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3: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17
The Course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IN Xupeng, JI Zhongkai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He'nan 467036)
Abstract Building engineering knowledge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map,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mprov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course content understanding, combined with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ill GMT civil modeling software application and students knowledge map and field knowledge of organic combine based on, is a useful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 age recognition ability; software modeling; cognition practice
1 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方式
1.1 建筑工程认识的意义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在学习建筑制图(画法几何)和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的基础上,在即将学习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等其它专业知识时所进行的为期两周的一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识读工程建筑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纸,并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只是教师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以及在教室里看图纸图集。
1.2 当前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模式中,学生的积极性持续时间短、安全问题突出、识图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具体操作起来有诸多的不足:
(1)安全问题突出是认识实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每届120人的规模,实习之前往往认真讲解施工现场安全知识,但是学生数量过多,安全问题始终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建筑企业不情愿接纳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的理由。
(2)联系施工现场是学生认识实习中指导教师面临的又一困难,虽然我院与诸多建筑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但是协议企业施工现场距离学校较远,学校附近施工现场较少,给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3)缺少现场指导教师也是建筑工程认识实习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指导老师数量少,120名学生只拥有5个指导教师,致使指导教师的压力较大;二是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更少,现在学校通过专业课教师工程实践岗位培训等方式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4)对学生识图能力无考核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少,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2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实现途径
2.1 课程改革的实现途径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主要分三个内容:识读施工图纸、建模软件绘制土建模型及参观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各类建筑工程。各部分安排的情况如下:
(1)指导教师下达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任务书,并安排发放图纸,讲解实习的方案、目的、意义和任务,共2个学时;
(2)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并将图纸中工程概况信息、梁板柱、墙、过梁、圈梁、构造柱、基础、楼梯、台阶等构件数量、类型的信息制表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带着问题识读图纸,共10学时;
(3)采用GMT三维土建建模软件完成所识读图纸的土建建模部分,用先期培养的六名同学分别指导两个小组学生学习软件建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成果发送到指导老师信箱完成成果提交,共12个学时;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软件建模和图纸的识读,对之前所做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房屋建筑学知识加以深入理解,巩固已学专业知识,指导老师对学生问题进行答疑,同时为学生到现场进行认识实习打下理论基础,共4个学时;
(5)指导教师安排现场认识实习工作,主要针对学生在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和现场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讲解,采用PPT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安全教育内容和关注点,共2个学时;
(6)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选择现场时,要考虑住宅、工业厂房、教学楼、酒店、市政设施等,丰富教学内容,一般上午安排去现场、下午安排学生写实习日记并加以总结,共30学时。
2.2 课程改革的成效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安排内容较多,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始至终都很高;其次,通过将识图、软件建模、现场实习的有机结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改革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是种挑战,但改革效果明显,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很高。回顾整个过程,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有几点可以借鉴:
(1)考核形式多样,学生收获很大。改革后学生要提交的资料除以往要求提交的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外,还应提交识读施工图过程中识读的梁、板、柱、雨棚、台阶等构件数量、类型的信息表,还要提交由广联达土建建模软件建立的项目三维模型。整个过程做到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每个阶段都要提交成果,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虽然工作量较大,但学生普遍反映他们的收获很大,实习过程很充实。
(2)基于GMT软件的BIM技术得到应用是我们在改革中的一个创新。以往学生在识读施工图过程中对二维图纸到三维实体的理解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GMT土建建模软件将二维图纸转换成三维模型,学生在识图后根据图纸内容建模能加深对图纸的理解,看到自己建立的三维模型有很大的成就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将三维模型与在现场中看到的实体建筑相比较时,会有很大的收获,实践表明这是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另外,随着BIM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基于GMT的BIM应用是建筑技术发展应用的必然需要。
(3)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采用全班同学一套图纸,识图和软件建模一套图纸,目的也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就这样一套图纸,在大二时作为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识读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在大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中使用该图纸进行土建算量和钢筋算量,在大四中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中使用该图纸进行安装算量。另外,GMT土建建模软件是BIM土建算量软件的建模部分,教师在讲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上机部分时,可直接讲解套做法部分就可以,也为工程管理专业开展项目化教学奠定基础。
3 课程改革的优化
3.1 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尽管这次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收获都比较大,但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需要改进。在内容上,图纸既要有公共建筑、住宅,还要有工业建筑、道路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并鼓励学生在完成一套图纸(一个项目)的任务量后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套不同用途的图纸,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在形式上,如在提交软件建模成果过程中可以分两次提交,可以在第一次定时提交后,让学生在经过软件的学习,将自己最好的成果以指导教师为单位提交刻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软件。在建模软件的使用上,除采用现有广联达土建建模软件GMT外,还应该采用Revit、ARCHICAD等建模软件,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3.2 积极参加专业比赛,以赛促学
针对目前以住建部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为代表主办,由软件企业联合高等学校承办的各类BIM应用比赛为契机,加强学生BIM团队建设,通过“以老带新、以赛促学、以学利改”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BIM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次改革以学生提交的成果作为校内选拔依据,再由老师针对比赛内容进行专业培训练习,学生在第一届识图建模大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学院不断加大学生团队建设的投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全国性质的专业比赛,以“以老带新”的形式促进学生团队的建设,以赛促学,这种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3.3 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是我们在这一次课程改革中的深切体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对指导教师的识图能力、钢筋平法、BIM软件操作及相关理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钢筋混凝土等的知识要求较高,特别在软件操作、施工现场经验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用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和鲜活的案例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目前,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工程实践岗位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丰富教学内容。
3.4 加强学生BIM团队建设,做好校企合作
学生BIM团队在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中起到很大作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也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不断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需要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团队,学生通过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住建部专业指导委员会等主办的BIM应用技能比赛,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学生BIM团队将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也为企业“量身打造”BIM专业人才,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4 结语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19-02
【Abstract】With large numbers of graduates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entering the labor market, a great deal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reveal tha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wide professional coverage and weak major feature is becoming quite prominent and the low degree of major recognition from the society and the employing unity obstruct its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considered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further explore the undergraduates, talent fostering mode in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which could embody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and our school, this article will probe into a set of theoretical approache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study of our school’s talent fostering mode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 Talent fostering mode Characteristics study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1.发展的现状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国内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既有综合性院校,又有专科性院校,有的高校设在经济管理学院内,有的高校设在土木工程学院内,还有的学校单独设立建设管理学院开办工程管理专业,另外,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上,有的高校细分了专业方向,还有的高校在培养上不细分专业方向。
2.存在的问题
在理论研究方面:全国范围内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 “地方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程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探讨该专业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面,并且已形成一定的共识。
在学生就业方面:随着大批的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大量反馈信息显示:①由于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的不足,致使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认可度不高。②管理和工程两条线编制,使得工程技术课程不扎实,而管理学科知识毕业后不能够得到马上应用。③该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覆盖范围广和专业核心特色不强之间的矛盾已经相当突出,已经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制定体现鲜明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本文将从工程管理专业的现状出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研究,探讨一整套可供借鉴的理论方法。
二、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研究
对于特定的高校而言,专业特色是专业的个性,是在长期专业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特色是专业灵魂的表现,往往与该校专业名气和品牌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该校专业被社会认可的基本标志。专业办学质量高往往表现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确立上。
1.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有关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
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联合编制的《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中,依据国家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的高等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基于培养目标提出了由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法律平台四个平台和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2.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专业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重点在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确立。那么,在陕西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系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如何确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呢?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树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放办学的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密切的沟通。业界对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认可度决定了就业率,高就业率反过来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上适应社会需要。②制定加强实践活动突出应用能力的教学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重点应该放在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构建的应用性理论向应用能力转化培养计划,重点放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计划并体现培养计划的灵活性。更要强调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发展和需求,有预见性的灵活的修订和增设新课程。③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基地建设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先进性、实效性。本科生的实习与实训是要求学生去初步接触实际的工作场景,了解并熟悉专业的业务流程,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的人才培养思路加大实践与实验环节的学分比重。④创建“应用型”教师队伍。能实现培养本科人才的师资应是“应用型”的,他们是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
(2)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基于教指委有关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制定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适应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全过程管理工作,并具备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懂技术、能管理的优良品质,从工程技术的实际出发,在工程管理中,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达到管理以及工程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同时,注重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3)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国家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的高等教育办学指导思想下,依据教指委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开设两个专业方向:一是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二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根据所选定的专业方向,结合目前工程领域推行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满足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要求,依托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立比较完备的技术平台课程体系,加强土木工程基础理论的教学,满足“宽口径、厚基础”的指导思想;对于经济、管理及法律课程,除开设少数几门与一般管理专业相同的经济、管理和法律课程外,大量的课程是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并带有极强的专业技术性的交叉科目,如工程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企业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法规、工程估价等。同时,注重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在工程技术方面,一是开设土木工程基础实验,二是开设测量实习,三是开设房屋构造、工程结构和建筑施工组织等课程设计;在管理科学方面,开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的研究等课程设计;在工程造价方面,开设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造价分析计算等课程设计;在计算机应用方面,通过工程造价电算化和专业管理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工程计价和工程管理的科学先进手段;加之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总周数达42周。从而使学生基础知识全面,掌握工程投资、工程造价的计算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工程实践中。
三、综 述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懂技术,会应用。通过土木工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实验及实践,解决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懂管理,能管理。通过对基础管理理论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学习,在工程管理的实践中,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有序进行。
3.懂计量,能计价。通过工程构造、工程结构及工程造价理论的学习,能够对工程进行估价、结算及决算。
4.懂计算机,能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与计价。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理论、计算机管理软件及计算机计价软件的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管理与计价方法。
总之,通过确立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实现为适应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全过程管理工作,并具备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王煊(1978-),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增科(1983-),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28-02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4]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完善,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建设行业和施工企业的欢迎,所以,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社会要求同步。因此,改革教学思路,加速方法革新,充实和完善专业教学的内容,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应用全新的教学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总之,各高校应尽快改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形成一整套既适应经济需要又适应行业需要的工程管理教学体系、知识层次和培养制度,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土木专业工程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工程造价的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工程造价岗位越来越接近饱和;随着工程造价人才供求状况的明显改变,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无论是学历层次、综合素质还是知识结构都处于劣势。面对我校高职工程造价管理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年比一年低这样一种趋势,作为一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我们应该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提出一种更符合市场用人机制的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 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有的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属于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模式仍然很单一,无论在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都较落后,脱离了工程造价发展方向,与市场用人机制不相适应,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单一、见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处于劣势。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首先,必须明确培养人才目标,对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目前和未来几年的人才供求关系如何,该岗位对毕业生有何要求、在某范围内有多少院校设有相同专业及其特色如何等等,都是培养人才时必须了解的。我们通过对本校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跟踪调查,向用人单位征求在专业设置、毕业生素质、培养目标和方向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从而了解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具体地说,就是应培养适应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要求的,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通过三年学习,学生要掌握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具有编制和审核建筑、安装等工程预(结)算以及投标报价的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
2.2结合办学层次,设置较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
高职高专层次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则应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内容,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3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材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载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入才,首先要有好的教材。因此,每次征订教材时,都由各相关课程负责人牵头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参加集体讨论,力求在教材选择上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更好地体现本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购置专业软件,利用软件绘制工程图、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预算。在专业课的教学中,采用“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做”是中心,在“做”字上教,在“做”字上学作为教学全过程。在部分课中提倡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分析。然后由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工科应用型专业。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造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研究分析,达到解决问题以及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确定和管理的能力。我校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由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在这个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认识实习主要通过系列参观活动,使学生对工程管理产生感性认识;课程设计则是对学生施工组织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模块能力的训练;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工程现场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预演;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大学三年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
2.5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
高职大专培养的学生是专科层次,以基础应用型为主,是造价专业人才的金字塔基,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不但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以下措施,让现有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积极引进人才,不断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人才库。聘用能独立承担某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的一线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师讲课,效果较好,因为他们有实践经验,讲课更贴近实际。
3 结论
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主要培养方式的高等院校,由于该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大部分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尽合理,使得毕业生毕业后一时很难适应工作岗位。因此,高等院校理应积极探讨和改进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历史重任,为社会培养出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优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主动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利,张建勋.建设类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1-31.
作者简介:吴波(1976-),女,辽宁沈阳人,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傅志明(1965-),男,四川岳池人,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烟台?264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山东工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机制研究”(T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23-02
城市管理通常是指与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事务的管理。[1]现代化的城市管理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培养的是城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今年4月,教育部开展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城市管理专业由原来的“拟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自设特殊专业名录》专业”调整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适应了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管理专业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供求状况进行探讨。
一、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人才供给现状
1.城市管理人才供给规模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从2001年以来仅有云南大学、北京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林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少数几家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该专业。
全国范围内拥有城市管理专业硕士点的院校也寥寥无几,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极少,远不能适应目前及未来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有22所高等院校设立城市管理专业以及与城市管理相关的专业。
我国设置城市管理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如表1所示。
2.城市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比较
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培养层次也有差异。总体来看,我国的城市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大致有两种类型,即研究型以及应用型两种培养模式。
研究型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如表2所示。
应用型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如表3所示。
表2?研究型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培养目标
北京大学 城市管理 本专业旨在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培养我国城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教学机构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教学科研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 城市管理 主要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城市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应用型管理人才,以满足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化对城市公共管理、政策分析与执行、社区管理、市政项目评估、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资源管理、城市资产评估、环境保护等方向的人才需求
通过对已开设城市管理专业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尽管每年大约有800名左右毕业生毕业于此专业,远不能满足目前及未来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要求。
而研究型高校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选择考研或进入科研部门工作。
如北京大学城市管理专业有2/3的毕业生考上研究生,真正到达中小城市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毕业生非常少。
二、城市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取向预测
通过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明确社会对城市管理人才的需求点,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供现实依据与参考。
从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能上看,其职能具有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或城市公共经济特殊性,使它们构成了一个特殊的产业群体,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运行和经营规律。以烟台市城市管理局为例,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城市市政设施管理、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综合管理等工作,其下辖13个企事业单位,现有员工3000多人。随着烟台《城市管理法》的出台,乡、镇将纳入到城市管理的范畴,对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因此,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培养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的专门人才就构成了城市管理专业特有领域或特有服务对象,是高校中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
从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知上看,各级政府逐渐意识到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2006年烟台市人民政府121号文件,指出“加强城市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市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着力解决影响市容环境的突出问题等五个方面作出了指示。随着政府对提升城市管理意识的加强,对从事城市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城市管理专业可以成为高素质城市管理人才培养的基地,满足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从当前城市管理部门人员的知识结构上看,目前我国城市管理部门人员大部分是掌握某一专业特长的专才,缺乏系统全面掌握城市管理理论和技术的通才。城市管理人才的缺乏必定影响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例如城市的发展要求街道城管部门成为一个区域综合管理的部门行使区域管理权。这就需要一支既了解政府相关法规、政策又掌握各方面管理工作标准的管理人员队伍,做到既有明确的分工负责制度又能联合行动实施管理,做好区域各项城市管理工作。这些因素对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出了客观要求。
从我国目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看,我国城市目前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城市管理部门对于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还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阶段,缺乏系统的城市管理设计。在城市管理中,应当把城市作为一个大系统,进行周密、系统的研究,构建合理的管理运行系统,从而改造整个城市(现代化城市管理内容如表4所示)。而系统掌握城市管理知识的人员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中,了解到城市管理部门急需“既系统掌握城市管理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通才”。
表4?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市管理类型 具体内容
现代化城市管理 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形成城市管理的多元主体格局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城乡统筹
构建城市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传统城市管理 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市政管理、各类有形市场的管理、公路管理、规划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
总之,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供给情况上看,相关高校不多,而且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上看,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目标和要求,要求其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发现、分析、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城市宏观政策与问题的研究分析能力、与公众进行良好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等。[2]因此,专门培养城市管理人才的城市管理教育是现有的其他任何一种类型的管理教育都难以替代的。[3]
参考文献:
[1]宋刚.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242-03
0 引言
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而政策分析则是这一学科以量化分析为主导的政策研究领域。但在实践中,人们一般将政策、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分析等概念混同。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是本研究重点,所以在本研究中以公共政策分析指代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而不特别加以区分。
目前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两部分,而将其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视角研究的很少。有少部分学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如孙孝科(2010)认为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意欲达到的规范和标准,公共事业管理是对于兼具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特性,且从事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的相关组织的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与这种管理契合。
本研究的思路是,从梳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沿革出发,再探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现的路径。
1 专业与课程发展沿革
1.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
1997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向教育部申请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从1999年秋季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目前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从已有文献看,国内学者普遍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未明确划分发展阶段,但基本认同其发展历经了“兴起”和“成长”两个过程,例如,陈振明(2012)指出到2000年之前只有少数几个大学在政治学和行政学系科中成立公共政策教研室或研究所,但目前大部分重点高校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科研机构。也有学者明确将其划分为“恢复重建”、“整合发展”和“优化升级”三个阶段,例如,杨欣昕(2015)认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为改革开放后由大学管理学科的行政管理专业转变而来的“恢复重建”期、以国内行政学会建立事件为开始的“整合发展”期以及从2005年以国内政治体制为标志进行改革的“优化提升”期。
从专业发展特点看,由于建国后受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影响,以及国内急需恢复生产等现实因素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高校中也就相应没有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导致了改革开放后,当我国高校开始开设本专业时,各高校基本上是依托自身原有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发展方向上也基本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和社会保险五个方向开设。
1.2 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发展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改革开放后一些国内学者和政策实践者注意到了二战后在国外兴起的政策科学研究理论意义和在实践中的作用,并将其介绍、引进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工作。198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在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政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报告时提出要做“政策研究”,推动了我国政策科学研究逐步走上正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与教学逐步体制化,它作为我国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①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1 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已有研究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研究一般从“培养模式”视角进行。如李笑春(2001)认为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通才”和“专才”的矛盾。为此必须要求大力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特别要加强联合培养方式。又如岑乾明、宋卫琴(2010)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指出应该突出强调以区域社会需求为主导,体现专业特色。龙兴武(2011)从专业方向、科学课程体系建设等角度指出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2 教育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3 本研究的观点
本研究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从专业性质出发思考。在我国,除了学校、医院等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以外还有一些组织例如自来水供应、电力供应、燃气供应以及邮政服务等等行业组织提供的产品也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这些行业组织从事的业务活动也属于公共事业,相应的对这些行业组织的管理则应当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又因为国家行政机关供给的物品也属于公共物品,从而我们可以认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应该是为回应这些公共物品供给组织的管理人才需求进行的,这其中既包括这些组织内部的管理人才需求,也包括对这些组织进行管理的人才需求。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围绕如何适应公共物品供给组织进行管理所需要的人才进行。
3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影响
3.1 教学活动中公共政策问题行政管理处理的误区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政策过程的环节、阶段以及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是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化误区,即把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作为行政管理课程来进行教学。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管理实践有一定关系。改革开放初期强调行政系统对国家经济社会活动管理,随着改革开放实践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深入后发现对国家经济社会管理不仅仅是行政管理活动,而是供给公共政策这种特殊物品。但与此相对应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普遍得到系统阐述,显著的表现便是在教学中不自觉地将公共政策问题当作行政管理问题处理。卢粉艳(2008)就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引入市场机制,提倡社会参与,此类变化对我国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过去的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和发展公共事业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对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无疑具有重要启迪作用。社会需求和外来思想的影响,使我国开始重视不同于“行政管理”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与教育。但目前实践看,我国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使得本课程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内容选择等教学实践中不能够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2 教学方法仍然较单一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应该是与各阶段、各时期的政策实践密切联系的,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一定政策实践体验。但目前看,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仍然大多停留在理论讲授的“纯理论教学方法”中,从授课程教师角度看,与实践稍密切一点的可能就是所谓“案例分析”了。
3.3 教学内容选择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基本体现三块内容,一是公共政策分析系统,二是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三是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也有的在教学中把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单独作为一块讲授,课程内容较大,但由于本课程学时一般安排五十四学时,很难把全部内容都教授完毕,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教学,但每个教师侧重点各不同;反映在教材上则是有的教材只体现公共政策分析过程,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融会进公共政策分析各环节中;有的则将上述四块内容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系统,将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知识全部囊括进教材里,体系庞杂。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也基本是按所选教材内容进行,其结果是教学内容不利于实现本课程服务专业培养目标,例如有的教师弱化公共政策分析系统知识的教学,使得学生对政策活动主体、政策环境、政策工具以及决策体制等不了解。
4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两条路径
4.1 走出教学活动中公共政策问题行政管理处理的误区
课程教学要契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应公共物品供给组织进行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正确认识公共政策分析的本质,走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化误区,认识到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是要“提供政策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具体到我国而言,需要做出公共决策,发现公共政策问题,比较、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公共政策的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事业”类行政活动,而是包括了公共物品供给活动及其系统运行的全部活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活动也应该围绕提供这些相关知识进行。
4.2 重视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作为一门与实践紧密相联的课程,除了在有限课程教学学时里讲授基本原理与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讲解外还需在方法上有突破。纵观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甚至包括其他相似公共政策课程(如农业政策学)普遍薄弱的环节不是对基本原理方法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周身政策实践活动的理解、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目前的教学手段可能不是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掌握公共物品供给活动所需知识”的人才培养目标,反而可能是“远离”这一目标,因为如果学生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掌握这些必需知识甚至是错误理解这些知识,那么在将来的政策实践中错误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概率就很大。较好的方法是将学生带到政策实践中,让学生参与政策实践,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政策知识。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为毕业后尽快适应现场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结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实际,对认识实习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1.认识实习的意义及课程建设现状
1.1认识实习的意义
石油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为期一周,是石油工程专业专业课学习前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观油田施工现场以及邀请长期从事钻井、采油、开发方案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作相关的专题技术讲座,提高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油气开发、开采等工作性质的认识,从而带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
1.2课程建设现状
自我校石油工程专业招生以来,即开始开设该专业的认识实习课程,本专业有针对性较强的实纲、实习指导手册、实习考核细则。经过三次认识实习的经验总结,这些教学文件在教学过程中几经修改,更符合培养合格石油工程师的要求。
依托地域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与长城钻探钻井一公司、辽河油田等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为保证实习质量,现场讲解人员以及专题技术讲座人也相对固定,讲座内容上紧跟行业发展的需求,突出新理念、新技术,保证了现场参观实习和专题讲座的质量。
2.认识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联系实习企业困难
对于传统的石油高校,依托油田,一般具有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认识实习基地比较完备。而新建的工科类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方式一般是由校方出面联系各企业,争取接纳学生,提供生产实习机会,然后校方才能安排和组织学生前往石油企业进行实习。但当前形势下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普遍存在着生产实习安排难、费用高、学生亲手操作机会少、油田企业安全压力大等问题。使得基地接纳学生人数有限,时间有限,影响了实习效果。
2.2实习经费不足
近年来,市场物价不断上涨,但学校下发的每个学生的实习经费却并未作较大的调整。实习经费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指导费、入厂费、交通费等需要,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单位的选择与联系。学校实习经费严重不足,使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绝大部分活动都安排在校内进行。认识实习的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实验。实习内容与生产实际偏差较大,学生得不到工程意识的锻炼。
2.3实习指导老师的现场经验有待提高
由于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没有现场工作经验,对于学生在现场实习发现的一些技术问题有些不能做出满意的解答,而现场技术人员通常只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熟悉,缺乏系统的讲解和理论的深度,导致学生难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3.提高认识实习质量管理探讨
3.1优化实习内容,体现行业特色
认识实习是培养学生了解石油行业忘我精神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通过现场技术人员的讲解和对工作现场的亲身体会,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什么是铁人精神、什么是大庆精神,什么是奉献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积极推进“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工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大学校园文化的存在及其功能的凸显,对在校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石油高校而言,促进铁人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以铁人精神为旗帜来完善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及完美人格教育无疑是一条很好的路径。石油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中,通过为学生播放铁人王进喜纪录片、组织主题演讲等活动达到行业精神的培养目的。
3.2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提高生产基地的质量,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基础建设,应循序渐进、力求完善。近几年来,石油工程专业依托地域优势,已建成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多家实习单位签订协议。实习点涵盖了石油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大部分工艺设备流程,基本上满足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实习要求。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实习的教学,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非常重要,实习指导教师不仅仅要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熟悉现场情况,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提前到实习基地进行考察,充分了解实习中的相关问题。目前,石油工程专业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缺少实践经验,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学院采用“重点培养,专人专项”的培养方案,即组织具有一定现场经验的教师去现场学习,重点培养。同时考虑到技术、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分配由专人负责单项的课程计划,将钻井认识实习和采油工艺认识实习分开,由专人负责。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检查,根据学生记录的实习日志,总结可能出现的问题,定期整理,以提高指导水平。
3.4完善考核体制
由于实习学生多,实习内容多样,不同的学生对于实习取得的认识不同,实习结束成绩考核时,需要建立完善、灵活的考核方法。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实习成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现场实习成绩,这部分成绩由现场导师按照学生平时的表现给出;第二部分成绩是依据实习报告及平时的出勤情况;第三部分成绩是在实习结束后汇报实习成果的考核方式。尽量制定细致的成绩划分标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完善的考核体制将为生产实习的高效进行增加动力,随着实习基地的进一步增加,根据实习内容的不同将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
4.结束语
通过对认识实习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的调整,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常规的钻采工艺原理,了解石油工程新技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为将来的毕业实习,甚至是工作及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3]杨中宣.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文汇,2010(9):48-49;
[4]郝利花,张静.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9-61;
[5]陈建国,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89-9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33-02
一、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纵观我国多年的经济发展态势,建筑行业这个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地位岿然不动。以房地产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几乎占到国民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纯粹的工程方面的投资在固定投资中的所占比例最大。这就拉动了市场对工程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这里面尤其以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口量最大。鉴于此,近些年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了工程管理这个专业。相对于其他工民建这些老专业来说,工程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教育部正式把这个专业列在专业目录的实时间并不是很长。就在这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目前已经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这300多所高校中,国家重点“985”
“211”知名高校很少,绝大多数为地方性的新建普通本科学校[1]。尽管这些普通高校几乎无一例外地给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高校由于这方面或那方面的因素,这个目标没有真正落实。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无可厚非,这是当前市场形势的需要也是要求。随着建筑工程业的兴起,对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加大,而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要求培养出能适应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里的应用型人才是指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对工程技术十分熟练,而且具有一定的行业前瞻性,具有管理能力和战略眼光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从近几年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就业来看,情况不是很理想,离我们的定位还有相当的差距[2]。就目前从就业或者用人单位来看,主要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好多毕业生又存在着招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满意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需要那种去了就能上手的人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的高校毕业生由于大学期间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所以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目前工程管理培养的人才还是集中于理论教学,有些高校虽然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却不是没有落到实处,就是没有真正弄懂如何进行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探索,这不仅是市场的需要,也是教育的职责所在。
二、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想要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工程管理人才,首先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管理专业对应用实践性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绝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或者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查阅各个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会发现不同的高校其定位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有的高校培养目标为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有的高校则强调培养技术性人才或者应用管理型人才等。其实,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完全是可以理解的,通过调研发现,工程管理这个专业各个高校分属院系、学科各种各样,有的设在土木工程院系,有的设在经管院系,有的院校把它归为工学范畴,有的则归为管理学范畴。这就造成了专业定位的模糊性以及培养目标定位的不明确,很多高校甚至在没有明确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就随意新增这个专业。所以来说,如何规范这个专业的属性,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是目前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个课题,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第一步。
(二)实践训练缺乏
必要的实践训练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模块,这里的实践训练包括实习基地实习、模拟实验等。但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实验室配置不够,校外实习基地没有或是很少。工程管理专业很多课程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着重依靠专业实验室或是习基地来提升的。例如CAD制图设计、造价实训等课程,必须让学生在相应的实验室反复练习,才能提升其应用实践技能。而有的高校由于没有专业的实训室纯粹进行理论讲解,本该实训的课程也是理论讲解,学生的实践技能就没有得到锻炼。再如,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测量等课程必须有一定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如果没有实践环节,这两门课就失去了其开设的意义。
(三)教材选用及课程配置不当
教材的选用对人才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对于工程管理这个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要求知识的前沿性,例如很多教材上讲的一些施工工艺、软件技能等在目前工程上早已淘汰,学生学完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学了早已落后不用的知识。工程管理专业方面的教材普遍比工程实际前沿知识滞后[3]。一些高校选用的教材还是十年以前出版的,试想在一个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时代,这样的教材又怎么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此外,目前很多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众多的课程中,一些理论性的课程所占比重太大,而实训课程所占比例很小或者基本没有。例如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在大学的前两年基本没有开设专业课程,主要上一些诸如高等数学、英语等基础性课程或者管理类等大众化课程;在后面的两年里才陆续开设了几门专业课,有些高校还把专业核心课程放在大四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大四学生一般都出去实习或者考研等,不像前三年那么专注于课程的学习,导致专业知识构架的缺失。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问题外,师资力量不足、理论与实践没有结合、毕业设计等问题都是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尽管工程管理专业各个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有着统一的衡量尺度,即能否培养出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换而言之,就是工程管理专业应该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这个目标一旦明确,就有利于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去除一些无足轻重的课程,加大一些不可或缺课程的比重。优化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之处,如应按专业课的相关属性来确定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将核心专业课程开设在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管理等。
(二)加大实训投入力度
实训是培养工程管理应用人才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加大实训的投入力度。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训硬件设施的投入不够,如缺乏相应的模拟实训室、没有或者仅仅是名义上有实习基地。对此,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实训室,学校建设自己的实习基地或者建立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应用技能的锻炼,才能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三)做到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也就是掌握前沿性的专业知识,应用人才就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生满足时代市场的需要。对于教材陈旧落后等问题,就要求我们在选用教材上一定要仔细,尽可能选用最新或者最接近当前实际的教材;对于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实行双师制度培养模式,即理论课由在校教师来讲,实践课程可请企业工程专业人士来带领完成;要关注专业的前沿知识,例如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比较前沿的软件BIM等[4]。
四、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对应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是目前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指出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人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改革措施。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如何真正落实工程管理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改革探讨[J].河南科技,2013,(10):247-248.
[2] 陆仁强.新建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模式构建――以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学周刊,2016,
(4):40-41.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极为迅速,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工商管理专业所包含的专业领域比较广,学生所学课程也较多、较杂,涵盖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很多课程。
我国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高等教育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需要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适应性强、富于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往往忽视专业分支的差异性,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学生虽然广泛涉猎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对专业纵深知识技能的积累却远远不够。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往往感觉自己几乎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能胜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工作岗位的时候却又无所适从,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低。传统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顺应国家人才培养政策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变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协同式”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2.“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前期培养不分专业,在后期的培养中,学生可以根据对自身、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重新进行专业的选择和定位。
3.“模块式”模式。将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细化为不同的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创业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优势等情况选择相关模块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较深厚的造诣。
4.“校企合作式”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综合运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对人才进行培养,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
本文利用卢因的三阶段变革过程模型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解冻—变革—再解冻。
第一阶段:解冻。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相关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的现实,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并彻底打破与旧培养模式相关的结构、制度、行为等,与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决裂。
第二阶段:变革。首先,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的领导应指明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方向,变革的方向必须是全体教师认同的、能够凝聚人心的愿景。然后,由全体教师在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成员、组织系统、规范系统以及物质设备系统四大类。成员是主持及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全体教师;组织系统是组织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模式或相互联系的框架,包括学校级、学院级和专业级的组织结构;规范系统包括限制或约束成员行为的学校、学院和专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而组织文化是成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学校风气、远景目标和职业道德等;物质设备系统主要指教学设施(如实验室、教具等)、行政工作设施(如会议室、办公用品、宣传工具等)和信息网络设施(校园网、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等)。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法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所在地的企业发展情况)、社会文化认知等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内容包括树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立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最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使全体教师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
第三阶段:再冻结。当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这种模式必须被“重新冻结”或固化,即需要利用必要的强化手段使其固定下来,保持变革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使教师有机会尝试和检验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并及时给予正面的强化,尽快形成稳定持久的群体行为规范。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解冻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会给参与变革的教师带来一定的损失,使他们反对变革。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对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经熟悉并适应,而变革则带来不确定性,教师很难确切知道变革后将是什么情况,因而使他们感到不安全。而且培养模式的变革会改变教师原有的工作方式、奖励和分配制度,教师个人的地位也可能受到影响等。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第一阶段,虽然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的领导认识到了变革势在必行,却忽视了帮助基层教师“解冻”受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影响,并使他们认识到变革的紧迫性,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变革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使这些教师成为了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阻力。
2.变革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及模式的设计一般由学校、学院及专业的领导完成,高校的管理者只将基层教师视作变革的接受者,而很少考虑他们的意见。这导致变革的方向认同度较低,变革的执行力差,变革阻力较大。
3.再冻结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忽视了利用强化手段固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变革的稳定,即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了,但与之相关的结构、管理方式、奖惩制度等并没有随之变化。教师即使尝试和检验了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也没有获得奖励,而继续遵循原有的态度和行为也不会被惩罚,使得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有名无实。
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解决对策
为保证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成功,在变革的三个阶段应注意以下方面:
1.解冻阶段。为了使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愿意改变现状,实现“解冻”,学校的管理者应让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搜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令人满意的客观证据的工作中,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变革问题,认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变革的解冻阶段就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尤其是下情上达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及时将有关变革的完整信息传达给基层教师,并将基层教师的立场反映给各级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如教师态度调查、各层管理者之间的讨论、非正式的提意见座谈会等,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消除教师的心理抵制,以确保变革的顺利实施。
此外,学校的管理者应注意创造一种开放的氛围,使相关教师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减少变革的心理障碍,提高变革成功的信心。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过程中,组织气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影响方面,支持性的组织气氛有利于变革的推进。构建有利于变革的气氛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1)教师的个体自主性,是指在变革过程中,教师对自身工作决定权及参与变革决策的程度;(2)工作结构是指变革目标和变革方案的清晰程度,以及教师针对这些信息的获得和理解的程度;(3)体谅、温暖和支持是指各级管理者对教师的关心及同事间互相关心的程度。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应以人本管理的理念为指导,对个体成员进行关注,对成员自身的工作给予较高自,提倡员工参与变革决策。
2.变革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在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时,应吸取相关教师的意见,顺应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规律。要让所有教师认识到,进行变革是形势的需要,变革方向的选择是科学的、合理的,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意见。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过程中,积极鼓励相关教师参与,并保证教师不致因变革而遭受损失,能够分享因变革而带来的利益。培养模式变革的方案应从多角度、多侧面至少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供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的领导进行评价、选择。
3.冻结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要及时修订与之相关的结构、管理方式、奖惩制度等,正面强化教师尝试和检验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稳定变革的成果。并且奖惩制度一定要公平执行,因为不公平感一旦产生,就会使教师失去对新培养模式的信任,从而产生不满的情绪,反映到教师的行为上则可能出现对变革的消极抵制。同时系统地搜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获得成功的客观证据,并把这些情报经常地提供给参与变革的所有教师,提高他们进行变革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孝胜.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5):42-44.
[2]唐时俊. 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1):92-94.
作者简介:付志霞(1983-),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城建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助教。(河南 平顶山 4670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26-02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显得很不适应,这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工程教育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高校工程教育与工业企业界脱离;教师数量不足,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导致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落后;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等。
2010年,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面向产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多学科视野与“大工程观”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丰富的人文情怀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此,2010年6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个高校名单,201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133个高校名单。目前,已有194所高校参与计划,共同探索并培养卓越工程师。但现阶段,卓越工程师还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出现,没有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标准。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新的专业,兼具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综合特征,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专业覆盖面宽,从业范围广,社会需求大,但从总体上看,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如何探索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新模式又怎样练就“卓越工程师”就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应从国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经验入手,结合我国工程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建立工程管理专业实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层次)。
1.国外典型工程师培养模式
(1)欧洲工程师培养模式。欧洲工程师培养模式是以高校直接培养为主,这方面以德国和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点是学校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培养对象,学校按照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教学以及课程等各方面的审核,最终确定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颁发工程师文凭,这既是一种学历证明又是技术证明。学生毕业后即可从事与工程相关的工作。
(2)美国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欧洲工程师培养模式不同,美国工程师培养更加注重认证培养,认证工程师培养则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着重进行工科学习基础教育。毕业后,经过几年的工程实践,由社会提供工程师职业方面的训练,通过专门的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后成为工程师。
2.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工程师培养更接近美国,但我国的企业总体上无法像美国企业那样为工科毕业生提供工程师职业训练,学生毕业后通过若干年的实际工作之后才能完成工程师职业教育,获评职称认证,成为工程师。我国工业、企业界虽没有直接参与工程师培养,但希望工科学生毕业时就具备相应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就对我国工程教育提出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对各类专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工程管理高级人才(项目管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就要求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要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业、应用型高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
在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及工程管理专业特点,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应为“2+1+1”培养模式(2年基础课+1年专业课+1年校企联合培养)。在这一模式中,将贯穿“工程”这一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在两年的基础课教学中不仅要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必备的土木、管理、经济、法律法规等相关的必备基础课程,还要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一年的专业课学习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最后一年的校企联合培养中,学生要到企业中去,深入到工程实际环境中,通过实际学习了解项目详细概况,锻炼自己实际的工作能力。
三、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途径
1.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总体上尚未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将加工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工程教育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为保证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适应现有工程行业的需要,就要改革现有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
为完成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就需要改变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聘请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专家来校进行现场教学,传授工程相关知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工程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工程能力欠缺,为了增强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期内可以统一安排他们到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学生经过大二、大三的校内实训,已经熟悉了工作流程,具备了初步的工作能力。因此,学生大四就可以进入企业实习,进入学校和企业双向培养模式。学校不定期派人到企业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并与企业进一步联络巩固合作关系。
2.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支撑平台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大部分为建设公司和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因此,校企合作的最佳选择是建设单位或者工程咨询单位。校企合作的卓越人才培养联合体系将企业和学校利用双方的优势,使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得以尽早培训和锻炼,打造企业未来卓越的工程管理人才。
在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校企双方签订校企培养人才合作协议。学校作为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计划实施的主体,须制定本专业详细的合作培养方案,确保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作为辅助学校工作的一方,应为培养人才计划提供实验基地,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学生的实践操作环节,使学生的理论能力转化为企业的工程能力,把高校的学习成果转化成企业效益。
3.打造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要想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为适应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需要,应组建校企结合、职责分明、梯队合理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要求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措施(“引进来”——就是引进工程界具有丰富理论及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来校兼课和指导实践教学。“走出去”,就是鼓励教师到工程单位进行学习或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鼓励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师参加项目管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招标师、咨询师、监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优化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工程能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四、结论
当今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完善的理论知识确不能胜任岗位需求,归根结底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需逐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理念和意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不断向真正的卓越工程师队伍靠拢,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亚林,高飞,卞步喜.“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体制研究[J].科教纵横,2012,(11):290-291.
一、认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