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3: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本科生科研情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 调研方法
本文采用的调研方法将学习投入度作为理论基础,更侧重学生的“学”,直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对学习质量和收获的重要作用,将一切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投入和努力度的因素统筹考虑[3]。问卷设计过程中考虑学校学风、教学方式、课外活动、师生交流、同学关系、学校政策等各因素,问卷由五部分构成:学生的背景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信息)、学生行为(对学习的认识、在校时间分配、人际关系情况、学习习惯和方式、互联网使用情况)、院校行为和要求(教师行为和要求、课程教育目标达成、课程对学生学习严格要求程度)、学生对院校行为和要求的反应(学校满意度、毕业选择)、学生收获。
二 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结果分别从两个层面依次对所获得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力图在完整呈现学校本科生学习情况整体面貌的同时,也能够根据各年级之间的差异对比进行有针对性地专门分析,以期既能从整体上掌握学校本科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学习投入与努力程度及其学习满意度,又能分析和比较各年级学生群体对于学习环境的不同感受以及学习投入和努力度,总结其变化趋势,为改善不同阶段本科生的学习质量提供有益借鉴。总的来说,本科生学习情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学习兴趣未体现高度一致的认同感
调查显示,高校本科生对于学习目的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是明确和清晰的,基本上都能认识到学习对于自身知识获得和能力养成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但在学习兴趣方面并未体现高度一致的认同感。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具有相当兴趣,能够获得强烈的满足感。但也不难发现, 26.59%的学生认为自己未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26.11%的学生缺乏对自己所学内容充满期待,35.74%的学生不是基于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来投入和参与学习,37.4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东西没什么意思”。这表明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本科生对学习兴趣不足,缺乏积极参与和投入学习的动力。
在各年级学生群体差异性方面,无论是基于兴趣学习,上课提问老师的欲望以及缺乏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大二和大三学生呈现出消极负面情绪的人数比例均超过大一大四学生。在学习导致自身满足感的问题上,相对于大一、大二和大三徘徊在70%左右的相对平稳趋势,大四在人数比例上猛增到80.78%。在对待自身学习是否因为对学习有兴趣时,大四比例居各年级之首,达到75.52%。这也表明,如何能够保证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重新提振和激发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值得我们关注。
2 学习策略不够科学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表现为“学生在校时间分配”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每周投入在学术活动的时间和投入到校内外工作的时间多集中于少于10小时或10~20小时,比例高达90%以上。这表明,绝大多数本科学生对各类活动投入的时间分配不均,投入和参加学术活动、校内外工作和图书馆自学的时间则明显过少。同时也可以看出,本科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主要集中于课堂听讲和上自习两类。这一点从学生上课的高出勤率和上自习的较高频率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学校学生的学习策略不甚科学,表现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不均和学习习惯和方式的单一。
在各年级学生群体差异性方面,在每周投入课程准备的时间方面,从大一到大四出现了逐年递减的现象,这种随着在校年限的推移而逐渐减少投入课程准备的时间的现象,可能与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大四“教学虚化”的情形直接相关。如何防止大四出现“教学虚化”,根据大四量身定做符合其年级特性的课程教学和培养计划,亟待我们思考。
3 课堂体验存在差距
课堂体验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所体验到的主观感受。包括学生感知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感知的课程教育目标达成以及感知课程对学生学习要求的严格程度三方面。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按照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观念与行为来处理和把握课堂教学,但也存在相当比例的学生缺失良好的课堂体验,44.23%的学生不能经常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进行小组讨论,54.72%的学生感觉自己经常难以理解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35.35%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允许自己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课程作业。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部分同学良好课堂体验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也限制着本科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
在各年级学生群体,大一到大四分别有94.92%、95.04%、95.42%和92.68%的学生偶尔或从未在课堂上做过口头报告,大一到大四分别有71.30%、75.55%、72.59%和72.54%的学生偶尔或从未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讨论和合作。这一普遍存在于各年级学生的现象表明,大部分任课教师还未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
4 师生疏离形势严峻
我们发现,分别有91.90%、95.54%、95.22%、95.38%、95.89%、96.19%、96.21%、92.69%、92.95%、95%的学生偶尔或从未与老师进行过面对面交流、通过邮件与老师进行交流、利用即时聊天工具与老师进行交流、参加过教师的课题研究、与教师一起参加课程之外的各类活动、与教师讨论过自己的职业计划、与教师讨论过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就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交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计划给予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整体缺乏与教师的互动背后,大二和大三学生仍然首当其冲地成为最高比例的两个群体。无论是师生面对面交流、师生讨论课程内容、师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以及师生交流人生观和价值观,大二和大三学生都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显然,学校本科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极不乐观,令人堪忧,亟待改善。大学的本质就是师生互动存在的学术共同体,缺失师生良好互动很难形成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大学教育,本次调研中所暴露的师生梳理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三 对策与建议
1 加强学业导航
针对本科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和所学专业非第一志愿比例偏高的现状。首先,要开展切实有效的专业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要开展通俗易懂的课程导航。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重要性和课程之间关联性的深刻认识,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再次,要紧密联系职涯规划,使学生能够较早的根据自身爱好和特点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源动力。
2 深化教学改革
针对本科生学习策略不合理、课堂体验有差距的实际情况,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和规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形成制度化、层次化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分类分层次修订课程标准,建立课程调整退出机制,从而保证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改革考评模式,强化学习效果的过程监控,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方式;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实践、科研训练、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
3 优化课外活动
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还要依赖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课外活动。要构建覆盖范围广,活动普及度高的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的层级化体系,避免活动参与的“二八现象”。同时,要注重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各类活动,以增进师生交流,充分发挥师生良性互动对于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积极作用,以教授特有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帮助学生修身立志、明德守礼,博闻躬行,从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4 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需要理念的转变,有力的举措,但更需要科学的制度。应当建立知名教授讲授基础课、前沿科技知识和新生研讨课制度;实施新开课、上新课试讲制度;建立教学准入制、助教制、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制度,切实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课堂吸引力;建立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制度,从制度上优化本科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建立本科生学习导师制、研究生助教制,构建多方协同合作的学生学业帮扶体系,解决师生疏离的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98-01
引言
我国的高等院校在近年的扩招风气影响下,相继走向了设置独立学院的模式。在独立学院的创办过程中,就师资方面,同其本部的本科院校有着共同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同时,就总体上说来,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具备同一类、二类本科相同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然而,目前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工作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随着独立学院毕业学生的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和窘况。由此,我们通过对当下的独立学院本科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初步的调查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出符合独立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与有效择业方法。
一、独立学院本科学生就业现状
独立学院本科学生作为本科类院校的附属学院毕业生,往往相较于单独的本科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问题,其中不少问题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关注的。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不少高校为了扩招生源,设置了附属的独立院校,虽然对于整体上的高等教育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更多的学生有受教育的机会和较低的入学门槛,但是总体上看来,独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从个人综合能力到综合素质上都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这样的状况使得独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到了标签式的另眼相待,普遍被认为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造成了就业难的尴尬状况。
2.社会认可度低
相对于全日制的一类、二类本科院校来说,独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的另一个尴尬的问题是社会认可度普遍偏低。对于本科生来说,这样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社会用人单位的普遍心态来说,认为独立学院从办学时间上来说较短;从办学经验上来说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和培养机制。这样的普遍人士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待独立院校本科毕业生的态度。
3.择业观念导致的就业难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状况,去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大部分独立院校本科毕业生家庭条件相对较为宽松,对待工作的态度尚且停留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内。导致很多独立院校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对工作薪资要求高,难度要求小,以自身的最大利益为基本出发点,长此以往导致了用人单位的反感和厌恶,影响了整体上的独立院校学生就业。
二、独立院校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1.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最直接机构,直接承担着人才的基础培养和日后的后续发展的奠基任务。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上的教学培养与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上的双管齐下,切勿过于偏重基础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学生日后就业择业的指导。创立和完善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能够帮助独立院校的本科学生更便捷的找到工作,同时对独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也起到了人生引导的重要作用。
在完善就业指导体制的过程中,高校应当注意对学生可能选择的行业和前景做出充分的了解,成立专业的指导机构,对学生就业与择业提供更多的专业性意见,力求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就业与择业,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应当鼓励学生自行设立的就业辅助社团,自我交流、自我促进,增强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启发。
2.帮助学生调整自我就业心理
不少学生在就业和择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慌心理,甚至有的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表现良好,但是遭遇毕业工作的风口浪尖时则显得极度自卑和恐惧。由此,高校作为指导方应当尽力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资力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上的辅导,尤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心态上的调整。帮助即将进入社会的独立院校本科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院校本科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处境抱有认同和不去改变的心态,认为学校资历差,就业前景渺茫,对自己失去信心,校方的心理疏导尤其应当改变独立院校本科毕业生的悲观心态,创立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主动的推荐自己、面向社会,树立真正自信的人才。
3.校企合作模式
独立学院相对于普通一类、二类大学来说具有的固有劣势是在专业的难度、深度、设置和师资本身的构成上还尚且不能一概而论,具有一定的弱势。由此,独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冷眼也十分的明显,甚至对于独立院校本科的学生来说,找不到工作成为了认可的一种态度和事实。校方在帮助学生进行就业的过程中,应当从根本上改善此类状况,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和缓解此类状况。
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将现有的本科就业指导制度予以优化。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可以同企业建立长期的用人合作机制,企业对用人需求可以提出更为确切的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大四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到合作的企业进行锻炼。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当的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角色。企业是社会中最先接触到社会实际需求和最新的用人要求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可以随着社会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企业在对合作学校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了解了社会的最新需求。同时校企合作的模式极大地结局了独立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解决工作岗位和工作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辅助学生进行深造
虽然深造属于学生在专业学习范畴内的事情,但就独立院校来说,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深造可能和条件,对有意愿深造的学生,尽量采取鼓励的措施。涉及到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可能性的时候,学校可以通过和企业签订形象培养的合同与项目,促进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包括对实践环节的深造与锻炼。定向培养能够在帮助学生积累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最终帮助独立院校本科毕业生成功找到工作,提高科学就业和择业的可能性。高校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将培育人才作为自己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对人才的培养不树立长期培养的心态和目标,增强独立院校本科毕业生的成材率和成功率。
5.利用校友资源促进就业
再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有效的就业,是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思考的一方面。而校友是高校教育的产品,从而可以促进就业。可以通过独立院校开发校友资源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源库,在帮助毕业生重新认识自己,制定自己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拓展就业渠道,从而解决择业,就业问题。并且在就业中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树立先择业后就业的就业观念,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
三、结语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在扩招的大背景下不断面临着毕业就业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本科毕业生逐渐增多,对独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而言,不少学生存在就业的自卑心理和择业的恐惧心理。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高校作为对人才的培养方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组织专业的师资、设置专业的就业指导机构,对独立院校毕业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分析。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增进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树立科学育人的培养方法,为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创造更科学、更优良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学习倦怠指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以而为之时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财会专业作为专业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一类专业,在大多数院校都有开设,每年也有许多非财会专业学生纷纷考取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从而进军会计行业,所以社会上对于财会类人才的需求总体上呈供大于求的态势,但很多企业却仍然急需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因此,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学习倦怠是反映大学生积极和消极学习心理的重要综合指标,了解当前财会专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现状,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通过对河北科技学院财会专业大学生的调查,以期了解当前财会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方面的状况,从而为高校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提供指导性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河北科技学院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为被试,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51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51份。251名被试者中,男生61人,女生191人;大一学生51人,大二76人,大三71人,大四53人;农村籍学生161人,乡镇籍12人,县城及县级市籍45人,县级以上城市级33人;独生子女50人,非独生子女201人。
2.研究工具。本项研究以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为测量工具,包含20个题项,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分别赋予1-5分,分值越高表明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量表中的20个题项可分为3个维度:(1)情绪低落,反映学生因不能很好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表现出沮丧、缺乏兴趣、过度疲劳等情绪反应;(2)行为不当,反映学生因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3)成就感低,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低成就感、低胜任感的感受。
3.数据分析方法。将调研得来的数据整理后,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两独立样本均值差异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比较采用Scheffe方法。
三、研究结果
1.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总体水平。财会专业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如下表表1所示。由于问卷采用5级计分,所以参照值取中值3(即“不确定/说不清楚”之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学习倦怠方面,财会专业专业本科生整体学习倦怠及其成就感低维度得分均值均低于中值水平,介于2.9-3之间,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低落维度得分均值低于中值水平,为2.879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不当维度高于中值水平,达3.17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表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倦怠倾向,且缺乏成就感,行为不当较为严重,有较多的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现象,但学生情绪低落不是很明显,能较好地处理学习中遇到问题与要求,并能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2.财会专业本科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在不同人口统计因素下的差异分析。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比较发现,大三学生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和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两个维度得分最高,大二学生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最高。经scheffe两两比较,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年级,大三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较为严重,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有研究表明,大学三年级存在一个情绪智力的低潮期,大三学生在经历了大一的懵懂,大二的成熟后逐渐开始对学习、校园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倦,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们感到困惑、迷茫、产生失望感、导致情绪消极低落。见表4。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会专业本科生整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且成就感较低,行为不当严重。针对这种状况,特提出以下建议。
1.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查显示,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倦怠、成就感低低等特征大部分由于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产品的影响。手机给大学生提供了开拓视野、了解各种动态的平台,同时也使学生对手机产生了过度依赖。目前,学生课上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再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无法超越手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何况大部分专业课程都相对枯燥。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已经远远超过学习对他们的吸引力,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模式。比如引入项目教学法等。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提倡以学生为主导,为学生设置问题,引导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立刻应用于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学生看到了学习的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解决问题后会有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2.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把企业所遇到的财会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看到未来自己所从事岗位的工作内容,在工作中会用到的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清楚的认识,目标确定,不再茫然。同时,实现校企合作。学生在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理论学习后,到企业去实践一段时间,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的的欠缺,就又会有学习动力,回校后会更加努力认真地学习。
总之,财会专业本科生均对所学专业比较认可,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学习动力及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财会人员。
参考文献:
[1]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2):293-296.
[2]连榕, 杨丽娴, 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 632-636.
[3]李正华,莫婷,严婷婷,颜久,孙傲.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某高校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3,29:158-15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74-02
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2015年本科招生计划中,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院校多达267所。然而,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次就业率低、无法找到专业对口岗位等就业问题显著。因此,调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地方本科院校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近5年(2010~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发放,共发放问卷74份,回收7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一次就业率低,对2015届毕业生只做访谈调查。
一、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程度低,一次就业率低
在问卷调查中,从事与专业对口或联系密切的工作毕业生仅为24人,占总人数的33%,有67%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无关(如图1所示)。在2015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调查中,仅有10%的学生在毕业离校前找到工作,一次就业率偏低。
图1 图2
(二)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化,民营(私营)企业成为就业的主要领域,教师行业次之
毕业生就业分布在民营(私营)企业、学校、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各行各业,其中以民营(私营)企业最多,占总人数的47.3%,学校次之,占总人数的22.97%。(如图2所示)。
(三)毕业生就业需求多元化,信息技术教师岗成为学生专业对口首选岗位
在问到如果有可能,你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时,毕业生的回答呈现多元化,包括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公务员、数字媒体技术人员、秘书、市场业务员等。其中,信息技术教师成为毕业生的首选,明显高于其他岗位的比例,占总人数的28.93%。(如图3所示)
图3
(四)毕业生岗位薪酬中等偏低,工作以一线基层为主
据调查,毕业5年内的这些毕业生岗位薪酬在3000元以下及3000元以上基本各占50%左右,但是岗位薪酬在2000~3000元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7.84%,可见毕业生岗位薪酬中等偏低。(如图4所示)。工作岗位以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和一线教师为主,占总人数的83.78%。(如图5所示)
图4
图5
二、 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根据对行业领域相关人员的访谈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呼伦贝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
首先,教育技术学专业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由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这种交叉学科的特质,注定它要遭遇一种尴尬境地,比教育没有教育学专业好,比技术没有信息科学专业好。社会在相关岗位选择毕业生时,习惯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如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从单一、传统角度进行比较,不能突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
其次,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国出现比较晚,专业人员对社会的影响及对社会的贡献还没有凸显,社会相关领域人员还没有去足够认识并认可这一专业。
(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不足
教育技术学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学科,就业面相对较宽,这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时的一个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正因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就业面宽的特点,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不专”的现实。以往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注重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培养,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会的现状。
同时,在以往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验、实践环节的课时相对较少,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只有在教育实习环节时间相对集中。这种学生实践时间少,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时间分散、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等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的现象。
(三)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素质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外,学生素质也影响学生就业。由于呼伦贝尔学院属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生源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生源为职业高中生源,学生高中阶段在基础学科如英语、数学、物理、语文等方面的知识就更显欠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普通高中生源较差。这种知识和能力的缺失导致一部分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效果较差、效率较低,在就业时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四)受地方经济发展限制
目前,学生就业地域主要有两大主流地区,一是北京等一线城市,二是生源所在地,在生源所在地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0%。呼伦贝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只针对内蒙古地区招生,因此,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内蒙古地区为主。根据我们对内蒙古地区学校及相关企业的调查,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学校对于教育技术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大部分是机械的,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也是片面的;另一方面,目前在内蒙古地区缺乏具有代表性、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因此,限制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三、 改善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措施
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及影响因素,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
(一)加大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宣传工作,将教育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相关领域
高校建立与当地教育局或中小学的联系,通过对中小学领导、教师的培训,去中小学听课、指导教育技术相关课题研究,学生见习、实习等渠道,宣传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让教育部门领导和一线教学人员逐渐认识、认同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方面,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将人才培养方向主要定位于信息技术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方面,毕业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
通过调查,目前呼伦贝尔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和数字媒体技术岗位。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毕业生工作内容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计算机机房维护为主,一些毕业生还兼职教务管理、学校相关活动的音视频资料的采集、辅助其他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材料、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的培训等工作。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人员主要在相关企业从事UI界面设计或视频资源开发工作。
另一方面,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从毕业生工作单位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意见看,教育技术学专业以往的课程体系完全可以适应相关岗位需求。之所以出现学生“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的现象,是因为在以往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较少且分散在各个课程和学期,缺乏综合性的实验内容。
因此,通过增加实验课时、增加综合性实验比例加强课程设计等环节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
(三)全面提高素质,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
学校或教师除了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
(四)拓宽学生就业视野和渠道
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就业岗位、企事业单位现状及用人要求,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拓宽学生就业思路,而不是一味选择离家近或者一线大城市作为就业的方向。
[中图分类号] G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104?03
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也是针对当前大学教育体系注重考试成绩、忽视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一种教学改革[1]。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本科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挖掘创新思维,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2]。另一方面,本科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科研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容易出现创新动力不足,使得参与科研的收效甚微[3]。
从学校的层面上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做法最早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目前美国不少著名高校都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成熟的本科生科研支持政策与管理模式。成立于1838年的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是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在美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素以对学生的高质量培养而享誉世界。2012年杜克大学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美大学第6名,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大学第10名、世界大学第14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杜克大学在我国江苏省昆山市开工建设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杜克昆山大学,成为中美合作共建综合性大学的典范。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杜克大学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我国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现状分析
1.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在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率先开展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和接触企业界、科研部门,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更多适合自己特点的选择和培养机会[4]。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培养能力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和硬件建设,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积极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学生科研成果[5]。
笔者所在单位中南大学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优化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参与项目的本科生或创新团队成员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研究方案的设计、具体研究和报告的撰写等工作。注重实效,鼓励创新,重点资助选题科学、思路新颖、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具有创新和探索性且实施条件有保障的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几乎所有“985”“211”高校都出台了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文件及配套管理办法,不少非“211”高校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些探索性工作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引起了众多高校的重视,但总体上我国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存在一些突出问题[3]:① 缺少学校和教师支持,成果科技含量不高。相当多的高校尚未建立起本科生科研创新管理机制,相关规章制度不到位,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基本上处于无序进行的混乱状态,得不到学校政策的保障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很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还停留在验证性的水平上,成果缺乏科学价值。② 缺乏资金和实验条件,科研活动难以为继。目前对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有创意的科研设想因得不到实验条件和资金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③ 缺少市场调研和分析,成果应用前景堪忧。本科生大多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科研活动,只注重科研创新过程的刺激性和探险性,缺少市场调研和实际需求分析,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果一出来就束之高阁,造成资源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和制约了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杜克大学支持本科生从事科研的主要举措
1. 协调校内多个部门和机构,创造科研条件
杜克大学由本科生院(Trinity College of Arts & Sciences)、二级学院、图书馆等部门和机构协调配合,分工负责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本科生院成立了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Undergraduate Research Support Office),负责制定和解答本科生科研相关的政策,审批各类学生科研项目和助研经费,校内外面向本科生的研究机会,组织校内本科生科研成果展览会。二级学院负责公布教师的基本科研情况,收集面向本科生的科研信息,协助学生联系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条件。图书馆则安排有专人一对一的接洽本科生关于科研方面的咨询,负责介绍与其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数据库和其他资源,培训文献查找的初步技能及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同时,图书馆还为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提供与研究生同等的文献借阅权限,在必要时本科生还可向图书馆申请用于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单独研究室。
2. 开展入门培训和引导示范,激发科研兴趣
本科新生入学后,杜克大学即向其宣讲学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与突出贡献,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科研。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根据中学阶段学习的课程情况及其个人兴趣,部分学生经申请可进入暑假pSearch项目,切身感受科研过程,培养初步科研技能。pSearch项目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四个部分:① 以对杜克校园周围某一生物种群的染色体分析入手,向学生讲授基本的科学实验规程,手把手的传授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现代实验操作技能,最终的研究结果将在项目结束时进行非正式的交流报告。② 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接触大量的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科研人员的言传身教。③ 组织到杜克校园周围采集生物标本,亲近大自然;组织到学校泳池畅游,锻炼强健体格;组织到艺术馆感受文化熏陶,提高人文修养。④ 组织到附近海滩游玩,观看磅礴的大海,呼吸自由的空气,回味科研的乐趣。
3. 实施独立研究课程和学分,鼓励科研创新
杜克大学面向本科生专门开设了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课程――独立研究课程(Research Independent Study),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一具体问题开展独立研究,通过提交包含自己独特见解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研究报告来获得学分。独立研究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流程为:① 研究课题审批。独立研究课程的具体研究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提出,经指导教师认定可行后,报主管本科教学的系主任审批,研究课题一经批准通过,不得更改。② 选定指导教师。独立研究课程要求每位学生都应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为杜克大学的正式教师,若研究课题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学生还可跨系申请若干名副导师,但课程成绩由正指导教师评定并提交。③ 课程内容要求。研究课题必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的,研究成果应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不得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仅做少量修改,或者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④ 例会制度。学生每周必须在研究课题上工作10小时以上,同时至少每两周与指导教师见面一次,汇报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导教师则对研究情况进行及时指导。⑤ 最终成果。独立研究课程的最终成果为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撰写出包含自己独特见解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研究报告。⑥成绩评定。独立研究课程的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研究报告的质量,以及平时的研究投入和表现情况综合评定。
4. 提供充足研究机会和资助,倡导科研交流
杜克大学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为本科生科研提供尽可能充足的研究机会和项目经费资助。根据经费使用目的的不同,杜克大学目前对本科生的科研资助可分为四类:① 独立研究课程助研金。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选择了独立研究课程的学生可以项目的形式向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申请最多400美元的助研金,用于购置与研究相关的材料和设备,也可用于外出调研或收集数据。② 创新基金。所有非毕业班的本科生只要具有创新想法,即可以研究项目的形式向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申请400~500美元的创新基金,经评审批准后,该经费可用于学生自主科研经费,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执行。③ 助研津贴。教师可向所在系申请每学期400美元的助研津贴,用于临时雇用本科生参与其课题组的研究,助研津贴全部作为本科生的科研劳务费,但学生不能再以所从事的研究课题申请学分。④ 旅费补助。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交流的学生可向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申请最多400美元的注册费和差旅费。此外,本科生在申请任何项目经费资助之前,必须首先学习科研诚信的规定,并需要通过相关测试。杜克大学规定凡是获得学校资助的项目,都要参加本科生科研支持办公室组织的每年一次的本科生科研成果展览会,加强学术交流与宣传。
三、杜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措施对我国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通过对杜克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科研并重、学生与教师互动”是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法宝,同时也给我国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以有益的启示。
1. 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高校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高校应积极规划和组织建设有利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逐步实行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面向本科生24小时开放,为本科生自由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同时,高校还应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励志创新”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主导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各种讲座和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2. 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
课堂教学是本科生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很多教师本身就是优秀的一线科研人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加强引导,将科研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寓教于创新,让本科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锻炼科研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可通过适时设置科研情景问题,提出一些开放性的命题,引导本科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思路,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个细节问题刨根问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科研创新潜能。
3. 设立专门的科研创新学分
在本科教育中设立科研创新学分可以将学生自由无序的创新想法转变为目的明确的科研活动,是培养本科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措施。高校应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学分运作机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加强学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本科生科研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高校还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本科生科研创新学分管理,对本科生科研活动进行全面的咨询与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科研创新,促进本科生科研与学校及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吴建林,薛强,高玮.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C].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1):83-87.
[2] 李亚岗,余远波,林加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编译原理”课堂教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139-140.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16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new social norm,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 the formation of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aspect of training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the importance and cultivating mode has many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ining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draws lesson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the university, explore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ath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s th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许多高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很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提出
在国外,以美国高校为代表,首先提出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了给本科生提供参加科研的机会,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随后,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相继制定本科生科研计划,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不同形式的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在国内,清华大学于1996年正式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首次提出了类似的本科生研究计划,北京大学自1998陆续设立了三项“基金”,鼓励和引导优秀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研究型大学相继开展本科生科研,本科生科研正在成为本科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2005年1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让本科生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为创造学校的科研创新环境。
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
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吹响了创新的号角。社会的创新离不开科研创新能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相关研究表明,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与未曾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着显著差异。①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让他们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学会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是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
2.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大学本科教育,应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2007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各层级举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都包括此项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其创业、就业能力的导向性。高校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良好的平台,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3 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主动进行知识积累重构、培养自主自学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实践、协作等能力和严谨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②另一方面,有助于挖掘大学生创新潜力,锻炼自主独立学习、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形成开创性思维,为今后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做好准备。
3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领域已形成普遍共识,许多高校也在开展相关的工作,但实际培养情况与客观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1 培养机制不健全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健全的机制做保障,然而我国目前许多高校虽然都在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方面的工作,但从培养机制的角度来看还很不健全,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相关机构以及制度保障,整个运行机制多处于自发自愿的无序状态。
3.2 学校重视不到位
任何一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在,许多高校的工作重心大多集中在科研(教师的科研)、教学、学生管理和就业等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等方面不便量化的工作往往重视不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许多高校仅仅作为学生参加竞赛或者二课活动的形式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类型繁多,但大多项目缺少创新性、可行性,技术含量不高,许多科研创新活动周期短,深度和广度涉及不够,实际培养的效果也无关紧要,多流于形式。另外,任何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多数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资金,有些只是小额度的资助,可以说这项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3 师生参与度较低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大多数老师一方面承担着教学和自身的科研任务,在缺乏相应激励措施的情况下,对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和培养缺乏动力,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比较低。在没有浓厚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氛围里,目前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较低,近年来,与本科生的人数相比较,科研创新活动的范围小,大多数学生还未能从该活动中受益。③
4 完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目前,创新成为社会新常态,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显得尤为急迫和必要。
4.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高校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促进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在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术委员会的二级机构,专门负责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指导、评定、审核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校级党政领导、校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事业代表共同组成,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培养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工作开展情况,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院系层面设置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配备或制定专门人员对接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相关工作,避免目前许多高校存在的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拓通渠道,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和运行机制。
4.2 打造科研创新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平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首先,加大实验室设施投入,实行开放式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和企业、行业的合作,强化实践动手环节,切实促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科研创新动手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其次,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增加专题学术讲座,邀请专家举办报告会和研讨会,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与有关专家、学者及教授们直接互动,有助于本科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方向,找到更有效的科研途径和方法。④同时在学校创办期刊上开辟本科生科研创新成果专栏,拓宽交流平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4.3 完善激励措施,调动师生积极性
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评价激励措施,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工作顺利进展的必要前提。在教师层面,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将学生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业绩评价挂钩,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并对成绩优异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在学生层面,完善学生科研创新鼓励措施,将学生、评奖、申请专利等科研创新活动成果作为评先、评优、评奖,以及免试攻读研究生等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形成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注释
① 江颖.科研训练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差异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31-33.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型科研项目;培养途径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JG00410JX12)。
作者简介:沙超,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网信息处理、嵌入式开发;黄海平,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隐私保护、智能计算技术;孙力娟,女,教授,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技术。
现代意义上的本科生科研起源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在上世纪80年代,MIT针对本科教育过程中存在教学与科研相分离、学生创新能力下降、以及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等不良状况,推行了“本科生研究计划”,其核心思想是提倡教学与科研应当紧密结合[1]。
在当今的中国高校中,教师、博士生与硕士生仍然是科研的主体,而本科生却往往被排除在科研体系之外,不仅鲜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也无法获知最新的科研动向。这不仅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自身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升[2]。
1 本科生参与创新型科研项目的目的
在此,我们以我校的STITP(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例来说明其目的。该项目面向的主体是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其目的在于:1)给本科生提供科技创新训练机会;2)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学科的前沿,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能力;4)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人才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自2006年以来,我校“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领域共获得STITP项目16项,其中,省级项目5项,如表1所示。在目前已结项的11个项目中,9个项目获得“优秀”。通过这些项目,我们不仅培养了近50名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实验室相关项目的进展。
2 本科教学与科研应该相辅相成
当前中国的高校,大体可分为四类:教学主导型高校、以科研为主导的高校、教学科研型高校和科研教学型高校。从数量和规模上看,以后两种类型的居多。因此,大多数高校都强调教学和科研两手抓――既不能放松教学,也不能轻视科研[3]。对于教师如此,对于学生也是如此。教学与科研绝不是对立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2.1 以教学带动科研
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书本知识的传授当然必不可少,然而,经常向学生介绍或交流最新的科技前沿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4]。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调动他们的科研热情,真正起到以教学带动科研的作用。经验表明,很多情况下,教师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交流发现学生中的好苗子。
2.2 以科研促进教学
本科生从事创新性科研项目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求索、不断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并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学到了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3]。由于知识的储备有限,本科生在科研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必将遇到较多的专业技术问题,这与其专业课程密切相关。例如做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去主动地学习软件工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做嵌入式硬件开发的学生也会去努力学习单片机、操作系统等专业课程,这对教师的教学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3 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方法
3.1 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选题
我们既要提倡学生知识面的全面发展,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本科生自身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适合其从事的课题与项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5]。具体而言,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在进行选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题要有创新性。
目前,很多高校都针对本科生开展“创新计划”、“创新工程”、“创新项目”,强调项目的创新性。本科阶段是人生学习精力最为旺盛、涉猎知识面最广、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因此,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而绝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这要求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高校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时刻关注全球最新的科研进展,做到与时俱进。同样,以我校的STITP计划为例,2009-2011年未被立项的项目中,分别有71.2%、67.5%和75.3%的项目是因为“创新性不够”而未予立项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
2) 切忌过大或过小。
过大的选题犹如揠苗助长,过小的选题又好比浅尝辄止[6]。其中,又以题目过大的问题最为突出。某些有科研项目的教师会给本科生安排过多过难的科研任务,甚至将本科生的任务与研究生的任务混为一谈。这样不仅不能激发本科生的研究兴趣,反而有可能对其自信心与积极性造成打击。我们知道,本科生的知识体系还远没有到可以在一个领域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地步,他们仍然处于知识的积累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更需要的是引导和兴趣激发,而并非揠苗助长。
3) 紧扣书本但不拘泥于书本。
本科阶段的书本教学基本上都是在为学生进行知识储备。然而,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互联网上浩瀚的知识每天都在更新,此时,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书本教学,在本科生科研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显得相对滞后。经验告诉我们,在从事科研项目时,书本的经验是必须的,但书本的知识面却也是狭窄的。因此,本科生在进行科研项目的选题时,必须以书本为根基且要跳出书本,这样的科研才真正有意义。
3.2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本科生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绝大部分都是教师所主持或参与的各类国家、省部级的纵向项目与校企合作的横向项目。这些项目大多都有强大的科研团队作为支撑,往往包括了老教授、中年骨干和青年教师,科研团队实力较为雄厚。一般可采取分级指导的方式[7]。老教授科研经验丰富,拥有大局观和前瞻性,可以为本科生在科研项目中的具体选题提供指导意见;中年骨干教师专业技能较强,且拥有较为丰富的实际指导经验,因此可以参与具体的项目规划;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参与科研的时间较多,可具体负责本科生的科研工作。这样的分级指导方式将真正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中年骨干教师的专业技能,充分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3.3 注重研究成果的积累
本科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同样重要。这些成果不仅可以大大增强其自身信心,更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我们应当注重如下几项研究成果的积累。
1) 研究报告。
包括项目前期的调研报告、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研制报告、项目完成后的测试报告与总结报告。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不仅要学会如何做项目,更要学会如何总结项目中的经验与成果。更为关键的是,研究报告对项目本身的延续性也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
2) 研究论文。
目前,在国内的高校中,本科生撰写研究论文的现象还不普遍,这正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之一。在我国的不少高校中,论文仅仅是研究生和教师的专属,和本科生没有任何关系,且论文的撰写出现了越来越功利的趋势。让本科生将其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撰写与发表出来,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此类现象,也可以让科研成果尽快得以保存,同时,对于本科生自信心的提升将大有裨益。此外,对于想继续深造读研究生的高年级本科生而言,从此时开始培养撰写论文的方法和能力,将使他们较早地起步,对其在研究生阶段的发展作用明显。
3) 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相对于论文而言,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和知识产权相关的成果取得将更为不易。专利成果必须要求完全的知识创新,而软件著作权则对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平心而论,对于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本科生而言,想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只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够不断地接近成功的彼岸。
4) 科技竞赛的奖励。
本科生在科研项目中所做出的贡献,绝大多数是可以作为独立的研究成果,参与相关的科技竞赛的。而如果不依托于教师的科研项目,本科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且一般缺乏明确的应用场景。以我校的“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为例,每年在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生,有超过70%都参加了国家、省、市以及校级的各类学科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微软创新杯竞赛、移动创新杯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如表2。这些奖励的取得,将大大激发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对其今后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4 通过科研提升本科生综合技能
4.1 创新能力的提升
本科生参与科研是培养其可持续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1],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尽早培养。本科生正处于自身知识积累的关键阶段,参与具备一定创新性、前沿性的科研项目,必将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索欲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4.2 专业技能的提升
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大多与其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然而,专业技能的培养绝不仅仅是依靠书本和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出真知。本科生在科研项目中所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比其在课堂上学到的要多得多,专业技能的提升速度也更加迅速。这就是为什么科研能力突出的本科生的学习成绩大多也名列前茅的原因。
4.3 协作能力的提升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学校,在科研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都需要项目参与者通力协作,共同解决各种问题。我校的STITP项目要求每个课题参与的本科生至少3人,且包括1个项目主持人。这必将提升本科生间的协作能力。STITP项目对于学生所在的院系没有任何限制,因此,经常出现不同学院的学生组队参加的情况。在该种情况下,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将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知识面的提升将更加迅速。
4.4 逻辑能力的提升
科研活动本身就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归纳和演绎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取得,正是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关键。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类的本科生,对于自身逻辑能力的培养往往十分重视,例如我校的数学建模、程序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每年都能吸引数量可观的本科生报名参加,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本科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所得到的逻辑能力的提升幅度将更大,这是因为科研项目本身就是多学科的综合,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且需要项目从事者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推理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要求较高,为本科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和提升空间。
5 结语
当前,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情况在我国还不是非常普遍,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让更多有能力、有热情、有兴趣的本科生参与到我们的各类科研项目中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技能,真正为我们国家培养出高水平的、有用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卢开聪,张扬,李菊琪.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模式探究[J]. 化工高等教育,2009(5):13-16.
[2] 傅水根,卢达溶,汤彬. 创建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促进本科研究型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育,2008(3):48-49.
[3] 傅水根. 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大学教学,2007(4):4-5.
[4] 徐福缘,舒光伟,朱建育. 实施用科研加快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战略举措[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3,25(2):16-19.
[5] Richard A. Johnson, Dean W. Wichern. 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 彭蕾,孙波. 加强理工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4):70-79.
[7] 王光顺,陈小雷. 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培养途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8(6):95-97.
Innovative Research Project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Skill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Campus Network
SHA Chao1,2, HUANG Haiping1,2, SUN Lijuan1,2,3
(1. College of Compu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2. Jiangsu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Key Laboratory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Nanjing, 210003, China;
培育本科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被普遍认为是一条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也就是说,当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他们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实行“自主式”学习,使其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互相融合,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发展概况
美国是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从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展全校范围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起,到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调研报告,提出建立“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构建以探究为主的新生年、跨学科课程研究、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等系列改革措施。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美国高校本科生科研活动进入了新的。
我国研究型大学凭借其在学科专业、科研基础、师资力量、项目经费等方面的优势,于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展开了本科生科研活动。清华大学在机械、电子、结构、数学建模大奖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1996年正式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并逐步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科研能力训练的学分才能毕业。浙江大学于1998年开始每年组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累计共立项14627项,学生参与面已占同届学生的三分之二以上,构建了国家、省、校院三级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学科竞赛层次从校到省和国家,并融入到国际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大舞台。
通过近15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蓬勃开展,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项目种类不断增加,层次不断丰富,项目内容注重学科交叉,参与主体由校内扩展到兄弟院校以及社会机构等等。本科生科研项目已成为研究型大学构建本科生实践教育教学新体系、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人才质量的一项新举措。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迅速发展,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分析本科生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规范、高效、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本科生科研活动种类的不断增加,学生参与面的不断扩大,目前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开展课余化,缺乏整体层面的培养体系设计
目前我国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要还是纳入到第二课堂学分,因此本科生科研主要是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学生主要是凭着兴趣驱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目前本科生科研的组织管理流程主要为:学校开展项目申报,学生联系指导老师并根据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或结合实际情况独立思考提出申请,专家评审后确定立项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并结题。整个过程与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存在脱节现象,往往一方面导致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处于松散的自发状态,另一方面,使得他们在科学选题方面和问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和专业性指导,从而导致本科生科研水平难以较快提高。
2.项目管理课题化,导致项目考核的结果导向
目前,我国高校把本科生科研当作一种课题研究进行管理还相当普遍,学校管理层一般在立项、中期检查、结题3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科研进程与结果的考核,项目考核往往侧重于结果导向,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监控。但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研究质量与教师指导质量的过程管理是容易忽视的环节:对学生而言,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科研活动,是否联系指导教师以及与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探讨等;对指导教师而言,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学生获得指导的方式和时间;对管理层而言,如何预先精心设计通过学生科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等,这些环节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定和规范,其结果容易导致本科生科研质量的失控,大大降低学习效果。
3.项目形式封闭化,缺少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的参与
从项目和经费的来源看,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是自行解决,而国外高校则积极面向外部的社会团体和企业界开放。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生科研项目及资助来源于三方面:校内各研究领域提供的研究机会;加州大学系统所管理的国家实验室提供的研究机会;校外提供的机会,如NSF设立的全国性“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以及一些私人基金会提供的研究资助等。这些校外资助是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有效补充。
从项目的参与主体看,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参与主体主要是本校的学生,而国外高校在此方面则显示了较强的开放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机会向其他大学的学生开放,其他大学也面向加州伯克利开放,特别是鼓励学生参与“暑期研究计划”。科研活动的校际交流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眼界。
从科研组织管理机构看,目前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尚局限于校内,而美国高校除了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外,还得到全国性民间组织如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和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CUR)的积极支持。这些民间组织从组织本科生科研项目、寻求资金支持、为美国政府和高校提供总结材料等方面不断发挥应有的作用。 转贴于
三、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本科生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主要思路应该从制度设计、平台建设、过程管理、加强激励等方面入手,整体构建由动力机制、运行和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组成的大学生科研管理与运行体系,真正体现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兴趣驱动、自主立项、重在过程”的原则。
1.加强系统设计,整体构建基于多元主体需求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需要有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参与。如何建立适应多元主体需求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推动大学生科研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本科生科研管理的新课题。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科研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学校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系列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动态跟踪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需求变化,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大学生科研活动项目和资源,推进大学生科研项目的课程化,注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引导并组织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
教师的全程指导是科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由于本科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和经验,从近年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来看,指导教师在项目选题、团队组织、科研活动中的方向引导和知识解析等众多决定实施成效的因素中最为重要,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教师尤其是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生科研指导的有效机制。
社会力量的逐步加入是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补充。我国高校传统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主要以学校搭建平台、校内学生参与的模式出现,忽视了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忽略了校际之间的科研活动交流,不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学校管理层应该积极调研各类社会力量的需求与特点,创造条件吸引各类社会力量逐步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构建合作共赢的科研活动资源整合模式。
2.深入探索实践,努力搭建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平台运行与保障机制
整合课程资源,开展课程教学融入科研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发挥本科生科研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第二课堂作用的同时,应考虑设置一些体现“科学精神”为宗旨、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训练的课程,这种将科研能力培养与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如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农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院农业交流专业开设了“农业交流产品开发”高峰体验课程,学生要进行产品设计、出售产品、制作图片、撰写评价、相互交流等各项学习要求,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科研训练的做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四年级论文”和“荣誉毕业生四年级论文”等研究性课程,该类课程占总学分要求的1/6以上。通过将本科生科研纳入第一课堂,教学与科研共同构成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效促使学校和教师像课堂教学一样认真做好本科生科研的设计、引导和管理工作。
教育部于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指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将本科生参与科研提高到一个重要的高度,改善过去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局面,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
近几年,随着我校科研项目,包括本科生立项和参与教师项目,不断地深入推进,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和课外实践能力的增强搭建了重要平台,也提供了同学和老师以及学校良性互动的渠道。与此同时,随着学校在宣传力度、经费支持、项目审核、成果取得、项目激励等方面关注力度的加大,科研项目也得到了一些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回应,激发了学生申报项目和参与教师课题的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研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例如,开展科研的态度问题;科研项目过程的管理问题;科研经费使用和监督问题;科研项目的审核等等。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的关注,因此对本科生科研现状进行了解与调查,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的主要目的。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了解本科生科研立项的开展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动我校本科生科研项目更好地实施与开展。
2. 研究的意义。本科生立项是我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实施情况与效果直接关系着我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鉴于其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开展此项调查研究,对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平台的扩建以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设计
理论架构:本次研究是以理性行动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的。
(一)理性行动理论
理性行动理论就是行动者利用拥有的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无法满足时,经过理性思考后选择与其他行动者进行交换以使需要得到满足。一个理性行动通常预设:在两个或者更多手段对于同一个目标的选择,或者在不同目的之间的选择。其实理性行动理论的行动者就是“理性人”。在学校方面,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开展其实是学校经过深思熟虑思考以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其原因就在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在学生方面,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活动中是因为参与的活动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这也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二)社会资本理论
在林南看来,社会资本是指内嵌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行为人在采取行动时能够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因而,这个概念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它代表的是内嵌于社会关系中而非个人所有的资源;二是获取和使用这种资源的权力属于网络中的个人。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进行着教学的管理,它拥有着许多的资源,例如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其实就是社会资本。学校在拥有这些资源的同时,必然对这些资源进行利益让其发挥最大效用。学校的管理不是单向的,它与学生和老师等自然人是有互动的,开展科研项目其实也是学校的管理者与学生和老师互动的一种方式,所以学校支持科研活动的展开。对于学生和老师,参与科研项目其实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因为参与科研活动就会与他人产生互动,也就会处于某个社会关系网络之中。随着科研项目的开展,参与其中的人就会拥有这种资源,进而形成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本。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研究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970份,有效回收率为97%。根据问卷显示,在1000个调查对象中,参加过相关项目有288人,有效百分比为28.8%。没有参加过相关项目为712人,可见,参加我校本科生相关科研项目的学生比例相对较低。
四、本科生科研项目参与情况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只以榆中校区大三、大四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并对样本开展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问卷材料,参加了相关科研项目的学生仅有28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8.8%;而没有参加的学生人数是712人,却占了所有调查对象总人数的71.2%。由此可以看到在大三、大四学生群体中参与了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学生还是占少数,由此可见学生在科研立项活动中参与度非常低,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对资料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努力寻找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没参与我校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学生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情况
表1 没参加我校科研项目的同学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情况
(单位:人)
频次 有效百分比(%) 累加百分比(%)
根本没听说过 142 20.0 20.0
听说过,只是了解一点 414 58.1 78.1
了解一些基本信息 136 19.1 97.2
认真了解过 20 2.8 100.0
总计 712 100.0
如上表所示在没参加我校科研项目的712个调查对象中,“根本没听说过”的有142人,有效百分比为20%;“听说过,但只是了解一点”的有414人,有效百分比为58.1%;这表明没参与的学生的没参与科研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与对我校科研项目情况不了解有关。
(二)没参与我校科研项目的同学参与科研立项的意愿情况
表2 参与科研项目的意愿情况 (单位:人)
频次 有效百分比(%) 累加百分比(%)
想 380 53.4 53.4
不想 332 46.6 100.0
总计 712 100.0
如上表所示,在我们调查的712个没有参与科研立项的对象中,有参与科研立项意愿的有380人,有效百分比为53.4%;可见,想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在没有参与的学生中占较高的比例,这里需要进一步分析没有参与的原因。
(三)没参加我校科研立项的原因
图1 没参加我校科研立项的原因统计 (单位:人)
(注:由于问卷设计为多选题,而我们采用的统计方法是计算各选项被选择的频次,故总和不为712人。)
如上图所示,在所有的原因中,选择“不了解,没有得到相关的通知或宣传知识” 和“能力不够,认为自己专业、实践等能力有限”这两个原因的频次最高,总计656次。这说明学校相关宣传不到位和学生自身知识缺乏。
(四)参与我校科研项目学生对自己参与科研项目的主要目的分析
图2 参与我校科研项目学生对自己参与科研项目的主要目的统计(单位:人)
如上图所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目的主要是:提升专业实践水平与能力,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和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群体对参与科研项目的目的有不同的看法。
(五)学生参与老师项目的主要收获分析
下表数据看出在学生参与老师的项目后收获主要集中在拓展专业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学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可以说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的大。
表3 学生参与老师项目的主要收获统计 (单位:人)
频次 有效百分比(%) 累加百分比(%)
拓展专业知识、提高学术水平 66 38.8 38.8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34 20.0 58.8
明白整个科研流程 18 10.6 69.4
掌握研究方法、技巧 14 8.3 77.7
提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16 9.4 87.1
培养了自己坚持等良好的个人品质 6 3.5 90.6
学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7.0 97.6
没收获 4 2.4 100.0
总计 170 100.0
(六)遇到困难时,学生对科研项目的态度分析
图3 遇到困难时,学生对科研项目的态度统计(单位:人)
如上图所示,有上述数据可知,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放弃,都会选择坚持下去。
(七)指导老师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帮助力度分析
表4 指导老师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帮助力度统计(单位:人)
频次 有效百分比(%) 累加百分比(%)
很大 34 28.8 28.8
较大 32 27.1 55.9
一般 44 37.3 93.2
较小 6 5.1 98.3
很小 2 1.7 100.0
合计 118 100.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都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八)在学生看来,科研项目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图4 科研项目中存在的不足统计 (单位:人)
如上图所示,在科研项目中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项目的可行性问题上,项目的计划性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上,团队配合上和成果创新力度上。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究
通过对我校本科生科研项目参与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在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存在问题
1. 参与者较少。虽然近年来,随着我校对本科生科研项目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生人数有了增长,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参与人数占总体的比例并不高,仍然还有许多同学并未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
2. 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效果并不显著。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与开展,是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虽然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本科生获得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未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科研项目也没有取得有效成果。
(二)原因分析
在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学校、学生两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1. 学校层面。(1)宣传力度不强。学校对于科研立项的宣传不够重视,宣传方式也较为单一,这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学校开展的科研立项活动,从而使学生错失了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2)缺乏激励机制。目前我校还未建立起能够激励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有效机制,这使得本科生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的动力,导致科研项目的参与程度不高。(3)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学校的各项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资金支持。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科研项目经费不足,同时,实验室、实验仪器等必要设备也常常无法得到保障。(4)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不足。对科研项目进行必要监督,是保障科研成果质量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科研项目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学校的监督却是相当薄弱的,这直接导致了科研项目实施质量的下降。(5)对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不够重视。有不少教师在思想上仍然认为,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忽视了他们的创造性。因此,未能真正认识到学生在科研项目中的地位。(6)对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指导不够。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当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时,教师往往不能提供有效地帮助。
2. 学生层面。(1)专业知识不扎实。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这使得在科研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2)动机较为功利。有部分学生参加科研,不是为了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而仅仅是为了获奖、评优等。
六、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为鼓励更多的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学校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可以采用将参与科研项目与加学分、评优挂钩等方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二)加强宣传力度。宣传力度不够,使很多学生对科研项目缺乏了解。为了弥补这种缺憾,学校应该重视对科研项目的宣传,改变以往单一的宣传模式,多渠道并举,充分利用海报、网络等宣传手段。
(三)加大对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各项支持力度。虽然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能够为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有力保障,但是学校的支持不能止步于此。提供必要设备、简化参与程序等等,都体现着学校对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支持。
(四)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在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学校应该进行必要的监督。要定时检查科研项目的最新动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正,以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
(五)将本科生实践创新教育常规化。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仅仅靠一两次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急需将本科生的实践创新教育纳入日常课堂中,将其常规化,使学生在日益积累中提高自身能力。
(六)学生也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同时端正科研动机,这样才能正真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 连漪.高校科研管理模式[J].桂林工学院院报,2010(6).
[2] 栾曦.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的中美比较[J].吉林教育, 2010(5).
[3] 俊世能.黄山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黄山学院院报,2011(4).
[4] 乔思辉.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在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1(1).
一、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以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6份,有效率达71.7%。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从西北政法大学教务处等网站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了解到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目前在参与科研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率不高。本次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本科期间最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比例达73.4%,仅有18.7%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科研能力。由此反映同学们对待科研在意识上不够重视,更多地想锻炼实务能力。虽然在调查问卷后面,84%的人认为科研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从实际参与来看,59.7%没参加过任何级别的科研项目,有25.7%仅参加过 校级科研项目,结合本次调研对象多为大三、大四高年级同学,可见我校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性不高,参与率较低。
(二)学校关于科研的宣传力度不够,渠道单一,相关培训缺乏。调查表明,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遇到最大困难是资料匮乏,占42.2%比例,可我校作为法学院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法学资料丰富而详实。另外,当同学遇到感兴趣问题时,63.6%是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同学一方面觉得资料匮乏,另一方面遇到问题又首先想查资料,可见学生对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方法欠缺,撰写文献综述能力培养较少,可见学生科研的相关培训应加强。
(三)师生互动频率不高,本科导师制作用发挥不大。调查显示,本科生与导师见面次数较少,一学期见面一次比例有37%,33.3%同学选择见面2到3次,另外,本科生导师指导方式也是多为召集其他同学一起开会。然而有51.7%同学在参与科研的必要条件里选择有专门老师指导,60.5%同学选择需要导师在学习上多指导,可见同学们对老师的指导主观愿望强烈,但由于种种原因导师制发挥作用有限。
(四)科研项目参与少,级别低,缺乏整体层面培养体系设计。
二、我校本科生参与科研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条件方面
1、本科生教育大众化趋势同科研精细化要求间的冲突。从2002年开始的扩招,使我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世界第二,本科生总量不再稀缺。因此在就业压力面前,不继续深造的同学越来越倾向于花费较少的时间用在科研项目上,去提高毕业论文的专业性。本科生毕业论文也存在着数量增多而质量下降的趋势。
2、对本科生导师要求过高与实际不符。本科生教师自己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而无暇顾及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同学生交流相对较少,学生也面临就业、升学、出国等多方面压力,也无法获得更多的指导。因此合理创新激励机制,考虑到老师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老师参与进来,将教学任务适当减轻或与之结合等改进措施很有必要。
(二)主观条件方面
1、学生对科研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本科生相对于研究生更多的侧重在锻炼实践能力,对科研研究有着很强的神秘感和距离感,认为那是本科生所不能及的事情。可是在本科期间除了有限的实习机会外,科研活动也是锻炼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2、科研过程中过于依赖老师,主动性和团队合作未充分体现。调查中显示学生在科研的条件里更多的侧重在依赖老师的指导,选题对很多人来说便是申请课题的第一道关卡。自己有大型研究项目老师,通常会把子课题某个研究点分给学生作为申报项目,导致学生申报项目变成学生分担导师的科研课题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组长一人负担起全部的职责,其他成员难于调动起来,有些成员只是挂名而已,失去探究小组组建的意义。
三、推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改进措施
(一)加大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
高等学校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种媒介渠道进行全校性的宣传推广,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参与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师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营造创新文化。学校和学院可以通过学术讲座、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教授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并提前了解参与科研的注意事项。
(二)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科研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本科生入学开始进行系统的培养,大一多进行文献搜集与整理的素质培养,并撰写文献综述的能力锻炼;大二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和设计研究方案素质的培养阶段,循序渐进,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大三开展专业领域课题研究,需要各种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施,运用之前积累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大四便是以完成毕业论文为契机,表达研究成果的阶段。
1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产生
1.1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概述
美国是战后最早开展本科生科研的国家之一,也是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从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在全美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到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本科生科研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设立了各种研究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探究性学习、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1.2 “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产生
1.2.1 图书馆支持学校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战略
为了支持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强调专门为本科生科研提供服务。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的部分院系曾在2003年参加了图书馆举办的本科生研究技能重点小组活动,之后这些院系表示,该活动对学生如何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如何评价并有效运用信息很有价值。为此,UCLA图书馆在其2005—2010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将通过一个战略性、多样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有益合作,以提高UCLA本科生的信息能力水平;杜克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2006—2010)中也明确指出申请持续的经费为本科生开展科研提供专门的培训服务,该项服务必须关注本科生的研究,并将成为图书馆培训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图书馆还在其战略规划中明确设立奖项,如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校区图书馆(Unive。sity of Nevada-Las Vegas,UNLV)在其2005—2010年战略规划中指出:建立“本科生图书馆科研奖”,将图书馆员、教师及校园内的其他研究者联系起来,共同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
1.2.2 图书馆设立本科生科研奖支持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
在上述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的指引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界达成的共识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一直是大学教育使命的积极参与者,其功能在于力图预知并满足全校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知识发现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需求;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一个最大挑战是将信息素质教育有效地整合到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与教师及学生的合作,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培养学生查找、筛选、评价信息并最终获得信息素质的理想渠道。
所以,在已经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图书馆又相继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奖。这不仅丰富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类型,也扩展并延伸了图书馆面向本科生群体的服务。
2 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比较分析
2.1 概况
参考《美国新闻周刊》的美国大学排名,利用网络调查法,同时结合文献调研,笔者发现,伯克利大学图书馆在2003年率先设置本科生科研奖,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和俄勒冈州大学图书馆先后在2004年和2005年设立该奖项。随后俄亥俄州立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等高校图书馆也在2006年设立该奖项。经过几年的发展,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成为这些学校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对本科生科研奖的命名大致有两种类型。其一,按设立目的直接命名。如Undergraduate Research Award、UndergraduateResearch Prize、Library Prize for UndergraduateResearch、Li brary Research Award for Undergrad—uates、The University Library Research Award。此类命名为大多数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采用;其二,以资助该奖项的资助人姓名命名。如杜克大学图书馆的Robert F.Durden Prize。
就资金来源而言,很多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都获得了外部资金资助,这些资金来源不一且十分广泛,如热爱图书馆的校友捐款、某一特色馆藏资助者的支持、与学校的职能部门合作(如教务处)获取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Lexis-Nexis曾在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教育培训部设立了培训创新奖,用于鼓励创造性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高校图书馆。伯克利大学图书馆曾在2005年获得该奖项,并用于解决本科生科研奖的资金问题。
2.2 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不同点
2.2.1 本科生科研奖的申报条件
根据从各校图书馆网站相关栏目获取的申报信息,笔者认为,现阶段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本科生科研奖在申报条件上有所不同,表现如下:
(1)严格限定论文完成的期限
在图书馆规定的时限内,在校学生所完成的各类论文或项目均可申请该奖项,杜克大学图书馆、乔治州立大学图书馆和UCLA图书馆均采用这种申报方式。以杜克大学图书馆的Robert F.Durden Prize为例:每年5月,该馆开展新一年的本科生科研奖申请。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上一年度夏季、秋季学期和本年度春季所完成的论文和项目具有申请资格。大致经过3—5个月,本年度的评奖完成并予以公布。这些论文可以来自课程,亦可源于项目,只要是杜克大学的学生,在国外完成的论文也一样有申报资格。
(2)未规定学生论文完成的期限要求,仅给出申报截止日期
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的该奖项并不规定学生所选课程的学期,而是仅设定一个申报截止日期(如2012年的申报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12日),学生仅需要在该截止日期前完成申报所需的各项工作即可。该校的本科生科研奖规定的申报条件为:完成教师布置的研究项目或研究论文时,若能对图书馆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加以利用,便可申请。针对该奖项的申请,申请条件中明确要求本科生与图书馆员合作:①申请项目前,与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联系,并确定研究计划;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至少与图书馆员交流两次。第一次,向图书馆员描述科研项目及相关信息需求;第二次,在图书馆员帮助下了解研究主题所涉及的研究工具,如期刊数据库、目录、网站等。
2.2.2 奖项设置
虽然都是面向本科生科研设立的奖项,但是在奖项设置上有一定的差别,大致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对本科生群体不加以区分
本科生科研奖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征集,不对本科生的年级加以区分。如布朗大学图书馆设定:每位获奖者奖励750美金,每年的获奖人数则根据当年的申报情况而定。
(2)设置不同的奖励级别
如UCLA的Library Prize for Undergraduate Research设定一等奖750美金,鼓励奖300美金。对来自不同年级的本科生论文进行综合比较,评判奖励级别。
(3)针对不同年级设定不同奖项
杜克大学图书馆的Robert F.Durden Prize奖项明确说明:本科一、二年级学生设置一个获奖名额,本科三年级学生设置一个获奖名额,四年级本科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设置一个名额,每个名额奖励1000美金。佐治亚州立大学图书馆的奖项设置为: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奖金为600美金,每年1名;新生或二年级学生。奖金为400美金,每年1名;以上两种奖项的二等奖获得奖金250美金。每年各1名。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奖项设置为新生1000美金,非新生750美金,大学毕业优秀论文1000美金。
无论奖项如何设置,其目标都在于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进行分层区分与评判。有一些经费较为充裕的大学图书馆会设置两个奖项让学生自选,当然,学生群体也相应扩大。如杜克大学图书馆就设置了两个奖项,其中Robert F.Durden Prize仅面向本科生,Middlesworth Awards则允许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同申请。
2.3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相同点
2.3.1 评判标准
(1)基于图书馆资源的学习
以图书馆的资源为依托,通过查找、定位、筛选、评价、利用信息资源来探索某一专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与图书馆员合作,从而熟悉、理解、辨别并创造性运用馆藏各类资源,并将这一能力反映在研究问题的战略及战术过程中。
(2)对信息素质能力的要求
要求参与者具有准确识别、定位、选择、评价和综合分析的信息能力,能够充分结合并运用已具备的知识,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原创性研究,开发自己开展原创性研究的潜力。
(3)对科研及探究式学习的理解
无论是学生在读期间完成的一个单独研究计划,还是一门学分课程的作业,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申请,都要求申请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原创性研究,理解研究和求知的过程,从而提高对科研及探究式学习的理解。
2.3.2 申请材料
申请者需提供的申报材料包括;①申请书;②项目的最终成果;③指导教师的推荐表;④700—1000字左右短文,详细描述研究策略和对图书馆资源和工具的使用情况;④规范格式的研究书目,如引文和书目,引文格式须根据授课教师要求的学生专业特点采用标准化格式。
2.3.3 成果管理
对于本科生科研奖的获奖成果的管理和,各馆也提供很多服务。包括:①作品在图书馆公开展示;②每年奖项结束后,举办颁奖仪式,在图书馆开展小型座谈及讲座;③对获奖的成果,在大学的机构知识库长期保存。
2.3.4 合作机构
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并不是由图书馆独自实现,很多图书馆积极与学校甚至更大范围内的本科生科研管理部门合作。如布朗大学图书馆与学校教务处(Office of the Dean of the College)合作;拉斯维加斯的内华达大学(UNLV)图书馆与学校的研究和研究生教育部门(Division of Research andGraduate Studies)合作;杜克大学则在Robert F,Durden Prize奖的颁奖环节和学校的新生与家庭计划办公室(The Office of New Student&FamilyPrograms)合作。
2.3.5 评奖成员
评奖委员会成员来自校内外不同单位,主要包括教师、图书馆员、学生、学校相关职能机构的人员。如布朗大学的评奖小组包括学校教务处的相关成员。
3 思考及启示
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不仅丰富了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类型,而且使得信息素质教育与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及科研过程有了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
3.1 “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意义和作用
3.1.1 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信息素质能力培养紧密相连
以信息获取、检索、管理、分析、利用能力及遵守信息道德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质教育是科学研究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与手段。信息素质不仅是科学研究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本科生科研活动不仅离不开信息素质,而且信息素质也是本科生科研不可分割的部分和环节。
从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内容要求来看,它不仅要求本科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也要求本科生具有原创性科研能力;就评奖条件来说,本科生科研奖强调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并要求学生详细描述研究策略和对图书馆资源及工具的使用情况;就各馆每年的评奖结果来看,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研究问题的学科领域已经扩展到理、工、文、法、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如伯克利大学图书馆2001年本科生科研奖的6位获得者的研究题目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有的课题属于学科交叉性研究。在整个项目的申报、完成过程中,因为图书馆员的全程参与,信息素质教育与科研之间寻求到相对更为合适的结合点,最终使得本科生信息素质能力和科研能力都能够随着科研进程的展开而得到循序渐进的训练与提高。
3.1.2 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新发展
信息素质教育分为通用信息素质教育和学科信息素质教育两个层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用户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针对不同学科开展结合专业的信息素质教育成为必要。
对于学科或专业信息素质教育,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高校课程体系成为趋势。比如举办针对各院系用户的专题培训;在某一门专业课程中面向所有选课学生开展专业信息素质教育;嵌入研究生论文撰写或开题过程的信息素质教育;在高校文献检索课中采用科研训练型教学模式等。但讨论图书馆如何致力于独立或协作指导本科生研究的探讨还很少。设立图书馆本科生图书馆科研奖,尝试以一对一、面对面指导的方式,为本科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这种服务形式已经超出了嵌入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而是以深度嵌入的方式促使本科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是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新发展
3.1.3 加深图书馆对本科生科研及指导教师的深度理解。
由于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设立,使得图书馆员必须十分了解本科生科研发展的现状,为此,图书馆员会开展有关本科生科研的调研,甚至参与相关职能部门关于本科生科研的讨论,了解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进展规律,以寻求参与其中的机会。
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深度了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图书馆员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教师的认识,如教师如何完成文献综述、如何将信息检索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等,这有助于强化图书馆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关系,探寻科研活动过程中师生的不同需求,以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
3.1.4 推进图书馆与校内外多方的联络、沟通、交流与合作
本科生科研奖的申报、评审等环节均由来自各方的不同人员参与,如院系教师、学校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学生、图书馆员等,这将图书馆员、教师及校园内的其他研究者联系起来,共同评估学生的研究过程。这一合作关系中,图书馆要在学校层面与项目管理者沟通,在人事和组织结构上寻求支持,在行政层面上挖掘胜任馆员,这种合作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将图书馆、信息工具、信息资源很好地嵌入到教学和研究过程,从而发展出一种协作关系。
3.1.5 逐步树立图书馆在本科生科研活动中的指导地位。
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IUPUI)的实践表明,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初期,图书馆的职能并没有受到重视,只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后来,逐渐扩大到对研究团队或学习群体的培训。该校的UROP项目成立时,提议发展一个4人小组的团队,其中要包含图书馆员。为此,图书馆员获得了制度上认可的三种身份:①项目列席委员会成员;②常规的决议修订者;③信息专家。这不仅是图书馆正式介入本科生科研的标志,也使得图书馆对本科生科研有了更好的认识,并在培养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拓宽了图书馆的职责。
2004年该校计划成立研究与学习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and Learning,CRL),并期望图书馆加入,为此,图书馆特派两名馆员支持。在工作过程中,图书馆员负责:①摸清独立科研及基于课程科研的信息需求,如了解信息系统、确定信息需求、修订检索策略等;②参加多种活动的规划;③参加学校教师的各种会议;④为UROP的决议提出修订和建议;⑤参与制定各种本科生项目。工作形式主要是以个人咨询或面向小组的培训为主,图书馆在与本科生及指导教师的交互中,了解到这部分师生的更多需求,做到了更有意义的嵌入。CRL还制定了一项政策,要求项目的申请者必须与学科馆员进行沟通。由此可见,在CRL中,图书馆员并不是一个联系者,而是该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本科生科研服务的启示
3.2.1 我国高校图书馆为本科生科研服务现状描述
(1)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活动现状
1996年,清华大学借鉴MIT UROP的成功经验正式提出并实施学生科技训练计划,并将其列入九五规划,这是我国高校最早开展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随后被重点大学纷纷效仿。2007年教育部推出本科生科研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在十所高校试点。这些高校借鉴国外经验,先后设置了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组织、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并采取了一些支持本科生科研的措施。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提出要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后,本科生科研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近些年来各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逐渐增多,除了教育部开展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也陆续设立了正式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对本科生也开展了一系列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从2002年起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2007年被教育部列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2008年参加《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此外,还设有“京师杯”学术节、“挑战杯”竞赛、创业大赛等活动。
(2)高校图书馆为本科生科研服务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起步较晚,对本科生科研信息能力的培养途径还在探索之中。国内大部分院校多以讲座的形式针对专门学科讲授科研方法,或在全校范围内由专职教师开设科研方法论课程,此类研究方法课程由专业领域的老师开设,内容侧重科研方法,而对信息素质涉及不多。就图书馆而言,已有面向研究生科研活动的课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获取与专题应用》、中国科技大学的《前沿信息科学分析与研究》等,但是面向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系列课程还未见实施。
在我校学生的科研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科研信息获取方法主要是依靠指导教师的指点及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互助,或者是参加社团组织的科研活动讲座,缺乏全面、系统、规范的培训。目前我校图书馆面对本科生开设《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公共选修课,内容侧重通识教育,与科研活动各环节的深层次需求联系较弱。2009年我们针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部分项目组成员开展文献检索辅导活动,从开题时的文献调研到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热点追踪,从科研论文的撰写到投稿期刊的选择,结合本科生的接受能力对每组成员开展了为期半天的培训,学生普遍反馈辅导内容很好,但时间短,希望能够接受到更为系统的培训,并就各组在实际科研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培训需求。此后,在2010、2011年,我们相继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前针对申报学生开展了专题培训。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服务方式对本科生的科研活动来说还不够深入、细致。
3.2.2 我国高校图书馆为本科生科研服务的几点建议
(1)积极与学校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及合作
图书馆可以在了解和联系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与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沟通,寻求与本科生科研项目建立正式的合作关系。加强图书馆与教学单位、教学管理部门的合作是后续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
(2)推进并承担相关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机构知识库是由特定机构所界定的,通过网络来收集、保存、管理、检索和利用其学术资源的数据库。随着机构学术及科研活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内科研成果或知识产出都相继纳人机构知识库的收集、管理和长期保存范围。如前所述,很多图书馆的本科生科研奖成果都纳入该校机构知识库的管理范畴,以利于学术成果的和交流。
在解答师生咨询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本科生对以往科研项目申请及成果的材料有着强烈的需求,可无奈正式渠道的缺失,本科生还只能通过人情关系,辗转从师兄学姐那里获取。
所以,图书馆应该积极与教务处合作将历年已经完成的各项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申报及成果等知识资产予以收集、整理,建立机构知识库予以保存,以方便后续本科生在申报本科生科研项目时参考。
(3)开展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素质教育服务
结合本科生的信息能力基础,从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人手,对其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使之成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配套措施,确保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伊始就得到全面、系统、规范的培训。具体而言,包括: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04-03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中药资源再生、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拥有新资源、新产品、新用途开发和研究能力,成为能从事与中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实用型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要接受研究训练,本科生毕业时要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特点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虽然专业课程中大部分都安排有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但仅靠按部就班的实验教学不足以让本科生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几年虽然本科生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课程,然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即使是学生毕业前夕做的毕业论文,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对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同样需要检讨。
为了提高人才质量,广州中医药大学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定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生考核成绩合格者给予综合素质学分1分的奖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由于经费和时间相对充裕,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益处。作为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的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并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特点,思考如何才能培养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下文简称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一、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科研活动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前提条件。[1]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途径[2],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3]大学的职能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项,大学所有的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而科研是教学的原动力,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有推动作用。[4]所以,培养高质量人才需要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也就是培养人才的过程。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学习,充分发挥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的作用,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5]
二、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内涵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独立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归纳总结、发明创造以及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6]
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一定的工作量。本科生需要在自己的专业或其他感兴趣的领域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决定了科研工作是否具有创新性。要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本科生就要熟悉本专业的相关知识,通过收集与查阅文献,判断自己的工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本科生需要有分析、综合、归纳、抽象和推理的能力,以便能处理实验数据,在这基础上形成新的观点或结论。当然,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本科生,在4年的学习时间里,学习了中医学、中药学及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18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中都含有实验课程,学校还安排了1周的综合性实验和9周的毕业论文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无论是中医学、中药学还是生物学的课程,都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动手能力只是科研能力的一个方面。由于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被分割到多个不同时段的实验课中,这导致学生科研能力的其他方面难以得到训练。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现在大学的课程太多,专业课程有被选修课程“淹没”的趋势,而选修课程的实验课时较少,所以学生得到的实践训练少。4年的课程被压缩在3年或3年半中,部分学生为了获得足够的学分,晚上也得上课。这样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这种学习方式其实与高中应试的学习方式相差无几。大学的这种现状,导致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仅停留在掌握几个具体的实验方法的水平上。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还需要从多方面、多种形式入手,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下措施可以作为参考。
(一) 增加实验课时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例,现在的专业课程大部分的教学学时只有48学时(含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由于课时数太少,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授课,有些课程甚至连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也不够时间讲授,讲授前沿知识和上实验课的时间更少。笔者建议,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课时,且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要达到1:1。
(二) 改革实验课内容及上课形式
现在的实验课,一般是以3学时为一个单位时间上课,所安排的实验内容比较少,对于内容较多、连续性较强的实验难以安排。短平快且按部就班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验技术,但这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不足够。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实验内容一般比较多且连续性强,因此,在编排课表时可以让专业课的上课时间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安排大实验。大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归纳总结、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 调整教学计划
毕业论文和综合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在学生所有课程都上完及掌握本专业中的实验技能后再进行这两项工作,是合理的。毫无疑问,做毕业论文和综合性实验比上实验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然而,把做毕业论文的时间放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未必是最好的安排。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实验周期长,这类研究仅靠半个学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毕业论文的时间可以安排提前,或分散于三、四年级的教学计划中。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毕业论文研究工作在三年级就启动,随着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同期的理论知识。
要调整教学计划的另一个理由是,现在的学生已经几乎没有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需要进一步精选课程,删去与专业要求关系不大的课程,不要为了上课而上课。要提高专业课程的学分比重,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学生有了自主支配的时间,才有条件启动毕业论文研究,或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
(四) 增加实验教学经费
实验教学的经费需要大幅度提高。经费的拨付方式不能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因为以项目拨付的经费没有可持续性和可预见性。相比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的重复性大、可预见性强,因而有计划地提高实验教学经费,可以让教师设计更多、更前沿的实验,以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
(五) 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如果学生能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这是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最好办法。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可以从资料收集、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全方位得到锻炼。由于本科生的科研基础比较差,就教师完成科研项目而言,本科生不是合适的工作者;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得到的帮助远不及付出的精力和劳动。因此,学校需要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要让教师理解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学校也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制订有利于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有进行科研工作的时间。
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
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想学习技能,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另一种是想早点完成毕业论文,以便抽出时间复习考研,或尽早找工作。对于前一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自己实验室所有的技术,然后再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引导学生选题,开始科研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满足学生好学的要求,可以根据其兴趣工作,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可以与学生商量选定毕业课题,再针对课题需要指导学生工作。无论哪种情况,学生都有一个适应过程,且应该从实验技术开始培训。 2.培养科研精神优先于培养科研能力
科研精神既是指勇于探索、甘于寂寞、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等优秀品质[7],也是指坚持真理、不懈追求、实事求是、全力合作的精神。[8]在当下学术道德滑坡的情况下,教师尤其要把培养科研精神放在首位。在与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向学生明确、强调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要尊重实验数据,不要预测实验结果,要敢于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3.提倡与保障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是思想自由在大学里的具体体现。学术需要自由才有创造力。大学需要学术自由才能存在和发展,教师也需要学术自由才能生存和发展。作为教师,要保障与引导学生的学习自由。德国古典大学有四个核心概念:修养、科学、自由、寂寞。它指出了大学的教学应当有利学生增强修养、习得科学、安于寂寞、获得自由。为此,从教师自身个体出发,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思考、自由发问、自由议论、自由发挥等。在指导本科生学习时,教师应充分与学生讨论,尊重学生选择课题的权力;鼓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创造实验平台让学生自由尝试,帮助学生们拥有学术的自由。
4.建设严谨与和谐的实验室文化
建设严谨与和谐的实验室文化,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通力合作的科研精神。一个实验室就是一个集体,不同的实验室有不同的特点。实验室文化的形成与教师关系密切。教师在接收新生时,要鼓励学生加入到实验室集体中,也要要求老生接纳新生。教师需要给新生强调学术自由的思想,要求学生做事严谨、实事求是,坚守学术道德。只有坚守学术道德,才能保障学术自由权利的实现。[9]在学术自由的氛围下确保教师与学生、研究生与本科生、老生与新生的平等关系,构建和谐的实验室文化。教师应该亲自指导每一位学生,而不应该让别人代劳。研究生与本科生应该是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的关系,不应该是“主管”与“助手”的关系;老生与新生的关系也应该如此定位。
已毕业的学生回实验室讲授他们的工作经历与体会,对在校学生的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在校学生对社会上发生的事认识比较模糊,如果毕业生能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让在校生感受创新、求实、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这对提高在校生的认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注 释 ]
[1] 来秀明,成旭.简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业,2007(10):135-136.
[2] 姚江林.科教融合提高高校办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5):44-45.
[3] 余玉龙.强化教学学术促高校教学科研双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3-34.
[4]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张德高.科研教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J].2013(17):44-45.
[6] 杨牧磊.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08(7):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