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3: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文化的根本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广义的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
3、狭义的社会实践即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外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也有些学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积攒一份零花钱。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本;仁爱;诚信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从根本上说,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1]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先秦时期,“文化”一词一直是分开使用的,“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西汉以后,“文”与“化”才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古人认为:“文化”就是“以文教化”[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其新的意义,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化”一词,现在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此外,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分,大多数人普遍接受把“传统文化”定位为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法家为内核,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都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的民本思想、墨子的“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兼爱主张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这些思想和理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面对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态度分析对待传统文化,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阐发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魅力,不断强化世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传统民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理论源泉
党的十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认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更好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和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曾提出过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指的就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民可拥护君主,也能君主,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孟子更是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出孟子将人民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就是要求我们党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凝练和升华,由此可见,“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并没有被撼动。同时,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强调了“以民为本”、“立君为民”、人民是国家政治的基础等重要思想,但是缺乏“人民的统治”的理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充分吸收了西方的民权思想,将“为人民的统治”与“人民的统治”统一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三、传统仁爱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民族根基
“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左传•隐公六年》中强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表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强调以仁爱互助、礼仪来协和天下各国。《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反映了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论语•学而》中讲:“礼之用,和为贵”。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使彼此都能融洽,主张礼仪制度等以“和”为标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引导人们要互相关心和爱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和谐”、“公正”、“友善”等理念相吻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丰厚土壤,也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传统诚信理念构成了社会主义公民价值准则的理论基础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代中国,我们应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内在联系,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诚信作为公民的价值准则被列入其中,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导向,时代又赋予其鲜活的历史使命。《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强调了诚信是为人之本。《孟子•离娄上》中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说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管子•枢言》中讲:“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指诚信,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纽带,只有诚信,才能赢得人心。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以新的形式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愈加频繁,我们应当更加尊重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中赢得主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前人已有的思想文化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作者:王晓勇 徐洋洋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4]马新,杨朝明等.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5]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
[6]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
[7]郭齐勇.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N].光明日报,2014-04-02.
[8]杜雏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探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现实,本文将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一、具体含义: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大同世界
从具体含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个人、社会、国家与自然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状态都纳入到了它自身的范畴之内。换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自身的身心和谐,接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是社会各系统、阶层之间的和谐,最终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以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状态。这一具体含义所包含的逻辑思维、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鲜明体现。《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也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坚持由小及大、由里到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道德修养方式,即首先从自我个人的点滴实践做起,在加强自身德行的基础上逐步惠及家庭邻里,再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当人类社会实现了以个人身心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时,就是步入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世界。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正是遵循了儒家思想文化中大同世界建立的基本思路方法,深刻体现了儒家大同思想的思想原则与价值追求。
二、原则特征:古代中国对道德和礼仪的价值追求
整体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相结合,现代性主要体现为诸如民主法治、公平公正等特征,传统性则主要表现为诚信友爱、和平正义、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又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加以实现,这些原则既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指导性原则,也有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这些根本性原则。《资治通鉴•周纪》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以德为本、为先的价值取向,即便是现代性特征也是在充分借鉴以道德礼仪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其基本原则既是党革命与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礼仪内涵在新时期党治国理政之中的深刻体现。主席曾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更离不开以道德原则为核心根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而反过来,正如中国传统价值观所坚持的那样,这又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深刻体现出对道德和礼仪的一贯追求。
三、践行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
十六大以来,同志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现安全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正是着眼于中国社会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以及最迫切的经济、文化等问题,立足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尤其是其对建设和谐文化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的做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十分契合。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说法从根本上体现出古代中国社会以道德为本、着眼生活实际的实践思想,即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还是平日工作学子中的言语思想,都应该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坚持文明礼仪、落实道德原则,从而在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幸福和谐。而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措施的提出也正是遵循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实践观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方法。
四、结论与行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所在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支撑,无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理论来源、精神支撑与思想智慧的源泉。从具体含义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含义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延伸拓展,更是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新应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原则特征的形成则是古代中国史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新体现,意味着其以道德礼仪为根本的思想追求与价值观倾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被着重参考借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措施也深刻蕴含着中国社会传统的“着眼现实、以德行修养为根本”的实践观。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借鉴参考,也是其得以真正实现的内在精神根基。由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党和国家要在坚持以为根本指导的前提下,立足中国现实,大力弘扬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着重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最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线装国学馆编委会编著.四书五经第一卷[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2页
[2]张文治编:国学治要(经部史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76页
[3](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一册),卷第一周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1日第2版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158页
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1.1中华传统文化
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1.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和与中;(2)刚健有为;(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5)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6)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7)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8)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9)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10)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11)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贵和持中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它对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处事中庸,,维护集体统一等有其良好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的辩证统一,是中国文化中处理天人关系的根本原则和主导思想。古今文学崇尚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情景一合,妙语自得",文如行云流水等等,无不以天人合一为其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早已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肉之中,它不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2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现状分析
2.1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现状
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兴趣不浓、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足、大学生价值观扭曲、传统道德观念淡薄等。
2.2具体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学习动机不足。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而且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还有待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新奇环境的干扰。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冲击的影响下,他们易受到各种消极文化思潮的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的强势入侵,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急剧下降。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
(3)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影响
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如学校往往强调成绩与分数,轻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由于受功利主x、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则受到了一定的忽视。
3提升传统文化意识的途径
3.1更新教育理念
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家长、学校及全社会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变智育至上、唯实用主义的倾向,重视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建立一套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学体系与良好的教育教学手段。
3.2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
传统文化教育需通过各种方法与形式来帮助大学生亲近、了解传统文化,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要以创建优雅的人文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良好氛围着手,以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元素尽可能地带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一个有着浓郁中国文化风情与韵味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优雅校园,时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培养健康的人格。
3.3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力求专精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寓教于乐、引导启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多为文言典籍,可能会使初学者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寓教于乐,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努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5-119.
[2]李佑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窥[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82-84.
义务教育中的美育内容在不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例如,中国画,书法和民间美术等都进入了教材,有些学校还将经典古文诵读、书法、中国画等纳入常态课堂或课外活动,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深沉委婉的吟诵,毛笔的龙蛇游走,中国画的心源意象,都已不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的必须。要让现代人接受、喜欢、热爱,就必须要解释。中国文化谦谦君子之风和诗情画意浪漫追求基本的内在原因。即内在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气质。
这种基本气质在中国这块热土上的不同时期、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审美追求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哲学上就是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正是这样的哲学思考,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的审美特质以及对人生意义判断的基本态度。
中国德育: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浪潮中,青少年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国家固有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您作为多年专注于国学研究与教育的著名学者,一定会很欣慰,您有什么感触?您是如何看待、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的?
钱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是民族存在的灵魂。民族复兴必然包含着文化复兴;没有文化复兴,也就不可能有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文化的民族。主席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长大的丰厚滋养。”可是,近代以来,在寻求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鄙薄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人们把近代中国的落后,归罪于中华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否定的态度。这种思潮在长时期里占着主导的地位,并且在“”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中华文化在近代的发展遭到极大的阻碍、破坏,甚至是灾难,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这个文化复兴的问题。
中华文化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不是复古,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纠正前一段时期鄙薄、批判、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扭转中华文化衰败的状态,使中华文化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更要推陈出新,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现时代相适应,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而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完善中华优传统文化教育,是整个文化复兴、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其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身来看,把这一点列入三中全会的决定,也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受到重视,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在三中全会决定之前,这方面的教育,基本上是民间的、分散的、在国家教育体制外进行的;有的地方也有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组织推动开展教育的情况,但往往是人亡政息,领导换届,前功尽弃。现在三中全会把这项任务列入了顶层设计,将对统一认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德育:现在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在开展国学教育,热情很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入而完整的理解,且涉及到的内容庞杂混乱甚至偏颇等。您认同开展国学教育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对此教育现状,您能否做一个客观评价?
钱逊:国学热反映了国民了解、探求传统文化的急切需求和高度热情,标志着我们走出了批判、否定传统文化的时代,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开始走向复兴的一个信号,总的来说应该充分肯定。当然,在发展中确实存在您所说的一些情况,这是正常的。任何一个大的社会运动发展的初期,这种情况都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积极支持,加强研究,引导它健康发展。
中国德育:如您所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进行国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做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中华文化的教育自然也可以百花齐放,读经和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孝道和传统美德的教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技艺的学习等等,都是需要的。您认为最核心的目的是什么?
钱逊: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中华文化方面看。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重道德。传统的中华文化,包含着儒、释、道三家,而儒学是传统中华文化的主干。儒学的影响主要也是在其所讲的为人之道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提出的“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的人生理想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以及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要求,为人们所继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文化传统。世代传颂,家喻户晓。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正是儒学倡导的为人之道最高的、集中的体现。中国民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风尚,也是儒学为人之道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所以,儒家关于为人之道的思想,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精神表现,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世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之所在。
首先,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是讲做人的道理。民族文化的复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大发扬和大提升。从教育的目标说,是“立德树人”;从民族的目标说,是“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其次,从当前的社会需要看,信仰缺失、价值迷乱、道德崩坏已经成为破坏社会和谐,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民族复兴的大患,也是广大的焦点之一。重建我们的信仰、价值、道德风气和秩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做人的再教育,是当前时代生活对教育提出的迫切的要求。
中国德育:中华文化的特质、核心的精神是做人的道理,开展做人的再教育,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请您谈谈学做人的教育的核心价值、核心内容是什么?
钱逊:我想就是:义、公、礼、和、耻。
义。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关系。以精神生命为上,以精神生命的追求引导、节制物质生活的欲求。人的生活,有两个方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生命也有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两方面。物质生命的基础是人的生物本能,和禽兽没有根本区别;精神生命的基础是人的社会生活,是人所独有而禽兽没有的,是人不同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之处。所以,人要摆脱禽兽的境界,成为堂堂正正的人,就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义以为上”。
公。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个人作为群体的一分子,个人发展和社会、民族、国家发展统一。群己统一。人是社会性的,生活在群体中,一刻不能脱离群体。所以应该把个人放在群体中,求个人和群体相统一。
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义和公(群)是人和禽兽根本区别,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所以这两点也是为人之道的核心要求。
和。义、公是从个人角度讲,和是从宇宙、社会整体讲。和为贵。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所以一切人事要以和为贵。
礼。遵守道德、礼制的规范。以上三点都通过礼而落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切言行的准则,“不学礼,无以立”。
耻。行己有耻,有所不为。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就无所不为,就没有以上的一切。
中国德育:为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果在学校现有的课程之外,开设一门国学教育课程,即进教材,进课堂,您认为有必要吗?如果没有必要,那么,又该如何贯彻落实这一任务呢?
钱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把这方面的教育进入课堂,进入教育体制。增加相关课程是必要的。这不是简单地加一门课的问题,而是关系教育体制全局的大问题。这一任务的落实,涉及多方面的关系,定将带来整个教育体制深刻的改革。
立德树人,是整个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华文化教育只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一个手段、一个方面,不能脱离开整个教育,孤立地考虑中华文化教育。要把中华文化教育放在整个教育体系内,研究和处理好中华文化教育和整个教育体系的关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和时代要求的关系。
要把中华文化的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中华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向是一致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文化教育具有基础性意义;对于中华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则具有方向性的意义。要努力把二者结合,互相促进。中华文化关于为人之道的思想,基本内容是古今中外普遍适用的为人常道,但它产生和发展在古代社会,也不免带有时代的烙印。今天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分析,推陈出新;时展了,也提出许多新的问题,也要求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有所发展。
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具体如何开设,我想不必都称“中华文化课程”。小学、初中可设“修身”课,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纳入其中;高中设“中华文化基础”课;大学开设必修通识课程“大学语文”“中国通史”,开设经典研读作为选修课。
中国德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个承载它的整体性的载体,并且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您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即需要完善什么?是完善其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和手段?我们又该如何去完善?
钱逊:具体施行中,会有许多问题。小学、中学、大学不同程度的学校,应有什么样的不同要求?设什么样的课程?用什么教材?课内课外怎样配合?如何培养数目庞大的合格的师资?在这些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几乎所有具体问题上,都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摸索、创造,总结、完善。
中国德育:这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中国的现代设计起步较晚,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需要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道路。在现代设计中散发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芳香无疑能使中国的现代设计独树一帜,这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设计师的使命和责任。而现代设计教育是培养设计师的摇篮,就需在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的熏陶,让民族文化更深入广泛地影响他们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元素选择等方面,为实现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突飞猛进打下坚实基础。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视角呢?
一、在教学中加强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看待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包括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等,而中国传统文化则特指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各民族共同表现出的一种传统的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甚至是有着共同点,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质的文化面貌,是现代文化的根基和土壤。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首先需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认识、了解和分析。而对于它们的认识和分析,应该是从内到外、从文化精神到物质表象的。比如,中国古代的造物思想如何对对现代设计有何现实意义?剪纸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如何,满足当时社会人们的何种需要,人们的审美趣味对其艺术形式产生怎样的影响?在现代设计中有何意义,能否实现现时代的新发展?再如,古代茶文化对茶具设计有何影响,对现代茶具设计有何意义?在教学中,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及其艺术形式,去开启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只有打开视野,增强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后,才有可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否则,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就无从谈起,宛如空中楼阁。
二、在教学中注重对民族文化精髓部分的传授和讲解
在民族文化及各种民族文化艺术中,文化精髓好比是民族文化之树的“根”,而各艺术形式都是“枝叶”。在教学中解决了对“根”的问题的传授和讲解,就能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把握了民族文化的根本,有利于理解各艺术形式及其物质表象存在并呈现出如此面貌的原因;第二,把握了民族文化的根本,有利于分析其现时代的意义以及各艺术形式的现时代价值;第三,把握了民族文化的根本,有利于艺术形式及视觉符号的提炼运用和开拓创新,使得民族个性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发扬。在教学中,先解决了最为中心、重点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民族文化,它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是如何发展的,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精神本质?那么对其“枝叶”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也利于学生把握尺度,不断地丰富枝叶。
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民族文化及其艺术形式的运用
在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之后,在教学中一定多鼓励学生运用民族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确对某种民族文化及艺术形式很了解,在具体的设计中却无法建立起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桥梁,或者学生在面对一个设计主题时根本就没有想到可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来表达,这时教师就需要多引导、多鼓励学生去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给学生以勇气和力量。这种鼓励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成功实现民族性的现代设计进行剖析,不管是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或是奥运会祥云火炬设计及开幕式的舞美设计等典范,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怎样才是将传统与现代设计良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建立起学生对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认识,了解一些设计的切入点,增强学生将传统文化应用于设计中的自信。第二,对学生大胆运用传统文化形式及符号的设计应该先给予肯定,后提出意见。即使学生的运用可能有点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但在得到认可的基础上,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师提出的意见,会学习教师的分析角度、改进思路等,也更愿意去继续思考,并完善设计方案。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得到提高和完善,逐步走向游刃有余的境界。
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及其符号形式进行创新
在教学中必须明确,不管是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授,还是带领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的视觉形象进行研究,目的不是希望学生为体现文化而表象地利用文化,其结果必定是传统文化及其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被滥用、乱用或者是简单地被重复和再现。张道一先生曾说:“从传统中获取想象的源泉,决不意味着就是简单地再现历史。……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某种设计资源,其意义所在,决不仅仅是商业因素的,其本身还意味着文化的传承……”①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及其符号形式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可以是两方面:一是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视觉符号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更新,使其在富含文化意义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满足人们的现代审美需求。二是鼓励学生在文化精神的指引下,进行符号的全面创新,使得新的符号形式不但具有形式美感,而且也传达出文化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哪种创新方式,无非是在拉近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距离,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运用得比较得体、妥当。当然,这种创新不仅有利于现代设计,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结语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注重对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精髓的讲解,对其艺术形式和符号的把握、运用以及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设计时的民族视角和理念。通过一代代的努力,培养出更多能驾驭民族语言的设计师,在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中能张弛有度、融会贯通,这才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开启中国现代设计的辉煌篇章。
注释:
①张道一.工业设计全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88.
参考文献:
(二)帮助教师开创新的教学方法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特征,但学校教育是教师面对多个学生的集体型教育,这使得课堂教学成为进行教育的主要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因此受限制,很多要求学生保持纪律的教学规则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为契机,进行教学方法的开拓和创新。
(三)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中华传统文化以“礼”为基础,以“德”为主线,表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为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习惯养成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学校里的违背校规行为明显少了,学生们在行为举止方面也更加得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礼貌用语、文明行为的增多显得更加和谐,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就此建立起来。
二、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的方式
(一)从教育管理方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学校教育管理是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的主要规则,要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就必须先从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入手。例如,学校可以针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专门的“读经”“讲史”课程,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学校教师、学生都重视的必修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对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采办加强管理,不准统一购买或变相发动学生购买教材,学校和教师必须从本校小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和需求出发,从本校最为有利的课程资源出发,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编写出轻松易读的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另外,学校还应针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进行课程结构的重组和教师岗位的多样化安排,进行教师培训,使在校任职的每名教师,都能够胜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角色。
(二)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良好的教学氛围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一个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例如,将班级作为单位,通过布置教室,适当地创设传统文化的空间情境——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思想家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警句墨宝;在黑板报上开辟“今日传统文化”专栏,以“文学知识——传统文化展现”为主要的模式,每天更换传统文化宣传内容,以此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另外,各科教师也应该重视在教学语言使用和教学内容导入方面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语言情境和学习情境,可以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和学生分享一个传统文化小故事,也可以在美术和音乐教学内容导入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优美的古代音乐作品,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浓厚,还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个人品行修养是指导个体发展的重点内容。展现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就意味着德育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题之一,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范本,因此,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是可行的。例如,以“三礼”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题,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基本的仪态教育、仪表教育和礼仪教育,如礼貌用语、礼貌的肢体语言、发型、着装、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同学之间的礼仪以及公德心、爱心、孝心等。“三礼”教育是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入手进行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细节行为的矫正效果最好,在德育教育日趋结构化的小学教育中,“三礼”教育的实施能够填补德育教育的漏洞,为学生的行为发展提供良好的模板。
三、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教师作为教学责任人自身的素质提高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程度甚至超过父母,教师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权威他人”,因而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学校教育的主力——小学教师,其群体本身就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们的师德和师表管理,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二)采用渗透式教育方式而不是强制学习众多的国学典籍能够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很好的学习教材,因此很多学校以“读经”作为主要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方式,久而久之,读经教育必然会陷入“课堂教育”的怪圈,一遍遍的朗读和背诵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使学生心生厌烦。因此,即便是学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经史教育课程,也不该采用强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而是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渗透式的教育。
(三)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衣食住行方面的行为礼仪,也有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修养,无论是艺术文化方面,还是生活习俗方面,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做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主线。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重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不单单从学生的德育教育或者文化教育角度进行渗透,而是应该进行全面的渗透性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1、自立意识和能力弱化,坚忍品格衰退。自立意识是独立人格的确证,是其他品格生成的基础。牢固的自立意识对人的一生将起到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立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时期。调查显示,目前的城市小学和乡村小学,均已开设了劳动课,培训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但是对于自己的衣物的清洗和是否帮家里做事时,却有很少人做过。事实是客观的,小学生自立意识和能力弱化的现象绝非个别,我们的大多数小学生在物质享受日益膨胀的今天,却放弃了坚强和忍耐。
2、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萎缩。合作意识是个体能够与周围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资审表,团队精神是个体为一个社会利益共同体所接受和肯定的通行证。竞争并不否认合作,恰恰相反,竞争首先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的合作。尤其是社会分工发展到极致的未来社会,更加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调查中注意到,小学生对合作的理解步入了狭隘的极端,对团队的认识更是浅显。被调查的小学生一致认为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成绩的竞争,“别人考多了,自己面子上没光,回家不好交代。”只有个别学生认为自己和特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同学关系“很铁”,甘愿为他(她)们作出一些牺牲。据有的父母讲,在与父母因琐事产生矛盾或冲突时,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任着自己的性子把责任归咎于父母一方,不讲道理,听不得规劝。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有明确的定位和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小学教育教学中此方面的漏洞。
3、爱心淡化,宽容意识淡薄。爱心不仅是情感中最纯真最善良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作为一个高级物种类群向心力的源泉,还是人类社会得以有序运行的强大约束力量。而宽容是人性中重要的闪光点,宽容能唤起人们的潜意识,在关键的时候能矫正他们的人生之舵。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运用宽容理顺人与人的对应关系,使其达到和谐的统一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被尊重、被关爱是一种催人向上的重要力量,对成长期的孩子尤是这样。但这种人格修养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成就的。从小学阶段注重对小学生的培养和塑造,是根本性的举措。
二、对策建议
1、小学教师培训和课程设置。在课程计划安排中有意识地增大历史文化课程的比重,做好铺垫。现实中就业压力和诸多媒体艺术的强烈冲击使小学教师本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非常淡薄,所以有必要从根源上首先保证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正面的知识传授加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1、自立意识和能力弱化,坚忍品格衰退。自立意识是独立人格的确证,是其他品格生成的基础。牢固的自立意识对人的一生将起到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立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时期。调查显示,目前的城市小学和乡村小学,均已开设了劳动课,培训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但是对于自己的衣物的清洗和是否帮家里做事时,却有很少人做过。事实是客观的,小学生自立意识和能力弱化的现象绝非个别,我们的大多数小学生在物质享受日益膨胀的今天,却放弃了坚强和忍耐。
2、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萎缩。合作意识是个体能够与周围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资审表,团队精神是个体为一个社会利益共同体所接受和肯定的通行证。竞争并不否认合作,恰恰相反,竞争首先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的合作。尤其是社会分工发展到极致的未来社会,更加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调查中注意到,小学生对合作的理解步入了狭隘的极端,对团队的认识更是浅显。被调查的小学生一致认为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成绩的竞争,“别人考多了,自己面子上没光,回家不好交代。”只有个别学生认为自己和特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同学关系“很铁”,甘愿为他(她)们作出一些牺牲。据有的父母讲,在与父母因琐事产生矛盾或冲突时,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任着自己的性子把责任归咎于父母一方,不讲道理,听不得规劝。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有明确的定位和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小学教育教学中此方面的漏洞。
3、爱心淡化,宽容意识淡薄。爱心不仅是情感中最纯真最善良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作为一个高级物种类群向心力的源泉,还是人类社会得以有序运行的强大约束力量。而宽容是人性中重要的闪光点,宽容能唤起人们的潜意识,在关键的时候能矫正他们的人生之舵。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运用宽容理顺人与人的对应关系,使其达到和谐的统一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被尊重、被关爱是一种催人向上的重要力量,对成长期的孩子尤是这样。但这种人格修养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成就的。从小学阶段注重对小学生的培养和塑造,是根本性的举措。
二、对策建议
1、小学教师培训和课程设置。在课程计划安排中有意识地增大历史文化课程的比重,做好铺垫。现实中就业压力和诸多媒体艺术的强烈冲击使小学教师本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非常淡薄,所以有必要从根源上首先保证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正面的知识传授加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5938/ki.iper.2016.06.02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097-04
文化,既是国家精神的传承,也是人类精神庵实奶逑帧I缁岱⒄褂胧贝进步的经验证明,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不同的文化气质,不同民族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马克思、恩格斯曾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还要受到思想文化因素的制约。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及其人民具有的精神气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家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因素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在参观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时,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发挥着新的时代意义并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阵地,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摇篮,更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拥有高水平文化素养人才的重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特定教育内容、特定教育对象以及特定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很好地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同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又更能反映出文化传统对其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都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等。这些精神财富凝结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借鉴和参考。诸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皆可成圣”、“知行合一”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将一视同仁,分类教育等原则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将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以此为根基,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
2.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
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同志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站在今天的时代节点和当下的实践要求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符合时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
3.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弘扬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内涵博大精深,尤其以儒释道为基本内容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性和人格的塑造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理论,更是在培育人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中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根本,侧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当代大学生做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是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可塑性强、学习性强的特点,尤其在大学期间的集体生活,是学生学习、磨炼和提高的最佳时期,因此加强对在校青年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用。
二、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如同各个行业需要职业素养,培养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对于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各医学院校仍是以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职业素养教育相对仍然欠缺。如何对接受了较少职业素养培训的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目前尚无具体措施。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先秦时期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是教化和约束人们的最佳社会行为规范。学习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素养。我科室自2008年以来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传统文化学习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梳理如下:
1医学职业素养的定义
1994年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首先正式提出"医学职业素养"一词(medical professionalism ),此后开始了关于"医学职业素养"概念的探讨。国外学者认为医学职业素养是一个能够解释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特质和态度的理论结构,可以指导医务人员的行为。2011年我国学者提出这样的定义:医学职业素养,即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它是医德医风、人道主义、专业水准三个方面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是个人或组织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反映[1]。医学职业素养是指导医疗人员从业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医疗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特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医学职业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2]。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医疗人员才可能真正担当起其服务于社会的责任。
2学习传统文化对医学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
医学职业素养是为了完成医疗服务工作,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长期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在职业认知、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渐达到的正确态度[3]。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很复杂的过程。系统规范的医学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使医患双方受益。尽管目前尚无标准的职业素养培养规范及措施,但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准则,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学习同样可以在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培养正确的医德观念 《左传》书:"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即做人,立功即做事,立言即做学问。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最重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人之根本。"立德"对于患者生命健康所托的行医人员,尤为重要。魏晋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书:"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利达不可人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如果医务人员人员懂得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并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及追求,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医乃仁术",只有具备仁爱精神的人才可以做医生,古今中外,亘古不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现代人很多不懂或不重视传统文化,失去了对最佳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缺失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造成的是素质教育的缺失。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医学生的重要性[4],但在医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中仍然普遍缺失。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将有益于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树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及根本的观念,对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会有重要的影响。
2.2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努力提升专业水准 唐朝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者必备的素质,一是精,二是诚。有关"精"的解释:"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要求医务人员有精湛的艺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明朝裴一中在《言医。序》中写道:"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下,才不近仙,心不近佛,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做医以误世"。医学泰斗裘法祖老先生竭其一生,献身医学事业,其座右铭是:"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职业,必须医术精湛,否则即便有仁爱之心,也枉为庸医。德才兼备是对医务人员的根本要求,医务人员有责任努力学习、认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努力做到"笃信好学"(《论语。泰伯》),"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2.3传统文化学习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有作者认为,现代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越演越烈等,主要原因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医学教育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弥补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5]。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出发,实现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6]。明朝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提到"医家十要" ,如:一要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等,对医务人员的德才有明确的要求,辩证应用于培养当前医学职业素养,将有重要的作用。《万病回春》中关于"医家、病家通病"的论述,更是可以对当今医患关系有很好的启示[7]。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其核心是医学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道德,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提升。
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务人员应具备实效的治疗技术及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8]。清朝王旭高言曾这样说:医,仁术也。其心仁,其术智。爱人好生为之仁;聪明权变为之智。仁者余而智不足,尚不失为诚厚之士;若智有余而仁不足,则流为欺世虚妄之徒。作为医务人员,具有仁者之心尤为重要,只有发自内心尊重生命、不被利益驱使的医务人员,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自本土,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有益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道主义情怀,提升医学职业素养,有益于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5-816.
[2]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3-4.
[3]王玉,唐菲,王云峰,等.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 34(4):573-576.
[4]袁纲,李和伟,张荣兴,等.在德育中融入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0):1078-1080.
[5]潘秋平.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传统文化的救赎[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3):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