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17:06: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力目标: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为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时学生往往觉得较难。关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只有抓住这一关键,才能揭示氧化——反应的本质,突破难点。四、教学方法
以分析归纳法为主线,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这一关键,通过氢气跟氧化铜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讲练提问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知情意等整个心理系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学习化学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是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借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转向“对话”。设计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让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把握学习的鼓动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只有这样,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并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二、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要立足于了解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弄清本与本、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讲,高一第一学期讲,第二学期还要讲,但每节都各有侧重点。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应思考如何把握各侧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分散的知识点连接成线,形成网络,使之更系统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三、要注意教材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周密考虑教学措施
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怎样做到深浅适宜,怎样使课堂语言清楚准确而无语病。在备课中要经常考虑到学生会在什么地方迷路,自己如何点拨。要经常考虑到教材的什么地方需要铺垫,便于学生掌握。哪个地方需要停顿,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哪个地方需要重锤敲击,引起学生的重视。总之,要站在学生的位置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经验的老师,对理论性强的抽象概念多举例,以讲为主;有些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则以练为主;对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盐类的水解等则可边讲边练边评,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过关;对炼铁这一节,若总结成一原理、二进口、三出口、四阶段、五方程就容易记忆。
四、要注意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它对学生提纲挈领的了解所讲内容,对于把握教材的关键性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板书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板书的原则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知识层次清晰。如炼铁内容教材上写了四页,将板书可设计为:
一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高温下用还原剂CO把铁矿石里的铁还原出来。
二进口:进料口、进风口。
三出口:渣出口、铁出口、高炉煤气出口。
五、要注意精选习题,做好课后巩固
如何精选习题,如何把学生获得的概念、知识点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一步深化或适度引申,进行匹配的强化训练,如何加强教材部分内容的交叉结合,使之与高考试题层次接轨。如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一个习题8问,除基本类型外,它还涉及溶液稀释的计算,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两种溶液反应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百分比浓度的相互换算,密度的计算,囊括了中学里所有溶液浓度计算的基本类型。通过此题,既复习了初中相关内容,又巩固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掌握了解题思路与方法,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要注意进行课后反思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52-04
高中化学素有“理科中的文科”之称,形象生动地阐明高中化学知识的零碎和逻辑性,它并不是简单地依靠记忆或者理解就能掌握的,只有理解没有必要的记忆是不行的,死记硬背更是死路一条。因此,它成为了困扰莘莘学子的一门困难学科。这个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广为人知的网络课程、PPT教学、课后答疑似乎都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到底有何行之有效的对策?微课程作为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新兴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人们的学习与生活。
一、微课程
1.什么是微课程?在现行的“微课程”这一词汇出现之前,学校教育中已经出现一些与微课程相关的名词,诸如微视频、微学习、微型课程等。这些概念和微课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防止这些微概念之间的混淆,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首先是“微学习”,即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适用于开展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及短期学习活动。其核心理念是: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世间万物。其次是“微视频”,其时长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是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它既可以用于正式学习,也可以用于非正式学习。再次是“微型课程”,微型课程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1~2个学时,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微型课程是完整的教学活动,适用于正式学习。微课程最早是由美国的戴维・彭罗斯提出。我国最早提出该概念的是广东省的胡铁生。他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程是一种学习资源。人们关于微课程的概念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微课程和其他微概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已逐渐融为一体。若微课程用于解释某一具体知识点,则是以微学习的形式呈现;若用于阐释某专题或单元中多方面知识,则表现形式为微型课程。微课程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灵活自如地更换呈现方式。由此可见,微课程是在教学中,以解释一个具体知识点为目标的一种聚焦化的视频教学模式,通常视频时间为3~5min,最长不超过10min。
2.微课程发展现状。国外十分重视微课程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视频式,课程结构较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尤其在深圳、佛山、天津、上海等地对微课程的研究处于前列。广东省于2010年建成“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在认真分析教师、学生的使用需求、现实可行性以及应用模式后,确定“名师网络课堂”建设框架为:以重难点、特色理念的微型课为主(15分钟以内),完整课例为辅;以精品专题为主要呈现方式,推出“信息化教学”、“精彩导入”、“合作学习”、“情境探究教学”等专题,突出资源的针对性,辅以学科系列化的资源呈现,增强资源的应用效益和辐射效应。如今,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学习资源、教学工具,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因此,微课程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开发和应用。
3.微课程的应用前景。依据微课程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和学校教育的整合,总结归纳微课程在以下三方面的应用前景:首先,微课程是现今学生课外学习的新手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学生才最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是一知半解的。他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方便地选择微课程来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只有课后答疑,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微课程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新方法,必将发挥巨大的功效。其次,微课程是现今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必然要进行深入地了解、学习和研究,以便开发和制作与本学科相关的微课程,不仅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崭新途径。再者,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一名教师对问题的见解与思考存在局限性,这时就需要集合不同教师的教育智慧,形成教育合力。微课程能够便捷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确实给教师、教育研究者带来了很多灵感与思考,他们也在各个方面对微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然而,目前的很多工作仍停留在阐释理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在实践层面上,所取得的成果并不如理论层面的丰富和有效。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微课程毫无疑问是非常适合的。高中化学的知识点繁多而零碎,有时由于某几个重难点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导致学生对整块知识结构不能熟练运用。而这些知识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一旦无法正确掌握,学生的成绩必然不会理想,长此以往,便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将微课程和化学学科紧密结合,既可以检验微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丰富其内涵,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一些重难点知识,是理论和实践的巧妙结合,同时也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思路及借鉴。
二、微课程的制作
戴维・彭罗斯不仅提出关于微课程的概念,还对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做了系统的阐述:(1)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2)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3)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4)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5)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李玉平的微课程制作“两步法”:(1)素材的选择与加工;(2)PPT制作与可视化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素材的选择与加工。我们根据上述“两步法”的思路,选择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为素材进微课程制作。
1.素材的选择与加工――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难点剖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一大重难点。因此,我们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切入点,简要阐述微课程在高中化学重难点知识教学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安排在高一化学《必修1》。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不仅能够轻松解决配平和计算的问题,同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建立信心,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该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难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区分;(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不同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针对上述三个问题,不同程度的学生又有不同的实际学情。和以上重难点知识相对应的有三种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第一类学生,我们也称之为“A类学生”,他们连最基本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都不能正确区分,可见基础很薄弱,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存在较大问题。这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很差,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必须以生活经验为支撑,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进程十分缓慢,因此必须要经常列举生活化的例子加深他们对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理解。第二类学生,我们也称之为“B类学生”,他们能够正确区分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基本概念,但是对于不同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尚不能熟练地掌握。要解决这类学生的困扰,首先还是要根据反应方程式,加强训练他们对于氧化剂和氧化产物、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判断,其次帮助他们归纳总结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第三类学生,我们也称之为“C类学生”,他们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由于缺乏对相应的原子轨道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的系统认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问题便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加以巩固。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一个具体的方程式,逐步地配平方程式。为什么这块知识的难度如此之大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原因。作为高一学生,在还没有系统学习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并且要求学生攻克上述三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难题。对于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尚未成熟,很多知识的理解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生尚未建立起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电子转移的观点,他们更倾向于从宏观的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都决定掌握这部分知识对高一学生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从教师方面考虑目前关于这块内容的教学模式,教师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即教师根据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采取单向地不断向学生灌输概念,并加以海量练习而达到巩固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一事实,忽视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让学生主动起来是目前教学中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资源与手段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努力尝试一些随着时代进步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微课程就是其中很好的一种手段。针对上文中提出的几个关于不同层次学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我采取如下的解决问题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制作微课程,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思路及视频制作脚本。针对“A类学生”,教师要经常列举生活化的例子加深他们对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理解。制作脚本如下:目标:通过该微课程,帮助“A类学生”解决不能正确区分氧化剂、还原剂的问题;思路:以生活中的借钱问题类比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现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台词:以Fe和稀盐酸反应为例: 。我们以铁和稀盐酸反应为例,来学习怎么判断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这个反应中:Fe失去电子,变成Fe2+,化合价升高,它是还原剂,对应的FeCl2是氧化产物;H+得到电子,变成H2,化合价降低,它是氧化剂,对应的H2是还原产物。我们可以类比生活中的借钱问题,反应中的电子就是钱。Fe把2块钱,也就是2个电子借给H+,Fe作为提供钱,也就是提供电子的那一方,它是还原剂,它被H+氧化,所以对应的FeCl2是氧化产物;H+得到Fe借给它的钱,也就是Fe提供的电子,H+作为接受钱,也就是接受电子的那一方,它是氧化剂,它被Fe还原,所以对应的H2是还原产物。这就是怎么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方法。针对“B类学生”,教师要依据反应方程式准确阐释判断方法和规律,辅以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制作脚本如下:目标:通过这个微课程,帮助“B类学生”解决不能正确比较不同物质氧化性强弱的问题;思路:以一个具体的反应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反应方程式比较不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台词:以Cl2和KI反应为例: 。我们以Cl2和KI反应为例,来学习怎么判断不同物质之间的氧化性强弱。在这个反应中,首先我们要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
和还原产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在这个反应中,氧化性:Cl2>I2;还原性:I->Cl-。这是最基本的判断方法,等以后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便可以利用其他规律加以辅助判断,提高准确性。针对“C类学生”,教师要依据一个具体的方程式,逐步配平方程式,其中要抓住一个关键、掌握三个原则。一个关键是指:准确判断并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求得化合价升降数及其最小公倍数,进而求得氧化剂、还原剂的基准计量数。三个原则是指:(1)质量守恒;(2)得失电子守恒;(3)电荷守恒。帮助学生解决配平问题以后,还要让他们明确实际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并不一定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盐酸是4mol,但是其中只有2mol是还原剂,余下2mol参加了反应,但并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这是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制作脚本如下:目标:通过这个微课程,帮助“C类学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问题;思路:以一个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例,帮助学生掌握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台词:以“实验室制取氯
气”的反应为例:
我们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来学习怎么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以及计算问题。在这个反应中:锰(Mn)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降低了2价,生成物中的MnCl2中只有1个Mn原子,共降低了2价;氯(Cl)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升高了1价,生成物中的Cl2由2个Cl原子构成,共升高了2价。2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2,所以这个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基准计量数是2,也就是说,该反应共转移了2个电子,这是得失电子守恒。MnO2、MnCl2、Cl2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根据质量守恒,生成物中有4个Cl原子,那么反应物中也应该有4个Cl原子,全部来自于HCl,HCl的化学计量数为4,又因为H原子守恒,H2O的化学计量数为2。至此,该方程式已经配平:
特别要注意的是:实际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并不一定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在这个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盐酸是4mol,但是其中只有2mol是还原剂,余下2mol盐酸虽参加了反应,但并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只有那2mol当作还原剂的HCl才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而不是表面上的1∶4,这是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这是个很常见的错误,学生要十分重视它。由此,我们完成了微课程的脚本制作。
3.脚本的可视化处理媒介。根据上述典型问题分析及脚本制作,可视化处理是制作微课程至关重要的步骤。可视化处理主要是视频制作,可以是摄像录制,也可以是录屏软件录制。
Showme是一款快捷有效的录屏软件,又被大家称为网络平台上的交互式白板,画面简洁,非常适合手写,操作简单,可全程记录边画边说的过程,是一款快捷有效的录屏软件。过程中不会出现和教学内容无关的事物,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制作完成的课程可上传至网站实现全网共享。之外,目前比较常见的可视化处理方式还有以下几种:(1)录制屏幕工具Camtasia Studio。这款软件的优点在于视频录制后可自动生成视频格式,还可以进行屏幕局部录制。完成后的视频可进行后期字幕添加,可自动追踪鼠标进行局部放大。难得的是,这款软件很小,安装方便。(2)PPT自带功能。用PPT自带录制功能也可以录制微课程视频。由于画面是未经转换的,画面清晰度非常高,可以使用演示时的荧光笔进行书写。根据PPT的功能,不仅可以添加图片资源,还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3)手写板。手写板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使用各种笔画并记录大量的书写过程。(4)智能手机。具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是录制微课程非常方便的工具,不仅可以录制书写的内容,还可以拍摄各种实验、实践操作以及运动技能等。在用手机录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的固定以及正确选择录制方向,以确保视频的画面质量以及可视化效果。上述几种方法各有特色,可根据微课程的不同要求以及实际条件来选择。我们采用ipad中的showme软件来制作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共享。
三、微课程应用的教学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通过微课程学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不仅加强学习效果,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过程中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对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微课程理念的诞生、发展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手段的重要变革。为了微课程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对学生实际学情分类疏理,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制作微课程。因此,教师在讲解同一个知识点时可以根据不同学情制作多个微课程,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因材施教,更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思路。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不仅能更有效地巩固知识,更是为其自主学习意识的逐步树立与能力提高提供载体,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9):55-57.
[2]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98-101.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5-73.
[4]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5]张静然.信息技术课程新理论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Z1):19-21.
说课是指执教者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自己将要上的或已上过的课,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述者答辩,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性活动。
1.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课不受时间、地点、学生、教学进度、教学设备等限制,使它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这也是说课活动兴起的一个原因。
2.理论性与科学性
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说“为什么这么教”,这是说课的核心。说“为什么这么教”,就是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新课程改革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说清楚这样设计的理由,使教学更具科学性。
3.示范性与交流性
说课者通过说,展示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精心安排,本身就具有示范性,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切磋,集思广益,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
二、师范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说课能力的培养一般在大三或大四学年,是在师范生学习了“教学论”课程后,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等理论),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如导课、讲解、演示、板书、结课等)的基础上展开的。我们对师范生进行说课训练主要是用下列模式来进行:
说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上图所示。我们采取分步训练的方法,分散说课的难度,使学生逐个掌握。其基本模式是:理论解释一实例示范一练习模拟。下面我们主要以“说教材的作用与地位”和“说教学过程”来详细分析训练情况。
1.说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理论解释: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主要从知识特点、教材编排、中(高)考涉及程度等方面考虑。关键是先找出它与前面知识的联系,对后面知识的铺垫作用,再说明它是否属于重点章节,在学习中是否占有重要作用,是否属于中(高)考热点。
实例示范:“卤族元素”属于元素化合物类型的课,与前面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有密切联系,且与前面学到的碱金属元素相类似,本节和碱金属元素都是为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卤族元素的学习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知识,又为下一章研究元素周期表打下基础。
练习模拟:学生讨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和地位,然后由学生代表现场说,师生评价,相互交流提高。
2.说教学过程
这是说课的中心环节,是整节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具体呈现。本环节既要有清晰的、分层次的课堂教学设汁,又要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的阐述融入其中,可灵活展示,但逻辑性要强。一般程序是:导课――新知学习――结课――练习――作业。
导课:要说清用什么方法导入,这样导课的日的。
如“钠”的导课:让学生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预测钠能与哪些物质反应?目的: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引导学生把性质与结构联系起来,为钠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新知学习:这是说课中心环节的核心部分。每一知识点如何设计要逐一介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各有哪些,使用何种教法,指导哪些学法,培养学生哪种能力,大概占用时间等。最重要是说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以及理论依据的渗透。
如“钠与水反应”的说课要点:指导学生阅读书本的讨论题。目的:让学生观察实验时更有目的性,注意力更集中,实验现象观察更完全、更清楚。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叙述实验现象,以发展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出问题:Na与H20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请设计实验来检验生成的气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检验装置,既可发展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又能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在上述基础上,让学生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既让学生明白了反应的实质,又复习了前一章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然后从Na与非金属、水反应,引导学生归纳钠的化学性质,再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加以解释,使结构与性质联系,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结课:结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节课结束时把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形成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正所谓有头有尾,避免头重脚轻。
练习:要讲练结合,注重知识的巩同与迁移。用到哪些练习,目的是什么要说明。
作业:本节课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这样布置的理南。
学生模拟:试说“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亲自构思、动手的机会。
说教学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1)介绍新知时内容到方法逐一介绍;(2)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3)突出相应的理论依据。
3.说课的观摩学习
在基本掌握说课的基本内容和操作要领后,我们让学生进行说课的观摩学习,有目的地提升感性认识,促进说课能力的提高。我们先给学生展示中学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的说课教案,让他们仔细阅读、讨论,逐步加以内化。然后放映中学教师说课比赛或高年级学生的说课录像(一般用后者比较多,因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易产生共鸣)请高年级学生现场说课示范。学生观看、记录,然后评议,从中挖掘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不足,达到借鉴、提高的目的。
4.说课教案的编写
学生根据说课的基本内容,自选内容或教师指定内容,编写出说课教案。教师认真批阅,详细点评。学生修改、完善,为说课训练作好充分的准备。
5.说课的分组演练
通过大量的见习学习和说课教案的编写,师范生对说课的基本内容已大致掌握,但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安排时间、地点,召集本组成员训练,并做好评议记录。我们利用微格教学,把每位同学的说课情况录下来,反复回放,先让说者自己反馈,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作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每次训练,我们都安排教师、研究生或高年级的学生对说课的情况进行现场点评,增强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师范生经过反复操练,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说课的基本要领,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说课能力。
三、说好课的关键
1.要显示自己的亮点
说课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有自己的亮点。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新颖的、符合新课改的教学出亮点,也可以精心设计说课程序,如在程序中加上教学反思、教学缺点(遗憾之处)等,使自己与众不同出亮点。
2.在“生动”上下工夫
说课与上课一样,要求对说案非常熟悉,说时一定要脱稿,语言要流畅,不要有口头禅,不要出现频繁的停顿,且要有激情,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最好有一定的肢体语言,与听者有眼神的交流。
3.用不同的语言说
说教材、教法、学法时用陈述性语言,以说课者身份出现,重说理。说教学过程时用课堂教学语言为主,以上课者身份出现,重教学设计。
1. 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种种情景,在预设的情境中,使学生深入角色,认真思考,挖掘潜力,启迪智慧,体验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再生过程,从而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情境导入可通过多媒体声、像、图、文,构架生动形象的情景,展示与本节内容息息相关的经典图片,放经典视频,及经典音乐、幽默、故事、漫画等手段实现。通过感官刺激,可以提高学生关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讲《乙醇》这一节内容时,先放一段经典动画:酒香不怕巷子深,牧童指向杏花村;然后几个酗酒者左摇右摆从杏花村出来,撞电线杆后的醉话连篇;酒后驾驶造成人员伤亡车祸现场悲惨而又滑稽的场面;交通警察如何进行酒后驾驶检测等场景,让同学们对乙醇的有关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学习乙醇的物理性质、结构和化学性质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针对情境不同,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中事例创设情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进入情境。本节教学任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完成。
2. 热点导入法热点导入法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当下社会非常关注而学生也非常熟悉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一步步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的课堂导入方法。由于该热点问题学生非常熟悉,就会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兴趣。处于既能体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又能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就会特别热心、投入、热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更容易实现,学生既能体验知识再生的过程,也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比如化学课堂讲《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内容时,课前先放一段神六、神七的视频,再放一段嫦娥一号奔月的视频,激发同学们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并通过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迅速的状况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发展对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极大影响,认识“材料”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分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再比如讲授《蛋白质》内容时,先放一段深受含三聚氰氨奶粉毒害的儿童的悲惨画面,再分析三聚氰氨和蛋白质的关系,讲述奶粉中含三聚氰氨的危害,引起同学们对不法商人的愤怒、谴责和对蛋白质有关知识的好奇及急于探索的热情,对蛋白质的性质和作用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深入推进进程中,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不断的亮相,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就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策略的实施略作探讨。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学案导学”,简单地讲,就是“学案”加“导学”,即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案教学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升到了相同的高度,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使学生从实用性教案和自助式导学案中逐步掌握学习、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高中生思维和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
二、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种主要形式
针对教学内容的差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编制恰当的导学学案,有侧重地选择教学突破口以增强教学效果。按其教学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主要形式:
(一)诱导式学案导学: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新授课程通常采用诱导式学案导学,在学生参照学案预习的基础上,可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过多或过度细致地全面讲解,尤其是不能照书直述,避免教学气氛过于沉闷。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学案所示三张图片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铜片部分氧化成氧化铜(2Cu+O2 2CuO);
②氧化铜被还原成亮红的铜(CuO+H2 Cu+H2O);
③铁丝在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Fe+Cu2+Fe2++Cu)。
而后引导学生讨论发现,上面几个反应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由此就可以归纳得到结论,所有的有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他章节的概念教学也是如此,要尽量避免学案设计的抽象性,尽量给出清晰带有图片的实例,帮助学生切身感知其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充分暴露概念理论的形成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归纳、总结。
(二)开放式学案导学: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单元专题的复习对于学生彻底地牢固掌握化学知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完新知识后,必须经历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数学生都会对新旧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产生疑问,甚至对于章节内容的讲述感到杂乱、缺少头绪。因此这部分的教学中通常会应用到开放式教学模式。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应当具有开放性特征,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必要时可通过课堂实验来加以证实。以“钠的重要化合物”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出单元章节概念图网络,也可以通过较为复杂、考核内容全面的练习题供大家探讨,如下题: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物质E为淡黄色固体,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呈现为黄色火焰,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上各项为何种物质?
很明显,教师通过对“钠的重要化合物”这一单元复习主线的把握,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引导至教师设置的问题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学生之间也能得到广泛的讨论交流,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及时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准确的评价,总结单元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次新的飞跃。
(三)技能式学案导学: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授课前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也就是要通过解答习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预习或巩固知识点。学案中所载的示范题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是要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使其通过自主尝试、教师评价、作业练习更好地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这就要求导学学案设计在习题的编排和选择上,应当具有明显的区分度,由浅入深,精讲精练,才能使学生从习题练习中得到训练与巩固的机会,体验到解决化学问题的乐趣。
以“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为例,课前练习要尽量做到简单、全面,能使学生联系教材中知识点进行解答,如下题:请对Na2CO3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进行排序:c(Na+),c(CO32-),c(OH-),c(HCO3-),c(H+)。而通过课程讲授、课中评价,学生对溶液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守恒关系等问题形成初步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安排适当难度问题要求学生给予详细的解答,以考察其知识掌握程度。如:
甲酸溶液中混入定量NaOH溶液,二者完全反应,对于生成的溶液,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c(HCOO-)<c(Na+) B.c(Na+)<c(HCOO-)
C.c(HCOO-)>c(OH-) D.c(HCOO-)<c(OH-)
将设置在学案上的习题发放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来思考,用发现思维去探讨解决方案,不能是简单的猜或蒙,要有理有据,在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后能对自己提出的解题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找出最优化的途径,这样才能到学案导学的目标。
三、结语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参照学情,结合能力线、知识线、学法线三方面来设计恰当的学案,才能真正地将讲堂变为学堂,达到发掘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打造高效化学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文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要点解析[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1—0047—01
新课程要求师生合作打造高效课堂,那么该如何建设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兴趣——建设高效课堂的前提
1. 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树立信心上。一开始不能急着叫学生看课文,而要精心导入新课。比如,在进行绪言课教学时,可以用表演“魔术”的形式进行,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下,老师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老师还可以结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艺的发展等。这样,使学生对化学充分重视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做好化学实验,保持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有些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设计成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铜丝又变回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把反应具体化,让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过程,那么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改进教学方法——建设高效课堂的根本
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程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对初三学生来说,思考一个化学问题该从哪入手、如何分析是一个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化学时,不管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记录,还是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要有一定的顺序。比如,化学实验仪器的安装顺序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有序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会”学习。同时,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原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如,在讲《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就不会生锈等。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假设:铁制品生锈是因为与空气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最后得出结论: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如我的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条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最后,老师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绪言课的教学。[1]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例如,我在讲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例如讲述《酸的性质》一节,我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下列实验:氧化铜加水,再稍稍加热,不反应;氧化铜加酸,加热,反应发生,生成蓝色溶液。 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可得到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正确结论。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魔术、化学谜语、化学游戏、化学趣味实验等,通过讲座、表演、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设计活动测定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的含量,这易为学生接受并产生兴趣。用一些身边熟悉的水果(如橙子)和蔬菜(如大白菜)作为原料进行实验测定,进而对各种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作比较。通过实验,同学们懂得了维生素C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之一,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情绪高涨,比做课本中的实验更有趣。[2] 再如,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后,最后开一个化学晚会,晚会的内容有相声、魔术、谜语、趣味实验等,表演者全部是学生。通过此项活动,对表演者和观众都起到了开阔视野的积极作用,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之大大增加。
四、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培养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4、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电离的本质。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提问]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小结]
①
石墨、铜能导电,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②
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因为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追问]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
[小结]
①
电离产生,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②
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
[思考]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呢?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电解质应是化合物。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
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而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③
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注意点:
(1)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2)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3)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1-1]观察: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否相同?并分析结果。
(结果: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讲述]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比较以上五种溶液,显然,在CH3COOH、NH3·H2O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较少。
[设问]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板书]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阅读]课本第14页。
[图示]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情况。
[板书]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讨论后填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溶液里粒子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同条件下导电性
强
弱
物质类别
强碱、强酸、大多数盐
弱碱、弱酸、水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此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讨论]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小结]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H3COOH体易溶于水,但它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弱电解质。因此,电解质的强弱跟其溶解度无必然联系,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思考]利用溶液导电性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加以解释,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
[分析]随着Ba(OH)2溶液的逐滴加入,灯泡将会由亮
渐暗
熄灭
渐亮
反应为:Ba(OH)2+H2SO4
==
BaSO4+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将会怎样变化呢?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探讨]弱电解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如何表示?
[总结]
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电解质
强碱:如KOH、NaOH、Ba(OH)2
电解质
(全部电离)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弱电解质
弱碱:如NH3
H2O、Cu(OH)2
(部分电离)
水:H2O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4-(页码)-页数
作为我校高中化学组的教师,本人在教学中,也非常注重自身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思考。希望能够按照学校的教学思路和年级组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提高。下面是个人的几点体会:
1、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全过程,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创新思维
我们做教案,不是完成任务,里面要体现出对化学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规划和编排层次,课堂必须是被建构化的课堂,而不是结构化的课堂。我经常采用设置问题情景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感受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说。为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好问题情景,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我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学生自学盐类的水解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提出:(1)不同的盐溶液为什么能使指示剂显不同的颜色?(2)强碱与弱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现碱性?(3)强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酸性?(4)强碱与强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5)酸式盐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吗?(6)弱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显什么性?(7)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8)如何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等等,教师就应从学生集中反映出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利用自己的旧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并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探索新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作知识归纳综合。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2、利用实验及增设有趣的实验,巩固知识,进行创新教学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质性过程,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新体验、新感知。
例如:在氯气和水反应的教学中说明氯气的溶解度,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H2O=HCl+HClO,HClO有漂白作用。我采用了新的方法,如:(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取一个装有Cl2的大注射器,先观察并记录Cl2的体积,然后抽入少量水,振荡,再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由学生回答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2)从注射器中取出少量氯水,用玻璃棒蘸一滴氯水滴到pH试纸上,然后要求学生看书,并分析pH试纸中间变白,周围一圈显红色的原因。(3)演示氯气通入干燥和湿润的布条实验,再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记录数据,不仅掌握化学知识,也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最终必然也会提高成绩。
3、挖掘概念内涵,开阔学生知识面,进行创新教学
教学理论认为,能力与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双向促进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对基本知识的内涵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深层分析、比较分析。除了把握教材的显性知识外(大多数学生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对教材知识延伸的隐性知识,即所谓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重点把握;还有,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识需要重视。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就试图挖掘概念内涵,开阔学生知识面,进行创新教学,这也是本人的一种教学观、教育观。
4、在重点难点处设疑,建构概念的问题线索激发质疑,进行创新教学
有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整堂课的程序设计为制趣—初立志—讨论—实验—自学—辨析—再立志。如一位老师的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
接下来,老师又演示了课本中的4个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随之,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老师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绪言课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 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2)掌握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3)掌握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的一些转化条件和反应
1.2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已有的关于三氧化二铝、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的知识, 通过对比掌握作为碱性氧化物的三氧化二铁及弱碱氢氧化铁与强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两者十分相似),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利用已有的氢氧化铝分解的知识明白, 沉淀性碱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的分解规律相同。从而推导出氢氧化铁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与氢氧化铝分解相似)进一步分析出三氧化二铝、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铁、氢氧化铁与强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彼此十分相似的特点。
(3)利用“挫折”教育―制氢氧化亚铁的实验及对实验的改进的操作,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思维。
(4)通过科学探究的实验操作, 引导分析得出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在适当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及一些相关反应式,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实验,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比,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能牢固、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对学习的兴趣。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对化学学习的情感。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制法、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的一些转化条件
难点:氢氧化亚铁的制法、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的一些转化条件和反应
3 教学用具
实验3-9 、3-10及科学探究相关用品。以及试管夹、酒精灯、开水、火柴、长滴管、滤纸、色拉油少许。
4 教学用时
一课时(40分钟)
5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阅读及对比法。以建构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为指导思想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
6 教学程序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建构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为指导思想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效率。师生实验、分析、阅读及对比法的安排增加了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上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并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才能增强知识与经验的联系,体验知识的真实价值,才能进一步增强对知识的情感和对学习生活的兴趣。所以,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如三氧化二铝、氢氧化铝)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思考交流、实验、探究活动获得新知,(三氧化二铁,氢氧化铁的相互关系,与酸反应的情况。碱性氧化物及相应的碱与酸反应的通式,沉淀性碱分解的一般通式)强调突出了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基础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了挫折教育(常规方法制造氢氧化亚铁效果不好),培养环境意识,提醒做事不能墨守陈规, 特事特办(如在制氢氧化亚铁时使用滴管的实验操作), 培养应变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和严谨细心的科学态度(如氢氧化亚铁的分解产物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马春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课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9(5):43~44.
[2]孔颖.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化学教.2009(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