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3: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效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S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33-1
1 项目区概况及土地限制因素分析
阜蒙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行政隶属阜新市,是以种植旱地为主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也是辽宁省商品粮基地之一。项目区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塔营子镇六家子村,地貌上属低丘平原,其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项目区建设规模内基本上没有灌溉设施可以利用,其排灌系统骨干设施不具备,局部地块土壤质地偏砂,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地产出率低,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耕地资源,所以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急需提高地力,提高单位耕作面积土地产出率。
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意义
高标准农田可以定义为:具有充足的水源保证,同时土地相对成片且肥力较高,排灌、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的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耕地[1-2]。而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积极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按照辽宁省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要求及《阜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向,选择阜蒙县塔营子镇六家子村的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申报项目。
3 建设内容
3.1 土地平整工程
项目区内分布19块其他草地,土地平整面积13.5168hm2,总平整土方量为:挖方3.3788万m3,填方3.3788万m3。
项目区需要客土1处,面积为0.1989hm2,根据现状客土地块与周边耕地的高差确定填土深度为0.6m,共需回填土方量为1193.4m3。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3.2.1 水源工程 项目区北部需打179眼机电井,井径0.4m;项目区以南实际打沉圈井93眼,井径1m。
3.2.2 排水工程 项目区地处绕阳河河谷平原,其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务欢池河和押京河形成天然的排水系统,承泄项目区的地面径流和外来客水。本次规划仅对部分水泥路布设土质边沟,边坡比1:1,上口宽1.6m,下口宽0.4m,沟深0.6m,规划19360m,采用机械挖土质排水边沟土方量11616m3。
3.2.3 渠系建筑物工程 (1)农桥工程。项目区内排水沟道与田间道相交时,均布设农桥,项目区共布设农桥5座。(2)涵管工程。为了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在道路与排水沟交叉处以及跨越排水沟下地共布设涵管34座。结构型式采用管径Φ=300mm。
3.3 田间道路工程
项目区修建水泥路6条,路宽5m,总长12595m,填筑30cm厚的碎石路基,铺设20cm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区修建砂砾石路18条,路宽5m,总长21138m,填筑30cm厚的山皮石路基,铺设20cm厚的砂砾石路面。
3.4 护坡工程
在通往下兴隆地的3号水泥路南侧规划护坡工程,长53m,采取浆砌石砌筑,坡面斜长2m,边坡比1:1,厚30cm。浆砌石工程量31.8m3。
4 效益分析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将新增耕地13.5168hm2,新增耕地率为1.65%。项目实施后土地垦殖率将提高0.92个百分点。
本项目总投资预算为1826.5900万元,按建设规模816.9867hm2(12254.8005亩)计算,每公顷投入量为22357.59元,每亩投入量为1490.50元。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计算,项目区每年纯利润为1305.2521万元,扣除现状产值902.9546万元后,每年净增产值402.2975万元。按还本年限法进行静态分析,预计投资回收期为6年。静态投资收益率为22.02%。
5 结论
通过对阜蒙县塔营子镇六家子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规划对其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主要采取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预计新增耕地13.5168hm2,新增耕地率为1.65%,每年净增产值为402.297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 程炯,李新通,谢剑斌,等.丘陵地区人均半亩(333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J].福建地理,2000,15(4):10-13.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158-04
1 引言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12年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提出“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13年颁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由此可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田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促进了耕地保护,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建设标准模糊,各部门尚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不够,建设资金分散,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落后,专业人才缺失,前期工作滞后,规划设计方案缺乏实用性,后期管护力度欠缺,综合效益低等。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败,在现有文献中,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质量的探讨尚不多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是保证后期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但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容乐观。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形地貌复杂,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相对较大,本文以重庆市丘陵山区开展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探析,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2 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进展
重庆市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开发程度高,土地资源稀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因此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促进耕地保护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是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地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和要求也相对较高。自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市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重庆市主要结合粮油基地、蔬菜基地、优势农业产业基地、城乡统筹示范村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02~2011年,重庆市入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2709个,实施规模974.77万亩,总投资128.52亿元。2009~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南川、大足、合川、涪陵、梁平等5各区县实施高标准农田23.31万亩,总投资3.06亿元。目前,重庆市基本完成“3、8、110”工程,即长寿、丰都、荣昌三个国家级和万州、开县、梁平、铜梁、石柱、酉阳、永川、合川8个市级,共7.33万hm2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总投资34.98亿元。到2020年,规划新建24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将农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能出、土肥沃、高产出”的适宜现代化农业的标准农田。
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其他工程。依据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投资结构(表1),田间道路工程通常在总的工程施工费中投资占比最大,其次为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投资占比较少,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在各个项目中投资都是最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各项工程之间应合理规划、协调配合,工程布局和建设模式应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3.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指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的需要,以及一定的肥力条件而进行的田块修筑和地力保持工程。田块归并可以使地块平整规则,满足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降坡和梯田化建设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但土地平整工程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引起土壤的面蚀和风蚀。重庆市坡耕地比重较大,分布在6°以上的坡地基本农田占总量的84.71%,因此土地平整工程是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重庆市土地平整工程难度大,工程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已建设的农田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首先,在田块归并中,普遍存在田块平整程度差,田面相对高差较大,导致农田灌水不均、排水不畅,进而影响作物长势,粮食产量反而下降。大型机械的使用造成土壤板结,表土剥离、回填过程中不合理的工程措施,导致土壤耕作层、犁底层的破坏,土壤厚度达不到耕作要求,新一轮耕作时甚至出现漏水漏肥的现象。在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乡镇,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田块归并意义不大。因此,田块归并一是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二要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其次,在水土流失并不强烈的区域实施旱坡改梯、修筑条石坎,不但浪费投资,且对增产增收的意义不大,因此在坡体较大且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修筑石坎,坡体较小的浅丘坡耕地区域少进行坡改梯,实施降坡平整。另外,土地平整之后,提高农作物效益的根本问题(如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等)仍没有解决,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改善。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指为防治农田旱、涝、渍等灾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直接关系着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灌溉与排水工程应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配套水利设施,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体系。水利设施的建设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微地形、建材特色以及土地利用方向等确定,以利于节约成本,改善基本农田示范区的自然人文景观。
重庆市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多。部分项目水源工程的建设较少,蓄水池无蓄水,池壁、池底出现渗漏。提灌站不合理的设计使得使用寿命变短。排水沟无水排,但排水沟附近旱地被水冲刷;排水沟出水口设计在堡坎上,对耕地造成大面积冲刷。灌溉渠出水口的设计不合理,导致灌溉渠的利用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此外,由于沉沙凼、拦山堰及沟渠的管护严重不到位,有部分项目区的水利工程已被淤泥和杂物堵塞,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有人使用、无人管理、损坏严重的现象,工程效益大打折扣。过度硬化的沟渠孤立和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从而导致整理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工程设计与实施中应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更多地考虑农民的建议,切实造福农民。
3.3 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指为满足农作物物资运输、农业耕作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田间道路的布设应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田、水、路、林、村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块连片单元的大小和走向等统筹兼顾,本着投资省、占地少、利用率高、路线合理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重庆市大部分属丘陵山区,土地整治前田间道路普遍较差,耕作和出行十分不便,田间道路也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工程。
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部分田间道路的规划设计不符合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造成生产路无人行走,断头路较多。田间道路的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有的地方田间道路通达度过小,农产品运输仍然不太方便;有的地方通达度达到要求,但道路宽度不够,只适合小型农业机械。1.2m的生产路过窄,在平坝区或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增加道路的宽度。部分地区田间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但由于重庆市降雨量较多,泥结碎石路面的实用性不强,常被冲刷,损坏严重。有些项目区混凝土路面的硬度和厚度达不到要求,承受荷载大于设计荷载,路面损毁严重,且缺乏维护和修复。田间道路全部采用硬化路面也会加剧斑块破碎度,破坏生物的生境条件,影响生物的迁移,生态效应降低,所以田间道路的路面应注重生态化设计,增加生态涵洞和生态廊道的设计。
4 主要原因分析
4.1 规划设计注重理论,实用性欠缺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规划设计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目前重庆市部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思路不明确,综合性和科学性欠缺。首先,基础工作不扎实,实地踏勘不够细致,对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条件分析不详细,设计以书本理论为基础,或一味追求图件美观,单纯为了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导致规划设计脱离实际情况,急需解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其次,规划设计图纸达不到施工要求,地形图测绘的比例尺限定了测量精度,对工程设计造成阻碍,工程量误差较大,直接影响工程预算投资。部分项目规划设计图件生搬硬套,制作不规范,制图尺寸不切实际,部分参数未能提供,不能有效指导施工。
4.2 建设标准缺失,施工技术落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相应的建设要求也不同。在技术规范方面,重庆市仅出台了《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和《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要求》,对实践工作的指导远远不够。随着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也随之提高,整村推进、蔬菜基地建设、粮油基地建设等都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在前期测绘、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等环节缺乏具体标准规范进行指导,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益。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流程,技术基础薄弱,使得工程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项目施工单位未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欠缺,一些项目的工程建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此外,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在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环节,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减少、景观破碎等问题,不利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4.3 项目监管不严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成立专门机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才能达到效益最优。但目前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限,部分管理人员追求政绩,质量意识薄弱,对工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管理不到位,一味追求建设速度,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监管力度不够,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监理费用较少,且监理市场不规范,对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不够严格。监理人员配置较少,且技术结构单一,专业知识欠缺,部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监管不到位,导致工程监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4.4 工程后期管护缺乏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了“事前规划设计”、“事中实施和监督外”、还有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事后评价和管理”。后期管护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只建设不维护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类型多,后期管护尤为重要,但目前重庆市的建设项目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工程损坏严重,部分设施缺乏有效利用甚至丢失等。首先,丘陵山区后期管护资金需求相对较大,但项目预算中没有对后期管护列出专项资金,致使缺少工程管护资金保障,使得管护工作难以落实。其次,管护责任难以落实。项目竣工后移交村委会管护,但村委会不是真正的实施主体,也没有指定专门的单位或部门开展管护工作,导致管护主体虚化、权责不明,缺少可以执行的管护方案。忽视后期管护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效益大打折扣。
4.5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一、引言
目前中国目前正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 的人口。由于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以及灾害毁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近年来我国耕地总量仍然在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减少。因此,被称为“吃饭田”、“保命田”的基本农田的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信息化基本农田则是随着时展必然的产物,它对于准确、高效、快捷的掌握基本农田变化情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农田信息化的必要性
加快推进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基本农田划定和日常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是进一步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与责任的基本要求。
基本农田信息化建设应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完善定期报备制度,统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实现集中统一、全程全面、即时动态的管理。建立信息员制度,定期进行信息的统计、分析、汇总和上报。鼓励采用其他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各级政府在对各县(市、区)基本农田保护业务流程和现有硬件、软件、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应按照统一规范、便捷高效的原则,合理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方案、技术路线和图形数据标准。即以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将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区现状图,基本农田保护区变化图,保护区界桩埋设图,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位置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信息以及管护情况等多种信息进行数字化,作为基本农田信息化的基础。
三、基本农田数据库建立流程
1.基本农田数据库建立几个重要术语
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基本农田保护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法划定的以村或自然地块为单位的耕地保护区域。
基本农田保护块: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法划定的以单一地类地块为单位的耕地保护区域。
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
2.基本农田数据库建库过程
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建立包括数据搜集、构建数据库结构、属性录入等过程。
3.基本农田数据库结构
基本农田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和基本农田信息,数据库主要结构如下:
4.基本农田建库过程中几个重要属性
保护区编号:保护区编号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级行政区划代码(3位)+保护区顺序码(4位顺序号)。
保护片编号:保护区编号由“行政区代码+保护片号(4位数字顺序码)”组成,行政区代码在现有行政区划代码的基础上扩展到行政村级,即: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乡级代码+村级代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中的6位数字码,乡级代码为3位数字码,村级为3位数字码。
保护块编号:保护块编号由“保护片编号+基本农田保护块(4位数字顺序码)”组成。
基本农田图斑净面积:基本农田图斑的净面积即基本农田图斑地类面积,基本农田图斑地类面积=基本农田图斑面积-扣除地类面积-线状地物面积-零星地物面积。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只有基本农田面积和耕地面积采用净面积,其他面积均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面积,俗称毛面积。
四、总结
以上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建设是依照基本农田划定的技术规程,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基础,对已有基本农田保护成果进行核实、认定;利用GIS技术在核实、认定后的基本农田保护成果上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综合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对其进行编号、记录;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内对应的地类图斑作为基本农田图斑数据,获取地类等现状信息,依规范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与基本农田图斑属性,从而实现基本农田划定与变更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基本农田划定(补划)技术规程》
[2]《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3] 陈士银,郭宏俊.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个问题归纳和浅析[J].上海土地, 2002(4) : 23- 26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5-1311-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5.057
The Delineation and Construction Aequence of Lulong County
High-standard Farmland
CHEN Zhuoa,WANG Yan-huia,SU Xiong-zhia,ZHANG Jun-meib
(a.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b.College of Land and Resources,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0, Hebei, China)
Abstract:Arable land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food production,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is important initiatives to ensure our food security.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area is Lulong County, there are three major aspects, the natural conditions, the project conditions and the suitable for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select the soil texture and the other 11 sub-goals to carry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to determine the buildable area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of Lulong County carry out the policy “One vote veto” for the arable land which is more likely to be occupied or it is un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Ultimatel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determine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of Lulong Coun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iting area of Lulong Coun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is 39 280.84 hm2,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Priority Construction Zone, Mid-construction Zone and Suspend Construction Zone, the area are 9 557.87 hm2, 18 644.33 hm2 and 11 078.64 hm2, accounting for 24.33%, 47.46% and 28.21% of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of Lulong County. The study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building and plan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of Lulong County.
Key words:high-standard farmland;stability;suitability;construction sequence;Lulong county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中国对于粮食的需求也呈刚性增长,尽管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试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等一系列措施保护耕地,但耕地的总体质量仍呈现下降趋势,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高标准农田作为耕地的精华,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部分[1]。综合国内众多学者对于耕地质量评价、基本农田定义以及农田改造的相关研究,可以将高标准农田定义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无明显障碍因素,田间灌排设施完善,灌排保障较高,路、林、电等配套,能够满足农作物高产栽培、节能节水、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化生产要求,达到持续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安全环保的农田。
2014年由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牵头制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2]第一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基本农田管制相结合,实现了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地利用规划、管制的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中耕地的数量保护和质量管护。但是,通则中仅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般性规定,缺乏对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管理和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开启了中国对于高标准农田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农田路网系统、排灌系统、供电系统、地力支持系统进行技术集成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健全工作机制、创新资金使用和管理机制以及加大监管力度等对策和建议;宋海燕[3]以山东省农田防护林网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高标准农田防护林营建关键技术;张超超等[4]结合丘陵山区的农田综合因素,确定了不同类型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产量指标和相关条件;宋祥刚等[5]综合考虑耕地的基本条件和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建设适宜性,提出基于四象限法的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与模式;杨绪红等[6]从地块单元受相邻地块的水平影响入手,采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从社会经济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条件三个方面构建分区阻力面指标体系,以高等级耕地作为扩散的“源”,依据累积阻力值的突变性将陕西关中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划定为重点区、限制区和禁止区;王洪波等[7]认为,中国耕地平均等别偏低与基本农田高保护率的实际情况共同决定了划定的基本农田不可能全都是优、高等地,只有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土地整治活动才能使大部分耕地满足高产稳产的要求。
本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作为样本区,分别从自然条件、工程条件、适宜经营条件三方面选取11个指标进行高标准农田的适宜性分析,以期为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建设任务顺利落地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卢龙县位于河北省东部,东经118°45′54"- 119°08′06",北纬39°43′00"-40°08′42",地处华北平原边缘地带,属于燕山南部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呈梯状倾斜地形优势明显。大秦铁路、京秦铁路、京山铁路及津秦公路、京沈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线路贯穿县境,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捷有利条件,地理优势显著。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且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0.9 ℃,年平均降雨量725 mm,且主要集中于6-8月份。卢龙县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南部为山麓平原区且多为山洪淤积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17.94%,北部为低山区,占全县总面积10.43%,中部地区为燕山运动形成的低山脊,为丘陵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71.63%。卢龙县全县总面积95 580.24 hm2,其中耕地面积43 909.56 hm2,占全县面积的45.94%,总人口42.2万人,人均耕地0.1041 hm2,略低于全国人均耕地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无论是耕地数量还是耕地质量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1.2 数据来源
1)规划数据。《卢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 2020年)》相关资料及图件、卢龙县土地整治规划相关资料及图件、卢龙县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1∶10 000)、卢龙县DEM数据、卢龙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相关资料及图件,图件经过数据格式转化,统一到ArcGIS格式,并进行投影变换和坐标校正,实现了数据的同步更新。
2)社会经济数据。卢龙县国民经济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卢龙县2011年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等。
1.3 研究方法
1.3.1 GIS空间分析法 本研究借助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和直观的可视化分析功能,结合其他相关统计技术,综合处理和应用分析卢龙县的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土壤数据、地形数据、区域农户耕地利用空间信息数据等,以此进行卢龙县高标准农田空间稳定性分析、建设区域划定及建设时序等研究。
1.3.2 综合指标体系法 系统分析研究对象,构建综合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和稳定性评价模型,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农田稳定性,并依此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和建设时序。
2 评价指标获取及其分值确定
2.1 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选择
根据高标准农田的内涵与建设特征,遵循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建立县域基础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适宜性指标体系,包括农田自然条件、工程条件与适宜经营条件三大方面11个评价指标。
本研究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借鉴农用地分等体系中的赋值标准[8],采用经验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高标准农田评价指标分级赋值标准,其中数值型评价因子采用[0,1]的标准化处理赋值,阈值型评价因子则按照具体分级赋值标准,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高标准农田应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因此借助农用地分等成果对农田的自然质量标准做出标准判断[9],即土壤的自然条件,土壤质量高的应优先选入高标准农田,参照农用地分等的成果,选取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4个指标,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质,能较好地表征土壤的耕作性能,通过影响土壤结构、水分渗透、通气等状况,进而影响耕地的生产力状况;有效土层厚度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该土壤的肥沃程度;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土壤有机质含量是重要养分容量指标,受气候、土壤类型、耕作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直接影响耕地的生产能力,反映农田的本底质量,通过定量评价可以揭示卢龙县高标准农田自然条件的分布规律[10]。
农田的工程条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需要考虑各个区域所存在的整治工程可改造和消除的各种限制性因素[11],工程条件因素选取田块坡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农田防护林条件四个子目标,排水条件主要体现耕地的抗涝能力;农田防护林反映农田防护情况。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农田可改造难易程度。
农田的适宜经营条件包括机械化程度、田块连片性和路网密度三个子目标,机械化程度越高的地块,越有利于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化经营[12];田块连片性越大越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反映的是农田种植的适宜程度;路网密度反映了农田道路通达情况[13],适宜程度高的农田应优先选入高标准农田。
2.2 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选择
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可以划分为缓冲渐变型和刚性否决型两类。缓冲渐变型,是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对稳定性的影响随着距离的变化而逐渐变化的指标。一般表现为距离该项指标值越近则稳定性越差,反之则稳定性越高。刚性否决型,是指对落入该项指标范围内的耕地实行“一票否决”的指标,即只要是落入该项指标范围内的耕地,就不进行建设。此外,空间稳定性还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发展水平是建设用地扩张的动力所在,因此,在空间稳定性选取时要对反映经济社会指标加以描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促使耕地不断转化为建设用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或者完成后仍然存在此种风险。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模式主要有沿主要道路的两侧的“跳跃式”增长和在现有建设用地的基础上进行“摊大饼”式的扩张两种,在此基础上选取距离城镇远近与到主干道的距离作为建设占用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此指标属于缓冲渐变型;区位上的不稳定区域还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允许建设区与有条件建设区,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扩展区域。对于区位上的不稳定区域,近期内被建设占用的可能性较大,不适宜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一票否决”制,为“刚性否决型指标”,具体指标如表4所示。
2.3 建设的适宜性评价方法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过程,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现象,常规的线性加权评价难以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行性评价的要求。在多目标决策过程中,优选理论中多目标系统优选、排序决策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和可行途径。因此,本研究采用接近理想点排序模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14]。
1)构造规范化的决策矩阵。高标准农田建设可行性评价范围内的耕地评价单元组成了优选的对象集A={a1,a2,…,an},遵循可行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T={t1,t2,…,tn},评价单元aj{j=1,2,…,n}在指标tj{t=1,2,…,n}取值为xij并将各指标采用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组成规范化的矩阵。
R=(rij)m × n=r11 r12 … r1nr21 r22 … r2n… … … …rm1 rm2 … rmn
2)构造加权矩阵。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行性作为目标层,分别以自然质量、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条件作为准则层构建指标体系。
结合熵权法测算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加权矩阵,即:
V=(vij)m × n=a1y1 a2y1 … any1a1y2 a2y2 … any2 … … … …a1ym a2ym … anym
3)确定理想解。为确定评价单元的整体优劣顺序,可以定义:
ri+=max(rij)ri-=min(rij) (i=1,2,…,m)
ri+即各属性值都达到各决策点的最优值,成为“理想点”,ri-到各决策点的最劣值成为“负理想点”[15]。而在实际操作中,“理想点”和“负理想点”并不存在,可以将单元评价值与理想值进行比较,以其接近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卢龙县高标准农田适宜性评价权重的确定
卢龙县现辖12个乡镇548个行政村。分别对11个评价指标进行原始数据矩阵构建、标准化处理、归一化处理、熵权值和权重值确定等,得到高标准农田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表(表5)。
3.2 空间稳定性区域识别
高标准农田空间稳定性区域的识别主要借助Arcgis平台,提取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中主干道和城镇等信息,进行道路和城镇不稳定区域的缓冲,缓冲区标准的确定参考农用地分等定级中宗地低价评估的标准,最终确定主干道的缓冲区为1 km,建制镇的缓冲区为2 km。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提取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叠加得到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不稳定区域,并采取“一票否决”制,落在该区域范围内的耕地一律不允许搞其他建设(表6)。由表6可以看出,卢龙县高标准农田不稳定区域共18 743.49 hm2,其中卢龙镇不稳定区域最多,共有2 796.27 hm2,占全县不稳定区域的14.92%,其次是刘田各庄镇和石门镇,不稳定区域分别为 2 247.79 hm2和2 200.04 hm2,占不稳定区域面积的11.99%和11.74%,蛤泊乡和刘家营乡的不稳定区域面积最小,分别为826.30 hm2和827.36 hm2。
3.3 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确定
在对不稳定区域进行“一票否决”之后,得到现阶段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可建设区域,共39 280.85 hm2,其中卢龙县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区域9 557.87 hm2,占卢龙县可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的24.33%,卢龙县高标准农田中期建设区域18 644.33 hm2, 占卢龙县可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的47.46%,卢龙县高标准农田暂缓建设区域11 078.65 hm2,占卢龙县可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的28.20%。
分乡镇统计结果见表7,由表7可以看出在卢龙县12个乡镇中,蛤泊乡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比例最大,占蛤泊乡总面积的46.46%,其次是木井乡,其优先建设面积占总面积的33.91%,以刘家营乡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比例最小,为11.11%;燕河营镇的高标准农田中期建设比例最大,占燕河营镇总面积的68.74%,陈官屯乡和刘家营乡其次,分别占各自面积的62.49%和61.20%,印庄乡比例最小,占印庄乡总面积的31.57%;暂缓建设区以占总面积42.12%的印庄乡为最多,燕河营镇的暂缓建设区比例最小,只占燕河营镇总面积的3.87%(图1)。
在卢龙县9 557.87 hm2的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中,刘家营乡只有196.34 hm2,仅占卢龙县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的2.05%,其次是下寨乡,其优先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面积是421.71 hm2,占卢龙县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的4.41%,木井乡和燕河营镇的优先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面积最多,分别为1 230.29 m2和1 100.22 hm2,各占卢龙县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的12.87%和11.51%。卢龙县中期建设高标准农田共18 644.33 hm2,蛤泊乡只有854.60 hm2,仅占卢龙县中期建设高标准农田的4.58%,其次是刘家营乡和下寨乡,其中期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面积分别为1 082.00 hm2和1 093.17 hm2,分别占卢龙县中期建设高标准农田的5.80%和5.86%,燕河营镇和陈官屯乡的中期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面积最多,分别为2 761.64 hm2和2 310.57 hm2,各占卢龙县中期建设高标准农田的14.81%和12.39%。卢龙县暂缓建设高标准农田共有11 078.64 hm2,占卢龙县可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的28.20%,双望镇和印庄乡的暂缓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最大,分别为1 738.20 hm2和1 500.58 hm2,蛤泊乡和燕河营镇的暂缓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最小,分别是244.60 hm2和155.46 hm2,仅为卢龙县暂缓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的1.40%和2.21%(图2)。
综合图1和图2可知,卢龙县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区在各乡镇均有少量的分布。刘家营乡中部和西南部有少量优先建设区分布,中部以中期建设区为主;潘庄镇优先建设区的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潘庄镇北部地区;燕河营镇以优先建设区和中期建设区为主,只有东北部有少量暂缓建设区域;在陈官屯乡分布有大量的中期建设区域,北部分布着暂缓建设区,在印庄乡的东南部分布着印庄乡主要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区;卢龙镇主要以中期建设区为主,分布在建制镇周围;刘田各庄镇优先建设区面积虽然大,但是分布较分散,中期建设区域主要在建制镇周围;蛤泊乡面积虽然不大,但其优先建设面积比例最大,主要分布在蛤泊乡中部和西部。西南部有少许暂缓建设区分布,中期建设区域主要分布在木井乡中部,东部和南部分布有优先建设区域;石门镇中部分布着大量的中期建设区域,城镇外部边缘有优先建设区和暂缓建设区交替分布;双望镇中期建设区域和暂缓建设区域交替分布,面积相当。西部分布着双望镇主要的优先建设区域;下寨乡西部为中期建设区东部为暂缓建设区,北部和南部有少量的优先建设区零星分布。
4 结论
1)对于高标准农田的空间稳定性区域识别,针对卢龙县全县范围内的土地,参考农用地分等定级中的宗地低价评估的标准,确定主干道和建制镇的缓冲区,从卢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提取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进行叠加,最终得到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不稳定区域共18 743.48 hm2,作为卢龙县的行政中心,卢龙镇的不稳定区域面积最大,达到了2 796.27 hm2,占全县不稳定区域的14.92%,刘家营乡的不稳定区域面积最小,为827.36 hm2。
2)在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建设方面,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分为优先建设区域、中期建设区域和暂缓建设区域3个区域,面积分别为9 557.87 hm2、18 644.33 hm2和11 078.65 hm2。其中优先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木井乡和燕河营镇的优先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面积最大,分别为1 230.2 hm2和1 100.22 hm2,各占卢龙县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的12.87%和11.51%。中期建设主要集中在卢龙县中部和北部,燕河营镇中期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面积最大,为2 761.64 hm2,占卢龙县中期建设高标准农田的14.81%,蛤泊乡只有854.60 hm2,仅占卢龙县中期建设高标准农田的4.58%。卢龙县暂缓建设区域主要分布在卢龙县的西北部,以双望镇和印庄乡居多,分别为1 738.20 hm2和1 500.58 hm2,又以蛤泊乡为最少,仅占卢龙县暂缓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的1.40%。
通过综合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有效推动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中耕地的数量保护和质量管护。日后高标准农田的研究将就如何把建设和后期管护有效并且高效的结合,深入开展并严格执行,将会是高标准农田标准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TD/T1033-201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S].
[2] 卢丽红.基于GIS的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3] 宋海燕.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研究[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4] 张超超,黄 仁.我国丘陵山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几个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1999(10):44-47.
[5] 宋祥刚,朱跃文,马 辰,等.高标准粮田生产系统集成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2):241-242.
[6]杨绪红,金晓斌,郭贝贝,等.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方法[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0(2):202-210.
[7] 王洪波,程 锋,张中帆,等.中国耕地等别分异特性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11,27(11):1-8.
[8] 王晓红.县域农用地综合分等法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03.
[9] 刘名冲.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13.
[10] 王 波,郑宏刚,刘淑霞,等.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99-103.
[11] 薛 剑,韩 娟,张凤荣,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4(5):193-203.
[12] 贾丽娟.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03602
1引言
随着土地整治被正式写入2009年中央1号文件,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科学合理的编制好土地整治规划是实施好土地整治工程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本文选取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及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对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2重点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2.1扩大基本农田面积
第一,在坚决落实上级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域自身的资源特点和资金能力,合理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包括建设规模及质量。第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通过实地调查、潜力分析,结合变更调查和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成果,将零星分散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布局,科学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并确定各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内的主要建设任务。第三,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内应合理补充耕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目前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多有条田不平整、农村道路冗余占地、田坎系数过高等现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应优化耕地沟、渠、路、林网配置,通过农田整理、沟渠整理、农村道路及养殖用地复耕,田坎系数降至20%以下,调整零星地类,完善田间路和生产路的布局,道路尽量采用硬化路面和路肩,减少道路占地和桥涵闸等交叉工程占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2.2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
第一,提高基本农田区域内的设施水平。目前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设施老化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因此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增强农田防洪排涝能力,通过农业生物科技措施改良土壤,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内的耕地质量等级。第二,提高基本农田区域内的土壤肥力。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内应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善管理条件及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安排种植制度,采用轮作、间作等耕作模式,改善耕作条件,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增加土壤厚度,耕作层厚度应达到30cm以上,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60cm以上,改善土壤pH值,发挥耕地最优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2.3治理基本农田的生态环境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为原则,强化高标准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内改善农田水土保持、加强农田林网空间配置,形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逐步建成完善的农田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农田生态景观;严格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推广应用生物肥、有机肥,营养平衡施肥技术;杜绝对环境有污染的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有效控制农药及农用化肥污染,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采取措施防治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对土地的污染,加快污染土地的治理,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治理,逐步减少工农业生产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3农业用地综合整治
3.1提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农用地整理是指采取平整土地、归并地块,建设灌溉、排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措施,通过综合整治农用地及其间的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田集中连片程度,促进农田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庄河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因此农用地整理是庄河土地整治的主要内容。农用地中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较大,园地所占比例最小,大面积连片的耕地分布在南部的沿海平原。充分利用庄河天然的水资源优势,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提高耕地灌排能力,完善田间道路工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造农田林网;加强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培肥地力,提高中低质量耕地等级,同时强化新增耕地质量建设;重点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建设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高产稳产的优质耕地,引导建设用地逐步退出,形成集中连片的、耕地质量优良的基本农田补给区域,保证基本农田总量有增不减;推进低效果园和低效林的整治,加强设施农业用地建设,促进农用地的综合整治。
3.2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做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力争建设优质稻示范县,依靠科技,改良品种,种植优质水稻、果蔬。引导农民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向有机农产品基地发展,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质量,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创建绿色品牌。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拓展农业功能,构建农村生态旅游,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地区水果蔬菜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大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将水果的发展与旅游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特色种植业资源优势,培植龙头企业,建设集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娱乐、饮食为一体的水果主题生态观光园,不断扩大基地种植面积,提高果品科技含量,加快水果产业化发展。
4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逐步推行散乱的农村居民点适度集中,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的农村居民点体系。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积极进行村庄格局调整,鼓励农民腾退宅基地,合村并点,改造空心村,改变农村居民点分散、无序发展模式,推动中心村建设,鼓励和引导村庄迁移到中心村,并及时复垦腾退的农村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整治,优化村庄布局,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村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保护和传承地方独特的历史文脉和民俗风情,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特色村庄,建设特色魅力新农村。
4.2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等措施,实现耕地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不增加、布局更合理、节约集约用地等目标的土地整治活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本轮土地整治规划的独有特色,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项目建设对土地刚性需求愈来愈大情况下的解决土地供求矛盾的重要抓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利于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科学合理规划用地结构,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消除城乡结构二元化。
按照“政府引导、公众参与、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协调各部门规划,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先选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实施增减挂钩,切实维护农民权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对散乱、废弃和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合理确定的增减挂钩试点拆旧区位置、范围、规模和时序,工矿废弃地、盐田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也可以作为增减挂钩拆旧区,增加建设用地的供给能力。加大对拆旧区土地复垦的资金投入,加快复垦项目实施进度,规范操作,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并按期归还周转指标。使用增减挂钩指标的地块所产生的土地收入应优先用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5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庄河市拥有60多万亩的未利用地,包括水域、滩涂沼泽和自然保留地,未利用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应坚持因地制宜,以“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林则林”为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创新未利用地开发模式。对于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可以采用台地开发、缓坡式开发等土地开发模式,尽可能少破坏原始地形,以免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土壤条件好,有水源保障的未利用地区域,优先推进宜耕后备土地开发,增加耕地有效面积;将临近城镇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未利用地开发为建设用地,以解决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对于成片的草地、水源涵养地,可以发展林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地区的未利用地,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6保障措施
科学严格的保障措施是土地整治规划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应成立土地整治领导小组,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动态巡查制度。同时扩大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和融资渠道,发挥资金整体效益,严格把控土地整治资金专款专用,保证土地整治资金健康、安全运行。建立土地整治规划信息系统,做到“一张图”管理,注重培训与学习,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规划公告和建设项目的公示制度,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随时接受公众查询,让广大群众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参考文献:
[1]张占录,张正峰.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国土资源和交通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围绕国土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利用和县域交通环境改善两个重心,加大国土资源有偿使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通畅工程、延伸农村客运网点、规范交通安全秩序、完善运输市场功能,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和谐通河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国土资源工作,重点坚持“四个围绕”抓好“四个推进”
第一,围绕促进可持续发展,参与宏观调控,积极推进国土资源规范有偿使用。充分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建立完善政府管理土地的责任制度,健全监察、司法、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土地案件查处机制,深入整顿规范国土资源开发秩序;严把土地调控闸门,从严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管理,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国土资源的作用,加大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力度,积极推进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使国有土地和矿业资产的使用效益得到最大显化。
第二,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协调运作,积极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全面完成土地更新大调查工作,启动并抓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继续推动城镇地籍调查,加快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步伐。按照省政府批复意见,认真做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公布和实施;积极协调做好鸡讷公路通河段、松花江防洪江堤和工业园区用地的补偿安置工作;高效快捷办理城镇建设所需各项用地审批工作,做到及时依法供地,确保重点工程和项目顺利建设实施。
第三,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耕地保护,积极推进标准化农田建设。进一步落实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科学合理地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善审批用地和实际发生用地的双重责任内容,提高占补平衡能力,坚决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从源头上把好耕地保护总闸门。积极做好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尽快完成祥顺、通河镇桦树土地整理项目的收尾工程,高标准实施浓河基本农田整理和浓河、富林土地整理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标准化农田建设水平,以旱涝两类中低产基本农田整理为重点,改善农田面积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2.8万亩,新增水田面积10万亩,打造一批标准化农田和特色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扩大标准化农田建设规模,促进耕地质量和产能大幅提升。
第四,围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化治理,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做好铧子山地质公园项目立项报批,完成省厅投资114万元的凤山镇杨木顶矿产勘查工作和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开展矿产资源整治工作,加强矿产开发监管和储量动态监测,对现有矿山资源有偿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严禁工艺落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矿山企业进入资源开发领域,进一步落实科学的资源保护管理利用方式,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于交通工作,将突出“四个重点”力争实现“四个突破”
第一,突出以“二路一桥”建设为重点,抓好协调运作,力争在县域交通环境改善上实现新突破。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势,尽快完成鸡讷公路通河段施工区内的电力、通讯、房屋等设施的拆迁及补偿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施工;积极运作哈肇公路通河境东段的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主动配合省公路部门,推进松花江公路大桥建设,克服一切阻力和障碍,确保工程建设顺畅。
第二,突出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抓好通畅工程,力争在通村公路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通村公路19项32.4公里的建设任务,严把招投标关选好施工队伍,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切实把通村公路建成“民心”工程。
引言
最近,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未来五年土地整治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经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为完成土地整理目标,可将土地整治与精细农业发展相结合,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1.精细农业概述
1.1精细农业概念
精细农业就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所谓精细农业,是指基于变异的一种田间管理手段。农田里田间土壤、作物的特性都不是均一的,是随着时间、空间变化的。而在传统的、目前仍在采用的农田管理中,都认为是均一的,采用统一的施肥时间、施肥量。
1.2精细农业特点
精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精细农业能科学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源污染。精细农业采用因土、因作物、因时全面平衡施肥,彻底扭转传统农业中因经验施肥而造成的三多三少(化肥多.有机肥少;N肥多,P、K肥少;三要素肥多,微量元素少),N、P、K肥比例失调的状况,因此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减少和节约水资源。目前传统农业因大水漫灌和沟渠渗漏对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精细农业可由作物动态监控技术定时定量供给水分,可通过滴灌微灌等一系列新型灌溉技术,使水的消耗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并能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
(3)精细农业采用精耕细作技术,可大大节本增效,省工省时,优质高产。
(4) 精细农业采用现代化先进的高新技术,对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控制,并根据其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3精细农业发展条件
(1)农田大小。通过全面的经济分析,计算出适于区域精细农业发展的最小农田面积。
(2)农机化程度。精细农业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手段。如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施肥机、喷药机、喷灌机等。另外,还需要GIS、GPS(DGPS);信息采集、分析设备;随农业机械配备的定位系统、控制设备、监测设备等。
(3) 农田差异。农田差异包括土壤墒情、土壤肥力、病虫草害分布等差异。
2.我国精细农业现状
目前,我国仅在国营垦区农场和高校试验场建立精细农业试验工程。因为我国大部分农田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比较落后,无法推行广域的精细农业,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
3.土地整治促进精细农业发展
3.1土地整治是基础
土地整治系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的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将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科学合理开发宜农未利用地。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改造提高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新建5000处万亩连片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这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3.2精细农业大发展
抓住土地整治的契机大力发展精细农业,促进现代化农业大发展。
(1)了解差异,指导农业生产
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个体农民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施农业作业。虽然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但就整个示范区来说,其空间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建立以GIS为开发平台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其目的是让农民了解田间的差异分布,为农民提供合理的管理支持。该系统可以生成以地块为单位、以相对坐标定位的作物产量(以户为单位)、作物长势、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的分布图。
(2)发展精细农业了解区域差异,科学指导区域农业生产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建立以GIS等为开发平台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让农民及时了解田间差异分布等信息,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管理。该系统可以生成以地块为单位、以相对坐标定位的作物产量(以户为单位)、作物长势、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等的分布图。
(3)发展精细农业,建立基于DGPS和GIS技术管理、辅助决策系统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建立DGPS基准站:采集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的土壤墒情、土壤肥力、病虫草害分布等作物生长空间数据;收集有关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的地籍、土壤类型、耕作史、产量史、轮作史以及品种、肥料、农药、灌井分布等信息。在GIS软件开发平台中利用DGPS基准站采集的作物信息,建立生长模拟模型和空间决策分析模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处方,以便进行农田资源合理利用和作物生产管理。
(4)建立精细农业示范工程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立精细农业示范工程:利用带DGPS和产量测量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定位和自动采集对应小区的平均产量数据,并利用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定位采集土壤肥力、墒情、病虫草害分布、作物长势,并利用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生长的空间差异分布图;利用GIS的空间决策分析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实施按处方图控制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如带DGPS和处方图读入设备,可调节播量和播深的谷物精密播种机、可调节施肥量的定位施肥机和喷药机、可控制喷水量的定位喷灌机等。通过精细农业示范工程,不但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且还能够因地制宜地推动应用规模和范围,逐步在较大面积和范围内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产。
4.结论
土地整治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性保障。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4亿亩,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精细农业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也许将来名字会有所改变,但是用信息技术来支撑农业、武装农业,实现现代化农业这个方向不会变。
参考文献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Washington, D.C. 1997.
[2].汪懋华,“精细农作”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农田精耕细作技术,"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论文集上册, 周光召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8.9。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十一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力加快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水利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切实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我县自然灾害频繁,极端灾害天气逐年增多,部分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诸多严重威胁。一是工程老化。许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土法上马,标准不高,损坏严重。二是效益下滑。随着农村“两工”(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的取消,一些地方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引导有所弱化,组织建设热情不高,管护不力,很多渠塘堰坝和水库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防洪、排涝、灌溉等功能。从近年来各地旱情来看,凡是农田水利建设好的地方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小,生产恢复就快,而农田水利建设较差的地方灾害造成的损失就重,生产恢复缓慢,且成为县乡两级防汛工作的重大隐患。因此,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是切实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
(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迫切需要。我县于1998年实现了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目标,由于近年来水毁、村民建房、城镇开发、工业项目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占用等原因,全县基本农田逐年减少,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降低,每遇旱灾,均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只有坚持不懈的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巩固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建设成果,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解决农民吃饭问题。
(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的水肥条件、水利化程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一形势,满足农业生产对农田供水、灌溉保证率、养分供应等方面的新要求,就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生产稳定了,才能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耕地和粮食保障。
(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迫切需要。1999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32万亩,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必须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提高现有耕地的水利化程度,提高单产产量,发展后续产业,实现丰产丰收,才能确保“退的下,稳得住,不反弹”,真正建立生态环境改善与人的生存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五)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保障饮水安全是人的基本生存的需要,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截止2006年底,全县尚有1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够安全,严重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就要求我们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尽快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尽早让农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每年从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水利建设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中调整2亿元,五年筹集10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止目前,全县已投资700万元实施农村安全供水项目25处,解决了1.8万人的饮水困难。今冬明春全县计划投资763万元解决2万人的饮水困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因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利用今冬明春有利时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迅速掀起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热潮。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冬春季节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黄金季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扣“实施五大工程、深化一项改革”的思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改善我县农田水利设施条件。
(一)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00年以来,全县通过实施“甘露工程”、“氟砷改水”、“人饮解困”工程,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困难,但与群众和上级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去年省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的意见》,明确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资金投入、工作措施和工程管理。各乡镇和水利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认真做好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作,按照《县安全供水发展规划》要求,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全面动员,以优先解决群众饮水困难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推进,全面实施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农村饮水难问题。
(二)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为全县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一要稳定和增加基本农田数量。抓住中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工代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机遇,撬动群众投资投劳热情,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今冬明春全县要完成基本农田建设任务8000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00亩。同时,要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已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地方,要在巩固数量的基础上,加快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努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确定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乡镇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快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抓好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建设。水利设施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有比较稳定的水源条件的川道地区,要坚持以渠、井为主,狠抓挖潜配套,努力扩大水田面积;有水源潜力的浅丘山区,要以库塘工程建设为重点,实施旱改水,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对没有稳定水源条件的中高山区,要以集雨水窖建设为重点,扩大节水灌溉面积,重点解决人畜饮水和高效作物缺水问题。
(四)切实抓好水毁农田水利工程修复。我县连年遭受暴雨洪灾,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水毁修复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水毁工程作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按照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水毁修复工程,尤其是对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饮水工程,要优先安排,对直接影响农业用水的库、塘、渠、窖、井、拦河坝等水毁工程要力争早日修复。水毁工程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现思路的整合,与水保项目、土地复垦项目、口粮田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综合治理,集中修复。各类防洪工程和病险库塘除险工程,要在明年汛前完成,确保安全渡汛。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修复水毁工程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建设,要利用修复重建的机会,在工程的规划、设计中贯彻和体现人水相亲,人水和谐的新理念。
(五)启动实施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8868万元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县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从今年开始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省水保局计划今年下达我县治理任务26平方公里,国投资金360万元。我县已计划在平梁镇沐浴河流域和城关镇黑沟两条流域率先启动治理工程。相关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精心组织,扎实完成好项目建设任务。会后,由县水利局牵头组织,有关乡镇和有关部门配合,迅速进驻现场开展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做到一条流域一个特点,一条流域一个品牌,实现治理一条流域,改善一片环境,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群众的目标。
(六)进一步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使用权和经营权,加强工程管理,效益明显,较好地调动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城关镇在规范清水沟水库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供水有偿运行机制,拓宽了水利设施自我发展的新路子。随着农村饮水、节水灌溉、水保治理等工程建设规模和速度的加快,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工作已势在必行。各乡镇和水利部门要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租赁、拍卖、承包等方式以及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今后,对于新建的农村水利工程,要建立“业主”提前到位制度,在工程建设前就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归属,逐步实现农村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和经营企业化,形成政府扶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农村水利建设新格局。
三、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基本建设热潮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各乡镇和水利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冬春时节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协调,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实行领导包乡、包村、包工程,深入施工一线,及时了解情况,督促指导工作,对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水利部门要组成巡回检查组,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与项目安排和资金扶持挂钩。计划、财政、农业、国土、扶贫、宣传广视等部门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打好农田水利建设总体战,确保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站等各种有效形势和途径,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宣传力度。要建立健全县乡农建信息传递网络,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典型宣传和信息上报,努力营造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部署,夯实任务。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县《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要求和县上确定的农田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因地制宜地确定各自今冬明春水利建设方案,把县上下达的冬春水利建设计划层层分解落到实处。要抓紧动员部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广泛深入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到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主战场,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建设。
(三)完善机制,增加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实实在在地增加投入,是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的关键。一要把国家投入的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足额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要坚持“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目标管理、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水利为平台,统筹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土地复垦、扶贫重点村等项目,整合资金,集中投放使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要完善村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教育引导农民主动投工投劳,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四要加快小工程产权改革步伐,积极推广股份制民办水利工程,促进水利建设良性循环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289-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为此,连云港市各级农业部门把耕地质量建设作为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措施来抓,认真贯彻耕地保护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按照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连云港市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投入引导、规划指导等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实施和先进技术推广,耕地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回顾
1.1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1.1.1 建立耕地质量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连云港市农委组织成立耕地质量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会商、解决耕地质量方面的重大问题,并通过各种形式落实任务和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1.1.2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耕地质量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年来,连云港市各级涉农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落实《连云港市耕地质量管理办法》《连云港市县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法律法规,形成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1.2 积极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工作
1.2.1 组织实施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工作。按照江苏省农委开展耕地等级划分、中低产田类型调查等相关要求,及时组织召开全市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工作会议,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查,根据基础地力、耕作条件、基础设施、主要作物生产能力等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制定合理的耕地质量建设规划。
1.2.2 初步建立区域性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连云港市不同农区生态环境、土壤类型、耕地制度等,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分层次建立农作物土壤肥力、农田环境质量等耕地质量定位动态监测点20个,主要分布在水稻土、潮土、滨海盐土、砂姜黑土、棕壤5种耕作土壤上,基本覆盖连云港市主要土壤类型。在耕地质量监测中严格按照《江苏省耕地质量监测方案》要求,规范操作,严格试验、逐项分析,确保土壤肥力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全市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提供可信的基础数据。并分年度撰写连云港市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为连云港市基本农田保护、耕地质量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可信的基础资料。
1.2.3 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连云港市政府出台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意见,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体现了“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农业部门切实履行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职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1.2.4 整体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自2005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来,全市按照“试点启动、区域调查、全面开展”的步骤,开展新一轮土壤普查与质量评价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四县先后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有效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粮食产量的增加,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截至2010年底,国家、省先后下拨项目资金1570万元。通过多种形式培训830多次。累计参加人数5.162万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逾273.919万份;采集土壤样品38602个,植株样品5616个,检测土壤有机质、全氮等19个项目,累计分析化验大、中、微量元素等46.59万项次;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上开展“3414”等各类试验示范2568个;建设万亩示范区29个、干亩示范片136个、百亩示范方288个,发展示范大户1320多户。累计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3.75万hm2,研制并推广主体配方28个,推广专用配方肥29.64万t,应用面积47.04万hm2。氮肥利用率提高4.89%,磷肥利用率提高2.32%,钾肥利用率提高2.55%,减施肥料总量为82790.208t,累计节本增效14.8亿元。土壤肥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与1982年相比,连云港市土壤全氮含量上升0.211g/kg昏有机质含量上升927g/kg。
1.2.5 大力推广土肥新技术。根据不同土壤的主导障碍因素,按照灌溉改良型、盐碱耕地型、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类型,采取农艺、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改造,不断提高中低产田肥力水平,实现中产变高产、低产变中产的目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先后实施“百日增肥”、“补钾工程”等重大项目,推广精确施肥、有机质提升、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化肥深施等耕地质量保养综合技术,年推广秸秆腐熟还田1200hm2,微量元素叶面肥逾120t。促进耕地用养平衡,遏制农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趋势。
1.2.6 扩大有机肥推广应用范围。截至2010年底,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8.4万t,在粮食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应用面积为4万hm2,节约纯N63.00kg/hm2,P2O524.30kg/hm2,K2O 29.25kg/hm2;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2.8%以上。蔬菜作物增产24.3%以上,平均增产增收1473元/hm2,累计增加效益5892万元。同时全市积极积造有机肥,年均积造优质有机肥600万t以上。
1.2.7 高点定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云港市农委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集聚合力,整体推进,强化考核,集中力量建设永久性的高标准农田。一是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步步落实;二是因地制宜,高点定位,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制定具体方案;三是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四是整合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推广等项目资金集中连片建设,确保项目资金整合最优化、使用最大化、效用最高化;五是严格对照标准,确保项目实施一片、优质一片、成功一片,达到“项目建设集中连片、粮食为主经作示范、提高标准强本固基”的建设特色。截至2010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14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6.24%。
2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服务能力无法满足耕地质置建设需耍
由于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善,导致耕地质量管理与技术推广服务功能不足,科技服务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一是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有20年时间,由于土壤利用强度增加和外源物质的大量投入,使土壤质量变化剧烈,原有的土壤理化性状数据普遍过时。不能代表现今的土壤质量现状;二是全市耕地质量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尚未建立,不能满足对耕地质量宏观监管和分类指导的要求,难以做到对耕地质量进行预报预警和对耕地质量实行有效监管;三是耕地质量监测投入过低,监测点过少。连云港市耕地质量监测点仅有20个,与省农委按1:2:3比例要求的100个相差甚远,无法满足耕地监测的需要。
2.2 部分地区耕地重用轻养造成质量退化
一是补划与占用的基本农田质量不相当,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占用基本农田,而补划的基本农田及复垦的土地质量普遍不高,以劣补优、以次充好现象严重,综合等级落差在1-2个等级;二是西部丘陵岗地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较重;三是耕地土壤缓冲性能下降,造成部分耕地质量下降或隐性下降。由于长期实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状普遍变差,耕层厚度日益变浅,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耕层变浅,影响土壤耐旱、蓄水、降溃等抗逆性能,土传病害增多,土壤抗御自然灾害的缓冲性能明显下降,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农本居高不下。四是土壤养分非均衡化。由于对农田的有机肥投入不足、重氮轻磷少钾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微量元素入不敷出,导致耕地养分不平衡性增大,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下降。五是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趋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及生活垃圾日益增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过量施肥、盲目用药的现象严重,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投入品在土壤中的积累也日益增多,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趋突出,耕地土壤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土传病害和生理病害增多,不仅增加防病治虫的成本,也对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据调查,受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面积已达10%以上,接近警戒线面积的12%。
2.3 农业投入不足。制约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
对耕地质量建设投入不足,仅靠少量项目资金难以维持,致使田间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沟渠林田路不配套,灌溉排水效能低下,有的甚至完全丧失功能,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影响高标准粮田建设速度。截至2010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6.24%,低于全省39个百分点。特别是农业措施方面的投入过低,例如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投资标准仅为7500元/hm2,与高标准农田要求的投入18000元/hm2相差甚远。
2.4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低限制土地贡献率
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必须以农机作业为手段,通过技术与装备的有效集成,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贡献潜能。目前,连云港市农业装备以小型机械为主,动力不足。配套水平低,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低,难以支撑农业科技贡献水平的不断提升,不能适应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的发展需要。例如:积造施用有机肥仍以传统的人工措施为主,劳动生产率低;化肥施用也以撒施为主,缺乏深施器械,氮肥利用率长期徘徊在30%;缺少深耕机械,难以改善土壤通透性能和协调水、肥、气、热功能;缺少反转灭茬、粉碎秸秆等高效还田机械,造成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污染环境,对交通安全和人民财产构成威胁,而且也浪费大量的有机肥资源。
3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对策
3.1 建立耕地质量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耕地质量监管机制。加快制订耕地质量建设规划和具体管理措施,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完善耕地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质量跟踪制度、占补平衡质量验收制度和耕地质量建设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各级农业部门相应成立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专项机构,确保农业部门职责履行到位。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对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不重视、质量管理不到位的状况。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业部门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指导意见,在项目验收时把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意见作为重要的验收依据。二是建立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机制。尽快研究落实土地出让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的专项资金。三是建立耕地质量护养机制。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综合治理、高效监管”的方针,强化耕地净化与地力培肥工作。根据不同的污染物源、不同的污染程度分别采取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等措施,使其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标准,恢复和改善其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发展能力。依法严厉查办假肥料、假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确保农业用上“安全药”、“安全肥”;防止和减少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及生活垃圾、污水等对农田的污染;开展一系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改良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引进、推广先进施肥技术,引导农民合理施用肥料、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合理运筹施肥比例,科学配置肥料资源,全面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到位率,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以达到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3.2 构建全市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结合连云港市实际,积极争取土地出让金中的部分资金用于地力监测,实现耕地质量保护“四个能力”的较大提高,即尽快提高耕地质量预警预报能力、全面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科技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基本农田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农田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县2级配套监测点规模,实行常年定位监测,确保省、市、县耕地质量监测点比例达到1:2:3,构建全市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耕地质量进行实时、动态、长效、有效监管目。动态掌握全市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实现对耕地质量变化的预警预报;建设市、县2级耕地质量监测预警区域站每个监测站含若干个监测点;建立县级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县域范围内监测数据的处理、存储、传输及县级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建立1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综合监测站;改造市级土壤肥料化验室。更新和完善监测仪器设备。提高其对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和环境质量指标的分析化验能力;建立市级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市级范围内监测数据计算、存储、传输、汇总和区域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提高耕地质量预警预报能力,形成网络健全、层次分明、手段先进、功能齐备、管理规范、与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耕地质量监管体系。查清全市耕地质量状况,调查全市主要耕地污染的类型、程度、范围以及耕地质量退化的类型、面积和程度,对主要耕地质量分等定级和土宜性评价,为农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的发展
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地土壤环境质量基础资料。
3.3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建设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市《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耕地质量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力度,确保农业部门的职责履行到位,全面推进全市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向良性方向发展。通过进一步改善基本农田田间基础设施,推行节水灌溉措施,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功能,示范区田块整理及灌溉设施符合“挡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能控制、排灌分开”的要求,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旱作地区土壤的保墒能力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水网地区农田排涝降渍能力显著增强。示范区基本农田地力水平提高0.5-1.0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达到标准粮田下限标准。粮食平均单产在现有基础上提高750-1500kg/hm2。建设障碍型耕地土壤改良工程示范基地。复垦型耕地土壤熟化工程示范基地,污染型耕地土壤修复工程示范基地,绿肥良种繁育基地,尽快出台有关秸秆还田鼓励政策,对完成秸秆还田指标的给予物质奖励,对焚烧秸秆的给予经济处罚,确保大量秸秆回归农田。
3.4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
以粮食核心产区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永久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达到“挡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能控制、排灌分开”的要求,增强水网地区农田排涝降渍和旱作地区土壤的保墒能力,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全面实施“增、提、改、防”等综合措施,重点推广平衡施肥、保护性耕作等先进保养技术,用地养地相结合,提高耕地肥力水平;制定有机肥积造施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精制有机肥推广、城肥下乡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建设土壤改良、熟化、修复等示范基地,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污染性土壤进行修复、对障碍性土壤进行改良、对脊薄土壤进行培肥。同时扩大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对低洼易涝地、低坡旱田和灌区末梢等区域。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压缩旱作面积,扩大早改水实施面积,“十二五”期间全市旱改水面积2.67万hm2。
3.5 加大整建制推进力度,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贡献率
一、明确发展思路,落实增产增收目标
*年全镇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努力推动我镇农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178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16116吨。
大春生产要按照“稳定面积攻单产、科技避灾争主动、优化结构提品质、产业化经营增效益、实现增产又增收”的思路,稳定提高水稻,主攻旱粮生产,突出抓好玉米,大力发展马铃薯,积极扩种大豆,增加精细蔬菜,大抓名特水果。计划全镇大春粮食总产达到16116吨;蔬菜产量12640吨;力争大春季为全镇农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
二、落实关键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一)采取多种途径,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严禁非法乱占滥用耕地。同时,在依靠科技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上狠下功夫。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蓄水情况,采取分段育秧,推广旱育稀植育秧技术,实行大、中、小苗配套,千方百计多栽水稻;通过改制复种和“三田”改旱,在大抓春玉米的同时扩大二季玉米和增种田坎玉米,稳定玉米播种面积;通过改制复种、大搞“增种”增加红苕面积;要通过调整作物结构扩种马铃薯,充分利用旱地预留空行增种马铃薯;要通过推广“麦/玉/豆”种植新模式和春玉米间作冬大豆以及利用果园、田边地角等扩大大豆面积。通过上述途径,力争*年全镇大春粮食面积稳定在50178亩左右,其中水稻11870亩、玉米19216亩、红苕15767亩、马铃薯1494亩、其它(豆类)1831亩。
(二)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提高粮油作物单产水平。以“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为契机,在全镇扎实开展“66422”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即集中成片建立亩产600公斤水稻、600公斤玉米、400公斤小麦、200公斤油菜、2000公斤马铃薯(鲜薯)的千亩展示片,集成创新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增产技术,辐射带动大面积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
(三)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尽力减轻灾害损失。始终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动摇。确立“顺势而为、主动应对、科学制旱、积极避旱”的抗旱工作思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变以抗为主为防抗结合,变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继续切实抓好以早制旱、以水制旱、以旱制旱、以调制旱、以改制旱、以科技制旱和以多制旱等“七个以”制旱措施的落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强化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农业生物灾害监测与预警,检疫有害生物及外来有害生物的监测、阻截与控制,加强村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建设,狠抓重大病虫害有效防控。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切实搞好高毒农药替代工作,确保全年病虫防治面积占应治面积的95%以上,重大新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病虫草鼠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三、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围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从实用技术推广、资源高效利用、农民素质提升三个方面强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力争在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集约化、轻简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创新推广机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把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有机融合,实现人员、技术、品种、物资、信息等“五入户”,扩大实用技术覆盖面。
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
切实加强中低产田造,强化以土地平整、地力培肥、渠系配套、农田节水、地力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的地力水平和产出能力。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优粮工程标准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省“金土地”工程等项目,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和省“育土工程”项目,为农户提供无偿的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实施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稻田保护性耕作项目和地力培肥项目,示范推广稻田秸秆还田免耕技术。
五、以农村能源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纽带,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和配套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推广“猪—沼—果(菜、茶、粮等)”能源生态模式,发展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因地制宜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试点,在集约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建设与养殖规模匹配的沼气工程。在污水管网难以覆盖的区域、农民社区、农家乐和农村中小学兴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
六、推进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一、前言
土地整治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土地整治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活动的重要指南,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整治分区是在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条件差异性的基础上,将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这些子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和工程措施相对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个子区域的土地利用特点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黄山市地形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开展该区域土地整治分区研究,明确各分区土地整治方向,对增加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全市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等都意义重大。本文在明确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域功能、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区域发展趋势等因素对黄山市进行土地整治分区,分析适宜各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并提出完善区域土地整治的相关对策,旨在为黄山市今后开展土地整治活动提供参考。
二、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
(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大规模实施农村土地整理与补充耕地相结合的土地整治项目,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严格落实耕地补充任务,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补充耕地任务,保证等质等量足额补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城镇发展用地占补平衡指标需求。
2011~2015年期间,安排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总规模35286.30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200.00公顷。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综合 开发项目”和其他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防护林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2011~2015年期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00.00公顷,经整理后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三)城乡建设用地整理规范有序推进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重点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逐步推进自然村落的撤并与整合,发展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从自然聚集、散落定居向集中规划、配套建设转变。加大旧城镇、“城中村”和旧厂矿改造力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得到优化,环境得到改善。
2011~2015年期间,整理农村建设用地214.52公顷,建设美好乡村409个(省级中心村90个、市级中心村16个、自然村303个)。
(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适度开发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避开生态脆弱区和退耕还林区以及水土流失区,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有效补充耕地数量。
2011~2015年期间,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502.82公顷,补充耕地322.69公顷。
(五)土地复垦稳步推进
加大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利用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实现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土地全面复垦,确保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40%以上,及时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坚持保护优先,逐步恢复和增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2011~2015年期间,全市土地复垦规模83.48公顷,补充耕地43.39公顷。
(六)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对废弃工矿用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耕复绿、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为打造“和谐、生态、宜居”黄山创造条件。
三、黄山市土地整治分区
(一)城市功能拓展区
该区面积33255.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44%,主要分布在屯溪区和黄山区,共11个镇(街道)。本区位于盆地及河谷地带,城镇用地和大型工矿用地集中,是黄山市社会经济活动最为密集的中心区域,是未来城镇建设发展区。该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大、农业生产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较高,长期的开发建设和工业生产,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土地整治方向以城乡建设用整理为主。加强旧城、“城中村”、工矿企业用地升级改造,逐步完善基础、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在充分挖潜现有建设用地潜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稳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
(二)中部平畈岗丘区
该区面积92739.9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58%,主要分布在歙县、休宁县和徽州区,共12个乡(镇)。该区位于盆地及丘陵地带,区内有部分中心城镇和文化旅游区,工业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耕地面积比例较大,农业生产基础好。
土地整治方向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耕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稳产、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
(三)北部山地旅游生态区
该区面积426000.90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4.02%,主要分布在黄山区、休宁县、黟县境内,共37个乡(镇)。该区处于山地丘陵地带,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和太平湖均座落于区内,区内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具有良好的、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对发展黄山旅游经济和维持黄山市生态支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治方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坚持土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在不影响生态修复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荒草地和滩涂等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通过修建和完善灌排系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大太平湖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力度;以整村推进为平台,调整并优化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完善区内基础设施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歙县东南部山地环境恢复区
该区面积133715.9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82%,均分布在歙县境内,共18个乡(镇)。该区地貌以山地为主,以山地自然景观为主要特征,新安江贯穿东西,有清凉峰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重要的经果林生产基地和黄山贡菊原产地,但是长期的开垦耕种,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明显。
土地整治方向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主。加强水土保持、环境恢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对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实施生态移民;适当开展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整治中禁止开发25°以上坡耕地,积极开展以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为目的的退耕还林、植被培育工作,力争将该区建设成为“新安江山水画廊”。
(五)阊江及新安江中上游水源涵养山地区
该区面积282126.2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15%,主要分布在休宁县和祁门县,共27个乡(镇)。地貌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84.2%,是黄山市主要水源涵养区,也是水资源丰富和水能开发利用的重要区域,是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
土地整治方向以生态保护为主。以加强现有自然保护区、阊江及新安江源头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建设为重点,结合月潭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优化农田水利设施,适当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一般农地整理;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强散乱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优化林种结构,稳定深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四、土地整治对策
(一)强化规划管控引导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后,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各类土地整治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监测监管和考核评价,将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组织领导
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土地整治项目招商力度,积极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土地整治;开展补充耕地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减轻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税费负担,对投资土地整治的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四)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土地整治决策模式,政府部门一方面参与土地整治的决策,一方面在政策和技术方面提供指导帮助。由技术部门负责制定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认真征求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收集处理后,按照结果制定工作目标,并让公众广泛参与到土地整治实施过程中,参与实施后监督工作。
(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
在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时,要加强地方特色建筑保护,避免大规模拆旧建新对古村历史风貌造成不利影响;在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要保留传统文化景观用地,并将其确定为禁止建设区,同时保留原有乡土、民俗、休闲等用地。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中国土地,2012(04).
[2]刘彦随.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中国土地科学,2011(04).
[3]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14).
[4]黄晓阳,金晓斌,郭贝贝.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研究[J].资源科学,2014(03).
[5]郑治文.释放土地整治机制创新能量[N].中国国土资源情报,2012-08-27.
土地整治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整理,对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包括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在新形势下,土地整治不仅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陕西省西安市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启动,笔者全程参与了前期调研工作。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各区县可补充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越发稀少,新一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需向多个视角转变。源于此,结合各区县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现状,对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中的几个新热点问题谈些个人想法,以期抛砖引玉,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新形势下的西安市土地整治规划
随着“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政策的明确,土地整治的范畴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内涵也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但是,目前西安市土地利用存在着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突出,近郊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矛盾显著,城镇土地无序扩张、低效利用等问题。
西安市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承担着实现全市耕地动态平衡、保障粮食产量等战略落地的重任。经调研,一方面各区县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为完成建设用地审批,近年来各区县陆续委托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在省内其他市县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另一方面,各区县土地批而未征和征而未供的面积较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确定“十二五”期间建设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西安市如何在资源、人口、空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复杂因素的约束下,坚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目标,这对土地综合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亮点,统筹城乡,深化土地整治内涵
目前,西安市的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统筹工作不仅仅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单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二是拥有较多土地的农民却只有较低的收入;三是城市对农业产出的需求缺乏有效地传导机制,农业土地的比较经济效益仍然较低,影响农民在进城后将土地向规模经营转变的积极性。
造成以上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西安市在落实统筹城乡的政策中缺乏必要的载体和抓手。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能够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城市对农村要素的吸纳,突出表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由农村流转至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村劳动力与城市资本的分工合作,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的社会财富、促进了工业化进程。相反,城市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的机制却严重滞后,尽管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市场化的、利益导向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还远未建立起来。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现对当前的土地整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通过土地整治,进一步打破城乡隔阂,扩展城市资本与农村土地资源自由交换和流转的渠道,要让更多的农村资源得以进入市场,通过城乡之间各种资源的自由交换与合作,提高农民的收入。
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西安市的推进,高陵县借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开展的统筹城乡发展在东樊村取得成功,“东樊模式”已成远近闻名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典型。在新一轮规划中,如何深化“东樊模式”内涵,在推动“农民赶超城里人”的基础上引导产业落地,引导转换身份后农民的主要生产内容从农业生产转为非农产业将是新一轮规划的重要内容。
三、以强化市地整治为特色,内涵挖潜,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西安市主城区建成区面积2000年为187km2,至2010年已增长为395km2,增加了2.11倍。预计到2020年,西安市主城区面积将达到574km2,这种需求给土地征收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经济的起飞,西安建设国际大都市和西咸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也进入快速发展期。这意味着不仅建设占用土地的速度会加快,而且建设占用土地的规模也会不断增大。《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西安未来将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达423km2,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面积为364km2。要实现364km2“占补平衡”目标,压力非常大,也对新一轮规划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思考如何实现“占补平衡”的同时,通过内涵挖潜,提高现有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水平,将是另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西安市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中,应强化市地整治并以此为特色、亮点。要规划好西安市城市土地整治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构建合理的制度框架。首先要明晰城市土地产权主体,构建土地产权市场并完善与土地储备制度相配套的机制体制,适当提高增量土地取得成本。(2)创新城市土地整治的主体组织制度,运作模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整治工作,形成立体多维空间开发的市地整治模式。(3)注重5个互动:市地整治与“退二进三”(传统工业结构调整)互动、市地整治与城市商圈改造互动、市地整治与城市交通(快速通道、地铁等)整治互动、市地整治与城市产业集群培育互动、市地整治与副中心建设互动。(4)引进社会资本,设立土地基金,完善和优化市地整治中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四、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保护耕地,实现总体动态平衡
根据《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陕西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的任务要求,西安市新一轮规划需要落实补充7.2万亩耕地的目标。由于西安市地形地貌特点,市域南部的秦岭山区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5%,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和东部台塬丘陵区,此区域同时也是各类建设用地的集中区。
在新一轮规划中,不应再以补充耕地数量为主,而是更加突出了耕地质量建设和产能提升,让耕地提质“看得见”。规划围绕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农田平整工程和水利设施配套为重点,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按照节约用地、设施配套、路网通达、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城乡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安排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采用暗灌、微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和田间生物工程措施,提高农田空间利用率,增加耕地的蓄水、保土、保肥和美化农区景观的效果和能力。形成3—4个“相对集中、集中连片”的千亿斤粮食主产区。规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在建成后要实行统一命名、统一设立永久性标示和统一集中监管,充分发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示范作用。
五、以一张图工程为契机,创新举措,保障规划切实实施
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认真做好全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和变更调查。加强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和检测,加强土地整治实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在三维空间内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和定时分析,做到“一张图”的管理模式,向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供土地资源的基础信息和规划服务并对土地整治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监测、追踪与反馈。依托土地利用“一张图”工程建立了土地整治监管平台,全面加强耕地数量、质量、权属管理和动态监管。
引进现代土地整治的创新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引进和采用相关领域的创新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以便降低土地整治的成本,提高效率,不断增加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例如,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轮作,永续利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本着由点及面、由易入难的原则,逐步开展土地整治,做到规划一片,整理一片,成功一片,示范一片。
强化规划实施经济调节机制。一是要建立激励机制,遵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进入土地整治领域;二是要有效聚合相关涉农资金,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和杠杆作用,达到“各做一道菜,共办一桌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郧文聚.土地整治规划概论[M].地质出版社,2011.
[2]张军连,李宪文,刘庆等.国外市地整理模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01).
[3]刘志仁.陕西省基本农田区域整治的态势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