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09:21: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管理学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目前,电力建设在飞速发展,在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大环境下,多种经营企业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在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这次学习,结合电力多经企业的行业特点,我个人认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要毫不动摇的狠抓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关羽一样“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即识人用人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发展远景。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建立汉朝后曾说过,我管理不如萧何,计谋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多种经营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方针。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广开才路,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积极培养和关心,实现“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另一方面,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不断挖掘其潜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任是基础,事业是平台,利益是杠杆,感情做纽带,一个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牢记这个用人方略,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其次,始终如一的开拓、经营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求生存。
市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开拓多大的领域,从一定程度上说,证实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所以,如何开拓市场、经营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电力多经企业具有行业性的显著特点,开拓市场也必须依据行业特点逐步实施。
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指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技术,还包括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群、品牌、资金以及研发能力。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这些能力,但它必须发展一种不同寻常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战略的焦点,它必须形成理念,并体现在核心产品上,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机构中。
具体到多经企业要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首先应如前所述的分析我们的生存环境、竞争优势、竞争弱势,然后扬长避短,定位自己赖以生存的市场,建立围绕该市场运作的机制,该机制能够激励全体员工围绕股东财富最大化进行运作,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运作机制自然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开拓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针对电力多经企业内部市场越来越小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大外部市场的开拓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例如市场开拓、企业收购、兼并或联合开拓等形式。积极增加电力多经企业对外创收。切实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等有利环境,抓紧研究并制定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多种经营和各种产业发展步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场的重新定位,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股本结构,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后的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用市场适销产品去占有市场,开辟新财源,打开新天地。企业光守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不断在市场的发展中壮大自己,在市场的变化中否定自己,商场中没有长胜的将军,只有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去把握市场的脉搏,建立与市场合拍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三,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企业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
1.研究角度不同。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我国著名管理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简单说,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
2.理论基本假设不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济人假设;二是社会人假设;三是自我实现人假设;四是管理人假设;五是文化人假设;六是复杂人假设;七是学习人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是可调整投入和可创造的,有效利用是为了降低成本。
(二)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沿用上面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的思路,企业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分属于不同的研究范式,区别一目了然。众所周知,企业理论来源于科斯(Coase,1937)《企业的性质》一文,而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提出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与市场不过是一种合约对另一种合约的替代。企业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发展,仍是资源配置研究内核。理性经济人假设规定了经济学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仅仅从人的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利益最大化动机,在此情况下探索市场制度、生产和交换以及企业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企业只是实现生产和交换的一种方式,是被当做工具被动研究。
而管理学以组织(企业)为研究核心,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围绕企业成长的动力、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企业成长模式与成长战略等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动研究企业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换言之,企业成长理论并不关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关注于企业的成败,这与管理学的研究内核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区别见表1。
企业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主要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亚当•斯密(1776)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效应及其原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并把价格机制看作是经济活动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只是市场价格协调机制下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
可见,传统的企业理论就是生产函数理论,完全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是同质的,方法上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和数理工具为主,没有企业任何主动性的余地。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
1937年,科斯《企业的性质》发表,标志着经济学界对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等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分析和探索,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诺斯及张五常等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作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因此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重点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委托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委托关系,产权理论则从产权的外部性的角度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和激励问题。这三个理论与契约理论一起,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之点都是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研究仍然没有跳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正如科斯所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管理者理论(鲍莫尔1962,马里斯,1964),企业史的研究(钱德勒,1977,1992),经济演化理论(尼尔逊和温特,1982,1997)等,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延伸研究,代表不同的支流和热点,都有其独到的创见,繁荣着企业理论。这些流派依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归类方式,在这里不必也无法一一穷尽。
企业成长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试图深入企业的黑箱来揭示企业的本质,但企业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企业作为抽象的要素,用市场机制解释企业,没有从企业的异质性和企业内部探讨企业成长的原因。为了克服上述理论的缺陷,学者们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技能、能力及知识,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一种全新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应运而生。
(一)“资源―能力”理论
1959年,潘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的理论》 一书出版,以开创性的研究为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潘罗斯认为既然企业的增长主要受制于管理力量,那么管理力量的增长也必然会推动企业的增长。企业能力的关键是管理能力,它是限制企业成长率的基本因素,现在通常把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约束作用称为“潘罗斯效应”。潘罗斯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在她的研究基础上,后人进行了继续探索,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个流派,这些流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只是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965年,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战略》一书将战略从军事领域拓展至经济管理活动。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策略》以及之后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波特把 SCP 分析范式引入到企业竞争战略中,将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归结于企业的市场力量与产业拓展,并假设这一力量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构筑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的能力相一致,从而建立了竞争战略理论。后续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有两大学派,行业结构资源学派和内部资源学派。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将战略管理划分为十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三)技术创新理论
熊彼特(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创新理论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大飞跃。他的“创造性毁灭”的观点,“非连续历史跳跃”的观点显然与边际替换概念不相容。这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进化的发动机,企业具有超越外部经济条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塑造市场条件。另一个突出贡献是熊彼特详细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沿着熊彼特的线路,产生了制度创新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经济学。
(四)生态理论
借鉴其它学科和理论,出现了从企业生命体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察企业成长的理论,如爱迪思(1988年)的《企业生命周期》,吉布雷特《非均衡经济学》(1931)中提出“吉布雷特定律”,詹姆斯•穆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这些理论从生命、生态的角度研究企业规模与成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企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五)企业成长理论流派发展脉络
由于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人们在认识和考察企业成长时,得以从不同的假定前提或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企业成长,这使得企业成长问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表现出“企业成长理论丛林”的状况。限于篇幅和能力的限制,以上介绍只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和观点,并且除了上述流派之外,还有很多流派,如混沌理论、复杂理论、博弈论、合作竞争论等,这些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暂不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
结论
从企业理论到企业成长理论,对企业的研究呈现出从同质分析向异质分析、从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演变特征,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各主要流派的主要区别如表2所示。
以上论述对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辨析,而当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经济学研究越发渗透到管理学领域,管理学也越来越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区分,目的不是割裂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联系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理清各种研究思潮,呈现出各个理论流派的清晰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提供帮助,对指导我国企业成长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思.经济学(第14版)[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2.芮明杰.创新制胜―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2003
4.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 1937(11)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49-03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三个方面,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很难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对此,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对当前高职工商管理类专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欠缺灵活。现代教学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而现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采取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整齐划一的课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成绩较差的学生感觉 “跟不上”,学生不能根据意愿选择专业和课程,在专业选择上缺乏自主性,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完全适应当前出现的人才需求向高层次、复合型发展的方向。另外,专业设置的选修课种类少,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及个体差异,导致人才培养同质化。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规范、轻实证。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受传统教学影响较深,设置课程多以规范性知识为主,侧重于定性分析的内容,缺乏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而在市场经济中更多的是以定量分析为主,需要的是实证性知识。传统工商管理类教材大都是从理论出发,由于调校的限制,实践环节只能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这是全世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的都面临的一个局限。
(三)缺少突出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体现当前倡导的新教育理念的示范性载体,是突出本专业办学特色的标志,建设精品课程是提高专业师资素质的有力途径,是推动实训基地建设的加速器。各专业教师在授课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都有了系统和全面的认识,积累了不少专业知识相关资料和信息,但由于缺少激励奖励机制,各专业教师已习惯各自为政的工作方式,较难凝聚起各方面力量,有资源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系统。
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和引导职业教育意识的养成。为将高职教育新观念、新体制、新方法贯彻到底,高职院校和其专业团队教师必须把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放在第一位。在专业设置、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高职教育要瞄准市场、面向行业、服务基层第一线,围绕行业办学,围绕市场教育。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人才观,克服片面强调业务素质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培养教育;克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忽视专业技术好能力的教育培养,既不能像本科、研究生教育那样培养研究型人才,也不能像中职学校、技校、岗位培训那样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提高对教学质量的认识,树立以适应社会需要、科技进步、行业发展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教学质量观,既不是“压缩的本科教育”,也不是岗前培训,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办学特点,培养企业一线管理应用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从财政,政策等各个方面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从社会舆论、政府引导等多各方面加强整个社会职业教育意识的养成,促进社会各界人士为职业教育群策群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引进,构建理实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市场的需求,而实施培养过程的重担落实在每位教师的肩上。为此,应从师资建设上下硬功夫,树立“两手抓”观,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职教师理论知识要过硬,但实践经验也很重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该改变过去重学历、重职称的做法,积极引进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的一线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对于实践型人才,不应该过度强调职称和学历,优先看重实践技能和技术。同时,理论教师队伍也应该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学习或者兼职。通过多种渠道,构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师队伍,为专业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充分挖掘本专业团队的人力资源,集中优势,团结一致发挥最大力量,创造有利条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三)设计和完善“通用型与复合型”兼顾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管理的知识架构包括的内容范围广,既涉及某一领域的专门技能,也需要对企业整体运营的通晓,所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既要有“专才”的观念,也要有“通才”的理念。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主要定位在基层一线管理岗位,各岗位的需求情况按企业的类型和工作需要可以分为三类:内贸企业多需要营销人员;制造企业多需要仓管员、采购员、质量管理员、人力资源管理助理、会计;服务业多需要会计、文员助力等岗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涉及的专业工作领域比较广泛,没有完全“对口”的岗位。但不管从事什么管理岗位,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是在支配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因此应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共同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将管理学原理、人际沟通、基础会计、经济学基础、办公软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市场营销、生产运作与管理、应用统计、中小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等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然后以职业群、岗位群为导向,根据学生个人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设计专业选修课程。
(四)以素质教育和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新型多方向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课程内容是实现“培养经济管理基层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构建新型教学课程体系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课程的整合,突出应用性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形成基础宽厚、专业应用性强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针对以往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大学的六个学期的前两个学期学习基础课程,涉及经济、政治、管理、数学、英语、计算机、美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旨在奠定学生广泛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专业兴趣。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根据前两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选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如市场营销方向、连锁经营管理方向、财务管理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等),并通过核心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的设计、实习、技能实践完成专业学习。这一模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在对专业掌握充分信息后再选择方向,有效避免择业时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
(五)以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为目标,深化实施“四阶段式”实训模式。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知识是可以通过课程讲授获得的,而艺术层面的管理技能则需要实战、实验、经历的积累,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学生通过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应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在实践中培养业务操作和管理艺术的方式,但是,受企业规模、商业机密、学生安全、薪酬管理、纪律约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很少愿意有组织地接受大批学生到企业进行管理业务上的实习。而即使学生自主找到企业实习,由于实习生的身份,并非正式雇员的身份,能够接触到的业务工作都是最基本的事情,花了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却在管理技能上得不到提高。鉴于现实情况的限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校内的实践环节应利用模拟的手段,进行业务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训练,实施“四阶段式”实训模式,即“感知实训―理性深化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阶段实训。
1.感知实训阶段。由专业教师组织新生到企业进行“感性认知”,了解企业的组织基本构架、生产运营流程、员工岗位职责等,对企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借助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软件,让学生扮演企业经营的各种角色,承担岗位职责,在“玩”中知道企业要“做什么”,初步体验、感知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经过这两种方式的感性认知实训,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课程和应用理论知识时,学习的兴趣可以大大提升,并且会主动地学习自己所需要的应用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以学生做过的沙盘、看过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背景、素材和案例,进行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了模拟体验的经验基础,有了对所学内容的感性印象,他们就会将老师讲授的知识与感性印象联系起来,带着问题来学习,从而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应用理论知识和方法,理解企业“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更好”等问题。
2.理性深化实训阶段。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课程后,掌握了具体的业务工作方法,学会了怎么做后,再次让学生运用各类沙盘、教学工具、模拟软件等实训资源,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理性深化实训”。在实训环节中,教师的身份从知识“讲授者”向完成工作任务的“指导者”的角色转换。如在第二学期学完基础会计,用一周时间进行手工会计实训,一周时间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在第一学期做过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的基础上,在第三学期期末再做一次物理沙盘;在第三学期学完市场营销课程后,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打寒暑假工。
3.专业综合实训阶段。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在第五学期开设“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项目)为核心,将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完整性、综合性的实训课程。通过仿真企业工作情境,模拟职业岗位,模拟企业真实的经验管理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熟悉企业经营运作的过程、了解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内在业务关系,掌握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熟悉业务操作的细节与规范,提升职业素养,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感悟管理精髓。
4.顶岗实习阶段。在第六学期,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以双重身份,既是学生也是企业见习员工,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业务工作,到对口岗位顶岗实习,最终完成从学生向正式员工身份的转换。
(六)建立集知识、能力、素养为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职业能力是在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形成的联系,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指南针。知识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学生在接受应用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训练,找到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下转第60页)(上接第50页)的联系,明确实践性问题与工作任务的连接点。传统考试和考核办法已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考核的仅仅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这种考核方式会引导学生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越走越远,只看重书本内容的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忽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应大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应用型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养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2]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3]邹波.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4]宋彦军.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9
[5]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6]杨东进.从高职就业情况反思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4)
[7]黄金火,冯建军.高职教育“三位一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与问题探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2)
[8]禹利萍,岳志强.高等职业院校落实通识教育的路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9)
[9]黄娟.浅析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构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当今,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等能力有所欠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加之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普及,使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自我行为调节能力不高。在校期间对人生的不清醒认识和规划,难以树立终身职业生涯发展观。学校、相关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不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新的要求,也对就业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加之,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足、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个人素养的部分欠缺、对创业动力个性意识倾向淡泊、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的不明确,所以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与社会现实问题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结合企业管理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一、企业管理模式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运用企业模式的理念。企业管理模式与大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含有诸多相同点,组织传统的学生活动时,通常采用自上而下、逐级授权的模式,形式单一,缺乏新鲜创意,学生的自主性与灵活性较低,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加不利于管理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直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果。要将企业管理模式中一些成熟的、实用的管理方法与大学生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新管理模式,得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对于研究企业管理模式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可以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效率化。对高校的教育改革加以完善,优化资源的配置,极大的促进培养模式的改进。
以企业模式为基础,利用有限模式的有利因素,结合学校、学院、班级的背景,联系自身的实际条件环境,综合制定属于自己的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应先让学生尽早地了解企业,需先融入企业文化。争取做到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精神一致、内容相似、价值取向相近、行为准则相似。再者,从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生角色的转换成企业的职工,主要是对学生管理素质的考验。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素质从而使学生失去了一次次良好的就业机会,影响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要重视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引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不仅让学生的专业得以成长,还要在心理上成为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效率管理,培养学生时间管理素质。其次,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细化管理,培养学生程序执行意识。再次,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管理,培养学生制度遵守素质。
在班级的管理中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化、友情化、温情化的管理模式,有时甚至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终究被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有主见的大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所以完全讲制度也是不行的。
实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工程。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也要多种类、多类型的进行分类,要根据学生本人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经济特征和其所处的环境相应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网络上与学生做朋友,甚至可以在网络上对于班级的管理活动、管理制度进行明晰,真正做到管理网络化、制度化,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的影响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对学生服务意识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学生工作不仅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自身找到在同学中的认可感存在和荣誉感。
二、企业管理模式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地方,还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唯有通过各种管理模式,指导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以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准备工作。因此,引入并运用企业管理模式在大学生涯中,让校园活动与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企业管理模式培养的最佳平台,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大学生尽早适应社会激烈竞争有着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大学校园里,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往往是工作繁重,职责泛化。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须更新观念,改变管理策略,除了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外,还要倡导学生自我管理。引入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发挥每个同学特别是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荣誉感,树立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宗旨,发挥广大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有效措施。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现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合作意识薄弱的现象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企业竞争中,唯有强强联手,共赢合作,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这些理念与管理模式借鉴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有利于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这不仅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落实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我国高校学生教育改革意义重大,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基于人的本性以及以人的发展对重点,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思想出发,加强校园文化气氛的渲染。对老师和学生实行人本化管理,为老师工作和学生学习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一切以师生的发展为主,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02).
[2] 黄秋玲.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Ⅱ[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2):78-79.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企业行政管理是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一门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究其课程内容本身,主要包括企业行政计划、企业行政协调、企业行政控制、企业行政监督、文书、会议事务管理及行政领导方法,等等。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将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具有创新技能,既能从事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也能适合企业行政管理岗位的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企业行政管理这门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企业行政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去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一、企业行政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定位不准确。企业行政管理是以全面提高企业组织效能而提供必要的保障服务,决策、计划、控制、协调等构成了企业行政管理的框架,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主导和轴心位置,是企业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但企业行政管理既不同于行政管理,也不同于企业管理,确切地说,应是后二者的有机结合体。企业行政管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用管理学的知识去分析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具备处理企业内部事务、后勤事务的能力。但是,国内一些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单方面从公共部门出发,用纯粹的行政管理知识体系来讲授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抛开了“企业”这个立足点,学生往往感到与已学的课程有重复,与企业衔接不紧密,实用性和适用性不够。如果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入手,整个课程以企业管理体系来梳理,也会形成貌似企业管理,深究起来又不是,造成似是而非的现象。因此,使得大多数高校教师对企业行政管理教学颇感棘手。
2、可供选择的教材与辅助资料匮乏。虽然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在国内众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其教材体系建设是较为薄弱的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苏伟伦主编的《企业行政管理要素》、干方彬等编著的《做优秀的行政主管》,还有几本高职高专的教材,教材总量明显偏小。囿于教材等相关资料的限制,加上案例素材的选取存在一定的难度,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企业行政管理方面的案例较少,一些高校教师在备课时感到比较吃力。有人认为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弥补,但是在本科生的教学中,教材的使用还是必要的。笔者在课下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得到的信息是,学生希望高校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在前几位专家学者贡献的基础上,加入到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材建设的队伍中,编写出融合案例与理论于一体的教材,拓宽学生阅读选择的范围。
3、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性环节虚置。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型)向应用型(实务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性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目前,高校教师中从事企业行政管理教学的是年轻的群体,他们中大部分是研究生刚刚毕业,一般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不排除他们中理论功底比较扎实,有一些研究成果,但置身于教学中,常采用的方式是“板书+PPT”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讲课也很认真,希望学生能掌握知识体系,可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我国高校普遍缺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有关。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教学计划中均有实践课时或环节的安排,但很多是流于形式,无法付诸于实际操作。
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教学的措施
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现大规模发展之后,如何实现向质量转型,培养出适应企业所需要的管理人才,是高校不容回避的课题。为此,改进教学既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起点,也是关系到此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1、合理设置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内容。高校教师应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政管理的规律和方法,为企业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实证技术。企业行政管理要把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于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这是教学的基础目标;能力目标,这是教学的关键目标;成才目标,这是教学的核心目标。课程内容既要立足于行政管理学科知识,也要吸收企业管理理论的精髓,跳出二者分割的怪圈。行政管理注重的是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管理,企业管理强调的是企业组织的全盘管理,不仅仅是行政事务的管理。统筹设置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内容是务实之举,寻求适合企业行政管理的理论区域。实践性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关键元素,要从企业实际中发掘问题,让学生熟悉各种实践形式的操作流程。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既有相关理论的储备,又能对企业行政管理的实务开展具体工作,这些是学生胜任今后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2、丰富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材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迅速,为教学的实践者既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如果高校教师能把典型的企业行政管理活动精炼成具有普适性的教材,或者是编写成案例专辑,通过校内课题组的团队合作形式或校际合作等方式,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实践进行描述、分析,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样既发挥了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契合点。笔者在企业调研中得知,企业组织中的很多人员希望有这样的人员来完成此项任务,高校的学生群体也盼望能有这样的教材资料面世,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既有益于学生,也是对企业实体界的贡献,同时也能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很好的基础,也是对高校教师理论水平的检验,也可以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3、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的选择和使用的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案例的氛围中,如何运用自己“智库”里面的储备,去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去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场应变的能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案例可以由教师自己整理得出,也可以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既可以是成型的案例,也可以是毛坯式的案例,既有与课程章节相配套的专题案例,也有几章节串联起来的综合性案例;既有事实描述性案例,也要有能让学生有发挥空间的案例。
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围绕某一专题,自己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和讨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主动性明显提高,很多模糊的概念和原理也得以理解,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情景模拟参与是参与式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和案例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案例教学是前提和基础,是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基本训练,配合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情景模拟参与就会有点拨的效果,可以弥补学生对企业行政管理实践的不足与片面。情景的设定可以由教师拟定,也可以由学生出题。具体步骤为:把学生分为4~6组(根据人数,也可适当增加组数);划分小组之后,宣布小组的目标;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展开模拟;总结评估情景模拟的结果。整个过程由教师作为指导者,也可由班级的某位同学主持,或者教师只给予辅指导,最后对情景模拟做出点评,并指出今后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学习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4、注重校企合作和实践环节建设。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社会生活实际,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生动,教学形式活泼,具有近距离的接触,能有亲身体验,学生也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中,企业行政管理者(如行政总监等)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就要合理安排,定期和不定期地聘请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到高校课堂为学生开展讲座,互动交流,因为在企业一线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上的管理者真正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管理能力。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也有了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这样学生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了更具体、更客观的认识,企业也可以在合作中觅得自己需要的管理人才,实现共赢。但在加强实践环节建设的过程中,确定实践教学的主题要具体、务实,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大而空;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实践成绩,使学生在实践环节能珍惜机会,有所收获,这些还需在实践中总结和探索。
一、引言
企业管理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显然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教学模式,如果不能够超越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很难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管理人才。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更多采用的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员只需要死记硬背,套用公式,对于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很少去关注培养,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学员的教学效果。而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多去借助互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通过构建互动、平等、无权威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二、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要素分析
企业管理教育者和学员这个受教育群实现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就能够很好地构建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对于企业管理的教学,需要注重体现大我以及大爱的意识,而构建这种共同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所产生的互动式情境,才能够产生较佳的教学效果。从教育哲学层面来看,企业管理教育模式的共同体的形成基础就是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充分突出教育者的主体特性。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的实现需要将诸多组织机构进行互动,让企业管理教学模式进行社会生活化,让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紧密地贴合学员的生活实际,而不能够仅仅限制在课堂上,更要将其纳入至广阔的社会空间。通常而言,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该需要从规范、情境(Context)、互动、共识这些层面开展。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的重要要素,想要提升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就需要创设可以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此培训老师需要紧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合理的互动情境来激发学员参与互动。当然培训老师也可以鼓励学员在课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导演相应的情境,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学习的主动性。当然让学员进行情境的创设,培训老师在其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因为部分学员可能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透彻,那么就有可能不能够很好地阐述这种情境,自然就难以深入领悟这些知识和内容。
(二)加强规范
根据交往行为理论,也就是说,利用交往理性来置换工具理性。任何交往活动中的个体在实施任何语言行为时,都必须要满足下面三个具体要求:第一,能够说出可被理解的东西;第二,可以提供相关的东西去帮助理解;第三,因此使之个体自身成为可理解。这是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从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来看,就需要科学应用互动式理性观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据此形成一种规范,能够让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通过这种交往理性理论来让整个互动式教学变得更加规范。
(三)加强交往互动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是延伸至对人的教育,无论是培训老师还是学员都会长期处于这个互动的共同体之中,进而形成一种互动式的情境。培训老师和学员的交往互动除了基于教学内容的互动之外,同时在课余以及课后,同样也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性。另外,交往互动的形式可以实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电话、对面交流之外,还可以基于互联网加强培训老师和学员的交往以及互动,通过这种交往互动让培训老师和学员这个共同体变得更加牢固,进而为进行互动式教学提供重要的基础。
(四)企业管理的共识
在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应该将共识纳入进来,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形成和人的思想发展、精神共识等层面密切相关。而通过企业管理的互动式教学,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共识,进而不断提升自我。互动式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也就是基于互动,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一种共识,进而让学员产生一种感悟或者体悟,并最终可以实现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引发学员和培训老师的思考,进一步还可以上升至精神家园的构建以及回归。
三、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创新策略
由于企业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更加注重做人的教育和培训,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很难让学员产生良好的体悟,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虽然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互动教学方面不知道紧密结合时代进行创新,那么也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化及创新:
(一)充分利用网络来创新和优化互动式教学模式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虽然被越来越多的培训老师所重视,可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培训老师的影响同样非常深刻,培训老师的教学思维的转变还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开始在社会上逐渐形成,而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互动性。这就可以借助利用网络来倒逼培训老师的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比如互联网上的公开视频课程就能够发挥出培训单位的第四种功能,也就是进行文化的传播以及传承。在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培训老师既要扮演者导演的角色,同时还需要担任编剧的角色。在案例分析中,培训老师还要对整个课堂进行良好的控制,特别是和学员进行互动的环节,培训老师不仅要做到在课堂上和学员进行互动,同时还可以借助于网络和学员进行互动。当然网络视频也不能够完全地取代培训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过网络互动却能够让培训老师不由自主地构建互动式思维,并在教学中应用这些互动思维。互动式的企业管理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互动式情境平台上主体之间的企业管理教学。从这点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同样不能够独立于企业管理教学模式资源,需要共同创造企业管理教学的模式成果。在互动式企业管理教学中,互动转变是一个共识,成为主体之间分享企业管理教学模式及经验的具体途径。这点和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显然存在着差异,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注重外在性,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则能够将准则、规范、知识和学员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二)主体之间积极互动实施体验教学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证明,在参与这个教学的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会有两个重要的培养内容:一个是理论教育;另一个是实践教育。对于理论互动式教学模式而言,更多体现出主体之间的互动式的理性教学,此时培训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平台为课堂。而且在理论教学时,同样要充分体现出互动式教学的精髓,注重实效性的提升,让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主体的认知环节可以受到良性的影响和作用。从互动式技能实践教学层面来看,此时更多体现在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主体的自我践行,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着重性特征,需要中长期的累积演示,特别是学员主体之间的互动式。学习企业管理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管理人的思想和方式,在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管理关系可以当成主体间的关系,此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师生和学员之间的关系,而是要将其当成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三)促进讲师和学员合作信任基础的形成并进行合理的互动式教学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主体是通过互动过程而形成的,其更深的层面体现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时,能否将理解、尊重、对话和协商等行为体现出来,让学员进行主动性的学习,并构建相应的管理知识和获得相应的管理技能。而形成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则是基于学员的内化思想以及外化行动。在培养管理人员时,外在的人际关系实效性较强,企业管理教学模式则是将互动式教学思想充分渗透至整个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中,并让学员能够如沐春风地从新型的人际互动环境中接受企业管理教学模式,进而产生相应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并以真正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层面上升至思想上的共识以及情感上的共鸣。只有培训老师和学员充分构建了信任基础,并进行科学合理的互动式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并提升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就在于互动,而形成互动的关键就在于学员和讲师之间、学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能够基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创设互动情境,培训老师在其中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积极地开展多元化的互动式教学,包括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层面,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员在企业管理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二、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要素分析
企业管理教育者和学员这个受教育群实现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就能够很好地构建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对于企业管理的教学,需要注重体现大我以及大爱的意识,而构建这种共同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所产生的互动式情境,才能够产生较佳的教学效果。从教育哲学层面来看,企业管理教育模式的共同体的形成基础就是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充分突出教育者的主体特性。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的实现需要将诸多组织机构进行互动,让企业管理教学模式进行社会生活化,让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紧密地贴合学员的生活实际,而不能够仅仅限制在课堂上,更要将其纳入至广阔的社会空间。通常而言,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该需要从规范、情境(Context)、互动、共识这些层面开展。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的重要要素,想要提升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就需要创设可以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此培训老师需要紧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合理的互动情境来激发学员参与互动。当然培训老师也可以鼓励学员在课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导演相应的情境,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学习的主动性。当然让学员进行情境的创设,培训老师在其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因为部分学员可能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透彻,那么就有可能不能够很好地阐述这种情境,自然就难以深入领悟这些知识和内容。
(二)加强规范
根据交往行为理论,也就是说,利用交往理性来置换工具理性。任何交往活动中的个体在实施任何语言行为时,都必须要满足下面三个具体要求:第一,能够说出可被理解的东西;第二,可以提供相关的东西去帮助理解;第三,因此使之个体自身成为可理解。这是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从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来看,就需要科学应用互动式理性观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据此形成一种规范,能够让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通过这种交往理性理论来让整个互动式教学变得更加规范。
(三)加强交往互动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是延伸至对人的教育,无论是培训老师还是学员都会长期处于这个互动的共同体之中,进而形成一种互动式的情境。培训老师和学员的交往互动除了基于教学内容的互动之外,同时在课余以及课后,同样也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性。另外,交往互动的形式可以实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电话、对面交流之外,还可以基于互联网加强培训老师和学员的交往以及互动,通过这种交往互动让培训老师和学员这个共同体变得更加牢固,进而为进行互动式教学提供重要的基础。
(四)企业管理的共识
在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应该将共识纳入进来,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形成和人的思想发展、精神共识等层面密切相关。而通过企业管理的互动式教学,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共识,进而不断提升自我。互动式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也就是基于互动,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一种共识,进而让学员产生一种感悟或者体悟,并最终可以实现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引发学员和培训老师的思考,进一步还可以上升至精神家园的构建以及回归。
三、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创新策略
由于企业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更加注重做人的教育和培训,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很难让学员产生良好的体悟,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虽然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互动教学方面不知道紧密结合时代进行创新,那么也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化及创新:
(一)充分利用网络来创新和优化互动式教学模式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虽然被越来越多的培训老师所重视,可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培训老师的影响同样非常深刻,培训老师的教学思维的转变还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开始在社会上逐渐形成,而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互动性。这就可以借助利用网络来倒逼培训老师的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比如互联网上的公开视频课程就能够发挥出培训单位的第四种功能,也就是进行文化的传播以及传承。在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培训老师既要扮演者导演的角色,同时还需要担任编剧的角色。在案例分析中,培训老师还要对整个课堂进行良好的控制,特别是和学员进行互动的环节,培训老师不仅要做到在课堂上和学员进行互动,同时还可以借助于网络和学员进行互动。当然网络视频也不能够完全地取代培训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过网络互动却能够让培训老师不由自主地构建互动式思维,并在教学中应用这些互动思维。互动式的企业管理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互动式情境平台上主体之间的企业管理教学。从这点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同样不能够独立于企业管理教学模式资源,需要共同创造企业管理教学的模式成果。在互动式企业管理教学中,互动转变是一个共识,成为主体之间分享企业管理教学模式及经验的具体途径。这点和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显然
存在着差异,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注重外在性,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则能够将准则、规范、知识和学员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二)主体之间积极互动实施体验教学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证明,在参与这个教学的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会有两个重要的培养内容:一个是理论教育;另一个是实践教育。对于理论互动式教学模式而言,更多体现出主体之间的互动式的理性教学,此时培训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平台为课堂。而且在理论教学时,同样要充分体现出互动式教学的精髓,注重实效性的提升,让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主体的认知环节可以受到良性的影响和作用。从互动式技能实践教学层面来看,此时更多体现在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主体的自我践行,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着重性特征,需要中长期的累积演示,特别是学员主体之间的互动式。学习企业管理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管理人的思想和方式,在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管理关系可以当成主体间的关系,此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师生和学员之间的关系,而是要将其当成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三)促进讲师和学员合作信任基础的形成并进行合理的互动式教学
1校企合作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一些校企合作模式得到迅速推广,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具体问题。
1.1校企合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截至2010年4月,中国期刊网显示的与“校企合作”相关的论文近1700篇,其中研究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问题的占95%以上,研究合作模式的占近1/5。于敏(2009)认为,从各国的模式看,主要有德国的企业为主模式(“双元制”)、美国的学校为主模式(“合作教育”)和澳大利亚的行业主导模式(“技术与继续教育”)。曾建飞(2010)提出目前国际物流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企业辅助型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其划分依据应该是校企合作中双方的资源配置比例和实际控制者的差异。近年来,我国高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采取了多种形式,主要包括:
①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企业订单为主要依据,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实施人才培养,实行产销衔接。内容包括人才规格要求、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习实训、教学评价和毕业生录用等方面。
②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参观或顶岗实习。高校与企业签订实践基地协议,制订专门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行弹性学制,安排学生参观企业现场或顶岗实践。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习引导理论学习。这种形式在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中都有应用。
③参股加盟模式。1992年10月,为了适应扩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华南农大应邀加盟温氏集团,开创了农业产业化领域校企合作的先河,首创了高等院校持股加盟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合作形式以股份为纽带,将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该形式主要应用于合作技术研发领域。
④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课。这种方式操作容易,教学成本低。上述校企合作形式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均得到相应的益处,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校企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2目前校企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难点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作理念存在误区。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束缚,我国高校本科教学并不重视实践训练。重点院校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少数普通院校也忙于上档次,争先恐后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虽然大多数普通本科都声称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重视。分配给学生实践的时间过少,一般只是在最后一学期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关于校企合作的协议虽然签了不少,但基本上都是摆设,所谓“实习基地建设”,只不过是一纸空文的口头承诺。结果导致管理学科的毕业生呈现“研究外行,管理不行”的局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只关注用自己的力量生存发展,也很少考虑能从与高校合作中受益的问题,即使关注了也是考虑技术合作,而对于教学合作问题并不感兴趣。
(2)合作双方目标冲突。在实践中,企业与高校合作教学的直接目的主要是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企业不可能愿意接纳学生的周期性的实践;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根本动力则来源于培养人才,而创造社会效益,缺少针对经济效益的可行性分析。合作目标的不同造成双方在合作中产生冲突。尤其是合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以后,一旦发现问题,往往使得合作难以深入进行。
(3)资源配备问题。一是实践平台问题。校企合作在设备场地的投入上更多的是依靠企业来提供。在实践中,企业要考虑正常生产经营问题,到底投入多少资源供教学使用,或者说企业能不能拿出足够的资源,企业的资源与学生数量如何配比,也成为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其实践环节几乎覆盖整个企业流程,如果没有配套的资源作为实践教学平台,根本不可能完全实现教学目标。二是教师资源问题。谁来教学生?是高校老师,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高校老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企业管理人员又没有精力来教学生,成为合作难的一个障碍。三是教材问题。传统的理论教材不能满足校企合作教学,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使得教师授课没有科学依据。上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4)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系强调系统性和模式化,它包括管理的方针、目标、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等具体活动。管理体系是校企合作正常进行的必要保证,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会造成学生在企业“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学不到系统的知识。
(5)政策支持问题。校企合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室教学的局面,将学生引领到校企共建的教学平台上学习,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事实上,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但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和技术创新领域,在本科教育层次或各层次共享方面缺少明确的政策文件。
总体来说,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最基本问题是校企之间如何合作,具体涉及高校、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三者之间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去保证校企合作教学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2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企业运营的互补性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企业运营存在很大互补性,无论是在专业属性、培养目标还是在资源配置等方面,高校和企业之间完全可以通力合作,资源共享。
2.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
(1)培养目标和人才能力体系要求。从学科分类来看,物流管理应该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交叉学科。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要为社会培养基层、中层管理人才,能够在制造业、服务业及第三物流等领域从事有关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和信息管理(或综合性)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工作。学生能力要求最终表现在两个方面: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说、写、协调沟通和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四方面;核心能力包括决策和执行能力。基本能力为核心能力服务,核心能力依靠基本能力来体现。这些能力单纯依靠高校自身的理论教学和模拟实践根本无法完成。
(2)高校教学资源的有限性。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方面投入的资源除了教师,还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目前高校内部能做到的只是建设模拟实验室或安装模拟物流信息化管理软件,如建设模拟配送中心,安装ERP软件或仓储管理模拟软件等。由于资源有限,教学过程中模拟的程度是有限的,不可能覆盖物流管理涉及的全部要素。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校内教学内容与企业管理实际必然存在一定距离。同时,每所高校争相采购设备,造成全国范围内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种局面迫切需要企业从外部提供资源来化解。
校企合作给高校带来很多好处:一是高校可以争取企业资助,改善教学条件;二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就业;三是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2.2企业对高校教学资源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校企合作在客观上使企业也能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获得诸多利益:一是企业可以从高校获得符合企业需要的低成本员工(学生毕业前)和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学生就业后);二是利用高校教师的理论优势,对员工进行培训或享受诊断咨询服务,解决企业在管理和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通过校企合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四是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
总之,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给高校和企业带来的是双赢,在人才、管理、基地、技术等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具有极大的互补性。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多家高校联办的“顺丰班”,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师生员工的有机结合,是校企合作的一个较为成功的典范。
3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设计
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教学模式需要从学校、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来构建,构成要素包括教学方针和目标、组织机构、方案和内容、过程、手段和方法、教学基地、沟通与反馈、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如图1所示。
3.1教学方针和目标
校企合作要树立“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的教学理念。高等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对象是学生。教育服务必须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相关方包括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等。所以,校企合作教学必须首先识别学生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作为教学策划和资源配置的前提。教学方针是教学单位制定的关于实践教学的总的宗旨和方向。它必须与学校和企业总的教学方针或经营方针相适应,对满足学生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和持续改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承诺。合作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其就业适应性,具体要围绕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来制定,并形成一个完善的目标体系。
3.2教学的组织机构
根据组织理论,“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环境,面对不同的环境,组织总是要有不同的结构来适应它”。为了切实搞好校企合作教学,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针对物流管理等各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战略规划与资源配置,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专业层面,必须成立以高校为主导的专职教学机构,专门负责校企合作教学的具体管理和操作。该机构一定要有足够的权限,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抽调各级管理人员组成,正副职安排和构成人员比例根据教学需要来确定;也可以考虑合作双方的选调人员分别在对方的高、中、基层挂职,参与相关决策,以增强相互沟通、了解和信任。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教学方针目标、教学方案、教师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建设教学基地、教学质量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其中,对教师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意味着该机构不仅仅是选择教师,还要对教师进行实践经验或实践技能的岗前培训,由企业管理者授课。教学质量管理职能包括教学质量标准制定、教师教学质量的控制和评价等。学生管理在所有工作中是一个关键,因为实践基地的容量有限,如何有计划地利用基地培训学生十分重要。
3.3教学方案和内容
教学方案涉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具体教案等文件。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案一定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践需要,由校企教学组织机构组织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来设计和编制。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物流管理职能与岗位群要求,充分实现教学目标体系规定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教学方案设计总体上应该考虑5W1H,即内容(学什么)、主体(谁来教,谁来学)、原因(依据和目标)、时间(在哪个学期)、地点(在校内,还是在企业基地)和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为了增强校企合作教学的可操作性,教学组织机构应该组织人员编写“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提供直接依据。
3.4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教学中的核心任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与物流管理职能密切相关,无论是仓储、运输、配送,还是其他管理岗位,都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因此,选择合作的企业不能是唯一的,一要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零售业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在企业考虑范围之内。当然,作为校企合作的企业与高校实践教学一定要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具有典型性;从投资主体来看,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采用学校投资、企业投入或校企共同投资三种形式。由于高校自身资源的有限性,采用企业投资和共同投资的形式比较可行。如果基地是企业生产经营系统一部分(企业的物流系统),既要保证企业运营正常进行,还要完成合作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协调教学与运营的关系是一个难题。解决的办法要从合作教学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角度去思考。
3.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方案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地点)上的具体展开(如图2所示)。从时间上来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一共八个学期,应该拿出一个学期为学生提供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可以考虑安排在第七学期。一至六学期也可以安排实践教学,但在形式上与集中学习应有所区别。在第八学期,仍然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传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具体来说,在第一至第六学期,校企合作教学主要采用企业专家讲课(针对相关课程)、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和假期实践(阶段实践)三种形式。第七学期的全部或至少二至三个月,在实践基地集中教学。这是校企合作教学的主要时机。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可以继续选择在实践基地,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到其他企业实习,主要是为了学生就业和完成毕业设计。以上过程设计需要对传统教学计划进行改革,需要对课程教学的平时实践学时和集中实践教学学时进行合理划分。
3.6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校企合作教学的质量能否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根据教学地点,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分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顶岗实践三种类型。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提供合作企业物流管理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素材;同时,邀请有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到课堂上为学生讲课。高校教师擅长理论,企业专家侧重实践,二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现场教学环节,主要采用“学徒制”。为一组学生安排一位高校教师或企业管理人员做老师,学生跟随老师学习物流管理实践知识,同时要定期轮换,以便学生掌握全面物流管理技能。当学生掌握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要领以后,安排学生顶岗实践。此时,教师角色转换成“指导”,学生变为管理工作的主体。
3.7沟通、评价与反馈机制
建立沟通机制是为了确保高校与企业之间就合作教学的情况进行实时交流。为此,合作教学组织机构应该安排专人负责,建立专门的联系方法,确保双方动态掌握教师、学生、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的所有信息。此外,要制定合作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事中和事后控制手段。组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评价小组,针对教学方针、目标、方案、过程、手段和方法分别构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从而对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形成约束,使合作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将教学效果和质量评价结果传递给教学组织机构,乃至校企高层管理者和相关部门。
3.8政府的政策支持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没有国家政策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政府对于校企合作教学的支持包括总体要求、教师素质培训、教材编写、经费支持、人身安全保险、企业税收优惠和教学认证等多方面。第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支持本科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的政策文件,对本科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措施提出总体设想和要求;第二,加大教师实践培训力度,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校企合作教学要求;第三,通过试点,编写校企合作教学的教材,并在完善中推广;第四,对校企合作的高校给予经费扶持;第五,设定专门的服务于校企合作教学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险,明确界定校企合作教学中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划分,免除学校和企业对人身意外伤害的顾虑;第六,对参与校企合作教学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免除或降低相关的资产购置、产品销售方面的税率;第七,设立基于校企合作教学的职业能力认证。为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认证证书,对学生的实践经历和能力提供证明。
综上所述,当前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个根本障碍就是学生没有实践经历,实践动手能力差。校企合作教学不仅解决了这一难题,还会形成高校和企业双赢格局。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需要在国家政策平台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针和目标,成立教学组织机构,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规范教学过程,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沟通、评价与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二、调查方案
(一)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论文所获取的研究数据,均由作者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全国各大高校论坛上派发,通过同学号召、教师号召、互联网宣传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共计在全国发放24个省市高校,共计165所高校(皆属于二本以上全日制高等本科院校)。在本调查问卷发放过程当中,共计发放问卷数量为12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1200份(由于便于统计,故发放整数份)。经过统计,此次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人数中有800份为女生,400份为男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统计毕业生均为应届生,不包括办理暂缓就业的学生,也不包括社会工作人员。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项,具体如下列示:第一为性别;第二为地区;第三为是否找到工作;第四为就业的行业及岗位。
(二)调查结果
在对上述调查问卷进行分类以及整理之后,具体的统计结果如下列示:(1)对于性别的统计。在调查问卷当中男生所占毕业为三分之一,共计400人。女生所占毕业为二分之一,共计800人;(2)对于地区的统计。在调查问卷当中,学生来自于中国24个省市的高校,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学生总人数占总体学生样本数量为百分之六十,其中来自于二线城市例如武汉、南京、重庆、天津等地区学生样本数量为百分之三十,其中来自于其他地区,例如港澳台地区、广西、云南等我国西部地区学生的总体样本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十;(3)根据对第四个选项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之后,作者发现,其中大多数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走入社会岗位之后从事前台、文秘等文科类岗位的为百分之五十,其中从事企业咨询工作的为百分之十,从事销售工作的为百分之十,继续选择深造的为百分之十,其他为百分之二十。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经过上述的统计之后,作者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了下述的分析:(1)对于性别的分析。根据统计男女数据的比例,经过三个选项相互结合之后,作者发现,其中男生的就业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而女生的就业比例相对于男生较低为百分之五十;(2)对于所在区域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位于一线城市地区的就业比例为百分之七十,而位于二线城市的就业比例为百分之五十,位于其他地区的就业比率为百分之四十五;(3)将三个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合并进行分析之后,作者发现,其中位于一线城市地区的男性就业较为容易就业,此项统计与学生专业性无太大关系;大多数学习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都是偏向于文科类的,也就是管理类的工作,他们需要保持较好的与人打交道、撰写文书、朗读主持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四、对当代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现状的建议
(一)完善现有专业授课体系,开展多样化教学
我国高等院校应当对现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授课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1)对现有教科书内容及所选课程门类进行甄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门非常偏重于实践性的课程,而现有大多数高校对于该专业教学都是偏向于理论课程教学。为此,应当不断整合与更新现有授课内容,对给学生授课的教材进行不断的调整,在其中添加实用性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理论、阅读与自学的能力;(2)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互联网科技飞速影响下的高等院校,应当与这一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以及现有多媒体设施,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到社会,使他们对社会中该专业的实践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素质,聘用校外导师
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应当不断提升现有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对于该专业而言,其实用性较强,就决定了其授课教师不仅仅需要拥有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并且还需要拥有实践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研究与校外企业相互合作,从而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发挥其在授课环节当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我国各大高校还应当积极的聘请校外导师,利用学校办学的特点与主打的学科,吸引校外导师加入到学校中来,为班级学生现身说法,提供有益于其今后成长与发展的建议。
(三)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实习实验室
三、以正确的方法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庞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因学校性质的不同而变得简单。因此,高职院校虽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性质有所不同,但其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合理规划。首先,要在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奠定高职特色的基调,从校情出发形成鲜明特色;其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缺一不可,同时有所偏重地适时做出调整,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再次,学校各部门全员参与,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以主人翁姿态共建校园文化,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后,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始终都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付诸实践。“行百里者半九十”要避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空喊口号不做实事,应以科学合理的实施框架,将具体而详尽的内容和措施全面落到实处。
与时俱进的网络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1世纪已步入互联网时代,各高职院校纷纷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利用网络文化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环节效率。如今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堂和图书馆获取知识,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渠道,足不出户交流学习心得,而老师也可以为学生们网络答疑。因此,校园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和学习模式也得益于网络文化的发展有所转变,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教学体系,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学校可利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网络文化也可能对高职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正确全面地认识信息化,并利用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它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祥龙,朱静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周鹏.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饶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管理,2015.
[4]于鹏,闫献伟.加强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
1农业经济转型期的特征
通常将农村经济转型期的特点分为两点:第一点是工业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产生变化,第二点是二元结构产生变化。我国农村经济中,农业产业结构以及工业产业结构都在产生变化,从而致使农村经济发生转型,进入转型期,人们也逐渐加强对经济转型的重视。我国的农业以及工业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衡存在的,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当农业的发展速度变快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拉动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当农村的工业经济发展起来时,也会反过来帮助农业经济的发展。截止到现在,我国的经济产业中工业经济占据着相当大的部分,因此目前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正好满足后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工业经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发展的重点,致使众多的城市发展起来,成为大都市,但是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也造成了一些列的问题,比如加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农村的经济收入远远比不上城镇的经济收入。不仅如此,农村的医疗、交通以及公共建设等方面也都远远比不上城镇的发展,这种极端分化的发展促使我国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农村经济发展上来,应该对其加大投资力度和建设。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国家对此是非常支持的,以此来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缩减农村和城镇的贫富差距。
2经济转型对于农业经济学科的要求与学科发展趋势
2.1完善相近学科专业
伴随着新形势的背景下,各个高校都逐渐地开设了和农业经济相关的专业以及学科,这样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学科是在以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对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重新制定了相应的规则,比如高校创建的农产品贸易学科以及农产品经济学科等,都是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实行的课程设计,把农业经济的特点加入到学科之中,让学生们去学习,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还有个别院校,比如华中农业大学,它是在经济管理学院中开设了关于小型乡镇企业的会计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等,高校中关于农业经济专业和学科的开创,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依照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教育出更多这方面的人才,也是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2基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通常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一些客观的信息以及数据传输到生产中去,计算机主要作用是收集信息以及整理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生产的数据实行科学的整理,从而促进生产的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农业经济的管理,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其正向增长。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对于经济的管理以及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说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同样在对农产品的经营和管理时,对于市场上的信息掌控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将决定着农产品的经营状况以及销售状况。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同时还有一些高校的信息学院中也开设了农村经济信息化相关的专业,以期望能够培育出更具信息化技术知识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开展农村经济活动时,及时有效的信息能够使生产者更好地经营农产品,从而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产品的价值。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院校之中开设和信息化相关的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
2.3应用数理知识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科学化
在高校中相关的农业经济管理课程,其中数理经济以及定量分析等相关的课程内容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高校开设的课程之中的学习重点,主要是强调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政策等,大部分课程都是全面落实国家的农业经济政策等,没有对其实行专门的分析,也没有开设和农业经济相关的类似分析课程。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依然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经济市场也将是我国市场发展的方向,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定量的分析以及数理经济的分析,要对其足够重视,应该开设一些和定量以及数理分析相类似的课程。高校农业经济学科也应该依照相关的问题需求对定量分析以及数理分析上加设课程,增加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2.4强化实践性教育,推动软科学硬化发展,展现良好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育理念对于农业经济的作用也不可以忽视,传统的教育理念通常会认为对于农业经济的学习应该以理论学习和研究为主,而且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也比较偏向于对农业管理学科中的理论进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践性以及智能化的学习方式,从而致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到就业,都很难适应工作中的问题,严重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对农业经济实行管理的能力。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也致使市场中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起来,这也对相关的管理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应该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农业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3.1满足农业经济转型的需求,明确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但是可使用的土地资源却十分稀少,而且农业的经营状况呈现分散式发展,还没有建立完善农业产业链。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农村的生产效率非常低。其次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是相对冲突的,现代化的农业已经发展成为高产量、高品质以及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模式,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仍然还是处在效率低下的模式。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个冲突,可以从科技、信息以及管理方面着手,应当重视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对农产品的组织结构进行完善,减少农作物的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培育出专业的农业管理人才,这将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必要手段,也是最终目标,可以加强相关农业学科的建设,科学地培育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从而增加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这也是农村经济转型时发展的重点。
3.2以科学研究为支持,构成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科学进步都是要通过多次地科学研究来实现的,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应该不断地实行科学研究,利用研究发展不断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和技术的成熟。实行科学研究的主体应该就是培养农村经济的专业型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也是要利用专业方面的学科来教育和培育的。因此应该构建以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农业管理学科,帮助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这将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3.3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分层次培养人才,组建学术梯队
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强大的人才团队发展,将是农村经济学科建设的关键手段以及必要措施。在我国的教学团队中也存在着三种教学理念,第一种是处在计划经济思想的年长学者,第二种是计划经济过渡后的改革学者,第三种是具有前卫思想的年轻学者。这样的学术梯队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过程,在对农村经济管理学科进行开展时,应当强化学科的领头人作用,让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以及具有优秀国际管理思想的海归加入到学科的建设之中,从而培育出这个学科的骨干人物,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帮助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更加科学化以及多元化。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国家的支持,对于农业发展的重点国家也应该对此加强重视。农业经济学科的建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而培育出更多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多元化以及国际化发展,从而帮助我国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进行平衡发展。本文主要对农业经济转型阶段我国农业学科的建设进行论述,分别从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思考来进行阐述,希望可以帮助各个院校更好地发展农业管理学科以及对课程进行设计,帮助农村经济管理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思考[J].山西农经,2020,(18):80-81.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趋势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就是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复杂的市场激烈竞争的管理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于20世纪70年代诞生后,逐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所广泛应用。该理论是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建立在管理基础理论、职能管理理论之上,是整合性的、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管理课程,最早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中率先开设,后引入我国,成为高校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在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996年,国家教委(教育部的前身)“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把该课程列为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管理类专业中,一般都将该课程列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面向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实际工作、解决具体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明显区别于研究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的。针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把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企业战略管理》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工作以及经济建设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创新地学习、实践和探索。构建一个创新型教改团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改效率和效果。作为当今新组织形式之一的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就是创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理念和方法为《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博士。其研究成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于1995年出版就风靡世界。此后,世界500强企业中几乎有一半按照该理论的原则来设计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是在发展中形成了持续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它主张组织按照学习关系建立上下互动、内外互动的组织结构。组织领导和成员之间打破旧的等级森严的层级形式和相互隔离的部门形式,充分和积极交流经验和得失,互相促进提高。组织和环境之间消除旧的隔绝障碍,组织积极地适应环境,环境也给组织提供有效而充足的资源,保证组织的高效力。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特征是:共同的愿景,重视团队的作用,强调善于学习和不断学习,组织结构出现扁平化,领导者是真正的学习者,强调创新。
彼得·圣吉曾经说过:“如果让我用两个字表述学习型组织,是创新;如果用四个字,是持续创新。”他认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创造性地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与标志,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所在。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要通过五项“修炼”来创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其中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艺术与技能的核心。该理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应该做到,创建一个有管理专业教学管理者、主讲《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师、学生代表等参加的《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团队(以下简称教改团队)。该团队的构建以及教学改革工作开展应该按照上述五项“修炼”来创建,具体做到:
(一)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它要求组织的成员不断学习,去除自己的既有成见,勇于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不断地创造并努力实现心中最想实现的愿望。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积极创新。他们必须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征。其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就业导向与社会需求高度吻合;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能力紧密结合;③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④富于面向职业应用的创新精神。
这些人才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应以其“进入角色快、业务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等特点而具有竞争优势。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既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研究人员的任务,也有别于高职院校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要求。
基于上述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方面,应该树立的理念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体系清晰、简洁、够用,着重于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特别是综合能力培养。
(二)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的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改善心智模式是建立在自我超越基础之上,通过接受新的观念,形成新的思维方法、方式和习惯。良好的心智模式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有效和及时的决策,以获得良好的组织绩效。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思维方式,以做出正确的教改决策。如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手段更新、实践教学环节、考试改革等方面重新修订和探索。 转贴于
(三)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建立共同愿景”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环节,使组织成员有共同奋斗的目标。组织成员的个人自我超越最终要以组织共同目标的形成为标准,在组织成员的积极互动下,把成员个人的愿望变成集体的共同意志,组织集体的共同愿景才能有效地形成。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要把学院的要求、各个专业培养定位、教师的授课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点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以此把全员团结在组织共同奋斗的目标之下,以此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组织进步的合力。
(四)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
“团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最关键的环节,是基于共同愿景进行的。组织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之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充分沟通和积极探索,形成团体合力、能力和团体的智慧。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 及时铲除组织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善于不断学习。不但重视员工个人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把个人的能力整合为组织的能力。可以利用教研室活动、观摩教学、学生课余活动等多种形式互相学习、共同学习、总结《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组织内部的关系以及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联系。它要求组织在团体学习以后,利用已经形成的团体共识和团体合力,全面系统地思考组织自身、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长远发展战略,制定出系统的发展方法。它既是其他四项修炼的基础和核心,又是对其他四项修炼的整合。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共同思考《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理论体系构建问题。做到脉络清晰,理论完整但不庞杂,既详略得当、又突出重点;理论阐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掌握知识;注意增加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容。另外,结合理论阐述,每章节要配有生动、时代感强的案例分析和阅读资料,易于学生理解理论和实践应用。
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理论体系构建方面,我们对该课程理论体系构建原则是:博采战略管理学界众家之长、依循企业战略管理过程而展开循序渐进的理论体系构建。他们在综合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著名的企业战略管理教材和专著的基础上,提出根据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四个阶段(确定企业使命、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选择、企业战略执行)来构建该课程理论体系。分为以下四个有机联系的模块:企业战略管理导论、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选择、企业战略执行。以上四个模块的有机结合反映出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不间断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在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教学时,以上体系清晰明了、内容选取详略得当。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于促进应用型本科学生《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其创新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周群英.应用型人才培养呼唤知行体系教材 [N]. 中国教育报,2010-4-19(5).
[2][美]彼得·圣吉.张成林,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美]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吕巍,译. 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王绚皓.企业战略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针对高职教育遵循“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尺度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阐述一些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一、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课程的特点
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连锁企业的有关信息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以支持企业的各级管理决策活动,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存在以下特点:
(一)学科跨度大
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课程涉及到的知识一方面涵盖管理类的相关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商品管理、门店运营与管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集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等信息技术类各课程为一体,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因此,学生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上述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二)实用性强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连锁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做好信息管理,因此,大部分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苦下工夫,并且购买相关的企业信息管理软件为企业更有效的进行信息管理服务。然而,对这种管理信息化的大环境,社会需要大量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的信息化管理人才。然而,现实中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这就对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所以,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课程的实用性就凸现出来,如果学生能够认真的学习本门课程,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具备相应的能力,这必将为他们的就业增添很多砝码。
二、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所以很多方面建设不够成熟。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课程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传统的信息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信息管理基础知识,并会设计和开发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信息管理软件能够熟练应用,即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即信息管理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材和老师把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和设计作为教学的重点,运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对于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一般只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两门基础课程,对于一些网络技术和编程课程从未涉及,所以,他们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远远不够,难以应付本门课程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要求。另外,本门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也很多,很多学生由于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在学习本门课程时也难上加难。
(二)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门课程理论性强、学科跨度大,对老师的要求也很高。一方面要求老师掌握信息网络技术,会编写程序,另外一方面要求老师要具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背景,这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是工科类出身的老师讲的重点会倾向于系统开发,导致学生听不懂,更是学不会;管理类专业出身的老师系统开发的能力稍差,所以课程的讲解偏重于应用方面多一些。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不好好学,所以就失去了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这样以来,一门课程,不同的老师讲授的重点不一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三、课程教学建议
(一)定位好课程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教育遵循“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尺度要求及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以管理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方面,课程的内容设置要体现实用性。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实际技能服务的,所以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避免理论性过强、难度过大,尽量做到可理解、可掌握、可操作、可受益。另一方面,课程内容选取要宽而不泛,体现可用性。课程内容要以学生培养目标为主线.考虑到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主要从事管理工作,而非技术工作,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构建宽广的知识结构,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要求来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整合多种教材的内容,选取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模块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块做为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模块可稍作介绍,把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上,这样,不仅与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降低了课程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借住软件,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本门课程比较抽象,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最好借住软件,这样更能体现出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新远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新远方商翼V4”软件,这样把空洞抽象的知识点运用有效的载体呈现给学生,并鼓励学生亲手实践去检验所学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96%的学生反应良好,感觉通过软件的学习,提高了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拓展了专业学习的思路,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建体验式教学平台,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为了能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平台,让学生深入连锁企业,亲身体验,强化他们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能力。比如:课程开始前,先带领学生去相关连锁企业参观,让他们了解这们课程在企业中的具体用途。课程结束后,给学生联系一些连锁企业,让他们深入企业,实景感受,亲自操作,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总之,对于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来说,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课程教学的重点,采取适合该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而不能机械的按照传统的教学要求和方法给学生灌输知识。
[参考文献]
[1]寇长华,曾琢.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科学出版社,2009
[2]高洋.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叶赛,龚习良,吴炎太.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