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3: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公司网络监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程建设的监督
施工队伍凭施工协议、施工费预算单、工程材料清单、施工图纸等在办理相关登记后方可施工。物资部凭工程材料清单给予发出物资。财务部凭工程竣工后的施工费决算单办理支付手续。工程费用方面安广网络宿州分公司对《广播电视安装工程定额》(GY5212-2008)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本地实际,独立编写了《有线电视安装工程量预(决)算表》,表中将复杂繁琐的计算工程转化为常用施工费用简表,项目经理仅需将工程量填入“预(决)算表”即可生成预(决)算费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人情对工程费用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部始终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工程设计、决算阶段施工图纸、材料单、预算单、决算单需经分管经理签字确认后生效。一般工程由专职验收人员负责验收,省管工程则由省公司组织验收,由此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还需接受使用部门的建议或意见,给予答复,并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转。
一、职工文化阵地“重心转移”的现壮分析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文化阵地建设是以市、区两级的文化宫、俱乐部为中心、为重心,组织职工开展活动的。而现在这种局面开始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称为“重心转移”也就是说职工文化活动的重心开始转移和扩散到基层和社区。一些基层单位和社区居民根据自身条件、特点和需求纷纷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阵地,开展起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文化、体育活动。这个转移和扩散的出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现实问题。这种形势的出现,故然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文化宫、俱乐部经济实力不足、设施陈旧、功能乏力;另一方面则是广大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和需求随着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在不断提高,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发展载体,展现出一个方兴未艾、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这一消一长之间,首先说明了我们自身的滞后,滞后就是落后。这种滞后一方面反映在经费、设施等基础力量的薄弱与陈旧,同时也明显地反映出我们自身观念、意识和适应能力、决策能力的滞后。当然这种滞后也反映出上上下下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是我以为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我们自身观念意识的滞后,这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我们只有从这个基点来认识变化了客观形势,分析问题,才能冷静地理清思路,认清形势,探索新思路,开拓新领域。
二、职工文化阵地“网络化”建设的基本设想
面对阵地转移和扩散的客观现实,我们首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正确对待问题。这种转移和扩散正是职工文化摆脱原有格局,摆脱不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种种束缚,寻求新发展的可喜的突破,表现出广大职工群众对先进文化向往与追求的迫切愿望与巨大的创造力,这正是促进我们文化宫、俱乐部改革发展的社会动力。我们只有认清这个大好形势,义无反顾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势,转变自己的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我们的功能意识,服务意识,科学地、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格局,力求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有所作为。
适应新形势,调整、改革的切入点在哪里?答案还应当从“重心转移”的社会现实中去寻找。因为“转移”和“扩散”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趋势和特点。这种局势的形成虽有工会组织和工人俱乐部多年来的工作基础,但就其近年来的发展状况看,主要表现出职工群众和基层组织极为强烈的自发意识和创造意识。阵地活动从基层热起来、火起来。这个多元化、多层面的发展形势,就是我们探索“网络化”阵地建设极好的切入点,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我们进行改革创新的雄厚的基础力量。
职工文化阵地“网络化”建设的初步设想是:充分发挥工人俱乐部专业人才软件优势,利用和适应充实其原有条件,形成咨询、培训、信息中心,与有条件、有基础的基层活动阵地多点布局,相互联通,把活动重心转移向基层,形成上下结合、优势互补、沟通联动的“阵地网络”。
1 这个网是个有机体,而不是随意捏合。区工人俱乐部可以是市区总工会与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之间上下沟通的活动策应中介,可以是辅导培训基地、信息交流和咨询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与基层网点阵地建立对应的职能关系,及时沟通,联合运作。
2 这个网是个多色彩、多功能的网络。各基层阵地在中心和相连网点的协作支持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色,开展喜闻乐见而又能逐步提高品位的群众性活动。
3 这个网是个不断拓展的动态发展网络。本着自发、自愿,由小到大的原则,可以逐步发展延伸到辖区内的处个基层,边建设边拓展,逐步向市区结合,横向协作,纵向发展的大文化发展格局。
4 这个网是培养、锻炼职工文体队伍的综合阵地。它为基层职工文化、体育骨干队伍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通过市联结合、培训交流,各种团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职工文化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5 这个网是建立在转任联通基础上多业态发展的文化经济网络。在网络联系中,可以开展咨询、培训、展览、比赛等有偿服务;还可以开展文化体育器材用品及场馆使用等多种经营,以此补充阵地活动的经费之需,形成多点活动、多种经营的多业态发展格局。
三、职工文化阵地网络化建设(阵地联网)需协商统筹、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实施阵地联网,首先应征得各级工会组织的支持,以及区内文化部门的协作配合,努力营造相互协作一体联动的大文化氛围。
关键词 :生产型集团公司 网络式培训系统 知识管理
何谓培训?对培训比较完整的定义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既然是一种有组织的传递或训诫行为,那么培训必定是要在一定的管理机制下发生,遵循既定的规则。我们不妨借用知识管理的思维逻辑来构建生产型集团公司的培训系统,即鼓励知识的分享,鼓励通过学习、交流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在生产型集团公司这样的多系统的组织环境中,打造知识共享平台,以期获得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培训系统的高效运作。
一、生产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特点
生产型集团公司通常都有同类生产单元多个的特点,即使业务类型多样,同类业务一般也都会拥有多个下属生产单元。换句话说,生产型集团公司具有业务地域分布广,但人员类型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各生产单元的工作通常以生产为重心,工作规划以及日常工作的重点一般也都放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平台,各生产单元的培训工作往往会流于或自成体系,或不知所以,或与总部想法大相径庭的境遇。既然同类型业务生产单元的人员配置具备很大的相似性,那么封闭或相对封闭的培训系统也就意味着资源的极大浪费,且不利于知识的流通和更新,而不知所以或背道而驰的培训做法则多数归咎于管理机制和规划的缺失。因此就需要一个机制和平台,将公司总部及各生产单元的培训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资源的整合及共享解决资源效率、体系覆盖、知识共享及知识更新的问题。
二、培训系统的网络式结构及其运作机制
如前文所述,尽管通常情况下生产型集团公司的业务或产品并不单一,但同类业务下各生产单元的人员结构和类型非常相似。对于服务型企业,尤其是连锁企业,其培训系统往往采取资源统一、形式统一、要求统一、结果统一的模式。而在生产型企业中,“核算”的独立经常会导致“管理”的独立,每个生产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结果必然是每个生产单元都有一套独立的管理体系,配备一套独立的管理资源。资源的质量差异以及管理的成熟度差异必然会导致各生产单元之间管理水平的不平衡。只有打破边界,变封闭式系统为开放式系统,重新定义资源的所属性以及统一规划信息的交互流动机制才能解决管理不平衡的问题。
“网络”、“网络式”等概念的产生不仅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甚至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更节约、更有效率。网络式组织的各独立单位随时可以独立单独作业,也随时能够整合成新的功能小组共同执行新的任务。对于生产型集团公司来说,为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知识共享、知识更新机制,网络式结构是再合适不过的培训系统架构形式(如图1)。
众所周知,一个培训项目的实施(不包括前期计划和后期评估)需要几个关键要素的同时参与或投入,即培训实施者(培训师)、培训教材(知识、信息)、
培训对象(被培训的员工)和培训动作(信息、知识传递的过程和方式)。在网络式的培训系统中,基于知识共享平台的培训系统运作实际上也是知识积累、整合、加工、反哺、创新、再积累的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每一层级的知识库是这一层级的知识共享平台,同时也是知识再加工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在授权基础上,每个知识中心都可以向其关联单位开放,保证知识的流动性和为价值生产服务;每个员工都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承担培训师角色,调用知识库中的资源实施培训行为;每个单位都是信息供应中心、知识加工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为知识库的不断更新贡献力量。这种建立在共享平台上的多层级、多中心式的知识管理结构,不仅能够拓展知识服务范围的广度,降低知识重复加工的频率,减少资源浪费,有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管理资源的平衡和推进学习型组织的打造。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开放性是网络式培训系统与独立式培训系统的根本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的“开放性”却并非纯粹意义的开放,而是遵循一定授权原则的相对开放以及信息的内部流动,是在平台共享与小组专精相结合的知识管理机制下的开放。
三、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6-0209-02
随着淮北市县公司电网规模的不断增长,变电站、供电营业所等基础设施的增加使得信息通信网络覆盖地域增大、信息通信设备数量激增,业务应用对信息通信的支撑要求越来越高,对信息通信的运维管理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由于各种台式机中较多使用的是Windows系统,系统漏洞多发。如果系统漏洞被不法者利用,通过网络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来攻击或控制整个电脑,窃取电脑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甚至破坏系统。造成企业机密外泄,甚至威胁电网安全运行,将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4]。为此有必要定期扫描企业内所有终端的漏洞情况,构件一套漏洞定期扫描系统。
1 需求现状分析
2008年10月24日微软公司了编号为MS08-067的严重高危漏洞,2012年3月13日微软公司了编号为MS12-020 的严重高危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两个漏洞无需认证运行任意代码。这两个漏洞如果在企业局域网中大量存在,则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将无安全可言。因此,企业信息运维人员如何及时发现并消除这两个漏洞,是企业信息安全人员工作方向之一。
企业内部局域网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在MS08-067[1]、MS12-020[2]漏洞,对企业信息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同时也面临被上级单位督查考核的情况。因为网络工作站经常因工作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稍不小心就会留下漏洞。
目前商业漏洞扫描的工具非常贵,且很难和企业内部信息运维监控告警平台整合,给基层单位信息运维工作人员带来困扰。
2 系统建设
2.1 系统设计
依据网省公司对信息通信专业的运维管理规范,通过建设基于NMAP[3]的电力公司网络漏洞管理系统,编写自动检测MS08-067、MS12-020漏洞的脚本,方便日常使用,减少运维复杂度。
通过对Linux环境(Kali)NMAP工具的了解,找出利用NMAP扫描漏洞的方法,然后再用shell script语言封装降低使用难度。
2.1.1 漏洞自动扫描流程设计
由于NMAP是根据IP地址来扫描的,所以需要将现有市、县公司的IP段保存到系统数据库中,另外为了方便系统扩展,漏洞扫描脚本支持维护添加。
为了支持定时自动扫描,需要编写脚本定时执行任务,又因为脚本执行结果在Linux服务器上显示,毕竟查看保存不方便,所以需要将最终结果解析保存到数据库。经过对比筛选,我们选择了python执行定时启动漏洞扫描脚本和解析扫描结果。
2.1.2 漏洞自动扫描功能设计
围绕漏洞自动扫描,首先要编写基于NMAP的漏洞扫描功能bash脚本,然后使用python脚本调用漏洞扫描的bash脚本,最终由web页面展示给用户。主要功能规划如下图1,详细功能规划见图2。
2.2 系统实现
漏洞扫描的脚本实现是本系统的核心。通过对Linux环境(Kali)NMAP工具的了解,找出利用NMAP扫描漏洞的方法,然后再用shell script语言封装降低使用难度。MS08-067扫描脚本代码如下:
#!/bin/bash
#Check arg 1 is null
if [ -z $1 ]; then
echo “Please input host ip address.
Example:192.168.12.2 or 192.168.12.2-64”
exit 0
fi
#check arg format
#echo “step 1”
flag=`echo “$1” | grep “-”`
if [[ $flag ]]; then
#if [[ $1=~”-” ]]; then
net=`echo “$1” | awk -F ‘-’ ‘{print $1}’`
netstart=`echo “${net}” | awk -F ‘.’ ‘{print $4}’`
net1=`echo “${net}” | awk -F’.’’{print $1”.”$2”.”$3}’`
netend=`echo “$1” | awk -F ‘-’ ‘{print $2}’`
x=$(($netend-$netstart))
if [ $x -lt 0 ]; then
s=$netend
e=$netstart
else
s=$netstart
e=$netend
fi
else
net1=`echo “$1” | awk -F ‘.’ ‘{print $1”.”$2”.”$3}’`
netstart=`echo “$1” | awk -F ‘.’ ‘{print $4}’`
s=$netstart
e=$netstart
fi
#echo “step10”
for ((i=$s;i
#for (( i=1;i
ip=$net1.$i
rtn=`nmap -p445 --script=smb-check-vulns.nse --script-args=unsafe=1$ip|grep”MS08-067:VULNERABLE”`
if [[ -z ${rtn} ]]; then
echo -e “ Host:$ip no MS08-067 Vuln.”
else
echo -e “ Host:$ip has MS08-067 Vuln.”
fi
Done
但是由于脚本扫描结果是显示在Linux系统上,不方便保存查看与分析。所以需要使用python解析结果并保存到数据库,便于查看与分析。
3 总结与展望
通过基于Nmap的信息内网漏洞扫描工具的建设,大幅提高了地市电力公司信息运帷人员的终端安全管理效率,切实提高信息通信系统运维水平和工作质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MS08-067:http:///link url=EMIY36ju
ovlX9JWESxpzRsncWnvM4Rdd8yDOwSSZQZhWZX2S9rjR5pkwK9SbKeFWFy
MptPZ1JZMg8iyZhuvTM_.
[2]Microsoft 安全公告 MS12-020:ttps://technet.microsof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