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11 09:21: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的思政教育

篇1

人文素养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基于对“人”的一种价值关怀而产生的精神,强调人本主义。人文素养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并且基于这一需求通过多方面途径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得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旨在凸显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精神需求,促使其能够形价值观,进一步全面发展。接受人文教育的大学生会在其本身形成一定的精神成果,这种精神成果不仅是学生内在的一种精神理念,在其言行举止中也会加以体现。因此,经过不断学习和锻造,人文素养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因此在思政教育这门高校覆盖范围最广的课程中,如何合理地融入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思政教育是一种计划性的培养活动,而人文素养的培育则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核心,两者虽然具有区别,但是从最终目的上看都是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素质。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人文教育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而思政教育则以马列主义为主,涵盖道德教育、法律基础知识等,前者丰富的内容可以有效的补充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进一步丰富思政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在尊重人、关怀人的氛围中,以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

1.轻视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对我国高校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促使学校形成民主氛围、思想氛围和文化氛围;其二,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增强法制意识、提升德育水平。但是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对人文教育的轻视,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养对人才锻造的作用。在一些理工院校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许多人文学科被边缘化,师生只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对一个高校学生的重要性,缺乏人文关怀与个性价值,在思政教育中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个性,学生只是接受各种知识的工具。

2.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被割裂。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往往没有紧密融合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许多高校将两种教育作为相对的学科,分为不同的领域来进行教学,人为地将两者分割开来。因此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容易形成偏差,思政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灌输,无法与人文、历史、艺术等内容相关联,形式与内容上都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人为地割裂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将无法实现应有的效果。

3.人文素养的培育流于形式化。我们正处于移动信息技术时代,科技至上的观念影响着许多高校的师生,将科学教育摆在最高的位置,容易使得高校教育出现功利化的趋势。当前人文教育也存在工具化与知识化的倾向,人文知识的输送是较为容易的,但是也因此忽视了人文素养锻造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完善人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往往停留于表面,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是忽视精神的培养。许多高校都开设人文素养相关的选修课,但是多以技能型的课程为主导,而对人的修养、道德等人文类课程却很少开设。

4.人文教育机制不健全。高校人文素养锻造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人文教育的主旨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高校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通过人文素养的锻造可以进一步丰富其精神。但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对人文素养培育的内容调整都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措施,并且对人文教育的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反馈体系不健全、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割裂、政治素质与人文教育融合性不强等。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锻造的途径

1.加强与重视人文素养的锻造。加强与重视人文教育,首先要坚持主体性的原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尊重、关怀学生的基础上来构建教学体系。在思政教育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仅是传输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相关问题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每个学生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在人文素养锻造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层次性和针对性结合的人文素养培育方式,努力促使人文素养成为高校学生的内在基本素质结构。

2.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将人文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以人文素养中的“人本”价值来补充思政教育中的“集体”价值,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政教育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单纯的理论灌输只会适得其反,而人文教育中史、哲、艺等范围广泛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补充思政教育在理论上的苍白。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贴近生活的人文关怀问题来进行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具体的人文素养问题,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对问题的阐释效果。

3.健全人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高校学生不仅应当学好专业知识,并且需要锻造良好的品格、提升自身的修养,这些都有赖于合理的人文学科设置,当前高校虽然设置了一定的人文学科,但是流于形式化,重视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培育的真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实质,逐渐内化为精神层次的素质。因此应当为高校学生创造一定的人文环境,优化人文学科的设置体系,有目的性的展开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篇2

(二)大思政教育环境的特点就其特点而言,大思政教育环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特点。阶级性主要是指大思政教育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都明显体现着阶级性。而社会性是指它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如大众传播媒介既为社会统治秩序服务,同时也承担社会教育的义务。第二,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前者表现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相对稳定,而后者表现为在局部环境中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中。第三,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统一的特点。前者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各个环境相互之间进行着交换,在总体上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局部环境又可以被人为地封闭起来,如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具有相对封闭性。第四,复杂性与可塑性的统一。复杂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无处不有的复杂系统。而后者体现了在教育实践中,各种环境可以被建设和利用,可塑性使复杂性变得相对简单,推动了各种环境的建设。第五,具有整体性与局部性统一的特点。所谓整体性表现为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局部性表现为某一具体环境因素的突出影响。

二、目前大思政教育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一,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多样化,出现了一部分人奢侈的生活作风、颓废的生活方式,这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他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第二,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使得人们倾向于追逐智力劳动而鄙视体力劳动,日益形成贪图享乐的价值观,这必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第三,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化对大学生的冲击。尤其是个别人的致富是靠关系、诈骗等渠道致富的,这使部分大学生心理失衡,对社会改革产生认识上的偏差。第四,政治面临的各种挑战,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党政官员、、贪污受贿等,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第五,西方不良文化的渗透。比如,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西方文化中的生活方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危机。

(二)学校环境中不利的因素日益增多自高等学校扩招以来,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学校环境建设带来许多问题。首先,学校物质环境中不利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硬件建设不足且有商业化倾向;(2)高校师资不足影响教学质量。连年扩招以后,教育部2003年将师生比例核定为1:17的比例,这种比例根本未能得到实现。因此,为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有些高校采取大班授课,采用教师外聘制等方式,这些制约着大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学校精神环境因素中的不利因素。第一,高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校风建设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市场导向和社会上商业化、功利化思想的不良影响,使得校风建设出现不良现象。教风方面,一些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功利倾向变得突出,育人意识开始退化,忽视人文思想品德教育。而在学风上,一些学生学习纪律松懈,学习态度和动机发生扭曲等。第二,学校制度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不足。目前,高校有些制度的制定缺乏民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执行中不易执行落实等。同时,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和场地不足,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品位有待改善。这些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家庭结构变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独生子女成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因结构比较单一,其成长环境相对孤寂,活动单调,造成他们缺少相互体贴,共同分享的经历。在这种环境中不利于良好品格的形成。其次,传统婚恋观念的转变和家庭责任意识的淡化,导致离婚率逐年升高,单亲家庭增多。这给学生心理带来不同程度上损伤,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第三,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的影响。家庭成员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然而,有些家庭的成员文化素养不高和教养方式不当,影响了子女的健康成长。

(四)大众传播媒介环境的消极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数量多、影响力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消极影响。首先,对人具有精神麻醉的消极作用。大众传播媒介把人们从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引向了人与媒体的交流,从而造成情感和心理错位。其次,大众传播媒介的商业化削弱了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为了保证经济效益,一些书籍、报纸、广播电视节目以市场需求为终极目的,消解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再次,不良内容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比如,一些媒介热衷于炒作明星大腕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大学生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导致了大学生固有道德观念的转变。除此之外,大众传播媒介环境的监督和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而针对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内容亟待加强。除此之外,由于诸多原因,当前大思政教育心理环境还不尽如人意,消极的因素还在许多方面存在,阻碍着人们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比如,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大学应该是学习专业技能,而不是完成思想道德教育,认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已不再重要。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没有健康丰富的情感心理,人生目标不明确,造成思想道德意志薄弱。

三、构建高等学校大思政教育环境的主要对策

(一)坚持以人文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大思政教育环境建设的基本思想,是大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大思政教育环境的建设中,要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为核心,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在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理解和尊重人,才能真正地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

(二)遵循大思政教育环境建设原则原则是大思政教育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构建大思政教育环境过程中,必须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坚持和遵循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第二,坚持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第三,坚持时代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原则;第四,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这些原则是构建高等学校大思政教育环境的前提。

(三)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建设良好社会经济环境就是要清除经济环境中导致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因素,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第二,加强建设政治环境,从根本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风尚。第三,加强文化环境的建设。建设文化环境就是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排除大众文化低级庸俗的负面影响。

篇3

伴随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凸现,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向社会推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不难发现,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伴随目前教育对综合素质得忽视,很多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作为目前为我国输送人才最多的组织更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隐藏的问题显现出来,由于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造成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较低,对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再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处理这个问题就必须基于负责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直接促进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所以,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法则,进一步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进一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现阶段的高校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而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少大学生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利用,进行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篇4

一.对高校的老师以及同学等进行思政教育的主体资源整合

分析“大思政”的教育思想,其中教育的主体就是指教育者,包含思政课程的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相关的工作者以及从校外聘请的老师等。这些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不但拥有任务的分工,还拥有一定的合作。在对老师的组成进行整合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提升教育者的素质,这也是进行主体资源整合的关键内容。由于老师使教育的主导,因此,思政教育的成果会受到其素质的直接影响[1]。

二.对高校中显性以及隐性思政教育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

在思政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关键的显性资源[2]。但是,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教学的太过理论化,与实际生活相脱节,让同学们感觉思政课比较乏味无趣,这都是导致高校中思政教学渠道不同的原因。主观上来分析,老师对课程的准备不充足,致使课堂上无法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客观上来分析,课程的课时安排限制了思政的教学,课时的设定基本只能完成教学任务,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拓展。由此可见,想要问题得到解决:第一,老是应该使自身知识的储备得到增强,在掌握了专业化的知识以后,还要对课程进行充足的准备。第二,老师需要对内容较为繁杂的思政教学知识采取整合措施[3]。使知识的重复得到避免,并让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

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对许多隐性的资源进行整合。在信息社会发展的背景吓,就对同学们各方面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有些大学生在对信息进行获取的时候,由于自主性的缺乏,使其无法做出选择。所以,让同学们在面对事物的时候,可以对其真伪进行理性的辨别,已经成为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在思政教育中进行隐性的思政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高校中显性以及隐性思政教育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是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同时得到提升。利用显性的教育,使同学们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知识储备得到优化;利用隐性的教育,使同学们的思维方式得到普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让同学们变的更加具有智慧。

三.对校外思政教育的实践资源进行整合

在“大思政”的思想中,每个同学都是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并随时都处于能够使主观以及客观世界得到改变的实践中,所以,有很多渠道可以实现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只要是能够进行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就应该被合理的利用以及开发。在高校中,有关思政的实践具体包含校内活动以及校外实践两种,使这两种资源得到整合,能够有效的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果以及质量。由此可见,对校内以及校外有关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进行整合,能够帮助同学们在互动中和其余同学们进行沟通,并将自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渐渐的转变为自身进行观察以及对问题进行解决时的看法、思想以及做法,使其选择贴合社会以及他人利益的能力得到提升,并使其社会化的道德得到促进,同时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以上三点就是高校中思政教育的三大资源,将这三种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老师和同学们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够将思政教育的需求得到精准的定位。在高校中,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对隐性以及显性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然而,校内以及校外的实践活动又可以将同学们所学的知识理论和生活实际进行融合,同时也是对思政教育进行检验的较为有效的方法。由此可见,在“大思政”的思想中,高校必须将以上三大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高校中思政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68

1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进行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网络平台之下各个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行思政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融洽师生关系。由于高校当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成年,早已经形成一些自主意识、观点。所以当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交流之时,不可避免的两者之间会发生一些碰撞。针对这样的情况就更应该要加强各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矛盾,有力的引导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三,和谐校园环境。通过思政教育能够有效的和谐整个校园环境,有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通过思政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当遇到一些和同学或者教师的小摩擦小争吵之时,接受了思政教育的学生往往会选择采取较为和谐的方式解决。这从很大程度之上减少了校园的不和谐因素,有利于构建和谐高校。

2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

2.1 坚持方式创新

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方式上要注意创新,首先要确认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自重者人必重之。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还需要注意平等的态度,保障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在传统的思政教育当中学生常常都是被迫接受,因为单方面的灌输,所以通常思政教育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新形势之下就应该对学生有足够的尊重,摒弃灌输式思政教育,通过建立平等关系,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健康发展。

其次重视隐性教育方式。隐性教育的意思就是通过一种无意识、间接等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这种方式往往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积极和健康的影响。

最后是方式的创新,进行思政教育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坚持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工作之时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第二,坚持将思政教育工作和解决学生具体问题相结合。高校学生许多思政问题都是来自现实生活当中,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之时,应该积极的协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消除学生消极、悲观、自卑等不良情绪。第三,坚持律己和律人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当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和社团组织、班级组织等要注重教师、组织者的带头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第四,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来讲就是要求要把正面教育、科学管理、纪律约束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潜在的引导相结合。

2.2 将思政教育和网络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

在如今信息技术和网络计算机如此发达的时代,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将二者有机结合是当前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并且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在进行相关的思政教育之时,将有关的图片、视频等运用到教育当中。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通过更加活泼生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的接受思政教育,在轻松有趣的氛围当中渐渐引导其思想心理正确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强化奋斗理念,增强学生是非辨别能力。

同时可以搭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网络平台,这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之下进行思政教育的一个有利手段。高校学生还处在走向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大一新生,才刚刚从管理严格的高中走向一个相对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进行思政教育更加有必要。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学生一旦有了任何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引导。这样既避免了直接面对的尴尬,又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

2.3 针对贫困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政教育

前者是由于社会生活经济条件而导致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和普通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所区别,针对性的进行。抓住其特点和需求性,积极引导其思想政治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另外在一般的高校当中多是汉族学生为主,而少数民族学生就成了一个小小的部分。面对如今各个高校对于少数民族的专业限制越来越少,以后少数民族进入非民族学校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也要注意这个渐渐扩大的群体,要做到尊重各个少数民族的信仰、宗教、习俗等。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民族制定相关的教育内容,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进行。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的研究可见,在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是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思政教育的方式,比如摒弃传统模式创新教育方式、将计算机网络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贫困大学生和少数民族的思政教育等。如今高校思政教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当中不断努力改进和完善制度及方式,保障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沈平剑.论社会工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篇6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传递并内化、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价值信息的传递过程。内化是单一方向的信息输送,但是信息传递既包括了信息的单一循环的输送,也包括反方向的信息反馈。目前高校所构建的思政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信息传递过程,运用多元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手段避免了信息传递的非对称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单纯的运用一定载体和方式进行价值观念的内化和重复强化,易导致价值传递效率低下、内生价值抵触。价值信息传递的循环体系中,噪音的客观影响,使得价值选择的可能性增强,在全媒体时代,沟通过程中信息源的价值取向如何客观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在群体分成和个体融合中发生,可视为信息源和信息受众的两个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其中也包括了信息的编码、信息渠道的选择、信息的解码和信息的反馈等过程。一种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还有不同阶段的外界噪音对信息本身的影响而产生的信息失真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价值传递也依赖于这样的传递媒介。因此,高校学生所获取的思想意识是否正确,是否合乎社会对其的期望,直接可以检验该传递过程的有效性。而最为关键的是其中信息源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融合问题。(1)信息源是信息传递的中介。为什么说信息源也只是信息的中介。首先需要界定高校中信息源的载体。广义的信息源可以是与学生群体之间有信息接触的事物。狭义为偏向于思想价值传递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这里主要为信息源的狭义概念。从信息的传递过程看,其源头的界定是一个相对概念。高校思政教师或思政价值传递群体是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的源头。但是其价值源头并非为思政教师。因为相对信息源的存在在相对小的价值生态内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信息价值传递链条。虽然其也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中介——中间环节,但是一旦其赋予了信息传递源的角色,其就具有了独立的信息处理和传递能力。我国高校目前的信息源队伍建设是以个体信息处理能力和群体动力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的,基本构建了信息源队伍。(2)信息源具有价值互动的特征。中介并非是信息创造者,其本身信息获取具有外部性,即多元价值互动的选择性传递。信息源本身需要接触多元的信息,政府的政治价值和高校的管理理念在信息源多元价值互动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除此之外社会一般价值伦理的价值互动成为其进行价值选择的重要标尺。一种互动模式的价值融合成为其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的重要能力。这种价值互动的信息点可以是多样的。每个点是一个价值的倾向性因子。如果把整个社会价值取向汇总,就可以发现作为信息源其面对的选择点是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在非理性状态下,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现实情况下也达不到所谓的理性状态。因此,互动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状态,可以容纳更为多元的价值融合。(3)信息源价值传递的选择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既有个体的价值取向,也有群体动力下的价值影响。个体的信息源,在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价值传递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个体价值选择倾向。这种选择倾向取决于个体在成才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般社会伦理的价值定位。这种倾向是自由的、变化的,但其符合价值的深层逻辑。群体动力下形成的价值倾向性选择,个体的主观意识相对被削弱,而群体动力被赋予了核心的准则。在个体和群体动力分层的情况,我国高校思政教师出现了选择性的难题,是从众心态的价值认同还是独树一帜的价值选择,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价值信息源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去考察这种信息源本身的价值选择能力和互动能力,需要考察其群体形成的核心准则。

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价值互动的现状

高校信息源价值互动包括了信息传递封闭环外的个体价值互动,也包括了信息源与信息受众的价值互动。两个互动过程形成了内部互动和外部互动,内部互动是在外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首先需要考虑其外部互动环境。(1)思政教育信息源的核心价值理念缺失。信息源所形成的价值集合中,存在价值理论的分层。在对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考察过程中发现,基本具有相对完善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准绳来实现对各种价值理论的科学判断。这是个体的自我价值意识的真实反映。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源存在着核心价值理念缺失问题。这种缺失从个体讲,表现为:①一般普世性的价值理念认同偏差,由此导致了对核心价值理念的选择内化,其结果往往是表面认同,内在价值冲突。在具体的价值传递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对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选择性传递。其关键问题在于自身价值互动过程中价值融合能力、引导功能的缺失。②群体价值选择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导致的理念缺失。群体核心动力系统代表着整个群体的核心价值判断,当专家权和控制权并弱化时,价值判断是在从众状态下形成,不符合个体的价值判断,其中有建设性的价值引导,也可能存在着错误的价值偏离。其关键问题都在于为建立个体和群体相互适应的核心价值判断标准。(2)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内外价值互动的不完全。在信息化过程中,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发展了全媒体互动模式。价值的外部传递有原先的单一的点对点,发展成为现在的虚拟的多点对多点模式。其增加了价值的传递的全面性,降低了因为非对称信息导致的价值传递的中间交易成本。高校的信息源的价值互动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因此其脱离不了这个信息价值纵横交错的时代背景。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导致了选择性价值获取和不全面的价值理论传递。但是在对现实的高校思政教师的考察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价值互动是不对称的。①外部价值多元化,在个体价值偏好的基础上选择性互动使得信息源价值形成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不能符合社会对高校思政教师本身的价值传递期望。②内部价值互动过程缺失。高校价值传递的最后落脚点是信息受众即学生,目前高校价值传递时往往选择单向的传递方式,在传递环节中,单循环传递为主要模式,而单循环只是完成了价值互动前的价值信息收集,而未实现互动融合,因此这种传递过程是缺乏有效性。(3)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价值互动缺乏有效性降噪。沟通互动过程中,噪音大小直接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高校思政信息源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必然受到各种不同的噪音影响。例如多元的外部思潮对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个体价值偏见选择性的价值互动等。也存在着价值互动渠道选择时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噪音。作为高校思政信息源在核心价值的互动和传递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渠道中的各种不同的噪音影响。有些本身可以避免的噪音被忽视,导致的价值互动时的信息失真。

三、高校思政教育信息源的价值融合的对策

我国高校思政信息源的价值融合,包括了内外的价值互动模式问题、多层次的价值互动循环问题,也包括了价值互动最后的有效性检验问题等。因此在对思政信息源价值互动融合对策研究时需要考虑整个互动过程和价值传递过程,例如编码问题,渠道选择问题,降噪问题等。(1)完善价值互动多元集合。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信息是不对称的,获取信息交易成本较高,此时大部分思政信息源偏向于个体的价值判断,而忽视了外部价值互动来完善自我的价值判断的客观性。但是在信息时代,多媒体的运用,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价值信息进行互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首先需要完善个体的价值互动点集合,尽可能提供较为完整的社会价值期望。外部互动价值是整个沟通互动价值传递的基础,但是关键在于内部价值的互动融合。内部价值互动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可重复的价值沟通渠道。(2)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高校思政信息源其核心价值来源于两大方面: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目标受众的粗浅的价值目标判断。我们在进行价值传递和价值融合的真正目标在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合理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通过价值培养影响其行为,提高其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期望:社会对学生的行为价值期望;学生自身的目标期望。互动的过程就是需要将这两者期望进行价值融合。其中作为思政信息源,在整个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科学引导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作为准绳,这个核心价值准绳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正面能量的学生个体价值取向。因此,需要构建一种互动机制,不断完善信息源队伍的核心价值取向,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核心价值的丰富内涵,尽可能降低因为个人偏好而导致的错误价值传递。(3)思政教育信息源价值互动的控制模式构建。对价值互动控制模式,需要分为:信息源自身的价值取向控制;信息源信息传递有效性控制;信息源价值互动的有效性检验。首先需要对信息源的价值取向进行标准构建,通过不断的价值测试来判断其价值取向的正确性,通过行为范式,来测评其价值内化程度。其次,信息传递包括了编码、渠道、解码等环节,因此需要考虑整个传递过程,经历降低因为噪音而导致的价值传递失真问题。在此基础需要构建有效的价值反馈渠道,以便进行重复性价值互动。再次,通过社会期望指标构建和个体目标指标构建,实现两者之间的价值融合,并以此为考核标准来测评整个价值互动的有效性,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实现整个互动过程的良性循环。高校的思政信息源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保障整个价值沟通系统有效的关键,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个群体的价值互动模式,个体与群体价值互动相融合真正确保价值传递的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韩旭.时代特征视角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10).

[2]许灿荣,徐喜春.新时代我国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2015(1).

[3]钟玲.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

篇7

(一)微博被广大高校大学生认可并得到使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中国的微博用户呈现出逐年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手机用户的增加比例尤为显著。而在这些人群中,大学生占据了一个重要比例,而且这个比例还呈上升趋势,这就为微博应用到高校的思政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微博凭借其快捷、方便、易于传播等得点,更易于被广大高校学生所接受认可。

(二)微博能够满足高校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人们对于自身的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当前社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物质需求,对于精神发展的需求成为了主要问题。微博作为一种大众信息交换平台,每一个用户都能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能够充分展现出大学生的个性,因此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喜爱。此外,微博平台的存在也有利于大学生通过社交上的互动来拓展自己的交际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微博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条件

微博的内容本身生简单凝练,短短的140个字以内的内容却具有非常强的信息传递功能,而且很有针对性,因而既能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传递的多样化,也能够很好的体现教育的目的。此外,再加上微博在技术操作上难度低,对于文本的要求门槛也比较低,其方式也存在多种渠道,因而更容易被高校的思政教育者所利用,这非常符合思政教育载体的特点。最后,微博能够实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实现了思政教育主体和受体之间的沟通,因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

二、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利用微博开展教育的途径

(一)更新教学工作者思想观念,提高其对微博应用的认识

要想实现微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工作者对于微博的认识及其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各个高校可以通过创建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员组成的组织队伍。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正确的思想教育活动,也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更新。此外,由于互联网存在多元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已经不能够实现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在尊重和包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二)充分发挥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微博应用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的功能。正确的使用微博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

开展。

第一,通过微博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拓展。通过创建教学微博群,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学生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积极参与,也有利于教育活动效率的提高。

第二,加强大学生在微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微博是一个非常大的信息库,如何看待其中的信息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标准,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在传播微博信息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个人素养,也要注重对大学生批判性接受网络信息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微博中传播的信息,一方面要做到理性的接受,另一方面也要提高筛选能力,及时摒弃不合理的信息。

(三)科学的管理微博

只有对于微博环境下的思政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够充分把握教育者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主动权。科学管理微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046-02

一、前言

高校思政教育随时代教育背景的转变逐步形成了重心的转移,强调思想引导对学生社会意识、社会认知、社会价值形成的积极作用。新时期,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大。微信公众平台以手机为载体,以舆论交流为基础,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实时性、交互性、便捷性的特点,这种交流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将微信公众平台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积极探索以思想引导为主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政治思想观点形成的影响

(一)引导学生政治思想观念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推动了人们对信息的关注程度不断攀升,使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日益多样化。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传播媒介,高校思政教育可利用其优势和功能,对学生进行舆论引导,净化学生的内心思想。加快高校思政教育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在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关注兴趣、交流互动及其对社论舆情的评判进行及时、有效的思想引导,最大程度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使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及行为进行准确的定位,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行。

(二)推动学生理性认识和价值观念回归

在信息化社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交流工具。网络平台的有效构建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信息传播的途径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移动数字终端对于网络通信的传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立足于网络通信发展特点及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有效拓宽思政教育的传播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念和社会价值意识,推动学生理性认知和价值观念回归,进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意义

(一)拓展和创新了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是以公众舆论为导向,以信息传播为载体,为公众进行思想观念表达提供的交流平台。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很难形成带动作用。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单一化和枯燥性、方式方法的简单化和传统性、传播途径的非互动化和狭窄性。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将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融合,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舆论传播优势,能克服高校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及育人途径,通过舆论导向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面引导,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理性认识提升和价值观念回归产生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对学生内心思想开展实时性引导

微信公众平台对舆论信息的更新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不仅能对某一时段内的舆论动态进行快速更新,舆论评价过程也能够得到更为及时的体现。高校要能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关键在于对学生内心思想进行实时有效和科学全面的引导,准确把握社会舆情和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引导学生理性地、辩证地看待社会事态和社会舆情,提高学生对舆论信息的甄别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和评价观,以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于社会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交流互动之中。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根据思政教育目的,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自身所富有的特征和优势,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及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把控社会舆情,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社会问题,了解社情民意,对学生的内心思想进行实时引导。

(三)体现了思政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

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交流、发表对问题的看法等都是通过数字终端而进行传播的。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及时性,与时代信息化交流是紧密联系的。高校加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能够发动更多的、更广的教师和学生参与舆论交流、思想互动,不断扩大传播范围,为传递社会正能量提供更加坚实的舆论基础。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技术所拥有的先进性,有利于扩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群,扩大学生思想引导的范围,发挥新媒介在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将信息网络与思政教育形成密切配合,不仅是高校思政教育在思想观念上的革新,而且是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发展;不仅体现了思政教育的时代特征,而且体现了思政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政教育引导的模式研究

(一)网络思政教育和课堂思政教育相结合

社会舆论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的新焦点,他们对于网络舆论传播的关注度明显增强,对社会舆论的认知面日益扩大。在当下的高校校园,多媒体数字终端已经在学生中逐步普及,对舆论的关注度更是直线攀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内心思想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如何立足于社会舆论发展的主体性特征,把握好微信公众平台的舆论信息传播特点,有效结合校园内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将社会舆论引导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创新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舆论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对学生内心思想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研判,然后再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和课堂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社会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传统思政教育的效果,而且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优化作用。

(二)直接引导与间接引导相结合

当下高校思政教育随着整个时代背景的变化而正在发生变化。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引导作用,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思政教育,需要建立直接引导与间接引导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思政教育,革新教育手段,拓展教育渠道,调动学生思政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内心思想表达和对社会的具体认知得以充分彰显。对学生自由政治心理的引导,必须借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发挥新媒介的作用,最终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三)形成将日常管理工作融入思政教育的新常态

篇9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能够接触的思想愈加多元化,就业压力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愈加浓烈,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在不断加深,因此,运用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1高校思政教育多途径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传统文化进行途径大大增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和多媒体,在课堂之外的教育可以通过讲座、报告的形式进行,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文化植根于高校学生的脑海深处。

当前环境下,高校可以将“古代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等传统文化课程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还可定期举办“传统道德大讲堂”、“优秀传统文化讲坛”等主体活动,聘请有威望有学识的专家学者到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此外,各个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陆续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比赛,设立传统文化宣传月,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除此以外,学校还可运用当代高校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如在学校官网进行定期宣传,思政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

2在思政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设置,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实现课程开设的教育目标,这是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师教学时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未能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氛围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听讲兴趣,因此,也无法促使学生重视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也难以发挥作用,无法引导高校学生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此时,若教师能将传统文化知识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传统思想与现代因素的结合,对学生而言,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还能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1]。

例如,高校可以增设一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目前,高校中各种思想混杂,传统文化没有完全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体系之中,此时,在学校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督促每一名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一方面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传统文化课程,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教学,让高校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的责任,也是其他课程和教师的责任,因此,除了在思政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与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沟通,让传统文化与其他课程的内容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2]。

3加强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想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加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中外文化矛盾日益凸显,一部人的思想意识不够坚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受其影响发生偏颇,这为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这一情况下,加强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想要切实将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学校就要组建一支传统文化水平突出,教学能力突出、责任意识强烈的教师队伍。组建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师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的考察,保证授课教师能够立足思想政治教学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除此以外,授课教师自身还要具备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如此方可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态度面对学生,方可对学生的诸多问题与疑惑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以此加深高校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于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光辉,承载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传统文化教学,能够让高校学生真切的感知到传统文化传递出的力量与美德,增强高校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民族自豪感,同时,还能丰富高校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38

Reflection on the Education of Life Valu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Enyan

(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Zhejiang 315800)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life value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people. The education of life valu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can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also enhance the effect of life values education.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will be on the value of life education are summarized, and a brief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way to the value of life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ntroduced.

Keywords life value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Υ笱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是顺应时展的一种需要,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做出合理的改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有助于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而如何实现这两种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1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意义

总的来说,高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如今,网络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都进一步加快,在我国高校校园中涌入了越来越多西方的社会思潮。但是,大学生的辨别力和自制力都不够强,受到网络环境中鱼龙混杂的思想的影响,其价值观念悄然发生了改变。其中,部分大学生因为这些思想的影响而树立了错误的生命价值观。这些学生认为生命看作是没有意义的、呆滞的过程,不积极、主动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甚至因为无法处理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或者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①而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指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辩证看待生命、提高生命认知,对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情感、坚定大学生的生命意志有重要作用。

2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的整体思想素养不够高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主要是90后,网络和社会环境对这部分人群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都产生着极大影响。尽管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是积极健康的,有着明确的务实取向,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较消极。例如,某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比较模糊,也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此外,有部分大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和诚信意识,同时也不愿意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2 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不够合理

现阶段,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都是采取灌输式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这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究其缘由,是因为这部分教师的人本意识较淡薄,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降低了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热情,不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质量。②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较为枯燥,因而使学生提不起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

2.3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够强

一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充分满足实际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但是,就当前高校教学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忽略了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依然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存在鲜明的滞后性特征,继而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利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2.4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较少

目前,部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走形式主义道路。这部分高校重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格。但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很少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思想层面认识到思想素质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 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3.1 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有关研究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蕴藏着许多生命价值观的教育素材,如果教师能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这些教育素材,并将其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既能够较好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有助于提高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述基础理论知识以后,适时引入有关生命价值观的案例,向学生说明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能够明白生命对个体自身和他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督促学生认真践行生命价值观。同时,在讲述“基本原理”有关知识时,教师也可以引入生命价值观,指引学生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入生命价值观,告诉学生个体生命要实现自身价值,其生命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发展形势,顺应时展潮流。

3.2 设置系统规范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

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生命价值观。但是,由于课程教学内容不够系统、规范,大多是通过课堂穿插和提及的方式来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框架,也无法充分发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高校有必要设置独立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通过开展系统规范的课堂教学来强化生命价值观教育。为此,高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展开相关工作。

第一,在开设专门的课程之前,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情况,并将此作为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的部分依据,以便生命价值观教育能够回归学生实际生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这样一方面是基于人本理念的考虑,以充分尊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效发挥生命价值观的功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高校可以在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中纳入感恩教育、生命伦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和死亡教育等有关内容,并将《论语》、《大学》、《孟子》和《庄子》等涉及思想政治和生命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其中,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更加辩证地认识生命,更加合理地处理和他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丰富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基础理论传输的同时合理运用情景模拟、团体辅导和小组辩论等多种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3.3 组织学生开展角色体验和志愿服务活动

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生命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应当做好实践层面的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充分运用生命价值观实现个人与群体的和谐共处,以确保学生能够借助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处理自身和周围人群、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生命角色体验活动。在体验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不同的生活场景和职业身份,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分组扮演这些角色。如果学生对角色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深入感知其生命角色的特点和价值,教师应当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在对生活场景进行设定时,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细化描述和说明;在对职业身份进行界定时,教师可以标记一些能够体现该职业特殊性的关键词。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在角色体验活动中体会到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群的使命与责任,同时也能够对实际生活的悲欢离合有所感悟,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其生命认知。如果学生在经历生命角色体验后,有一定消极或悲观情绪,教师应当抓住时机进行思想层面的理论教育,指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目标和思想政治观念,并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多种办法、途径来解决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去附近社区走访失独家庭,去周围生命关怀机构、养老院或福利院做志愿者,使学生能够更加直接深入地认识生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辩证看待生死,既要正视疾病、死亡和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同时也要更加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更加负责任地承担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生命认知,逐步实现个体生活向社会生活转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是高校要解决的一个崭新课题,同时也是高校顺应社会与时展趋势的一种必然选择。为此,高校需要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基本原理”和“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时,适时穿插生命价值观教育。同时,高校要设置系统规范的生命r值观教育课程,最好在开设专门的课程之前对组织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中纳入感恩教育、生命伦理和死亡教育等有关内容,适当融入《论语》、《大学》、《孟子》和《庄子》等涉及思想政治和生命价值观的内容。其次,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角色体验和志愿服务活动,并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生命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本文系2016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立项课题《以生命价值观教育为支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NZ16D08

篇11

目前的智能设备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个人在信息的传播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不受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的限制。在新媒体的时代冲击之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他们一方面是新媒体发展以及兴起的见证者、接受者以及参与者,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教育面临新挑战,在接受多元化的文化、思想中对传统知识认知也带来了一定影响。高校在思想教育方面需要给予高度重视这一情况,不断改革与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思想认识中更好地学习。

一.转变工作观念,适应新媒体发展

新媒体在发展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知识文化价值,高校教师面对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情况,在思想教育中需要坚持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要积极地弘扬以及鼓励接收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在创新中吸收外来文化。因此,教师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的工作,一方面需要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地提升。第一,教师需要从心理上接纳这一新事物,新媒体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中难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教师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一新事物,发现其中的优点,并在自己的工作中较好地利用这些优点,进而使得教师开展工作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此外,学生对这一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接受的速度较快,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接受新事物中获得正确地引导,同时也便于教师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第二,教师可以把新媒体地运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从实践中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新媒体发展的需求度,满足了学生对新事物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教师需要努力地掌握新媒体在实践中的运用,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利于教师娴熟应用这一技术服务于思想教育的工作;第三教师在教育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在新媒体中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在师生互动、平等中,更好地营造和谐师生相处氛围。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网络教育

智能设备在当今的社会中得到广泛地普及,出现了许多信息咨询的方式,例如在学生中广泛应用的微信、微博、QQ、论坛等媒体,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成重要地交际工具,一方面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交流需要,而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需要呼吁有关的部门关注这些问题,以及找出其中法律缺乏管理以及制约的方面,通过加强立法建设更好地管理以及引导学生正确地应用新媒体。因为在当前的环境下,网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十分复杂,尤其在新媒体中的信息更是多元化,但是由于缺乏对应管理规范,所以出现了许多虚假性以及随意性的信息以及传播,这些对学生的思想带来了较大地负面影响,在网络中的各种欺骗和不信任加深的情况,严重地冲击学生看待世界的视角,有的甚至对学生的“三观”带来较大地影响。因此,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中,也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创新思路。第一,在国家层面,就需要尽快地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对应的管理规则或者是法律法规,从而真正地在实践教育中,使得学生利用新媒体可以实现有法可依的目标,在制度方面加强约束,遏制不法信息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第二,在社会层面中,通过加强约束,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由此,人们需要自觉在虚拟网络空间中遵循原则,积极地承担自身在社会中的责任,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开展网络教育,提升学生思想意识

网络技术的发展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从而导致了网络世界中出现各种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需要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有效地传递真、善、美的思想。第一,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所具有的优点,而促进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在认识与了解社会中掌握基本地知识;第二,由于当前网络中信息、人员组成等具有复杂性,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方面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使得学生能够从思想认识的角度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更好地应对网络空间中虚拟信息所带来的冲击;第三,高校教师可以结合新媒体在学生中的广泛应用而开展具有特色的教育课程,如开设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提升学生心理对各种信息咨询的认知能力。

结束语

高校教育中核心的内容之一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而在新媒体的时代中,这一工作却遇到了较大地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中,需要充分认识以及深刻了解新媒体具有的优势,结合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工作充分地利用这些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教育理念以及方法需要进行创新,更好地应对学生在接受信息资源中所出现的问题,在这一新形势下,结合新媒体所具有的优点,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1]许舒涵.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09:165-167.

篇12

就当前的大众传媒来看,新媒体主要包括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以网络、卫星等现代传播手段,将数字化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进行传输的新兴媒体。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授者存在更强的交互性,双方之间的鸿沟被逐步填平。受众从最初的信息接受者,可以相应的转换成信息的者与评论者。新媒体是意识形态工具的一种,并且传播与复制的速度更加的快捷、隐蔽。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共存,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开展进行研究分析,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一、新媒体时代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当今社会,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能收到年轻人的喜爱,并且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以及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并对高校课堂存在一定的侵入趋势。而新媒体的这种快速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从我国新媒体的发展与变迁可以看出,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存在很大的推动作用,积极的发挥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作用。[1]但我们也可以清醒的看到,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声音”。价值观的多元化、负面的消极信息广泛传播等,这些信息对于缺少社会经验、自制力较差、没有清晰辨别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用,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阻碍作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新媒体能够呈现丰富的内容,并且拥有新颖的视觉表现方式。这对于大学生的尝试和使用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大学生对新媒体过度的沉迷、投入,很容易打破学习与生活的平衡性,进而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并且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存在一定障碍,过度的依赖于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不真实性,通过对虚拟身份的过度代入,来满足自身的想法。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本身自我满足欲望较为强烈,通常会在虚拟世界中沉迷、难以自拔。[2]然而网络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偏差,过度的投入很容易让学生出现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定要求。

新媒体在发展之初,就以虚拟性、多样性、随意性等特点而闻名。并且在网络平台中,可匿名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或任何信息。并且大规模的信息造成了审核的困难。大学生通过对此类平台的运用,匿名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对自己无法实现的承诺也轻易的答应下来,因为对方无法查知自身的真实身份,久而久之,网络诈骗的风气由此而生,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大学生很容易走上欺诈、诈骗等犯罪道路。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新媒体的交流群体的诚信意识有所下降,并且这种心理观念能直接在现实中反映出来,学生对身边朋友、同学的防备意识大大增加,不愿意真诚对人。将交流只局限于表面、形式。而更严重的是,大学生对虚拟世界中责任的逃避,不经过任何考虑的发表言论,使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所降低,在现实中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这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是一个信息量非常丰富,并且开放、平等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并且新媒体不仅是一个获取信息的工具与载体,更是一个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第一时间进行国内外时事新闻的传递。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以点对点、点对面的方式进行传播,通过QQ、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进行私人或公开的交流。让大学生能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咨询,知识吸取。并且扩充交际圈,情感沟通,彼此交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将新媒体作为载体,对其的功能进行合理、高效的发挥,实现师生之间的教育沟通。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可以使得实用信息得到更广泛、快捷的传播,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通过对新媒体这个平台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开展学生间的各类主题活动,能够在展示班级学生工作成果的同时,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和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申请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班级的网上管理者,组织班级微博、成立QQ群等。可以更有效的来提升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职能,并且能提高大学生工作事务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新媒体这个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管理工作的最高层次,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自我约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管理方面提供了有效、快捷的方式及途径。

三、结语

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块、交互性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虽然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但思政教育工作者若对新媒体这个平台加以正确的利用,充分发挥新媒体教学的优势,能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有效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