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3: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59-01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1.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2.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要激活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每个具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对这门科目的兴趣也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能过极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品味自己的歌声中,教师进行点评,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这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涨,产生了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音乐中去。
3.爱心鼓励,激发创新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小鹿,小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提议把歌词内容中"小鹿"改成"小狗",我微笑着同意了。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4.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一遍音乐,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学生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5.以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样计算机辅助教学以不同寻常的速度飞快发展起来。运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及大屏幕投影,可以营造出声画并茂的情境,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绿叶》这首歌曲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景: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音乐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们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来传达,音乐也可以来传播人们的情感变化。所以,音乐课程在学校的发展和传播是刻不容缓的。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活泼好动,敢于尝试。教师就应该抓住其特点,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学生紧密相连,让学生将音乐课程重视起来,从而提高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始终让学生对于音乐课重视不起来,所以,改变教学模式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师生转变角色,开放课堂
1.传统教学中,始终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课堂的参与者
虽说学生是参与者,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参与课堂中。一堂课下来,就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久而久之,教师也逐渐对音乐教学失去了兴趣,学生也对音乐课程反感和厌恶,这样非常不利于我们今后对音乐课程的开展。
2.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有将课堂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进课堂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师对于课程的发展方向。教师能够摒弃传统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知识的引导者,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才能保证在今后的音乐学习过程中不断展现自我,追求新高度。
二、把握课堂教学,注重课前学习氛围的营造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首先要做到自身知识的充实,要保证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精准把握,保证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接下来音乐课程的学习。无论在课上还是私下都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教学质量的最大化。例如,在学习基础音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每一位学生的发音状况,毕竟音符是学习音乐道路上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学好音符,才能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课前工作也很重要。教师在进行新的内容时,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悬念,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学习始终保持学习的劲头。
三、运用现代化科技,丰富教学内容
1.社会飞速发展,多媒体也已经悄然走进课堂教学中
对于音乐这种艺术课程,更加需要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所学民歌的特点,查找出民歌的背景资料,以及相似民歌的旋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加以区分,总结出不同民歌所表现出的主旋律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学习音乐知识。
2.学生根据现代化技术,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将自己的所闻所见与学生一起分享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立不同的音乐小组,组织学生一起加入进来,交流音乐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就以学习红歌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规定一个文化背景,搜集出当时的红歌。看哪个小组搜集的多,然后汇总,大家互相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知识,还能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四、学会注重教学反思,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教师都被各种参考书教学资料所包围,早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对于教科书也是深信不疑。这样的观念是极其不正确的。教师在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学会教学反思。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课堂上的问题,并能够快速地进行调整和解决。教师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对自身能力的质疑,而是为更好地教学做铺垫,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自我提高,还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程虽然不是像数学语文等重要的学科,但是它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陶冶情操。从小学就开始音乐课程的教授,也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培养。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将不断净化学生的美好心灵,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共鸣,陶冶情操,增加人格魅力。激发学生音乐灵性,构建小学音乐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的学习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要想更好地将小学音乐课程发展起来就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和最具感染力的形式。所以,音乐教学在培养人的审美情操和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音乐课标中明确表示,音乐对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及学习音乐的技巧,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素质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一个有修养,身心健康的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实施,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至关重要。[1]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学校,教师往往都更为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从而忽略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使音乐教学成为了被边缘化的学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而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部分教师对音乐教学的思想认识模糊,教学观念落后,并对综合教学没有较为明确的认知。使其在对音乐知识进行讲解时,过多的加入其他学科的内容,从而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本质。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部分教师不能结合音乐教学的需要明确的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从而使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不能更好的体现音乐教学的价值。而新课标的推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下进行音乐学习,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片面的理解课标内容,过分的追求课堂气氛,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从而使音乐教学的质量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有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合理的将音乐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而把音乐教学的内容和资源局限在教科书上,致使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片面,教学资源单一,且不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使其不能更好的发挥教学的意义。据统计调查,还有部分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学设备不完整,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从而使音乐教学变成了摆设,不能正常的进行教学任务。[2]
三、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其首要任务是,作为教师的本身,提高教师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度,每一个音乐教师都能明确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加并提高自我教学水平。音乐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是非常高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一定的音乐素养。这种专业性,是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无法替代的,做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提高自我,定期的培训,从而确保音乐学科教师的专业性。
教师面对学生课堂上的回答,应合理、恰当的对学生进行表扬,以激发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不应以教师的主关性和资料教辅的权威性,判断学生的对误。以引导学生热爱音乐、正确欣赏音为课堂教学的宗旨。而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用扎实的专业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以鼓励,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为主,从而使音乐课堂教育更生动活泼,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3]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掌握较多的音乐专业知识,但是,课堂中学生缺乏参与性,违背了音乐新课标中的要求。在音乐教学课堂的实践中,我一直努力探索寻求音乐课堂的发展方向。结合理论与实践,我发现,教师应通过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对音乐形成的整体认识。并改变传统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主导,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设定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在进行情景设定时,教师应以欣赏音乐作品为前题,合理进行情景设定,有效的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融入到一起,从而使音乐教学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在现代化教学设施资源充裕的情况下,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电教化水平,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在现,用更为立体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音乐具体化,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乐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学习,并更好的掌握音乐教学的内容。课后,还应适当鼓励学生自我探究音乐的奥秘,鼓励学生课后多听,多看,多思考。娱乐中学习,学习中娱乐,无形中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更为充裕。有效的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将音乐教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音乐教学资源,从而使音乐教学的教学资源更为丰富,形成更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的素质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如在进行和母亲有关的音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收集不同的与母亲有关的声音片段,或者歌曲,并在音乐课上进行交流、演唱,从而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探究能力,更好的保证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4]
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音乐教学的质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教师是决定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提高教师对音乐教学的认知度,并加强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确保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从而使音乐教学的质量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卯锐.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舞蹈的合理运用及作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4,01:184.
一、乐器教学
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的培养,全面地让学生热爱上音乐学习,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乐器教学正是很好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乐器其本身具有鲜明的艺术性,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同时能够诱使学生更好地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更好地参与到小学音乐学习中。通过对乐器的演奏,能够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全面地陶冶情操,乐器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扩展音乐表现力的一种形式,能够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全面地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二、律动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应当重视律动教学,而律动同音乐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所谓的律动是指在音乐中所进行的各种游戏或者是舞蹈之类的内容。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入律动的教学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使用各种动态的律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多媒体技术在现阶段教学中的运用日益普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充分地融为一体,全面地延伸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二、合理选择教学乐器
乐器是一种表现音乐的工具,不仅能够将音乐的表现力很好地扩展,还能够使一部分音乐的教学面貌有所改变。在课堂中加入音乐教学,既有利于贯彻和落实创造教学和乐器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又能够满足很多学生因为先天性的声带狭小而难以演唱,却能够通过演奏乐器而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的一种欲望,教师只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创造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潜力。由于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每个年龄段对于乐器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三、将音乐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目前国内外的一种教育新趋势,已经逐渐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像、声、图融会贯通,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教材的整合,不断将信息量扩大,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从而使美育和德育得到不断深化。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更能够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贴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了解孩子,在备课时“体贴入微”
我们在编写教案时往往会为自己某个环节的精彩设计而欣喜已,殊不知案头的工作虽要下足,但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却也不可小觑。记得多年前我在准备一节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时,为了尽情营造那种“纤纤杨柳丝,柔柔雨中景”的意境,不惜用上大量优美的词句来加以描述。结果在班级试讲时,尽管我吟诵得十分陶醉,可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中还是显得有些迷茫,精心准备的环节不但无法为创设情境锦上添花,反而成为累赘。反思这节课,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备课时忽略了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成人化。若在备课的同时多想想学生的一头,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语言来组织教学,用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的方法来设计教案,不就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吗?
可见,备课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备学生”,不顾学生的情况而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是“造”不出什么好课的。新一轮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解决学生的需要。只有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喜好及各班级学生的特点,“体贴入微”地考虑学生的感受,才能使学生更热爱你的课堂。
二、尊重孩子,在教学中灵活应对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湘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歌曲,也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一首歌,街头巷尾常常能听到。而孩子们这种对歌曲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却是我最担心的。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孩子们往往不认真听范唱,总认为已经会了,很想跟着教师唱,其实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他们的错误而已。于是我采取了“静”的方法来要求他们,即不让他们跟唱,只能先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学唱。这个传统的方法虽然的确让大部分学生静下来听了,但我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在跟唱,是他们故意不守纪律吗?其实不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说明这些孩子只是希望亲自去尝试、去演唱,或者说想向大家表现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
因此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只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主动寻找学生的需要与音乐教材的契合点,并为其搭建桥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三、引导孩子,在趣味中收获知识
1、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启发孩子
音乐学科作为一门技能学科,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理论知识的讲解。如何把孩子们觉得最枯燥的内容形容得生动有趣呢?我在训练学生气息的控制方面颇有心得。如,我会对低段的孩子说:“小狗史奴比跑了很长的一段路,正在路边喘气呢。我们也来学一学它吧!”这时孩子们就会觉得特别有趣,哈哈大笑,并主动学习小狗喘气。而不论他们学喘气或是开怀大笑,都已经达到我训练他们横隔膜力量的目的,这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孩子
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同样,没有哪个孩子喜欢一成不变的音乐课堂。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要善于发现孩子们喜欢的课余活动,并将之应用到教学中来,用各种手段丰富教材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中乐、动中学。
3、在平等交流中引导孩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然而在当代,虽然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改变,但往往通过更加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的职能,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
例如: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民歌离他们的生活较远,而流行音乐则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他们。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首先不能“谈流行变色”,要认识到流行音乐也是音乐形式的一种,它之所以能快速地流行起来必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并不回避和排斥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爱,而且在听赏《阿里郎》这首歌时,我甚至主动提到流行乐坛的“阿里郎组合”,迅速拉近了教师、教材与学生这三者间的距离。我会告诉他们,这个组合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们把多声部合唱演绎得炉火纯青,并使民歌《阿里郎》被更多的人接受,流传更广。
我也会和他们谈周杰伦的音乐,告诉他们《台》、《青花瓷》等一些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之所以能够感染听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中国风。换句话来说,就是我在和孩子们探讨流行音乐的同时,顺水推舟地将民歌知识融入讲解,让他们意识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并不抵触,民歌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魅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教学中的“迂回战术”。当孩子们不接受教材的某些内容时,我们不要急于正面说教,而应该以平等的姿态,耐心地从他们兴趣的内容为突破口,迂回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孩子们的世界是活跃而易变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只用事先准备好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课堂。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种方式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孩子们独特的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尝试用孩子们喜欢的其他方法加以解决,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音乐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以及人格的养成所起到的作用,是怎么夸张也不为过的。早在先秦,孔子就将其作为六艺之一,而荀子则专写《乐论》,其中说到:“礼别异,乐合同。”礼与乐(le)互补,竟可以实现儒家的王者之道。荀子说的“乐”(le)虽不等同于音乐,但也是以音乐为核心的。我国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也提出:“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可惜的是,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教学还是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音乐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小学音乐的教学,要实现“课标”要求,还任重道远。笔者仅就自己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供大家批评。
1根据学情情况,巧妙传授音乐知识
笔者任教的学校因为是县城小学,许多孩子来自农村,在与孩子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家长会误以为音乐学习可以不用什么专门的歌唱、乐器、五线谱之类的知识,音乐需要的是像农村手把手的教。而我指出手把手的教里面不也在教知识吗,他们才恍然大悟。音乐学习中的音乐知识、技能掌握以及审美体验其实是互相依赖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应该根据学龄情况,适当地教授音乐知识。也只有做到这个,小学生才能对音乐有初步的审美享受。如何才能让学生简单易学地记住音乐知识呢?笔者的感受就是,在最初上音乐课时要以生活为例,让小学生在模仿中去体验与感受。比如“音符时值”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初学音乐的小学生是不可能去记住的。首先要告诉他们的是音是有长短的。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境叫自己吃饭的音长,学生就会开心地记住了。还可以要学生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如猫、狗、牛、鸡这些农村中常见动物的叫声,其声音长短是很容易区别的。甚至是模仿同一动物不同状态的声音,如猫受到惊吓、慵懒、撒娇等不同状态的声音,其时长也有很大区别。这样的话,学生对声音的长短及所表达的情感的不同,就会有直接的感知,再进而解释简谱与五线谱为什么要加上拍号就容易让学生记住与运用了。
2与学生做朋友,加强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是一门交流的艺术,而我们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面对的群体是需要引导沟通的孩子,所以我们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应当多与学生交流,才能拉近教师、音乐、学生这三者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潜在的音乐情感,让他们对音乐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农村学生往往比较腼腆,不善于表现自己,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不好接近,不想与老师分享自己内心实际感受。而教师作为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引导者,就应当创造机会主动找他们进行交流,跟他们谈音乐,谈家庭背景、生活、性格爱好、未来梦想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原来是这样一个跟我们这么贴心的人,如此,学生就会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音乐的教学,在音乐课堂上才能跟随老师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律动一起编创。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当多注重平时音乐的学习,对音乐情节进行细致而丰富的讲解,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音乐作品,从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自然就能随着教师的情感投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去;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交流,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3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促进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在教学环节的运用范围逐步扩大,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也成为学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新的趋势。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有效了解和调解,最大化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果,保障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和拓展,保障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我在一年级《买菜》这一课的编创歌词的课件设计中,我根据低龄儿童的认知水平,下载孩子们认识的水果蔬菜图片,结合我自己录制的编创歌词演唱音频的插入,就给孩子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这样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多的是获得了快乐的音乐体验。又如在三年级的《小骆驼》的课件制作中,我根据自己的“用打击乐器参与体验”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我把铃鼓、三角铁、双响筒等乐器图片用各种不同的进入方式进入,在乐谱下方插入相应的乐器,这样一来,学生在观赏课件的同时,也能很快地记忆了乐器进入的顺序以及使用几个小节更换,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音乐欣赏课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素养。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增强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生动直观地为学生呈现音乐欣赏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化和直观性地了解音乐形象,从而深刻地理解音乐内涵,从中增长见识和享受艺术,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自然而然地促进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如我在教学《京剧》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京剧的行当和表演手法,我上网搜索了多个京剧小视频,有动画版的,有现场版的等等,插入这些超链接,结合知识点的文字展示,学生既有兴趣,又能直观感知京剧的魅力。
4提高音乐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音乐是情感体验的载体,音乐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和升华的过程。学生在倾听音乐的同时,还可以唤起想象与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并得到思想陶冶。优秀的音乐可以唤起人的内心深处的记忆,带领听众回顾童年的美好记忆,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笔者所在的湖南江永县是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女书的所在地,当地的很多妇女都会唱很多女书歌。这些女书歌的一部分在电影《雪花秘扇》里有所呈现。女书歌因为是用一些学生的“土话”歌唱的,我发现学生们能很轻而易举地分辨其中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而对一些女书歌中所包含的民俗进行讲解,学生们都能初步地聆听出音乐的节奏变化与高低起伏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带有民族性的音乐对小学生的情操陶冶、灵魂塑造、心灵净化往往更有效。因此教师要注意在音乐课堂中,多带领学生学习、欣赏既有民族性又富有高雅情趣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贝多芬说过:“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小学音乐教师只有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全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教学的意义。但是,每一节的音乐课又都是需要想出易于学生接受与喜爱的方法,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才是有益于学生的。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的快乐,音乐才能不断地启示他们未来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婷.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S1).
[2]刘明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大众文艺,2011(16).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分别从6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内容的平均值为8.4分,这表明10节课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比较妥当。通过对6个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没有科学性错误这一指标得分最高,平均值为9.7分,说教师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较好。教学内容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指标得分最低,平均值为7.7分,说明教师对教学目标对于其他子系统的指导作用认识不够充分,致使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唱歌课《红河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为:学习歌曲《红河谷》,表现歌曲舒展、宽广的意境,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教学内容设计为:演唱、识读乐谱、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目标中“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的达成,必然要涉及音乐风格和音乐与社会生活两方面内容,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这两方面并未涉及,说明该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意识不够强。
(二)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分别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过程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比较合理。 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比例合适、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这两个指标得分最高,均为8.4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的处理比较妥当。1.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分析项目组采用S-T评价方法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了分析。10节课学生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56.1%,教师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43.9%,这表明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10节课中除1节器乐教学课为练习型外,其余9节课均为混合型,体现了音乐学科实践性、体验性的学科特点。2.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分析在教学过程的二级指标中,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评价最低,平均值为7.6分,说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方面的思考还有待加强。例如,唱歌课《茉莉花》(B)的教学时间安排:第一环节聆听导入(5分钟);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包括竖笛演奏5分钟)(21分钟);第三环节拓展欣赏(11分钟)这是一节唱歌课,核心内容应为演唱,相关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应该较为充分。但课堂实录中第二环节学唱歌曲的实际时间仅为16分钟,占课时的40%;第一环节聆听导入和第三环节拓展欣赏的时间却用了16分钟,占课时的40%。学唱歌曲时间不充足,致使唱歌学习中的基本目标“唱会”都未能达成,课时结束时学生演唱不但存有音准的问题,而且不能较熟练完整地演唱歌曲,“能够比较熟练准确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未能达成。
(三)教学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见图3。通过对4个二级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平均值最高,为8.7分,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面向全体施教。例如,在唱歌课《茉莉花》(C)教学实录中,教师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歌曲的教学,而且分别对男、女生进行了演唱声音的关注与指导,并适时进行了个体演唱评价反馈与指导。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较高。但教学目标达成度平均值相对较低,为7.9分。结合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在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上得分较低,这说明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致使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不易达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结论
10节课从4个一级指标评价值来看,差异不大。其中,教学内容平均值为8.4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整体教学质量多处于良好水平。从4个一级指标下的所有二级指标来看,差异较大。其中,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教学过程下的二级指标“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合适”的平均值最低,为7.6分。从单一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来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小,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大,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围绕教学目标”的平均值最低,为7.7分。
(一)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准确,可操作性强10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较为准确,基本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字描述标准、有层次,加之可观察行为动词的运用,使得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核心突出,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师多能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核心内容,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学内容,同时确保所授知识准确无误。3.教学方法得当,凸显学生主体10节课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比例方面较为恰当,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能够较好地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注重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4.信息技术使用恰当,有效辅助教学不论是哪一种课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都较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运用,从而有效辅助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问题
1.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方面有待加强个别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与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致使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指标的评价值相对较低。2.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个别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地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现为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3.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欠妥当由于缺乏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核心内容进行设计的思考,教学中表现出核心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短,相关辅助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长的问题。4.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能力缺乏,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5.授课类型选择过于集中采样的10节课中,从授课类型看,器乐课1节、欣赏课1节,唱歌课8节,表现为授课类型过于集中,也折射出日常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待提高。
三、建议
(一)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学领域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个领域又包含三至四项内容。演唱不是音乐教学中的唯一内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各区县小学音乐教研员及教师应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如欣赏教学、器乐教学、创造领域的相关教学等,提高教师对不同领域内容教学的认识及教学设计、实施能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关注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设计中,个别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较低。建议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对学生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细致、准确、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针对每课教学的原有知识技能储备,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更趋于合理与实际;同时,提高动态调整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个别教师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的问题。建议教师认真学习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内容;加强作品分析,明确音乐话题和教学话题;同时认真学习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与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每课的核心内容,从而围绕教学目标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良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在学习中还处于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喜好来进行学习的阶段。因此,加强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对此,教师一定要多了解学生,不仅要明白他们对音乐的诉求,而且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受教育水平,甚至家庭情况,和学生成为朋友,构建一个平等交流、互相信任的平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完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将信息化设备引入音乐课教学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音乐授课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使用新式设备。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如今,传统的呆板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也不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育方法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1.直观示范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设备,在讲授口琴、长笛、钢琴等乐器的时候,最好能够进行现场演示,如若不能,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音乐教室,让孩子们看到真实具体的器材,从而扩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2.情境模拟法
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多元,涉及专业的音乐知识时难免有些枯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活动教学法
顾名思义,活动教学法就是教师利用一系列与音乐有关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
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苏霍姆林斯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所以要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只不过是知识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音乐教师要努力探索音乐教学的规律,让活泼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去塑造新一代健康而又高尚的灵魂,全面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一、要提高音乐教师素质
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是关键。 “学高为师”,给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实际上,在新课改下,给学生一杯“水”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带领学生寻找流淌不息的泉眼。为此,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使自身的音乐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才会在教学中表现出语言、举止美,形象、舞姿美,范唱、范奏美,艺术情感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教师不但知识要丰富,而且师德要高尚,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
二、要抓好常规教学
音乐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自己的课程,明确音乐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置意图、设计思路,领悟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实施建议。并熟悉教材、认真备课,科学地制订教学目标,找出教材中的重难点及解决问题的关键。
另外,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特长,用艺术的眼光和智慧对教案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创设艺术性、创造性及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付诸实施时方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设计教学。除了认真备课外,音乐教师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音乐器材的作用,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学观,面向全体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变“以教代学”为“以教导学、以练促学”。
三、要倡导创造性地教学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在于他的教学方法的创新。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讲究学生的“参与”和“创造”,课堂气氛讲究一个“动”字。这就要求教师解放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学习读谱知识,认识五线谱时,可给学生编儿歌来学习:“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像上楼梯,越上音越高。”就这样让学生边唱谱边在手上找出各音的位置,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有时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以设置认谱和唱谱游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手舞足蹈。
四、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的,其中包含了生理的成分。但这毕竟不是音乐审美的本质表现。有的教师看到女孩喜欢跳舞,男孩子喜欢打击乐,就在还没有听完全曲、学会新歌、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情绪时,便让学生盲目地跳起来,敲起来。还有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这样便草草了之,以为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不是生理满足的工具。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
五、扩展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教材中安排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风》、管弦乐《春节序曲》片断、民歌《马灯调》、男声齐唱《大路歌》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
“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