍实训流程
1.1广联达斑马梦龙网络进度计划实训
1.1.1介绍软件应用场景
a) 应用在投标阶段:甲方要求出双代号网络图,以便于清晰检查任务逻辑关系和关键路径;即使没有要求,投标方也一般会提交,是一个加分项
b) 公司投标部门技术标人员使用或从项目抽调的技术人员使用
c) 应用在施工阶段:技术部或者工程部,技术总工或技术员、生产经理等,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或分级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等,总进度计划一般会贴在项目部办公室里,方便随时明确进度目标,进度跟踪、管控
1.1.2 画网络图
v 新建网络计划
v 添加实工作(新建任务、添加紧后工作、紧前工作、并行工作)
v 添加其他类型工作(添加虚工作、挂起工作、辅助工作、里程碑)
v 添加组件
v 修改工作名称、修改工期
v 删除工作
v 快速建立/断开工作间的连接关系
v 添加分区
v 设置休息日
v 插入批注(文字批注)
v 添加里程碑——结构封顶
v 快速建立、断开两个工作的连接
v 快速移动单个工作位置
v 添加辅助工作
v 添加、移动分区
1.1.3调整网络图
调整网络图纵向高度(统一调整:纵向撑长/压缩网络图;局部调整:空层)
调整网络图横向宽度(统一调整:横向撑长/压缩网络图;局部调整:局部压缩)
调整字体、线宽及颜色(统一调整:网络图属性设置;局部调整:工作信息卡)
网图标题调整(字体、线框、高度)
时间标尺调整(字体、步长等)
网络图绘制区域调整
网络分区栏调整
图注属性栏调整
调整显示不全的工作名称
1.1.4打印
v 要求纸张:网络图采用A3纸;
v 纸的页面边距:上、下、左侧页边距宜为15mm,右侧页边距宜为10mm;
v 字体:字体宜采用小四宋体常规字形。
1.1.5案例分析
由于新版斑马·梦龙网络计划软件打印出图非常方便,所以江苏武进的一个项目利用新版在打印时按高度自适应纸张,然后用卷纸打印出28m长的网络计划放在会议室里用于计划管控。本计划利用斑马梦龙网络计划软件,逻辑关系缜密,任务编排细致,关键线路清晰,充分发挥了双代号网络图逻辑关系清晰且完整(一个开始节点一个结束节点,拎起两个节点没有漏下来的任务)、关键路径清晰正确的优点,可谓是现场指导施工的清明上河图!!!黄才良,作为“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主导者,正引领团队走在质量强国、标准先行的大道上!值得同行学习!
1.2三维施工平面设计
运用广联达施工现场三维布置软件绘制一完整的施工平面图
1、导入CAD底图;
2、分析CAD底图;
3、了解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总体要求;
布置内容
① 单位工程施工区域范围内,已建的和拟建的地上的、地下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 、层数等;另需标注出河流、湖泊等的位置和尺寸以及指北针、风向玫瑰图等。
② 拟建工程所需的起重机械、垂直运输设备、搅拌机械及其他机械的布置位置,起重机械开行的线路及方向等。
③ 各种预制构件堆放及预制场地所需面积、布置位置;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工业设备等的仓库和堆场的面积、位置;装配式结构构件的就位位置等。
④ 为施工服务的一切临时设施(包括搅拌站、加工棚、仓库、办公室等)的面积、位置等。
⑤ 临时供电、供水、供热等管线的布置;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确定;现场排水沟渠及排水方向等。
⑥ 测量放线标桩、地形等高线、土方取弃场地等。
⑦ 劳动保护、安全、防火及防洪设施布置以及其他需要的布置。
4、设计步骤;按学习视频上的要求去设计
5、调整优化;
6、补充绘制;
7、提交成果文件;
1.3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实训
1.3.1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先熟悉模板施工方案内容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筑规模、结构形式、工程用途、主要建筑和结构特点、模板工程的施工难点等。
(3)模板的选型及设计
①根据基础、主体的不同结构形式,选用适用的模板形式;
②绘制模板设计施工图、支撑系统布置图、细部构造大样图;
③按照模板荷载组合效应,对模板和支撑系统进行验算。
(4)制定模板工程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案
区分不同部位的梁、板、柱、墙,制定其相应构件模板的安装和拆除顺序、质量验收标准等
(5)混凝土的浇捣方法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
(6)季节性施工措施及其管理
包括雨期、冬期施工措施以及恶劣气候下施工措施等
(7)按照现场作业条件编写模板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类脚手架、作业平台、临边防护、洞
口防护及施工用电的安全要求。
7.3.1.2模板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写步骤
(1)首先进行现场踏勘,熟悉现场及周边地理环境。
(2)熟悉工程图纸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写步骤
(1)首先编写任务 ,进行模拟场踏勘,熟悉模拟现场及周边地理环境。
(2)教学用图纸,由学生模拟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核对不同构件具体尺寸、标高,做到心中有数。
(3)熟悉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对施工部署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模板的堆放、运输,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工期要求等
(4)进行方案比选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确定多种模板选择方案,然后依据技术、经济、安全、工期、现场条件、市场供应条件等指标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优选,选择出最佳模板方案。
(5)方案编制
由学生模拟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方案编制,并附必要的计算过程和简图。
2、实训方法:任务驱动法,理实一体化法,案例分析法,上机操作法
(五)实训设备及教学环境
一、硬件准备
(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一台、教师电脑一台、 彩色打印机一台
(2)实训电脑教师及学生用实训电脑配置要求如下:
①IE浏览器8及以上
②安装 Office办公软件2007版或2010版。
③电脑操作系统: Windows7
(3)网络环境机房内网或校园网内网环境。
(4)施工组织教材、施工组织实训教案、PPT及广联达施工组织软件的加密锁。
二、软件准备
①能够运行广联达斑马梦龙网络进度计划
②广联达施工现场三维场布软件
(六)实训教师任职资格
1.专业教师要求: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熟练掌握常用实训软件的使用,具有企业一线项目的实施经验。
2.根据我院建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 按照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标准以及授课计划和课程教案进行实训课教学。
3.教师要具备开放的教学思路,能够系统地讲解施工组织过程。
4.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启发能力,实训中,当好裁判,不做运动员。
5.教师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操作软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利用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方式参与实践性操作,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6.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爱护学生,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七)实训成果
根据技能项目确定成果形式或资格证书或成果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三个软件分别有电子版实训作业网络进度计划图,三维场布图以及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彩色打印成纸质的图纸。
(八)实训信息化教学资源条件
实训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BIM建模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网络教学资源,“超星学习通”等电子图书系统,供学生学习、巩固与提高。
三、实训教学要求及注意事项
1、本实训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同步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中所教授的内容在实践中得到巩固。
2、本指导书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实训任务及要求。
四、实训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通过布置实训任务,以考核专业能力,完成任务为主线
本实训为课内实训科目,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制定具体的成绩评定办法,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项目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 。成绩应由平时表现、出勤、实践操作成果组成,每项所占比重视具体情况确定,最后将每项成绩加权记入实训成绩。实训成绩在期末总评里占10%。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项目
实训考核
(10%)
出勤
(10%)
课堂表现
(10%)
实训成果
(80% )
考核方式、考核依据、考核点
次数
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实训作业、实训报告成绩
通过以上考核方式,实现能力与技能标准均满足毕业后的上岗要求
排版格式要求
编写课程标准时,参照制定的模板格式,进行排版。 具体的格式要求如下:
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3.10厘米;
2、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排。
3、第一级标题: 一、 宋体,四号,加粗;
4、第二级标题:(一) 宋体,小四号,加粗;
5、第三级标题: 1、宋体,小四号;
1.1满足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新形势目前,高校各专业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另一方面,新的专业规范也将陆续公布,各专业的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为满足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要求、满足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新版培养方案对原有的理论课程进行了精简、压缩和整合,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合适的教材是体现“少而精”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1.2针对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时更新教材2014年10月,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近两年,在工程建设领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新法律、新法规、新规范、新办法和新举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自2014年6月1日实施等.为保证进入课堂的优秀教材能反映和充实最新的内容,及时编写、出版一套集实用性、实践性、前沿性于一体的教材势在必行.
1.3解决独立学院缺乏符合办学定位优质教材的问题独立学院当前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符合办学定位的优质教材.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材是“宽基础,强能力”,高职高专教材是“理论够用,实践为重”,而独立学院恰恰是界于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之间的新生群体,选用母体高校的本科教材,显得太高深,选用高职高专教材,又显得太浅薄[2].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特有性质,通过对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和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市场需求状况的分析,本着体现“实用、适用、够用和创新精神以及素质教育精神”的指导思想,吸收传统本科院校教材建设的成果、借鉴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经验、吸纳人才培训市场流行教材的优点,编写一套真正满足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需要的教材,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材建设的管理机制.
2教材建设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1)教师的编写能力.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材,对教师的编写能力要求很高,不仅要熟悉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清楚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而且更要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同时,编写教师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否则难以胜任编写高质量、针对性强的教材;(2)教材的编写质量.教材的编写不仅要符合知识系统的逻辑性,反映学科体系的基本原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能力和探索精神;能够及时融合学科新知识、语言活泼风趣、文字风格讲究图文并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在教材编写中也要恰当地突出国际工程管理的学习内容.(3)教材建设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先进性.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管理机制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教务处是教材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各系部负责具体落实.
3落实教材建设的具体措施
(1)选拔教材编写教师.对立项教材实行主编负责制.在落实主编人选时,从高职称、高学历、社会经验比较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中选拔,必要时引进竞争机制,通过申报、评审确定主编.每部教材编写之前必须落实老中青相结合的编写团队,以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和使用的连续性.主编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和要求,带领团队努力编写出集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适用性于一体的高水平教材.(2)教材建设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为保证教材编写质量,编写前应重视选题质量,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编写中要求以新版的培养方案为依据,正确把握新形势下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注意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教材编写完成后,在进行印刷之前,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教材出版后进行跟踪调查、信息反馈等的全面质量管理.(3)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体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对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把教材建设水平作为评估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在政策上和财力上有意识地向独立学院倾斜.独立学院也应加强组织领导,把教材建设工作列为学院的重要工作内容,成立教材建设委员会,建立教材建设管理体制,落实并完善教师编写、出版教材及教材选用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编写教材、选用教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3].(4)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院要动员和鼓励教师编写出版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教材,编写出体现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和学科前沿,充分反映独立学院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教材,使教材建设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切实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充分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学院应制定一系列教材编写、出版的政策,把教材编写的成果视同于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评聘、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对优秀教材的编写者给予奖励,并推荐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评审.
4教材建设的创新点
(1)重视“三基”和“三新”.教材编写要高规格、高起点,要有新思路、新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准确地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反映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改革成果.在体系上要有所创新、内容上要有所更新、方法和手段上要有所革新.(2)突出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和优势.突出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建设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和系列教材;注重优化配套,逐步完善适应独立学院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质量的教材体系.选择出版或修订再版一部分原基础较好的优秀教材,为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发挥示范和推动作用.同时大力提倡并抓好体现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教材,解决教学急需填补学科空白的新教材.经过努力出版一批能代表独立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品牌”教材.(3)扩大品种,合理配套.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扩大教材品种,实现教材系列配套,逐步做到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同步规划,协调发展.不盲目增加同类教材的雷同版本,不片面追求教材的自编率,在保证编写质量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增加编写品种.
关键词:工程管理;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工程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更注重实践教学,实现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操作有效转化。加强实践性教学及其体系的研究和完善,对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市场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相关行业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项目管理人才,但目前教学效果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符合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行业紧密结合和创新,建立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市场发展的新要求,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与市场发展不能有效对接的突出问题,提高学生专业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职业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专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使实践教学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工程管理专业属于交叉学科,造成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依托专业平台不同导致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一系列专业软件使用受到限制,开放型实验平台难以建立,综合类实践教学难以开展,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及设计流于形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没有教材作为依据,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难以全程跟踪管控,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符合工程管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是明确培养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由专业、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内容组成,制定有效评价标准,完善各项教学条件,对整个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管控的多层次,全方位、系统性和开放型实践教学体系。
(一)三维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架构
专业维度是指融合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专业知识展开的实践教学内容。时间维度是从大一到大四本科四年时间。空间维度是在学校进行也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实践教学在空间上的分布。通过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分布,循序渐进的由基础技能向综合技能逐步提升实际专业操作水平,增强创新能力。
(二)三维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突破传统的点线式一门课程一个实践的思路,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将工程管理四大平台知识模块化,完成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交叉学科实践课程的有效搭接,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实现实践低阶模块向综合创新高阶模块梯度转化。同时在理论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知识的前期导入和后期延伸,实现专业知识的融通和整体性。通过全程有效监督管理,使实践教学体系中各项保障措施不断自我完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
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根据实践教学特点和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分为基础能力训练、专业技术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四大模块,各层次实践训练模块通过理论教学有效进行串联。基础能力训练模块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训练。专业技术训练模块主要是专业平台课程的实践训练,主要包括各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综合能力训练模块是综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进行技术能力合成训练,主要包括工程全过程综合模拟实验、综合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创新能力训练是对专业技术训练和综合训练的拓展,通过参与竞赛活动、科研课题、执业资格考试和课外实习等方式进行。在理论教学中加入工程实际案例、视频、课堂讨论、作业和课程参观提高感性认识,根据理论课程的相关性进行实践内容组合设计。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践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形成立体式实践教学内容。
三、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立体式教学体系中应根据全国专业委员会意见,结合市场发展需要,摒弃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不同院系中差异,明确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培养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全方位高级人才,才能有效进行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中各组成内容的安排。
(二)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
随着一系列软件在实际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学校加大资金进行硬件和软件投入,进行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开展实训课程,通过实验室平台掌握各种工程管理软件的使用;利用专业的仿真实验室,模拟工程建设全过程策划并实施专业管理活动,使学生获得广泛而全面的专业技能训练。实现开放型实验平台,学生对于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软件应用得到充分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的单项管理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
(三)建立长期合作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实现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中空间分布的关键,应由专业牵头学校与建筑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签订合作协议。由企业每年提供适合的建设项目工地,分配现场管理人员指导学生进行综合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学校教师主要负责安全管理,解决建筑企业承担实习安全风险;学校分配专业教师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根据合作企业量身定制专业管理人才,企业优先录用学校的毕业生,形成企业和学校良好互动,互惠互利,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立体式实践教学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关键,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安排年龄结构。年轻教师可到实习基地兼职增强工程实践知识;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培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提高对工程实际的系统认识。专业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各级课题及企业共同开发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教研能力;吸收实践经验丰富技术人员或聘请校外专家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在实践环节进行教学指导或专题讲座、座谈等活动,增进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全面认识。
(五)完善实践教材整体性
工程管理实践环节中目前只有实验环节在理论课程教材中有配套内容指导,但在实训和实习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材,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应该根据市场需求重视软件操作等实训课程教材的编写,对于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总体要求进行专业指导书籍和教程编写,形成完整的工程管理实践教材体系,让学生们能够有书可依,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完善考核方式
现阶段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已建立有效的实验和实训考核方式,但在课程设计和实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全面。在课程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制作PPT对实践过程进行说明并结合成果报告质量进行考核。在综合性实习考核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习单位和工作的特点,针对性提交工作实习报告,制定明确考核标准体系,企业根据评分细则进行学生专业实践效果评价,学校侧重考核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纪律和工作情况。建立完善的实习教学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七)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在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中形成以专业对学生—学院对专业—学校对学院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专业教师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特点,制定实践(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设计具体内容,通过对学生量化考评要求实现有效质量控制。学院对专业形成的实践教学管理材料进行审核和完善,采取教学督导评审和专业教师互评机制。学校对学院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制度,综合实践教学特点和学院提交教学材料形成考评细则,开展实践教学检查和评估工作,通过学生评教反馈实践教学效果。实现实践教学质量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教学各环节工作不断自我完善。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是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已具备初步条件,但在建设过程中仍需在明确教学目标下,不断完善各项教学条件,形成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作用,提高学生工程管理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四聪,李坚.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0(22):152-154.
[2]潘海兵,等.多维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农业高级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15-1791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1-02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并不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层次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人数的55以上。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6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学位总数的36%,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学位总数的64%。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做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在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学位(专业研究生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二、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及管理体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学部选择一批知名的、有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企业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及生源单位。先后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直营总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企业实训基地7个。实践基地的运行由学部与企业双方共同管理。双方协商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基地的运行,协调双方的合作。双方分别指定一名实践基地联系人在协议有效期内负责具体联络工作,项目联系人负责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为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高级工程师。通过半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建立企业导师队伍16人,其中全部为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4人为博士学历,10人为硕士学历,2人为学士学历。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学科点以导师(组)为主体的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科技项目以及企业的研发课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导师(组)负责工程硕士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研究生院、学部、企业三级管理体制。研究生院全面负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以及学位等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专业所在的建设工程学部建立以研究生教务工作办公室为主。三级管理贯穿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为了规范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部、学校及联合培养企业签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点的三方协议书,用以约束和规范工程硕士的培养,并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学校、学部及校内导师(组)应积极同培养企业、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动态管理,形成学校—学部—企业—工程硕士的完整信息管理网络,保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高质量、顺利地进行。
三、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专业洗牌和变革。随着建筑行业整体向好,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旺,学生报考建筑工程类专业的热度逐年上升。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始偿试招收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至今,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我院已招收696人。为了更好地发展工程类专业,建设相应的专业群,2014年我们在去年招收三年制高职工程造价的基础上申报了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定位
1.1专业定位的基础
我国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为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工程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专业的办学层次为高职。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能持证上岗的“双证型”人才。
1.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旨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在建设单位(项目投资业主方)、工程咨询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监理等企事业或中介机构,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监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建设项目评价等工作岗位。大多数毕业生一般从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1.3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具有建筑材料选择、检测的能力;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具有编制施工图概预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的能力;具有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具有理解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文件,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4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实用英语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知识; 具备工程监理及法规等相关知识;具备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的知识;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和相关专业软件的基础知识。
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2.1课程设置的原则: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办学层次与建立专本衔接直通车为依据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2.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资格证书 发证机构 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 相关课程
建筑工程绘图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 建筑制图
建筑结构与识图
建筑CAD
造价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财务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 工程经济
工程造价控制
房屋建筑学
工程测量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员 江苏省建设厅 了解建材、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土建质安员 江苏省建设厅 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资料员 江苏省建设厅 工程造价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施工组织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监理员 江苏省建设厅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3职业岗位剖析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拟设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
2.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编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建设工程合同的基本内容;进行合同分析,实施合同控制。 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工程建设法规、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预算 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 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准确应用各种计量计价文件;编制土建工程预算;进行土建工程的工料分析;参与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工程计量计价软件算量与套价。 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
工程施工管理 绘制、识读施工图
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技能
建筑工程测量 绘制、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竣工图;阅读和编制工程图技术说明;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存放及保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及检测;定位及抄平放线、垂直度控制;
建筑变形观测。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CAD
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
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CAD、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4加强校校合作,满足学生升学需求,构建专本衔接直通车
我校工程类专业与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加强校校合作,深入开展助学自考等多种专本衔接形式的合作模式,满足学生升学需求,将自考课程纳入我们的高职课堂体系,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在校期间完成相应的课程的同时可以参加这二所学校的统一课程学习与考试,考试后各门成绩合格后大专毕业一年后可以拿到相应的本科毕业文凭,核心课程与英语达到规定要求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本科阶段课程采用相近课程教学法纳入课程计划中,以确保直通车的顺利通畅。
3、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按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设置。
3.1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为公共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对于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二门课程我们在大专的课程体系中按照要求采用完全嵌入式,本科阶段承认学分,可以免试这二门课程。
3.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工程经济、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CAD、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建设法规等。
3.3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开设了材料实训与市场调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施工技术与组织见习与实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工程管理综合实训以及毕业环节实训等。
3.4同时设置了三门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两门学校公共选修课)和三门专业必选修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建筑电工实用技术课程相当必要且具有时代需求性。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主要教学方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了建筑电工与楼宇智能常用工具及材料、建筑电工知识、配电装置安装、楼宇智能等内容,作为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含楼宇智能化基础知识)课程注重突出应用型特色,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在简要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工程案例介绍其性能与具体应用。
4、课程体系教学措施的创新思路
针对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达到最优的教学目标
4.1以“现场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对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宜采用实训现场教学法。加强了实训室建设的建设工作,学校配有专门的材料实训室,建筑结构实训室、建筑测量仪器室。以“实用”“现场”“感知”促学。对于建筑测量课程,以校园实地测量实训为重点。对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我们按照现场1:1的比例建成不同形式的结构实训室,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以讲解知识为中心转为案例设计、策划和辅导学生认识结构,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对接距离。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动手砌砖、装饰贴砖、抹灰、砌开挖基坑,让他们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切实感受到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2以“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采用项目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同时进行工程量计价软件的操作应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亲验式教学法,进行情境模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教师先提出一般性问题,再提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提交报告单,请具有典型性的小组代表作答,最后教师就小组不同意见进行点评。
4.3对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社会普遍反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将识读建筑施工图这门课分解成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建筑CAD,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建筑力学部分,大量减少公式推导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讲解,着重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在建筑结构部分则着重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比如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弯钩的长度等,这样就形成了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专门针对当今工程造价领域“量价分离”的要求设置,工程造价电算化软件使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会操作一到两种造价软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引言
城市建筑不断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专业、新产品的出现及应用,以及人们对建筑产品的期望不断提高,必然要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总包单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必须实行分包。一项工程,可能会出现几家、几十家、上百家专业分包单位,对各分包单位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质量、安全等,管理难度大,且往往因为总包单位自身管理存在缺陷,总包对分包的管理如同虚设,分包单位又因所承揽的工程内容较少,不能派驻有经验的现场管理人员,因此有效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 现阶段分包管理常见问题:
2.1 分包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及工人素质不高,现场负责人无执业资格,无专职安全员、专职资料员、造价人员、缺少个别专业的工程师,部分工人为临时雇佣,技术水平不到位等人员问题。
2.2 分包单位供应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鱼目混杂,以次充好等;施工质量不符规范、标准、图纸要求;对甲供材料设备不通过任何检验,全部直接使用。
2.3 分包单位因为单位较小,资金周转不灵,现场管理混乱等导致工期拖延,往往拖到总包单位完工之后;
2.4 分包单位对其它各方的成品保护意识淡薄,经常出现交叉污染、成品损坏、返修等情况。
2.5 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较差,安全隐患较大,事故较多发。
2.6 分包单位现场人员不熟悉,甚至没有看过合同,在现场摸着脑门施工.
2.7 分包单位忽略项目整体性、系统性,在工作面交接、联合调试等方面只顾自己。
2.8 总分包之间存在矛盾,从而产生对立态度,不利于项目整体进展。
2.9 总包单位逃避自身对分包单位管理义务,妄图逃避责任。
2.10 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对总分包的管理不到位。
3 有效管理分包单位应采取的措施:
3.1把好业主、监理的管理关
众所周知,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何工程变更,都要经过业主工程师的批准,这就要求业主工程师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很高的工作效率,全盘控制的意识等综合素质。监理单位对工程全程监理,在现场时间最长,掌握第一手施工资料。所以,提高业主、监理单位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培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业务水平提高了,方能对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提出指导性建议及意见,提高总包对分包的管理水平,同时对甲方直接分包单位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实可谓“小投入,大收益”,因此,一定要把好业主、监理的管理关。
3.2 多管齐下对分包单位进行管理
对分包单位的有效管理可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3.2.1 组织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总分包体系。首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管理组织要健全,设置合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要求分包单位要健全管理班子,与项目关系密切的职务必须设置,例如:有相应资格的现场负责人、专职资料员、专职安全员、造价人员等;明确人员职责,细化管理责任,分工明确,落实到人;分包方以负责人为中心,全员参与,各负其责;在有专职安全员的前提下,积极培养兼职安全员,尽量做到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做好分包单位的管理工作,必须抓住对总包单位的管理。杜绝总包方包而不管的行为。对总包单位不能履行管理职责,应扣除相应的总包管理费。分包单位要提高服务意识,为业主提供好产品,为总包单位做好配合,为自身打造好的品牌。
3.2.2 经济控制:
施工期间,由于自然环境变化、设计变更、业主要求等原因将会发生各类变更、签证,例如:设计单位发出变更、使用要求改变、施工单位技术核定等。变更、签证类型各不相同,责任划分不同,签证金额有大有小,所以要切实把握好有关法律法规、定额、造价文件等有关规定,分清责任,合理签证。对工程量的确认、工程款的支付由监理单位严格审核,并随时与投资预算进行比较,进行分析和预测,存在投资控制风险时及时提出,各方共同商议解决,力求使工程实际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应以合同为依据,对于是否应签证、是否应认质认价、费用是否重复计算、是否合法合规、取费范围是否合理等要持谨慎态度,对合理的索赔予以签认,不合理的抛开人情,按章办事。对于分包方不符合标准、规范等要求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进行合理的经济处罚。
3.2.3 安全控制措施: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很多分包方无专职安全员,工人安全意识淡薄,隐患重大,因此要强化分包单位自身安全管理,同时总包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要到位。无论是由总包单位依法分包的,或者是由业主直接分包的,总包都必须对分包单位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
3.3.4 施工质量管理:
首要任务是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尽量采用长期从事相应工作的熟练工,杜绝智障、身体不适宜当前工作、未成年人在场施工。技术负责人严把质量关,做好测量、放线、定位等前期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图纸、规范施工,不允许自行改变设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应按照相关规定提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必须包含安全措施。对于隐蔽工程应做好验收工作,及时履行签字手续,避免以后扯皮。材料设备采购要“货比三家”,避免以次充好,对甲供材料设备仍要全部进行检验。
3.3.5 进度管理:
分包工程的进度计划应符合上一级的进度计划,分包的计划需要调整时,若影响了上一级进度计划,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分包单位要依计划实施,做好材料设备、人员、施工机械进场时间安排,遇特殊原因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对于可能影响其他单位施工的工作应首先完成。把握好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并做好进度分析及进度纠偏。
3.3.6 合同管理:
对主体结构等不允许分包的部分,坚决不允许分包;对允许分包的部分,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对私自转包、违法分包的,依法进行处罚。
合同应按国家或地方的范本签订,合同各方均应按照合同条款进行质量控制、环境控制、职业健康安全控制、造价控制等,按时上报、确认已完工程量,及时支付进度款等。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查。业主、监理、总分包方负责人均应仔细研读合同条款,合理利用合同条款,进行合理的索赔与反索赔。对合同执行进行动态跟踪,实时分析,及时纠正违反合同的行为。所有工程资料一定要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保证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大多数工程工期较长,各方人员均存在工作调动的可能,所以资料一定要及时完善。分包单位要与总包方建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切实履行合同,行使各自权利的同时承担各自义务。
4 结语
专业分包工程管理贯穿于项目全过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做好分包工程的管理工作,应做到:分包单位努力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总包单位积极履行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职责,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单位的管理;业主及监理单位做好管理、配合工作,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做好项目的核心管理。
专业管理学是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是学生掌握基本管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学科。管理学课程应用覆盖面广,各行各业对优秀管理人才的需求都很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提高了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招聘标准,尤其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及相关社会经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较为缺失。因此,提高对管理学人才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科学、合理、优质、创新的教学设计是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同样也要与时俱进。因此,加大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拓宽教学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形成高素质、宽口径工商管理人才是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应努力的方向。
一、对工商管理专业群建设的概念理解
工商管理专业群建设,就是依托工商管理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将其他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一个集合进而开发并建设的过程。
二、工商管理专业群建设的特征与作用
首先,工商管理专业群建设是围绕工商管理行业需求所设置形成的机构,专业群内部具有相通的服务对象和相近的管理技术。所以在教学中群内各专业可以实现共享资源体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在应用和实习中还可以共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其次,工商管理专业群建设是学校经过长期办学经验总结,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工商管理行业发展与趋势,并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最终研究设定的机构,它可以实现校内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分配及布局。由于专业群内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学科基础,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彼此相通,因此,必然会形成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团队,从而确保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质量建设。
三、工商管理专业群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
1.财务管理专业模块包括税法实务、会计综合实训、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2.投资与理财专业模块包括税法实务、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基础、证券投资分析、财务会计。3.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包括国际货运综合实训、物流实务、物流中心管理、国际货运、集装箱运输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4.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连锁经营实务、门店运营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区域市场开发、服饰配色、现代广告学、创业综合实训。5.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中国旅游景观、旅游学概论、客源国分析、导游演讲与口才训练、现代旅游英语口语、长三角旅游。
四、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群建设的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要凸显实践性和创新性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要遵循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地依托和利用专业群建设资源和成果,重点加强教学设计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这是新时期背景下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与方向。2.构建产学结合的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首先,教学设计要根据企业人才需求,重点投入对相关管理课程的使用和传授,包括例如财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并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群的资源,做好教学内容的专项设计,以减少不必要教学内容的重复。其次,针对合作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对课程教学的选取做好调整和优化,使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企业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导向。3.增强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课程教学设计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要充分利用专业群建设的共享平台,并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对应岗位的就业特点,构建特色的职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要贴合未来工作选择的需求,以适应并提高未来工作岗位的竞争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53-01
随着军队信息化的日益加快,我军军事信息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当前信息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数据管理水平与外军还有很大差距。为提高国防数据管理和保障水平,满足一体化联合作战等新军事需求,我军加快了数据管理中心的建设。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军队院校培养体系有了很大转变,西安通信学院作为军队初级任职教育院校,正结合部队实际人才需求转型。为适应部队数据管理人才的需求,本院数据工程与管理专业建设也在积极进行中,如何把新专业建设好,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 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任职培训的教学体系主要针对“指技合一”的培养方向,任职培训的任务主要是更新知识储备,加强实操能力,提高管理才能等方面内容,本专业建设要适应任职岗位的需求,既为大专士官学员进行学历教育及培训,又为“4+1”任职教育学员、在职干部进行数据工程技术与应用管理的短期培训。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结合院校与部队建立的“联教联训联考联研”机制,及时了解部队的最新岗位情况、工作流程和新装备配置等情况,认真完成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实效性。在教材编写中要根据岗位所需能力与素质建立起模块化课程结构,要突出军事数据管理特色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等,教材要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任职教育对象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多种角度提高学员的能力;改革考核方式,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积极推进学员职业技能鉴定。
二 建设合格的教员队伍
教员是院校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教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专业学员培训的质量。新专业的建设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担任新专业授课任务的教员必须具有更新更开阔的视野,更新更宽广的知识面,更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能及时掌握部队任职岗位需求。要充分认清任职教育院校教员的地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适应新专业的教员队伍。要提高教员教学能力,采用集中备课、专题讨论、经验交流、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教员教学能力;要优化教员知识结构,鼓励教员参加校外短期培训、到地方数据中心交流学习、去部队调研等活动,拓展专业知识,丰富前沿理论;要改进教员评价机制,从课堂教学到实际动手能力,熟练掌握装备的操作等各方面全方位对教员进行考核;要安排教员到部队代职锻炼,深入了解部队、熟悉部队等。
三 健全配套的设备设施
目前任职培训尚处于初级阶段,实验室、教学训练场等还处于建设中,但是第一期数据工程与管理专业士官学员去年已经入院学习,今年下半年还将迎来第二期学员,未来还有更多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培训任务,在教学装备设施建设上要加快速度,有针对性地建设配套的专业学习实验室等。
学院原有计算机机房提供的实验环境主要可以进行程序设计、图像编辑、网页制作等实验,但本专业课程建设中涉及的实验内容,如数据存储与维护、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数据共享、系统集成、磁盘阵列的使用管理、信息搜索定位、信息资源规划等,需要单独建设的实验室去实现,必须加快建设能够适应新专业培训的教学、训练、实验场地,建设有军事特色的岗位任职教育配套设施,以满足学员岗前实训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计算机仿真等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远程教育系统等功能,提高培训效益和质量。
四 结束语
切实加强数据工程与管理新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新专业的教学质量,是通讯学院院校转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施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好数据工程与管理新专业,对学院整体办学水平、未来发展竞争力都有着直接影响,在新专业建设中重要的是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从教学体系、教员队伍、设备设施等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理论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本文以唐山港京唐港区36#~40#专业化煤炭泊位工程建设为实例,简单介绍在专业化码头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甲方管理经验及方法,为今后专业化码头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专业化码头;工程建设;甲方管理;经验方法
引言
在专业化码头建设过程中,其具有工程规模大、工艺流程复杂、交叉施工作业多、涉及专业全面的特点,因此对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京唐港区36#~40#专业化煤炭泊位工程建设为实例,探讨大型专业化码头的建设管理方法。
1工程简介
京唐港区36#~40#专业化煤炭泊位工程,为2个20万t级专业化煤炭卸船泊位和3个10万t级专业化煤炭装船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码头长度为1712m,设计年通过能力为5600万t,其中卸船能力1950万t,装船能力为3650万t,占地面积约140hm2。该项目建设内容中土建部分为:港池疏浚工程、沉箱码头工程、地连墙码头工程、翻车机房工程、地基处理工程、堆场工程、疏港路工程、地磅及闸口工程、辅建区工程、地源热泵空调工程、防风网工程等;设备安装部分为:3台装船机系统安装、6台卸船机系统安装、2台翻车机系统安装、9台堆取料机系统安装、19座转接机房系统安装、39条皮带机系统安装、供配电及供水安装等。工程要求15个月建设完成,需要建设管理者在建设过程中,运筹帷幄、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工期。下面从项目建设前期、中期、后期三个建设阶段介绍专业化码头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方法。
2项目建设前期管理
对于大型专业化码头的建设,统筹考虑合理划分标段,是保证工程质量就及工程进度最为重要的一点,因此,将项目划分成若干块,在划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施工单位施工地域和施工工序,减少施工过程中相互干扰,以加快施工进度;并且将各标段总造价相对合理、均衡的划分,以降低工程投资风险。在编制最高限价方面,充分考虑在建设期间的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价格的变化,合理编制最高限价,使得最高限价即满足业主控制成本的要求,也满足潜在投标人对该项目的热情,有利于选择合理的中标价及优秀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需要提前统筹考虑临时水、电、路、建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平面布置、路径、能力等要求;在临时设施布置前详细研究施工总平面布置情况及基础情况,防止临时设施影响正式设施的顺利开展。例如:在规划临路建设时,规划与将来正式道路重合,即满足施工顺利通行,也为后期正式道路建设,节约了资金;临水、临电平面布置充分考虑不同施工区域、生活区域取水方便,并且避开转接机房、房建等桩基基础;防止了埋设的临时水、电管线影响基础开挖情况发生。对于专业化码头建设的设计工作,建设单位要积极与设计单位结合,由于专业化码头建设过程中工艺设备多,其中设备尺寸、型号、荷载等数据均需要提前确定,才能保证施工图土建部分设计可以顺利进行,在建设前期需要多次开展设备提资阶段会议,及时确定了设备参数,保证了设计工作准确和顺利开展。
3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
专业化码头建设中的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两部分紧密衔接,是保证大型专业化码头工期的重要保证;其中土建施工节点工期必须根据设备安装的工期进行安排,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土建部门与设备部门对于工期节点需要进行多次磨合、推敲,才能保证设备如期安装;例如:在卸船机上岸前,土建必须提前把100m上岸段码头钢轨、面层优先施工完成,保证卸船机顺利上岸;在堆场轨道梁施工中,土建必须提前把轨道梁南侧100m堆取料机安装段钢轨优先施工完成,并且此段区域堆场面层也许提前完成,为堆取料机安装提供吊装作业面。充分利用监理职能,根据施工工艺及进度的不同,安排合适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于施工重点部位要实施旁站监理,总监代表必须常驻工地,及时履行监理义务;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对监理大纲及监理规划细则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监理工作规范、减少监理工作的随意性,从而协助建设单位对现场施工质量、安全、进度进行严格管控。对于堆场面层铺设、堆取料机轨道梁浇筑、防风网片安装及各房间内部装修等区域施工,存在施工数量大、施工工艺单一、质量控制标准一致等特点,建设单位单位因此提出了“样板间、样板段质量控制方法”,甲方、监理、施工三方对样板间、样板段进行验收后,要求施工单位参照此样板间、样板段标准进行施工,对质量控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4项目建设后期管理
在项目建设后期,建设单位首先要关注所有设备系统方面空、重载试车数据统计分析,通过调试,给设备一个良好的磨合期,使其能力逐步达到设计要求。其次,由于工程地质大多为疏浚吹填形成,地基稳定性差,要加强港口工程建、构筑物沉降位移观测工作,对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免不良的地基沉降将对上部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在专业化码头建设后期,要抓紧办理各专项验收工作,一般码头项目建设工作主管部门隶属于交通港航系统,建设单位要积极结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验收工程,例如:消防、安全、环保、职业病、档案、填海等专项验收工作,直至取得合法的港口运营手续,使得专业化码头工程项目合法合规,符合水运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实现项目建设的闭合管理。
5结语
在专业化码头工程建设中,建设方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项目建成后经过了1年的试运行,整体运行平稳,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该专业化码头在建设全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可为同类专业化码头建设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子路.浅谈国有企业建设工程甲方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方法[J].四川建材,2010,36(02):233-234.
[2]李利柯.基于基建项目的甲方管理经验探讨[J].科技资讯,2006,(23):176-177.
二、基于学生能力结构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改革建设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前期调研,课题组分析了所调研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选择了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在内的57门课程作为选项来设计问卷,并使用李克特量表将选项的重要性分成5点:1表示“非常不重要”,2表示“不重要”,3表示“不确定”,4表示“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在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课题组对杭州、绍兴、宁波、温州和嘉兴等地部分社会用人单位、毕业生开展调研,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56份,回收率85.3%,共调查总人数300余人。经过整理统计,得到有效问卷242份,有效问卷率94.5%。从社会需求的维度看,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结构与岗位的匹配性。基于能力结构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体现了当前高校应用型办学理念。本文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242份样本的63门课程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运用方差及方差贡献率等指标,可得出排名第一梯队的课程群为管理学、市场营销等22门课程,其方差贡献率为29.311%,处于第二位的为公共关系学等9门课程,其方差贡献率为19.674%,两者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8.985%,已经接近50%,说明这两个课程群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改革中具有代表性。在剩下的课程群中,方差最大的是8.358%,最小则为2.026%。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对方差贡献率超过5%的也需要重点关注。研究发现,有7个课程群的方差贡献率累计超过90%,达到91.245%。进一步归纳发现这7个课程群反映了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所要求的7个方面的能力,依次为:岗位胜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品德素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课题组进一步对这7个方面的能力展开调研,同样使用李克特量表将选项的重要性分成5点,1表示“非常不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结果显示,得分最高的为“岗位胜任能力”,其次为“创新创业能力”,得分相对较低为信息处理能力。能力结构调研与课程体系调研结果相吻合。这说明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能力结构中最关注为岗位胜任能力,需要毕业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相关的管理岗位工作。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创业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反过来创新能够推动创业,这也是用人单位比较关注的能力之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才,因此社会交往能力在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理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品德素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管理工作综合能力体现,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能力结构。基于上述7个课程群和7种能力的分析,可进一步将课程与相应的能力体系对应起来,从而得出基于学生能力结构的课程改革方案。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课程和能力的对应关系描述。在学生能力结构体系中,岗位胜任能力主要对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公共基础课所对应的主要是理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品德素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能力体系的基础层;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对应创新创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培养这些能力。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1、建立科学的课程设置理念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理念应按照其专业特性、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等综合分析定位。高校可更多地按照自身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避免“同质化”竞争。如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就提出立足浙江,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具有解决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各类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及科研院所从事工商管理类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吉首大学则提出服务西部民族地区,培养具有职业经理人潜质的应用性人才,服务中小企业基层经营管理工作。
2、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培养,同时综合考虑其他6种能力对应相关课程的设置。具体来说,一是科学布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是学生专业能力和今后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核心,所占学分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这部分课程主要从管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入手,注重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决策方法论等课程的教学,加深课程深度,拓宽课程广度,培养学生管理岗位胜任特质。二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就需要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如《创业管理》等课程的开设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优化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比例,一般应保持在30%左右,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语言表达、品德素养和信息处理等能力,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
3、专业课程考核改革建议
专业课程考核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达到课程培养目标、掌握专业技能。在考核过程中,应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灵活选用开卷、闭卷、论文答辩等形式,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各项能力结构的形成。一方面科学制定教学大纲,教师授课必须遵循教学大纲;教研室应根据课程性质建立试题库,课程考核实行考、教分离。另一方面,根据社会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多采用开放式考核,将学校考核与用人单位评价结合起来,拓宽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从企业单位用人实际出发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再次,重视学生品德的评价,强化品德评价的比重,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在这方面可获得高分,而平时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等的学生就给与较低的评分。注重品德评价考核,弱化试卷考核的比重,可有效避免学生在试卷考核中的作弊现象。
当前建筑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其它建筑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都有各专业协调的问题。要建造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产品,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更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在很多建筑物建设中,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在理论上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却不能尽如人意。由于各专业在施工中不能很好地配合,往往出现误工、返工等问题。并因此影响工期,影响建筑物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好这项管理工作呢?
1 先分析出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牵涉到从设计到施工,从业主到项目承包人到各专业队伍、监理等多个技术工种、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1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施工单位的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专业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的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认为这么大的工程项目,出现一些小问题,返返工是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以后总有办法补救处理,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再者,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还有的虽然是本专业的问题,但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1.2 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有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带网等等。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它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全面充分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殊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就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各种问题。
2 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从理论上讲,协调工作并不十分复杂,只要我们在施工中能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并及时进行工序交接。也许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矛盾,至少会大大减少问题的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上述人为的、管理上、技术上的因素,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非常突出且非常琐碎,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2.1 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专业班主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省略
3 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业主、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业主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和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3.2 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3.3 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业主、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各专业施工单位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3.4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与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施工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日益更新发展,施工中协调工作的牵涉面越来越广,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显突出,我们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得到最好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 转贴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摘要:“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建筑行业高技能管理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豫西高职教育集团依托单位,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为三门峡市及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建筑企业培养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造价员等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人员和各种高技能人才的责任。本文阐述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43-03
建设背景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数将达到310万人,仅三门峡市及周边地区建筑业从业人员就达10万余人,按照技术与管理人才要达到30%的要求计算,则需要3万人。而现有技术与管理人员约1万人,实际缺口为2万人。按5年培养计划估算,每年急需本专业技能型人才总量为4000人左右。所以,作为豫西高职教育集团依托单位,我院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为三门峡市及黄河金三角地区建筑企业培养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造价员等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人员和各种高技能人才的责任。
总体建设目标
针对“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建筑行业高技能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重点做好实训项目的开发工作,切实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培养一支具有“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工程型教学团队。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为学生创业、就业创造条件,形成教学优势和育人特色。力争把本专业建设成向区域建筑行业输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并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平台,同时带动工程造价、监理与测量等相关专业群的发展,形成面向河南省乃至周边地区建筑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区域同类高等职业教育中产生示范辐射作用。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深化“行校联合,课证融通,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本专业和三门峡建筑业协会、三门峡市定额站、三门峡市安监站的友好合作关系,组建由教师与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按照“入门、专项、综合”三个学习阶段,重构课程顺序;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带动课程的全面实施;建立专业、行业企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动态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检验专业建设的成效。
按照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本着校企“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提出以下建设内容:
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前两学年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辅以一定时间的校内外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项能力。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适时安排实训内容,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技能,重点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一学年顶岗实训,重在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专兼职教师共同制定实训指导书和顶岗考核表,专任教师负责巡回检查,行业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指导、监管并提供考核意见,保障顶岗实训效果。
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力求做到“课证融通”,加强人才素质的培养 把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根据职业资格认证(二级建造师、质检员等)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并融入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学生毕业时可取得建筑行业类的相关证书。
构建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岗位要求为标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方案,使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围绕基本操作技能、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安排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程及实训环节,并把质检员、造价员等岗位认证课程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按照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实训课程的比重。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整合课程结构,构成以文化基础、职业基础、职业技能为主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课程体系中突出实训教学环节,注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过程(见图1) 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公共基础学习领域、技术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三大模块,把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放在核心位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将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情境划分,使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学习领域教学模式的设计基于典型、完整的土建质检员实际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的采集、选取、序化由生产一线专家、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和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确定,将确定后的工作过程移入实训车间即教学性生产过程。专业教师将工作过程中要用到的理论知识从课本中提取,技术工人担任动手操作指导(师傅的角色),做到学生则既动脑又动手。
开发建设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优质核心课程 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行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融入课程。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淡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按照能力标准设置课程。重点建设好“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4门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1)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以专业教学软件、工程案例、相关法规,完善建筑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加大课程开发力度,并编写相关的特色教材。(2)建设多媒体资源库,包括自行研制的CAI课件、购买CAI课件、专业教学光盘、专业教学视频等内容,供教学与学生学习使用。(3)建设职业资格试题库,包含质检员、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安全员等职业资格试题,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教学资源上传到校园网,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便于学生课外自我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尽快消化所学知识。任课教师通过在线辅导答疑、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等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和交流。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保证,教、学、做同步进行,突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习环节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到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打造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和建筑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截止到2012年专兼职教师总数达到了22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教师总数40%以上,青年教师中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90%。通过进修、下企业锻炼等方式对专任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另外,通过校企合作与行业联系,不断从建筑相关企业聘请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
完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设计实训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训项目,并充分覆盖其他的相关专业,努力提高实训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综合效益,并在原有实训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核心课程的需要,对与本专业教学有关的实训场所进行建设、整合和扩充。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过程监控办法及考核标准,实行校内外实习实训项目负责制。同时,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了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培养适应建筑行业所需的建造师、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造价员等生产一线职业岗位人员要求,结合现有建筑管理专业,拟新增招投标仿真模拟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工程项目管理仿真实训中心,专用场地面积100㎡,投资60万元。这两个实训基地建成后,也可以满足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专业教学的需求。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将教室延伸到施工现场。选择理念与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好、与学生就业结合紧密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完善的指导和管理制度,强化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构建师生信息反馈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实训导师加强指导。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在现有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增设河南华盛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实行规范管理,满足本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需要。
实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三年内要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质量检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程造价和招投标等实训项目的开发任务。在实训设备和师资配备上,要达到工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充分体现施工企业职场氛围。另外,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同时,也可满足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的要求。(2)校内实训基地的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采用校企合作的运作机制,发挥企业和行业的作用,同时制定相关政策,使实训基地既可以满足学生校内实训要求,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技术培训等业务。(3)积极面向市场。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对外服务、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发挥高职院校的师资、科研优势,在行业领域内以高新技术和创新意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4)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师资(教学、科研)团队,同时吸收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作中。实训基地的管理要体现信息化,有完备的对外宣传、内部管理和奖惩机制。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在区域内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
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抓手,推进职业
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建筑行业后备军
从新生入学开始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教育,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在课堂学习和实训期间大量灌输建筑行业的职业特点,使学生摆正心态,在校期间就以一名建筑行业的职业人要求自己,寻找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从内因上解决学习动力问题。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设计,为学生创业、就业创造条件,培养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通过上述建设方案的实施,构建了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融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课程服务岗位,项目融于教学”的专业特色,培养了一支具有“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工程型教学团队。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为学生创业、就业创造条件,形成了教学优势和育人特色。
参考文献:
[1]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