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网络课堂范文

时间:2023-07-07 09:21: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网络课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网络课堂

篇1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趋动力,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既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保障。网络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的特点,它把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通过高速的光纤双向传输,把全运动、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发送出去,融传入与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模拟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过程很难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的理解。而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微缩模拟教学过程,既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一目了然,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模拟动态反应,变瞬间为永恒

在化学世界中,许多化学反应瞬间便可完成,即使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也很难逐步观察实验现象、推断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而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既可以模拟整个实验进程,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又可以通过暂停键,随时控制反应变化的速度,调节反应变化的快慢,达到能随意调整教学进度,更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效果。

四、虚拟现实,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现在教育的新理念。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就可以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界面友善、可编著工具、虚拟现实等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上机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总结学习方法,排除学习障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还利于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并根据所得信息,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辅导;学生可以及时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逐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摒弃过去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学生仅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虚拟学习环境,突破时间、空间局限

“学会合作”是21世纪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运用多媒体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优良品质。每个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建立电子信箱,如果学生有疑难问题或是有好的想法都可以发E-mail,当教师和学生收到相应的信息后,便可回信答复。教师和学生也可跨越时间和空间,利用网络中的在线讨论与不同人群进行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合作,逐步学会共同学习。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帮助,提供不同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交流不同的学习体验,实现资源共享。

篇2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62-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水、电等资源外的另一种无法远离的存在。它作为信息时展的根基,已然悄无声息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所用。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关键时期,已经开始形成独立思想,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民族发展的接班人,要求高中生必须具备适应信息时展的本领,因此网络成为其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的个体,高中生如何在纷杂的网络世界塑造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就成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点,下文将对网络道德教育展开论述。

一、网络道德教育的概念

要针对高中政治课堂中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探究,就必须了解网络道德教育的概念。网络道德教育这一概念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及后形成的一种对于网络社会中道德风尚进行塑造和培养的教育内容,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人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人们从主观能动性上提高自己网上行为的规范意识,同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因网络带来的极特殊的利益关系下,对其道德伦理进行规范的标准。高中生作为对网络接触较为频繁的,并未具有成熟思想和世界观的青少年群体,这种随着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全新的伦理要求对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凸显,因此,作为高中生心灵教育主要阵地的政治课堂,网络道德教育在这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现状

信息时代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发展虽然为学生学习,特别是处在学习生涯重要阶段的高中生而言存在着极大的好处,但是高中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令人堪忧:

高中生作为思想层面还未走向成熟阶段的个体,由网络带来的异质性会使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存在错误导向。同时,网络作为虚拟社会被高中生所认识,它虽然推崇自由、公平,但是若这种追求过分夸大,伴随着虚拟性的“保护”下,高中生很容易丧失道德人格,并且这种丧失还会对其现实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高中生作为自制力相对缺乏的一个群体,在巨大的学习压力等现实的面前,容易产生躲避心理,因而导致许多学生陷入对网络无止境的沉迷中,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现实与虚拟落差下人格错位的产生。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课堂作为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主体,就必须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重点着眼的一部分,尽可能的规避这些不利现象的产生。

三、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结合的对策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凸显在它的脆弱性和危险性上,而高中政治课堂作为高中生建设精神文明与精神强度的主要阵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相结合的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笔者认为具体对策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教师作为政治课堂的引导者,必须做到对网络世界的熟悉认知。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主导者的地位出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就必须做到自己对于网络世界的正确认知,同时要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熟悉的一面。教师可以设计诸如“微机室中的政治课”,利用学生熟悉的网络交流工具进行谈话式授课,拉近师生间距离的同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网络道德在虚拟世界,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触目惊心的“案例教学法”是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结合最直接的手段。网络道德缺失造成现实生活中遗憾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何对策都不会像“案例教学法”一样能够对学生的是非观造成冲击的强烈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举出实施例子,例如“王某在网络中对心灵脆弱的章某使用语言暴力,致使章某自杀身亡”等,这就能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在网络中语言暴力的可怕性,从而帮助学生摆正自身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综上所述,网络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只要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那么它必然能够在实现网络道德教育这一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辅助他们完成繁重的课业,帮助他们迅速掌握一些即时高考信息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学课改能够有效实施。对于学生的精神层面来看,网络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结合还能够促进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的理想,为未来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需要,继承传统教学的合理成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全天候、不间断、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学与评价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传输与反馈,极大地优化了教师群体,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能力。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共享教学资源,传递多媒体信息,适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信息接受量。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同时又具有实时性、交互性、直观性的特点,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又满足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远程教学等社会需要,开创了教学的全新局面。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与评价的应用

1.能做到图文并茂,再现迅速,情境创设,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限制,特别是基于Net技术的交互式动态网页更能提高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感知效能,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和创造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最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极大地满足社会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要求。

2.同时全体老师又能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适时创新资源,使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名师,使教学的方法水平永不落后。如,在讲授函数这部分内容时,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以及图象变换是重点内容,关于函数图象的传统画法,是通过师生列表、描点、连线而得。这些工作繁琐、静止孤立。教师要自制每一节的课件难度大,时间又有限,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版课件,进行网上学习,从而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减轻教师的体力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研究。同时让学生在交互的动态的网络环境下学习,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及对应运动的轨迹,从而得到完整精确的函数图象。通过交互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同一函数不同参数与图像特征之间的联系,充分掌握函数的性质和抓住图象的平移、反射、压缩、拉伸和对称变换特征。若有疑问或好的见解,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的交流互动。通过多媒体交互反馈,使学生深刻理解,不易遗忘。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教师教得轻松,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有趣,这样数学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数学中有一些知识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而这也正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化抽象为直观,有利于突破难点。如, “二次函数即:y=ax2+bx+c(A≠0)上的最值的探讨,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开口,对称轴移而区间不动或图像不动而区间变化时函数的最值”不易理解,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对网络课件的阅读和对a,b,c,n的动态控制,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要点,加上在网上的即时测试和评价,更能有效地掌握它,不再感到难以理解。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与评价形式多样化。即时化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课堂容量有限,反馈方式单调,信息交流少,所有的学生步伐相同,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现代的终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不能解放教师,让教师从事更有意义的教育工作。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培养活学活用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面向全体,通过互联交流进行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五、基于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关系

篇4

首先,正确认识两者关系。

当今是网络时代,高度的信息化、数字化,所有的行当都和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找不到独立于网络的事物。网络和信息是时代的产物,从哲学上说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存在,不可回避。既然是一种社会存在,这种存在对社会事务的影响不可低估。从现实的社会人而言,网络时代的社会群体已经不同于以往时代,他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受到网络存在的诸多影响。我们的高中学生同样生活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再加上他们是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尤其是更容易受到当下网络环境的巨大影响。既然如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很多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也都和网络的影响分不开。甚至说,很多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本身就植根于网络,不可分割。

随着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及4G技术的推广,高中生人手一部手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再加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极大的兴趣,对及时更新的网络趣事更是爱不释手,所以高中生的生活网络化或者说数字化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同时代的社会一般成人。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此一来,我们的受教育对象――学生都被网络深深影响着,那么我们对他们进行的教育、引导怎么能够脱离网络而存在呢?当今社会和我们教育的对象都和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说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下公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为大众服务的教育自然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也要和网络进行有机的对接,这就要我们以一种更加客观和理智的态度来看待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和网络背景的整合问题。既要重视,更要正视,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好。

其次,以包容的态度接纳。

鉴于社会上很多学校和老师的做法是禁止学生接触网络,禁止学生接触手机等电子网络终端设备,甚至是以教育主管或者学校领导的名义,制定规定严禁手机等进校园。先不说做法合适与否,同样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可以感受到规定制定的相关部门和个人对学生的高度关注,他们是多么希望把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比如现实的学校和教学课堂。在感受到关注的同时,我们又感受到了更多的担忧:担心孩子涉足网络之后,扰乱现实的课堂学习;担心孩子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里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害怕孩子在不可控的网络里,铤而走险,甚至深陷泥淖不可自拔……大家有这样的担心,自然是有现实的惨痛教训,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时代里,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从出生就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不允许人生路上有丝毫差错。所以大家都希望帮孩子规划好人生的一切轨迹,不要让他们走弯路。

网络的虚拟世界是超出很多人掌控的,所以大家都谈网色变。因为大家对在网络里游走的孩子,实在放心不下,所以狠下一条心来,禁网!但是愿望永远只是愿望。笔者最喜欢电影《特洛伊》中阿喀琉斯的话:“神羡慕人,因为神是永生的;但是人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随时都可能是生命的终结,人的生命里因为有了未知的东西而倍加精彩……”这是电影里的话语,但是却也道出了人生的不可预知性,人生永远都充满着未知性和不可控性,这也正是人生的挑战和精彩所在!所以我们很能理解,为何人生的轨迹总是和我们曾经预计的大相径庭。

社会已经进入到深度信息化时代,网络得到普及,但是我们却还是在试图隔断既成事实的网络与学生的链接。客观来说,不管我们主观上多么努力地去阻断这种联系,事实上我们仍然无法真正隔断学生与网络间的实质性的联系。因为哲学告诉我们,时间的联系是永恒而多样的。既然如此,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无法真正地阻断学生和网络的实质性的链接,那么还是欣然接受吧,以一颗包容的心来接纳它。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接纳,我们要全盘考虑,分清利弊,对学生应用网络的过程加以适当地干预,毕竟参差不齐的网络世界还是不能不要监管。

第三,措施和对策

既然禁网是一条死路,那么我们如何适当地干预学生和网络之间的这种联系呢?

1.教材处理多样化

传统的教材主要是纸质化的教材,但是当下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使人们的生活开始网络化、数字化,教材也可以不只限于纸质化,可以适当的数字化。

比如可以把教材里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电子版本,或者以色彩、声音、图像等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以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既然教材只是舍筏登岸的手段和过程,那么我们没有必要太过介意它们呈现的具体形式。只要能激发形式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的效果即可。不仅如此,还可以把教材制作成网页式的形式,这种制作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甚至于放手让学生去制作一部分也可以。更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打通文学和影视的界限,把语文课堂和影视作品对接,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一举多得,没有什么不好。

2.课堂内容学生化

鉴于现在的孩子想法比较多,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点,因势利导,在学期初提前公布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核心内容板块,具体内容或者展现方式可以下放给学生来决定,让他们自己设计,然后提出方案,并在全班分组讨论,最后投票表决,形成定稿。如此以来,大家都是课程的设计者,都有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乐趣,相信效果会比老师一人所决断的内容要好得多。比如在诗歌学习的版块,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选喜爱的诗词,并附上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和理由等。然后在班级分组推荐,最后选出大家公认比较合适的诗词篇章,作为本版块的核心篇目。这样一来,大家对自己选出来的内容肯定会有更大的兴趣,也会有更多的想法和感触,如此一来,此一版块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差。

3.课堂环节互动化

学生都喜欢上网,究其原因,网络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人和网络之间的互动性,不然只是对着冰冷的机器,那么才不会有几个人愿意呆在网吧呢!网络之所以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是――人机的互动,让我们觉得上网的人没有被漠视,而是每一动作都有及时的反馈。所以在人情冷暖的当下社会,社会中的一些冷漠让我们对网络有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在虚拟的网络中找到现实中缺失的东西――人际的互动,和人情的温暖。鉴于如此的社会现实,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千万不能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者传统的满堂灌,那样只能把课上得死气沉沉,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其效果肯定是好不了的。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之初给学生以期待,中间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结束前不忘给予适当的反馈和评估。如此一来,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有存在感的课堂才是学生想要的课堂。

4.课件制作动态化

高中生在身体和心理上虽然比初中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毕竟还处在成长时期,他们还是更喜欢动态的或者是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鉴于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上凸显动态化,这样可以更好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以期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5.课堂反馈网络化

随着网络的深入生活,大众的生活都被网络化了,高中学生的生活也被部分地网络化了,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可以设计适当的和网络相关的反馈作业。可以布置一定的需要通过网络查找解决的作业,也可以在网上创建一定的平台,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作业和教学反馈。这样,既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完成了我们的教学反馈。

篇5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辅助教学,不断丰富课堂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开阔学生视野、触及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下面我结合使用网络辅助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创设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发挥网络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导向就是要开发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名词术语或概念,凭学生的知识经验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网络音像图片材料展现出来并加以分析,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真实有效,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例如:学习《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内容时,学生凭知识经验难以充分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我通过网络下载和播放“神舟十号”载人航天实况,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具体的影视图片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印象深刻。这些活生生的事例,通过优化、整合使用,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发挥网络资源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优势,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和爱好。

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推动学生努力进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农村学生由于家庭学习环境欠佳和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导致缺乏自信心或产生厌学心理现象比较严重。如何改变现状是摆在每一位农村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注意挖掘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动机、兴趣和爱好的积极因素。可以运用网络辅助课程开发,利用那些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愉快、互助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为课堂教学奠定情感基础。有时,学习新课前播放一首适合学习内容的歌曲,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如:学习《为坚强喝彩》之前,引用歌曲《真心英雄》。也可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感化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学习《不言代价与回报》的过程中,通过播放“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和时代楷模徐虎、徐洪刚、李向群等先进事迹的精彩片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主、自愿地探索新知识。

篇6

“空中课堂”网络教学平台是我校自主开发的信息化平台,系统后台与校园信息化系统连接,共享系统数据库资源。整个“空中课堂”教学系统由教师教学子系统、学生学习子系统、教务管理子系统三部分构成。每个子系统包含多个功能模块,模块间互相联系、彼此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空中课堂”网络教学系统。

教师教学子系统:是教师登陆平台,教师对“空中课堂”中的课程标准、课程简介、课件、虚拟实验、思考或作业、试题、教学活动、课程合作单位、使用教材、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推荐网站、推荐图书、文献资料、竞赛资料、交流空间等栏目按教学需要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

学生学习子系统:是学生登陆平台,学生可自由支配学习时间收看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图片资料、上传作业、在线咨询、点击教师推荐的网站链接等相关内容。

教务管理子系统:是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负责学院网络教学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工作,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工作检查、教学评比、实施研讨等。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我校总课程门数444门,其中依托“空中课堂”网络建设课程347门,比例为78.15%,学生访问总数442047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我校总课程门数448门,其中依托“空中课堂”网络建设课程359门,比例为80.13%,学生访问总数689241次。

二、“空中课堂”网络教学建设成效

1.极大拓展了“教”与“学”,是传统课堂的扩展和延伸

我校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教学校区分散,主校区坐落广州从化郊区,教师每天都要赶校车上课,难有时间和学生课后交流讨论,网络教学很好地弥补了这个不足。过去,教师通过QQ在线解答学生问题,但是QQ不能在不同电脑查看记录,而“空中课堂”教学平台,不仅可以点对点和学生讨论,其他学生也可以看到,所有的指导和交流都有记录,方便学生查看,也方便教学检查。过去学生上课没听明白的操作,自己回去作业做不出来,就会放弃不完成作业,现在,通过查看“空中课堂”的视频录制,可以重温课堂教学,而且学生还体会更深刻。

2.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翻转课堂”

“空中课堂”网络课程的开设,很多教师把一些相关视频教学放在网上,要求学生在线先行学习,课堂主要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探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解答疑惑、寻求新方法的场所。一改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学生兴趣大增,课堂变成了热闹又充满创意的学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转变。这种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告专业《错视艺术欣赏》课为例,过去,教师课堂放一些PPT给大家欣赏错视艺术,现在,这些内容教师挂到网上要求学生利用“空中课堂”网上自学,教师布置网络学习后的课堂作业,最后学生把自己的错视作品印制在T恤衫上,拍生活照展示出来,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3.教学过程更加开放透明,有利于同门课程教师交流和教务实时管理

我校的“空中课堂”平台,如果多个教师上同一门课,这个课程平台就是多个教师一起建设、一起管理,教师的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实验、教学实操演示、带学生参观学习,学生作业布置、作业展示、都可以放进平台,另外还有课程答疑、课程讨论。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交流,教师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情况、教学成果都公开展现出来,增强了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也无形中提高了对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另外,通过网络教学建设,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教务可以在线看得清清楚楚,教学管理能够合情合理,更加公平公正。

?职教方略?高职院校“空中课堂”网络教学探索与实践三、“空中课堂”网络教学建设再思考

1.“空中课堂”网络教学的开展,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空中课堂”网络教学不是简单地把课堂教学的课件、视频、作业到网络,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网络教学,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适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符合网络教学特质的课程体系。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花大量时间收集准备教学资源,录制相关教学视频,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有很大不同,不是以讲课为主,要以课堂实训、课堂讨论、课堂交流为主。由于网络教学的开展,教师花费教学的时间、精力都较传统教学更多。

2.“空中课堂”网络教学的开展,对教师知识产权的维护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空中课堂”网络教学要求教师把课件、教学视频都上传到网络,教师批改作业、指导学生、师生交流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虽然方便了管理。但是,如何维护好教师的知识产权,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虽然“空中课堂”网络教学是在内网进行,没有公开对外,但是学生可以任意下载。如何尊重教师的知识产权,避免自己的教学资源不被用于商业用途,这方面的管理不到位,会严重影响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的积极性。

3.“空中课堂”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鼓励教师做好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空中课堂”网络教学的开展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特别在建设初期,需要大量的课件、视频开发。美国远程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古德瓦德娜在1992年时曾感叹道:“我在远程教学时最大的挫折就是在远程课程计划和教学中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得到认可!”这种情况,我们现在也存在,例如,教学成果跟职称评定没关系。再如,一些基础课程,由于没有比赛竞赛展示教学成果,教师的教学再好,花费的精力时间再多,但都看不见成果。为此,学校应该出台一定的鼓励制度奖励办法,积极推动鼓励教师开展网络教学,而不仅仅是通过行政处罚的手段。

篇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然而他们却正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加之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复杂,容易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因此,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而他们自己,也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初一、初二的思想品德教材中都涉及了法律知识,但单纯的说教、讲述对于社会阅历尚浅甚至不谙世事的初中生来说显得有点单调、抽象甚至难以理解。因此,让一些形象生动又有教育意义的法制故事走进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运用网络热点新闻,让单调变得形象直观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地向学生讲授法律知识,单调而枯燥。随着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而搜索相关网络新闻,以此来渗透法律知识,让学生从直观中获得法律知识的认知,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以“犯罪的含义及特征”的教学为例,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地向学生讲述犯罪的含义和特征,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如果教师借助网络,呈现情境: 2013年3月18日发生在拉萨的暴乱事件。这次拉萨发生的烧暴力事件中,暴徒共砸烂、烧毁车辆56辆,烧死或砍死无辜群众13人,有数十名执勤公安民警受伤,其中重伤4人;有61名武警受伤,其中重伤6人。暴徒纵火300余处,焚烧民宅、店铺214间,给国家、社会、人民生命安全、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事后这些暴徒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然后再提出问题“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分析后教师再总结出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构建,效率得到提高。

二、采用视频案例,创设法律情境

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法律知识所涉及的知识点理解起来存在较多困难,尤其是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混淆。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网络搜索相关法律视频案例,依次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概念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做到学以致用。

以“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一开始便讲述什么是法律,而是先呈现网络视频“案件”,然后提出问题“作为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违法了受到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总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由此,学生对法律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初步理解了法律的基本特征。在视频观看后,学生深刻地明白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感受法律,提高其思想认知。

三、现场查阅网络资料,明确网络的积极作用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网络还有一大优点,即可借助网络进行即时搜索。而初中政治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即时搜索相关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如在“身边的不良诱惑”的教学中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身边存在各种诱惑,于是教师即时从网络上收集了几则青少年因上网而发生口角,最后发生群殴而致使同伴死亡的案例,让学生深切感受诱惑就在身边的道理。接着组织学生就“上网利与弊的分析”展开辩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诱惑是客观存在的,导致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是否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又如在“做情绪的主人”的教学中,为更好地让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教师借助网络即时搜索“中学生因冲动杀人后坐牢”的故事,让学生在案例中感受情绪的重要性,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定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发展意识,立足学生实际,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好网络,借助网络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正确运用网络,不仅可以为课堂增色,也能使学生更喜欢上思想品德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网络资源化的英语教学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必定会受到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必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冲击和深远的影响。

1.1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课堂的呈现主要以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为主。相当数量的教师一直使用着非交际、注入式和缺乏美感的教学方法,这种单向信息传递的方法很难使学生形成英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很容易出现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从教学的针对性上说,单一信息传递的刺激,习惯于全体受众,但不同的学生个体其认知水平和知识需求却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失去"反应"的刺激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失去对知识的渴望,极大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1.2学生的学习是新生事物和已有知识概念相联系的渐变过程,而网络化的英语教学则是运用课本、教学软件、网上资料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全面的互动学习环境。在教师"既定任务"的驱动下,强调学生以"自主"为前提,培养他们的知识存储能力、检索能力、表达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满足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需求,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这种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的学习模式不但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信息素养和知识范围上的提高。教师不仅可以从学生活跃的思维浪花中体会,学习到非常宽广的思维方式,更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专业技术知识的全面发展。

2.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课堂优化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明确了教学法的方向,而网络多媒体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英语课堂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保证。通过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和电教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加大课堂的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1提供生动逼真的语境,突出语言的实践。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与当前学习目标相关的和尽可能真实的学习语境尤为重要。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给学生直接使用目的语的语境,使其能很快融入所学语言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利用网络媒体资源进行英语教学,使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紧密结合,学生容易进入交际角色。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声像和语言所构成的情景中更容易再现出来,在心理上进想状态、最佳认知状态和最佳行为状态,实现交际法、认知法和视听法的综合要求。

2.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网络多媒体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能提供生动形象的图片,优美的音乐,清晰的文字,能把远的拉近,把虚的变实,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把要讲授的知识用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集文本、符号、动画和图像为一体,为教师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的观察、思维和表达都进入最佳状态。

2.3加大课堂教学密度,解决教学重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网络多媒体,如能精心设计,运用投影或计算机等,教师就能把仅靠板书,反复讲解强调重、难点所需的时间缩短,容量增大,信息加快,并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把教学内容以及延伸情景生动、逼真地再现眼前,能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化难为易,使学生容易接受。再者,理解是巩固的前提,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网络多媒体手段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边看、边听、边想、边练,把抽象的教材内容变成生动、直观的图形,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

3.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计算机网络教学技术虽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大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没有计算机多媒体,但不可没有教师。媒体总是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而不能反客为主;我们为了教学而使用它,而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他们有心理准备,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4.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使用要"适中"、"均衡"

在英语课堂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只有结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目前英语学科很多侧重于有声动画的制作,它们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把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的气息,而不加选择地使用过多的多媒体课件。

篇9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它的终极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不断提高能力和精神境界,成为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应变力的人才。于是,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

二、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1.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是必须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

2.能动性。探究性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疑问,自主选择研究,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吸收发展到主动探究。

3.整合性。传统政治教学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整篇内容被肢解。而探究性课堂教学是针对具体问题而言,它包括信息吸收、分析归纳和成果表述三个环节,实现了多种能力的整合。

4.互动性。教学本身就是师生间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政治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独立研究、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思想大碰撞。

5.超前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则是“边教边学,学在教前”,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相对于老师的教是超前的。这种超前学习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教什么学什么”为“教为学服务”。

三、实施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施探究性教学,并不是要完全排斥传统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虽然关注的是问题的提出,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手段和方式使学生尽快获得新知。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不能搞“一刀切”,所有知识点都通过探究性教学来传授同样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篇10

一、研究背景

1.研究背景。大量的调研资料表明,随着校企合作办学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陆续推行工学结合“2+1”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他们在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和工学交替的统筹安排上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专业理论和实操能力培养上,而弱化了通识能力的培养。从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工作者能力要求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的国民能力标准中可以看出,为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需要,加强通识教育、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被认为是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是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已成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应该认清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利用多种途径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使他们不仅成为已有职业和岗位的追求者,而且要成为未来职业和岗位的创造者。高职院校应认识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并举,构建完整、科学的能力培养体系。而公选课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补充专业教育的作用,它的教学是实现“通识教育”的关键。可是,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学生在校外实训实习时间从半年延长至1年甚至更长,传统的公选课校内集中面授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教育的需求。广东工贸学院就曾面临这样的困境。

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课堂集中面授教学是国内高职教育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普遍方式,而高职公选课教学更是大部分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教学质量取决于校内的教师水平和实践教学条件。公选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课堂学时少,学生获取的信息量不足;(2)可选课程少、选修学生多,合班授?n多,教学互动难;(3)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不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兴趣不高;(4)学生在校外实习时间长、地点分散,上课时间和地点固定,无法集中回校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公选课无法发挥其对人才培养的补充作用。

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给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不少国家已开始探索研究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课题,移动互联时代下,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虚拟教学等风靡全球的新思潮正影响着各级各类学习者,信息化教育已成潮流。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把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的培养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例如,新西兰英语课程纲要中小学五年级就加入了媒体素养的培训;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1年在中小学与高中设立“综合教育”科目,纳入了媒体素养;台湾在2002年公布《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香港自1997年教育改革时开始推动媒体教育,由民间非营利性的教育协会或基金会担任媒体教育的运动核心,发展教材、培训师资及游说政府教育部门,而自2005年推行的英语新课程及2007年推行的中文新课程,亦纳入了媒体素养。

我国多年来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汇聚了大量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可是,当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学生在网络学习操作、学习策略运用、互动交流协作等方面还存在困难。如何将其应用于高职教育,为学生提供体系化的、随时随地可用的、易学易用的在线课程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内容

2011年起,为缓解扩招和分校区办学带来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紧张、解决学生在校外分散实习与公选课校内集中面授教学安排的矛盾,广东工贸学院利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改革制约公选课发挥补充专业教育作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选课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步实现开放式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解决了学校发展瓶颈问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1.研究内容。以工学结合“2+1”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公选课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对高职院校公选课信息化教学共享创新与实践进行探索研究,具体探索有效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研究适合网络教学模式的公选课类别,整合优质素质教育网络教学资源,逐步实现开放式教学资源共享,以缓解高职院校因办学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师资与教学资源紧张,解决因校企合作办学深入推进而带来的学生校外分散实习与校内集中教学安排发生矛盾等公选课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改革目标。通过实施公选课教学模式改革,建设或利用现有的优质素质教育网络课程,搭建通识知识远程教学和移动学习平台,实现以下目标:第一,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及信息化教育水平,构建学习环境与网络课程,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第二,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解决由师资与教学资源紧张、学生校外分散实习与校内集中教学模式矛盾等所带来的公选课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问题。

3.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如何建设和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来优化公选课教学,需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第一,适合网络教学的公选课类别分析;第二,如何考核和评定成绩?第三,如何实现让学生远程、受控地自主学习?第四,如何保证改革成效?

解决方案如下:

首先通过充分调研和研究分析,确定适合网络教学的课程。可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以及各门选修课程的自身特征,进行判别适合网络教学的公选课类别。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的公选课程不适合网络教学:一是需要教师肢体活动来进行教学的公选课程。这主要是体育类课程,如网球选修课,就算理论知识讲得再好、教学视频拍得再好,也不如直接握着网球拍体验来的直接。二是需要教师发音发声的选修课。如实用英语翻译等语言类的课程,尽管可以与老师在线交流,计算机也能模拟发音或进行录音对话,但还是比不上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好,而且教师也无法保持一直在线。三是需要进行实验操作的公选课程。如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等课程,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三类课程适合“网络教学+课堂集中教学相结合模式”。

其次是科学地设计学习任务和考核方法,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须按照要求在网络课程开放时间内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将不能参加考试,不能取得学分。学习结束后,由主讲教师负责组织集中考试或在线考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为保证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质与量,应规定学生必须观看的视频数量、提交作业的次数和质量、登录次数及在线学习的时长、在交流论坛讨论发帖或跟帖数目要求,并体现在成绩评定标准中。

最后是通过研究与实践,做到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持续跟踪调研,及时调整实施方案,以保证改革成效。构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学习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大力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在做网络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和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技术的可用性和知识的可获得性,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要提供远程学习咨询,以及能够实施导航、内在浏览、查询、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教学,能够实施网上教务、考务管理等,构成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同时,要持续开展跟踪调研,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如学习进度提醒或适当调整进度、考核方法。

三、实践运用情况

自2011年实施公选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以来,广东工贸学院共开设14门网络课程用于补充人文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包括改造4门校本课,购买超星尔雅网络课程6门、使用智慧树网络共享开放课程4门(支持手机APP移动学习,由北京大学免费提供)。其中,按教学模式统计,实施“网络教学+课堂集中教学相结合模式”课程3门,网络教学模式课程11门;按课程类别统计,文科类专业选修课2门,工科类专业选修课1门,人文素质拓展类选修课1门,综合职业素质拓展类选修课10门;按学习平台统计,广东工贸网络学习平台4门,超星尔雅网络学习平台6门,智慧树网络学习平台4门。选课学生人数见下图:

四、效果评价

自实施公选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5年来,从为缓解资源紧张、解决校外分散实习与校内集中教学矛盾而开设公选课网络课程,到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而引入优质通识网络课程,项目组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改革方案,不断总结经验和优化实施方案,加大改革力度。从学生“被安排选修”到热捧抢课,学生受益面不断扩大,公选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认可,在校内得以不断推广和应用。主要成效总结如下。

1.截至2016年11月,全院共有40个专业的14536名学生参加了网络公选课学习,缓解了由规模扩张带来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紧张情况,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成本。

2.为学院17个实施“2+1”改革专业的7757名学生提供在校外修读公选课的途径,有效解决了由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改革所引起的学生在校外分散实习与公选课校内集中面授教学安排的矛盾,突破了学校发展的瓶颈。

3.利用国内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特别是共享开放课程,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资源,使课程得到最广泛的延伸,而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方式更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使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开放、共享和交互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篇11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给高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室授课逐渐发展为多样化授课模式,实现了教育由应试向素质、能力教育的转型。高中信息技术正是基于互联网而给学生提供的一种现代工具技能,使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获取各种信息。

1.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特色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并非简单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操作或网络技术的传授,而是具有更为丰富、时代性的特色。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拥有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来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学习资料,这一方面拓宽了他们的学习途径,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网络资源与网络技术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强劲的创新活力,比如网络学习软件、移动学习软件等众多学习软件被开发出来,极大地丰富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手段,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再次,互联网的存在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具备了更多的教育价值,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提供了基础信息技术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知识和能力,互联网实现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或领域的串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2.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思考

(1)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学习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开始逐渐细化分为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无论是哪种互联网模式都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随着手机在高中生中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比如手机学习APP逐渐在学生中流行起来,这给信息技术课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遇。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效果具有影响作用,在课堂讲课模式下,学生课后能够回忆起的内容不足20%,如果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图画、视频、演示等形式,学生课后可回忆的内容就能够提高到30%,而如果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则课后可回忆起的内容高达90%,由此可见互联网学习平台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巨大优势。

(2)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多数缺乏课堂上直接面对面与教师或学生交流的意愿或行动,如果交流沟通的方式变化为网络虚拟环境下,他们的交流沟通欲望与行为则有显著的改善,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合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实现沟通交流。比如在“黑匣子”为例进行的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创设“马航MH730”事故原因分析中需要黑匣子作为重要凭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寻“黑匣子”的相关知识与信息,然后以小组模式进行讨论。结果显示,课堂提问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而转到互联网上时,学生则进行了较为热烈的讨论,并最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重要方式之一。

(3)利用互联网的丰富多彩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结果表明,传统“一言堂”模式的教学,以及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十分有限,而利用互联网以学生参与模式适当扩充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显著的效果。比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的教学时,以“如何对表格数据进行挖掘”的思路进行教学,引入“历届奥运会中国金牌及奖牌总数”的例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寻Excel表格相关知识并思考,将平时运用Excel中出现的问题利用互联网寻找答案。这种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了互联网在学习中的作用。

(4)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使得在实际教学中仅靠简单的理论讲解远不足以完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且学生在学习时,必须借助实际操作才能最有效地实现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在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网络自主寻找答案,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对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上课教材,网络中寻找答案、其他学科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互联网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篇12

网络在线资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动力,是信息在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信息在线资源以及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在线资源,决定了教学信息在线资源成败。

1 网络在线资源建设的现状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以及完善,当前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发展,教学在线资源逐步推进,高校内的网络在线资源受到了校内领导的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与发展已经从单纯应用单机版课件开始发展到应用教学在线资源库,实现了网络化。

当前,高校内的校园网络的主干网是光纤网,往往具有着大品牌、高性能等优点,从而支撑整个网络的运行,网络的速度不仅能够很快并且储存在线资源的空间非常大。同时因为与电信、联通等网络互连,实现了高速的传输数据。传输数据的过程无堵塞,这便是校园网的一个大特色。在校园网络之中,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校园网络的实时运行,使得整个校园网络具有着可管理型、变动性,从而最终确保了高校校园网络的畅通以及可扩展。

与此同时,当前高校内对于校园网络的建设着重于教学在线资源以及多媒体、网络计算机优化等方面,实现了思想政治网络在线资源交流共享平台的建设。但是,当前各个高等院校并不是很注重校园网络在线资源的规划以及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在线资源的应用不够科学与细致,使得全国内的思想政治教学在线资源完全被个性化,不能够实现在一个区域内的共享,思想政治建设更新也不及时。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在线资源的价值便是在于能够实现共享以及实现其本身的价值,并且最终实现校内与校外学生的共同享有。但是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线资源的建设处于一个尴尬的情景,一方面进行网络在线资源教学库建设的人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程的了解并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在线资源共享仍然存在一定误解。如何提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如何保护教学在线资源的版权?如何解决各个高等院校的实际问题?这是思想政治课堂程的实践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2 网络在线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具备校园网络条件的高校,学校针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线资源进行了整理以及搜集,但是当前的网络在线资源并不是单纯依据多样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整合,各个院校在进行教学在线资源开发的时候仍然主要是着重于自身院校的教学在线资源的开发,然而对于高等院校之间的教学在线资源重视程度并不足,很多院校往往成为了各个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以及沟通,并不能够实现教学在线资源的着重以及有方向的发展,在院校的网络在线资源之中的数据传输以及规范性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学校内的网络在线资源因为地域性的缘故,内容杂乱并且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协调性。一种不良的教学在线资源使用的思想广泛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这便是“教学在线资源独占”的思想。这种攀比使得教学在线资源的共享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没有在线资源共享的科学有效的机制来确保思想政治网络在线资源的使用效率,更加使得各大高校之中广泛存在着重复建设以及低产出的问题。

另一方面,网络在线资源的建设离不开计算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课堂程的网络在线资源建设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但是,很多高等院校之中课堂的网络教学建设比较欠缺,制作手段比较落后,并且对于内容的运用却只是课本上直接转移到网络共享平台。在日常工作之中,思想政治课堂程教育工作者,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制作相应的网络在线资源建设,这样也就具备了较好的教学素质。但是,有时候也难以在技术水平和高校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建设思想政治课堂网络在线资源。

3 网络在线资源的构建

网络在线资源建设的构建必须实现主客观协调、丰富内容以及共享平台目标,其中教学在线资源库建构以主体在线资源、客体在线资源与中介在线资源为主,这三种在线资源相互依赖并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网络在线资源库。

3.1 网络主体资源

就人力在线资源本身而言,人力在线资源便是网络在线资源需要调配的重要在线资源之一。网络在线资源库的构建者便是人力在线资源,其中包含学生在线资源与教师在线资源。首先,教师在线资源是网络在线资源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线资源主要包含教育教学和实践知识储备、经验、意识以及自我观念,并且包含教师的人脉,这样的在线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建立符合教师在线资源配置的机制,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3.2 网络客体资源

网络在线资源的建设需要实践虚拟的内容体系。实践主体对象是在线资源系统。在实际的表现之中主要是各种网络在线资源系统。其中包含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实践目标,主要实践网络空间和现实的实际社会获得。通过学校内的教师与优秀学生的联合工作,进行教学在线资源的创造、组合、剪辑与实践,构成轻松的网络在线资源。

首先,显性在线资源。通过网络空间和开放的社会风气,进行思想政治在线资源的筛选、缩放与整合,形式整合为声音、图像与文本。显性在线资源是网络在线资源的主要构成。其次,隐性在线资源,网络在线资源隐性在线资源主要包含网络本身的在线资源以及网络受到的价值影响。

3.3 网络中介资源

3.3.1 实施虚拟实践的设施

网络在线资源的运用以及构建,并需要结合网络的实践,而网络的实践需要必要的工具电脑设备与无线网络, 并且需要熟练掌握Flash、Authorware、Power -Point 等软件在线资源。

3.3.2 评价和反馈系统

网络在线资源需要在评价和总结经验之中,着重发展。有效的评价反馈体系包括:

(1)显性的评价反馈系统。 例如公共邮箱,163 E-mail、QQ 公共网络系统的运用。这种及时评价与反馈系统的运用,使得主体在线资源能够总结经验,及时补充网络在线资源。

(2)隐性的评价反馈系统。 比如BBC、微博等实时反馈网络群体,实现评价与反馈的匿名性与实践性。师生双方在交流中没有心理上的对抗和压力, 学生没有任何约束 , 因而学生所发表的观点更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感受。

3.4 多路径网络在线资源分配方式

当前,广大学者日益关注多路径网络的在线资源公平分配性,尤其是通过控制网络流量然后进行在线资源的流量控制,使得效用最大化。并且基本都着重于求解网络在线资源分配模型的唯一最优解, 相关人员应该从互联网体系的角度分析多路径网络效用最大化模型与网络各层的关系,探索出在在线资源分配之中围绕服务与用户为中心,达成分配目标,实现经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蔡雨齐.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途径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4(07):173-174.

[2]李劲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新模式主动占领和谐校园建设新高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6):41.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0(06):035.

[3]肖湘君,阳素娥,黄月圆等.网络环境下高校班主任管理方法探究[J].药学教育,2007,23(5):57-59.DOI:10.3969/j.issn.1007-3531.2007.05.020.

[4]王宏.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12(03):37-39.DOI:10.3969/j.issn.1003-0751,2012(03):008.

[5]江玲,张小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6):13-17.DOI:10.3969/j.issn.1672-4038,2010(06):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