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09:25: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乡村旅游的研究背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陈竹等,2009)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能够正确地指导旅游规划的战略方向。
全域旅游从实践的角度上来说,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厉新建等,2013)。但有着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结合民宿、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域旅游也会对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二、机遇与问题:全域乡村旅游
有学者提出了“全域乡村旅游”的概念(朱世蓉,2015)。所谓“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是指把一定区域的各个旅游景点、各种旅游资源当做一个整体来加以统筹的理念,也是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使得各行业、各部门、各居民等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以此来推动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整合。
“全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理念,其所倡导的全新的资源观、时空观、产业观,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也可以使得乡村的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是乡村的幻境得到改善,还能够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以“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整合农村产业结构,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朱世蓉,2015)
全域旅游的理念合理地解决了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落后的问题,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顽疾”。 卢小丽等人指出,在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中,1994年专注的问题直到2011年还依然存在。
(一)Leeuwis的研究结果却显示了政府参与乡村旅游并不能带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政府和政府控股的旅游企业是破坏乡村旅游资源的主体。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相关利益的分配还未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吴冠岑等研究指出当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收益分配和利用结构失衡,这两个风险均须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乡村现代化和保留乡村“原真性”之间的矛盾则一直存在。黄震方等人则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仍处于低端旅游业态的状态,已遇到了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全域旅游以及全域乡村旅游等理念的提出,是对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上的一种提升,而在实践中,并无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对策研究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对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中, 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 也强调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乡村的“乡村性”特征。
(一)让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调动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加强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收入,以缓解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
(二)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瞿伟等,2011),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力。民宿是可以同时容纳民俗文化“原真性”和旅游创新性载体,相对国内的“农家乐”来说,民宿的形式发展更加成熟,产业状态更加稳定。
(三)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乡村智慧旅游建设的过程中,可采用后现代主义旅游建筑的理念(杨振之),在尽量不改变乡村原有建筑内外部风格的前提下,适当接入现代化生活设备。两权相较取其轻,留不住原居民,从何谈起“原乡性”。
(四)将文化创意应用到乡村旅游发展当中。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增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一、背景
川西高原传统畜牧业的游牧方式伴随人口和牲畜的增加,往往由于超载放牧造成生态环境退化,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四川省近年来大力推行牧民定居行动,引导牧民由游牧生活变为固定居住的现代生活方式。但实践中定居牧民虽然有了住房,但由于过于依赖畜牧业,而定居点旁又缺乏足够的草地供他们扩大养殖规模,产生了牧民从定居方式向传统游牧方式回流的现象。如果不能增加牧民的收入来源,游牧的传统生产方式就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居而不定”的现象就难以解决[1-3]。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了使牧民能够安心定居,开源增收,最终解决牧民“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4]。
二、牧民定居点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加牧民收益,转变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
传统畜牧业下的牧民收入增长异常缓慢,广大牧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牧民定居行动解决了牧民的居住问题,但牧民要摆脱贫困,必须增加收入来源,实现经济转型。利用牧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以牧民定居点作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带动牧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凭借旅游业的发展,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商贸业,转变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有助于转移牧民定居点的富裕劳动力,优化产业结构
由于畜牧业有结构性和季节性的差异,定居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和冬春季节牲畜圈养带来的较多空闲时间,都会产生剩余劳动力。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能带来众多游客,在形成人流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能创造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商业机会、发展机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牧区经济增长,还能形成以乡村旅游为中心的产业链条,推动牧区产业分工,如藏家乐经营、畜牧、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建筑装修等;对于拉动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新农村建设
旅游业能在帮助牧区居民在脱贫致富的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的发展,如环境卫生、广播电视、通讯、文化娱乐等设施都会在旅游过程中逐步完善。而在旅游活动中,游客的语言、举止以及对卫生、环境的知识都可以和当地居民形成互动,形成文化交流,帮助居民逐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促进乡村环境的改变,提高乡村整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5]。
(四)有助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旅游业发展瓶颈
由于川西高原牧区海拔较高,旅游淡旺季差别大,硬性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投入大,运行成本高,淡旺季经营不平衡,经营弹性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民居接待,不但能缓解游客住宿难、吃饭难、停车难的问题;还是富有特色的体验型旅游产品,能给游客带来原真的民族文化体验。
三、牧民定居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发展方向
根据国际旅游发展趋势,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发的经验和川西高原牧区的实际情况,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充分利用牧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打造民俗体验、牧业观光、户外露营、时尚运动等参与型、运动型、科考型的综合型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富有民族风情和牧区特色的乡村旅游。
(二)发展原则
1、定居点建设与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结合
将牧民定居点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配合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富民安康工程,制定定居点建设规范和民居接待服务规范相关标准,集中旅游、农业、畜牧、扶贫、民政等部门力量,改善交通、水电、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开展旅游服务的技能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和金融支撑,引导农牧民群众按照现代市场配置的要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家庭与市场相结合,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2、现代畜牧业与旅游产品的结合
在主要的牧民定居点旁,以现代畜牧产业为支撑,依托现代化草场和畜牧养殖场,打造藏区牧民新村示范点,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休闲体验等服务。通过建立现代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产品开发基地,围绕生产――收购――运输――储藏――保鲜――加工――销售这一产业链条,鼓励企业、集体、个体与农户合作进行畜牧养殖,开发附属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牧民群众收入。
3、民族特色与现代标准的结合
牧区发展乡村旅游,既要保持建筑装饰、饮食习惯等民族特色,深度挖掘弘扬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打造民族歌舞、特色美食、工艺美术等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体验度,培养牧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在安全、卫生、环保方面必须加强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功能性建设,如对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要走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之路,同时提供培训来提高经营者整体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6]。
4、露营旅游与帐篷新生活的结合
露营旅游是户外旅游的一种形式,高原牧区发展露营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露营旅游和藏区牧民“帐篷新生活行动”结合,一方面可以充分整合四川帐篷新生活行动为牧民所提供的10万多顶帐篷及折叠床、钢炉、太阳能照明、多功能提水袋等必要的现代化露营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给出租设施的牧民带来收入。另一方面,更加熟悉游牧生活的牧民可以为游客提供搭建帐篷、购买商品、骑马游乐等服务[7]。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结构模式
牧民定居行动的持续性与人为活动的分异性,决定了牧民定居点有不同的结构和发展阶段;与之对应的乡村旅游开发,也应该有相似的结构模式。根据不同的定居点类型,可以开展相应的旅游项目,具体模式设计如表1所示。
1、县城定居型
县城定居型是一种依托县城, 引导牧区人口向县城集中的集中安置模式,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畜牧业比重相对较低,二三产业有一定发展。县城周围往往具有标准化牧民定居村。这种定居点适宜发展畜牧业加工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交易点,提升加工业和旅游业比重,延伸旅游产业链,建设民族酒店、制作出售特色旅游产品、培训旅游服务人员。
2、乡镇定居型
乡镇定居是一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也是最常见的形式,它依托乡集镇或实施牧民定居建镇。在这种定居点适宜发展现代化草场,实现舍饲圈养,摆脱传统畜牧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居接待和手工艺品作坊,开展露营地、草地运动体验、骑马观光等旅游项目。
3、村社定居型
以村、社为主的定居点居住规模在20~50户之间,是一种分散型模式,目前往往规模小且分散,难以适应牧业向现代化发展。在这种定居点需要加快由夏季放牧,冬季圈养过渡到舍饲圈养,发展现代化草场,加强村社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居接待、露营地、草原观光、放牧体验等旅游项目。
4、零散定居型
牧民冬季到定居点,夏季逐水草而建帐逢或简陋房屋,是一种半定居模式,还没有摆脱传统游牧方式。这种模式下一方面要通过加强草场建设,引导牧民向村舍定居过渡;同时可以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托原生态的游牧文化和天然草场,发展帐篷新生活体验、骑马、野营、徒步等体验性强的专项旅游活动。
四、小结
本文对牧民定居点开展乡村旅游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但随着牧民定居的深入开展,有关定居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经济增长、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应该予以充分重视。应指出的是,由于牧区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各种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的规模、分布、特点、开发条件必然存在不同之处;具体的开发策略、和开发内容应该因地制宜而进行设计,力求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形成当地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聂爱文.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牧民定居及其牧民未来发展――以雀尔沟镇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7(1):51-55.
[2] 李静.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2(3):42-43.
[3] 贺卫光.甘肃牧区牧民定居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5-50.
[4] 何伟.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以拉萨为例[D].四川大学:2007.
[5] 刘韫.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调研[J].青海民族研究.2007(4):30-33.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4-0940-03
The Rural Tourism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Hebei Province――Based on the Panel Date Analysis of Sampled Points
QIAO Li-juan,WANG Jian
(College of Trade and Economics,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Hebei,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other industries, wide prospect of market and labor intensive, the rural tourism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nel data about the rural tourism obtained by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Hebei province were used as sampled points and the mixed data model and variable coefficient model of Hebei province from five sampled points of rural tourism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ural toruism comtribution to rural economic growth.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lthough the rural tourism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s different in the five sampled points, the rural tourism plays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of all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village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revenue;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panel date; unite root test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成为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及其综合性强、关联性大、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特点,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发展前景广阔[1]。
河北省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苍岩山、抱犊寨、坝上等地的农民便开始以农家院餐饮住宿等形式开展乡村旅游。到目前,围绕当地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河北省有近千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并以滦平偏桥村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开发乡村旅游对贫困地区开展帮扶活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河北省已形成包括景区依托型、农业资源型、城市近郊型、民俗风情型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因地制宜地构建太行山和燕山山脉、环渤海、坝上草原和环中心城市地方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各界认可,但目前关于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度定量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选择河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模式的乡村旅游样本点,通过对实地调研所获得的面板数据定量地分析了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同时,研究结果对政府制定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
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1.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研究选择的样本点包括河北省内的景区依托型(承德兴隆眼石村和邢台神头村)、城市近郊型(石家庄灵寿横山湖)、民俗风情型(承德滦平偏桥村)、农业资源型(邢台内丘县神应王度假村)。选取的样本点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不仅包含了当前河北省主要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同时还代表了河北省中部地区、北部山区以及南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此外,乡村旅游样本点的经营方式既包括农家乐个体经营与农民旅游合作组织,也包括政府扶持的乡村旅游经营点(承德滦平如偏桥村为河北省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调查的乡村旅游样本点涵盖了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乡村旅游类型与不同经营模式,样本点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数据主要来自当地村委会财务报表及对当地旅游从业者的访谈,通过深入调查、数据修订与整理所得的数据均为有效数据,包括乡村旅游收入(LYSR),总收入(ZSR)以及村民的人均收入(RJSR)。其中,旅游收入是指来自乡村旅游活动的直接收入,包括农家乐、酒店及相关旅游设施的收入。
1.2 模型构建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对提高农村总体经济水平的贡献;二是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贡献。因此,乡村旅游目的地总收入以及人均收入对旅游收入变化的敏感性,可以参考经济学中弹性系数的定义来构建模型,设GXD1和GXD2分别表示乡村旅游对乡村总收入以及人均收入的影响,则用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GXD1表示乡村旅游对乡村总收入贡献度;GXD2表示乡村旅游对人均收入贡献度;ΔZSRt%、ΔRJSRt%与ΔLYSRt%分别表示总收入、人均收入和旅游收入的变化比率。
由于所调查的乡村旅游样本点的乡村旅游类型、地区、经营模式以及客源市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如果仍单纯采用截面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度,将忽略各样本点间固有的差异性,从而使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为此,本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来进行分析,因为根据各调查样本点的时间序列数据所得到的面板数据,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少的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可以估计地区差异的影响[3]。首先对乡村总收入(ZSR)、人均收入(RJSR)和乡村旅游收入(LYSR)进行差分,式中,lndZSRit、lndRJSRit和lndLYSRit分别表示样本点乡村年度总收入、人均年度收入以及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用对数差分的形式表示。lndZSRit、lndRJSRit是k×1维解释变量的向量,分别表示各村的总收入与人均收入的增长情况;lndLYSRit为k×1维被解释变量的向量,表示各村的旅游收入增长情况;di为个体影响,反映模型中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的变量的影响;k表示解释变量的个数。?滋it为随机误差项,反映模型中被忽略的个体成员和时间变化因素的影响。假设其均值为零,方差为?滓2,并假定?滋it与lndLYSRit不相关。
2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检验
2.1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为了避免在统计运算中出现伪回归, 首先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4],见表1。从表1的LLC、IPS和ADF方法进行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来看,lndZSRit、lndRJSRit和lndLYSRit在水平上不平稳,但是一阶差分检验显示各变量是I(1)的。在单位根的检验结果上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面板数据存在着协整关系,数据间不存在伪回归。
2.2 实证分析
根据所获得的2005~2011年间5个乡村旅游样本点的数据,首先进行混合数据模型拟合,即不考虑各样本点的经济水平、旅游产品之间的差异,从总体上考察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混合数据拟合结果得到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lndLYSR)、总收入增长率(lndZSR)以及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lndLYSR)与人均收入增长率(lndRJSR)之间的线性估计函数:
3 研究结论
通过模型拟合结果可知,利用面板数据的混合数据模型与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在考虑样本点差异的变系数模型中,旅游收入(LYSR)对总收入(ZSR)与人均收入(RJSR)的贡献度较高,最大的数值达到2.391 6,说明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1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
乡村旅游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乡村旅游样本点的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说明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眼石村为例,该村依靠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兴隆溶洞的自然景观自2002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共有农家乐93户,旅馆与酒店15家,并建有果品采摘园与漂流项目,日接待能力达到4 000人以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372人,占村民总人数的80%,并吸引了外地劳动力200余人。乡村旅游所带来的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3.2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通过对乡村旅游贡献度相对较大的偏桥村与神头村的实地调查发现,两地均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中偏桥村自2008年发展乡村旅游,神头村于2007年建成,2008年才开始正式运营。在乡村旅游起步阶段,偏桥村与神头村旅游收入增长速度较快,同时还带动了村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果显著。而乡村旅游贡献度最低的石家庄灵寿横山湖景区的王家沟村,由村民自发组织开展的乡村旅游,因缺乏统一的规范经营与管理,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乡村接待与住宿服务缺乏特色,因此到访的游客数量有限,从事旅游业的村民数量也较少,制约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3.3 乡村旅游发展应合理规划,集群发展
为提高乡村旅游对目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必须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首先应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的供给数量与质量,依托当地乡村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创新旅游产品,创建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其次,各级政府应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明确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避免盲目开发而导致旅游产品雷同化;应按照中心辐射、特色互补的原则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实现乡村旅游的规模经济;最后,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与娱乐,而乡村地区的道路、停车场、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与餐饮卫生问题却影响和制约着客流量的增加,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度,还需要全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的村容村貌,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薇薇,胡晓峰.咸宁市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J].当代经济,2012(11):98-99.
[2] 生延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J].旅游学刊,2012(10):11-19.
[3] 宋 立. 试析城市水休闲旅游产业的经济贡献度――以扬州、宁镇扬和江苏滨水城市群间的经济势能对比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6):124-128.
近几年,旅游业开始成为辽宁经济进步的的重要推手,辽西北地区凭借大量的宗教和历史文物资源,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了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而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在乡村的遗留也更便于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灵活的旅游推广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乡村旅游在辽西北新农村建设推广的可行性
1.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
辽西北地区乡村历史遗迹众多,如盘锦的田庄台集中了辽河文化、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史上有“九庙同镇,五教合一”的盛誉;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阜新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99年),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绥中前所古城(又称中前所城)为当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所城,具有重要的军事考古价值;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建平县城西部,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位列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全国100个大遗址名单之中;朝阳市发现的锭光佛舍利和七宝塔,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葫芦岛新近发现了建昌东大杖子战国中晚期墓,无论规模和保存完好性在中国东北部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都十分罕见,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优秀的地理环境资源。
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貌环境,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植被群落和生态自然景观面貌和色彩多变,拥有山峦、林木、药草、花果资源的特有的生物群落。可分别建立林木生产基地、药林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以资源为基础可以持续进行原材料的深加工,适合形成集观赏与农业贸易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3.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景观。
辽西北地区是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宗教文化和民族L情。辽西北地区的乡土文化气息浓郁,拥有豁达粗犷的性格、独特的饮食习惯、鲜艳多姿的民族服饰、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趣的乡土建筑,他们现今仍然保留的传统的农耕和畜牧方式,都是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展带来了丰富的素材。
在为这些优质资源窃喜的同时,其实辽西北乡村旅游开战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开发节奏的同步性上的不对应;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受陈旧观念的制约;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拓展的局限性等问题。
二、基于保护性原则的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适应模式
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是促进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总结和归纳,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目前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公司及企业化”模式、“社区化”模式和 “农户化”模式类型,这些模式存在各自的问题和优势,在选择使用的过程中要配合区域和位置进行组合。
实际上针对辽西北地区不同位置条件组合选择发展模式的同时应注意以文化和如何保护两方面问题的贯彻和具体实施。
针对辽西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建设历史乡村、文化乡村则能更持久的带动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素质的提高,集中辽西北地区乡村文化遗址和非遗资源,形成集群优势,打造区域化、国际化品牌。目前仍旧面临的辽西北地区乡村文物遗址受损严重、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如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镇新庄子村的大量汉墓和古代寺院遗址地貌损毁严重,未经修葺等问题,国家与政府应积极加大资金和调整政策,需要高度关注,尽快加以改善。
循环经济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而且与社会系统之间也要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问题的关注上与“新乡村旅游”的发展内涵相一致,这种理论应渗透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
三、乡村旅游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1.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
所谓的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主要指的是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这种合作包括网络平台的互助与活动的互通。针对于乡村旅游知名度普遍不高的现状,需要将发展视角转移到与优势城市链接合作之中,比如乡村旅游可以与城市著名旅游景区联合构建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网络,实现旅游信息共享与客源共享,在这方面实际上辽宁省已经有所行动,比如位于省会地区的辽宁省博物馆在游客参观时设置了辽河文化历史演变展厅,而辽河文明的发源地朝阳则成为了国际游客来沈阳游览之后的另一个必去之处;应围绕主题品牌构建旅游大品牌,按地区划分后使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力推乡村旅游地品牌,兼顾其他相关系列品牌的开发与发展。
2. 乡村旅游季节性调整与劳动力转换。
辽西北地区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季节的影响,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旅游淡旺季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村民在淡季时收入不保,经济收入不稳定,因此,除了提倡季节性旅游项目转换的同时,除了冬天设置冬季如滑雪等运动项目之外,针对辽西北宗教文化资源进行调配,如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掌握了本地的宗教资源,大力发展明性寺宗教文化,此地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各地信徒积极前往。
而那些宗教遗迹缺乏的乡村则可以综合考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衍生品的生产和销售,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典故,更完整和系统的开发相关内容,并且吸收国外在这方面的优秀经验,如日本熊本县吉祥物熊本熊衍生品的开发,加深了世界对这个地区的印象,进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另外,解决冬季劳力闲置的问题,其生产模式也不可主要停留在家庭作坊水平,更多考虑手工性和民族元素的深化。
乡村旅游在辽西北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的开发和经营也随之会更深入的影响辽西北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的演变,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各地区的区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是推进产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这种模式的科学化势必会给整个辽宁省的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和新农村改造带来前所未有的时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