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3: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触电安全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实例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知识。电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的诸多便利,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严重危害。而电学是物理知识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重视对用电安全教育的有效渗透。
一、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低,对新鲜事物有着较重的好奇心,在自身物品保管方面粗心大意,时常存有侥幸心理,缺少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较低[1]。所以在教学中对安全教育进行有效落实,可以让学生对不安全因素所具备的危险性产生深刻认识,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危害形成的原因,注重对各安全事项的详细了解;懂得怎样对危害进行预防,并积极地进行宣传;懂得自我保护与求助的方法,显著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推动安全知识的社会普及
每个家庭都会在子女身上投入更多的关心与呵护,而家庭又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所以对安全教学的开展,可以由学校向着家庭以及社会进行拓展,进而使社会安全意识以及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只有学校对安全教育进行充分落实,才能够通过学生教育带动家庭,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三)构建安全防范队伍
通过有效的安全教育,可以让学生对安全防范工作所具备的重要性进行深刻认识,从而为我国的安全防范事业培养有用人才。在良好的安全教育下成长,学生未来必定会成为一个支持、参与安全防范事业的人,以促进我国安全防范事业的良好发展。
(四)满足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指出:我们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而目前是否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已经成为对人才进行评定的重要标准。安全教育地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并且可以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创建良好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稳定、可靠、有序的条件保障。
二、初三物理教学中的用电安全教育策略分析
(一)对教学原理的确切分析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不只是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更应该让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原理进行确切掌握,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2]。例如:每个人都知道,在有人触电后需要利用塑料或者是木头实施救助,而不能直接接触触电的人,这是因为人体是导体。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电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能源,没有了电简直不知道要怎样生活。虽然电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如果不依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操作就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例如:在《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一章中,对怎样用电才安全进行讲解时,让学生知道在人体内流通的电流大于30mA时,人体会感受到剧痛,甚至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困难的状况,会危及到人的生命;而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100mA时,只需要十分短的时间,就能够让人出现窒息、心跳停止的状况。此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不能接触低压带电体,同时不可以接近高压带电体,不要用手与各种带电体的裸露处进行接触,不可以用带水的手接触电器的开关,不能在电线上晾晒衣服,不可以利用湿的抹布擦拭处于工作状况的电器。
(二)注重对实例的有效应用
那么,目前《电工基础》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情况如何呢?
对当前《电工基础》教学实施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笔者对绍兴市四所中职学校就《电工基础》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真正有目的能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教师只占8%,有时想到了对学生提醒一下的教师占22%,明明知道安全教育的重要但常常遗忘的教师占28%,尽管校领导经常讲学生的安全问题,但一进教室及实验室就没把学生的安全当回事的教师占32%,其他占10%。
笔者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中职学校的电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存在着:思想重视不够,安全观念淡薄,学科渗透不力,实施措施缺乏,教育效果不高等弊端。这不能不引起职教界领导、教师的高度重视。
另外,据笔者对本校及外出考察调研时对外校的一些电工实习设施设备的调查,发现的一个共同点是:一些设施设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老化、陈旧与损坏,有的迫切需要更换,否则会给学生的实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调查中还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仪器、仪表、电源、元器件等的损坏比较严重。面对这一现实,教育部组织的高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中,把电工实验仪器的完好率要求仅定在80%的水平上。高校如此,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实验有关实验设施的损坏率可能还要高。
总之,目前中职学校《电工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必须引起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关注。那么,如何实施呢?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1.联系学科特点,帮助确立安全意识
《电工基础》是研究电磁现象及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的特点。教师应把握该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
从理论性特点讲,该课程涉及直流电路知识、交流电路知识、动态电路知识、磁路知识等。这些知识有的比较形象、有的比较抽象。但不管如何,教师都应利用这些知识的传授适时渗透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或在备课中准备、或在讲课中进行、或在讨论中引导。方式可灵活多样,贵在得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树立安全意识、具备安全预防能力的重要与必要。
从实践性特点讲,本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都是为实际操作服务。如果学生只知理论不会动手,那么,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而实践训练有可能涉及许多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譬如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可能要蹬高安装,涉及爬梯、站立高处、安装、拉线、接线等环节。每一环节都要仔细、都要小心、都要认真,每一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教师对于学生的实习训练,在实习前要讲清操作要领,强调安全操作,注意操作问题,做好操作示范,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努力促使学生在观念上树立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问题,清醒认识电工实习时时都有危险的可能,预防第一,高度重视。实习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采取预防措施,杜绝今后重犯,切实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
2.结合教学内容,及时渗透安全知识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努力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安全知识,理解安全内容,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第一,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明确安全的重要性。由于中职生在初中时的《物理》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弱,进入职高后,课程难度逐渐加深,课程内容逐渐增多,致使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加上教师在讲电工实习时可能会出现多种安全问题,一时难以适应,心理上出现畏难情绪。尤其是胆小的学生,一听到老师讲的电工操作时出现的不安全案例,及看到教师在视屏上播放的电工实习出现的不安全事故,畏难心理更重。因此,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他们对该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如明确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讲究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等。
第二,要把安全知识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对于安全知识的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贯穿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教材各章节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学要点,渗透安全教育知识。如《电工基础》运用安全用电知识解释供电系统的安装一节,应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保护接地,什么是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为什么中性线不接地的供电系统,必须采用保护接地。为什么中性线接地的供电系统,必须采用保护接零。这两种保护措施为什么不能混用。为什么在中性接地的保护接零系统中,为了使用电更加安全可靠,可对中性线采用重复接地措施等。在这些知识的讲解中,应渗透安全用电、安全安装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懂得如果接错其后果不堪设想。又如对“三相异步电动机”一章的学习,教师在讲清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构造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确在三相交流星形连接中,中性线电流是多少,中性线可否省去,总中性线上为什么不能接熔断器和开关,接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在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等。教师在讲清这些知识点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安全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懂得本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跟现实生活与将来工作的密切联系。如果现在不认真学习,不认真训练,没有过硬的技术,那么,势必影响将来的工作、生活及工作成效,甚至危及生命,或者给国家集体带来严重后果。
3.联系实践操作,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电工实验设备去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强化“三会”质量,把好安全管理关
一是切实提高“三会”质量。机电科严格“三会”召开的时间、人员、地点等要点,坚持科主管副科长定期主持各队群众安全会,以《366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集》、《126起机电运输事故案例集》等作为安全教育主要内容,确保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从上到下抓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机电科安全生产氛围。
二是在机电科各个重点地区和要害部位悬挂张贴提炼出的安全格言警句和操作标准,作到安全警句处处有、操作规范时时看,营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
三是积极组织员工学习“双汇编”,发放“双汇编”学习卡,并要求所有员工会背。
强化现场安全教育,确保重点工程安全
在“十一”集中检修前,为确保工程期间员工思想上重视,把住安全关,机电科提前发动做好节前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一是在员工中开展以“防麻痹、防骄满、防厌战、防松劲”为内容的“四防”安全教育,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绷紧安全弦。二是在“三会”中增加节期检修工作的安全内容,重点剖析身边的事故案例,加深印象,使之更好的吸取教训。三是加强对参加检修工程人员的重点宣贯,尤其是对各队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员工,详细讲解工程注意事项,积极引导年轻员工工作积极性,营造班组安全氛围。
强化青工安全教育,做好安全理念塑造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69-01
前言:现代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带动了企业的大力发展,企业的大力发展带动了机电设备的大力发展。机电设备是企业的固有资产,随着企业的发展,机电设备正向着自动化迈进。机电设备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占据着不可估量的地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是否能够实现。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管理方法不当、维护手段滞后等等,这些问题长期积累下去,就会造成机电设备的损耗,使机电设备超负荷运作,最后会降低生产效率,缩短了机电设备的寿命,使得企业的发展受限。因此,焦化机电设备的管理优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一些实际的操作策略。
1、传统机电设备的缺陷
1.1 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这就造成了很多企业忽视了对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企业忽视机电设备管理主要体现在企业只是把机电设备作为工具来用,不去建立应有的管理方式,即使建立了管理制度,也往往没有落到实处,另外,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时不去考虑长远发展,只顾眼前利益,以至于建立的管理制度并不合理。据不完全统计,在机电设备事故中,有大概30%到40%是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模式造成的,因此,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1.2 机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企业在应用机电设备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隐患,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太慢,使得企业中正在运行的机电设备大多是带病运行;
(2) 企业缺乏合适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手段和机电设备的安全要求相去甚远;
(3) 机电设备的运营环境不佳,多数是在多灰尘、强湿度等环境中保存,容易生锈、被腐蚀;
(4) 企业太过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对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及维护等工作。
以上种种现象都限制了机电设备的大力应用,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1.3 维修手段太过落后
由于我国近年来企业的大力发展,很多管理人也已经意识到及时优化、检修设备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机电设备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对于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一直以来,企业的机电检修工作都是以时间为主要标准,是计划检修模式,这种模式经过时间的考验,已经体现出了很多缺陷,比如检修手段不到位,最终造成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低下。
1.4 安全管理不到位
经过上文的种种考察和探讨,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企业在一直以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重视机电设备的管理。在很多企业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超过使用年限的机电设备仍然在运营着,甚至依然在做着高负荷的工作。这些都大大违反了安全管理规范,老化的设备一直在持续的运行,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常常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种种情形,早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现在我国的企业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更新,老化的机电设备更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还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遗留诸多的安全隐患。
1.5 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有待提高
观察以往的大量实践,事实证明,很多机电设备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问题造成的,由于企业发展过于迅速,在短期内需求大量的人才,以至于,并不是所有的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都是合适的。很多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是专业水平不够,安全意识不足,在机电设备的运营过程中,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技术不熟练,并且岗位更换太过频繁,使得工作人员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细心的钻研,这样产生了很多困境。还有一部分机电工作人员虽然技术纯熟,但是不能够吃苦耐劳,不愿意安心做机电操作工作。
2、 机电设备管理的优化
2.1 管理制度化、建立合格的质量监控及检修体制
(1)制定设备更新计划
在多年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机电设备是处于长时间超负荷运作的情形。我们建议,为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要制定合理的设备更新计划,对于一些已经老化的设备,要及时更新换代,并切实实行这一计划,做到对机电管理更新换代的制度化、科学化。
(2)质量监控
首先,要做到设计的标准化;其次,要严格把守质量大关;再次,做好设备的性能测试工作;最后对于设备的检测要严格执行,不合格设备严禁投入使用。
(3)检修体制方面
每次在进行检修工作之前,都要先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相关重要领导要进行现场跟踪,整个过程都要严格保证检修质量,不合格产品不能验收。
2.2 提高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素质
如何提高机电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是关乎企业效益的一大关口。首先,我们要整体提高机电技术队伍的素质,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机电的管理人员就像战场的指挥官一样,是把握机电设备工作方向的主要力量,所以,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创新观念,合理的解决问题。而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直接接触机电设备,是操作的主力军,直接影响工作结果,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
3、 总结
焦化机电设备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设备,其中包括了电子、化学及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知识,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及检修制度,对于机电设备的应用及发展都至关重要,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能够实现。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我们要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在大力的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要保证高效的生产率,同时,还要注意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不论是管理阶层还是直接进行操作的技术工人,都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效果以及企业的发展未来,最后,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机电设备为我们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焦化机电设备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