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音乐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12 09:33: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乡村音乐的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乡村音乐的特点

篇1

影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影视技术的更新与发展,音乐成为了电影电视剧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其能够有效影响故事的主题以及情节。随着《乡村爱情》在不同电视台的播出,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乡村电视剧热潮[1]。该电视剧通过鲜活的人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新时期乡村青年在事业、婚姻、爱情和生活等方面的态度,并利用音乐来增强该剧的吸引力,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

 

一、巧妙设计音乐,发挥器乐曲和歌曲的功用

 

《乡村爱情》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展示了农村的真实生活,塑造了具有新时期气息的农村青年形象,其形式和主题为音乐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该剧主要是以歌曲为主,辅之以器乐曲,在片头、剧中和片尾的相关地方创作了三首歌曲,以此烘托气氛、明确风格、点明主题;器乐曲则用于电视剧的背景音乐,渲染矛盾冲突,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加以揭示。

 

首先,在声乐曲方面,其主要是由《谁是我的新郎》《我的家就在这个屯》和《老地方》这三首歌曲组成,这些歌曲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音乐主题、演唱方式和曲式结构。如《谁是我的新郎》具有复杂而丰富的结构曲式,情绪对比具有极强的张力,对人物的音乐形象进行了明确刻画;《我的家就在这个屯》的歌词相对口语化,通过东北民间音调来表达出诙谐、质朴和爽朗的气质,具有浓郁的乡韵美。其次,在器乐曲方面,其由多段短乐曲构成,通过展衍、变奏等手法来形成音调,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将其展现在该剧的不同情节与背景中[2]。器乐曲来源于歌曲,但是与歌曲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该剧音乐风格具有新鲜与统一的特点,能够构建出完美的音乐艺术框架。

 

二、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

 

《乡村爱情》作为一部轻喜剧,其反映的是东北农村青年的爱情、劳动和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现代城市生活的方式及观念开始融入和影响农村青年生活,如果该剧只通过传统民族音乐进行反映,则难以符合现代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作曲家在创作该剧音乐时,将现代音乐元素和民族音乐元素加以有机融合,确保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其具体体现在伴奏乐器的使用、演唱方法和节奏运用等方面。例如歌曲《谁是我的新郎》中将现代音乐元素和民族旋律加以结合,其具有复杂的结构(复三部结构)和较长的篇幅。

 

结合乐句的发展手法而言,该剧音乐主要采用传统音乐的变奏手法,涉及现代流行通俗歌曲的写法,并在通过通俗音乐唱法加以诠释,表现出音乐作品的现代性与民族性,既传统又时尚,具有独特的风味。从伴奏乐器方面来说,《谁是我的新郎》采用的是电声乐队伴奏,利用电声音色的空灵与柔和,将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有效揭示;而《我的家就在这个屯》和《老地方》则是以传统的民族乐器为主,辅之以唢呐的演奏形式,强化音乐的乡韵。总而言之,全剧在对火热的农村生活加以描绘时,将电声音乐和民族音乐进行融合,从而揭示人物矛盾与深沉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欢快和热烈的气氛。

 

三、调式新颖,风格浓郁

 

《乡村爱情》中蕴含的民族风格十分浓郁,主要表现在旋律发展手法、调式运用和音调选择等方面。首先,在旋律发展手法方面。作曲家对民族音乐创作极为了解,利用接头换尾的变奏方式,将前一段音乐的音调引用在音乐中,使其形成全新的乐句,保证旋律的畅达及波澜迭起[3]。其次,在调式运用方面。三首歌曲通过不同的调式来折射灵活多样的音乐,如六声羽调式、加变宫音的六声宫调式、加清角的六声宫调式,以此保证电视剧的丰富性与精彩性,强化音乐的乡韵乡情与喜庆。最后,在音调选择方面。三首歌的音调都是来源于东北民族音乐,作曲家利用乡土气息浓郁和清晰的乐汇,采用生化、揉合、变奏和展开等艺术手段进行谱曲,从而使观众感受东北音乐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四、演唱方式喜闻乐见

 

《乡村爱情》中的三首歌曲多采用齐唱与领唱交递、领唱加齐唱或伴唱的演唱形式,其形式更为活泼生动、气氛更加热烈,观中的参与意识更强,充分展现出东北人民诙谐、质朴和爽朗的性格。例如:《谁是我的新郎》运用独唱与伴奏、独唱与齐唱的形式,以弱起加长句为基础,将女主角的内心情感加以展示,然后通过欢快的齐唱形式和缠绵的独唱方式来推动歌曲发展。《我的家就在这个屯》主要是以男声齐唱为主,辅之以男女生伴唱,配合弱起的节奏和附点的音符,展现该首歌曲的气质,并且口语化的演唱将东北这片黑土地的生活加以描绘,利用六度下滑音展示东北人民乐观的性情。《老地方》则是先由女声独唱,后加入齐唱,深刻全面诠释歌曲的内容;同时结尾处也使用女声独唱的形式,使歌曲内涵更为深邃。《乡村爱情》中结和了多声音乐和单声音乐的优势,将伴唱和独唱等不同的音色特点加以整合,运用的领唱加其他形式伴唱的演唱方式与该剧风格十分融洽,能够进一步挖掘与展开作品的内容[4]。

 

五、结语:

 

篇2

它是由一些原先居住在东海岸一带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人后裔逐渐向西部和南部的内地和山区迁移,以求发展创造出的音乐。这些拓荒者在劳动休息时,常常唱些古老的英国民歌,这些歌曲简单、活泼,大多数都是叙述日常劳动和生活的,还有恋人们的爱情故事。

这些都是乡村歌曲最原始的形式。随着人们的迁移分化,这些歌曲也随之演变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类型。在北方,它们变成了伐木工人的劳动歌曲,在西部山区它们变成了纯朴、豪放的牛仔歌,这些歌曲还随着一些迁到海边的苏格兰人演变成了水手们的劳动号子。

在二十世纪的一段很长时间里,乡村音乐在整个流行音乐的舞台上只是扮演着一个小小的角色。第一次大战结束不久,美国新建立的一些乡村广播电台经常以乡村音乐为点缀,播放地区性的广告时往往以活跃于附近地区的乡村音乐家所表演的音乐节目为其简短的前奏。到一九二四年,这些音乐已拥有一个北方的市场,主要由肯塔基乡村音乐家表演的谷仓舞前一次成功地出现在芝加哥。

同时,唱片灌制业也开始对乡村音乐发生极大兴趣,其目的是为了发行圆形唱片,主要是在乡村中商店里出售。他们很快便惊奇地发现,对这种唱片的生产存在着全国性的需求。爵士乐主要使用管乐器,乡村音乐则主要依靠弦乐器。小提琴、吉它和班卓琴在乡间越来越流行,它们例于买到,价格低廉,在重工业奏中容易结合,非常适合演奏业已发展起来而原来的民间乐器已不能胜任的乡间音乐。

在乡村音乐家所表演的曲目中囊括多种音乐:民间舞曲、经白人改编的黑人布鲁斯、宗教歌曲、描写铁路灾祸和棉厂辛劳的叙事歌曲、更重要的是表现各种痛苦之人(临终的母亲、孤儿、丧偶者、远离家乡的孤独者、失恋者)的歌曲,

为了吸引观众,这种歌曲被处理得凄凉惋人,摧人泪下。二战期间,乡村音乐在流行娱乐业中的地位急剧提高,其影响范围有极大的扩展。这大概是由于当时大量人口转入城市工厂和军队,使得这种音乐的乡愁情调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乡村音乐中两种相反的风格居于主导地位。东南部乡村音乐采用了激烈奔放的“兰草”音乐的形式,突出了五弦班卓琴高超的演奏技巧;西南部的乡村音乐民谣风不强,情调较为柔弱,节奏准确明晰,低声部重音强烈而突出,正是从这种音乐中产生了摇滚乐。

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是,一般以男、女独唱或者小合唱的形式出现,说唱结合,时弹时唱,叙事性强。演唱的音域不宽,一般只在中声部。早期的乡村音乐主要是弦乐、提琴类乐器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乡村音乐家们演奏提琴,不加颤指,喜欢直来直去的音色。其他的弦乐器是班卓琴之类的弹拨乐器。班卓琴常被用作独奏乐器,或者在小乐队中用作和弦或节奏乐器。三十年代,曼陀林开始用于乡村音乐,并作为“兰草乐队”的风格而著称于世。从总体上看,乡村音乐不太讲究旋律美与和声美,结构简单,一般分为二段体、三段体和歌谣等形式,节奏分明,具有内在感染力。在乡村,白人和黑人之间存在着音乐上的交流,因此,早期的乡村音乐有着黑人布鲁斯的因素,在旋律变奏手法和声语汇上明显受到布鲁斯的影响。从唱法上看,歌手们用高亢的、带鼻音的腔调向听众诉说着一切。

篇3

关键词:排舞 起源 高校 价值

一、前言:排舞 健身运动

排舞,英文名Linedance从字面上理解就知道,这是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它源于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曲,也叫牛仔舞。起先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融 排舞比赛入了欧洲宫廷和拉丁式的舞步,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是一种即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舞蹈。近年逐渐在亚洲引起注意。在港台,日本,新加坡等地都掀起了一股热潮,受到各个年龄层的欢迎,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舞蹈。

二、排舞的发展其来自

排舞最早萌芽于美国西部乡村民间交际舞。因此关于排舞起源,我们可以从社交舞的演进过程,对排舞的起源、性质和它的发展方向作一个合理的解释。

社交舞是起源西方的一种舞蹈形式,又称舞厅舞、舞会舞或交谊舞。它来源于各国的民间舞蹈,是在古老的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20世纪80年代早期,随着西部乡村音乐在美国的大流行,为配合西部乡村音乐的传播,作为今天被接受的现代排舞真正诞生了。在1980年,一个叫吉姆的每个人根据西部乡村舞曲编排了一支排舞。五个身着休闲西装、头戴皮带冒、脚穿旅游鞋的四十多岁的男子重复着向前走,向后走,踏步,踢脚,转圈等简单易学的舞步组合,并配合随意的身体动作充分演绎了美国西部乡村音乐的动感、随意、休闲。这个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大乐队音乐风格的排舞,是第一个被知晓的有设计编排舞步动作的排舞。由于这一段时间排舞都是来源于美国西部乡村舞,在当时主要是为了配合和促进乡村音乐的发展,因此显然的带有西部乡村音乐的烙印,这些被改编为排舞的西部乡村舞蹈被证明是现代排舞的正式诞生,也正因此。许多人认为现代排舞和乡村音乐是同义词(这也是排舞标志性的服装样式的来源)。

三、排舞的特点

排舞的特点很多,它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000多支舞曲,每一支舞曲都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舞码。 排舞的每一首舞曲,可由32拍,48拍,或64拍等不同的循环节奏所组成。所以每首曲子的舞步也随着特定的循环节奏而重复。另外,每首排舞的基本跳发规律还分为2个朝向和4个朝向交替旋转。排舞更融合了很多社交舞的舞步,如恰恰,伦巴,曼波,牛仔,和摇滚等舞步。在如此多重的舞蹈元素组合与变化之下,排舞有简单的,也有复杂高难度的,让舞者能跳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完全属于自己的诠释,更增添排舞吸引人的魅力。作为一个新引进中国的舞蹈运动项目,学跳排舞不但可以从中学到优雅的姿势,还可以放松心情,舒缓紧张的情绪,并且轻松达到健身减肥的效果,让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四、排舞在高校的发展

随着排舞课程的深入展开,排舞逐步进入课程。在老师的讲解与示范下,学生对舞蹈的了解与喜爱也与日俱增。通过在多次的教学中,发现排舞其实有很多好处:首先,学这门课对自身体形的塑造和培养有很多帮助,排舞的动作多种多样,有简有繁,时快时慢,时而停顿,时而节奏分明,可以使全身肌肉和骨骼得到良好的锻炼。同时它是一种力与美的享受,经常练习,还能增进人体的灵敏,柔韧素质,使身体更谐调健美,有助于人体的全面发展;其次,跳舞让学生精神振作,心情愉快。从前学生喜欢睡懒觉,早晨起床后,常感到朦胧,全身没劲,不能马上投入学习等,这时便试着练习一些平时学过的动作,大脑很快就会兴奋清醒起来,身体各部分的机能也有多提高,使得精神饱满,充满活力,从而为一天的学习准备好良好的身体条件;另外,学排舞让学生感受到了团体的配合力,一个学生的动作和位置不到位将影响整个队伍的整齐度,所以增强了每个学生的集体意识感。最重要的是,学习排舞培养了学生的恒心,让学生变得更加坚强了,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了,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世界上很难办到的事情,只要人们用心去做,总是有可能成功的,坚持是走向胜利的最后一道障碍,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就是光明就要到来的时刻,越是这样越是要坚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小小的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尚能将石头滴穿,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所以坚持一定胜利,也就是坚持就是胜利。

五、排舞的健身价值

1.健体价值 2.健心价值 3.健脑价值记忆 4.健美价值 5.终身锻炼价值

排舞运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学练的门槛较低,“凡是会走路的人都会跳排舞”这句话说明了即使没有舞蹈基础,也能进行排舞练习,在 3000 个舞曲中, 包含了多种舞蹈和音乐风格,每一个舞曲都有精心设计的动作规范。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有较为适合的运动量和强度。青年人比较喜欢热情奔放、激情洋溢的舞曲和舞蹈类型,就可以选择拉丁舞、爵士舞、街舞、舞厅舞等舞蹈风格;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舒缓、柔情的华尔兹、恰恰等舞蹈风格。

篇4

一、教学背景介绍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音乐”。warming-up部分呈现了八幅图片,分别代表八种为大众所熟悉的音乐形式,即古典音乐、摇滚乐、管弦乐、说唱乐、民族音乐、爵士乐、乡村音乐和合唱音乐,并要求学生“听音乐匹配各种音乐类型”。两篇阅读文章分别介绍了美国门基乐队(the Monkees)的成长过程和虚拟“人物”弗雷迪与他的乐队——两篇课文讲的都是乐队,没有介绍任何音乐流派和音乐家等信息,与warming-up的相关性不大。

在对音乐形式的探究中,笔者了解到古典音乐中的交响乐、协奏曲都是管弦乐的形式,不能称之为一个音乐种类。古典音乐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也包含合唱音乐;狭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音乐最著名的三位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事实上,高一学生在音乐课中已经接触了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史中的两个阶段(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并基本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因此,笔者还是决定采用狭义上的古典音乐范畴。中国民歌《茉莉花》,学生也已经在音乐课上进行了欣赏。而说唱乐属于摇滚乐的一个分支,与摇滚乐并列作为一个音乐类别来说并不合理。如果把说唱乐作为一个音乐类型呈现给学生,则宜用重金属摇滚乐作为与它并列的一种音乐形式。

基于以上两个因素,笔者对教材warming-up部分所呈现的音乐形式作了调整,试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近这些音乐形式,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而不仅仅是学习几个对应的英语单词。同时,根据本单元的主题,笔者对整个单元的任务进行了重组,打算结合“练习册”(workbook)中的“听力”(listening)和单元后的“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上一节听说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根据音乐片段区分七种音乐形式(古典音乐、爵士乐、重金属摇滚乐、说唱乐、民族音乐、乡村音乐和合唱音乐)及各自的英语表述,并用英语简要介绍这七种音乐类型的来源或特征。

(2)能够运用句式I (don’t) enjoy/appreciate/understand that kind of music because .../I find that if I listen to classical/pop music I feel ...谈论自己喜欢的音乐。

(3)能够听懂听力材料中“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的内涵并提高听中记录关键词、听后组织主旨大意的能力。

(4)能够正确认识音乐的作用并用五行诗(cinquain)来描述音乐。

授课前一天,笔者布置给学生一份预习学案,要求学生每四人合作通过头脑风暴或查阅资料,了解与音乐相关的英语词汇,如钢琴、小提琴、黄铜鼓、架子鼓、键盘手、鼓手、旋律等。这相当于为课堂教学铺垫了一个语言和知识的台阶。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笔者在课前播放乐曲《茉莉花》,并请会唱的同学一起唱。唱完后,笔者提问:

(1)Do you like the song?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song? (你喜欢这首歌曲吗?这首曲子的名称是什么?)

(2)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the song? (你对这首曲子了解什么?)

(3)This is where we are going to adventure today — the world of music. Besides folk music, what other styles of music do you know? (我们今天要进行一场音乐的旅行。除了民族音乐,你们还了解什么其他的音乐形式?)

2. 猜谜游戏

笔者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猜“这是什么音乐类型”(分别是爵士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说唱乐、重金属摇滚乐、乡村音乐、合唱音乐)。

(1)It was born in the US around 1890, which was sung by black people and it roots in Africa. (产生于1890年,由非洲黑人传到美国。)

(2)Strictly defined, it means music produced in the Western world between 1750 and 1820. Works by Mozart are very typical of this music. (严格定义,以莫扎特为代表之一的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

(3)It’s a kind of traditional music from a particular country, region or community.(典型的地域性的音乐形式。)

(4)The words of a song are not sung, but spoken in time to music with a steady beat. It also means “Hip-Hop”. (以在机械的节奏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词句为特征的音乐形式,又称为Hip-Hop。)

(5)It was popular in the 1950s, and has very loud sound with strong beat.(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并有强有力的节拍。)

(6)Type of music that comes from the folk music of the southern and western US.(美国南部和西部典型的音乐形式。)

(7)It is traditionally a Christmas song, which is often sung in the church on Christmas Day. (源于西方圣诞节时教堂众人合唱颂歌。)

3. 听乐曲片段判断音乐类型

笔者让学生听一些乐曲片段,并要求学生判断听到的音乐属于哪种类型。(Now you are going to listen to some pieces of music. Can you recognize what kind of music they belong to? )

学生听音乐片段,并进行连线。

4. 认识各种音乐形式的乐器特点和著名音乐人

笔者让学生说说各音乐类型的乐器特点以及著名音乐人。(Can you just say something more about those kinds of music, including the typical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famous musicians? )

笔者先让学生介绍他们熟悉的音乐特点,然后再进行补充。基本要点如下:

(1)Hard rock is a form of loud, aggressive rock music. The electric guitar is often emphasized, with the bass and drum. Guns N’ Roses is a very successful hard rock band in America, which has brought a lot of infl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rd rock. (重金属摇滚乐是一种大声、带侵略性的摇滚音乐。电吉他、贝斯和鼓是重金属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形式。美国著名乐队“枪炮与玫瑰”红极一时,并为重金属摇滚乐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2)Saxphones and trumpets are usually employed in jazz. The music style comes from blues. Louis Armstrong, the trumpetist, is called father of jazz. (爵士乐中经常运用小号和萨克斯来进行演奏。布鲁斯是其前身。音乐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被称为爵士之父。)

(3)Classical music: Haydn, Mozart and Beethoven are three famous musicians.(古典音乐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4)Country music: Guitar is often used in country music.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 by John Denvor is a famous piece of country music. (美国乡村音乐的典型乐器是吉他。约翰·丹佛是美国老牌的乡村歌手,“乡村音乐的代名词”。其代表作《乡村路带我回家》是著名的乡村音乐歌曲。)

(5)Rap comes from America. It is now very popular among youth, even in China.(说唱音乐来自美国,在年轻人中广受欢迎,在中国也有不少乐迷。)

(6)Choral is now widely seen on TV and in life, especially for celebration. There can be no musical instruments in the music form. In our school, there is a choral competition every year in May. (合唱现广泛见于电视和生活。该音乐形式可以没有乐器伴奏。在我们学校,每年五月也有一次合唱比赛。)

(7)Folk music or folk song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are used in the form of music, like flute, Erhu. And there are a few songs that are familiar to us. (中国民乐或民歌已经有较长的历史。通常采用中国古典乐器,如笛子、二胡等。也有一些中国民歌耳熟能详,比如《太阳出来喜洋洋》《茉莉花》等。)

5. 小组对话讨论个人喜欢的音乐类型

笔者要求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运用上面学到的知识组织对话(Which of the above kinds of music do you prefer/hate? And why?),讨论时可以用上以下句型:

(1)I prefer/hate classical music because it makes me feel calm/relaxed/ ...

(2)If I’m worried/frightened/concerned about ...I prefer to listen to ...

(3)I (don’t) enjoy/appreciate/understand that kind of music because ...

(4)I find that if I listen to classical/pop music I feel ...

(5)I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

6. 讨论音乐的作用

笔者让学生讨论音乐的功能:Music has a function of exciting or relaxing people. But what other functions do you think music has?(音乐除了使人兴奋或放松外,还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的结果如下:

(1)Music is an easy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mong cultures.

(2)Music can be a bridge to understanding a language and a person.

(3)Music is a motivational tool for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4)Music helps let out the composer’s feelings or attitudes towards the world.

笔者追问:It is said that music helps improve your memory. Do you believe that?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to see how it happens.(据说音乐可以提高人的记忆。你相信吗?我们来听一段录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听力材料(The “Mozart effect”)原文如下:

Do you worry about exams? Of course , everyone does. Do you find it difficult to remember what you study? Well, everybody has trouble remembering things from time to time. Do you know music can help you remember things better?

Scientists have shown that if you listen to classical music and especially Mozart while you are studying, it helps your memory. It is called the “Mozart effect”. It would be useful to know if the “Mozart effect” works with all kinds of music. Certainly scientists have done some experiments to find out.

They have tried playing other kinds of music (such as pop music) while students are studying, but it doesn’t work. It seems that the regular rhythms of classical music help develop one’s memory. However, this improvement only lasts for a short time.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intelligence, what should you do? Scientists think that learn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is helpful, especially for improving maths skills. This is because maths and music both use the same part of the brain. So if you want to be good at maths, perhaps you should go to a music class!

【Task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write down what the “Mozart effect” means to you.

Classical music, especially Mozart, helps improve your memory.

【Task 2】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decide whether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1)Listening to classical music improves your memory.(T)

(2)The “Mozart effect” means listening to Mozart’s music.(F)

(3)To improve your long term memory you need to study maths.(F)

(4)Scientists think the Mozart effect works with all kinds of music.(F)

(5)Listening to music makes you more intelligent.(F)

【Task 3】 Talking after listening

(1)Do yo believe in the “Mozart effect”? Why or why not?(你相信“莫扎特效应”吗?为什么?)

(2)Have you experienced it? Give an example.(请给一个例子说明你的经历。)

(3)Do you think it works with other kinds of music such as pop music? Give reasons. (你认为其他音乐形式如流行音乐有这样的作用吗?为什么?)

7. 创作一首五行诗来描述音乐

笔者让学生用下面的格式创作一首五行诗来描述音乐:

Music

______, ______ (形容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动词i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单词)

_________ (单词)

8. 趣味阅读(结课)

在结课环节,笔者提供如下材料让学生阅读:

(1)Stick to it and stay with what is true in your heart. Music is fun, and is for your spirit! Try many different styles of music, and always remember that music will never be a waste of your time.

(Robin Spielberg)

(2)I have never thought of writing for reputation and honour. What I have in my heart must come out; that is the reason why I compose.

(Ludwig Van Beethoven)

(3)Without music, life is a journey through a desert.

(Pat Conroy)

三、教学反思

对教材进行了充分解读后,笔者把音乐学科的知识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探讨音乐中使用英语语言,在语言学习中了解音乐知识。这是一种基于生活体验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就这一点而言,本节课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之前笔者尝试的只关注语言的学习。

在话题导入中,笔者通过猜谜游戏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区分音乐类型,并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七种目标音乐。然后通过听音乐辨类型,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乐曲欣赏中讨论各种音乐类型的特点。该活动既让学生清楚了七种音乐类型的概念,又让学生学习了许多乐器名词和与音乐相关的英语词汇。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也激发了内心的学习热情。在小组交流和讨论中,笔者逐步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讨论各自喜欢的音乐类型并陈述理由,学生进一步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学习运用目标句式。这一课堂任务既让学生对教师语言和知识输入进行了一次巩固和产出,也让他们通过思考各种不同的音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为后面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篇5

0 引言

一部音乐剧的艺术形式通常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综合包括了音乐、舞蹈以及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不过剧中歌曲往往是人们欣赏音乐剧时留下最深刻记忆的部分。歌曲不仅代表了剧中的音乐风格,更能体现剧情以及剧中的人物,因此,在音乐剧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对歌曲的演绎,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音乐剧的演唱风格进行把握并对之进行探讨。在现代的音乐剧的歌曲演唱风格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以爵士乐为主调

美国作曲家埃尔文在1914年创作的歌剧《当心你的脚步》中以爵士乐的风格为主,这一格局的出现导致了爵士乐与音乐剧的结缘。自此以后,美国的音乐剧以及流行乐当中开融入了爵士乐的新元素,爵士乐的出现不仅将美国征服,还逐渐融入了欧洲,将长期以来欧洲音乐剧的传统样式改变了。

作为音乐剧中“爵士时代”的20世纪前20年代,许多作曲家在音乐剧的创作中开始运用将爵士乐的创作手法,将强音放在弱拍或者通常空拍处而不是放在重拍上。其中颇具有代表性的是格什温,他将爵士乐的风格和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德彪西的风格结合起来,并尽量在作品中应用这种风格,“交响味儿”的爵士风由此开创。格什温把蓝调音乐中可以使悲伤感觉产生的降七级以及降三级音节的这样手法在音乐剧的创作中进行了充分运用。他创作的歌曲中具有温柔清新、和声优美以及活泼有趣的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幽默感,从而实现了独特的格什温歌曲风格的形成[1]。因此格什温的音乐剧创作中许多歌曲都被看做是爵士乐延长的经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音乐剧歌曲之一就是他在1935年创作的《夏日时光》,不仅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世界上也是广为传唱,爵士乐手经常即兴演绎该曲的旋律。在黑人的川普的节奏韵律以及古老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格什温创作了歌剧《波吉与贝丝》,他在剧中成功的融入了优美的黑人民谣、爵士乐以及蓝调等音乐元素,从而使得该剧不朽的当代音乐剧佳作。

在音乐剧里,爵士乐的艺术风格非常的独特,它那自由即兴的乐风、个性的切分音节奏以及质朴的旋律走向都可以使人产生联翩的遐想以及燃烧的激情,做到了撩人心弦,使人着迷。因此,作为音乐剧演唱风格的爵士乐无法被忽略,爵士乐的音乐元素被很多优秀的音乐剧所采纳,表演者很值得去尝试这种风格。

2 演唱风格中的轻歌剧唱法

在百老汇的舞台上,轻歌剧的辉煌历史长达几十年之久。在音乐剧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轻歌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继承了欧洲的喜歌剧以及大歌剧,还广泛的融入了当代的流行音调,从而成为朗朗上口、颇有喜剧风格的艺术形式。在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轻歌剧,由于刚开始抓住实权的资产阶级要求娱乐的轻松性,对于戏剧展开比较缓慢、舞台气氛严肃凝重的大歌剧失去了热情和浓厚的兴趣,相反的,吸引他们的就成为了形式轻松活泼的具有喜剧风格的轻歌剧。1858年作曲家奥芬巴赫创作的《天堂与地狱》成为了第一个划时代的轻歌剧作品[2]。这个歌剧不仅是奥芬巴赫的代表作品,更是轻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当时整个欧洲都充满了它那优美悦耳以及轻松愉快地旋律。他创作的音乐不仅通俗易懂,更没有复杂的技巧,并融入了当时的各种舞曲、歌曲、进行曲以及小夜曲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乐调贯穿于整个曲调当中。除了重唱、独唱以及合唱的演唱形式外,说白也被大量采用。轻歌剧的艺术效果也因为拟声词的使用而加强。

还有一种风格在轻歌剧中十分重要,就是小斯特劳斯的圆舞曲风格,轻歌剧的音乐因为其中欢快的旋律以及3拍节奏而丰富。这种流行的“俗音乐”因为音乐史上小斯特劳斯独特的贡献而最终登上了艺术殿堂。优美上口的旋律、浓厚的喜剧色彩以及轻松热闹的歌舞都是这类歌剧的特点。识别它的记号是波尔卡以及圆舞曲,由诙谐幽默、能歌善舞、相貌出众以及善于频频出彩的全能型演员在担任其中的主要演员。其中《薇丽亚之歌》、《风流寡妇圆舞曲》等作为《风流寡妇》这部歌剧中的歌曲[3],不仅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还具有极浓的圆舞曲风格,深受人们的欢迎。由此开始的轻歌剧创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作曲家以及轻歌剧作品,并成为后世传唱的经典。

虽然是以美声唱法作为基础的,轻歌剧的演唱风格却具有相当的喜剧效果以及流行通俗色彩,正统、严肃而规范的大歌剧唱法消失了。轻歌剧的有些演员即可异常轻歌剧类型的歌曲,又可以唱歌剧,这种演唱风格是流行音乐与美声的早期融合。

3 演唱风格以乡村音乐为主的唱法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乡村音乐的特点,作曲家哈穆特恩以及罗杰斯共同创作的《俄克拉荷马》是最有代表性乡村音乐风格的音乐剧,将美国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故事作为这部作品的题材,将美国本土的一群拓荒者在动荡的西部地区的狂放而质朴的爱情故事和生活经历表现来出来。充满了乡村音乐风格的音乐,浪漫有趣、敬请乐观的剧中歌曲非常的脍炙人口。作为美国乡土音乐剧代表作的《俄克拉荷马》其乡村音乐风格及其饱满,在美国的音乐剧中比较普遍,极其自然的民谣式的演唱、个性独特的音乐以及朗朗上口的旋律都非常接近大众的生活,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4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完美结合的演唱风格

典雅、优美以及耐人寻味的古典音乐一直深受许多乐迷的喜爱,同时,人们的眼光又被时尚通俗的流行音乐吸引。随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以及时代的进步,在对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的追求以外,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渴望。他们不仅追求高雅的艺术,更渴望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人们这种对艺术的追求很快在流行与古典的融合当中得到了满足。因此,人们疯狂的喜爱上了将古典与流行融合在其中的音乐剧风格。

英国的天才作曲家韦伯使得百老汇不只是代表美国本土音乐剧,更是成为汇聚世界音乐剧的舞台。在进行音乐创作时韦伯将各种音乐类型传统意义上的各中界限打破,并运用的演绎理念和艺术技巧,使得古典音乐完美的结合了各种流行的音乐元素。韦伯洁具现代感的音乐剧每一部都是精品,其中较为突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歌剧魅影》,该剧有效的将流行的情歌与古典歌剧进行了结合,大大增强了它的魅力[4]。其中《想念我》的歌曲具有婉转流畅的旋律,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花腔乐段,不仅具有艺术歌曲的美感,更具有通俗音乐的亲和力。而其中的歌曲《歌剧院中的幽灵》中摄人心魄的男女主人公的合唱更是让人欲罢不能。作为一首重量级的经典歌曲,《我唯一的请求》含蓄隽永而不失激情的旋律,一直被认为是情歌对唱在音乐剧中的典范,直至如今还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唱。流行于古典相交融演唱的居中歌曲,不仅要求演员具备意大利传统美声唱法的功底,更要在演唱中带有现代流行唱法的感觉。作为一个难度较高的考验,对与歌唱演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此外,在传统古典音乐的基础之上,法国作曲家勋伯格在进行音乐剧创作中大量的采用现代的表现手法,而其中极为优秀的两部音乐剧是《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优美而流畅是《悲惨世界》的旋律特点,充满了各种情感的激烈碰撞与完美融合,该剧也因为其中起伏的音乐而感人至深。作为其中最著名的咏叹调之一,《繁星》在歌词与旋律中极具使命感。而在《西贡小姐》里,勋伯格将美国摇滚与爵士的节奏插播其中,并同时引进了越南的民间乐器和音调风格。《上帝啊这是为什么》作为“勋伯格”式的典型歌曲,具有荡气回肠极其大气的旋律。而且对于演唱者来说,这首歌里面很多的高音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控制声音以及气息的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可以作为男高音在音乐剧歌曲里的试金石。作为全剧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世界的最后一夜》具有千回百转的旋律,不禁使人柔肠寸断。《美国梦》则将人物的滑稽狡诈的形象通过闪烁的爵士音调表现了出来,成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剧。

5 以摇滚音乐为主的唱法

摇滚乐作为一个时代的主流在20世纪60年代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音乐剧《长发》的摇滚风格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马克德蒙特在创作时引进了流行音乐的元素,将电子音乐的效果大大增强。美妙的且极富感染力的剧中的歌词,具有煽动人心的一种力量。具有先锋特色的歌词,将音乐剧种音乐必须与剧情配合的传统规范打破,而且在表达某种情绪上特别注重,使人听起来有吟诗的感觉。剧中的歌曲如《让阳光照进来》以及《宝瓶座》等都脍炙人口,非常流行[5]。

宗教内容与摇滚乐的结合是摇滚音乐剧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类型。其中的《耶稣基督超级巨星》是由英国作曲家韦伯创作的,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第一部成熟的摇滚音乐剧。它作为一出经典剧目,对人物、经文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心理上进行了探索,是摇滚歌曲与史诗的完美结合。韦伯在对耶稣基督进行描绘时运用了摇滚乐的语言以及摇摆舞的风格,使音乐剧的表现手段范围大大的扩展了,将主题严肃的音乐剧的表现形式用活泼的轻音乐以及摇滚乐进行替代。此剧在配器上成功的将管弦乐的限制打破,在音乐剧中引进电声音乐,从而使它的表现力与时代感得到了加强。剧中的歌曲具有通俗以及上口的特点,现代感非常强。在歌声中,可以使人们感受到爱戴以及尊重耶稣基督的感情[6]。

节奏在演唱摇滚风格的音乐剧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演唱者需要通过节奏对强烈的感情进行宣泄。演员的嗓音在歌唱时也非常具有个性,沙哑的明显性以及喊叫的不加修饰,使得此剧的震撼力非常强。此外《啊,加尔各答》以及《你自己的事情》等具有摇滚另类风格音乐剧也非常的受欢迎,很多观众为之而疯狂。

6 通俗流行音乐为主的演唱手法

现代社会潮流的发展与音乐剧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音乐剧的现代性、流行性以及通俗性是它自身的特质决定的。其中很明显体现这些特点的是当代的法国音乐剧,作为法国音乐剧的典范,《巴黎圣母院》的风格和以往音乐剧的传统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流行音乐取向极富亲和力,写意风格特别强烈、艺术感染力也比较深,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剧中充满了冲突与对立的场面与角色,使得这部剧目不仅冲破了文化的藩篱,更跨越了时代的潮流。《大教堂时代》作为剧中的开幕曲,起伏缠绵的音乐以及磅礴大气的歌词,使得浪漫主义的精髓的到了很好的体现。这首歌不仅将法国音乐剧在音乐上的特点体现了出来,更让表达的主体成为旋律本身,取得了很强的艺术效果。

此外,法国音乐剧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十诫》等剧目的演绎方法都非常的流行,并且都是用流行的音乐人作为词曲作者,这部音乐剧因为流行歌手的现场煽动能力以及清冽的表现欲望显得十分震撼人心。“动听”是法国音乐剧在流行潮流里的第一追求。法国的音乐剧因为不拘小节的浪漫观,从而呈现了一种开放的态度。居中体现了许多现代感十足的方式,几乎完全没有了古典歌剧中的宣叙调。以流行性为主的法国音乐剧,不仅具有非常现代通俗的唱法,更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使得现代观众越来越挑剔的口味得到了满足。

7 结语

伴随着不断增强的全球文化交流以及不断进步的时代潮流,音乐剧要想更加国际化,必须要增强自己的多元性。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约束的多元化的音乐剧,具有不拘一格的音乐风格。在不断发展的音乐剧,其艺术内涵通过利用各种形式来加以丰富,因之具有了非常独特的魅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音乐剧,去演绎音乐剧,从而促使中国这片土地上开满音乐剧艺术的鲜花。

参考文献:

[1] 李曦.古典音乐元素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形成的音乐剧风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2] 田旭.浅析音乐剧种古典音乐元素与美声唱法的融合[J].牡丹江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 周映辰.音乐剧种音乐的风格属性和取向[J].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2009,35(12).

[4] 张立人,张逸帆.浅析音乐剧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影响[J].人民音乐,2011(3).

篇6

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巴洛克时期 ( 1600年-1750年 ) 开始一直到20世纪早期,在欧洲文化传统背景下创造的音乐,它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族音乐,具有永恒的意义。大约从1600年开始,也就是所谓的巴洛克时期,欧洲作曲家开始创作的早期音乐,这也就是古典音乐的开端。古典风格就是那些我们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札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 采用奏鸣曲曲式是古典音乐最典型的特征,这种曲式是许多18世纪末期作品共同采用组织音乐素材的基本方法。而它作为整整一代的主要曲式,一直使用到古典乐派衰亡之后,并为浪漫主义时期的许多作曲家提供了灵感。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典风格虽然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风格,既可以表现强烈和热情的情感,又能表现抒情和丰富的情感,但它始终受到常规的限制。著名的古典乐大师巴哈 ( 德国作曲家 ) 曾为我们带来了为数众多的古典音乐佳作。他有一次在宫廷表演中,大提琴被人做了手脚,G弦之外的所有弦都断了,就在所有人都等着看巴哈出丑的时候,他却即兴的用 G弦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这样一个故事,带给世人太多的思考,而这一首曲子在此之后也温暖了许多在困难中奋勇前进的人们。

同样以古典乐器为灵感来源,美度贝伦赛丽系列按照经典弦乐器小提琴设计,描述了一种独特而纯洁的审美情趣:优雅来自于和谐轮廓,是完美形式和视觉效果展现,注重细节成就了伟大。该款女表是美度最为畅销的贝伦赛丽系列中2007年的款式――体现了永恒美丽的典雅。该款腕表优美的轮廓,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使其充满了古典的知性气质。高抛光的钢材表壳展现了曲线的轮廓,钻石点缀的表盘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时针、分针和秒针都采用斜面钻石切割,双面防眩目涂层的蓝宝石镜面使得时间更易被读取。日期在3点位,透明背底展现了精雕细琢自动机心,日内瓦纹装饰的自动锤。该表采用Aquadura密封表冠系统,50米防水。当美度时间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当音乐镌刻出珍贵的情感瞬间,当优美的乐符荡漾着乐曲的精髓永恒的经典,美度便优雅的展现在了您的腕间。

爵士乐Jass Music

爵士乐成形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认的发祥地是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亚热带城市――新奥尔良。在众多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并且是在世界上影响较广的一个乐种,爵士乐实际就是美国的民间音乐。欧洲教堂音乐、美国黑人小提琴和班卓传统音乐融合非洲吟唱及美国黑人劳动号子形成了最初的“民间蓝调”,“拉格泰姆”和“民间蓝调”构成了早期的爵士乐。

与传统音乐比较而言,爵士乐的一大特征是它的发音方法和音色,无论是乐器还是人声,这些特征都足以使人们绝不会将它们与任何传统音乐的音色混淆。这些特殊之处大多来源于用乐器或人声对美洲黑人民歌的模仿。在爵士乐中,加入了非歌唱的吼声、高叫和,并突出了这种感觉。除此以外,特殊的演奏和演唱技巧也是造成特异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这些技巧中最常用的是不同于传统观念的颤音。与此同时,爵士乐中的颤音是有变化的,变化的方向一般是幅度由窄到宽,速度由慢到快,而且常常在一个音临近结束时增加抖动的幅度和速度,更加强了这种技巧的表现力。同时,在一个音开始时,爵士乐手们会从下向上滑到预定的音高,在结束时,又从原来的音高滑下来。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无法用乐谱来详细记录的,有经验的爵士乐手都熟练地掌握了这一类的方法、尤其是这种观念,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旋律或伴奏音型将这些效果“制造”出来。因此可以这样说:由于即兴的传统和技巧的个人发挥,爵士乐是由作曲家和乐手共同创造并完成的。

说起品牌与爵士乐的完美结合,不得不提的就是伯爵Limelight Jazz Party系列,2010年伯爵推出了两款Limelight Jazz神秘腕表。一枚是圆形款式,另一枚则是方形的,两枚腕表分享着一个秘密,以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来阐述同一个音乐主题。只要推开第一枚腕表上的玛瑙表盖,便可展示时间。表壳上的双色剪影映照在黑色绢质表带上,向爵士乐的精神致意。第二枚腕表的表盖合起来时如同珍贵的手镯,腕表以白金制,表壳和表链完美地结合,让人迷失在追寻时间的旅程中。两枚神秘腕表同样以深色宝石及钻石,将音乐世界、珠宝及腕表的天赋匠艺,演奏为和谐的迷人曲调,颇具爵士乐的格调。

摇滚乐ROCK and Roll

什么是摇滚乐呢?就其使用的乐器而言,它是以吉它、贝司、鼓为主,加上大功效的音响和诸多效果器来表现音乐的形式;就其风格而言,它分为布鲁斯 ( Blues ) 、摇滚 ( Rock and Roll ) 、重金属 ( Heavy Metal ) 、放克 ( Funk ) 、雷鬼 ( Reggae ) 、说唱乐 ( Rap) 等等;除此以外,摇滚乐还有演唱、舞台设计、灯光效果等方面的特点。但是这些特点加起来,只是摇滚乐的形式而已。 而当我们提到摇滚乐,不可回避的是它内容上的属性,也就是摇滚精神。摇滚精神说得的哲学一点就是人类追求生存自由的一种精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通过音乐来反大众化的东西,因为顺从大众的就是失去个性的、媚俗的和流行的。 摇滚音乐人之间也存在着种种差异。不同的人生态度自然产生出不同的音乐。他们有些人是把摇滚乐作为工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人如果不拿摇滚作为工具也会拿起另一种工具,因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内心的感触很丰富,时常有骨鲠于喉一吐为快的感觉。这种人不仅是摇滚乐中的英雄,也是人类中的杰出者。如已故音乐天才、80后的偶像迈克尔・杰克逊便属于这一行列。

篇7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251-02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最能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教育的实质是审美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乡村,常常忽视音乐在美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彝族地区西泥沟村小学音乐教学为例,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彝族地区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路径。

一、音乐教学对美育的重要作用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审美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教育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但音乐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音乐是开启孩子们艺术视野的一扇窗,音乐教学则是教会他们如何去欣赏窗外的美景。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为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感知美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不断地体验、比较和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音乐是审美教育的最佳媒介,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技能训练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感受音乐语言,探寻音乐之美。

二、彝族地区乡村音乐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彝族乡村孩子的审美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原因在于:多年来,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重文化课轻艺术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音乐技能的培养,致使教育内容乏味;加之物质条件的限制,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都属于副科,不在考试范围内,学了反而是浪费时间与精力,所以很多学校和家长都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学好文化课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有时可能会迫于上级部门的监督,而开设音乐课,但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停留在“听―学”这一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上,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二)重技能传授,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域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在音乐教学中更多关注对音乐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学生的兴趣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被动接受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音乐的解读也是如此。学生个体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音乐传递的情感与内蕴,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用心揣摩与回味才能真正领悟,否则审美教育难以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

(三)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缺少民族性

当前的音乐教学内容多以经典歌曲为主。经典歌曲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内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无法理解,自然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不利于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对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不足,教学内容缺乏民族性。彝族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利用好这些民族音乐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

(四)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学手段单一

彝族地区乡村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因此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不完善。大多数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甚至没有可供上课的音乐器材,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是遥不可及。多元化的教学因素难以融入音乐教学,致使教学手段单一、机械,无法满足音乐教学的基本需求,不利于彝族地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限制了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的发挥。

三、彝族乡村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路径

音乐是美的艺术,是通过乐谱的巧妙组合表现出来的。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最基本因素,其审美教育是通过师生共同品味、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基于彝族地区乡村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音乐审美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要提高彝族地区乡村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彻底转变传统观念,需从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出发。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按照音乐教学课程标准安排文化课与艺术课的比例,真正将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来规划课程体系,决不能顾此失彼;在家长和学生中间进行音乐教育重要性的广泛宣传,转变他们对音乐教育的错误认识,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为音乐审美教育创造得以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音乐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从音乐教学硬件方面看,物质条件是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标准化、规范化音乐教育的建立以及先进音乐教学设施的完善,都需要有专项资金的支持。学校在提高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音乐教育设施,优化教学环境,让乡村的孩子们可以和城市孩子一样感受音乐之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另一方面,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即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目前彝族地区大部分学校的音乐课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专业技能不足,音乐教师的匮乏限制了乡村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吸引专业人才,需要提高专职音乐教师的物质待遇与生活条件,从而使更多的专业音乐教师能够扎根农村,为彝族地区音乐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同时对音乐教师要进行轮流培训,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保证乡村音乐教师能紧跟时代教育步伐。

(三)精选教学内容,传承民族文化

结合地区及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彝族地区独特的音乐教学资源,积极开发音乐校本课程,规避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独具特色的彝族音乐之美。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相辅相成,少数民族音乐是在特殊的社会形态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对少数民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和资源。而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少不了音乐教育,要通过教育这个载体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学生通过调动审美想象,将民族声音转化为客观世界的形象与意境,在民族音乐中获得审美欣赏。

(四)技能教学与审美教育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方式是否适当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音乐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单纯的唱歌技能教学,让学生被动接受,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影响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丰富音乐教学形式,结合彝族当地乡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多让学生参与、体验,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技能教学与审美教育并重,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学生美好心灵上的作用,提高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

感受音乐之美,不仅靠听觉,更需要多感官的配合。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审美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增强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想象,由“境”到“形”,由“形”触“情”。这样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轻松、美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符合小学生心理及思维特点,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成为美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去体会音乐的真谛,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情境的创设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进行选择。彝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无法借助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情境创设。我们发现大自然是一种最原始纯净的音乐情境,可以通过自然回归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自然氛围中,感受音乐与自然相融合的美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学科融合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进行音乐鉴赏学习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实现音乐与美术双学科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感悟到的画面付诸笔端,形成作品,并在班内进行交流。

四、小结

音乐课不是简单的歌唱教学,更应将其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审美能力,塑造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彝族地区乡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虽不容乐观,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乡村小学教学的政策倾斜,音乐教育状况一定会有所改善,越来越向着科学化和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梅枝.试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J].教育探索,2008,(09).

[2]赵梅.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及实施途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8).

篇8

布鲁斯从贫苦的黑人奴隶的业余音乐演化为了一种种类多样的、形式复杂的音乐种类,它还可以分亚类,在整个美国,后来也在欧洲、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还产生了地区性的形式。今天的蓝调与今天的乡村音乐一样是在19世纪美国南方开始的。最早的蓝调和乡村音乐的录音是1920年代的,当时正在起步的大众音乐工业研究和制造了“非裔美国人音乐”和“传统音乐”等市场类型来相应地吸引黑人或者白人顾客。当时在蓝调和乡村音乐之间除演奏家的种族的区分外没有明确的区分,有时录音公司还会标错标签。实际上这种使用人种来进行的分类是错误的。比如当时人们将黑人奴隶表演给他们的主人的福音歌曲分为蓝调,但实际上这种黑人宗教歌曲的来源是赫布里底群岛。黑人美国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托马斯·索维尔还指出美国南方的前黑人奴隶人群在相当程度上被他们的苏格兰—爱尔兰“乡下佬”邻居们同化了。但是库比克和其他人的研究也显示出蓝调中依然含有相当程度的非洲遗产。

关于蓝调出现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有过许多研究。蓝调最早的出现时间不很精确,一般认为是在1870年和1900年之间。这个时期与美国南方奴隶解放和从奴隶制转向合作制和小规模农业的过程一致。一些学者将这个时期的发展定义为从集群表演转化为更加个人化的形式。劳伦斯·勒文(LawrenceLevine)认为“在国家强调个人的意识、布克·华盛顿的主张的普及性和蓝调的形成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奴隶制对黑人的心理、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他们的世俗和宗教音乐对此的反映是非常自然的。”

蓝调音乐始于20世纪初美国的南部。其中亦混合了在教会中类似朗诵形式的节奏及韵律。这种音乐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式,便是使用类似中国民俗唱山歌的“一呼一应”的形式进行,英文叫作“Call and Reponse”。乐句起初会给人们一种紧张、哭诉,无助的感觉,然后接着的乐曲便像是在安慰、舒解受苦的人。就好像受苦的人向上帝哭诉,而其后得到上帝的安慰与响应。所以蓝调音乐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或即兴性,这种即兴式的演奏方法,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各种不同类形的音乐,如Rock and Roll、Swing、Jazz……所以蓝调亦是现代流行音乐的根源。至于口琴被广泛用于蓝调音乐中是起始于约20年代中,那时候在美国当地有很多街头艺人表演音乐,他们常用乐器是五弦琴、鼓、和一种叫“pan quill pipes”的吹奏乐器。而由于吉他和口琴的性能比这些传统乐器好和更适合于空旷的地方表演,所以渐渐地口琴便常被用作吹奏蓝调音乐。及后30年代左右,很多黑人移往大城市芝加哥居住,蓝调音乐和蓝调口琴亦随之在芝加哥这地开支散叶,及后更自成一派名为Chicago Blues。在听蓝调音乐的时候,你会发觉它们好像都依着一个相同的曲式来进行。其中原因是因为蓝调音乐会常用到一种标准曲式,名为12 Bar Blues。蓝调对后来美国和西方流行音乐有非常大的影响,拉格泰姆、爵士乐、蓝草、节奏蓝调、摇滚乐、乡村音乐和普通的流行歌曲,甚至现代的古典音乐中都含有蓝调的因素或者是从蓝调发展出来的。

“原始非洲音乐的旋律结构”

由于蓝调成形于其个人表演,因此要指出所有蓝调的共同特征很难。但在现代蓝调出现以前所有的美国黑人音乐有一定的共同点。最早的蓝调式的音乐是一个“功能式的表达,其启应的歌唱没有任何伴奏、和谐,不拘束于任何形式,没有任何特别的音乐结构”。这些从奴隶田野工作时的叫喊和呼唤来源的蓝调以前的音乐逐渐扩展为“简单的、带有感情内容的单声歌”。今天的蓝调可以看作是基于欧洲的和弦结构和从非洲的启应传统上发展为歌唱与吉他的交替演奏的音乐。许多蓝调的元素,比如启应的形式和使用的蓝调之音都可以追踪到非洲音乐。西尔维安·迪欧弗(Sylviane Diouf)指出一定的特征——比如使用花音(melisma)和轻的、鼻音声调——似乎说明蓝调与中非和西非音乐的联系。民族音乐学家格哈特·库比克(Gerhard Kubik)可能是第一个指出蓝调的一定元素来自非洲的人。比如库比克指出汉迪在他的自传里所描写的使用刀刃来弹吉他的密西西比技术在西非和中非文化里非常普遍,当地的类似吉他的21一弦竖琴(Kora)是最常用的歌唱伴奏弦乐器。这个技术包括吉他手用刀压吉他的弦,它可能是滑音吉他(Slide guitar)技术的来源。后来蓝调又吸收了黑人音乐中走唱秀(minstrel show)和黑人圣歌(Spiritual),包括其乐器和和弦伴奏。蓝调与拉格泰姆的关系也很密切,不过蓝调更好地保存了“原始非洲音乐的旋律结构”。

早期的蓝调往往是松散的叙事歌曲,歌唱家诉说他或她在“一个残酷的现实中的个人遭遇:失爱、警官的残忍、白人的迫害、艰巨的日月”。与当时的其他音乐纪录相比许多最早的蓝调记录中含有坚忍不拔的、真实的歌词。最极度的例子之一是Memphis Minnie的《深入小巷》,其歌词描写一个在小巷里与男人的事。这样的音乐被称为“吊肠蓝调”("gut-bucket" blues)这个名字来自于一种使用清洗猪的小肠的铁桶自造的低音乐器,这种食物往往被与贫困和奴隶生活联系到一起。

吊肠蓝调一般描述男人与女人之间的 爱与恨、不幸和艰苦生活。吊肠蓝调与一般演奏这样的音乐的粗暴的酒店给蓝调音乐带来了其不快的名声。虔诚的基督教徒避免它,一些布道者甚至将它称为是罪恶的。由于它的歌词一般是关于生活的艰难和不公正,有些人总是将蓝调与贫困和压迫联想到一起。但蓝调的歌词不只是关于艰苦,有些也非常诙谐和。一开始的蓝调可能只有一段,重复三次,现在通见的结构——一段,重复一次,然后接着一个单段的结束——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人认为约鲁巴神话在早期蓝调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多数蓝调艺术家更主要的是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早期的歌的结构非常不同。在铅肚(Leadbelly)和亨利·托马斯的录音中可以找到这个时期的歌。但是后来基于主音和声、次属音和声和全桔第五音和声的蓝调形式成为最普及的形式。今天被看作是典型的12节蓝调是1900年代初在密西西比河下游的黑人社群中出现的,这个过程既有口述历史也有乐谱的记录。孟菲斯的比尔大街是早期蓝调形成的地方之一。

城市蓝调和乡村蓝调

由于拉格泰姆的商业成功,美国乐谱商立刻开始追求类似的蓝调的商业成功。1912年汉迪的三部类似蓝调的作品出版,加速了锡盘巷采用蓝调元素的过程。汉迪(W.C.Handy)是一位职业音乐家,他在普及蓝调的过程中起了一个关键角色。汉迪是第一位将蓝调改写给乐团的人,他的改写作品达到了交响乐似的规模,配有乐队和歌唱家。他成为一位非常著名的作曲家,自称为“蓝调之父”,但也有人认为他的作品根本不是蓝调。他的作品可以看作是蓝调、拉格泰姆和爵士乐的综合,他主要使用的是在拉格泰姆中使用长久的拉丁美洲音乐中的哈巴涅拉节奏。汉迪活了相当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非常有作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圣路易蓝调》。

1920年代里蓝调成为美国黑人和美国流行音乐里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汉迪的作品和经典的女蓝调演唱家它也获得了“白人”听众的青睐。蓝调从非正式的表演演化为剧院里的娱乐。在剧院里、夜总会里都会有蓝调演奏。这个演化使得蓝调特别地多样化,并且蓝调与爵士乐之间的区别也越来越明确。一些唱片公司开始录制美国黑人音乐。随着录音工业的发展,一些乡村蓝调艺人在美国黑人社群中的名声也不断增高。盲人莱蒙·杰佛逊是第一位使用撕吉他录音的艺人,他使用刀片、酒瓶和其他不寻常的对象来弹吉他。撕吉他成为三角洲蓝调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1920年代录制的蓝调可以分为两个风格:一个是传统的乡村蓝调,另一个是比较加工的,多样的城市蓝调。

乡村蓝调往往没有伴奏,或者只适用一个班卓琴或者吉他来伴奏,其表演往往是即兴演奏。在20世纪早期有许多地区性的乡村蓝调风格,其中少数尤其重要。密西西比三角洲蓝调风格纯朴,往往使用撕吉他或者口琴伴奏,它的歌唱非常简单和激情。这个风格最有影响的演奏家可以说是罗伯特·约翰逊了,他只做了少数录音,但是在这些录音中以独特的方式将城市与乡村蓝调融合到了一起。东南部“优美、诗情”的山麓蓝调(Piedmontblues)使用一种精心的指弹吉他技术,其代表人是盲人威利·麦克泰尔和瞎孩子福勒。20年代和30年代产生的生动的孟菲斯蓝调主要由陶瓶乐队演奏。这些乐队使用很多不同的不寻常的乐器如洗衣板、小提琴、玩具小笛或者曼陀铃。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初许多孟菲斯蓝调音乐家迁往芝加哥,跨越乡村和电子蓝调的界限。

城市蓝调更有条理和更精心细作。经典女性蓝调或者滑稽歌舞剧蓝调歌唱家在1920年代尤其出名。比如贝丝·史密斯,她虽然更加是一位滑稽歌舞剧演员,但确享有“蓝调皇后”之称。她录的“疯狂蓝调”唱片在一个月内卖出了7.5万张。她的导师马·雷尼同样受尊敬,有“蓝调之母”之称。克拉克写道,两位演唱家都使用“一种技术围绕着一个中心调来唱每支歌,可能为了使得她们的声音更容易传到演唱厅的后部”,而史密斯“也喜欢用不寻常的调来唱歌。她用她美丽雄厚的女低音来改变和延伸曲调使得她的演唱无以比美”。城市蓝调中的南艺术家包括当时美国最著名的黑人音乐家。 1930年代和40年代初另一个重要的城市蓝调的风格是布基伍基。虽然这个风格主要是钢琴独奏,但也有歌唱或者使用乐团或者小的乐器配合的。布基伍基德特征是一个固定的低音旋律,一个固定音型或者一个既兴重复段。它使用最常见的音阶变换,左手演奏非常精巧的和声,而右手则演奏华丽的装饰。最早演奏布基伍基的是在芝加哥的吉米·杨西和所谓的布基伍基三人。芝加哥还推出了其它布基伍基音乐家如厄尔·海恩斯。海恩斯“左手上弹奏有力的拉格泰姆钢琴家式的节奏,而右手则弹奏着阿姆斯特朗的小号似的旋律”。

1940年代早期另一种城市蓝调是跳跃蓝调,这个风格受大乐队音乐的影响很重,它的特点是使用吉他来演奏节奏、爵士乐式的速度快的音乐、雄厚的演唱和使用萨克斯管或其它铜管乐器。条约蓝调音乐家后来成为摇滚乐和节奏蓝调的前驱。介于经典的节奏蓝调与蓝调之间的非常平滑的路易斯安那风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在1950年代中随着城市化的加剧以及放声器的普及新的电子蓝调风格出现了,尤其在芝加哥、底特律和堪萨斯城这个风格非常流行。

50年代初芝加哥成为了蓝调的中心。芝加哥蓝调受三角洲蓝调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当时大多数艺术家是来自密西西比地区的移民。他们的风格特征是使用电子吉他、有时是吉他、蓝调口琴、传统低音和鼓。但也有些音乐家使用萨克斯管,不过他们使用萨克斯管更主要地作为节奏支持,而不是作为独奏乐器。

蓝调与主流流行音乐

50年代里蓝调对美国主流流行音乐的影响非常大。鲍·迪德利和查克·贝里直接受芝加哥蓝调的影响,他们激情的演奏离开了蓝调忧郁的风格,一般被看作是摇滚乐的开始。埃尔维斯·皮礼士利和比尔·海利受跳跃蓝调和布基伍基的影响很大,他们将摇滚乐带入了白人社群。芝加哥蓝调对路易斯安那州的兹德蔻音乐的影响也很重要。许多蓝调的风格被引入这个音乐流派,比如使用独奏电子吉他和凯金音乐。但也有些音乐家不是受芝加哥蓝调的影响,而是受其他风格的影响,比如西海岸蓝调。这个风格比芝加哥蓝调平滑,位于芝加哥蓝调、跳跃蓝调、摇滚和爵士吉他之间。也有的艺术家的风格非常个人化。

篇9

一、音乐剧音乐的风格属性

音乐风格是音乐美学范畴的问题,不同时代的音乐有各不相同的风格属性。严肃音乐有古典、浪漫和现代音乐之分,流行音乐有爵士乐、乡村音乐、摇滚乐、世界音乐等等之说。那么我们如何看待音乐剧音乐的风格属性呢?正如我们在谈论歌剧音乐时,习惯于把它归入与其相对应的严肃音乐流派(莫扎特的歌剧是古典乐派的、威尔第的歌剧是浪漫乐派的、勋伯格的歌剧是现代乐派的)一样,我们是否可以把同为现代都市文化之一种的音乐剧与流行音乐,在风格属性上等而视之呢?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从音乐剧的都市文化性质说起。毫无疑问,音乐剧的产生、发展、流行是与当代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没有当代都市文化,没有都市文化巨大的消费群体,音乐剧就是无源之水。音乐剧的都市文化性质决定了其音乐的总体风格属性。而从历史发展的整体面貌来看,都市文化生产的首要特征即是它的“商业性”。由此,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就成了音乐剧生产的终极目的。在此条件下,“通俗性”、“娱乐性”和“现代性”,成为音乐剧必然的文化个性。

在欧美国家,一部音乐剧从立项、论证到创演,其投资方、制作人、剧院经理首先关注的是预期票房价值,是商业回报。中国的音乐剧生产,同样也要受利润准则的支配,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私企老板,谁都不愿意动辄数十万乃至几百万的巨额投资,去生产一部看不清商业前景的音乐剧。所以,音乐剧生产者首先要做的是研究市场,研究大众文化消费心理,把握都市青年的艺术欣赏趣味――正是青年一代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引领着都市文化消费的主流。考察在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音乐剧作品,我们就能发现,它们总是能在艺术和商业上取得双赢。在音乐剧的总体风格上,它们无一不是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在舞台美术和剧场音效上,它们总是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效果。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音乐剧都市文化性质的“通俗性”、“娱乐性”、“现代性”的题中之义。

同理,音乐剧音乐风格的发展与演变,始终没有脱离大众化、通俗化――即“流行音乐”风格的“主航道”,这是音乐剧的都市文化性质在逻辑上的必然指向。音乐剧音乐和流行音乐,就好比都市文化的“双翼”,它们都是紧跟社会潮流、紧随时代风尚,都是把受众需求和市场导向作为自己风格定位的坐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通俗化和时尚化的流行音乐风格,显然就成为了音乐剧音乐风格属性的主体。所以,早期有“爵士”风格的音乐剧,后来有“乡村音乐”风格的音乐剧和“摇滚”风格的音乐剧。例如,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音乐剧《奶油小生》(Greas),就是摇滚乐风格的。该剧凭借火爆的摇滚乐风和当时流行的时髦语言,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竟然连演3388场②!而这一时期的流行乐坛,正是

摇滚音乐风起云涌之时。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音乐剧音乐和流行音乐尽管在文化性质和风格属性上同属一类,但它们在风格构成的内部组织和形成一定风格特色的技法规范上,仍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尤其不能在时期与流派上做出简单的一一对应。流行音乐的历史往往表现为潮流和运动的历史,诸如爵士、民谣、摇滚、“德国迷幻运动”(Kraut―rock)、“朋克运动”(Punk)等等,而反观音乐剧音乐的风格流变,却显然没有流行音乐那样鲜明的流派更迭,更没有颠覆性的改朝换代。它就像一条绵延流淌的河流、一幅年年岁岁珠串玉连的历史长卷,其音乐语言风格上的传承关系是深层次的、“不露声色”的。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把上世纪30年代的音乐剧称作“爵士音乐剧”时代,尽管有爵士风格的名剧《波吉与贝丝》为典范;也不能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音乐剧冠以“摇滚音乐剧”时代,尽管有《长发》《奶油小生》《平步青云》等一批优秀剧目盛演一时。这里不妨作一个颇有意味的比较:1943年上演的《俄克拉荷马》(Oklahoma)和1989年上演的《西贡小姐》(Miss Saigon),前者是一部妙趣横生的喜剧,一部表现美国人文精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后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剧,是以大制作、大场面的宏大叙事而著称的“四大名剧”之一。二者相距40多年,处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艺术创作理念上的变化与追求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它们在音乐语言和风格规范上却是同根同源、血脉相通的。

这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它从一个侧面说明,欧美音乐剧音乐风格的变化,其实是相对保守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欧美音乐剧其实顽强地守护着传统规范。这样说,当然不是否认艺术的发展。事实上,1989年诞生的《西贡小姐》在艺术上达到的令人叹服的高度,是40多年前的《俄克拉荷马》难以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剧艺术的厚度和力量,产生于历史而不是流变,产生于“旧”而不是“新”;或者说,它只能产生于基于历史之上的变化,因为历史的参照才呈现了意义。

二、音乐剧音乐的风格取向

欧美音乐剧百余年的创作实践证明:简洁、通俗、优美、动听的“大众音乐”风格,是音乐剧音乐风格的基本取向。因此,音乐剧的音乐创作,基本上不允许任何以“反传统”为目的的现代主义探索。代表着20世纪各时期严肃音乐发展前沿的“现代派”音乐――诸如无调性音乐、偶然音乐、噪音音乐,乃至“新复杂主义”音乐、“新人声主义”音乐,连同与其密切相关的各种新兴作曲技法,皆与音乐剧音乐创作“绝缘”。道理很简单,这些以“求新”为最高美学规范的“新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为广大的普通听众所接受。而音乐剧作曲家必须面对普通都市群体作为审美主体这一事实,坚持“共性”写作时期的调性音乐语言和传统作曲技术规范,将高雅通俗化,将传统时尚化,使音乐剧音乐真正具备雅俗共赏的美学品质。

如上所说,大众音乐风格是音乐剧音乐风格的基本取向。然而,大众音乐风格毕竟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当我们结合作曲家的个人背景、审美趣味、技术专长等因素,进一步考察音乐剧不同发展时期的重要作品时,我们发现,音乐剧的音乐风格的确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本文将同一类音乐归集一处,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出以下三种大的风格类别:

1.与某种流行音乐流派――如“爵士”(Jazz)、“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摇滚”(Rock’ n’ Roll)――相对应的风格类别。这类音乐剧的突出特点是:其音乐(主要是歌曲和舞曲)具有某种鲜明的“流派风格”,并且,多与当时占据流行音乐主流地位的某种流派处在同一时期。这一类的代表作品是《演艺船》《波吉与贝丝》和《俄克拉荷马》。众所周知,这三部作品都在音乐剧的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演艺船》(Show Boat)于1927年在百老汇首演。杰罗姆・科恩(Jerome Kern,1885―1945)作曲,奥斯卡・小哈默斯坦编剧、作词。剧情描写的是在一艘演艺船上沿密西西比河巡回演出的艺人们的演艺生涯。该剧在音乐、舞蹈、戏剧三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上的有机性,是音乐剧从早期的幼稚、低俗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被公认为美国音乐剧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作曲家科恩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一部传世杰作,更重要的是,它对音乐剧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科恩早年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并热衷于流行歌曲创作,还当过纽约“叮砰巷”③歌曲的推销员。在百老汇音乐圈的多年浸染,使他对源于美国黑人音乐的“布鲁斯”(Blues)、“拉格泰姆”(Ragtime)和由此发展而来的爵士乐了如指掌。剧中家喻户晓的主题歌《老人河》,以美国黑人“灵歌”(黑人宗教歌曲)为素材,在深沉宽广的曲调中,诉说着黑人心灵深处的悲苦与愤懑,在层层推进的句式结构中,激荡起如滔滔江水般不可遏制的激情;而剧中另一插曲《无法不爱他》,则随着从容的节奏和委婉的音调,尽显“布鲁斯”音乐所特有的浪漫情怀。

《波吉与贝丝》(Porgy and Bess)于1935年10月在百老汇埃尔文剧院首演。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作曲,D・海瓦德编剧,D・海瓦德、I・格什温作词。格什温既是严肃音乐作曲大师,也是百老汇音乐剧大作曲家。他创作《波吉与贝丝》的理念是:运用爵士音乐语言结合专业作曲技巧,把该剧写成具有音乐剧的鲜明特色、同时又可称为严肃大歌剧的作品。他的天才创作不仅见证了音乐剧创作思维的转变和现实演进,也使黑人民谣、蓝调、爵士乐成为了当代音乐剧音乐最绚丽的组成部分。剧中不少美仑美奂的唱段,如《夏季里》《我是一无所有》等,早已成为各国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

《俄克拉荷马》(Oklahoma),首演于1943年。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1902―1979)作曲,小哈默斯坦编剧。对于该剧,在现有的音乐剧著作和文章中主要有两种评论:其一,它在剧情、音乐、舞蹈三者有机结合上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使音乐剧成为一种近乎完美的舞台戏剧形式;其二,它是继《演艺船》之后又一部划时代的杰作。笔者认为,该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轻快甜美、热情浪漫、充满乡土气息的“乡村音乐”风格(剧情描写的也正是美国南部俄克拉荷马地区的乡土生活)。在这一时期,起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乡村音乐”,已经成为有全国影响的流行音乐形式。

2.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流行音乐风格、但不能明确归属于某种流派的风格类别。这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歌曲曲调简洁、句式方整,好听易唱、易于流传。

属于这类风格的典型代表,首推我国观众比较熟悉的《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1959年在百老汇首演,次年获第14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最佳女主角等5项大奖,1965年拍成同名电影)。剧中几首举世闻名的插曲,如《多来咪》《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等,堪称音乐剧歌曲宝库中的“极品”。这部作品的作曲家就是上文提到的以一部划时代的杰作《俄克拉荷马》而名扬世界的罗杰斯。正是他,以《旋转木马》(Carousel,1945)、《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1949)、《国王与我》(King and I,1951)和包括《俄克拉荷马》与《音乐之声》在内的五大名作,造就了他在百老汇长达三十余年的辉煌。因此有人称他开辟了美国音乐剧的“罗杰斯时代”④。在他众多的音乐剧歌曲中,不乏如《多来咪》之朗朗上口、如《雪绒花》之委婉动人、如《美丽的清晨》之清新质朴的佳作,他的作品深刻地影响到了20世纪中期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风格,并成为它的主流。

3. 介于“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的、具有明显艺术化倾向的风格类别。这类风格的音乐剧,主要是在声乐曲的写法上具有艺术歌曲的形式特点:旋律音高的起伏与变化较大,乐句间的长短比例不规整,句式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节奏组合形态多样化。而且,曲式规模也比一般的流行歌曲大。但它仍然保持明确的调式调性,仍然以优美流畅的旋律而贴近普通听众为最高追求。

此类风格的歌曲在音乐剧名作中比比皆是。如《我真美丽》《今夜》(《西区的故事》插曲)、《回忆》(《猫》插曲)、《黑夜轻韵》《希望你再次出现》(《歌剧院魅影》插曲)、《世界的最后一夜》(《西贡小姐》插曲)等等。尽管这样的歌曲不像《雪绒花》那样易学易唱而广为流传,但人们依然爱听。总体来说,这种“高雅的流行音乐”或“通俗的严肃音乐”风格,多见于晚近的欧美音乐剧。

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三种风格类别的划分,虽然是以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为依据,但还是属于归纳式的分类方法,没有“风格断代史”的意义。事实上,音乐剧发展到今天,没有哪一个时期是以某种风格为“主宰”的,即便是在上文所说的“罗杰斯时代”,也有《西区的故事》这样的旷世杰作长演不衰,也有以《毛发》(Hair,1967)为代表的摇滚风格的音乐剧名重一时。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音乐剧毕竟是舞台戏剧,音乐之于戏剧情节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刻画⑤,必然会面临多种技法的选择和风格上畸轻畸重的问题。即便是在同一部音乐剧中,歌曲风格偏俗、乐队音乐偏雅,或者舞蹈音乐偏重于爵士乐风格、歌曲则是一般意义上的流行风格等等,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当代音乐剧作曲泰斗韦伯的名剧《猫》,剧中老猫格里泽贝拉的歌曲(如《回忆》)属于文中所指的第三种风格,年轻的杰里科族猫的歌曲(如《杰里科猫族之歌》)具有鲜明的爵士风格,而剧中几个气氛紧张、情绪激动的舞蹈场面的音乐,则又表现出摇滚音乐特有的节奏律动。像这样多种风格在同一部作品中并行不悖的情况,恰恰是是音乐剧的特色之一。

与欧美音乐剧比起来,起步较晚的中国音乐剧,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补课式的发展阶段。本文对音乐剧音乐风格的探讨,对我国的音乐剧创作和研究而言,或许不无意义。

① 周小川、肖梦等著《音乐剧之旅》第57页,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② 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第5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③ 19世纪末,在纽约第28街集中了很多音乐出版公司,为了推销歌曲,各公司都有推销员在那里弹琴唱歌。由于钢琴使用过度,音色疲塌似敲击铁皮声,于是有人戏称此地为“叮砰巷”(Tin Pan Alley)。叮砰巷由此成为流行音乐历史上一种风格的代表。

篇10

改革开放给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云南民族文化产生诸多影响。少数民族音乐不仅要经历发展时期的跨越,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完成自身的适应性发展过程,其传承便无法持续。面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前路渺茫的现状,流行音乐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之间如何取舍,怎样结合,成为急待研究和开发的课题。

一、少数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在云南的发展状况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打破了云南各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

1.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云南地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人口占云南总人口30%左右。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其地理、历史、社会形态等客观条件下,得到一定保护。然而,改革开放给云南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其民族音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也形成了一种变迁,主要倾向为:一是汉化。一些汉族民歌、汉族创作歌曲已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流传,影响着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二是西洋化。一些云南少数民族的优秀知识分子,是到汉族地区或国外求学的。在音乐方面接受的是西洋知识和理论。回到本民族地区后往往担负着重要的职务,这些西洋的东西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有着不小影响。三是流行化。西方、港台、中国内地等流行音乐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冲击如洪水般猛烈。这些问题,导致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虽获得了走向世界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变迁、消亡的危机。

2.云南流行音乐。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流行音乐空前繁荣,呈现出广角度、全方位的发展趋势。云南的“流行音乐”,最早的是《五朵金花》、《阿诗玛》、《芦笙恋歌》、《山间铃响马帮来》等电影插曲。这些歌曲当年的流行程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些歌曲的风靡,虽有一定社会背景,但在当时是非常时尚前卫的。这些歌曲多数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经过创作加工而成。具有旋律优美、云南特色浓郁的特点,然而,在这些歌曲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云南能流行的歌曲却越来越少,流行乐坛似乎听不到来自云南的声音。

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流行不起来的原因

云南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可是很多好歌藏在深山唱不出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语言障碍。很多好听的山歌往往用地方语言演唱,别人听不懂歌词。虽然觉得旋律好听,但是学不了。

2.难度障碍。很多原生态歌手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歌声如天籁一般动听,但对于普通听众来说难度太大了,无法参与,失去流行的群众基础。此外,有些曲作者过分追求难度和技巧,大众听而生畏,阻碍流行。

3.曲风障碍。云南的民族音乐素材虽然好听,但多为山野小调,在结构上繁简各异,断句上长长短短,不太规整。这些不太符合所谓的“游戏规则”的音乐,需要经过仔细整理、再创作,使之成为一个结合流行元素的、结构完整的作品。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曲风把握稍有不慎,出来的作品就会别扭,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欣赏审美观念,难以流行。

4.距离障碍。多数能够流行的歌词会让听众觉得是在写“自己”的事情,比如歌中表达的爱情是自己的,思念是自己的,失意是自己的……所有情绪都是“自己”的。但很多云南民族歌曲让人听了之后,感觉是你唱你的,我听我的,缺乏一种歌和“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与听众之间的共鸣点。

三、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与传承

云南各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荒僻偏远地区,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要加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与传承,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简单易唱。很多专业音乐人容易形成一个习惯,当掌握一些作曲方法后,就把能用的技法,统统用上,将作品搞得十分复杂,失去音乐的单纯之美。所以在歌曲创作中,要做到“简化就是强化”,不要专注写一首大歌,而忽视了音乐的本质。

2.真情实感。歌词要体现真实的感情,在曲的创作上,也要突出一个“情”字,旋律随感情波动而波动,不应该过分炫耀技法,破坏“情”的意境。歌手在演唱的时候,也要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情感要由“内”向“外”迸发。

3.多元化融合。首先,乡村音乐是在国外占有较高位置的音乐,很多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这类音乐十分相通。加上云南的乡村题材十分丰富,我们可以把国外的乡村音乐,与云南的乡曲土调结合,比如描写乡村、小镇、城市平民们的喜怒哀乐;讲一讲普通人的故事,他们的爱情、漂泊、快乐与忧愁,使听众感到熟悉又有新鲜感。其次,摇滚音乐能够表现激情如火的情感,非常适合表现云南少数民族豪放的性格,我们可以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融合一些摇滚元素,不但体现狂野不羁,还可以在沧桑的嗓音里唱出云南山里人的种种柔情。再次,Rnb是当今乐坛最讨巧的音乐,拥有大量歌迷,歌迷的年龄跨度可以说涵盖了老少中青。当前Rnb主要写的是城市题材歌曲,我们可以尝试将其与云南民族元素相结合,以此产生新感觉、新亮点。

总之,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一定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我们应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创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既要引进先进文化,也要主动输出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多关心一点流行音乐的走势,找出规律,找到流行音乐的突破口,进而创作出一批“具有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流行音乐”。如果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能够及时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借鉴、吸收现代音乐的多元化形式,那么,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是可以走向世界的。

参考文献:

[1]赵舜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美学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篇11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按通常的说法,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下面普及性地给大家介绍8种热门的音乐分类,当是给不怎么接触音乐的同学们扫盲吧,反正介绍多了你们也记不住。

1. Rock and Roll(摇滚乐)。即摇滚,是一种音乐类型,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美国,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迅速风靡全球。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年轻人的喜爱。摇滚乐在60年代和70年代形成一股热潮。

代表人物:The Beatles(披头士)、The Rolling Stones(滚石)、Bob Dylan(鲍勃・迪伦)、Elvis Presley(猫王)……

2. Soul(灵魂乐)。亦称“灵歌”。1969年,“公告牌”用“索尔”来代替原来对“节奏布鲁斯”的称呼,“索尔”是由布鲁斯、摇滚乐与黑人福音歌混合而成的一种黑人流行音乐,演唱时较少演奏乐器。

代表人物:Aretha Franklin(艾瑞莎・富兰克林)、Ray Charles(雷查・尔斯)、James Brown(詹姆斯・布朗)、Stevie Wonder(史提夫・汪达)……

3. Pop(流行音乐)。一种具有强烈节拍的现代流行音乐。一般认为,流行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的“波普”是指狭义的流行音乐。

代表人物:Michael 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Britney Spears(布兰妮)、Prince(王子)、Madonna(麦当娜)、The Beatles(披头士)……

4. R&B(节奏布鲁斯)。R&B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译作“节奏布鲁斯”。广义上,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于黑人的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基础。Billboard杂志曾界定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 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R&B,可见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 Hip-Hop和Rap都源于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R&B成分。

代表人物:Michael 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R.Kelly(罗・凯利)、Usher(亚瑟小子)Backstreet Boys(后街男孩)……

5. Rap(说唱乐)。黑人俚语,相当于“谈话”(talking),产自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它以在机械的节奏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这种形式来源之一是过去电台节目主持人在介绍唱片时所用的一种快速的、押韵的谈话性的语言。“莱普”的歌词幽默、风趣,常带讽刺性,上个世纪80年代尤其受到黑人欢迎。

代表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乐队是“公开的敌人”(public enemy)、 Eminem(阿姆,埃米阿姆)、 2pac、Jay-Z、50 Cent、T.I.……

6. Country(乡村音乐)。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是一种当代的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南部与阿帕拉契山区。乡村音乐的根源可追溯至1920年代,融合了传统民谣音乐、凯尔特音乐、福音音乐及古典音乐。乡村音乐的曲调,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

代表人物:Taylor Swift(泰勒・斯威夫特)……

7. Blues(布鲁斯)。“布鲁斯”(又译蓝调,港台常译为“怨曲”)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布鲁斯”是南北战争后,在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它与黑人的种植园歌曲(劳动时集体合唱的无伴奏歌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布鲁斯”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圣歌、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颂歌。

代表人物:B.B.King……

8. 中国风(chinoiserie)。中国风即中国风格。它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 在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之后,中国风开始流行于文化、艺术领域,如广告、电影、音乐、服饰、建筑等。

代表人物:周杰伦(Jay chou)、王力宏(Leehom Wang)……

以上音乐作品都不难找,如果不想出门,可以在网上寻找来试听。音乐是可以陶冶情操的,开始接触时,可从流行歌曲入手,从歌曲到乐曲,再到音乐整体,进而对音乐产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你会慢慢发现,当你懂得去欣赏后,你从中的领会及共鸣会非常多。当然啦,芹菜是不大推荐你们去听那些悲悲切切消磨人的意志的歌曲,芹菜个人比较喜欢那些旋律优美、节奏缓慢的音乐,有条件的时候,也喜欢去现场感受音乐。音乐现场能使你与音乐人更近,体会更奇妙的感受。

电影派对

介绍了音乐,你们是不是觉得太高雅了呢,呵呵呵,高雅的就那么多吧,现在咱们说说电影。2011年是好莱坞大片年,尤其是续集电影扎堆上演,且多数以3D和IMAX形式上映,并主要集中在暑期档放映,着实让今年夏天更加爆热。经过芹菜法眼,亲自帮大伙过滤挑选出几部合适我们年龄阶段的电影,我们可以邀上三四好友,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悠闲地在电影院里捧着可乐加爆米花,结合视听享受,优哉游哉地观赏电影。不用多说,那可是相当轻松的一件事呀。

《雷神》发行:派拉蒙

《雷神托尔》是惊奇公司今年的头号“摇钱树”,也是今年好莱坞暑期档第一部真正的大片。这部幻想史诗巨制改编自惊奇公司的畅销漫画,讲述的是北欧神话中奥丁儿子托尔的故事。托尔是奥丁神的儿子,因为掌控风暴和闪电而得名。这个角色早在1962年就被引入漫画,在漫画中他被描绘成一个性情傲慢自大的天神,因为点燃了古代战火而触犯“天条”,被发配凡间化身为一名残疾外科医生,随身兵器“战锤”也变成了他的手杖。去年的《诸神之战》由于转制3D让口碑受影响,希望《雷神》能吸取教训让转制3D效果有所提高。

《加勒比海盗4》发行:迪士尼

《加勒比海盗4》使用的是和《阿凡达》同款的Pace Fusion 3D系统,让影片中的瀑布、雨林和沼泽,以及无限宽广的海洋有了更加逼真的效果,而片中各种打斗也在3D摄影机的帮助下显得更加逼真。

《绿灯侠》发行:华纳兄弟

《绿灯侠》也是一部由漫画改编来的电影。华纳再度与DC漫画联手,将这个绿色英雄搬上大银幕。相较于其他“侠”电影,这部漫画的英雄扮演者瑞安・雷诺兹可谓一个大帅哥,2010年他被《人物》杂志评选为年度最性感男士,帅气的面容和结实的身材让他人气十足。作为一部标准意义的爆米花商业片,和钢铁侠、蝙蝠侠不同,绿灯侠能力更强大,撒手锏是手上的戒指,它发出的绿光力量无穷,此外他还有一盏专门为戒指“充电”的绿灯。他可以轻轻松松飞出地球,打击宇宙恶势力。他那一身绿色的装束是科技材料,不再是传统手工制作,而是通过电脑特技来呈现。

《赛车总动员2》发行:迪士尼

2006年《赛车总动员》曾在国内上映,由于汽车文化不够普及,票房并不理想。但五年后国内有车一族变多,潜在观众也在变多。另外,在北美几大动画公司中,皮克斯创新能力无疑是最强的,但3D水平并非最高。经过《飞屋历险记》《玩具总动员3》的实践后,《赛车总动员2》将把积累到的所有3D经验都大量运用到赛车场面的效果上。

《变形金刚3》发行:派拉蒙

如果2011年只有一部好莱坞大片能引进,我想多数国内观众肯定会选择《变形金刚3》。该系列前两集分别取得2.7亿和4.3亿的高票房。本片将是迈克尔・贝执导的最后一部《变形金刚》电影。《变形金刚3》将改变前两集故事薄弱的软肋,特效也更加刺激炫目,汽车人与霸天虎的斗争也将升级到新的高度。而且《变形金刚3》也沿用了《阿凡达》同款的Pace Fusion 3D系统,立体效果货真价实,想象一下用3D眼镜观看擎天柱大哥手持激光剑的样子,那是怎样一种过瘾。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发行:华纳兄弟

这个世界上有一套系列是影迷必看的,那就是《哈利・波特》,尽管从第五集开始,该系列每况愈下。走过十个年头的哈利・波特终于要告别观众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上集赢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两亿多的票房让我们更有理由期待该片下集。为了让最后一集有最好的3D效果,华纳将上映时间推迟将近一年,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3D后期转换,《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将用最好的立体视效呈现在广大哈迷眼前。

《牛仔和外星人》发行:环球

篇12

一、精心诱导,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还是教育的参与者。”音乐心理学表明,当需要指向某一具体对象时,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就形成了探求的动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越强烈的欲望和追求,那么他参与探索活动的动机就越明确。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与思维的无谓限制,努力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释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音乐艺术方面也不例外,流行音乐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大街小巷随处可闻,喜好人群多为学生。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给高一年级的学生讲授创作歌曲的种类(颂歌、叙事歌曲等)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他们喜爱听的流行歌曲入手,鼓励学生放学回去后,找出有关叙事的流行歌曲。结果,在下节音乐课时,学生就拿出了他们准备的有关这方面的音乐光碟在课堂上播放。例如叙事歌曲,他们就播放与此相关的周杰伦演唱的歌曲《外婆》。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创作歌曲种类的掌握与理解。

二、依据学生喜好心理,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创造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音乐教育正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这是因为形象思维能力在音乐学科中应用最为广泛,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注意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认真钻研,思考教材,设计不同侧面的亮点,让师生在整堂课上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音乐教学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基本的生命力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的不断创新。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时期,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在学生学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旋律节奏的特点,联系各自的感受和喜好,对歌曲的演唱进行重新改编,可独立创编,也可合作完成,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倍增。经过充分酝酿和积极思考,有些学生用流行唱法中的说唱形式进行重新演绎,还有的学生用家乡的方言来演唱这首歌曲,这些做法既真实又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灵活教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科学教法施诸于不同程度的教育对象时(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既要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得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充实课堂,使学生感到每一节新课对他们都是个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笔者在给高一年级的学生介绍《舞蹈与音乐》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的无音乐的影像资料,接着又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影像资料,然后再请学生想一想:老师的意图是什么?此时,学生的视、听觉全都集中在影像资料上了,待学生看完之后再加以引导,很多的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从各自理解的角度来谈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通过体验,大大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与舞蹈这种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的微妙关系的感性与理性认识。

四、共同参与,引导学生大胆实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