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09:21: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21-01
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仅从理性和逻辑思维入手,要从感性和形象思维入手,让学生在舞蹈动作、戏剧表演、唱歌、演奏等综合的音乐体验中,激发对音乐的想象力,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因此,趣味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音乐趣味教学的概念
音乐趣味教学融合了国内外的音乐教育体系,涵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内容,解决了老师怎么教到学生怎么学的一系列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音乐趣味教学具有学生参与度高、知识综合性强、学习愉悦性高等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音乐趣味教学的概念:音乐趣味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经历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到审美升华三个阶段;音乐趣味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开创家庭、学校音乐环境,营造音乐学习氛围的过程;音乐趣味教学重视学生的亲自体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音乐学习,共同研究和讨论音乐问题,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培养学生音乐趣味教学的理念
音乐趣味教学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是音乐基本教学知识与学生兴趣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理念就是在哪里教,怎样教的问题,以独特的音乐趣味教学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开展的音乐趣味性教学,是我们在我们所讲授的音乐知识上进行的升华,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积极快乐、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去上好小学音乐课程。小学音乐教师在通过课堂的合理设计来实现音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培养一种良好的音乐爱好,让他们在音乐鉴赏的大环境中逐渐的长大。提高他们的艺术的美、表现力、创造力,要在趣味性教学中不断地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2.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
在我们实施的音乐趣味性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教师主动地带领学生积极的去参与审美过程,主要是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要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方法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设计趣味性教学教案时候,在一些教案中融入写直观的审美元素。小学音乐的教学趣味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搭建起一个平台,与家长要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音乐课堂上的发音训练、节奏练习、乐理知识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就需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采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潜力,从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比如学习《小小粉刷匠》时,如在学习《小小粉刷匠》。在这堂课前,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外墙壁上都贴上了白颜色的纸,还准备了许多小刷子和报纸。在歌曲新授后,《粉刷匠》这首歌曲的背景音乐渐渐响起,教师带领同学们用报纸折成帽子,带上小刷子来到教室外面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粉刷游戏。此时,同学们都充分施展他们的装扮才艺,俨然一个个小小粉刷匠正在认真的工作着。试想,如此生动的情境还不足以吸引学生吗?还怕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吗?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又收获到了劳动的喜悦。
4.学生自身表演中“品趣”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于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对大多数不愿意表现的学生,教师要带头给她们带来积极性,让他们听听来时和同学生们怎么唱的,让不愿意表现的学生慢慢来表现自我,也开始主动地唱歌和跳舞。所以,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到快乐。学生可以在一个音乐作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启发他们的快乐和智慧。例如在歌曲《小红帽》学习与演练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让每一组学生都能够进行相应锻炼,可以分别扮演如“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等多重角色。在学生进行相互表演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并由此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
我们研究了趣味性教学的内容,这只是一个刚刚开始,在以后还有很长一段路程需要我们来研究,我们要针对趣味性教学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也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社会上、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研究,可以,因此振兴国民音乐教育就需要众多忠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出来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冯长春.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调查与思考[J].音乐天地,1995,(04).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音乐教学变成趣味教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一、新课导入要有趣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刚开始的时候,小学生的兴奋点往往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将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上,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候也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采用故事或是游戏导入新课。如,在让学生欣赏《三个和尚》的民乐合奏引入时教师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开始寺庙里有一个和尚,有水吃,到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两个人互相依靠,他们俩挑水吃。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第三个和尚也来了,三个和尚没有水吃了。他们互相依靠,时间一天一天去,没有一个想去挑水。一天,寺庙着了大火,三个和尚你推我嚷的到山下去取水回来灭火,经过一番努力,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从那以后,三个和尚都勤快起来,轮流着去挑水,日子过的很不错。虽然这个故事很多孩子都在动画片中看到过,但是学生还是很有兴趣,有的还争着说他们知道的,这样使学生情不自禁的置身于情境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兴趣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如在歌曲《听听谁在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三、利用多媒体引发兴趣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教师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它使我们能更好地整合多方资源,链接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更多内容,从音响、画面等方面拓展了学生视野,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四年级歌曲《我是草原的小骑手》时,教师可编辑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录像内容,用丰富多彩的画面来展示美丽广阔的大草原和勤劳勇敢的内蒙人民,学生不仅从中了解了内蒙人民那种积极向上、能歌善舞的生活习俗,而且还通过录像学会了几个典型的蒙族舞蹈动作。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自己全部感受都融于歌曲之中,从而来加深对歌曲的基本情绪、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旋律进行的理解,提高了学生音乐演唱、表演的能力。
四、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教学主体--学生的亲自参与,只有充分主动地参与体验,才会有精彩的表现和创造。例如在歌曲《大鹿》学会之后,可将学生分为几组进行表演赛。一组中每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大鹿"、"大灰狼"、"其他动物"、"房子"、"花草树木"等。先让学生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表演中充分地表现自我。同时,采取现场评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使表演更精彩。在器乐教学中,如竖笛的吹奏,教师可选择简单的乐曲或歌曲的旋律,让学生看谱试吹,当大部分学生几乎能完全掌握时,要抓住适当的时机,问学生:"谁能来表演?"教师可让学生采取独奏、小组吹奏、对吹等多种形式,多给他们自我展现的机会,通过他们表演,去感受品味学习音乐的乐趣,并由此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一、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音乐中的意境,除了运用辅助教学工具,教师还可以运用艺术性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一幅优美的画面,并让学生展开想象,跟随教师的语言进行想象,让学生仿佛真的融入到了音乐情境中,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内容,加深音乐体验。例如,在教学《爱唱歌的小杜鹃》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小杜鹃的外貌、特点和它顽皮时的样子。在教师的描述中,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只小杜鹃在快乐地飞高、飞低,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通过教师的描述,学生对学习歌曲产生了兴趣,然后让学生进行歌曲的学唱,他们能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哼唱,并在唱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使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学生很喜欢唱歌,但是在上课时对音乐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探究其中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音乐理论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对音乐学习失去了积极性。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从教材内容出发,结合多媒体设计教学情境。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课件进行音乐情境的展示,让学生快速融入到音乐表现的情境中,并跟随多媒体中播放的音乐学唱。在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眼、脑、耳多种感官对音乐进行探究,使各种感观深刻融入到了歌声中,深刻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通过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音乐中的美,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能使其在学习活动中发挥探究的主动性,在学习中体验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三、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表演,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只关注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进行音乐表演和歌曲演唱时经常会让这些学生进行示范,其他学生展示的机会很少,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而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活动交流,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中的情境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被激发,他们能通过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的感知。
四、参与表演,体会音乐美
表演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通过表演与音乐教学的结合,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表演中产生丰富的体验,体会音乐美。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将音乐学习和表演活动联系起来,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生动化,转化成为生动有趣的舞蹈、歌曲、游戏、表演。让他们从枯燥的学习氛围中解放出来,既能动口又能动手,在蹦蹦跳跳中学习音乐知识,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学习体验,培养音乐能力和思维能力。举例来讲,教师在教学“小红帽”一课时,在完成教学内容后,可结合这首歌编排情节,设置“小红帽”“樵夫”“大灰狼”“外婆”“猎人”等角色,将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剧”表演。学生可在表演中体会和感受人物形象,并在表演中体会音乐的深刻内涵,更加愉悦地进入音乐世界中。当各组表演完成后,教师可采取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音乐能力。
另外,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经常给予学生夸奖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肯定自我,产生浓郁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契机,不论学生的演唱效果如何,都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适时予以鼓励和赞赏。在赞赏时应注意语言要真诚、自然,评价语言有理有据,通过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通过广泛的学习扩展视野,提高音乐水平。
五、 音乐教学和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音乐来源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生活情境中,教师把音乐拓展到了课外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音乐空间,在生活中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究,能让学生有效掌握音乐技能,促进他们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的提高。
六、 注重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评价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有效的判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获得教师的激励,产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使学生看到希望、增添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导学生发挥想象、释放潜能、尝试创新。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他们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探究的主动性,不断获得学习上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用创新的思想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环节发挥探究主动性,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掌握音乐知识,促进他们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继续学习中不断坚持优点、改正缺点,使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有效提高音乐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模式太过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素质教育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加的明显,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趣味教学元素,关注学生的体验十分必要。音乐学习和其他科目的学习相比还是有些不同的,它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官来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不能使自己的感官配合音乐学习,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很大的阻碍。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喜欢上音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趣味教学模式在逐渐地被教师所使用,其展现的效果很是惊人。在这篇文章中,主要研究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趣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游戏渲染教学情境
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结合起来,进而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在他们脑海中变得更加的形象,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自制力很差,在课堂学习中很难做到一直都注意力集中,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游戏教学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调动自己的听觉和视觉的时候也不会觉得音乐的知识是那么的单调,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老师在教授“小小粉刷匠”这节课程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报纸和刷子,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些东西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将报纸折成小帽子,然后用刷子给帽子涂上喜欢的颜色。学生对于涂抹颜料这个过程都很有兴趣,而且通过自己动手涂抹颜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的内涵。这样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另外,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中有一些符号需要学生理解记忆,这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这时候教师可以编一些跟这些符号有关的顺口溜,比如,对延长音符号,可让学生记忆这样的顺口溜:“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学生通过记顺口溜的方式可以轻松地记住各种符号的作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还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
二、参与表演,体会音乐美
表演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策略,将表演和音乐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音乐学习和表演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把枯燥的音乐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从单一的音乐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动手动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音乐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在教授“小红帽”这节课的时候,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以后,可以根据这首歌描述的情景,来设置“小红帽”“樵夫”“大灰狼”“外婆”和“猎人”等角色,然后可以把学生分组来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体会到音乐的内涵。在各组表演结束以后,可以通过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等方式选出表现最好的一组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故事塑造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空间很大,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讲故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以一个故事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例如,在教授“动物们的聚会”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讲一段动物开会的故事,然后将这个故事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具热情。教师在教授“龟兔赛跑”这节课后,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录音,伴随着录音教师需要进行讲解,另外,在每个不同的小动物出场的时候都需要搭配不同的乐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不同乐器的作用。在课程结束前,可以让学生将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复述,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到更多的东西。
小学音乐中的趣味教学,具有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新以及采用教具新的特点,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体系。文章对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概念和意义进行论述,提出了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的措施。
趣味教学的理念
小学音乐的趣味教学理念包括:以审美为主要目标、以兴趣为核心、注重学生自身发展、注重实践、激发创造力、综合学科、传播民族音乐、完善评价机制、理解多元文化等。在这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教师要做到:通过在教学中进行生动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情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趣味教学的特点
(一)综合性
首先,是对音乐环境的打造。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就要创造音乐视觉环境,在艺术氛围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可以在楼道或走廊悬挂音乐家的画像或者名言等。另外要创造音乐听觉环境。例如学校的广播站可以定期的播放音乐或者音乐家的故事。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提供音乐实践的机会,例如创办音乐比赛等。
其次,是对教育思想的借鉴和融合。音乐趣味教学是对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中最先进思想的借鉴。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对音乐的趣味教学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塑造,帮助学生创新,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表演,与音乐相结合,帮助学生把握音乐的情感。
第三,是语言、动作和音乐相结合的音乐体验。教师要通过形象和感性的思维进行教学。不只是在唱歌和演奏方面,也可以通过表演和舞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语言塑造朗诵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用音乐唤起动作,由动作唤起音乐,让语言,动作和音乐统一起来,保持教学的活力,增强趣味性。
(二)科学性
首先要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核心,尊重音乐的教学理念,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情感,让学生具备审美能力;其次,要按照学生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规律来对教学的层次进行划分,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的内容安排上,要引导学生锻炼感知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的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在小学的低年级游戏部分注重外在形式,而在小学高年级游戏部分注重对精神的体验。
(三)系统性
音乐的趣味教学吸收了非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与理论,系统性表现在对音乐的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时间设置等方面。音乐的趣味教学是集教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和哲学等多种学科综合的知识应用,在趣味教学中,对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系统合理的。
(四)实践性
音乐的趣味教学在实践中有很显著的特征,运动,唱歌和游戏是趣味教学的全部内容,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唱歌并对歌曲进行舞蹈编排或者伴奏,以及模仿所听到的节奏和旋律,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能够更好的体验到音乐的美。
(五)激励性
在趣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自我分析来对学生提出音乐目标,增强学生的坚持性和责任心。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实践,享受音乐,重视音乐过程,注重情感体验。音乐的趣味教学更要强调氛围,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体验音乐的魅力。并且,音乐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地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渲染中“引趣”
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对技巧的训练,音乐学习过程中,发声和节奏练习、乐理知识等都较为枯燥,很难让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采用生动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粉刷匠》这堂课时,课前可以在走廊的墙上贴上白纸,在学习这堂课的过程中,可以播放这首歌曲,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在白纸上用刷子进行粉刷,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
(二)多种形式表现中“融趣”
首先可以采用在音乐教学中融合美术的教学方法。小学生都喜欢对事物进行涂鸦,教师可以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引导学生描绘音乐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田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野外的景色,然后请学生在黑板上描绘欣赏到的景色,随之播放歌曲,让学生能够将画面与音乐结合起来,明白美丽的景色是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共同创造的。其次,可以在教学中融合舞蹈和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为歌曲的表现内容加入生动的舞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而写作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意境的欣赏能力,学生可以描写听后感,或者根据歌曲编写故事,发挥想象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中“激趣”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作教具,例如美丽的花朵或者音符的头饰。例如,在学习《谁唱歌》时,教师可以用卡片制作小动物,然后在教师对歌词进行表达时,引导学生将歌词中表达的内容用卡片贴在黑板上,加强学生对歌词的形象记忆。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还可以应用电化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课堂。例如,在学习《森吉德玛》时,教师可以编辑有代表性的录像为学生展示草原生活,也可以让学生在录像中学习几个典型的舞蹈动作,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四)学生自身表演中“品趣”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都是听别人唱或者表演,趣味教学中需要学生全部参与起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加入到表演中来。例如,在学习《小红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来表演。每组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表现中找到自我,表现自我,另外,可以采用评比的方式,增强竞争意识和互助能力。
结束语:
通过在教学中实践趣味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的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的到审美的乐趣和满足感,学生把每一堂课程当作一场审美的体验,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文章对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建设有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帮助音乐教育能够更好的发展。
小学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美育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艺术审美,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趣味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贺拉斯的《诗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让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积极性。
一、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学习注意力不持久,对于45分钟音乐教学课时,学生无法一直专注学习,同时也会因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音乐课堂失去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将游戏导入到音乐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还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户外,将丢手绢的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中。小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站定,请一位小学生拿手绢,等同学们将《丢手绢》的儿歌唱完后将手绢放到自己选定的同学身后,这时手绢在谁身后,谁就要将教师在课上讲过的歌曲或舞蹈表演一遍,并由其他同学给予点评或指导。在这样的游戏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使每一位小学生都亲身参与到教学游戏中,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减轻学习带来压力的同时,让学生在玩中学,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二、故事融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趣”
故事因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受小学生的喜爱。音乐教师可以将所教授的歌曲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歌词的意思,之后再将歌曲教授给学生。例如:在教授《数鸭子》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歌曲的情节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学生听,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要养成上课不迟到、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否则就真成了“抱个鸭蛋回家了”等。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学生引入歌曲情节中,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让教师轻松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并调动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绘画,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神奇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于美好或想象的事物喜欢进行涂鸦、创作。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音乐教学与美术中的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将“音乐+美术”的美育教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例如:在讲授《秋天好》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首先,让学生对秋天的美好景色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歌曲赏析将《秋天好》里边的秋色用彩笔画出来,音乐教师教授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将音乐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还原为生活形象,同时也让艺术形象变得更加直观、立体,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艺术形象的美好,最后学生在领会歌曲内涵后,能够富有感情地歌唱出这首歌曲,并且使所演唱的歌曲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趣味性,感知“原来音乐也可以如此神奇”。
四、创设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学是对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应积极地创设相应的音乐教学情景,在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的时候,应创设这样的情景:在生日宴会上,大家为自己切蛋糕、唱生日快乐歌,这种熟悉的场景及歌声往往能有效地引起学生产生共鸣,这个时候由音乐教师带着领唱,小学生也会跟着唱起来,仿佛真的回到了自己过生日的现场。此时,音乐教师应适时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只有在这样的故事情景中,小学生才能更容易地进入自己的角色,领悟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的养成及身心健康的发展。趣味教学对音乐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小学生音乐艺术的熏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只有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趣味教学融入音乐教学中,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在玩中学”,音乐教师才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舞蹈教学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3).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的改革,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之前由于追求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都说人生要赢在起跑线上,因此教育也应趁早,而德育教育也理应如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音乐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重视小学生的音乐教育。
小学生基本都具有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孩童性格。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小学生或许对陌生而又美妙的音乐产生O大的兴趣,但随着长时间的接触也可能对其失去好奇心,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就要根据以上特点,探索可以引起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提升音乐教学的水平。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不能努力高效的学习。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率,解决教学中面临的种种难题。
一、利用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不懂事理的小学生而言,如果对一件事物没用兴趣,就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从而无法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音乐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小学音乐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享受音乐艺术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与美感,让小学生从音乐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正因如此,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结合兴趣教学,不断探寻小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点与兴趣所在,只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征,才能做好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趣味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趣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小学生也会因此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呢?经过研究表明,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将平时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融入到教学中,利用情景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切身体验到音乐的乐趣,才能让音乐课程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小学生也会因此主动融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
音乐教师在规划教学课程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不能为了使用情境教学方式而引用不恰当的生活事例。例如,小学生在刚刚上课时无法快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小学音乐教师就要结合小学生的这一基本特点,在开始授课前让学生欣赏一曲优美的田园风格的音乐,通过这种音乐让学生静下心来,将学生引进音乐教学的气氛中。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小动物这一特点,给小学生播放与动物有关的歌曲,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小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做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让学生猜测音乐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并让学生进行记录,最终谁的正确率高就给予该学生一定的奖励,此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共用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欣赏能力。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用多媒体播放对应动物的图片,利用这种综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乐趣,也有利于音乐教师展开教学工作。
二、利用游戏进行教学
当音乐教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要迅速的转入授课模式,介绍本节课程所要教授的基本知识与任务,紧接着给小学生演示该节课程相应的歌曲或舞蹈,让小学生记住本节课所学重点之后进行初步的自由练习。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避免学生因为困难产生焦虑或紧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小游戏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让学生体会游戏的乐趣。如此一来,学生就不会因为学习中的困难而产生较大的压力,不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还可以主动掌控学生学习的节奏,让学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中。
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游戏,因此课堂游戏一定要符合教学的基本环境与现实状况,只有在恰当的时候引入恰当的游戏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利用游戏帮助学生完成音乐课程的学习任务。利用游戏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既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此外,游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既在教学过程中减轻了学生紧张的学习负担,还可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不仅要引入趣味性的游戏,还可以在课堂中融入竞赛类型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音乐教师可以设置“摆擂”方式的游戏,让学生通过音乐或舞蹈方式竞选擂主,最终获胜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在这个游戏环节,音乐教师既可以考验学生上节课的学习程度,同时还可以挖掘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旨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给所有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音乐给学生带来乐趣,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音乐是艺术的造作品,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感,还能陶冶情操,全面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对于小学教育而言,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还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情趣,只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小学音乐课程。
参考文献: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作用
(一)趣味教学是架设学习音乐的桥梁。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趣味教学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趣味教学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二)趣味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趣味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一)“趣”在语言交流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1.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歌曲《可爱的太阳》编成:什么东西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照得屋里亮堂堂,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给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2.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二)“趣”在活动体验中。
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 、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
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三)“趣”在教学手段运用中。
教学手段在音乐课的运用中表现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具的运用。在教具的制作上,可以做一些动物、音符的头饰,美丽的“花朵”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制作“活动”的教具。如在歌曲《谁唱歌》的教学中,老师可先将几个卡片制作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当老师教授歌词内容时,启发学生“谁唱歌儿叽叽叽?”学生回答:“鸟儿唱歌叽叽叽。”老师就将黑板上的“鸟儿”“飞”到挂图中歌词的空白处。这样,对于歌词的记忆就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的运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使音乐课更显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它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音乐通过声音的传递而作用于人的心灵,进而引起人们的共鸣。音乐共鸣是人类与音乐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感应,音乐共鸣让我们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思维与音符碰撞的,收获美好音乐感受的同时让人拥有精神上的满足。尽管小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思想内涵不是很明白,但是通过长时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音乐共鸣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共鸣碰撞的火花中体会音乐教学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学习。
《小黄鹂鸟》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歌曲情绪细腻、爽朗,抒发着自己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从它的歌词中感受到草原的辽阔:“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这是我提问学生们如果这美丽的大草原是你的家乡,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听,蒙古族的小朋友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唱起了一首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由此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音乐共鸣,在这首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想象,仿佛置于辽阔的大草原中在音乐声中一起徜徉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们更加喜欢蒙古族音乐,了解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并乐于主恿私饷晒抛逦幕。
通过让学生产生音乐共鸣来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们在共鸣中能更好地理解歌词大意,感受歌曲背后的情感,音乐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难度也随之降低了。
二、在感受音乐魅力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学生之所以有时候对音乐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感受不到音乐背后独特的内在魅力,认为音乐学习就是听听歌,唱唱歌,没有多大的实用性,学习欲望就渐渐地被消耗殆尽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进入到音乐深层次的学习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在我国版图尾部最高的羽翎上,有一片集冰川、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河流为一体的神奇土地,那就是被誉为“亚洲惟一的瑞士风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又称喀纳斯)。一位联合国官员说:“哈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所以在《美丽的哈纳斯湖》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提前搜集了许多与音乐情境相似的图片,编辑成PFrr,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边播放图片边利用有感情的声音,配合PPr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音乐内涵。告诉学生们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他能带给我们的还有祖国的大好河山,热情的民族风情、美好的友谊等等,我们要学会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打开心灵的另一扇大门。
音乐的魅力不仅仅来自音乐演唱带给我们的心灵感受,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感受音乐中的文化魅力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音乐的途径进行学习,开拓他们的视野,收获不一样的世界。
三、在游戏教学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游戏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游戏使他们现阶段最大的快乐,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哪个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继而也就会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说,教师应当在音乐教学中添加一定的趣味活动或者环节,或者将音乐教学课堂搬到户外进行进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富有戏剧性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土拨鼠》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我和学生们进行了一个“打地鼠”的游戏,让学生们扮演土拨鼠,学生们在游戏环节都玩的不亦乐乎,所以在之后歌曲的学习中学生们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一)用情境创设来“引趣”
一方面,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这种感官上的单一性会使小学生的感悟和理解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关于一些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也难免会让学生们感到枯燥和乏味。而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则能够将单纯的听觉变为视听和一,并将原来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从而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在学习《小小粉刷匠》时,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贴上一张大幅的白纸,并准备几只小刷子和颜料,学生们则可以用报纸折成小帽,扮演一个个小粉刷匠,很多学生都在一丝不苟的涂抹着。这正是一种对作品的还原,通过这种还原,不但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热情,还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体验。又如在学习常用力度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多编写一些顺口溜,如延长音记号,就可以编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顺口溜,然后让学生写出这种符号,可谓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互动。所以说,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用灵活而有丰富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用多样形式来“融趣”
音乐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相关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这就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比如与美术的融合。教师可以引导着学生用画笔表现出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如《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教师就可以先介绍一下这首歌曲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再用画笔表现出他们听到这种的田野形象,看到学生笔下各种各样的田野,就能够感觉到学生们是在用心去描绘,而这种全身心投入的审美表现,不正是音乐教学的本质目的吗?又如与舞蹈融合。音乐和舞蹈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妹,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通过对两者的有机融合,能够引导学生从肢体动作的角度更好的感受音乐作品。如《理发师》,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是理发店的老爷爷,另一个则是顾客,模拟着刮胡子和剪头发的动作。通过这种与相关学科的融合,真正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
(三)用多种手段来“激趣”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普通文化课无异,都是以板书为主,最多运用一些音响设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今的教学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为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应该从传统中走出来,大胆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今的小学课堂中,基本都普及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制作一些相关的课件。比如在对少数民族歌曲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搜集一些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然后播放给学生们观看。并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舞蹈进行展示,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而且还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除了多媒体手段外,还有课外采风、对话讨论等多种全新的教学手段,都可以在教学中予以广泛的运用。
(四)用声情并茂来“知趣”
音乐教学中,以“审美趣味”的培养作为侧重方向。“审美趣味”泛指音乐学习中,学生产生的兴趣喜好。而审美趣味是否健康,则成为教学过程中重之重的关注点。健康的审美观念,有助于对审美做出正确评价,并能够产生创造美的想法。流行歌曲在音乐中占极大比重,人们很容易跟风,相互传唱。低龄小朋友不明白其中含义,不能正确审美,在好奇心之下进行模仿,审美方向容易被误导,有可能迷失生活动力。所以,在小学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向导,有责任在音乐道路上为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从而提高审美品质。例如,学习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歌唱,体会到大自然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学习《我的好妈妈》时,情感丰富的歌词让学生明白做家务可以帮助妈妈,帮助妈妈能够从中获得快乐。这些种类的音乐,健康向上,能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达到培养健康审美的目的。其次,含有表现力和生动形象的歌曲能够增强学生在聆听时的感受,同时融入肢体动作,带动学生一起进行表演,丰富课堂氛围。在学生心中打造健康向上的歌曲并不枯燥的欣赏观念,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兴趣。除此之外,课后活动中可以组织歌唱比赛,选唱积极向上的少儿歌曲。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音乐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教材中选取的歌曲更加喜欢。就算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也能从中汲取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歌曲。
二、对教材内涵深入研究,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审美
音乐学习中,歌曲内容是教学精髓,是在音乐体验中能够获得审美感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材中的歌曲歌词优美、旋律流畅、节奏明快,上课时,教师演唱生动,这些为养成学生音乐审美奠定了良好基础。音乐教材中,对歌词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结合节奏等要素,加强整首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对音乐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感受进行描述。例如,学生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说,感觉自己真的就在湖面上,微风轻轻地吹头发,感觉很舒服宁静。生动又形象的描述似乎也能让其他人身临其境。不过,仅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把握停留在情绪感觉上还不够,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和角度欣赏音乐,充分理解音乐的表现力,体验到音乐涵盖的美,产生与之共鸣的情绪。例如,歌曲节奏是明快欢畅的,旋律是优美动人的,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对音乐感受的表述更加规范化,从欣赏的角度进行歌曲和乐曲的学习。或许因为其中某一点,对歌曲产生新认知。仔细感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不难编排出与歌曲同节奏的生动舞姿,在课上与学生一同进行表演。例如,《采蘑菇的小姑娘》中,根据旋律的起伏,编排出采蘑菇和背背篓等动作,赤着脚欢快蹦跳。这些动作简单易学,而且欢快轻松,学生学起来很快就能熟练掌握,优美的动作伴随音乐,更加提升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在音乐乐趣中建立审美意识。成功的表演让学生产生荣耀感,互相进行评语,随之欢快节奏气氛也不再是批判,转变成欣赏与鼓励性语言,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同学进步。总而言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欣赏能力也同时提高。
三、开阔音乐视野,提升审美趣味
小学生受到生活经验和文化、年龄的束缚,审美趣味并不宽泛。教师在音乐学习中应该以开拓学生视野为目的,选取优质高雅的当代音乐,一些民族的、古代、近代等优秀音乐都可以拿出来欣赏,不同风格种类的音乐所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也不一样,学生产生共鸣的点不同,产生兴趣的点也不一样,根据个人对丰富多彩的形式选择,形成多元化的审美方向。国外的歌曲也可以拿出来鉴赏,培养学生对国外歌曲的喜爱,正所谓音乐无国界。
前言
现阶段用于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会用到趣味教学法。音乐快乐教学法又称音乐趣味教学法,它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新的教学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素质教育与此种教学方法密不可分。趣味性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再此基础上运用音乐快乐教学法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离不开律动教学
学生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喜欢只听老师一个人不断地讲,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时间一久,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无论是哪种学科,在教师授课的时候学生都愿意和老师互动。小学音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做表演,可以使音乐课更富有趣味性。律动教学强调的是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从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
从音乐本身入手,先让音乐学习者用心去聆听音乐,再适当地引导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中的要素,通过身体的律动,人体逐渐变成一个能够理解音乐要求、表现音乐的乐器,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音乐学习者对不同音乐的感受。我国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体系的了解,主要侧重于律动。
2.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离不开感知音乐形象
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听音乐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听音乐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于唱歌的浓厚兴趣。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各个阶段,“听”必须放在首位,歌声是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要看其是否真挚动听,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并且在听完音乐之后,要把音乐与学生的生活融和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从而让学生对唱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或者中、高年级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面对一些复杂的、识谱困难的歌曲多数情况下都采用“听”。反复听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些节奏复杂、旋律起伏较大的电影、电视、广告的流行歌曲,学生却可以很容易驾轻就熟,这使我们发现: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最佳途径——听。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播放音乐录音,让学生先自己感受一下播放的音乐,让学生听音乐的同时仔细想象一下音乐里包含的音乐形象,主要的原因是音乐本身韵律就是比较和谐、完美的,另外还能给人以驰骋想象的空间,因此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开发起着一定的作用。
3.在教材建设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小学音乐教学不应当局限在音乐教材本身上,有很多比较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可以适时的向小学生介绍,这就要求教者对所使用的教材特别熟悉,深入挖掘其中的美感所在之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课外活动,尽量做到丰富多彩,音乐教师要真正地领悟音乐教材的精髓,通过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小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思想内涵。
4.用互动游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已经成为学习活动中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这种学习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种方法有趣、有益、有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进行的,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增加了课堂的乐趣,还使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起来,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提出活动学习理论,即有意义整理的学习都是在“做”中学到的,在做的过程中,新旧知识逐渐形成了非人为的本质的联系。这样的理论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更显得非常适用。年纪小的学生的理解对于“做”的理解比较简单,换句话说他们理解“做”就是玩,就是游戏。高尔基曾经这样说:“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儿童很容易受到情绪情感的影响,并且这种情绪情感具有不稳定性,他们所进行的认识活动,往往会依赖于自身对事物的兴趣,而且年龄越小越是需要用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儿童的兴趣是十分广泛的,但是却不是深层次的,对任何事物的了解仅仅是外在的、不深入的,也比较不稳定。所以,当儿童从事某一项活动的时候,一旦遇到外界干扰,易发生兴趣的转移。儿童天真、活泼、好动,他们唯一不会改变的兴趣——游戏。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小学音乐教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运用前人的成功方法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学无止境”,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种类会越来越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会随之不断增多,全部需要音乐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探索。小学阶段是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必要阶段,而小学音乐课程是学生塑造良好音乐素养的开始。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结合本校本年级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把趣味性教学方法更好地传承下去,为祖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莉.新课程音乐教学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