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24: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阿拉伯语 文化 特征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渗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行为习惯中,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沉淀记载着历史的痕迹。可以说,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建筑等人类创造活动和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内容是通过民族而表现出来,因此,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它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语言是一系列有含义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切文化知识都是将语言作为载体而发展传播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亦是如此,千百年来,阿拉伯语作为阿拉伯民族的语言,保护着阿拉伯民族的文化遗产,记录着阿拉伯民族的历史,反映着阿拉伯民族的特色,传播着阿拉伯民族的思想。当我们把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放在同一视域下,进行综合性的思考时,便是把语言置于其产生和演化的具体文化背景中,在文化语言学的框架内去进行研究。从这一视角出发,探寻阿拉伯语中的文化特征,这门语言便成为一种生动活跃、丰富饱满的语言。
首先,阿拉伯语因是阿拉伯民族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阿拉伯语是由28个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是闪含语系中最年轻且具有活力的语言分支。阿拉伯人在创造和发展阿拉伯语的过程中,注入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因此,阿拉伯文字反映着阿拉伯人的意识形态和逻辑思维,体现了阿拉伯民族独特的文化涵养。
例如,骆驼这一名词在阿拉伯语中就十分常见,且有30多个同义词,这是因为阿拉伯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大多是荒芜的沙漠,骆驼便成了人们起居必不可少的工具。“游牧人的营养、运输、贸易,无一不依靠骆驼。新娘的彩礼、罪犯的赎金、赌徒的赌注、酋长的财富,都以骆驼为计算单位”①由此可见骆驼在阿拉伯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骆驼又以其持久的耐力和坚忍的品性而著称,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沙漠地带,骆驼的全身更都可取之为宝。因此,骆驼不仅被喻为“沙漠之舟”,还被视为造物主的恩赐。这样的民族情节反映在阿拉伯语中,不仅使得骆驼一词的词汇丰富,还使其具有特指吃苦耐劳品质的伴随语义。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因其所处的民族文化不同,也会具有截然相反的含义。例如:红色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喜庆和吉祥之意,多被人们用于婚嫁与节日的装点。中国的国旗是大红色的,过年时的红包、新娘的红旗袍,这些都反映出中华民族对红色的情有独钟。而阿拉伯民族则钟情于绿色,他们以绿色为祥和之意,因为阿拉伯民族是沙漠民族,绿色代表赖以生存的绿洲,找到了绿色也就是找到了水,找到了生命,阿拉伯国家的国旗中也以绿色为常见,红色则为不详,具有杀戮和鲜血的含义。
其次,阿拉伯语因古兰经而保存至今,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用语,使得阿拉伯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宗教文化。蒙昧时期的阿拉伯民族均以部落为居,各部落都使用各自的方言,这些方言结构基本相同,同属于一种语言,只是在部分音节的发音和词汇的含义上存在差异。伊斯兰的来临为阿拉伯民族带来了《古兰经》,《古兰经》以古莱什部落的语言下降,统一了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半岛的标准性。
为了保持阿拉伯语的纯正性,为了能够通彻的理解《古兰经》和《圣训》的真正含义,语言学家及语法学家们研究阿拉伯语的语法,规范阿拉伯语的读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圣训学、韵律学、语言学、经注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可以说,阿拉伯语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发展与传播而变得更加完善和规范。在阿拉伯语的词汇中,《古兰经》和《圣训》也赋予其一些新的含义,同时创造了很多新的词汇,如祈祷(〖XC杨秋杰1.tif;%50%50〗)、斋戒(〖XC杨秋杰2.tif;%50%50〗)、天课(〖XC杨秋杰3.tif;%50%50〗)、末日(〖XC杨秋杰4.tif;%50%50〗)、伊玛目(〖XC杨秋杰5.tif;%50%50〗)、苏菲(〖XC杨秋杰6.tif;%50%50〗)等。伊斯兰教的到来使阿拉伯民族在意识形态、行为准则、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宗教的影响投射到阿拉伯语中,使该语言具有宗教性。
最后,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伴随着该文化的发展传播而逐渐丰富,具有鲜明的阿拉伯伊斯兰特征。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连的,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会使语言变的强大而富有活力。没有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将难以传播发展,而最终被世人遗忘,走向衰落灭亡。
由于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阿拉伯词语中的文化现象十分显著,很多词汇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词义外,还融入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情感和联想意义。比如数字七对阿拉伯人来说就具有独特的含义:《古兰经》被降在了七种方言读法上,造物主创造的天有七层。《古兰经》黄牛章第29节说:“他已为你们创造了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复经营诸天,完成了七层天。”鲁格曼章第27节说:“假若用大地上所有的树制成笔,用海水作墨汁,再加上七海的墨汁,终不能写尽真主的言语。”国权章第3节说:“他创造了七层天,你在至仁主的所造物中。”由此可见,数字七因其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有着浓厚的文化感彩。
此外,在阿拉伯语中,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阿拉伯人习用语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如当人们说:感谢你的光临,答语为:愿真主赐你荣耀;祝愿他人健康时说:愿真主使你康复;当穆斯林提到先知的名字时要说:愿真主赐福于他,并使他平安!可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确是与阿拉伯语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文化投射出的影子。
语言不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依靠文字来反映、传播与发展,人们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了解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语言也从未停止过脚步。人们对新事物和概念的理解与命名,都会融入本民族的逻辑思维,在语言中凸显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语言与文化或文化语言学将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要学习和掌握阿拉伯语,就必须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将阿拉伯语置于它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中去学习。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
[2] 国少华.阿拉伯语词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3] 朱威烈.知难而进,磨杵成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化语言学视角》序,回族研究,2010年第2期
[4] 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语的保护和振兴,《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8年第6期
一、语义缺失的核心概念界定
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缺失”进行解读,缺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空缺”。空缺一词最早有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并做了相关的研究,其提出的“偶然的缺口”的语言学研究在不同语言语法对比模式中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在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中,语言翻译过程中的“空缺”现象备受关注。[1]
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给语言翻译中的语义缺失现象做如下的概念界定:
某种语言中所拥有的一些特质,在另一种语言中并不具备对等事物时所存在的真空。由于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因此本文所提到的阿拉伯语习语汉译中的“语义缺失”是一种广义的缺失,即指由于词汇、语用、文化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翻译中的“真空”。[2]
二、造成语义缺失的原因
造成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语义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大致可以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讲,就是由于译者受到环境、他人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的。客观方面是因为两种语言在互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的固有结构和形态、语言相互渗透、词汇范畴等在汉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所造成的汉译语义缺失,是不可避免的语义汉译缺失。由于阿拉伯语语言本身的特殊性,其汉译过程中造成的语义缺失是不可回避的。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这种客观性进行探讨。
众所周知,人类不分种族、地域尽管存在着众多的差异,但是也有许多的共同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在语言生理和心理机制方面存在着众多的共性,相似的语言功能、生态环境这些普遍性产生了语言的同构现象,使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但语言的异质性在日常的交往中往往也是人们所刻意突出的,不同的语言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言语双方若想成功达成交际,不管语言符号是否一致,他们最终都定要指向同一个目标,可这种差异则使这个目标变得不那么容易,从而造成语义的缺失。
阿拉伯语习语尤其体现了阿拉伯语鲜明的语言风格,涵括了阿拉伯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因此在进行阿拉伯语习语翻译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就变得格外突出,简单地说就是某些阿拉伯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表达,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这种语义缺失存在的具体因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首先是语言层面的差异与结构、语义结构及语用功能的差异;其次是文化层面认知环境的差异,包括自然环境、思维特点、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最后则是审美形式及功能的差异。
三、语义缺失的表现
1.语言层面的差异
语言层面的差异就是语言本身形态和结构的差异,包括语法、词汇、语用及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阿拉伯语属于综合型语言,即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达句法关系,而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即没有词形变化,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等功能词来表达词法或句法关系。阿语的句法讲究形式上的逻辑关系,词汇层面有一个规律的、变化的由屈折来体现的派生系统,在阿文的句子中,各成分借助语法手段构成完整的板块,各成分的位置相对自由,但具有严密的形态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包括名词的性、数、格、指以及动词的人称、时态等,语义则是通过这种语法关系来体现。而汉语则注重意合,语义的表达不是依靠严格的显性语法手段,更多的是依靠词语间的语义关系或上下文语境去体会,对汉语的理解更多地依赖于灵活的整体表达功能。两种语言本质上存在着客观的差异。[3]
2.文化层面认知环境的差异
文化层面的差异也是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造成语义缺失的一个因素。这种文化差异来于认知环境的不同,认知环境的不同也就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从而造成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以及理念观念的不同。这种不同具体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自然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历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某个或是绝大多从事汉译的人来说,他的认知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他的认知环境是他的一切的社会生活经验的集合,对于阿拉伯语汉译特别是习语的汉译也同样如此,这要求译者有一定的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环境认知,然而由于客观环境的因素,这种认识环境是比较匮乏的,对译者有较高的要求。外部环境带来的认知是不同的。语义缺失是阿拉伯语习语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是由源语和目的语的“语盲”及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对此我们应该时刻的注意和警惕,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原意的完整性。[4]
3.审美形式及功能的缺失
对美的追求、对美感的追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都有追求美的共同特性。对于语言也是如此,在阿拉伯语习语汉译过程也同样如此,然而意义与审美形式的无法兼顾以及审美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译语的不完整和缺失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阿拉伯语习语汉译中由于译者的审美形式的差异以及对美感追求的差异,语义缺失是客观存在的。审美是个人对特定实物的感知,是个人的客体感受,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的,即便是对于同一事物都会存在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个差异也客观存在于而且体体现在语言中。在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想要达成审美的统一,完整实现的统一审美功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这个方面说在阿拉伯语汉译过程出现语义的缺失也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文献
[1]朱立才. 阿拉伯语的两大文化特征及其汉译原则[J]. 中国翻译, 1995, 3: 014.
[2]纳洪其. 浅析阿拉伯语翻译技巧[J]. 科技资讯, 2008 (7).
[3]朱廷婷. 阿拉伯语习语汉译的语义空缺与补偿[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6): 74-77.
唐朝是中国诗歌继《诗经》、楚辞、西汉诗赋之后集大成的发展期,也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其间五七言近体诗(律诗和绝句)的创造、七言古体诗的完善、诗歌创作从文人抒怀、科举应试到民间吟咏的无比繁荣,为唐代诗歌理论的极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唐一代,讨论诗歌创作方法的诗格类作品大量出现,其对律诗诗格与诗法的探讨可谓繁富细致之极,同时唐诗论对抒情诗歌诗境、意境美的探寻开拓理出诗歌理论的新的方向和领域。
自公元622年伊斯兰教确立之后的伊斯兰教时期、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发展初期是阿拉伯国家形成、发展和扩张的时期,也是阿拉伯诗歌发展、成熟并走向巅峰的时期。这一吐期的阿拉伯诗歌以其多样的题材、丰富的情感表达、优美的言辞为世界诗歌殿堂添上了一抹绮丽的色彩。同期发展的诗歌创作理论以诗歌语言修辞规律的探寻为其主要特色,诗选家选诗标准透显出其诗歌评论的科学态度。
尽管发端与历史有较大差异,中古阿拉伯与中国却都以抒情诗歌作为其文学表达的最初的和最主要的形式。相应地,古代中国与阿拉伯诗学体系都是在抒情诗歌创作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诗歌理论是其诗学发展的肇源,也是其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同时,唐代诗论与中古阿拉伯诗论又都产生于两个民族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其古代文论的精华。
考察世界不同文化的诗学体系,可以发现,除了西方诗学和较为复杂的印度文化外,其它文化体系中产生的诗学都是通过对抒情作品的分析而产生的。当代俨然居于世界文学理论霸主地位的西方诗学体系是从戏剧中产生出来的唯一例子。基于美国理论家厄尔·迈纳在其着作《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中得出的这样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与西方诗学体系的比较中,来观照中古唐诗论与阿拉伯诗论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西方诗学体系的源头是古希腊诗学,代表着作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建立在戏剧文类的发展之上,其理论核心是摹仿论和再现说。西方以摹仿和再现自然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诗学体系潜藏着对语言措辞的轻视: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戏剧的六要素时把“情节”(mythos)誉为悲剧的灵魂,人物性格次之,第三才提到言词。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之一锡德尼将诗歌的措词比作“的乔装打扮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批评家都曾加入到反对贺拉斯将措词提到过高的位置的讨论中。西方后现代戏剧家贝克特十分关注戏剧的语言表现,故而其戏剧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抒情性,并被认为是对西方诗学摹仿论传统的反叛:“贝克特通过把情节、人物和思想降级。代之以语言为中心的抒情性,并以此来反对摹仿论。”由此可见,西方以摹仿论为主流的文学理论中再现与措词这两种不相容因素间的冲突是其诗学体系内部固有的矛盾,而对语言形式技巧的分析在这种美学斗争中一直处于弱势。
东方的情况大不相同,阿拉伯诗歌对华美诗藻的追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作品辞藻、声韵的严格要求标示出是世界文学理论发展的另一重要的维度。就世界文学的整体发展来看,西方诗学确实只是作为特殊的一例,因为在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抒情诗才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艺术。现今发现的一些材料证明,人类初始阶段发出的乃是一些无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不断地被重复,然后形成格律形式,继而诗歌诞生。早期古希腊抒情诗没有被古希腊文论家充分重视,亚里士多德《诗学》是在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而除印度外所有的东方国家,如古代中国,阿拉值的诗学都是在抒情诗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抒情诗因其强烈的情感抒发的需要,其创作对语言的要求就十分讲究,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学批评理论对言词的修饰和声音搭配非常重视。《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表述就从言、声、律、音。即辞藻和韵律方面对诗乐舞一体的抒情艺术之形式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样,行文注意措词和音韵美是阿拉伯语言的重要特征,阿拉伯宗教经典《古兰经》多次出现“真主创造了人并教人修辞”的句子。中古中国与阿拉伯诗论在诗歌语言形式美方面的追求是就在这种抒情文学之根上蓬勃发展的理论奇葩。两者对诗歌语言表现规律的探寻与总结中古文学理论中是独有的。
二、客观性诉求:诗歌语言形式技巧分析
唐诗论主要包括史学家、诗选家、诗人的诗论和大量的诗格类作品。其中有诗技、诗法的讲求、诗艺诗境的探索,有儒家风雅论的复兴,也有佛道诗歌美学的深入探索。同期阿拉伯诗论主要诗选家和评论家的诗歌理论,贾希兹的《修辞与阐释》和伊本·穆阿泰兹的《贝蒂阿》主要从修辞方面探讨诗歌如何更好地表达意义;伊本·萨拉姆的《名诗人的品级》通过对着名诗人的品评定级来展示自己的诗歌理论;伊本·古泰白的《诗与诗人们》力图客观公正地分析诗歌,颇具科学精神。这两种在完全异质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诗歌历史中发展,面对迥然不同的民族语言的诗歌理论。都对抒情诗歌语言表现进行了大量客观的技术分析。
诗格是指中国古代以“诗格”、“诗式”、“诗法”命名的文学批评类着作,其创作主旨在于明确诗的法度和规则,主要内容是讨论诗的声韵、病犯、对偶以及句法。这类理论着作是在初盛唐出现的,晚唐五代进一步繁荣。唐代诗格的规律相当可观,参与这类理论着作写作的有着名文人、学士、亦有大量僧人,其受众多为学诗之徒和应举之士。所以这类书大抵可相当于如今的作文指导与应试指南,当时创作之盛也是可想而见的。
但唐代诗格在后世多散佚不见,或不为人重视,古人甚至“以之为‘俗书’、‘陋书’,尤其是清人,往往目之为‘三家村’俗陋之言而弃之不用。”今人在论及进行中国古代文论时也大多视其为低层次的教法之书,对其置之不理或一带而过。这其中有诗格类书籍内容较为琐屑的原因,更有中国古代儒家文论重内容轻形式、道家求超脱意境而蔑视创作技巧的美学意趣的影响。
比照世界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摹仿论诗学求再现自然之客观性和其批评理论对文学措词的轻视、当代俄苏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对文学形式及创作技巧的细致分析和东方阿拉伯诗论中对语言精确传达意义的追求,由此反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就可以看到唐诗格的语言形式技巧探讨在古代中国和世界诗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追求诗性表达的艺术形式,其创作并非天马行空,完全不可捉摸,作为种语言的艺术,其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但长期以来,相对于形而上的文学的美学特征,文学语言层面的创作技巧显得很不为人重视。世界各国文学理论中都存在内容与形式(文与质)、审美超越与文本分析两种不同倾向的斗争。
唐人诗格对中繁复周密的诗法要求。诗歌评论中对语言辞藻和声律等形式技巧的推崇。反映了唐代文学批评中极强的形式主义倾向。中唐后盛行“苦吟”,这一文学风气,自杜甫发端,以贾岛、盂郊、姚合等为代表的苦吟诗派注重诗歌的苦心经营、推敲锻炼、磨炼字句。对诗歌语言普遍持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客观上“推动了晚唐五代时期诗格的兴盛”。这一倾向上承汉魏六朝对文学形式美的肯定,在永明声律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以律诗的兴盛,诗格和诗论的成熟而达至。唐代诗歌语言形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对诗歌语言所做的极其细致的、技术层面的分析,其完备与繁富程度决不亚于当时俄苏形式主义的形式理论和英美新批评所做的文本分析,是世界文学界理论中文学语言形式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古阿拉伯诗歌理论的科学性诉求
文化主要是社会上的一种现象,不仅包括生活习惯、风俗,同时还包括社会组织、行为准则等多种内容。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现象或者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物,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淋漓尽致的展现着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阿拉伯语文化是目前值得研究的最广泛的课题。
一、阿拉伯语的文化的分析
(1)阿拉伯语文化,也可以称为伊斯兰文化,主要是指阿拉伯各个国家以及各个民族间共同创造出带有伊斯兰精神且以阿拉伯文字撰写的一种文化。显而易见,伊斯兰是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核心,对阿拉伯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等多种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说成是伊斯兰教是阿拉伯语文化的孕育之母等。
此外,阿拉伯语文化也是人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也是在社会经济、生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集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以及创造发明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体系。
(2)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的思想以及教育体系均是密切相连的,也可以说是阿拉伯文化不仅仅是局限于阿拉伯文化,同时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全世界穆斯林文化的巨大成就,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外,阿拉伯文化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具有丰富的内容,同时高度展现出国家以及民族的开放胸怀等。
二、关于阿拉伯文化的形成
(1)阿拉伯文化主要形成于7世纪,并且随着伊斯兰教思想及文化传播,逐渐萌生出阿拉伯文化。另外,7世纪时兴起的伊斯兰教,其是在最短时间内与阿拉伯人进行融合,并给予其神奇的力量,帮助他们逐渐走出阿拉伯半岛,去到一个新的疆域建立属于自己的阿拉伯帝国等。另外,阿拉伯人在想新疆拓展的过程中,由原来的比较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的成长为整个世纪中高举文明的火炬人物。同时光荣的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除此之外,还涌现出大量的思想家、语言家以及科学家等人才,并为世人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古迹。
(2)阿拉伯国家为了保证国家的繁荣与基础文化巩固,逐步加强对先进文化的管理和摄取,并提出“人最美的装饰品其实就是知识”的人生格言。此外,巴格达、开罗以及西班牙等著名城市均成为著名的阿拉伯文化城市等。而且,在这里国家中很多地方均是文明的象征,继承属于各个城市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发展,综合多个民族综合性的创新精神,保存并广泛的传播着阿拉伯的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1)阿拉伯文化的多民族性。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不仅有阿拉伯人外、埃及人,同时还有印度人、西班牙人以及叙利亚人等。民族间通过互相接触和影响,逐渐进行融合与渗透,并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文化注意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世界文化最早发达地区有埃及、叙利亚以及波斯等地,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区之后,不仅接受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并且积极吸收希腊与印度的优秀文化,创造出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四、阿拉伯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
(1)保存并传播了西方古典文化。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长期动乱过程中,很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被毁坏,其中一部分通过拜占庭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并将这些古代作品翻译成阿拉伯文。曾经在公元9世纪至11世纪期间,阿拉伯掀起一场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翻译运动——“阿拉伯翻译运动”。
(2)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将古代印度与中国文化的成就积极介绍到西方国家,例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四项重大发明带到了欧洲;同时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与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阿拉伯人还将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比如《物理学》、《工具论》等著作,此外,还翻译了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等。
阿拉伯人体毛比较多是遗传下来的,因为阿拉伯人大多数是欧罗巴人种的后裔,欧罗巴人种,又称为白种人、欧亚人种、高加索人种,其特征是肤色浅淡,柔软波状的头发且毛发旺盛,头发颜色分为金发、红发、天然白发、棕发、黑发;眼色碧蓝、碧绿或棕色;毛发较浓密,颧骨不高突,颚骨较平,鼻子窄而高,唇薄或适中。
阿拉伯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是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语言为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人口约四亿五千万人,由阿拉伯人组成的社会为阿拉伯世界。
(来源:文章屋网 )
《悬诗》是贾希利叶时期七篇(亦说十篇)著名长诗的总称,因其精确的表达、生动的语言、真实的叙述而被视为阿拉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悬诗》的原意为“被悬挂着的”,关于它的由来说法不一,通常的说法是:在贾希利叶时期,各个部落的著名诗人会在一年一度的欧卡兹集市上进行赛诗大会,人们把公认最好的作品用金水写在细亚麻布上,然后悬挂在克尔白神庙上,故称之为《悬诗》。在这些诗歌的创作中,诗人们善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而起到说明事理、刻画形象、表达情感以及引发联想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悬诗》中出现的部分比喻进行分析,来窥视比喻所蕴含的民族特色,从而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一.从《悬诗》中的比喻探贾希利叶时期的自然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对社会文化的形成以及社会生活运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对人类文化特别是修辞交际文化的形成设定了一个客观制约框架。这在语言特别是修辞手段、修辞方法的形成中有突出反映。自然界的许多事物会被引进到人们的语言及话语中,作为形象再现或认知的媒介。”②我们将通过《悬诗》中的比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贾希利叶时期的自然环境。
1.动物
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是世界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每个民族的生存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代阿拉伯人分为游牧人和定居人,主要以游牧人为主。他们放牧或饲养牲畜,在野外他们也会碰到一些动物。“可以说动物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动物最能引发他们的联想。因而在他们的诗歌中用动物来做比喻可以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感情。”③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诗中,当他在描述自己恋人的美貌时写道:
她推开我,却露出俏丽的瓜子脸, 还有那一双羚羊般妩媚的眼。玉颈抬起不戴项饰, 似羚羊的脖颈,不长也不短。④
塔拉法在描述自己的母驼时,也有类似的描述:
那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看起来,
像惊恐的母羚羊的眼一样漂亮。
羚羊是阿拉伯人常见的一种动物,它体型轻巧、动作敏捷、活泼可爱、奔跑速度快,且叫声悦耳动听。此外,羚羊的身体曲线优美,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起来楚楚动人,因此阿拉伯人常用羚羊来比喻自己心爱的人。
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他的骏马时,有这样的描述:
腰似羚羊腰,腿如鸵鸟腿,
跑起来狼一般轻捷,狐狸般矫健。
在一段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出,作者除了用“羚羊”和“鸵鸟”来比喻自己骏马外表的俊美外,还用“狼”和“狐狸”的奔跑来形容骏马奔跑时的速度之快。
鸵鸟是世界上存活的最大的鸟类,它的身高比其他的鸟类要高出很多,同时它的腿却显得十分修长。作者在这里是用鸵鸟修长的双腿来说明自己的骏马同样拥有修长的双腿。
狼是一种食肉性动物靠捕猎为生,常采用穷追方式捕获猎物,因而极善奔跑。再加上它有强大的背部和腿部,从而使得它能有效地舒展奔跑。作者用狼来比喻骏马奔跑不仅说明马跑得快,而且说明马奔跑时那种轻盈敏捷的状态。
狐狸行动十分敏捷,奔跑起来强健有力,靠捕食老鼠、野兔、小鸟等动物为生。作者将奔驰的骏马比喻成狐狸奔跑就是为了突出骏马奔跑时那种矫健的姿态。
同样是用鸵鸟作为喻体,安塔拉的诗中是这样描述的:
它日夜兼程,健步如飞,
行走快得如同鸵鸟一样。
鸵鸟的双腿不仅外表修长,同时有力,善于奔跑且速度极快。诗人在描述自己的坐骑骆驼时,将骆驼比喻成飞奔的鸵鸟,从而突显出自己的骆驼奔跑的速度之快。
祖海尔在对祖卜延部落及其盟族提出忠告和警告时,写道:
一旦你们挑起战端,就是严重的作孽,
那是起凶恶的狮子,把战火燃起。
在阿拉伯人心中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强壮、勇猛、力量、无敌的象征,他们常用狮子来比喻帝王、英雄和有声望、有地位的人。除此之外,狮子在捕猎的时候也露出凶恶残忍的一面。因此祖海尔在诗中正是抓住了狮子的这一点将战争比喻成狮子,将百姓想象成是狮子的猎物,旨在突出战争像狮子捕食那样凶猛残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从诗文中推断出当时有羚羊、鸵鸟、狼、狐狸以及狮子这些动物。
2.植物
阿拉伯人居住于沙漠地区,烈日如焚,雨水稀少,空气干燥,除了适合干燥气候生长的稀疏绿草和零星的树木外,不能更多的生长别的植物。但是在阿拉伯半岛的茫茫沙漠深处也不乏片片绿洲。“在黄土飞扬的沙漠能看到一丝除黄色以外的事物是何等的兴奋。因此阿拉伯人常用植物来做比喻,用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⑤
乌姆鲁勒・盖斯在与旅伴驻足于情人旧居遗址前,回忆往日恋情时吟诵道:
仿佛又回到了她们临行那一天,
胶树下,我像啃苦瓜,其苦不堪言。
苦瓜外形呈椭圆状,表皮为绿色。原产于热带地区,喜爱充足的阳光,因其味道苦而得名。诗人在这里将自己与爱人离别时的情感比喻成“吃苦瓜”的感受,明显是用味觉上的“苦”来彰显内心的痛苦。
安塔拉在向情人表白自己是个多么卓尔超群值得爱的青年时说道:
谁若欺负我,我也不会将他轻饶,
让他尝尽苦头,那似苦瓜的味道。
在这里,诗人用苦瓜作比则是为了表达想让敌人尝尝苦头的意思,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
同样是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情人时的诗句:
纤腰柔软如缰绳,
小腿光洁似树干。
从这个描述可以得知,阿拉伯人喜欢用树枝这样枝干细长、柔软、有韧性的植物来比喻体态苗条的女子。
阿慕鲁在诗的开头对酒的描述中写道:
把温热的水略掺进殷红的甘醇,
那酒色便恰似鲜花怒放。
鲜花因其颜色鲜艳亮丽,气味清晰芬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作者在这里将“酒色”比喻成为“鲜花”,试图用鲜花颜色的艳美,气味的芬芳来说明杯中的美酒不仅颜色好看,而且气味诱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不仅仅只有黄沙,还有青绿的苦瓜、纤细的树木以及艳丽的鲜花。
3.自然现象
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中,宇宙间的万物都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的想象既深刻又无穷。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会用自身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作为喻体,来形象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
乌姆鲁勒・盖斯在诗中描写骏马奔驰时写道:
马儿奔跑,轻捷而又矫健,
好似山洪冲下的巨石,飞腾向前。
阿拉伯半岛地势西高东低,半岛上除了沙漠之外,还有山谷。每当降雨过后,谷中便充满山洪。诗人在这里将骏马奔驰的气势比喻成为从山上喷涌下来的洪水来表示马奔跑时速度之快。
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夜晚的景色时,有这么一句:
昴宿星座像珠宝玉带,
闪闪烁烁,挂在天边。
“发现石油之前的许多阿拉伯地区,除了放牧、经商和少数务农者之外,靠海而居的许多阿拉伯人以采珍珠为生,大海中的珍珠曾经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因此这些阿拉伯人对于珍珠熟悉而又亲近。”⑥诗人用珠宝作为喻体来形容天上星星明亮,晶莹的特点。
乌姆鲁勒・盖斯在描写孤寂、惆怅、忧伤难忍的沙漠长夜时,用到了这样的比喻:
夜幕下垂,好似大海掀起波澜,
愁绪万千,齐涌心头将我煎熬。
阿拉伯半岛不仅仅由沙漠构成,同样也被红海和地中海环绕着。夜深人静时作者也难免触景生情,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在他眼中,漫漫长夜如同海浪掀起帷幕,可自己的思念之情正如同那海浪一般,层层涌向自己的心间。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当时阿拉伯半岛那奔流的洪水、璀璨的星空以及翻滚的海浪。
二.从《悬诗》中的比喻探贾希利叶时期的审美意识
审美是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⑦那么,审美意识就应该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能力反映。
“审美意识有地域性、民族性、也有阶级性,因而不同的审美意识也会激发不同的联想,从而使各民族语言的辞格形成自己的特色。”⑧阿拉伯民族由于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他们对于美的评价往往都来自于周围常见的事物。
乌姆鲁勒・盖斯在对他的情人的外貌描写时,用了这样的描述:
肌肤白皙,腰身纤细,
光洁的胸口像明镜一般。
白里透黄,像一颗完整的鸵鸟蛋,
吸取的营养是难得的甘泉。
她推开我,却露出俏丽的瓜子脸,
还有那一双羚羊般妩媚的眼。
玉颈抬起不戴项饰,
似羚羊的脖颈,不长也不短。
乌黑的秀发,长长地披在肩,
缕缕青丝似椰枣吐穗一串串。
纤腰柔软如缰绳,
小腿光洁似嫩树干。
纤纤十指,又柔又软,
好似嫩枝,又如青蚕。
夜晚,她的容光可以划破黑暗,
好似修士举起明灯一盏。
在一大段的描述中,诗人将爱人的胸口比喻成光滑的明镜和圆润的鸟蛋;将爱人的双眸比喻成羚羊明亮的眼睛;将爱人脖子比喻成羚羊的细长的脖颈;将爱人头发比喻成乌黑的椰枣穗;将爱人的双腿比喻成光洁的嫩树干;将爱人的腰身比喻成柔软的缰绳;将爱人纤细的手指比喻成细嫩的树枝和柔软的青蚕;将夜晚下女子的容貌比喻成明灯。
诗人安塔拉在刻画他的爱人阿卜莱时写道:
从她口中透过门齿沁向你的气息,
好像发自一个香料商浓郁的麝香。
又好像出自一片尚未放牧的草场,
春雨过后,万紫千红,馥郁芬芳。
麝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它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作者也许就是抓住了麝香的这个特点,才用麝香作比。这一方面是说明香气的芬芳,另一方面就是突出香气的持久。随后作者又补充到,说她口中的气息像“草场”,此处作者试图说明口中的香气如雨后的草地,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因此,从以上喻体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的审美意识。
三.从《悬诗》中的比喻探贾希利叶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因此,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写照。阿拉伯人过着部落的游牧生活,在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资匮乏和不安定的生活方式下,造就了他们好客、坦然面对死亡、渴望和平的价值取向。
莱比德在诗中说到:
一旦有荒年,孤客穷人投靠上门,
他们慷慨好客,对待来者犹如春天。
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环境限制了阿拉伯人的思想与性情。“因为地方贫瘠,生活困难,于是仁义者之备食济贫,或者燃炬招客的行为,变成了高尚仁慈的美德。”⑨ 有此可见,热情好客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并视为美德。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从一点程度上反应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我们可以从塔拉法的诗中看出这一问题,他说:
到头来都同样是黄土盖身---
几块石板与阳世隔绝。
作者将死亡比喻成为仅仅只是黄土盖身而已,由此可见,当时的阿拉伯人对待死亡的那种坦然、无畏的态度。
祖海尔在对祖卜延部落及其盟族提出忠告和警告中有句说道:
一旦你们挑起战端,就是严重的作孽,
那是起凶恶的狮子,把战火燃起。
战磨转动,将你们碾成齑粉,
兵连祸结,如多产的母驼连生灾难的子息。
祖海尔将战争比喻成为狮子和石磨,旨在说明战争的残酷性,表达战争将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起到呼吁停止争斗、号召人们和平共处的作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贾希利叶时期的阿拉伯人对和平的渴望。
由此,我们从诗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阿拉伯人具有好客、坦然面对死亡以及渴望和平的社会价值观念。
四.总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镜子。“比喻作为修辞中的一种形式是文化的具体体现,阿拉伯人所运用的比喻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编织组合而成的语言模式。比喻中自然散发、流露着这种文化的特征。”⑩我们从《悬诗》中的比喻可以看到当时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包括其中的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现象;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比喻中看出他们的审美意识;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热情好客的民风,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以及渴望和平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修辞编写组,《阿拉伯语修辞》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2.陈汝东,《认知修辞学》,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5.仲跻昆译,《阿拉伯古代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6.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江苏,译林出版社,2010年。
7.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8.罗林,阿拉伯语比喻的文化阐释,《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注 释
①阿拉伯语修辞编写组,《阿拉伯语修辞》,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42页。
②陈汝东,《认知修辞学》,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③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④仲跻昆译,《阿拉伯古代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以下译文均出自此书。
⑤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⑥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414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214页。
⑧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439页。
共鸣策略
寻求共鸣,是公共外交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承担公共外交职责的媒体来说,传播不能一厢情愿地只从本国立场出发,而应该主动研究对象国受众的思维和习惯,有针对性地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使处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受众能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BBC阿语电视频道创建于2008年,当时由于政府拨款减少,BBC全球业务正经历财务危机,多个语种的广播服务关闭,在这个背景下,阿拉伯语业务不减反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BBC从语言层面寻求阿拉伯受众的共鸣。由于动荡频仍,新闻事件高发,阿拉伯受众对本地新闻有较大需求,而半岛电视台等本土媒体的崛起,阿语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媒体语言。
BBC阿语电视频道的内容定位也是共鸣原则的典型体现。该频道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于阿拉伯及全世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满足受众对时事信息的需求,例如西亚北非动荡、伊拉克局势进展动态等新闻信息在该频道中都得到及时充分的报道;其次是关于阿拉伯经济、文化、政策等方面问题的专题报道,满足受众对专业信息的需求;第三是关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讨论型内容,该频道开设“辩论点”“事实调查委员会”等互动节目,邀请政府、专家、公众等各方人士就各种话题参与讨论,满足公众参与社会改革进程、发表见解和态度的需求。这三类内容的共同特征,就是充分表达对阿拉伯世界现实问题的关切,这样的内容更容易被阿拉伯受众接受,是达成共鸣的重要前提。
同时,共鸣原则在BBC阿语电视频道的运作形式上也有所体现。在新闻制作方面,该频道常常采取主题日的方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流动制作新闻,凸显当地视角,例如在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战争期间,该频道连续33天在黎巴嫩和以色列制作新闻节目;而在人才选择方面,BBc也重视挖掘本土人才,阿语频道主持人大都是阿拉伯裔,这使其在目标受众中更具亲和力。这些措施都有助于跨越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心理和文化障碍,促成受众共鸣,提升公共外交的效果。
质真原则
质真原则是指公共外交媒体传播的内容要真实、客观、公正,“修辞立其诚”。公共外交媒体的功能不仅是报道新闻,而且还要宣扬本国利益和价值观,唯有内容真实可信,才可能获得他国受众的认可,实现公共外交的效果,否则容易引起他国公众的警惕甚至逆反心理,从而引发负面效果。美国政府出资的阿语电视频道自由一台就是一个反例,根据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自由一台的报道缺乏必要的平衡性,消息来源单一,大约60%的新闻报道都只报道一方观点,新闻选择方面完全以美国利益为中心,回避对美国不利的新闻,这种背离质真原则的做法,使阿拉伯世界主流舆论对自由一台极为反感,一项调查显示,阿拉伯公众在接触自由一台后,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负面评价不降反增,他们感到美国正在试图“通过媒体机构操控阿拉伯舆论”。由此可见,真实可信对于公共外交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与自由一台相比,BBC在阿拉伯世界被认为是相对权威公正的新闻和信息来源。有调查显示,阿拉伯受众认为BBC能更客观真实地反映阿拉伯世界的问题,尊重阿拉伯人的宗教、语言和文化历史传统,在新闻选择上不一味回避与英国利益有冲突的内容。西亚北非动荡期间,BBC阿语频道以权威公正的报道赢得了公众信赖,受众人数大幅度提升,周收视人群从之前的1390万增加到2440万,增幅高达80%,其中在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约旦、摩洛哥和黎巴嫩的周到达率从之前的9.8%提高到18.4%,在非常时期凸显了权威与公信力的价值。
BBC对于质真原则的坚守,得益于几方面的保障:其一是编辑独立的运作传统,BBC国际业务虽然由政府出资,但其运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BBC章程宣称“编辑独立是确保BBC所有内容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前提”,这从法律层面上确保了编辑独立性,使其能持续制作准确、无偏见的新闻产品。其二是全面的监管措施,除了BBC内部的各种常规监管以外,BBC的阿语业务还受到特别的民间监管,2000年,民间人士创建了“BBC watch”网站,在十几年间多次对于BBC中东问题报道的监测报告,督促BBC履行其真实、公正的报道原则。其三是长期积淀的专业主义理念,BBC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真实、客观、公正等职业规范,BBC阿语新闻总监曾表示,“我们的目的是让人们有机会从多个角度理解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事情”,“我们提供的是专业信息,而非政治信息。”
市场化原则
媒体公共外交追求的效果主要是政治层面的,但其运作过程也必须遵循市场化原则,唯有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才能真正获得主流政治的认可。BBC在阿拉伯地区很注重市场化运作,研究传媒市场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竞争力。
阿拉伯传媒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卫星电视占据传媒市场主导地位,频道众多,竞争激烈。根据2010年《阿拉伯传媒展望》,截至2009年1月,阿拉伯市场上的卫星电视频道多达450个,主体主要包括三类:首先是商业化的泛阿拉伯电视台,比如半岛电视台、阿拉伯电视台等;其次是由各阿拉伯国家政府出资的当地电视台;再次是具有国际背景的电视台,如意大利、德国、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都在阿拉伯地区开设了阿拉伯语卫星频道。整个阿拉伯电视市场处于混战状态,但从内容来看,高质量新闻产品还相对短缺,被市场认可的权威新闻频道只有半岛电视台、阿拉伯电视台等少数几家。
在这种背景下,进入市场较晚的BBC阿语电视频道确立了新闻立台的方针,迅速在众多电视频道中脱颖而出。同时为了区别于“向世界报道中东”的半岛电视台等本土媒体,BBC充分发挥国际广播电视机构的优势,动用全球范围的采编队伍为阿语频道提供服务,并在世界主要国家设立专门的阿语记者,构建完善的阿语信息采集网络,以强化其新闻报道的国际化视野、“向中东报道世界”。
一、先民成分的多元化
回回民族的先民除唐宋时期的著客外,大多来自于元代中亚、西亚迁发而来的穆斯林,这在回族史学界是公认的。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国家、语言及其分布如此之复杂,以致于我们到今天仍不能准确地说清究竟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多少种语言我们只能大致推断出他们主要是由波斯、阿拉伯、突厥等等民族组成的民族混合体。
谈到回族的先民问题。首先应提及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香客。唐代中西交通的大开,穆斯林民族的商业精神,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警容东来,经过定居和华化,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穆斯林居民——回族先民。
回回民族的形成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先民来源的多元化。除了上面提到的穆斯林蓄客外,宋代开封的犹太人(也里可温),元代大批的中亚、西亚穆斯林,南洋、南亚穆斯林以及中国内地土著各民族都有不少先后加入了回回民族先民的行列。宋代居于开封的犹太人,被称为“青回回”,这主要是由于在生活习惯上不食猪肉,与回族相同的缘故,后来其中的一部分真的变成了回族。②
元时,蒙古人究竟迁发了多少中亚、西亚等地的色国人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众说不一,有言二、三百万的,有言一百万的,但既使保守一点,几十万人大体上是有的。元代,每以地名作为种族之名,色国人的名称、基本上是其居住国或地区的名称。象阿鲁浑人、撒马5尔罕人、大食人等。陶宗仪认为色国人有三十一种,③清人钱大听经过考证,竟举出三十三种。④可见,就在色国人内部,语言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回族先民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南洋穆斯林。这一支人数虽然不多,但颇具特色。据我们所知,至少有两个地方的回族是南洋穆斯林的后裔,一是海南省的崖县,那里的回族先民是由于海上遭遇风浪被迫避居于岛上的,原来是占城(越南)穆斯林。史书上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占城夷人忽宣等族三百一人求附。”⑤这里的忽宣是Hussain的音译,又译作胡赛因等,他们是穆斯林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二是山东德州。明成祖时苏禄国国王来贡,卒于此地,为他守墓的后代因为信仰伊斯兰教也加入了回回的行列。南洋穆斯林成为回回来源可佐见于明《四夷馆考》中:“占城、日本、爪哇、满刺加诸国皆习回回教,遇到进贡,番文也属本馆代译”。这个“本馆”,指的就是回回馆。
我们在强调回族族源中外来成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我国境内的士著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成分。比如内蒙地区称回民为“Hotun”,它是“和田”的古音,说明内蒙一部分回族很可能是古代畏兀儿人。一方面是因为华族女子与外来穆斯林通婚,另一方面是这些民族中的一部分人改信伊斯兰教,从而成为回族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所说的回族族源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外来成分的复杂上,也体现在国内民族成分的多样上。
二、回族先民语言的多元化
回回先民来源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语言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语言,发展为今天所使用的共同语言——汉语,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与民族形成及发展同步的过程的。由于回族的先民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而在他们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扎根之初,就必然操有不同的语言,就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先民们至少使用过以下诸种语:
1·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是重要媒介。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在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时,阿拉伯帝国仍在东征西讨,阿拉伯语及连同用它书写的《古兰经》一起,被传播到四面八方。由于伊斯兰教的胜利,阿拉伯语也被蒙上了一层神圣而又高贵的色彩。直到现在,《古兰经》不仅在世界,而且在中国,都以阿拉伯语诵读,历百千年而不变。无怪乎回族内部有些人把阿语当作自己的母语了。明人陶九成曾记录,“回回字,其母二十有)九,横行而写,自前拟后,复归于前,@旧说的就是阿拉伯字。
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客,特别是唐初来华的穆斯林所使用的语言,毫无疑问,是他们的1母语——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据记载,大约到七世纪中,就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商人来华1了。到八世纪时,大食国人李彦升经过春司考察,“以进士第名显”,⑤《苏莱曼游记》记载]彼时广州无一人会阿拉伯语,虽失之偏颇,但也正说明穆斯林蕃客在语言上华化程度之1深,在与华人交往中基本上可以使用汉语。到元代回族形成之前,这个华化的过程一直在]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着。
阿拉伯语因为宗教的缘故,“其经三十,藏凡三千六百余卷,其书体旁行,有篆、草、楷三法。”③又在清真寺中,“堂中有碑,广袤数文,上皆刻异书,如篆箱,是为像主。”⑤既是《古兰经》的文字,在中国,千余年来,一直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其他民族中占有至高地位
2.波斯语
阿拉伯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宗教上,但在回族先民中使用更广泛的,则是稍晚一些由波斯穆斯林商人使用的波斯语。在蕃坊之内,“回妇谓之波斯妇”,又,唐词牌中有“菩萨蛮”者,也为“波斯语Mussulman(Bussulma)之音译。”在唐宋时期,说波斯语的人可能并不多,但到了元代,由于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三次西征而东迁的中亚西亚人中,大多数都属波斯语种。法国人昂里·马塞认为忽必烈时“穆斯林在中国所使用的语言中国语,就渗进了法尔斯语(即波斯语),这是略一研究回族语言特点的人都知道的。”波斯语使用,可能是因为:
第一,波斯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波斯文化以其固有的光彩影响着中亚及西亚各族人。
第二,阿拉伯帝国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萨珊王朝,但在语言文化上却为波斯所征服。这大概也是元明两代,把波斯文字当成回回字的缘由吧。《四夷馆考》云:“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③这句话把“回回”与“天方”(阿拉伯)截然分开,足见明之回回文断非阿拉伯文,按地理分布,当为波斯。又元以后,大食已为蒙古帝国所灭,此时所谓回回进贡者,亦非阿拉伯帝国的使臣。清人文廷式在其所著《纯常子枝语》卷计七中也以为,元代之回回国子监,所授为波斯字母。
3、中亚各国语
元时中亚各族中,亦即后来等级划分中的“色目人”,虽然以波斯语为主,但其他各种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我们翻开清人钱大听的《元史·氏族表》,从色目人的种类上,不难看出他们在语言上的多样性。这样说并不与前文“以波斯文为主”相矛盾,人们崇尚一种文化,就会学习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这不等于说完全摒弃本民族语而全盘“波斯化”,这与今天我国各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使用汉语,但同时又保留民族语言文字,道理是一样的。
4、马来语
山东德州的回族由来,相比之下更晚一些。永乐十五年,苏禄(菲律宾)国的东王、西王、峒王率部众三百四十余人来华,“东王至德州,卒于馆……留妻妾兼从十人守墓。”这十人成为今天山东德州回族的渊源,最初所使用的语言,显然是马来语种。海南崖县的回辉村,至今语言上仍然习其祖先,据专家们鉴定,也是马来语。
5、中国境内各民族语
既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土著民族加入回族行列,在语言上也必然给回族先民注入了新的因素,比较突出的是黎语、壮语、傣语、藏语,汉语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查阅《海南甘蕉蒲氏家谱》,就会发现蒲氏家族中所娶之妇女,多为陈,黄等,均属广东之黎族大姓,其他如青海卡力岗藏回,云南傣回等,这种称呼本身,就很能说明不同民族在血缘及语言上的杂揉性。不同民族的人与回回通婚,该民族语就在回回先民中出现过。这样,我们看到了一种语言的大汇合现象:回回先民所使用的语言,既有汉藏语系,也有南岛、阿尔泰语系。这些语类几乎超过了世界语言分类的一半。这恐怕在其他民族中还不多见。
作为一个民族,支离破碎,五花八门的语言显然是不胜其任的。我们从元代回回国子监教授“亦思替非”文及明《回回馆杂字》的事实,看到了作为中亚、西亚穆斯林,在语言上受到波斯的影响所萌发的统一趋势,只是这个发展趋势还没有成为现实,就在汉文化的冲击下被打断了。“亦思替非”文。‘“实际上就是波斯文”《回回馆杂字》及陆次云《译史记余狈u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种文字的实例。
波斯语在回回先民中的优势地位,不久就遇到了竞争者的挑战,文化高度发达的汉语汉字在先民生活中的出现,使回回先民语言的同化和融合,出现了新的趋向。
三、回族共同语的形成
几种不同的语言相遇后,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
A语言
1.B语言 统一为A人或其他语言
A语言A语言
2、B语言B语言(多种语言并存)
回族的先民语言与汉语相遇后,发生的变化属于第一种情况,即两种语言融为一种语言。语言的融合是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同步的。回回先民在语言上逐渐学习汉语的过程,不同来源的先民是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唐宋的穆斯林蓄客是先导;蒙元时期的色目人华化是主体,是;明以后南洋穆斯林入附是尾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在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汉族中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为了交往的方便,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再者,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特别是相互婚姻诸方面的联系的加强,是他们学习和掌握居住区汉语的推动力。
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人数多.文化先进的民族的语言文字对其他民族的影响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但多种语言演变为一种语言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减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间有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双重或多重语言制的过渡,最后才能实现语言的统一。回族从先民的多元语言,到最终完全实现以汉语代替所有的非汉语语种,也经历了这样广个过程。
笔者以为,回族语言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通婚的结果。
拿回国先民典型意义上的家庭(——即男方为外来穆斯林,女方是中国妇女)来说,一个穆斯林在中国娶妻生子,那么他可能在同国籍的穆斯林中仍说本民族语,但回到家庭中,他不得不试图说妻子可以懂的话。这样,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内部通行的是两种语言——-一丈夫的非汉语语言和妻子的语言。他们的后代在中国土生土长,不管其父母使用什么语言,他们对掌握汉语的需要,显然较其父母更加迫切,尽管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学的是父辈的语言。由于周围环境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他更多使用的只能是汉语。到了第三代,接受汉语学习的可能性就更大,对祖辈的语言就会保留得越小……一代一代下去。祖辈语言的实用性及对它的依赖性依次递减。元代色目人参加科举时以修汉学取科第者,人数不少。⑤足见色目人汉学程度之高。汉语的使用量在回回家庭中逐年逐代的增长,直至最终在社会生活诸方面,彻底取代了先民的语言,而只在宗教生活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淀积。
纵观历史,回族先民中的双重语言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元明两代的历史看,至少在明永乐年间,在回回人中还通行波斯等文,若从唐宋时住唐的著客开始,这个双重语言制过渡期大约经历了好几百年。这一过程的基本结束大致是在明代,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已很明显之后。如前所述,明成祖时为苏禄王守墓而留在德州的十余人,他们要在德州生活下去,就必然要与更多的汉人打交道,并最终使用汉语,这是回族先民中最后一个外来成分语言转化的结束。留在内地的外国穆斯林。无论是通婚,还是文化经济活动,除了加强和汉族人民的来往外别无他途,这就加速了他们掌握汉语的进程。
四、回族共同语的特点
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是其必不可少的民族特征之一。
我们不能忽视共同语言对于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回回民族的形成来说,如果说伊斯兰教是先民们的精神纽带,是回族共同心理素质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因素,相同或相似的经济生活,是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经济基础的话,那么汉语则是回族形成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语言条件。“回回民族的形成以有了以汉语为共同语言为一个标志”。四以这个标志来看,回回民族的形成在全国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东南沿海是穆斯林蓄客曾经活跃的地区,在元代就已基本上成为回族的一部分,而西北及元代内迁至各地的中亚穆斯林要晚一些,大约在明前期或中期。回回民族在语言的上特点主要有三点;
1、使用汉语文
汉语之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是经过了一个从多元化到双重语言制,再到共同的语言----汉语的演化过程的。这个过程前后持续大约到明中叶后完成。不同来源的回回先民来到中国后,为了社会交往的方便,他们必须有一种新的共同语言。再没有形成民族之前,回族先民们使用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后来逐渐接受了汉语, 加上其他一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才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
2、回族语言中的特殊词语
回回民族虽然使用汉语,但其中仅为回族人民所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又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这些特殊词语一般说来有两大类:一是非汉语来源的汉语词,象“乜贴”、“主麻”、“玛致”等等,这里不全是宗教用语,也有日常用语;还有一类是汉语来源的汉语词,但现在只有在回族人民中经常使用,如“无常”、“出散”、“教门”等。
3、对先民语言的保留
回族语言中的外来成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而不仅仅是宗教词汇或日常用语回族先民使用过的语言,再后来民族的发展中有一定程度的保留,这又反证了回族来源的多元性在这种继承与保留中,有阿拉伯文字母书写的“小儿锦”,有波斯文字母书写的“回回文”等。
关键词:诗歌;李清照;韩莎
一、生平简介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今山东省济南人。大约活了六七十岁①。李清照经历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动乱年代,因此她在不同时期写下的词作,其内在情感亦有所不同。李清照一生词作不断,留有丰富的作品与后人。
李清照的词作受到了很多著名诗人的大加赞赏。王灼②称李清照“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清代王士祯在对宋词进行整体概括时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③这一结论基本上获得了后人的公认。
与中华民族一样,阿拉伯民族也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在阿拉伯历史上的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在文学领域,以诗歌最具影响力。
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是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瑰宝,流传至今,后人视之为宝,其文学价值可想而知。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出现了一位女诗人韩莎(公元575―645),④她是蒙昧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实际上,韩莎是一位“跨代诗人”,她经历了蒙昧时期和伊斯兰两个时代,因此也有文学家将她列入伊斯兰初期的诗人之列。蒙昧时期的诗歌题材主要有颂扬、矜夸、爱情、讽刺、哀悼、忏悔等。
二、李清照与韩莎诗作的才情与女性美
(一)、才气之美。严羽曰:“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⑤诗也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后,才可以作成一首好诗。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的这首小词,短短三十三字,一气呵成;正如人的躯干,娇小而矫健。读起来朗朗上口,豪情逸兴随之而感。汉语言具有隐喻性的特征,即一字多意。这首词字数虽少,可李清照在词的字眼推敲上却下了功夫,一词一句便可包含许多重要的信息。李清照善于遣词造句和字眼的推敲雕琢。这种诗词功底是许多男诗人所不能及的。
“英国学者汉密尔顿・阿・基布说:‘阿拉伯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突如其来性。’即最早的阿拉伯文学形式――蒙昧时期的诗歌,它是以一种完整的艺术模式突然展现的,无论是它的形式,还是它的题材,乃至诗歌的格律都已十分规范。”
在韩莎的一些长诗和短诗的作品中,她的每首诗歌的每一句都会结尾于同一个阿拉伯语字母上。诗歌的平仄节律和末尾的押韵,更使得诗歌如悲痛的音乐一般,渲染至极,感人至深,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对于她的诗歌,有人这样评价到:“在她之前,没有一位像她那样杰出的女诗人;在她之后,再找不出比她更富情感的诗人。”以及,她为在战场上牺牲的四个儿子所作的哀悼诗亦是一种历史的记载,记录的是一个时期的社会情况和人民的生活景象。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韩莎的诗具有着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纯洁之美。前面提到,“诗之五法”中的气象和音节;一首好诗,“气象”要端庄,“音节”要明朗。即诗的意境要登得大雅之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引导或是深受其感的回味。李清照善于以描写景物和人物动作来衬托心中的情感。情与景完美结合,相互映照,生动易懂。
诗之九品中说到“长”、“飘逸”和“凄婉”;可以此来体会李清照的词:浪漫潇洒、悲哀凄切、回味绵长。
严羽曰:“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李清照的词工整押韵,以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心中情感。既令人为之动情,也不乏人们为之产生肃穆敬仰之心。总之,李清照的词作中给人的是一种清新明朗的愉悦之感,鼓舞人心之气势和对美好的事物回味绵长。
如果以诗之九品中的“长”和“飘逸”来解读李清照的词的话。那么,韩莎的诗也可用其中的“悲壮”和“凄婉”来评价。如《哭兄弟》:“夜已深,回忆使我难眠,悲愁满怀,憔悴病更添…周围众人,都在为亲人哀泣,如若不然,我直欲命赴黄泉…兄弟!我发誓不会将你忘怀,纵然灵魂出窍,坟墓为我开绽…哦,我心悲痛,母心悲痛,莫非他昼夜将于孤坟相伴?”
在韩莎的诗中,善于描写“悲伤”与“流泪”。与李清照不同的是,李清照常以自然景物来衬托情感;而韩莎则多以回忆往事或用比喻的手法来诉说自己心中的悲痛之情,向世人传颂了一种人间真情。
(三)、刚强之美。无论是李清照,还是韩莎,诗词是诗人们生活经历的写照。这两位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经历了社会的不如意。她们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结合起来,写成了许多血泪凝成的诗词。在她们的诗词中,虽充满了悲伤哀愁之感,却看不到她们的颓废与厌世之情,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三、结语
动乱的年代,生活阅历的丰富可激发人们去思考问题,李清照和韩莎同处动乱变迁的年代。因此,她们的才华与社会环境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季羡林先生把世界文明分为了四大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发展基甸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民大众的多愁善感致使文学形式多姿多彩;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使得文学成就熠熠生辉。
阿拉伯的古代文化与浩瀚的沙漠密不可分,这种生活造就了他们慷慨好客、豪侠仗义的民族性格。伊斯兰的来临,寻求知识的态势更加活跃,丰富了阿拉伯民族的传统沙漠文化,使得文学体裁多样化,诗歌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学素养。中阿诗学体系在表述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强调差异并不意味着否认沟通与融合。如何沟通两种文化的同异,在相互吸收,相互交流过程中实现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互识。李清照和韩莎深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跨过两种文化、语言和地域,寻求期间的共同点,了解文化的差异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交流。(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温绍 钱学培,《李清照名篇赏析》,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
[2]严羽 著,郭绍虞 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钱钟书 著,《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开罗艾因・夏姆斯大学 编译,《阿拉伯古代诗文选》,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注解:
①见徐培均 著:《李清照》,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②宋朝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
一、引言
(一) 阿拉伯女性留学生群体
阿拉伯国家一般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涵盖西亚和北非的22个国家,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是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共同的语言和宗教。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以及中阿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阿拉伯来华留学人数日益增加,其中女性学生为数不少。中阿社会在传统文化与社会习俗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来华留学的阿拉伯女性,从日常生活的饮食着装到社会交往,都面临非常巨大的跨文化适应的挑战。
(二)国内留学生跨文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国别研究多集中在欧美(吕玉兰,2000;潘晓青,2014)、日韩(元华,李秀妍,2014)等国家和地区,对阿拉伯国家留学生的研究几乎空白。从跨文化交际层面与心理层面(杨希燕,刘佳汇,2009;陈慧,2003)的研究较多,以学校具体环境为背景来考察特定地区的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的研究十分缺乏。
二、研究目的
阿拉伯女生的跨文化适应性调查给阿拉伯女生群体了解自身,或者在她们遇到困难时借鉴同伴的经验积极寻求帮助等方面提供了参考。本研究同时也为留学生管理部门根据各地区留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具体信息,对留学生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阿拉伯女性留学生在华学习所面临的跨文化压力有其作为留学生的普遍性和阿拉伯女生的特殊性。本研究从以下两方面探讨:
1.阿拉伯女性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2.普遍采用的压力干预措施有哪些?
(二)理论框架
根据伍德和肯尼迪的跨文化理论,跨文化适应过程包含两个阶段:压力的感知阶段与压力应对能力发展阶段。Berry (2006)通过考察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跨文化体验揭示了个人跨文化适应经历受原国与目的国的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Misra, Crist 和 Burant (2003)研究了美留学生的学习压力,发现学习压力与生活压力成正比,与社会支持成反比。本研究从以上三个层面考察阿拉伯女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
(三)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在浙江师范大学学习的8名阿拉伯女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8~35岁,学习类别为汉语进修、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三类,在华时间1~4年(根据保密原则,研究对象的姓名为化名)。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设置半开放形式的访谈问题,访谈时间为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依据对访谈内容的录音文字稿和访谈笔记进行分析,通过自省、比较、归纳,采用类属分析法形成并提炼主题。
四、研究结果和讨论
(一)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压力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压力或障碍受本国文化和留学目的地文化的共同影响。两国差异越大,适应越难。
1.气候与食物差异
阿拉伯国家地处西亚与北非,离我国较远,气候与浙江省存在巨大的差异。阿拉伯女生无法适应浙江省湿冷的冬季。在食物方面,学校虽然有清真食堂,但是食物的口味与家乡迥异,阿拉伯女生难以适应,以自己做饭为主。
Ayana:“我刚来这里的时候是冬天,非常冷,我们国家没有冬天。我每天都很难过。”
Lisa:“我吃不惯这里的食物,生病了。后来我就一直自己做饭。”
2.语言压力
语言压力影响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以阿拉伯语为主,通常英语水平不好。来华初期,汉语水平差,语言上障碍极大地影响了阿拉伯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Nubia:“我刚来的时候,因为不会说汉语,英语也不好,所以我整天待在家里。因为不会说汉语和英语,我也没有中国朋友。”
3. 男女同校与分校的矛盾
阿拉伯国家普遍的基础教育的体制是男女分校,高等教育除专门的女子学校之外,大部分是男女同校。高中毕业之后直接到中国读大学的阿拉伯女生对男女同校的教育体制非常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与男性的物理距离太近会引起情感上的不舒适。
Deka:“刚来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的最后。有的男生会离我很近跟我说话,男老师有时候也会离我很近问我问题。这些我都觉得不舒服。我一般都和女同学坐在一起。”
4. 社会文化适应性
社会文化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与社会各部门与阶层接触,办理各种事务上。阿拉伯社会的传统文化决定女性的社会角色以家庭为中心,服从父兄与丈夫,极少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阿拉伯女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表现较弱,许多事务的处理由家人陪伴或代劳。
Lisa:“刚来的时候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我丈夫到留学生办公室帮我申请换专业。我们住的房子是我丈夫租来的。”
Linda:“我来这里学习是我爸爸的决定。他帮我申请入学,办理各种手续。”
(二)压力干预措施
阿拉伯女生的压力干预措施以获取社会支持为主要方式,然而其社会支持的获取渠道和内容受到和自身社会习惯的限制。
1.家人陪伴
阿拉伯女生来中国留学一般都是有家人或者朋友的陪伴。在经济上则是有家人充足的财力支持或者有奖学金的保障才来华留学,很少一个人在没有任何支持之下来华。在家族或有共同的友人的陪伴之下,阿拉伯女生的跨文化的焦虑感得到缓减,跨文化适应障碍大大降低。
Deka: “记得刚来的半年,有很多困难。天气不适应,还有食物不适应。我真的很想回去。如果没有家人在这里,我肯定不会继续的。”
2.同性别同宗教朋友交往
阿拉伯女生的交友主要选择有共同的同性女生和中国女生。共同的使阿拉伯女生的社会生活有归属感,共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又使阿拉伯女生群体能够支援个体的情感与困境,使个体能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与中国女生的交往能使阿拉伯女生更深入体验中国文化,更快融入在华的学习和生活。
Ayana: “我的朋友主要是穆斯林的女生和中国女生。我不和男生交朋友。”
Emna: “我的中国朋友给了我很多帮助。她们跟我在一起的时候会告诉我很多关于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习惯。”
3.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关心与支持对阿拉伯女生尽快适应中国文化,顺利完成学业至关重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及时引导,从而减少跨文化适应的焦虑感。很多教师还主动帮助学生解决旅居国外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上的障碍,成为学生可以信赖和依赖的精神导师。
Linda:“我的老师在学习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会非常耐心地指导我。”
五、结论与建议
阿拉伯女生的跨文化适应特征有作为留学生的共性,但是更多体现了作为阿拉伯世界女性的特殊性。由此学校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意识:1)尊重宗教文化,做到对宗教习惯和隐私不打探,不嘲讽,不怜悯,持平等尊重的态度。2)尊重习俗,使教师在授课和组织课堂活动中尽可能地“男女有别”,与阿拉伯女生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避免引起其不舒适感。3)加强社会文化适应指导。学校留学生服务部门尽可能细致耐心地给与校内外生活与办事流程的相关指导,加强服务意识,以便阿拉伯女生克服人际交流障碍,顺利适应社会文化。4)改善留学生的住宿环境,尽量给宿舍配备厨房,以满足阿拉伯女生对食物的要求,使之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潘晓青. 美国在华留学生跨文化人际适应质性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4(8).
[2] 元华.李秀妍.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9(2)
[3] 吕玉兰.来华欧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调查与研究[J].首都示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
[4] 陈慧. 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的社会心理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全球化设计也可以称为国际化设计,是指设计师基于不同的国度、名族、宗教、哲学、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设计语言表达出具有一定思想观念和视觉特点的被世界范围内大众所接受的设计作品。
二、两种文字特点
(一)阿拉伯字体笔画特征
阿拉伯书法的字体繁多,主要分是以下六大字体体系流传最为广泛,分别是:库法体、纳斯赫体、迪瓦尼体、波斯体、苏鲁斯体、鲁克阿体。阿拉伯字体艺术是线条的造型艺术,它的美首先体现在线条变化上。各种字体的笔画穿插了圆环、曲线、横直线的重复,用静拟动势彼此联系,以竹笔或木笔等独特的书写工具按均衡、稳定、对称、和谐等形式将美的特征巧妙组合起来。而其中的“库法体”在阿拉伯语中是有一个叫“库法”地方的名字由于这种字体最早在该地区流传开了,故以此命名,库法体强调竖笔画,棱角分明、朴厚大方、装饰性强、是古兰经用的最多的字体,其基本字体特征非常接近今天的阿拉伯印刷字体。
(二)中文字体与阿拉伯库法字体文字组字方法异同比较
中华文字在契刻的甲骨文和铸模金文中还是象形字 ,演变到毛笔沾墨色书写的隶书时 ,丧失图画形状 ,被称为“方块字”。而构字方法则是本着象形、象意、象声的方法来组成的。中文笔画可分为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 (ㄟ)、折()等几类,具体细分可达 30多种。阿拉伯文字由 28个字母构成见图 1。并且阿拉伯文与书法是注定要联系在一起的 ,从两种文字的组成上来看,是有着千差万别的构字方法和艺术表现语言的,找到两者相通的笔画表现手法和内在精神体现,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简体中文字体是本次研究的目标。
三、基于阿拉伯“库菲尔”字体特征的中文字体设计方式
(一)笔画特点提炼与应用
中文字体的基本笔画是以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 (ㄟ)、折( )等。中国文字最强调的文字精神是“横平竖直”。而阿拉伯文字是由字母组成,且字母本身的笔画特点多由曲线组成,只有少量的类似于中文的横竖笔画。
①“横”笔划提炼:(图 1)中的字母由两个笔画构成,一个类似于中文字的反写的横折。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横笔画的设计依据。
②“竖”笔画提炼(图 2)中的字母由单笔画构成,形态非常接近于中文笔画的竖笔画。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竖笔画的设计依据。
③“撇”笔画提炼(图 3)中字母由单笔画构成,形态较接近于中文笔画的撇笔画。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撇笔画的设计依据。
④“点”笔画提炼(图 4)(图 3)中字母的点笔画都是非常接近于中文字的各类点笔的。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点笔画的设计依据。
⑤“捺”笔画提炼(图 5)中字母下半部分的形态和中文捺的形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捺笔画的设计依据。
⑥“横折”笔画提炼(图 6)中字母下半部分的笔画有由又向左折回的形态,可以作为横折笔画的参考。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横折笔画的设计依据。
⑦“弓 ”字偏旁及形态提炼(图 7)中字母由来回缠绕的曲线组成。形态类似于弓字。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弓字偏旁的设计依据。
(二)笔锋特点
中文字体的笔锋特点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传统黑体特征是汉字在金属活字的正方形字身中,垂直的竖线与水平的横线在视觉上被设计成为相等的线宽;其他的部件(点、撇、钩等)从起笔处至终笔处也都设计为与竖线相应的等线宽线条。这一特征与阿拉伯字体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宋体字对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构成元素进行了程式化的改造 ,改造后的点画基本上都能体现出传统书法中锋运笔的特点 ,行笔轨迹和笔锋变化都表现得十分明确 ,有着楷书的韵味 ,这一点在雕版书体中尤为可贵。由于阿拉伯字体的书写是用较硬的竹片等工具进行书写,我们会发现大都以扁平化的笔迹形态呈现,在转折的过程中或呈现出带状转折的优美弧度,和中文字体的“折”的形态有一定的区别,而笔画的末端呈现出“鼠尾”状态,或者在有些用于装饰作用的文字书写上,笔画结尾会纵捺末端呈棕叶状或半棕叶状,末尾缀有花头纹或扇面状棕叶纹,有时还在附加圆形中饰以蔷薇纹。在设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这些笔画特点也借鉴到新的汉字字体设计中去。
(三)文字韵律特点
一、引言
义乌市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基地,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在义乌设立总或总经销的境内外企业也超过6000家。但由于用人成本、人才流动等原因,大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外语人才,即使招聘到人才后也在长期录用方面存在这一定的现实困难。这种现象造成了人才需求和供应上的失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问题现状,把握矛盾的根源,为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依据,我以义乌市中小型外贸企业外语人才现状为对象,作出系列调查。调查分为企业调查和个人调查两个部分。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对企业机构的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出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68份,有效问卷255份。调查对象以义乌市内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为主,同时也涉及政府机关、企业、个体户、外语院校及培训机构、会展机构等。同时,也对最能代表区域经济市场导向性需求的企业、机构,如梦娜袜业集团、新光饰品、义乌工商学院,以及相关外语培训学校等进行了个案调查。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1)中小型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语种类,(2)录用人才时对其能力的判断标准,(3)可以为人才提供的待遇,(4)人才流动情况这四大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对外语种类需求度的前三位依次是阿拉伯语、韩语、英语,由于英语的普及程度较高,因此对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有逐年减少的倾向。同时,由于市场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对阿拉伯语、韩语人才的需求一路走高,韩国和中东的外国人占常住义乌外籍人员数60%以上,其中阿拉伯人就有5000多人。由于语言障碍,除个别规模较大的公司有专职翻译员,大多数公司在需要时到翻译公司聘用专职翻译人员。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义乌市场小语种人才需求,阿拉伯语占63.8%,需求最旺。
关于录用人才能力的判断标准,本问卷设置了如下问题:
您在招聘小语种人才时,如何判断其语言水平?
A.外语证书,如英语专业四、八级,日语国际等级证书等;
B.良好的口语会话、高超的交际能力;
C.学校提供的成绩证明,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等;
D.扎实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E.其他
调查结果表明:7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B项,绝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良好的口语会话、交际能力是企业检验和录用外语人才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些数据,本课题组深刻地认识到,义乌市场选择人才的标准是以应用型、实用型为导向,各企业对具有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同时掌握一般商务外贸运作知识、熟悉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人才需求尤为迫切。而现有的英语人才自身素质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待遇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中的专职翻译很少,大部分外语人才也同时从事各类的具体工作,因此薪酬基本于一般公司职员持平。以2010年新就业大学生的收入为例,基本工资在2000元左右。此外,企业雇佣的临时翻译的酬劳水平,普通英语口译员工资在200~300元/天,而阿拉伯等小语种的口译员,工资则达千元左右。而在带薪休假、劳动保障、员工福利等方面的条件,大部分受访企业认为现状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关于人才流动情况,本课题组直接向义乌一家人才中介机构进行了了解。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平均每年有2000~3000家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招聘人才。其中,以下三大类人才流动最为频繁:(1)专业技工,代表职业懂一门以上外语的外贸人员,(2)市场营销人才,代表职业如销售经理、市场调研专员,等等,(3)人力和行政管理人才,代表职业如人事经理等。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外语人才的频繁跳槽,不仅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且不利于自己成熟职业形象的形成。
2.针对外语人才的调查
本调查共发出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73份,有效问卷245份。调查对象以义乌市内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中的外语人才为主。调查内容包括:(1)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2)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格;(3)希望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4)跳槽的原因等内容。
其中,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关程度一项,大部分人认为现在从事工作与外语专业有关,但外语只是辅助工具,这一比例占据了接受采访者的80%。其余近1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从事工作与外语专业毫无关系。从事专业翻译的人比率非常低,特别是英语专业,几乎没有人在中小型外贸企业中从事专职翻译工作。个别阿拉伯语、韩语、日语专业毕业的受访者在所就职的公司从事专职翻译。
在第二项的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外语能力能够胜任工作中的语言需要,但是其他的如外贸知识、谈判技巧、跟单找货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这一比率高达48.54%。但同时,超过80%的人认为,在工作过程中,随着不断的积累经验,已经逐步适应了现有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
此外,受访者对于自己的薪酬待遇满意度较低,47.3%的人认为自己的所得低于劳动付出,45.4%的人认为劳动付出和劳动所得基本持平,只有不到7%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高于期待值。但是,在工作环境、劳动保障、医疗、休息等方面的“软”待遇上面,超过80%的受访者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
对于跳槽的原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归纳,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个人方面:(1)收入太低;(2)用非所长、长期的繁琐业务荒废的外语专业;(3)对管理人员不满;(4)人际关系欠佳;(5)没有得到期待认同、感觉受到不公平待遇;(6)挫折感强烈、逃避压力;(8)其他。
企业方面:(1)缺乏激励机制、考绩结果与奖金不挂钩;(2)管理混乱,家族本位主义严重;(3)用人导向不明,期望不明;(4)企业形象欠佳;(5)其他。
三、结语
本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义乌市中小企业中外语人才的现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外语语种的供需矛盾。现在的外语人才主要来源为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是这些毕业生以英语专业为主,日语专业为辅。事实上,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走低,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是很高。因此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与此相对,对于需求较高的阿拉伯语、韩语的需求始终得不到足够的供应,而且现有很多的阿拉伯语、韩语人才缺乏相关的语言专业背景,很难适应高精度的外贸谈判等工作。
2.外语人才发展单一。大部分外语人才在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中,缺乏实践经验,特别是缺乏外贸相关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因此在工作之初,会有难以应付的尴尬局面。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和外贸经验的积累,这一问题大多可以得到解决。
3.关于外语人才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的问题。很多小型外贸企业缺乏必要的员工福利保障体系,且工作强度偏高,导致了部分专业的外语人才对现状不满,因而跳槽现象频发。同时,很多语言专业出身的员工又缺乏外贸经验,无法在短期能满足企业方面的需求,也在客观上导致了整体的工资待遇低下的现象。本课题组认为,该现象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企业和员工两方在工作能力和工资待遇上的相互认同感越低,企业就越难以得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也越难得到期待的报酬和工作环境。
4.在员工跳槽问题上,本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义乌企业为了留住熟练工和技术人才,以前最常用的办法是缓发年底工资或年终奖,让员工春节过后再来领取,但是事实上这种办法很难留住人心。企业主应该从员工的角度考虑跳槽问题,用企业文化和适当提高工资等办法来减少员工年底跳槽。同时,企业应该认识到,外语专业的人才以女性居多,因此在制定相关企业制度、工资待遇之际应该充分考虑到女性员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用丰富的企业文化和人文关怀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