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时间:2023-07-07 09:21: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篇1

一、中小学校应以调整三大教育要素关系为骨架,建构和谐教育的基本结构。

1.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是以教学领域的“教”与“学”关系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

“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这一要素所追求的目标是:“节奏适度、激活潜能、思维协调、和谐共振”。学校各种“教”的活动既要为“学”的活动调整好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准备,如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调动起学生的能动精神与积极态度等;又要为“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必备的学习设施与材料、良好的条件与氛围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为学生发展寻找并创设所需要的条件,做好服务工作。教师要从微观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不断地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

同时,学校领导还需要从学校工作的整体上协调好各种教育要素的关系,从学校管理角度调控教育的节奏。重点调整好以下几种教育要素的和谐程度:①德育、智育、体育等活动的和谐;②学校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③课程结构与时空安排的和谐;④教育方法系统的和谐;⑤学校教育评价系统与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等。

2.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是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

学校教育效果的高低和成败,与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的状况高度相关。一所学校中的干部与群众、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其中,尤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最大。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和谐教育是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视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3.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础是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

实施和谐教育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这是实施和谐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儿童最先受到的教育是始于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最早体验到教育的地方。和谐教育把家庭教育视为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如因血缘关系亲近而特有的亲情教育、融于日常生活关照之中的隐性教育、营造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微观环境和氛围的个别教育等。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首先发端并生长于家庭教育之中。指导、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实施和谐教育,还要组织好社会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价值观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学校教育活动要主动与当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

二、中小学实现和谐教育的基本途径

基于以上的和谐教育模式,可归结出实现和谐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下:

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45-02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伟大基石,教师则担负着铺设这块伟大基石的光荣任务。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师范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秀师资,为加速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人力资源。为此,师范学校教育管理,务必紧紧围绕教育目标任务治学施教,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把具有可塑性的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一、深入学生,捕获学生信息是高效管理的良好开端

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完成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学生进步思想、塑造学生完美灵魂、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和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是铸就人才的综合机构,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主要是教育被教育和管理被管理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要管理好学生,最基本的途径是全面了解学生,积极分析影响教育管理成效的各种因素。做到“知彼知已,教管合一”。

认识了解学生的平台和方式虽然很多,但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是间接了解法,就是让每个学生填写一张基本情况调查表或查阅录取档案资料,收集学生民族、习惯、特长、理想等信息,对学生总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直接了解法,管理者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寝室、食堂、操场,与生为伍,与生为伴,择机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了解学生的过去(成长经历)、现在(对学校的感受和意见)和未来(理想和打算);三是活动分类法,就是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如设计布置学习园地(黑板报)、才艺展示、体育运动、野外考察等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力,归纳学生行为特征,竭力搜集学生的个性信息。如果教育管理的对象是老生,一定要仔细比较学生一惯的行为表现,翔实记录学生文明行为和行为不端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然后分析比较学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

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对学生管理以引导教育为主,多用鼓励少用限制性语言。对后进生的教育采用“先扬后抑法”收效较好,但要把握好“扬”和“抑”的尺度,即“扬”得及时恰当,“抑”得准确适当;如果再加上教育管理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雨润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再“锋”的学生也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管中有爱,爱中寓严的教育管理方式。

二、健全制度,依法管理是规范学生积极行为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懂得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教育认知规律和行为思想互动规律,懂得依法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有充分利用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经典范文,教育感化学生的人格魅力。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特长、个性、家庭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教育管理才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学生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份严肃的人文工作,绝不能随心所欲。教育管理过程必须遵循上级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学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是教育工作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吃透有关教育法规和规章制度精神,特别是与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行为、表彰处分等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务必熟记,灵活运用;同时要牢记教育管理过程以人为本、以情化人、悔人不倦。管理者不只是为了管而管,更多的是教育和服务;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子女、亲人,管理手段自然是感化心灵的教育行为。

三、理想教育,耕植学生教育抱负的种子

师范院校的学生已经拥有当教师思想的种子,但这颗种子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学校进一步的细心耕植和浇灌,耕植和浇灌的内容与方法犹如种子成长的土壤,决定种子萌芽生根、开花结果。科任教师、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是刺激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春风细雨。

要使学生自律自奋,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设计人生规划。最有效的方法是狠抓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理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信念教育,最关键的是在“早”字上下功夫,早规划、早安排、早部署。尤其对刚进入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又正处于身心第二次发育期或刚达成熟期,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情绪极不稳定;好高鹜远、理想漂浮、信念游离;凭兴趣办事,是一个危险期,亟需加强青春期理想教育。在这个非常时期,学校务必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重点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历史经典教育范例,唤醒学生立志成才意识,播下学生担负起振兴教育的种子;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思想进步、专业知识宽泛、教育技能娴熟、社会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30-02

【作者简介】王跃平,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南京,210009)教师。

目前,多数学校都很重视校本研修。校本研修,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发展,还可以推动学校发展,可以说,校本研修是学校发展中成本不高、操作简易、见效迅速的重要工作。但是,目前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随意,方向不明。

由于对校本研修的目的、意义、要求等认识不到位,不少学校的校本研修思路不清,过程的安排缺乏条理,活动没有系统性。其实,开展研修前就要思考:这次研修要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要开这几节研讨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次活动与上一次有何关系?与下一次活动有何联系?一学期需要开展几次校本研修活动?分别研修什么?等等。在校本研修全面推进的今天,学校应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再期待通过开几节课、听几场报告、看几本书、做几次培训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而应变革学校的培训方式,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使校本研修目标明确,内容系统而有效;让教师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

2.视野狭窄,收效甚微。

很多学校的校本研修,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师问题,但主流却常常是以教师课堂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虽然实在实用,但往往视野不宽,主要集中在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上,研修目标主要指向应试水平的提升和学生学科成绩的改善,比较功利和短视。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学校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导致校本研修与学校整体工作无法有效整合,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目标等关系不紧,校本研修与学校问题的关联度不大,对促进学校的发展没有多大作用。

以上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校本研修缺乏整体思考和顶层设计。什么是顶层设计呢?此概念源自于“系统工程学”,意思是从高端开始的总体设想,是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蓝图,具有整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包括选点、规划、实施和评价等。

那么,如何进行校本研修的顶层设计呢?如何从课程视阈进行思考呢?

在思想认识上,应该把校本研修当作一门课程,用“课程”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项工作。西北师范大学李秉德教授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课程的关键要素是学习的内容、规划和进程,校本研修也具有这几个要素,所以把校本研修当成课程来看是完全可以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序策划和逐渐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建构和完善各具特色和个性的校本研修课程。

在操作方式上,应该把校本研修当作一门课程来规划,从课程理念、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整体思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点规划。

选点,即确定校本研修课程的起点。可以从“我是谁?我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入手,对学校及其校本研修进行定位与再认识。对学校的师资状况进行诊断,对学校的研修现状进行把脉,为校本研修的顶层设计做好前测工作,选定研修的起点,保障研修的有效性。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它是一所城市初中,办学理念是“创设优良学习生态,为学生优质发展奠基”,课程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里自由呼吸”。基于学校情况,近年来在校本研修方面进行了系列规划和探索,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每学年确定一个研修重点,这就是“我要到哪里去”。例如:

2012-2013学年,重点是提升课程的理解力。2013-2014学年,重点是提升课程的重构力。2014-2015学年,重点是“坚持为促进学习而教”,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这一系列研修设计,目的在于,让教师从一个教育工作者成长为一个课程工作者,能拥有一定的课程智慧。

基于以上情况,学校提出了“三叶草”校本研修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课程智慧的教师团队,“三叶”分别代表教师的课程理解力、课程执行力和课程重构力,也暗含“师德课程”、“视野课程”和“师能课程”,使教师成为“三馨教师(厚德、博学、专能)”。学校把教师发展作为校本研修的逻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建构适合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研修课程。并注意四个“结合”:即实用性与学术性结合,学科课程与学校特色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结合,面向部分培训和面向全体培训结合。这样,可以优化教师结构,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可以促进科学管理。

2.课程实施。

课程“去哪里?怎么去?去哪里?”探究的是校本研修的重点与方向,“怎么去”思考的是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

(1)校本研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组织了三个层面的校本研修。校级主题研修,重在提升研修课程的领导力;组级校本研修,重在提高研修课程的执行力;校本特色活动,重在提升研修课程的影响力。每次活动都精选研修点,精心策划研修活动,用心编制研修材料,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成效。这样的专题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改变着学校的课堂。

(2)校本特色活动。主要包括基于研修主题的专家讲座、读书交流、演讲展示、参观学习等,目的在于引领、夯实和创新。

需要注意的是,价值追求是校本研修的内核,它决定着校本研修的方向与内容。因而,校本研修的选点显得尤为重要。但“点”毕竟是“点”。如果学校只能在“点”的层面进行研修,势必会导致教师能力素养的不系统,影响研修效果。所以在设计研修活动时,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注意由浅入深地把一个个相关的、类似的“点”串起来,做到“连珠成串”,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研修体系。

3.课程评价。

校本研修的目标主要有两条,一是促进教师发展,二是推进学校的发展。怎么来评价这两个目标的达成度呢?这就需要建立校本研修的评价体系。可采用定性与定量测量相结合的办法。

定性测量只要知道一个物理量的性质即可。定量测量不仅要知道变化趋势,还要确定出具体的量,即谁增加多少的时候会使另一个增加多少,进而得出确定的比例关系(或者是函数关系)。

篇4

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开展地理实践课的过程中应围绕实践内容,重点培养学生主动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利用多种手段来获取和合理利用相关地理信息。如对测量的时间、距离和温度等信息做好纪录;对被观察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全面细致地描述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课的主题一般情况下是结合实际的地理问题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与现有经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诸如通过调查研究、观察、搜集、制作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对结论进行交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研究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活动能力、群体意识和交往能力

农村初中在地理教育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促使学生与人沟通合作,比如安排分组制定活动计划,分组观测和调查、讨论等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将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增强其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从不同立场看问题,对不同的意见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有利于加强对问题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

4.强化亲身参与和探索的体验

地理教育实践课的开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通过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善于质疑、努力求知的良好心态,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激发他们积极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开展农村中学地理实践课的基本途径

1.优化地理教育实践课教学过程

开展农村中学教育实践课教学,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普通的教育过程中适度添加职业教育因素。具体来讲,第一,要将教育实践课纳入教学长期规划当中,应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第二,要加大对教育实践课的投入、加强地理实践课的过程管理。如调高活动经费,购买所需的简易测试仪器等;逐步制订教育实践课的长期计划与详细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第三,须科学合理地设定教育实践课内容;第四,灵活选择活动的组织形式。教育实践课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班集体活动三种,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

2.改革地理实践课课程结构

开展教育实践课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行为选择能力,改革实践课课程结构。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结合部分学生不能继续进入高一级学校的现实情况,围绕地理访问调查、地理观测、地理野外考察等内容进行合理设置。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创造条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完善地理教育实践课过程评价体系

地理实践课在评价内容方面应以追求实践价值为中心;在评价标准上应以学生成功达到或基本达到的目标为基准线;在评价机制上应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评价,强化学生的自主体验过程。同时,应注意营造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氛围,创造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教师要从多方面观察学生,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其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欢欣和自信,并不断激励学生去积极探索,争取成功。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正全面推进地理教育实践课,这为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实践课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教育实践课的大舞台上,农村初中地理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而言,语文和思想品德等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对于树立学生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些课程的教授,任课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人文教育中的精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不断成长。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文性质。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和美育功能。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完善人格。比如,语文教师在进行《孔融让梨》这节课的讲解时,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孔融让梨中孔融那种尊老爱幼、懂得谦让的美德,帮助学生培养相关情操。又如在语文课上,教师讲授《云南的歌会》这节课时,通过对云南这个具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省份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河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了解到中国各民族中的文化瑰宝。语文课的这些内容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开阔了知识和眼界,促进了中小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在中小学课堂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更加真实,学生学习也获得很大的视野。人文素质教育配合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更直观地接受相关知识。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通过引入纪录片中的图片和视频将整个史完全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相关方面的学习真正了解到的原貌,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主义情怀。

三、通过评比和表彰等活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表彰、评比等活动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促进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所谓评比,指的是学校通过多种活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学习进行评比,推选出在这一方面优秀的学生。所谓表彰,指的是在日常的教?W和工作中对学生的一些优秀行为进行评比和表彰。比如,对于助人为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等行为进行评比,加大对好人好事的宣传,让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被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所感染。通过宣传,学生了解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其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理念、优秀的品质和道德修养,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笔者曾经所在的一所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星”“学习星”“劳动星”等模范星活动,被评为模范星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后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篇6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湖北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近30年来,湖北省的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GDP年均增长10.4%,2007年达9230.8亿元,人均GDP已达2279美元;工业主导经济增长,经过多年发展和结构调整,湖北省已建设了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汽车、钢铁、石化、纺织、食品、电力、机械、化工部门为主体的制造业体系。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光纤光缆、光通信、激光加工、3C和3S软件、生物医药、电动汽车领域在全国领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三分之一,“中国光谷”产值有望赶超千亿元。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没有缩小,而且在中部周边几省横向比较亦不占领先位置。2005年湖北GDP总值全国排位13位,人均GDP排19位。2006年,全省GDP增长率为12.4%,是近十年来最高增速,但在全国只居16位,中部六省排第3位。与经济增长、发展、经济效益有关大部分指标,湖北省也落后于周边各省。建国前30多年,湖北省的农业、制造业,在全国处于较领先地位,然而现在湖北经济发展水平只居中间,甚至中等偏下的地位。如果这种情况任其发展下去,湖北省要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就会越来越困难。

根据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个较长时期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必然形成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湖北经济发展的这种相对滞后,是由经济发展(增长)区域不平衡规律所决定的。只有客观、深入分析湖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周边各省经济不平衡发展各种因素,才能形成一套使湖北经济走出区域发展滞后的困境实现跨越发展的正确的思路与对策。有一种主流的看法认为,决定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基本因素在于是否存在区位优势。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市场体系的重要力量,中国内地形成了三个具有全球影响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即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唐为轴心的环勃海经济带。湖北省地理位置使其置身于这些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区域的外部。政策上看,湖北既没有享受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优惠政策,也没有被纳入中央西部大开发政策体系之中。应当承认,湖北省的这种地理位置是造成其经济发展地域上相对滞后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然而,决定经济增长地域差距根本因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近十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运用西方新古典经济增长公式及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决定国内各省份之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因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人均GDP增长率取决于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因此,导致湖北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性差距主要原因是生产率方面的差距。具体来说,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湖北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是由以下具体原因引起的。

一是效率或生产率的差别。据统计,2005年湖北经济发展总指标为109分,其中经济发展效率由全国第10位降至第14位,效率得分由46分减至38分;从单位能耗GDP看,其指标排在全国第18位;单位GDP用水消耗指标由2004年17位跌至27位;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从2004年0.62降至2005年0.58,排名由10位跌至15位。而最重要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的统计,湖北省在全国几乎是最差的。1996年―2003年,除中部湖北、安徽、西部、贵州、青海、外,其他省区域TFP均在提高,而湖北下降了1.3%。2005年湖北工业经济综合效益为166.66,比全国平均值低10.5个百分点,大部分指标落后于周边省份。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湖北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一产业比重过重,高出全国平均比重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低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也低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比重高达73%;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保险业发展较慢。湖北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强省,农业的现代水平、产业化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的投入产出率难以提高,制造业是湖北经济的骨干、中心,但也是老工业基地,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的繁重任务。

三是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其城乡分割、二元化结构所带来的三农问题,比沿海地区严重得多。2003年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达到2567元,但比全国平均水平少55元,不到浙江的50%,并只相当于江苏的61%、广东的63%。据测算,在做若干扣除后,湖北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为7倍,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2006年以前,农村每年新增劳动力44万人,富余劳动力规模达600万,农民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农村产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加工、转换、增殖能力与沿海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县市财政实力严重不足、农村债务问题严重,村庄衰落、农村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生产条件、社会保障欠债较多。

四是潜在的比较优势在发展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利用或发挥。湖北省高等院校林立、科研院所实力雄厚,但湖北省的科技进步水平却不高。虽然与2004―2005年相比,湖北科技进步指数有所提高,但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位列全国中等水平;科研院所的成果转换率较低;各类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远低于沿海地区;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是湖北产业发展主体,相比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丰裕优势,以及沿海相当区域的制造业以加工贸易、帖牌生产为模式为主,它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这一产业上优势,由于仍推行粗放的增长方式或发展方式,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可以看出,正是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不合理发展方式等导致了湖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扩大。因此,只有尽一切努力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湖北经济实现跨越性发展,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目标。

二、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主是湖北省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基本途径

虽然经济发展方式内容上只是包含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无疑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任务。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全要素生产水平的差距是造成湖北省经济发展区域性滞后的主要原因。要尽一切努力提高工业企业TFP,转变增长方式,即逐渐放弃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模式改变为全要素生产增长为主的增长模式。有学者对比研究了湖北和广东在大中型工业增长方式的差异。1995―2004年广东省大中型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7.2%,劳动力年平均增长18.6%,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9.8%,其中TFP的贡献为13.6%,要素投入增长仅为6.2%。在TFP增长的贡献中,技术进步的效应为11.6%,技术效率的贡献为2%。投入的要素6.2%贡献中,资本的贡献为1.6%,劳动的贡献为4.7%。而湖北省,1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平均为14.3%,劳动力平均增长率为-5.7%,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11.5%。其中TFP增长的贡献仅为1.3%,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为10.2%。可以看出,广东工业增长的源泉主要是生产率,特别是技术进步的提高,而湖北工业增长高度依赖于资本的投入。那么导致湖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TFP增长差异的具体因素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化、市场化水平。在技术进步方面,2001年上海的企业研发费用、专利人数、引进技术个数分别22625万元、212777个、1126884万美元;湖北省为105236万元、4322个、141431万元美元。除了企业研发投资费用外,后两项指标上海一个市就比湖北省高近百倍、十倍;人力资本方面,2001―2002年,上海人均教育经费1244元,湖北为285.59元,每10万人中受高等教育人数上海为6534个,湖北为1566个,尽管湖北省无论在中等普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水平在全国应居于前位,但比起上海市仍相差很远。从市场水平的全国排序上,1999年上海排第8,而湖北排16位;从非公有制所占比重看,上海也远高于湖北省。这就决定了上海的TFP增长率远高于湖北(1996―2003年间,上海TFP增长9.0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0%;湖北TFP增长率仅为3.81%,贡献率为40%左右)。

通过分析可以明确,湖北省与上海、广东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实质是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湖北经济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模式,其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比广东高一倍,其产业增长率则低了80%左右。为了推动湖北省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湖北武汉市是“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尤其是骨干龙头企业、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节水、减排,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的工作。湖北是能源、资源生产短缺的省,重点部门如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等行业又都是资源消耗高、对环保要求和资源循环利用要求极高的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要对湖北的节能降耗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现状进行深入清查,制定相应目标、规划;在投资项目、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上,对项目、企业设置相应门坎,制定相应标准。各企业要注意从设计、工艺、设备更新、管理各个环节着眼于节能、降耗、减排及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每个重点行业都要树立这样观念,节能、降耗、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汽车部门就要按全球先进标准大力开发低能耗、低排放、混合动力的产品;石化部门要将治污、治废当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工作。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各企业推广一些成熟、先进的节能技术为节水工艺、降耗、循环利用、减排新技术创造条件,为企业搞好服务;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企业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湖北工业企业当务之急是淘汰各种落后、过剩的生产能力,加大固定资本更新、技术改造的力度,争取在不太长时间内淘汰省内各工业企业一切落后生产力成份。要建立新建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准入制;同时政府要采取财政、金融措施,消除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艺更新的所有顾虑。

二是充分利用湖北省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鼓励工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更新创新组织,大型企业都要设专门技术、新产品研发机构,建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的股份合作方式的企业研发机构;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为中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的自主创业提供方便,建立并完善对科技创新成果转换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技术尖子、对技术进步发挥重大作用的人要考虑比照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相同甚至更高的报酬,对技术成果可以予以价值评估,并转作企业的股份;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企业基层技术人才及中高级技师的培养,采取措施鼓励员工学技术,搞好企业技术培训。要大幅提高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培训方面的投入。

三是努力提高湖北省的市场化水平及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TFP增长率的制度性原因。在这两个方面要下大功夫: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的一体化、竞争性程度建设,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要更进一步重视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发展。当前,湖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以有以下具体路径:结合中小企业成长推动非公有经济;县域经济要以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主;鼓励全员自主创业;扩大民营资本能够进入的产业领域范围;利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政府要完善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服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税收、劳动法执行等诸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监督管理,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素质。

四是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在稳定投资率、投资成长率情形下,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投资本身的效率。通过强化增强投资成本及其约束机制,规范投资主体、行为,抑制投资冲动;改善、加强对全省基建项目的管理,对项目市场前景、投资预算、建设周期、施工质量,要予以关注;根据产业需要、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项目决策评估制度改革。各政府、党政部门要从投资主体、主导者角色中退出,不要关注“招商引资”这类事情,努力提升政府的服务力、执行力。

三、从三个方面推动湖北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了促进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达成中部率先崛起之目标,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下,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贯彻省委、省政府“产业第一”、“工业兴省”战略,抓住机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工业企业发展是制约全国经济发展区域差距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湖北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方式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成长迅速,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单位2008年突破1万家,达10660家,比2007年新增1600家;规模经济水平提升迅速,全省千亿元行业已达6个,汽车、钢铁、石化、电力、食品,形成还包括光电子信息产业、纺织几大重点产业部门。经过2008―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受冲击较大的广东省、浙江省开始下决心实行产业升级,而湖北省许多地方、部门的官员,似乎没有意识到现在又到了决定湖北经济发展命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牢牢抓住机遇,下决心将湖北工业经济发展中心工作转到产业升级上来,否则我们不仅无法缩小与上海、广东、浙江的差距,而且相比周边各省也会越来落后。要树立这样观念:实现“弯道超越”或跨越式发展,并不取决于要素投入有多高、项目上马有多快,靠继续维持目前这种粗放的、外延型发展方式支撑湖北经济的发展,要实现跨越是不可能的。要素投入增长会抑制TFP的增长;投资增长是有界限,且不可长久、持续的,要素投入的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进行产业升级主要围绕六大重点行业,钢铁、汽车、石化、食品、纺织、光电子信息产业,实行以下产业升级换代的战略举措:上规模,即扩大重点行业规模、骨干龙头企业的规模;促配套、兴集群,围绕骨干企业、项目采取措施推动关联企业的发展;重点行业、企业要围绕产业链,尽最大力量拓宽产业链,力争更多部门发展空间;同时,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核心人力资源、差异性竞争能力)为手段,进一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力争占据各行业部门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重点行业,企业要高度重视品牌经营,争取有更多全国知名品牌产生,争取产生世界知名品牌。推动产业升级要逐渐放弃低成本扩张战略。改革工资制度,企业要建立合理工资分配政策,建立企业员工正常加薪制度;改进企业管理,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民主化、合理化的企业管理和经营体系。

2、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消除城乡二元化分割带来的日趋严重三农问题

近几年来,湖北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机遇,为解决湖北三农问题,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湖北省“三农”的实际情况,为了推动湖北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可以实行以下举措。

(1)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2008年以来,根据四川成都、重庆市的有关经验,湖北的鄂州市,武汉的汉南区及襄樊、荆门等地区纷纷开始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改革”的试点,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现在,应当在全省各地逐步推开这些经验,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互动,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村发展,就要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发展、政治发展,纳入到城市发展的统一架构之中。加速城乡之间资本、人力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互相流动;构建统一城镇发展体系,努力发展小城镇,并形成一大批强村、中心村。

(2)进行制度创新,从土地、金融、财政、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消除或缓解“三农”问题。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心。土地股份合作制应当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这项改革要确保土地集体所有权属不变,保护村集体(农民)土地上的权益,首先是土地的收益权即集体土地出租、入股收益。应允许集体土地有权以股份方式参与任何土地非农业开发,大幅提高土地征用费,减少直止土地征购,使农民有权享有土地市场化交易形成的增值收入的相当部分;同时要使村集体对土地流转使用真正具有支配、控制权,对土地使用有自主决策权,使农民有能力保护自己利益;鼓励农村信用合作机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及一些民间专项投资(基金)、保险机构的发展,恢复并重建镇村金融体系。为了重建村级自主公共财政,需要创造条件鼓励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大力发展,这是解决村集体收入或自主公共财政空壳村现象,重建村镇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及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唯一可行的办法。农业经济要有较大的发展。围绕地域资源状况,大力发展板块农业、基地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扶持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使农民能够据有农业产业链各个链条上获得增殖的空间;从根本上消除用农副产品剪刀差、土地交易、农村金融资源、人力资源流失所产生的农村整体贫困化趋势的漫延。推进小城镇建设,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百镇千村工程”及区域一体化试验区步伐,探索解决新农村建设各种具体问题。

3、湖北省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发展自己潜在竞争优势,并努力消除在经济地域上的比较劣势

通过增长方式转变、发展高新产业、企业技术进步等一系列契机,充分发挥湖北省科技资源、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经济发展的动力放在主要靠依托于人力资本投资增长主导增长基础上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交通、物流、缩小武汉与上海的距离,使长江沿线城市、地区尽可能多地纳入长三角经济圈之中;展开湖北各市、县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全方位经济合作。沿海经济圈大多是外向型经济,在转向内需主导的发展模式中要经历很多困难。湖北省应当继续将经济的市场放在国内市场上;要防止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的“新陷井”:不能过多通过承接转移将沿海加工贸易、贴牌生产的落后形式嫁接到内地;不能因为东部产业转移,使湖北省丧失自己实行产业升级换代的时机,并使其陷入全国性产业结构分布体系的中低端位置陷井;这样,湖北省与上海、广东、浙江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提高湖北重点产业,尤其是钢铁、汽车、石化及光电子信息产业抗“经济周期”、“危机”干扰的能力。

(注:本文系湖北省2008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途径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立项号:[2009]122。)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14-01

众所周知,日本的企业文化做的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他们的员工对自己的企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日本的职业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一、日本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

1、开展职业道德课程学习提高职业道德

日本学校开设了道德必修课,发给道德教科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希望家庭、社会和学校一起进行综合道德教育。

2、在校企合作中培养职业道德

在校企合作中,日本职业高中的学生需要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基本的实习和培训,他们在实习中将由专门工作人员对于他们进行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宣讲。

3、以行业道德准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

在日本进入各个工作各位之前,会开设相应的职业道德课程,并且通过职业的考试才可以进入各个行业进行工作。

4、以传统文化和道德实践推动学生职业道德

日本的国民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日本教育,并且结合了武士道精神,坚持把学校中的职业教育和企业中的职业教育相结合,使每一个人都有着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并且把这种观念随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二、日本企业内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保障

1、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双重培养

日本的企业内的专业技能培养是根据每个企业的基本现实情况对于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入职培训大概分为三种培训:普通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类。日本学校教育通过考试制度塑造出的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也得到了雇主的欣赏,同时也为日本企业形成孜孜以求的精神文化奠定了基础。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十分强调精神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强调人品教育和情操培养,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日本企业都非常重视建立一种潜在的企业内教育力量,即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实现企业对员工的内化控制。

2、职业道德教育的伦理化

日本企业正是把这种伦理化的概念运用到了企业精神和企业认同感的培养上。他用了感化教育和耐力训练等不同的具体内容,使得每个员工都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感、因此这样充分的减少了企业内组织内耗的情况,降低了跳槽的可能性,使每一个员工都以企业为自己人生实现的最终理想,把自我的发展也都寄情与本企业中。

3、终身的雇佣制

长期的雇佣关系可以让员工有着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员工意识到企业是自己唯一所已依靠的,否认自我的个人主义,更加注重企业整个的集体利益,尊重整个企业的集团价值。当企业的集体利益与员工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员工就要控制自己的私欲和约束自己的欲望,服从整个企业集团的意志行为,这样才可以更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和昌盛。

4、灵活性的工种结构

所谓的“灵活性工种结构”其具体的内容就是,雇员进入企业之后,其工种并不细分固定,而是通过职场训练来学习掌握相关工种的技能技术,从而使雇员的经验不断地积累,最后成为能从事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的相关工作的“多面手”。

三、日本职业教育道德培养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显示出了与西方企业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也为日本创造了经济上的奇迹。而这些正是中国现如今最缺乏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日本的职业教育中的精髓借鉴。

1、加强学校教育和企业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密切联系

学校职业教育和后期职业教育构成了日本职业教育的基本体系。这两部分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学校期间所接受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素质,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为进入企业所接受的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企业内的道德教育,不但要对学校内的职业道德教做一个基本的补充而且还要根据自己企业文化的基本特色,让员工树立对于本企业的基本认同感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成立企业自身的培训体系

需要建立每个员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他们带有民族危机感面对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从而不断使企业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完善,如:建立完善的企业培养体系,加强各流水线的基本激流与合作;职工可以在企业内选择自己感兴趣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课程学习,提高员工的自主性,鼓励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全面知识技能的培养,改变单一传统的学徒制的授课方式,从而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建立与我国文化相关的企业文化

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宣扬自己良好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需要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有着自己企业的基本特色。在确立好自己的企业文化后,就应该把企业文化渗入到每一个企业领域,不仅仅是在入职前培训,而更应该深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让员工深刻体会到企业的认同感。这些企业文化育应该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只有重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培养基础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员工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发展方向,忠诚于企业的事业并乐于奉献。

4、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企业应该对于员工设立长期的雇佣关系,这些长期的雇佣体制需要有详细而系统的规章制度这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可以对于保持企业内部和谐发展和促进员工长期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8

一、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美国的物流专家robertv.delaney先生认为,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并据此提出,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即:

物流总成本二运输成本十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然而这一计算公式,是基于物流管理活动的基本功能来考虑的。它为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运输成本包含了几种常见的运输方式所产生的成本,同时还包含了货运成本和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包括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公路运输费用占了运输成本的大部分。

存货持有成本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同时也包含了存货的税费、保险费以及由于存货的过时和贬值所引起的机会成本。另一个重要的费用就是利息,它是由于存货占压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其中:

利息=商业汇票贴现率x库存总金额

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人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才能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lw881.com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则是按照全部物流成本的4%来计算的,即: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二(存货持有成本十运输成本)4%

这个4%的比例,则是一个经验值,大体上符合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二、我国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损失巨大

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应用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近几年有不少企业己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国外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埃森哲、美世顾问等调查中国物资市场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物流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服务模式和运作观念落后,人才短缺,成本高、效率低。发达国家的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中的比例平均占9.5%一10%之间,而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20%-40%,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全社会物流成本结构中,运输费用增速明显,占总成本的比例有所下降。当年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55%,比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增长相对较快,比例有些上升,当年保管费用占物流总成本为31.4%,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增速回落,占物流总成本比例保持13.5%,只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一)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对货物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往返运输、迁回运输,在最短行驶里程内,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充分提高运输效率。在满足客户服务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运用运输管理系统(tms)将小批量分次付运适当合并为较大批量一次付运。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数学模型,对货物的码放方式、车载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合理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破损率,提高运输效益。

(二)降低存货持有成本的途径。

1.提高仓库的利用率。目前,我国已有仓库面积3亿多平方米,而其空置率却达到40%。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使用第三方物流、实行作业标准化、采用直接从厂家到客户的付运方式、采用较高效率的仓管系统、无纸化办公、考虑采用托盘操作或租用托盘等措施提高效率,减少存货和仓储费用。

2.合理控制库存水平。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必须保有一定的库存量,以降低缺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降低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径。

篇9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学科教学知识被认为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区分学科教师和学科专家的重要标志。国内外研究者对PCK做过广泛的研究,鉴于对PCK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语文、数学、化学等学科教师的PCK培养和幼儿教师的PCK培养,师范英语本科生是未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力量。本文主要关注师范英语本科生的PCK培养,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师范英语本科生的PCK发展途径,以期对师范英语本科生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一、“PCK”研究概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教师的研究开始把重点从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技能转向关注教师本身,其中教师知识就是被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80年代,教师知识就成为教师研究的前沿。90年代,获取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变成了教师教育研究的焦点(Cooney T.J,1994)。本文首先归纳国内外研究者在PCK尤其是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方面做的研究,其次给师范英语本科生获取PCK的途径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建议。

1.国外学者对PCK的主要研究。

PCK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舒尔曼(Shulman)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舒尔曼认为PCK是“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如何将特定的主题或问题进行组织与重新表征,以适应学习者的能力与不同的兴趣需要”。(Shulman,L.S,1986)舒尔曼于1987年提出了构成教学知识基础的七类知识:“1)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2)一般教学法知识(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3)课程知识(Curriculum Knowledge);4)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5)关于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Knowledge of Learne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6)教育情境知识(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xts);7)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知识(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ends,purposes and values)。其中PCK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的差别”。(Shulman,L.S,1987)

之前教师知识被认为是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重合,而PCK概念的提出打破了这一观点,使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结合起来,把教师知识的实践性融入到专业性中,为以后的教师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此概念提出之后,很多学者把研究重点转向了PCK的研究上。上世纪90年代初期,格罗斯曼(Grossman)在舒尔曼(Shulman)研究的基础上对PCK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格罗斯曼(Grossman)认为学科教学知识由以下四种类型组成。“第一类为教师关于一门学科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关于学生学习哪些重要内容的知识;第二类为关于学生对某一课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第三类是关于课程和教材的知识;第四类为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Grossman,1990)格罗斯曼(Grossman)指出:学科知识、普通教学知识、情境知识是PCK的三大主要来源,它们与学科教学知识一起组成了教师知识的全部内容,并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学科教学知识。此外,她还认为“教师知识不是静止的。在教学以及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学生以及自己的教学有新的认知。教师不仅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也在课堂上创造新的知识”。(Grossman,1995)虽然格罗斯曼(Grossman)提到了教师知识的创新,然而她是从静态的角度研究PCK,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科克伦等人于1993年从动态角度对PCK做出了新的理解。他们将“学科教学知识”概念重新定义为“学科教学认知”(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简称PCKg),即“教师对一般教学法、学科内容、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PCKg模型(见图1)用来描述教师知识的构成。(Cochran,K.F,1993)

从“PCKg模型”中可以看出,学科教学知识还是处于核心地位,它包括学科内容知识(Knowledge of Subject Matter)、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教学情境知识(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Contexts)和关于学生的知识(Knowledge of Students)四种知识。这四种知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实际上,PCK和PCKg两个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PCKg更多地强调学科教学知识的动态性和建构性,更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中的主动作用而非被动作用。PCKg进一步丰富了PCK的内涵,此概念的提出对随后的教师教育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国内学者对PCK的主要研究。

随着国外学者对PCK研究的不断发展及成熟,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到PCK的研究队伍中。国内近期对外语教师PCK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教师的PCK发展、职前英语教师的PCK发展、幼师的PCK发展及PCK发展内涵上。(吕筠,2010;彭元玲,2007;陈福明,2007;梁永平,2013)。韩刚于2005年提出了“3DR”师范生课程改革方案。“‘3DR’即构成课程改革四要素的四个英文字(Description,Design,Demonstration,Reflection),此四个字母各代表一种途径。这些基于个人体验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有可能成为师范生融合和转化不同层面知识和技能的催化剂。”(韩刚,2005)郑志恋等在韩刚的基础上提出了“3DT”PCK养成模式,即:单元教学设计(Designing)、课堂观摩描述(Describing)、教学片段分解(Decomposing)、体验反思提升(Theorizing)。该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形成PCK时的主体性及创造性。舒尔曼、科克伦等人对PCK的研究比较宽泛,没有针对具体的英语学科,王玉萍在舒尔曼、科克伦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外语教师的PCK结构模式图(见图2)。(王玉萍,2013)

王玉萍认为外语教师的PCK结构主要包括4个基本部分:“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学情境的知识和外语教学策略知识,亦即教师对这4种知识的综合理解、有效整合与自主建构,这4种知识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外语学科教学知识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说明4种知识要素的不断融合与调整促成了外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4种知识要素中的每一种都会对外语学科教学知识产生影响”。(王玉萍,2013)

二、师范英语本科生PCK发展途径

根据王玉萍的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综合模型,外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由四部分组成: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学情境的知识和外语教学策略知识。因此要发展外语教师的PCK,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综合发展。

1.树立正确的教学信念,获得学科知识。

教师对语言的理解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样教师的教学信念也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信念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学习及学生相关概念的看法。教师的理论和信念会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与决策表现出来(周燕,2005:208),对外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实际课堂教学具有决定性影响(彭伟强等,2008)。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和教学信念,要让师范类英语专业本科生,也就是准英语老师认识到PCK的重要性,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综合培养自己的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并学习英语文化、英语教学理论等,以便为以后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很多研究者把外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列为教师的必备素质(周燕,2005;彭元玲,2007;吕筠,董晓秋,2010)。

2.学会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如学生的能力、学习策略、年龄、态度、动机和知识基础等(Cochran et al,1993)。由于有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师范英语本科学生,也就是准老师,入职后要面对的是初、高中学生,更要学会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初、高中生处于叛逆期,如果对有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给师范英语本科生开设并强化教育学、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两门课程是很多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必修课,但是由于这两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大学生对这两门课程不感兴趣,并没有认真地学,只是抱着不挂科的心理,这样的学习态度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内化。因此,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如果能增强实践性和趣味性,多讲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案例,或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样就为师范生将来了解学生打下了理论基础。

另外,还应结合实践,让师范生进行了解青少年心理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学习动机、学习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对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制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采用适当学生的教学方法。

3.学习教学情境知识。

外语学习情境知识广义上是指有关社会、政治、文化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知识(Cochran et al.1993),狭义上是指学校、班级和课堂等实际教育情境知识(刘小强,2005)。教师要把学科内容知识融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理解、内化,而不是机械地灌输。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教案和教学案例的分析,培养师范类本科生学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话题写出合适的教案,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习得知识,而不是学得知识。另一方面,相关的师范类本科院校应组织学生观摩课堂,看别人是如何把教学内容融于情境和生活中的。

4.培养外语教学策略知识。

外语教学策略实际上是通过外语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主要途径就是给师范生开设外语教学理论课,如教学法课程,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即教学实习。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才能把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制定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文献归纳,提出了师范英语本科生的PCK发展途径,主要从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学情境的知识和外语教学策略知识四个方面全面分析,理论培训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学科教学知识。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外语教师PCK的发展途径提供一定的建议,使准教师能够尽快找到如何教学的突破口,尽快地发展成优秀、高效的教师。

参考文献:

[1]Cochran,K.F.,etc.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3,(4):238.

[2]Cooney T.J..Research and teacher education:In search of common ground[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1994,25(6):611.

[3]Grossman P L.The making of a teacher: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0:7-9.

[4]Grossman P L.Teachers knowledge[A].M.Dunkin(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nd edition[C].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22.

[5]Shulman L S.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7):4-14.

[6]Shulman,L.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

[7]陈福明.大学英语教师PCK 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6).

[8]韩刚,李庆.英语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改革:“3DR”课程方案[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

[9]梁永平.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3,1.

[10]刘小强.教师专业知识基础与教师教育改革:来自PCK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1):5-9.

[11]吕筠,董晓秋.职前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4).

[12]彭元玲.论FLT的学科教学知识[J].外语界,2007,(4).

篇10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政策是实现宏观调控有保有压方针的基本途径。

增强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科学认识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关系。首先,产业政策的实施是与区域政策紧密相连的,依靠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才能真正落在实处,形成实效;其次,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是相互补充的,建立在区域政策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形成区域特色,而建立在产业政策基础上的区域政策,则有利于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因此,不可以忽视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在宏观调控中,无论着眼于长远考虑,还是立足于近期需要,都要充分发挥区域政策的功能,并着眼于此,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自觉地制定和运用系统、灵活的区域政策。

形成区域政策体系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国家已形成了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战略体系,这就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方针,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与态势。

但在实践中也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如何使区域政策更加体现各个区域的实际与需要,在操作中避免出现相互攀比、设置雷同,致使各个区域都有政策、各个区域又都没有明显差别化政策的状况;另一方面如何防止各区域仅从自身考虑,过分追求政策的差别化和独立性,最终导致区域间的封闭和差距拉大的状况。因此,必须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加强相关政策的协调和机制建设,以形成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区域政策体系。

加强体制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者说是资源要素和产品的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从根本上说是体制一体化。所以,体制创新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优化行政层级架构和行政区划。要完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所有制基础。要理顺财税管理体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并确保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实现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和能源资源节约的税收制度等等。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市场的统一开放,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为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做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安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发展与细化,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在如下两个问题上进一步深化认识:

一是准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关系。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产业构成差异明显,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该在总体上把握这个大势。在涉及具体功能区划分和建设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各大区域的特点及其战略上的要求,在标准和政策上有所区别。与此同时,实施各区域发展战略,也要更加重视各个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和发展潜力方面的差距,尽量优化政策实施的空间尺度,增强针对性。

二是务实研究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措施与操作途径。关于四大功能区划分指标的科学设定,关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财政、税收、人口搬迁等政策的安排,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的划分,关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政策与形成主体功能区政策的衔接等都是形成主体功能区实际操作中的难题,需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从我国当前国情特别是各大区域的具体特征出发,做深入系统而又科学务实的研究。围绕形成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区域政策体系,处理好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重点地区的开发开放,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发挥重点地区的特殊作用

发展是解决区域协调的根本出路。因此,应该正确对待各个地区的发展。既不能通过限制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来缩小区域差距,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说,国家的重点在于通过适当体制、法律和政策安排引导其更加健康、更加科学的发展,并推动其加大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也不能仅用放手的方式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体制倾斜的力度,推动其加快发展。简言之,对发达地区主要是“引导发展”,对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地区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不仅要强化发达地区中核心区域(包括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影响、带动、支持作用,而且要十分重视对欠发达地区中的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援助、推动和提升。通过“抓两头”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细化完善相关政策,及时进行跟踪协调。继续探索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核心推动区域发展的模式。加强对资源枯竭型地区(城市)、典型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和转型有效途径的研究。选择一批典型地区进行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点。

篇11

长期以来,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至上,忽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只注重教学的成绩,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了影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将教书育人与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小学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我们的学习必须与生活生产相联系,必须为未来的发展服务,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让学生从小开始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善于纠正错误的习惯,这是学生拥有良好素质的体现。

二、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优化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摒弃旧的、不合理的教学方式,改变注入式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和法则,对一些练习题进行反复的机械性训练,这些方式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初衷。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求新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实现教和学的统一。

素质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式教学要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好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科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学。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提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检验后予以否定。教师再提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除了计算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接着师生比一比,看谁能很迅速地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教师获胜。这时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是怎样判断的,为什么这样快,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

培养学生的思维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我们的学生年龄小,学科知识储备还不足,只具备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内化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思维也是需要培养的,需要教师方法的引导,比如,小学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知识的异同点,将知识进行分类,形成知识系统;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在解应用题时要经常用到;抽象与概括是思维过程的核心,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对下面的式子进行比较,分成两大类:①2+2+2;②5+5+5+5+5;③3+5+6;④8+8;⑤4+4+9;③3+3+3+3+3。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发现:①②④⑥每个式子的加数都相同,最后抽象概括得出乘法的概念。

三、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

篇12

一、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美国的物流专家RobertV. Delaney先生认为,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并据此提出,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即:

物流总成本二运输成本十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然而这一计算公式,是基于物流管理活动的基本功能来考虑的。它为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运输成本包含了几种常见的运输方式所产生的成本,同时还包含了货运成本和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包括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公路运输费用占了运输成本的大部分。

存货持有成本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同时也包含了存货的税费、保险费以及由于存货的过时和贬值所引起的机会成本。另一个重要的费用就是利息,它是由于存货占压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其中:

利息=商业汇票贴现率x库存总金额

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人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才能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则是按照全部物流成本的4%来计算的,即: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二(存货持有成本十运输成本)4%

这个4%的比例,则是一个经验值,大体上符合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二、我国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损失巨大

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应用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近几年有不少企业己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国外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埃森哲、美世顾问等调查中国物资市场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物流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服务模式和运作观念落后,人才短缺,成本高、效率低。发达国家的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中的比例平均占9. 5%一10%之间,而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20%-40%,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全社会物流成本结构中,运输费用增速明显,占总成本的比例有所下降。当年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55 %,比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增长相对较快,比例有些上升,当年保管费用占物流总成本为 31.4%,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增速回落,占物流总成本比例保持13.5%,只比上年下降了0. 1个百分点。 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一)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对货物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往返运输、迁回运输,在最短行驶里程内,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充分提高运输效率。在满足客户服务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运用运输管理系统(TMS )将小批量分次付运适当合并为较大批量一次付运。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数学模型,对货物的码放方式、车载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合理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破损率,提高运输效益。

(二)降低存货持有成本的途径。

1.提高仓库的利用率。目前,我国已有仓库面积3亿多平方米,而其空置率却达到40%。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使用第三方物流、实行作业标准化、采用直接从厂家到客户的付运方式、采用较高效率的仓管系统、无纸化办公、考虑采用托盘操作或租用托盘等措施提高效率,减少存货和仓储费用。

2.合理控制库存水平。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必须保有一定的库存量,以降低缺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降低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