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

时间:2023-07-12 09:33: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篇1

一、规则导向监管

(一)规则导向监管

规则导向监管是指银行监管机构在监管商业银行运行时,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定银行 在市场准入、业务经营、公司治理等方面必须满足的标准,以及开展业务时必须符合的程序 ,从而确保银行能够稳健运营的一种监管制度安排。其特点是要求金融系统建立起全面、标 准化的法规体系,运用这一体系规范银行的种种经营行为。[1]这种监管取向多适 用于成立时间不长、公司治理不完善、业务经营不够规范的商业银行。

(二)美国的规则导向监管体制

美国是以法制化著称的国家,尊重法律、处处依靠法律是美国民族的特点之一,因而其管理 制度常被学者称为“规范管理”的典范。这一风格也延续到银行监管体系中。 美国的金融监管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颁布了众多法规和条例,建立了一套以法律框 架为基础、多重机构共同履责、量化管理为手段的较为完整的金融监管体系。 在银行监管主体方面有联邦储备体系、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 联邦住宅贷款管理总局、美国储蓄管理局、全国信用社管理总局以及州政府。其中,履行主 要 监管职责的是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州政府。四个机构依据法规 开展工作,分工明确,履行相应的职能。具体监管职能划分见表1。

在明确的分工下,美国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不仅有银行大法,还有一系列的专项法 律,并且不断出台银行条例和专项制度,使得各个监管机构的工作能够有法可依,银行业能 够按照法律的规定经营管理。对银行经营和监管的主要法规见表2。

另外美国监管机构对被监管银行实行内部检查评级制度。[2]主要监管五个方面: (1)资本金 是否充足;(2)资产质量如何,贷款和投资活动是否规范;(3)银行内部管理水平及风 险控制能力;(4)银行获利能力;(5)流动性和贷款期限搭配情况。在每一个方面,检 查人员都对银行进行由1―5级的打分,最后综合五个方面的级别打出综合评分,一级稳健 ,二级较好,三级需要关注,四级要特别认真对待,五级最差接近关闭。评级活动1年至1 年半进行一次,评级结果不对外公布但要通知银行董事长,同时要求银行对存在问题的方面 予以改正。

(三)规则导向监管的优点和缺点

1.规则导向监管的优点:(1)全面和细致的规则为监管工作提供了检查的依据,监管规则 越详细、越具体,越是便 于监管者执行这些规则。监管者只需检查银行是否遵循这些规则,就可以发现银行存在的问 题。 (2)全面和细致的规则为银行经营提供了标准。银行在从事业务的过程中只要不违反监管 法规就可以放手去做。 (3)有利于银行业的稳定运营。全面和细致的监管法规能有效地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杜 绝银行间的恶性竞争,也有利于监管者在银行经营过程的早期发现存在的问题。

2.规则导向监管的缺点:[3](1)规则导向监管过于强调法律,对市场敏感性不够。它没有考虑不同银行出现的特殊情 况,缺乏弹性,过于僵化。不同的银行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想出更好的办法来控制 风险,而这在缺乏弹性的监管制度下是难以存在的。另外,过于僵化的监管规则也限制了银 行的创新动力。(2)过于细致的监管法规会造成规则的泛滥。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则会越 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连监管者也难以完全掌握。(3)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种监 管取向只重视监管的表面过程,而忽视了监管的实 质结果,即监管者会陷于银行是否遵守了规则,而不管是否达到了控制风险的目的。而银行 经营管理者可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满足监管形式上的要求,而疏于内部财务健全、经营管理 和控制风险。另外,银行认为监管当局有规定的就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风险,没有规定的就不 必特别关注而疏于管理。 (4)过细的监管规则容易使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关系紧张,使银行对监管者产生对抗 和恐惧的心理,不利于监管工作的互动和良性开展。 (5)过度的管制虽然看起来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短期稳定和短期“安全”,但牺牲了效率和市 场活力,遏制了市场创新和市场机制的成长。

二、原则导向监管

(一)原则导向监管

原则导向监管是指监管机构在规范和监督银行经营的过程中,较少地颁布成文的法规和标准 ,也很少运用量化的指标和标准化的方法进行监督,对银行的现场检查也比较少,监管工作 主要是通过“道义劝说”和“君子协定”等方式开展。这种监管取向的特点是监管机构颁布 的法规少,规定的标准少,弹性和灵活性比较大,监管工作因行而异,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 的处理方式和标准。[4]特别应说明的是尽管这种监管方式法律法规较少,硬性标 准较少,灵活性较大,但并不意味 着不存在这样的标准。事实上任何一种监管取向都不可能缺少特定的法律法规和硬性的标准 ,只是多与少、强与弱的差别。 这种监管取向多适用于公司治理完善、业务水平较高、经营稳定的商业银行。

(二)英国的原则导向监管体制

英国金融监管机构认为僵硬单一的监管要求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对不同的银行应有不同的 处理方式和标准。在《1987年银行法》中确立了总的 原则,以便英格兰银行能够根据商业银行所处的不同环境来考虑、解释和行使其权力。英 国金融监管更强调银行的“自我管理”,通过“道义劝说”对银行业务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由此英国银行监管风格被贴上“非正式管理”的标签,并与美国规则导向监管的法律体系相 区别。[5]英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是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对商业银行、投资银 行、证券、期货、保 险等九个金融行业进行监管。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涉及监管的法律少之又少,权力划分明显 要宽泛许多。在英国金融服务局的监督规章中,指 导性意见比较多、管理性条款比较少;原则性陈述多、具体指标性要求少。监管过程中, 除违规行为,监管人员对银行隐含的风险只提出明确的整改目标,监管指导性意见多是原则 性的。在经营业务规定方面则更加体现出英国监管的宽松和灵活。表3用一些监管方面的规 定,对英国宽松的监管体制予以说明。

从表3可以看出,英国在银行经营方面的制定规则十分宽松和模糊,没有数量化的标准。如 :在市场准入方面,机构的董事、经理在其位置上应当是适合和合适的;一个银行的业务经 营至少有两个知识经验丰富,有管理决策的人进行有效管理;银行要以谨慎的方式进行有效 管理; 银行应以完整和专业技巧来适应其业务的性质和规模。“适合和合适”的标准是什么,什么 才是“知识经验丰富,有管理决策”,什么是“谨慎的方式”,什么又是“完整和专业的技 巧”,法规里没有提到。就连流动性缺口、风险准备金、资本充足率、银行的业务范围,英 国的法律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是由监管当局和银行协商确定。

(三)原则导向监管的优缺点

1.原则导向监管的优点: (1)这种监管方式允许监管者考虑到不同银行的特殊情况,灵活运用法律中的监管尺度, 制定特定的监管标准,有利于维持银行的稳健运行。 (2)即使是设计再严密的监管体系,颁布再多的法律法规都不免存在漏洞,而对这种监管 制度灵活的运用能够填补法规的漏洞。 (3)这种监管体系减少了对银行经营时条条框框的限制,赋予了银行更多自主经营的权力 ,有利于银行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的积极性。

2.原则导向监管的缺点:[7](1)监管中缺乏成文的法律往往会造成监管不够严格,法规的弹性也会造成银行在经营管 理中存在一些漏洞,增大了银行的风险。 (2)缺乏众多的标准作为依据来判断银行是否发生风险,要求监管者有着极其敏感的洞察 力,对监管者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3)“道义劝说”的约束力往往会受到质疑,往往不能迅速而彻底地解决问题,在问题严 重时有可能延误解决的时机。 (4)非量化的管理往往使监督官员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的参考数据,结论往往互有参差。(5 )这种监管方式强调自律管理的成分很大,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自我约 束能力,和监管部门紧密配合。

三、规则导向监管和原则导向监管的结合

(一)规则导向监管结合原则导向监管的必要性

1.监管成效最大化的要求。严格的监管会导致过多的标准和约束束 缚银行的发展,降低银行和市场的效率;而过于宽松的标准则会导致监管流于形式,使银行 缺 乏危机感,导致业务发展缺乏监管而引发风险。过宽或过严的监管方式都不利于银行的稳健 经营。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美国现在正在改善其监管风格,赋予银行更多的经营自。而反 观英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我们会发现在原有原则导向监管的基础上,英国监管当局 也开始了向规则导向方向的迈进。2003年7月起英国金融服务局推出了ARROF (Advanced Ri sk-Responsive Operating Framework)风险监管框架,体现出了规则监管的取向。它设置 了统一的评价标准和风险IT评估程序,通过对被监管机构内部存在的风险进行持续确认和评 估,进而科学地确定风险的影响程度(见表4)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通过计算公式:P riority=Impact×Probability确定关注程度 (见表5)。又如它根据关注程度的大小确定差 别化的监管措施,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对被监管机构 实行过程控制,防止风险的恶化和最终损失的产生。再如它在监管过程引入了七个阶段的标 准化监管流程,即准备评估阶段、可能性风险评估阶段、制定风险控制方案阶段、内部确 认和调整阶段、发送信函与沟通阶段、跟踪评估阶段、新的评估循环阶段,形成分工明确的 监管体系。[8]

2.多层次银行体系的要求。 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主要包括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这些不同层次的商业银行成立时间、业务水平、 资产规模、管理成熟度、发展趋向等都有所不同,用同样的监管方式和方法是不现实的。对 于一些成立时间较长、资产规模较大、公司治理良好、业务经营规范、创新能力较强的商业 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采用原则导向监管,充分发 挥监管的激励机制,赋予这些银行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提高银行的效率和市场化程度。而 对于那些成立时间较晚、规模较小、公司治理水平一般、业务经营不够规范的商业银行仍应 该注重采用规则导向监管,规范公司治理和业务经营,及时发现和抑制银行可能引发风险的 活动。在这些银行做大做强之后,再考虑是否改用原则导向监管。

3.降低监管成本的要求。 对银行的监管是要花费成本的,主要包括:一是费用类成本。是指监管当局在对金融机构与 市场进行监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的费用。二是损失类成本。是指监管当局对银行和市场 的监管,会影响银行的效率,抑制金融创新,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4.客观金融环境和银行良性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环境不断好转,涉及商业银行运营的法律体系也日臻完善,而商业银行本 身市场化程度和风险控制能力日益提高,已经具备了规则导向监管结合原则导向监管的客观 条件。一些发展较快的银行已经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过多的规则和标准对发展与创新的束缚, 一些年代久远的法律规定也已经不符合当前金融市场的变化,如:《储蓄管理条例》(1992 年颁布)、《金融机构管理规定》(1994年颁布)、《贷款通则》(1996颁布)等法规都是 多年前制定的,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赋予银行在经营方面的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多成为 许多银行共同的呼声。

5.发挥银行经营的正向激励机制的要求。 规则导向监管结合原则导向监管的方式有利于发挥监管的激励机制。如监管者在对商业 银行监管的过程中,对于内控良好,或上次现场检查评级很高的银行可以减少对检查的范围 和频率,在市场准入方面也可以放宽条件,而对于一家内控薄弱、评级较低的银行 就需要加大检查的力度,扩大检查的范围和频率。这样在设计制度时就巧妙地把监管规则和 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了,使得银行在经营中自觉地向监管者所要求的方向去努力。

(二)英美监管方式对我国监管方式的启示

在我国的监管工作中,把监管思路逐步转向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更多地 采用非现场检查的方式,用非现场检查指导现场检查,应该是监管人员改进监管工作的方向 。

1.充分认识改革监管方式的重要性。 纵观英美两国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历史,无一不是在原有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吸收对方监管制 度的优点,实现监管制度向两者结合的方向发展,也许这正说明了在当代纷繁、复杂、多变 的金融市场中,没有哪一种监管制度能够独立承担起完善监管的重任。在以后的监管工作中 紧密地结合两种监管方式将是今后长期监管工作的重点。

2.完善监管法规建设,放松法规约束。 今后的法律规章应该更多地关注于提高银行运行的效率和竞争力,给予银行充分、自由发展 的空间,因此在出台法规方面应该多一些指导性要求,少一些约束性细则;多一些原则性导 向,少一些非审慎限制。

3.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为原则导向监管打基础。我们在看到英国原则导向监管工作 所取得的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英国实行的是严格的“ 授权”制度。而美国相对宽松的准入制度决定了它不可能施行以原则导向为主的监管制度。 因此要想实现我国监管取向的转变,提高监管的效率,必须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建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美)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第三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 998.[3]张 荔.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史纪良.银行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

[5]戴国强.2005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雷 泓.当代美国银行监管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3(4).

[7]俞 靖.美英日银行监管体制比较分析[J].新金融,2006(8).

[8]王 丹.银行监管的理论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2上半月刊.

[9]李 涛.商业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模式及影响[J].经济研究,2003(12).

Comparison between Rule-based Banking Regulation and Principle-based Banking R egulation

Xu JieAbstract:The financial disaster happened in 2007 arose people ’s oppugn on the

supervisory ways of the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departments of USA,Europe a 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essay discusses about the mainly supervisory

篇2

内控评价体系在设计时就牢牢抓住业务高风险点控制、非现场监管控制、内控风险自我评估三个要点,并适时根据“要点”监控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专项审计。业务高风险点控制侧重于对会计、营业室、国库、发行、科技、保卫、外管、信贷等高风险部门的内控评价;非现场监管控制侧重于对辖内县支行内部管理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变化情况的内控评价;内控风险自我评估侧重于对全行性各类监督检查结果所反映的屡查屡犯和机制管理缺陷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内控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对一定时段内业务高风险点控制、非现场监管控制、内控风险自我评估所反馈的信息进行筛选、判断与甄别,并根据风险控制有效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判断与甄别结果为风险控制相对较弱的单位、部门作为内控被审计对象,对其内控管理的情况进行现场审计,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与对策。 

1.业务高风险点控制。 

以“业务高风险点管理办法”为依据,以分级分类风险控制为核心,以高风险业务为对象的控制机制,其最高领导机构为内控领导小组(行长室),日常办事机构为内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内审部门),管控对象为八个业务高风险部门,各业务高风险部门配备一名内控检查员。业务高风险点控制采取日常检查评价与年度考评相结合方式实施控管及评价。一是日常检查实行三级纵向监督和分级分类区别性监督方式:三级监督由内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场检查、分管行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定期检查、部门内控检查员自我检查构成,自上而下,三位一体,全方位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分级分类是将各风险点根据风险高低分为一、二级风险点。抚州市中支每年进行风险识别确定,并编制风险控制图册。2014度中支机关确定高风险业务36项,高风险点55个,其中一级高风险点27个,二级高风险点28个。同时,将各风险部门根据业务性质分为核算类和非核算类部门,并根据分级分类情况进行针对性、区别性检查评价。二是年度考评由内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每年对各业务高风险部门实行百分制评价方式,并将结果报内控领导小组审核。以上控制与评价的各项要素信息借助中支大监督会议和审计例会两个交流平台实现有效传导,作为抚州市中支内控审计立项的重要参考依据,有效提升审计项目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非现场监管控制。 

主要通过设定监测指标进行分析评估,监测指标的设置和运用是整个机制的核心,实行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相结合的监督评价管理办法。其中:静态数据监测指标4类18项,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国库业务存量信息、外汇业务存量信息和计算机业务存量信息,表现为需关注但反映的信息数据基本固定不变或变化次数不多的特点,对其实行年初核查上报备案,适时根据变化情况予以上报反映的操作办法;动态监测数据共6类29项,内容包括财务费用管理、国库管理流量信息、外汇管理流量信息、货币信贷流量信息、计算机业务流量信息和安全保卫,主要指反映的信息数据每月频繁变动,需时常关注和掌握的监测指标,要求通过各类报表、登记簿等反映的相对应数据进行印证核实后实行实时上报,以确保监测数据和反映信息的真实、准确和有效。机制运行的具体步骤为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分析、风险评价、形成报告和落实整改。信息收集主要由县支行内审人员完成;信息分析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每个月的月末数据分别与上个月、去年同期进行对比;风险评价主要依据信息分析得出的风险点,采用权重的方式,评估出个体的整体风险状况,最终形成文字材料提交中支内审部门,内审部门负责形成综合评价报告,报告行长。 

3.内控风险自我评估。 

近年来,抚州市中支内审部门在武汉分行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内控自我评估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活动基础上,要求机关各部门上报上一年内外部监督检查与被监督检查的数据信息,由内审部门进行汇总、分类、提炼,整理出上一年中支机关接受或开展的各类监督检查情况,重点描述发现主要问题和对应整改措施,并经相关部门核对签字确认无误后,将这些基础数据作为风险评估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内控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设立问题评估和控制评估为子模型的分层评估方法,借助矩阵评级法,将发现问题的性质和数量、整改情况、监督情况等均纳入评估因素,明确评估标准,划分评估等级,实施风险评估。同时,将收集整理好的基础数据信息导入数学评估模型,按评估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出内控风险等级,提出审计关注建议。通过“自评”,既强化了员工的内控风险意识,促进了业务高风险特色控管工作水平的提升,又为武汉分行在辖内开展内控审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审计建议,达到了“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目的。 

二、深化内控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 

1.内控评价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待提升。 

抚州市中支内控评价数据的采集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内控管理的监督信息;二是内外部各类监督检查信息;三是内审监督审计信息。虽然这三方面的信息涵盖了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高风险领域规范化信息的基本情况,是内控评价信息来源的基础。但由于设计者在风险评价信息采集的内容上,只考虑了重要性原则,未充分考虑全面性的要求,因此,内控评价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待提升。如对一些非高风险领域的评价,或与人财物关联度不高的部门和业务往往重视不够,分析评价的信息数据采集不多。同时,内控评价除了对制度性、规范性的风险信息需要进行收集、整理外,道德风险、法律风险也是内控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这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内控评价实践中加以充实和完善,使之评价更为全面、结论更为客观公正。 

2.内控评价的运行模型科学性有待检验。 

抚州市中支开展的内控评价方法孕育于“风险管理”的理念,总结归纳了抚州市中支数十年来内控管理的经验做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但是由于运行模型的设计是建立在抚州市中支内控文化的基础上,内审部门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数学论证能力相对较弱,建立起来的问题数量、问题性质、监督检查、整改措施四维度的分析判断运行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否严谨科学,需要通过大量的审计实践样本进行检验,并在检验中不断修正、改良。 

篇3

关键词 中职德育;职业生涯教育;意义;具体内容;预期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115-02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

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升学导向性,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随着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越来越明确,就是能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具有过硬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从业者,并为从业者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生源问题,有些中职生自身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现象,部分学生无心学习,对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到了该就业的时候,便不知所措,过分地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缺乏了解。因此,一旦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就显得茫然无措。因此,对中职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中职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有效引导中职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中职生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引导中职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帮助中职生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明确奋斗的方向,增强中职生的竞争力。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原则

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依据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生本”原则。中职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和对职业认识的模糊性,导致其学习目标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为此,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遵循中职学生职业定位与兴趣特长相结合的规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做、喜欢做的职业。

2.“职业化”原则。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升学导向性,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决定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左右手。因此,在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应该围绕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多种形式渗透,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

3.“行业化”原则。职业生涯教育不能脱离行业,中职学生毕业后是直接面向企业的,所以在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必须全程跟企业紧密联系:专业教师不定期(定期)到企业进行工作交流,传授的专业知识必须紧跟企业的发展前沿,职业素养的教育也必须参照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拉近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

4.“系统化”原则。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统一整体,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为了更好地达成工作效果,必须实现各个部门间的系统的有机整合。主要体现为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系统化;专业课程和思想教育的系统化;家校联系和沟通的系统化;校企合作的系统化。

5.“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校期间就要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夯实其职业素养,让其受益终身。为此,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程的教育,同时要加强公共科目的学习,提升学生软实力和学习能力,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智力支撑和准备。

三、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

德育课,是有效实现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平台。利用德育课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职业生涯和就业的深入了解,能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触及学生的心灵,易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职业人”的相关标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自觉改善自己的行为,满足用人单位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从德育教师的成长角度来说,要实现德育课堂的有效性,就需要德育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对象实际,在德育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利用德育课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也可以有力促进德育教师对于德育课课型、德育课活动课开展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究。

四、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内容及预期目标

遵循中职生的“感性认识、积累内化、实践提升”的认知规律,在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上贯穿“职业认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训练积累、职业实践与职业成长”这一主线。在周期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职业认识”阶段,即在第一学年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认识”的教育;第二阶段——“职业素养积累”阶段,即在第二学年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教育;第三阶段——“职场实践探索”阶段,即在第三学年进行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紧密联系该主线,根据三阶段的不同教育内容,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为中职生的成才与就业护航。

通过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预期目标是:有效利用中职德育课程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探索出贴近中职生实际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道本专业所对口的工作岗位,以及行业的用人要求;能客观分析自身的从业条件,找出与行业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设定恰当的职业目标,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掌握一定的求职技能与技巧,顺利就业;明确“学校人”与“职场人”的差异,并能适应角色的转化;进入职场之后,能够根据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一定的调整。具体来说,在各阶段,学生需要实现不同的目标。在校学习期间,学生能自觉提升自身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并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与本专业对口的岗位上能获得实习单位的认可;通过一年的实习和职业实践,学生能根据社会需求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最终实现顺利就业,从而为职业发展奠定一个好的起点。进入职场之后,能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并能够做好职业生涯的评估与调整。

为了有针对性地在德育课堂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践行上述教育内容,达到预期目标,我校德育组教师已初步进行了分阶段的探索。在第一阶段,完成了对学生及企业的走访工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诉求。在此基础上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的教材进行了梳理;在第二阶段,通过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开展活动课,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究,集结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品及优秀实习生案例,初步探索出了部分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策略;第三阶段,德育组的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总结的策略,提取经验,辐射推广。通过有阶段的推进,我校利用德育课强化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已经初具成效。

中职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较好的职业素养,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准备。在此大前提下,探索在中职德育课堂中强化中职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使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更具实效性与创新性。因此,需要德育教师在德育课课堂实践中继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篇4

所谓德育哲学的切近基础,就是指现代大德育的时空拓展,需求哲学层面的反思、批判、总结和概括,因而德育哲学应运而生。

现代大德育的基础性问题,是德育的社会化,是德育社会化的内在趋势和必然走向。这集中表现在:一方面,德育概念的涵量更为丰富和广阔。另一方面,德育运动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

人类社会的德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它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发展,规定了德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德育概念更具丰富和广阔的涵量。就内容而言,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等),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就形式而论,倡导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都要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观教育作用,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盲人和服务育人,加强加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功能,尤其是在社会环境、社区建设中的德育功能,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德育作用,等等,都是德育不断获得更为丰富和广阔涵量的基本体现。

随着德育涵量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社会化,德育必然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这主要表现为四个“回归”。其一,德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德育的社会化,德育亦将成为民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德性修养的基本形式,从而实现由国家主体向社会主体的回归。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德育本真化的走势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比如,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加强、社区建设的兴起与功能强化等,都突出表现了这一点。其二,德育的本质存在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党的十五大报告曾讲了这样一段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它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存在方式,它意味着文化建设将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随着德育社会化的推进,德育的本质存在方式也是如此。其三,德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建设人本身回归。德育要为政治服务,要为国家服务,要为社会服务,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本质规定之一。问题在于,德育的本真目的任务是建设人本身。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要求以建设人本身为出发点,这势必推进“主导”者的逐步回归,但这与德育的工具理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因为以建设人本身为主导,将从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层面上发挥出德育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将把德育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工具理性置放于更为坚实的基础上。其四,德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因为德育社会化本身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载体运作过程,都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普遍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在当今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德性修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仅有过去那种一对一的德育单向运作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

总之,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势。这种“走势”显然已经超出传统德育学研究的范围。毫无疑问,德育“领域的发展”,确需德育哲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探索和确证。

二、德育哲学的边界、对象和任务

德育哲学思想的实际存在是渊远流长的,但德育哲学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出,却首见于1996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而作为一个门新兴学科建构,目前仍然处于探索、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

从哲学的视野看,任何事物包括理论学科要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存权,其基本条件是具有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因此,探索德育哲学的学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给定它的边界。

第一,学科界定。一般说来,学科界定总是与研究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必须准确把握其特定视角、特殊层面和内涵应然性的特殊价值指向。黑格尔说,“一个定义和它的必然证明只存在于它的发展里。这就是说,定义只是从发展过程里产生出来的结果”④据此,德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所蕴涵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作为理论形态,德育观是关于德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德育哲学研究首先要立足于这一层面上,但却不是局限于德育观本身,而是探索研究德育观的前提性问题,即追问反思德育(包括其理论和行为实践)运动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依据、条件及其应然性形式。另一方面,哲学有两个主要视角:一是真理性认知,即追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二是价值性把握,即求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评价性确证。哲学思维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运用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研究,德育哲学的对象便获得了真理观与价值观及其相统一的意义。所以总结起来说,笔者以为,德育哲学是否可以这样界定:德育哲学是关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的哲学前提性问题的理论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有机契合,开展对于德育观及其实践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人的德性修养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揭示德育观形成、运演、发展的历史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揭示德育运动规律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及其实现形式,等等。

第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主要是与德育学、哲学、教育哲学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德育”概念在通常语义上有三种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二是德育学科;三是德性培育状态的直接现实。但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作为理论它原本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从中剥离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实际是标示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哲学”通常有三重意义:一是所谓“元哲学”,即哲学的基本原理;二是部门哲学(包括各种应用哲学);三是指某个领域、某类事物的最高理念或信条。德育哲学作为德育学与哲学的结合体,本质上是以哲学思维解读和创新德育理论与实践,开发其哲学价值和效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德育哲学虽然与德育学、哲学等双重“母体”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但三者之间的“边界”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它毕竟要有个学科归类的话,毋宁说它是教育哲学的一个层次,即相对独立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当然,两者的边界也是非常清楚的。转贴于

第三,设定德育哲学的边界,还应从辩证思维中得到深入一步的说明。从这方面看,德育哲学主要不是去建立新的具体的德育范式,而是着重考察已有范式的依据、条件性、特性、表达方式以及范式更迭转换的可能性空间;它不是要描述德育过程本身,而是要规范人们在德育活动中的选择、定位和行为理性;它不是要作出德育学层面的结论和成果,而是要探讨、评价德育学结论和成果中超出德育学层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它主要不是去揭示德育运行的特殊规律,而是要探求反思人们揭示规律的思路、能力和方式;它主要不是去规范和给出德育研究的具体方法,而是要评价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等等。总之,德育哲学植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又超越于这些问题而探索其前提性的哲学底蕴,这实际也就是德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三、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

德育哲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其发生的根源,说到底,在于当今时代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亟需哲学的介入和哲学方法论的统摄。反过来说,即:对于德育理论与实践从哲学视角作出多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对于德育的前提条件、基本理念、结构体系、实践范式以及重要的德育现象做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深层次确证,这就是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从实践操作的意义上看,德育哲学的价值实现,是整个德育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那么,德育哲学具有哪些价值呢?

第一,解读性价值。从泛意上讲,任何精神文化现象都是一种社会性解读。解读与解释意义相近,它们都是直接面对思想和实践的现实的,但解读更接近于操作实践层面。就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而论,其独特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注入了理想性追求。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主要不在于对德育现象的映像式、模本式的解释和说明,而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历史观为基础,以一定理想性追求为参照,反思、解悟和权衡其得失成败,从而发掘和拓展出新的“历史可能性”。二是注入了穷根究底式的思维原则。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不断追索事物、现象的深层次本质,以期不断获得极度而适度的认识成果,因为被解读的“文本”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哲学思维表明:“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⑤所以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并不满足于德育理论的一般解说,更不是停留在德育现象的表层理解,而是不断追问德育现象背后的“更深刻的本质”。

第二,批判性价值。哲学思维的又一显著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在哲学视野中,“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它的核心思想是否定现状和追求未来,其真谛是“扬弃”和创新。“批判”具有物质实践和精神文化两种基本形态。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主要是精神文化方面的,它价值归宿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是德育的一种前提性批判。所谓“前提”,从逻辑上讲,是指推理过程的确定依据。逻辑结论若要正确,首要条件是逻辑前提必须正确。从行为实践上看,“前提”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德育前提性批判的重要价值,就是以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动为背景材料,以哲学思维和德育本真走势为凭籍,不断重新审视德育既成既有的出发点、根据、真理性标准、价值性尺度,不断重新鉴别、选择、取舍和筛定其前提性认知和价值取向,以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当然,这种前提性批判又是辩证性质的。因为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批判就是一种否定。但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生发的新质要素克服了旧的质的规定性;同时,恰恰又是由于新事物吸收、联合了旧事物的合理成分,才能真正克服旧事物,实现发展。所以辩证性质的批判,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主张以认同、继承传统为特征的‘收敛式思维’与以批判、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发散式思维’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这一影响深远的见解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⑥因此,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前提性批判,而且还在于它是一种辩证性质的批判,由此便孕育了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必然带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革,促进人的德性修养的更新。这便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前提性批判的价值。

第三,导向性价值。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是指向未来的。它的特点是前瞻性、超前性和预示性,这与价值本身的内涵是直接同一的。价值概念回答的问题主要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应当如何”。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在绝对的意义上都是为或远或近的将来“准备着”,亦即面对未来“应当如何”。这样,“导向性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导向即导引方向,实质是事物发展中内部诸要素的历史性趋势性的必然联系。德育的导向性价值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其导向价值的观照和实现在于作用于人的认知和心理层面。二是德育学科理论的教学活动,其导向价值的体现和作用在于德育对象的理性和理论层面。三是德育哲学层面,它的直接对象主要是德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其导向价值在于通过德育的前提性问题研究,革新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活动,导引德育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改革就有一系列前提性问题亟待研究。比如,既要坚持德育的一元化导向,又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化社会生活,发展人的个性品质,两者统一的现实倾向性、历史合理性及未来走势的人性根据、实现条件、理想模式是怎样的,它对德育体系革新具有何种价值?又如,德育的功能作用与人的精神世界自主自组织之间应当建构怎样的合理性尺度?因为有个性需要就意味着有选择,而有选择就意味着至少对部分德育预期效应的否定,所以如何培养和造就人的德育需求理性自觉,便成为德育创新的立足点和前提性问题了,等等。总之,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生发于较深层次,关乎于德育宏观走向,意义深远而重大。

第四,方法论价值。抽象地讲,上述解读性价值、批判性价值、导向性价值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因为方法的实质是理论自身实现过程的“反哺”形式,换言之,拿了理论去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就转化为方法了。所以理论与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更为接近实践的方面看,方法论应当是理论在认识上的深化层次。德育哲学的方法论不同于德育的具体方法论,而是一种宏大而深邃的方法论,具有重要价值。扼要地讲,其一,它对德育一般方法论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其二,它是德育工作者实际工作的最切近的理论基础。其三,它为人们的德性修养提供深刻的哲理性视野。其四,它是德育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原则,等等。

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②转引自《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③《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3页。

篇5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教育部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中强调:“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中职德育课程担负着较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德育课教学评价不仅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更要突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考核的量化上,更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行为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上。因此,德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评价的原则上

2008年12月13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明确指出: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因此,我们认为德育课教学评价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中职教育承担着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任,而中职德育教育和教学正是中职教育方向性的体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教学必须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出发点,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贯穿教学全过程。

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学评价既评价教师的教,也评价学生的学,对教师教的评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德育课教学评价不论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要突出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评价不仅仅停留在考核的量化上,更要体现在对学生行为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上。

3.发展性原则。根据中职学生综合特点,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评价目标,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评价必须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4.职业性原则。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中强调中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不仅要有较好的技术能力和文化基础,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中职德育教学必须将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以更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5.全面性原则。中职德育教学不能单纯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对学生的评价必须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予以全面评价,其中,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及道德水平的提升。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对教师“教”的评价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

二、在评价的目标方面

中职德育教学评价目标应以育人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立足点,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中职德育课教学。

德育课既是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又是中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由此,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也是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的目标,重在评价其教学的有效性;长期目标则体现德育教育的意义,评价其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

三、在评价的标准上

篇6

一、网络德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网络德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网络德育目标除了德育大纲规定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总体的德育目标外,还有网络特色的德育目标,包括网络道德、信息素养、网络伦理、自我管理学习、网络人格等。学校网络德育是德育走向现代化和新世纪网络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学校网络德育的原则和策略

1.学校网络德育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有了更大的选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任何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并且,这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也必将要求学习者进一步提高学习进程中的积极性,为促进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创造条件。

(2)创新性原则。网络的功能是日新月异的,它将越来越丰富、先进和完善。德育工作者也必须紧跟时代,“要能下水救人,必先自己善游,大胆利用和尝试”。

(3)实效性原则。在进行学校网络德育实践中,必须遵循实效性原则,不能为用网络而网络,为了拓展而拓展。恰当、科学地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学校传统德育途径在实效性方面的不足,是学校网络德育之所以要进行拓展的根本原因。

(4)导向性原则。由于网络中的观点驳杂,正确与撩误并存,真实与谎言同在,高雅与庸俗交织,渗透与攻击杂陈,因此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十分重要。

(5)整合性原则。网络德育就是借助或利用网络所具有的功能,对教育对象施加更为有效的道德影响。因此网络德育与网络的功能必须紧密联系起来,或者说具有整合性。

2.学校网络德育策略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学校的德育工作起着基础性的导向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让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去占领网络文化的阵地,建好主流网站占领制高点,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打造网络德育专业队伍。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三、学校网络教育的途径

1.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网络学科教育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中的渐开曲线、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到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化学中的氟利昂性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可虚拟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可以组合、香港回收、等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教师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2.开发网络德育课程资源

从课程论观点来看,网络上具有丰富的学校德育资源。在网络背景下,道德学习内容可以超越课程教科书的范围扩展到所有对青少年有意义的题材,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重视激发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

3.基于互联网的道德学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从人际德育到生态德育,是新世纪网络背景下道德学习的新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虚拟世界,引导学生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所学会价值辨析、积极付诸行动,道德行为、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在充满童趣的游戏活动和竞赛活动中获得整合。

4.开展网上主题班团活动

传统班队活动,通常是班级同学、老师围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写好主题活动的名称,活动一个接一个按部就班地进行。班队形式一成不变,学生很快就会厌倦,活动因此缺乏吸引力。校园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赋予班队活动的新的意义,信息时代特有的工具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信息社会进一步走入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化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学习空间。就班队活动而言,组织形式更灵活了,吸引了所有的学生加入其中。他们各显才能,踊跃参加,在信息技术时代里,开展出丰富多彩、更具时代特征的团队活动。

总之,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还必须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7

Class the brigade topic activityhighlight virtuous teach magic power

Li Ai-xia

【Abstract】Class brigade topic the activity be the importance that the school be virtuous to teach an activity to constitute part and have a very strong direction, infection and participate sex.Its topic is explicit and aim at sex strong, the contents be abundant colorful, the form be vivid, is to the student to carry on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of valid path, have special virtuous teach magic power.

【Key words】The topic is explicit;Independence cooperation;The whole member participate;Full of art

德育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的媒介和桥梁。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德育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促进自身道德的内化和发展。而班队主题活动是最直接的、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独特的德育魅力。

1. 主题明确

班队主题活动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感染性、参与性。教师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德育目标,确定活动的主题,使活动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又体现教育性和科学性。如:四川地震之后开展“情系灾区风雨同行”主题活动,奥运会前期开展“迎奥运树新风”、“童心迎奥运共建文明班”主题活动,“双创”期间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等。明确的主题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形成对祖国、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如:“民族精神代代传”、呼唤“英雄”、“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小树和我一起长大”、“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

2. 自主合作

主题活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和谐的、合作的关系,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启发、引导、指导与学生的认知、体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是师生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班队活动是全中队共同的事情,不能辅导员一人说了算,应让每个队员积极参与,出主意,想办法,共同讨论活动方案,充分调动每个队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如:“感恩父母与爱同行”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讨论、准备、汇报、分工,确定了主持人、活动形式,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再经过小组合作、编排,有朗诵诗文的,有讲故事的,有现场书法、绘画的,有歌唱的等等,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方式中表达了对父母的爱心。

3. 全员参与

学生是主题活动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体验是德育活动的本质。当学生觉得"活动需要我,我需要活动时,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就能得到充分激发,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预设的德育目标更易达成。活动设计时,老师要确立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德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活动安排力争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有收获;活动过程中,要细致分工,人人有任务,人人展特长;活动后,每人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思想认识。

4. 富有艺术

教育需要艺术,教学需要艺术,主题活动同样需要艺术。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添了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为学生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如 “我爱红领巾”、“我们面对错误”、“爱别人就是爱自己”、“我把安全记心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活动,通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歌舞、快板、短剧以及问答、辩论等形式进行自我教育。班队主题活动立意新,内容广、形式多、教育意义深远,让学生在语言美、表演美、行为美中感受到了艺术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良好品质。

学校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班队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文明、自律为要求,积极开展班队主题体验性活动,形成了“朴实中创新,和谐中争先”的良好德育氛围。教师根据学生的年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班级实际,创造性地大胆构思设计活动主题、方案。教师坚持德育工作“近、小、实”的原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主题活动入手,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积极参与、快乐体验、享受艺术中受到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新德育》[1]2009年第七期、2008年第十期 主编:詹万生

篇8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德育考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通过考评,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表现及其发展水平。各高等学校应以德育目标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德育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按照思想、政治、品德的分项内容及其标准进行考评”可见德育考评是一项十分严肃与细致的工作,我校的德育考评结果与学生学年综合素质测评和奖学金、荣誉称号等奖惩制度直接挂钩。

基于上述背景,本项目旨在以发展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为指向的方式在其道德实践和行为中发挥作用。有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并非总是受有意识的理性心灵原则驱使,而是有一种使用下意识的,“足够好的”启发式程序做出决策的“有限理性”。本项目意在班级范围内开展切实可行的德育程序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其自身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班级德育规范和考量方式、民主管理为载体,实现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此设计重在价值引导,不仅限于理论层面,更是落到实处。

一、德育考量方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就要求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坚持其导向性原则。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面对高校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往往因为缺乏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导致自身发展出现迷茫、困惑。通过德育评价体系让大学生明确自己在德智体发展过程中应该追求的目标,大学期间应该培养那些素质,怎样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自觉进行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主体性原则

这要求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考核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民主管理,通过班级班委、各寝室代表等学生组成的监督小组,切实可行地推进和反馈考量结果。

(三)全面性原则

高校的教育提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重点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生参与校内、外活动从而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生德育发展评价的设计既要反映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全面要求,又要对大学生在日常表现、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反映考察对象的素质状况,保证评价结果全面地反映大学生发展对象的综合素质状况。

(四)可操作性原则

德育教育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测评体系将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着力点。大学生德育发展评价体系各项内容一方面对于评价学生应该应言简意赅,具有实际内容,具有可操作性,避免晦涩的言语和形式主义,另一方面使评价人根据被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得出明显得结论。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量化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大学生德育素质量化考评的指标体系是大学生德育水平的考评的必要条件。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化直接关系到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在整个考评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要求,以及当代大学生德育水平的认识判断和实践判断。在我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为基础上,丰富、细化德育分评比的内容,具体从日常表现R1、学习表现R2、实践表现R3和创新表现R4这四个方面确定指标体系内容,下属二级指标共11项。其中各项总分值为25分,通过咨询专家、高校德育工作者、院系辅导员等确定各指标间的比值。

(一)日常表现是德育考评的首要标准

包括二级常规指标4项,所占比例为44,考评方式为查找记录和综合评价。遵纪校纪校规、严肃纪律作风是大学生的首要准则,满分为5分。细则中对于考试作弊、违纪被通报批评等有严格的说明要求。志愿、社会服务类,有一项1分,两分封顶,提倡同学们乐于奉献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集体活动参与度满分3分,每项活动0.5分,这项指标属于半强制化要求。例如一学期班级活动开展共8次,对于参加到六次的同学即可给予满分。这一指标特别强调集体活动参与的重要性,集体活动不但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作用、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也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的班风、学风。文明卫生主要是每学期的以寝室为单位的卫生考察,这个由学生处宿管处配合考察。

(二)学习表现是德育考评的重要标准

包括二级常规指标2项,这其中重点不是考察学生期末的专业成绩,这一块单独按照智育的评分标准。学习态度满分为3分,考察的是学生在日常专业学习和党团理论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能力满分为2分,每项一分,鼓励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醒大家及早为多方面的发展做准备。

(三)实践表现是德育考评的必要标准

R3.1满分2分,每项一分,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校级、学院、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培养锻炼各方面能力。R3.2满分2分,每项一分,旨在鼓励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更使他们能够认识自我,挖掘潜能、挑战自我。R3.3为一分值,是引导学生通过校外实践,培训社会技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深对社会的理解。

(四)创新表现是德育考评的奖励标准

包括二级常规指标2项,所占比例为16%,考评方式为证书证明和综合评价。大学校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在学术探索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等等能力。所以培养和鼓励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德育考评中的几个注意点

(一)及时性

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赋分,可以加深学生对行为的认知和心理感受,能够充分发挥量化的评价功能,如果等到学期末再进行操作和认定,就会失去教育的最好时机,也不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对于德育测评的重视。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在进行评价时,需要按照既定的体系操作,但同时必须结合学生的行为环境,脱离了具体的环境只考虑学生的行为表现,就会忽视学生的真正动机和意图,降低量化的可信度,而且一个评价体系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能固守陈规,应该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做适时的调整。

(三)适度性

量化管理并不是要求越细越好。要求量化评价适度原则,如果过于苛刻,一方面难以操作,另一方面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但过于宽松,降低对学生的行为要求,也会失去量化的意义;当然,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需要配合其他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量化的导向作用。过分的强调量化的作用或把量化作为管理班级的唯一法宝势必制约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效果。

(四)正强化

评价体系以正面的刺激、鼓励为主,主要是增强学生提高自我的可能性,对于学生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工作、实践中的成绩要给予认可、表扬,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以便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量化评分是评价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实行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之后,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表现要及时地鼓励其发挥特长、弥补不足。

四、德育考评量化的意义

本项目的提出是对针对目前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一种德育教育实践的探讨,期望达到两个层面的效果:

(一)在实践层面上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在班级范围内充分开展全面的德育测评客观上可以有助于形成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对于集体中的个人依赖于良好的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起到良性循环积极的效果。

2、督促大学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生活方向,实习自我管理。

篇9

1.生本原则。中职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与职业认识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学习过程中缺少清晰的学习目标,对未来没有相应的职业规划。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特点,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应当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基于每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帮助其进行相应的职业定位,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的职业。2.职业化原则。普通教育具有升学导向性,而职业教育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这一特性决定了中职教育过程,应当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养,以及职业素养优化。因此,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结合中职学生的教育特征,要重点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渗透与提升学生职业意识。3.行业化原则。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与企业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中职学生毕后参加工作后,直接进入到企业,其职业能力的好坏,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对行业发展现状的实时关注,紧跟专业知识发展脚步,开展职业教育,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今后就业。4.系统化原则。中职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教育与专业课程,以及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等,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系统化的统一整体。而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则需要通过对各个系统部分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中职学生更好的就业与生活。5.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之下,中职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现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中职学生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也要关注公共科目的学习效率,为实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发展环境,受益终身。

二、依托中职德育课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渗透

1.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每位中职学生都应当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基于现实基础上,拥有对未来职业生活的规划与设计,并不断朝着职业理想学习与工作。当前,我国许多中职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与目标。而通过中职德育课程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建立对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同时,清楚意识到,职业理想的建立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对自己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之后,实事求是,树立正确可行的职业发展理想。充分把握在校学习的大好机会,通过对自己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才会一步一步朝着职业理想迈进。2.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从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础准则,包括从业活动中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应当重点探讨的问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质上,是让中职学生树立个人荣辱与企业荣辱意识的过程,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3.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在从事某项职业活动中的态度,是从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职业价值观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生目标的体现。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联系,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成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贵贱,从自身实际出发,基于自身兴趣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为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指中职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能力,分析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自己设计职业目标,并根据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与方案的过程。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为了帮助中职学生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之下,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个人实际能力与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分析发展条件,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督促学生在中职学习中提升个人能力,学好职业技能,为更快实现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关注与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优势,为引导中职学生更明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效率,培养出优秀的新时期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杰 单位:南阳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通过“德育”是可以将一个孩子教导成品德、修养良好的人才,但是“德育”并不是能杜绝社会上所有不好的风气以及素质、道德问题。在现在功利味的商业性时代,很多中小学生很小就受到这种风气的熏陶,进而在校园以及社会中,做一些不讲道德、违背学生、社会准则的事情。很多中小学生在校园抽烟,骂脏话、染头发,早恋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于“德育”的失败。但是“德育”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学生受社会逐渐功利性发展的干扰。很多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在电视上或者大街上、生活中看到一些人为了金钱去出卖自己的良心,出卖自己的人格,出卖自己的原则,中小学生处于发育、思想成长阶段,这些行为、思想势必会对其产生“诱导”。其次,“德育”课堂的不足。“德育”是给学生心灵内在进行净化以及修养精神传输的途径。但是教师在“德育”教导中,却是“空洞讲解、虚化讲解”,所讲解的精神以及要求与学生所在的年龄以及教育路线严重脱离,例如:在小学时期里的学生,年龄尚小,教师在讲解“德育”要求以及精神之时,却给学生泛泛的讲解一些法制、道德、竞争、义务、价值观念、权利等等内容。试问:小学生内心能听懂吗?能吸收的了吗?教师这种空洞的“德育”,致使“德育”教导“形同虚设”。最后,错误定位“德育”成效。“德育”教导能让中小学生在行为、精神、修养等方面正确化,但是“德育”并不是解除一切“罪恶”的根源,它是一种导向,精神的引导,但具体还要靠支配人员的表现定夺,因此人们不要将“德育”当作是优化修养的“万能药”,否则只会“希望有多么高,失望就会有多么大。”

二、改善中小学德育“低实效”之状况策略

1.清楚“德育”之根本。“德育”并不是对学生在“智商”上的教育。一个学生头脑很聪明并不能和“德育”素质好相等同。德育就是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的教育路径。德育不是传输知识和道理就行了。而是将其所在本质教育精神一种思想内在的意会方式传输给学生关于“德育”的信号。然而在现实的精神传递之中,很多教师混淆了“德育”之根本,把“德育”教导当作“智力教育”来开展,让学生对“德育”课本之中所涵括的知识进行“硬性记忆”,而不是领悟其中所传递的“德育”信息和精神,到头来即便学生什么都记住了,面对考试,他考的是高分。但是只是高分,没有任何社会、精神意义,在内在的“德育”修养方面,他却是考了零分。因此,“德育”教导的是学生的心灵和品质,教师要清楚“德育”之根本,进而从其的本质上改善中小学生德育教导“低实效”的状况。

篇11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十分重视中小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很多学校也一直在探索改进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普遍缺少一种科学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和评价机制,而在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借鉴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学分制管理的形式,实施德育学分制管理,不乏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一、德育学分制的含义

所谓德育学分制,简单地说就是把学生德育常规教育管理学分化,即把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礼貌、遵规守纪、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表现以学分的形式加以逐周逐月评定,并按学期为单位进行记载,作为学生毕业时思想品德方面考核的依据。它主要是一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心理等层面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效果的管理措施。

二、学分制在学生德育常规管理中的应用

1.学分考评的内容。德育学分的考评内容主要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中规定的要求,学校以此为依据,把它归纳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礼貌、遵纪守法、心理素质六个方面,每个学生每周都有一定的基础分,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一学生的六方面行为表现予以测评。

2.学分考评的方法。每个班级组建有班团干部、学生代表组成的考评小组,负责对每一学生的考评。考评时,由考评小组根据学生的自评,对照一周内该学生表现的原始记录,采用加分和减分的办法评定其考核成绩,达到规定考核分的,获取该周学分1学分以上,一学期各周累加即为学期德育学分,并规定最低的德育学分标准为20学分。学生在六个学期(包括实习期)所取得的学分总和,即为该学生的德育总学分。德育学分考评主要以学生测评为主,结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定。各班考核后,每个月(四周)进行一次汇总,通过校园网上报学校德育处并网上公布,德育处根据上报情况,平时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和指导。在具体的考评过程中,建立了学分奖励申报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学生某一阶段在校内外在某一方面有优秀表现,可以向班内的考评小组和班主任提出奖励学分的申请,经确认后给以相应的奖分,一并计入考评分。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考评结果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然后由考评小组、教师组织答复。

3.学分考评的管理。德育学分与学生学籍管理紧密结合,学生每学期的德育学分成绩记入该生的学籍档案,在校三年期间未达到规定的德育总学分的学生,不予以毕业,只颁发结业证书,以此激励学生加强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每一阶段的德育学分考评还要与月规范生、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评优奖励或学生的入团入党直接联系起来。同时,对每周(月)测评未达到规定学分或连续几次未达标的学生,学校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加以教育,努力帮助其尽快达标。

三、德育学分制的特点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是学校新的德育管理模式的尝试,是把教学管理中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德育管理中的灵活运用,为学校德育管理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建立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它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兼具管理与评价的双重性。学校德育管理是根

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很多学校也实施了各种各样的德育常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管理制度,但大家都有一个普遍的感觉,各项工作做得忙碌,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对学生个体的德育常规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往往只是一种笼统的模糊的评价,缺乏定性与定量的考核与分析。德育学分制重在过程管理,在管理的同时也考虑评价功能,最具特色的是“基本+奖励的弹性评价形式,基本学分是学生德育行为达标的评价标准,奖励学分则是学生德育行为优秀的评价标准,从而构建起一种以学分形式规范学生德育行为的评价体系。从管理功能上看,注重了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从评价形式上看,它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评价功能上看,它既具有诊断性功能、鉴定总结功能、科学管理功能,又具有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导向功能,使学生的德育行为从笼统的模糊化转向了以学分形式的定量的明晰化,同时,也能较准确、全面,透彻地了解和评价班级的整体状况。所以这一管理和评价的双重功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把基本的德育行为目标内化为自觉行动,也从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责任感。

2.激励的导向性。德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道德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德育活动,成了学生道德活动中能动性发挥的关键因素。

德育学分制的“基本+奖励”弹性评价形式,它体现了一种教育的导向,即以重在激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活动,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行为。“奖励”项的设置是整个德育学分制中最具有特色的亮点,也是学生获取德育学分的最具吸引力的视点。学生可以通过主动积极参与一些校内外的诸如做好事、参加社区活动等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获取学分。即使是某些学生因各种错误行为被扣除学分,他们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主动去“赚”取学分,并且随时可以去“充值”。这就给了一些“后进生”以纠正自己错误行为的机会,也给他们展示自己亮点的机会,培养起他们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引导他们掌握修养的标准。因此,不管是对哪一类学生而言,都体现了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教育原则,起到了正确引导学生向规范的道德行为努力的导向作用。

3.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德育的实际效果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学分的考评过程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考评的主体,教师是考评的实施指导者。班级考评小组,每周、每月、每学期组织考评,考评结果班内公布,使得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哪些行为是符合规范的,哪些行为是不符规范的,下周或下月哪些地方需改正,应该怎样改正等等,对自身起到了一种自律、自强的教育作用。

考评的同时还建立的学生申诉制度,更具人文关怀的思想,任何学生对考评结果允许提出申诉,然后由考评小组、教师组织答复,这两个环节本身就是学生对自己行为自我分析、认识和教育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教育过程,使德育教育的对象由被动型变为主体型。

四、实施德育学分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12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堂常见的教学模式,任务设计直接影响信息技术课堂质量水平的高低。如何设计任务至关重要。探讨、研究设计任务时遵循的原则十分必要。

一、目的性与导向性

设计任务时要仔细分析学生的需要,目标要明确,导向要鲜明。确定这节课的总体目的,然后在每个环节和步骤中的活动都围绕这个总目的展开。

二、人本性与发展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完成者,起主体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居主导地位。信息技术操作需要大量时间,因为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才能给学生研究的欲望与能力。

三、实用性与思想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熏陶,是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在Excel基础一课中引进亚运会金牌榜,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四、全面性与多元性

目标、内容、功能的全面性,即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把教师任务设计的目标变为师生共同的目标,师生共同进步。

五、层次性与差异性

设置的任务有层次性与梯度、渐进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越多,获得成功体验的人越多,学习兴趣也越浓厚。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微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

六、可操作性与参与性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出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简单可操作的任务,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有效提高薄弱学生的参与度,使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七、趣味性和真实性

设计任务时要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来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解决现实的问题,品尝学以致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用word做电子小报。

八、过程性与综合性

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关注质与量,结果与原因,对学生的点滴都很注意,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严谨的探究精神,从而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九、拓展性与开放性

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有课堂内的合作交流,更要拓展、延伸到课堂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扩展到相关领域,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深层次思维。

十、评价性与赏识性

用欣赏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恰当的评价会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或师生合作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不仅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测试,更是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学习能力的建立。

信息技术课堂任务设计的宗旨是为教学服务,本身也有局限性,任务的难度、层次较难把握,系统性较难控制,想坚持“做中学”的教学设计并非易事,因此,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及时调整,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逐步完善,在提高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上发挥更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汪家鹏.刍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商情,2010(37).

友情链接