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3-07-09 08:23: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14

水稻要想获得高产丰收,各个时期的栽培管理都不能忽视,从育苗到收获,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本文主要从四大方面总结了水稻的管理技术

1苗期的管理

苗期管理是保证水稻获得高产丰收的第一步,切实做好水稻苗期管理十分关键。水稻苗期的管理主要是查苗、补苗、灌水、追施返青肥和防治虫害潜叶蝇。

1.1查苗补苗

水稻插秧之后,很容易出现缺穴现象,为了保证水稻的密度,保证水稻基本苗数,要及时做好查苗和补苗工作,有利于保证水稻产量。

1.2灌水

灌水要把握好时机,大苗、小苗的灌水深度不同,大苗在插秧之后可以适当灌深一些,一般在3天之后,会落浅到3.3厘米左右。小苗移栽后,不建议灌深水,以灌浅水为主,灌浅3.3厘米左右为宜。

1.3追返青肥

为了促进水稻叶片生长,及时分蘖,要适时追施返青肥,一般当水稻新根长出10厘米时即可施返青肥了,追肥时也不宜灌深水,以浅灌水3.3厘米左右为宜。建议每亩施用硫铵2公斤左右为宜。

1.4防治潜叶蝇

潜叶蝇是水稻常见虫害之一,一旦发生影响水稻产量及质量。水稻一旦发生潜叶蝇,建议施用“乐果”,防治效果明显。

2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是营养生长的关键所在,这一时期有利于水稻根、叶的发育,也是决定水稻穗数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促进水稻尽早分蘖,以促进水稻高产丰收。水稻分蘖期管理主要从尽早使用分蘖肥、合理灌水与晒田以及杂草与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

2.1尽早施用分蘖肥

有效分蘖有利于保证水稻高产丰收,因此在水稻分蘖初期,要及时追施氮肥,保证水稻发育需要,可每亩施用尿素2.5~5公斤。施肥时期务必把握在水稻分蘖初期,过晚施用极容易引起水稻发生徒长现象,一旦徒长则易导致水稻倒伏,从而造成水稻减产。

2.2合理灌水与晒田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3.3厘米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

2.3杂草和病虫害防治

如今除草已普遍应用除草剂,不仅可以消灭稻田杂草,又可减少大量的繁重劳动。分蘖期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虫害有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

3穗期管理

水稻穗期是水稻生长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如果管理不当,之前的工作都是徒劳。水稻穗期的特点就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对于肥料、水分等要求高,要想保证水稻高产丰收,此环节是关键。这一时期的水稻管理主要是合理使用拔节长穗肥、合理灌水与落干晒田、防治病虫害。

3.1合理使用拔节长穗肥

水稻拔节之后,如果叶片发黄,就是缺肥的表现。此时要把握好时机,施用穗肥,有利于巩固水稻分蘖,保证水稻穗粒数。建议施肥以使用尿素3公斤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5公斤。所以要巧用拔节长穗肥,使用过量反而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

3.2合理灌水与落干晒田

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要把握好用水量,其长穗期尤其需要关注水分的使用,此时期需水量大,同时这个时期对干旱、冷凉天气又比较敏感,一旦缺水,很容易影响水稻稻穗的生长和发育,影响水稻穗粒质量,易出现空壳籽粒,所以此时必须注意水分管理,在保证水深的同时还要注意水温,为水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3.3 防治病虫害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拔节之后常常受到叶稻瘟、纹枯病、水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侵袭,所以及时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十分关键。建议尽量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为主,同时要注意选择生命力旺盛,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种,这些品种都不容易发病,有利于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要学会识别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正确识别可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4结实期管理

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而饱满,防止空壳秕粒。结实期主要做好科学灌水,适时排水及时收获。

4.1科学灌溉、及时排水

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就是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一次水。

4.2及时收获

水稻收获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这时谷粒变黄,茎、叶、穗变黄,应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5结语

以上分别从水稻的苗期、分蘖期、穗期以及结实期的管理总结了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希望农业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普及水稻有关栽培与管理技术,让更多的农户了解水稻栽培的相关知识,让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得到应用,更好地促进及保证我国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篇2

(一)种植地块选择

在种植无公害水稻的过程中,地块的选择十分重要。其中,产地环境必须要与工厂及煤矿等区域距离较远,同时还需要保证所选择的地块没有污染,生态环境理想。另外,在选择种植地块时,需要综合考量土壤的肥力及灌溉的便捷性。

(二)水稻品种选择

要想全面提高水稻产量,必须要重视无公害水稻品种的选择。一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进行选择,以保证水稻品种的质量符合要求。必须要确保水稻品种具有高产性能与抗病虫能力,而且生育期要适中,贮藏相对方便。可以将购买的水稻种子晾晒2~3d,这样不仅能够将表面病菌彻底杀灭,同时还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概率。随后,应当开展消毒工作。使用质量分数为70%的志信甲托,剂量为200g与100kg的水搅拌,将质量为60~70kg的水稻种子浸泡其中,时间控制在48h,而后将其捞出并催芽播种。也可以使用质量分数为40%的强氮精200倍液浸泡种子,需要用清水浸泡种子12h以后,再使用药液浸泡水稻种子12h,再次使用清水冲洗,而后将其捞出并催芽播种。在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应当拌合生物肥。把经过催芽的谷种拌肥大佬固氮菌,其中如果是直播田,需要667m2地的种子拌合2.0~2.5kg,而插秧田则需要保证每两分秧田的种子拌合0.5~1.0kg。

(三)水稻育苗

在育苗方面,无公害水稻种子质量标准不容忽视。通常应保证无公害水稻种子纯净度超过98%,同时发芽率要超过95%。另外,所选择使用的水稻种子必须要经过晾晒、选种及浸泡和消毒、拌种等一系列的种子处理流程。基于此,在选择育苗场地时,应将无纺布当做育苗覆盖的主要材料。此外,要确保土质的肥沃程度,保证通风条件理想,不存在病虫。

(四)合理配置底肥

要想增强无公害水稻育苗养分,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底肥配置的合理性。结合实践经验,底肥的配方主要有以下4种:①使用50~75kg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与25kg钾镁硅钙肥、200g志信锌混合使用;②使用25kg质量分数为45%的复合肥与25kg钾镁硅钙肥、200g志信锌混合使用;③50kg有机肥与20kg碳酸氢氨、35kg过磷酸钙、25kg钾镁硅钙肥、200g志信锌混合使用;④使用800~1200kg的农家肥与10kg尿素、7kg氯化钾及50kg过磷酸钙混合使用。应保证底肥施加量充足,满足水稻苗期对于养分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合理使用多功能水稻壮秧剂,对水稻壮秧进行培育。因为壮秧剂本身带肥带药且养分充足,所以,只要施用一次就能够达到预防病害与水稻小苗3.5叶期对于营养的需求。在水稻秧龄为3.5片叶时,秧苗就会呈现出脱肥的现象,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追肥。如果采用的是钵盘育苗的方式,则需要1m2使用黑土7.5kg与壮秧剂83g相互混拌均匀后将其配制成营养土;如果使用的是常规旱育苗的方式,则需要1m2使用壮秧剂167g,将其撒于作好床面之上,同表层土混合搅拌均匀以后即可进行水稻播种。

(五)水稻插秧

在无公害水稻插秧前,需要积极开展准备工作,不仅要针对已经选择的地块进行整地,同时还应当提前浇灌地块,以促进水稻种子更好地发芽与生长。而完成灌溉水以后,间隔的时间不应当过久,并使用机械设备耕地,将杂草全部清除。插秧前一定要完成整地工作,并在气温在12℃左右进行插秧。值得注意的是,在种植无公害水稻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田间种植密度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水稻秧苗成活的概率。

二、无公害水稻的田间管理

(一)水分管理

在无公害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进而增强田间管理工作的效果。在无公害水稻插秧至分蘖整个阶段,一定要控制灌溉量,而在分蘖盛期则应运用浅灌溉、湿灌溉的方式。在无公害水稻分蘖末期,应避免灌溉,而是要晾田,进而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对于无公害水稻孕育出穗至开花阶段,必须保证稻田内部的水分适中,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水层6~7cm,对于出穗及开花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在无公害水稻进入早熟期间,则应注意不允许过早使稻田内断水。

(二)防治病虫害

无公害水稻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草害、虫害与病害。其中,针对草害比较严重的田地,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施加农药。针对病害与虫害问题,应将农业防治作为首要选择方式,加大田间管理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水稻抗性。其中,物理防治指的就是在栽培水稻的过程中,合理运用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趋光性的害虫;生物防治则是使用具备有机认证机构认可的生物性与植物性农药,对田间的害虫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或者是借助现有天敌来对害虫种群的数量进行抑制。

(三)施肥技巧

无公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肥量比较大,同时吸肥数量与速度会根据水稻长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无公害水稻株体内部因不同部分的分配量不同,所以肥料施加量也存在差异。并不是高吸肥量就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必须要充分衡量各部分分配状况,一旦分配不合理,则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此外,无公害水稻不仅要施加有机肥料,同时还应施加必要的微量元素,为其生长提供必要保证。其中,比较重要的微量元素就是铜、锌、锰等,但是一定要重视施用量。在水稻灌浆期间,需要吸收大量营养,所以,此阶段的施肥工作必须要确保能够促进水稻的叶片生长,进一步增强光合强度,提高水稻米粒质量,降低空穗出现的概率。而施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水稻的稳定生长,土壤肥力充足,节省水稻种植成本,实现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全面提高,同样还能够避免化学肥料施加过多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结语

在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无公害水稻也备受关注,成为餐桌上重要的食品。在此背景下,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要全面强化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为此,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专业性与复杂性都比较明显,所以,同样也提高了对于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在种植无公害水稻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遵循栽培技术的要点,积极开展田间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无公害水稻的质量与实际产量。

参考文献:

[1]林昌乐.浅析无公害水稻优质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2014(6):58.

篇3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98-01

水稻,一种重要的粮食资源,全世界许多地方的人都依靠其作为基本食粮。尤其是在我国,水稻作为一种绝对主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所有粮食作物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而总产量却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我国约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以此作为主食。但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就对水稻栽培、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我们必须在一定的耕地面积内,栽培出更加高产、优质的水稻作物,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水稻供应。

一、水稻的选种与处理

在水稻的选种上,应该针对地域特征,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然后做一定的挑选,剔除秕粒、病虫粒以及杂质。然后可选用25%史百克或是保鲜克做两到三天的浸种处理。播种前还应在晴天对种子进行两到三天的晾晒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晾晒时种子厚度约在3厘米左右,还要时常对其进行翻动,夜间注意收装。另外要掌握好温度与水分,催芽到破胸时期的谷温应该控制在38~40℃,并保持种子的湿润度。破胸之后,谷温应掌握在25~30℃。

二、培育壮秧

水稻播种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底到五月上旬。要使水稻可以优质、高产,壮秧是一个关键环节。应选用露地湿润育秧技术,以方便排灌的田块作为秧田,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15吨、氯化钾75千克、三元复合肥375千克、尿素75千克到150千克。秧田的播种量应该掌握在225千克每公顷之内,秧大田比为1比8到1比10。培育壮秧应该达到的标准为:生长整齐、旺盛,无病虫,有3个之上的分蘖,苗体健壮且有弹性,叶片要挺健、宽厚,苗高适中,颜色为深绿色,少黄、枯苗叶。另外,秧苗要保持整齐、一致,每株之间的差异较小。当水稻秧苗育龄达到30天到38天时,便可进行移栽。

三、大田栽秧

栽秧前要进行整地,要使土地平整、膨软,土肥均匀相容,无大块的泥土,也无任何残茬、杂草,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的生长速度与质量。整地时通常为一犁一耙一耖,如果有黏重的土壤泥块,可以在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情况下进行三犁二耙,使原本壤黏的土壤可以变得松软、细碎。秧田的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铺。还要注意适时的提前早栽,提倡中小苗移栽,以延长本田生长期,增加有效分蘖。在具体的插秧作业时,要保证好质量,要做到深度浅,间距均匀,秧苗正,秧列平直,并且不要有漂秧现象出现。

四、秧期田间管理

1.科学配方施肥

插秧前4~5d,在苗床上施送嫁肥,施用一次性水稻专用复合肥或腐熟农家肥7500kg/hm2、二铵150kg/hm2、硫铵300kg/hm2作底肥。底肥翻后耙前要全层深施,有机肥肥效持续时间长,能保持秧苗中、后期稳健生长,不脱肥早衰。秧苗开始生根时追返青肥,施硫铵和钾肥75~150kg/hm2,拌入除草剂撒施,有利于稻秧快速活棵和中耕除草。2~3周内再追施发棵分蘖肥,施尿素150kg/hm2、钾肥或复合肥225kg/hm2,有利于水稻快速发棵分粟和抽穗齐。

2.科学管水,防止烂秧

插秧后在水层管理上,保持稻田水层“浅、湿、干”的节水灌溉模式,水层要保持苗高的2/3(以不淹没秧心为准),扶苗返青,防止长期深水泡秧。

3.打好送嫁药,预防病虫害

水稻移栽前3~5d,用吡虫啉0.30~0.45kg/hm2或40%毒死蜱乳油1500ml/h㎡兑水喷雾可以预防水稻稻蓟马、一代螟虫、稻瘿蚊;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水750kg/hm3喷雾,以预防水稻稻瘟病发生。

五、生育后期田间管理

1.合理灌水

水稻孕穗期需水最多,要间歇灌溉,即灌3cm浅水层,待落干至脚窝有水,晾晒1~2d,再灌3cm浅水,如此往复。减数分裂期要保持有水,如遇低温冷害,要保持18cm水层防御低温冷害。结实期保持3~5cm水层,水稻齐穗后到灌浆期,灌跑马水,进行湿润灌溉,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强水稻根系活力,提高地温,可以养根保叶壮秆,延长上部叶片寿命,促进水稻早熟。黄熟末期停灌,以利于收获。

2.及时晒田

晾田3次以上,第1次在水稻七叶期(分蘖达80%);第2次在始穗前,7月20日左右;第3次为齐穗后,晾田程度达到有微裂,脚踏有印痕为准。

3.灭草

要及早割净田埂和渠道两旁的杂草;若前期封闭除草处理效果不好,于水稻有效分蘖末期,选晴天,用48%苯达松1500mL/hm2混50%二氯喹啉酸750g/hm2对水450L/hm2进行茎叶喷雾。施药前一天排干田间水,施药后第2天灌水正常管理;对田间残存的杂草,要在齐穗后人工除草1~2次,以利于稻田通风透光,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水稻早熟。

4.科学施肥

一是要合理施穗肥。倒数2.5叶时至孕穗末期,田间有效茎数不足,出现拔节黄的要早施,低部叶片枯萎的先晾田后再施,有叶瘟病的防治后再施,同时要观察天气,多雨寡照不施或少施,施尿素750kg/hm2或硫酸铵1125kg/hm2、硫酸钾750kg/hm2。二是要增施磷。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功能叶片寿命,改善植株营养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籽粒饱满,在齐穗至灌浆期,均匀撒施含磷、钾较多的草木灰750~900kg/hm2,或选择晴天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稀释液750~900kg/hm2,每隔7~8d喷1次,连喷2~3次,利于水稻早熟。

5.病虫害防治

当田间叶瘟达到防治指标时,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提倡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防治适期是倒2.5叶、孕穗末期、齐穗期。在叶瘟发病初期,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25%使百克等咪鲜胺类、拿敌稳等药剂喷雾,在孕穗末期再喷1次,同时兼防叶鞘腐败病。预防穗颈瘟,可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药,用2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喷雾。7月末至8月上旬防治2代二化螟,选晴天9:00之前或15:00之后,用18%杀虫双水剂或杀虫双撒滴剂等喷施。

参考文献

[1]刘洪祥.水稻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装备,2008(5):57-58.

篇4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81-02

农业部门基层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大力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发挥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作用,逐渐提升有机水稻的种植效益。

1 有机水稻栽培准备工作

在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应用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以便于提升栽培技术的应用质量。

第一,创建良好的土壤环境。基层工作者要指导有机水稻种植工作,要求创建良好的有机水稻种植土壤环境,例如: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利用秸秆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要做好施肥管理工作,适当对土壤进行翻耕处理,提升土壤的匀称性,为有机水稻的后续生长创建良好环境。

第二,设置营养补充方案。在水稻种植之前,基层工作者需要根据水稻生长需求,设置营养补充方案,可以大力推广生物菌肥或是有机肥,将其作为底肥,同时,还可以指导农民施加叶面肥料,保证在有机水稻植物生长旺盛时期提供充足的营养[1]。

第三,保护有机水稻植株。在有机水稻种植之前,基层工作者需要大力推广有机生物制剂,引导农民利用制剂浸泡种子,科学防治病虫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病虫害现象,需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杜绝所有农药的使用,提升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同时,要利用叶面肥提升有机水稻自身抗性,缩小病虫害的扩大面积,利用人工灭草方式减少其中存在的杂草,不可以使用农药开展相关工作[2]。

2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应用措施

在使用有机水稻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基层工作者需要利用良好的推广方式开展相关工作,提高栽培技术的应用质量。

第一,科学选择地块。在有机水稻栽培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点选择地块,根据相关标准,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保证有机水稻栽培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例如:选择灌溉便利、肥力较高的地块开展种植工作[3]。

第二,科学选择有机水稻品种。在水稻种植之前,需要科学选择水稻品种,例如:在吉林省区域,可以选择吉农大878品种,并对水稻种子进行全面的筛选,选择颗粒饱满并且外形较为完整的水稻品种,并具备一定的病虫害抵抗能力,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提升其工作质量。

第三,育种措施。在有机水稻实际种植中,需要做好育种工作。在种植之前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然后利用盐水对其进行浸泡,再利用1%的生石灰浸泡处理,避免种子中带有细菌。在此之后,需要对种子的苗床进行处理,在翻耕12cm之后,必须保证苗床的平整性符合相关规定,然后在苗床中添加一些有机肥,并对其进行均匀的搅拌。在当地气温为7℃的时候,就可以对水稻进行育苗处理,在育苗之后,需要科学控制播种密度。如果选择常规播种方式,就可以将其密度控制在1800粒/m2左右,如果选择地膜打孔育苗播种方式,就要将其密度控制在800粒/m2左右,保证播种的可靠性[4]。

第四,插秧措施。在有机水稻插秧过程中,需要做好整地工作,科学开展灌溉活动,利用机械设备清理土地中的杂草。在整理大田之后,需要在温度达到13℃之后,才能对水稻进行插秧处理,保证插秧工作的匀称性。

第五,秧田管理措施。基层工作者需要大力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指导农民做好秧田管理工作,保证可以满足水稻植物的生长需求。首先,需要做好温度调控工作,保证秧苗的茁壮成长,合理控制秧田温度,例如:在秧苗生长中,需要将其根部温度控制在13℃左右,叶部温度控制在16℃左右,如果温度过低,会出现停止生长的现象。其次,需要科学防治青枯病,保证水稻秧苗的快速生长。

3 有机水稻管理措施

在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之后,需要指导农民对水稻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可以提高有机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达到预期的种植要求。

第一,除草管理工作。在有机水稻移栽大田之前的15天左右,需要做好翻耕工作,消除大部分的杂草或是老草种子。在插秧前3天左右,需要再次开展翻耕工作,去除新生长的杂草。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利用人工拔草的方式,减少稻田中的杂草[5]。

第二,水分管理措施。有机水稻种植中,水分管理工作较为重要。在幼穗抽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间歇性的灌溉处理,在抽穗之后,要做好浅水湿润管理工作,保证水稻根部的生长效果。对于灌溉区域而言,需要利用洁净无污染源头水等对其进行灌溉处理。要及时开展杂草清理工作,避免田间出现新生杂草。保证水面温度符合相关要求。在水稻成熟之前,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在水稻黄熟期间,也就是抽穗30天之后,需要停止灌溉,全面排水,并根据水稻生长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水分管理方案。

第三,病害防治措施。基层工作者需要做好病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大力宣传生物防治技术,科学控制水肥等管理工作,提升水稻的病害抵抗能力,从根本上防治病害问题。

第四,虫害防治措施。在虫害防治工作中,基层工作者需要根据水稻虫害实际问题与特征,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保证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在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的情况下,需要科学开展虫害防治工作,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例如: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等对病虫进行诱杀,除了可以提升虫害防治效果之外,还能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优化其l展体系。

结语:

在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应用先进栽培技术,做好肥水管理等工作,满足有机水稻的生长需求,同时,还要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灌溉工作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提升先进技术的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桂英.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探讨[J].大科技,2015(27):201-202.

[2]钟春梅.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及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3(6):118-118.

[3]宋长庚.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17):27.

篇5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172-01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全县耕地面积29.36hm2,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0.71hm2,单季稻种植面积占3/4。近年来,随着化学除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农村劳动力主体结构的变化,泾县直播水稻面积发展较快,尤其是单季杂交稻直播面积日趋增加,约占单季水稻种植面积的80%。由于直播稻低节位分蘖,主蘖穗基本整齐一致,成穗率高,总穗数多,较传统移栽水稻一般增产10%。直播水稻无拔秧植伤和栽后返青过程,生育期缩短,一般比同期移栽的水稻缩短5-7天。减少了育秧、移栽环节,便于机械化播种,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但在栽培管理上,与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水稻存在着苗不足、草害重、易倒伏三大难题。因此,在生产上应特别注意掌握好“力争全苗、化学防除、防止倒伏”等关键栽培技术。

1.精细整地,力争全苗

1.1精选良种:直播稻由于扎根浅易倒伏,同时还受前茬作物成熟期的影响,季节紧张。因此在品种选择上,既要选择生育期为早、中熟的品种,又要选择矮杆耐肥抗倒,发根力强的大穗高产品种。选择的品种与杂草的竞争能力强,要有较强的耐涝性、耐旱性和弹性,确保能在淹水条件下发芽。根据多年种植经验和大面积示范,泾县单季杂交稻直播一般选用深两优5814、两优6326、五优308、新两优6号等抗倒伏优质高产品种。

1.2精细整地:播前10d大田进行耕翻整地,耕翻不宜过深,一般采用旋耕为好;田面要平,做到全田高低落差不超过一寸。大田整得不平,低洼积水易造成烂秧或高温伤苗,地势高的播后遇高温晴天,易干芽死苗。对面积大的田块应根据地势高低沿田四周开好排水沟,以便灌排通畅,提高晒田和药剂除草效果。

1.3播前准备:播前选晴天晒种1-2d,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用25%保鲜克乳油3000倍液浸种,一般间隙浸种8-10h。浸种后可捞出直接催芽。种子催芽要适度,以催至露白或芽长半粒谷为宜。一般要求667m2播种量3.5kg左右,如遇不利气候条件或种子发芽率较低,应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每667m2大田8.5万~10万基本苗。

1.4适期播种: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迟播7-10d,泾县单季稻直播以5月下旬为宜,最迟不超过6月20日。以避免梅雨季节雨水过多而淹没秧苗、造成烂秧。播种方法可采用分畦定量,先播70%,后补30%的方法进行,关键要确保均匀度。播后重塌谷,要求不露,防止鼠害。当发生缺苗时能及时补苗,确保全苗。

2.化学防除,避免草害

播种后2-5d选用直播稻田芽前专用除草剂(如幼禾葆)进行重点封杀,控制第一个杂草高峰期的发生。也可每亩用封清(30%苄嘧・丙草胺)140-160g,在落谷上水后2-3d兑水40kg均匀喷雾。落谷后至齐苗前畦面湿润无积水,如遇雨天要排干墒沟水,遇干旱天气晚上灌跑马水;齐苗后至封行前畦面浅水层,浅水勤灌,水接水,以水控草。对第一次防除(土壤封闭处理)后仍残存的杂草,可在水稻3-5叶期进行一次喷药处理。为防止第二次杂草高峰期出现,应选择既有茎叶处理效果、又有土壤封闭作用的除草剂,一般可用二氯苄、乙.苄等喷施。播种后没有用药或除草效果较差的田块,可采取补治的措施来“扫残”。一般掌握在秧苗2-5叶期,根据杂草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进行喷药茎叶处理:2-3叶期,如封杀不佳,可用二氯苄全田喷洒一次,翌日上水,并保水3-5d;5叶期后,视苗情草情选用二甲四氯、千金或禾大壮等除草剂补杀。

3.重视管理,防止倒伏

3.1浅水分蘖:坚持芽期湿润,苗期薄水。三叶期后宜建立浅水层,促进分蘖发生。分蘖盛期达到预定苗数22-25万时,应及时排水搁田,宜多次轻搁,以利根系深扎,降低最高苗峰,达到壮个体、稳群体的目标,重搁会拉断根系,影响后期的灌浆结实,且易引起倒伏。

篇6

既是秧田的后期管理,此期是第 4叶和第1完全叶节根、叶腋蘖开始生长期,需时5~ 7天左右,主要控4叶鞘高不超6cm,促地上第1完全叶节根、叶腋分蘖的早生快发,揭膜炼苗期。管理措施

1.1温度白天控制在20℃不宜过高,夜间温度可适当低些,此期注意高温诱发立枯病的发生,移栽前3~4天气温稳定13℃以上时,可打开棚膜炼苗,昼揭夜盖,棚膜逐渐全揭;

1.2湿度管理处于饥渴状态为佳。控水、蹲苗、壮根,使栽后发根好,返青快、分蘖早;

1.3防治立枯病:发病严重时要灌大水建水层,因立枯病多为好气菌,灌大水可抑制病菌,也可抓紧移栽;

1.4送嫁保健要在移栽前一天进行,一浇足水防高温晒死苗;二带足肥,撒磷酸二铵100g/m2,少喷水使肥沾到土上有利返青;三带药防治潜叶蝇,用40%乐果7.5 ml加水6kg喷100m2苗床;四带移栽灵2 ml/m2加3kg水,浇洒在苗床上,利于生根返青。

2.本田移栽管理

2.1适期栽植

依据当地水稻安全移栽期所需温度确定,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为插秧适期。黑龙江省绥化市插秧适期范围为5月10~30日,插秧适期又细分为高产插秧期(5月15~25日)、平产插秧期(5月10~15日、5月25~30日)、减产插秧期(早于5月10日前或晚于5月30日后)。

小苗(2.1~2.5叶龄)在高产插秧期的前期插为宜;中苗(3.1~3.5叶龄)在高产插秧期的中期插为宜;大苗(4.1~4.5叶龄)在高产插秧期后期插为宜;壮秧耐低温能力强可在高产插秧期的前期插为宜,弱苗可晚些;移栽前期出现盐害或立枯病应提早移栽本田,调离不良生长环境。

2.2密度要合理

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栽植的穴数或基本苗数。黑龙江省绥化市手插秧栽植密度范围在13~32穴/m2,其中13~16穴/m2为最稀密度,16~22穴/m2为一般密度,22~32穴/m2为最密密度;基本苗数范围在17~100株m2之间,平方米计划穗数一般在400~600穗m2;原则“肥地宜稀,瘦地宜密”,土质瘦、栽培水平低、品种分蘖差、株型紧、直立早熟品种适当密植,反之适当稀植。

2.3方式要得当

栽植方式指单位面积、栽植密度等同的前提下,穴数或基本苗数的不同布局,即行、穴距的变化;行距根据株高的1/3确定,一般在23~40cm间;穴距一般在13~20cm间;每穴苗数1~5株,插植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2.3.1四边型插秧:是最基本的插秧方式,在行距确定前提下,随密度增加穴距变小,由等边四边型趋于长方型,规格多在(23cm~30cm)×(13cm~20cm)间变化,如图1。宽行窄穴距可改善水稻田间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有利提高冠层光合效率,增加有效分蘖,成穗率达90%左右,此方式适合小苗或中苗分蘖力差、密植的早品种。

2.3.2宽窄行插秧 :由四边型等行距变成2:1的宽窄行距,随着密度增加穴距减小,规格(40cm+20cm)×20cm,如图2。特点稀中有密、密中有稀,通风透光、营养空间好于四边、等三角,有效分蘖高达98%以上,成穗率达96%,根活力增强,活杆成熟率达97%以上,适于分蘖力强的晚熟品种、钵体大苗、单本超稀植、两段育的健壮大苗。

2.3.3等边三角型插秧:特点穴间距离相等,个体间作用相同,随着密度的增加,穴距变小,所得到的营养空间均衡,如图3。试验结果平均每穴有效分蘖高达32蘖,有效蘖率达96%,穴距一般26~30cm,每穴株数2株,适用于健壮的中苗。

2.4质量要保证:

2.4.1移栽减少伤根:起秧前一天浇足水,秧要随起、随运、随插少伤根,不暴晒秧苗。

2.4.2保证整地质量:整地质量是栽植质量的保证,在施足基肥、泡田整地的基础上,进一步细整找平,保证田面平整,封闭除草后保持5cm水层2天后,自然降水层3cm时插秧。

篇7

1、水稻栽培的秧田准备

任何事物的稳定都需要良好的基础,水稻种植前,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秧田准备,耕地犁地、防水灌溉、平整田面等,好的种植地可以促进作物快速、健康的生长,种植地的状况是影响水稻长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前期在种植地点上的准备工作,为水稻生长打下基础。

2、选种

水稻培育前,选种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实际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还要观察这个品种的外形、特性、种子是否纯净、是否携带病虫害等,一定要细心多观察种子的形态,以及是否存在破损情况。同时我们还要特别重视水稻稻种的内在因素,如直链淀粉、胶稠度、糊化温度、蛋白质等的含量是否适度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的产量很容易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3、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4、催芽: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5、做好水稻稻种的播种育秧工作

催芽完成后,就要进行播种育秧了,首先要注意播种时间,结合当地的气温和季节变化,选择合理的插秧周期,要保证水稻插秧后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气候适宜。如果插秧太早,气温低,很容易造成由低温引起的烂芽、烂秧。在插秧中,要保证稻秧密度均匀,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一般比较适合的苗床种植比例是10-20kg/667m2。现在大多的水稻种植都会在播种后,搭棚覆膜,有效的做好保湿、保温,减少生长脆弱期对秧苗的损失。

6、做好水稻秧苗的移栽工作。

旱育秧宜适当早栽,宜栽种偏小苗,以秧龄30天左右,当水稻秧苗长至5~6叶期的时候,移栽为宜,因为旱育秧根系发达,如果秧苗过大,在起苗时很容易造成根系的损伤,而影响水稻后期的生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栽前的3~4天,通常需要即按照施尿素1.5kg~2kg/667m2,以用作送嫁肥。

二、水稻的管理

1、及时除草

杂草占据水稻的生长空间,会吸收水稻的营养,而且使水稻的生长环境变拥挤,影响长势。及时去除杂草,能疏松土壤,也避免了杂草携带的病虫给水稻带来危害。除草的方式主要有弯腰耘和立耘两种。如果采用弯腰耘的方法的话,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拔除杂草、浮根的时候,要保证做到稻根周围泥平、草净。

2、合理灌溉

水稻的生长必备因素是水,因此灌溉工作至关重要,水稻根系的生长以水为依靠,所以灌溉工作不能是盲目的,要科学合理,在适宜时期进行灌溉,对水的控制,要以增氧、通气、养根、活根为中心,增强根系活力为目的。返青期以适当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

3、防治病虫害

按照《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规程》的规定,应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做到安全无污染。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稻瘟病防治:每亩可选用75%三环唑25-3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纹枯病防治:合理施肥,科学排灌,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组合抗病能力,严重时用20%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25克/亩兑水50-60公斤,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白叶枯病防治:可用消菌灵、叶枯宁、消病灵、菌毒清等药剂;防治立枯病、根腐病,可用敌克松。

篇8

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风选、盐水或黄泥水选后,用25%使百克乳油2毫升或25%施保克乳油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日公斤,然后催芽。催芽的正确方法是,将浸好的种子,用40℃温水预热10分钟,然后在地上铺半尺厚的稻草,并垫好塑料布,把种子倒在塑料布上,插上温度计,盖上湿麻袋(绝对不可用塑料布盖种子,以免造成缺氧,催成只长芽而不长根的种子)。催芽开始时的温度要达到30℃,高温破胸,破胸后,将种子摊开,温度降到25℃,恒温催芽,种子有80%露白即可。在整个催芽过程中,每隔2~3小时就要翻动一次,使种子受热均匀,出芽整齐。

3、苗床选择与整地在旱田地或水田地固定苗床,要培育永久育苗地,位置固定,常年培肥,本田育苗时要填土加高50厘米做高台育苗床。浅翻8~10厘米旱耙,达到细碎平整,3月20日前扣棚增温。

4、床土配制及做床选用沃必达、苗必壮等壮秧剂,与过筛细土按比例混拌均匀,达到一次性完成调酸、施肥、消毒等作业。

5、播种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籽200克,播种时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充分与土壤接触,最后覆盖0.5厘米厚的过筛无草籽细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t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19日左右。播种后浇透水,覆盖1层完整的地膜保温保湿。

6、苗床水分管理视苗床水分含量情况,缺水时要及时进行补浇,保持苗床湿润。

7、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前密封管理,出苗绿化后撤去地膜,1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0~25℃,2叶期后控制在20℃,此时注意通风炼苗,3叶期后只要无霜,昼夜揭开棚膜放风,适应天然气候。插秧前用10%大功臣,一遍净等毗虫啉类药剂15~20克/亩,兑水喷雾防治水稻潜叶蝇。

二、宽窄行插秧

1、整地泡田提倡秋翻地,2翻1旋,整地要求耕深15~18厘米,不漏耕,不重耕。插秧前5~7天放水泡田,做到不板不烂。

2、插秧时间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开始移栽,一般在5月15日~5月25日,5月30日前全部结束。

3、插秧规格一般采用(12+6)×4~6寸。一积温带栽培水平高的可采用(12+6)×8寸。

4、插秧质量做到行直穴匀,不浮苗,不倒苗,播深要控制在1厘米以内,不宜过深,不漏插,要插满插严。

三、本田管理

1、超稀植栽培在水层管理上应以浅为主,以水保温、增温,以水促控,以气养根,以根保叶,达到活秆成熟的目的。

插秧时,灌花达水,做到浅插,防止漂苗;插秧后,灌苗高2/3的深水层护苗,加快返青;返青后,水层保持在3厘米,增温促进分蘖;孕穗期如遇低温,应灌15厘米深水,护胎,防冷害;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满足生态需水;灌浆期开始间歇灌溉,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保持叶的功能期;到黄熟期停灌,一周后收获。

2、施肥原则及方法在施足优质农肥基础上,化肥做到前控、中补、后重、把施肥重心向后移。农肥、磷肥全量做底肥。钾肥分基肥、蘖肥(倒3叶期)2次等量施入、尿素分基肥、蘖肥、穗肥各占30%、奶%和30%,蘖肥分2次施入,6叶期前和7叶期末、8叶期初各施蘖肥总量的50%,穗肥分2次施用,倒3叶期和倒1叶期各施穗肥总量的50%。

3、施肥量亩施优质农家肥2立方米,尿素13.3~16.7公斤,磷酸二铵0.7~10公斤,硫酸钾6.7~10公斤。

4、防治病虫害杀虫选用吡虫啉类杀虫剂,杀菌选用75%丰登防治稻瘟病。由于采用稀植栽培技术,所以选用的化学除草剂必须对水稻安全,不能抑制水稻分蘖。

4.1 插秧前封闭除草。插前2~3天,水整地后趁浑水未消时立即施药,施药时田内保持3~5厘米水层。每公顷用12%农思它3升或60%马歇特1升或30%阿罗津0.6~0.75升或50%瑞飞特0.9升采用甩撒法施药,施药后2~3天换新水后插秧。

篇9

前言:水稻有数以万计的品种,并且在技术人员的研究中仍有新的水稻品种不断出现,袁隆平院士研究出的杂交水稻为世界水稻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优良品种的水稻推广的过程中,由于稻农在水稻的田间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水稻的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稻农常见的水稻田间栽培技术和管理问题,从稻田建设、插秧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对水稻的优产高产提出可行的实现方案。

1.水稻的田间栽培技术

1.1水稻田间栽培的土壤管理

稻田土壤对于水稻的生长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稻田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着水稻生长的环境、所需要的光照以及所处的气候条件等,稻田土壤的养分、疏松程度、金属农药残留等也对水稻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稻田应当具有满足水稻生长的充足的光照条件,所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在十到十五度最佳,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因此稻田周边应当有清洁充足的水源。在稻农进行水稻种植前,应当对稻田土壤进行翻耕,使土壤松软透气,适当使用药物、肥料对土壤进行处理,检测土壤中金属及农药残留应在安全范围内,土壤含氮量也应适中。

1.2水稻田间栽培的秧苗选择

世界共有水稻品种14万余种,不同品种的水稻对于不同土地的适应程度有所偏差,我国拥有辽阔的土地资源,不同地区的土地状态差别较大,因此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当选择稻种品质能够适应当地土壤环境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的能力。在进行水稻育苗后,应当在稻苗生长的适当阶段进行田间插秧栽培,育苗时间短,稻苗小时进行插秧栽培会使得水稻抽穗较晚,影响稻苗的成熟度,而育苗时间长,稻苗较大时会使得水稻抽穗早,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因此应选择育苗时间适中的壮苗进行插秧栽培。秧苗进行田间插秧栽培的气候温度对秧苗的成活率有所影响,需要选择适宜的气候温度进行插秧作业,提高秧苗成活率,具体温度值视地域和水稻品种而有所不同。

1.3水稻田间栽培的设备支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兴农项目的推进,我国农用机械也得到了很大的革新。在水稻田间栽培中的农用机械主要有用于翻耕的拖拉机、用于插秧作业的水稻机、用于水稻收割的收割机及相关的加工处理机械等。水稻机在插秧作业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水稻机的应用极大程度的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并且水稻机在插秧作业时能够使秧苗密度均匀、深度适宜。除此之外,与田间管理相关的土地酸碱度、含氮量等指标的检测,环境湿度、温度监测等一系列科技设备的支持使得水稻的田间管理能够从以经验为依据转变为以数据为依据,为田间管理各项措施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2.水稻的田间管理

2.1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水稻品质

化肥的滥用会导致水稻残留物超标,土地退化,污染生态环境。但化肥在水稻的种植中仍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何科学高效的施肥是合理使用化肥来提高水稻品质的关键。化肥能够为水稻有针对性的提供其生长所需的物质,还能够降低其患病虫害的可能。根据水稻在生长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判断水稻是否需要补充某些物质,掌握施用化肥的需求量,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元素的比例,结合高效的施用方法对水稻使用化肥。在防治病虫害时,农药是直接、有效的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的灾害情况,确定农药的用法和用量,还应确保农作物农药残留在安全范围内。

2.2及时监测水稻和稻田的状态

对水稻和稻田状态进行动态掌握能够更好的做好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也是及时响应应用相应对策的关键。结合相关技术设备的支持以及稻农的耕种经验,对稻田和水稻状态做出判断,在杂草、虫害、水稻病害等影响水稻品质的趋势爆发之前及时采取除草、施肥、施药等方法进行处理。合理灌溉、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系呼吸和生长,还可利用灌溉对环境温度的调节使环境适宜水稻生长。

2.3加强水稻的田间综合治理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杂草等其它植物来争夺养分以及病虫害的困扰,水稻的田间治理需要贯穿于自水稻插秧栽培后到指导水稻成熟收割。水稻的田间综合治理具有长期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在水稻插秧栽培约十天后,需对田间杂草进行治理,此时应当避免化学药剂的使用,使用物理移除的方法还能够帮助稻田疏松土壤,促进稻苗生长。水稻的病虫害应以防止为主,现代许多水稻品种自身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水稻患病风险降低,但在水稻田间管理中仍应加强监管,及时发现稻田中的病虫害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水稻的种植也可与其他农业、养殖业相结合,通过构建有机的生态系统提高总体发展的稳定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结语: 良好的水稻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国民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良好的水稻种植需要人力、物力、设备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在合适的地区对优良的水稻品种进行推广和普及的同时,要同时对配套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普及,加强科技下乡力度,才能更好的保证水稻推广的效果,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技术引导工作的支持,方便技术人员对稻农提供水稻田间栽培的咨询和指导。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basis for rice production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 study of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rice seedling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a new technical guidance of innovation on the ric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ice yield. 

[Key words] rice;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managem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1 种子 

1.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品种,要考虑到早、中、晚熟期搭配,至少选种2~3个品种,防止同一品种面积过大导致病害的流行。 

1.2 选种 

晒种后,用比重为1.103的盐水选种最好(约50kg水加12kg食盐)。捞出稻种用清水洗2~3遍。 

1.3 浸种消毒 

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我市以咪鲜胺使用量最大,浸种后不用清水先可直接催芽播种。 

1.4 催芽 

建议不催芽,直接播种。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芽长不超过1mm。 

1.5 播种 

根据当年气温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水稻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因此当气温稳定超过5℃~6℃即可播种,推广抛秧盘育苗,每穴播种3~4粒,每穴保苗2~3株,播前可用亮盾包衣,这样才能育出带分蘖的扁蒲秧。不要播种过早,防止播后不能下地引发芽干或烂芽。 

2 苗床 

2.1 配制营养床土 

建议在秋收后上冻前准备下一年的育苗土,取土要选没打过除草剂的旱田土,加入10%腐熟好的猪粪或马粪,或5%腐熟好的鸡粪,过5日筛,将杂草、碎石、土块等去掉,再与床土调理剂混拌均匀装盘待播,要注意使用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理剂时不能超量,防止秧苗控制不长;兑原土要适量,多了后期脱肥,少了易烧根、烧芽。营养土配好以后3/4装入抛秧盘,然后摞好待播,1/4营养土留作播种后覆土,覆土厚度不超过0.5cm。 

2.2 制作置床 

11月5日前,把第二年的育苗地用稻格荛或稻草覆盖上。标准是用稻格荛50cm以上,用稻草1.5m以上,覆盖时周围要宽出育苗地1m以上。 

2.3 摆盘 

摆盘质量与出苗有一定关系,摆盘前浇透置床底水,摆盘时必需盘盘挨紧,摆直,盘全部摆完后均匀覆盖剩下的1/4营养土,床边用细土封严,用细眼喷壶浇水,防止大小冲露出种子,床面无积水后均匀撒施苗床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不能重复也不能漏撒,最后覆盖地膜。 

2.4 秧田管理 

秧苗管理要求精心细致,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 

2.4.1 播种-出苗 这段时间主要是密封保温,保证出苗所需的水分和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要通风降温,缺水时要及时补水。 

篇11

前言:水稻栽培技术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我国以水稻为主要日常食用的粮食,所以水稻的品质与产率对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现阶段我国主要将农业的发展目标制定在提高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提高方面,努力的是我国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大幅的提高,有效地保证我国水稻的品质与产率都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提高会带动我国整个农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对提高我国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是提高农业发展的前提。

1 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

1.1 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背景

水稻作为我国的基础粮食在我国农作物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水稻的栽培技术经历了不同的时期。我国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品质与产率的控制较差,水稻在栽培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不利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状况,对于如何进行这些问题的正确处理,主要基于栽培技术中所包含的内容,但是我国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水平较差,不能对这些有害于水稻生长问题进行快速有效地处理与解决,所以造成了我国在早期中水稻品质与产率都较差的现象。基于这种水稻产率低与品质差的状况,我国采取了较多的措施来对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完善,为了是我国的水稻品质与产率得到改善与提高。

1.2 现阶段我国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经过我国农业部门的努力研究,水稻栽培技术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完善,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水稻栽培技术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加强完善的方面,有一些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解决[1]。水稻在栽培的过程中及时的对种子与秧苗进行正确的处理是保证水稻前期生长的前提,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对种子与秧苗的处理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种子与秧苗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引起种子萌发较晚和秧苗成长较慢的情况,只对于水稻品质的保证与产率的提高都是十分不利的。田间管理在现阶段也是水稻栽培中存在较大问题的环节,田间管理主要就是对生长中的水稻进行较好的保护与支持,进一步的保证水稻的品质与产率。在现阶段我国水稻栽培中的病虫草害的防治也是影响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总是不能够及时的对病虫草害进行预防与控制,最终导致严重的病虫草害大范围的传播。

1.3 提高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提高我国水稻栽培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现阶段较为重视的问题,只有将水稻栽培技术进行较高的发展,我国的水稻品质与水稻的产率才能有较高程度的提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较多的人口使得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其他国家都大,所以提高我国粮食的产率是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最有效方法。水稻作为我国需求量最多的主要粮食之一,它的产率提高对我国粮食的总产率有着较大的意义,所以探索提高我国现阶段水稻栽培技术的提高方法是对我国粮食产率增加的前提之一[2]。提高我国水稻栽培技术是我国现阶段所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生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与进步。

2 提高我国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方法

2.1 及时的进行种子和秧苗处理

在对种子进行处理时首先就要进行种子的晾晒,晾晒将提高种子的活性和种子的发芽率。其次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处理,将种子在配制好的盐水中进行浸泡,挑选出适合的种子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浸种也是种子处理中的主要步骤,将种子放入恶枯灵进行一次浸种会很好的对种子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发生。秧苗移栽前7d喷“艾铜”,防治水稻白叶枯、纹枯病和稻瘟病等,加入杀虫剂防治水稻潜叶蝇。在移栽前5d施硫酸按1009解这样移栽后的秧苗返青缓苗快。

2.2 加强田间管理技术

田间的管理对水稻的生长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只有将田间管理正确进行才能使水稻的品质与产率得到较高的保证。精细整地、测土施肥、提早插秧、合理密植、实行节水灌溉、及时晒田这些方法都能够对水稻的品质与产率有较高的保证。

2.3 重视对病虫草害的防治

水稻病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以及胡麻斑病等,其防治方法主要有选择优良的抗病品种、消灭杂草清除菌源、发病期间采用叶青霜或艾铜等喷雾进行防治等,这些方法都有很高的防治效果[3]。苗期除草用秧苗灵拌细沙均匀撒在床面上进行封闭除草,这种方法是有效的除草方法之一。

3 结语

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虽然在现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相信在农业生产部门的重视下我国是到栽培技术会得到显著的提高,我国的水稻品质与产率也将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12

水稻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大部分居民都是以水稻为食,北方居民也不例外,因此,重视水稻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改善大国粮食自给问题和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现代化的步伐日趋加快,为了稳定提高水稻产量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我国进一步增加水稻生产效益成为水稻生产的重点目标,水稻栽培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关系着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

1.1直播法水稻栽培

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是一项久远的历史,古代粮食作物产量不多,为了获得粮食,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直播法水稻栽培技术,从水稻栽培技术下手,提高水稻粮食产量。直播稻是指不经育秧移栽,把稻谷直接播种于大田而栽培出的水稻,这种栽培方式方便简单,便于操作。据史书记载,我国水稻最初是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也就是说直播是一种原始的水稻栽培方式。所谓的直播就是在稻田里撒上种子之后没有移植的过程,让水稻单纯地在稻田里生长,直至水稻的成熟。这种原始的栽培方式一直保留下来,延续至今。现在许多农村的农业生产就是引用的直播法水稻栽培,但是产量不尽人意,所以在后期逐渐被淘汰。

1.2移栽法水稻栽培

随着时代的日趋变化,社会也逐渐进步,人们逐渐发现直播法水稻种植存在着大量的缺陷,比如说产量不高,秧苗长势不一等,为了解决直播法水稻移栽的缺陷,人们又引进了移栽法水稻种植。所谓的移栽法水稻种植,指的就是让水稻秧苗在初期时在某个地方长大,等到长大到某个阶段就对秧苗进行移栽,移栽到稻田里。这种栽培方式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而且这种早期水稻移栽还解决了直播稻草害严重的问题和多熟制季节矛盾,大大地提升了水稻的产量,在那个时期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耕作制度的不断完善,水稻育苗也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在20世纪50 年代初期,我国南北各地均以水育苗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北方则稍微受限制一些,但北方也同样是采取移栽法对水稻进行栽培,但是,移栽法水稻栽培依然存在着缺陷,就是水稻在初期发育会出现烂根的现象,导致水稻死亡,又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水稻的产量问题。为了解决烂秧并培育壮秧,人们开始对水稻种植进行大量的实验,与此同时又进行了保温育苗试验,防止烂根的现象出现,后来发现保温对烂根现象的作用巨大,于是又发展了保温育苗,尤其是在东北地区,保温育苗显得至关重要。最初的保温用物用的是油纸,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改成了塑料膜,能够有效御寒。

2. 当前我国北方的水稻栽培方式

2.1抛秧法水稻栽培

受南方文化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也效仿南方的抛秧法水稻种植,并逐渐发展起来。北方气候偏冷,到了9月份气候转凉,水稻的生存受到限制,因此北方的水稻种植大都是一年一收或者一年两收,达不到南方的一年三收。抛秧法水稻种植简便易于操作,对于粮食的增产起着关键作用。所谓的抛秧栽培指的是采用塑料秧盘或旱育苗床,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秧苗,在播种时往空中抛投,然后秧苗由于自身重力插入到稻田中,随后任其在稻田中生长,这样就解决了一颗一颗插秧的麻烦,简单省事。

2.2机械插秧法水稻种植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抛秧法栽培显得比较落后,与机械相比,效率变得好低。为了解决人工抛秧法种植水稻的问题,人们苦思冥想终于制造出了插秧机,这也就有了机插秧技术的出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机械插秧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水稻秧苗的成活率,较之前的抛秧法先进了许多,有着大量不容否认的优点,机插秧后发优势强,稳产高产,从技术层面上看,机插秧具有定行,定穴和定苗栽插的优势,实现了插深株距和插秧量的量化调节,作业质量显著提高,成为了我国当今水稻种植的主流方法。

总结: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粮食社会就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水稻研究方面,努力提升作物产量,利用现代化技术,简化操作,提升产量。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发展,结合当地的地理情况进行水稻培育,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秀文, 水稻抛秧田的管理[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