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范文

时间:2023-07-11 09:21: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档案管理工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档案管理工作

篇1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日益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档案工作已成为各个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并维护着各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它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资源系统局域网络的建设,加强基层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已迫在眉睫,此项工作的完成,将会把档案载体从纸质发展转换为全面录入的电子文档,为社会提供高效率服务。本文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在新形势下更新理念,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1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近几年,管理基层制定了一些档案管理制度,但是从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一是档案收集制度不健全,使得档案缺乏完整的记录,丧失了部分利用价值;二是因保管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档案损毁和档案遗失现象屡屡发生;三是档案利用制度不健全,造成有的档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对档案的研究和利用。

1.2 信息化水平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档案的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纸质载体发展为纸质、电子等多种载体共存的局面。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不少高校企业信息化水平依然很低,没有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的检索依然主要依靠手工。此外,电子档案的利用率极其低下,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发展。

1.3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是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人才,不少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二是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把档案工作当作一件附属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和实际操作能力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2 档案管理的创新措施

2.1建立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技术标准

建立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技术标准,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能有效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极大的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能很好的适应信息时代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由于现阶段的档案包含范围越来越广泛、复杂,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严格遵守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及防霉防虫等基础工作都应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标准进行。还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一系列标准,进行对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从而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与素养

2.2.1 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与政治素养,若是政治素养与水平较低就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因此,应加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政治素养,认真学习先进思想,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与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相结合为档案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2 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和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坚持遵守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的各项行为,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对待工作,做到尊重档案、尊重历史,坚持立档和用档的真实可靠性,并恪尽职守,努力强化自身的保密观念,以便保证档案安全。

2.2.3 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水平,有扎实的基础,熟悉并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与规律,并在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通过利用计算机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的转变。

2.2.4 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创新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带来足够的动力,从而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档案的管理人员应注重新事物的发现,并在基于对新问题、新方法的研究分析上进行创新,努力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3 信息化服务创新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深,传统档案管理已经不再适应信息时代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信息化档案管理在内容、服务方式、创意方面都较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天差地别。信息化档案管理将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信息系统的低门槛和便捷,使得用户群越来越多,相对的信息服务的要求也越广。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信息化档案管理有充分的了解,并正确的树立信息服务的理念。随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信息服务方式上也应不断创新,充分考虑用户对信息利用的需求,从而在信息服务上增加新的理念和要求,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满足其需求的信息利用平台,不仅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突出用户的权益,提供信息服务效率,更能充分体现出信息服务的人性化、主动性及重要性。

2.5加强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2.5.1 应建立明确的档案归档制度。档案属于档案局所有,所有建立档案并进行保护是局工作人员应尽的义务。建立档案应对其进行仔细分类并定期进行归档,而后妥善保管。建立明确的档案归档制度后,对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跟踪督办,并要求相关人员积极配合,从而确保档案归档制度贯彻落实。

2.5.2 严格遵循档案管理流程。档案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有管理单位、文件点收和整理、档案分类、档案名称与编号、归档与档案清理、保存期限、档案清理、调卷程序、调卷管理等。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流程,并严格遵循档案管理流程,从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5.3 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在进行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时应充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不同地方的局有不同的制度。其主要包括档案人员责任制、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等。

2.5.4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一是要严格做好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档案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办部门实际,进一步细化规定,制定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程序的工作流程,确保“档案资料收集全、整理规范、归档全面”。二是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产生的档案资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以及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都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同时,在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时,必须准手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合理科学。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简明实用。各项管理制度必须以具有可操作性为前提,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更好地发挥各项管理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三是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四是严肃性。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3 结束语

档案业务是档案工作者围绕档案,利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单位内部和外部服务的工作,是一个单位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单位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单位意识逐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也日趋成熟。可以说,档案信息作为一种人文资源,以其原始性、真实性、无可替代性的特点,在推动电力工作发展中正彰现其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跟上时展的步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更新理念,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狠下功夫。

篇2

一、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意义

做好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将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通过对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不断完善,加快建立完整有效的现代档案管理机制,能够提升档案管理事业的整体水平。

1.帮助建立更加标准和规范的档案管理机制。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高效率的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使查(借)阅者能及时且高效率、精准地进行档案查找,这其中增加的时效性与精确性意味着档案价值的整体提升。

2.确保档案搜索的准确性。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录入、归档是档案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加强这些工作的细节管理和操作,可以有效地避免错误信息的出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提高档案利用价值。提升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对于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在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录入、归档等基础工作时要注意区分档案内容的程度级别。档案分类按照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特征的异同点,对档案有层次的区分,并组成一定的体系。根据涉及到借阅档案的重要程度,按照审批流程,对于内容重要的、急迫的档案优先处理,优先整理使用,这能有效地增强档案的使用频率,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达到档案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二、传统档案管理与现代电子档案管理的对比研究

传统档案能表述为以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存在,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传统档案管理所储存的主要是纸质资料;电子档案管理的储存介质为计算机光盘、硬盘,电子档案不仅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储存,还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料处理与传送,电子档案的表现形式是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图表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档案管理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一方面,计算机网络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电子档案管理将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传统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必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双方利弊的综合探究。

(一)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特性分析

1.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共性。

(1)两者的基本原理共通:以传统档案管理原理为基础,电子档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将之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与优化,电子档案是传统档案管理发展的成果;

(2)电子档案的存在与传统档案不可分离:传统档案所管理的信息属于社会实践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极大的真实性,传统档案资料就是电子档案真实性的重要保证;

(3)子档案的出现使传统档案的信息量得以扩大:电子档案具有大容量优势,不仅可以存储各种各样的档案信息,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在进行资料调用时具有更好的便利性。

2.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上的差异。

(1)管理方式不同:电子档案就其本质特性来说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它能够实现档案一级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到文件后,可以及时的给档案提供一个具有唯一性的档案号,并对档案类型进行标注,而传统档案管理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每一步都需要人工完成。

(2)保管方式不同:电子档案进行信息存储的载体往往会老化,其载体的老化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失真,进而影响档案的可靠性;传统的档案管理具有信息纸质备份,通常不会出现档案信息丢失情况,也不用承担病毒或网络风险。

(3)归档方式不同:电子档案具有可逆性与可重复性,管理人员进行信息修改不会留下修改痕迹,这种特性的优点在于消除了最初档案归类时出现错误的担忧,还能将错误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正,但是这也使得电子档案内容存在一定的失真性;传统档案管理在进行归档时,通常是依照科学的顺序进行分类摆放,同类档案之间存在相关的联系,管理人员进行归档时还必须根据相应的程序进行,留有操作痕迹,能有效弥补电子档案管理上的不足,更能确保档案的原始与真实性。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利与弊

1.电子档案管理的优点。

(1)电子档案管理的出现,有利于绿色环保事业的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实行无纸化办公模式,对纸质文件的使用数量大大降低。这样不仅减少了资金的投入,还有利于环保事业。

(2)电子档案管理提高了传统档案管理的效率。档案归档、档案存储、档案查询等方面的工作时间缩短,使得档案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电子档案采用数据传输方式进行资料的共享与传递,不再具有文件打印、文件张贴需要,档案信息的查询与管理更加具有时效性。

2.电子档案管理的弊端。

(1)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载体面临变质与老化危机,如果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资料无法读取现象,因此,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下,应该做好相关的安全备份工作,保护手段可以采用云技术等。

(2)企事业单位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时,由于其操作程序相对复杂,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要配备以高技术人才,同时,还应该加强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充分保证电子档案可靠性。

(3)电子档案在进行数据共享与传输时,面临复杂的网络风险,例如病毒、黑客攻击等,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可以采取建立网络防火墙、档案加密的方式对电子档案资料加以防护。

(4)虽然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且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法规,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细则仍不够完善,电子档案管理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制约,相关部门应该退出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办法,为档案管理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语

相比传统档案管理来说,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提升,表现得最直观的就是效率,电子档案管理方式的出现也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开展。但是传统档案管理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地方,在现阶段和将来的一段时间里,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两者会相互协调着存在,因为电子档案管理暂时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篇3

工程档案资料应包括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形成的档案资料,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但就工程现场的情况看,大多项目部都未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是其他人员兼职或临时抽调人员担任,大多没有参加过正规的档案业务知识培训,专业知识欠缺。加上现场工作繁忙,人员调动频繁,原始资料丢失、损毁严重,档案管理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状态,这必然影响到工程档案的质量。

1.2 档案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单位对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施工轻档案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本应始于工程开工,终于工程竣工验收,列入工作日程,同步施工进展。在工程项目中,平时不重视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 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不能同步管理,资料不规范、收集不齐全。甚至出现为应付竣工验收或有关检查搞突击、“做”资料的现象,造成原始资料失真,工程档案造假,甚至对档案管理人员反映的问题未引起重视,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对于施工单位来讲,一般都未配专职人员,更没有专门的资料室与相应的设备,往往使应该归档的资料分散在专业技术人员手中,很容易丢失或损毁。

2 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制定工程档案管理规范

2.1.1 实施四同步原则

我们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基建档案项目管理,验收方面的规定和办法时,结合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该司的规定,以便于遵照执行,同时还应把档案资料管理职责纳入有关的部门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和业务检查考核程序中,要保持建设项目资料管理与工程建设的四个同步:即签订合同时同步提出项目档案资料归档份数与质量要求,落实好档案资料归档验收的经济责任;工程开工建设与档案资料形成积累同步,落实好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责任;工程建设过程与档案资料跟踪指导管理同步,落实好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和人员监督指导责任;工程交工竣工验收与档案资料整理交付验收同步,落实好施工单位保证交工技术资料完整准确和业主单位的质量验收把关责任。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资料管理、登记、验收等环节工作的规范和有序控制。

2.1.2 工程档案归档责任书文件的签署

不仅影响工程形象,而且影响到操作、维护、管理、更新、扩建和技术改造等。通过一年多前的项目档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由于工程档案不及时是主要原因,多数参与单位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重点抓好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对项目档案工作不落,把档案工作作为“软”,造成难以归档的项目。由于多项目参与单位,如果不是一个强制性的管理手段参与单位备案工作,项目文件归档会出现很多问题,会影响项目档案归档时间和档案质量。笔者认为对项目文件归档和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加强参与单位领导下的档案管理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应采取项目文件归档和管理责任书的“办法和参与单位”,明确规定了参与单位档案工作的要求,项目档案,档案质量,违约处罚,参与单位领导真正从思想价值工程档案归档。这种方法可以从源头上把住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归档,档案损失情况的有效控制,使它在工程建设中不仅注重材料的积累,还要注意档案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实施工程档案专项检查工作制,做好工程档案的业务指导工作

建设项目的特点是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参与单位多、文字材料、图纸、图表、声像资料等。任何一个参与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的某些方面一个工作时间没有做好在关键项目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工作中可能对项目文件的管理造成困难甚至损失。为了使施工和监理单位可以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公司档案传输完成完整的、准确的和合格的数据文件,我们应对工程档案归档工作做专项检查,一是指定档案工作者和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和指导工作的项目文件,对施工单位的工程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跟踪。二是档案部门定期参加项目监理会议,一方面要了解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要参加相关单位会议,对工程档案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协调和解决备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归档档案的质量也提高了。

篇4

【关键词】

人事档案;档案资料;科技手段;制度机构

1 医院档案管理需求

医院档案管理有以下方面需求:

首先是要求实现档案资料保存的完整性。这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需求也是档案工作的基本需求。这其中包含着各个档案之间的联系。比如人事档案系统和人才调配档案和科室工作环境等情况之间的联系。人事档案可以记载医务人员的各项基本信息。从年龄、性别、身高等基本属性到特长、工作年限、毕业院校等涉及工作岗位的特性。这些可以与医务人员调转产生联系。也包含着档案信息中各个数据信息的不丢失。完整记载。

其次科学性和先进性。在档案管理中不再是简单的装袋、放入储藏空间。而应该科学的进行管理。高效的进行管理。这就需要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知识。如档案学、信息检索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于档案管理来说,信息化数字化档案管理就是科技手段应用的具体体现。

再次,对历史数据的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早期的档案资料往往更加宝贵。因为早期的档案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档案保存环境差。所以不容易长期完善的保存。所以保护好现有的早期的档案信息就闲的格外重要。安全完整的对早期资料进行保存和整理,也是档案管理的基本需求。

最后,但绝对不是不重要的一个需求是经济性要求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尽可能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大的效益,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手段,都要考虑它是否经济实用,能否用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大多数档案机构经济条件有限,经济因素往往在档案管理系统运行中起决定作用。

2 医院档案管理的自身特点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其它企业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自身所独有的特点。相似之处是都以数据保存为目的。需要保存档案资料。不断更新档案资料数据。在档案拥有者和相关部门需要借阅相关档案资料时,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借阅功能。要能够系统的进行医院档案资料的管理。不同之处在于以下等方面:

首先医院档案管理可能成为医疗事故的鉴定凭证。医疗事故往往导致医生和患者关系紧张。又因为涉及双方的利益,事故鉴定机构的每一方都很难听信医生和患者的观点。这时,档案可以再现整体的诊治过程。从而判断事故产生的原因,认定责任。所以医院档案重要性更胜于一般部门。

其次,医院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医院档案是在其形成者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了形成者的全部历史及其观点、经验和成果,包含了与其形成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实和数据。因此,档案历来为形成者所有与控制,其价值与它的形成者有密切关系。目前普遍采用的在档案整理中保持档案的来源联系的作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 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3.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能够让管理工作发展有的放矢,有明确的目标。在工作中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序管理,合理划分,完整保存。在管理机制中应该有明确的奖惩机制。对于工作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在人事管理中优先考虑提升和薪酬增长。对档案工作者需要进行的工作,分步骤分类别细化。

3.2打造档案管理队伍

档案工作者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要从意识、从专业技能、从科技手段掌握多方面提升能力。意识方面要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不能有一丝懈怠。工作应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专业技能方面,无论是否是档案相关专业毕业的从业者,都应该注重技能的提升。不断自学,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成为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从科技手段方面,应该注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为符合社会进步的有潜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3.3合理设置机构

档案部门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为了促进资源共享,医院应设立全院综合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成立医院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这样更有利于档案的综合利用。医院应建立较为规范的档案库房,对性质特殊的档案应另设档案库房,指定专人管理,如病案、人事档案和设备档案等。各科室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本科室的档案资料,定期向医院总和档案室移交。

【参考文献】

[1]胡果新.浅谈县级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 2011(12)

[2]张铁成.关于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 2010(04)

[3]李宏.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01)

[4]吴冬梅.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档案. 2011(01)

[5]张秀玲.浅谈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 2011(16)

[6]屈丽娟.浅谈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7(05)

[7]张艳红.新时期如何转变基层医院档案管理模式[J].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09(03)

篇5

二、监督交底一个监督工作方案,一个交底记录。监督工作方案要有针对性,对于特殊工程,可制定详细的监督方案作为补充。另外,编制日期要及时,不应超过受监15日,要由站长或总工审批。监督交底记录应填写交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议议程、会议明确的主要问题、各方反映的问题及要求,还要有各方负责人签字。

三、责任主体质量行为资料监督检查记录由质监员进入工地检查时填写监督手册,监督手册应如实填写工程概况、工程规模、监督组成员名单、监督重点、停检点。质监人员在检查时,就检查中发现各方责任主体存在问题,要如实填写,并填写质量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对于行政机关要求提前介入的工程,也应及时如实填写,提出处理意见。这样更具真实性,且能反应出质量行为完善的过程。

四、监督巡查记录应有质量行为巡查情况和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查情况。

质监员在做记录时,往往实体质量写得多,质量行为内容不写或写得少。参建各方质量行为要检查的内容很多,在质量监督手册中已有体现,但在监督巡查记录中仍要有该部分内容。主要管理人员在岗情况及执行法律法规情况应如实记录。对实体质量的巡查记录要详细,检查哪个部位,存在的问题要记录清楚,以便反馈参建单位进行整改。监督巡查记录一式四份,各方签字后,发放给各责任主体三份,一份存档。在巡查记录中已经写清,发放责任主体便于整改。对于问题较多或较严重时,下发《整改通知单》或《局部暂停通知单》。

五、质量监督抽检记录建筑工程抽检内容有:主要材料、构配件抽检、现浇混凝土强度、构件尺寸。每年制订抽检计划,最低保证每一季度一次,成立专门的抽检小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熟悉操作规程。所有的工地都要抽检,抽检不流于形式,增大监督抽检的权威性。

六、反馈、整改、停工通知单及不良行为记录我站《抽测通知单》签发的问题主要来源为:①日常监督发现有可疑构件或问题,签发《抽检通知单》;②工程质量大检查中发现问题,需签发《抽检通知单》;③参建单位或社会反映的问题,经核查属实的,需签发《抽检通知单》。《抽检通知单》签发要及时,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应把检测报告复印件附于《抽检通知单》后。

《整改通知单》是在日常监督中发现质量问题要求责任单位整改的通知,整改有时限,责任单位应在时限内完成并回复完成报告书。完成报告应有总监和施工项目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监督员接报告实地回访。这里应注意的问题是有的质监员认为“我发过《整改通知单》就没有我的责任了”,不去认真地责成有关单位整改,无整改完成报告。

工程《局部停工〈暂停〉通知单》是出现严重问题,质监员认为必须停工,向站领导汇报后,质监站加盖公章下发通知单。责任单位对质监机构提出的质量问题整改后,上报《工程质量整改报告》和《工程复工申请报告》,质监机构下达《工程复工通知书》后方可复工。这里通知单和报告环环相扣,问题处理要闭合、对应。

责任主体不良记录是质监机构处理较薄弱的方面,有些质监员不作此项记录。根据建设部建质[2003]第113号《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对责任单位出现113号文规定的情况,应作不良记录,并向站长提交材料由站长审核。填写不良记录后,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统计汇总及网上等工作。

七、主要分部、子分部及专项验收监督记录主要是桩基、地基处理、基础、主体、钢结构、玻璃幕墙、建筑节能等比较重要的环节的监督验收记录,各责任主体要报送相应验收记录并加盖法人章或业务专用章作为附件。

这部分资料整理难度在于大部分工程工期较紧,主体工程完成后,就要进行主体验收,以便进入装饰阶段。施工单位不可能等到试块全部到龄期后再验收。所以验收时,因为有些质量控制资料不到期,参建单位有的不能签字盖章。导致验收记录提交滞后,有的参建单位拖拖拉拉不能及时提交,监督员填写监督记录应在提交验收记录后,所以使监督记录填写也滞后。监督员要及时向参建单位催要相关验收记录。

八、质量事故处理监督记录这部分记录也是监督人员较为忽视的,有的监督人员认为只要下发整改或停工通知单问题已处理就行了,写事故处理监督记录太麻烦,于是事故处理部分一片空白。这是不对的。质量事故发生后,应要求责任单位报送《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初步了解事故情况、经过、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损失情况、临时措施。然后进行事故调查,摸清事故情况,填写《质量事故调查报告》,报告中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站领导审核签字。最后,填写《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监督记录》。

九、竣工验收监督记录竣工前7日建设工程项目部向质监站书面提交《工程竣工通知书》,约定时间进行工程验收,其中《竣工验收通知书》还有竣工验收组成员名单、竣工验收方案。监督人员应认真审核竣工资料,对工程实物抽测和观感检查,并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最后填写竣工验收监督记录。在这里应注意的问题是有的参建单位业务素质差,在竣工资料中填写不规范、不认真,监督员应严格按要求填写。

篇6

1.大多数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许多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记录和抄写,然后把档案放在档案室里存档和分类,定期整理和补查,需要用时取出即可。大多数人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和研究,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以上的简单流程,所以对其不够重视,认为这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整个单位工作的基础和根基,正是这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才为整个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档案记录了单位以及公司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个人资料,还记录了单位和公司的相关工作数据和大量重要信息,所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2.档案交接制度不严谨。现如今,大多数单位的档案交接制度不够严谨,导致许多档案在交接时出现错乱和丢失,因为档案一旦错乱和丢失就代表着档案管理工作失去了大半意义,而且档案的重新填写和弥补是很复杂和费时的,会严重耽误单位工作的正常进行。有关部门应着力加强档案交接制度的严谨性管理,在交接时,交接双方都应认真对待档案交接工作,一丝不苟地完成交接任务。档案管理工作者更应该负起重要责任,告知调取和变动档案的人员相关规定,敬告擅自调取或是删改档案的严重后果和所应负起的法律责任,做到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时刻以单位利益为重,重视档案交接工作。加强档案交接工作的规范性,增强档案交接制度的严谨性,改善档案交接工作的实效性,在当今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3.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够现代化和信息化。这么多年来,档案管理工作依然是以纸质作为档案的重要载体,以手写的抄录为主要的记录方式。档案在填写时容易丢失,也容易弄脏弄乱。档案在收录时需要分类,分类时很容易把各类档案归在不相属的一类里,等到需要用时不能迅速的发现。档案的存储需要档案室,档案室不宜过湿,不然容易引起纸质的档案发霉或发潮,导致档案失真,档案室需要密闭,并且要防火防潮。由此可见,这种陈旧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于档案的准确性也很难保证,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急需引进现代化和信息化较强的技术来应带这种局势,比如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借助电子管理技术和相关程序应用,以电子计算机为硬件设备,以网络技术为先导,能够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应用性和各类工作的效率。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克服陈旧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缺憾和不足,比如电子信息技术可以省去档案室的存在,将大量数据和档案存储在电脑中,保存完好,节省了人才财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简易性。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思考

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严格档案管理程序。强化每一名档案管理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识,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同时在硬件设施上完善档案管理设备,每个单位都应配备单独隐蔽的档案库房,库房内加装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等所必须的应用设备和管理配件。为加强档案信息化发展,应在档案管理程序中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比如建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与此同时,应提高每一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调动其工作主动性,从根本上确保档案材料准确完备、及时归档。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今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从容面对庞大复杂的档案材料和一系列档案补充调取工作。

2.档案交接严格按程序进行。档案交接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档案丢失或失真,所以交接时应严格按程序办理。档案交接的正确手续应是:一是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账务相符;二是对借出的档案要及时催还;三是对未整理的零散文件材料要分类存放,应清理没有的材料,整理可靠的文件,汇编成案,认真将其排序后及时归档。只有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档案交接工作,才能确保档案交接工作的顺利完成。

篇7

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30-01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新的发展格局,就必须保持档案管理与时俱进,选择性使用现代文明成果。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档案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法[1]。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进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有其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状况进行分析,参照国内外档案管理成功的经验和成果,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逐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向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迈进,并使该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进程。

1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管理工作应包括档案管理,因为档案管理工作是提升效率和质量的必要保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保持和还原历史真实性的重要举措。评判一个高校的工作实绩与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进程中优秀成果和重大事件的记录,是探讨和分析发展进程中教学与科研情形的原始文献,对其分析与整理,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制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策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能为高校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整体状况,适时调整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高校的管理水平及教学和科研成果,为高校横向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管理层认真研究和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果,有助力于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并合理配置该高校资源,这对于该高校立足长远发展,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档案管理工作的边缘化危险

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没有使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反而淡化了其重要性。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对此也是一知半解,且不具备过硬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其他知识,因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谈不上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精神,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取得显著成绩,不能够引起高校领导重视。再加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注重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一些高校普遍认为档案管理无用。高校管理层不重视、不关心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意识弱化,无法形成重视档案管理的良好环境,档案管理工作被边缘化,与高校其他管理工作的发展不协调。

3 法制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3.1 依法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法制化,因为法制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须要依法制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针对档案种类和载体的特点,应用新的管理技术提升档案管理能力。档案管理人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档案管理应以法为本,向着法制化方向发展。要为高校其他管理工作服务,使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相应的作用,必须走档案管理的法制化之路。2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制定并实施,为加强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以及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有效地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但社会总是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必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框架下,因地制宜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制定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档案管理法规,使档案管理依法操作。与此同时,各高校也应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益,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档案管理应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档案管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相结合,能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使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归档等工作,工作强度大,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电子化档案管理便于查询和打印,可有效减少对原始文档的损坏,又可减少手工劳动,提高档案管理能力。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系统性和组织化,便于按照不同要求和目的进行检索,快速得到相关的文档信息,有利于馆藏档案的充分利用[2-4]。为维护档案信息安全,须要制定较为严密的电子档案管理措施,健全和完善电子档案的登录权限及管理与维护规章制度,合理配置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管理软件开发和利用应注意精心设计功能和模式,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有效合理地识别管理人员身份和权限。严格管理登录口令,设置电子档案使用管理的自启操作日志,以便进行安全性或真实性核定追踪。

3.3 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应用

高校档案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其目的在于档案的合理有效的应用,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政治服务,更好地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效力。档案的合理应用,便于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把握高校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和高校发展的方向。强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合理有效利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的高校服务。高校档案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信息资源,高校档案的合理应用是档案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须要强化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通常是档案的收集、去伪存真、整理和保管,还应注重及时编目,编制合理和快速的检索方法和途径。应用合理的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检索体系,提供有效的检索工具,并适时汇编档案文件等,以便完整、系统、快速提供各种档案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另外,还要注重对珍贵、重要的档案文件的管理,用现代管理技术对珍贵和重要的档案资料及时备份,替代原件使用。当然,也应争取领导层的支持,合理建设和使用档案管理库房,强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措施,尽量降低环境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对档案文件的损害。档案管理工作也要更新管理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求,以满足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使档案管理工作在为社会经济、政治及高校自身发展服务的同时,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发展。因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要以档案应用促发展,以发展更好带动和强化档案管理工作。

总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须要坚持科学而规范的档案管理发展之路。要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建设具有区域特色、高水平的高校,就要使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并努力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应用,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金凤. 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3(1):134-136.

篇8

历史研究是对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能得到历史发展的规律,为新时期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而史书,地方志等档案就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它的客观真实性也决定了它的研究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档案管理的工作。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是具有很高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如档案管理也是我们国家进行文化、经济建设,宣示的重要凭证。在我国,各个地方官方和民间的档案记录内容十分丰富,这些档案在国家政策的制定,制度的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丰富的档案也记载了从古到今我国的领土疆域,为解放后我国领土划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些领土疆域的档案资料也是我们打击试图通过编造谎言侵占我国南海,南沙等地区的有力武器。丰富的水文水利档案资料等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计划和三峡水电站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有效的资料。档案资料也是文学创造的重要灵感源泉,也是文学创作者构件情节的重要凭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全面准确的反映本单位的发展现状和所取得的成果,将这些与单位的决策有机的结合,对于提高管理效率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能不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信息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人们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这也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已经不能更上时代的步伐,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就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客服的难题。

首先,必须改变档案管理理念,传统的封闭式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开放式管理成为档案管理的主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需求,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开放式管理之路,同时在政府政务公开的顺风车下,延伸到社会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公开,共享优质资源,为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便利,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信息资源的公开对于社会民众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以及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其次,要树立为用户服务的管理新理念。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单一为政府服务的管理理念已经过时,现在需要的是把档案资源当成一种经济资源和资产进行管理。为用户服务的管理理念的含义为:依据法律法规规定,按相关程序可进行公开;如果是有价值的档案资源,要肯定其拥有的商品属性;档案交易时可制定与其他商品交易不一样的规定。

再次,要树立档案追踪理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人们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资料的收集和管理都只是形式。为了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必须树立档案追踪理念。在树立档案追踪理念时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要围绕当前的时事经济,政治等热点问题进行追踪;任何企事业单位形成档案时,都要围绕以单位为中心;任何的档案记录都要突出事情的重点。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首先,必须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只有这样,档案的管理工作才能借助与现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档案资源信息化指将档案资源和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等,通过信息加工技术,和网络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有效的整理归类,已经开发利用。实现档案资源的全社会范围内的共享。档案资源信息化主要有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档案基础平台建设。

其次,要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无纸化。传统手工管理模式下,纸质档案是管理的主要对象,其信息的存储依赖于载体,且当档案资源过多时会占用很大的空间。而在现代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对象大部分是以数据化的形式存在的。具有可共享,易控制,动态更新的优点,使得管理和查阅都十分的方便。网络化的管理主要以计算机辅助管理,使得管理十分方便高效,也节省了大力的人力财力。

四、档案管理工作人才素质的提高

档案管理的工作还是由人在进行,因此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对管理人才的政治素质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熟练的掌握党的方针路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其次,由于档案管理是一项以服务为主的工作,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要增前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将培训与工作实际结合,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除掌握档案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外,管理人员还必须增加与自己工作相近的专业的知识储备。

随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管理人员也应该与时俱进的学习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除了拥有过硬的职业素养,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该树立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碰到新问题时,将培训所学与实际相结合解决新问题。在竞争中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老一辈的档案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不容易接受新的思想,知识结构固化,需要加强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新时期的飞速发展的现状要求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有创新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也不能除外。为了实现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增强服务意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改善服务水平和方式,为单位决策提供优秀的服务。

综上所述,档案的管理在我国现在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帮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我们未来遇到的种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做好档案的管理,除了要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我们还要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从而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这样才能让档案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财务档案;管理;

财务档案是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活动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反映,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之一。研究单位财务档案的管理规范化,对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质量,促进单位有序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在国家注重经济发展总体方针的指导下,各种社会机构在各项经济活动及经营过程中积极寻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最佳途径,因而作为各项经济活动真实记录的财务档案就显得更为重要,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经济活动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强化财务档案管理意识

要提高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首先得从意识上着手。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让领导层意识到财务档案管理对于整个单位的重要性,让领导层深刻了解财务档案对单位经济活动和生产经营的重要影响,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将财务档案工作纳入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当中。其次,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档案意识,要深刻意识到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是档案管理者,更应该成为财务工作的监督者,要提高主人翁意识,让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成为财务工作的试金石,严格细致的审核、鉴定财务档案,充分发挥好档案部门的监督调查和情报参谋功能。

二、完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依据《会计法》和《档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财务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将财务档案管理纳入到整个单位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来,制定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目标,建立诸如《财务档案移交、归档制度》、《财务档案保管制度》、《财务档案工作人员守则》、《财务档案查阅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使财务档案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要求

1.合理配置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合理配置财务档案管理人员是指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作性质和工作量,对岗位的设置、岗位人数、岗位人员要求等做出合理的规划。规划原则是既有利于财务档案的管理,又有利于人际资源成本的节约。这就要求财务档案管理要专人专岗,不能多设也不能少没。

2把好财务档案人员素质关。对于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严格的讲,首先要求其自身要具备财务人员从业资格和档案人员从业资格的双重资格。选聘人员时不拘一格,择优选聘。一方面要选用那些原则性强、可信度高,甘于寂寞、不图浮华,严谨求实,不畏权势的管理人员。同时也要考虑到财务档案工作的特殊性,财务档案管理岗位要对财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会计档案的保管必须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另外,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参加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和档案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

四、会计电算化带来财务档案管理的新挑战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普及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中。因此,要规范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重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财务档案管理。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财务档案除了有传统形式的纸质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资料外,包括了以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保存下会计电子数据,甚至还包括了网络服务器数据库里的数据信息。随着财务档案存储介质的增加,加之计算机操作的特殊性,往往一个小小的操作失误就可能导致所有的数据瞬间消失,如删除误操作、服务器系统故障、计算机感染病害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给传统的财务档案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做好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财务档案工作,必须建立财务档案定时备份的制度。也就是将存储在网络服务器里的数据拷贝到磁盘或光盘内,同时在备查簿上详细登记备份的日期、数量、保管方式等细节信息,方便日后查阅。由于磁盘和光盘的特殊性质,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定期检查数据是否能够可靠读取,防止数据丢失。

五、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创新财务档案管理方式

首先,需要改善财务档案管理的硬件基础,实现财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势在必行,这不仅能蛱岣卟莆竦蛋腹ぷ髡叩墓ぷ餍率,而且能够极大的改善财务档案利用的便利性,并且网络化能够使财务档案的利用率和公开化程度更高,使档案不再是束之高阁。其次,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管理手段。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管理学对于企业和各种社会机构的影响巨大,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使企业和社会机构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若干倍,同样,在财务档案管理当中也可以引进一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例如美国的文件中心等管理方式,以实现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硬件和软件的统一。

总之,财务档案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其中还存在很多隐性的问题,加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档案工作的重点,更是单位财务工作公正、公开的有力保障。我们只有深刻把握住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潜心研究财务工作当中存在漏洞的预防策略,才能充当好财务工作监督者的角色,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伟.王汝玲. 新形势下财务档案管理之我见[J].河北水利,2017(6)。

篇10

1.科技档案的收集与整合较为困难

科技档案作为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的凭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然而当前科技档案的收集和整合工作很难开展。在现实的生产和实践中,形成科技档案的文件材料经常是分散的,而且这些文件材料常常掌握在科研工作者个人手中,不能完全保证统一、按时移交,有时由于科研工作者个人工作性质的原因,所移交的文件材料中复制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既使得科技档案作为凭证的作用大大降低,也间接影响了科技档案的建档工作。例如,在工程勘察和工程测量中,随着工程的一步步推进,常常会接连产生大量的图纸、图表、照片等勘察和测量材料,这些材料真实记载了工程勘察和工程测量的实际状况,具有重要的查考和利用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档案学知识,加之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限制,不能将这些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加以有效保管,导致这些具有重要保管价值的文件材料很难完整、系统地收集整合起来。而科技档案收集的不完整又会降低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后科研工作的查考和利用,对科研工作产生一些负面的作用。[1]

2.科技档案收集的种类和范围较为狭窄

科技档案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信息记录,其所具有的类型多种多样,所覆盖的领域也较为宽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生产活动所处的行业或部门不同,会形成不同种类的科技档案,包括水文、气象、天文、地质等一系列测量和勘探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以及有关工程和产品的设计、建筑施工活动、产品的生产和制造等多种类型的档案。理论上,这些科技档案都应被完整、系统地收集并保管,而目前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对于科技档案的收集更多地偏重于工业生产技术档案、建设项目档案以及部分设备档案,而对于其他方面的本应按照科技档案进行收集归档的文件材料并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档案收集的覆盖面较为狭窄,收集工作不尽如人意。

3.科技档案的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

当前,绝大多数企业或单位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科技档案管理规范,并没有一套标准的管理规范作为参考。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和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领域较为成熟的科研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针对本单位所形成的科技档案的管理规范,但是这些规范大都是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的,不同单位的管理规范差异较大,随意性较强,一般只能适应本单位自身的状况,并没有统领本行业乃至整个科技档案界的能力。现阶段,我国有关科技档案管理方面的条例只是单纯地对科技档案进行了界定,并没有具体地提出科技档案的管理规范,更没有针对其收集、保管、鉴定、利用提出具体的措施,这就造成了在科技档案管理范畴内并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能够统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规范,这不利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4.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滞后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科技档案的管理也应跟随时代的潮流,在建档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但目前,科技档案的信息化过程较为缓慢,数字化工作滞后,生产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中产生的大量的纸质档案没有能够有效地数字化,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也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体系。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科技档案数字化之前的鉴定工作以及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也尚不完善,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以吉林省为例,据相关调查显示该省仅有不足4%的立档单位其科技档案能够完全实现数字化,只有25%的立档单位科技档案数字化程度超过了50%,也就是说,仅有不足30%的立档单位其科技档案的数字化程度超过了50%,还有约15%的立档单位根本没有对科技档案进行数字化,这充分说明了吉林省的科技档案数字化比例偏低,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进展缓慢。

二、当前我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1.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系统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而现阶段,有关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仍不完善,这使得当前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也造成了当前科技档案的各项管理漏洞较多。具体来说,首先,目前有关科技档案管理的规范大都为政策性、纲领性的规范,并且这些规范执行效果差,没有形成强制性的管理程序。其次,当前有关科技档案的归档制度和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机制不健全,档案管理部门对于收集科技文件材料的时间没有统一的规定,对于科技档案的收集情况缺少监督,造成科技档案难以按照档案系统一体化的要求及时、准确、齐全地收集,且没有对科技档案的收集工作引进绩效考核制度。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单位能够将科技档案工作纳入到本单位实际的管理体系之中,这也是造成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科技档案资料保管各自为政现象严重,未能真正按照《档案法》的规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因所在。

2.企事业单位及员工的社会档案意识仍然不足

企业或单位是科技档案的拥有者和形成地,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是科技档案形成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者,因此企业及其员工的档案意识和对科技档案的重视程度都会对科技档案的后续工作产生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决定进行某项活动之前都会考虑收益,也就是企业将该项活动是否有利润、是否值得进行当作了决策的首要因素。而科技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恰恰是最难以直接看到经济收益的,科技档案只有在为相关的科研及生产活动提供参考和帮助时才会产生效益。也正是因为如此,造成了很多单位和企业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此外,由于观念上的偏差,一些单位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流于形式、管理粗放、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地思考和挖掘科技档案的潜在价值,这也严重阻碍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2]3.对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仍然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科技档案收集、保管及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就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来保证这个过程能够有质量、有条理地进行。这在现代互联网社会的环境下更是如此,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需要持续的、稳定的投入才能进行下去。而当前,对于科技档案管理投入的匮乏成为了制约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后续开发利用的瓶颈。仍以吉林省为例,根据每年对科技档案管理投入经费的统计显示,每年对于科技档案管理投入经费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单位所占的比例仅为8%,而投入少于10万元的单位比例则高达76%,这足以客观地反映出当前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仍然十分不足。并且,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过少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经济投入少,在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就难以满足,同时在软件方面也难以开发出高质量的、适合科技档案的管理系统,极易使得科技档案管理在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这两方面都陷入难以为继的地步。此外,过少的经济投入使得在科技档案管理中难以招聘到技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人才,也难以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不利于推动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提升我国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既是规范、科学地管理科技档案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档案法制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协调性,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当前各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为基础,与当前的工作形势相适应,还要与诸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其他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法律相协调;第二,要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要在坚持《宪法》和《档案法》的基础上,根据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制定具体的科技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使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有具体的规范可依;第三,要保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开拓性,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开拓性,要以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为基础,充分考虑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

2.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加大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

提高社会档案意识,首先要增强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科研工作者作为直接参与形成并整理相关科研资料的人员,应当对科技档案知识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从科技资料的形式和内容上确保其符合科技档案接收和整理的规范。同时,还要引导科研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体会科技档案的价值,这样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加深对科技档案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助于提升科技档案的内在质量。加大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要求各个单位要从管理上重视科技档案工作,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增加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人、财、物的配置,推动科技档案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3]

3.改进科技档案的管理方式,实行前端控制

改进科技档案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指根据科技档案专业性的特点进行收集和建档工作。科技档案的专业性体现在其产生于特定的领域,是这一领域内科研生产活动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技档案的收集时要根据科技档案的专业性来收集,以此更好地将科技档案的信息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对科技档案实行前端控制,是指通过制定科研工作计划,了解科研工作的各个阶段,整体把握科研项目的工作进程,掌握科技档案的形成规律,从而在科技档案形成的过程中,做好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规划,以期提高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质量。

4.建设高水平的科技档案管理队伍

高水平的科技档案管理队伍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的比较优势,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档案管理队伍。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为科技档案工作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大力引进具备科技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第二,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专业能力,提高其科技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第三,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要使其从内心接受档案管理这份工作,将自身的热情投入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为档案事业添砖加瓦,作出贡献。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等先进的管理制度运用于对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中,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科技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其价值和意义非同一般。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层次推广,对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和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当前,我国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们仍需清楚地看到,我国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还不是十分成熟,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才能在理论和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能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走向完善。

作者:毛业博 单位: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

档案管理工作;体会;认识

档案管理是依照特定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档案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健全单位档案的保管制度,促进档案开放与运用,发挥档案的功能。在当今社会,档案的管理对单位或部门职能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规范单位建设,提高单位工作水平等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作者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数年,对档案管理工作有一定体会和见解,并尝试在工作中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将在以下文中进行简要介绍。

一、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上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档案管理可有可无,分量很轻,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是非常不足取的。首先档案管理工作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工作。其次,科学、规范、有效的档案管理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第三,优质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为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单位发展趋势,适时调整管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证据。“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重要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将来我们是要负历史责任的。”这句话点明了档案的重要性,只有从上到下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单位。

二、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对于档案管理,作者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总结了几点不足之处。第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虽然制定了制度,但是在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既定制度执行,从而导致类似档案损毁、缺失、利用价值低等现象的产生,不能够完全地发挥档案应有的价值。第二,信息化水平低下。纸质、光盘、磁带和数据库等多种载体同时存在,没有将其整合为统一的存储模式,引入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力度小、速度慢,导致检索速度慢、精度低,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发展。第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需要继续提高。档案管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要有积极的态度和工作主动性,同时要适应不断发展的各项工作要求,这些方面我们还是比较欠缺。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能够适应日益变化的新形势,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制度完善、信息化引进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我国《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定,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沿着档案收集、归档、保管、保密、利用、鉴定的路线,制定更加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以电子存储方式为主,其他媒介为补充的管理方式,明确分类标准,逐步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二)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体现。现代化的进程也促使档案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代表的存储模式逐步被光盘、微缩、数据集中存储等新技术所代替,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利用,极大地缩小了档案室的占用空间,增大了信息的存储量,同时具备直观性、易检索、易操作、易备份不易丢失的特性。同时结合我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在院内网络上完成部分档案进行收集、传递和共享,方便使用者进行及时查阅,满足网络办公的发展趋势,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这样能够将档案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发掘,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的发展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已经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作为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员要在具备基础业务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培养更高的档案信息挖掘能力。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做到熟练掌握信息化操作,灵活运用信息化工具,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爱岗敬业,坚守原则。

篇12

二、提高就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时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一定要体现其合理性和实际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统一了规范和章程后,需要档案管理工作部门领导和我们工作人员的认真遵守,规范正常的操作流程,认真细致地工作。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赏罚分明,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二)提高就业档案管理意识,严格就业档案管理程序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培养其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还要加强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调动其工作积极,从根本上确保档案材料准确完整性,做到及时归档,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就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提高就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

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大发展,原有的档案管理受到了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就业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充电更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档案管理人员学习现代的计算机、外语知识在实际的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理论和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英语和网络知识等基础综合素质。只有掌握了这些现代化的知识,才能做好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为人民服好务。(二)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创新能力社会在快速地发展,就业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改革发展,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从各方面提升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之余学习更多的档案信息化专业知识,把传统的档案管理与现代化管理理论相结合,更好地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