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09:21: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31-02
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发展迅速,迫切需要的是既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又具备较高创新科学素质的复合型人才[1]。如何有效地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各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研室承担的是细胞生物学课程[2],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承载着为学生打好基础的重任。常规实验课只能对理论课教学起到辅助的作用,并不能拓展学生的开拓性思维。结合本教研室的科研资源,考虑到本科生有较多的课余时间,我们提出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加入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参与到实际的科研工作中。
1 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1.1 老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本教研室所授细胞生物学课程针对的是二年级下学期的医学本科生,这些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学科,具备一定与实验相关的理论基础。校园图书、网络及各类学术报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感受到生命科学进展迅速的同时,部分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单纯课堂知识的学习,对生命科学的探索过程产生浓厚兴趣,他们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挑选老师。而老师通过日常教学和平时交流,对学生的特点和基本学习情况进行了解,选择那些在第一课堂学习中学有余力、真正有兴趣开展创新实验、且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1.2 一对一指导
学生加入课题组后,接受的是一对一的指导,老师需付出比传统实验教学更多的心血[3]。在选题方面,带教老师应以自己熟悉的科研方向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既可以提出几个选题给学生选择,也可以设定一定范围指导学生主动选择最感兴趣的方向。学生虽满含热情,也具备一些理论基础,但并不了解真正的研究该如何进行。所以在前期了解研究背景的过程中,从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文献的搜索,到如何阅读文献,都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给学生的是方法,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和研究计划[4]。而学生所做出的成果,也需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成文。
1.3 工作汇报
学生进入课题组后,定期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5],内容涉及初期的研究背景查阅,课题设计,具体的实验安排,后期的实验结果整理及分析等部分。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不可预见性,遇到预期外的结果时该如何分析,遇到难题时该如何查找解决方法,老师及课题组成员会共同参与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设定下一阶段的计划。
2 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效果
2.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仍是主导,进入大学后,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自主学习,仍延续中学时的填鸭学习,他们缺少思考,创新思维能力欠佳,只愿意被动接受知识,喜欢用一道道习题来检测学习效果,考试是他们学习的唯一目的。而本科生加入课题的模式,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奇感,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教导为辅的锻炼平台。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别人而学,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让学习更有动力。
2.2 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工作
本教研室承担的本科生授课包括40学时理论课和10学时实验课[6]。这些实验是由老师根据教学需求,结合理论课内容挑选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遵循老师的指导,一步步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就能较顺利地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获得预期的实验结果。但是这样的实验课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实验以验证性为主,准备工作由老师完成,不需要学生思考设计,操作时参照老师提供的步骤进行即可,实验结果容易获得,因此对学生来说,势必会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缺少对实验设计、结果处理、分析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锻炼,无法满足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需求。但本科生教学总学时有限,单纯通过缩减理论课时来增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课时的办法是不可取的,也很难收到显著成效。
而加入课题组进行科研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面临着很多未知的结果,不再像常规实验课上简单的照搬照学,而是要有想法,有实践,要想证明自己提出的某一假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实验失败是常事,这反而能激发学生的攻关决心;多次失败后成功的喜悦,令学生们体会到坚持的必要,也促使他们继续努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日常教学工作的不足,为学生搭建了一种训练创新能力的模式,在高校本科生培养中真正培育创新型人才。
2.3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创新、动手动脑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创新是在实践中获取的,简单的仿照和重复别人的工作是无法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学生加入到实际科研队伍中,通过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说明问题,解决问题,这正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不论是平时仪器的使用,还是课题组汇报过程中,学生都需要其他人员的帮助,独自一个人完成整个课题是不可取的,这能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参与课题为本科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平台,但并不是所有教学科室都具备充分的实验室资源[7],包括师资、仪器设备、空间等,因此更需将现有条件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改革结合起来考虑。不少院校都建有中心实验室[8],所以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指导本科生进行创新性的科研实践,不仅仅只是某一个学科应该做的事情,而是一项涉及多层次协调配合的工程。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创新性能力的锻炼,日常教学课程的学习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时的安排调整。另外,研究性课题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料之外的困难,此时老师应耐心鼓励,并帮助他们克服失败的沮丧,重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通过实践证明,我们所开展的本科生参与课题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又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志瑞. 素质教育应是个性教育[j]. 学周刊(理论与实践c),2012,6(1):89.
[2] 杨恬. 细胞生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96.
[3] 王慧,谢依玲,张光新,等. 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角度谈专业课教学的改进[j]. 化工高等教育,2012,29(2):12-45.
[4] 刘荧,余秋波. 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体会[j]. 重庆医学,2012,41(24):2550-2552.
[5] 王永超. 科研型实验室可以兼顾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7(3):7-9.
【关键词】
活动体验 操作程序 教学策略 评价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品德课堂有积极、合理、科学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完善的地方,如我校品德课教学就存在有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浮闷;教师提问题,思考性不强;教师情感充沛,而学生无动于衷;行为问题的解决答案过分要求统一,桎梏学生思维等问题。针对以上不足,我校开展了“活动、体验、创新”课堂的实验活动。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加强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
一、教学思想
(一)素质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特色。”因此,在教育学中,就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发展、挖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潜能。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要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因此,让学生在课内进行多种体验活动及课外多样的行为延伸实践,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的道德情感。
(三)现代教育心理学及课堂教学优化原理
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禁锢的思想要解放,潜在的能力要诱发,让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目标
改变传统的品德课教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个体潜能,变配角为主角,变客人为主人,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一)模式操作说明
1.设境摆理。新课伊始,教师就创设一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作用的问题情境(情境内容要与教学主题相一致,选取那些学生颇感兴趣但认识仍较模糊,把握不够准确的问题,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从而初次摆出了课文教学的道德观点,道德概念。
2.假设说理。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一道德观点、概念的理解,讲讲自己还存在哪些不太明确的认识(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学生粗浅的认识(有些可能还是错误的、疑惑,教师不急于做出评判、解答,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拓展对概念理解的深广度,寻求更多更好更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验证学理。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感知课本教材,使学生对道德观点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之后利用掌握的观点、道理讨论辨析(比较体验)甚至可以亲身实践(活动体验)或采用心理换位体验、角色表演问题的方法正确与否,层层筛选,去伪存真,留下一下或多个明确、有效、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也可以在补充相关事例、材料讨论辨析,再次验证结论、做法的合理性,摆事实讲道理。
4.拓展延伸。拓展是《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的目标之一。只有将已经形成的某种积极的情感、意志迁移延伸到课内外相应的行为实践中去,才能使之积淀、稳固、发展成为习惯,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这部分教学,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再创(行为)问题情境,通过讨论辨析、活动表演、游戏比赛,反馈检测学生认知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一)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朋友:教师要成为学生知心、贴心、真心的朋友,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倾吐自己的想法、认识和疑惑,表达观点。
参谋:教师同时又是学生的参谋和顾问。能够提高学生对道德认识的深层理解,激起学生潜在真实的道德,点化学生的困惑和疑难,使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更具合理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中可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活动式教学。指课堂教学中师生行动、活泼、有效的直观活动,又指师生内容活跃、发散、深刻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行为。
2.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各种形式充分进行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以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观点,促发学生学知习行的内驱力。
3.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创设一种可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情境,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问题的解决不局限于一种方法、一种答案。
4.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惑,教学生所望;学生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理自学能力。
(二)学生角色与学习策略
学生应是学习中的真正主人,课堂上的真正主角,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故此,学生应该:
1.主动学习。学生应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新知的学习,参与甚至自己设计、实施学习活动,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自觉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
2.主动探索。学生应大胆地发表自己对道德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情感困惑和疑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如果真想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积极思考且有感悟,教师就必须为孩子们提供一桌桌色香味俱佳且丰富多样的‘自助餐’”。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才能激活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真正使学生焕发勃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时代,传统的经济模式己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国际上来看,创新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其中美国p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已经将其确立为经济发展战略核心。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实践探索,在积累了大量发展经验的同时,也逐渐将创新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1-3]。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给出了可行的理论指导和具体操作方向。在这一过程中,鼓励科研院所、大中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积极的将研究成果进行创业创新、技术转化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迫在眉睫的研究工作[4-6]。在实现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的加入与积蓄。而创新型人才培养各相关因素不仅重要,同时也是一种相互关联,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7,8]。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体系的构建,对沈阳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相关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优化分析,通过真实、准确、科学、合理的评判后,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培养提供了有益启示;为决策者及相关人员选择创新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案。
1 沈阳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评价指标建立
1.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
通过沈阳高校相关科研专家交流、资料调查研究及国内外高校科研创新文献整理,在众多备选数据中得到以获创新资源投入、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形式产出质数以及创新效果方式四个方面为主要影响因素。各考察因素具体相关如下。
1.1.1 创新资源投入因素
创新资源投入因素由三个下级指标层作为研究内容:人才团队建立,团队科研数与费用使用,重点实验室质数。人才团队建立包括教授、博士人数及所占团队人数比重;从以往经验来看教授、博士人数越多及所占团队人数比重越大,科研创新效率越好。团队科研数与费用使用包括团队申请到的基金数量及质量;基金数量较多及质量较高的科研创新产出率相对越多。重点实验室质数包括重点实验室数量和质量;即科研团队是否有重点实验室支撑,是哪一级别的重点实验室都会对科研创新团队层次产生影响。
1.1.2 创新能力培养因素
创新能力培养因素由四个下级指标层作为研究内容:独立设计方案,分析文献资料,实验现象综合整理及知识综合运用。独立设计方案体现创新思路确立和开展,是科研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分析文献资料能力体现了对前人工作的整理及提升能力。实验现象综合整理体现了对反馈信息整理及深层次挖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体现了对各种复杂因素及结果的处理能力。
1.1.3 创新形式产出质数
创新形式产出质数由三个下级指标层作为研究内容:创新成果数量,创新成果质量和创新周期。创新成果数量主要衡量研究领域的宽度或频度。创新成果质量主要衡量研究领域的深度或专度。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创新成果数量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某领域基础牢固的程度;但如果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也会使该研究方向深入不足。创新成果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科研内容向理论形成或成果转化应用有效迈进;但要把某一个创新成果做到在实践检验中保持良好的长期适应性和适用性,就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和多角度的考量。创新周期体现在创新进度及创新效率等方面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创新的连贯性和科研团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水平。创新周期相对越快,创新成果数量相对越多,而创新成果质量也相应越高。
1.1.4 创新效果效益
创新效果效益为创新成果转化率测评,创新成果产出率测评和产生经济效益周期测评。创新成果转化率测评是指科研成果转化成专利或产品的比率大小。创新成果产出率测评是指科研成果转化成专利或产品的价值或价格的多少。产生经济效益周期测评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创新有效推广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这三个方面是科研创新的主要方向及根本目的。
1.2 构建各影响因素两两比较矩阵
①本研究采用通过对沈阳地区的理、工、医等多家学校科研团队实际情况作为实例研究;并邀请各团队专家作为评议成员。通过对前期关于高校科研创新资料交流、指标筛选、数据整理后,针对以上指标进行赋分。
②将所得到的分值通过判断矩阵以萨蒂专门设计的1 - 9的比例标度作为比较的标准:如i与j两因素相比同样重要取值为1;前者比后者略微重要取值为3;比后者重要取值为5;比后者明显重要取值为7;前者比后者绝对重要取值为9;而数值2、4、6、8为介于相邻重要程度之间比较取值[9,10]。赋分之后进行比较分析及权重计算。
1.3 层次间重要度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考察每个一级指标及各二级指标间的重要度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由此来对比各同层指标及影响权重。表1-5显示的是各层判断矩阵及权重。
1.4 层次总排序
通过各层权重归一化,得到各二级指标间的权重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验证;确定最终指标重要度排序。通过以上各因素比较,最终形成沈阳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机制评价体系,见表6。
由表1-5评价分析得出:创新效果效益在一级指标权重最高为0.465,说明现代科研创新越来越重视科研自身的意义,即用于经济和社会有效快速发展为根本落脚点。创新能力培养在一级指标权重数值为0.297,说明要想创新其人员素质能力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现在各国和各地区科技的竞争往往主要体现在科技人才竞争和培养方面。在二级指标中人才团队建立权重最高为0.593,体现了要高效科技创新还要以人为本,人才团队有效建立和应用是科技创新的发展源泉。另外产生效益周期权重为0.582,在二级指标评价体系中为第二关键指标,它是评价科技创新有效性直接体现的指标,创新是不是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都可以通过效益周期来进行客观评判。创新成果质量在二级指标评价体系中为第三关键指标,权重为0.539。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既可以体现创新人才自身水平高低,又可以预测后期创新效益转化的效果,是科研创新各指标中比较重要的评价内容。最后综合组合权重排序表6得出,产生效益周期、创新成果产出率、实验现象综合整理、知识综合运用为考察科技创新的几个最重要方面。通过以上研究表明,要实现科研创新最佳效果要以产品效益周期为创新的核心出发点;创新成果产出率是实现技术转化的必要过程;而实验现象综合整理、知识综合运用为团队创新能力的有效体现。
2 结语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受到多元因素作用和影响,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沈阳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方案进行评价分析,能够有效抓住主要影响因素去繁就简,通过对相关因素定性和定量的优化分析,充分考察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指标不同层次和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权重指标值进行综合分析,真实有效地反映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优化方案。让学校科研团队在双创过程中及时了解自身发展情况,宣传科技成果转化对高校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而通过相互比较,获得适合沈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模式。该研究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Emir Kuazaqui.A Discussion on Entrepreneurship, Creativity,and Innovation Applied to International Marketing[J].Economics World,2015(1):54 -70.
[2]王涛,顾晓雪,胡圆圆,等.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技术产业化分布特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0):23-27.
[3]杨济成.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探微[J].中国科技纵横,2015(22):200-201.
[4]冯文全.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教育机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25-29.
[5]刘朝,李慧,师洪波.关于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11(6):57-65.
[6]张超慧,以一种开创的思维推动沈阳经济新发展[J],沈阳市科学技术年会,2015.
[7]李政.以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路径[J].高等研究与实践,2011(1):16-21.
引言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研团队已经代替个人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最基本的载体。尤其是科研团队经过实践取得的可喜成果和表现出的旺盛生命力[1],进一步证实了高校科研团队模式运作的必然性。科研团队具有“1+ 1> 2”的团队效应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了组织的竞争实力,但团队效应的发挥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其中,建立针对团队成员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团队绩效,因而成为目前科研团队管理研究的热点。
科研团队激励是科研团队作用发挥的关键,激励系统是吸引、激励科研人才的基础,是提高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与绩效的保证,是高校迈向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的保证。本文首先对在对高校科研团队及激励机制界定的基础上,对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激励实践以及提升科研团队绩效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科研团队与激励机制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高校科研团队的定义不尽相同,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2][3],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定义为:处在一定环境中,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并且在各个专业领域有一定专长的高校研究人员组成的群体。
激励是描述来自外部或个体内部的力量作用于个体,引发并指引个体行为以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的意愿[4]。从高校科研管理来讲,激励的目的是为了使科研人员形成工作动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积极性,它也是一种组织满足科研人员的需要、引导和强化其行为的过程,因而对于科研团队工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激励机制就是以人为本,在一定条件下管理者或管理机构(主体)采取科学化、规范化、相对固定化且进行有机组合过的激励手段去激发人(客体)工作积极性,提高其绩效,实现主体目标,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其演变规律的总和[5]。
二、激励机制研究的现状
激励机制是激发团队发展的动力,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能激发科研团队与科研人员的科
研工作积极性,推动团队科研工作顺利发展,使科研人员忘我钻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获取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目前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单一,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如轻精神奖励和个人目标激励,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团队成员积极性的发挥。具体有以下三方面:
(1)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
物质需要是成员基本的需要,是当前科研团队激励的重点。物质激励一般包括:薪酬、激励、团队科研启动费用激励、团队利益分配激励等。一般这种物质奖励都有详细的量化标准,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精神激励主要包括:事业激励、道德与情感激励、权力激励、考核、晋升与解职激励、学术声誉、地位激励等,相比较之下,精神激励一般都有,但主要还是侧重在晋升、荣誉等方面,由于目前的社会价值观普遍看重经济利益及精神激励难以量化操作等问题,高校科研团队精神激励偏少。
(2)重视对科研结果的激励,忽视对科研过程的激励
对科研团队的考核重视终结性评价,对科研成果进行激励,但不重视研究进行中的过程性评价,也就缺少了对科研过程的激励。
(3)重团队整体科研目标激励,但忽视成员个人科研目标激励
目前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目标激励,都重在团队的整体目标激励,有意或无意中忽视了对成员个人的科研目标的激励。这可能由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集体的作用及原有的粗放式的管理导致的。
三、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的创新
激励是学术团队发展的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发挥团队成员的内在潜力,用不好则会成为学术团队发展的一大障碍。所以,激励机制亟待创新,以适应学术团队发展以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进行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创新时,需要注意几下几个方面:
(1)注意科研团队成员的特殊性
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西蒙(H。A。Simon)指出:“组织问题不在组织本身,而在有关的人。”激励是团队管理的核心问题[6],而进行有效激励的前提就是要了解科研人员的特殊性。科研团队人员是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工作群体,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科研成员文化层次高,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科研团队人员较看重归属感、成就感等高层次需要;科研人员具有独立的价值观和较强的自主意识。
(2)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应当更加侧重于精神奖励
对大学科研团队的激励,一方面要满等足薪酬、福利保障、公平待遇等保健性因素的物质需要;也要更加重视高校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认同感、荣誉感等精神激励因素,比如说自尊、自我实现等,从而进一步调动成员的科研积极性。有调查表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型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成就感、职位晋升等精神层面的追求远胜于物质追求[7],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激励理论等都说明了精神激励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总之,物质激励是第一位的、是基础 ,精神激励是根本,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激励,同时对于高层次的科研人员更应该重视精神激励。
(3)团队激励和个人激励相结合
团队激励将增强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 ,为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合作氛围。缺乏团队的激励会使团队成员过度注重彼此之间的竞争,导致团队力量的分散和团队的解体。但如果缺乏个人激励又容易出现团队“大锅饭”的局面,从而不利于那些在科研创新团队中对于自身发展有着强烈要求的成员,这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挫伤其责任感。因此,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必须坚持团队激励下的个人激励。
(4)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
目标激励就是把高校科研项目的需求转化为科研团队成员的需求。当成员与团队缔结了心理契约后,把个人科研目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成员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科研团队的管理者还应当把成果反馈给成员,让成员得到及时的激励,从而有助于他们在完成阶段性目标之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对完成目标的过程进行激励。科研是一项复杂艰巨的脑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管理者不仅要关心科研的目标的实现,还要关注科研的过程。
(5)公平、公正、合理
公平包括对比他人和对比自身的公平。激励要注意公平公开公正,奖罚分明,而且都是有章可循,一旦成员有了不公平的感受,就会产生不满和消极的情绪。激励的措施要合理,要根据所实现目标本身的价值大小确定适当的激励量,而不是凭管理者随性而为,任意激励。只有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才能够真正起到提高成员积极性,发挥成员主观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高校科研团队在对其成员进行激励时必须考虑被激励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处于不同阶段的团队成员的特点和需求的变化,及时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多元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在把握知识型员工内部激励因素和外部激励因素的前提下,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个人奖励与团体奖励相结合,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公平公正合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明,赵宗庆. 论高校高层次学术团队的建设[J]. 理论界,2006(7):247-248
[2] 陈春花,杨映珊.科研团队运作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丛继坤. 地方高校科研团队适合度模型及实证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4] 詹姆斯・L・吉布森.组织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5月30日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届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但是,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高校没有把创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其次,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衔接。当前,各高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学目标,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简单堆砌。基于此,高校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
素质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已成为管理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素质模型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其他行业和领域也纷纷引入。根据素质洋葱模型,笔者构建出了以创新创业人格特质为中心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维素质模型框架。(图1)在图1中,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处于内核位置,对其他显性素质具有动力、定向、支持、强化作用。创新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是创新创业思维的基础,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原料和支持。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包括在创新创业素质模型中,而且这些素质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就像一个洋葱一样,最表层的是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由表层到里层,越来越深入,最里层、最核心的是创新创业的认知/态度和人格特质,是个体最深层次的胜任特征,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加要创新创业人格的锤炼和创新创业认知/态度的培养。
三、基于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体系规范化,课程设置体现“范型过渡”的原则。课程体系规范化,即结合高校的实际,把通识类创业课程和专业化创业课程结合,采取分层次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目前,国内高校通用的课程范型有四种:学科中心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学科中心范型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按学科的相互承续关系和内在逻辑体系,全面确定各类、各门课程。“三段式课程”就是其典型结构形态。这是一种“规定性”课程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则分别从满足学习者活动需要、解决问题需要和培养能力需要,将有关知识、技能、态度等组合形成不同课程(模块)和体系。这三种范型都属于“形成性”的课程范型。创新创业教育应在吸取以“学科中心范型”的基础,吸收其他范型(主要是能力中心范型)长处的“过渡范型”。一是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总学时在教学总学时中的比例;二是采取“三段式、四模块、多项实训穿插”的结构形态。即仍然沿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作为研究生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如何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也应是每一位研究生导师着力思考的问题。[3] [4] [5]通过对研究生培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们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谈谈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认真做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
(一)首先要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
研究生的课程除外语和政治公共课外,专业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专业基础,必须夯实学生基础,并从本科教育过渡到研究生教育。例如,在光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中,我们设置了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光学等前沿基础的物理理论课程,使学生能够从物理根源上更好的理解技术,并为更前沿的光信息技术研究打下根基;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基础,为学生完成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专业研究的转变。从知识学习到研究能力培养转变,我们安排了激光技术与应用、工程光学、近代光学实验等课程;第三个层次是学科前沿,通过学术报告、论文选讲、论文选读等方式让学生获取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思维视野,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论文题目打下基础。总之,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要考虑课程的前后衔接,层次递进,不重复,重要内容不遗漏,改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随意性现象。
(二)丰富和提升课程内涵
1.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课程教学中注意学科交叉渗透,不仅拓宽学生知识面,扩大视野,使学生了解学科间的关联,也了解交叉性、边缘性、跨学科领域研究的动态,更使学生可以吸收不同学科的学术思想,形成多学科的能力架构,有利于创新。例如在光信息专业的学生培养中,我们同时讲述了与电子、生物、材料以及数学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其他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背景,让学生寻求到学科交叉的契机。
2.充分体现学科的前沿观点。不仅在专业课、论文选读等课程关注这一点,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也应有意识地联系前沿的研究动态,学科的发展趋势,这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探求的兴趣,体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科研方向,从而获得有意义的新成果。
3.在课程教学中,践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是以课程的内容为载体,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学会如何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并引导学生在总结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自主收集文献、阅读、总结归纳,并在课堂上作报告,特别要求学生给出自己对所报告内容的见解,指出所涉及方法的优势、不足,应用范围及努力方向。不仅如此,通过知识积累、演化、扩展、提高过程,通过研究范例的解析,使学生学习各种研究方法,体会深刻而有本质意义的问题如何提出,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学习知识,也学习了方法。特别在后期课程中,要注意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引导。学术报告也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研究方法,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建立了较为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在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上也有了质的飞跃,逐渐形成问题意识、求异精神,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课程体系设计中力求科学化,目的明确,层次感强,课程内容多元丰富,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需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信息学科的特点,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改变由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贵州大学学生实际,由老师先做示范讲解,再由学生归纳总结。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由学生分头准备报告,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其他的同学提问,补充或质疑,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老师参与讨论并点评,使学生深刻认识所学知识的基本规律,在各种应用中的物理实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案例和讨论式教学
根据学科特点,就一些重要的典型结构和方法进行案例和讨论分析。如,光学谐振腔是光信息技术中常见结构,可由学生根据不同的谐振腔及其应用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针对各类实验方案,让学生就方案的设计原理、重要技术手段、方案的优劣、改进意见等进行讨论,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来验证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受益匪浅。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学习,培养敢于质疑的科学批判精神,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新技术方案,其研究成果已作为。 (三)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纸上谈兵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观察现象,不断改进方案,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实验方案,收集整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学习光纤锁模激光器的原理时,先让学生重复别人的实验方案和结果,使之深刻体会这一系统的原理以及各种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实验,让学生采用新的技术方案,得到新的研究成果。许多学生让通过类似的课程学习和训练后,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完善研究生课程评价机制
有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应有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达到课程学习的目的。
(一)重视课程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评价机制的非科学性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刚到学校就急于,甚至不择手段,用拼凑,抄袭,花钱等方式达到目的。这不仅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出现学术不规范甚至学术道德问题。创新是有基础的,正如牛顿所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从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必要的课程学习是达到学习阶段转型的途径。为了使学生重视课程学习,第一年度的奖学金评定,以课程学习为主,让学生潜心下来认真学习。
(二)改革考核重点和考试的方式
由于受我国盛行的“仓库理论”的教育观念影响,过分重视知识积累,片面强调记忆的功能,因而考核的重点往往是对已有书本知识的记忆,局限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维方式,无疑制约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发展,形成模式化教学。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应当更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学习,独立思考,对新的问题不断探索,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过去的考试方式崇尚标准化,学生可以在书本中找到标准答案,造成学生“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得学生的个人兴趣、想象力、创造力受到抑制,更缺乏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考题应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甚至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发挥创造性,用自己的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鼓励多种思路,多种答案。例如把某些已中的系统方案拿出来,让学生分析其工作原理,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提出修改的方案和手段。通过考核,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机械记忆,还要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从知识的产生和运用过程体会到创新、发现的乐趣。
(三)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
成绩评定体系,对学生有较强的导向性。为了全面把握研究生学习的整体效果,避免一张考卷,几个小时考试定成绩的弊端,更要杜绝个别学生期末依赖教师针对性辅导,划重点而过关的心态,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将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课程论文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权重纳入评价体系。
1.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听课情况,听学术报告,听讲座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关注教学的全过程,关注日常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严谨的作风。平时成绩可占到20%。
2.课堂讨论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课下的充分准备,讨论中的口头表达,对专业知识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作为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口头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与别人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在讨论甚至在辩论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既坚持正确的观点,也能修正自己的偏误,并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观点的人。这部分学习可占总成绩的20%。
3.课程论文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一些章节学习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研究性作业,以论文形式提交。要求学生自己制订方案,进行理论仿真或实验,并根据其结果分析总结。这是学位论文的必要训练和准备。小论文写作过程中,多给学生指导,以便较深刻的了解学生个人兴趣,知识掌握情况和研究能力,从而更好地评价学生成绩。这部分成绩占20%。
4.期末考试无疑在学生的成绩评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40%)。由于改革了考试的方式,开放性试题有一定比例,其评分也不是标准式的答案对错,简单计分,而是通过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对知识的理解,方法应用,以及学生的思维是否开阔,是否有创新意识进行打分、评判。
总之,在对研究生指导过程中,需不断改革课程教学,认真做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实施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改革研究生的课程评价机制,使课程教学的水平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加强,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研究生。
[ 注 释 ]
[1] 王得忠,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22-26.
要想教好体育课就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打成一团,这样有助于沟通更有助于传授知识。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进(即使是失败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当然,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良好的组织纪律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良好的组织纪律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正确地运用激励语言激励学生,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在学生完成一个漂亮动作时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如果完成的不是很好,老师也要积极鼓?钛?生等。只有老师和学生配合才能更好的上好体育课。
二、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教好体育首先我们要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呢?我认为要采用随时变换的方法教学,让学生时时感到新奇多样。应为中学生的心态还不够成熟,缺乏耐心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游戏竞赛激发体育兴趣。如短跑课上得用50米赛跑,30米往返接力的方法,让学生在游戏竞赛中体验体育的激情从而产生兴趣。
2.以榜样来激发体育兴趣。榜样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鼓动性,利用一些先进的体育个人或集体来激励和引导学生体育的决心,鼓励成功,激发兴趣。对于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培养其信心。
3.幽默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呆板的语调,没有温度的语气容易让学生产生惧怕心理,即便是集中注意力听进去也会因过度紧张而记不住东西,若老师在教学中语言风趣、形象、生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就会高涨。
4.老师参与游戏或竞争激发学生兴趣。中学生认为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对老师崇拜心理很强,有老师参与的活动和游戏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诱惑力,学起来玩起来都很用心,注意力也很集中,兴趣也就相对提高。教师还可以变换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在奔跑中练习一个模式的重复跑,学生很快就厌倦了,但若采用不同方式,短跑中采用转身跑、追逐跑和变速跑等,中长跑采用定时定距跑、分段跑、障碍跑等,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练习中,兴奋性会逐渐提高,从而会很快的完成教学内容而不会感到枯燥。
三、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
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质不一样,因此实施的教学方案也不一样,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高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我们应该用引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他们自己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进而培养体育锻炼多做运动的好习惯。
四、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课准备活动创新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充分利用好准备活动时间,对于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然而,目前中学的体育课准备部分内容普遍存在着公式化、教条化现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不到新课改理念下准备活动应达到的目的。为此,本文就如何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并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通过创新来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进行研究,从而剔除传统教学的病垢。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合肥市包河区第二十八中学:七年级2个班、八年级2个班、高一年级2个班,共计260人。按照自然分班的形式把七年级一班,八年级一班,高一年级一班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实验班即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其余的班级为对照班即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
(二)研究时间
2009年11月20日――2010年1月6日。
(三)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准备活动分为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和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两种类型。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对自己所执教的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发放自编问卷(共计14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等。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期刊以得到丰富的文献资料,经过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作为问卷设计与理论依据。
2.实验对比法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区别对比教学,实验班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安排组织准备活动的教学;对照班依旧实行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来组织。
3.问卷调查法
就新课改理念下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现状,以及通过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等,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260份问卷,有效问卷256份,有效回收率为98%。形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学目标过于单一,缺乏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身体得以充分的拉伸,起到身体的热身作用,但是设计的内容过于陈旧,缺少创新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惯性思维,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追求新意的空间。
二、对比
(一)对照班准备活动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形式和内容固定不变,所以对照班的学生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中,学习积极性不高,习惯于教师直接“给”的方法,一旦让他们自己做准备活动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更不高,不能很快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学效果一般。
(二)实验教学班的学生,因为参与到了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之中,经常接受现代先进的教育科学观念的熏陶和影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练习中,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认真、专注、用心,练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很高,身心放松,精神上没有压力与包袱,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三、结论
(一)新课改理念下中学生对体育课创新准备活动的喜爱程度很高。传统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条化、固定化、单一化,反映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更加符合中学生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二)有66%的学生认为通过新课改理念下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喜爱程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准备活动的设计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体育教师应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用新课改理念来指导准备活动,对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准备活动中体现新的课改理念,使准备活动为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增添双翼,进而为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12-02
1 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科技人才开发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快速变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创新型企业的支撑和驱动。人才尤其是创新科技人才更是推动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因此,有效利用激励策略,充分调动创新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2006年国家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旨在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健全的持续创新机制、企业家精神、创新管理文化以及高素质人才,根据国家和技术市场发展的战略导向,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和市场条件,取得技术优势并持续优化创新成果的现代企业。
目前国家已为两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共202家进行了命名,基本上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中信息产业,资源、能源及加工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化工产业,汽车产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企业约占试点企业总量的93%。
1.2 创新科技人才的内涵
创新科技人才是具有强烈探知欲与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坚持企业家精神,根据前沿动态与现实需要,运用科学的创新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科技人才,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业的开拓者和重大科技项目的领导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竞争实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1.3 创新科技人才与创新型企业的关系
创新型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科技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如表1所示,较之2000年,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了17460个,R&D机构数增加1466个,科技人员增加26.7万人,发明专利数增加30837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人员数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8.9%和290.2%,科技人力资源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同时,创新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创新型企业能动的生产要素,创新科技人才是创新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如表2,平均每个R&D人员为当年总产值贡献1681.37万元。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 企业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和需求特征
2.1 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
创新科技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环境变化和不确定的工作模式,具有较高的工作、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工作态度上较为主动、有主见、不愿被他人和传统做法所左右;在工作方式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重视企业的支持但又不愿受到较多的控制和约束;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上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并乐于将实现挑战性的目标视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此外,创新科技人才作为优秀的高绩效群体,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相对于其他职工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流动意愿。
2.2 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
需求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在某种必不可少的事物匮乏、丧失或是被剥夺时的一种内心感受。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以及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需要。物质需求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主要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对于创新科技人才来说,他们期望获得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物质回馈或奖励被视为衡量自我价值和地位的尺度。
二是社会声誉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原理,当生理、安全、情感的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个人会倾向于更高的尊重需要,希望自己的成就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声誉需求主要涉及员工的社会地位和荣誉。
三是工作成就需要。相对于工作的外部性奖酬,内在的工作内容与个人价值观、兴趣爱好的匹配程度才是创新科技人才获取工作兴趣、职业能力和个人满足的源泉。与兴趣相符并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挑战性带来的成长机会,往往能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其中。对于目标和挑战,他们更强调按照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出色地完成任务,从中获得挑战的成就感。
四是成长需求。创新科技人才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为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和服务更新,他们对知识更新有着持续不断的需求。此外,他们还较为重视所在企业的成长潜力,以求在更广阔的平台,利用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是组织环境需要。创新科技人才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他们对知识更新和事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他们希望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和制度等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业绩水平的环境支撑。
3 推动创新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激励体系
3.1 建立科学的创新行为激励机制
创新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等活动的系统工程。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不仅包括技术创新的投资与激励,还要重视对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组织激励、文化激励和制度激励。科学的系统激励为科技人才的持续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的源泉。
3.2 激励性薪酬体系
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中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关键人力资源,薪酬制度要把握好外部竞争性与内部公平性、激励性的平衡。从创新科技人才的稀缺性和需求特点入手,采取领先型薪酬战略,推行以技能为导向高弹性的薪酬结构以及个性化的福利方案。实施知识产权入股等利润共享措施,充分尊重员工的自和个性化需求,体现知识产权的应用价值,构建企业与人才的生命共同体。
3.3 创新环境建设
在有不同背景、观点和动机的个人中,分享隐性知识是实现知识集成与技术创新的关键步骤。因此企业需要营造一个使个人相互影响的环境,从内在激发员工的兴趣、挑战欲望和成功需求,促成知识与技术创新的生成与转化。
从外部来讲,企业创新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与用户、供应商的互动平台以及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交流平台,确保企业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与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的前瞻性把握。就内部而言,企业除了正式研讨,更要重视企业诸如咖啡屋交流、电话交流、E-mail交流、小集团聚会等非正式研讨的频度,有研究表明,非正式程度较高的创新组织在激发创新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
3.4 建立企业大学,实现多样化、系统化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科技人才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企业就需要针对自身的战略及员工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制定相应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企业大学将不同领域不同级别的创新科技人才以及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一起纳入学员体系当中。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提高了不同领域隐性知识交流和集成的频率,增强了与同行及供应链节点单位的交流学习,能够对创新科技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创新灵感,实现自主创新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教育培训作用。
3.5 职业生涯管理
创新科技人才往往比常人占有更多“知识”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由组织实施的,旨在开发员工潜力、留住员工,使员工能自我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方法。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将国家战略规划、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互为动力的综合发展路径,可以将员工与企业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增加了整体的凝聚力,也对创新科技人才形成了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激励。
3.6 强调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为达成组织发展愿景,完成企业使命而做出了一系列精神承诺,对工作氛围和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在以创新科技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型企业中,不仅要营造宽松、自由、兼容并蓄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更要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深入人心。
企业家精神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风险承担精神为支撑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和意志。具有创新和学习的意识、发现机会的能力、承担风险的偏好以及良好的沟通、合作、经营和管理能力。创新科技人才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对同领域甚至跨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各要素新的组合。这不仅需要对专业技术进行精深钻研、与相关领域人员的思想碰撞,更需要结合市场和用户需求,敏锐地发现和把握机会,并有能力承受失败的打击。因此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实现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精神保障。
4 结语
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与激励关系到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智力保障。创新型企业需结合国家、行业、市场的战略与需求转变,通过全方位的激励措施引导科技人才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集成效率,在满足他们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物质、精神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不断升级,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时椿. 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娴初,王大成.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财经,2011,(7).
[3]李永周,官媛媛,张雨.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分层递进激励模型及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20).
哈尔滨市共有各类科研机构440个,其中有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动机、轴承、量仪、空调机、电机、汽轮机、环保制氧、生物制药等21个重点实验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电站成套、焊接、兽研全国闻名。R&D人员3.7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76万人。R&D经费支出55.3亿元,增长19.4%,R&D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75%。
(二)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大
2010年,哈尔滨市受理专利申请6526件,增长18.1%;授权专利3974件,增长42.3%,各项指标继续创历史新高。
(三)政策环境日益宽松
哈尔滨市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政策。对于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产品附加值、广阔市场前景、新引进的高新技术型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哈尔滨市提高对产学研用合作的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建设和完善了技术研发、科技资源信息共享、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易、科技投融资五大创新服务平台。
二、制约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的主要因素
(一)科研体制束缚,“产学研”联系不紧密
在现行科研体制下,科技创新主体是由科研单位来承担的,科技规划、立项、审批、经费分配、科研组织、成果鉴定等都由其进行,企业由于科研经费不足以及可能面临的研发、转化、市场以及管理等风险而不愿意全力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这导致科研成果大量集中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手中,得不到市场的检验,无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筹措渠道不畅
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科技投入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技术创新活动风险较大且需大量投资,因此,银行对这类企业贷款在机构设置、产品设计、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控制得比较严格,贷款成本偏高,而哈尔滨市地方财政有限,这部分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偏低。
(三)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技术信息对科技开发的支撑作用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所拥有的信息量有限,服务能力不高。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起步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科技中介服务行为不够规范,整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四)缺乏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型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无论是生产规模、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社会影响力、关注度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大企业,且稳定性差,加之,哈尔滨市资金环境、创业环境、政策环境、综合配套环境还相对薄弱,导致吸引优秀拔尖人才的能力不强。
(五)技术市场不完善
哈尔滨市技术市场不健全,信息集散、配置资源、价格发现和交易规范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影响了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独立科技机构间的技术成果交流,使科技成果难以有效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加快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的对策
(一)打造“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重点建设“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整合重点行业及区域的大型仪器、实验设备,建设若干个专业性共享研究实验基地,启动市场化的分析测试中心建设,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以共享共用为核心的、面向社会开放的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打造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优势,开发哈尔滨市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形成面向全市开展服务的虚拟式的科技文献信息机构。建设集信息集成、技术集成、中介集成、国际交流与合作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坚持以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注重效益,缩短周期为原则,整合各类科技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建成一批高水平的成果转化基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网络科技信息和科技基础条件网络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开发科技资源的查询、检索、文献提供、认证等支撑系统,构筑服务于研究开发、科技管理、科技成果传播、利用与转化的网络科技环境,形成跨地域、多功能、高效、快捷的网络科技服务体系和技术保障平台。建立有利于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企业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定期交流机制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信息交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建设。
(二)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
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激励、补贴等工作。建立健全建设与项目、人才引进的联动机制,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完善重大项目与重点人才对接机制,实施优秀人才创新项目择优资助计划,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打造适应科技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增强科技发展人力资源保障。设立创投基金、出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系列扶持政策等,从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融资贴息等方面,鼓励支持人才创业,并通过引进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打通人才创业发展的循环机制。
(三)拓宽融资渠道
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发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职能,聚集创业风险资本和投资管理机构,激活哈尔滨市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自身的科技投入,积极探索中小企业互联互保的融资方式,建立中小企业互助基金,形成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分散机制,降低担保、贷款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入,鼓励金融机构从哈尔滨本地实际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如以“订单担保”、“供应链担保”等方式为主的授信模式,大力发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担保和反担保门槛。
(四)加大科技创新主体的载体建设
在精心组织各类科技洽谈活动的基础上,突出研究科技招商策略,选准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收集更多的项目源、拓展更多的招商渠道,组建专业的招商团队以及招商顾问团,认真研究世界、国内500强企业以及国内发达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企业的投资战略、投资意向和投资领域,筛选出一批符合投资者投资要求的项目,带着这些项目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与目标企业加强联系,进行项目推介,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性。
(五)强化企业自身素质
围绕哈尔滨市优势产业及六大新兴产业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创新条件较好的科技企业,通过重点扶持,使这些企业率先成为创新型企业,带动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企业把创新作为迅速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积极引进并采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产业,在生产管理、技术装备、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创新,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科技创新层次、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链。
当今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各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依赖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已成为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之源。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的形势下,高校应该把科研放在首位,科研与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内容才能逐渐更新,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服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科技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由于各大高校对科技创新活动不够重视,存在诸多问题。
1.学生参与的涉及面小
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都是由学校团委负责组织。一般的程序是院团委在宣传科技创新活动之后,由各个学院或系部具体组织学生申报科技创新课题。申报课题后直接报送到团委等部门。因为经费的问题、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己认为不具备竞争力,基本就不提交课题申请书。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没参加此项活动,参与的仍然是少部分学生。因此科技创新活动有着局限性,参加比赛的或者课题立项的同学占大学生参与比例的少数。
2.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不大
可供大学生选题的范围较窄,立项的课题大多数是雷同的,研究方法单一。大学生自己不能单独立项,资质条件不符合填报的要求。高校老师的科研工作任务繁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直接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少,因此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的锻炼和提高就很少。所以说在申报课题的积极性方面,大学生几乎没什么兴趣。而在谈论到在科技活动中有哪些收获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在学术上和科研上并没有大的进步。在评优或评奖的时候会相应的加分政策,其他方面收获较少。
3.组织体系不完善
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把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教学改革、学分改革上面。往往忽视了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如果能把科技创新活动也纳入学生的学分体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是活动的更加有特色,不是有了某种比赛,才有针对性的练习。参加比赛也会取得较好的名次。
4.缺乏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各高校的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了相应的锻炼。考虑学生的个人因素,很难出成果,对许多课题不能跟踪研究,造成科研项目种类繁多,难以呈现出精品的课题项目。学生的在校周期都是三年,有些课题还没有研究完成,学生就已经毕业了。好多课题不能按时结题,这种情况也削减了导师鼓励学生申报课题的兴趣。奖励机制也不完善,没有详细的制度约束学生,参与活动的学生和不参与活动的学生,在量化考核的时候是一样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就越发的减少。
二、提升高校科技活动的对策
1.改革教学模式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教学、科研的先发优势,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导师带着学生一起做课题。把科研的内容带到学生的课堂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学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学习方法。课题的申报、填写,材料的收集、汇总等待一系列工作都由导师带着学生共同完成。采取项目式的教学,让学生也有单独承担某个课题或者项目的能力。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为了达到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改革和优化当前的教育模式、整合和优化教学模式。在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出更加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2.完善激励机制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良性发展,需要用长效机制的保障,不断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发挥团队的创新潜能,依靠良好的运行机制建设和激励机制建设。根据高校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科研工作的考核办法,对表彰的力度、奖励的办法更加具体,将科研立项、职称评定、评优评奖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建立科技创新团队
依据学院的发展规划,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工作,依托科研平台的高级别项目进行科研活动的申报,充分利用学院自身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的组成可以由校内教师组成,也可以由同类院校的教师联合完成,实行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谢志新,牛东红.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8):22,3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88-1
一、研究目的
传统的体育课通常是衡量全体学生的一把尺子,这种和素质教育思想严重背离的作法,使先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吊儿浪当也能得高分,而另外一些学生无论是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学习表现、态度和努力程度都很好,但由于先天的身体素质、协调性较差等原因,最后的学期考核成绩仍较差甚至不及格,从而造成与评价目标的脱节,评价偏离重心的失衡。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态度和合作意识,忽视了学生在遗传素质影响下的进步程度。为此,本人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了一套新的考核评价模式,并对我校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笔者采访了我市部分体育教师,了解他们对考核评价模式的看法。
2.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作好准备。
3.问卷调查法。2010年9月,在我校初二年级(14个班)实施这种新的评价模式,并于2011年6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这种新的评价模式的认可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师对这种考核评价模式表示赞赏。本人通过采访我市24位初中体育教师,得知他们都对本人设计的这套考核评价模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无论从学习成绩的评定内容、学习成绩的评定标准,还是从学习成绩的评定形式上看,都非常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2.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考核评价模式。下表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新的考核评价模式,说明学生在这种新的评价机制下能充分展示自己在体育学习方面的长处,自身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结论与建议
1.科学制定学习成绩评定内容。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内容的确定不仅要关注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情感体验、与人合作技能的发展,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给予个体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基于以上观念,结合新课程标准,本人确定了六个学习领域为评定内容的新的评价模式,即运动知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
(1)运动知识(占10%)。指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及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等,具体包括运动基础知识、健康基础知识及运动安全基础知识三个方面。对运动知识的考查主要依据每学期的理论考试。
(2)运动参考(占15%)。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评价时主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活动课、早操或课间操出勤情况以及学生对学校其他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如参加校运会、参加体训队训练、参加冬季三项赛等与体育有关的活动或组织。
(3)运动技能(占25%)。主要包括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并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不断提高自我反馈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及救助他人的本领。评价时主要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及运动技能考核成绩。
(4)身体健康(占25%)。指学生的体能发展情况,是否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学生是否具有独立锻炼的能力及该项目的运动成绩如何。身体健康考核的具体内容主要依据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成绩。(对于特殊学生,如心脏病、特别肥胖或矮小的学生,经本人申请提交有关证明,学校体育卫生领导小组研究审批后可酌情进行降低几项或某项的成绩标准,或者免试。)
(5)心理健康(占10%)。具体包含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尊、自信,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学生对身心发展的认识情况等。考查时主要依据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和其他体育活动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