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10 09:25: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篇1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们获得有关知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阅读简单的说明文,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掌握说明文的语言特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阅读说明文呢?阅读说明文首先应该从语言人手,下面以《核舟记》为例谈谈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一、简洁。说明文的语言一般都十分简洁平实、通俗易懂。如《核舟记》的第二段:“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这一段虽仅80个字,却清楚、准确地介绍了核舟的形体和大小、舱、窗、雕栏、刻字等五项内容。

二、准确。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需要用十分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核舟作为古代雕刻中的艺术精品,自然离不开雕刻家的精雕细琢;《核舟记》语言的准确性则离不开作家的细致观察和精心揣摩。因核舟是微型的,作者用词稍不注意就可能欠准确,不能生动地反映出‘核舟的特征,所以本文用词很有讲究,经得起推敲。如第二段中的“约”“有奇”“许”这些副词,表现出作者对核舟大小的介绍只是一种猜测,用词十分准确,称得上无懈可击;再如,“旁开”“右刻”“左刻”这些方位词、第三自然段中的“卷端”“卷末”“微侧”等词,不但用得恰如其分,而且十分精练,使读者一看就能明白,脑海中能清晰地呈现出核舟的形貌。

三、有条理。说明文的语言还十分讲究条理性,即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依照一定的顺序,做到有条不紊。《核舟记》中,作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说明的。开篇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艺上取得的卓越成就,点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接下来的分说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先介绍船的整体形貌,再按空间顺序依次介绍船头三人和船尾的舟子,最后介绍船背上的题名。在分说完之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这样有次序地介绍,文章显得很有条理,让人一目了然。

四、形象。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说明文的语言还应具有一种形象美。核舟这一“奇巧”的工艺品上的每个人物形象之所以能鲜明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与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是分不开的。如写鲁直“若有所语”,佛印的神情“与苏、黄不属”,舟子中的“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所刻之字“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这些语句,不仅使核舟上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且使核舟上的事物也显得具体生动,特别是“珠可历历数也”一句,让人感到那颗颗念珠仿佛历历在目,令人叫绝。

篇2

一是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无论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离不开“说明对象”,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是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说明对象指的是“物”,无论文章说明的内容是实是虚,说明对象一般都用一个名词来表述,如文章说明的内容是“雨的形成”,说明对象即是“雨”。而说明对象的特征则常常用形容词来表述,它应该是这一对象区别于其他对象的个性化的特点,由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往往是复杂的,尤其是在事理说明文中,许多时候并非一个简单的形容词所能概括,因此,概括事物特点有时还需要用短语甚至句子的形式来表达。

二是对说明顺序(思路)的把握。

说明文常常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来写作,以时间为说明顺序的说明文常常有较为明显的时间标志词,常用来介绍工艺流程或某一事物的历史发展情况。以空间为说明顺序的说明文也有较为明显的语言标志,常常是方位名词,常用来介绍名胜古迹、建筑物等事物。逻辑顺序是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介绍的,包含的方式很多,如总分顺序、先主要后次要、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因到果或由果溯因、从性能到功用……只要我们能将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楚,就一定能发现其中包含的思路,逻辑顺序常用来写事理类说明文。判断文章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很简单,因为时间和空间顺序常含相关的语言标志,而除此之外,就非逻辑顺序莫属了。

三是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

要正确地把握说明方法,就需要先记住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引资料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逐一比较鉴别得出结论。而解决说明方法的作用也很简单,就是看所选语句或段落说明了事物的哪一特点,这个问题大多能从文中找到。常用的答题术语为:××(备选词语:生动、形象、准确、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从文中找出的事物特点)。

四是对说明语言的分析与鉴赏。

从语言特点的角度来看,说明文常常被分为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两大类,因此,对说明语言的鉴赏也常常包括这两个方面。如果供鉴赏的材料为生动说明,我们常按“怎样写的(修辞、描写方法等)+ 写得怎样(生动、形象、逼真、传神)+ 说明了事物的哪一特点(常可从文中找到)”来思考与表述。如果供鉴赏的材料为平实说明,我们常按“解释词语的词典意义或表意范围(如“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唯一”表范围)+ 解释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 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哪一特点(常可从文中找到)+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思考与表述。遇到“能否删除(替换)”类的试题时,也按这一思路略作变通即可。

说明文答题时常见的失分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事物特征的概括不准确。

概括事物特征时用词不准确、概括不全面都可能导致失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概括特征用语要尽可能用文中的词语,切忌无根据的编造;二是将自己认为可能是这一事物特征的答题“点”都罗列出来,然后根据“同类合并”的规则逐一筛选,得出最终结论。

二是根据文本信息给某概念下定义时欠准确。

对“下定义”这一说明方法的考查,常用“请你给文中××这一概念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命题方式,不少同学在解题时出现较大偏差导致失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懂得什么是“定义”,通俗地说,“定义”需要将相关概念的意义限定下来,不能让读者理解成其他的概念,因此,与事物相关的特点要尽量地多,特点越多,限制自然就越严谨了;二是要懂得怎样表述“定义”,一般来说,定义只能用“××指的是××”或“××叫做××”这样的单句形式来表达,与事物相关的特点需要全部缀连在一起,作为这个概念的修饰语。

三是对某些词、句的含义理解不准确。

篇3

1、说明文的定义;2、说明文的目的;3、说明文的分类;4、说明顺序;5、说明方法及其作用;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7、说明对象及其特征;8、说明文结构;9、中心句与支撑句。通过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学生基本掌握了什么是说明文和说明文的相关理论知识。

2.利用课文中所涉题型有效进行说明文阅读实际训练

说明文阅读答题的技巧性还是相当强的,只要把答题方法的共性告诉学生,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都可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我先通过一些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讨论归纳答题技巧的共性。然后把答题技巧的共性总结出来,印发给学生进行读记,学生读记好后,再配合一些题目训练一下就好了,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列举一些我给学生印发的答题共性:

2.1 说明顺序是说明文考试的知识点之一,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1、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例如《核舟记》,在开头总说之后,便依中舱、船头、船背一个个部位次第说来,头绪清晰。《看云识天气》则根据云在空中的高低位置,从上到下逐层说明,有条不紊地表述了云的形态变化与天气阴晴雨雪的关系。 2、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例如《万紫千红的花》,说明了花的特征、花色和昆虫的关系,花和人们的关系,这种先后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的。又如《大自然的语言》,按“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的次序来说明物候现象出现的因素,按照的便是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3、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是以时间的先后为序,介绍了我国书籍演变发展的过程,从书籍的雏形———甲骨文一直到现在缩微图书。

2.2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3、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4、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5、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7、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8、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3 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①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②不能,删掉“ⅩⅩⅩⅩ”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地说明了……。

篇4

【题型对策】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

题型一: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题型二:辨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这种题型的特点: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解题方法:首先,理解并熟记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做诠释等常见说明方法的定义,顺口溜为“打、下、列、举、分、摹、做、作、画、引”,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其次,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一定要联系句子所在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任何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模式为: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明确其作用) 。

题型三: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⑴加点字词有何作用?⑵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⑶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第一种题型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这种题型的命题形式为:文中“……”这句话中“……”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原因。而要求删去的词语多数是表示程度、数量范围或性质的词语,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解答这种题型可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回答“否”或“不能”;第二步,解释要删去的词语的意思;第三步,加上套话“如果删去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四: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

这种题型的特点: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篇5

针对说明文的语言,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

1. 体会加点字的表达效果:如加点字能否删去;在同一语境下加点字能否替换成其他近义词;或是直接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这三种题型在中考说明文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三者其实是一种类型的题目,所要考查的点大多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先表态,加点字不能够删除(或替换);再释词:加点字表示什么含义;再比较:加点字删去后句子表示什么含义(或替换的词语表示什么含义);最后下结论:若去掉(或替换掉)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分析所选语句或段落的语言特点。

答题技巧此类题型近年来在各地中考卷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不得不引起重视。他更偏重于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考生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句式变换等角度来着手赏析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和感染力,具体会在下文中会分析到。

3. 分析比较两段话的语言特点。

答题技巧此类型题目的设置大多旨在让你区分准确平实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的特点,具体分析可参照文章上面两点来思考。

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分析,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既要了解某个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还要体会它在段与篇中的特殊作用,这样才能理解语言准确对突出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4. 分析某两个或多个加点词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题技巧此类题型的解答一般是较为容易的,一般都不能随意调换词语顺序。考生只需从两个角度来加以考虑:一是词语间是否有固定的逻辑关系,如由浅入深、由主到次、层层递进等;二是加点词语是否暗合文章结构,或是文章的说明顺序。

以上只是思考答题的切入角度、技巧和套路,这只是一个框架和指引。要想在考场上自如应对千变万化的考题,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对说明文的语言有更深刻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地赏析说明文的语言。

一、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最主要的用途是传播知识。要使传播的知识准确无误,就必须使用准确的语言来客观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否则便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准确”是说明文的语言最重要的特征,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所谓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就是符合客观事实,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结构、性能、成因、功能等加以解说,不必修饰或描写,只需要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即可。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文中一些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词语上,这些词语往往起到修饰限制的作用,研读体会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将有助于我们对被说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也将帮助我们在面对相应中考题时游刃有余。

1. 关注表示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1) 表示程度上的限制:如十分、很、比较、几乎、相当、仅仅、最、一定、尤其、稍微、更加……

中考示例2010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淘米水的妙用》中,有这么一句话被出成了考题:“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看到这样的题目,考生们应该敏锐地察觉到考官所要考查的正是考生对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把握,题中的加点词语“一定”在程度上对淘米水的药用价值起了限制作用,说明了淘米水药用价值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放大,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表示范围上的限制:如大多、大部分、全、都、主要、之一……

中考示例2009浙江温州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绿色产业”完美转身――迅速崛起的温州森林旅游业》中要求考生说说画线句中加点词的作用:“温州森林公园前身大都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当初,这些国有林场一方面面临以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困局,另一方面却拥有良好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加点词“大都”是绝大部分的意思,在范围上起到了限制的作用,说明温州森林公园的前身大部分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不排除有例外的情况存在,这也正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表示数量上的限制:数字有确数与约数两种。

对客观事物的了解达到全面而又精确的地步,应用具体准确的确数予以说明,这样可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使读者对事物的了解更为真切具体。

中考示例2009贵州黔东南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绿色技术》中有这样一道考题:“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句中便是通过具体而精确的数字来说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速度之迅猛,从而让读者对此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如果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尚未达到全面、精确的地步,则应用约数加以说明,如约、多、几、有余、很少、近等。中考时常将考点放在约数的使用上。

中考示例201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我们身边的碳排放》中的考题:“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加点字“近”就是约数,因为公共交通每年节省的天然气只是接近53亿升,所以文章用一个“近”字加以数量上的限制,表示并非确指。如果没有这个“近”字,反而会使文章的说明显得不可信。

(4) 表示时间上的限制:如当时、原来、目前、已经、一直、一向、渐渐……

中考示例2010年陕西省中考说明文阅读《秦岭》考题:“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官别馆的首选之地。”这里的“自古以来”从时间上加以了限定,说明秦岭作为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首选之地由来已久。如果去掉便显示不出这种从古到今的历史上的渊源关系了。

(5) 表示估计、猜测:如大约、左右、大体、可能、也许……

中考示例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说明文阅读《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考题:“一般上部年幼的叶子比下边老叶先变色,有时叶脉先变色,有时叶肉先变色,都可能与糖分有关。”加点的“可能”一词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因为花青素的形成过程还不十分清楚,变色与糖分的关系还是一种猜测,用“可能”一词将分析的原因解释得更为客观。

(6) 表示信息来源:如据说、据介绍、据考证、据调查……

中考示例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说明文阅读《闲话白菜》中的考题:“据考证 ,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加点字“据考证”是指根据资料考核证实并作出了一定的结论,说明“白菜栽培历史悠久”,不是凭空捏造。若去掉,就有可能让人觉得是杜撰的。以上六种是在中考说明文语言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加点字的类型,当然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远不止以上的六种,如表示频率上的限制:屡次、常常、偶尔、往往、经常、总是、有时等,表示质地的限制:软、硬等,此处便不再一一详细列举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相信各位考生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便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题。

2. 关注关词语的合理运用

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能够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中考示例2010年湖北宜昌中考说明文阅读《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中有一题:“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考题要求考生在文章中划线处填充一组对应的关联词。

答案应该是“不是……而是……”。这组关联词层次清楚地说明了亭子之所以被称之为“画中游”的原因,否定了前者,肯定了后者,即在亭中便可将亭外如画的风景尽收眼底,从而更进一步地印证了前文所说的,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是处理空间的艺术,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二、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因此,在准确的前提下,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所谓生动性,就是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写,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这就是说明文的生动性。“科学小品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大多体现出这种风格。

说明文在保证语言准确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方式,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不仅能增强文章内容表达上的形象性、可感性和文学色彩,还能使读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美感体验,受到美的陶冶,同时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说明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1. 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活泼清新

为了把人们不易看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阐述清楚,作者多会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如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使读者读来更轻松,更容易理解。如《蜘蛛》一文将蜘蛛不同的腺体叫做“壶状腺”“葡萄状腺”等。腺体这种事物通常很难描摹,但作者形象的比喻,不仅清楚地说明了各种腺体的形状特征,又说明了它们不同的功用,给人深刻的印象,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

中考示例2010年江苏省盐城中考说明文阅读《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中的考题:

画线句子“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答:采用了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如“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其实,说明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其表达效果与其在记叙文中是差不多的,如比喻,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拟人,是使事物人格化;夸张、对比,是强调突出了……;排比,是增强语势,强化情感等,这些都是考生们在平时阅读中经常训练到的。所谓一通百通,这些答题的技巧用在说明文中也是同样适用的。

2.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语言生动诗意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可以结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来介绍描画事物的特点,既生动形象,又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如《蜘蛛》一文中: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转回来,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地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看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有时捆缚得细密到像一个布袋。

本段生动的描写恰当地运用了“见”“赶”“绕”“转”“走”“转”“绕”“走开”“接连地绕”“跑开”“看到”“靠近”“细细捆绑”等一系列极其细腻的动作描写。这样写就不仅是在介绍蜘蛛的习性,更像是在刻画一个小小的生命。使枯燥的昆虫知识显得生动活泼,又使读者获得形象的感知,从而具体地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

中考示例2009年山东淄博中考说明文阅读《绚丽的蝴蝶》中有这么一段话:“拟态是一种自我防卫的方式,枯叶蝶是世界著名的拟态昆虫。它的前后翅合起来,极像阔叶树的枯叶,翅上的斑纹,更像一张枯叶上的主脉、支脉和真菌斑点,混杂在枯叶堆中,极难发现。”

这段话可以说是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原本读者对于什么叫“拟态昆虫”还是概念模糊的,聪明的作者没有在这里加入大量的术语解释和枯燥的说明,而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枯叶蝶的形态。经过了作者的描述,读者头脑中的概念立刻清晰了起来。

3. 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充满美感

我们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多感官结合、形色结合等,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能使文章充满美感,引起读者的兴趣。如《苏州园林》中的选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这段话虚实结合,想象、烘托,让我们感受到了苏州园林设计精巧及美丽,似乎身临其境。

中考示例2008年湛江中考说明文阅读《美丽港城的标志性公园――渔港公园》中的片段: “海之恋”入口广场后面是题为“渔港船歌”的休闲景区,景区设计成一个半月形的小港湾,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展品之丰富,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景区里面停泊着从湛江各处渔港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渔船,小的是仅能容两人的舢板,大的有几百吨的远洋拉网渔船。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依靠在观光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明月当空的夜晚游园,坐在船上,无论是小憩还是畅饮,都自然的会生发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赞叹。

此段运用了写实和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并综合运用了排比、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使得说明对象形象鲜明,同时引发了读者的丰富想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4. 句式变化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多变灵动

句式的变化包括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等。如《生物入侵者》运用了大量的成语或四字句,准确而简明。如“安家落户”“在劫难逃”“束手无策”“物竞天择”“为所欲为”“无动于衷”等成语运用得恰到好处,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篇6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现实及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都有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语文教育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新课标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说明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笔者试图找到名师的课堂实录,以汲取营养,然而找到者甚少。教师厌教说明文,学生厌学说明文,使说明文教学园地荒芜杂生,说明文教学面临尴尬,遂生怪现象。

1.无“体”无“文”。即不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不依“文”而教。如在《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中,我校某老师为体现别具一格,完成简单的导入和文本阅读后,即给每组一张大素描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故宫游览图。此过程占去近二十分钟,然后教师选画得规整的组上来展示。此时,课堂已过半。这种课堂是非语文化、无语文味、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和根本任务的。为片面追求课堂的“语文”而散文化,从文学的角度进行教学,不进行理性解读,把说明文上成散文课或另辟蹊径,成“四不像”。更有为补充某领域知识,花大力气、长时间补充知识,把语文上成常识课、科学课。语文教学要淡化文体,但不是无文体意识;课堂需要新颖、需要深度、需要广度,但不能为延伸而延伸,花大量时间耕他人之田。

2.重“体”轻“文”。说明文无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无散文优美的意境,无诗歌悦耳的韵律,无议论文雄辩的睿智。有的只有“‘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语)的宗旨。于是,“课”如其“文”。教师往往一改散文教学中的风趣、点染,转而严肃。课堂以文体教学为主,将文体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生硬地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抽象的概念一个个强加给学生,把说明文肢解为相同的几个要素,以“类”盖“个”,使文本失去“自我”。在把握语言上,教师将语言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准确性”,使说明文语言独特的美学特征被无情埋葬,使学生认为说明文就是浅近、呆板、枯燥的解说,产生厌烦、味同嚼蜡的心理。

究其原因,这与教师和导向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庞杂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选择的困惑和艰难,这对教师的文化科学素养,再学习,丰富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提出了挑战。可有些教师将“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混为一谈,甚至抓不住文体特性和文本特点这两个解读文本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施教者不知“教什么”更符合它的“文本性”,“怎样教”才适合学生的学情,才符合语文的特点,说明文教学就逃脱不了技术化倾向,避免不了枯燥乏味、非语文化的命运。

现行语文教材打破了文体组元这一传统形式,以主题组织单元,中考的作文题目也大多要求“文体不限”,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甚至不少语文教师文体意识淡薄。而对于说明文教学所承载的任务,新课标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而部分专家认为,说明文要通过学习科学言语,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养成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课堂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如果导向不一致,那么一线教师就会无所适从。

那么说明文该怎样突破尴尬,使教学行之有效呢?笔者认为应当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用语文的眼光深入解读文本,并用语文的方式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语言表达技巧等。因为任何作品,归根到底是言语形式。而语言的魅力不仅在于词的张力,以及由其构建的文学美,精当的表达、清晰的思路也是美,这又恰恰是说明文的独特之处。因而说明文阅读,就要关注语言,关注语言形式背后的“对话”意识,关注语言何以要如此表达。正如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中说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1.抓住语言文字,读懂“写什么”。阅读说明文,读懂才是目的,但这个“懂”,必须是在语文课程范畴内的“懂”。试想如果学生对所读文章的信息都没有理解,对所举例子不知所云,即使知道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就代表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了么?本校某次初三月考,有题为《叫三声夸克》的说明文阅读,其中一题是:“‘一语双关’中的‘一语’是指什么?‘双关’又具体指什么?”这是一题最基本的对信息的提取和整合题,但居然得分率极低。这足以说明如果语文课不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纯技术化地探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的教学岂不是伪教学?语文课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培养读懂科学知识的能力。

2.从语言不同角度,感知“怎样写”。借助语言文字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写了什么,还要明白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笔者把“揣摩语言,感知作者怎样通过语言形式,从多角度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作为主目标之一。在找出表现故宫特征的句子后,着手落实这一目标。

师:你从哪里读到了“宏大壮丽”?请找出来。

生1:我发现了“万、七十、九千多、五十多”等数词,这些词说明了建筑群的宏大壮丽的特征。

师:我们把运用数词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叫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生2:我注意到“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这句中的“矗立”。

师:如换成“站立”或“立”,不行吗?

生2:不行。“矗立”有高耸直立,兼高而大之意。

师:看来,这里选用了合适的动词表现事物的特征。

生3:我找到了“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重重”、“层层”、“道道”,说明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生4:用了量词叠用的形式说明了殿宇、楼阁、宫墙之多。

学生从具体言语中获取了说明的信息,领会了说明语言的特性,也在多种形式的比较中,亲身体会和品味了语言的魅力,懂得了阅读说明文也要走进文本语言中去的道理。而后,在分析“精美”特征时,学生学以致用,能自觉地从语言的不同角度感知特征。

说明文语言包括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的词句,都要求准确无误。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的用词艺术。当然,如果一味停留在语言咀嚼上,那么无疑是一堂散文课。河北沧州市第九中学徐红霞老师在执教《奇妙的克隆》时整堂课主要品析说明文语言,沿“品析什么怎样品析品析得怎么样”这一思路分析了平实性说明准确简洁和生动性说明的形象传神的特点。陈树元老师的评价是:忽略了指导学生对具体语言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一文体思想内涵的领会,造成教学不扣体,学生不入体。如前文提到的,我校某老师要理清《故宫博物院》的说明顺序,大可不必花心思画图纸,只要让学生入到文本中去,找出方位词,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就能把握说明顺序。

3.透过文字,挖掘人文内涵。说明文同其他文体一样也体现着人文内涵、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故宫博物院》,内含中国古建筑文化,透着作者自豪之感;《说“屏”》有着中国人诗意、精致、含蓄、内敛的生活情调、精神世界,体现喜爱之情;《生物入侵者》则是作者关注自然、保护生态的忧心。这些均可通过言语来挖掘,只要教师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意识,就可通过对具有人文情怀的言语的品读赏析,帮助学生领悟说明语言运用的妙处,滋润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刚才徐红霞老师的课中,如果注意到三个“越”字,“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句中两个“首先”的品读,也就可避免批评中的缺少“科学意识”和情感把握了。再如《故宫博物院》中“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不能不”双重否定,感情如此强烈,惊叹跃然纸上。

4.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在说明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而忽视读写结合,其实说明文可从文章构思、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入手,依托语言、活化语言,并相机融入必需的听说读写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学习说明文特殊的表达方式,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如《故宫博物院》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默读课文,按照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图(见教科书)。然后撰写解说词,以播音员的身份口头介绍故宫博物院。这个设计并没有回避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只是把它们“化”在了教学之中。这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怎样抓住特点,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解说,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如在“读写结合,拓展延伸”环节中出示两个题:一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我们学校。二是让学生抓住事物特征,从多角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这可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的能力,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把所感、所知转换为所有,落实语言的运用,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说明文教学主张回归“语文”,不是要变成语言赏析课,而是立足文本,改变线性的逻辑分析,改变形式上的文章解剖,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上,试图把说明文教学的课堂还给“语文”,还给学生。就像宁波的沈建军老师所言,语文学科的整合对象应立足文本,从语言的价值出发,从学科边缘中判断和筛选一些为语文教学所用的对象。如果失去语言价值,就必然失去对教学的意义,丧失语文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陈,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7).

篇7

说明文主要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教授知识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传授知识,阐明事理为主。它不同于其他文体: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以情动人,说明文在于传授知识。在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属于事理说明文,文章从多角度阐明花儿这样“红”的原因;《苏州园林》属于事物说明文,主要通过介绍表现苏州园林无论游览者站在哪个角度,眼前展现的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从近年来徐州市及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看,首先徐州市每年都在现代文阅读中出现说明文的题型,从分值上看有加大的趋势。其他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很少没有考察说明文这种文体的。针对不同的文体,当然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说明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说明文,要掌握哪些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如何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苏州园林》,谈谈如何开展说明文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在课堂中学生对说明文不感兴趣,由于学生在课堂中的消极表现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是,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其实与说明文相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搞清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顺序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掌握这些,学生在遇到说明文这种文体时就会知道从何处着手,在中考阅读中不会无从下手。

一、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而采取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下定义和作诠释等。在《苏州园林》中为了介绍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列举了假山池沼的配合,“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绝不雷同”。通过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它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作比较的运用及作用,在《苏州园林》中,作比较比比皆是。如在文章第一段,将苏州园林与其他各地的园林作比较,突出强调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概括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又如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将苏州园林与我国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因为苏州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的是自然之趣;分类别及其作用,在《苏州园林》中“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的四个讲究,分类说明,条理清晰,文章以下几段就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说明的。分类别就是让文章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就是作者要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说明顺序有以下几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就是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组织文章内容的。这种时间顺序一般是为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观察的内容及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的内容而写的;空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等进行说明。这种空间的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包括建筑物方面的比较多;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安排的。逻辑顺序细化为由总到分、(例如《苏州园林》就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逻辑顺序开展的)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细部(例如《苏州园林》,作者首先从苏州园林的整体着眼,介绍了它的地位和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从大的方面介绍,再到花墙和廊子,细化到苏州园林的门窗及图案设计,这种结构是作者有心安排的)。逻辑顺序包括由主到次、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近几年徐州中考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例如2014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黑匣子在,希望就在》,2013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此类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一般是运用逻辑顺序。

三、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般从两个角度谈,一是它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二是生动形象性。说明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要求准确严密,例如在《苏州园林》中,“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其中绝大部分语言运用准确、科学、严密,说明我国古代的宫殿到现代的一般住房,基本上对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对称,也有少部分不讲究对称,如果去掉,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用了“绝大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但是,也有一些小品文,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其实为了改变说明文语言比较平实的特点,让说明文阅读起来兴趣盎然,作者往往在语言上用心表达,尽量让语言生动一些。例如在《苏州园林》中“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其引用《汉乐府 江南》中的诗句,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说明文的文艺性。

总之,在说明文教学中要关注这些说明文的一些知识点,教给学生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授之以渔,一方面学会阅读说明文,知道有关的说明文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说明文的过程中,结合中考的考点、热点,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中考说明文的考点。

篇8

(一)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看文章题目;

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

a.从概括到具体;

b.从整体到局部;

c.从主要到次要;

d.从现象到本质;

e.从原因到结果;

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 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二)议论文阅读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

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

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三)记叙文阅读: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肖像(外貌)、语言(对话)、动作(行动)、神态、心理、正面、侧面、细节。何为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等的细微处的具体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动场所;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

(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

(2)表静默或思考

(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结构:开端、发展、、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小说)、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点题、总结全文。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86-01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关系、功用以及事理的成因、物因等写清楚,使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文体。因为它讲究科学性、条理性、准确性,所以在阅读说明文时,可以按以下几个要求进行:

一、要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如果并无标题,那还得认真阅读文本语段,逐段逐句排队、梳理,找出说明对象。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把握事物的特征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从标题着眼。

说明文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不论是事物性说明文还是事理性说明文,它的标题一般都揭示了所要说明的对象。比如事物性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等,标题明确指出了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敬畏自然》、《看云识天气》等,标题也指出了所要说明的科学馘是。

2.从分析材料入手。

这需要抓住文章或文段中的层次结构,从每一段或每一个层中抓住关键性的语句加以整理。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得各段的第一句话)或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话)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征。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二、要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概括)――分(具体)”式、“总(概括)――分(具体)――总(概括)”式、“分(具体)――总(概括)”式、并列式、递进式等。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采用逻辑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那么,如何分析说明顺序呢?

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往往可以决定说明顺序的安排。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如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了。例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主要采用空间顺序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介绍事物各个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或事物,多数采用逻辑顺序,而逻辑顺序常常指以下几种情况:如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等。例如《奇妙的克隆》四个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同时前后又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例如,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语等。

三、要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了解说明的方法,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方法是为了内容服务,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弄清楚了说明方法,在阅读时将它们梳理出来,然后结合句子、语段,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不过在分析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具体的语句,而不能凭空分析,脱离实际,泛泛而谈。笼统地说,列数字能给人确切、具体的印象;打比方能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举例子能反映一般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下定义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产生一个明确的概念;分类别能收到全面、清楚的表达效果;作比较能使原先难说清的事物变得浅显易懂,鲜明具体。

篇10

1.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科普说明文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其探究精神的有效教学载体。在科普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情感和探求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起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品质。

2.培养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掌握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科普说明文的阅读目的,主要就是获取科普知识。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其教育价值在于: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其次,说明文教学还必须使学生掌握科普说明文的表达方法。科普说明文的语言有独有的特点,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了解文本采用的说明方法、表达的顺序、独特的语言表达等。

二、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相对散文、童话等文学作品,说明文内容比较枯燥,它的语言也比较平实,缺少优美的语句,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因此学生对说明文大多没有多少学习热情,课堂总是少有波澜。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时,就可以通过设疑火星与地球之间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才会被称作“孪生兄弟”,激发学习情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进行探究学习。

2.概括整合提信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章,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由此可见,说明文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教学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提炼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帮助掌握提取信息的能力。

(1)圈点勾画明重点。学习《石头书》一课时,老师就可以提出:今天老师还想和大家来读一本特殊的书,它叫“石头书”。书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明确石头书的特点:一页一页、有字、有画、有知识,然后思考“石头为什么像书呢?”,先自己默读一遍课文,可以拿起笔把你认为石头像书的地方画出来。通过勾画,帮助学生明确文本重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设计图表提信息。画图表的方式是提取信息的有效手段。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比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教者就可以设计表格:

这样的表格直观清晰,一目了然,能帮助学生迅速提取有效信息。

3.品味语言明方法

(1)品味语言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征,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内容表达准确无误。科普说明文同样如此。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准确用词的艺术。比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中有一句“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句中“可以”一词,思考能否把“可以”去掉。又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中,抓住“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中的“也许”一词,体会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类似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反复咀嚼,进行对比研读,深入思考,从而认识到说明文独特的语言特点,语言表达的严谨、精确性,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2)明确方法求效果。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科普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在介绍国际互联网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在课堂上,若能引领孩子进行细细品味,了解科普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就会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提高阅读这一类文章的能力。

4.揣摩顺序练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科普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科普说明文文章思路清晰流畅,教者在教学时要适时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比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先总讲“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然后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天上的星座、云朵和脚下的石灰岩、花岗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文字有助于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科普说明文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每个句子的内部甚至句与句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严密。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文章按照“人与海洋关系密切人类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开发海洋,必须先保护海洋”的顺序铺排展开。其中,说到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又从热爱海洋、敬畏海洋两方面展开,层次清晰明了。通过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对学生今后有条理地表达大有裨益,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篇11

2.从生活的广度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要较好地完成本单元记叙文到说明文的过渡衔接,首先应从生活的广度去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整体上把握课文题材与文体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课文内容的备课:一是前瞻上学期,结合第二册第七单元,复习不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二是后顾本单元,处理相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第二册第七单元记叙文和议论文共容,目的在于启后。《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以记叙竺可桢的事迹为主,但叙中有议,以议论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谈骨气》重在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道理,却议中含叙,叙述事例,论证观点。通过复习叙中之议和议中之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内容适用不同文体的特点,为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过渡作好铺垫。本单元课文均以桥为题材,为何文体各异?因为各自写作目的不同。《中国石拱桥》为着讲述桥的特征和造桥的科学道理,侧重说明;《北京立交桥》重在描述桥的美丽风貌,报道桥的建设发展情况,故用记叙;《吴门桥》和《母亲架设的桥》或写景或记人,所以以记叙描写为主;《巴黎的桥》旨在描述巴黎桥多桥美,赞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因此,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

篇12

《小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说明文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说明文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致使许多的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说明文的课堂,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单调枯燥之现状,怎么也寻觅不出几分“趣味”。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如何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呢?我在上完几篇西师版教材的说明文后,个人认为只要抓住一个“趣”字,说明文也能上出滋味,充满情趣。

一、开篇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种新知的时候,他们便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活动中,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强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这种愿望,借助有效的专门方法,让学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得到激发。倘若每节说明文教学一开始,就能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则会更好。我在教《有趣的生命时钟》一课时,采用了设疑导入的方式,首先出示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然后提问:一幅海边招潮蟹图上添画一个钟面,你不觉得奇怪吗?对此,你有什么猜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是测试招潮蟹的活动时间,有的说是为了告诉我们潮涨潮落的时间,还有的居然说招潮蟹是一种感性动物,他们有自己的活动计划会自己看时间,更多的说法倒是科学家们在海边做招潮蟹实验,同学们各抒己见,就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课堂顿时变得轻松活跃起来了。结合平时上课的经验,我认为除设疑导入外,采用想象、猜谜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二、点拨品趣

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运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它的最大特征是准确而贴切,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美。但是小学生对鲜明、生动的语言有一定的欣赏能力,而对“准确”之美他们因缺乏情感体验,往往会孰视无睹,以至于不屑一顾。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体味,学生们才能体会出说明文用词的妙处。如:我在教学《送你一片绿荫》一文时,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目前,城市房屋毗连,空地减少,开辟庭院的可能性变小。如果注意发挥我的作用,就能增大绿色的空间。我只需利用围墙一角,便能生根发芽,攀墙生长。”学生读过之后,我问:假如我们把关联词“如果…就…”词语“只需”“便能”去掉或换成别的词语,句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们挖空心思,动了不少脑筋,比过来比过去,总找不到一个更妥贴,更到位的词来突出爬山虎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的特点,于是从心底佩服作者用词之妙。

苏轼曾经说过,为文“须求物之妙”,要“了然于心”已非易事,“而况了然于口与手者乎”?在上述比较练习中,同学们似乎才发现,原来这“平淡”之中包含着不平淡的功力,他们对说明文语言的妙趣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可对教学细节进行精雕细刻,从行文思路,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入手,做到依托语言,活化语言,并相机融入必要的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体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到说明文的科学性,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三、活化求趣

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叙述方式,叙述方式的改变让积累与运用浑然一体。求趣就是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趣因素,并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核心。例如《送你一片绿荫》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爬山虎的自述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文章亲切自然有趣。学习时,我叫学生反复读全文,深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然后抓住本课特殊的叙述方式――自述,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爬山虎来介绍。为了照顾所有学生,我告诉他们可以是文中的一段话,可以是爬山虎的几个特点,还可以是爬山虎的作用,也可以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还鼓励成绩好的把特点和作用综合起来介绍。这样一提示,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当成了爬山虎,在下面精心准备,交流表演时,学生积极性十分高,兴趣很浓,效果非常好。如果说《有趣的生命时钟》是老师讲懂的,那么这篇课文则是他们自己读懂,演懂的,真可谓是无师自通。作为教师,教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何乐而不为?同样,课文《采访周博士手记》是以记者采访的形式来写的,我便让学生自己当记者,自由组合采访人员,模拟电视上记者的采访形式,课堂上现场采访。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兴趣很高,都为自己的采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后,学生对文章中的提到的几种水的优点、缺点简直是了如指掌。这样的说明文上起来轻松,课堂气氛活跃。我们教师只要善于抓住课文特色,相机灵活运用,就能让教学“活”起来,让说明文“趣”起来。

四、图表出趣

运用图表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并不是陌生的手段,但它对于说明文来说,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利用图表进行提问,以检测学生思维的严密程度,可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训练更能激起高年级学生的兴奋。

《燃料的家庭》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学会思索,学会质疑:为什么要以燃料的家庭为题目?燃料的家庭有哪些成员?这些家庭成员有哪些特点?它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燃料家庭的?让学生用画树状图的方式拟清文章脉络。这样的设计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便于学生记忆,又可以显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可谓是一“图”在手,成“文”在胸。又如《有趣的生命时钟》一文的教学中,学生觉得“节律”不太好理解。让大家读第1段,联系课文,揣测一下这个词的意思。指名交流后,请学生查查词典,说说词典上的意思。再读第1段,列出课文所述动物、植物的活动时间表。

交流,小结:课文采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生命时钟,同时指出了像这些动植物一样,活动周期接近一昼夜(24小时)的就是昼夜节律。然后再请同学分读一二句,齐读第三句,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先分别举例,然后总结规律。),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掌握了重点,教学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