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化学元素范文

时间:2023-07-12 09:33: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细胞化学元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细胞化学元素

篇1

    与原来教材相比,新教材中“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的内容存在一些重要变化:一是研究对象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原来研究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现在改为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二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有所改进,不再是单纯的验证性实验,而是在实验材料和方法上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空间;三是教材编写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和“实验”等栏目,让学生在实验与观察、讨论与分析中获取新知识,而不是直接提供结论性的知识信息。教材首先通过“问题探讨”,让学生通过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交流和讨论。“问题探讨”栏目意在激发学生从元素水平探究细胞奥秘的好奇心,并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比较分析,教材正文起始部分交代了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同时,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却大不相同,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不同生物体内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就是同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内,其细胞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其化学成分也不尽相同。教科书以人体细胞为例,以饼形图的形式,介绍了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和鲜重的百分比,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细胞干重中,碳元素的含量达到55.99%,表明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这对生命有什么意义呢?为本章后续3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一个引子,为最后得出“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打下一个伏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则是在原教材实验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进,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悟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生物组织中所含有机物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为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和差异性提供感性认识。

    世界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也不例外。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具有两重性,既与非生命世界具有统一性,又与之存在着重大差异,尤其是生物大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等。学习本节内容将有助于学生从元素、分子水平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统一,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从分子结构和功能角度阐释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对于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毋庸讳言,学习本节内容存在着诸多困难,一方面由于学习本章内容的时期是在高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学习习惯和认知方法需要一个培养期和过渡期;另一方面由于本节内容与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联系非常紧密。而高一年级没有开设有机化学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颇感吃力。

    二、教学建议

    1.利用“问题探讨”,让学生提出问题

    由于学生在初三阶段已经学习了元素等化学基础知识,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下列资料: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见人教版必修1教材第16页),植物体和土壤的部分元素含量的比较表(见表1),人体和玉米细胞中部分元素含量表(见表2),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干重的百分比图(见人教版教材第17页)。

    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交流与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本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故通过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植物体和土壤部分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组成生物体与组成地壳、组成植物体与组成土壤的元素种类的相似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为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奠定科学基础;同时,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明确细胞与非生物元素含量的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各种元素相对含量大不相同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利用表2中玉米与人体中部分化学元素及其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思考:不同生物细胞中各种元素含量相同吗?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哪4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最多?什么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在问题探讨中,还可以结合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干重的百分比的饼形图,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上述问题,最后得出如下结论:不同生物细胞中同种元素含量不同是生物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物质基础;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4种元素含量最多;组成细胞中的化学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分;碳元素是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化学元素;生命的物质性和特殊性与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和含量有关。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化学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建议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围绕人体、植物体中元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常见的元素缺乏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例如,缺钙时儿童会出现发育迟缓,牙齿不齐,骨骼畸形,中老年则会出现骨质疏松,易骨折;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锌则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偏食和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婴儿缺碘会患呆小症等。对于植物体,油菜缺硼会“花而不实”,缺锌会患小叶病,缺铁则会出现黄化现象等。

    2.利用化学知识,认同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首先通过上述资料分析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在细胞干重中碳元素含量最多,高达55.99%,初步得出碳是构成细胞最基本元素的结论。接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以初三所学习的元素周期表为基础,回顾、分析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和碳的化学性质,让学生理解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骨架。学生通过元素周期表,得知碳位于第2周期、ⅣA族,其原子序数是6。教师出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说明碳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核外有6个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正因为碳原子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丰富的成键能力,

    以它为主形成的有机化合物构成了已知化合物的绝大部分,碳链真正成为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据此,学生理解碳元素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但是,考虑到学生还没有学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以分阶段螺旋式提升,尤其关于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可以在学习了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之后,通过大量丰富的实例,理解碳元素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就可以了,而不要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另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人体中必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勾画出来,找出这些生命必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3.利用生活经验,推测细胞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含量

篇2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宿迁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环节,科学地进行学生职业规划测评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依据朗途职业规划测评系统,组织宿迁学院五系新生在接受系统教育与提示之后进行测量,并以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精神为指导进行的一次报告分析。一方面,这些分析会为系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关键词 :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31—02

收稿日期:2014—01—10

作者简介:高雷(1986— ),男,江苏宿迁人。宿迁学院五系专职政治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分析报告依据的理论预设、分析的维度以及数据源都取自于朗途职业规划测试系统。朗途职业规划测试系统可以对学生个体稳定的性格特质以及创业的深层次动力进行测试,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测试情况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从测试的指标项目来看,该系统设计了岗位与学生特长、与学生的动力驱动类型之间的匹配参考。通过综合的测量结果,可以让学生个体发现自身职业获取的短板以及具体的改进方略。

学生个体在获取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参照系之后,也懂得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现实途径。同时,我们应该提醒每位参与测试的学生:无论是自身稳定的性格特质,还是个体的动力类型,都是具有“先赋”意味的。它的稳定与独特只是相对的。随着生命成长历程的延续与生活情境的变迁,个体的知识库和经验都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并影响学生的个体性格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动力类型。这些都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结合宿迁学院五系新生在朗途职业规划测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统计规律,我们尝试着分析本届新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状况,并期望分析过程能够为我们之后的具体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参评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五系新生的性别分布比例为女生占71%,男生占29%,女生的数量几乎是男生的3倍。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成长环境、社会角色期望以及个体层次心理因素的影响,性别因素在职业规划中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五系新生年龄分布范围是19~20岁的区间范围,这与全院新生的年龄段分布是一致的。

二、与个体职业规划测评相关的指标维度分析

(一)性格特质类型维度

从数据显示来看,学生在职业规划受性格类型影响的元素中,“内向感觉 情感 判断”与“外向直觉 情感 判断”的两端分布较为均衡。一方面,证实了新生对本次测评的参与程度比较高,而且在填报测评报告时价值比较中立;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每一位指导教师要在这两种类型性格匹配的职业种类中做好指导,并兼顾到其他性格类型的职业匹配,帮助学生发掘资源,整合有益信息,针对学生个体性格与职业的匹配衔接,做好进一步的指导工作。同时,通过分析得知,男生与女生在性格特质普遍分布情况上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也就告诉我们,除了在性格特质整体分布上要综合关注与学生相匹配的职业规划路径,同时,也不能忽略性别因素对性格特质的影响。当然,这一过程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成长环境、社会角色期望以及个体层次心理因素对性格特质的影响。

(二)职业规划的深层次动力源维度

1.成功愿望指数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五系新生有职业获取成功强烈愿望的,只占学生总数的1/5,如果将这部分学生的过往经历与学生的成功愿望指数相关联,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是否具有积极主动、努力进取的相关因素就可以从其过往的生命成长历程中窥探一二,这也为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分类教育提供了可能。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涵盖着学生职业目标设定、新情境的驾驭以及自身位置的定位等指标体系,而这些也为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教育与指导提供了维度参照。

2.挫折承受指数

挫折承受指数是指针对受测者在面对挫折、失败与困境时的心态、情绪与行动的可能性的测量。调查显示,宿迁学院五系新生中有近半数的学生在面对失败与困境时表现出的承受能力较低。这也就提示我们要在学生的抗压能力方面进行有益的引导与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移情体验与想象获取的技巧,更为关键的是能够将这方面的引导与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与案例中。

3.人际交往指数

人际交往涉及互动过程中的“镜中我”的内心认知与对互动本身的意义的界定与意识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五系新生中有超过1/3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境,表现出与人交往的动力不足、与人交往的技巧不够、与人交往的程度不清等状况。人际交往是个很传统的社会心理问题。职业规划专项测试中所显示的学生人际交往系数分值只能作为一种参照。但交往也是有基本准则与要求的,如从容的心态、道德的规范、民族的风俗与地域的特点等,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地把握与有针对性地对待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4.影响愿望指数

影响愿望指数反馈的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状态,即要求或希望别人按照自身想法行事的愿望程度。这类动力指数在五系新生群体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95后”学生的群体特质,也给了每位教师一个提示,即要适当地引导他们学会积极地与人交流互动,懂得“谦让”、“团队”与“包容”。“谦让”会让自身变得懂礼节、明事理;“团队”能汇聚众智,成就事业;“包容”能体现涵养,彰显气度。而这些都是我们职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以上四个方面的动力类型源构成了影响学生个体职业规划的重要的内在影响因素。它的具体体现是动力类型归类,如向着职业目标努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主宰型、寄托型、满足型与自强型;在面对挫折、困境时所体现的承受类型(这是逆向的动力),有开拓型、坚守型、安定型与尝试型。

这些性格类型与动力类型测试分类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职业规划中进行职业定位。而这一过程的具体依据是学生在这些指标体系中所集中体现出的个体职业规划的长处与短板。因为这些长处与短板的形成是基于具体性格特质测试与动力类型归类的,反映的是个体情况,这是提供职业规划个别化指导的重要基础。长处与短板最终又成为职业选择与规避的重要参照,显得直接明了,为学生在自身的职业定位与今后的职业角色扮演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技能储备指引了方向。这正是职业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篇3

人体由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组成。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总共有几十种,其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其次有钙、镁、钾、钠、磷、硫、氯、铁等元素,此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铜、锌、碘等。细胞利用这些化学元素合成其基本的化学成分—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发育的基础。人体细胞形态多样,有球形、方形、柱状形等。其大小差异很大,大多数细胞直径仅有几个微米,有的可达到100微米以上。尽管细胞的形态、大小各异,但其结构基本相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饮食中的化学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从食品的组成到烹饪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营养角度搭配食物到各种食物的妙用,从新鲜蔬菜水果到食品添加剂等等,数不胜数。本文例举了些例子,具体简述如下:

1食品中常见的化学元素

1.1调味料中的化学元素

正所谓“盐乃百味之首”,盐在人类生活中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历史悠久,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氯化钠,主要包含氯元素和钠元素,为了防止国人碘缺乏,食盐中还加入了碘元素。食盐的作用不言而喻,除了调味还能够补充人体所许的微量元素,保证人们的健康,不仅如此,食盐中所包含的氯元素和钠元素还能够去除茶杯中的茶渍,用盐水浸泡新买的衣服不容易褪色等。生活中另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味精,味精是近代才被开发出来并用于日常生活中,由于极大地增加了菜肴中的鲜味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但也由于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味精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调味品名单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高温环境下容易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产生危害。此外,谷氨酸钠进入到人体中还会阻碍人体对锌元素的吸收。

天然营养性甜味剂是作为食品原料被我们长期食用,但是糖尿病人却不能大量摄入。糖尿病人如果特别喜欢甜的味道,就必须食用非营养性甜味剂。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甜菊糖,人工合成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这些都是蔗糖替代品,它们都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非营养性甜味剂都是人工合成的。木糖醇是糖类甜味剂,甜度与蔗糖相当,热值与葡萄糖相同,代谢却不需要胰岛素,是糖尿病人理想的代糖品。

1.2 菜肴中的化学元素

菜肴中含有很多的化学元素或保障或危害人体健康。以西红柿为例,西红柿中含有对人体极为有利的番茄红素,经常吃西红柿补充番茄红素,能够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不仅如此还能够预防各种癌症的发生,同时不只是西红柿,自然界中的各种天然蔬菜都由于其独特的成分而对人体产生作用。为了贮存夏季多收的蔬菜,人们创作了腌渍蔬菜,此外,我国中西部地区还喜爱在寒冬腊月制作香肠、熏肉以备过年时享用增加年味儿,这些不仅能够保存食物,还能够保证美味。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这些腌渍、烟熏食物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盐渍和烟熏的干扰,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过量摄取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十字花科蔬菜中,Ca、K、Na、Fe等碱性元素含量丰富,胡萝卜素具有维持皮肤粘膜层的完整性,能防止皮肤干燥,粗糙,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促进生长发育,骨骼及牙齿健康成长,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

2食物中的化学危害

食物中的化学元素还是寻常厨房中常见的化学元素,那么为了人们生活的便利而经过商家研发出来的物美价廉的方便食品,则几乎100%含有化学添加成分。比如垃圾食品中多有添加剂,袋装食品中常见的山梨酸甲、防腐剂、碳酸钠、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吃多了容易得高血压,且损害肾脏,香精与色素过重,热量过多,破坏维生素,造成肝脏负担,致癌。在比如一块蛋糕上可能就含有几十种添加剂,色素、香精、乳化剂、抗坏血酸钠、植物奶油等,长期食用会对人体肝脏、肠胃造成严重损伤。又比如超市里市场上的廉价肉丸,真正的肉含量很少,大部分成分主要是淀粉以及化学添加成分,而现代研究也已经发现并正式过多的摄入这些食品化学添加成分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可能е轮琢龅鹊姆⑸。

天然食品中也含有多种化学元素,大部分都对人体有益,但有些食物未成熟或存放时间过久都会导致危害身体健康,如未成熟的西红柿,成熟的西红柿中含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番茄红素,但未成熟的西红柿内含有番茄碱,人体摄入之后会导致轻则导致口腔问题,重则导致中毒。再如发芽的土豆,土豆发芽的部分会产生一种叫做“龙葵碱”的物质也会导致中毒,但是没有发芽的土豆本身含有大量淀粉、钙和维生素等对人体极为有益。对于氯化钠过少摄取,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以及肌肉的高度兴奋,从而导致肌肉痉挛,会出现四肢无力,头晕,全身肌肉抽搐等症状,而过多摄取,因为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食盐过多对呼吸道病患者不利,使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加剧和痰量增多,食盐过多,钠离子浓度过高可抑制呼吸道细胞的活性,使细胞免疫力降低,还会使钙的排泄量增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甚至骨折。

3将食品与化学学习相结合

化学学习要注重“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结合上课内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组织同班同学参观食品加工厂,调查周边的贸易市场等,使我们自己了解周围的食品安全问题,了解食品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或在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烹调直到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由于化学因素的作用,增加或产生了哪些污染。在化学课上要把这些知识贯串在整个化学学习的课堂中,理解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知识,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食物中的种类、用途,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可以因为这些知识的摄取,让我们自己懂得克制,养成良好的坚韧品质。

4总结

简言之,化学成分无处不在,除了本文介绍的食物中的化学之外,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食物中的化学成分除了天然所含有的各种食物特有的成分之外,还包含了现代工业社会无法避免的人造人品中的化学添加成分,我们可通过食品了解到化学元素,使课本知识鲜活起来,以此充分吸收化学知识的养分,提高化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吴敏.食品风味与化学[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

[2] 苗清华.化学语境下的食品安全教育[J].化学教与学,2011(01).

[3] 孙宝国.化学与食品密不可分[J].知识就是力量,2014(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