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4: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班级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群体。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初中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从本班的实际出发,确定班级管理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班内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对此,笔者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行为特征,探讨了初中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学生才能更用心地去维护好这个大家庭。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威严治班的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策略中融入爱心,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中学习。另外,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每位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还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经常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困惑,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当学生在班级中出现问题和困惑时,教师要及时和学生沟通,加以引导和帮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信任教师,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在这样的情感基调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得以开展。
二、为人师表,发挥榜样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想让学生遵守班级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为学生遵守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提供学习的榜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听到学生对制度的各种抱怨:教师都不能遵守制度,凭什么这么要求学生。这种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师对管理制度的不重视、不遵守,导致学生对教师有意见。只有教师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督促,还能增加制度的威严性,给学生做出榜样,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章程来进行班级活动。因此,在班级管理制度确定执行以后,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共同执行,为学生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出表率。如在要求学生按时上、下课方面,教师要在上课前到达教室,在下课铃响后才能离开教室,用行动来告诉学生规章制度同样对教师有威慑力。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执行班级管理制度,为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使班级管理活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发挥好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复杂而琐碎,只依靠班主任的管理远远不够,教师要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依靠班干部的集体力量加强管理班级各项工作。学生之间相处较多,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班级的各种情况,以及每位学生的具体特点。让班干部来参与班级管理活动,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不仅能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还能促进学生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班级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来管理班级工作。另外,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纠正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班干部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做好家访,开好家长会,及时反馈
及时做好家访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班级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及时、客观地反映给家长,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家长会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适当组织家长会,增加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要及时开好家长会,与家长讨论学生的在校表现,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促进家长对教师的信任,让学生能够在家校共管中不断成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班级环境中实现管理和自我管理,使班级更好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赵新光 单位:滨州市滨城区滨北办事处北城中学
初中班主任作为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同时也是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沟通的桥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班主任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班主任如何做好初中班级的管理工作,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引导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1、提高自身素养,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班主任应树立甘为“人师”、“人友”、“人范”、“人梯”的崇高信仰,乐于为师,爱岗敬业。在人格特征上,要宽容,要善解人意,要有自信心。要善于宽容学生在成长中难以避免地出现的无知和莽撞;要善于体验学生体验到的情感,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要学会期待,对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富有信心,才能博取学生的信任,才愿意与你交往。
同时,由于初中阶段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中的初中生具有可塑性强、好奇心大、适应性强等方面的特点,而针对这些特点,班主任在对初中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做好自身的模仿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满意。只有得到了学生的信任,才能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的做到对班级管理工作上的配合;而得到家长的满意,才会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的配合和支持,从而实现对班级的全面管理。
2、尊重学生人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初中生正处在从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的发展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心理特点很不稳定,具有简单、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度,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3、注重情感教育,与学生用心沟通
在做好自身表率带头作用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具备一份关爱学生的爱心,加强感情上的投入,同时还有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在对待学生上需要在感情上亲近,用心交流,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关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在感受到班主任爱心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自己人生坐标的定位,明确目标并为之奋斗。
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将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也要因势利导、心平气和。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的策略和具备足够的耐心,尤其是一些在学习上比较落后的学生,不能指望仅仅依靠一次两次的教育就可以实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上的提高,而要有持久战的耐心和决心,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发掘,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进步。
4、培养优秀班干部,建立平等的生生关系
要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还应选拔、培养几位优秀的班干部,选出的班干部应具有工作能力强、心地善良、胸怀开阔、头脑聪明、思维敏捷等优秀品质。同时,要做好对班干部的管理工作。
班主任应做发挥自身能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一是要在班集体活动中培养班干部的热情和能力,无论是主题活动、文体活动、评比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组织、去设计,让他们在“台前”亮相,班主任在“后台”指导;二是教育他们要抓紧时间学习,既要善于工作,又要善于学习,对一些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干部,应联系科任教师给以个别辅导,是他们逐步撞过学习上的难关,坚定当干部的信心;三要注意保护班干部的积极性,创设良好氛围,为顺利工作创造条件,全体同学之间应团结信任、应由集体主义依荣誉感,服从干部的指挥安排,如有意见应采取恰当方式途径提出,但原则上应先执行,少数必须服从多数,班干部工作方法却有不当,经全班同学讨论后改正,必要时班主任出面承担责任。总之,对学生干部既要交给任务,又要教给方法;既要大胆放手,又要小心扶持;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既要在培养中使用,又要在使用中培养;支持、鼓励并发挥其特张是使用班干部的主要方法。
5、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建立班级目标
现代教育正在由单纯的学科教学向学科教学与人文文化熏陶相互渗透的综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管理正在有外显的行政管理向内隐的文化驱动方向转变。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已成为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标志。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初中班主任应负起责任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充满爱心的对待学生,指引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前进。初中的班主任会有较多的时间可以跟学生进行接触,更有利于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经常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特性。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应该以学生为本,爱护和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能,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形成自律的能力。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得对自身管理,而出现错误,班主任应当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提醒,从自身去反省并且尽快地去改正,使得班级能够拥有一个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很多家长总是忙于事业,根本没有时间去管孩子的学习情况,这种时候班主任就需要发挥爱心和责任心,通过自己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律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学习的能力。班主任应该通过激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讨论,树立起合作型的师生关系,为创造一个优秀的班级而共同协调合作,将班级的良好形象展现出来。
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的道德观念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以在长期的活动中慢慢地得以深化,并且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觉自律地做好学生,回到家中做一个好孩子。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经常去观看有关爱国主义的电视、电影、书籍等等,并且在看后应该及时地写出观后感或者做出讨论,更好的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下去。并且还可以多开展主题式的思想教育活动,使学生都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远离那些对学习无利的影响,引导和鼓励学生多阅读图书,学校和家庭一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开展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以班主任为核心组织家长举办一些思想教育讲座,帮助普及家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使得家长和学生共同提高思想教育的水平。
校园环境的氛围良好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情操,学生的心灵能够在浓厚的思想文化氛围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此初中的班主任在完成创建文明校园以及文明班级的过程中,将各种的名人名言以及学习标语张贴出来,专门设置一块栏目用以班级光荣榜,鼓励学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以助人为乐、尊师重道、热爱劳动、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热爱集体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班主任应当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得学生的思想品质得以提升。
三、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公平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以存在好坏的差别、不能有贫富之别、不能歧视对待。将学生自身的特性发挥出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长处,尊重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制造出能够公平竞争共同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共同的进步。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的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角度去看待整个问题,以同样的高度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和学习中去。只有本着公平尊重的原则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更好地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制定班级的学习和生活制定时,应该听取学生的合理建议,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方可执行实施。
四、组织班级活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使得所有学生产生出强烈的凝聚力,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共同参与平等对待,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实施。作为学生不应该一味地去追求成绩,而应该跟其他学生一起共同配合,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协同作战。班主任应该合理地引导学生多参与班级活动,找出更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内容。在开展班级活动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发言,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可以自勉和改正,通过反思更好地有助于学习生活。
五、奖罚要分明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对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工作也越来越被挑战,新观念、新理论、新实践、新问题、新方法、新举措和新经验等等的考验,如何更好管理班级成为每个班主任追求的目标。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地实施班级管理呢?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析。
一、率先垂范,树立榜样
“学校的一切都在影响学生思维。”在学校里,班主任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学生的榜样和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有的女教师曾经犯过一个错误,刚工作时,时髦前卫戴着项链、指环,染了头发,涂着指甲走进课堂。久而久之,学生们开始一个个模仿教师:有戴项链的,有涂指甲的,还有戴戒指的,甚至在教室比谁的饰品好看。但是,当教师找她们谈话时,他们不以为然地反驳道:“老师,你不也这样吗?还来教育我们……”学生的理直气壮会让老师哑口无言,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应该是学生们的榜样和模范,要规范学生首先要规范自己。在往后的工作中,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教室卫生方面,教师带头打扫,看到纸屑及时捡起,学生看久了,自然会受到感染,注意脚下有无垃圾;文明礼仪方面,教师首先做到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学生,每天早上一进教室就说同学们早上好,路上碰到他们总是微笑着点头示意,学生做错事时从不讽刺挖苦他们,而是耐心教育。平日里老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言行成为一种无声的教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代社会,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当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同时还能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生生关系的改善起到推进作用。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班级日常学习生活管理条例,这一条例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的标准,合理明确的管理条例能够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班干部管理制度,班干部对学生进行管理能够消除年龄带来的代沟问题,弱化班级矛盾。同时通过班干部,班主任也能够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及时了解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而为了维持班干部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班干部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规定,以使班级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三是奖罚制度,制定合理奖罚制度能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为了获得奖励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在班干部任免上,班主任还可以指定轮流值日或竞争上岗制度,通过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体会班级管理工作的辛苦,从而配合班主任展开各种班级工作。同时通过轮流上岗的制度,班主任也能够找出其中最适合班级管理工作的班干部,选择最符合干部要求的学生,从而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公平公正,不偏不袒
对待学生,必须平等而又民主地对待学生,班主任对全班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优差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更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平等地对待学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个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一般来说,后进生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同时又有较强的自尊心,对老师的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所以,当老师初次与差生谈心时,一定要放下架子,否则,会使师生关系陷入僵局。因此,对差生教育时,必须坚持平等原则,使他们时时感到老师可亲、老师可敬。在教学时班主任要尽量给所有的学生同样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公平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人人都有主人翁的姿态。
四、组织班级活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使得所有学生产生出强烈的凝聚力,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共同参与平等对待,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实施。作为学生不应该一味地去追求成绩,而应该跟其他学生一起共同配合,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协同作战。班主任应该合理地引导学生多参与班级活动,找出更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内容。在开展班级活动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发言,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可以自勉和改正,通过反思更好地有助于学习生活。
五、奖罚要分明
好的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鼓励和责罚,但是班主任一定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因为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具有威严以及约束力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眼神、鼓励的微笑、严肃的表情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不可以过度地纵容学生,导致整个班级没有良好的纪律,没有良好的班风,也没有自律的能力。无论是奖还是罚都要以尊重为基础,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障学生的人格尊严。良好地运用奖罚机制,以奖赏和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让学生知道表扬并不是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得到的,批评也不是随意的,要有针对性地指出错误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及时地做出改正,从思想根源入手,积极地去改正错误、认识错误、防止错误,这样才是管理的真正目的。
六、班级管理要张弛有度
1.对待学生宽严有度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宽严相济,宽严有度。民主的作风,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能使班级的凝聚力更加强大,更能让学生发挥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但是过于宽松也会让学生无规矩可言,所以,班主任在宽容的同时也要严格。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要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约束学生,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控、自立的能力。班主任要把“严”与“宽”二者辩证统一结合起来,创造宽而不言,严而不苛的班级学习氛围。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具备的素质
(一)“用心”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年纪,他们的心灵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得到陶冶,良好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社会中的那些高尚的风气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情况认识,进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班主任自身也要提高个人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品德。
(二)“细心”完成校园环境教育
校园之内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学习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情感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所以,班主任要紧跟学校的步伐,积极创建“文明班级”,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实际的行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班级管理打好基础。
(三)“耐心”关注学生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这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在管理中要注重细节,关注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给予肯定。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做到培养学生良好心态的工作,学生在发现教师魅力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莫大的鼓舞。作为一名教育者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从日常的小事件中发掘学生的聪明,及时的掌握了解他们的成长情况,当发现思想出现问题时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精心”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读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这也是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在初中的教学中。还是以教学为主。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积极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提供一些学习、复习方法。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威信,亲近学生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长期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首先来自班主任的自身形象,班主任的形象越完美,越能吸引学生,越具有感召力。比如: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大扫除活动中,同学们都在操场上拔草。可有几位班上的同学却聚在一起说着悄悄话,似有似无地拔着,完全是心不在焉。此时如果去说他们,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于是我走到他们身边,默不作声地把他们周围的草拔干净。他们看到老师都以身作则,自动将“包围圈”解散,全力投入到劳动中。学生不喜欢高高在上只会说教的班主任,他们需要的是能和他们做朋友的老师。和学生在共同劳动,共同游戏不会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度,只会提升自身的魅力。
(二)班干部建设,模拟社会
现如今整个社会的竞争氛围越来越激烈,在任何单位、任何地方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竞争,合理和公平的竞争能激发人向上的欲望。为了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公平竞争的心态,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为班干部是老师的小助手,在班干部任用制度上,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采用每学期公开竞聘上岗的制度。学期初召开一次动员班会,让更多的孩子有信心和时间准备参加竞选,在两周后召开班会,有兴趣或想法的同学都可以到讲台上演讲,集体举手或者以纸条的形式投票,当众宣布每个人的票数,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来确定工作责任和范围。这个办法能够更给孩子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也让让许多想借机会走关系的家长免开尊口,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班干部就及时找他谈话,给他机会改正错误。在期末还要进行民主测评,对不胜任的班干部,下学期就要另行换人,给当选的班干部以紧迫感和压力,保证班级干部队伍的正常工作和质量是保证班集体建设的前提条件,这个做法使班级始终保持鲜活的竞争氛围,充满活力。
(三)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正确、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是对班主任智慧和能力的考验。一般来说,灵活、冷静、果断、幽默、公平等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班里同学的文具总是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刚要上课就发现有一名女学生在哭泣;没进教室就看见两位男生挥拳相向等等,这些场景在很多班级都出现过。对这些事件如何处理,是对班主任智慧的考验。如果说平时的教育、管理是淙淙溪流,那么突发性事件就是一朵朵浪花。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突发事件,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切忌以个人喜恶来影响处理的方式和结果。要公正无私、实事求是,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把突发事件看作坏事,要把它看做一个成长的契机,让当事人和全班同学在问题的处理中有所收获,思想和认识得到升华。
(四)优化管理环境,形成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条件。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要重视班级学风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同学之间才能有良好的互帮互助氛围。同时,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还应该制定一个相对公平的规章制度,比如:班级的卫生制度等,让学生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一个道理,在建立规章制度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有一种归属感。
三、结论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在教学中属于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全面的指导,在管理中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开展必要的管理策略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澎涛.班级管理浅谈[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09)
[2]高国荣.两多两不一个度――我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教育艺术,2009,(12)
[3]徐亦斌.班主任工作中的五个“注重”[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2)
一、注重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其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从教育工作出发,其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当代公民。”其工作内容主要由:重心是学生、重点是对教学的管理构成。此外,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还包括对本班各学科任课老师教学、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等等,可以说,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和班主任息息相关,由此可见班主任自身道德修养以及自身素质水平的重要性。《班级管理学》中也讲到:“合格的教师,应该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其综合素质应该比一般的教师更全面、更完善。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教师的我们,要想有效的运用好管理策略管理好班级,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成长,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提升和完善自身素质。为此,首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坚定不移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解决和处理日常班级管理遇到的各种问题,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其次,我们还应严格的要求自己,使自己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工作过程中实事求是,严于律己,促使自己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最后,我们还应不断的学习科学知识和管理思想,使自己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以及班级管理知识等等。只有这样,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我们的管理效率才会不断提高,学生才能有效的学习和进步,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二、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古人云:“久熏幽兰人自香。”说明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强化效应。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班级中的师生关系以及班级环境等各方面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师爱,是推动学生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必不可缺的催化剂。诚挚的爱学生,可以让班主任的工作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教师的我们,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我们还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敢于弯下腰来,与学生交流沟通,给予学生关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友好、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为此,班级管理中,首先,我们要学会去与学生交心。朋友是建立在彼此了解、信任和交心的基础上的,班主任要比一般的老师更多地信任和了解学生,彼此交心成为朋友。教学中,班主任要袒露心扉,主动先让学生了解自己,多营造出一些轻松的氛围,加强感情,消除隔阂。平时多和学生聊聊生活、成长的烦恼,守好学生之间的小秘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然、活泼的环境中。其次,我们还应学会关爱学生。如果说,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那么,热爱学生就是班主任教师的基本素养。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其神圣就在于它的奉献,富有对学生的深深爱心才能有更好的奉献,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更不能缺乏爱心。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在与学生交心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在思想上爱护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教师对他们的爱,用爱的教育来打动学生的内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在教师的悉心管理,在学生的真诚配合下,我们的管理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三、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由于初中班集体人数较多,仅凭班主任一人之力,显然难以顾及班级事务的方方面面。加之初中生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心理特征,因此,班级管理中不能完全用班主任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管理,应该进行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而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就是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集体。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班级情况,及时反馈班级信息,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桥梁,也是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的分担者,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教师的我们,应科学合理的选取学生组建班干部,激发学生班级管理的参与积极性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位置和责任,这样学生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为此,我们班主任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对于班干部的选取,要突破传统思维,不只是选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班主任还要知人善任,注重学生的特长发挥,甚至可以通过让学习成绩较差或者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来鼓励其提高和约束自己,在选择方式上尽量做到民主化和多样化。其次,在确定好人选之后,我们还应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值得教师注意的是,班干部人员不能长久不变,可以通过班委轮流机制来进行班级管理,交给初中学生干部做的事也不能期望值过高,办事质量常常不好,班主任绝对不可以撒手不管,而应加强检查,并及时修正。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协助,共同管理班级,班集体的凝聚力才会增强,我们的班级管理效率才会提高。
四、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易受外界影响,特别是男生,更加容易在一时冲动之下凭感情行事。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因此,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管理好学生,更要教育好学生,引导其健康的成长和快乐的学习。而活动作为初中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塑造学生人格等各方面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重多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以独特的班级活动为纽带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大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班主任可以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创定班歌、设计班服、制定班级口号等活动,形成独特的班级标识,树立平等、和谐、团结、进取的班级形象。还可以结合学校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等活动,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内张贴醒目的班风、学风标语和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及行为规范图解,让班级的正气不断得到发扬,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增强身体、提高意识以及道德修养,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总之,初中班级管理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班级日常管理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千变万化。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主任教师应认真总结,不断的研究创新管理办法,应充分发挥工作中独创性,以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这样才能创造出班级管理的新特色。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阶段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和班主任接触较多,因而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极大。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突破以自身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变教学工作的态度和方式,尽量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的教务工作要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时采取适合所教学生的班级管理策略,以避免机械的一届一届的重复式管理模式。
一、主动学习新知识,了解学生心理
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进步带来知识和信息的不断更新,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接收新知识,更新观念,以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当代学生的求学需求。教师是学生的学习的榜样,尤其是班主任,首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博学多才的形象,以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具备较广的知识面,以征服学生,让学生乐于受教。此外,班主任还要对新知识具备敏锐的嗅觉,以了解当前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面对信息时代,现在的初中年级学生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加聪明和成熟,他们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行为处事的方式。因而,班主任要尤其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现在的初中生网上聊天、交友和早恋等情况在初中学生中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班主任要关注这种现象,注意对学生的性情变化进行观察,以对学生做出及时正确的指导。在笔者上一届的毕业班中就有一个男同学,家庭经济不是很好,长相平平,但自尊心很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笔者发现他在有一段时间上课表现很不积极,整个人情绪低落,成绩下滑很厉害,便私下找他谈话,问其缘由,才得知他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学习也很优秀的女生,但在他表白后却遭到了女生的拒绝,使其自尊心严重受挫,一直无法释怀,以致无法再集中精力学习。了解到此,笔者先是对他表示理解,告诉他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但是谈恋爱却是需要时机的,被拒绝可能并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你没有选择合适的时期,恋爱的最佳时期不是现在的年龄阶段。如果你真的喜欢她,就要把爱的种子埋在心底,静待时间的浇灌,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在她的记忆里。通过与之平等的交流、沟通和引导,他转变了想法,重新树立了信心,把心思再转移到学习上来,很快地恢复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现在初中生早恋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也是很多家长和班主任都很焦虑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强硬的反对和批评,而是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真正明白同学情、友情和爱情。
二、构建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因而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班级凝聚力,从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构建班级文化就是很好的管理方法,以独特的班级文化为纽带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大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班集体的共同发展。
例如,班主任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创定班歌、设计活动班服、制定班级口号等,形成独特的班级标识,树立平等、和谐、团结、进取的班级形象。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室教师环境进行布置,如设立“卫生角”、“袖珍图书馆”、“个性黑板报”等,丰富班级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还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宣扬班级文化,如组建“校园文明小分队”、“校园志愿者”等来加强班级文化的对外感染力。
三、创新班级干部培养制度
由于初中班集体人数较多,仅凭班主任一人之力,显然难以顾及班级事务的方方面面。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班级情况,及时反馈班级信息,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桥梁,也是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的分担者,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起着极大的作用。
首先,关于班级干部的选拔要突破传统思维,不只是选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班主任还要知人善任,注重学生的特长发挥,甚至可以通过让学习成绩较差或者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来鼓励其提高和约束自己。班级干部的职位设立可以适当增多,把课代表和小组长也划为班级干部,或者采取轮岗制,让更多的学生体验班级干部角色,形成大规模的带动效应。
其次,班级干部的选拔方式可以多样化、民主化。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其平等的竞选班级干部的机会,因此班级干部的选拔制度可以是任命和自由竞选相结合,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也弥补了班主任个人对学生的主观认知方面的缺陷。
最后,班主任要善于培养班级干部威信,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一方面,要对班级干部严格要求,在学习上要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以在各方面为班集体起到带头作用;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帮助班级干部树立威信,适当放权,鼓励其大胆工作,指导工作方法,培养干部间的协作能力,形成正确的班级领导班子,共造一个蓬勃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
参考文献
[1]赵萍,袁雪梅.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校园文化,2011(34)
自教育部提出新课改后,初中班级管理的改革也开始加快步伐。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摸索中收获了诸多可喜的成果,但也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所以如何探索一种更有效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将在本文中呈现。
一、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依据一定的要求和规范.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对所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进行管理教育,以建立优良的班集体,进而促进和保证全体班级成员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活动。在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中,班主任都被认为是学生的管理者、监督者和引导者,具有较大的权威,但是其却忽略了班主任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合作伙伴,共同服务于班集体的建设,应该使自己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智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而智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文化课的教学活动。学习文化课知识是学生的最主要活动,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认知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搞好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现实的学习管理,部分班主任混淆了学习要求和学习指导的含义,过分看重学生成绩,只要求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拿高分,却忽略了一系列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例如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没有向学生强调学习的意义,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提高,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以建立优良班集体、促进班级全体成员发展为目的,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在班级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对班级的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管理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被认为是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 较大的权威,班主任与学生的良师益友及合作伙伴关系被忽略。目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仍然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他们认为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心智不成熟、能力较弱,因此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确定班委会、实施监督管理和学生评价时,全由班主任一人决定,不给学生任何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方式。
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班主任应认真思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应该是亲密的朋友和合作的伙伴。初中生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心理上处于半成熟状态,班主任应对其做好人生的引导,教会他们学习、做人以及与人相处的方法;同时,班主任应以平等、友好、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与他们形成朋友的关系,以朋友的身份尊重、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与班主任之闯的平等地位。由于班级的管理工作繁杂,班主任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民主选取班干部并制定民主的管理机制。改变传统的班主任制定班干部的方法,让所有学生参与选举,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实行轮流管理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对象是每一个学生。后进生主要指成绩差和思想落后、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各个班级中,优等生只是少数,后进生则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予以重点关注。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优点和缺点是共存的。优等生的优点很容易发现,而后进生则因为缺点突出,掩盖了优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继而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三、实行多元的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效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著名的强化理论。他认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对于学生行为的塑造会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采取单一进行惩罚的工作方式,对学生训斥则会造成师生情感对立。彼此敌意增加,造成学生自暴自弃、心理畸形发展,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厣的教育目标完全相悖。因此,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说,在初中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用不予强化的手段来消除消极行为,而且应慎重对待惩罚这一负强化,因为负强化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而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加强管理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由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所以,班主任应采取多元化的工作方式,激励学生的良,消除其消极行为,进而提高管理效果。
四、小结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依据一定的要求和规范.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对所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进行管理教育,以建立优良的班集体,进而促进和保证全体班级成员全面发展的C合性活动。在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中,班主任都被认为是学生的管理者、监督者和引导者,具有较大的权威,但是其却忽略了班主任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合作伙伴,共同服务于班集体的建设,应该使自己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只有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我们应更多的去学习、 去实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使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更好, 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成长。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整个学校教育的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改变观念,克服工作方式单一、管理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方式、重视后进生的成长、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并在实践管理中不断地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都是通过班级来落实、推进的,因此,班级管理效果的好坏成了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德育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无论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是对学校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我国初中目前的德育渗透效果来看,班级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施问题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施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班主任陷入了“重智育,轻德育”的误区: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人格、道德品质的塑造,这种片面的管理理念必然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造成不良影响;2.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常处于高高在上的层面,学生只能被动地执行班级管理规范,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影响了学生配合教师管理的积极性;3.管理方法的单一:在班级管理中多数班主任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忽视了榜样引导的力量,降低了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度,影响了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效果。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1.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理念
认识是实践的指导,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树立德育理念,这样才能够推动德育工作的实施。例如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打破“以学习成绩论成败”的单一模式,将学生的道德品质纳入到参考范围内,从而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德育发展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中,从小事入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强化班集体意识,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形成责任意识,从而产生自觉维护班级卫生、帮助后进生突破学习难点,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意识,以提高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效果。
2.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德育榜样
在教学管理中,教师的个人素质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教师的行为品德低下,学生不仅难以对其产生信任,还会有样学样,做出有违德育教育的行为。相反,一个教师如果注重为人师表,自觉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学生们也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对自身的道德塑造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些,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言传”,更要对学生进行“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提高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可信度。
3.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实践是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许多学生迫于学习的压力埋头苦读,错过了参与实践的机会,这样的管理状态,只能让德育内容浮于表面,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重视实践的作用,例如根据不同的德育主题,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深化理论理解;带领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助人为乐的含义;为学生设计社会调查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认识到集体合作的价值等。
4.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也逐渐被重视。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价值,并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例如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选拔。此外,班主任还应该秉持着宽容的管理态度,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的个性获得足够展现与发展的空间。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理念,既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工作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用心去体会、去挖掘、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榜样的引导下与班主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配合班主任不断推进班级德育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储茂平.关于初中班级管理的几点认识与做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84.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全新探索,使每一位教师在这次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班主任作为学校基本组织单位的管理者必然是首当其冲的。从一定角度上来说,班主任有连接和协调各科的作用,其班级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新课改下一个班集体的成效。下面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几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一、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其需要和认识也是不同的,只有知其心才能知其人,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此,需要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是一个从儿童期向青春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人发展过程的重要转变期,是一个人人生发展最关键的阶段。此时期学生身心的急剧变化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了不安和惶恐;另一方面让他们产生了想要摆脱家长、老师管束的独立意识,导致他们的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情绪多变且难以自控,而且他们的意志力还相对较弱。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确立的萌芽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出现问题,如心理问题(逆反心理、缺乏合作意识等)、品德不良行为、过错行为(旷课、课上做小动作等)。因此,在初中阶段班主任除了要继续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外,还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防止学生出现过错行为。如果学生出现过错行为,要对其进行及时矫正,以避免其发展成为不良的品德行为。基于此,班主任应深入到学生中,多观察学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旅游、兴趣小组等,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一方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二、抓住主要矛盾,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班主任只有抓住班级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才能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而班级管理的主要矛盾就是形成集体的核心,只有形成核心,并发挥核心的作用,才能成为有活动能力的集体。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是形成核心的主要方面。因为优秀的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更是教师的左膀右臂,班干部能否团结一致,充分发挥出核心骨干的作用,将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成效。因此,班主任应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抓住班级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提高管理质量。
1.选拔
如何选择任用班干部,往往关系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成败,班干部是否选得好、选得准,对班级管理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选择班干部要把握一定的标准,一般认为应选择一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此外还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①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②有较强工作能力和某一方面特长;③有较强的责任心、处处以身作则;④是非界限比较明确。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完全符合以上标准的学生并不多,所以班主任应从实际出发,从比较中加以取舍,不能求全责备,关键还在于日后的教育和培养。此外,班主任还应按照教育的目的要求,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轮换部分班干部,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班干部相对稳定,又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学生都能受到教育。
2.培养
对班干部既要用,又要对他们进行培养,指导和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①帮助班干部树立服务意识,教育他们谦虚谨慎,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②培养帮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定期组织一些培训,鼓励学生干部写出体会和总结经验,定期组织干部交流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等。③严格要求,一视同仁。对待班干部的态度问题是初中生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而这往往是班集体核心能否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班主任不论是对待普通学生还是班级干部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④做好评价工作。这是对班干部学习、工作、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检查和督促,评价可以不断地提高班级干部工作的自觉性,激发班干部工作的热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班主任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参与能力。没有教育活动的开展,就不能产生教育影响,也无所谓教育效果。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就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达到这一“彼岸”。
开展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又能满足青春期初中生的心理需求。班级活动的主题的选择可以是:①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确定主题;②根据节令、纪念日确定主题;③根据时事确定主题。所选的主题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性,还要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抓住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产生共鸣,促进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32-02
一、调查实施
为反映当前渭南城区初级中学班级管理的真实现状,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了《渭南城区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角度编制了针对家长和学生的问卷,并与部分学校领导、教师、班主任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主要集中在渭南城区的部分中学。为了保证调查的可靠性,我们在问卷中均涉及了几道同质相关题,即反映同一问题的相关性较高的题目,并在问卷中设计了重复选项,以便排除无效问卷。其中发放家长问卷137份,回收126份,占92%;发放学生问卷318份,回收306份,占96.2%。最后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班级管理的问题。
二、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部分老师和同学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们了解到初中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可以从班级管理制度、理念、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来归纳总结,并从学校、班主任、家长和社会等方面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有:
1.班级管理中师生的人际关系不够和谐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可将学生默认为三类:人缘型、中间型、嫌弃型。人缘型学生(37.12%)一般具有:积极向上、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表现能力强且有主见等特点,因此很受老师喜爱;中间型学生(42.14%)一般具有:渴求进步但意志薄弱,做事犹豫不决,易满足于现状,不够努力,缺乏竞争意识且自信心不强等特点,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易受班主任的忽视;嫌弃型学生(20.74%)一般表现出:学习成绩差,且不求上进,道德品行不良,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差,甚至冷漠孤僻或自卑等倾向,是班级管理的障碍,很使老师头疼。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师生人际关系问题多出现在后两类学生与班主任和其他学生之间。
2.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公平,并且教师常用否定、消极的话语。
班级管理中的不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师生地位不公平,即班主任管理过严过死,过分强调了“听话”、“遵守纪律”,如面对纪律不良教师经常板着脸喊道“吵什么!都学好啦?”之类的训斥和威胁,而从正面积极引导、鼓励、塑造学生行为的积极性语言则较少受到重视,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使班主任权利绝对化,管理专制化。
第二,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不公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偏向人缘型学生,对他们偏爱有加,忽视中间型学生,厌恶嫌弃型学生,尤其对待差生,教师更是没有一点耐心,一味地进行斥责和命令,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内容的专注程度。
3.班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对学生体罚和心罚的管理方式
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依然有运用体罚方式,甚至心罚,即教师放弃对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的管理,忽视他们的存在。在新课改背景下,仍然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理方式为主,而并非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的管理方式。
4.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
班主任不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和真实感受,因此不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去管理学生,不能有效引导和组织班级活动。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从而使得家长不能有效地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家长也不能全面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在学校各个方面的表现,因此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做到有效地帮助和指导。
5.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多种逆反心理的行为尚未解决
班级管理中初中学生逆反心理所造成的各种逆反情结以及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和帮助,例如:学生网瘾、早恋、群殴,甚至还有厌学情绪等得不到正确的、耐心的教导和指导。老师更多的是以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这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了强化作用,使班级管理更加有难度。
6.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教师功利化色彩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因接受学生家长的“馈赠”从而照顾那些受过恩惠家长的孩子,因此不能公平地对待班级学生。这种行为越来越流行,以至于到“教师节”几乎成为“送礼节”,这些现象给家庭贫困的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甚至有些老师通过对学生是否送礼来决定对待这个同学的态度,这种现象无疑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各方面的影响。
三、班级管理中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育者教育理念的陈旧是首要原因
第一,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权威思想过重。在长久的历史文化体系中,人们把教师同天地同语,教师是知识化身、力量的源泉和长者的象征。因此,在民主平等意识渐入人心的今天,教师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有着无法替代的权威性,在这样的传统思想影响下,教师仍然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专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一、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学者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发表的《管理实践》著作当中提出的。其实,所谓的“目标管理”就是以目标作为导向,以成果为标准,以人为中心,从而使个人和组织获得最好业绩的现代管理的方法。虽然目标管理起源于企业管理,但是它的应用目前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近几年来,目标管理的方法被引入到了学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的班级管理的向导,为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管理思路。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增加学生们的成就感。
二、从三个环节谈如何构建班级的目标管理
1.目标的制定
可以把管理目标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近期、中期、长期目标;集体、个人目标;单项、综合目标;学习、管理、德育目标等等。班级集体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由纵横、关联的目标和整体目标有机地互相组合形成的目标管理的网络。比如说个人目标,不仅包含个人学习的目标,而且要包含德育发展的目标;既要包含个人近期的发展目标,也要包含长远的目标;既要成为组成集体目标的因素,又要完成与集体目标的对立统一。换言之,班级集体目标的管理不应该是孤立的、单一的,应该是自成一体,不断运动,相互关联、形成网络的动态的过程。
有无有价值的、有动力的、明确的目标是形成一个班级集体的重要的标志。
拉斯金说过“无目标而生活,有如没有罗盘而航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们的领航人,帮助他们制定有价值有意义的目标,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来完成目标。班级管理起到让班级整体的目标和学生自我目标双赢的作用,因此,目标管理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学生个人的目标和班级整体的目标。
目标管理应用在班级管理中,主要就是为了体现目标管理所倡导的“参与管理、自我控制”的原则,学生们在班主任的统一指导下制定个人的目标,这样才能很好的来激发学生们参与到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正如期望理论所认为的,只有在预期行动能帮助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人们的行动才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激励,即“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公式中列出的,激发力量指个体愿意为达到某个目标努力的程度,而目标价值则是个体对待想达到的目标所重视的程度,最后,期望概率则是个体对其行为能够导致的目标结果可能性估计。这就表明了,越是看重目标价值,估计能实现的概率就越高,能被激励程度就能越强。这也为目标激励在班级的管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2.目标的实施
必须强调的是,制定目标只是班级的目标管理的开始,实施目标才是中心。如果只重视设立目标而忽视落实目标,即便把目标订得多好,也只能是空谈,只有采取有效切实的措施才能完成目标,才能让目标更加具体化,才能变成行动指南。学校、班级、各科的培养目标都是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通过为学生们创造机会,让其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开发自我学习的潜能、开展自我教育的动力性机制,也包括在原有的基础上让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拓展,奠定将来能良好发展的素质基础。
教师应该围绕班级的整体目标及学生个人的目标来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设计。适当的组织设计能帮助班级的整体目标,尤其是常规考核的目标的实现。
组织设计原则应当要体现“责任、目标明确”的原则。根据这两个方面的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比如,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开展有关学习的主题班会,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传授学习经验。如果有的同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可以先帮助其从文艺或运动层面找短期的目标,一旦顺利地实现,则可再制定长远学习和纪律方面的目标,同时,也可以用比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管是近期的目标还是长远的目标,一定要切合班级的实际并且是有激励性的。
在目标实施的过程当中,结合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遇到问题,制定自我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措施,主张自我评价,逐步激励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调动他们主动进行自我完善,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行健康的综合素质。在班级管理中的目标实施的要点可总结如下:
(1)平时要多关心、了解、尊重学生,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发展特征,进行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教育。
(2)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耐心引导,让学生能有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逐步进行过程激励,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4)对学生要有积极期望,实施适当的目标激励,逐步达到教育要求。
(5)在评价方面也要采取适当激励措施,不断为学生创造教育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6)要重视和认真对待班级集体的常规建设、个人的进步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形成好的学风和班风。
3.目标的实现
目标的实现有四个步骤:指导、检查、反馈、考核。目标管理主要强调学生在确定的目标下实施的自我控制管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还是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学生的个体目标能够实现的重要保障,是学生在发展的道路上的指路人。
目标的检查和指导是目标评价的依据,也是实现目标重要的手段。定期的检查和指导,能推动目标工作顺利进行。否则,目标就会流于形式。在检查的过程中,着重检查班级目标的科学程度和正确程度,是不是在按目标实施,实施进行到什么程度了,还要关注学生们在实施过程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目标管理最后的一个环节是目标的反馈、考核,对目标达到某个阶段或全程都做出鉴定,目标管理要强调效果,就要重视成果的评价。达到了预定目标的同学会在这一反馈和考核的过程中得到心理的极大满足,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为自己制定更高目标的决心和信心。
在同学为目标实现而努力的过程中,老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适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和指导。其实,阶段性的目标达成能带给学生们的成功和自信的感觉,这也是充分地发挥了目标管理中的激励作用。
三、结语
班级从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变为目标管理,构建出新的目标管理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变迁过程和系统工程,我们只要认真地学习,努力地探究,深入地思考,不断地实践,并进行有效的目标管理,势必能使同学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俭.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能[D].云南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