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09:33: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女性心理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女性;未婚;妊娠;心理健康
Aninvestigationonmentalhealthystatusofunmarriedpregnantwomen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entalhealthystatusofunmarriedpregnantwomen.Methods41unmarriedpregnantwomen(studygroup)and41marriedpregnantwomenweretestedwithselfdesignedsexuallifequestionnaire,symptomchecklist90(SCL90),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and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theresultswereanalyzed.Results87.8%womenofstudygroupfeltobviousmentalstress,theirscores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ensitiveness,anxiety,depressionandparanoidweresignificanthigherthanthecontrolls’(P<0.05or0.01).ConclusionUnmarriedpregnancyhasmajoreffectsonthewomen’sphysicalandmentalhealth,whichshouldbepaidattentionto.
【Keywords】Woman;unmarried;pregnancy;mentalhealth
近年来,受西方“性解放”思想的影响,青少年中婚前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未婚先孕导致的身心问题已不容忽视,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5年3月~12月在某院门诊连续就诊的未婚先孕者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1)未婚,有性生活史,无生产史;(2)停经30d~70d,经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及B超检查等确诊为怀孕;(3)年龄在15a~30a;(4)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5)知情同意并愿意加入本研究;(6)排除患有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者。共入组41名,平均年龄(21.6±3.8)a,平均孕期52±18d。随机抽取已婚初次怀孕女性41名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平均年龄(22.4±3.2)a,平均孕期(54±19)d。两组平均年龄、平均孕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采用自拟性生活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1]、焦虑自评量表(SAS)[1]、抑郁自评量表(SDS)[1]对入组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1)性生活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性生活史,包括初次年龄,与性对象交往时间及感情等;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精神压力程度。(2)SCL90每条按0分~5分评定,分析9个症状群因子分和总症状指数,总症状指数≥2为精神异常。(3)SAS按焦虑症状“很少有”至“绝大多数时间有”分别记1分~4分,分析各指标和总分,总分>50为有焦虑。(4)SDS采用4级评分,按抑郁症状出现频度分别记1分~4分,结果分析同SAS。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性生活调查结果(1)性生活史:平均年龄研究组(19.3±4.2)a,对照组(21.8±3.4)a,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异往时间:研究组2mo~6mo5例(12.2%),6mo~1a22例(53.7%),1a~2a10例(24.4%),>2a4例(9.8%);对照组为1例(2.4%)、12例(29.3%)、15例(36.6%)、13例(31.7%),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对性知识了解程度:研究组一无所知4例(9.8%),一知半解32例(78.0%),了解5例(12.2%);对照组分别为6例(14.6%)、27例(65.9%)、8例(19.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3)精神压力:研究组重度精神压力6例(14.6%),中度19例(46.3%),轻度11例(26.8%),无压力5例(12.2%);对照组分别为2例(4.9%)、4例(9.9%)、13例(31.7%)、22例(53.7%),研究组精神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2两组SAS评定结果研究组SAS总分(48.91±7.36)分,对照组为(39.94±5.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重度焦虑12例,轻、中度24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14例、24例。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χ2=6.46,P<0.01)。
2.3两组SDS评定结果研究组SDS总分(52.71±6.81)分,对照组为(42.9±4.31)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5.79,P<0.01)。
2.4两组SCL90评定结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SCL90评分比较(略)
注:*P<0.05
表1显示,研究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本研究表明,未婚先孕者中度以上精神压力达60%以上,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躯体不适、敏感、偏执等,这与傅改玲、王文敏等[2,3]报道结果相一致。怀孕作为一个应激事件,对孕妇的心身可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原因为:(1)在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里,婚前并未被大多数人所接受。(2)未婚先孕者多数还不存在结婚的成熟条件,因此,对胎儿的“去留”心存矛盾;此外,对堕胎的恐惧、怕以后不孕不育,也是导致心理负担增加的重要因素。(3)由于未婚先孕者多数年龄较小,没有经济来源,因此堕胎或手术所需的费用也是造成心理负担加重的原因之一。(4)由于未婚怀孕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使得她们对周围事物感觉敏锐,反应强烈,情绪易激动,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
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作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普及和加强性知识教育,使之了解未婚先孕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了解避孕方法。(2)实施心理减负,对未婚先孕者进行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伦理道德观。帮助其克服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困扰,尽最大可能减轻对其心身健康的损害。(3)做好妊娠终止后的心理护理,由于多数未婚先孕者需要堕胎,因此,做好妊娠终止后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应针对患者的自卑和羞怯心理,选择个体化心理护理方式,充分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权;以理解、关爱、尊重、同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以协商的、建议性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增强患者的认同感,提高患者的合作程度和适应能力。
总之,未婚先孕对少女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影响,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和社会赋予了女性越来越多的权利与义务,女性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多种身份角色的冲突以及职场竞争和生理上的特殊性,职业女性要比男性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
一、职业女性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当今职业女性,一方面既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好家庭,在社会中是要承受比男性更多的心理压力的。职业女性的生活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中的压力
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自古以来,中国社会一直秉承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女性社会地位远远不如男性,始终是依附于男性而生存的。尽管国家实施了男女平等的政策,但是性别角色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社会习惯,这种社会习惯让人们普遍认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是女性的责任和义务。
2.多种身份角色的冲突。由于国家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权利,所以女性也想在事业上闯出一片天,获得成功。然而固有的思想要求女性必须以家庭为重,这就使得现代女性“既要上得了厅堂,又要下得了厨房”。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女性往往不能够同时兼顾,这就免不了在工作上受挫,或是产生家庭矛盾。
传统思想观念认为女子得遵从三纲五常,要在家相夫教子,不能抛头露面,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女人要注重家庭,家庭是否和睦美满都取决于女人。而新时代的女性又都是职业女性,她们希望自己可以像男性一样在职场打拼。现代社会的职场女性,一方面要勤奋努力地工作,利用闲暇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工作需要,才能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要努力照顾好家庭,充分融入每个家庭成员的世界,努力完善自己,为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庭努力。总而言之,女性在事业和家庭的周旋中,往往不能两全,这就很容易导致女性产生心理压力。
(二)工作中的压力
1.职场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恐慌感。过去社会的落后,传统思想的禁锢,使得女性只能做个家庭主妇,那时候的女性唯一的职责和义务就是打理好家庭。而如今社会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权利与义务,大部分女性都选择走入社会,拥抱事业。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当女性步入社会走入职场的那一刻起,也就意味着要承受职场所带来的重重压力。
职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对于女性来说,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艰辛才有可能获得同样的社会地位。在职场中,女性除了同男性竞争外,还要同比自己年纪小的女性竞争,现在基本上都是考试录用,这样就会淘汰掉一些反应稍微偏差的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女性产生心理恐慌。
虽然我国的社会制度已经做出了赋予女性跟男性同等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在步入职场,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歧视,其应有的权利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而且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同等工作同样能力,女职工工资低于同岗位男职工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这就造就了女性严重的心理缺失感。
2.愿望与现实的差距所带来的心理落差感。如今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使得人们一方面希望女性外出工作,挣钱贴补家用;另一方面又希望她们负担起家庭责任,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等家庭事务。然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往往使得她们难以完全胜任自己的职责,愿望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会使得女性极易陷入困境,产生压力。
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倡导,女性步入职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刚步入职场的女性往往对自己期望很高,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然而现实的残忍让很多女性一下子无法接受,这样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三)生理压力
女性的生育期、哺乳期和更年期,这些生理因素制约了女性在职场中发展深造的机会,降低了女性在社会中与男性进行竞争的条件。统计表明,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生育期、哺乳期、更年期,这些时期的职业女性,更易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症状。
二、职业女性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
前程无忧最新的《2015职场女性调查》发现,六成家庭中女性掌管家庭财产且消费更多,但女性在经济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也让她们感到“压力山大”。当今很多女性为了生存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透支着自己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职业女性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己职业的倦怠感
随着阅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大多数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性,使得她们对工作的新鲜感逐渐减少,对工作的满意度逐渐降低,慢慢地会产生心理疲劳,这种来自心理的疲劳感将会直接降低她们的工作效率,并直接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
(二)不平等职业竞争危机感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34
心电图ST-T异常改变常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和参考,而引起其改变的原因很多,主要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常常遇到此类病人,特别在青年女性中尤为多见。有时很难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改变。而心得安能阻断β受体,拮抗儿茶酚胺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肌耗氧下降,使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植物神经紊乱等导致的ST-T改变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对于功能性与器质性心脏病变的鉴别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90例青年女性心得安试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2009年2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有ST-T改变的青年女性90例,年龄在20~35岁之间,实行心得安试验,并排除器质性心脏病、低血压、肺部疾患等。所选90例心脏彩超均为正常。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T波低平或倒置,ST段下移,以Ⅱ、Ⅲ、aVF、V4~V6导联多见。
2.方法 试验前记录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然后口服心得安30mg,服后60 min、90 min、120 min复查心电图,比较服药前后心电图的ST-T变化。
3.判断标准 阳性:服药后,心电图恢复正常,ST段回落到等电位线,T波直立大于同导联R波1/10,属心得安试验阳性;阴性: ST段未回到等电位线,T波低于同导联R波1/10或仍倒置,为阴性(心电图阳性)[1]。
结果
90例心得安试验患者中,阳性者79例,阳性率为87.8%,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其中40例只表现为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试验后转为直立;有18例表现为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伴ST段压低0.05mV,试验后转为正常;另有21例表现为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伴V4~V6导联T波低平,试验后转为正常。阴性者11例,服药后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或浅倒置,ST段下移未回到等电位线,V4~V6导联T波低平,与服药前一样无心电图变化,为心得安试验阴性,阴性率为12.2%。
讨论
心得安是β受体阻滞剂,对窦房结、心房肌、房室结、浦肯野氏纤维等可减慢舒张期除极速度,对抗交感神经亢进引起的儿茶酚胺类递质分泌增多,使心率下降,心脏耗氧减少及ST-T恢复正常。有报道在健康人中1%~5%有功能性ST-T改变,特别是青年与中年女性,多在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呈上斜型或水平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心率在80~100次/min[2]。这种ST-T改变的机制多认为系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所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使心率升高,心排下降,心脏耗氧增加,继而出现ST-T改变[3]。本组资料显示心得安试验有较高的检出率,且阳性率明显>阴性率。本组患者20~35岁均为青年女性,这也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好发年龄阶段。特别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不少年轻女性由于家庭及工作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心脏神经官能症也在增加,并与感冒等引起的心肌病变所致的ST-T改变相似,易于误诊,心得安试验恰为良选。
笔者认为,在临床上常规心电图发现青年女性出现ST-T改变时,建议进行简单、易行、相对安全的心得安试验鉴别,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浪费。对心得安试验阳性者建议给心得安或倍他乐克联合谷维素等药物治疗,以对抗交感神经亢进引起的临床症状。本组90例青年女性心得安试验阳性的79例患者,治疗随访和心电图复查效果良好。心得安试验在青年女性心电图疑似心肌缺血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开滋,罗绍林,肖传实,等.简明心脏负荷试验图解[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9-230.
多丽丝·莱辛以丰富的经历和体验描写女性人物,她一直关注和探索女性命运的主题。这三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表现了莱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金色笔记》的女主人公自由女性安娜追求自由生活,她的作家理想在现实中有困难,安娜后来在作家索尔的帮助下走出分裂。《简·萨默斯的日记》的女主人公简在和理查德的交往中进行自我反省,重新认识自己婚姻和情感。《又来了,爱情》女性人物萨拉追求爱情的过程遇到了感情迷失,她情感的困惑和出路展现了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女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观点对女性困境和出路的思考。
一、《金色笔记》中的安娜的自由的觉醒
《金色笔记》被认为是多丽丝·莱辛代表和成熟的作品。《金色笔记》故事分五个小节描述安娜和莫莉的生活,全书由5本笔记构成。小说的女主角为“自由女性”安娜。“自由女性”追求自由生活,但现实中这种自由面临着困难。作家安娜由于患上了写作障碍症,没有办法写出有意义的文字。安娜的作家和爱情理想在现实中失败,她在无助中走向崩溃。笔记里时态的混用表现了安娜内心的分裂感和迷茫感,这样的情节符合安娜的内心分崩离析的描写。索尔是安娜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因为在作家索尔的鼓励和帮助下,安娜最后克服了写作障碍症。
《金色笔记》讲述以安娜为代表的女性在压抑的环境中无法实现自由的生活,女性自我的觉醒是缺失的,女主角的出路也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女性的自由和解放需要男性的参与。分裂的安娜的治疗并没有良好的效果,真正让安娜走出迷失是索尔对她的引导。索尔对安娜的指导使她最后走出分裂。在和索尔的交往中,安娜认识到索尔不放弃的可贵。索尔和安娜一样在分裂中承受痛苦,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索尔不放弃的信念影响和鼓励了安娜,安娜同索尔交往后她已经乐观认识世界。安娜开始重新写作,索尔为安娜的小说写下第一句话,安娜也写了索尔的小说的第一句话。安娜的写作障碍症治愈了,她走出了那个分裂和崩溃的自己。莱辛给她作品中自由女性安娜描写的出路,是自由女性在觉醒之后为自己选择的生存道路。
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通过作品表达了理想的两性关系,男性不是女性要对立的对象。莱辛在作品《金色笔记》中构筑了两性平等的模式。这种女性主义意识具体表现在安娜和索尔两人身上。在《金色笔记》的两性关系描写中,安娜和索尔的交往是莱辛认同的。安娜和索尔在对方看到自己分裂的灵魂。安娜和索尔之间,不是女性对男性的依赖,而是女性和男性互相的认同和支持。安娜的自我觉醒使得她终于从分裂走出而且回到完整。莱辛让女主角安娜最后的觉醒和出路依托男性索尔的鼓励和帮助。莱辛认识到女性的解放离不开男性,两性和谐相处,才可以实现女性解放的目标。
二、《简·萨默斯的日记》的简的自我反省
《简·萨默斯的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创作后期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简·萨默斯的日记》女主人公简是一个杂志的编辑,小说描写了简的情感体会和生活经历。作品描述了简照顾莫迪这个老人的过程中的思考,她以女儿的身份进行自我探索,她开始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反省。简在与莫迪这个老人的相处中,她体会了宝贵的感情,从而实现了完整的自我价值。简和丈夫弗雷德夫妻感情冷淡,简没有好好和丈夫交流过,等到她在反省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些时,丈夫却已去世了。简开始想念丈夫,她在和理查德的交往中,完成了对自己婚姻和情感的反省。简后来和理查德分手了,可是简在与理查德的相爱中,她找回对丈夫弗雷德的情感和理解。简的丈夫弗雷德在背后支持简,只到失去了弗雷德,简才在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己的冷漠。理查德说出男性在婚姻中的无奈,他的怨言使简反省自己与弗雷德的婚姻和两性关系。当简认识到她还爱着去世的丈夫弗雷德,而且决定与理查德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时,她完成了对男女两性关系和婚姻的重新认识和感悟。
莱辛的女性主义通过《简·萨默斯的日记》的文字描写女性的内心,表达了女性的孤独感和焦虑感。莱辛通过简的不断反省,认识到女性内心的爱。简的丈夫弗雷德一直支持和关心简,简在情感和生活的体验中逐渐醒悟男女的和谐关系。女性主义者追求的是女性自己的成功,而忽视了男性的情感。莱辛所追求的是女性和男性真正的平等,而不只是追求女性的自由和独立。莱辛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女性主义运動中,女性不应该与男性对立,指导了困境中的女性的出路。女性和男性互相依恋和支持,建立理解和关爱,女性才能实现完整的价值。简和理查德就是两性平等的爱恋,理查德没有对立女性的想法,所以简和他能相爱交往。莱辛追求女性的独立和自由,希望女性不依赖男性生活。她认为两性是平等的,一方都不能夺取对方的自由,两性之间需要双方的团结和努力建构男女平等的和谐关系。
三、《又来了,爱情》的萨拉追求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