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4: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沟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双向沟通是一种信息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是参与者尽己所能期望信息被正确理解,同时对方的信息能被准确把握的过程。沟通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领域,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更有交流的意义。人民法官是诊治社会疾病的心理医生,是矛盾纠纷尖刀上的舞者,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相对而言要比其他职业更为严格。
双向沟通的定义意味着信息的发讯者与收讯者之间要有反馈的过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此之前,笔者设计了《法官与诉讼参加人沟通技巧与影响力问卷调查》,全州八个县(市)法院共有__名法官参与填写。从调查情况看,3%的法官认为和诉讼参加人之间不需要双向沟通,说明了仍然有部分法官没有意识到法官与当事人、人之间需要沟通,更没有意识到双向沟通的重要性;28%的法官把双向沟通片面地理解为单向沟通,即“让他人来认同我们的想法和目的,希望别人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说明了少部分法官在内心深处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强加给诉讼参加人,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答案,没有与诉讼参加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更没有注重沟通的技巧;31%的法官认为不存在沟通障碍。其实中、基层法院每天都要面对来自不同层面、不同背景的老百姓,沟通障碍时时处处都有可能发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法官的意志为转移。比如,法庭准备阶段,程序上必须要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经常有当事人不知道什么是“回避”?必须要法官释明才能听懂,这就是因文化程度和法律专业术语的原因引起的沟通障碍。
民生司法要求法官要“贴近群众为民司法”,还得从细节处入手,加强法官与诉讼参加人沟通交流。中医上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想必也是这个道理。
二、有效沟通在民生司法中的法律价值
(一)《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法官与诉讼参加人之间要平等沟通
审判艺术的学问不仅在法学中,更在法学外。一个人在诉讼中不仅在乎诉讼结果的公平,更在乎在诉讼中应有的人的尊严感是否得到满足,所以法官与诉讼参加人之间要进行平等沟通。三年前云南省澄江县法院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法官铐律师事件”,归根结底还是沟通出了问题。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法官会将冷酷的法律赋予温暖的元素,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对生命、人格、尊严、情感的尊重,真正使法律结果得以理解和自觉执行。
(二)“司法和谐”呼唤法官与诉讼参加人之间要用“心”沟通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只有用心沟通才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都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心理互动。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也经常通过说理和疏导打开当事人的“心结”,最终案结事了。把群众的诉求、群众的企盼、群众的纷争落实好、排解好,就创造了一个稳固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好,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大环境也就形成了。
(三)“阳光司法工程”活动的开展要求法官提升沟通技巧
开展“阳光司法工程”活动,也是民生司法的具体表现。不仅让巡回审理案件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而且让广大群众旁听庭审,提高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才能让公众因贴近司法而了解司法,因参与司法而认同司法。所以在“阳光司法工程”活动中法官要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去办案,要加强沟通技巧的应用。如果说“阳光司法工程”是在制度层面画了一条龙,那么良好的沟通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在民生司法工作中完善有效沟通的建议
(一)在思想上强化双向沟通意识,强化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同等重要的理念
由于文化、年龄、学历、环境、语言、行为等差异,法官与诉讼参加人之间经常出现沟通障碍。双向沟通能使法官在情感上融入人民群众,能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是民生司法的基石。此外,现实中当事人会根据肢体语言揣摩法官的真实意图。《问卷调查》其中一项是“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语气是否重要?”100%的法官都认为重要,只是重要的程度就众说纷纭了。笔者认为,法官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同等重要,例如宋鱼水平稳和善的语气、专注的眼神、安静的聆听,这些肢体语言都能打动人心,拉近距离;陈燕萍的眼泪和一声“宝宝”,引出小敏呼喊她妈妈;尚秀云会称呼少年犯小名,会拉住当事人的手说话。所以好的肢体语言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善于倾听,勤于换位思考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的题目,就是让法官往满满的杯子里倒水,结果无法将水倒进去。以此启迪法官:当事人来到法院时,心里已经装满了不平、委屈,甚至是愤怒,此时对他们讲什么可能都听不进去,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水倒出后再重新加水,而法官学会倾听就是让当事人向外“倒水”,等倒得差不多了,法官说话当事人才能融会贯通。其实法官的倾听绝非易事,在倾听中,法官要有耐性,有耐性才能让当事人倾吐心声、尽抒胸臆;法官要将心比心,才能设身处地了解当事人的苦楚;法官要做一些建议性的沟通,方可真正解开纠纷的“死结”。同时,法官要勤于换位思考,体恤群众的难处,在司法服务中尽量便利群众,如实行人性化的立案服务,在立案大厅为群众摆放饮用水
、桌椅、纸笔、诉讼须知等物品和材料,实行立案审查、收费、排期开庭的“一站式”服务;为生活困难的群众缓、减、免交诉讼费;到残疾人家中去开庭;在农村群众的赶集日集中审理同一地区的案件等。
(三)用群众的语言解决群众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强调,“法官要学习群众语言,要把法律语言转换成符合法律精神的群众语言,使群众听得清、听得懂、听得明”。比如我们文山州有一个土语“婆娘”,本意是老婆,就曾有法院实习生理解为婆婆和娘两个人。试想如果法官和当事人之间连对方的话都听不懂,难以想象还能有效沟通?所以对于法官而言,特别是许多初任法官,到基层和实践中去学习群众语言,讲出来的话才能通俗易懂,特别是更多地培养少数民族法官在民族地区用少数民族语言审理和调解,那么当地群众更觉得亲近。此外,在沟通中要尽量少用法言法语,既使判决书中会涉及如善意第三人、法条竞合等诸多法律术语,我们也必须向当事人充分释明,对于文化水平低的群众而言,判决书就像听“天书”。法官不能让当事人揣着一本糊涂账走出法院大门,那么当他们再次回来时,很有可能是无休止的上访申诉了。
教师 家长 沟通桥梁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原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认为的有效地教育,不仅仅是家长或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而应该是家园共同努力的结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经常会存在着一些误解或者说是某些困惑。家长与教师之间往往不能透明地沟通,从而家园教育的不一致现象显得尤为明显。甚至有的家长还会因此而心生嫌隙,觉得老师偏心,或是老师有点高高在上,有的家长甚至还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背后诸多怨言。特别是幼儿园进入新课程的改革后,幼儿的学习活动基本都是渗透在游戏中,但游戏显性的“成绩“或是说效果不明显,因此,有些家长还对教师产生了“素质问题”的议论和抱怨。针对家园双方存在的种种的误解和困惑,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该如何去落实这样的家园共育目标呢?
一、“因人施教”,了解家长的类型
(一)包办代替型
此类家长往往对孩子有着过强的保护欲,从孩子离开他们的怀抱,踏入幼儿园的大门开始,他们的内心就充满了担心和焦虑,他们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会与别的孩子相处;担心孩子不会自己吃饭;担心孩子不会自己穿脱衣服;担心孩子睡觉的时候被子没盖好;甚至担心老师会不会喜欢自己的孩子……所以,每天,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要求教师“老师,麻烦你多多关照一下我的孩子啊。”老师,我们在家都是喂饭的,吃饭的时候你多帮我喂几口吧!”“老师,起床的时候,你帮忙穿下衣服吧,我们家小宝什么都不会的哦!”
此类家长从来不提及让孩子学习生活方面的技能,而是一味得让老师代劳。因此,在他们庇护下的孩子往往自理能力特别差,自信心缺乏,不会与人主动交往,遇到事情依赖心理特别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面对此类家长,纯粹的说教是没用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引导家长,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发现问题的所在。
1.利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自己去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对问题的存在产生本质上的担忧,在家长产生这样的焦虑情绪后,教师适时地进行问题的沟通,家长往往比较能够正视和接受,他们在家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也会经常主动地和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这样,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开始慢慢体现。
2.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是什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了能够让他们真正地接受我们“让孩子学着独立”的观点,我们必须在沟通前做好必要的“功课”。准备一些权威的学前教育文章,一些具体的案例,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引用,让孩子从主观上认识到自己育儿方面的缺失,从而真正产生想要改变的想法。然后,在孩子有变化后,及时地进行再交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改变时正确的,从而坚持下去。
3.利用一日活动,耐心教授孩子生活方面的技能技巧,更多地提供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从而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愿意为自我服务,并联系家长一起给予必要的肯定。
(二)望子成龙型
此类家长往往对孩子有着特别高的期望。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众多孩子之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对孩子的要求也特别的严,急功近利。孩子一旦出现稍许的问题,他们就会表现得特别焦虑。每每这个时刻,教师总要花费很多的口舌去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孰不知,面对我们家长“拔苗助长”“专制”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是无所适从,是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胆怯。他们开始不敢交往,不敢主动去表现,创造力也被生生地压制了。面对此类家长,我们又该这么做呢?
1.我们要选择时机多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此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讨论过分管制孩子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教师在幼儿入园、离园时主动与他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多报喜少报忧,最好长话短说。
3.舒缓幼儿情绪,鼓励其认真完成每件事,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
(三)漠视放任型
有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他们认为孩子还小,来幼儿园就是为了方便他们的工作,教师的任务也仅仅是带好孩子,不出什么安全事故。他们从来不会主动和教师沟通孩子的发展状况。教师主动与之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会敷衍了事。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首先要了解家长不交流的真正原因:是工作忙?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配合老师?在了解了原因后,要积极地与家长个别沟通,教给家长配合的方法,向其说明配合后会产生的效果。对工作忙得家长,老师可以以书信的方式与之交流,帮助家长解决教育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班级博客、QQ群、家校通的方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取得好成绩后及时向家长汇报。
二、“自我提升”,提高教师威信
(一)掌握丰富的家庭育儿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教师掌握了丰富、先进的家庭教育的理念,会 更好地向家长汇报分析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即时发展情况与不足,有效地回答家长对孩子问题的咨询,可以有针对性地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有的放矢地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进行分析指点,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二)掌握丰富的家庭育儿知识,有助于取得家长的紧密合作。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许多人把幼儿看成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因此,家长也被看成是被动的。教师所采取的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去指示家长,要求家长该做什么,该如何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从而致使家长往往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育儿水平的普遍提高,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去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多肯定家长好的教育方法,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做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还能调动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使家长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利用,产生成功感和自尊感,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幼儿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三、“积极主动”,增强家长信任感
(一)主动介绍情况,搭建感情的桥梁。
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有生疏感,那么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责任,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幼儿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的表现,诸如幼儿的健康、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以及幼儿园最近开展的活动及要求,包括教师为解决幼儿的问题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等,都要告诉家长,从而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方法,赢得家长的信任,配合教师的工作,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主动消除顾虑,避免误会。
事实上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对教师心存很多“顾虑”,还有不少的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毕竟孩子还要老师继续教,如果老师要报复孩子,给孩子“小鞋穿”怎么办?等等。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揣摩家长的心思,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开诚布公地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及时消除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放心。幼儿出现意外情况时要主动及时告诉家长,便于弥补不足,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如果家长发现问题再来询问,教师会很被动,且易发生误会,家长反而会斤斤计较,孩子身上无小事。
(三)主动沟通情况,正确对待并非合理的意见。
不过,我们的家长也并非完全理想状态,偶尔会有个别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对幼儿园工作有偏见,不了解教师的苦衷,有些批评不够符合事实,甚至提出一些老师无法满足的自私无理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换位思考,主动沟通情况,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坦诚交流看法,澄清事实,取得家长的理解。?
四、“感同身受”,给家长足够的尊重
(一)交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我们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态度要亲和、委婉,诸如“必须”“应该”等词语要尽可能少说,更不能用强硬的语气去责怪家长,不管是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还是需要家长帮助与我们保持一致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都要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 (二)避免笼统地评价幼儿
教师在家长面前评价幼儿时要采用日常使用的通俗语句,让家长听得懂。在介绍幼儿的发展状况时,避免过于笼统,要尽量具体一些。比如,不要光说某某幼儿的小肌肉发展水平低于正常标准,而要补充一些实例或换成容易理解的说法,如“他还要继续学习串珠子,用剪刀剪东西,我们正在教他”。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包括多种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等。它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企业之间联系的阶梯,还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导,是确保社会生产、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前提和先决条件。
一、现行交通运输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国家财政部早就颁布了一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率、产销衔接六个方面考虑,形成了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这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一样适用于交通运输业。下面我以销售利润率、存货周转率2个评价指标为例,谈谈现行交通运输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1.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用来表示每百元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所实现的利润总额。它一方面表明交通运输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反映销售收入中职工为社会新创造价值所占的份额。销售利润率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的越多。然而,我们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子、分母统计口径不一致。建议将“销售利润率”改为“营业利润率”,将“产品销售净收入”改为“营业净收入”。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用于反映交通运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的一种衡量标准。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分子是产品销售的成本,分母是所有存货的成本,两者口径也不一致,后者的范围明显大于前者。所以,应该具体化分母的平均存货,使其仅包括库存商品,这样就使分子、分母上下具有可比性,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存货周转的效率。
二、提高现行交通经济效益的措施
提高运输经济效益是交通运输工作的核心。面对现行交通经济效益的不足,笔者认为应该兼顾多种运输方式。
1.大力发展优势交通方式
水运具有诸多优点,如运量大、成本低、能耗省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越条件,大力发展。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旅客运输,解决人民群众乘车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节约能源与抓好安全生产。每年车船事故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抓好安全生产,避免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另外,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等诸多长处,便于担任短途货运和中短途旅客运输任务。铁路运量大,对于保证煤炭等重点物资的运输是比较合适的。因此,要积极稳步地发展公路和铁路事业。
2.积极稳健发展多种交通方式
积极稳健地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就是要加强交通建设,加快公路、铁路的技术改造与养护,加强航道与港口建设,提高车船的运载能力,进一步降低能耗和运输成本。要加强合理运输。逐步改革交通管理体制,配置合理的运输网,选择合理线路。要加强管理的计划性,合理使用各种运输工具。要大力发展专业运输,其效率高,能耗少的特点值得我们推广。另外,要加快车船更新改造,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
三、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指标构建
建立一个全面反映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对提高交通运输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想提高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必须以建立能够反映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为前提。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交通运输经济效益指标构建:
在谈到质量的管控时,段海宁表示,富士施乐有一套PDCA体系。P是指Plan,首先要制定一套方案计划。D是指Do,也就是要去执行上面的计划。C是指Check,也就是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检查执行情况,是否有偏差。A是指Action,当执行出现偏差的时候,要及时改变。
“富士施乐全球服务在中国已经19年了,在海外更是有将近50年的经验,所以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帮助我们的客户去解决问题。” 段海宁表示,“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重要的是如何让客户达成目标,而且是更加高效地达成目标。”
比如客户最近要进行产品推广活动,需要印刷企业的宣传彩页,但是传统方法因为无法准确预估彩页的发放数量,所以为了避免不够用一般企业会多印刷一部分彩页,但是如果用不完就造成了浪费。富士施乐沟通营销服务通过高效制作和物流可以尽量将这个浪费降低。
“在整个沟通营销服务中,我们首先着眼于降低成本,这是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的。首先帮客户把成本降下来,接下来再看如何更加高效帮助客户走向市场,换取更多的利润。” 段海宁表示,“我们从创意、制作、库存管理、配送、物流管理等多方面着手,降低客户成本。”
[关键词]:信息时代;家访;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不断改变,教师家访也慢慢的发生着改变。教师上门家访越来越少,有人可能会说,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还需要亲自上门家访么?其实不然,在现今情况下,教师亲自上门家访仍然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当然,在信息时代下,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师家访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借助于相关信息手段进行家访的相关工作,提高教师家访的效率和效果,最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信息时代的家访的各种形式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师家访可以促进学校和学校相关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与此同时学生家长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在校的相关学习生活情况,进一步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家庭对学校相关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传统意义上的家访指的是教师亲自到学生的家中,面对面的和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进行相关交流,增进了解。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一些新的家访形式也慢慢的出现,这些新的家访形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及时快速的实现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并且具有方便、快捷、时效性好、节约时间和经费的特点。在信息时代下,除教师亲自上门家访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家访形式:
1、电话家访。伴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手段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电话家访成为新型家访的一种比较好的形式。电话家访具有及时、快捷、方便的特点和优点,能让家长和教师直接沟通、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表现、思想变化等等相关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寻求引导教育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在现如今,电话家访是比较适合当前时展且效率较高的一种家访方式,也必将成为教师家访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2、电子邮件家访。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电子邮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电子邮件家访创造了客观条件。教师定期给家长发一封电子邮件,介绍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和表现,家长通过电子邮件也很好的了解了学生各方面的现状,并与教师进行电子邮件的往来互动。这样的电子邮件家访为家长和教师间的沟通拓展了渠道,并及时与家长进行相关信息交流。
3、QQ家访。现如今QQ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及时网络通讯工具,教师和家长也可利用QQ来进行相关家访。教师可以建立一个QQ群,家长们加入其中,教师把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和重要通知信息在群里公告,让家长们能很好的了解学校的相关信息。对于某个学生的单独问题,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QQ聊天、语言或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4、短信家访。移动电话的普及不仅为电话家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教师和家长间的短信家访提供了可能。短信家访具有快捷、方便、省时等等优点和特点。
二、信息时代的家访的积极作用
家访不是一个与教育本身无关的形式主义活动,在如今信息时代下也是如此,它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访,能架设师生间,家校间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教师很好的了解中职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相关表现,良好的掌握学生的爱好、性格、思想等等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工作。
现如今,信息通讯手段非常发达,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上网聊天等等各种方式进行家访活动,但教师亲自上门家访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有些学生会因为老师的登门而有点不自在,不知所措,但是老师的亲自登门一定会对学生的思想及各方面的情况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上门家访,近距离面对面的和家长、学生进行交流,可以营造非常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增强家长对于教师的信任感以及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学生以后也更喜欢与老师进行交流,把自己的相关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这也非常有利于教师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这一切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都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022-02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在教育学生成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是希望学校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教育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工作中,我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作的双重功效,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取得了许多的成功经验,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同教育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正确认识和定位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学生智慧心灵重要的一环。由于学生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天长日久,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有的行为习惯甚至影响孩子一生。学校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共性”,但是,由于不同的孩子性格存在差异,以及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同,学生不可能总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甚至形成巨大差异,势必加大班级化教育难度。因此,正确认识和定位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为重要。
1.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不存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班主任绝不能 “居高临下”凌驾与学生家长之上,应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地用商量、征询的口气,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
2.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因此,班主任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要有宽广的胸怀,摒弃自己是“专业教育者”“我懂你不懂”的一些想法,虔诚而耐心地倾听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班主任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
二、做好家庭教育中学生家长的好帮手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如今社会,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孩子出现问题了往往采取比较简单或粗暴的处理方法,还有部分家长不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无限夸大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缺点要么忽视,要么视而不见,甚至掩盖、粉饰缺点等等。
2.帮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关注程度会越来越强烈,独立自主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迫切需要多一些个人自主空间。因此,班主任必须做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他们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
3.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让孩子学会变苦为甜。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几乎包办代替了孩子的所有家务劳动。结果到了学校,孩子连扫地都不会,反而变得任性娇纵。因此,班主任要认真开导学生家长,要让孩子在做事中明白责任,在失败中获得毅力,在流泪中铸造坚强。
4.帮助家长走出一些“教育误区”,认识教育的规律,给自己孩子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例如,家长常常中断孩子正在做的事,让他去做功课;这些现象会让孩子对工作缺乏投入感与专注力,会使孩子把学习放在了兴趣的对立面,孩子们也会因此对父母产生一些烦躁、不满或是抵触的情绪,甚至产生对立的情绪。
三、深入调查学生家长教育方式方法,并建立学生家长信息档案
多数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健康。为了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致起来,既要了解孩子也要了解家长,针对家长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谈话方式。
多年来,我通过研究发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学生家长大体分为五种类型:物质刺激型、惩罚型、放任不管型、束手无策型、科学教育型;如果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也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全面发展型、言传身教德育型、智育至上型、自由发展型;从学生家长的受教育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文盲半文盲型、完成基础教育学习型(比例最大)、受过高等教育型;从性格特征来分可分为以下几类:文质彬彬有理有利有节型、粗犷型、胆怯型、蛮横型等;从个人情感和日常处事态度上大致上有以下类型:实事求是型、好面子型、个人行为至上型、随大流型;从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有以下类型:说到做到型、善于操作型、只说不干型、行动迟缓型。
根据多方位对学生家长的调查了解,对照以上类型的分析,为学生家长建立准确的基本信息档案,这样,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就能轻而易举找准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其结果必然是事半功倍。
四、创新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方式
绩效是指工作主体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组织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绩效评价关键在于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高校绩效的产生是基于其功能,高校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高校的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应地,普通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类指标,每个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子指标。
(一)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可以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衡量。一般情况下,高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可以由在校生数来衡量。人才按照层次划分,可以分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由于所培养人才的层次不同,所反映出来的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也不同,所以,可以用当量在校生数来衡量培养人才的数量,计算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普通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监审办法》,即本科、专科、第二学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高等进修生定为1个“标准”专门人才,博士生为2,硕士生为1.5,来华留学生为3,函授、网络教育生为0.1,夜大等其他学生均为0.3。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最终体现,社会对毕业生的接纳程度高,说明人才质量好,所以,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用一次就业率、一次签约率和社会满意度三个指标衡量,其中,一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部总人数的比例;一次签约率指毕业生签约人数占全部总人数的比例;社会满意度可以用问卷调查或走访用人单位的方式得到。
(二)科学研究 高校作为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原创性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也是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的科研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二是出版的学术专著;三是申报的发明专利;四是获得各种科研成果奖。科学研究是比较偏重于学术价值和技术创新的一项指标。这类指标可以用数、出版专著数、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及鉴定成果数四个指标衡量。其中,可以对国家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运用当量法进行等质处理,分别视为7、5、4、3、2、1。
(三)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强调的是高校直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建立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项基本功能基础之上的,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其实都是为社会服务,只不过它们的服务方式相对间接。当前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开展的在职培训、委托培养、成人或继续教育等;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进行的技术转让或科研攻关等;建立高等学校科学园区;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体育馆等;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咨询服务等。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在为社会服务中,比较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可以用技术转让收入、专利出售收入、咨询服务收入等三项指标来衡量。
二、基于AHP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给各个指标赋权。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用定量法处理难以进行决策的方法,该方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并最终归结为最底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大体可以分为4个步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一)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步骤,首先要建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如表l所示。一级指标为目标层,记为A;二级指标为准则层,记为B1、B2、B3;三级指标为指标层,记为C1—C11。
(二)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 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以后,要采用1—9标度法比较各个指标两两之间相对于上层指标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发放指标体系表,选取15位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高校负责人、教授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处理多位专家的意见,得到4个比较判断矩阵。其中,准则层对目标层(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为:
指标层对准则层(三级指标对二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指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各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序。具体计算方法是,对于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AW=λmaxW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与λmax的特征向量,W的分量ωi即是相应元素单排序的权值。
经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3.037,归一化处理后的特征向量是WA=(0.637,0.258,0.105)T,一致性指标CI,由n=3在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表中查得RI=0.58,故一致性比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同理,判断矩阵B1的最大特征值λmax=4.052,归一化处理特征向量
综上所述,各个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R均小于0.1,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四)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上述运算过程求出的排序权值是层次单排序,完成层次单排序后,还要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即层次总排序。计算方法是:设上一层次A包含m个因素A1,A2,…,Am,其总排序的权重值分别为a1,a2, …,am;下一层次B包含k个因素B1,B2, …,Bk,它们对于Aj的层次单排序的权重值分别为b1,j,b2,j, …,bk,j(当Bi与Aj无联系时,bi,j=0);此时B层i元素在总排序中的权重值可以由上一层次总排序的权重值与本层次的层次单排序的权重值复合而成,结果为:
经计算,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总排序权重为:
对层次总排序也需作一致性检验,这是因为虽然各层次均已经过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都已具有较为满意的一致性。但当综合考察时,各层次的非一致性仍有可能积累起来,引起最终分析结果较严重的非一致性。设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CI(j),(j=1,L,m),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j),(CI(j),RI(j) 已在层次单排序时求得,则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为:
即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并接受该分析结果。所以,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建立了新的完整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从评价体系最终的权重中可以看到,影响高校绩效的指标按重要性顺序依次是当量在校生数、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次就业率、社会满意度、一次签约率、技术转让收入、鉴定成果数、出版专著数、专利出售收入、数、咨询服务收入。其中,当量在校生数、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次就业率是三个影响高校绩效的最重要的指标,其权重和超过了0.5,高校要提高产出绩效,主要就是要在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成果创新上下功夫。通过收集被评价高校各个指标的数据,再乘以各个指标相对应的权重,最后加总求和,可以求出高校产出绩效的总分值,以评价高校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近年来,以快速响应市场、增加企业柔性、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已被众多的企业所认同和接受,由此引发了如何对供应链的运作绩效进行有效地测评和改进的问题。传统的绩效测评理论只是针对单个企业的,缺乏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去进行绩效测评,所以许多学者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众多,而在绩效评价方法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供应链环境下的绩效测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供应链所处的环境是任何单个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复杂、关系错综复杂,同时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单个企业的波动都可能会对整个供应链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其绩效的测评工作也是错综复杂而且变化莫测的,给绩效测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分布式的海量数据及其统一的量化标准。在供应链的绩效测评中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量是很大的,要测评的项目数量众多,且各评价指标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给测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由于供应链是有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个体所组成,其绩效测评的量化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比较差,达不到测评的预期目标。
测评的时间滞后性。按照传统的手工方法进行绩效测评其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牵涉到数据的即时可得性及正确性,所以导致测评的结果滞后和不可信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进行数据处理提供了好的方法,但单纯的依靠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收集及简单处理,也难以达到即时化的测评和改进要求。
供应链绩效测评主体的问题。当前,对供应链的测评主要是由核心成员企业自己测评的,这就带来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即虽然很多研究倡仪构建供应链战略联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实际运作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成员企业对于一些敏感数据是不愿意提供或宁愿伪造,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严重阻碍了供应链绩效的精确测评。
一.多Agent技术及其在供应链领域的研究现状
Agent是一种具有自治能力的、能够与其他Agent进行协调交互的,并能对环境变化做出响应进行自主决策的智能体。多Agent系统(MAS)则由多个Agent协调组成的自组织系统,Agent的自主性和协调性使得MAS在解决复杂系统时具有分布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因此它非常适合供应链这种分布式的复杂性系统的绩效测评。
国内外都有相应的文献采用多Agent技术对供应链领域进行相关研究,而且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Fu-ren Lin等人(2005)分析了信任机制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采用一种多agent模拟平台分别从定购质量和定购前置期两个角度来评价供应链的绩效,获得了改善供应链绩效的一些结论。Chan Y L等人(2006)]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模拟方法,它能分析、评价和预测供应链各成员的绩效,这种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于知识的模拟平台(KBSP)能通过战略的分解和执行来改善企业的绩效,KBSP潜在的价值在于可通过目标定位、企业环境的洞察和模拟来降低供应链运作的风险。马继辉等人(2004)提出了闭环的ScmAgent供应链管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cmAgent迁移、寻址模型和算法,有效地解决了通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问题。李军等人(2004)提出了多Agent中Agent进行协作的四种模式-对话模式、会议模式、协同模式和层次模式,并用结构化方法描述4种协作模式的协作过程,为设计具有分布式协作问题求解能力的多Agent系统提供了理论框架。高翔等人(2004)]将Agent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Agent的供应链仿真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类结构图,主要算法实现及消息的部分代码实现。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供应链的仿真及管理智能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二.供应链绩效的测评及持续改进框架
由于供应链绩效的测评、诊断和持续改进技术引入了现代智能技术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的范围可以从具体的单个流程的绩效测评、诊断和改进上升到面向供应链整体复杂环境下的综合测评、诊断和持续改进。在此我们结合供应链的发展战略进行绩效的智能测评及持续改进框架的设计,其总体框架如下图1所示:
首先,根据供应链的发展战略及标杆供应链绩效评价标准来确定绩效评价目标,然后根据供应链整体及各流程绩效度量结果进行绩效的智能测评和原因诊断,在进行绩效产生偏差的原因诊断的基础上,明确供应链应该进行绩效改进的重点和方向,最后根据系统自动提供的改进方案开始实施并实时反馈,在此过程中,可能需要不断地对供应链的发展战略进行修正,如此不断循环,达到持续改进绩效的目的。
三. 供应链绩效的智能测评模型
在供应链绩效测评及持续改进的框架下,对其核心部分-绩效的智能测评结构模型展开详细的论述。由于供应链的环境复杂和分布广泛的特点,需要采用多Agent系统,其总体结构如下图2所示:根据供应链的基本结构模式,连接智能绩效管理平台的子Agent包含:制造商Agent、供应商Agent、物流服务商Agent、分销商Agent和零售商Agent,它们各自作为单个的Agent智能主体,完成各自的绩效度量和测评,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智能绩效管理平台。该平台是智能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度量和测评、各个Agent的分工与协调、根据测评的信息进行原因诊断和提供改进意见等等。
1、个体Agent的智能测评结构分析
个体Agent主要完成各自流程的绩效度量与测评,它的内部基本结构如下图3所示。个体Agent可以与外部环境及智能绩效平台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外部环境可以是供应链个体的ERP系统或其他管理信息系统,Agent通过用户接口可以获得测评所需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原始数据的处理,使它能够转换成统一标准格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再传输到绩效测评模块进行智能测评,在测评模块中,需要两个模块的支撑,一个就是评价模型库,这里给出了绩效评价的量化公式;另一个就是权重决策模块,可以采用模糊专家决策系统来完成权重的自动决策功能,这样测评模块能够根据所需测评的项目自动调用相应的模型库中的量化公式和自动赋予的比重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的结果以两种方式同时出去,一种是通过反馈接口将结果反馈到外部环境中(供应链个体的信息系统中),反馈接口同时也承担着智能平台发出的绩效改进信息的传输;另一种则通过通讯模块将结果反馈到智能绩效平台里,智能平台作为信息处理中心可以对其结果进行确认、校正和调整(有严格权限的),使其更加科学及合理。
2、智能绩效管理平台的结构分析
智能绩效管理平台是智能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的内部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智能绩效管理平台其实也是一个单个的Agent,只是它的功能更加强大,内部结构更加复杂。 它有两个与外界信息交流的途径,一种是“人机界面交互”可以实现系统信息的反馈显示和人为的设置和调整;另一种是与供应链各个个体的Agent相连,通过通讯模块完成信息的交换。个体Agent的测评信息传输过来之后进入了整体绩效测评模块,它也同样由权重决策模块和评价模型库(该库里的量化模型与单个Agent的模型库里的不一样)支撑。测评的结果进入绩效智能诊断模块中,与绩效的目标库进行比较,找出未满足的目标并进行相应的原因诊断,同时将结果反馈到绩效改进模块,由改进库提供相应的改进意见,并将意见反馈到人机界面,确认或修改后再通过通讯模块反馈到对应的个体Agent,提供相应的绩效改进建议进行参考实施,这样就实现供应链绩效的持续测评和改进。
四. 结束语
供应链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分布的、柔性的复杂性系统,对其绩效的综合测评和改进可以充分发挥多Agent系统所具有的智能化、模块化、分布性、鲁棒性和实时性等优势。本文根据供应链的测评及改进特点,提出了供应链绩效智能测评和改进的基本模型结构,它能确保绩效测评和改进的智能化、有效性和即时性,能够很好地解决前述供应链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预见它将是绩效管理领域中一个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只是给出了其模型框架,还有很多细致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的明确。
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2006ZG5614);南昌航院科研基金(EA200609075)
作者单位:罗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经管学院,南昌大学理学院在读博士;周叶,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 霍佳震、马秀波、朱琳婕,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及应用[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62-02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有效调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很好方式,是教育者针对特定的教育内容,利用符号,语言、体态语和媒体等媒介对教育对象进行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融合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沟通双方在认知上达成共识,情感上达成融合,行为上达成一致。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反馈与评价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沟通双方进行的双向交流活动,是一个闭合形式循环的链条结构,不是一个直线型的简单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体(教育者)通过沟通媒介与沟通客体(受教育者)进行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受教育者接收信息后,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做反应,并把这些反应反馈给教育者,教育者做出评价,然后再一次将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接着进行第二次沟通。反馈与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反馈即客体对接收信息的反应,评价即客体及其他人对自己思想、行为、个性特点等的判断和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体为教师。教师通常以正常授课、课堂讨论、课后交流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体,主要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客体,在沟通活动结束后要将个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动态反馈给教师,同时要听取评价者的不同意见与要求,提高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与评价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方法,从反馈的层面有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从评价的层面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1.即时反馈: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进行的同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内容做出及时反馈。这种反馈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语言、表情、态度、肢体动作等非语言形式表现出来。非言语沟通内涵十分丰富,熟为人知的领域有身体语言沟通、副语言沟通、物体的操纵等。[2]例如,点头表示赞同,握紧拳头表示愤怒,微蹙额头表示认真地对待此次沟通或者不理解教师所谈的内容等。
2.延时反馈: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结束后,大学生对沟通内容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运用书面陈述、集体讨论的形式展开,主要是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行为表现等方面反馈给教师。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就要在沟通结束后,教师采取主动,采取直接或间接提问的方法,获取反馈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与教师交谈,如实反映个人的情况。
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的判断与评价。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结束后,学生应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内容,对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态度、价值观、能力、偏好、个性以及行为动机、方式等方面做一个自我评价。人的发展形态是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只有公正地做出自我评价,大学生才可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的全面发展。
4.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结束后,教师、同学、父母等其他个体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对大学生的评价不能以固定的框架来认识他、评价他,应该采取非定型化的模式来评价。在沟通之后,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变迁因素,对他做出客观的评价。因为大学生的年轻气盛,会使学生有轻狂、孤傲的心理状态,所以他人对大学生的评价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效果的途径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配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教师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和行为引领者。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沟通双方在认知上达成共识、情感上达成融合、行为上达成一致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关键。美国学者赛克斯认为:“专业化依赖于两大策略:筛选和吸引。”高校在人才的选择上也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优化教师队伍。高校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制度、研究课题带动学科建设、丰富教师文化等措施都可以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2.课程设置的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具有专门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并不仅仅局限在书面的理论内容,还要涉及到心理、社交、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大学课程的设置要凸显多元化的特点。课程除了有专业课程之外,还要普遍增设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管理学等课程。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可以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进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添反馈与评价的内容,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奠定基础。
3.沟通机制的完善化:机制本来是机械学上的概念,意指机器的内部构造,运转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工作原理。目前,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部分,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完整的沟通机制,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研究起到促进与完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包含运行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反馈与评价机制和创新机制等内容,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4.社会实践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内容不仅只有理论层面的,还要有实践层面的内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受个人的思想意识的支配,思想是主观的东西,而行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际效果,还是应该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方面着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内容集中在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情感、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检验它的实际效果,也要从学生的行为上着手,高校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课程的比重,可以采取课上模拟实践和课后真实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倡导知行统一的理念。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师生进一步地沟通,了解对方,消除沟通障碍,完善反馈评价体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社会实践有着实践育人的特性,具有课堂授课和书本教育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社会性。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扩宽反馈评价的范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反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班主任工作艺术也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信任与诚挚中,才能“沟”而“互通”。对于职业学校班主任来说,要想走近学生,形成班级凝聚力,心灵沟通在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大多数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主体的沟通教育,例如班主任与班级干部的交流沟通、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等。但是在与家长以及科任教师方面的沟通相对就少了许多。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此两项沟通尤为重要。
一、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
对于学生而言,每个孩子只是每个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是却是每个家庭的百分之百,因此学生从小就倾注了家长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孩子父母物质和精神方面可以说经历了太多的磨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不曾想却来到了职业学校,上大学的梦想破灭了,瞬间家长的热血就降低到了冰点,进而沮丧,对待孩子的热情也大不如以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失望的情绪,甚至不管不问、破罐破摔,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根本不愿意交流,即使交流也是针尖对麦芒,不欢而散,导致父母与子女过少甚至几乎为零的沟通和交流,鉴于此,孩子也会意志消沉,进而导致在学校劣迹斑斑。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就这样在父母的淡漠下慢慢枯萎,实在令人痛心!
每个家长都不容易,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出问题的时候,班主任更要克制自己,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绝对不可以讥讽的口气示人,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要切实让家长明白如今社会多元化,并不是只有上大学一条路,只要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孝敬父母、养家糊口,那就是一个合格乃至于优秀的人,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优缺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存现实,勉强、抱怨、甚至于冷落等都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要让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而作为教师必须真诚毫无杂念的情绪也会给家长带来美好的沟通情感。进而让家长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从而做到心理相容,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从而心态平稳地共同教育学生。
因此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的各种教育外,家长的正向影响更为重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就会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班主任与本班任课教师的沟通
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是班级管理共同体中的合作伙伴。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关系处理得好,就能创设班级育人的和谐环境,及时互通教育信息,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老师在学生上课期间只能是有限的几节课的掌控,对于其他科目的课堂调控就有赖于和科任老师的沟通了。大多数学生在班主任的课堂表现较好,而对于科任课堂就暴露出了懈怠情绪,长此以往就会对班级整体学生的学习乃至于思想方面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和科任教师的沟通必须进行,也必须保持长效和及时性。每名教师都是教育工作者,科任老师会以其独到的见解给班级带来更为合理的建议,因为科任教师是学生在学校大多数学习时间的见证者,科任教师也会发现班主任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班主任要尊重科任教师对于班级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着手进行整改,对于表现较差学生予以科学教育,要给足科任教师的面子,并且要让学生客观公正评价每个科任教师,要多讲科任教师的优点和长处,树立其在学生当中的威信和地位,绝对不可以贬低科任教师。也要恰如其分地帮助科任老师解决可能由于不经意之间暴露出来的问题。
因此,班主任要努力与任课老师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课外体育俱乐部 普通高校
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路,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而备受关注和欢迎。课外俱乐部在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种运作模式,形成一些好的运作方式。然而,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组织管理制度失疏、学生参与度下降、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基于这种背景,笔者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进行研究,运用教育评价、体育评价等基本理论,通过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协调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选取江西省五所(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科技学院)高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和整理了有关课外体育俱乐部建设、评价体系方面的文章、书籍,为本文的撰写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专家调查法又称德尔斐(Delphi)法,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做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要求,采用二轮专家咨询,第一轮初步建立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轮再次请专家进行指标的两两比较的评判,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分别请专家和教授进行调研,获得第一手宝贵资料。
3.层次分析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对江西省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计量。
4.数理统计法。借助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对所调查的指标权重进行统计处理,获取相关统计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构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的原则
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要科学地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必须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及综合能力做出正确的识别,其中,指标体系的设计是最主要的。在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上,要遵循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力求做到客观、公正的全面反映高校体育的发展状况,从而通过评价的结果挖掘高校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的潜力,为高校长期、有效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服务。为此,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的基本原则。
2.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拟指标的筛选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对影响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因素进行梳理,认为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评价就应从其发展的现状和运行管理情况入手。我们以其发展现状为依据,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一个自主经营的社团,对它的评价应从组织管理、会员满意度、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通过对现有政策文件梳理,以及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访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组织管理等四个一级指标和机构设置等十四个二级指标,从而建立起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 (二)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的内涵
1.组织管理
主要通过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和落实每周活动次数情况反映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机构设置是否成立俱乐部组织管理机构,是否明确俱乐部内部各部分的各自职责,主要反映各俱乐部运行能力水平。
制度建设是指每一学年或学期,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完善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方案,制度可行性措施保障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顺利开展。
落实每周活动次数情况是指俱乐部每次活动要做好相关考勤登记情况。
2.条件保障
主要通过体育器材设施、俱乐部活动经费、教学情况、会员参与情况这几个方面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提供保障。
体育器材设施这是保障课外体育俱乐部顺利开展活动的重要指标,主要观测能否能满足会员场地活动需要。
俱乐部活动经费管理是指俱乐部活动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学校拨款、会员会费、社会机构提供赞助费以及俱乐部账目清楚、支出合理。
教学情况是指俱乐部教学大纲和教案是否完备;会员对俱乐部每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满意;俱乐部管理者和会员对俱乐部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情况。
会员参与情况主要通过固定会员每周活动次数和活动情况来反应会员活动情况。
3.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包括成了专门的考核小组、制定考核制度、对俱乐部、会员、指导教师的考核奖惩制度。
4.工作成效
由俱乐部自我运行程度、体育竞赛、社会影响力几方面来体现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工作成效。
俱乐部自我运行程度俱乐部根据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建立并形成校园体育品牌项目,在校园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体育竞赛是指俱乐部会员参与省内外比赛获得的成绩,以秩序册和成绩册为依据。 (三)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立
基于上述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内容,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邀请专家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对比,建立起对比矩阵。在建立对比矩阵时,对于重要性的判断采用1-9的等级,“同样重要、稍微重要、比较重要、十分重要、绝对重要”分别对应“1、3、5、7、9”的数值,介于相邻两个等级之间分别用数值“2、4、6、8”表示,如果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则用以上对应数值的倒数表示。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处理,在各层次对比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得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体系各级指标权重表(表1)。
数据处理结果为:
A层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为:
WA=(A1,A2,A3,A4)=(0.2345,0.3065,0.2645,0.1945),
CR=0.0081
B层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为:
WA1=(B1,B2,B3,B4,)=(0.2500,0.2600,0.2700,0.2200),CR=0.0072
WA2=(B5,B6,B7,B8)=(0.1962,0.2928,0.2802,0.2308),CR=0.0053
WA3=(B9,B10,B11)=(0.2148,0.3430,0.4422),CR=0.0053
WA4=(B12,B13,B14)=(0.2404,0.5253,0.2343),CR=0.0064
归一化后层次总排序结果为:
WB=(0.0586,0.0609,0.0517,0.0515,0.0601,0.0897,0.0858,0.0707,0.0568,0.0907,0.1169,0.0467,0.1021,0.0455),CR=0.0076
因此,可以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构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1.建立评语集模型
评语是对评价对象的定性描述,评语集对各层次指标都是一致的。对于前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相应地采用以下评语集合:K={K1、K2、K3、K4}={好、较好、一般、差}。其中K1=(90,100)、K2=(70,89)、K3=(50,69)、K4=(0,49)。设G为评价等级各级别的分值向量,既GT=(95、79.5、59.5、24.5)。
2.对准则层各评价指标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和各级模糊评价
对上述指标体系研究确立的前提下,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聘请10位专家组成单因素评价小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该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水平。分别对该校的高水平运动队评价指标层的各指标,以“好”、“较好”、“一般”、“差”的评价方式给予一个评级等级,从而建立模糊评价矩阵Xi(表2)。对表2中每一数值都除以10,则求得指标层各子集的单因素的模糊矩阵Xi(X1,X2,X3,X4).
指标层的模糊评价:Yi=Wj Xi(其中Wj为第j个一级指标的所有二级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一级指标中所有二级指标的模糊矩阵)。
目标层的综合评分集:Ei=AiYi(其中Ai为所有一级指标的权重;Yi为所有指标层评分分值矩阵集)。
评价单位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综合评价分值:V=EiGT(Ei所有目标层评分分值矩阵集;GT=(95、79.5、59.5、24.5))。 三、结论
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细化各项评估指标,有利于对高校课外俱乐部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高校对开展课外俱乐部改革的积极性,有利于检验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工作成效,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行政管理、条件保障、考核评价机制和工作成效构成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的主体指标。从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落实每周活动次数情况、体育器材设施、俱乐部活动经费、俱乐部教学情况、会员情况、专门的考核小组、制定考核制度、对俱乐部、会员、指导教师的考核奖惩制度、俱乐部自我运行程度、体育竞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系列指标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状况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尚属探索性研究,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还需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充实、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红霞.“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制约因素及其保障体系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2(5):159-160.
[2] 董丽丽.“阳光体育”监督机制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11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11-02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升,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内容及要求,如何有效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的专业的培训基地,基于现代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质量提升,对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好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现代教育内涵、结合实际,积极拓展网络教育渠道及紧跟时代,努力提升育人效率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以后高职院校的网络环境下家校协同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新型教育内涵
学校与家庭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它对一个人知识水平、个性观念、习惯养成及综合能力的养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与教育作用。由于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人的思想停留在传统教育层面上,看不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也不了解学校与家庭结合教育的重要意义,看不到现代信息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观念造成的冲击力,对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能用新的举措来对待,严重制约着教育水平提升。要从多方面转变思想,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转变管理者层面的思想意识
教育管理者的意识及水平直接决定者学校管理整体状况,是学校管理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领导层面要充分认识到新的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的变化,尤其是网络信息发展对社会、学校及学生的管理所带来的新挑战,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环境下家校联手教育重要意义,积极采用新的教育管理手段,努力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实际加强分析研究,多方论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促进自身提升的管理措施,如加强现代网络环境的基础建设,制订基于网络环境中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在实践中加强落实,为促进学生新型教育管理保驾护航。
(二)转变教师层面的思想意识
学生的思想教育随着社会、科技水平提升等影响发生变化,作为教育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一方面,要充分到现代教育对高职学生管理产生新的变化,通过培训学习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提升教师管理水平,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学生的思想随之发生相应转变,要有针对性加强多向教育管理,如家校联手等方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现代网络环境对教育的有利因素,积极结合网络强大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家长、学校有机结合,积极开拓新的教育渠道,注重双向教育,真正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高效落到实处。
(三)转变家长层面的思想观念
家长的思想观念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从根本上转变学校教育的唯一性观念,认识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教育的有力要素,积极与学校做好配合,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尤其要加强现代网络环境中学生教育的方法,主动与学校加强联系沟通,二者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结合实际,积极开拓网络教育渠道
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也让现代网络科技走进千家万户,一方面较好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学习、工作及生活的效率,w现了现代网络资源的高效、快捷、丰富等优势。在看到网络资源带来新的便利同时,也要看到网络资源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因素,如涉黄、涉暴等不良内容严重威胁着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不当极易让学生发生思想滑坡,甚至走向歧途。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优势,结合学生实际积极进行多向有效管理。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在学校、教师、家长思想观念充分发生转变后,积极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协同管理措施,首先通过网络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利用学校网站、教育管理平台、家庭网页设置等,创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让学生无论在教室、宿舍、校园还是假期家庭中,都能置身于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及下一步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是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分层辅导,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及个性特长,通过设置兴趣小组将学生进行分组教育,如网络阅读、网络绘画、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小组等,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积极进行相关活动,定期将学生活动情况通过网络发送给家长,让家长给以评价。同时也能对个别出现不良倾向学生及时发现与处理。还可以利用网络让家长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要简单问学生学习,通过加强家长培训,提升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水平,让学生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交流中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及学习的快乐,增强内心愉悦感。
(二)采用多种网络沟通形式
现代网络资源以其丰富的内容、强大的功能及多样的形式,为家校联手教育提供了保障,要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加大协同教育管理力度。
1.利用微信网络通信技术。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免费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交流群与学生微信群,及时将一些相关的教育活动信息传送到家长或学生手中,无需用再多付费,非常方便实用。
2.利用QQ通信。QQ通信软件大家一定比较熟悉,它具有强大的文本、图像及视频传输功能,还具有免费的语音、视频交流功能,在生活中人们使用率比较高,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具体实际加强资源优势运用。如进行家长、学生、老师之间的视频通话,通过视频效果增强教育的力度,还可以将相关的学生视频、家长视频等等进行多向传递,促进教育力量的整体提升。
三、紧跟时代,充分利用综合性教育平台
现代网络教育资源中,除了用上述独立交流软件进行家校合作,还有一些综合性教育平台,它不仅具有独立软件的功能,还集成了它不具备的其他综合教育性优势,如互动板块、空间功能及综合等,教育平台作为一种功能大、任务多大及兼容性强的集体化网络,在家校联手方面具有较强的整体优势,为综合性教育水平提升奠定的基础。如教育一体化平台、家校互动平台、现代教育平台、橙果果教育平台等,在教育管理实践中要结合具体实际,有针对性选择恰当的方式,努力提升教育管理的育人效率。下面以橙果果家校教育平台为例作简要说明。橙果果教育平台不仅具有以上的信息传输功能,还具的强大的资源保存、展示等优势,要结合平台中的家长互动、学习展台、特色资源、综合活动等板块功能,积极开展家校网络育人功用。通过家长互动功能,将学校的相关教育活动及时向家长汇报,并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与学校教师加强联系,共同进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展台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将学生的作业放置于板块空间中,学生可不定时进行查阅,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巩固训练,将学习成果通过网络提交,教师将学生作业进行网络批阅并及时,让学生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总结与提升。还可以利用其中的特色资源,让学生从中结合优秀课堂视频、优秀试题、案例、学习指导及作业展示等,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学习,克服传统课堂学习的固定化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培养,更好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练与提升。
现代网络技术为新型教育提供技术保障,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采取家校协同教育等多向教育方式,共同促进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子贵.“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15(5)
[2]黄国华.网络环境下的家校联系初探[J].师道・教研,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