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教材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07 09:21: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教材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教育教材分析

篇1

选拔优秀师资和编写实用、有特色的课程教材

劳技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学的基本素质,更需要教师具备某方面的技能特长。因此,选聘一支高质量的劳技教师队伍是实施劳技教育的关键。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劳技课必须体现鲜明的实用性,如手工制作、养殖、园艺、烹饪、计算机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能感受学习和劳动的乐趣。劳技课程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还应体现特色性。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当学生学习结合地方特色的劳技课时,会感到很亲切、有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篇2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中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一、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德育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现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课的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

3.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美育。美学家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笔者看来学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块艺术教育的小天地。因为劳动课所从事的创造不仅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去创造,而且要求运用美学的知识去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有技术规格的要求,而且有结构、造型、色彩等审美工艺的规格要求,这就必然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开辟一个劳技作品展览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参展,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注重平时的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二、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李岚清同志曾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三、加强劳动技术课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技术课。教师对于劳动技术课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师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②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农村、工厂,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方法。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学生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国外 学校德育工作方法 比较研究

德育,作为一种特殊性的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德育实效是无法令人满意的。本文拟在分析国外一些国家的德育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的思考,为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1.美国、日本、韩国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比较与分析

德育工作方法是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当今国外学校无不重视研究、改进德育途径和方法,以求德育的最佳效果。从国外一些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概括地说,它们所施行的德育方法,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1 课堂教学是传授道德知识的基本方法。

从人类教育史来看,学校教育形式由个别化授课制发展到班级集体授课制是教育发展上的一大进步,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的一切学科包括道德知识的传授仍以课堂师授为基本形式。在国外,常见到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尽管国外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提问,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也开玩笑,但课堂教学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灌输教育法”。可以说,在国外学校诸种德育方法中,课堂“灌输”则是国外学校无不采用和施加意识影响的基本方法。

具体地说,尽管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校德育叫法不一,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把德育作为一门正规课程来讲授。比如美国称学校德育课程为“公民教育”,在开设课程方面,一般开设的有公民课、道德价值课、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世界观方面的教育课等。

日本文部省从1990年起实行一套法定的“学习指导纲要”,其中加强了有关公民道德的科目和内容。日本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的学生必须学习专门改进了的课程:德育和专门活动,以及全部规定的学科,必须获得德育的基本学分。日本现专门拨款用于改善和加强德育工作,呼吁学校德育应与其它学科有相同的地位。学校开设了道德必修课,发给道德教科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希望家庭、社会和学校一起进行综合道德教育。

1.2 德育渗透是施行德育的重要形式。

美国不仅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还注重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咨询、指导以及管理工作等形式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品德的完善。美国不仅重视利用大众传媒等加强德育工作,而目重视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进行德育教育。美国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环境场所的建设,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就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此外还有美国国会大厦、白宫、林肯纪念馆、国会图书馆等十多所规模宏大的场所和一百多处参观点。这些社会政治环境和场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是美国向其国民开展德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

在进行德育课显性教育的同时,国外一些学校都特别注重德育课程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隐性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日本学校注重通过国语、历史和地理等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国语课采取循循善诱和情绪感染的方法,培养学生尊重国语的态度和团结、诚实、谦虚、自律和合作精神。历史课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日本在国际大环境中的历史作用,并展望日本的发展前景。地理课要求青少年加深对国土的认识,了解日本除了国民的上进心、责任心外“一无所有”,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教育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

韩国的国文、数学、自然、科学、体育、实验和劳动技能等课程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德育内容。国文课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等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体育课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实验和劳动技能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

1.3 劳动活动是施行德育的必要途径。

篇4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38-01

一、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劳动与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技术于一体,具有较强实

践操作性的技能基础学科,而小学开设劳技课,则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很多教师对劳技课的认识不到位,教学观念上没有深刻认识劳技课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轻视甚至忽视劳动教育,劳技课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课堂教学随意性大,甚至放任自流,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状况很不理想,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探索小学劳技高效教学的策略,向课堂要效率,争分夺秒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践十分重要。

二、高效教学的主要策略

1、创设情境, 精彩导入,奠定高效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兴趣之门打开了,那么学生的求知欲便会提高。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把握教材特点创设情境,科学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好的导入,像一块磁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需求, 增强学习内驱力。如:我校一位老师在上《春的美景》时,他说:“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万物复苏,鸟语花香。说到了春天,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学生们纷纷回答后,师紧接着说:“今天,我们就要用各种颜色的不同纸绳来设计和制作一幅‘春的美景’”。然后播放多媒体音乐,带领孩子们欣赏大自然中春的美景。这样的导入,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优化了学习过程。

2、示范操作,有效合作,打造高效

(1)示范操作,准确精炼

劳动与技术课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要让学生掌握这

些技术,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示范中动作要正确、熟练、到位,讲解要清楚,要保证全班学生都能看明白,使学生获得操作过程的表象。有些技术关键点、难点,示范速度要放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与思考。由于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根据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科学示范就能迅速引起学生动手的欲望,又能树立我们老师的榜样形象,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帮助他们攻克难点,拓展思维,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合作探究,秀出风采

小学劳技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的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自然成为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方法。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有效时机,指导好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合作学习。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通过集思广益,想出富有创意的构思。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自尊、自信,还使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另外,通过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还有利于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展示评价,深度拓展,赢得高效

1.多元评价,提升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

唤醒、鼓励”。在劳技课堂教学中,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过

程中,学生的思维极为活跃,富有创造的激情。教师要针对学

生的表现、创新、表达、思维等学习行为,运用评价机制,采

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结合多种评价方式,作出及时的判断,

适时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

方向,使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及合作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

2.拓展创新,丰厚文本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综合学科,它加强

了与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联系。我们要拓展劳技课堂的空间,使劳技教学向学校、家庭、社会延伸。省《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提出:“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不包括劳动与技术的全部,它需要我们结合本地的特点,进行二度开发利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有效的途径,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补充、删减和调整。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劳动习惯。

四、巧用媒体,优化课堂,达到高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师

篇5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列入水利部年度培训计划,由水利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水利社团和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主办的各类培训班、研讨班、宣贯班和有关取得水利业务工作职(执)业资质、资格证书的培训项目等。

第三条开展培训质量评估要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指导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章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培训质量评估包括培训综合评估和培训课程评估两个部分。

第五条培训综合评估是对培训全过程和培训效果的总体评价,包括培训方案、培训实施、培训保障和培训效果四项内容,共二十个指标:

(一)培训方案评估包括培训目标设定、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时间与进度、培训师资配备、培训考核安排五个指标;

(二)培训实施评估包括教学内容、教材资料、教学水平、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管理、发证登记六个指标;

(三)培训保障评估包括教学设施、食宿条件、服务质量、培训收费四个指标;

(四)培训效果评估包括培训目标实现程度、新理论新知识含量、促进理念和工作态度转变、促进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岗位工作五个指标。

第六条培训课程评估是对每门课程的评价,分课程针对性、教学内容、教师讲解、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五项指标进行评估:

(一)课程针对性主要评价课程内容与培训目的是否一致,教材选用是否得当,是否满足岗位工作实际需要,是否满足个人培训需求四个方面;

(二)教学内容主要评价课程内容是否科学、完整、合理,是否符合国家和水利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是否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反映该领域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

(三)教师讲解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准备情况,理论水平,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四个方面;

(四)教学方法主要评价教学方法是否切合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三个方面;

(五)教学效果主要评价培训课程对促进学员转变观念和工作态度,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工作绩效的作用三个方面。

第三章评估组织实施及结果应用

第七条培训综合评估和培训课程评估由培训主办单位负责组织,采取由学员对《培训综合评估表》(附件1)和《培训课程评估表》(附件2)赋分的形式进行量化评估。

培训综合评估和课程评估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次,每个等次对应一个分值。

第八条培训主办单位根据学员填写的《培训综合评估表》和《培训课程评估表》,进行分项统计汇总,并将结果分别填入《培训综合评估汇总表》(附件3)和《培训课程评估汇总表》(附件4)。综合评估结论和课程评估结论分别根据《培训综合评估汇总表》总分和《培训课程评估汇总表》总分做出,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九条为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客观和公正,《培训综合评估表》和《培训课程评估表》回收率不得低于80%;实际回收率低于80%的,差额部分问卷以零分计,并按学员总人数的80%计算评估分数。

第十条建立培训评估档案管理制度。培训班主办单位要将《培训综合评估汇总表》和《培训课程评估汇总表》,与学员填写的《培训综合评估表》和《培训课程评估表》一同归档保存,保存期不少于两年,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培训办班工作提供依据。

第十一条建立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培训班主办单位在培训评估结束后,要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培训班承办单位和授课教师。培训班综合评估不合格或课程评估不合格的,主办单位应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十二条建立培训评估结果备案机制。培训班主办单位申报下年度培训计划时,要将本年度所举办的各期培训班的质量评估情况(包括培训的组织过程、质量评估结论、对出现问题的整改意见、《培训综合评估汇总表》和《培训课程评估汇总表》)报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作为确定其下年度培训计划的依据和参考。

第十三条建立培训激励约束机制。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将对各类培训班的质量评估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培训质量高的单位予以表彰,对问题较多的单位予以批评。问题严重的取消其主办或承办水利部年度培训计划内培训班的资格。

第十四条对培训质量评估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由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对主办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削减该单位下年度列入水利部年度培训计划的培训班数量,直至取消办班资格。

篇6

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各民族团结、兴旺,增强青年一代的艺术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才能增强青少年的艺术素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根源抓起,那就要在学校里,重视音乐课,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明确规定,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是:“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城市还是农村,音乐课大多都设置了,教材都订了,师资力量也不是完全空白,但中小学的音乐课大都是排在课表上,基本不上;音乐课本放在书包里,基本不用;教学大纲束之高阁,基本不顾。这些现状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了增强学生艺术素质,必须提高课堂音乐教学质量。

一、要准确把握音乐学科大纲的课程特点

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课本歌曲、课外补充歌曲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有机结合,而且欣赏的曲目到高年级又是主课教材,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

二、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模式

许多教师,尤其是中年以上教师认为,只有尽快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从而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小学音乐课,教师通常擅长运用“情景模式”,就是创设情景,形象的学习。如教唱有关自然景色的歌曲时,教师结合特定的时间、环境内容,制作的大树、红花、绿叶、小草、蘑菇、飘落的雪花用银亮塑纸做成的小雨和小象、小狗、小兔等一些情景教具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音乐发展与音乐表现的记录是通过乐谱的方式来完成的。聆听阅读或演奏;演唱乐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识谱知识和乐理知识,往往低年级的孩子们还没有这种能力,那么,如何让孩子听懂音乐,记住音乐呢?“符号”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所谓“符号模式”就是将音乐旋律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速度、节拍、节奏、力度、音色等不同发展的音响效果用近似于的符号图形来表示,一段或一句或一个音型。这样可以简捷易行的认识音乐,记忆音乐和表现音乐。最后是“游戏模式”,游戏表演,愉快地学习。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将学习音乐与游戏结合起,使学生的学习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也就是“唱游”教学模式,其实唱游教学并不是一种新的形式,若干年以来孩子们就已经使用这样的方法了,如跳皮筋时,边唱边跳的活动,孩子们围坐一起玩“丢手娟”的游戏、边唱边用手击打节拍。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

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因此,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也就是教老师爱好的、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使用乐器和舞蹈训练的培养。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的旋律性教学中,这和世界上许多先进的音乐教学方式相差太远,如西德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强调节奏训练和乐器教育。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强调欣赏和表现并列的体制等等;从他们的教学方法中,不难看出当代音乐教学正在向着音乐欣赏和节奏第一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和采用。音乐欣赏是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记忆和鉴赏途径,是学生间接参与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内容。教材好,再配以科学的教法,相得益彰,音乐课就会更受学生欢迎。

四、加强课外音乐活动

所谓课外音乐活动,主要指学校组织的各种音乐业余演出学生团体,如合唱团、舞蹈队、鼓乐队等。一般这类学生业余音乐演出团体都是由学校内音乐爱好者组成,现在不少学校实际上是将招收的音乐特长生作为主要成员。他们利用课外的大量时间进行排练,然后参加学校或者社会等方面的演出活动。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00-01

我国的教育方针,一直把思想品德教育置于首位。这说明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中有一句话是: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是英语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这说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教学实践中,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对英语教学的正常进行 保障和促进作用。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劳动教育等。

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呢?

首先,英语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主动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和班主任的事情,与科任的其他教师无关,也就无所谓结合英语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事实上,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给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职责。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且每个学科有其各自的特点,学校、班主任所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代替不了科任教师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各科任教师所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能互相代替。所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所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且必须是英语教师的职责。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质量。良好的班级秩序,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坚强的学习意志,这些品质无疑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然而这些品质无不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果有关。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和英语教学无关,而是关系密切。

第二,要善于进行身教,一方面,教师的思想品德、品格形象,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学生,另一方面,也在影响着言教的效果。如果教师的师德高尚,言教就更有说服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注意思想道德修养,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出表率。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对问题实事求是,对工作认真负责,严谨治学,脚踏实地,具体奉献精神,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谦虚好学,尊重学生,要衣着整齐、大方,做到发常理,须常剃。

第三,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教材进行,教材本身是以《教学大纲》为指导而编写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所含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可结合教材第66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第二册第19课进行爱劳动教育;结合第三册第90课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结合爱科学教育;结合第三册第14课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等等。

第四,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日常教学进行。教师日常教学中所选的教学材料,也蕴含着一定的思想,代表着某种观点。这些材料的思想、观点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也起着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所选材料的思想性。首先,教师所选用的阅读材料、练习和测试等材料的内容,要求思想健康,语言地道,有利于广大学生视野,了解现代信息;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英文原著(或改写材料)时,要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批判地吸收其精华,切不可兼收并蓄,尤其不要受其负面影响。再次,教师可通过作业等形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精神。

第五,举行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形式,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生动活泼的实际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奋发精神和合作精神。这些品质都是当今的激烈竞争时代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所以教师要经常地组织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并号召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来。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可包括:朗诵、唱歌、讲故事、书法比赛、词汇竞赛、游戏、英语演出、英语板报、英语小报等。

现在的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见识很广 从生理心理角度看,他们的身心正处在迅速的成长阶段,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喜欢独立思考,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见解,对教师不再是唯命是从。因此,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爱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为此,我在英语课堂上,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使他们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流露出真实的感情,在此基础上,再予以德育教育一段时间,定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些教师认为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能完成教学内容就很不错了,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德育教育,不可否认,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如果经常有意识地把德育教育工作贯彻于教学之中,见缝插针,积少成多,那么学生所收效果将是难以估计的。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应有恰当的位置,任何一个教师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更不应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

在教学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1.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和英语教学密切结合,即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切忌牵强,影响教育效果。2.思想品德教育要点到为止。毕竟,作为科任教师,应以教学为主。课堂上所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掌握分寸,点到为止,切勿喧宾夺主,影响教学。3.一般性教育和个别性教育相结合。在对全体学生进行一般性教育的同时,对个别现象要进行个别教育,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弥补一般性教育的不足,切实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素质。

篇8

关键词 生活实践;劳技教育;源泉

劳技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早在1981年 4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技教育是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说穿了,劳技教育就是为生活生产服务,也只有为生活生产服务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

陶先生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说过:“创造的教育是怎样呢?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彼此之间,很难识别的。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那么才可与社会沟通。这种围墙不是真的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各人把他的感情,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改变过来。”所以,我们要以社会实践基础,以生活教育为源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技能力。

一、生活实践是真知识的积累

陶行知说过:“我们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我们进行劳技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上课而教育,而是把劳动的意识建立在学生的思想中,将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技能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最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所以,劳动技术教育要与生活密切联系。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也一再强调“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留心近年来的初中劳动技术教材,有关生活生产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多,其落脚点在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我们江苏省的初中劳动技术教材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材进行有效的劳技教育。我们学校所处地电子科技厂家较多,以电子技术教育为我们的教育特色,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对今后的就业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我们当地的电子生产工厂,实地感受电子技术对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学习的兴趣,从中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以前初三物理电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题:“三脚电源插座有三只脚,其中有火线、零线脚各一个,另一只是地线脚,原来老式插座的三脚是圆形脚,后来改成了平面扁脚。这是为什么?”物理老师参考资料上的答案是:“圆形脚插座容易插错,会造成触电或短路事故,而平面扁脚不会插错”。我们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时,请学生留意老式的插座,终于有了发现,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老式插座的三个圆形脚的粗细是不同的,地线脚特粗,而且三脚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是不会插错的。回到学校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学习,学生通过找资料,问电工,最后在一本电子报合订本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圆形脚容易造成接触不良,使插座发热,酿成火灾;而平面扁脚接触好、安全。

实践出真知。由于没有生活的实践的积累,对这道习题,近几年来我们的教师也造成了不少的谬误。所以我们在劳动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勤思考,发现问题,分析思考,就有可能提出新课题。

二、生活实践可激发灵感

众所周知,学生要进行劳技活动,首先要自身具备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说教就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生活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没有生活劳动实践的劳技教育只是纸上谈兵,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劳动能力的学生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比如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也要在田里教。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根据调查,学生从事劳技活动最大的阻力,就是他们的学习严重脱离真实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以生活为源泉,使学生感到:“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社会即学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对发光二极管学习中,有位同学对电器上的电源指示灯产生了兴趣,通过对电器上的指示灯电路分析,制作成功了发光二极管小夜灯,电路如图所示,所用元件只是一个二脚插头,一个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电阻。几个简单电子元件,做成的简易小夜灯既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方便,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在我校的电子制作中,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声控电路通过创新设计,制作成声控楼道灯;在数字电子钟的制作中,由于原电路4.5伏直流电供电,一位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家里废弃的手机充电器直接给电子钟供电,废旧利用,使行将丢弃的手机充电器获得新生。国庆来临,有位学生用声控小电灯电路,改制成声控LED音乐灯,一闪一闪的小灯泡,随着音乐起跳舞动,引来了不少同学及邻居的称赞。

爱迪生曾经说过:“不下决心培养独立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创造。”思考是产生问题之母。在厉行节约,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在劳技课上提出了“节约用水”的创新课题,要求学生们对家里的用水设施进行创新改革,制定出改革设计的方案,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学们回到家里进行了观察分析,得出了不少实用的方案。

一位同学的抽水马桶的节水方案简易可行不花钱,家家都可以实施,就是在抽水马桶的储水箱里放一个合适的可乐瓶,在瓶中装上一定量的水,使之稳稳的占据在储水箱中,使储水箱中水的体积减小,从而减小每次冲水的量,达到节水目的。一位同学的创意方案是把每天洗衣机和抽水马桶连接起来,让洗衣水给抽水马桶冲水用,既节约又卫生,一举两得。

三、生活实践可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融合

劳动创造是生活的本质,人的创造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才有意义。人只有“成为自己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劳技教育就是要给予感性教育以应有的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觉、感知、触摸大自然、感受自然世界的千变万化和绚丽多彩,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好胜、好求的心理意识,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味。有许多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劳技制作课内容,单在课堂是不容易完成的。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分析、体验,获得更多的知识,解决一些科学性的问题,使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得到统一,才能更好的制作、实验、操作甚至创造发明。比如,学习《弹射飞机的制作》这节课的内容,在制作之前需要掌握许多有关飞机构造、原理、特性等知识,同时还需掌握一些操作技巧,光靠教师在课堂中讲是难以解决的。我就组织学生到我们邻近镇上的儿童公园里参观一架退役的战斗机,让学生真实的了解飞机的构造、外型的特征,从而获取一些飞机的科学性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制作弹射飞机的时候就比较有把握了,有的同学甚至进行不同的设计制作,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我们还安排了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弹射飞机试飞技术比拼活动,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活动非常成功。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学生不但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增加了劳技创新制作的动力和信心。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我们在进行劳技教育的过程中,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必将取得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1981年教育部颁发

篇9

1.管理不当,运行艰难:在调查的301所小学中,竟有30所小学根本无人任教劳动课,占调查学校的10%,即使有人担任,但大多数为兼职,占调查学校的71.4%;学校对任课教师及劳动课的检查指导几乎是空白,竟有84.4%的学校根本不问津此事;劳动所需的器材及劳动基地问题比较严重,有54.8%的学校不齐全,6.3%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器材,没有劳动基地;劳动课的实施也明显存在问题,有61.1%的学校课表上安排但根本不上课,不是被考试或其它学科取代,就是被自习所侵占,更有5.3%的学校根本不安排劳动课。

2.实施简单,枯燥无味:调查表明,小学劳动课的实施较简单,无论是兼课教师还是专职教师对备课普遍不重视,其中偶尔备课的占16.3%,根本不备课的为78.7%。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对教材内容不了解,传授知识只是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无从谈起,使劳动课枯燥无味,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用扫清洁区、擦门窗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取代劳动课的现象占调查学校的77.5%。3.总结检查,无人问津:调查表明,学校对劳动课的考查考试及对教师本人的考核几乎是空白,绝大多数学校从不关心学生对劳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考查考试。劳动竞赛的组织、安排轻描淡写,偶尔进行,这一现象占调查学校的53%,有40%的学校根本不组织任何形式的竞赛。学校对劳动教师的考核更是无从谈起,无人问津,听之任之,使得这些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例行公事”,得过且过。

二、小学劳动课现状形成的原因。

造成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对劳动课的认识不够。目前有些学校还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上下功夫,认为劳动课是花架子,多此一举,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对劳动课没有一定的计划、实施制度,对劳动课全部放手,任其发展,将其看成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内容。

3.劳动教师素质偏低,且学校对他们也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他们积极性不高,情绪低落,只是“例行公事”。

4.学校对劳动课缺少必要的要求、检查与考核,从而导致劳动课可上可不上。

5.学校教育经费短缺,在劳动工具、器材、场地等方面无法提供必备的条件。

三、改善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劳动课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学校领导、教师一定要认清小学开设劳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开设劳动课是培养新一代建设人才和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提高上好劳动课的自觉性。

2.加强管理。学校应制订必要的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措施,加强对劳动课的指导和检查,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杜绝“侵占”劳动课时的现象,定期举行公开课,听取有关汇报,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篇10

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语文课堂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承担着在课堂教学中渗进德育的重要职责。只要教师能结合教材,坚持教学和德育“双轮驱动”,就一定能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高尚的品德修养,让课堂绽开德育之花。

1.1 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语言具有一种音乐美,或音韵铿锵,激越高亢;或柔和婉转,音调悠扬;或抑扬顿挫,优美和谐。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表达的恰当、情态摹仿的真切,能使听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就能大大增强文章的美感,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如教《鸟的天堂》〉一课,通过学生反复朗读优美的诗句,从而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从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1.2 在字词句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让学生透过这些词句,想象出具体的事物形象,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如教《 草原》第一段时,我抓住“柔美”“渲染”“墨线勾勒”“翠流”“这种境界,既叫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等词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词句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勾勒出草原的辽阔与美丽,从而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3 在分析课文内容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如教《长城》一课,通过看图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又如教《将相和》一课,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蔺相如那种有勇有谋的性格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以及廉颇那种知错就改的优良品德,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习惯。

1.4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

现代化手段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如教《一夜的工作》一课,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播放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从而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不辞劳苦的工作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激发起学生崇敬与爱戴的思想感情。同时,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又能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

2 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德育

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是学生思想的流露,感情的倾诉,人格的体现,学生的作文是否有鲜明的主题,是否有健康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可看出学生的品德水准。在作文教学中,我始终以德育为主导,让学生感受生活,说真话,写实情,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1 在积累材料中初步感知

小学生写作文时的材料积累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观察、感受生活时的材料积累;二是阅读书报时的材料积累。抓住了这两方面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便可使学生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2.1.1 指导学生多贴近自身的实际去进行观察和感受。如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一文时,可先布置学生多了解、调查家乡的过去到现在所发生的变化,然后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感知这些变化的渊源。这样,学生作文时就能从家乡今昔的变化中抒发爱国爱乡情怀,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1.2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要帮助其选择有益的书刊,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领会、吸收优秀作品的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同时,逐步洗涤自己思想上的尘埃。

2.2 在指导审题时加以引导

作文教学,应抓好审题这一环节。在指导学生审题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导,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水平。如《记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应引导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对于一些较含蓄的文题,可以先多角度、有深度地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写作思路,这样,就能在训练过程中既使学生提炼出正确、鲜明的主题,又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得以提高。

2.3 在活动作文中注重德育渗透

喜爱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既愉悦了身心、陶冶了品行,同时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当然,开展活动应该注意选择时机,做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3.1 节日作文。一年之中,各种各样的节日不胜枚举,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意义。比如,母亲节、父亲节,节日这一天,做件什么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呢?要鼓励学生先做后写。“做”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是理解的延伸和升华,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指导学生在“做”字上下功夫,其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3.2 劳动作文。劳动教育也是德育的内容之一。组织学生养花、养鱼、养鸟、种草、种树、种庄稼,并做好观察日记,寓劳动于活动之中,寓作文于劳动之中,是对学生进行美化净化居所、保护生态环境、珍爱劳动成果等社会公德教育的最佳着力点。

2.3.3 爱心作文。给生病的同学补课、向战斗英雄献花、帮孤寡老人扫除庭院、给“希望工程”捐款、参加全国“手拉手”等“献爱心”活动,并将所见所做所想记录下来,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2.4 在作文评讲中注意德育强化

小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不足之处尚多,优秀习作略少。尽管如此,教师在评讲学生作文时更应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强化。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习作中的每一处优点和细小进步,尤其是对于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反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应大力给予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3 通过课外活动实施德育

课外活动比起课堂教学来,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加自由活泼。因此,学生往往对此兴趣很浓,通过课外活动,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1 组织课外阅读

许多课外读物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如文学作品、音乐欣赏等,我适时引导并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阅读,组织他们开展一些讨论,互相交流,写心得体会。

篇11

体育课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最生动、最具体的教材。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亚运会、奥运会的介绍,中国体育发展史的概况,以及中国体育健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的好成绩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学生建立爱国思想多找一个支撑点。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精华,内容极其丰富,学习这些内容既能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精华,还能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另外,体育运动不分种族,不分国界等,可以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二、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

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是体育课的基本内容。队列队形练习的整齐划一,接力赛跑的合力求胜,球类运动项目技战术配合以及课堂常规要求,都与团结、协作、互助、文明等精神品质相紧密联系。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在教师的要求下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力争求胜,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印象就特别深,也比一般的说教效果要好,从而自然生动地培养他们优良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品质。

三、意志品质与道德观念教育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是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小学生还处于意志力不坚强时期,可以经常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耐久跑等活动。教师及时鼓励,适时分析总结,让他们懂得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在各种球类及其他集体项目,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则,体育教师除了在上课时要严格要求外,还要结合国际国内的一些典例进行说明,让学生牢记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四、组织纪律与法制观念教育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中课堂常规及各种教材对安全的要求,游戏类教材中的游戏规则,都是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的,是培养学生遵守法纪的最佳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严格要求,对任何不应有的违规行为都要花时间处理,全班总结教育。

近几年,全世界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在上升,中国青少年状况也不容乐观。随着时代进步,经济高速前进,人口日益膨胀,剩余劳动力巨大增长,各种竞争日益激烈,要减少竞争中的不良不法行为,小学生的道德及法制观念教育就显得尤为必须和紧要。

五、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当代学生的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早被有关部门放在首位。社会的全面进步不需要身心卫生方面有残缺的人,也不需要身心卫生有严重歪曲的人。在学生时代就要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情操的培养,让学生理解同学之间友谊的真正含义,对思想、自信心不足或有心理、身理缺陷的学生要多开导教育,让他们鼓足勇气以自我为基础,找自己的闪光点,坚持不懈地学习,以求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从而进行个性发展教育。

六、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是鼓舞学生不断进步、认真学习的巨大动力;理想是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学生由对优秀体育健儿的崇拜、学习,或是由体育运动本身具有的巨大魅力而产生的理想追求,能激发、培养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向优秀的榜样看齐,从而努力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事实上,有许多优秀的体育健儿就是在小时候崇拜某一体育明星而逐渐成长起来的。

七、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高年级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型期,对他们进行初步的唯物主义观念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小学生往往会感情用事,用感情来判定一件事的正误成败,结合各种运动,特别是球类比赛,可以初步接纳一些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篮球以例:进攻与防守的关系;训练与比赛发挥的关系;根据场上具体情况,控球队员选择传球、运球还是投篮;以及正确看待比赛胜负得失,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等都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教材,教会学生看待每一件事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实事求是。

篇12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能力、品质三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交往素质构成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初中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这些素质为中心,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结构,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同时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贴近生活实际。作为教师我们十分清楚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师、学生都是以升学为目标;课堂教学采取满堂灌方式,强迫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大脑机械、思维僵化,导致学生对物理产生消极、畏难和厌倦情绪;只注重少数优生、个别尖子生;课堂上长期形成“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背、学生考”的局面,培养的学生不少属于高分低能型。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更新教育观念势在必行,应该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面向于21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抓纲扣本,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目标

为了避免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出现随意性、盲目性和片面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每章节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包括知识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目标,使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内容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素质教育的情境

1,优化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改变为“启发式综合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创设学习环境美、教学气氛浓的情境。

2,软化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模型,实行直观教学,创设有声有色,直观感知的情境。

3,磁化学生主体,改“呆板说教”为“幽默形象”,实现师生信息同步交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创设生动活泼,人人积极参与的情境。

4,强化实验基础,把过去的“讲实验,看实验,背实验”改变为“做实验,观察实验、思考实验”,实现由“纸上谈兵”向“实战演习”的质的飞跃,创设主动探讨,认真思索,眼、耳、手、脑并用的情境。

5,分化教学结构,开辟第二课堂。杜绝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学生在课后下题海的现象,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在课后开展与学科教学有关的活动,以便培优帮差,发展个体特长,创设扩大知识视野,培养创造能力的立体教学情境。

四、多种教学形式密切配合

1,介绍式。针对教材的有些章节,素质教育的内容比较突出和集中,教师可以用几句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进行介绍。例如,在《核能》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火柴的“链式反应”去模拟铀的链式反应,形象具体地帮助学生理解“链式反应”过程。

2,渗透式。由于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是十分明显,而是融贯在对知识的分析之中,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引而不发”地把素质教育渗透在知识传授之中。例如:

①在物理基础知识的相关部分进行课堂渗透。讲测量时,要求学生一丝不苟;讲时间测量时,要求学生养成惜时、守时的好习惯;再如,大量使用插图,以图代文,以图明理,培养学生善观察、勤思考、求理解的习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②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渗透。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互相协作的交往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

③在物理知识的应用中渗透。如,在讲述“摩擦起电”现象时,学生举出了“用小刀削铅笔时,小刀上附着有细木屑”,“用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舞,头发也变得蓬松起来”,“油灌车的尾部总装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等这样一些与身边的生活、生产相关的事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