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09:21: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于乡村振兴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城镇化背景下,需要转变传统的乡村生态旅游管理观念,应把乡村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加快整个乡村生态旅游管理的步调,使乡村生态旅游管理更规范,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才更有活力。在管理中应鼓励贫困户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来,通过产业带动、企业帮扶等形式,让乡村生态旅游助推脱贫攻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生态旅游可采取“旅游+”的模式,开发农旅、文旅、体旅等山地旅游新业态,为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良好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旅游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充分重视各类专家对于乡村生态旅游领域所提出的政策和建议,利用业务咨询、理论指导、评审评价等形式,不断强化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内容,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动乡村振兴。从而以科学合理的城乡统一化管理办法,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紧跟新形势下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行业良好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2倡导村民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参与感也较低,因此可倡导当地村民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形成了管理的新模式。例如可以以社会实践旅游振兴为特色,加大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在制定出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和整体营销办法后,实现当地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联合互动。论文格式是论文写作时的写作标准和样式要求。同时促进当地人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通过对农业公园、湿地保护区的深度体验和走访,使村民充分了解并积极发掘当地的旅游潜力,从而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以此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业对当地乡村发展振兴的带动作用。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间,还参与了乡村振兴全过程顾问咨询服务模式的设计工作,完成服务清单的整理分类及编制工作。
课题方面,逐步加入中冶农特产品型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研究两个课题组,协助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和部分文字工作。
同时,自7月初加入文创IP小组后,完成了小龙虾项目的市场分析部分并提供策划思路和理念;另外,负责美丽乡村院IP的策划、设计与打造工作。
在院宣传方面,负责撰写了中冶扶贫征文和美好中冶公众号推文。
以9月底的金刀峡镇乡村振兴规划项目为转折点,开始正式作为设计及执笔人员参与到项目中,负责该项目的产业部分和生态农业发展区策划。提出在金刀峡镇生态农业发展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社区农业的思路,打造金刀峡镇区域有机品牌,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品牌打造路径和模式。
除此之外,长寿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项目工作也在10月底展开,主要负责项目的文化振兴部分。根据长寿区文化的禀赋特点,基于现存的“自然长寿”区域农产品品牌,提出打造“健康长寿”和“百年长寿”的长寿形象,推动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在长寿区宣扬儒家文化以完善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宣扬工匠精神以促进民族民俗手工艺品向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积极转化。
另外,课题方面除完成重庆市农委乡村振兴课题的申报工作之外,还配合完成了2019年度研究课题《文旅驱动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研究》的申报工作;文创IP小组方面完成农特产品IP打造路径研究和酉阳小坝项目的命名工作。
2018年度全部工作内容详见附表。
回头入职近一年的时光,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进步和转变:
一、 业务能力的提升。在过去几个月的时光里,从刚入职时的懵懂迷茫,被分配到任务时的毫无头绪,到现在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一个板块的内容,从心里还是为自己感到高兴的。这段时间里,在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都努力提升了自己,积极阅读相关材料,补充背景知识,虚心请教弄清楚院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目前不仅可以保证被分配任务的质量,还有精力一点点尝试着把自己之前的专业知识提炼出来融入到项目中来,做出创新和提升,以期为项目打造更好的效果。
二、身份意识的转变。刚刚入职时,还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学院气比较重。工作上缺乏积极性,时而还会有惰性。项目上不太善于和别人配合交流,经常出现完成的作品达不到要求和预期的情况,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成本。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和自己有意识的调整,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任务量不繁重的情况下,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充电,偶尔还会主动询问同事,是否有需要配合的工作,并逐步增加了同团队和项目负责人的交流,返工的问题渐渐转化为零,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对院的归属感逐步增强。在刚进单位的时候,恰恰赶上受到私人原因的影响,情绪波动比较大,心态也不是很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同事们逐渐熟络起来,深刻地体会到美丽乡村院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存在。对单位越来越有感情,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也一点一点增强。现在已经时刻做到意识自己是美丽乡村人,自己的优秀就是为美丽乡村院争光。
但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身上现有的不足:
一、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对于院项目提供的帮助太少。因为之前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操作;再加上性格方面原因,在各类项目讨论会上发言较少,羞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导致没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方面给予项目足够的支持;
二、距离多专业复合人才的要求尚有差距。除了必备的产业基础知识能力之外,对于规划设计、文旅策划方面知识的不足,景观建筑方面意识的欠缺都可能成为自己今后发展的短板所在,不利于日后项目的开展和团队之间的配合。
三、 还没有完全脱离学生思维进入工作思维。虽然前文中提到这一年中的转变,但是照比优秀的同事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还不能根据项目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完美地找到“有”和“优”之间的平衡,有时难免给项目负责人和团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村庄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最小单元,但是由于城乡资源配置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政府扶持政策的倾斜,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呈现出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环节,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对于优化乡村空间资源结构、协调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村庄的国土空间规划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1国土空间规划在村庄层面的现状
1.1资源配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就目前我国的国土规划部门的组成来说,我国的国土资源规划大致被分为了国土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管理两大板块,而存在一定关联的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由于被完全划分到不同的部门,因此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被进一步弱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同的规划部门因为工作标准不同、谋划方向不同,其规划方案的思路也就不同,再加上不同规划部门的有效沟通不到位,因此不同部门对资源的配置和规划缺乏一致性,衔接也就出现了“断层”,从而使规划方案编制的周期有所延长,土地资源申请的办理时限有所增加,造成群众经常往返于各部门之间,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土空间资源管理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村庄国土资源规划的基础数据、编制标准、国土空间用途及规划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国土管理部门由于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审批流程和审批权限的不同,在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不能够形成完整的流程和体系,这也导致了配置不到位的现象[1]。
1.2农村基础设施少,功能不完善
虽然近些年我国乡村发展得非常快,但是和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向来是以提高经济实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比较重视工业规划。由于目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很多工业企业开始纷纷在乡村建厂,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乡村经济,为农民带来了很多就业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但是因为很多乡村长期以农耕为主,在基础配置上缺乏一定的空白,这就造成了农村功能严重不足,无法在短期内扭转这种局面,因此也就出现了乡村污水横流、环境差等负面影响。虽然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但是由于受到观念意识、保障制度和资金投入的多重影响,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1.3村庄特色逐渐弱化
不难发现,现在很多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逐渐趋同于城市规划,虽然表面上看,充满城市化气息的乡村的环境更整洁、现代化气息更浓厚,但是很多乡村特色已经被弱化甚至破坏[2]。例如,村庄传统房屋被二层小楼代替,草原放牧改成了养殖场、传统青石小巷改为水泥路面等。虽然看上去这样的村庄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但是无形中丧失了特点,忽视了乡村特色及自然资源的优势,呈现出的是“千村一面”的景象,乡村国土规划不能够结合自然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编制,导致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缺乏个性化和科学化。
1.4乡村规划创新能力不足
为了落实落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很多县市区逐渐重视乡村村庄国土规划工作,纷纷对管辖区域内的村庄制定规划任务和规划目标,同时也出台了很多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但是由于限定了规划方向,脱离了村庄实际,不同的村庄规划出现了相似性甚至一致性,不能够结合乡村群体的需要、乡村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内容进行适当的创新,造成乡村规划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2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完善的功能。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的国土空间规划包含提升物质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凸显乡村文化等内容,体现在乡村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中,因此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也应该结合乡村的实际进行谋划,突出乡村的特色及价值,使乡村的内涵和功能更加多元。一是盘活乡村土地资源,为乡村发展提供动力。充分利用当地土地格局,盘活村庄中的古建筑、山水风景等资源,结合人口结构及国土空间格局,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人口、土地和产业的有机统一[3]。二是结合村庄文化元素,形成文化特色。以村庄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及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元素,完善历史建筑、文化场地等,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完善服务结构,凸显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保持乡村特有的魅力。三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以村庄国土空间规划为基准点,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摸索出乡村联合、成立自治经济组织等治理模式,加强对村庄的空间规划和地域开发使用的管制,使乡村治理体系和空间规划联系更为紧密。
3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策略
3.1优化乡村生态,改善生态质量
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打破了很多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生态环境要素,通过对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优化和保护,实现乡村空间及功能的优化升级[4]。当然,还要充分结合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在实现城乡一体的同时优化乡村生态空间,保留原有的生态特色,实现经济、人文和生态的高度结合和统一。对河渠污染等环境问题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通过清运河道垃圾、河流沿坡绿化等修复工作,逐渐恢复河渠的基本功能,实现正常的生态功能。对于自然林山的开发,在保留自然林山面积的基础上,逐渐优化其空间布局,对林山中土地的部分和杂草丛生的区域进行彻底清理,通过栽种树木、养殖畜禽的方式优化其生态结构,实现内部循环,同时还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管控力度,降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空间的干扰,保证生态环境系统实现闭环功能。
3.2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明显差距就是经济落后,乡村单一的经济结构无法在短期内快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因此乡村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要从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上下功夫。通过激发乡村内部经济活力,畅通城乡交流渠道,逐步调整乡村产业经济结构。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农业”成为新型的产业结构模式,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新媒体,通过调整乡村产业经济结构,不断刺激农村地区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乡村产业。要依托互联网这个窗口传播农村集市、采摘园、民宿等乡村特有的资源,如通过互联网宣传乡村集市,吸引城市居民感受乡村热情热闹的气氛,尤其是在传统节日,可以通过“节日一条街”增强节日气氛,村民可以在集市上展示富有乡村特色的手工艺品,使城市居民感受浓浓的乡村氛围,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百姓的收入。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完善交通设施的建设,减少城乡流动的障碍,增强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为产业发展开通土地、经济方面的政策扶持通道,吸引更多人参与乡村振兴,逐步提高乡村吸引力。
3.3改善乡村外在形象
在乡村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需要优化社会治理体系、乡村文化功能以及自然资源配置,通过对乡村生态、文化、人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逐渐改善乡村外在形象。如整治乡村卫生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娱乐场地,通过重塑乡村布局和村风村貌,改善乡村外在形象,此外还要充分结合村民意见建议进行相应的完善,不断提升乡村服务效率和水平,打造宜居生活空间。
3.4保留原有特色
不同地区的村庄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在乡村振兴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应保留地方色彩,如村庄的名人纪念馆、历史文物建筑、特色农产品等。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充分保留这些特色,通过完善这些特色的附属基础设施或产业链条,逐渐扩大原有特色的影响力,逐渐激发传统特色的内生动力,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目标,不断满足现代人群对乡村原始特色的追求和热爱。
4结束语
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关系到我国城乡发展,是社会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我国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还存在配置不合理等很多问题,只有采取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保留乡村特色等策略才能优化我国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实现我国乡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畅.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2]刘宏鹏.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20.
(一)乡镇财政发展情况
经济社会概况:全乡总人口 万人,区域面积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万亩。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亿元,其中工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亿元;全社会工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 亿元,乡镇民营企业实缴税金 万元。
(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及模式
目前财政管理体制及具体内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比较科学合理规范的,2005年就全面实行乡财县管,2013年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及改革运行模式,有效地保障乡、村两级正常运转和发展需要。
(三)乡镇财政能力建设情况
一是财政所基本情况
财政所的职能职责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资金监管,理财为公、廉洁高效,财政所内部岗位设置主要分乡镇年度收支预算和决算,对全乡的职工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全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由财政所审核原始票据后进行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对于资金数额不大,项目支出实施主要有村级负责实施,同时需要采取询价招标手续的专项资金,财政所将资金转入三资服务中心,由三资办再次实施监管后支付。内部管理制度全面开展首问责任制,设置A、B角岗位,所长负全责的工作制度。办公场所建设及办公设备配置情况;财政财务手续档案,首先对财政所国库集中支付和资金监管项目资料档案全部保存归档,对乡政府的经费财务账本、凭证和拔入的专项资金账本、凭证采取政府档案室保存归档。对于“三资”中心涉及32各村的账本、凭证全部由三资中心专人保管。
2、信息化建设应用情况
财政所信息化设备配备及使用情况在乡镇所站中已经基本贯通和先进,财政所设置局域网络和外网专线,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内部网络已经贯通可以通过视频授课和召开视频会议,国库集中支付预算执行系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审核办理。惠农补贴一卡通、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都是通过市局专户转入账户支付给农户或直接支付给项目实施单位。
3、基础数据管理情况。
财政所对涉及乡镇财政管理的各类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基本归集、整理、汇总掌握。充分运用各类基础数据服务乡镇财政管理等。
(四)乡镇财政业务管理情况
预算管理、资金监管、国有资产管理等业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一是预算管理
乡镇财政编制乡镇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全部依据上年收入完成情况和税源情况编制本年预算收入,财政收入呈现出逐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结合上年机关事业编制人员和机关办公费用支出情况编制本年预算支出,对于三公经费支出方面逐年递减,年底根据本级收入、支出和上级追加转移支付减去专项上解及体制上解后的实际财力填报本年决算报表;财政所根据收入月报、季报情况,定期分析汇报预算执行情况;乡镇预算管理与执行中如果出现收入存在水分现象,必然存在有预算无支出,或有财力无现金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资金监管
当前财政所实施有效监管的资金主要有社会保障类资金、涉农惠农补贴类、教育事业两免一补和均衡验收基础建设类、农林水土各类项目资金、扶贫领域的各项投资建设资金,财政一事一议和扶持村集体组织建设、振兴乡村等方面的金。监管方式主要采取直接监管和协助监管。
三是国有资产管理
已经开展国有资产登记、购置、租赁、处置等管理工作,乡财务在固定资产发生变化时,随时通过市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管理乡镇国有资产,建有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账簿。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代管情况
2005年全面推行实施村账乡理,有财政所乡会计工作站负责村级财务,2009年全市统一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服务中心,取代会计工作站,财政所自2011年由于人员、办公条件不足等原因,由乡政府安排专人主管“三资”中心日常工作;财政所与“三资”中心在监管制度建设、工作流程、代管资金账户管理及会计核算等业务方面采取信息网络资源共享,财政所只对三资业务指导,协助监管,三资办直接负责管理模式。
(六)支持和服务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财政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给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提供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等重大决策部署的数据信息,对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数据建议增减工作,对采取哪些工作措施,财政如何更好服务、支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实际研究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等。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集中制度方面
乡镇财政终端支付业务较多,票据无法全部要求规范、如果规划实际成本增大。票据不规范,审计检查符合规定,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
(二)乡镇管理体制方面
目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多年来一只延续2010年以前文件规定的体制分成比例,如果在预算收入不能确保完成的情况下,乡镇是无法保障乡镇正常运转和发展需要。
(三)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
财政所电脑使用频繁,工作中电脑启动和网络连接速度太慢的问题。
(四)预算管理方面
乡镇财政预算法律性不严谨,有预算无支出,或有财力无现金问题。
(五)资金监管方面
资金监管工作方面,存在对涉农资金和部分项目资金监管不到位,或者很难实施有效监管的情况和问题。
(六)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资金比例较小
目前乡村的旅游产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不到位或是前期投入不足,导致旅游业很难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很多乡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为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对现代的信息接收不及时,导致很难理解游客的需求,游客的旅游体验不好,导致当地旅游产业很难持续性发展。一般来乡村旅游的都是城市人群,他们应该就是想体验一下乡村的宁静,可是很多远道而来的人却没感受到乡村或者是农家乐的良好的服务,比如乡村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例较小,导致住宿条件过于简陋并且卫生服务不到位,基本生活水平都难以保持,便在游客心中造成了不好的印象,这是乡村旅游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缺乏自身特色
在众多乡村旅游产业中,各个地方都具有相似性,许多乡村都只会做农家乐、宣传特色产品等,却没有通过寻找当地特色优势创造属于乡村的独特风格和独特产业,每个乡村的旅游产业都缺乏自身特色,也导致市场竞争力减弱,很容易降低游客的心理期待。如果乡村走旅游业的方向,而不懂得因时因地制宜的道理,那么乡村旅游业便不会达到一个高度。
(三)对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认识较为浅显
很多人包括机构和政府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为了游山玩水,只是去参观当地美景,其实这就是没有深入分析乡村旅游业的实质。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游客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他们对当地的心理感受。相关部门要对旅游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要把当地旅游景象与当地传统文化、风俗民俗等相结合,要深入调查,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以及旅游特色,若是一直不创新思想,对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的认知不加变通,那么便一直不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对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
(一)要合理规划乡村旅游产业
当地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发展旅游业的责任,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应该以新眼光、新态度对待乡村旅游经济产业。要对当地特色进行分析,合理规划,确定当地发展旅游产业的自身优势,精准定位以便于更好的发展。对当地有利的事物、文化甚至是美食都可以成为宣传旅游业的着力点,在宣传方面创新形式,不再是单单的做广告单向灌输给游客,而应结合当地乡村特色,建立休闲度假区或者新农场让游客有代入感,强调沉浸式体验。在此基础上,也要强调绿色发展的优势,旅游产业对于环境的保护又是一大宣传点,只有精准的定位合理的规划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用,更加利于乡村旅游的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乡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对于乡村旅游产业是最大的阻碍,想吸引游客不仅要有优美的风景和古老的文化,还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活水平条件的提高对于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很多游客会冲着某地的基础设施或者舒服的居住条件而居住在某地。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了主导的作用,结合政府对当地的支持力度,调配资金以及找专业人员来对当地进行规划,建设最适合当地特色并且与之相融的设施或者是景区。对于偏远地区的道路建设,也是很重要的设施,有利于游客的来来往往,有利于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充分调动当地村民对旅游产业的积极性
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进程中,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调动乡村人民的积极性。在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优势,为当地旅游产业做功课,当地村民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是旅游经济产业能够做好的前提,只有自身对旅游业持积极的态度并给予最大的帮助才能更好的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可以征集村民对旅游业的建议,或者是依法征用农民的土地来建设自然风景区,建设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创造发展条件,实现当地资源优势的最大化,是旅游产业更加的优化
(四)以产业带动旅游业优化升级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与作用
“普惠金融”一词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旨在通过金融服务手段为农民和小微企业等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帮扶性的储蓄、贷款等金融帮助。而我国受自然经济发展和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影响,普惠金融多年来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结合我国本土的实际发展情况,其具体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来源渠道单一、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直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点关注对象。虽然普惠金融的具体金融形式丰富多样,但由于其帮扶性的特点,在实践中通常是以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群众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农村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历经多年的实践与完善,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金融机构的数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仍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的质量却并未跟上数量增长的步伐,并且由于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和政府政策的不断调整,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仍然值得探索和研究。
二、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的实践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登上了新的台阶,但是城乡差距的扩大仍然是我国当前面对的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仍是国家政府和全社会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在自普惠金融进入农村以来,已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大增加,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以农村商业银行为首的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首先,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的数量得到了显著增加,覆盖率大大提升。普惠金融顾名思义,其核心关注点一个是金融服务的普及性,一个是金融服务的优惠性,服务于所有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人群,才是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其次,农业贷款余额不断提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农民手里可以支配利用的资金不断增多,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再次,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而持续的创新。在过去的几年中,受惠于政府政策的专业性引导和金融科技的大力支持,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迈入了新征程。与传统的普惠金融商业模式不同,新兴商业模式是基于互联网为发展背景的情况下,结合金融科技,实现了普惠金融发展与数字化信息的有效融合。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在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性方面有广泛的提升,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降低时间与空间成本的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能够让客户更加方便简捷地得到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由此可见,数字普惠金融超越了地理上的限制,使得身处不同地区的人民在任何时间都能享受到相同质量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在形式上增强了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地位就是数字普惠金融。最后,在普惠金融的应用发展中多方机构合作倒推了整个金融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动普惠金融更加全面地发展不仅仅是银行机构单方面的努力,更是国家与多方机构共同建设了责任分担体系。国家通过各项财政支持和帮扶政策在宏观上推动普惠金融体系的完善建设,为其有序健康地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向县、乡等金融服务薄弱地区拓展网点和业务,平衡了乡村地区的供应与需求。同时政府与多方机构通过建立了风险担保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在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三、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建设不完善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个地区之间差异巨大,加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较大。部分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地势特殊和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差异,各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的通信技术发展水平较为先进,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农村和地区已经出现线上支付等现代化手段,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和更加贫困落后的地区,由于设备建设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较高,尚未建立完整而健全的互联网终端,移动支付手段也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这就造成了这部分地区的金融服务领域难以得到满足和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通常是各级政府拨款,但经常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各级政府所能够提供的基础设施数量较少,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在信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方面,部分地区的农民并没有建立完整的信息档案,因此当其出现违约行为时,很大程度上并不能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同时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开展还面临着很大的信息障碍,农民所能够获取到信息的渠道是十分有限甚至是单一的,而这对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来说,农民获取信息的对称性和时效性都大大被削弱。
(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需相应存在误差
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仍以务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周期一般比较长,并且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各种人为和自然灾害因素影响较大,极容易造成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降低,从而导致农户当期收益减少,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涉农贷款回收的风险。近些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里大部分的青壮年都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导致真正从事务农的农民的老龄化十分严重,尽管新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在不断涌现,但传统务农人员仍然面临着农产品滞销等问题。而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地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们的收入日益增高,农民不再仅仅以追求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唯一的需求,对于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教育医疗等多方面也需要金融资金支持,但现有的配套机制仍是匮乏状态。这就造成了乡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与信贷投入的不统一。人们日常需求的产品及服务越来越多,但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配套的创新机制不完善,无法满足农村用户对金融服务的进一步需求。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也面临人才短缺这一难题,基层人员多数是单一工作的员工,未接受过金融创新方面的学习与培训,难以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三)金融生态环境薄弱
我国的征信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的,同时接入了多方机构的征信信息。但在农村地区,难以做到完全覆盖和信息共享,部分村镇的普惠金融机构还不能做到共享资源,导致客户信息不透明,大大提高了用户还贷不及时的风险。目前,我国农村的贷款对象仍然以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主,关于个人的有象征信信息仍十分缺乏,相关体制仍未建立,难以对个人借贷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差异,农村地区部分农民的教育层次和文化水平较低,涉及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更是十分匮乏,金融诈骗等问题也屡见不鲜,这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机。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由于农民知识匮乏及部分道德水平不高的现象,可能出现故意骗取贷款和逃债等行为的出现;而农民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和金融意识还较为缺乏,容易出现将个人信息借予他人等多种问题,这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征信体制建立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与此同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贷款给农民本身就是一件具有风险的举措,大多数农民从事的是农产品的生产相关的行业,本身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差,经济收入不稳定,有大很可能会出现无法还贷的情况,这就造成在农村的市场上,普惠金融具体的产品和种类比较匮乏。
(四)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普惠金融的应用和发展,相关的政策仅仅停留在针对群体的层面,并没有落实到农村现实环境下。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只是设立了面向农民这一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针对农村市场的普惠金融的发展,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体系。政府相关法规的制定也较为宏观,对于具体落实未形成指导意见。以常见的抵押担保为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过程中对资产的评估担保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经过以往简单化的数量增长阶段,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初步向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的方向发展,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些辅助机构开始出现并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完善显得十分重要。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健全有力的法制引导和保障,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尤其如此,只有在制度和法律层面进行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村市场地的普惠金融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创新。
四、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改进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得到提高,而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速度却没有跟上。在政府层面,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进行扶持,帮助部分落后的乡村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做好物质条件基础;并通过补贴政策,推动一些传统的大型企业牵头,帮助农村地区建立移动设备网络,为今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引导农村地区尽快发展数字化产品做好铺垫工作。同时应该引导不同的地区借助自身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等形成新的增长点,并通过出台相关的扶持性策略,形成发展合力,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具备可操作性指导意见,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在金融机构层面,主动进行机构网点向乡镇级别的地区进行扩张,根据不同地区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进行金融机构网点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当地普惠金融服务的具体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二)降低农业生产风险,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为了应对农作物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除了加强水利建设以外,政府还应当完善财政补偿手段,尤其是对受灾群众的需求进行动态分析,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同时政府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以缓解务农人员老龄化的问题。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机构应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下沉,将基础金融资源配置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坚持立足于农民群众的需求,针对乡村振兴的痛点,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培训,创造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用户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此同时,金融创新还需要坚持因地制宜、风险可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变化和“三农”金融需求,有效地防控风险,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乡村振兴中。
(三)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和监管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社会征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征信信息,建立一套专门针对农村用户的征信体系是很有必要的。金融机构也要主动积极引导农村用户培养诚信意识,利用经济手段让客户切实体验到守诚信的好处。同时国家也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的良好风气,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引导金融市场进行合法的交易。针对农村地区农民金融知识匮乏的现状,应当建立完善的金融知识普及体系,可以考虑通过设立专门的学习机构进行教学普及。同时为了保证具体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以村为单位,设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并定期开展金融机构下乡的活动,通过一些鼓励性的活动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并根据不同的农民基础水平进行差异化的普及工作。在普及过程中应当注意要时刻结合当地发展现状,进行针对性教学,要以农民的切实需求为基础,确保农民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四)完善相关的法规建设,加强政府监管
普惠金融的应用和发展,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此过程中,相关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是指导和总领性的任务。政府部门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条款,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性补助,从而引导其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发展扩张,更好的服务农村地区;并通过一些鼓励性政策,降低农民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拓展农民获得收入的渠道。除此之外,政府监督部门也应加强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的惩处,营造健康良好的普惠金融发展环境。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从高速增长完成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然而农村地区的发展必然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实现普惠金融全面推广的过程中,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是不容忽视的;相应的,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普惠金融因其普惠性的特点也成为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对当前普惠金融在农村市场上的实践现状进行深度剖析,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继芳.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J].时代金融,2020(09):14-15.
[2]王林.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9(21):54-55.
一、乡村教师课程改革现状
我们就某一乡村中小学教师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5份。我们调查发现,认为对课程改革支持力度不足的教师占75%,认为课程改革的条件不足的教师占68%,对课程改革信心不足的教师占60%,认为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教师占48%,对课程改革抱观望态度的教师占47%,认为课程改革需要主动参与的教师占35%,认为课程改革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教师占19%。在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对部分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在交谈中发现,部分教师表示对课程改革兴趣不大;有的教师心中存在一些顾虑,一来担心吃力不讨好,二来担心进行课程改革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承受着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压力,还有不少教师觉得感觉目前手头上的事情较多,力不从心。
二、乡村教师课程改革现状原因分析
1.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知度不到位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部分乡村中小学教师未意识到课程改革重要性,部分乡村教师还错误地认为课程改革就是要将原来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料等全部革新,甚至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就是学校领导的事情。再加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属于新事物,很多教师受到原来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影响,课程改革比较困难。
2.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能力不够
课程改革过程中很多乡村教师很积极加入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但是大部分教师自身的课程改革能力有限,很少接受课程改革等教学方面的培训,再加上平时的工作量大,他们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难以将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教学,最终课程改革的热情被自身的课程改革能力不足而扑灭。
3.课程改革环境的支持力度不足、奖励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课程与作业压力增大,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领导更看中教师的教学成绩,而对于课程改革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资金投入不够,甚至还有乡村学校没有制定课程改革等教师教学的激励奖励制度,这样直接导致课程改革效果不好。总之,教学环境对乡村教师课程改革和教学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乡村教师课程改革建议
1.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知度
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是激发教师课程改革积极性的重要策略,教师应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深入学习,树立良好学习的理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汲取新知识,开创教学新方法。乡村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在原有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相关教育部门特别是中小学应积极组织相关专题讲座,以便加大课程改革宣传力度。
2.加强课程改革培训效果、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能力
按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方案的调查研究环节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局民族文化传承发扬工作实际,就长梁镇旋龙村丝弦锣鼓民族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建设丝弦锣鼓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初步方案,供局班子会交流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一、调研概述
1、调研时间:2019年9月-10月;
2、调研地点:长梁镇旋龙村;
3、调研对象:丝弦锣鼓文化有关传承人。
4、调研方式:座谈、现场走访、查阅资料
二、主要问题
丝弦锣鼓从建始县长梁镇起源,逐步发展推广,形成了在全县范围内的丝弦锣鼓网络。队伍庞大,从业人员众多,有普及面、有群众基础,它构成了建始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建始丝弦锣鼓所面临的前景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打锣鼓的人越来越多,会丝弦的人越来越少;教锣鼓的人越来越多,真正的名师专家越来越少,尤其是在现有的丝弦锣鼓班子中,把丝弦的曲牌能按套路演奏完整的为数不多,就连打得响丝弦锣鼓的班子也是屈指可数。锣鼓大众化了,但丝弦越来越淡,品味越来越低。
建始丝弦锣鼓文化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发展困境。面对仅靠丝弦锣鼓演出难以维持生计的尴尬局面,从艺人员不得不考虑养家糊口的眼前利益。再加上现代音乐文化的冲击,艺人们操业的门路也越来越窄,丝弦锣鼓的生存更加困难。近些年,丝弦锣鼓文化授徒、培训少,承担民间文化传帮带责任的年青艺人也就更少了,这类人才出现了青黄不结的断层带。
另一方面,丝弦是一种较高雅的民间器乐演奏方式,学精弄通很难。丝弦曲牌本身产生在人们生息的社会活动中,有喜庆欢乐的;有倾诉宣泻的;有雄伟状观的等各种音乐形象。同时,像伴奏乐器中的月琴、三弦、京二胡、京胡、箫、竹笛等乐器,没有一定的演奏功底是上不得云台的。由于配器和演奏要求,有些精湛的技法与表现形式不品味到曲牌的韵律,是无法达到音乐本身所表现的艺术感染效果。
精神与经济的互补性支持是丝弦锣鼓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的丝弦锣鼓队伍中,称得上职业艺人的数量不多。目前数以千计的人从事丝弦锣鼓,都是以农为主。他们在从业中,经济来源与分配方式还是一种原始的民间运作方法。谁联系业务,就由谁根据当场锣鼓“红包”的多少进行支配,它是靠“红包”这一微薄的经济收入来维系着丝弦锣鼓班子自身的艰难地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千百种影视文化娱乐节目充斥着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对于丝弦锣鼓这一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娱乐形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对丝弦锣鼓文化的价值取向单一地侧重于祭事,而在助兴闹喜方面更多地是选择现代文艺团体来演绎。由于丝弦锣鼓活动时间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紧缩,其展演传承功能逐步萎缩。由于完整的丝弦锣鼓配器较为复杂,需要配备的器乐人员多,在协调性搭配、时间上统一、区域间协同、设备器材运输等方面有很多不便之处,导致一场真正的土家族交响乐难以完美演出。同时考虑到邀请演出单位或个人的演出成本的承受能力与自身社会效益的匹配度,受众选择丝弦锣鼓队伍的规模与标准逐步走向简单化。而且,在丝弦锣鼓的乐器配备方面,除了铜器(锣、钹)外,其它演奏乐器大都是自制,而且很不规范,导致演奏效果也就越来越差了。不得不指出的是,随着丝弦锣鼓在广大人民群众婚丧嫁娶重要节庆演出场次的锐减,加上临时拼凑的演出队伍训练时间短,每场丝弦锣鼓的演出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仓促上演的艺人也只能把各自的师傅教的东西进行简单的复制拉响奏完,谈不上通过演出来创新与发展丝弦锣鼓。
综上所述,建始丝弦锣鼓这一土家族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着重重危机:
一是村级丝弦锣鼓队伍的配器、组合趋向简单化,演绎水平无法提升;
二是部分精湛的丝弦锣鼓演奏、打击技法面临失传危机,后继乏人;
三是丝弦锣鼓艺人操业之路越来越窄,家庭经济压力导致无法专注提升与发展丝弦锣鼓演奏打击技法,艺人们无法静下心来潜心传承发扬丝弦锣鼓文化,创新与发展更是一句空话。资深的艺术家们对丝弦锣鼓文化的振兴逐渐新失去了信心;
四是信息时代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影视文化狂潮般的涌入,对丝弦锣鼓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青睐程度也逐步淡化。
三、原因分析
(一)文化起源。建始丝弦锣鼓被誉为“土家人的交响乐”,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8月,建始县丝弦锣鼓的发源地长梁乡被命名为恩施州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点保护项目“丝弦锣鼓”。建始丝弦锣鼓又叫北乡丝弦或长梁丝弦,在长梁一带形成流传200余年,它是建始县最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之一。丝弦锣鼓以打击乐、弦乐、吹奏乐混合吹打击奏,广泛运用于民间红白喜事。建始丝弦锣鼓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干牌子”从“薅草锣鼓”里单独分离出来,与民间音调溶合形成“耍锣鼓”;第二个阶段是曲牌体戏曲音乐流入建始被本地锣鼓吸收,形成了新的“鼓吹乐”形式;第三阶段是板腔体的戏剧音乐的流入,与上述“鼓吹乐”融合并在演奏中加入了笙、竹笛、月琴、胡琴等丝竹乐器,逐步形成现在所称的“丝弦锣鼓”。建始丝弦锣鼓从1953年起,就在省、州、县各级文艺汇演中登台亮相。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各类庆典、民间艺术展演、艺术节演出、民间吹打乐比赛、文艺调、汇演等活动演出共500多场次,它固定的模式与灵活的演出形象日趋成熟,它的音乐形式被业内人士和专家称之为“土家交响曲”。
(二)发展现状。据调查,“建始丝弦锣鼓”班队,遍及建始县全境,全县境内有班队100多个,职业的、半职业和非职业艺人近2千人,每年演出约在3500场左右(全县班队演出总和)。仅长梁镇就有班队65个,职业的半职业和非职业艺人计1256人。这个调查统计的数字是惊人,世界上任何一个乐团不可能有如此庞大的队伍,所演出的场次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演出团体不可能达到的,按平均每场收入以400元计算,这个庞大的演出团体年收入可达140万元,在一个贫困地区,这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2018年6月8日,建始丝弦锣鼓传承基地在长梁镇旋龙村正式挂牌成立,该村拥有众多的丝弦锣鼓班子,从业人员达到100多人。2018年7月,省文化厅长雷文洁来该村调研民族民间文化工作与艺人们亲切交谈、合影留念。旋龙村丝弦锣鼓表演队多次登上中央、省、州、县舞台,展示出其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魅力。
(三)传承意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涵;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链接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文件精神,发扬传承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被誉为“土家人的交响乐”的建始丝弦锣鼓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我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民族工作者义不容辞而且使命光荣的重要工作。虽然建始丝弦锣鼓文化面临以上四个方面的困难乃至今后会遭遇更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作为恩施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者务必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乡村振兴的千载难逢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紧紧围绕传承发扬好建始丝弦锣鼓文化工作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坚持以丝弦锣鼓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建设培训基地学校为首要,以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为重点,以资金扶持为有效保障,全方位整合资源打造建始丝弦锣鼓这一民族民间器乐音乐品牌,让其深根于建始大地并枝繁叶茂,以少数民族文化发扬传承振兴助力建始县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四、措施建议
(一)建设内容建议
1、建议项目名称:建始县长梁镇旋龙村“丝弦锣鼓”传承基地学校;项目实施单位建议:建始县民宗局、长梁镇人民政府;
2、建设内容建议:
(1)丝弦锣鼓专用展演排练厅建设(含电教室、教职工办公用房、教学桌凳和演排练厅木椅等);
(2)购置教学设备(含投影电视、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印制丝弦锣鼓专用教材);
(3)定制经营丝弦锣鼓器乐(与供应商家签订打击响器、弦乐及其它乐器供货协议,按全县需求配送);
(4)添制演出服装;
(5)培训期间办公用品及水电费用;
(二)运行机制建议
1、建立定期教研教改制度。县民宗局会同县文旅局负责外聘民乐方面的专家尽心研讨,对教材进行完善,对教学进行专题辅导,对特色民族文化品味及品牌效应进行提炼提升。
2、建立定期培训演出制度。县民宗局牵头,会同县文旅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开设基础班、提高班、研讨班等三类培训班,制定教学教辅计划并规范档案管理;每年举行一次全县范围的丝弦锣鼓大赛或汇报演出赛事。
3、建立公司化运营模式。由建始县长梁镇旋龙村委会牵头组建或利用县内民族文化企业组建丝弦锣鼓少数民族文化传媒公司,以丝弦锣鼓文化传承基地学校为载体,组织开展培训和赛事筹办,按相关程序规定经营教材、乐器、服装及组织演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县民宗局视公司运行状况积极争取省、州民宗部门予以适当支持。
4、制定学员考核奖补政策。县民宗局会同有关单位,对参加培训班的学员,经培训结业考试考核合格,按照一定标准,据实予以奖补。
(三)项目资金意见
1、一次性投入项目:
(1)丝弦锣鼓专用展演排练厅建设,初步估算50万元;
(2)购置教学设备,初步估算10万元;
2、周期性经营项目:
(1)定制经营丝弦锣鼓器乐,初步估算15万元;
(2)添制演出服装,初步估算8万元;
3、每年需支出项目:
(1)培训期间办公用品及水电费用,初步估算10万元;
(2)学员培训奖补费用,按每年10支队伍150人每次培训15天,每人次每天培训费用130元以及往返路费50元计算,初步估算需30万元。
鉴于周期性经营项目在丝弦锣鼓少数民族文化传媒公司正式运行后可以通过经营获取效益来作为企业维持运转的有效补充,该项资金需求暂按50%测算(既11.5万元),以上所有项目初步估算共计111.5万元。
(四)社会效益分析
1、传承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历史音乐文化,打造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品牌,提升地域民族民间文化底蕴与参与度、知名度。
二是学院课题组工作。10月26日学院课题组正式成立。在院领导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145教学体系,涵盖了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党性教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党建党务、吃亏奉献精神系列等必修选修课程,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红歌课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打磨,将由过去的体验教学逐步转变为与党史紧密相连的主打课,所以在新的一年,我要不负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期望,涵养自己的“四史”文化,丰富历史素养,全力打造好“红歌与党史”这堂课,同时持续上好现有的“红歌故事”课程。
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的光荣任务。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构建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积极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谋福利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为了配合区政府、区卫生局完善我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促进我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我院就此问题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供各位领导参考。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模式,看似一种新的乡村政治管理模式,但是又缺少相应的制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相互合作,其主要特点就是从乡村治理中加入了自组织与市场竞争的新元素,充值体现了乡村治理运营方式、机理与实践性。从目前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分析,在乡村治理中有效融入合作经济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的方式。本文将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相融合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现状分析
我国相关部门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中作出了相应的工作部署,本次课题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中主要是从老百姓的参与意识、参与态度及参与行为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根据其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的程度有一个标准的裁定,其主要是由三种形式组成,分别是分散型参与、统一参与和分离参与。
1.分散型参与模式。分散型参与模式是指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中的参与意识、参与态度与参与行为力度较小,同时三者所形成的功能对于乡村治理带来的实际性作用相对较小。从分散型参与模式中的参与意识来看,往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从思想上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不能将自己的技能特长应用在乡村公共事务上来。社员从参与态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于乡村公共事务普遍是不闻不问,自主承担相应责任的现象很少;从参与效能方面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事务处理方面起到的作用较小,在乡村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够充分,其中包括了合作社参与到村组政策决策、协调农民与政府之间关系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比较少。
2.统一参与模式。统一参与模式是指农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方面的参与意识、参与态度及实际行为方面的向心力保持与乡村治理参与程度一致。农民经济合作社从思想上来维护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政策决议方面合作社也是竭尽全力协作。从合作社的参与态度方面来讲,农民合作社将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公共事务工作中,并在此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所起到的作用上农民合作社为乡村事业发展所做的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从参与行为上来看,农民合作社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较多的资金扶持,在业务参与方面主要是以农民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为主。合作社参与到乡村治理方面的程度比较高,合作社完全参与到了乡村的决策制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农民与政府之间建立起一条稳定的沟通渠道。
3.分离型参与模式。虽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参与意识、参与态度与参与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向心力,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对于乡村治理参与程度非常低,这是属于分离型参与。从某种程度来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参与意识上只是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关注,同时也会为乡村公共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从参与态度方面来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从情感上对乡村的服务比较积极,也愿意承担其相应的职责。从参与行为来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资金还比较少,给当地村民提供的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较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程度比较低,对于村委会的决策、公共产业建设及政府部门信息交流水平较低。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存在问题
1.农民合作社参与向心力不强。从当前农民合作社成员的发展形式来看,农民合作社成员在乡村治理方面的参与意识、参与态度及向心力都是比较弱。有些合作社成员在参与村委工作方面的态度与大部分村民一样都是漠不关心。农民合作社成员参与村委会选举中也是走个形式而已,选举前对于选举对象没有充分的了解,在填写选举单时随意填写,或者是以随大众的心理来填写选举单。村委会作出相关意见决策的时候,许多农民合作社成员也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乡村治理方面看,参与意识比较单薄,许多合作社成员在村委会工作开展不是很关心;几乎没有使用过民主监督权,也未向村委会提及相关的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乡村治理方面的协调关系不一致。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不明确。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是以“先发展,后规范”的模式在摸索前行,从发展中发现问题然后再去解决,这也造成了农民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合作社的成立来看,一些农民合作社虽然由多人组成,但是合作社的运营还是一个人来进行,或者是为了套取国家的扶持资金而成立一个合作社,合作社中并没有组织成员。例如有些合作社虽然已经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可是在运营管理方面却是一个空壳组织,合作社的组建形式很不规范。从合作社的管理形式来看,大部分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缺少规章制度,合作社的经营范围较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总而言之,目前合作社成立不是很规范,其运作上不能很好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服务水平较低。
3.农民权利意识淡薄。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点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重心就是农民权利问题。目前农民合作社与乡村治理方面,虽然说我国当前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发展形式各地区差异不同,可是从当前来看,主要是农民缺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的发展理念,特别是思想上广大农民还是缺少合作意识。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民自主意识与个体意识在不断地提升,可是从公共参与形式与合作方面来讲,农民经济组织在参与到乡村治理方面的工作还不够。究其原因是农民对于合作社经济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方面的意识不足,没有承担起自己在乡村治理方面应尽的权利与义务。这也与当地政府部门在农民权利宣传方面的工作不充分有关。
4.对农民经济合作社缺少信任。对于农民经济合作社的成立及运营来看,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农民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到乡村治理方面的工作较少。其主要原因就是村委会与当地政府部门对于合作社参与到乡村治理这一模式不能正确理解,对农民合作社不是很重视。农民经济合作社是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可以将农民个体户及相关资源整合在一起,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合作社的作用不容小觑。农民合作社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也是农村合作性经营的体现,对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需要农民合作社与乡村治理有效的融合,提升农民合作社参与到乡村治理中。
三、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发展的相关建议
【正文】
关于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4月23日,县政协主席鲁晓芳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深入西岔河村、谭家河村、十亩地村、五四村、郭家坝村和龙寺村,对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情况
通过视察,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镇办和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发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使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乡容村貌明显改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及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办、组织部、住建局、环保局等23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先后制定印发了《佛坪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18—2020年三年行动方案》《佛坪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职责。同时各镇办及各村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为保障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多措并举、抓点示范,充分发挥样板作用。各镇办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统筹推进”的原则,均选择1—2个条件相对较好的村作为整治工作推进示范村,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如,袁家庄街道办成立了检查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指出,责令限期整改;西岔河镇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月检查、月评比制度,实行流动红旗管理制度;陈家坝镇实行“门前卫生”三包制度,明确了村民的责任义务;大河坝镇、石墩河镇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实行“红黑榜”动态管理。通过抓点示范,为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了带动作用。
(三)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加大环保项目建设投入力度。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整合力量,累计投资7278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热解气化站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167个,积极为各镇村配备垃圾车、垃圾箱,为各户配发垃圾桶等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基本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镇办转运、县处理模式。二是不断强化环境卫生管理。积极探索制定卫生保洁等制度,各村均配备了2—3名保洁员,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三是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各镇办紧盯农村集镇、移民小区、交通要道和人口集居区域,通过扎实抓好“八清一改”、切实做到“八不八保”,利用“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和旅游旺季,积极组织开展“村庄清洁攻坚战”“生活垃圾歼灭战”“庭院卫生保洁战”“乱贴乱画乱搭乱建清理战”等特色活动。同时,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通过通报曝光、建立红黑榜、下发督办单等方式,定期对全县7个镇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激发了各镇办、各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通过集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四)广泛宣传、正面引导,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办利用电子显示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意义及有关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县44个行政村累计悬挂张贴标语98条,召开群众会议53场次,通过移动公司群发短信10万余条,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法和工作亮点先后被《陕西农村报》《汉中日报》省市媒体刊载,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体向好,但与新农村建设及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制约,我县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多面广,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造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范围广、所需投入大、运行成本高,且仅仅来源于财政资金的投入,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镇村受制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环境整治难度较大,目前全县各村不同程度存在主导产业弱、村集体经济积累不足等问题,致使各村自筹资金整治环境卫生的能力不足。
(二)工作推进不均衡,环境整治不彻底。一是部门、镇村之间工作进展不均衡。个别部门和镇村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没有从巩固脱贫成果、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高度去认识和站位,存在等待、观望心态,整治工作仅停留在应付性、临时性的层面。二是部分镇村农户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排乱倒现象仍比较严重。三是部分移民集中安置点绿化率低,质量不高,环境美化不够。
(三)协调配合不紧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环保、住建、水利、林业、旅游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不够,没有形成“一盘棋”的思想。二是缺乏有效考评奖惩机制。目前,各镇村还缺乏长效管理、监督和奖罚机制,存在时松时紧的现象。三是大部分村聘用的保洁员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相对松散,缺少考核、监督、激励等一整套机制。
(四)宣传教育氛围不浓,群众积极性不高。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村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差;加之宣传教育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对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认识不足,配合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识不强,等、靠、思想严重,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统筹资金、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各类相关资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的争跑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垃圾处理、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硬件基础。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探索通过村企协作共建、金融资本参与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并积极探索政府直接购买服务的模式,委托专业公司参与环保设施管理维护工作。三是按照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通过“一事一议”和以免代奖的办法,向村民适当收取垃圾污水治理费用,由村级集中管理使用。四是正确处理发展和治理的关系,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积极发展养老养生、休闲观光等产业,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与人居环境改善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