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3-07-09 08:23: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14

水稻要想获得高产丰收,各个时期的栽培管理都不能忽视,从育苗到收获,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本文主要从四大方面总结了水稻的管理技术

1苗期的管理

苗期管理是保证水稻获得高产丰收的第一步,切实做好水稻苗期管理十分关键。水稻苗期的管理主要是查苗、补苗、灌水、追施返青肥和防治虫害潜叶蝇。

1.1查苗补苗

水稻插秧之后,很容易出现缺穴现象,为了保证水稻的密度,保证水稻基本苗数,要及时做好查苗和补苗工作,有利于保证水稻产量。

1.2灌水

灌水要把握好时机,大苗、小苗的灌水深度不同,大苗在插秧之后可以适当灌深一些,一般在3天之后,会落浅到3.3厘米左右。小苗移栽后,不建议灌深水,以灌浅水为主,灌浅3.3厘米左右为宜。

1.3追返青肥

为了促进水稻叶片生长,及时分蘖,要适时追施返青肥,一般当水稻新根长出10厘米时即可施返青肥了,追肥时也不宜灌深水,以浅灌水3.3厘米左右为宜。建议每亩施用硫铵2公斤左右为宜。

1.4防治潜叶蝇

潜叶蝇是水稻常见虫害之一,一旦发生影响水稻产量及质量。水稻一旦发生潜叶蝇,建议施用“乐果”,防治效果明显。

2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是营养生长的关键所在,这一时期有利于水稻根、叶的发育,也是决定水稻穗数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促进水稻尽早分蘖,以促进水稻高产丰收。水稻分蘖期管理主要从尽早使用分蘖肥、合理灌水与晒田以及杂草与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

2.1尽早施用分蘖肥

有效分蘖有利于保证水稻高产丰收,因此在水稻分蘖初期,要及时追施氮肥,保证水稻发育需要,可每亩施用尿素2.5~5公斤。施肥时期务必把握在水稻分蘖初期,过晚施用极容易引起水稻发生徒长现象,一旦徒长则易导致水稻倒伏,从而造成水稻减产。

2.2合理灌水与晒田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3.3厘米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

2.3杂草和病虫害防治

如今除草已普遍应用除草剂,不仅可以消灭稻田杂草,又可减少大量的繁重劳动。分蘖期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虫害有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

3穗期管理

水稻穗期是水稻生长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如果管理不当,之前的工作都是徒劳。水稻穗期的特点就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对于肥料、水分等要求高,要想保证水稻高产丰收,此环节是关键。这一时期的水稻管理主要是合理使用拔节长穗肥、合理灌水与落干晒田、防治病虫害。

3.1合理使用拔节长穗肥

水稻拔节之后,如果叶片发黄,就是缺肥的表现。此时要把握好时机,施用穗肥,有利于巩固水稻分蘖,保证水稻穗粒数。建议施肥以使用尿素3公斤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5公斤。所以要巧用拔节长穗肥,使用过量反而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

3.2合理灌水与落干晒田

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要把握好用水量,其长穗期尤其需要关注水分的使用,此时期需水量大,同时这个时期对干旱、冷凉天气又比较敏感,一旦缺水,很容易影响水稻稻穗的生长和发育,影响水稻穗粒质量,易出现空壳籽粒,所以此时必须注意水分管理,在保证水深的同时还要注意水温,为水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3.3 防治病虫害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拔节之后常常受到叶稻瘟、纹枯病、水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侵袭,所以及时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十分关键。建议尽量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为主,同时要注意选择生命力旺盛,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种,这些品种都不容易发病,有利于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要学会识别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正确识别可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4结实期管理

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而饱满,防止空壳秕粒。结实期主要做好科学灌水,适时排水及时收获。

4.1科学灌溉、及时排水

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就是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一次水。

4.2及时收获

水稻收获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这时谷粒变黄,茎、叶、穗变黄,应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5结语

以上分别从水稻的苗期、分蘖期、穗期以及结实期的管理总结了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希望农业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普及水稻有关栽培与管理技术,让更多的农户了解水稻栽培的相关知识,让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得到应用,更好地促进及保证我国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篇2

(一)种植地块选择

在种植无公害水稻的过程中,地块的选择十分重要。其中,产地环境必须要与工厂及煤矿等区域距离较远,同时还需要保证所选择的地块没有污染,生态环境理想。另外,在选择种植地块时,需要综合考量土壤的肥力及灌溉的便捷性。

(二)水稻品种选择

要想全面提高水稻产量,必须要重视无公害水稻品种的选择。一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进行选择,以保证水稻品种的质量符合要求。必须要确保水稻品种具有高产性能与抗病虫能力,而且生育期要适中,贮藏相对方便。可以将购买的水稻种子晾晒2~3d,这样不仅能够将表面病菌彻底杀灭,同时还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概率。随后,应当开展消毒工作。使用质量分数为70%的志信甲托,剂量为200g与100kg的水搅拌,将质量为60~70kg的水稻种子浸泡其中,时间控制在48h,而后将其捞出并催芽播种。也可以使用质量分数为40%的强氮精200倍液浸泡种子,需要用清水浸泡种子12h以后,再使用药液浸泡水稻种子12h,再次使用清水冲洗,而后将其捞出并催芽播种。在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应当拌合生物肥。把经过催芽的谷种拌肥大佬固氮菌,其中如果是直播田,需要667m2地的种子拌合2.0~2.5kg,而插秧田则需要保证每两分秧田的种子拌合0.5~1.0kg。

(三)水稻育苗

在育苗方面,无公害水稻种子质量标准不容忽视。通常应保证无公害水稻种子纯净度超过98%,同时发芽率要超过95%。另外,所选择使用的水稻种子必须要经过晾晒、选种及浸泡和消毒、拌种等一系列的种子处理流程。基于此,在选择育苗场地时,应将无纺布当做育苗覆盖的主要材料。此外,要确保土质的肥沃程度,保证通风条件理想,不存在病虫。

(四)合理配置底肥

要想增强无公害水稻育苗养分,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底肥配置的合理性。结合实践经验,底肥的配方主要有以下4种:①使用50~75kg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与25kg钾镁硅钙肥、200g志信锌混合使用;②使用25kg质量分数为45%的复合肥与25kg钾镁硅钙肥、200g志信锌混合使用;③50kg有机肥与20kg碳酸氢氨、35kg过磷酸钙、25kg钾镁硅钙肥、200g志信锌混合使用;④使用800~1200kg的农家肥与10kg尿素、7kg氯化钾及50kg过磷酸钙混合使用。应保证底肥施加量充足,满足水稻苗期对于养分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合理使用多功能水稻壮秧剂,对水稻壮秧进行培育。因为壮秧剂本身带肥带药且养分充足,所以,只要施用一次就能够达到预防病害与水稻小苗3.5叶期对于营养的需求。在水稻秧龄为3.5片叶时,秧苗就会呈现出脱肥的现象,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追肥。如果采用的是钵盘育苗的方式,则需要1m2使用黑土7.5kg与壮秧剂83g相互混拌均匀后将其配制成营养土;如果使用的是常规旱育苗的方式,则需要1m2使用壮秧剂167g,将其撒于作好床面之上,同表层土混合搅拌均匀以后即可进行水稻播种。

(五)水稻插秧

在无公害水稻插秧前,需要积极开展准备工作,不仅要针对已经选择的地块进行整地,同时还应当提前浇灌地块,以促进水稻种子更好地发芽与生长。而完成灌溉水以后,间隔的时间不应当过久,并使用机械设备耕地,将杂草全部清除。插秧前一定要完成整地工作,并在气温在12℃左右进行插秧。值得注意的是,在种植无公害水稻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田间种植密度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水稻秧苗成活的概率。

二、无公害水稻的田间管理

(一)水分管理

在无公害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进而增强田间管理工作的效果。在无公害水稻插秧至分蘖整个阶段,一定要控制灌溉量,而在分蘖盛期则应运用浅灌溉、湿灌溉的方式。在无公害水稻分蘖末期,应避免灌溉,而是要晾田,进而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对于无公害水稻孕育出穗至开花阶段,必须保证稻田内部的水分适中,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水层6~7cm,对于出穗及开花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在无公害水稻进入早熟期间,则应注意不允许过早使稻田内断水。

(二)防治病虫害

无公害水稻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草害、虫害与病害。其中,针对草害比较严重的田地,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施加农药。针对病害与虫害问题,应将农业防治作为首要选择方式,加大田间管理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水稻抗性。其中,物理防治指的就是在栽培水稻的过程中,合理运用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趋光性的害虫;生物防治则是使用具备有机认证机构认可的生物性与植物性农药,对田间的害虫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或者是借助现有天敌来对害虫种群的数量进行抑制。

(三)施肥技巧

无公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肥量比较大,同时吸肥数量与速度会根据水稻长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无公害水稻株体内部因不同部分的分配量不同,所以肥料施加量也存在差异。并不是高吸肥量就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必须要充分衡量各部分分配状况,一旦分配不合理,则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此外,无公害水稻不仅要施加有机肥料,同时还应施加必要的微量元素,为其生长提供必要保证。其中,比较重要的微量元素就是铜、锌、锰等,但是一定要重视施用量。在水稻灌浆期间,需要吸收大量营养,所以,此阶段的施肥工作必须要确保能够促进水稻的叶片生长,进一步增强光合强度,提高水稻米粒质量,降低空穗出现的概率。而施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水稻的稳定生长,土壤肥力充足,节省水稻种植成本,实现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全面提高,同样还能够避免化学肥料施加过多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结语

在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无公害水稻也备受关注,成为餐桌上重要的食品。在此背景下,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要全面强化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为此,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专业性与复杂性都比较明显,所以,同样也提高了对于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在种植无公害水稻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遵循栽培技术的要点,积极开展田间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无公害水稻的质量与实际产量。

参考文献:

[1]林昌乐.浅析无公害水稻优质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2014(6):58.

篇3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98-01

水稻,一种重要的粮食资源,全世界许多地方的人都依靠其作为基本食粮。尤其是在我国,水稻作为一种绝对主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所有粮食作物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而总产量却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我国约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以此作为主食。但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就对水稻栽培、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我们必须在一定的耕地面积内,栽培出更加高产、优质的水稻作物,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水稻供应。

一、水稻的选种与处理

在水稻的选种上,应该针对地域特征,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然后做一定的挑选,剔除秕粒、病虫粒以及杂质。然后可选用25%史百克或是保鲜克做两到三天的浸种处理。播种前还应在晴天对种子进行两到三天的晾晒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晾晒时种子厚度约在3厘米左右,还要时常对其进行翻动,夜间注意收装。另外要掌握好温度与水分,催芽到破胸时期的谷温应该控制在38~40℃,并保持种子的湿润度。破胸之后,谷温应掌握在25~30℃。

二、培育壮秧

水稻播种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底到五月上旬。要使水稻可以优质、高产,壮秧是一个关键环节。应选用露地湿润育秧技术,以方便排灌的田块作为秧田,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15吨、氯化钾75千克、三元复合肥375千克、尿素75千克到150千克。秧田的播种量应该掌握在225千克每公顷之内,秧大田比为1比8到1比10。培育壮秧应该达到的标准为:生长整齐、旺盛,无病虫,有3个之上的分蘖,苗体健壮且有弹性,叶片要挺健、宽厚,苗高适中,颜色为深绿色,少黄、枯苗叶。另外,秧苗要保持整齐、一致,每株之间的差异较小。当水稻秧苗育龄达到30天到38天时,便可进行移栽。

三、大田栽秧

栽秧前要进行整地,要使土地平整、膨软,土肥均匀相容,无大块的泥土,也无任何残茬、杂草,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的生长速度与质量。整地时通常为一犁一耙一耖,如果有黏重的土壤泥块,可以在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情况下进行三犁二耙,使原本壤黏的土壤可以变得松软、细碎。秧田的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铺。还要注意适时的提前早栽,提倡中小苗移栽,以延长本田生长期,增加有效分蘖。在具体的插秧作业时,要保证好质量,要做到深度浅,间距均匀,秧苗正,秧列平直,并且不要有漂秧现象出现。

四、秧期田间管理

1.科学配方施肥

插秧前4~5d,在苗床上施送嫁肥,施用一次性水稻专用复合肥或腐熟农家肥7500kg/hm2、二铵150kg/hm2、硫铵300kg/hm2作底肥。底肥翻后耙前要全层深施,有机肥肥效持续时间长,能保持秧苗中、后期稳健生长,不脱肥早衰。秧苗开始生根时追返青肥,施硫铵和钾肥75~150kg/hm2,拌入除草剂撒施,有利于稻秧快速活棵和中耕除草。2~3周内再追施发棵分蘖肥,施尿素150kg/hm2、钾肥或复合肥225kg/hm2,有利于水稻快速发棵分粟和抽穗齐。

2.科学管水,防止烂秧

插秧后在水层管理上,保持稻田水层“浅、湿、干”的节水灌溉模式,水层要保持苗高的2/3(以不淹没秧心为准),扶苗返青,防止长期深水泡秧。

3.打好送嫁药,预防病虫害

水稻移栽前3~5d,用吡虫啉0.30~0.45kg/hm2或40%毒死蜱乳油1500ml/h㎡兑水喷雾可以预防水稻稻蓟马、一代螟虫、稻瘿蚊;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水750kg/hm3喷雾,以预防水稻稻瘟病发生。

五、生育后期田间管理

1.合理灌水

水稻孕穗期需水最多,要间歇灌溉,即灌3cm浅水层,待落干至脚窝有水,晾晒1~2d,再灌3cm浅水,如此往复。减数分裂期要保持有水,如遇低温冷害,要保持18cm水层防御低温冷害。结实期保持3~5cm水层,水稻齐穗后到灌浆期,灌跑马水,进行湿润灌溉,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强水稻根系活力,提高地温,可以养根保叶壮秆,延长上部叶片寿命,促进水稻早熟。黄熟末期停灌,以利于收获。

2.及时晒田

晾田3次以上,第1次在水稻七叶期(分蘖达80%);第2次在始穗前,7月20日左右;第3次为齐穗后,晾田程度达到有微裂,脚踏有印痕为准。

3.灭草

要及早割净田埂和渠道两旁的杂草;若前期封闭除草处理效果不好,于水稻有效分蘖末期,选晴天,用48%苯达松1500mL/hm2混50%二氯喹啉酸750g/hm2对水450L/hm2进行茎叶喷雾。施药前一天排干田间水,施药后第2天灌水正常管理;对田间残存的杂草,要在齐穗后人工除草1~2次,以利于稻田通风透光,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水稻早熟。

4.科学施肥

一是要合理施穗肥。倒数2.5叶时至孕穗末期,田间有效茎数不足,出现拔节黄的要早施,低部叶片枯萎的先晾田后再施,有叶瘟病的防治后再施,同时要观察天气,多雨寡照不施或少施,施尿素750kg/hm2或硫酸铵1125kg/hm2、硫酸钾750kg/hm2。二是要增施磷。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功能叶片寿命,改善植株营养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籽粒饱满,在齐穗至灌浆期,均匀撒施含磷、钾较多的草木灰750~900kg/hm2,或选择晴天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稀释液750~900kg/hm2,每隔7~8d喷1次,连喷2~3次,利于水稻早熟。

5.病虫害防治

当田间叶瘟达到防治指标时,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提倡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防治适期是倒2.5叶、孕穗末期、齐穗期。在叶瘟发病初期,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25%使百克等咪鲜胺类、拿敌稳等药剂喷雾,在孕穗末期再喷1次,同时兼防叶鞘腐败病。预防穗颈瘟,可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药,用2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喷雾。7月末至8月上旬防治2代二化螟,选晴天9:00之前或15:00之后,用18%杀虫双水剂或杀虫双撒滴剂等喷施。

参考文献

[1]刘洪祥.水稻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装备,2008(5):57-58.

篇4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81-02

农业部门基层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大力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发挥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作用,逐渐提升有机水稻的种植效益。

1 有机水稻栽培准备工作

在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应用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以便于提升栽培技术的应用质量。

第一,创建良好的土壤环境。基层工作者要指导有机水稻种植工作,要求创建良好的有机水稻种植土壤环境,例如: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利用秸秆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要做好施肥管理工作,适当对土壤进行翻耕处理,提升土壤的匀称性,为有机水稻的后续生长创建良好环境。

第二,设置营养补充方案。在水稻种植之前,基层工作者需要根据水稻生长需求,设置营养补充方案,可以大力推广生物菌肥或是有机肥,将其作为底肥,同时,还可以指导农民施加叶面肥料,保证在有机水稻植物生长旺盛时期提供充足的营养[1]。

第三,保护有机水稻植株。在有机水稻种植之前,基层工作者需要大力推广有机生物制剂,引导农民利用制剂浸泡种子,科学防治病虫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病虫害现象,需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杜绝所有农药的使用,提升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同时,要利用叶面肥提升有机水稻自身抗性,缩小病虫害的扩大面积,利用人工灭草方式减少其中存在的杂草,不可以使用农药开展相关工作[2]。

2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应用措施

在使用有机水稻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基层工作者需要利用良好的推广方式开展相关工作,提高栽培技术的应用质量。

第一,科学选择地块。在有机水稻栽培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点选择地块,根据相关标准,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保证有机水稻栽培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例如:选择灌溉便利、肥力较高的地块开展种植工作[3]。

第二,科学选择有机水稻品种。在水稻种植之前,需要科学选择水稻品种,例如:在吉林省区域,可以选择吉农大878品种,并对水稻种子进行全面的筛选,选择颗粒饱满并且外形较为完整的水稻品种,并具备一定的病虫害抵抗能力,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提升其工作质量。

第三,育种措施。在有机水稻实际种植中,需要做好育种工作。在种植之前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然后利用盐水对其进行浸泡,再利用1%的生石灰浸泡处理,避免种子中带有细菌。在此之后,需要对种子的苗床进行处理,在翻耕12cm之后,必须保证苗床的平整性符合相关规定,然后在苗床中添加一些有机肥,并对其进行均匀的搅拌。在当地气温为7℃的时候,就可以对水稻进行育苗处理,在育苗之后,需要科学控制播种密度。如果选择常规播种方式,就可以将其密度控制在1800粒/m2左右,如果选择地膜打孔育苗播种方式,就要将其密度控制在800粒/m2左右,保证播种的可靠性[4]。

第四,插秧措施。在有机水稻插秧过程中,需要做好整地工作,科学开展灌溉活动,利用机械设备清理土地中的杂草。在整理大田之后,需要在温度达到13℃之后,才能对水稻进行插秧处理,保证插秧工作的匀称性。

第五,秧田管理措施。基层工作者需要大力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指导农民做好秧田管理工作,保证可以满足水稻植物的生长需求。首先,需要做好温度调控工作,保证秧苗的茁壮成长,合理控制秧田温度,例如:在秧苗生长中,需要将其根部温度控制在13℃左右,叶部温度控制在16℃左右,如果温度过低,会出现停止生长的现象。其次,需要科学防治青枯病,保证水稻秧苗的快速生长。

3 有机水稻管理措施

在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之后,需要指导农民对水稻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可以提高有机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达到预期的种植要求。

第一,除草管理工作。在有机水稻移栽大田之前的15天左右,需要做好翻耕工作,消除大部分的杂草或是老草种子。在插秧前3天左右,需要再次开展翻耕工作,去除新生长的杂草。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利用人工拔草的方式,减少稻田中的杂草[5]。

第二,水分管理措施。有机水稻种植中,水分管理工作较为重要。在幼穗抽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间歇性的灌溉处理,在抽穗之后,要做好浅水湿润管理工作,保证水稻根部的生长效果。对于灌溉区域而言,需要利用洁净无污染源头水等对其进行灌溉处理。要及时开展杂草清理工作,避免田间出现新生杂草。保证水面温度符合相关要求。在水稻成熟之前,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在水稻黄熟期间,也就是抽穗30天之后,需要停止灌溉,全面排水,并根据水稻生长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水分管理方案。

第三,病害防治措施。基层工作者需要做好病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大力宣传生物防治技术,科学控制水肥等管理工作,提升水稻的病害抵抗能力,从根本上防治病害问题。

第四,虫害防治措施。在虫害防治工作中,基层工作者需要根据水稻虫害实际问题与特征,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保证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在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的情况下,需要科学开展虫害防治工作,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例如: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等对病虫进行诱杀,除了可以提升虫害防治效果之外,还能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优化其l展体系。

结语:

在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应用先进栽培技术,做好肥水管理等工作,满足有机水稻的生长需求,同时,还要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灌溉工作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提升先进技术的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桂英.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探讨[J].大科技,2015(27):201-202.

[2]钟春梅.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及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3(6):118-118.

[3]宋长庚.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17):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