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09:25: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学反思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等价值。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其一,是要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细致的回顾;其二,要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从更深的层次、更大的层面,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反思。
一、在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方面的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基本上四十五分钟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很难参与进来,只是被动的接受。长期下去,被动的教育模式形成了被动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逐渐淡化直至消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成了一个体力劳动者,而非一个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效果极其不好。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全面、系统地学习新课程理念,仔细思考其中所渗透的先进理念,而后积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
二、在教学设计方面的反思
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引起各位教师的注意。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我们要对以往的教学设计或者别的教师对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反思。
三、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反思
现实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的反思大多数是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譬如,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是否恰当,对教学重点的把握是否得当,以及对某一知识点讲解的是否到位。这样反思之后,用获得的收获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如果坚持下来,那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现在为许多教师所推崇,学生所欢迎的“探究式学习”的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这种“探究式学习”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
四、在自身教学行为方面的反思
教学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这种相互性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符合教师的规范,现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民主而平等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他是优等生,还是差生,我们应该一视同仁,将自己的爱无私地撒向他们,在课堂上与他们平等的对话、交往。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修炼自己的德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在提倡个性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允许学生个性的存在,因此,我们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奇思妙想”、质疑不要回避、压制或者冷处理或者搪塞,甚至简单否定。殊不知,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抹杀了个性。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想法,引导他们的思想。
五、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反思
教学方法对于整节课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学反思中应该有这一方面的内容。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的、固有的、守旧的方式方法,掌握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等。内容是不变的,但是方式方法可以多变。随着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知识面不断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都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要求。因此,要适应课改要求,教师应在手段多样性、过程自主性、目标发展性、形式新颖性前提下,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六、在教学反馈方面的反思
教学过程很重要,然而如何得知学生对课堂的讲解掌握的程度呢?这就必然涉及到教学反馈。我们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看他们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看他们的表情是否对哪方面的内容还有疑惑,还没有听懂。总之,我们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通过课堂练习,获得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进而全面分析、评估学生对于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传授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等。在教学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其一,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育人,传授方法,还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索、思考,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作为一门理论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方面要靠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课堂练习以及作业练习。相对于直接的课堂组织教学学习过程,作业练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它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而且也为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活力源泉。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教学手段仍然比较单调与落后,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现有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教学手段,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可能。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座谈式、游戏式、表演式以及问答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文章中的寓意,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积极地说出自己对本课学习的感受和看法,并且布置“回家为父母做一件贴心的事”的家庭小作业,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中学习到其中的精华;其次,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得到了炙手可热的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魅力,为语文教学增色。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一课程之时,单纯地依靠讲解是无法让学生体味到其中的景象的,依靠多媒体技术,让苏州园林的整体景观以立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并且搭配上怡人的音乐,让学生仿若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不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而且陶冶了情操。
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的反思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阶段作为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更是要注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一,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不仅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和交流,而且也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适时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去支配,比如在《皇帝的新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堂中将其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热情与兴趣,而且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拓展了他们对本课的理解;其二,语文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展示他们在课堂中的小主人地位,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语文课堂“搬出去”,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带领学生进行踏春、参观景区以及环保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其作文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素材,也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好强而有力的铺垫。
三、师生关系的反思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活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经常性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以平和的态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与教学相结合的情况下获得一箭双雕的成效。比如,在教学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的真谛,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的,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心中的彷徨与迷茫,在类似谈心交流会的课堂环境中走近学生的内心,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学生的拥护。还有,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通过海量的书籍阅读、网上资料、信息的查阅、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等方式,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见解和看法,并且对于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活内容要有所熟知,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与此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除了平日必要的家庭走访、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外,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实时的学习主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诸如亲子活动、拓展训练营活动等,鼓励家长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将班级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培养心理上更多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在融洽的氛围中让学生、家长、教师的关系更加稳定。
四、结语
语文学科是初中教育阶段比较基础性的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但时代和新课改的发展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反思,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出初中语文的教学功能,让初中语文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普及等方面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苏丽.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J].教师,2012(16).
[2]杨正龙.浅谈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改研究,2013(11).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90-02
1.问题的提出
本着对化学教学的热爱;本着相互交流学习,取长初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了解我县初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现状如何?我想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本调查是基于这样的情景提出来的,我也希望通过本调查反映我县初中化学教学多有实情景和需要,一是本人可以借鉴学习;二是为了解我县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支持。
2.调查方法
采用拜访交谈,听课观察,电话交谈,问卷调查、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调查。于2007年9月-2009年4月对我县20所初中(包括2所完全中学初中部)中的10所进行了调查。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化学教育教学大环境。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这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科学技术给工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却同时给人类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在于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发展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中学化学教学担当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改进实验装置,从而避免对环境的危害。
3.2教师对新课程中教育理念的理解和看法。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发生着变化。有95.2%的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转以探究为主,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78.3%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同时也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密切联系,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一种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71.3%的老师认为"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探索、创建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3.3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目前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硬件"跟不上"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及药品尤其是在目前班级及人数剧增的情况下更是捉襟见肘。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个这验室,90%的学校的化学仪器装备还停留在当年"普实"的验收标准上,实验教学没有很好开展,大部分学校化学实验开出率不到40%,同时大部分学校学生实验在教学上出现空白,更谈不上家庭实验了。在实验教学中出现以下几种状况:第一"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听实验、背实验"这是很多初中化学实验课特有现象之一。第二,学生实验开展的少,演示实验多,大部分学校不做学生实验,最多是老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看一下,有的学生连实验仪器都没有摸过,对化学实验感到陌生,有的学生由于经常不做实验,连一些特殊的仪器名称都叫不出,更不用说实验能力了。第三,实验探究流于形式,即使一部分学校偶尔做一次实验,只是验证性实验,这种流于形式的实验探究没有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4化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反思情况。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研究主要关注的课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69.6%,"怎样调动学生参与"为59.2%。"实验探究"为49%,"学因生的转化问题为71.4%。在工作之余写教学小论文的不到10%。在极为繁忙的教学之余,关于反思与文字记载方面:82.5%的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反思后无记载的为53.8%,反思后有记载的老师比例偏低仅为23.3%,详细记载的人很少。
1.小学数学基础差,以及初中数学难度的加深,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很多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对数学没有情感,自暴自弃,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从而逃避数学课程的学习。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解题时不善于总结、归纳、推广和延伸。大部分学困生只会对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等机械记忆,缺乏应变能力,对于所学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凌乱,导致数学学习十分吃力,不能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3.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调查中发现,很多数学学困生尚未从机械识记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善于思考与总结归纳,只一味地搞题海战,结果方法未掌握,能力未提高,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形成了数学学困生学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4.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忽视了课堂中的导入过程,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脑后,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在自己喜欢的教学氛围下学习,给学生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探究过程,掌握知识死板且效率低下,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听课效率低,听课压力过大,进而学习成绩一路下滑。
二、如何转化学困生
1.培养师生良好情感是转化的突破口
在教学过程中,学困生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问题,这也是历史的遗留问题,我们只能想尽各种方法进行优化,达到整体的最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情感教育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不同层面的问题抛给学困生,让他们的内心也能得到满足,深知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师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将细腻的感情加以融入,这样学困生就得到了老师们很好的带动,学习成绩也会有一定的提高,为转化学困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习动机,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最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在脑海中形成最深刻的记忆,让学生可以通过一个知识点解决相关的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力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他们的心理就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这样学生才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斗志,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教师充分的培养与调动。
3.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分层教学
首先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处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境地。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给学困生说话的机会。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给学困生练习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解题思路和方法,鼓励学困生大胆思维,开拓创新;对学困生练习、作业和测试出现的错误做好分类统计、分类辅导,共性问题要编成习题反复练习;建立“帮困小组”,安排2-3名优秀学生与一名学困生结成“帮困小组”,让学困生体验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4.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学困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
(1)培养学困生上课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的习惯
学困生听课时要认真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学困生在上课时如果单纯听老师讲,就很容易疲劳,会身不由己地开起小差来了。所以,上课时要让他们忙起来,要让他们心、眼、耳、手并用。即心要专心;眼要看着板书,盯着老师;耳要听老师讲;手要随时记下重点、难点和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这样学困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2)培养学困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我调查过普通班学生数学作业完成的情况,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只有不到10%。而独立作业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觉灵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如果每位学生都能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尤为重要。为此,除了呼吁号召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我班还设置了相应的检查人员,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作业质量。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之后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而好多学生的弊病就在于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导致日积月累,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是导致学生不能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独立作业还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信息,指导教学。
我国为了培养出健康的人才,能胜任各种岗位工作的需求,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求提高学生的体质,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增加学生的健康常识,从教材、教学、教法以及场地器材上做了大量的努力。但目前学生健康水平总体还是不尽如人意,有待提高。据中考成绩分析,那么低的及格标准需补考的也大有人在。据城市调查统计,近视的小学生达22.78%,初中生达55.22%,高中生达70.34%,大学生达76.74%。城市学生肥胖发生率上升,高血压等慢性病低龄化,尤其是学龄期男孩子的超重、肥胖发生率超过20%。
二、影响学生健康状况的多种原因
1.家庭物质条件优越造成孩子劳动和锻炼机会减少。原本在劳动中既能享受到乐趣又能锻炼身体,如今根本无法体验。
2.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的怕苦怕累思想比较严重,他们在参加体育锻炼、选择体育项目时避重就轻;社会对教育的偏见、对教育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带来对学校的压力以及一些学校本身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
3.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生课程负担过重、升学压力、社会竞争加大,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影响学生健康不可忽视的原因;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导致了学生肥胖的发生。
4.药品食品的安全威胁着学生的健康,例如,各私人诊所抗生素的滥用、瘦肉精事件、金华敌敌畏火腿肠、广州毒大米等都威胁着学生的健康。
5.校方和教师防范、阻止安全教育事故的发生。
三、体育教师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方法
1.精心设计,认真备课。备课的时候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身体状况与素质水平,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尽量考虑周全的组织方法。充分领会教材,明确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
2.做好安全防范及保护与帮助工作,突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如在练习时要求学生思想集中,严肃认真,遵守纪律。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注意细节,严谨规范,科学有序。
3.体育教师要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体育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体育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精神、新动向。
4.同时也要有完备的专业基本功。体育教学中的讲解是教师表达教学意图、传授教学知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教师精湛的讲解容易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动作技术的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一种教学演示方法,是教师以自身动作技术为范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动作技术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体育课教学的节奏是指体育课堂的教学节奏和张弛度,涉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运动强度、运动密度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
一、培训内容的五个模块
培训内容是教师培训诸多因素的核心部分,事关教师培训成功与否,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的培训出现涉及教育教学科研的内容较少、涉及学科前沿发展情况少,部分培训内容脱离中学数学教学实际。为此在培训前,我们专门到西华师范大学、南充五中、成都市龙泉驿区部分农村中学、内江各个区县部分初中进行调研。通过实际调研、座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基层教师开展需求调查,进行了学习特征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经过多方论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制订了针对农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设计方案更加切合农村中学教学实际,保证三年培训的一贯性。为此我们初步确定了培训的内容模块:师德素养模块,教学理论模块,教材教法模块,数学软件模块,现代教育技术模块等五部分内容。
二、培训模式五个特点
(一)专家引领,理念领先
所谓的“专家学者”,既包括省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也包括来自中学一线的有独特见解、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优秀一线教师,还有来自无声的“专家”――优秀的书本以及文章,作为培训的“专家”。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避免宏观的理论虽然指导性很强,但是缺乏实践性的智慧,不能引发学员的深度反思,再先进的理念也不能内化为学员内在的智慧。有声的专家引导下的无声的专家的辅助是必备的,也是必需的。
(二)问题驱动,经验分享
问题作为数学的灵魂,是骨干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这里所指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培训前,主要有学科教育专家、优秀教研员和部分一线特级教师组成的培训指导教师小组根据培训对象的性质和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横向思维作用,列出部分问题;二是参训教师在报到时,提供的教学问题或困惑;三是在理论培训后,教师要对照专家讲座,结合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反思提出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后,从中筛选有价值和能反映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讲座、对话、交流。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把问题看作是培训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培训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来生成问题,把培训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骨干教师的培训过程实质上就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走过场,形成水过地皮湿的现象。
(三)主体参与,形式多样
在研讨中各位教师各抒己见,真正实现了在研讨中发现问题,互相启发,相互交流体会和看法,研究探索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过程的收获是其他形式的培训所难以达到的。在交流对话中,注重了过程,注重了教师的体验、经历和感受,形成人人主动介绍经验、学习经验的良好局面。使得参培学员教师在研讨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引领者,此时培训主持人起着在研讨中引导、从研讨中提炼、从研讨中综合总结的任务,以听众的身份参与小组活动比较适宜,不能以“权威者、引导者”自居,湮没了本来属于学员们自己的声音。这种互学、互促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加强新理论与旧知识(教学经验)之
间的联系,使教师们能批判地分析自己的“原有经验”,加快了对新理念的认同与接受,提高了教师们的自我效能感。
培训形式上,采用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专题报告与互动交流、实地考察与现场诊断等多种方式,有专题讲座、观摩示范、教学录像、考察调研、跟踪管理等,并专门设置了“互动研讨”形式,设有“与教育专家的对话”“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情况的交流”“学员论文交流”等互动讨论专题,以此促使学员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确立了“主体性参与者”的角色,使培训本身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四)反思提炼,自主研修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大受限制。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骨干教师的反思与研究过程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无论是专家、同行还是学生都不断地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参照相关的意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剖析,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诊断,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的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过程。培训不是为发展画句号,而是为新的发展打基础。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解决反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的反思能力才能提高,教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才会增强,教育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正如西方学者伯莱克说: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查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有了反思,才能找到差距,才会有进一步的自我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成长程度。
(五)理论提升,实践检验
知识理论来自于经验,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以形成新的经验。研修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数学课堂,解决数学教学问题来提升自己。参培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点滴地记录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搜集材料,并积极地去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培训应该学到的。由于本次参培教师参加进修学习的机会比较多,他们学习和了解的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及数学教育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以检验,给他们提供了研究学习的新问题。通过他们具体的研究来提升其理论素养、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培训从培训单位迁移下放到基层,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众所周知,教师工作的最大魅力在于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的具体表现在于他们对于各种问题、现象以及知识(包括公共知识)的独特意义的建构。学员们需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材料,来书写论文报告。写作有助于提高教师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效地帮助他们梳理思想,使思想更富有理性,思维丰富富又逻辑性,行为更富有目的性。教师应该自觉以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标准,对自己主体行为进行诊断、评价,发现问题,改革与新课程理念不吻合的行为,锐意创新,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说,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真正途径。
三、培训管理严格,热情服务,效果显著,意义深远
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内江师范学院培训中心和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制定了班主任制度、跟踪指导制度、导师联系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方面在考勤管理上,抓得相当严格,因为没有时间保证就没有质量保证。在培训班建立了班委,架起一道我们和学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我们也着力体现人文关怀,强调热情而周到的服务,了解学员所想所需。班主任经常走进学员们中间了解其思想和学习、生活状况,耐心细致的解决学员遇到的困难。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初中数学)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按需培训,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受培教师实现主动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立宝,潘超,赵思林.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111-112.
一、培训内容的五个模块?
培训内容是教师培训诸多因素的核心部分,事关教师培训成功与否,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的培训出现涉及教育教学科研的内容较少、涉及学科前沿发展情况少,部分培训内容脱离中学数学教学实际。为此在培训前,我们专门到西华师范大学、南充五中、成都市龙泉驿区部分农村中学、内江各个区县部分初中进行调研。通过实际调研、座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基层教师开展需求调查,进行了学习特征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经过多方论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制订了针对农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设计方案更加切合农村中学教学实际,保证三年培训的一贯性。为此我们初步确定了培训的内容模块:师德素养模块,教学理论模块,教材教法模块,数学软件模块,现代教育技术模块等五部分内容。?
二、培训模式五个特点?
(一)专家引领,理念领先?
所谓的“专家学者”,既包括省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也包括来自中学一线的有独特见解、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优秀一线教师,还有来自无声的“专家”——优秀的书本以及文章,作为培训的“专家”。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避免宏观的理论虽然指导性很强,但是缺乏实践性的智慧,不能引发学员的深度反思,再先进的理念也不能内化为学员内在的智慧。有声的专家引导下的无声的专家的辅助是必备的,也是必需的。?
(二)问题驱动,经验分享?
问题作为数学的灵魂,是骨干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这里所指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培训前,主要有学科教育专家、优秀教研员和部分一线特级教师组成的培训指导教师小组根据培训对象的性质和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横向思维作用,列出部分问题;二是参训教师在报到时,提供的教学问题或困惑;三是在理论培训后,教师要对照专家讲座,结合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反思提出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后,从中筛选有价值和能反映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讲座、对话、交流。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把问题看作是培训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培训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来生成问题,把培训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骨干教师的培训过程实质上就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走过场,形成水过地皮湿的现象。?
(三)主体参与,形式多样?
在研讨中各位教师各抒己见,真正实现了在研讨中发现问题,互相启发,相互交流体会和看法,研究探索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过程的收获是其他形式的培训所难以达到的。在交流对话中,注重了过程,注重了教师的体验、经历和感受,形成人人主动介绍经验、学习经验的良好局面。使得参培学员教师在研讨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引领者,此时培训主持人起着在研讨中引导、从研讨中提炼、从研讨中综合总结的任务,以听众的身份参与小组活动比较适宜,不能以“权威者、引导者”自居,湮没了本来属于学员们自己的声音。这种互学、互促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加强新理论与旧知识(教学经验)之
间的联系,使教师们能批判地分析自己的“原有经验”,加快了对新理念的认同与接受,提高了教师们的自我效能感。?
培训形式上,采用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专题报告与互动交流、实地考察与现场诊断等多种方式,有专题讲座、观摩示范、教学录像、考察调研、跟踪管理等,并专门设置了“互动研讨”形式,设有“与教育专家的对话”“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情况的交流”“学员论文交流”等互动讨论专题,以此促使学员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确立了“主体性参与者”的角色,使培训本身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四)反思提炼,自主研修?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大受限制。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骨干教师的反思与研究过程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无论是专家、同行还是学生都不断地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参照相关的意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剖析,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诊断,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的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过程。培训不是为发展画句号,而是为新的发展打基础。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解决反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的反思能力才能提高,教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才会增强,教育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正如西方学者伯莱克说: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查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有了反思,才能找到差距,才会有进一步的自我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成长程度。?
(五)理论提升,实践检验?
知识理论来自于经验,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以形成新的经验。研修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数学课堂,解决数学教学问题来提升自己。参培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点滴地记录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搜集材料,并积极地去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培训应该学到的。由于本次参培教师参加进修学习的机会比较多,他们学习和了解的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及数学教育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以检验,给他们提供了研究学习的新问题。通过他们具体的研究来提升其理论素养、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培训从培训单位迁移下放到基层,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众所周知,教师工作的最大魅力在于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的具体表现在于他们对于各种问题、现象以及知识(包括公共知识)的独特意义的建构。学员们需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材料,来书写论文报告。写作有助于提高教师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效地帮助他们梳理思想,使思想更富有理性,思维丰富富又逻辑性,行为更富有目的性。教师应该自觉以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标准,对自己主体行为进行诊断、评价,发现问题,改革与新课程理念不吻合的行为,锐意创新,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说,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真正途径。?
三、培训管理严格,热情服务,效果显著,意义深远?
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内江师范学院培训中心和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制定了班主任制度、跟踪指导制度、导师联系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方面在考勤管理上,抓得相当严格,因为没有时间保证就没有质量保证。在培训班建立了班委,架起一道我们和学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我们也着力体现人文关怀,强调热情而周到的服务,了解学员所想所需。班主任经常走进学员们中间了解其思想和学习、生活状况,耐心细致的解决学员遇到的困难。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初中数学)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按需培训,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受培教师实现主动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立宝,潘超,赵思林.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111-112.?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对待几何学习产生很多困扰,主要体现在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这显然对教学效能层次、教学目标实现等系列考量教与学基本要求相悖。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心理、社会要求等基本教学指向下,它必须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
一、教与学现状及分析
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几何的行为,大多数都是从理论层面上人手,把生涩的文字和符号语言教学对应,忽略了几何产生的本源以及几何存在的意义,导致学习几何的心理和行为毫无趣味,以至于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
2.学习主动陛存在欠缺。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受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变数影响,学生对待数学的实用性,止步于简单计算,而对于几何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等方面没有更多的思考,更没有深入到通过学习几何,来提高应对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
二、对策分析
(一)注重基础把握方式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进入几何
1.把握每个定义、定理、公理的文字含义,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在几何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几何中出现的定义、定理、公理等都是从教师点拨中感知,教学中我们很少让学生去背诵定义、定理、公理等基本知识,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忽略了学生主体的主动性不足的因素,加上农村家庭数学基础很差和督促成分太少,导致基础薄弱现象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学会叙述,把握定义、定理、公理等基本要义,特别是对关键词的理解,首先解决基础问题。例如,“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我们让学生描述时,要学生回答:这是什么性质?条件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能画出相应图形吗?
2.把每个定义、定理、性质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出来;在前面的基础上,我们要遵循几何教学必须用符号语言来描述的特点,在能用文字描述的基础上,用“因为……所以……”描述每个定义、定理、公理,配合图形进行小组讲解和交流。
3.采用联想法进行归类。几何知识的系统性非常强,我们要教会学生知识联想法,以此来预习和复习,通过联想逐步扩大知识体系,形成认知链条,降低知识的零散性。
(二)把几何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联系,提高兴趣,学会“做数学”
学习几何绝不是为了考试而学,如果正是如此,那就违背几何学产生的本意,而是要利用几何基本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因为能够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学生学起来就很有兴趣。
1.学会用几何知识制作一些简单劳动工具。利用几何知识可以制作很多实用工具。譬如,分角仪。学习全等三角形之后,我们不妨让学生在一款三角形板材上,让他们二等分分割一个角,这远比在一张纸上用三角板画一个角的角平分线要强得多。又如学习等腰三角形后制作水平仪等。
2.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分析生产活动上。观察生活实际,要求用一把卷尺、四根木桩和若干线,确定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利用确定一个长方形,学生必然了解矩形的判定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才能动手解决问题。其实,这种课题作业,正是在教会学生盖房屋放线技能,学生必定兴趣大增。
三、解题指导中要教会学生学会反思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当学生对几何产生兴趣之后,我们更多地要求学生解一些几何题目,在解题中,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解决多少题目,而是要学生解决一个题目后必须教学反思,这些反思有助于今后帮助缩短解题反应时间,提高解题效能。
1.对知识的背景反思;每个知识点都是在具体背景下产生存在,并且与其他知识点交互作用,共同构成问题的条件,产生必然结果。这对于学生进入几何解题非常重要。例如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这条描述中,给我们的一个非常清楚地条件是:直角三角形,它不仅强调勾股定理应用的条件,更突出只有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才有勾股定理。
【关键词】意义建构;夯实根基;体验生活;寻求规律
不知其它区域初中学校的作文课堂是何种教学现状,就其本校语文习作双主互动体验,理性反思作文教学实践,仍是教师指导犯难,学生习作无趣;表情没有思想,达意缺失实感;语言东拼西凑,交际无的放矢;行文不成体统,更难掷地有声。鉴于此,深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校本研究,悉心揣摩作文课堂学习意义建构对策,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校本研究获悉,初中作文教学,严重缺失作文课堂的学习意义建构理念,严重缺失作文学习科学辅导方法,严重缺失作文学习自主实践兴趣,严重缺失作文学习规律探究智慧。作文教学造成花花课堂,以应付教育“差事”;习作训练虚伪不实,以大轰大嗡敷衍了事;作文教学失去原生态的根本原因,是语文教师缺失生活作文课堂的学习意义建构意识。予以概括反思,一表现在作文教学(辅导)备课环节,不去理性思考习作训练的情境设置环境要素(生活素材与兴趣投入);二表现在习作训练方略的主导作用环节,不去揣摩作文指导智慧挖掘的协助要素(协助方案与笔耕实践);三表现在习作成果激励评价环节,不去搭建习作评价互动平台的交流要素(共同提高与分享喜悦)。交流得知,当下初中作文教学普遍仍囿于传统的经验型和总结型应试图式,仅围绕完成作文教学量化任务要求和中考作文导向,来锁定作文教学研究视角,来划定习作训练研究论域。这实属还是早被摈弃的传统填鸭式作文应试教育模式,这与作文学习意义建构的校本性(作文教学特色)和前瞻性(写作自主发展)背道而驰。如果深刻挖掘一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发展式内涵,就不难萌生作文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拓宽初中作文教学校本研究的特色途径,理智处治无利于学生习作发展的实践顽疾,应用建构主义的教育眼光,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实践纾难解困。
初中各阶段作文学习意义建构目标是有评价梯度的。要么关注基础填补、不失体验生活;要么关注行文规范、不失采撷人文;要么关注习文常规,不失笔耕指导。
现在普遍认为,弗雷格就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在数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他首次提出了概念文字,也就是把莱布尼茨建立一种普遍语言的思想付诸实际。他不仅尝试用这种形式语言表达推理的形式和规则,而且成功地构造了第一个初步自足的逻辑演算系统,终于使逻辑这门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科学在他的手中获得新生[1]。以下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自主学习观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有主见地学习。在传统教育理论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也有许多教育工作者确实存在着只把自己看做主体、把学生看做客体的倾向,而许多学生也只是把自己当做单纯接受知识的消极被动的“要我学”的客体。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相当多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学校和外部环境,把自己的大脑当做接受知识的白板,甚至自身的学习兴趣、情感也完全依靠教师和外部环境引发。这种学习者缺乏自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要求,把学习当做完全迫于社会、家庭和他人的种种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额外负担[2]。这种学习者习惯于被动接受灌输而不善于主动探求和消化知识,习惯于让书本知识、教师和外部环境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而不是主动驾驭书本知识和外部环境。这种传统的学习观念应该为“自主学习”的新观念所取代。
初中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主要是一个建构过程.建构思维是指发现或发明数学概念、真理、公式和命题以及形成蕴涵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个人主见,建构思维包括外源建构思维、辩证建构思维和内源建构思维,外源建构是指通过有意义学习对有正确标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建构,建构的结果应符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外在的正确标准;内源建构思维则是主体通过合情推理、逻辑推理、统计分析以及数学实验对数学概念与数学命题的发明,或者通过归纳总结、概括综合、特殊化以及一般化等思维活动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数学思想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育是一门艺术,它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从教育目标来讲,教为不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追求。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能突出五个“自主”。第一,自主坚持。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困难,特别是成绩的波动。有一个男孩子,第一年的时候学习态度有问题,然后第二年开始他态度端正了,一段时间后他问他的老师,他说我已经是很认真了,怎么好像成绩还没上去,或者偶然上去了一次,怎么又下来了。他的老师跟他说只有两个字一一坚持。于是,这个学生继续努力,后来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也很稳定。所以我们觉得学生一定要自主坚持。第二,自主计划。学习是一个完全个性化的劳动,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制定一个自己的学习计划。计划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时间的安排,另一个就是内容的安排。第三,自我反思。按照波利亚的说法,一个人的解题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环节就在反思。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自我反思。几道题目可能是同一类型的,如果老师告诉学生解决方法,学生试用了这种方法,印象可能不够深刻,如果学生能够自主总结出来,那就十分有价值。
3.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励、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旦学习者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主动去思考“学什么”和“怎么学”等问题,就会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抓住一切机遇,克服困难,按自身的需要去主动寻求知识。因此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习者由内部或自我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由于数学抽象、难懂,不少学生畏惧数学,逃避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产生兴趣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求知欲和对客体肯定的情绪态度,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这两个方面为基本出发点[3]。
3.2 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形成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不可轻视,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学习是在学生头脑里进行的,别人无法替代。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乐学好学的情感和积极学习的行为,在发展初中生的智力水平的同时,增强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地、有主见地学习,树立起自主学习观。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正确识别和评价自己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与方法,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情况,扬长补短,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学生还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自身存在的主客观条件和因素,对学习方法加以检查和总结,对别人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既要注意消化吸收,也不盲目照搬。
3.3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初中数学中渗透着许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集合思想、函数思想、参数思想、极限思想、转化思想、建模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更深刻、更普遍地揭示初中数学知识的本质,这些思想的学习和建立,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他方面的问题,不仅使初中数学的学习变得容易,而且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初中数学教学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帅具体知识、具体问题的解法,由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甚至学习其他学科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初中年轻教师如何上好课,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技巧改变教学;课外业务学习。表面上这三句话似乎与上课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与上课大有关系。
一、态度决定一切
通常,教师心理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上课质量。所以,年轻教师对待教育事业是什么样的职业态度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教师的态度决定教育的成败。”作为年轻教师,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是铁定想做教师,还是对教师工作得过且过。如果决定做一位好老师,我们首先要端正自己作为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态度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对工作、对教育事业的态度。
一是对学生。教师要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投入自己的生命激情。
二是对待工作。首先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不轻松,反而很辛苦。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应有的、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当不了一位好教师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奉献和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
三是对待事业。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的责任感来自于教师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热爱祖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有了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就会像蜡烛那样,宁肯燃烧自己,也要照亮别人;有了这样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二、技巧改变教学
1.语言艺术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教师的语言艺术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古人云:“言为心声”“惠于心而秀于言”。贫乏的口语只能是贫乏思想的反应。教师要想提高教学口语艺术水平就应该切实提高自身的修养。其次,还要使自己的教学口语做到规范,做到语音正确,用词恰当,说话符合逻辑,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生动活泼。教学口语要使学生愿听、爱听,掌握口语的表达技巧,使自己的语言具有磁石一样的吸引力。
2.精彩导入是成功上一好堂课的开端
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常用的导入方法有:(1)直接导入:直接阐明学习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程序;(2)复习导入:从提问、做练习等复习旧知识的教学活动开始;此外,还可以采用故事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入等。
3.组织教学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有力保证
课堂组织能力的好坏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形成适宜的教学情景。因此,我认为组织好课堂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要求和体贴爱护相结合。这就是要求教师把尊重学生和批评违反纪律的行为结合起来。
(2)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首先,正确运用奖励是教师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的有效手段。其次,应以多次奖励为主,不必时时运用物质奖励。最后,在教师期望的遵纪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延搁太长时间。
(3)千方百计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新异刺激的出现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违反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纪律首先应当尽量排除无关新异刺激物的干扰。
三、课外业务学习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课,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离不开长期的教学实践,也离不开课外不断地磨炼与充电。
1.多听:多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年轻教师在听别人的课时应该有意识地同自己的课进行比较,如听同科目的课时,要先自己备好课,再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与上课教师的课有什么不同。如有差距要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同时也试着分析自己的优势,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2.学会巧用时间学习
如果我们做教师的没有更新知识观念,勤奋好学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落后和被淘汰的危机。所以,作为当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懂得巧用业余时间来学习,避免差距。学会巧用时间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3.学会教学反思
俗话说:“有思才有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在教学工作中,要求每位年轻教师学会以下几点反思:(1)反思自己课堂上的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实际;(2)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3)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手段是否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4)反思自己课后是否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问题来进行教学研究;(5)反思自己与同伴在教学上有哪些差异。事实说明,学会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逐渐成为名师的一个好方法。
“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国古代先贤非常重视反思的重要作用。我国学者林崇德提出了“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理论。无独有偶,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也提出了“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成长公式。由此可见,要成为成功的教师离不开及时的教学反思,故朱慕菊在《走进新课程》中指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通过观察身边优秀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一些探索,我总结了自己教学优秀率不理想的原因和提高优秀率的方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教学结果也一样,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一、原因
1、教师方面
媒体空前繁荣的今天,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遇事不懂第一个求助的对象一般都是“度娘”(百度)。与其生搬硬套网络上他人的成果不如自己根据自身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教学成果如何可想而知。因此,反思己身非常重要。如是反思,我找到了为何自己教学中优秀率不高的一些原因:
(1)历史教材内容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对教师的挑战也就大了。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时政新闻,及时给自己补充教学新能量。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非常被动。而优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社会新事物的了解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丰富。
(2)历史教材内容比较理论化,教学时如果教师没有使用好的方法或者幽默的语言,就容易使课堂枯燥乏味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信心。而我在这方面做的努力还不够。所以普遍而言,无论是“学霸们”还是“学困们”对于历史课程的大体印象都是:枯燥无味。
(3)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目标是“就低不就高”。教师认为学困生掌握了,整个班级的学生也就掌握了。反思自己的课堂状况不就是这种方式么。自己一个人非常卖力的讲,然后下面一帮学生一声不吭的听,偶尔因为自己讲的有些微的风趣而给点面子的笑笑。于是造就了学生的自我思考机会较少,学生主观探究少,自然优秀率就低了。同时教学目标方面对于优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就低不就高”的方法也是导致优秀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生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这种关系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和谐的合作关系。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情况下本人的教学只是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教”,而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学”所以,如此这般的教与学怎么可能会提高优秀率!
(1)态度决定一切。罗曼・文森特・皮尔说“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端正与否跟学习成绩有很大关系。有些优生其他课程成绩都不错,但就是历史课程学的比较糟糕。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对待历史课程的学习态度问题。
(2)重要观点的记忆度不够。就像禹继锋在他的硕士论文《开卷考试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研究》中提到的:“很多学生对于历史开卷考有较大的误解,认为开卷就不用记忆相关知识点,考试只要带资料翻答案就行。”有这种想法的人中不乏很多整体成绩不错的学生。这样的观点是不利于提高历史成绩的。其实历史的开卷考难度并没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背诵很多重要的观点,并正确的加以运用。
(3)练习量不够。学生没有充分利用自己手头上的资料。在记忆相关观点的同时需要适量的练习去加以巩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练习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证明我们是真正意义上掌握了所学。
二、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但我认为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根据自己的反思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我初步得出了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1、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知识储量。关注社会时政热点新闻,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向先进教师学习。
2、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课堂提问次数和提问方式。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讲明要求,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况,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及时表扬和批评。为了防止优生产生骄傲情绪,要加强对优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加强学生对重要历史观点的记忆,并过好关。
5、加强学生已有资料的利用率,找出典型题目加以练习。重视练习后的订正理解环节。
6、重视优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积极发现并注意培养潜在的优生。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来自学的法子,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尽量给学生自学和讨论时间,提高思考和自学能力。
7、在教学中分类管理,对优生提出比一般同学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疑惑问题,积极加以分析和辅导。
上述原因和方法都只是自己的初步探索,至于效果如何,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观察。
有人说教书育人是一门技术,我深以为然。培优磨尖当然更是一项高深的技术。增强培优磨尖能力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甚至有人说一个学校的优秀率决定该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成败。虽然有些过度夸大优秀率的重要性,但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优秀率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性。如何让自己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自己不断地探索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