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反思大全范文

时间:2023-07-09 08:24: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物理教学反思大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大全

篇1

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几个年头。面对新课改,一方面,我们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初中物理作为中考科目,我们面临着学生的升学压力。随着各种减负的措施,作为第一线的教学工作者,提高课堂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灵活选用教学资源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兴趣、优化物理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共同探讨。

一、灵活选用生活资源,加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1.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学生的关爱意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学科技能和学科素养;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从社会热点入手,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

例如,大家比较关注的“神舟飞船”系列、“嫦娥卫星”系列等航天技术,可以适时让学生进行关注,并能够结合力与运动的关系、参照物、速度等进行教学,通过以结合热点开展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改变了那种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形象,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2.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

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联系最近出现的雾霾,可以利用物态变化来讲解雾的形成原因,形成需要的条件,对于霾,可以讲解PM2.5的含义,对于它的形成,可以结合尾气排放、工业烟尘释放等角度来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到物理原来就是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既熟悉又感到亲切,淡化了知识本身的教条性、冷漠性,增强了物理的生活性和实用性。

3.导入物理科技,引领学生产生对物理的向往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学生比较喜欢新奇、具有神秘感的新鲜事物。于是,我将一些物理高科技结合在物理教学中,在好奇中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感受新科技,拉近与新科技的距离。

例如,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GMR),在讲解电磁联系时,我以此为切入点编题,通过将滑动变阻器控制电磁铁产生的变化磁场对巨磁电阻进行控制,从而使灯泡发生亮暗变化。

通过结合高科技的教学,既能让学生了解一些科技新动态,又能让他们明白原来高科技也不复杂。

二、灵活运用实验资源,推进物理教学的参与性

1.巧用废弃物做实验,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

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制成简单的实验仪器既是对学校器材不足的有效弥补,同时又可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例如,矿泉水瓶可用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剪下上半部分还可作漏斗在里面放入乒乓球向下吹气,球不落下来演示流体压强的知识。空易拉罐可研究小孔成像的实验、可探究大气是否成在压强。通过这些废弃物的收集和再利用,学生动手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促进探究实验的开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形成节约意识,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2.经历实验挫折,加深探究过程体验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娇气、依赖性强、抵抗挫折能力差、不能承受压力和挫折。实验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实验中失败挫折是常事。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挫折,体验探究过程,在挫折中成长。

例如,在进行“海波熔化实验”时,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不久的分组实验,操作不熟练是正常的,在试验中碰到的问题较多,有的烧杯中水太多,加热缓慢;有的水温过高,造成熔化时温度升高的“不正常”现象等。

在实验中,我没有一味地责怪他们,而是鼓励、帮助他们,让他们经历挫折,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更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成就就是在不断失败中逐渐迈向成功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经历这次失败的过程,哪来下次的成功。

3.关注学生反思,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让学生探究并体验学科知识,发展对学科的内在兴趣;让学生探究并体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学会有创意地去生活;同时,在探究中不断反思,得到生成。

例如,在“连接串联、并联电路”实验中,学生发现两灯泡串联时发现一只灯泡亮,另一只灯泡暗,学生提出疑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两灯泡会一样亮,怎么会一只亮一只暗呢?”学生带着困惑问老师,为此,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决定灯泡亮暗的是灯泡的实际功率,而不单是电流或电压大小的理解。在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地反思,可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探究中,学生经常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些能预设,有些不能预设,但隐形中却有很多生成性资源。面对这些生成性资源,我顺水推舟,积极鼓励,让他们查阅资料,讨论问题所在,让学生明白实验是一个注重细节的工作,器材和实验操作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同时,让学生积极撰写反思记录,完成知识升华。

三、灵活结合学生资源,体现物理教学的主体性

1.正视学生错误,拓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那么,我们还可以说:“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错误,而且错误都有一定的普遍性。巧妙地利用学生常犯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能让部分学生避免错误,还可以改正错误,在以后的学习和练习中少走弯路。

正是通过学生自己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在“落入”与“走出”误区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对学生由于思维定势、忽视隐含条件引起的失误,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错误所在,并予以纠正。通过错误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发现意识的有效途径。

2.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变得精彩。”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生理、心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兴趣等不平衡,使他们的学习差异日益明显。有人把学生差异当成一种负担,我要说,其实这也是一种教材资源。

教师在分组探究时,既可以同质分组也可以异质分组。如,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可以充分利用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的差异性,使他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又能各尽其长、发挥特长,如电脑学得好的学生搜集资料,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监督操作,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汇报交流。

正是这种尊重学生差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各尽其才,学生能力得到发展,协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符合了新课程理念。

3.关爱学生情感,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致

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因素发生作用,学生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参加学习的内动力。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用充满热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用平等待人的心态接纳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只有为学生搭建民主、和谐、自由的发展平台,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例如,我曾碰到一个数学、英语都考40分以下的学生。通过了解,由于他小学基础没打好,所以,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一直比较落后。我没有歧视他,相反,经常提问他、表扬他,结果中考物理考了87分。

常言道:“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关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他们在敬重你的同时也会爱上这门学科。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是否有效,关键是学生是否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相对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资源的开发都只是手段和措施,我们一定要从提高教学质量、立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长远的、动态的观点开展我们的教学。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去体味、发掘身边的现象或资源,不拘一格,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构建有效探究,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