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时间:2023-07-09 08:23: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的基本理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著名教育理论家刘铁芳教授曾尖锐地指出:“教育没有充分地唤起个体对周遭世界的爱与热情,由此而唤起个体置身世界之中的积极的意向,而只是作为知识灌输的容器,对学的厌恶就成为必然。”事实上,很多学校德育工作也是如此,用灌输的方法向学生简单地宣传一些道德伦理,并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要学生落实在某些德育实践中。这种德育无法唤起学生对周遭世界的爱与热情,学生只是简单地配合校方的行政措施,流于表面形式,丧失了德育应有的触及心灵、感动心灵、唤起心灵的能力。

我校农村学生多,留守学生比重大,且学生年龄普遍比城市学生大。留守学生普遍缺乏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特别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观念和羞涩等原因,对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不能正确对待,产生许多困惑。对此,教师应该在一种平等与民主的氛围中接近学生,感染学生。学校提倡课外辅导,教师在课余时间能够走近学生,发现学生的心灵特点与精神走向,及时加以辅导。此外,学校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部分年级专门开设“阅读课”、“球类活动课”、“演讲比赛”、“书画作品展”等。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我们认为,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首先就要创造这样一种“师生从游”的温馨氛围,让教师和学生有空间、有时间进行交流,让教师用自己的思想与激隋点燃学生对于世界的爱与思考。知识可以传授,而精神与心灵只能相互感染、相互唤醒。只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与空间,从心灵出发的德育才能找到立足点。

二、以传统为本:德育工作要重视文化涵养

学校德育工作不只是简单的说教,更需要文化的涵养,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化具有自觉性、感染性,它会对身处某种文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述中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当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德育工作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涵养达到这种境界。

一要重视环境文化。学校的建设和布置要有书香味,要有学校发展历史的脚印,要有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让一草一木、一亭一楼、一副对联、一尊雕塑都演绎着故事,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

二要重视课程文化。除了国家课程之外,各个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的资源,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我校的校本操《青春鼓韵》取材本土的苗族花鼓,师生集体创作,集运动和民族风情于一体,既富有苗乡特色,又极具青春气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苗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文化的眷恋,对当地居民的尊重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并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强烈归宿感。

三要重视活动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学校可以把一些活动用节日或仪式的形式固定下来,我校每年都有文明科技节、阳光体育节、读书感恩节和校园艺术节,每年的三月、五月、九月和十一月定期举行。仪式能够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使意义通过仪式得到表现和强化。仪式的多次重复,也就成为一种记忆特别深刻的文化符号,最后能得到师生的内心认同,使学校的制度成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即使学生离开学校,也会带着学校特有的文化基因和情结走出校门,走上社会。

四要建立“书香校园”。周国平先生曾如此回忆自己的青春:“回想起来,我的青春期的最重大事件是对书的迷恋,这使我终身受益。从中学开始,我的课余时间都是在阅览室里度过的,看的多半是课外书。阅览室的墙上贴着高尔基的语录:‘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当时真是觉得,这句话无比贴切地表达了我的心情。现在想,觉得不够贴切了,因为它只表达了读书的饥渴感,没有表达出那种如痴如醉的精神上的幸福感。”我们认为,课外阅读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德育方式,真正的德育必须与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近经典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如痴如醉的精神上的幸福感”。学校每年举行读书感恩节,通过阅读交流会、经典阅读征文、经典诗文朗诵、好书推荐等方式,不断推动学生亲近书本,使其在书本的海洋里受到潜移默化地陶冶,成为―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三、倡独立自尊:德育工作要重视自主管理

学校德育工作涵盖的范围广,涉及的内容多,实施的战线长,只有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才能更好地完成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主人,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

一是设置机制,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从学校到班级,从学生会到各班班委、团支部,从社团到广播台,从纪律的检查到卫生的评比,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学校良好的运行不是靠哪―个人就可以的,而是每一人都要参与,都要约束自己的行为,都要为别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二是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成长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定,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我校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到体育节、元旦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都是由学生独立组织实施,从策划、组织、主持,到奏乐、主题演讲、照相、报道等各方面,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甚至一些重大活动也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如今年3月省教育厅厅长来学校视察时,我们的校园文化介绍就是由几个学生完成的。他们的出色表现得到了领导的充分的肯定,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是让学生融入社会实践。德育不仅仅是一种课堂上的讲授与交流,也不仅仅是校内学生间的活动,它应该有一种社会指向,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当下国内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弱化与虚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面对着庞大的应试压力,整天和书本、分数、名次打交道,几乎没有时间从事社会实践,也难以孕育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导致了不少学生成了专家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再也没有了蓬勃的生命气象。

我校在应试压力下仍创设平台,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担当精神。比如,在各类班级活动、社会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融进了社会关怀与社会担当的主题。再如,我们的学生志愿团队、公益团队是校内的一个爱心团队。它将全校志愿者的爱心汇集在一起,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经常在大兴镇周围举办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有时是清扫环境卫生,有时是去社会福利院关爱孤寡老人,有时则前往贫困学生家中帮忙。每学期,他们还会组织一两次募捐慰问活动,将爱心送往贫困山区与贫困家庭。“从来纬地经天业,皆在躬行实践身”,明德中学的胡元老校长当年曾将自己的这两句诗赠给学生。这句诗,就是我们的德育主题。

四、寻找青春的支点:德育工作要重视生命规律

当下,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受到普遍的关注与理解。中学生正处于隋绪丰富、思维敏锐的成长期,对于美、对于艺术的感受力较强。对此,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来把握学生的生命和心灵规律。

一是注重艺术熏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艺术对于塑造少年时期的人具有特殊的意义。……我认为,要使艺术珍品成为少年们的精神需求,使他们努力用最感到幸福、最生气勃勃的心灵劳动――接触美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这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腻的教育任务。”这段话讲出了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深厚联系。艺术本身就有德育的功能,而且其德育功能精致而深微,能真正地陶冶人心、重铸人格。学校大力倡导艺术教育,不断推动着艺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一方面,我们建立了一面学生绘画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绘画墙上即兴泼墨,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青春激隋与梦想。学校对这些绘画作品定期进行评比;为了鼓励学生亲近绘画,激发他们的艺术激情和荣誉感,学校每学期都会挑选一些学生的画作,悬挂在校园各处,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另一方面,我们在校本体操中融人苗族的歌舞成分,充分释放孩子们的艺术活力。此外,部分学生能歌善舞,擅长各类乐器,他们成立了一些艺术团体,自行联系、自行组织,经常与教师乃至专业人士交流、学习。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性也有了极大的完善与提高,而学校也在无形之中完成了德育工作,并激活了学生的生命意识与审美意识,使其涵养出了一种优雅、高尚的生命情怀。

篇2

教育要回归生活,就必须要重视生活的价值,其别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品德与社会》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因此,教育惟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真实的教育。我们力求做到的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促进学生在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考察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及其组织运作体制过程中,理解支撑我们生活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意义以及个人、群体、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形成集体和社会一员的意识。

通过对各种生活环境的考察,理解个人和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理解生态环境与个人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用地理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表述社会现象。通过了解与自己生活相联系的往事和先人的业绩,理解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的联系,尊重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并初步学会用历史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表述社会现象。通过亲身参与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材应充分反映现代社会中诸如环境、资源、人口、和平、发展、国际理解等方面的课题,引发学生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教材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质意义的观点。但是尊重儿童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和接受引导的需要。因此,教材既要反映儿童的生活,更要积极地去引导儿童的生活。教材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教材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因此,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少儿时期由于认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教育者在引导儿童生活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儿童只有在教育的引导下才能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三、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面对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割裂他们的联系或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不会实现完整生命的表现,学生的心理结构也很难得以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仅仅是知识接受、技能训练的过程,丧失了生命的意义,从而给学习造成缺憾。只有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才能真正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习的过程只有变为经受认知的挑战、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和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的过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也就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倡导探究性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每门课程都具有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功能,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品德与社会》课汇集了有关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知识,具体指导学生的社会技能训练、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及社会意识、社会情感等。其宗旨直接指向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促进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培养受教育者具有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就是个体品德的社会化,把社会品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就是社会道德的个体化。

德育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有目的的或有选择的道德社会传递与个体道德体验相统一的过程。学生品德形成是在社会关系中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影响形成的,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就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新的品质的过程。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内容也比较多,主要包括政治教育即政治方向和态度的教育;思想教育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即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的德育任务更侧重于道德品质教育,当然也包括相应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但是,在长期的德育实践过程中,我们的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德育目标定位过高,德育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经验,知识不能用、不想用、不会用,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不想学、不会学,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德育方法简单生硬。要使德育内容组织科学化,必须按照儿童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人的品德发展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在整个发展中又具有阶段性,道德的发展一般经历了由“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别人到自己、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人的道德发展阶段差异是同人的交往关系的变化、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主导活动的更迭密切相关的。人的道德品质、政治态度和人生观、世界观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整体,这些因素在人的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构成情况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小学阶段道德品质是构成思想品德内容的主要因素,儿童时期又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期,随着学生心理、生理的进一步发展,交往活动范围扩大和知识阅历的积累,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等政治观点和信念逐步成为思想品德的核心部分。思想品德教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确定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学生的道德不是独立于学生生活之外的,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道德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如果把品德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容易削弱品德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把品德当做知识去学习而没有当做人格去培养。陶行之先生的“做中学”大有学问,人格只有在活动中、情境中才能培育,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缺少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他们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他们的生活。 转贴于

五、体现课程的社会性,倡导问题解决学习

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四个方面。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人出生后就开始了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个体社会化的任务主要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完成的,学校生活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最权威角色,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参与其中。其实施途径主要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环境的互相作用中实现的。主要表现在:了解群体生活的一般意义和规则,认同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养成特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情感。社会化和社会性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社会化强调的是个体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性则是社会化过程的具体内容。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性不断成熟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不仅是社会认知的发展,还包括社会情感、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全面社会化。在我国,社会性发展最主要的标准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才能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本身是有层次的、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完成。因而,学生品德和社会性教育每个年龄段都要进行;但深度和广度要逐步提高。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这里的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升高,每次循环都应有更新的内容、更高的要求。另外,不同的教育阶段应有较为集中的重点教育内容,既要注重连贯性,按内容的层次逐步加深和提高,又要顾及各教育阶段的重点,使螺旋循环与不同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些要求是符合品德和社会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的规律要求的。

篇3

一、教学设计概述

对“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涵义的认识目前还未能达成普遍共识。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学设计”被用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及评定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它的主要特征有:

1.教学的计划、开发、传播和评价建立在系统理论上;

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

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

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5.研究的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

7.测定和分等依据学生达到预期标准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教学设计的程序因设计任务及设计者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形式。对整个教育系统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均适用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他们把教学设计程序分为14个步骤。

1.分析需求、目的及其需要优先加以考虑的部分;

2.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及可选择的传递系统;

3.确定课程范围和顺序,设计传递系统;

4.确定某一门课的结构和顺序;

5.分析一门课的目标;

6.确定行为目标;

7.制定课堂教学计划;

8.开发、选择教学材料和媒体;

9.评定学生行为;

10.教师方面的准备;

11.形成性评价;

12.现场试验及修改;

13.总结性评价;

14.系统的建立和推广。

以上程序分别在系统级、课程级和课堂级的水平上进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适用于课程、教学单元和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程序,如图示:

上述程序中包含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1.教学目标(我们期望学生学会什么?)

2.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将如何进行这种学习?)

3.教学评价(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我们可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即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及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等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张:致力于研究人的智能或认知活动的性质及其过程。因此,尽管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风格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为目的。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瓦根舍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等。

1.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布鲁纳是20世纪60年代学科结构运动的倡导者。在教学设计上,他提出了“发现学习”的主张,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设计模式。

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ming),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他们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这种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第二,注重直觉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灵活提取信息。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这三类表征系统包括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行动或动作、映像或图像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它们的相互作用,是认知生长或智慧生长的核心。”在他看来,结构课程的开发及发现学习的指导,都必须与特定阶段儿童表征系统的特点相适应。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性的蓝图。

2.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是否有意义,有意义的讲解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

奥苏伯尔在代表作《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假如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有利于确定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

后来,奥苏伯尔进一步发展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指出:“组织者”可以在学习材料前呈现,也可以在学习某一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包摄性水平可以高于或低于学习材料。

“先行组织者”用于教学设计是一项有效的教学设计技术。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概括为“先行组织者模式”。

第一阶段

“先行组织者”的呈现

第二阶段

学习任务和材料的呈现

第三阶级

认知结构的加强

阐明课的目的

呈现“组织者”

鉴别限定性特征

举例

提供前后关系

重复

唤起学习者的知识和

经验的意识

明确组织

安排学习的逻辑顺序

明确材料

维持注意

呈现材料

运用综合贯道的原则

促进主动积极的接受学习

引起对学科内容的评析态度

阐明学科内容

(二)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众多流派中,对教学设计领域影响最大的是桑代克和斯金纳。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以行为控制为基础设计教学,以完善人的行为为根本宗旨。

在行为指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操作性反应和强化原理为理论基础的,适用于个别化教学的自动教学模式,常被称为“机器教学”。

将“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就形成了程序教学设计。

程序教学的设计应遵循五条原则:

第一,积极反应原则;

第二,小步子原则;

第三,即时强化原则;

第四,自定步调原则;

第五,低错误率原则。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了世界教学改革运动,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加强了教育学、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即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仍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三)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研究人性,关心人的潜能和价值,探究解决人类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完美人格”和“太平盛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憧憬的理想。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就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因而,“基于完美人格、为了完美人格、在完美人格之中”是该模式的基本特征。

篇4

一、教学设计概述

对“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涵义的认识目前还未能达成普遍共识。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学设计”被用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及评定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它的主要特征有:

1.教学的计划、开发、传播和评价建立在系统理论上;

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

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

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5.研究的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

7.测定和分等依据学生达到预期标准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教学设计的程序因设计任务及设计者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形式。对整个教育系统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均适用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他们把教学设计程序分为14个步骤。

1.分析需求、目的及其需要优先加以考虑的部分;

2.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及可选择的传递系统;

3.确定课程范围和顺序,设计传递系统;

4.确定某一门课的结构和顺序;

5.分析一门课的目标;

6.确定行为目标;

7.制定课堂教学计划;

8.开发、选择教学材料和媒体;

9.评定学生行为;

10.教师方面的准备;

11.形成性评价;

12.现场试验及修改;

13.总结性评价;

14.系统的建立和推广。

以上程序分别在系统级、课程级和课堂级的水平上进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适用于课程、教学单元和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程序,如图示:

上述程序中包含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1.教学目标(我们期望学生学会什么?)

2.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将如何进行这种学习?)

3.教学评价(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我们可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即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及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等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张:致力于研究人的智能或认知活动的性质及其过程。因此,尽管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风格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为目的。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瓦根舍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等。

1.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布鲁纳是20世纪60年代学科结构运动的倡导者。在教学设计上,他提出了“发现学习”的主张,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设计模式。

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ming),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他们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这种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第二,注重直觉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灵活提取信息。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这三类表征系统包括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行动或动作、映像或图像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它们的相互作用,是认知生长或智慧生长的核心。”在他看来,结构课程的开发及发现学习的指导,都必须与特定阶段儿童表征系统的特点相适应。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性的蓝图。

2.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是否有意义,有意义的讲解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

奥苏伯尔在代表作《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假如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有利于确定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

后来,奥苏伯尔进一步发展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指出:“组织者”可以在学习材料前呈现,也可以在学习某一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包摄性水平可以高于或低于学习材料。

“先行组织者”用于教学设计是一项有效的教学设计技术。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概括为“先行组织者模式”。

第一阶段

“先行组织者”的呈现

第二阶段

学习任务和材料的呈现

第三阶级

认知结构的加强

阐明课的目的

呈现“组织者”

鉴别限定性特征

举例

提供前后关系

重复

唤起学习者的知识和

经验的意识

明确组织安排学习的逻辑顺序

明确材料

维持注意

呈现材料

运用综合贯道的原则

促进主动积极的接受学习

引起对学科内容的评析态度

阐明学科内容

(二)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众多流派中,对教学设计领域影响最大的是桑代克和斯金纳。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以行为控制为基础设计教学,以完善人的行为为根本宗旨。

在行为指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操作性反应和强化原理为理论基础的,适用于个别化教学的自动教学模式,常被称为“机器教学”。

将“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就形成了程序教学设计。

程序教学的设计应遵循五条原则:

第一,积极反应原则;

第二,小步子原则;

第三,即时强化原则;

第四,自定步调原则;

第五,低错误率原则。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了世界教学改革运动,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加强了教育学、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即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仍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三)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研究人性,关心人的潜能和价值,探究解决人类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完美人格”和“太平盛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憧憬的理想。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就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因而,“基于完美人格、为了完美人格、在完美人格之中”是该模式的基本特征。

篇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特征明显有别于其它理论课教学。从整个教材的逻辑框架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生价值观教育(第一章―第三章);第二部分:道德观教育(第四章―第六章);第三部分:法制观教育(第七章―第八章)。从总体内容来讲,主要讲授两个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和有关法律行为规范。它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既是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一门公共德育课程。所以,树立怎样的道德教育理念,不仅对道德教育部分教学内容的实施至关重要,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本门课程的实施效果。

在我们的教育中,“德育第一”一直是指导教育政策的核心宗旨,并且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实践。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虽然智育作为提高智力与能力的主要途径被提到了突出的地位,道德教育在学校中的重心地位并未失去,然而道德教育实效的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首先有必要反恭自省:什么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的层面上对其进行深入反思的话,那么,我们便会缺失最基本的思想根基。而这样的教育实践结果只能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如果教育要继续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能够运用智慧和精力去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须克服自满和墨守陈规的缺点。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1]这点对于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实践表明,道德教育如果没有合理且明确的方向目标,它不仅是低效和迷乱的,而且很有可能蜕变为实现非人道目标的工具。

当我们在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考查和思考时,会发现存在着两个不同的视角:一个是社会性的视角,即由生活中的契约发出了诚实、守信、善待他人等日常生活要求,这些要求不断积淀、发展,成为风俗、习惯、舆论和社会意识,进而形成一种道德律令,需要社会成员去遵守。道德教育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为了“共同体”的需要,以及理想社会的实现;一个是个体性的视角,个体的人非常弱小,如果他要生存就必须得到来自他人的扶持,这时人就需要构成各种关系,在这些关系中生存的个人就需要有一种自我要求,这种要求通过个人的持守会变成个人的态度,最终成为个人的德行。所以,道德不是一个工具,它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的应然的生活方式”,最终是为了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道德教育则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不可否认,从社会性的视角出发去看待道德教育,有其合理性的内涵,但同时也往往会存在一种误区:把受教育者个人仅仅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或国民来看待,这样对于个人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就会缺乏应有的尊重。同时,对于个体来讲,这种道德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外部的强加,所以个人在遵守规范的过程中难以获得持久的动力。如果我们能够多一些对个体性视角的关注,确立“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从主体的内心信仰和意义体验着手,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理念,立足于学生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样受教育者就能真正领悟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根本,以及对他人关爱的重要性,也就能更好地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以此为指导,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

一、从知识化、认知化教学到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及情感发展

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是不同的。知识教育强调系统性、接受性;技能教育突出熟练性;道德教育注意熏陶和践行。道德的学习包括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价值、信念的学习三个层次。对道德知识的学习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认知的方法。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思维判断能力。对道德规范的学习必须以日常情感体验性来加以把握,只有将自己融入其中,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内化为个人的需要。价值、信念的学习必须是在认知参与下通过个体直接或间接的情感和实践体验去领悟、建构。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教育大潮冲击下,由于道德知识教育与知识和技能教育都具有“知识性”这一“近亲性格”而获得了广泛认可,代替了道德教育另外两个更为重要的层次,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知识教育。这样,学生就缺乏自主的道德判断,难以激发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而在参与解决现实中的道德问题时,则表现出了“知行不一”。正像有的学者所说:“把道德作为一种知识来教,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我们所能做的似乎只是不断地向学生讲授,而后再通过考试等手段了解学生是否已经知道了我们教授给他们的道德,对那些生活层面的东西,我们却总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道德的学习是个人在关系中的自我把握,真正的道德教育一定包含着关系性、个体性、真实性和情境性等一些基本属性。与此相应,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中的一种经历,如果没有这种属人的经历和由经历构成的切身体验,那么个体就不可能对道德产生深刻的认同并进一步渗入人的内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引入道德体验式教育法[2],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地设定多种教育内容与情境,开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和多种角色的体验式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社会角色身份上去认知、感受、领悟、体验和深思人生,从而激活学生的道德的内需,促进优秀道德信念的生成,实现德识、德行和德性的统一。

二、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传授理论教学多采用“灌输”方式,说教性特征明显,强制性强,形式多为显性教育,不能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今天的道德教育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教师应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我们在向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应当同时承认他们有质疑这种教育的权利。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才可能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最终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

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视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课堂讨论可以以小组或班为单位进行。讨论的主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社会热点,如在讲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可引入“如何看待抵制家乐福事件”、“美国女排在奥运赛场上击败中国队后如何看待郎平”;在“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部分,可讨论“范跑跑现象”、“‘感动中国’人物”等。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错误的认识则要加以及时引导和纠正。同时,我们要明确的是,课堂讨论的主旨不是要拿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结论,而是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培养其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能力和精神。课堂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能够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是它区别于一般理论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它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大学生行与不行的问题。要想实现和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开展实践教学。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养成及法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并且往往“知易行难”。所以《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既是课程本身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它的最大特点在于,能使学生以全新的视觉认识社会并接受社会教育,同时也使他们不断地反省自身。这样,能使他们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四、改革和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学、促进教学,而教学的目的则是为了应用。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的过程中,单纯追求分数,这自然是与本门课的课程性质及其目标相违背的。课程考试成绩无法反映一个学生的内在品质,成绩优秀未必思想道德修养及其行为表现就优秀。相反,个人的行为表现则能说明其懂得的法纪知识及其道德修养的程度。因此,改革和完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理论知识考核中,要注重对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正确分析、对待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我们需要放弃以往“是什么、为什么”的单纯知识性的考查方式,强调学生在是非判断的基础上学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做到知行统一。如果大部分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将所学的基本知识落实在行动上,那么校风、学风、班风等就必然会向好的方面转化,从而使校园氛围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我们也要把课程考核与学生的日常操行结合起来。

篇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深入推进课改急需突破推行过程中的诸多瓶颈。课改中的不少问题是由于推行课改之初需要同时实施、甚至是需要先行开展的工作没有及时跟进或严重滞后造成的。其中,由于中小学内部管理研究与改革滞后,导致课程改革与学校管理脱节现象比较普遍,课程改革因失去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和重要的内部驱动力而逐渐萎靡。通过近年来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评估与分析,可以发现缺乏明晰的管理思路是当前学校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本应立足于学校实际、促进学校发展的主动管理衍变成接受各部门检查、疲于应付的被动管理,且因此导致学校管理失去连贯性和系统性,学校管理疏漏之处多、落实到位率低。加强中小学内部管理,当务之急是形成鲜明的管理理念和清晰的管理思路,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

一、中小学内部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宗旨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发展心智的主要渠道,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宗旨。管理也是“育人”的重要手段,学校管理务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1.将学生管理置于学校管理的首要位置。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和教师,应将学生管理置于首要位置。对教师的管理是为了落实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要相匹配,且应建立在学生管理的基础上、服从于学生管理的需要。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很多学校只重视教师管理,而忽视或弱化了学生管理;不少学校甚至没有将学生管理纳入学校管理体系,只有对教师的管理,几乎没有对学生的管理内容。由于忽视或弱化了学生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留下了管理漏洞,除了上课、作业等主要学习活动外,其他活动往往处于无序状态,既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为学生管理留下不少隐患。

2.学生管理应立足于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通过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基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习惯养成教育”在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部分学校也在积极践行,但没有找到“习惯养成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只强调课堂上培养、班主任指导等局部的措施,缺乏全面、整体、系统的培养。“习惯养成教育”最主要途径是科学的学生管理。通过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使学生明白事理、学会学习、懂得生活;通过引导和潜移默化,将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规范”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生活动过程是学校管理的主线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学校管理的主线是学生活动过程。学校管理应融入学生活动的全过程,保障并促进学生活动得到良好开展。

1.学校管理贯穿并融入学生在校活动的全过程。学校管理需要理清思路和脉络,最基本的脉络就是学生在校活动的过程。从学生每天入校到离校的每一个时段的学生活动(含晨练晨读、上课、课间休息、课间操、午餐、午休、文体活动等)都应有具体、周密的安排(含内容、人员安排等);每一项学生活动都要有相应的规范,同时有相应的人员职责、工作制度或规程。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就能构成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比较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没有清晰的管理思路和脉络,往往是被动地执行相关部门要求实施的一些局部、临时性管理,甚至只是形式上应付各种检查而草拟一些停留在纸面上的制度文件。有的学校误解了学生在校活动的范畴,错误地认为学生在校活动仅仅只是学习活动,对学生的管理仅仅只有学习管理,对教师的管理只着眼于教学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学校管理只要求“学生读书、教师教书”。由于对学生其他活动懒于组织、疏于管理,学生身心得不到发展,还会导致各类问题频现,久而久之,学校可能出现混乱不堪或死气沉沉的局面,还可能因此导致学生厌学。

2.学校管理应合理延伸到家庭、社区及社会教育。学校管理不是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学校管理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学校教育应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生态系统,应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尽可能为之服务。学校管理的延伸可视为管理的重要支线,也应以学生活动过程为脉络,有具体活动安排、相应的学生行为规范和管理人员职责、制度。学校管理的延伸一方面是校内管理的延伸,譬如寄宿制学校的寄宿学生的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城区农民工子女学校延时托管的管理等,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及社会教育的结合,包括家长配合的要求、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安排等。学校教育的延伸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较好的重视,不少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但质量和成效均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学校教育延伸的管理相对滞后,大都只停留在政策倡导层面,在操作层面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

(三)人文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特征

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其前提是要将管理对象中的学生和教师当“人”看,切实遵循人性化管理和民主管理的原则,人文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特征。

1.人性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中小学的人性化管理,是指以保障和满足师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师生发展为目标的管理。具体来讲,就是管理要从师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对发展有利的因素要通过管理给予保障和满足,对学生和教师发展非相关因素不必纳入管理,对学生和教师发展不利的因素要通过管理加以隔离。有的学校一方面存在诸多管理漏洞、同时又存在“面面俱到”的想法,导致“该管的未管好,不该管的瞎管”的问题,将一些非相关因素纳入了管理,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师生的“自由”,导致了师生的反感、甚至形成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对立与矛盾。有的学校习惯于实行所谓的“刚性管理”,过分强调管理的“刚性”,殊不知在学校管理中的“刚性管理”是建立在人性化管理基础上、从属于人性化管理的,主要是在师生发展不利因素的隔离和有利因素的保障上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刚性”。

2.民主化是落实人性化管理的前提和保证。人性化管理要求以管理对象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那么首先就得了解管理对象的发展需求。当前的中小学管理对学生和教师发展需求的了解普遍未受重视,有一些学校虽也考虑了师生的需求,但往往是凭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并未深入师生中了解和研究。由于对师生发展需求缺乏了解,一些在管理者看来很科学、完善的管理措施却得不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接受,甚至有一些在管理者看来是为师生带来“好处”的管理措施也并不为广大师生“领情”。民主化管理,首先是要体现在对学生和教师的尊重,真正了解师生的发展需求。在管理过程中,也要不断了解和听取师生意见,因为师生的发展需求也是不断发展的。

3.管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和主要推动力。学校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应是当地社会的文化中心,哪怕一所村级小学也应成为该村的文化中心。校园文化建设在近年来提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多数学校似乎对校园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并未理解,偏重于校园文化的外显形式,譬如搞一些宣传窗、贴一些名言警句、挂一些标语似乎就成了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灵魂”,更多的是融合在学校的管理中、体现在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上。管理也是一种文化,管理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融合在管理中,并通过管理得到贯彻,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经过长期积淀才可能形成鲜明的学校文化。

二、中小学内部管理系统的构建

学校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机构有权利、也有必要根据学校实际主动构建内部管理系统。当前的学校内部管理普遍呈被动状态,主要是按上级部门的各项要求实施各项管理。要改变学校的被动管理状态,一方面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放权”,只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尽可能少干预学校内部的管理,同时积极鼓励、扶持学校管理创新,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懂管理、讲民主、会教学、善思考的专家型校长队伍。

(一)学校管理系统的构成

学校管理系统包括计划安排、人员职责、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四个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学校完整的管理系统。相当多的中小学管理系统并不完整,一是将计划安排排除在管理系统之外,二是缺乏明确的工作规程。

1.计划与安排是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的前提和基石。学校的计划安排包括长期(远期)、整体、宏观的发展规划和近期(阶段性)、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前者应明确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化和行为化。当前的学校管理存在着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只着眼于具体的实施计划、将计划排除在管理系统之外导致管理制度、人员职责与计划脱节或不相匹配等问题,管理往往呈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少学校的管理似乎只有管理制度和人员职责,管理制度一大堆、人员职责似乎很完善,但与实际工作关联度并不高,原因就在于学校管理并没有建立在工作计划安排的基础上,管理似乎成为了“空中楼阁”。

2.人员安排与职责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学校的各项工作应按计划实施,各项工作需要有相应部门组织和相应人员落实,因此学校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管理部门、工作机构和工作岗位,合理安排各类管理人员,明确各类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都有部门组织、都有人员落实,切不可遇上工作临时“拉夫凑数”,也不可将某一部门、某一人员的工作安排得过于庞杂。人员安排要科学、合理,要切实改变那种所谓的“能者多劳”模式,要给所有的人员赋予相应的职责,将更多的人发展成“能者”,这也是通过管理促进教师发展的措施。

3.工作规程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管理机制形成的主要方式。工作规程是工作规范与工作程序的合称,是工作的具体要求,因而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学校管理要落到实处,管理系统必须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而管理工作的运行必然要有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当前学校管理中最薄弱的恰恰是最核心的工作规程部分,不少人员并不清楚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校产管理人员不知道怎么管理校产、食堂管理员不知道怎样管食堂,甚至不少班主任也不清楚班主任工作规程,一些班主任认为他的工作就是管学生纪律、组织放学,有的学校也不清楚班主任规程,习惯于将几乎所有工作和责任归到班主任身上。由于工作规程不健全,往往导致管理不到位,最常见的情形是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去找校长,校长忙得焦头烂额却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管理制度是落实学校管理的重要保障。管理制度的效能主要是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那么制度中最重要的就是督查、考评与奖惩制度。各项工作都要有相应的督查、评价制度,各类人员都要有具体的考评办法和考核标准,各项工作都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考评与奖励分综合类和专项类两部分,且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要切实做到全面、公平、合理,每一项工作、每一类人员都要纳入考评和奖惩,对不能纳入综合类考评和奖惩的部分工作和人员可设单项考评,对综合奖励指标也可按岗位分类进行分配,譬如职称指标,可按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类别分配。

(二)学校管理系统的形成

学校管理系统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教育思想、办学方向逐步明确的过程,是学校管理者全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过程。首先需要全面了解教育发展的形势、深入分析学校的现实状况,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然后围绕目标、按照方向、结合实际,研究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措施。学校管理系统的一般形成过程为:制订规划和计划设立管理部门与设置人员岗位(明确部门与人员职责)建立健全各种工作规程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1.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合理的实施计划。学校的发展规划周期可为三年、五年或十年。规划的中心内容是教育内涵发展目标,如教育发展程度、教育教学质量等。规划内容还应包括围绕核心内容、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布局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教育教学改革等规划。在制订规划过程中也应有清晰的思路,从发展目标入手,思考教育教学改革,进而思考实现目标、推行改革所必需的硬件建设、师资建设等条件。不注重研究、制订发展规划是当前学校管理较为普遍的现象,另有部分学校一谈及规划,就只想到建校舍、扩规模,缺乏学校规划的清晰思路。工作计划是学校规划的具体化,应遵循学校规划中已经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在制订学校的各类计划时应加强统筹、协调与整合,切忌杂乱无章和相互冲突。需要强调的是,常见的课程安排表和学生作息时间表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计划,是制订其他各类计划、实施各类管理的基础和脉络,特别需要认真研究和制定。

2.按照工作需要设立管理部门和设置人员岗位,明确各类部门和人员职责。在制订计划阶段,将一个学年内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内容已清晰凸显出来,紧跟着就需要确定各种机构、部门和设置人员岗位。学校的基本管理单位为年级、班级。学校管理系统可分为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与服务三个子系统。教育教学为学校管理的中心,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又可分为德育(含学生处或政教处、团队组织等)、教学(含教务处、教科室等)、体卫艺(体育队、卫生室、医务室、艺术队等)三大块;行政管理主要是从事行政事务管理和教师管理,包括办公室、人事档案室、考评办、综治办(安全保卫处)等;后勤与服务主要是指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和服务方面的管理,包括总务处或财务室、食堂管理部等。教育的发展对学校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一些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改革,譬如安全与保卫以往多隶属政教处管理,现在的学校安全与保卫系统更为重要和复杂,可作为独立系统,也可纳入学校综治或服务管理。学校设立部门和机构的原则是满足学校工作的需要,做到各项工作有人管理又能实现“精兵简政”。设立机构和设置岗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学校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合理设置,理顺各部门工作关系、完善工作规程,方能确保管理系统的良好运行。

篇7

一、由心理咨询对来访者的看法得到启示:应进一步完善学生观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心理咨询对来访者的看法越来越积极正向,来访者不再被看作“受损的”或者“能力不足的”。比如近年来在中国广为流行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就认为:来访者是有能力、有资源的问题解决者,是最了解他们问题的专家,咨询师只是“引发”来访者运用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从而“引发”来访者的改变,而不是“制造”改变[3]。心理咨询对来访者的正向视角启示我们在“基础”课教学中重新完善学生观,不要总是从问题取向的角度看待教育对象,认为学生是存在问题的,是需要我们的劝导才能完善的,然后以一种天然具备优越性并且质疑的态度去“教诲”他们。当然,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但在教学中,不应当始终以这样的视角去与学生互动,而是要从发自内心的尊重、接纳、信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觉到:作为教师,我们深深相信一点――他们自身有意愿、有能力成为一个可以按照社会需要他们承担的角色行动的个体。这种自我效能感的增强类似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使他们在接受价值导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增强他们的参与性和责任感。

把我们的教育对象看成一个值得我们信任、尊重、有能力的个体,也是符合大学生期待独立、获得认同的心理需求的,这种满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对“基础”课的冷漠或抵触。

二、由心理咨询对关系的重视得到启示:应重新审视师生关系

尽管教育教学都非常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及师生关系的平等,但由于教师相对而言具备相关知识储备的强势地位,再加上长期形成的“师道尊严”思想一时难以完全消除,因此,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尊重及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但在心理咨询中,这一点却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最基本的无条件接纳、尊重、平等、理解、共情和同理心及由此逐渐而来的良好关系是咨询的前提;甚至有人认为,这不但是咨询的前提和得以发挥效用的保障,良好的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咨询手段。这就是说,在心理咨询中,这种关系是自始至终被真正注重和要求的。否则,不但咨询不容易发生作用,反而有可能面临中断的危险。虽然“基础”课教学中我们面临的来自学生的问题可能远不如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更具隐私性,但两者无一例外的都是要促成工作对象的改变、成长和发展的;而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及由此而来的成长和发展,其所倚赖的心理基础和遵从的规律都是一致的。不仅如此,“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更多涉及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比其他专业类和公共类课程更容易出现不同的观点,若教学中营造的氛围及建立的师生关系欠佳,就更容易出现不满和排斥。但由于学校规章制度形成的压力,当我们的学生并不认同我们的教学时,也许不会像心理咨询中来访者一样以中断咨询的方式处理,但他们会以神游太虚或自做自事或者逃课等方式消极对待。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的教学情绪会受到影响,而且要想发挥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根本是一种奢望。心理咨询一般来讲是一对一服务的,而“基础”课教学因为合班课的存在是一对很多,这使得在教学中很难建立如心理咨询一样深入的师生关系,但最起码,我们在“基础”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基本的尊重、理解、平等、民主和信任。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之下,学生才可能愿意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态度暴露给教师。而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课的教学才能够有的放矢,也才能够谈得上教师的启迪和引导,谈得上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此外,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中强调“无条件接纳”,这与教学中“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基础”课教学中,如果我们碰到了一个思想观念比较积极进步的学生,当然要接受并促其更上一层楼;反之,如果我们碰到了思想观念相对偏颇甚至与提倡的价值观念体系有冲突的学生,岂不是更应当加以引导?但如果他感受到了来自于教育者的怀疑、轻视和强制,这样的教育和引导一定不可能真正被学生接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改变和成长。

三、由心理咨询“助人自助”得到启示:应注重学生责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助人自助”被看作心理咨询的本质。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并非是万能的救世主,而更多类似于来访者的一根“拐杖”:一切的改变和完善,皆来源于来访者自身。咨询应使来访者明白自己对自身的一切负有责任,并获得一种心理能量,使来访者丢掉咨询师这根“拐杖”,独立面对真实的生活情境。只有让来访者学会“自助”的咨询,才能被看作成功的咨询。如果咨询师纵容来访者的不负责任与依赖,那么甚至可以被看作对职业道德的违反。

在实际的“基础”课教学中,我们也很认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并且很多的学校和一线教师都试图通过考核方式的改进、实践环节的加入等方法尽可能地提高课程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影响程度,但不得不遗憾地说,由于多种原因,迄今为止,这些尝试更多地还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基础”课教学还是更多地在于呈现结论和观点,考核也偏向于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而言,主要涉及学生社会生活和人生问题的方方面面,但面对万花筒一样多变的人生境遇和更加宽容、自由、充满碰撞及变革的转型期中国社会,如果没有独立的质疑、批判、分析、选择和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而只是简单地“知道”和“掌握”一些理论,那么显然不足以使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瞬息万变的社会和生活时,如我们所期待地成为一个“具备现代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为了更好地体现“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宗旨,很多心理咨询流派都非常强调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来访者自己的“发现和领悟”,而特别不建议由咨询师直接“告诉”来访者:到底发生了什么及怎么样。只有这样,来访者才会真正认同咨询中的发现并有动力运用于真实情境的改善。当然,这种在咨询师协助下的“发现和领悟”过程,也让来访者学会了如何在其他困境中寻找到解决的资源和方法。一些心理咨询还会利用特殊技术(比如想象训练、角色扮演等)使来访者在咨询中的“习得”迁移到现实生活。当然,目前我国“基础”课教学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我们无法像心理咨询一样如此细致、有效地照顾每一个学生,但这方面的缺失,就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助人自助”、“授人以渔”的理念真正内化,在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考核的进行等过程中,尽力重视和体现对学生责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把我们的目光放在课外,放在学生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课程教学的源头,在学生的课外,在学生的生活中;课程教学的结果,也应着落在学生的课外和学生的生活中。

四、由心理咨询对价值中立的看法得到启示:应变“显性”为“隐性”

就心理咨询而言,其来访者往往都是主动求助的,即改变动机相对而言是比较强烈的。而“基础”课的教学对象则不然,他们并非主动寻求改变,并且他们也不是白纸一张,而是已经具备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此时,如果其原有观念系统和我们试图传递的思想理念不一致甚而有冲突的话,改变起来就会更加困难。

心理咨询的实践已经发现,即便有主动求助动机和强烈改变意愿的来访者也会为自己辩驳,也不愿接受咨询师强加的干预。更何况是本就没有主动改变意愿并已有一套观念系统的普通大学生呢?此时,如果教学以一种“你是落后的、需要帮助的,而我才是先进的、正确的、权威的”面貌出现,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不满、反感和排斥。当然,即便如心理咨询这样旗帜鲜明宣扬价值中立的,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干预而进行,而只是尽可能地保持这种中立或者只是从对价值内容的干预转向对价值功能的干预而已。但“基础”课教学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等问题,重视按社会规范个人行为,侧重把个体放在社会关系上去考查和培养”[4],所以,其蕴涵的价值判断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任何的改变都必须以当事人从认知上接受、情感上认同开始,为了使教育对象减少反感和排斥,并且形成自我教育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基础”课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中保持价值中立以减少来访者阻抗,从心理咨询中看重价值的功能导向得到启示,在“基础”课教学中,把显性的价值倡导改为隐性的价值引导和启迪,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利益和价值追求,并使学生认清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学方法的丰富、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法,我们的“基础”课教学少一些咄咄逼人的命令感、无法挑战的权威感和不可协商的强制感,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使学生接受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当然,心理咨询与“基础”课教学如何从理念和具体措施上更好地进行互补,以使得双方能够汲取营养,共同推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更多的来自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分析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春莲.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0):44-47.

[2]余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篇8

1.明确目标,注重效果

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即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不要过分地依赖课本,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形式多样,富有新意

生本理念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中就要充分结合小学生顽皮的特点,要注意形式的丰富多变和内容的新颖有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

3.提高质量,把握重点

对于小学生而言,玩耍是他们的天性,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表现出厌倦和不耐烦的态度,所以,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注重质量,精益求精,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突出学习的重点,切忌量大,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二、作业设计追求的策略

1.引导自主学习的作业设计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教师布置的作业十分单一和陈旧,大多是抄写或者背诵,这样的作业形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弊病。生本理念的根本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意在克服应试教育中的种种不足和缺点。因此,在生本理念的引导之下,我们在进行语文作业的设计中,要分析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学生个性,有益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兴趣的语文作业,让学生自己(下转第74页)(上接第72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充满对知识的好奇性和渴望性。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的时候,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布置一些具有引导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本文和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并以小组的形式学习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渗透感情交流的作业设计

学习过程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作业的设计和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很多问题,学生的情感会和作业产生共鸣或者抵触。鉴于此,我们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尽可能设计渗透情感的交流性作业。生本理念要求我们对学生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引导,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生本理念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交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教师在讲解完《》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语文作业:在理解课本的基础上,观看电影《》并写出自己的观后感。这个课后作业可以引起和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观看电影和观后感的写作之中,学生的爱国情感会得到升华,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和情感升华是通过自己的体会和思想总结得出的,这种记忆和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也是生本理念的直观体现。

3.注重“三重结合”的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三个部分,但是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通常会忽略课前作业和课中作业,这样就会造成作业体系不完整,无法收到实际效果,更无法体现语文作业的生本理念。要想实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生本理念就必须注重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的有效结合。譬如,我们在进行《三顾茅庐》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文章背景,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课文中的人物特点,课后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其他的内容,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再如,对于《长城和运河》的作业设计我们可以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课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讲解资料的查询结果,课后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文章的相关内容。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体现生本理念。

篇9

一般薪酬体系,即基于人力资源理念的薪酬,其只适用于命令与控制导向性的企业管理哲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知识型员工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原有的管理哲学正在被灵活的、较少层级与控制的新的管理哲学所代替,原有的薪酬体系也日显其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关注于人为设定的“工作”付酬,而对企业技术集中的部门(如研发部门等)的工作专业技术要求,则未看到工作承担者的个人“价值”的不同;企业有效的“密集而快速”的效益增长难以从薪酬中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贡献的差异;没有授予经理人有效管理下属的薪酬的责任和权利;难以对真正优秀或杰出的员工提供足够的薪酬回报;难以对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做出快速反应;在改变组织需求上表现僵化和反应迟钝,对组建自我管理团队或局部结构重组产生阻碍作用;需要花费过多的人员及时间来维持;层级较多的狭窄幅度的薪酬结构不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与此相反,基于人力资本理念的薪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克服上述不足,该薪资管理的基本观点包括: 用宽带型薪酬结构取代以往较狭窄的薪酬结构;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其核心从工作转向人;在重视内部公平的同时,更强调外部市场调节;扩大和强化与集体或团队绩效相结合的可变薪酬的作用;强调认可和奖励个人成就或绩效。这些基本观点反映了薪酬策略中重要的变革,即更果断地使用薪酬作为激励和改进企业组织和个人绩效的工具。

薪资管理的构架

依据基于人力资本理念的薪资管理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分析和确定薪资管理的构架是:集宽带形状、以能力为基础、金钱激励的多样化和拓展于一体。

基于人力资本理念的薪资管理结构呈宽带型。宽带型薪酬结构可使一个较大公司的薪酬阶梯从30级或更多级减少为10级或更少。一种技术研发工作的薪酬阶梯可能只拥有3 个薪酬带。薪酬带中岗位的重要性和价值大体相符。一个薪酬带可能包含从非监督级到低监督级的工作,它所覆盖的薪酬可从最低到最高。带内的薪酬水平与个人业绩及外部市场水平相关。日常薪酬决策授权予直线经理,人力资源管理经理则向直线经理提供咨询服务。

新进人员的起始薪酬依据劳动力市场以及个人的资质,由直线经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的协助下制定。一般员工的个人薪酬水平则根据专业技术的增长以及贡献和劳动力市场趋势在薪酬带内或之间移动。任何“微”升的薪酬增长允许在薪酬带范围内移动。而大的晋升或工作范围的变化,如成为一个经理或技术专家,可通过将个人薪酬移入一个更高的薪酬带来体现。

因此,宽带型薪酬结构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灵活性,它对需求变化的反应及认可个人价值更为容易;有助于对工作的肯定和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授权直线经理对薪酬的控制,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直线经理的工作伙伴关系。

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是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能力的一种认可和激励。这种能力通常被称为胜任力,它是指能够影响工作绩效和行为的技能、知识、经验、动机和价值观。换言之,胜任力与我们一般所说的能力素质不完全相同,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基于胜任力的付酬与宽带型薪酬结构相呼应,当员工个人胜任力快速提高,其绩效随之提高,薪酬也会大大提升。摩托罗拉公司采用了以胜任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此概念代表了从以工作为核心转向以人为核心。员工由此得到的信息是“你的价值决定你能做什么,我们对你的期望越高,你的价值便越大”。

因此,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减少对“工作”的重视,而更多关注于“人”,关注于员工的工作改进和职业发展;绩效评价的导向从只是接受性的“是的,你会得到提升”转向积极的具体的提高员工个人能力的建议或方案;促使员工个人真正对自己的能力提高和职业生涯发展负责;有助于管理者与下属进行正式的讨论和指导。

在薪资管理体系中,与宽带型和基于能力相呼应的还有金钱激励的多样化与拓展。以往的薪酬主要以年度回报为主的短期激励,薪资管理在重视短期激励为主的同时,也重视长期激励。相对于一般人力资源,一方面人力资本的绩效和成果具有滞后性和延期性,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更具有流动性。因此,长期性报酬作为短期性报酬的补充,对人力资本的吸引和保留非常必要。

长期激励报酬方案诸如持股计划、期权计划和利润分享等,将人力资本的薪酬与企业绩效相联系,作为年度现金报酬的补充。这些计划反映了一种管理文化,即强调以“公司大家庭的成员关系”为基础的计划参与,它创造一种强调绩效和所有权的文化氛围。

篇10

作者简介:董静(1971-),1971年3月生,女,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双语学校化学教师,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李峰(1973-),男,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教学研究室化学教研员,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微粒观是化学的基本观念之一,微粒观包括微粒的构成观、运动观、变化观等,而酸的性质就是由构成酸的微粒H+决定的,下面以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酸的性质”教学为例加以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的涵义.(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能认识到酸的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3)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述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微粒观学习物质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以食醋为例,引入一类化学物质――酸,在组成、结构、性质上有什么特点呢?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H+),下面我们就以盐酸为例来探究酸的性质.

2.实验探究

【投影】盐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哪些?投影模拟展示溶液中自由运动的微粒:水分子、H+、Cl-

【学生】实验探究2-1: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表1,表2).

表1

操作取少量稀盐酸,滴入石蕊试液取少量稀盐酸,滴入酚酞试液现象试液变红无明显现象表2

物质镁条生锈铁钉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加入稀盐酸后

的现象有气泡产生铁钉容解溶

液为黄色产生白色

沉淀无明显

现象【教师】哪位同学汇报一下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取少量稀盐酸,滴加石蕊试液,现象为试液变红色;取少量稀盐酸,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镁条遇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碳酸钠遇稀盐酸,现象为有气泡产生,碳酸钠粉末消失;生锈铁钉遇稀盐酸,现象为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硝酸银溶液遇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氯化钡溶液遇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教师追问】依据实验现象,你能猜想一下这些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吗?你能尝试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教师板书】Mg+2HClMgCl2+H2Na2CO3+2HCl= 2NaCl+H2O+CO2

Fe2O3+6HCl2FeCl3+3H2O

AgNO3+ HClAgCl+HNO3

【教师】从微观上分析,请大家观察图1,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是氢气,另一种物质是氯化镁,该反应的实质是镁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了镁离子和氢气.

【教师追问】如果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这个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

【学生】学生画出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师】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上的两个电子,变成镁离子,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所以,我们可以说该反应的本质是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转移给了氢离子,是电子的转移.

【教师】碳酸钠遇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同时还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教师】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除了生成二氧化气体外,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教师追问】如果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怎样的呢?

请观察右图所示,稀盐酸中有氢离子和氯离子,碳酸钠溶于水解离出钠离子

和碳酸根离子,当氢离子遇到碳酸根离子后,会结合成碳酸,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此反应前后氯离子和钠离子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碳

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教师】当生锈铁钉遇到稀盐酸后,观察到铁锈消失了,溶液变成黄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教师追问】如果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试着出从微粒变化角度分析一下.

【学生】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反应后氯化铁在溶液中解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氯离子反应前后没有变,所以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水和铁离子.

【教师】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观察图2,请同学们从微粒观分析反应实质.

【W生】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AgNO3+ HCl= AgCl+HNO3

【投影】提示:氯化银是一种白色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

【教师追问】该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大家对照着右边的

示意图能试着分析一下吗?

【学生】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银和硝酸,反应过程硝酸银解离出银离子和盐酸解离出氯离子,结合成难解离的新物质氯化银,生成白色沉淀,而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该反应的实质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了难溶解的氯化银沉淀.

【教师】分析的很好.下面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个实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演示】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两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再向小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红色溶液褪成无色.

【教师追问】同学们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学生板书:NaOH+ HCl= NaCl+H2O

【教师追问】同学们能根据右边的微观示意图,解释该反应的

实质吗?

【学生】氢氧化钠在溶液中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稀盐酸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当氢离子遇到氢氧根离子时,

立即结合成难解离的物质水.而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并

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生成水.

【教师】解释的非常棒.

3.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综上我们研究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即稀盐酸能够与酸碱指示剂、镁条、硝酸银溶液、氧化铁等发生化学反应.我们从微观角度深入认识了这些反应的实质,可以发现,盐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就是发生在氢离子或者是氯离子身上.

四、教学反思与启示

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感性认识方法,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了合作,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鲜明的现象带给了学生深刻的印象.

微粒观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基本观念之一,从微粒观的角度认识化学,能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这节课中微观粒子在反应前后发生的变化,通过图示或动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展示出来,学生容易理解,更容易使问题简单化和实质化.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和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企业管理已经步入人本管理的阶段。一个企业的人才状况和综合素质不仅会决定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可以说,人才是一个企业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尚未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重视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使得很多企业存在人才无序流失等管理难题。技术型、管理型、营销型等高级人才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使得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资本运营与管理、营销模式创新等环节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逐步加深,部分民营企业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甚至走到濒临破产的边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扶持。

一、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达4.7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4%,税后净利润2179.52亿元,同比增长32.84%,增幅均超过中央企业。而在过去的2011年,我国的民营经济更是克服了多重困难,继续扩大经济发展的规模,其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与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存在很大的关系。有的民营企业薪资水平相比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不够重视,甚至还有很多企业存在侵犯员工权力的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声誉。同时,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氛围不够人性化,不注意对人性的关怀和保护,这种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整体发展思路也不相适应。

二、以人为本思想概述

目前,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很多民营企业家的热门话题,但是很少有企业家能够真正加强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与理解。很多企业家存在对其认识的片面性,在实施过程中走入“以钱为本”、“以管人为本”、“以族为本”等误区,更有甚者,有的企业打着“以人为本”的幌子,进行人员招聘方面的欺诈或在企业生产方面加重对员工的压力,严重影响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正常关系。这些行为不仅不利于企业凝聚力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对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虽然目前对“以人为本”的内涵还缺乏既完整又科学的表述,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之一。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问题,亦即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理念、行为和权力的平衡,使之趋向于民主化,最终实现人力资源能各尽其所、发挥特长,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取得应有的经济、社会和自我需求的满足。因此,我们需要从企业、员工等多个角度对“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进行理解。这里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企业要把员工看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把企业员工看作是最重要的资源,一切管理工作都是围绕员工展开的,以求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实践

针对民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要对“以人为本”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升级。民营企业要想在管理过程中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正确处理权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很多民营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在工作职权的划分上显得比较粗放,有时企业的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家族成员内部,没有做到职权、岗位和个人能力的完全统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员工整体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普通员工或家族外成员个人价值的体现。因此,对现代民营企业来讲,在处理员工权利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重视人的能力的发挥,尽量减少或避免对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更不可以,破坏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任务的分配和岗位的安排上,一定要根据每个员工的客观能力而定,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对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显然是非常有利的。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民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积淀,已经逐渐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并且是很难被其他企业复制的。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发展时间短等原因,企业文化的建设大都处于较低水平,未能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职能和作用。民营企业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能够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与优秀企业文化的和谐统一,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很多企业为自身的近期利益,忽视了员工的眼前利益,而又不注重对长远发展的考虑,使得很多员工在思想上产生波动,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当企业的集体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要引导好员工、做好员工的工作,坚持以整体利益为重。因为如果员工的个人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利益也将很难得到保障。企业唯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通过与员工在感情上的交流和积极的沟通,才能实现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

(四)培养平等与协作的企业管理氛围

随着企业员工权利意识和人格意识的不断增强,更多的员工开始注意企业对个人的尊重,更加希望企业能够创建一个平等、民主的企业氛围,能够在企业内部多加强沟通与协作,获取更多的机会和帮助。而对于企业来讲,必须保证企业员工之间的平等,给员工在人格上的充分尊重,进一步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五)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能和作用

以人为本在民营企业中的贯彻与实施,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积极响应,只有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完全理解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对以人为本表现出高度的认同,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从而在企业员工之间更好地传递企业价值和文化理念。同时,管理人员对企业人才的选拔与培训、奖惩制度的制定、人才保护的执行等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管理人员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将以人为本落实到位,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国内外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民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加强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学习和应用,尤其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如此才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在整体竞争实力上的提高,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田泊源. 中国民营企业成功模式分析[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②黄伟. 民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邵东民营企业为例[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3)

③张馨,王月玲.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方式的分析及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

④王延芳.论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管理[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篇12

一、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背景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灵魂,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企业只有建立以员工为主体和根本动力的创新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得以持续深入。党的十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其根源来自于人与社会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创新工作,否则无论任何创新,都失去了其存在的目的与价值,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倒退和人性的丧失,创新就可能成为、反人类的行为。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该成为全体员工生存的幸福家园、心灵港湾和尊严的舞台!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应是促进每一位员工的自由发展,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力,进而促进全社会、全人类的自由发展。

目前部分企业在创新管理工作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员工对创新的抵制;二是利益失衡;三是企业文化不能跟进;四是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等等。如何在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指导下,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人性化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互信和支持。特别是管理者,不管是政府、企业或其他单位的领导者,都要尊重每一个人,这是最高的管理宗旨。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有五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五种需求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和感情上的需求都属于低一级的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由此可见,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力。

(二)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造力开发活动进行的管理。创新管理与其他业务活动的管理既有共性,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不能直接援引管理学原理来进行创新管理。企业创新活动有六大要素,即团结与创新精神、自发活动、非职务行为、意外发现奇特事务的本领、多种激励因素、企业内部交流。创新管理重在抓住六大要素,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

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是运用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从工作安全感、满意的薪酬、丰厚的福利待遇、工作具有挑战性、安全无乱的工作环境、员工参与决策、晋升的机会、融洽的人际关系、个人成就感、自我实现等方面总结提炼以往的做法,紧扣创新活动的六大要素,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创新导向和衡量标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推进人性化创新,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双赢。

三、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导向和衡量标准

以人为本,既是企业创新的方向和目的,又是衡量创新工作是否具有价值的根本标准。具体而言,创新工作必须满足以下几项标准:

1.创新必须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一般而言,作为企业员工来说,人的需要主要包括收入稳定且持续增长、生活小康乃至富裕、工作环境安全舒适、企业中人际关系和谐、生活与工作均衡、不断学习和成长、个人尊严得到充分肯定、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同步实现等。是否满足人的上述需要,是衡量创新价值的首要标准。

以工作环境为例,在企业基本建设中,往往出现为了降低造价而减少检修平台的所谓创新,该项“创新”大大地增加了电厂检修人员工作环境的危险性,不能满足员工关于工作环境安全舒适的需要,从表面上看,该项“创新”降低了造价、减少了投资,但事实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要坚决予以反对和避免。

2.创新必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组织氛围与文化

组织内部和谐的氛围与文化,是以人为本核心立场在组织氛围方面的集中体现。每个企业员工都希望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同时和谐的氛围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以绩效考核为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员工绩效提升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如果简单地采用量化指标考核、末位淘汰等所谓的创新措施,缺乏沟通、协调、辅导、关怀等必要的方法,势必会在组织内部形成员工之间的非良性竞争,破坏和谐氛围,降低组织整体绩效。

3.创新必须有利于个人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任何一项创新举措,必须做到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不能简单地为了满足当前利益而进行创新,否则将会给未来的发展造成更大的问题,反而会损害个人与企业的根本利益。

以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修理费用管理为例,修理费用是衡量企业生产成本和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所带来的修理费用下降才是有意义的,如果简单、盲目地追求修理费用下降率,而不去认真分析技术、管理及人的素质等问题,那就是涸泽而渔,将会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甚至会造成管理上追求短期指标、忽视长远利益的错误导向。

上述三项是体现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衡量标准,除此之外,衡量创新的价值,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等等。

四、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具体做法

企业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的各项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一切创新为了人、一切创新依靠人,在各项创新的管理和实践中,切实将以人为本放在核心位置,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

1.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企业应高度重视蕴藏在员工中的创新热情和巨大创造力,建立健全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群众性的全员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1建立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支持机制

企业应从制度、资金、组织、人员等各方面为群众性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引进先进企业(如海尔)的“内部创业”理念,鼓励一线员工成立“创新工作室”、“创新小组”,独立核算成本与收益,形成人人创新的积极局面。例如岩滩水电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制度、资金、组织、人员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成立科技管理委员会,完善科技管理的组织机构,统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其次制定包括“长期规划―项目立项―具体措施实施―后期成果推广”在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创新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三组建“科技创新之家”工作室、科技互助小组,开辟员工技术论坛、开展技术能手经验交流会,为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商讨攻关对策、举办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平台;第四建立健全员工见习实训基地,如“员工学习培训室”、“五防模拟操作区”、“淘汰设备与备品配件试验室”等涵盖各专业、覆盖各岗位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员工学习,“跨岗”充电提供便利,提高员工的自主钻研意识;第五通过开展“人才评价”工作,以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平台,选拔首席专业师和专业技术带头人,作为科技攻关的中坚力量,指导、带动各类群众性科技创新攻关活动的蓬勃开展;第六注重基层科技活动,破解生产难题,即以公司领导亲自督办,责成重点项目以攻关的方式开展活动,营造出“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可以创新”的浓厚氛围;第七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出台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评审、科技论文、合理化建议等一系列管理标准,设立了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工作专项资金,促使创新活动的合规并有效开展。

1.2建立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是人的本性,人有了需求,就有了动力,就会去行动。需求是人的行为之源,是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基础,也是激励存在的重要依据。企业建立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企业可按照专利、创新活动、创新建议以及创新所能带来的效益,分层次进行奖励;将班组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鼓励、引导、支持班组制定创新目标、计划,推动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抓住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充分发挥群众性创新活动中先进人物的教育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在各个岗位上涌现出来的爱岗、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在企业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焕发劳动热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例如岩滩水电公司创新管理建立了文化激励、事业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了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的贡献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赞赏和奖励的文化激励。如组织“十佳”员工外出交流学习、“优秀通讯员”野外采风等。二是建立了以“个性化成长,多元化成才”为理念的事业激励。如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建设、开展“人才评估”选拔首席专业师及专业带头人、岗位公开竞聘等方式,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第三建立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生产班组联系点的情感激励。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领导干部下基层、办实事、答疑解惑、送温暖活动等方式,拉近了员工和领导之间的距离,使企业内部形成宽容、团结、稳定的良好氛围。第四建立评优、评先的荣誉激励,使员工“创先”有方向,“争优”有目标。如开展“一流班组”、“本质安全型优秀班组”、“和谐班组”、“本质安全型员工”、“十佳员工”、“优秀中层干部”、“岗位技术能手”等多项评优活动,并借助荣誉墙和企业年鉴来激励员工“学先进、当先进”。

1.3建立创新价值共享机制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说”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惑,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合理的经济机制是激发员工创新力的有力手段。企业建全创新价值共享机制,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每项群众性创新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效益)进行详细、科学计算,并按比例分配给创造人,同时对所创造价值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创造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举措,保证创新成果开发人员的利益,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创新工作中。例如,某企业出台了《合理化建议管理标准》、《技术方案管理规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从技术开发人员薪点待遇、岗位晋升、利益分配、奖励金额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参与创新工作的热情。2009年至2012年,该企业共收到合理化建议308项,开展QC课题活动共70项。近四年来,企业共申报管理创新成果13项,获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这些成果,是该企业在开展创新工作中优秀成果的缩影,代表了当前企业管理的先进水平,具有鲜明时代性和示范意义。

2.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

科研人员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与一般的一线工人存在较大的区别,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极大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首先建立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上升通道。根据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贡献和研发能力,设立相应层次的虚拟岗位、荣誉和待遇,使科研人员能够切实看到自己的职业努力方向;其次建立合理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对于每个科研人员、每个科技项目,设置相应的科技贡献、科技产出目标,并将其与科研人员的绩效密切挂钩;最后建立科研人员关怀机制。对于每位科研人员,要采取多种合理、有效、人性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关心其家属、住房、医疗、养老等直接影响其生活幸福感的因素,促进个人幸福与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

3.全面推进人性化创新

人性化创新,是在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指导下,以满足人的各项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产品、环境等物的人性化为主要手段,所开展的各项创新活动。人性化创新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方法,需要引起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使其成为创新活动的支柱性力量。首先在工程建设、生产运营、技术改造等过程中大力推行人性化创新,从工作环境、设备性能、操作方法、检修工艺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设备、环境的人性化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其次积极开展人机工程、人性化设计等有关设备、环境人性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形成一系列有关人性化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并指导规划、基建、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最后探索建立人性化创新的评价、鉴定和表彰机制。在现行创新评价、鉴定和表彰体系中,加大人性化创新的比重,必要时可专门设立相应奖项。

五、成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