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变化快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2-06-30 16:53: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形容变化快的成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形容变化快的成语

篇1

3、瞬息万变

4、日新月异

5、转瞬即逝

6、变幻无穷

7、风云变幻

8、鬼出电入

9、白驹过隙

10、白云苍狗

11、变化如神

12、日异月更

13、日异月殊

篇2

常用成语11.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2.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4.走马观花: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5.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贬义。

6.轻描淡写: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含贬义。

7.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8.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9.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褒义。

10.掷地有声: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1.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2.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常用成语2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只强调声音大。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指学习。

天壤之别:指事物差别极大。

天差地别:比喻差别极大。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截然相反:完全相反。

截然不同: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常用成语31.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

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2.蛊惑人心:蛊惑:迷惑。

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3.百折不挠:折:挫折;

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4.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

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5.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6.风声鹤唳:唳:鹤叫声。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7.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8.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9.扣人心弦:扣:敲打。

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10.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

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常用成语4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 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从前。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貌合神离:貌:外表;神:内心。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矫揉造作: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饱经沧桑:饱:充分。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劳燕分飞:劳:伯劳。伯劳、燕子各飞东西。比喻夫妻、情侣别离。

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常用成语51: 好高鹜远——骛:通“务”,追求。指不切实际的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2: 有恃无恐——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含贬义

3: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讲话等表达的详尽细致、充分彻底。淋漓:畅快的样子。尽致:到达极点

4: "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的世道,憎恶不合理的社会习俗"

5: 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冰释:冰块消融。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6: 庸人自扰——庸人:平凡的人;自扰:自己搅乱自己。指本来无事而去自找麻烦

7: 引吭高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篇3

2、变化无穷:穷:尽,终结。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3、地老天昏:形容变化剧烈。

4、千奇百怪:形容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

5、形形: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6、白云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7、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8、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9、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10、疾如旋踵:旋踵:转动脚跟。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形容变化很快。

11、天翻地覆: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12、风云变幻: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13、变化不定: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14、变幻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15、变化万端:端:头绪。形容变化多种多样

16、变化无常: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17、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18、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快、多。

19、千形万状:各式各样的形状。形容变化多。

20、移形换步:犹移步换形。形容变化多端。

21、日异月更:日日不同,月月改变。形容变化快。

22、出没无常:忽而出现,忽而隐没,没有一定,使人无法捉摸。

23、日异月殊: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

24、不可端倪: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

25、翻天覆地: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26、鬼出电入:形容变化快、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27、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篇4

2、斗转星移: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时光和时间过得很快。

3、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4、动如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5、雷厉风行: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6、一泻千里: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7、风驰电擎: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8、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9、日新月异: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10、对答如流:对所有问题回答的都十分流畅形容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色!

11、脚底生风:形容人走路走得很快。

12、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13、眼疾手快:反应快,动作也快。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

篇5

二、古今比照法

由于成语脱胎于古代寓言,许多词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古今语言又有一定的承接性和连贯性。因此,通过古今比照,加以区别,让学生在比照中掌握成语,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古今词义相比,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河日下”中的“江河”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已经泛指所有河流。有的词缩小了,如“乳臭未干”中的“臭”是气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词义缩小了,指不好的气味。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苟且偷生”的“偷”原指苟且、马虎,现已转移为“偷窃”。有的感彩发生了变化,如“灯红酒绿”,在古代是指饮美、环境华丽、夜饮聚会的欢乐场面,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现在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古今语法比较,如词类活用现象,“春风风人”的“风”的名词用作动词,“汗牛充栋”中的“汗”名词的使动用法,“飞沙走石”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厚此薄彼”中“厚”、“薄”的意动用法,等等。

古今特殊句式的比照,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的判断句式,“见笑大方”中的被动句式,“唯利是图”中的宾语前置句式,等等。

三、结构分析法

成语是一种结构固定的词组,通过分析成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准确的辨析成语的音义,灵活的运用成语,从而提高成语教学效率。成语的语法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高瞻远瞩、云蒸霞蔚、改弦更张

2.偏正式:得意忘形、面面相觑、不经之谈

3.主谓式:胸有成竹、群贤毕至、鞭长莫及

4.动宾式:包罗万象、混淆黑白、草菅人命

5.连动式:一蹴而就、借花献佛、刻舟求剑

四、情景表演法

在成语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通过编故事、创设情景或者现场表演等,可让枯燥无味的成语变得活灵活现,如身临其境,在学会成语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体悟成语,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成语教育和文化教育。

我要求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然后构思一段对话,尽可能地多用成语。有的学生表达得相当不错: “中考名落孙山,百无聊赖的我整日碌碌无为,一天好友约我去海边散步,面对一望无际、此起彼伏的大海,我若有所思,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人的一生不也如此吗?谁都渴望一帆风顺的日子,但曲折坎坷在所难免,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只要奋发图强,明天会更美好!”短短一句话,就用了11个成语。

我还借鉴电视节目中的“你猜我猜”栏目,让一个同学表演成语,另一个同学来猜。如让学生表演“相依为命”,两名同学背靠着背,头无力地贴在一起,一脸的无助,表情真实而自然,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恻隐之心。“相依为命”,所有学生都深深的理解了这个成语。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成语的记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还可以将一些成语让学生变成小品、话剧等,利用课余时间演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

五、幽默问答法

充分利用汉语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将一些成语幽默地组织到一起,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笑声和欢乐中不知不觉的学习成语知识,感受成语的魅力。

问:“最远地方有多远?”

答:“九霄云外、天涯海角”

问:“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篇6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加强成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但由于成语的结构固定、内容复杂、意义深刻,长期以来,成语教学面临难度大、问题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探究成语教学的高效性策略,提高成语教学成效,对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典故溯源法

相当一部分成语出自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或外民族语言。如果不明白成语产生的背景或是来源,那么理解成语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成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以绘声绘色的故事来讲解成语,让学生在时空穿越和历史情境中感受和体悟成语的魅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神话寓言故事类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历史故事类成语如“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完璧归赵”等,来自民间的如“水到渠成”、“雪中送炭”等,来自外民族语言的如“醍醐灌顶”、“夜自大”等。

二、古今比照法

由于成语脱胎于古代语言,许多词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古今语言又有一定的承接性和连贯性。因此,通过古今比照,加以区别,让学生在比照中掌握成语,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古今词义相比,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河日下”中的“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已经泛指所有河流。有的词缩小了,如“乳臭未干”中的“臭”,是气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词义缩小了,指不好的气味。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苟且偷生”中的“偷”原指“苟且、马虎”,现已转移为“偷窃”。有的感彩发生了变化,如“灯红酒绿”,在古代是指饮美、环境华丽、夜饮聚会的欢乐场面,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现在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古今语法比较,如词类活用现象,“春风风人”的“风”的名词用作动词,“汗牛充栋”中的“汗”名词的使动用法,“飞沙走石”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厚此薄彼”中“厚”、“薄”的意动用法,等等。

古今特殊句式的比照,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的判断句式,“见笑大方”中的被动句式,“唯利是图”中的宾语前置句式,等等。

三、结构分析法

成语是一种结构固定的词组,通过分析成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准确地辨析成语的音、义,灵活地运用成语,从而提高成语教学效率。成语的语法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高瞻远瞩、云蒸霞蔚、改弦更张

2.偏正式:得意忘形、面面相觑、不经之谈

3.主谓式:胸有成竹、群贤毕至、鞭长莫及

4.动宾式:包罗万象、混淆黑白、草菅人命

5.连动式:一蹴而就、借花献佛、刻舟求剑

四、情境表演法

在成语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编故事、创设情境或者现场表演等,可让枯燥无味的成语变得活灵活现,如身临其境,在学会成语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体悟成语,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成语教育和文化教育。

我要求学生创设一定情境,然后构思一段话,尽可能地多用成语。有的学生表达得相当不错:“中考名落孙山,百无聊赖的我整日碌碌无为,一天好友约我去海边散步,面对一望无际、此起彼伏的大海,我若有所思,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人的一生不也如此吗?谁都渴望一帆风顺的日子,但曲折坎坷在所难免,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只要奋发图强,明天会更美好!”短短的一句话,就用了11个成语。

我还借鉴电视节目中的“你演我猜”栏目,让一个同学表演成语,另一个同学来猜。如让学生表演“相依为命”,两名同学背靠着背,头无力地贴在一起,一脸的无助,表情真实而自然,一下勾起了大家的恻隐之心。“相依为命”,所有学生都深深地理解了这个成语。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成语的记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还可以将一些成语让学生编成小品、话剧等利用课余时间演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

五、幽默问答法

充分运用汉语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将一些成语幽默组织到一起,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笑声和欢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成语知识,感受成语的魅力。

问:“最远的地方有多远?”

答:“九霄云外、天涯海角”。

问:“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篇7

2、一日三秋: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个季度。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3、弹指之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4、瞬息之间:极短暂的时间内。

5、流光易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6、日不暇给:意思是天天没有空闲,时间仍不够用,形容事物繁忙。

7、日不暇给:给,供给。目不暇给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来不及观看。

8、转瞬即逝: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了。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9、日月如梭:形容时间过的很快。

10、时光荏苒:时光:时间,光阴。荏苒:犹“渐冉”,指一点一点地流逝、不知不觉地过去。全意:指时间不知不觉渐渐过去。

11、一刻千金:谓短暂的时间价值千金。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12、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的很快,好像飞箭一样快速。

13、尺壁寸阴:璧:古代的一种玉器。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14、寸阴尺璧: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短的时间;璧:玉石,平圆形,正中有孔。一寸光阴价值比一尺的璧玉还要珍贵。形容时间可贵。

15、白驹过隙: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亦作过隙白驹。

16、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17、寸金难买村光阴:形容光阴是无价之宝,引申为爱惜光阴。

18、岁月如流: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19、喘息未定: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促。

20、寸阴是竞:形容光阴的可贵。

21、日月如流: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22、跳丸日月: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23、光阴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24、光阴似箭:时间像箭一样的飞快。形容时间消逝得迅速。

25、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流逝。

26、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电,像闪电一样。

27、乌飞兔走:形容光阴过得很快、迅速流逝。

28、岁不与我:指时间不待人,比喻时间的可贵。

29、乌飞兔走:形容岁月匆匆流逝的一意思。

30、昙花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31、立时三刻:立刻、马上。

32、岁月如流:时光如流水般迅速逝去,形容时光的消逝如流水之快。

33、立谈之间:立谈:站着谈话。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34、一时半刻:指很短的时间。同一时半晌、一时半霎。

35、白驹过隙:形容光阴消逝的很快。

36、转瞬即逝:瞬:一眨眼,转眼。即:就。逝:消失。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

37、倏忽之间:忽然,极快地。指极短的时间。

38、一弹指顷: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39、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昙花是一种灌木状肉质植物,花朵非常美丽,但是开花时间却只有3至4小时,可谓十分之短。人们用昙花一现来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

40、石火光阴:形容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

41、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42、一日千里: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可形容人较有才华可在短时间有较大进步,迅速。

43、旦夕之间: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篇8

耳目一新成语的解释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关塞之气色,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楼之风月,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

耳目一新成语的近义词焕然一新 [ huàn rán yī xīn ]

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店面经过装饰,~。

改头换面 [ gǎi tóu huàn miàn ]

指表面上改变一下,实质 上跟原来的一样。唐寒山《寒山诗》二一三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万象更新 [ wàn xiàng gēng xīn ]

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更(gēng)。

耳目一新成语的造句1、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轻松的对话写作风格。

2、站在山顶上,青山绿水,尽收眼底,令人耳目一新。

3、这位外来大嫂大方高亢的花腔女高音,几乎算得上惊世骇俗,让郭固集地区的村民和生意人耳目一新。

4、在清晨脆脆的鸟鸣声中醒来,每一天都会让我感觉耳目一新,因为秋晨是极具抒情性的,它显得那般的丰腴,有秋雾的如烟如梦,有秋露的晶莹剔透。

5、外教的教学方式,让我们耳目一新。

6、花草低矮,与高的树木相映衬,颜色鲜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是一种融合,一种搭配,一种协调,一种和谐,一种自然。

7、走在小城的街道上,一股来自远古的清凉之风拂面而来,沁人心脾,让你感觉耳目一新。

8、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满目的唐砖汉瓦,隋唐建筑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9、我逐渐知道这座城市的地域宽广,城南的开发区不仅有新型的大型企业,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别墅群。

10、当你走进旭日初升、雾气飘渺的草原,顿感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

11、轻步踏入殿内,旁列十八罗汉造型各异,栩栩如生令人耳目一新。

12、新闻报道的方式也别出心裁,把历史镜头、现实镜头连续播映,把赛场内的比赛和赛场外的活动同时报道,使人耳目一新。

13、大自然是人类精神最为丰富的营养品,它总是能够让人耳目一新,让人神清气爽,让人心胸开阔,让人如醉如痴。

14、漠漠的风烟,红黄相间的板屋,正在旋转着让船过去的轿,都教人耳目一新。

15、近几年市场上频频增添许多前卫风格的厨柜,让消费者耳目一新。

16、爵士音乐家每次演奏同一首作品时,人们都会感到耳目一新。

17、往日,我听惯了吴侬软语,看惯了小桥流水,走惯了石街曲巷,如今,双脚踏着厚实的土地,突然感到耳目一新。

18、服务生的衣着打扮也让人耳目一新,飘散着阵阵清香。

19、那片子在现在看来没什么,但在十几年前还是挺让人耳目一新的。

20、在窗花上都有它的模型,都有它的一席之地,观赏之后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21、今天终于发现了一位智慧老伯,他提出来的决斗创意让人耳目一新,老伯的智慧远在诸多策略大师之上,他值得人们谈论并学习他。

22、这文案不错,既有魄力,又富有创造性,而且还独出心裁,一看便让人耳目一新,这是你设计的吗?

23、两部作品,在林林总总的历史穿越文中,宛如一股清流,给人以耳目一新、清新俊逸之感。

24、云枝不是这些女孩子中条件最好的一个,但她的宽容让大浩耳目一新。

25、她走的是清新气质路线,但因为身材太火爆,将性感和清新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26、瑞超比赛烽火重燃,草蜢队拿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表演。

27、老蒋准备了许久,必然会让诸位耳目一新!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一个人。

28、见惯了人们点头哈腰的样子,护粮团的士兵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29、您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剧情紧凑,细节的处理得非常好,不拖泥带水。

30、武力设定上也会出奇兵,让你耳目一新。

31、总想写出让读者们,耳目一新的故事出来,所以很多时间都失眠。

32、这里的繁荣度使人耳目一新,这与李卫东第一次进入文昌城有了很大的变化。

33、汉末的书籍,多是竹简丝绳串制而成,翻阅时会发出竹简互相敲击的声响,令张羽耳目一新。

34、说着,宋钰也开始演练起来,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让的吕平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暗暗点头。

35、出线的几率很是渺茫,相比之下勇士这批黑马,更加让人耳目一新。

36、家人想罗奇代尔代表的历史和传统,但感觉在不断增长的苹果酒市场耳目一新。

37、莫典史,要不今晚我领你去见识见识,保证耳目一新,个个活色生香,呵呵。

38、就连在赤阳宗见惯了桃红柳绿的聂晨,也是不由的为之耳目一新。

39、新书是奇幻修真类的,相信会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无尽爽快的情节。

篇9

【中图分类号】H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07-03

汉藏语诸语言普遍存在四音格词,四音格词是汉藏语不同于印欧、阿尔泰等语系的一个重要特征。① 老挝语也称为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四音格词在老挝语词汇中占有较大比例,是老挝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老挝语言的精华,使用非常广泛。②

老挝语四音格词是由四个音节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组合起来的特殊词汇单位,具有相对固定的特殊语音形式,内部结构较为紧密,语义上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本文通过对老挝语四音格词的结构类型、语音特点、构词方式、语义演变以及语用功能进行描述与分析,梳理出老挝语四音格词的特点,以深化对老挝语四音格词的认识。

一 老挝语四音格词的结构类型

从整体音节角度看,老挝语四音格词有八种结构类型。其中,数量最多的是ABCD类型,ABAC类型次之,数量最少的是AABC类型。

第一,AABB类型。如:????????[mi???mi???m????m????]似懂非懂;????????[khit??khit??fan???fan???]胡思乱想。

第二,AABC类型。如:???????????[thuk??thuk??mu??? ba?n???]各村各寨;???????????[j????j????si?a????s??u??]光说不动。

第三,ABCA类型。如:??????????????[su?ai??dai???k???? su?ai??]能帮就帮;????????????[di???l??u???t?m??di???]好上加好。

第四,ABAB类型。如:??????????[?o?m???fu???o?m??? fu??]一沉一浮;??????????????[p??t??pit??p??t??pit??]开开关关。

第五,ABAC类型。如:????????????[ka????dai???ka??? si?a???]敢作敢为;??????????[ka???sap??ka???sip??]窃窃私语。

第六,ABCB类型。如:?????????[pa?k??vai??tsai??? vai??]心直口快;???????????????[vau???dai???het??dai???]说到做到。

第七,ABCC类型。如:??????????[kit??h??t???h????? h?????]想念;????????????[?a?m??la?i???th????th????]漂亮。

第八,ABCD类型。如:??????????[bu????ha?n??sa?? tha?n???]古迹;????????????[kok??p?i???sa???het??]原因。

二 老挝语四音格词的语音特点

根据各个音节的声韵调构成规律,老挝语四音格词的语音特点主要体现在叠音、叠韵、双声、谐韵、声调搭配等方面。叠音指音节结构完全相同,叠韵指音节的韵母相同,双声指音节的声母相同,谐韵指韵母不同,但有元音和谐的音节关系。元音和谐是指在相关的两个音节中,韵腹相同或韵尾相同或者两个音节的韵母的主要元音是a、o、u。③

1.叠音

第一,第一音节和第三音节叠音。如:??????????[ka???lok??ka???lon??]慌慌张张;??????????[ka???do?k?? ka???da?k??]鸡叫声。

第二,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叠音,第三音节和第四音节叠音。如:?????????[kh?n??kh?n??lo???lo???]上上下下;?????????[lu?k???lu?k???la?n???la?n???]子子孙孙。

2.叠韵

第一,第二音节和第三音节叠韵。如:???????????[tan???ha????ta?????ai??]贪得无厌;????????????[som???su???ju??? kin???]共同生活。

第二,第二音节、第三音节和第四音节叠韵。如:???????????[khit??kai???dai???kai???]眼高手低;??????????[khun??kha??? la???kha???]价值。

3.双声

第一,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的声母相同。如:???????????????[b??k??ba?n???mu?an??s??n??]欢乐;?????????[he??ha??pha?? hu?a???]玩笑而言。

第二,第三音节和第四音节的声母相同。如:??????????????[tui???phi???b????ba?????]健壮。

第三,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双声,第三音节和第四音节双声。如:??????????????[ta????ton????on????op??]从头到尾;????????????[tit??t????phu????phan??]联系;?????????????[s??k???s????? l??a???lam???]干涉。

第四,第一音节和第三音节双声。如:????????????[buk??na??b??n???tu?????]奋勇前进;?????????[vat??thu??? vi???sai???]物质性的。

第五,第二音节和第四音节的声母相同。如:????????????[?u???kat??m?????kin???]蚊虫叮咬;?????????[sa???na??? kha???n??n??]得分胜出。

4.谐韵

第一,四个音节都谐韵。如:??????????[sa???kham??? am???la???]告辞;??????????[sam???la?n??ba?n????ai???]愉悦。

第二,第一音节与第二音节谐韵。如:???????????[ka?? kha????so????kh???]故事集。

三 老挝语四音格词的构词方式

老挝语四音格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联绵词、叠音词、复合式和重叠式几种类型。

1.单纯词

单纯词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四音格单纯词是指由四个音节构成一个语素,四个音节不可分割,连在一起表示一个固定的意义。

第一,联绵词。四音格联绵词指由四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1)双声词。第一音节与第二音节双声,第三音节与第四音节双声。如:???????????[ka??ki?am???ha????ha????]筹备;?????????????[s?k???s????? lu????lam???]干涉。(2)叠韵词。如:????????[ka??sa?? pa??na??]赎罪忏悔。(3)非双声叠韵词。如:?????????[khi???sa??ma????an??]夏至。

第二,叠音词。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叠音,第三音节和第四音节叠音。如:?????????[ba?u??ba?u??sa?u???sa?u???]男男女女。

第三,音译外来词。老挝语中的外来词大多借用巴利语和英语。如:????????[?a????me???li??ka????]美国(英语);????????[ve???la??ma??ni???]戒除(巴利语)。

第四,拟声词。如:??????[he???he???ha???ha???]嘻嘻哈哈;??????????[ti???ti???t??????t??????]叮叮咚咚。

第五,拟态词。????????????????[p?n???pi?a???p?n???l??i??]面黄肌瘦;?????????????[si????khi?au????um??thum??]绿油油。

2.合成词

第一,复合式。

主谓式: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如:???????????[?it???ai???sa????op??]心平气和;?????心灵(名词)+??????安定(动词)。???????????[sa???bap??pap?? pu????]修正版;?????版本(名词)+??????调整、修改(动词)。

偏正式:由两个偏正短语联合构成。(1)定中式。如:???????????[m?????di???van???a?m??]良辰吉时;???日子(名词)+??好的(形容词)、???日子(名词)+???美丽的(形容词)。????????????[hu????bau????ai????a?i??]轻信;??耳朵(名词)+????轻的(形容词)、??内心(名词)+????容易的(形容词)。(2)状中式。如:??????????[pai???vai??? dai???sa????]欲速不达;??走(动词)+??快的(形容词)、???完成(动词)+???慢的(形容词)。???????????????[vau??? nu?a??hu?a??mu?an??]和善、有亲和力;?????说(动词)+???好的(形容词)、???笑(动词)+???温柔的(形容词)。

动宾式:由两个动宾短语联合构成。如:??????????????[lok???a???kha???m?????]除草杀虫;????消除(动词)+????草(名词)、???杀(动词)+???虫(名词)。?????????????[kh?n??phu???lo???hu?ai??]跋山涉水;????上(动词)+??山(名词)、???(动词)+????溪流(名词)。

补充式:由两个中补短语联合构成。如:?????????????[?a?n??li?an??khi?an???vai??]读写流利;????读(动词)+????流利(形容词)、???写(动词)+??快(形容词)。

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并列组合而成。如:?????????[me?t???ta????pa????ni???]仁慈仁爱;?????仁慈、仁爱(形容词)+????宽厚、仁慈(形容词)。???????????[het??hai??thai??na???]务农;??????种地(动词)+????种田(动词)。

固定形式:四音格词具有固定语型,这种语型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凝固形成的,它具有较强的组合搭配能力,可以孳乳新的词组。④(1)???……????……[?i?k??…… t??m??……]又……又…… 如:???????????[?i?k??di???t??m?? di???]好上加好。(2)????……????……[?au???…… p?n???……] 以……为…… 如:???????????????[?au???hi?an?? p?n???lak??]以学习为主。(3)????……????……[p?n???…… p?n???……]表示并列关系。如:??????????????[p?n???fa??? p?n???fa????]成家立业。(4)???……???……[nap??…… nap??……]越……越…… 如:????????????[nap??m???? nap??la?i???]越来越多。

第二,重叠式。

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动词或形容词重叠构成。如:?????????[kin???kin???d??m??d??m??]吃吃喝喝;????吃(动词)+?????喝(动词)。??????????[sa????a?t??sa????a?????]干净;?????干净的(形容词)+?????洁净的(形容词)。

由两个意义相反的动词或形容词重叠构成。如:????????[hai??hai??hu?a???hu?a???]哭哭笑笑;????哭(动词)+????笑(动词)。??????????[n??i???n??i????ai???ai??]大大小小;?????小(形容词)+?????大(形容词)。

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副词重叠构成。如:??????????????? [t????n??i??th??????ai??]自小到大;????????从小(副词)+????????到大(副词)。???????????[t????ni????pai???na???]从此以后;??????从现在(副词)+?????到以后(副词)。

四 老挝语四音格词的语义演变

词义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而发生演变,老挝语四音格词的语义演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由两个同义词联合构成四音格词,扩展后词义基本不变。如:?????????????[t????ki????t????k??n??]从前;??????从前+???????以前。????????????[vai??num??sum??sa?u???]年轻人;??????年轻人+??????青年。

第二,由几个同义词或类义词联合构成四音格词,引起词义的扩大,由表示具体事物的概念转化成表达总体事物的概念。如:???????????[pet??kai??mu????ma????]家禽;????鸭+???鸡+??猪+??狗。???????????[lu???pa?????a?u???? a????]亲戚;???舅舅+???婶婶+???叔叔+??阿姨。

第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近义或类义词组联合构成四音格词后,引起词义的扩大,由表示个体名称转化为表示总体事物名称的概念。如:??????????[tam??hu?k??th???? mai???]纺织;??????织布+????织布。

第四,由两个类义词联合构成四音格词后,引起语义程度的加深或强调。如:????????????[na???s??n??ta????ba?n???]喜笑颜开;???????笑脸+?????愉悦的眼神。??????????????[khi????ba?????ha????n??i???]身材瘦小;??????单薄的身体+????????矮小的身子。

第五,由两个类义词联合构成四音格词,形成概括性更强的词义。如:????????????????[ta????ba?n???p??????h??an??]安家落户;????????定居+????????搬家。??????????????[ju??? sum??kin???jen???]安居乐业;??????? 舒服+???????安逸。

第六,由两个类义词联合构成四音格词,词义发生转移,生出新的词义。如:?????????????[phu????ai??mai???su?????]大人物;???????大人+??????高大的树。??????????????[ta???? lak??pak??tha?n???]定居;????????稳固+??????竖立基础。

第七,由两个同义词联合构成四音格词,扩展后引起词义感彩的变化。如:??????????????[se?k??san???pan??? t?????]无中生有;??????编造+ ????????捏造。

五 老挝语四音格词的语用功能

老挝语四音格词有着丰富的语用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单位,在句子中通常作为一个词来使用,有着具体的词类划分,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句法成分。此外,四音格词有着较强的描写性特征,构成了丰富的修辞手段。

1.词类

第一,做名词。如:?????????[bi???da????ma?n??da????]父母;?????????[ka???se?t??ta???kam???]农业。

第二,做动词。如:??????????[kit??h??t???h?????h?????]想念;?????????????[kap??la?u??ta?u??kh??n??]返回。

第三,做形容词。如:??????????[kha?u???sai???sa???? a?t??]白净;?????????????[khi???ha?i???tha?i???pe????]丑陋。

第四,做副词。如:???????????[?it??tai???sam??n?k??]下意识地;??????????????[?u?p???a?u???ha?u??han???]积极地。

第五,做代词。如:????????[ma???ha????la???sa???]大王;?????????[ma???ha????ka???sat??]君主。

第六,做拟声词。如:????????????[tik??tak??tik??tak??]滴答滴答(钟表声);????????????[tup??tap??tup??tap??]扑腾扑腾(重物落地声)。

2.充当句法成分

老挝语四音格词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句法成分。

第一,做主语。如:?????????????????????????????.[d??k??mai???d??k??t??k??]花园里的花朵很漂亮。

第二,做谓语。如:?????????????????????????? ????????.[p?k??sa????ha????l????]他们正在商量旅行计划。

第三,做宾语。如:???????????????????????????.[pha??tha?t????e???di????]老挝有很多座佛塔。

第四,做定语。如:??????????????????????????????????.[l????s????l????sa???]琅勃拉邦是老挝著名的城市。

第五,做状语。如:??????????????????????????????????????? ?????.[det??diau??ni?au???n??n??]我们必须不屈不挠地跟敌人做斗争。

第六,做补语。如:???????????????????????????????????.[pi?k??ka????kha????kh??????]小鸟长大了,翅膀长硬了。

3.修辞作用

四音格词有着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语言功效,修辞特征十分显著。

第一,拟声词。如:???????????????????????.[???k?? ???k??t??k????k??]小河流水汩汩响。

第二,拟态词。如:?????????????????????? ??????????????????.[?it??m??ai?????n??la????]奶奶生病的时候总感觉虚弱无力;??????????????????????????.[ka????k??n??kh??????h?????]这头大象很健壮。

第三,成语。四音格词在老挝成语中也广泛使用,使成语语义表达更加凝练,寓意更加深刻。如:????????????????? ????????????????.[h??i???pi????b????phop??]今年的狂风暴雨真是百年不遇;???????????????????????????.[hi?an??la?i???hu???? la?i???]我们都应该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

第四,谚语。如:??????????????[h??an??sa?m???nam??? si???](三家四水)是一个以四音格词形式表现的老挝谚语,谚语的字面意思是“三个家庭和四个水缸”,实际隐喻的是老挝女性应该具备的各种美德和礼仪规矩。

六 结束语

老挝语四音格词是老挝语言文化的精华。老挝语四音格词不仅有着丰富的结构类型,而且具有特殊的语音形式,构词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词的内部结构联系紧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际的需要,老挝语四音格词的语义演变结果不仅有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还有词义的转移和感彩的变化等,老挝语四音格词可以充当各种词类和句法成分,有着显著的修辞特征,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本文通过对老挝语四音格词进行全面的描述、分析和解释,阐释了老挝语四音格词的特点,为汉藏语系四音格词研究提供新的语言材料和语言事实,以期进一步推进老挝语研究的深入发展。

注 释

①戴庆厦、孙艳.四音格词在汉藏语研究中的价值[J].汉语学习,2003(6)

②张良民.老挝语实用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26~229

③④刘劲荣.拉祜语四音格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55、113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在日语词汇中,“拟声拟态词”可以说是与日本人的感情表达方式关系密切,在口语中出现频度最高的一类词,其数量和变化形式也很多。相比较而言,汉语的象声词没有日语的拟声拟态词那么丰富多样。因此,日语的拟声拟态词译成汉语时,一部分可以译成汉语的象声词,而很大一部分则无法用象声词来对应。另外,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在于它将语音和语义直接结合,通过声音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而唤起某种情感或情景,所以外国人理解起来尤为困难,在翻译的时候,往往也最容易出现问题。那么,在日译汉的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以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雪国》为研究对象,以北京日研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所收集的三个中文译本的译文为例,将《雪国》当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考察汉语表达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汉译时的翻译技巧。

二、日语拟音词(拟声词)的汉译表达

日语的拟音词大多可译成汉语中的“象声词”,这是由于在性质上象声词与日语的拟音词较为接近,音节构造相似,对于同等事物的音声的表达也很类似。

(一)译成“象声词”。

根据译成汉语的象声词的分类(如下①),分别进行举例说明。

1.A型+其它成分(+一声)。

①x子がうしろの酩颏たぴししめて。

A.驹子砰地一声把后门关上。

B.驹子硌嗒一声把门紧闭了。

C.驹子把后门啪嗒一声关上了。

在表达关门时「がたぴし的声音时,三个译者分别用了“砰” “硌嗒” “啪嗒”这三个不同的象声词加“一声”的形式来对应。由于对日语所表达的声音的理解不同,所使用的象声词也都不一样。“砰”所表达的声音比较大,而“硌嗒” “啪嗒”较小。

2.AA型、AB型+其它成分。

②や梁がじゅうじゅう荬蛄ててAきかかった。

A.栋梁吱吱地冒出热气,眼看着要倾坍下来。

B.栋梁咝咝有声冒出热气,向下倾斜。

C.屋脊和横梁嘶嘶冒着热气,随即倾塌下来。

じゅうじゅう这个词表现的是燃烧着的房梁被喷上水后冒出热气,同时发出响声而即将倒塌时的状态,B的“咝咝”和C的“嘶嘶”同音,而A的吱吱还反映了木制的栋梁受到挤轧后的状态。

3. AABB型、ABAB型、ABCD型。

③そして@い上がると、水をごくごくんだ。

A.不会儿,她爬了起来,咕嘟咕嘟喝起水来

B.她说着爬起来,咕嘟咕嘟地喝了水。

C.于是爬起来,咕嘟咕嘟地喝水。

④「お偈证颏搐饯搐饯浃盲啤⒊の味噌汁の残りを欷堡啤⒚犯嗓鞘长伽郡韦琛!

A.“在厨房叽哩哐当地摸了半天,用早餐剩下的黄酱汤泡了一碗饭,就着咸梅吃。”

B.“我在厨房里胡乱找出了早晨剩下的酱汤泡饭,拿腌梅子当菜吃了。”

C.“就在厨房里唏哩哗啦,把早晨吃剩的酱汤浇在饭上,就着咸梅子吃的。”

根据《国Z大辞典》的记述,「ごそごそ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かわいたもの、こわばったものなどが荒く触れ合う音、また、そのような音を立てて幼鳏工毪丹蓼虮恧拐Z”。也就是说在表音的同时,也表达动作的状态。B译本把它理解为单纯表达状态,因此,没有象声词,而只是用“胡乱”(やたらに)来修饰动词“找出”。而A译本用“叽哩哐当”来强调较大的物品碰撞时发出的声音。C译本用“唏哩哗啦”来表达一种因物体碰撞而产生的杂乱的声音。

(二)省略译与意译。

⑤物の子供を二Aからぽんぽん投げおろしたとか。

A.把看电影的小孩一个个从二楼扔下来啦。

B.看戏的孩子们扑通扑通地往下投啦。

C.把看电影的孩子一个个从楼上扔下来啦。

此处的ぽんぽん主要是表示不假思索地、接连不断地做某件事的样子。B译本的“扑通扑通地”表达孩子落到地上时的声音,修饰往下投感觉有点不贴切。A、C译本的汉语表达则没有采用“象声词”,但是比较接近原意。

三、日语拟态词的汉译表达

拟态词的汉译与拟音词大不相同,可以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短语、惯用句(四字成语)等来对应。按照汉译的表达分为以下几种②。

(一)译成形容词、副词。

1.普通的形容词、副词。

《雪国》的拟态词中,作者用得最多的是「ふと和「ふっと这两个词。「ふっと是「ふと的强调形式,中文一般都是用“忽然”、“突然”等来对译的。但是,日语中这两个词都表达了一种飘渺不定、转瞬即逝的情调,是很难只用“忽然”、“突然”等副词来表达的。从以下的例文中也可以看出译者们在尽量试图表达这种情调,并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⑥ふとその指でガラスにを引くと、そこに女の片眼がはっきり浮き出たのだった。

A.当他无意识地用这个手指在窗玻璃上划道时,上面竟清晰地映出一只女人的眼睛。

B.偶然用手指在玻璃上划了一条线,只见内中有个女人的一只眼睛清楚地浮现着。

C.无意之中,这个指头在玻璃窗上画了一条线,上面分明照见女人的一只眼睛。

除此之外,「どっと、「すうっと、「はっと、「ひょっと、「ふいと等一些带有促音的词大多被译成与此相近的意思。

⑦たっぷり水を浴びた屋根も燃えていそうにはみえない...

A.屋顶被喷上大量的水,看样子再燃烧不起来了。

B.屋顶洒上大量的水也不像是在燃烧的样子。

C.屋顶上浇了很多水,看样子烧不起来了。

这种表达程度的拟态词,如果用“大量”来译的话,只能表达它的基本含义,而不能充分体现日文原有的韵味。可以用“足足的”、“满满当当”等词语来对应。

2.AA型(叠词)。

译文中出现最多的就是这种叠词的形式。

⑧きらきら目を光らして。あんたああいう目が好きなんでしょう。

A.“眼睛闪闪发光,你喜欢那种眼睛吧?”

B.“眼睛闪闪发光,你喜欢那种眼睛吧?”

C.“眼睛忽闪忽闪,亮晶晶的。你就喜欢那种眼神,是吧?”

3.ABB型。

形容词的BB的部分为叠语,通过这种反复的表达,强调了意思,更能表达拟态词的语感。

⑨~子は呆然としゃっちょこって、x子をつめていた。

A.叶子紧张起来,木呆呆地望着驹子。

B.叶子紧张地呆住了,用眼盯住了驹子。

C.叶子愣在那里,呆呆地望着驹子。

译者们在翻译“呆然”这个词时,分别用了三种不同的形式。A译本用了ABB型形容词的形式“木呆呆”,B译本用了动词“呆住了”的形式,C则用了“呆呆地”这种重叠形式的双音节形容词来对应。相对来讲,A、C的表达方式更接近原文。

4.AABB型。

⑩「君とだって、からっとした莩证沥窃が出来やしない。

A.“就是同你说话吧,心情也还不是那么痛快。”

B.“就跟你谈话也不能痛痛快快的。”

C.“就连跟你也不能爽爽快快地说话。”

为了表达出日语拟态词的韵味,B、C译文用来“痛痛快快”,“爽爽快快”这样的AABB型形容词的形式。这也是在翻译日语拟态词时的一种生动有效的表达方式。

5.~然型。

{11}x子がR台の前から振り返って、にっと微笑みながら:

A.驹子在梳妆台前回头莞尔一笑:

B.驹子从镜台前回过头来,露出牙齿微笑着说:

C.驹子从梳妆台前回过头来,嫣然一笑,说道:

译本A的“莞尔”与C的“嫣然”是汉语的拟态词,用在这生动活泼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味。

(二)动词短语。

「日本Zに比べ中国Zのオノマトペが少ない大きな理由として、釉~の`がある。中国Zの釉~は日本Zのそれと比^し、より具体的でかく幼鳏虮恧工长趣多い。③

也就是说日语通过拟态词表达的情貌或状态,汉语中的动词就可以包含这层意思了。结果就是汉语中的拟态词比起日语来少之甚少。

{12}訾扦摔浃摔湫Δ盲皮毪韦:

A.账房有人嬉笑着告诉我说:

B.账房间里的人嗤嗤笑着说:

C.账房他们嘻嘻地笑着说:

日语中的「にやにや这个表达情貌的拟态词是用汉语的动词来表现的。

{13}「ほんとうよ。どこで稼ぐのもおんなじよ。くよくよすることない。

A.“说真的,在哪儿干还不是一样。何必想不开呢。”

B.“这是真话。到哪里去谋生都是一样的。用不着这么不开心。”

C.“本来么,在哪儿还不是一样混饭吃,有什么好想不开的!”

像くよくよ(する)这样的拟态词译成汉语的动词的情况不在少数。比如,どぎっ(とした)、はっ(とした)、びっくり(した)、ほっ(として)、ほっ(とした)等例子亦如此。

(三)译成惯用句、四字成语。

汉语是表意文字,而成语又是汉字的精髓。四个字可以传达的含义深远,并且很有节奏感,与日语拟态词类似。

{14}「人gなんて脆いもんね。^から骨まですっかりぐしゃぐしゃにつぶれてたんですって。

A、“人嘛,都是脆弱的。据说从高处摔下来,就会粉身碎骨。”

B、“所谓人真是脆弱的东西,从头部到骨髓,完全破碎得不成样儿。

C、“人真是脆弱啊。听说从头到脚都摔得粉碎了。”

{15}「若い者は寒いと酒ばかりんでいるよ。それでごろごろあすこにぶっ倒れてるのさ、L邪をひいてね。

A.“小伙子们遇上大冷天就一个劲儿地喝酒,现在一个个都得了感冒,东歪西倒地躺在那儿啦。”

B.“年轻的人们,天一冷光是喝酒,囫囵个儿躺下去,就感冒了。”

C.“那些年轻后生,一冷便光是喝酒。现在着了凉,一个个横七竖八全躺在那儿了。”

A用“东歪西倒”、C用成Z“横七竖八”来对应。可以说很有表现力,也是传达原文要表达的效果。B“囫囵个儿”则用惯用的短语来表达,也很生动形象。

(四)省略译与意译。

{16}ごろごろがり出て、うしろ向きに坐った。

A.从被窝里翻滚了出来,背着脸坐下。

B.她说着把身子抽出去,背向岛村跪坐起来。

C.一骨碌出了被窝,背对岛村坐着。

ごろごろ是形容翻滚的样子,三个译文都没有用贴切的语言来对应,省略了。

四、日语拟音拟态词的汉译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基于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在汉译时出现的不同的汉语对应方式,我对其分别作了考察。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关于日语拟音拟态词,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才能译出保持原文风格和韵味的达意的译文。比如音与意之间有一定规律,了解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促音、拨音、长音等表现入微之处,对准确理解词义很有帮助。尤其重要的是,需分清表现的类别:音、声、情、容、态。分清表现程度:轻、重、强、弱。

(二)拟声词尽量用象声词来对应即可。

(三)关于日语拟态词,多用形象的翻译方法。在译文中适当地用叠词形态的形容词或副词,不仅可以贴切地翻译出原文所表达的意思,而且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在译成动词时,可借助动词和数词或形容词等的搭配,以提高表现力。另外,如果巧妙地译成汉语特有的表达,成语、熟语等,也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把拟声拟态词放在具体语境中,除了具体而生动的译法之外,还要考虑根据场合处理为抽象译法较好。否则,如果将其一字不漏地呆板地翻译出来,既会破坏原文的韵味,又会失去应有的含蓄性,反而不妥。比如带有促音的一些副词,即可用“忽然”、“突然”来译,力求简洁。

(五)意译或不译应不损原意。汉语表达要符合语法规律,不宜生造词汇。

(六)由于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口语化的词汇,因此,在翻译时,也应该尽量反映出这种文体上的特点,尽量采用口语的词汇来对应。

注释:

①②参考吴川.在论文「啄木の短歌におけるオノマトペDD中国ZUと比^して中阐述的拟音词和汉语的对应关系,2002.

③蹩诼勺.「日中I国ZにおけるM音Z・MBZについて『大|文化大学o要(第二十号),1982:81.

参考文献:

[1]相原茂・n秀英.『F代中国ZABB型形容~逆配列用例辞典.くろしお出版,1990.

篇11

[动如脱兔] 比喻行动敏捷。

[兔起凫举]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流星赶月]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兔死凫举]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猴头猴脑] 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闻风而至] 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斗而铸锥]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

[一日万里] 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步调一致] 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猢狲入布袋] 猢狲:猴子。猴子进了口袋。比喻行动失去约束。

[行不由径] 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剑及屦及]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单枪匹马] 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北辕适楚] 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蜗行牛步]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排糠障风] 扬场而障住风,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匹马单枪] 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恶湿居下] 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见兔放鹰]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枭视狼顾] 如枭盯视,如狼频顾。形容行动警惕,有所畏忌。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疾足先得]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斗而铸兵]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同“斗而铸锥”。

[敲冰索火]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剑及履及]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同“剑及屦及”。

[鲁莽灭裂] 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救经引足] 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引足救经] 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捷足先登] 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捷足先得] 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疾走先得]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同“疾足先得”。

[花遮柳掩] 比喻行动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亦作“花遮柳隐”。

[计不旋踵] 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掩旗息鼓]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孤舟独桨] 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野马无缰] 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有板有眼]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

[瞎马临池]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盲人瞎马]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望空捉影] 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把薪助火] 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呆头呆脑] 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磨刀霍霍] 现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比喻缓慢的行动赶不上紧急的需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斩钉截铁]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不留余地]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项庄舞剑]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一板三眼]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一板一眼]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马首是瞻] 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按甲休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按甲寝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脉脉含情] 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步步为营] 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风樯阵马]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阵马风樯]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老迈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不紧不慢]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老态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神兵天将]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疾风扫秋叶] 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整冠纳履] 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高才捷足] 才:才能;捷:迅速,快捷。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

[大贤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大人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高才疾足] 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同“高才捷足”。

[冠上加冠] 比喻不恰当的多余的行动。

[单枪独马] 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开弓不放箭] 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投袂而起]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突然袭击]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唱对台戏]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龙骧凤矫] 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

[动静有常] 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言传身教] 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举措失当]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行不逾方] 指行动不逾越法度。

[出其不虞] 犹言出其不意。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出其不备] 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出敌不意] 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

[蹑影藏形] 指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出敌意外] 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放浪形骸] 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鬼鬼祟祟] 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蹑影潜踪] 指行动诡秘,不露形迹。同“蹑影藏形”。

[独往独来] 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来。

[二话不说]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希旨承颜] 指言语行动迎合上级的意图。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别有用心] 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见可而进]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步履维艰]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迁延观望] 指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靖言庸违]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迁延顾望] 指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同“迁延观望”。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十目所视] 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随行逐队] 指跟着大家一道行动。

[成败在此一举] 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瞽言妄举] 指随便乱说,轻率行动。

[坐而论道]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临河羡鱼]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临川羡鱼]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此呼彼应] 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针锋相对]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见幾而作] 幾:通“机”,时机;作:行动。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临潼斗宝] 比喻夸耀豪富、争强赌胜的行动。

[群龙无首] 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失魂落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进退两难] 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进退迍邅] 犹言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进退跋疐] 犹言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杅穿皮蠹] 杅:饮水器。比喻事先充分准备,谋定而后行动。

[进退为难]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进退双难]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轻举妄动] 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铤而走险] 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一窝蜂] 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挺而走险]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东驰西击] 指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铤鹿走险] 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在此一举]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顺水放船] 比喻顺应当时的情势,采取相应的行动。

[箭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矢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吐丝自缚]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雷声大,雨点小] 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神出鬼入]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神出鬼没] 出:出现;没:消失。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如火如荼] 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鱼大水小] 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龙腾虎跃] 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侠肝义胆] 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雷厉风行] 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雷令风行] 犹言雷厉风行。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跃马弯弓] 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盘马弯弓] 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散兵游勇] 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攻守同盟]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及锋而试]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汲汲忙忙] 行动急迫或事情繁忙。

[谨言慎行]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急起直追] 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言行相悖] 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同德同心] 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横行不法] 横行:行动蛮横。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横行霸道]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果行育德] 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自我解嘲] 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顺时而动] 顺应时势而行动。

[坐失良机] 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静言庸违]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靖谮庸回]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口是行非。同“靖言庸回”。

[靖言庸回]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同“靖言庸违”。

[待时而动]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一言一行] 每句话,每个行动。

[观机而作]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同“观机而动”。

[不露形色] 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见机而作] 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

[疑行无成] 疑:怀疑,犹豫。行动犹豫疑虑,就不能成功。

[恶作剧] 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色仁行违]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观机而动]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来而不往非礼也] 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兵贵神速] 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以身作则] 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缓不济急] 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相机而动] 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相时而动] 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

[貌合形离] 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来,而行动上却又差异很大。

[藏踪蹑迹] 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一哄而起] 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一哄而上] 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同“一哄而起”。

[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不虚此行] 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三日新妇] 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谋而同]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悔不当初] 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空谈快意] 快意:使内心感到痛快。信口开河地高谈阔论,却不付诸行动,只是为了口头痛快。

[出其不意]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窥间伺隙] 窥:暗中观察。伺:守候,等待机会。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

[蹈厉奋发] 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奋:振作;发:激励。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奋发蹈厉] 奋:振作;发:激励;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画地而趋] 趋:疾走。只在规定的范围内行动。比喻不知变通。

[按兵不动]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抱成一团]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鳄鱼眼泪] 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跃跃欲试] 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令行禁止]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动不失时]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见几而作] 几:苗头;作:行动。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

[礼义廉耻]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行踪无定] 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温情脉脉]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饱含温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

篇12

作者简介:徐慧,女,小学高级教师,安徽省马鞍山市师范附属小学,邮编:243000。

《枝头春意》是一堂自主开发的美术校本课,而所有的精彩都源自那个发生在课堂上的小小意外。

台风过后,校园里很多香樟树的树枝被刮断后杂乱无章地躺在地上。这时总少不了调皮男生的身影,他们折下树枝,做武器或是当枪使,嘴里还“哒哒”有声,即便上课铃响也舍不得丢下。

这不,上课没几分钟,有个男生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悄悄地从抽屉里掏出树枝,可还没来得及做出其他举动,就被他的同桌举手“揭发”了。我没收了他的“武器”,顺手放在了讲台上,继续和学生们进行橡皮泥基本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了制作方法之后,大家都跃跃欲试。

这时,一个女生提出:“老师,今天我们想比一比!”这个提议倒不错,可是,比什么呢?她说:“比做花!看谁做的花最特别!”

面对着这些四年级的学生,我觉得,让他们做橡皮泥花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既可以在造型上做变化,又可以在色彩上有突破,还可以在制作方法上求创新。果然,不一会儿,学生的作品陆续交了上来。

既然要评比,就先要展示啊!一时间,大家一阵忙碌:有的将花托在手掌上展示,可手掌刚朝向大家,掌中的花就脱了手;有的将花粘在书上展示,可是书的封面颜色明显影响了花朵的展示效果;还有的将花粘在笔端,然后小心翼翼地走上讲台,这个方法乍一看好像还不错,缺点是一次也只能展示一两朵,还容易顾此失彼……那场景可真是“八仙过海”,只是无法各显神通。

看着他们的窘样,再看看我之前没收来的“武器”,我突然灵光一闪。 于是,我提议大家将花粘在树枝的顶端或分叉处。不一会儿,那枝头就“开”满了花;而一些提交较晚的学生只能遗憾地站在一旁无奈地望着它。见此情景,我请了几个学生下楼又找来几根树枝。而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枝杈多的那种——看来,这些孩子还挺机灵的,知道这样的树枝上才能“开”出更多的花。

不但如此,教室柜子里的便笺盒此时也派上了大用场,摇身一变,成了花器,配上他们的作品倒别有一番情趣。他们为这意外的惊喜而兴奋不已,而他们的欣喜也感染了我。 可是,不一会儿,我又发现了新问题:他们的花(图1)在造型、色彩和制作方法上尽管有所变化,但创意不大。于是,我决定在课后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与开发:利用枯树枝自然逼真的形态和橡皮泥鲜艳可塑的特性,可以引导学生做出立体花朵。但既然是校本课程,我想,教学目标不应该止步于让学生学会做橡皮泥花;引入更多与之相关的人文性与情感性的内容,才能真正地打动他们,使他们有感而发,绽放心底那朵最美的花。

于是就有了第二节课。

课堂教学伊始,我先课件展示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瓶盛开的鲜花(图2)。在他们欣赏的时候,我轻声问道:“谁知道老师现在是怎样的心情?”

“高兴!”“快乐!”

我默默点头:要的就是这效果!看来,图片选对了。

“原来花能表情达意,”我不动声色地说,“所以我请它来替我传递心声。那么,谁还能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一下花呢?”

“花言巧语!”“心花怒放!”“姹紫嫣红!”这些脱口而出的成语既道出了花的功用,又说出了花的形态与色彩。学生的这些形容让大家仿佛看到了春天的景象。

我继续引导:“花有不同的语言,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带给我们的感觉也各不相同。同样是美,却各有千秋。谁能说一说,这篮插花美在哪里吗?”伴随着图片的切换,我缓缓地问道。 学生们看着,说着。“它们形态各异,有的绽开笑脸,有的却是花骨朵。色彩也很丰富,有红、有黄,还有橙色。”这位学生不仅关注到的造型(图3),还分析了色彩。

“你们注意到那些绿色的枝叶了吗?它们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我追问道。

“衬托!”一个男生大声抢答,“红花也要绿叶扶!”

“让花篮产生高低的对比!”另一个声音说道。这更是我想要的答案。

“旁逸而出的侧枝让它错落有致,富有美感,这就是插花的艺术,”我接下来的总结让学生们频频点头,“像从山野里跳出来的小桃树,自然而富有野趣,它的浑然天成也是经过插花师精心修剪的,虽由人作却宛若天开。”

接下来的一张图片中造型灵动的桃花(图4),再次成功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其实,插花所有的灵感都源于自然、出于创造,这正是插花艺术的精髓所在。”学生们一边听我讲解,一边看着屏幕上出现的几组风格迥异的插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自然中的艺术灵感,感受那份宁静或热烈的美吧!”

我们的第一站是校园一角(图5),看这张盛开的紫荆花照片,使人联想到大画家吴冠中笔下的《春如线》。“疏影横斜水清浅。”它的美让人想起了这句诗,含苞待放、绽放枝头,没有这小小的点滴之美,又怎会有这大大的怒放之美!

依次出现的桃花图片,向学生展现了桃花不同时期的美(图6至图8)。无数的鲜花绽放在阳光下(图9)。“柔弱的枝条、纤细的茎叶,宛如一根根跳动的线条。如果前面我们看到的是诗,那么我们现在听到的是什么?”此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请听他们的回答:“我听到了欢快的歌曲,我好像骑着马儿漫步在原野上,我闭着眼睛穿行在花香中。”“这是春天的歌,蜜蜂和蝴蝶也在花丛中跳舞。”他们已然陶醉。

更多鲜花的出现则让他们再次以美术的眼光去欣赏这奇妙的自然:绣球花造型奇特,虞美人色彩浓烈,倒挂金钟在他们眼中像两个说悄悄话的小女孩,含苞的像纸卷,怒放的像蝴蝶…… 源于自然、出于创造,这是艺术不变的主题。这正是我通过此课想要告诉学生的。而我从自然中汲取的灵感(图10)则让学生瞪大了双眼。趁着他们感情最为浓郁之时,我请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快速制作一朵橡皮泥花。他们迫不及待,却又耐心细致。(图11至图15)

“一朵花给了你灵感,就会有无数朵新花开在你的枝头。你最喜欢哪一朵?”听着学生们从造型谈到色彩,又说到制作方法,此时的我真是心花怒放。“揉、卷、捏、折……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就可以千变万化。” 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巧妙。学生们显然不满足于只做一朵花,他们还想让春意绽放枝头,而我能做的就是将时间交给他们。只见他们屏心静气、手眼不停。(图16至图18)

课的尾声,我让他们自由组合,完成最后一个任务——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也像插花一样富有艺术之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