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09:25: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建筑工程测量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采用专用测量器具,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把设计图纸的位置 数据、几何形状真实的放样到实地。其测量放样的成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及建成后的功能。
1 建筑工程测量的原则与方法
1.1先整体后局部,由高级到低级
先整体后局部,由高级到低级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则,这是消除误差积累的有效方法,因而在平面和竖向布置控制点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 比如楼层标高,应固定地以建筑物的一个大角向上引测,楼层抄平时仪器后视点自始至终采用该引测点;当采用吊线的方法向楼面引测轴线时,首先应放好底层平面的建筑轴线,然后上面各层以底层向上引测,只有当建筑物比较高时,方可在建筑物中间增加上部轴线引测标准层 并做好对其校核,然后上面各层再以该标准层向上引测,总之,数量应尽可能的少。
1.2 由长边求短边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把建筑物外轮廓轴线的交点(即角点)测设于地面,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基础放线和碎部放线 在确定建筑物角点时,无论是采用全站仪定位还是经纬仪配合大钢尺的测量方法,利用角度定位是不可避免的,当建筑物纵、向尺寸比很大,通过短边求长边,由于经纬仪十字丝较细,在照准目标点时,特别是目标点与仪器距离较大时,存在一定的照准误差,因而对测量的结果影响较大。例如,A、B、C、D为建筑物四角的待测点,AB/AD=3,A、C、D 点已测出,根据短边求长边方法求 B点。
1.3用仪器
巧用仪器,实际上是希望工程测量人员养成一种好的操作习惯,例如:仪器操作前以及操作后入箱前养成将仪器脚螺旋置于中间的位置,可以防脚螺旋在多次粗平中朝一个方向积累;操作人员在操作仪器过程中,要短暂离开仪器或操作完仪器入箱,要松开仪器的制动螺旋;尽可能通过移动水准仪的架子来进行仪器的粗平;新设备在开箱前,应仔细观察牢记其摆放位置,以防止设备入箱时受损等。
1.4标识、巧弹线
工程测量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将测设的结果用红蓝铅笔划点并弹线,很多人在标识点时往往会划一点,然后圈个圈(),这种表示方法在标注平面轴线,特别是在纵横线交叉区域划点弹线,容易让人产生识别错误,建议用箭头的方法表示(∧),箭头的端点为标识点,箭头的方向为轴线方向。工程中弹线使用的线一般为棉线,主要是考虑吸墨,实际上,采用木工或瓦工使用的尼龙线,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2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民用建筑,地上拥有7层,地下1层,建筑物的总高度为65.345m。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屋顶为空间钢桁架结构。除地下局部及能源中心为常规矩形纵横正交轴线外,主体结构全部为多个不同圆心和不同半径组成的曲线形。依据常规,建筑控制网平行于地下外侧轴线布置,但控制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如何上下传递以及主体结构的曲线如何放样,成为工程测量的重点。
2.2 控制网的测设
2.2.1 平面控制网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布置是在平行于地下外侧轴线间距10m处,布置A B C D四矩形角点,然后布置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线。考虑到基础结构放线的通视情况,控制线设置在平行轴线间距1m处。为确保使用过程当中不会误用,所有控制桩点、监测点均设标识牌,牌中注明桩点的名称、精度等级、点号;对于细部测设的点位、线段用油漆进行标识,注明其性质和相关数据。
2.2.2 高程控制网
根据已校核合格的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向现场引测施工高程控制水准点 在土质稳定,便于施测和长期保留的地方,埋设了两个至基岩的水准点,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由于建筑物南北向距离较长,在每个施工区段两侧各布置了至少2个水准点。
2.3 曲线部位施工测量
根据本工程曲线半径大的特点,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程序 首先测设曲线主点,根据测设作业面的现场条件,采用弦线支距法或切线支距法,选取局部放样的方法进行放线。具体步骤如下:
(1)曲线部位测设主点的选定 基础垫层柱放线选择在柱中心点,基础底板以上选择在距柱外侧20cm且一侧平行于径向轴线,一侧垂直于所对径向轴线的正方形控制线的四角点。为了减少测设的工作量,对于同一径向轴线上的多个柱,平行于径向的轴线控制线相同,可以先测设轴线两端柱的垂直于径向的控制线,中间柱控制线用钢尺直接测设。基础曲线梁及曲线墙主点选择在径向轴线墙的内侧或外侧。
(2)测设主点坐标数据采集 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正确性,根据曲线多的特点,采用AutoCAD软件,依据设计图给定的场馆中心的圆心坐标与其它圆心或中心坐标的关系 主半径方位及其它设计数据,制作电子版施工图。利用CAD捕捉,将所需各点的坐标自动捕捉下来,然后将查询的数据通过电脑与全站仪连机,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将数据传输到全站仪储存器内,作为测设的依据。
(3)曲线部位主点的测设 将全站仪安置在控制点上,经对中、定平、设置参数后,先进入坐标放样模式,输入测站点坐标、仪器高、棱镜高、输入后视点坐标,最后精确照准后视点,仪器根据测站点坐标和后视点坐标自动完成后视点方位角的设置。然后调出在仪器内已储存的测设点坐标,当仪器显示的水平角读数为零时,照准的方向即为测点的方向。仪器操作人员指挥持棱镜人员到待放样点附近,通过测量仪器显示出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指挥持棱镜的测量人员沿照准方向移动标靶,直到观测屏幕上的显示值为0.000时,确定点的位置。
(4)主点测设后校核。为了保证主点位置的正确可靠,主点测设后,用全站仪坐标测量程序进行复测,校对各点坐标或在施工层复核各点间的间距无误后,作为细部放线的依据。
(5)圆柱边线的测设。圆柱边线放线根据已测定的控制主点,测设出大于圆柱半径200mm正方形控制线后,利用制作的1/4模具放出柱边线。
(6)曲线主点间曲线测设。建筑物外侧曲线及建筑物内部曲线采用弦线支距法进行测设,内侧外墙曲线采用切线支距法进行测设。
2.4 竖向传递控制点
2.4.1 平面控制点
±0.00以上竖向传递平面控制点采用内控天顶法。
根据场地情况和建筑物形状、内部结构的几何尺寸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共16个控制点。
(1)首层平面控制点的埋设。地下室顶板浇筑混凝土时,在首层结构地面布设点处预埋200mm×200mm×5mm的钢板。
(2)首层平面控制点的测设。在首层放线时,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定出控制点的位置,并做控制网闭合校核,点位误差要 1mm,合格后在该点钢板上打2mm孔,镶入铜丝,确定该点的位置。
(3)每层顶板施工时,要在引测各点上方铅直位置处预留150mm 的孔洞,以保证轴线的竖向投测。预留洞作好测量标识,3m 以内严禁堆放东西 首层内控制点用钢管架围护,尺寸:1200mm×1200mm×800mm,挂测量标识保护。
(4)天顶法竖向投测。采用激光铅垂仪、接受靶(200mm×200mm×6mm)有机玻璃板4块,板中间刻有十字线进行投测。投测时,激光铅垂仪安置在控制点上,向上做铅垂投测 投测时为了消减仪器本身残余误差,每一点测设时铅垂仪旋转0°、90°、180°、270° 4个方向投点,绘出‘十’字线交点确定投测点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再进行各点的投测,投测后在施工层用全站仪进行边长和角度的检核。校核合格后作为本层施工细部放线的依据。
2.4.2 高程传递
±0.00以上标高传递。根据本工程特点,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首层框架柱外柱拆模后,在便于向上引测标高的位置上设置+50cm标线,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依据,每个施工流水段要至少设置2个传递点。在向施工层传递标高时,利用钢尺直接丈量法传递,每次传递至少由两个部位向上传递,当两次传递标高之差在3mm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主要采用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及方法,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和工作程序,通过分级控制的方法,保证了各级控制点的精度,提升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在道路工程和建筑工程建设区域范围内,需按照施工要求放样测量出建设施工范围内点的平面位置,精确测出各点的准确平面位置,形成测量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中各点的位置来测量推算测区范围内其他点的平面位置。所谓测量控制网,即根据测量基本原则,在工程测量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个精度较高的点,精准测出这些控制点的平面位置,由这些点形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对整个测量区域起控制作用。所谓平面控制测量,即采用严密的测量方法,使用较精密的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水准尺和棱镜,精确测定测区内各控制点的平面位置。由测区控制点所组成的几何平面图形称为平面控制网,如果测区范围总面积不超过15km2,则属于小地区控制网。通常,在道路、建筑测区范围内建立的精度最高的统一的控制网为首级控制网。外业选点后将按先后次序测定平面各种形式导线的边长和各左右转折角,根据导线边长和转折角,利用起始控制点的坐标数据进而推算求出其他各导线点的坐标,即为导线测量。
1道路工程、建筑工程平面导线形式
目前,导线测量是建筑工程小地区确定小区域控制网最常用的方法。在导线测量中,因测量方法的不同,导线分为经纬仪导线和电磁波测距导线。经纬仪导线是指用经纬仪观测导线水平角(分左右转折角)、用钢尺丈量边长的导线;而电磁波测距导线则是指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用经纬仪观测导线水平角。在施工现场,具有国家级别的平面控制点数量相对较少,分布的密度低,因测量工作中不能满足施工测图和放样抄平的需要,所以应建立直接用于测图绘图的控制网,便于测量绘制各种地形图。该平面测图控制点可用作测量工作中的测站点及后续各细部点的平面测量,所测定的各细部点平面位置精度较高时也可作为增设临时测站点的依据。在各细部点测量中,按具体测量工作要求在建筑施工场地上选出各施工点位并将其相近相临点位用直线连接形成了折线形的测量导线。建筑工程测量施工导线按照点位分布特点可分为图根闭合测量导线、图根附合测量导线、图根支测量导线[1]。所谓图根闭合测量导线是指从已知坐标的一个图根测量控制点、已知坐标方位角的一条直线出发,按照各测量点位的布置特点和方位,途径中间各待测图根测量点,最后又重新回到了起始图根测量控制点,也就是起始待测点和最后一个待测点均距图根控制点较近,形成了闭合图形导线。因该测量图根闭合导线闭合,闭合导线本身几何条件严密,测量计算时具有检核条件,可检核角度和距离丈量精度。所谓图根附合测量导线是指从已知坐标的一个图根测量控制点、已知坐标方位角的一条直线出发,按照各测量点位的布置特点和方位,途径中间各待测图根测量点,最后又附合回到了另外一个图根测量控制点和另一个已知坐标方位角的已知直线上,也就是起始待测点距起始图根控制点较近,而最后一个待测点位距另外一个已知图根控制点较近,形成了附合导线。附合导线因从一个已知图根控制点和已知方向出发而附合到另外一个已知图根控制点和已知方向,故其本身也存在严密的几何条件,可检核角度观测精度和距离丈量精度。
2观测仪器的选择
在测量前,必须先熟悉测量外业准备工作才能熟练进行后续外业测量。测量外业准备工作包括熟悉地形、踏勘路线遴选测量点位、在测量点位上分别建立标志;熟练进行外业测量即熟练应用全站仪测量各导线边长和各导线转折角,转折角采用测回法测量时须分清左右角。要保证导线测量精度,外业测量工作是关键,分两种情况。一是熟练操作全站仪测量导线水平转折角和导线边长,通过已知图根控制点准确推算其他各待测点坐标。二是熟练应用全站仪放样各待测点点位,然后测量各导线水平角和边长,闭合图形导线测内角,附合图形导线测左右角,应用其本身几何条件计算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来检核角度观测精度和距离丈量精度。全站仪种类繁多,目前出现的多功能全站仪防爆、防水、带内存、可储存,应该说全站仪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上第一台全站仪是德国芬奈蔡司厂于1968年研制生产而成,可快速进行电子测角,同时应用光电迅速测距,并将一系列数据进行微处理,此全能仪器将建筑、道路的测量工作由原来的手动测量计算设计发展形成了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于一体,即外业、内业一体化连续进行,将设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省时省力省费用。国外全站仪的品种有徕卡、尼康、索佳、拓普康等,造价高,英文界面,使用受限。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主研发全站仪,精度高,使用简便,距离测量基本达到2mm+2PPM,角度测量基本达到1、“±2”,品种多,规格型号全,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步发展,所以,我国全站仪不管是质量、技术还是售后服务都同步于国外仪器,比如具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光学仪器、苏州光学仪器、南方测绘仪器等[2]。
3观测方法与要点
测量图根导线前,测图的基础是正确布设和观测其控制网,故选点很重要。选点时的注意事项罗列起来有下面几点:第一,各相邻待测点位之间距离适中,相互通视良好、导线测量地面地势平坦,有利于观测水平角和丈量水平距离;第二,各待测点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各导线点位之间进行碎部测量,所选观测地面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各待测点点位数量不能太少,密度足够,点位分布均匀,有利于控制整个测区;第三,各一系列待测导线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应基本相等或相差较小,其导线边长的平均值应符合测量数据要求技术指标和规定,所测边长的相对误差不能超限。目前国内外导线测量多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放样,采用全站仪进行对中、整平、观测水平角、观测导线边长,速度非常快、精度高、方便快捷。具体测量要点有:第一,先看图,看看实际地形特点,分析相关数据,大概确定出点所在位置区域,构思测量测绘步骤、方法、思路,想好测与算的关联与次序[3]。第二,做好测前各项准备工作,架立全站仪并严格对中整平,认真仔细将相应测量数据输入全站仪,快速放样出各点位。第三,对中误差不能超限,调整架腿长度整平,最后用脚螺旋严格整平,操作中不能出错,计算中每一步须非常仔细,要求精度高,如果测量中出错或计算精度较低就会给将来的工程设计和后续施工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严谨的精神去完成测量中的每一步,并严格按照测量规范的要求去观测和记录。
4精度控制
道路工程、建筑工程导线测量精度控制的具体措施方法包括两个方面,即外业观测控制精度和内业计算精准。外业观测控制精度即首先要熟练操作各种全站仪,在操作中摸索操作规律。先对中后整平,对中误差为1mm,整平时须抽动调节架腿长度,水准管气泡居中时需调节脚螺旋,缓慢而均匀。整个对中整平的过程不超过一分钟,速度快精度高。在建筑、道路施工过程中,需放样定出各施工点位的平面位置,其方法较多,具体可根据建筑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来确定,根据地形、点位布置特点、仪器可选择适用有效的测设方法,其中最操作方便和常用的方法是极坐标法,如用经纬仪放样,需快速计算放样角度和距离,如用全站仪,则需输入测站点坐标进行建站,然后输入后视点坐标并照准后视点,接着输入放样点坐标按仪器显示指导精准放样点位。应用极坐标法放样应熟记相应角度、距离计算公式,测量中将角度、距离数据按计算步骤代到对应公式里面可快速检核各点位相对误差和精度,也可推算出施工场地内各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计算得到点位精确坐标值,数据计算准确,应用广泛,方便快捷。分析公式也可以看出容易引起误差的原因所在和误差数据大小,进而在测量的同时便会更加注意并尽量减小和避免。只有这样设计出的导线点放样方案才能有效用于工程点位放样,根据需放样的距离、角度、方位等精确匹配出点位坐标及测角测距关系值,点位放样精度和数据计算精度更准确有效,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际。内业计算中,为避免出错,要求熟练快速进行内业计算,熟记每一步计算步骤,熟记每一个公式,即熟练计算角度闭合差并将角度闭合差进行调整,应用调整后的各转折角或内角推算坐标方位角,为后续计算坐标增量奠定基础[4]。依据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应用公式计算坐标增量,接着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边长相对误差,不超限时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根据调整后的坐标增量来推算各点的坐标,进行最后校核。假设选点出现问题,后续将无法进行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所以精准确定施工平面点位是建筑工程各类导线测量精度控制的基础,进行外业数据精度分析是后续坐标推算的基础。
5结语
图根导线测量中,道路工程、建筑工程的测量要求根据在建工程的重要性和用途不同而不同,一般民用建筑对建筑工程的测量精度要求都不是很高,而相对道路工程来说精度要求会略有增加,但不论哪类工程,选点和外业观测等前期工作是关键,然后处理外业数据并检核成果,内业计算需要熟练仔细的操作,最后汇总数据填进表格,表格中应一目了然反映出外业数据精度,即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只有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不超限才能进行后续内业计算并准确推算各点坐标。
参考文献:
[1]费业泰,蒋敏兰,刘芳芳.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研究进展与未来[J].中国机械工程,2007(18):3.
[2]石东,陈向阳.建筑工程测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关键词: 高职院校;考核模式;考试方法改革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ssessment model;test method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184-02
0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技术、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建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高深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但是该课程传统的考核模式大多为闭卷考试,出一些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题目进行考试。这种考试方式注重书本知识,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但不能很好的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有些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出好成绩,但是实际操作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差。近年来,测量新技术尤其是3S技术的发展,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考试方式受到挑战,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进行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就显得迫切需要。
1考试方法改革的意义
考试方法是整个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指挥棒,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测器,对于高职教育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和质量起着明显的前导、形成和控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考试方法改革有利于促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强学生课内外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全面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1.2 强化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深化探讨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现代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强化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3 客观地检测和反馈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考试方法改革遵循高职教学规律和课程内容,符合高职学校的实际,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和教学条件采取实用的考试方法,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检测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任课教师和实训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效促进考教相融,激励竞争。
1.4 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由于考试方法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知识、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任课教师和实训教师为了实现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必然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导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进,有效地促进了学教互动的相辅相成。对于培养学生由由“知识本位”到“技能、能力本位”的转变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
2考试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建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懂技术、会施工预算、能管理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考试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促进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通过考取测量职业技能证书、综合实训工程项目等考试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2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单项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变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考核体系同时兼顾对学生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2.3 改革评价方式,综合评价使课程成绩的评定更趋合理性针对工程测量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价采取:“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工作项目完成情况考核”三位一体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方式。
3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路
3.1 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内容围绕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这也有利于拉开档次,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由于本门课程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较强,操作技能考核在该课中的考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操作技能考核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关系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目标的实现。
3.2 平时成绩和期终成绩有机融合考试方法经过探讨与改革,理论教学考试进行多方面综合评分的方法。考试按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进行有机融合,理论考试按平时成绩占40%(作业10%、实验报告20%、考勤10%),期终考试成绩占60%的权重进行总评,理论考试在内容上也进行大幅度调整,同时加大对仪器操作和工程项目完成情况的考察力度,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死记测量公式、定义,使测量成绩的考察和评定更趋合理性。
3.3 综合实训单独考核,单独记学分为充分体现“以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教学目标,工程测量综合实训作为单独一门课程,实行单独考核,单独记学分。考核中实行“组长负责制”,先根据各组任务完成情况和实习成果情况各占一定比例的评分方法,得各组分值;各组组长根据组员在组内的作用和表现进行系数打分,系数范围是0.7-1.2。最后由各组组长、班干部和实训指导教师开专题会对系数进行调整和确认。最后,将各组分值乘以组内各成员的系数,得各成员的得分。
3.4 能力测试为本位,推行测量考证制度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培养的应是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国家推行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极大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等综合能力的提高。考试方法改革中将积极推行测量考证制度――考证成绩替代课程成绩。为此任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需及时督促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及理论复习,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以督促学生拿到职业技能证――中级测量工。测量考证能极大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也能带动学生学习测量的积极性和提高测量教学效果。
4考试方法改革的模式
结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和高职教学的实际,根据高职建工类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等一线岗位所需要必备的测量知识和测量技能(一线岗位所需具备的主要岗位技能是指从事施工放线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测量技术能力,它包括智力技能、操作技能和应变技能三种技能),结合测量职业技能证书,适时调整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改革课程的考试方法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理论知识闭卷和开卷考试相结合在新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考核计划中针对课程体系内容,重点突出学生的测量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测量基本计算技能的培养。为此,在理论知识考试方面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每份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根据题型按比例抽取。试题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题库每学年都要进行充实和更新。同时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的题目。
4.2 制定详细考核方案,进行专项操作技能考核在专项操作技能的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细部构造和部件功能的掌握程度、对测量仪器操作的准确和熟练程度、还要对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常规测量方法观测、记录以及观测成果的计算、平差的掌握程度等进行考核,而且在考核中提出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际应用的问题,以考核学生对施工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每年适时组织测量仪器操作技能比赛,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测量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自己借仪器操作,课内教学和课外学生自主式学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仪器操作技能比赛的成绩记入专项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4.3 职业技能证书可替代课程成绩测量员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标准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考试方法改革中将积极推行测量考证制度――考证成绩可替代课程成绩。课程成绩和职业技能证书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获取双证书―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中级测量工”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强化了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4.4 综合实训任务驱动,单独考核记学分测量综合实训是运用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解决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综合实训要求学生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的具体工作任务如工程定位测量、土方开挖放线、基础楼层平面放线、沉降观测等项目,针对完成的质量行业效果,对其进行考核。综合实训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实行单独考核,单独记学分。考核中实行“组长负责制”,先根据各组任务完成情况和实训成果各占一定比例的评分方法,得各组的分值;各组组长根据组员在组内的作用、平时表现、完成情况进行系数打分,系数范围是0.7-1.2。最后由各组组长、班干部和实训指导教师开专题会对系数进行调整和确认。最后,将各组分值乘以组内各成员的系数,得各成员的得分。
综合评定本门课程的学业成绩,既突出了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又注重主要综合技能项目的考核。此外,测量工考证可替代课程成绩,测量技能比赛成绩纳入课程成绩综合评定等模式为主的考试方法改革从知识掌握程度、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多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考核,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和实训完成项目相结合、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多次、多样的“模块化”考核方法。
5实施效果
5.1 考试方法改革的实施,任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能更加明确所承担的课程在整个专业能力培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教育目标,促进了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教师针对理论教学、综合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参加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5.2 考试方法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测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自主式学习有机结合,学生接受新知识、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5.3 考试方法改革的实施,引导学生从以知识学习为主向知识、技能、能力并重的方向转变,促进了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测量课程成绩的考核更趋合理。由于课程开始时就把考试大纲发给学生,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课程的相关内容和去掌握各种技能,提出了很多设想,把学习的重点从记忆知识转移到应用知识上。
5.4 考试方法改革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测量的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在学习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基本方法针对不同的民用工程创新出更实用、更简便、测量数据更精确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6结语
良好的考试形式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掌握正确实用的学习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考试方法的改革,变传统的“知识考核”为对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能力考核”, 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建筑工程测量》考试方法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结合社会上出现的新技术,探索出更加合理、实用的考试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性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项目化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采用情境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项目化教学改革强调每个任务或情境的效果考核,但是往往在学期末还需要进行总体的期末考核。传统的考核形式一般是按照日常考核和期末考核分别占一定的比例来最终给学生一个综合成绩,而期末考核一般采用试卷的形式。采用这样的考核形势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考纪不够严格造成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能力等问题。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这门学科来说,它被定为建筑类专业的专业技能基础课,而且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尤其是男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基本上都是从事施工放线测量工作。所以测量仪器的操作水平以及测量方法的运用能力是衡量这门课程学的好与坏的主要指标。项目化情境模式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和工地测量员的岗位要求进行对接来设置课程,而最终期末考核也应该以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
一.考核项目的选择及评分标准
针对工地测量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且兼顾考核的可操作性,选择普通水准仪三点测高差、自动安平水准仪六点超平、普通光学经纬仪测回法测设水平角、激光经纬仪直线定线为操作考试的四个项目。这四个项目所用测量仪器是工地上常用的四种仪器。所选的四个项目也是工地上的测量员基本上每天都会用到的测量方法。选择典型任务作为考核项目也是为了更好的和测量员岗位对接,达到良好的考核目的。以下分别列举了四个项目的操作要求和评分标准。
1.1普通水准仪三点测高差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1.1操作要求:两人一组,在操场指定区域内以20m左右为边长画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角点分别钉上一个木桩,利用光学水准仪和塔尺用“高差法”按顺序测量三个木桩的两两高差。
1.1.2评分标准
a.时间(50分): 5′30″为满分;每增加20″减5分
b.仪器操作(20分):粗平10分;精平10分
c.测量精度(30分):闭合差容许值±10mm,超1mm减5分
1.2自动安平水准仪六点超平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2.1操作要求:两人一组,在操场指定区域钉上一枚铁钉作为基准点,以该铁钉为中心在其周围定5枚铁钉,要求每枚铁钉距离中心钉不得小于1m,且各钉间距也不能小于1m。以中间铁钉为标高基准,利用水准仪和塔尺使其他5枚铁钉和中心钉标高相同。
1.2.2评分标准
a.时间(50分): 3′50″为满分;每增加20″减5分
b.仪器操作(20分):整平10分;视差10分
c.超平精度(30分):周围5枚铁钉超平误差容许值为±1mm,每个6分。
1.3光学经纬仪测设水平角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3.1操作要求:利用光学经纬仪用一般方法测设边长为10m的已知水平角
1.3.2评分标准
a.时间(40分): 3′50″为满分;每增加20″减4分
b.仪器操作(40分):对中15分;整平15分;视差10分
c.测设精度(20分):角度偏差容许值±40″,超出减20分。
1.4激光经纬仪直线定线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4.1操作要求:在操场指定区域相隔80左右钉两个铁钉,利用激光经纬仪在两个铁钉之间基本等距钉4个铁钉使6个铁钉共线。
1.4.2评分标准
a.时间(40分): 3′50″为满分;每增加20″减4分
b.仪器操作(40分):对中15分;整平15分;视差10分
c.测设精度(20分):每偏出一个铁钉减4分。
二、考核方法及考核过程控制
2.1考核方法
考核前要求学生两人结成一组,由于考核项目多,可以按照需要考核的人数选择每组要考核的项目。不管考几项,在学生进去考场区域前都不知道自己要考哪个项目,进考场前进行抽签,抽到哪一项就考哪一项,这样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好好练习每一个项目。考场可以设置在学校指定的实训场地或者学校操场上,事先画出每个项目的考试区域并准备好需要的测量仪器设备。考试时按组和先后顺序进入相应的考试区域考试,其他人不能进入考试区域。
2.2考核过程控制
由于项目操作考试需要的人力比较多,有条件的可以和其他参与测量教学的教师一起配合完成学生的考核。也可以在上届学生中挑选测量水平比较高的辅助教师完成考核。每个考试区域可以根据人数多设置几组仪器一起考。考核时一人负责用秒表计时和拍照,一人负责记录,教师负责按照评分标准评分。
2.3考核记录表格样式
11造价(1)班第一组期末项目操作考核成绩记录单
三、考核效果评价
这样的考核方法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们参加考试就想应付了事的想法。考核方法每次都是在学期初就告知学生们,这样在整个学期中,学生们不但重视每一次课内实训的机会,还会在课余时间到测量器材室借领仪器进行练习。原来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场景。这就使我们的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观念,仪器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考核方法笔者已经试用了四个学年,对所教的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给排水和设备专业从09级到12级大约2000名学生进行了项目操作的考核。通过项目化教学和项目操作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的使用熟练程度和测量方法的运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四、结语
情境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已经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迅速普及,与之对应的期末考核方法也在摸索中不断创新。针对《建筑工程测量》这门学科的特点,采用和测量员岗位对接的项目操作期末考核方式,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比较适合。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占用时间和人力过多、考核结果整理耗费精力、考核内容不能反映学生理论计算平差能力等诸多缺点。因此,在考核方法的研究当中还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的尝试更加适合的考核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考核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